昨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并举行了当选院士颁证仪式。经各学部选举和全院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2017年共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其中,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入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的9名院士中,出生于1964年的彭金辉是最年轻的院士。彭金辉参加中国工程院当选院士颁证仪式 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嘟 知 道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选人。最终,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现在中国工程院有882名院士。★人物简介彭金辉,男,彝族,1964年生,云南景东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有色冶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1992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分别获工学硕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8月—1996年7月,1999年6月—2000年6月,分别在德国巴登符藤堡州、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88年—2003年,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院长、校长助理,2004年1月—2013年8月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2013年8月—2016年3月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6年3月至今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目前还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彭金辉长期从事微波冶金基础理论、装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发展应用基础理论,建立微波冶金学科新方向;攻克工程化难题,建成兆瓦级微波冶金装备;发明微波冶金新技术,应用于多种金属提取过程,拓展到化工、材料等领域,解决冶金领域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创新冶金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创新成果应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向国内外单位转让高端装备和技术102项,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78项,授权发明专利68件;发表SCI论文149篇,出版《微波冶金》等专著6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彭金辉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此前,嘟嘟就报道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2300多名党的十九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了由204名委员、17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这其中,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当选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成为全国172名候补委员之一。昆工的殊荣还不止这些↓↓↓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于1999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物简介戴永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籍贯云南省通海县。1956年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担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研究。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为首研制成功粗铅火法精炼新技术,简化了精炼过程;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在国内40多个单位及巴西、玻利维亚和东南亚等国家推广应用60余台/套,改革了锡、铅、锌冶金部分传统生产技术,已创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0亿元;研制成功卧式真空炉及相关工艺技术,在韶关冶炼厂建成中国大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车间 。戴永年院士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才”、“省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国真空学会 “94'科技成就奖(HAYASHI AWARD)”,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所在研究所于1999年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并于1999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0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上,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嘟 知 道“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三个奖项。20多年来共遴选奖励优秀科学家、工程师和产业领军人才1250人。今年的评选最终产生“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4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6名。★人物简介杨斌,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复杂有色金属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教育部和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担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复杂锡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从高铁闪锌矿中提炼金属铟的技术、从冶炼渣中回收稀散稀贵金属新技术。其科研成果多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研技术在全球最大的锡冶炼企业云南锡业集团、广西华锡集团等国内家企业应用,并输出到美国ECS、英国CE、西班牙CRM、马来西亚MSC等国。昆工季维智研究员,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研究员成功当选2017中科院院士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最终公布,继昨日彭金辉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研究员成功增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成为今年昆工第二位增选院士。至此,昆明理工大学院士人数达到3人,在全国高校也排名前列,同时是云南省内院士最多的高校。同时,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也成功增选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嘟 知 道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人物简介季维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学动物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2006-2014),“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1995-1997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化学系客座教授,1996-2005年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现从事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的研究,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猕猴干细胞和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方面获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非人灵长类靶向基因修饰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Cell,Cell Sten Cell, PNAS, Stem Cells,JBC,Biology of Reproction,Human Repro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人物简介韩占文,主要从事双星演化研究和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给出了恒星演化晚期外壳的抛射判据、白矮星双星的物质交流稳定性判据、单星和双星的初始—终止质量关系,解释了银河系行星状星云的分布,提出了钡星及CH星的形成模型、简并双星的形成模型、B型亚矮星的双星模型,回答了双星演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其多项理论预言已得到国际学者的观测证实。★目前在滇院士●孙汉董(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生于云南保山。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所研究员、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生,江苏省东台县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1958年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现为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新药评委,中科院新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11月生,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首席教授,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82年,获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出生于昆明。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是“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陈景(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生,云南省大理市人,曾任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特聘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铂族金属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及相关物理化学研究。●马洪琪(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生,水利水电施工专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水电十四局总工程师。现任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男,汉族,1965年生,云南昭通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年仅37岁的张亚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苏君红(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年4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红外技术专家。1963年-1976年在中国昆明物理研究所从事红外探测器及红外应用技术研究,1976年后重点从事热成像技术研究,1983年起任该所副所长、所长,并任热成像工程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年生于陕西,水下自航器专家,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所长、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徐德民院士工作站,建在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来源:都市时报文字:邹佳琪图片:供图、网络编辑:张雨馨嘟嘟精选◆泡吧的注意了!这两款假酒流入云南 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云南宣威发生杀人案 4死1伤 嫌疑人被捕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残忍!云南16岁少年被团伙控制 用铁锤敲断锁骨拉去“碰瓷”◆曲靖一女生遭货车刮撞身亡 一辆红色福特却被人肉搜索 真相是…◆ 下雪了!昆明只有3℃ 云南发布11条寒潮预警 秋裤都不管用了◆昆明整形美容黑幕大曝光!一针下去视力模糊 举报后收到恐吓电话“想死就选好日子”◆昆明业主请注意!你家的这笔钱可能被人给坑啦!
在2017年之前,“双非”大学指的是既不属于985工程又不属于211工程的高校。但是在2017年双一流的相关政策推行以后,“双非”大学的含义也跟着有了变动,如今具体指的是既不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又不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大学。近日,云南“双非”院校排名出炉,仅有6所高校进入全国“双非”院校前200强,其中,昆明理工大学排名第一,全国“双非”排第1,云南师范大学第二,云南农业大学仅排第四,一起看看还有哪些高校上榜了吧,仅供参考。第一、昆明理工大学(全国“双非”院校排第 1,以下高校均简写)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有教职工3857人,其中,专任教师2361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323人,博士生导师337人;学校有中国两院院士3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3 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人。第二、云南师范大学(52)云南师范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第三、云南民族大学(57)云南民族大学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和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共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9人。第四、云南农业大学(88)云南农业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设有20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205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000余人。该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656人,其中专任教师1273人,正高职185人,副高职476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48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0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1人。第五、云南财经大学(142)云南财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财经特色鲜明的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法学、哲学、文学等9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财经类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云南省覆盖经济学和管理学博士、硕士授权点最集中最全面的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718人,专任教师1162人,高级职称568人,其中教授186人、副教授324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532人。学校有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1人,曾任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1人。第六、昆明医科大学(186)昆明医科大学是云南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是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有在编教职工6035人,专任教师1172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6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0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4人,副高级职称262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55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66人。
把服务开展到群众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服务民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是科技人员服务更多老百姓的根本遵循。在实验室,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医院手术室,众多的顶尖科技工作者正以实际行动惠及麒麟大地苍生百姓。农业专家姬广海阳春三月,春分时节,宜人的阳光下,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佳沃蓝莓基地的蓝莓花开了。艳阳下,蓝莓花摇曳在春风中,蓝莓花随风轻轻摆动,竞相开放,蜂酿蓝莓蜜,专家田畴躬耕忙碌,所有的一切,只为静待第一波蓝莓挂果,销往全国各大城市。一位知天命的“老农”穿梭在花畴垄亩之间,抖落过多的花蕾,梳理霜冻损毁的枯枝败叶,疏浚淤塞的沟渠,清理散落的基质,一派井井有条的繁忙。他叫姬广海,正带领一支博士团队,巡察在麒麟区的佳沃蓝莓基地,观察水肥状况、枝叶生长情况、蜜蜂授粉情况。博士研究生导师姬广海,系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植物病害监测及其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主持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农业联合专项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部行业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 1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类三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参与完成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17年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麒麟区姬广海专家工作站围绕着蓝莓标准化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研究,采用的相关检测方法和防控措施等在国内均属首创,在国际达到了先进科研水平。2021年,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我省2018年、2019年设立的86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进行了考核。麒麟区姬广海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因工作成效突出,被考核为优秀。成为本次考核中曲靖市唯一一个被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专家科研工作站。甲状腺病专家程若川每到周末,麒麟区人民医院甲状腺科都异常忙碌,云南省知名甲状腺专家忙得不可开交。利用休息时间从昆明赶来到麒麟区服务的他,清晨就开始研究即将手术患者的病案,与医护人员商讨手术方案。手术室在准备手术的过程中,程若川教授还利用间隙,在楼道廊道中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解答。术后,他也顾不上休息,、示教室里为患者们讲一堂健康教育课。程若川是云南省甲状腺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程若川擅长甲状腺疾病及肿瘤的诊治,甲状腺手术技术享誉省内外。麒麟区针对甲状腺癌的高发情况,2015年下半年,积极协调程若川主任在麒麟区人民医院建立“程若川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重点开展《基层医院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研究》。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批准,同意在麒麟区人民医院设立“程若川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程若川在麒麟区设立专家工作站,6年多来,真诚奉献、先后数十次往返于昆明与曲靖之间,为本地500多例饱尝疾病痛苦、没有规范治疗,在甲状腺癌治疗中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亏、受了很多罪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做了非常细致的检查,进行了比较规范的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使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得到了最大的保护,病人生命权利得到最大保护。硅藻泥专家傅文斌每天,在麒麟区云南蔚康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实验室里,一名不惑之年的的实验员,身着白大褂,正认真的在各种瓶瓶罐罐之间做着各种实验,他在探究硅藻泥的奥秘。他名叫傅文斌,今年刚刚40岁,现任云南蔚康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致力于研究抗动态外墙涂料和杀菌消毒内墙的硅藻泥涂料生产技术。“硅藻”是亿万年前单细胞浮游藻类的一种,在生活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硅(沙子的主要成分)沉积在细胞壁而得名,硅藻遗骸不会腐烂从而保留了其微孔结构,再经过海底火山灰的包裹及成千上万年的地壳挤压变化就形成了多微孔状的硅质生物沉积岩—硅藻土。因为硅藻土富含矿物质微量元素,吸附性强,成为了建筑装饰、化妆品、食品、药品等的理想添加剂,被广泛的运用于啤酒、药品、污水处理及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硅藻泥涂料能够24小时吸附分解甲醛,表面不容易产生静电,所以不容易沾上灰尘,对空气中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催化氧化以及脱除,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选择硅藻泥装修,成为绿色环保装修材料,被广泛使用。傅文斌多年来专注研究抗动态外墙涂料和杀菌消毒内墙的硅藻泥涂料生产技术,先后获实用新型专利11项。个人研发的硅藻泥涂料技术成为国家硅藻泥行业标准参编,外墙涂料进入国家仿石漆行业标准参编。近年来,他先后获得曲靖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云南省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奖及中国“创翼之星”奖,成为国家建筑硅藻领域名副其实的专家。 图文:包建新编审:夏莉
他,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他,在人民大会堂为“洋芋”代言。朱有勇带着澜沧冬季马铃薯进了人民大会堂他,在松毛地里养三七。朱有勇在思茅松林中考察他,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朱有勇给学员们上课他,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领取奖章和证书。朱有勇(左)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多年来他始终扎根边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头戴草帽手持镰刀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就是“时代楷模”朱有勇朱有勇的网友热议焦点 赵家琦制图12月30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工程院、中共云南省委联合举办的“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务院扶贫办、云南省的干部职工代表,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师生代表和首都各界干部群众代表700余人参加报告会。宣讲中,“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科学技术改变深度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先进事迹一 一展现在听众面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时代楷模”朱有勇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我叫朱有勇,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号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知道,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更属于成百上千在脱贫攻坚默默拼搏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农民院士,为农民做点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我出生在云南省一个边远的小乡村,曾经在个旧市卡房公社狗街大队当知青,知青生活很艰苦,但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当时的农业生产很落后,农民的生活很苦,农民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地干活,还是不够吃、不够穿。我经常想,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庄稼长得更好一些,收成更多一些,农民的日子就会更好一些,这是我最初的理想,也是我几十年来,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不断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所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这是我的使命。1981年,就在大学毕业前,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38年来,始终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的农业科技事业努力拼搏。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县。这一年,我刚好60岁。不是没想过颐养天年,但作为一名党员,党有号召我们就必须有行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我义不容辞。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当我来到澜沧,看到澜沧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农业生产落后,农民收入很少,日子过得很苦,这让我感到了深深的内疚。在很长时间里,我们过多关注文章发表和各种奖项的得失,淡忘了山里的土地和农民,淡忘了我们学习研究的根本目的。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专家,用我们的科研成果改变落后的生产技术,让山里的民族兄弟和全国人民一起富裕起来,这是我们应尽的本分。驻村扶贫这些年来,我深切地体会到,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要比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分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作为一个驻村科技扶贫的代表,我心里很清楚,科技扶贫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努力,现在取得的这些成果,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年来,我们驻村扶贫的边疆村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茅草房、竹笆房变成了砖瓦房,泥巴路、毛毛路变成了水泥路,人畜混居、牛屎马粪遍地的村寨变成了人畜分离、干净整洁、绿水青山的美丽山村,这些变化不是我和我的团队能够完成的,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是省市县乡各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力军。我们科技扶贫的坚强后盾是中国工程院,工程院号召了广大院士专家到农村去开展科技扶贫。其中,86岁的陈宗懋院士7次到普洱澜沧开展茶产业科技扶贫,罗锡文等11位院士5次到蒿枝坝村为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学员授课,邓秀新等59名院士10多次深入云南贫困地区开展蔬菜、养殖等产业的科技扶贫。在澜沧县,在云南省,在全国扶贫攻坚第一线,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把他们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科技扶贫的实践,再次生动地证明,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科技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是大有可为的。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我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持之以恒,继续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澜沧的乡亲们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同时,我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的培养,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全力以赴,用科学技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澜沧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元昕:刘元昕拉祜群众为何爱戴他我叫刘元昕,是中国工程院派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在来澜沧挂职以前,我没有见过朱有勇院士,但经常听工程院的领导和同事满怀敬意地谈起过朱院士在澜沧的扶贫事迹。我第一次见到朱院士,是2018年11月19日,朱院士和工程院的有关领导一起送我到澜沧赴任,刚下飞机,朱院士就带我去他建设的科技扶贫项目基地调研,我发现在基地劳动的少数民族群众都认识他,朱院士用拉祜话跟他们打招呼,一点都没有我想象中可能会有的距离感。这又让我很好奇,朱院士又是怎么做到让人民群众如此喜欢他爱戴他的呢?在一年多的挂职工作中,我慢慢地找到了答案。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云南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普洱市澜沧县。面对贫困人口21.15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的艰巨扶贫任务,时年60岁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奋勇:“我年轻,我来干!”。朱院士接受任务后,第一时间奔赴澜沧。他谢绝了县里为他和团队安排的舒适住所,一竿子插到底,坚持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为了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朱院士认真研究制定了“精神+产业+技能”破解贫困的科技扶贫方案。他坚信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广泛开展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等科技扶贫项目,群众脱贫致富不难。可当他把项目推广到农户家时,老百姓都不理解不积极也不支持。为了打动群众,朱院士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人员一起亲自种起了马铃薯。采挖马铃薯的时候,村民们全都来围观,有的老人说,活了七八十岁,都没见过这么大、产量这么高的洋芋!一亩地就能赚5000多块钱,直接带动一个贫困群众脱贫。从此,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来找朱院士学习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随后,朱院士又开始“盘算”起了澜沧广袤的松林,这里很多老百姓家里有松林,朱院士就把他潜心研究十余年、世界首创的林下有机三七技术带到澜沧,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户和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本应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巨额收益,他却分文未取。为帮助群众真正掌握农业技能,朱院士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优势,组织院士专家,开办了免费的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先后开设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四年的努力,澜沧县已经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到今年年末,澜沧将在现有基础上,净脱贫78227人,贫困发生率将从朱院士刚来澜沧时的41.17%降至1.61%,将提前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云南农大植保学院副教授黄惠川:黄慧川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叫黄惠川,我是朱有勇院士的学生,也是云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77年,朱老师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在读研究生期间,导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年,过去没有农药的时候,是怎么控制病虫害的?”他不知怎么回答,而这个他回答不上来的问题竟成了他这几十年的主要研究方向。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控制作物病虫害主要依靠农药。国内外专家们也都在研究各种新型农药,却很少有人探索除了农药以外的病虫害控制方法。朱老师开始寻找到一条不使用农药,就能帮助农民控制病虫害的路。198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老师在云南省石屏县的一个小山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当杂交稻和糯稻一起种在田里的时候,糯稻就没有稻瘟病。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问题,就是当年导师问题的答案。他设置了一块试验田,希望能够重现这个现象。他每天穿着运动裤和塑料鞋,整天整天待在田里,从早到晚,边观察边记录。晚上,再仔仔细细把数据誊抄下来。他在这块田里整整种了7年,可是,却一直没有把这种现象稳定地重现出来。带着萦绕心头10年的困惑,朱老师远赴悉尼大学留学,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解开其中的奥秘。十多年不屈不挠的钻研探索,他终于成功了。2000年,这一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引起全球关注,从此开启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创新之路。朱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学术上、科研上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远离功名浮躁,不要仅仅为了发文章而搞科研,而要研究制约农业发展的真问题,尤其是农民所关心的问题。”2015年,年过花甲的朱老师主动请缨前往澜沧县参加脱贫攻坚工作。我们原以为,和他一起来到澜沧,就是搞搞调研,帮当地群众研究出一个脱贫致富的方案,给他们做做指导就行了。可是万万没想到,一来就是四年。很多老师同学都不理解,朱老师已经是院士了,为什么非得跑这么远,来吃这份苦,受这份罪?朱老师却耐心地开导大家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田间地头。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朱老师非常关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先后捐赠了400万元设立了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会”,来激励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潜心研究、服务“三农”。在跟老师共同决战脱贫攻坚的日子里,记不清跟随朱老师翻过多少座大山、走访过多少家农户,在一次次的走访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的社会责任,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老师心心念念将自己农业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那份执着。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村民李娜努:李娜努我也是院士的学生我叫李娜努,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是地地道道的拉祜族姑娘。在朱院士来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院士”这个称呼,只听人说过,那是我们国家最最厉害的大科学家。我虽然成绩不好,但我从小就非常崇拜科学家,我最喜欢听老师讲科学家的故事。只是,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成了科学家的学生。那是2017年8月的一天,乡上突然通知要办三七种植培训班,而且是科学家亲自来教的。听到这个消息,我迫不及待地报了名。因为,培训班只招60个人,为了能见到真正的科学家,我一定要“抢”到这个名额!在第一期院士专家指导班的面试现场,我的出现,引起了朱院士和大家的注意,这不仅因为我是我们村前来面试的唯一一位女性,更因为当时的我已经怀孕7个月了。我的真诚感动了朱院士,通过面试我正式成了院士的学生。第一天上课,我很紧张,怕基础差,听不懂。一上课,院士就问我们:想不想致富?开始,我们只敢小声地回答,朱院士很不满意,他要我们大声地回答,想不想致富?看着朱院士期待的目光,我们都鼓足勇气,大声地回答:想!这声回答很响亮,也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们穷怕了。听到我们坚定的回答,朱院士开心地笑了,他告诉我们,要致富,先得从立志开始,“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千万不要学有的村民,只会“等、靠、要”,他让我们一定要记住“争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他讲话很幽默,很有道理,慢慢的,我发现之前的担忧其实都是多余的。朱院士对我们亲切随和,就像寨子里的大爹一样。朱院士的课,简单明了,我们一听就懂。在朱院士来之前,我家林子里那些地一直闲着,不知道能做什么。听了朱院士的课,我们才知道,原来松林下面居然是块宝地,可以种三七!这让我们又惊讶又高兴。参加培训班,免费吃住,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套迷彩服。我学习的是林下三七的种植,每一个种植的环节,从除草、翻地到移栽、防虫,朱院士都是手把手地教我们。三七种植培训大多是现场教学,朱院士经常是风雨无阻,很辛苦。那段时间,我都用心学习,认真掌握种植的每一个步骤和要点。培训结束后,朱院士把三七苗和籽分发给我们,我们就按照所学的方法,把三七苗带回家,认真完成院士布置的“作业”。对这一份 “家庭作业”我很用心,第一年我家就种了2亩,作为学生,我很努力,严格按院士教的方法种植,三七长势良好,今年就给我家带来了6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有空,我也经常到各地去帮助乡亲们种三七,每当乡亲们问我是在什么地方学的技术时,我都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是朱院士的学生。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杨华:杨华“农民院士”的农民情怀我是云南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记者杨华。10年前,我就是一名对口跑教育的记者,也因此认识,并多次采访了朱院士。采访过朱院士的记者都知道,要采访到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别看朱院士在两会直播上侃侃而谈,实际上,他特别不爱面对媒体,他和我说过:“我们搞科研,最需要的是安安静静,最忌讳的是热闹喧嚣,宣传多了,对我们不是一件好事。”每次我联系他采访,他总是会问一问我原因,如果是与他个人获得的荣誉称号有关,他会说:“这算了,我没有做什么,不要报道我个人。”如果是与农业科普、农村发展的话题相关,他会说:“这个,可要说一说。”也因此,他婉拒了很多采访,虽然每次被他拒绝都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他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的精神,却深深打动了我。多年来,在对朱院士的采访过程中,“农民”二字格外醒目、分量最重。2012年,他当选院士后不久,我采写了新闻报道《根植云岭大地的“农民院士”》,我查了一下,这是最早称他为“农民院士”的新闻报道。那个时候我写下“农民院士”,靠的是直觉。随着对他了解的增加,我才明白“农民院士”这四个字背后藏着他深深的农民情怀。他说:“大家叫我‘农民院士’,我心里很清楚,农民院士,农民在前、院士在后,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是我的本分!”在澜沧的几次采访中,我听得最多的是大家对他的交口称赞,感受最深的是群众对他的深深依恋。已年过六旬的他主动担当来到了脱贫攻坚主战场,一干就是4年。4年时间里,他穿着一双胶鞋、一身迷彩服,走遍了澜沧的山山水水,踏遍了拉祜山寨的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冬土豆,种林下三七,把他的满腔热血和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2019年10月,国庆收假当天,我前往澜沧县竹塘乡对他进行了两天的跟踪采访。今年的林下有机三七长势喜人,第一次迎来了收获,在那次举行的竞卖会上,三七价格一路飙升达到8400元一公斤,在价格还要往上走时,朱院士立即叫停了拍卖。我问他,为什么?不是可以卖更高的价钱吗?朱院士摇摇头说:“三七价格过高,老百姓就吃不起了,这违背了我们的初心,吃的人多,种的人也就多,生态三七产业才能发展起来,这项绿色的技术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做电视的,一直想要为节目找到一个“泪点”,然而访遍了朱院士身边的人,都没有见过他流泪。直到有一天,听说,澜沧县将要脱贫,老乡们担心,澜沧脱贫后,朱院士和他的团队就要离开这里。那天晚上,月亮升起来了,忙碌了一天的拉祜群众点燃篝火,围住朱院士唱起了拉祜民歌《实在舍不得》。这时,我看到朱院士眼里泛起了泪光,他的心已经与拉祜群众紧紧相连。村民们舍不得他,朱院士又何尝舍得下这些村民。这泪光让我更真实地触摸到了农民院士的农民情怀。在学术界他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在农民眼中他是一个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知农民冷暖、懂农民所想的贴心人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学农爱农为农、令人敬佩的老师和关爱后辈的长者这才是真正的时代楷模向朱有勇院士致敬!综合云南日报、央视新闻、云南网云南日报记者:陈鑫龙/文 李秋明/摄责编:李春妮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全世界约有20亿人离不开一片茶叶,有些国家视茶为“国饮”,一片茶叶中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近日,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盛军教授结合专业研究,为读者科普这片神奇树叶的故事。发酵茶“解毒”还可解乡愁茶叶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会变成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而生活在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的人以完全发酵茶——黑茶和普洱茶为生活伴侣。黑茶经过高温和自然微生物长时间发酵,茶叶里的茶多酚经过生物酶和氧化聚合反应形成了大分子茶褐素,生成具有表面活性剂(去污剂活性成分)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它结合油脂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能力大幅增加。茶褐素通过结合油脂增强油脂在水中的溶解性,抑制油脂吸收,带走油滴,增加排泄。摄入过多的油脂进入体内,会打破人体的代谢平衡,人体要调动所有代谢组织器官来应对“过剩”的能量。发酵茶作为功能型生物“代谢补偿剂”,能够综合调节过剩的能量代谢,让能量最大限度满足人体需要,并使多余的能量成分(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排出体外,使机体达到能量代谢平衡状态。普洱茶等全发酵茶的茶褐素还能够结合很多细菌代谢毒素,调节肠道微生物,具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因此,一旦我们误食有害细菌造成肠道不适,可以多喝浓浓的发酵茶来“解毒”。另外,如果身在异国他乡水土不服,不妨试试喝浓浓的发酵普洱茶。发酵茶独特的“养分”与魅力发酵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暖胃和不影响睡眠。发酵的普洱茶为什么暖胃,还不影响睡眠,茶叶中的咖啡因到哪去了?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解开了这些秘密。研究发现,普洱茶完全发酵后形成的生物大分子茶褐素,除了能够强力结合油脂外,还能够结合咖啡因,使咖啡因失去刺激神经兴奋的功能,因此完全发酵的普洱茶不影响睡眠。为什么普洱茶暖胃?研究发现,由于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使胃黏膜收敛的刺激作用,所以胃寒的人喝绿茶(含茶多酚,不含茶褐素)容易“伤胃”。而普洱茶经过完全的生物发酵作用,使茶多酚聚合失去刺激作用,形成大分子茶褐素,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具有“暖胃”的作用。大叶种普洱茶发酵后富含茶褐素,1克普洱发酵茶含500-600毫克茶褐素,是普通茶叶的两倍。由于大叶种普洱茶生长在高海拔山区,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是北纬23.5°,处于茶叶黄金带产地,因此这也是发酵普洱茶“刮油”效果显著的原因。红茶也属于完全发酵茶,女士喝红茶能够调节内分泌,尤其是更年期,一天喝两杯红茶会让你睡个好觉。缺失的第八营养素“食物多酚”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现代工业化精深加工食品缺乏食物多酚容易导致人代谢免疫失调,即多发慢性炎症(俗称“上火”)。食物多酚与膳食纤维一样,过去是被人们“讨厌”的食物成分。尤其是食物多酚苦涩易变色,影响食品的“颜值”。从科学角度来讲,变色不是“变质”,这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的一个误区。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食物多酚具有抗炎症、抗氧化的作用。茶叶发酵形成的茶褐素是茶多酚的聚合物,具有多酚的多种功效特性,如抗炎症、调节代谢免疫等作用。就其功能而言,高温发酵生成的茶褐素,与茶多酚相比更具中药的作用特征,茶多酚抗炎症效果更快,而茶褐素效果缓慢更长久。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世界上率先解开了茶叶抗炎症的秘密:喝茶清火是茶多酚和茶褐素抗炎症的功劳。根据食物多酚这些调节代谢免疫不可缺少的功能,人们把食物多酚称为“第八营养素”。本文来源:云南网,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云南农大学部成立大会现场小编从云南农业大学官网了解到,该校农学学部、理工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三大学部正式于2020年12月07日成立,这标志着云南农业大学正式施行“学部制”,成立当天,云南农业大学主要相关领导及部分教职工均出席了大会,会议由李国春主持。农学学部理工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学部集景合照首先,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同志进行了发言,他首先宣读了学部成立的相关批准文件,并指出了成立学部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是一件迎合时代发展的措施,他也希望各学院以成立“学部制”为契机,找准发展定位和机遇,为建设高水平云南农业大学而努力。黎素梅书记也进行了发言,她强调:(1)始终把握好学部的学术组织属性;(2)深化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3)推进学校四项重点改革和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最后,学校领导为各学部举行授牌仪式!据悉,云南农业大学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老牌本科,早在1983年就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硕士、博士研究生1700人左右,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有490人,硕士、博士生导师600余人,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可他随时一挽裤腿就下田种地的样子像个农民;他和团队不用一滴农药就解决了三七易生病、无法连续多年种植的难题,可他却宣布把价值10亿元的林下三七种植技术专利无偿赠给乡亲;他曾在媒体的镜头里忽然“消失”,杳无音信,却在两年后手托一颗两公斤重的冬季马铃薯在两会“代表通道”上为一个叫蒿枝坝的小山村代言……这位做着“高大上”学问却践行“接地气”扶贫的“农民院士”,叫朱有勇。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要发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作为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实践把科研成果播种在祖国的大地上。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科技报国,满腔热血勇担扶贫重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5年起中国工程院开始对澜沧县定点帮扶,当时院里组织院士商议,说工程院要有一个人蹲在这里干。”朱有勇回忆起开始扶贫时的情景。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南,与缅甸交界,素有“边陲宝地”之美誉。由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该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面对贫困发生率高达41%的艰巨扶贫任务,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讨论会上,即将60岁的朱有勇自告奋勇:“我年轻,我来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有号召,我们就必须有行动。”说干就干,2015年底,朱有勇迅速带领工作团队来到澜沧。他拒绝了县里为他和团队安排的舒适住所,一竿子插到底,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为了让群众尽快摆脱贫困,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朱有勇来到澜沧后第一件事就是调研。他发现,村里大多为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家的全部家当,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看到这种情况,他心里很难过,“我们发很多论文,我们的科技成果在很多地方都推广,很多人都富了,但是在这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怎么还这样呢?这是我们科技人员的失误”。面对父老乡亲的贫困与艰难,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铆足了劲,一定要为当地百姓找到脱贫致富的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首先意识到,应该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用科技的力量,为澜沧县脱贫攻坚把脉问诊、精准施策。那一年,他带着云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14次往返蒿枝坝,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朱院士白天在田间观察记录,晚上召集大家讨论研究,目的就一个,找准当地最适合的种植项目。”朱有勇团队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朱书生说。 2015年起中国工程院开始对云南省澜沧县定点帮扶,即将60岁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奋勇,挑起了扶贫的重任。他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用科技的力量,为澜沧县脱贫攻坚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等项目示范点建设,持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图为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有勇院士,手拿一颗硕大的马铃薯,现身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向中外媒体讲述科技扶贫的故事澜沧县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团队成员发现,澜沧县雨季种水稻,旱季土地闲置时,最适合种植怕雨水的冬季马铃薯。如果每年11月份播种,3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不但使冬闲地得到利用,而且错峰上市的马铃薯还可以让每亩地收入近万元。同时,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松林茂密,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却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朱有勇团队认为澜沧县的思茅松林下土壤和气象环境非常适宜三七生长,如果能在澜沧顺利开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对百姓脱贫致富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在松林间种植有机三七,必须克服不用化肥和农药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进行“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攻关。最终他们发现,思茅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克相生的特性,松树挥发、淋溶和分泌的蒎烯类化合物、松林下的土壤微生物、松针掉落后腐烂所形成的有机质等还能抑制病原菌生长,具有很好的驱虫防病和促进生长作用。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种三七,不仅不会损害松林生长,而且不打农药同样可以解决三七感染病虫害的问题,成活率可达到70%以上。凭着严谨的科学管理,朱有勇团队逐步形成了思茅松林下三七种植的关键技术指标,探索建立了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标准。最终,朱有勇团队决定在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和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项目示范点建设,迄今已在全县推广建立林下有机三七11629亩、冬季马铃薯17000亩、冬早蔬菜10000亩等多个科技扶贫示范产业基地,持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淡泊名利,扎根实干一心扑在田间地头澜沧不仅地处偏远,而且生活条件很差。很多学生不理解,朱老师已经是院士了,好好的不在学校上课、做实验、写文章,为什么非得跑这么远来吃这份苦、受这份罪?朱院士却耐心地开导大家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田间地头。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刚开始,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种植,当地干部群众都很有顾虑。因为语言不通,团队成员连和拉祜族村民沟通交流都成问题。更让朱有勇感到懊恼的是,搞试验田需要租地,当他找到村民时,村民根本不理他,给多少钱都免谈。怎么办?“要用实干说话。”朱有勇选择在这里扎下根,先跟村民交朋友,从点滴入手。为和群众拉近距离,朱有勇带头,团队所有成员学说拉祜族话,吃住在蒿枝坝,与村民恳谈交心取得信任,团队终于租到了田。随后,白天与村民同下田,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种庄稼,用示范种植让“相信经验”的农民开始“相信科学”。“朱院士带着团队成员,整天卷着裤腿奔波在田间地头,一天下来,浑身上下都是泥土,但从来不叫苦叫累。看起来和我们没什么区别。”就这样,村民的积极性逐渐被带动起来。在示范项目中,面对村民们的各种问题,朱有勇不仅耐心解答,还叮嘱团队成员去田间给农户示范操作。在蒿枝坝示范点,每个示范种植项目都立有一个标牌,写着种植措施、目标、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都是朱有勇的团队成员。村民可一目了然地了解示范情况,随时联系技术负责人。村民们还给这些负责人冠以别称,如“朱三七”、“毛葡萄”、“纪蔬菜”、“于洋芋”等。他们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赚,使当地村民逐步掌握了种植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的技术要领,一步步解决村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获得村民们的认可,扶贫初见实效。2016年,团队研发的林下三七种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购买这套核心技术,有的企业甚至开出了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还有的企业愿意以技术股份的形式进行合作。可是朱有勇却决定将这套技术无偿授予当地的农户和群众使用。对他的这个决定,当时团队里也出现了不同声音。为此,朱有勇专门开了一个会,掏心掏肺地对所有人说:“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待遇,我们为什么还要挣这个钱呢?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吗?”从那天起,朱有勇定下了一个规矩,谁都不许利用他的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同时,朱有勇团队构建了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等各方协同的产业发展机制,院士团队对创新技术分文不取,无偿供企业使用,企业承诺将其利润的15%分红给老百姓,探索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朱有勇常说:“我们搞农业的,能够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让科研成果在千家万户农民家里面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多少篇文章、给多少钱都高兴,农民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潜心育人,智志结合全力倾注无私大爱如何真正扭转贫困局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何实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把当地人才培养起来。朱有勇经过深入思考后决定:“办院士专家指导班,一定要让农户学会一门技术。”他协调整合云南农业大学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2017年在全国首创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不设“门槛”,无论男女老少、不问出身学历,只要想致富就可以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后免费上学。他告诉乡亲们,要致富,先得从立志开始,“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争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2020年秋季,科技扶贫指导班招收了12个班共720名学员,涵盖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林下三七、茶叶、养牛养猪、电子商务等。朱有勇团队创新了培训模式,“不是在课堂灌输学,而是去田间地头实践学,100天学会一门技术”。团队成员采取边学习、边生产的方法将农业生产技能传授给广大贫困群众,用顺口溜和民歌教大家种植技术,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他手把手地带着我们去做,给我们示范怎么犁地、切种、拌种。而不是在屋里给我们讲,这样我们就理解得很快。朱院士种地比我们还要好,一点也不像一个科学家,反而像个经验老到的农民。”村民马正发说。“毕业考核不笔试、不考深奥的理论,就看谁种出的产量高。”产量最高的农户,还会得到朱有勇自己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学成后的农民如同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成为当地科技脱贫的骨干。目前,朱有勇团队已培养了2220余位致富带头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的效果正在显现。看到跟着朱有勇院士通过种三七、种洋芋也能赚钱致富,很多在外打工的乡亲回来了,一些外地人也赶来参观学习。冷清了多年的村寨热闹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朱有勇通过身体力行,不仅把科研团队带入了扶贫队伍,还带动了100多位院士专家加入“扶贫大军”。邓秀新院士来指导柠檬种植,荣廷昭院士开展了饲草玉米的种植与推广,陈宗懋院士开展了茶叶种植技术培训……一批院士扶贫项目相继落地。“每年都有十几位院士亲自来给学员授课。这里路途遥远,条件有限,但他们每年都来,我们深受感动。”朱有勇说。朱有勇还有更长远的想法,他积极推动兴办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学院,依托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资源,积极培养一批面向农村的技能型人才,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道路。这将实现科技培训覆盖当地全部农村人口,并辐射带动澜沧周边的西盟、孟连两个县。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永葆“农民”本色“我做院士也好,当教授也罢,实际上归根结底我是农民,一个会用科技种庄稼的农民。”朱有勇出生于云南红河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对农民、农村有着天然的眷恋,他喜欢别人称他为“农民教授”,总是想着为农民多做点事。1977年,朱有勇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读研究生期间,导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年,过去没有农药的时候,是怎么控制病虫害的?”他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这个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也成了他之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攻克病虫害的“细节”慢慢勾勒出来。经过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团队最终找到了利用部分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2000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30多年来,无论是在云南求学还是当选院士,朱有勇的研究从未离开过土地。他的研究成果已经累计推广运用到3亿多亩土地上。扶贫5年来,从乡间地头到山间林地,从大棚基地到农户家里,朱有勇带着团队跑遍了澜沧县全部20个乡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澜沧县种植、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村民钱包鼓起来了,村庄面貌也发生显著变化,贫困群众坐上了脱贫致富的高速列车。 扶贫以来,从乡间地头到山间林地,从大棚基地到农户家里,朱有勇院士带着团队跑遍了云南省澜沧县20个乡镇。图为2017年10月,朱有勇院士在澜沧县走村串寨调研。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院士来了专家来,家家都有致富花……”澜沧县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首歌,表达了对院士专家的感激之情。朱有勇跟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村里的狗都认得我了,由开始追着我叫到现在跟着我跑。”朱有勇笑着说。“杀猪饭”是当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每逢这种盛宴,村民们都会邀请朱有勇去家里分享,这是村民们表达尊敬和感恩的最高礼俗。5年中,每当朱有勇离开村子时,都有不少村民自发跟在后面,一起唱着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每次,这种情景都会让朱有勇这个平时爽朗豁达、铁骨铮铮的高原汉子情不自禁闪烁泪花。朱有勇说:“拉祜族的意思,‘拉’是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代表幸福,所以我们要拉起手来一起搞生产、一起奔小康,一起快快乐乐地奔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朱有勇院士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扶贫事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团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无愧为造福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担当、坚守和引领,书写了新时代的“不忘初心”,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我们要学习朱有勇同志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学习他淡泊名利、大爱忘我的高尚情操,强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使命担当,弘扬科技报国、开拓进取的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竭力奋斗!来源:《求是》2020/24 作者:中共中国工程院党组
尹志元被评为第六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尹志元,曲靖友美动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生于农村的他,自幼立志要为农民增收致富做点事。多年他初心不改,打拼实践,一批农民群众、贫困大学生得到了他的爱心帮助,实现梦想,他的帮农助贫梦也正一步一步实现。2012年,尹志元创立曲靖友美动物食品有限公司,开启圆梦创业之旅,先后创建了云南友美、曲靖友美、曲靖牧为、石林普牧等14家分公司,主要从事饲料生产和肉鸡养殖,企业先后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云南名牌产品”等诸多荣誉称号。2014年,尹志元在马龙区相继投资创立曲靖友美饲料生产基地,和曲靖牧农业“公司+农户”肉鸡养殖公司。发展至今,优先吸纳50余群众进厂从事饲料生产;带动了全区300户农户发展肉鸡合作养殖,解决就业600余人次,带动农户年创收达3600余万元。一直以来,尹志元都坚守国家政策法规,诚信经营管理企业,坚守原则,积极配合质量、安全、环保、税务等工作,促进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在云南省饲料企业同行中,他率先带领公司通过了“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现场审核,成为云南省首批通过的唯一一家本土饲料企业,并在市场经营中不断创新模式,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和领航者,在行业内声名远播。在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战略联盟伙伴合作中,他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站在合作商的利益和立场上做人做事,打造了友美独居特色的“合纵连横”战略合作平台。2014年曲靖友美动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除了优先吸纳当地人到公司就业,通过与街道办、村委会的联系协调,每年传统佳节之际,他都选派公司代表对当地贫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进行走访,发放慰问金和礼品,平常村里需要修缮道路、水电设施、公益设施等,他都积极参与捐资出力,组织员工参与义务植树、义务劳动等活动,鸡头村街道办特别授予“爱心企业”称号。2018年,尹志元带领公司顶住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压力,在云南农业大学成功举办第七届友美奖助学金暨第二届友美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过综合测评获奖。此外,公司在云南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友美奖助学金”,为200多名优秀贫困学生发放奖学金及助学金300余万元,为21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公司被共青团云南省委选定为“青年创业基地”和多所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尹志元本人被邀担任云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创业导师,为解决部分大学生“学习难、就业难、创业难”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应符合社会的需求,应履行对政府、对社会、对人民、对员工、对合作伙伴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真情的回馈,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一直以来,尹志元始终时时牵系着客户,牵系着员工,牵系着农户,牵系着社会。他用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影响着每一个员工。诚信做人,诚实做事,诚信经营企业,为养殖户创造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员工培养科学发展能力,为社会贡献和谐关系,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公司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管怎样,我都要带领大家一起苦干实干创造美好的生活。”李品东
杀灭害虫要怎么做?不管干没干过农活的人,一定都知道要用农药。但是农药不仅能杀虫除草,也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那在还没有发明农药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什么控制害虫的方法了吗?这个问题看似不起眼,但有一个人却为了找到最好的答案奉献了十几年的青春。他就是朱有勇,一个用了七年时间只为解决一个问题的“农民院士”。在朱有勇的研究生期间,他的导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过去没有农药的年代里,如何控制虫害。他陷入了思考,并在此后的十几年踏上了寻找不使用农药就能帮助农民控制虫害的办法。两次“七年之痒”的默默耕耘,他与农民一样生活朱有勇于1977年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读研时被导师问道:“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年,过去没有农药的时候,是怎么控制病虫害的?”这个问题一直环绕在他的心头,如何解决农药问题成了他心头的重负。1986年,朱有勇在云南小山村又发现了一个生物性的科学问题:“糯米稻和杂交稻一起种植时,糯米稻没有稻瘟病。”这个问题与导师问的农药问题重合,于是他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水稻实验。为解开两种水稻杂交时有一种没有产生稻瘟病的疑惑,他自己培养和种植水稻,过上了和农民差不多的生活。种植水稻的朱有勇朱有勇每天沉浸在观察和记录数据中,不停的进行种植实验,但结果却是不稳定,于是他决定远赴外国留学,找找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系研修分子植物病理学后,朱有勇成功找到了解决水稻问题的方法。而他赴澳大利亚学习的成果也引起了全球关注,2000年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了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从此开启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创新之路。Nature期刊这还不算完,在得出此项成果后,朱有勇在不断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又来了一个新的“七年之痒”。要说第一个“七年之痒”是七年如一日的种植水稻,那第二次的“七年之痒”就是他留学之后发明的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优化控制病害技术以及配置和栽培技术。从一开始的不明白到疑惑再到解惑、创新,这个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完成的,前前后后加起来算的话,朱有勇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将之完成。不忘初心、坚持育人,他说“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朱有勇在努力完善自己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身后的人。他用自己的学问和经验为自己的学生解惑,告诉学生:“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田间地头。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朱有勇实验室中照片于是朱有勇于2015年主动请缨前去云南沧澜县参加脱贫工作。而他也并不是嘴上说说、动动笔杆子,而是真正的深入实践,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群众寻找最适合的脱贫方案。在县里的时候,朱有勇教会了沧澜人民先进的种植技术,为他们提供自己潜心专研和世界首创的林下三七技术。而后为了人民能够更快和更深刻的掌握农业技能,他又组织人员开始开办免费的技能培训班,培养了1000多名“新型农民”。朱有勇指导农民种植这些是他深入云南沧澜帮助农民脱贫的成就,也绝不是得到一个称誉和奖章能够代替的。他曾说过:“作为一个农民院士,为农民做点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因为他知道当农民的艰辛,其实不是做农民辛苦,而是辛辛苦苦干活之后收获的作物还是不够吃、不够穿,这才是农民院士朱有勇坚持不变的初心。而他也一直坚守自己最初的想法,无论是从进入大学选择的专业还是之后从事的领域,都是在致力于农业发展。朱有勇正在给学生做讲座他捐赠了几百万设立“有勇奖学基金会”,致力于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激励更多师生专农、爱农。2000年开始,朱有勇还担任了云南农业大学的首席教授,教导了无数研究生和本科生。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下地干农活,也可以上讲台给学生讲课的农民院士,用自己的力量让农业生产发生了改变和进步,也让下一代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影响。几年如一日的生活,并不是说说而已朱有勇从大学开始就有着自己关于未来的规划,从他选择的专业和之后从事的领域就可以看出。虽说起因是因为读研导师提出的问题,但他并没有转身就忘,而是在之后的岁月中通过自己所学和思考不断的进行实践和验证,最终也达到了想要的结果。但这个过程不是一个轻易的过程,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枯燥生活。或许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和他一样的幕后科研者,只为了为老百姓做一些有利益的事,不寻求回报,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而已。但他们都是可敬的,是时代楷模,更是我们的榜样,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人,而我们也自当努力向他们看齐。
近日科技部接连公示9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拟立项项目清单!总共45所高校或研究所中云南2所高校的2个项目获拟立项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司维教授主持的“发育、代谢复杂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创制与临床前研究”项目获拟立项获中央财政经费7050万元在高校中位居经费第一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魏红江教授牵头主持的“异种移植人源化基因编辑供体猪的构建及临床前研究”项目获拟立项支助经费总额为2771万元云南农业大学成为“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中唯一获立项的非“双一流”高校昆明理工大学资料图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官网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维智研究员领导下,长期从事灵长类研究。率先在灵长类基因编辑,干细胞多能性,复杂疾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在灵长类的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积极作用。资料图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官网研究院实行“PI制”的课题组管理模式,团队总人数180余人。主持多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重点包括:发育与干细胞生物学,疾病模型和致病机制,基因编辑与治疗的研发与应用等。司维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官网司维,博士,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疾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建立和细胞/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临床前研究,人类疾病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的动物实验模型,灵长类种质资源(精子、卵母细胞和胚胎)和干细胞细胞的超低温保存的冷冻损伤机制和提高保存效率的对策;灵长类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基因组表达和甲基化调控。资料图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官网本项目的实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1)突破靶向基因编辑技术知识产权掣肘,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基因编辑技术体系,提高创制靶向基因修饰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效率;2)创制多种复杂疾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病理机制和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3)完成基于疾病猴模型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前评价,为解决基因编辑临床应用的瓶颈和临床转化提供可靠依据;4)建立适合发育和代谢疾病研究的多组学研究技术体系,推动发病机制的研究;5)建立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的资源库和平台,为我国疾病研究、药物研发以及临床转化提供资源和服务。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养殖业中的动物健康、兽医公共卫生问题和学科前沿领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利用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开展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研究优势和特色,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重要成果。魏红江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官网魏红江,教授,云岭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异种器官移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动物基因编辑及体细胞克隆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资料图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官网主要从事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基因编辑、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的构建、人类疾病小型猪模型研发、孤雌发育等的研究。资料图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官网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在云南获得世界首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克隆猪,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Science》上。成功克隆了杜泊羊、萨福克、超细绒山羊、乌骨羊以及濒临灭绝的乌金猪黄毛系等。在《Science》、《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四),云南省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太优秀!快来为母校疯狂打call来源:云南网、昆明理工大学官网、云南农业大学官网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zscc8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