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玛尼鲍德尔以及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代表团一行到云南民族大学访问。尼泊尔研究中心、尼泊尔语学习中心在云南民族大学同期揭牌。学校还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签署校际间合作备忘录,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昆明ITL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现场,云南民族大学校长那金华致辞。她介绍,近年来,云南民大与尼泊尔相关高校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50名来自南亚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学生先后参加2015年和2016年中国-南博会尼泊尔商务代表团的服务,获得一致好评。自2015年起,先后有5名来自尼泊尔的学生到校学习汉语。今年3月,教育部审核批准学校新增菲律宾语、乌尔都语、尼泊尔语、僧伽罗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6个南亚东南亚语种专业,云南民大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开齐开全南亚东南亚15个语种专业的学校。目前学校共招收6个新增语种专业学生62名,其中约有10名学生将成为尼泊尔语专业学生。目前已招聘了2位尼泊尔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作为专业教师,聘请了1位来自特比布文大学的尼泊尔语外教,组成专业教师团队,支持尼泊尔语专业建设和发展。利拉玛尼鲍德尔大使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云南民族大学的合作感到期待。他表示,云南民大是他在中国唯一一所到访过两次的高校,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水平,相信双方合作能为两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利好。语言文化是双边关系的基础,因此在云南民族大学成立尼泊尔研究中心、尼泊尔语学习中心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语言教学方面,大使馆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与支持。特里布文大学教务主任迪力拉姆乌普利迪详细介绍了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及特里布文大学的具体情况,希望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两校在语言教育等方面有更多合作,不断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学勤在座谈会上表示,省科技厅积极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技交流,开展更加灵活的科技研发合作,推动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共建科技园区、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国际合作数据库、信息平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随后,利拉玛尼鲍德尔阁下、陈鲁雁书记为尼泊尔研究中心揭牌,那金华校长、迪力拉姆乌普利迪主任为尼泊尔语学习中心揭牌。云南民族大学先后与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签署校际间合作备忘录,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昆明ITL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据介绍,今年6月,鲍德尔大使曾到访云南民族大学,双方在师资培养、教学教材建设、学生留学、共建尼泊尔研究中心、加强人文交流和智库研究以及国际减贫等方面的合作达成高度共识,同时为与特里布文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应东盟秘书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使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邀请,2018年8月20-21日,云南民族大学国际学院杨红艳院长一行出席在柬埔寨暹粒召开的“可持续发展本地化和实现减贫目标”国际研讨会并作大会演讲。本次“可持续发展本地化和实现减贫目标”国际研讨会由东盟秘书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使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包括东盟副秘书长翁贴、柬埔寨副国务卿坎帕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局长徐浩良等领导和嘉宾在内的来自全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中国唯一受邀的高校出席会议。杨红艳院长受邀就云南省贫困状况、精准扶贫目标与措施、云南民族大学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开展的减贫工作作大会演讲,重点介绍云南民大作为民族类高校在国内国际减贫中具备的南亚东南亚语言学科优势、少数民族语言学科优势以及扶贫大数据中心和研究院的研究优势。在国内扶贫方面,杨红艳院长为国际组织介绍了该校挂包昭通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的真实案例。为帮助中沟村民实现脱贫目标,学校把由院处级领导干部、教授、博士和各领域专家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派驻中沟村开展工作,深入调研,建档立卡,摸准实情,明晰扶贫目标,坚持“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扶贫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与发展、教育智力发展、能力构建等多方面进行精准扶贫。由学校出资修建民大路、民大桥、社区中心改善中沟村基础设施,根据调研结果帮助当地发展养殖业、养鸡场、天麻种植业并直接向当地村民提供种植、养殖、致富能手及电子商务方面的培训。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和智力扶贫的作用,在小学接通网络、建设在线教室与在线学习课程,向当地学校捐赠教学计算机、文具、校服、图书资料和其他教学用具,改善学校设施设备和软件条件。为当地培训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人员的能力构建提升,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生方面对彝良县的苗族和彝族学生给予政策范围内的照顾。在云南民大的国际减贫工作方面,介绍了该校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部署,主动担当帮助澜湄流域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国际责任,依托云南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先后瑞丽、勐腊、麻栗坡、孟连、临沧、沧源、镇康、腾冲等边境口岸设立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边境来华务工的缅甸籍、老挝籍和越南籍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用汉语、中国法律法规、疾病预防及健康保健、职业技术技能等课程模块的培训,从2014年底截止目前,已经培训12000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消除贫困、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做出了重要的积极的贡献。同时,杨院长也介绍了云南民大的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专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项目等。研讨会期间,代表团还参加了分别以性别平等、灾难风险防控、可持续生计和当地劳动力能力建构四个话题为主题的暹粒各大社区居民的访问和调研,杨红艳院长应邀负责第二组洞里萨湖水上社区调研并就调研情况向大会作汇报。此次会议极大地提高了云南民族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对该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办学特色的深化和落实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此次研讨会,该校与东盟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建立友好联系,为今后学校的扶贫大数据研究中心、扶贫发展研究院、澜沧江湄公河产业发展研究院、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增加了可合作平台。(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根据《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经组织推荐、专家评审、专项主管部门研究、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入选人才300名,现予以公告。公告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公告时间2020年9月17日至9月23日。云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9月17日入选人才名单PHOOKAMSAK RUNGTIWA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丁城志 云南大学卫婷婷 昆明理工大学马二登 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马朋飞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马喜梅 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马懿星 昆明理工大学孔令梅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孔令鑫 昆明理工大学孔德军 昆明学院尤 荻 云南大学尹 君 昆明学院方留杨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方 熹 云南师范大学毛莹博 红河学院毛榕榕 昆明医科大学牛俊坤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大玮 西南林业大学王元忠 省农业科学院王世雄 云南大学王加昇 昆明理工大学王加胜 云南师范大学王后平 云南大学王守义 云南大学王志远 省农业科学院王建国 云南农业大学王欣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春桥 云南大学王 洋 云南师范大学王炳辉 昆明理工大学王 峰 昆明理工大学王振吉 楚雄师范学院王 晋 云南大学王浩禹 云南师范大学王继亮 云南大学王 辉 西南林业大学王 滢 云南民族大学王 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 蝶 昆明理工大学邓 佳 西南林业大学付光辉 昆明理工大学付培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兰丹凤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立冰 云南大学冯 璐 云南农业大学卢丙越 红河学院卢华正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史 静 云南农业大学宁致远 云南大学甘家武 云南财经大学田 斌 西南林业大学申 向 曲靖师范学院申 岑 昆明理工大学白亭亭 省农业科学院白彝华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龙光强 云南农业大学任 禛 昆明学院刘丹丹 昆明医科大学刘从水 云南大学刘亚平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屹湘 云南农业大学刘 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红春 云南大学刘应波 云南财经大学刘连杰 云南师范大学刘 奇 大理大学刘 录 云南中医药大学刘 林 云南农业大学刘金卓 云南大学刘晓飞 云南大学刘能生 昆明理工大学刘 鹏 云南大学刘德稳 西南林业大学向永源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向 诚 昆明理工大学字成庭 云南农业大学孙 伟 昆明理工大学孙婷婷 云南财经大学年 寅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庄会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文敏 云南农业大学朱文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朱江醒 云南大学朱国富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科铭 云南大学朱彩梅 云南师范大学朱 敏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昆明分部江 洁 红河学院许沃伦 大理大学许 凌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瑞娟 云南民族大学闫 宁 昆明学院闫 芳 云南师范大学严 磊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小虎 云南大学何正员 昆明理工大学何守杰 云南大学何 沛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何明卫 昆明理工大学何海狮 云南大学余富朝 昆明理工大学吴 程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吴增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疆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宋红娟 云南大学宋 亮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宋贵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腾飞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张凤梅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冬冬 昆明理工大学张加龙 西南林业大学张亚飞 昆明理工大学张刘东 云南农业大学张旭东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劲夫 云南民族大学张 希 云南中医药大学张 青 云南大学张 亮 云南大学张 俊 西南林业大学张 恒 昆明理工大学张家明 昆明理工大学张家强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振伟 云南大学张晓伟 昆明理工大学张晓明 云南农业大学张浩淼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海珠 大理大学张雁南 昆明理工大学张 嘉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张 瑾 云南大学张 磊 省农业科学院张 蕊 云南师范大学李凤萍 云南大学李文峰 云南农业大学李帅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李 旦 西南林业大学李玉春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全清 红河学院李红梅 玉溪师范学院李贞阳 红河学院李 丽 云南师范大学李 君 云南师范大学李启彭 昭通学院李 苏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 佳 云南师范大学李卓然 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李国栋 云南中医药大学李学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昌鸿 云南大学李 果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荆广 大理大学李晓琴 昆明理工大学李艳平 云南中医药大学李艳萍 玉溪师范学院李 莉 昆明市儿童医院李维朝 昆明理工大学李锐洁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鹏飞 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杨文臣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 龙 西南林业大学杨兴隆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 军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 妮 中国铜业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怡爽 云南财经大学杨 明 云南财经大学杨青松 云南民族大学杨健康 大理大学杨朝均 昆明理工大学杨雅云 省农业科学院杨 樱 云南财经大学汪学全 红河学院纳 薇 昆明理工大学肖正明 昆明理工大学肖 杰 昆明理工大学肖继坪 云南农业大学芦俊佳 西南林业大学苏 佳 云南中医药大学苏凌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邰永航 云南师范大学邱 锋 云南大学邵慧敏 云南师范大学陈正杰 昆明理工大学陈永娟 云南大学陈 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 杰 昆明理工大学陈亮亮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俊旭 云南大学陈 雪 云南大学陈 婷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 强 云南农业大学陈景超 云南民族大学陈 璇 省农业科学院周观琪 云南大学周 肖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周 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国兴 昆明理工大学周振华 云南师范大学周琬謦 大理大学周 皓 云南大学和丽芳 昆明理工大学和 璇 云南艺术学院孟 伟 云南民族大学林 雁 云南财经大学经有国 昆明理工大学罗义勇 昆明理工大学罗中秋 昆明理工大学罗 雷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国伟 云南中医药大学郑善举 昆明理工大学信吉阁 云南农业大学姚志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姚 斌 云南师范大学柳 青 保山学院段 平 云南师范大学段宝忠 大理大学洪 亮 云南师范大学洪俊超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洪菊花 云南师范大学种鹏云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胡 娟 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荀利波 曲靖师范学院贺 森 云南中医药大学赵大克 云南大学赵永贵 云南大学赵 娜 云南大学赵洪波 昆明医科大学饶睿颖 云南民族大学倪广惠 云南中医药大学唐云勇 昆明学院唐振艳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徐开蒙 西南林业大学徐 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徐伟恒 西南林业大学徐兴倩 云南农业大学徐 坤 曲靖师范学院徐俊六 云南师范大学徐 慧 云南财经大学晏慧君 省农业科学院桑秀丽 昆明理工大学桑 鹏 大理大学秦开强 云南大学秦徐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聂仁灿 云南大学聂陟枫 昆明学院莫 力 云南农业大学袁尊理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袁智勇 西南林业大学贾艳霞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郭媛媛 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郭 慧 省第一人民医院钱昱含 西南林业大学高 朋 云南民族大学高 欣 昆明理工大学高 健 云南大学高振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 赟 云南大学崔庆波 云南大学曹文婷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曹 宇 省第一人民医院曹 明 西南林业大学曹 林 云南大学梁俊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向阳 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盛苗苗 昆明理工大学隋晓琳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黄江成 云南大学黄峻伟 云南农业大学黄晓霞 西南林业大学傅永平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彭庆军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彭明军 昆明理工大学曾 黎 云南民族大学焦康为 省第二人民医院程 龙 云南大学程毕陶 曲靖师范学院程桂广 昆明理工大学舒 旻 昆明理工大学董发武 云南中医药大学董家兴 昆明理工大学董 雯 云南师范大学董 鲜 云南中医药大学蒋德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谢 梅 云南师范大学韩长志 西南林业大学韩光煜 云南农业大学韩朝辉 昆明理工大学雷春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惟春 云南大学熊定荣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缪 清 云南民族大学蔡 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樊雯璇 云南大学滕明瑜 云南师范大学潘帮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颜廷亭 昆明理工大学颜 芳 云南大学穆 智 云南民族大学戴 敏 省第二人民医院戴智斌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魏景宽 昆明理工大学
中新社昆明6月16日电 (杜潇潇)记者16日从云南民族大学获悉,该校与云南农垦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在老挝万象共建澜湄职业教育基地。据悉,该基地将依托老挝橡胶产业研究院,面向当地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换。图为签约仪式,云南民族大学供图云南民族大学与云南农垦云橡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澜湄职业教育基地(老挝万象基地),将成为云南民族大学境外第二个基地,是该校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澜湄合作机制建设新的具体实践。签约仪式上,双方负责人表示,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校企合作“走出去”新典范、新模式,为老挝人民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实施培育深厚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图为嘉宾合影,云南民族大学供图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一直推进与湄公河流域国家教育交流合作。2017年,澜湄合作框架下第一所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在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奠基开工,重点培养与澜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
2020华夏文明与跨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开幕。云南民大 供图云南网讯(记者 高艺萌)11月21日,2020华夏文明与跨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开幕,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华夏文明与跨文化传播的相关议题,旨在汇聚学术智慧,扩大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在国际文化交往中塑造美丽中国形象、传递中国优秀文化信息、促进不同文化“美美与共”。本次会议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华夏传播研究会、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华夏文明与跨文化传播”,设置“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华夏文明传播”“华夏文明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华夏文明传播与地方性知识生产”等分会场。 “华夏传播研究会云南跨文传播研究基地”揭牌。云南民大 供图开幕式上,“华夏传播研究会云南跨文传播研究基地”正式挂牌,标志着云南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民族特色,有效推动华夏文明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与交流。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张桥贵致辞指出,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在内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是民大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对新闻传播学等研究还处于深化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融入国内优秀学术团队,提升研究水平与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显示度,一直是民大探索的问题与追求的目标。他表示,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与国内外很多著名大学及优秀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就当下相关研究领域的目标、地位、特色及方法等问题展开广泛研讨,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形成了一个互动的交流机制和研究平台,推动了包括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等在内的各学科专业发展,希望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深化交流合作。研讨会现场。云南民大 供图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白贵,云南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教授郭建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谢清果,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施旭,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张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素白,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金星等专家学者围绕“华夏文明对外传播、文化边界、文明共生、文化话语研究、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品牌国际传播”等主题先后发表主旨演讲。据介绍,大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设7个分会场,进行47个分会场报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将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云南省,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云南省一共有32所本科院校,本科院校数在中国内陆31个省市中位列第21位,其中211工程院校一所为云南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这五所院校是云南省比较好的五所院校,这五所院校都坐落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近年,昆明理工大学在一些大学排行榜中超越云南大学,而云南大学在某些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在昆明理工大学前。两所高校相互较劲,都在争云南省最强高校的头衔。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学校下设27个学院、14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及2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占地面积4363.6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云南大学有本科专业76个,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3915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学校设有1个学部、26个学院、1个教学部、7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种;有107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现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79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
云南省简称“滇”,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下辖16个地级行政区,其中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著名景点有玉龙雪山、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等等。目前云南省拥有本科高校32所,其中民办高校2所、独立学院7所。全省8个地级市均开设了属于自己的本科高校,现有高校比较集中分布在省会昆明市。以下为各地市/自治州高校分类列表:昆明市:云南大学1、云南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始建于1922年的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中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院校、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设有研究生院、27个二级学院、1个附属医院,在校本科生1.7万人、硕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设呈贡校区、东陆校区。2、昆明理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954年的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并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六所高校之一。设有呈贡校区、莲华校区、新迎小区,26个二级学院、7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医院,在校本科生3.2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万人、留学生1658人。3、云南农业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938年的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62年滇南大学和滇西大学并入,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设有校本部、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22个二级学院,在校生2.5万人。省属重点大学、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4、西南林业大学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和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组建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变更为云南林学院,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在校本科生2.2万人、硕士研究生2033人、博士研究生85人。5、昆明医科大学创建于1933年的省立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医学院,1937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1950年改为云南大学医学院,1956年独立建院为昆明医学院,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设有呈贡主校区、人民西路校区、平政校区,在校本科生1.4万人、硕士研究生3234人,博士研究生295人,留学生513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6、云南师范大学起源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为云南师范大学。设呈贡校区、西南联大校区,在校生3.2万人。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所地方师范院校之一。7、云南中医药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960年的云南中医学院,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云南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设有呈贡、白塔、宜良三个校区,在校生1.2万人,云南省唯一的中医药本科院校。8、云南财经大学前身为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1988年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06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龙泉校区、安宁校区,在校生3万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云南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9、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的云南民族学院,2003年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云南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民族委员会和云南省政府共建高校、云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下设26个学院,在校生2.9万人。10、云南艺术学院起源于1938年的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主体始建于1959年的云南艺术学院,1963年并入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1980年脱离昆明师范学院,独立成为云南艺术学院。设有呈贡校区、麻园校区,在校生1.2万人。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1、云南警官学院始建于105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市军管会公安部公安学校,后改名云南省公安厅公安学校;1958年与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联合办学,称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后改名云南政治学院;1981年更名为云南省人民警察学校,1984年升格为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云南警官学院。12、昆明学院创办于1978年的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1984年的昆明大学,2007年合并组建本科院校昆明学院,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主校区、洋浦校区。云南省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13、云南工商学院(民办)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的云南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2004年成立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2011年升格为民办本科院校云南工商学院。设11个二级学院、在校生3万人。14、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民办)创建于1992年云南教育科技培训学校,是云南省最早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之一,1995年更名为云南省经济管理学校,2004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改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2014年升格为民办本科院校改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017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转型示范高校。设海源校区、安宁校区,在校生3.6万人。15、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独立学院,拟转设为滇池学院【民办】)创建于2001年,2004年试办独立学院,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设有昆明滇池校区和杨林校区,在校生1.8万人。2020年教育部批复同意转设为滇池学院,属民办高校。16、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独立学院)始建于2001年,由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城投集团举办。现有空港校区、高新校区,在校生1万人。17、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独立学院)始建于2000年,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云南省首家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独立学院,设有海源校区和杨林校区,在校生1.8万人。18、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独立学院,拟转设为昆明文理学院【民办】)前身为2000年建立的云南师范大学世博学院,200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0年教育部批复同意转设为民办院校昆明文理学院。设有龙泉校区和杨林校区,在校生1.5万人。19、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独立学院)创办于2001年,昆明医科大学联合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举办,云南省唯一一所医学类本科独立学院。设有杨林校区和高新校区,在校生8243人。20、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独立学院)创建于2002年,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至2015年全国独立学院艺术学A等学校中蝉联第一。大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大学1、大理大学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大理医学院和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大理医学院和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理学院,大理工业学校、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并入,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古城、下关两个校区,16个教学院部,在校生1.7万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正式成立。下设14个二级学院,分别为:傣医药学院(景洪市)、普洱茶学院(普洱市)、珠宝学院(腾冲市)、民航学院(大理市)、咖啡学院(芒市)、高原农业学院(临沧市)、怒江学院(泸水市)、迪庆学院(香格里拉市)、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和文化产业学院(丽江市),其余4个学院(管理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民族工艺学院、健康科技学院)位于大理州。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1、玉溪师范学院前身是建于1978年的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玉溪师范高专与玉溪成人教育中心、玉溪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玉溪师范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设有本部校区、西院校区,14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3万人。楚雄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师范学院1、楚雄师范学院前身为1978年创立的楚雄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改名楚雄师范学院。设有14个教学院部,在校生1.2万人。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昭通市:昭通学院1、昭通学院起源于1906年创办的师范传习所,1978年成立昭通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定名为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与昭通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改名为昭通学院。设有14个教学院部。文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学院1、文山学院始建于1947年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55年成立文山师范学校,1984年成立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改名文山学院。设有11个教学院部,在校生9256人。曲靖市:曲靖师范学院1、曲靖师范学院源自于1907年开办的师范传习所,1912年设立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56年更名为曲靖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曲靖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成立曲靖教育学院,2000年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和曲靖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曲靖师范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设有校本部、古城、环东三个校区,17个教学院部,在校生1.5万人。普洱市:普洱学院1、普洱学院前身为1977年创办的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思茅分校并入,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改名为普洱学院。设有14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2万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云南省国门大学建设项目高校,由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对口支援建设。保山市:保山学院1、保山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05年的永昌师范学堂,1978年成立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改名为保山学院。2013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15个二级学院,在校生0.87万人。云南省首批两所国门大学建设项目高校之一。蒙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学院1、红河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红河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设有14个教学院部,在校生1.4万人。临沧市:滇西科技师范学院1、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78年的临沧师专班,1984年改为临沧教育学院,2007年改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14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2万人。丽江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1、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独立学院)位于云南省丽江市金沙江畔、玉龙雪山侧。创办于2002年,是云南滇西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设有校本部一个校区,设有8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8万人。拟转设为丽江旅游文化学院。上述地市自治州之外,云南省还有怒江州、迪庆州、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4个自治州没有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其中德宏州有专科院校德宏职业学院和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双版纳州有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迪庆州只有云南民族大学香格里拉职业技术学院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迪庆学院等分校区,怒江州只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怒江学院分校区。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李孟)近日,又有一所高校因封闭管理引发关注。有云南民族大学的学生表示,本学期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无事不能出校,出校请假流程复杂,但教职工几乎可以自由进出,甚至有学生与保安发生矛盾冲突。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小李(化名)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学期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离校前需向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包括学生个人申请书和家长知情同意书。此外,学生还需要在校园App上提交离校申请,经学院责任辅导员审核并由学院领导批准后才可离校。小李表示,自己所在学院的辅导员批假比较松,但也有别的学院辅导员很严格,不轻易给学生批假。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外出管理规定。受访者供图因为请假不方便,部分学生选择翻墙进出校园,也因此和学校保安发生冲突。小李认为,学校故意在校园围栏留出缺口,让学校保安在缺口处严查翻墙进出的学生。“便衣保安会趴在草丛中抓翻墙的学生。有些年轻保安还会骚扰我们学校的女学生,要她们的微信。”小李说道。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请假难、区别管理和后勤保障差,成为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由于教职工可以正常进出校园,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封闭管理是区别对待。加上校园网络差、食堂饭菜价格高、宿舍条件差,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加重。“教职工进出应该要量体温,但都是走个形式。也有人看到说不量体温也让(教职工)进来了。而且我们学校到处都是小朋友,快变成教职工子女托儿所了。”小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我觉得封校没有问题,而且大家之前对封校的抗拒情绪也并不强烈,但学校对于请假的管理太严格了,再加上部分保安的行为有些过分,才导致学生们普遍不满。”小李说道。记者试图联系云南民族大学,但截至发稿未能拨通云南民族大学有关部门办公电话。事实上,这并非首次有学生对高校封闭管理提出异议。9月20日晚,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因不满长期封校而无法外出、物价上涨、学校后勤热水供应不及时、洗浴难等问题,在宿舍集体喊楼,要求学校解封,持续近30分钟。10月,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集中用餐后去加饭加菜时,食堂“打饭只打咸菜”。学校表示,不给学生的两个半盆蔬菜是为值班老师和当班职工留下的。管理缺乏人性化、校园后勤保障不足成为封闭管理的主要矛盾点。“如果做不到全封闭,封闭式管理就无效。而从目前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全面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就几乎不可能实现全封闭。从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存在对学生采取严格封闭管理措施,却无视校园整体管理漏洞的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要封闭管理,就应该一视同仁,或者对进出校门的教职工实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并要求他们做到与校内学生相对隔离。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研究基地授牌仪式。记者 毕芃 摄云南网讯(记者 毕芃)6月17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在昆明成立,7家单位被授牌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成立仪式上,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马迎春指出,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研究基地,是推进云南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改革创新的客观需要。专家委员会的成立、研究基地的设立,是进一步提高全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专家代表获颁聘书 阮坤瑾 摄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由院长杨和祥兼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由西南大学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创新中心副主任兼公共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孙道进兼任首席专家、副主任,由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兼任副主任。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畅海兼任秘书长,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符继红兼任副秘书长。专家委员成员共63人,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从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库中遴选组成,包括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领域涉及的部分省内外公共服务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研究、数字化建设、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有关旅游协会组织等方面的相关负责人、知名专家和学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研究基地授牌仪式。记者 毕芃 摄7家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分别为: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省博物馆。马迎春要求,作为重要的行业智库和工作助手,专家委员会、研究基地要围绕当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针对性、实践性的研究,提出有理论深度、符合行业实际、具有参考价值、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从理论研究、决策咨询、指导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发挥咨询组织、重要理论研究阵地的作用,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同时,要切实加强专家委员会和研究基地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好职责,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根据专升本考试中心提供的“云南专升本院校”名单可知,云南共有29所院校招生,具体名单如下: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工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文化学院(丽江)、昭通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普洱学院、玉溪师范学院、宝山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山学院、红河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这29所高校实力如何呢?根据高三网提供的“2020云南省大学排名”整理出实力较强的五所高校,排名仅供参考。第一、昆明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 72)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12月28日,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成建制并入。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学部、7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有110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第二、云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 159)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下设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文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国际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文理学院、商学院),1个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和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以及1个和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共建的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开设86个本科专业。第三、云南民族大学(全国排名第 172)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有21个学院(部),下设78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覆盖1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一个联合培养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覆盖了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0个专业硕士点。第四、云南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 191)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该校设有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水利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18个学院和国际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第五、云南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 289)云南财经大学有龙泉校区和安宁校区(在建)两个校区;下设19个学院、1个教学部、14个独立研究机构;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3个本科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和2个省院省校教育合作咨询共建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