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初试成绩将放榜 这些复试调剂信息需了解夜行客

2019考研初试成绩将放榜 这些复试调剂信息需了解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5日电(杨雨奇)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即将陆续公布,研招复试及后续的调剂工作也将展开。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90万,创下历史新高。激烈竞争之下,今年考研的复试和调剂环节中,考生该注意什么?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将密集公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全国考生规模达290万人,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52万,增幅达21%,创历史新高。研招初试已于去年12月22日至23日举行。据已经公布的消息,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从本月15日起陆续公布。目前已确定的初试成绩放榜时间的省份包括:湖北、广西、广东、江苏、江西、黑龙江、四川、宁夏、辽宁、云南、青海等。此外,已公布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的招生单位还有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建筑大学等,以上高校也均在15日当天公布初试分数。考生初试成绩公布后,各大高校也将进一步给出初试成绩的要求标准。根据往年惯例,34所自主划线院校将在3月陆续公布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而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将由教育部在3月中下旬统一公布。2019年考研期间,山东济南考点的学子排队进入考场。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考研复试环节,这些人可享优惠政策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和复试都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初试成绩放榜之后,过关的考生们最关心的就是复试。复试作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对考生进入心仪的学校起着重要作用。按以往惯例,考研的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至4月,且将在4月底前完成全部复试工作。据了解,针对今年复试政策,教育部此前已印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就复试差额比例、破格复试标准及加分政策给出具体要求:按照《规定》,招生单位可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并需提前公布,差额比一般不低于120%。初试分数不理想,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秀,是否还能进入复试环节?对此,《规定》提出,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简称破格复试)。初试成绩也有相应的加分政策。例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此外,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的考生也可享受此政策。考研调剂环节,这些要点需了解成绩一出,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若考生初试成绩不理想,则需要考虑调剂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根据上述《规定》,招生单位应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本单位(含所属院、系、所)调剂工作办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并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网站公布。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今年的研招政策,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由于每所学校的调剂要求都不相同,考生应在第一时间联系招生老师,查询自身情况是否符合调剂条件。若错过联系学校的最佳时机,可能后期电话都打不进去。”海天教育院校专业规划专家吴睿称。在调剂环节的激烈竞争下,吴睿提醒,考生填写调剂信息,备注一栏不可留白。针对考生如何填写调剂信息,吴睿建议,在备注说明一栏,考生务必填写清楚自己的优势特长及获奖证书,切不可留白。他解释称:“有些学校看重英语,这种情况下如果填上了自己相关的英语证书,效果会好很多。”此外,吴睿提醒,由于调剂人数过多,每年都会出现考生无法第一时间挤进系统填报的现象,考生们应尽早填写调剂信息。

吕澂

昆明文都: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答疑

各位考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要求,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考生服务工作,针对近期广大考生咨询频度较高的问题集中回复如下:1.各专业招生计划是否有扩招?如何查询招生人数?2020年,教育部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长20%以上,按照教育部要求,增量计划重点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制药、生命科学、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其余部分专业有少量增加。我校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预计将于4月底公布,请关注云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以及“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2.如何确定我是否能够进入复试?按照教育部今年文件要求,各招生单位要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源情况、招生计划、学科专业特点和复试考核工作需要等,精准划定各专业分数线和其他学术要求。目前我校正在根据正式的招生计划以及教育部文件要求制定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预计将于4月底公布。考生符合报考学院及相关学科专业的成绩要求(总分和单科成绩)可参加复试。报考专项计划或单独考试的考生,则需符合相应计划的复试成绩要求。届时,考生也可登录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考生端)查询本人进入复试情况。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请认真准备复试,耐心等待后续通知。对于达到国家线要求,但未达到学科专业复试线的同学,建议及时关注我校相关专业或其他高校的调剂信息,积极准备,尽力争取。3.复试什么时候开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整体工作后移,按教育部要求,复试工作不得在4月30日前启动,我校的复试方案需要对当前疫情进行充分研判后,对拟采取的复试方式进行充分评估,确保复试的安全、公平和科学,经学校决定并报省教育考试院、省卫健部门审核后才能公布实施,所以目前尚无法明确具体的复试时间,预计为5月底至6月初,请考生关注云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以及“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4.复试采用什么形式?还会有笔试吗?初试、复试成绩占比如何?复试时间、要求及形式等,将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视疫情发展统一研判和部署后进行安排,包括复试笔试安排、复试成绩比例等在内的具体复试方案,需要经学校认真研究后确定。广大考生关注的在线远程复试,是目前考虑的方案之一,具体复试形式请以我校最终公布的复试方案和细则为准。5.复试考试科目是什么?有参考书目吗?我校今年复试形式待定,相关内容以学校复试方案和各学院公布的复试信息为准。复试一般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开展,主要对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术潜质、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整体考查,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招生简章中规定了复试笔试考核科目的,有关情况以后期学校通知为准。6.符合加分政策考生如何查询?我校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以及研招网后台下达的《可享受报考2020年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加分名单》对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初试总分中进行加分。符合条件的考生可登录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询。若符合加分政策但未查询到加分项目的,请与相关部门联系确认。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中组部服务西部志愿者项目(含地方项目和国家项目):团中央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国家汉办三支一扶计划:人社部特岗教师计划:教育部教师司7.什么时候公布调剂信息?调剂具体开始时间?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正在积极汇总各专业调剂信息,将于5月初通过云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和“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发布《云南大学2020年接收调剂专业及要求汇总表》,请密切关注。根据教育部要求和规定,“全国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开通,届时考生如果符合《云南大学2020年接收调剂专业及要求汇总表》中的要求可在“全国调剂服务系统”中进行填报。8.调剂要求以及具体政策?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方案正在制定中,拟申请调剂的考生目前可先参考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公告,调剂具体要求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以及“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为准。基本调剂要求如下:(1)考试方式应是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或法硕联考。(2)必须符合《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包括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3)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B类地区复试控制线以及我校各培养单位确定的调入专业最低复试分数线(包含单科和总分)。(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应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即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与申请调入专业代码前4位应一致。(5)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政治、英语、数学统考科目除以下情况外必须相同:①考数学一(科目代码301)考生可调入考数学二(科目代码302)、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专业,考数学二科目代码302)考生可调入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或自命题数学专业,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考生可调入考自命题数学专业,考自命题数学(科目代码601-609)考生可调入考自命题数学专业,反之不行。注:未考统考数学或自命题数学(科目代码601-609)的考生不得申请调入我校初试科目含数学的专业。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可视为统考数学三(科目代码303)。②考英语一(科目代码201)考生可调入考英语二(科目代码204)专业,反之不行。(6)调入专业考试科目数应与调出专业考试科目数一致。即:考试科目为3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3科的专业,考试科目为4科的考生只能调入考试科目为4科的专业。(7)申请调剂考生必须为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调剂。(8)除外国语学院涉及二外考试科目专业以外,我校仅接受统考外语科目为英语的考生,不接受其他语种考生。(9)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不得调剂到“学术型专业”。(报考专业代码第3位为“5”和“6”的专业即为“专业学位”)(10)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工程管理(125600)、旅游管理(125400)、会计(125300)、图书情报(125500)、审计(025700)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符合调入专业要求的报考条件时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035101)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11)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申请调剂。(12)我校非全日制专业仅接受符合以上调剂要求,且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在职考生申请调剂。(13)第一志愿报考云南大学申请调剂校内其他专业的考生必须符合相关培养单位确定的调入专业最低复试分数线(包含单科和总分)并必须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填报志愿,否则无效。(14)调剂考生须符合各培养单位制定的其他各项调剂要求,具体可见研招网调剂系统中各专业“调剂特别要求”或研究生院网站。(15)校内调剂考生若申请调剂校内其他专业(或方向),且已接受复试通知,原则上将不再列入第一志愿报考专业(或方向)的复试名单。校外调剂考生申请调剂我校的,即使收到我校不同专业(或方向)的复试通知,也只可确定参加我校一个专业(或方向)复试,否则不予录取。(16)“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若有调剂名额,调剂办法另行公布。9.我一志愿报考的X专业成绩(比如经济学类)没上国家B区线,但是成绩达到了Y专业国家B区线(比如理学类)的要求且这个专业有调剂名额,我能否申请调剂。不能调剂。考生能获得调剂资格的基本条件是要达到自己一志愿报考的X专业的国家B区线,申请调剂我校还要满足我校的调剂政策和相关专业的具体要求。10.“双少生”照顾政策是怎么执行?我之前没有报定向或定向就业单位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现在能够申请享受“双少生”照顾政策?(1)符合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条件①应届少数民族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如实填写了少数民族身份,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且定向就业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②往届少数民族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如实填写了少数民族身份,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户口和工作单位均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符合上述条件,并达到国家线中“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的要求,可按规定享受照顾政策上线,但上线不一定能进入复试,还得根据考生在各专业中的排名情况以及该专业招生计划来确定。(2)若报名时报考类别未选择“定向就业”且定向就业单位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考生,不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少数民族考生身份、就业方式(定向就业、非定向就业)等报考信息经现场确认时审核,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再做修改。11.非全日制专业的调剂和录取政策。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要求,我校有调剂计划的非全日制专业仅接受报名信息为在职定向的考生申请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原则上录取在职定向考生。我校所有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信息均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以及“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的为准,我校未授权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及网站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未举办任何考试培训班,也未委托任何培训机构开展复试培训工作。敬请各位考生通过以上提供的官方渠道查询各类信息,谨防上当受骗。考生邮件或在线咨询以上类似的问题,我办将不再一一回复,恳请谅解。云南大学研招办2020年4月26日

圣人生焉

2019考研调剂异常惨烈,看过这些你就明白了!

很多考生都说,2019考研调剂太难了,竞争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几年前,国家线一出,不少报考东部地区名校没有到复试线的学生马上联系调剂一些B区的211,成功率还是挺高的。然而,今年很多人不能如愿。根据网上的数据,今年申请调剂贵州大学的考生达到了15901人!往年云南、贵州、广西等B区的高校,第一志愿的考生并不算多,所以是热门调剂院校,今年为什么数量这么空前呢,调剂难度这么大呢?首先看2019考研报考人数,全国的统计数据是比2018年增加了52万,基数变大了很多,再来看招生人数,变化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提高。再来看为什么调剂的人数这么多,我们以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为例看看推免生录取公示名单和考试生的比例就明白了。推免录取公示复试后录取公示1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好大学,尤其是985和211把名额更多的给了推免生,自然考试录取的就少了,竞争也就更激烈了。而大部分考生都希望借助考研上一个更好的平台,奔着好学校去的,然后录取的人数就那么多,当然就有更多人需要调剂了。再来看B区的云南大学等校,虽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第一志愿的报考考生也增加了,自然越来越少放出来调剂名额,所以很多学生就有了无处可调的感觉!相信这种趋势只会越演愈烈,所以考生们只有充分做好调研,尽量选择一个恰当的第一志愿报考学校,成功的概率才会增加。

料器邢

2019考研成绩都已出炉,成绩不理想?别怕

2019考研初试成绩都已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高的理当祝贺,成绩没那么理想的也不要太气馁,做好了下面结果都不会太差的。考研成绩在往年学校线以上的,排名也在招生人数之内的,一般没什么问题,只需要好好准备复试,一般都能考上,关于怎么轻松高效的准备复试,在以后的文章中会详细讲解的。考研成绩在往年学校线附近,排名也在招生人数附近的,这个时候就得集中精力去准备复试,多去和往年考研的师兄师姐多交流交流关于你这个位次有多大把握能上,有条件的话可以联系一下导师,看看他们的意见,很多导师可能也不太了解,他们往往就是回复一些官话:好好准备复试。在考研复试方面往往你的亲师兄师姐还是了解颇深的,多找机会认识师兄师姐。如果没太大把握的话,就要一边准备复试一边多查看调剂信息了。考研成绩超过了国家线,但没达到往年学校的线,排名也比较靠后,那就集中精力查看调剂信息准备调剂,每年也都有很多人调剂到不错的学校的。二战是最后没有办法时的办法,很多人考过研之后就会明白,有些目标是你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不是说努力了就能达到的。但考研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等到最后一刻,都会有好结果的。最后,祝愿所有考研人都有一个好结果。

鲸鱼座

2019考研还未过去,2020年考研已经来了

2019年是考研非常艰难的一年,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绩,但是却无缘复试,最后只能被迫选择调剂,导致调剂学生一直到现在还在调剂…那么2020年的考研是怎么样的呢?据小编看的很多预测来说2020又是一次艰难战,人数预计340万!可怕!想想2019年为什么分高却没人要就是因为报考人数多,但是学校招生却还是固定的,所以显得考研越来越难,那么2020年的340万考研生又将何去何从?另外一个趋势就是专业硕士报考人数高于学术硕士,这个趋势大概有2到3年了,所以说2020年专硕会人数会继续增加,并且专硕会逐渐成为考研趋势;最后推免人数会不断增加,这也是考研难度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推免人数不断的上升会不断的占挤考研名额。可见,各种原因考研已经成为了趋势,所以想要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慎重,已经准备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努力!

湛湛青天

2019硕士研究生考试形势那么严峻!如何坚定2020考研的信心?

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分数线(已公布),相信广大考友都查过自己的成绩了,很多考友都觉得难度是越来越大,从今年的考研形势上来看,确实有些严峻,但是并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难,变化也并没有那么大。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虽然19考研报名人数激增,从238万人到290万人,但是最终的整体报录比也没有超过4比1,也就说是拿全部的考生来说,最后能考上研究生的比例还是很高的,4个里面就至少有一个会成功的。这个相对于高考、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来说,还是要简单好多的。第二:看上去19考研人数有290万,20考研人数保守估计最少300万,但是研究生考试一般是按照专业或者方向招生的,全国一共有几千个专业和方向,分到某一个学校某一个学院,再到某一个专业和方向,其实并没有增加几个,再加上因为考研扎堆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的结果就是,热门地区、热门学校、热门专业报名人数激增。但是部分学校的招生情况和报名情况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总结一下,如果你能力不俗,那就冲击经济发达地区的211类甚至是985类学校的优势专业。但是如果想要求稳的话,可以避重就轻,那样的话,考研难度不一定会难多少。第三:我们考研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自己,大部分的考生也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从而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让自己之后的生活过的更好。所以,如果一个考试,难度越高,相对的含金量就越高,再加上本科持续扩招,就会导致一个结果,本科含金量越来越低,优质硕士研究生学历含金量持续走高。最后说下,虽然今年的备考压力确实变大了,但是并没有想象的变化那么大了,这应该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不是压力。备注:以上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大家参考,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待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式都是不言而喻的,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了很多同学的头条横幅,那么这个时候更多的本科生愿意去去用学历提升自己,或者是缓解一下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成立最好的出路。在2018年报考人数中首次往届生超过应届生报考,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290万,浩浩荡荡考研大军让人感叹与担忧:研究生会不会像本科生一样“烂大街”,我不赞同以上担忧,本科生没有“烂大街”,研究生更不会“烂大街”,我们要看到主体还是不错的,“破罐子破摔”、“无所事事”者少之又少,根本不会出现“烂大街”的悲观局面。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看数据内容。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2014届毕业生、2015届毕业生、2016届毕业半年后各层次就业率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全国总体就业率在92%以上,虽然2016年较2015年稍减,但全国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1.5%以上,也就是说全国2016届毕业生中不足60万人是没有参加工作(读研深造),而是选择自谋职业或者创业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在2014年高达92.5%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毕业生基本维持在91%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就业压力大,但是在国家祝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努力,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找到工作的,没有出现无业游民,睡大街的毕业生。我们再看下近十年研究生招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报考125万,招生44万;十年后285万报考,预计招生72万,但是相较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全国招生人数要少很多,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考试更加注重选拔性考试,以下是近十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全国高考人数940万,录取人数700万,也就是说4个人参加高考就会有3个人考上,1名被淘汰,而硕士研究生考试恰恰相反,4个人考试,最多才能录取1个人,所以,考上研究生的难度要远远高于高考。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浩浩荡荡的进行当中,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忧“人满为患,懒大街”,在这个更加注重学历和能力的时代,本科生都没有“烂大街”,更不需担忧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了,所以去不断的提升学历必然还是很好的出路,专心去做你们的研究生,祝大家好运。那么你觉得在现在的就业形式下,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可以去冲出重围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九三年

2019考研分数线已经下来了 以后考研是不是更难呢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研究生也不稀缺,博士也越来越多。想找好工作时才发现,目前基本最低也得本科;而且用人单位在试用段时间后,大多数人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真没几个有真才实学。这就是现在的就业环境,并因此促使的考研大热。稍微好点的工作就要求985、211毕业,甚至研究生,更别提北上广深的一二线城市了!今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照这个趋势明年预计有350万,竞争肯定大,还有前两年“失利”的同学,都正在磨枪嚯嚯!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如果只想着混文凭,那日子或许也不好过。应该多学点拿得出手的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有些学校的研究生甚至都不怎么学习,成天就是刷手机,谈恋爱,玩耍……这不,国家要动真格了!多批大学生遭退学!教育部发文,毕业变难!不可否定,今后考研的难度也许会大增,特别是名校,对于有些大学生来讲或许就像另一场高考,不是再努力一把就能上名校研究生的。但对有实力和早做好了准备的在学生而言,胜算率仍然很大。比如,我很熟悉的几个在校211、985学生,大二就有目标明确,一定考研,而且一直在努力,拿过三好学生(或励志奖学金)。而如果普通院校的学生只是想去碰运气的话,那运气会青睐谁呢?

七纬

2019考研人数再创新高!研究生是否会像本科生一样“烂大街”?

我国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长,导致许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选择走上考研之路,进一步导致了我国考研大军的日益壮大。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考研人数已经再创新高。面对2019年290万研究生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许多网友包括正打算考研的大学生们不禁开始担忧,以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未来,研究生是否也会变得像本科大学生一样“烂大街”?虽然考研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但是研究生身份的竞争力和含金量,绝对不能光凭考研的基数来判断。我们不能忽略的有以下几点:一、 考研和考大学不同!为什么大学生数量的暴增会导致本科生“含金量下降”?这是因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度和我国创办的大学数量的增多,学生们已经处于“不愁没有大学上”的状态。基本上只要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认真对待高考的学子都可以上大学,而上大学就几乎等于百分百取得大学毕业证,因此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大学生烂大街的现象愈发明显。但是考研则不同。虽然每年考研人数在增加,但是各高校招收研究生的数量没有增加,甚至还在缩减。考研是为了筛选更好的人才,绝对不是一概照单全收。这就意味着,并不是你选择了考研,就一定能成为研究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只会导致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二、 研究生数量也要分地区!首先,因为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就以研究生来说,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研究生的数量自然更多。外省学子想要前往北上广求职,没有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是很有难度的。但是对于那些三四线城市,研究生绝对没有达到所谓的“爆满”程度。特别是相对较落后的偏远地区,研究生数量更是寥寥无几。况且,就算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所有研究生的数量不过几百万,相对于14亿人口而言,相对于千百万数量的大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小的一个群体。三、 高校的政策有所限制除上面两点以外,高校的政策也注定了研究生的数量。目前各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招收数量仍然有严格限制,肯定不可能像招收本科生那样广泛或是扩招。为了招收精英人才,研究生质量肯定要有所保障。且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能力也限制了招收的研究生的数量。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更高的学历绝对不是一种随大流的门面表现。深造和升华自我是与发展的社会对接的必然趋势。因此,研究生所学的知识如果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数量再多也不会出现“烂大街”的现象。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实际能力,是缓解人们担忧的“研究生含金量降低”问题的首要方法之一。作者:河西

当是时也

最新出炉:2019云南省大学排名!昆明理工大学位列第一

据中国校友会网(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 )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云南省共有21所大学进入排名!本次2019年的校友会大学排行榜评价对象涵盖了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1300多所本科高校,评价数据来自艾瑞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高等学校发展指数数据库(CHDID)”,均是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第三方权威机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对外公开的权威数据和客观数据。其中云南省高校前三名分别是: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云南省大学排名榜单:附前三名学校简介:No.1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昆工”,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依托高校建立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2所高校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12月28日,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成建制并入。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300余亩,办学总资产原值66亿元,建筑面积134万平米;设有28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有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种,有110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有教职工385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144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143人,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557人,145名国防生在读。No.2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位于云南昆明,简称云大(YNU),是一所文脉深远、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著名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1950年定名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属中国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是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教育部与云南省“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一省一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成员、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牵头单位,具有自主招生资格,设有研究生院。是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截至2019年4月,云大有呈贡、东陆两校区,占地面积4363.64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70余万册;有教职员工2971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497人;有院士10人(含双聘、特聘);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976人,硕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No.3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Yu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云师大”,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面积3030亩,建筑面积1089331平方米,有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个校区。学校下设19个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1个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及1个和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共建的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截止2015年6月,有本科生26208人;研究生3685人,其中博士83人;留学生842人,其中本科留学生465人,硕士留学生132人,博士3人,非学历留学生242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61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