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云大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线上高峰论坛上善

云大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线上高峰论坛

未来网高校频道4月2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李哲)4月2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成功举办“新冠疫情下的‘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线上高峰论坛。此次线上高峰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办,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云南大学等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余名学者在线上参加此次论坛。本次论坛分设立四个分论坛,分论坛一以“新冠疫情下‘一带一路’项目进展情况、对策和措施” 为主题展开研讨,分会秘书长王敏正主持论坛。分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与参会代表分享交流,认为新冠疫情大流行是空前的全球性危机,“一带一路”倡议需与全球治理特别是与公共卫生治理、新产业新业态融资以及同中国市场国内相结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秋生教授指出,运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门,是交通强国的核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梁昊光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安徽省高效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韦法云教授则认为,疫情之下做好自己是“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分论坛二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现状及对策措施”为主题展开研讨。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苗吉副研究员认为中日应重点拓展在东南亚和非洲等第三方市场的公共卫生援助合作。浙江大学辛越优博士分享了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健康“一带一路”卫生人才培养合作的核心要义、“评估体系”以及“参考地图”。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缅甸研究院孔鹏副研究员介绍了缅甸疫情形势以及现阶段中缅合作抗疫的现状。分论坛三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为主题展开研讨。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围绕“东盟国家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与大家分享交流。青岛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修德教授与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易魁博士分别围绕论“‘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和“新冠疫情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高校合作模式探讨”主题进行发言。分论坛四以“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展开研讨。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围绕“全球新冠疫情对‘一带一路’的影响”与大家分享。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张春研究员围绕“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观的建构”与大家进行讨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长张振江教授就“全球战疫下的中国国际‘危’与‘机’”与大家分享交流。简晓彬副教授就“统筹推进江苏疫情防控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了发言。此次高峰论坛是分会为深化“一带一路”建设问题研究,为新冠疫情期间“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召开的第一次线上高峰论坛,也是分会创新办会一次尝试。

白桑

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昆明与云南大学签署校地战略协议

8月6日,中共昆明市委政策研究室、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共赢”为原则,突出人才合作、智力合作在校地合作中的关键作用,发挥昆明市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容的条件优势,依托云大国际关系研究院高端研究团队汇聚、与国际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合作紧密的资源优势,创新校地合作共建体制机制,开展长期性、战略性、务实管用的合作,助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质增效。本次签约仪式中,在校地合作框架下,市外办与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还同步签署了2020年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云南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引,围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城市合作等课题开展务实有效的研究,不断提升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的质量与水平。当天,“昆明市南亚东南亚合作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学生实习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来源:云报客户端

仁则仁矣

云南大学与云南省外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5日,云南大学与云南省外办举行工作座谈,就拟开展的科研合作与国际交流项目进行了交流并签署了《云南省外事办公室与云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建“云南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多个智库平台、教育交流合作、人力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云南省外办将“云南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心”、“云南澜沧江-湄公河研究院” 授牌于云南大学,双方将推动这两个机构实现实体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外办副主任王伟在座谈中表示,近年来云南省外办高度重视与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为了进一步打造高层次合作平台,省外办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从多个方面推进双方的深层次合作。李晨阳副校长感谢省外办对学校长期以来的支持,他表示学校将立足于自身特点,提高研究能力和服务能力,认真执行此次签署的合作协议,为云南省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云南省外办东南亚处、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机构的情况并表示将认真落实本次签署的协议,推动双方合作走深、走实,在智库建设、周边外交、中缅经济走廊、澜湄合作等方面拿出云南方案,给出云南建议。(通讯员:云南大学王尽遥)

蝴蝶谷

云南大学与四川大学共同开展网络云党课活动

未来网高校频道4月2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李哲)4月26日,一堂特殊的线上党课,以网络方式突破地域的限制,在川滇两地架起了青年之间共同学习、沟通的桥梁,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开展主题为“联学回信精神·共践青春使命”的网络云党课,巴蜀大地与彩云之南的青年学子齐聚互联网络云端,两地青年党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感悟,讲述抗疫故事,在互动学习过程中锤炼政治品格、践行责任担当,持续凝聚正能量。此前为响应全国高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大接龙”活动倡议,4月16日四川大学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云南大学,将川大青年学子积极学习、践行回信精神的蓬勃青春力量传递给云南大学,传向云南高校,两地青年学子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云南大学也在4月26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推文回应了四川大学的邀请。此次云党课由领学、交流、总结、倡议四个环节组成。活动以云南大学主持人唐优悠同学朗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重要回信开场。通过四川大学陈启胜老师和云南大学朱丹老师的共同领学,两校青年师生一同重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的内容和精神,进一步深入理解回信的重要内涵和精神要义。最后在四川大学主持人李祎同学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宣读倡议书,倡议广大青年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圆梦新一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回应习总书记的殷切期盼。在云党课上,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两校青年学生党员代表纷纷传递青年声音,分享学习心得和自己及身边令人感动的抗疫故事,并表达了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的决心。四川大学在鄂学生党员志愿先锋队武汉分队队长张夏维分享了川大湖北籍学生党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抗疫故事;华西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党员魏士雄、细胞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万小文分别分享了自己在临床一线的抗疫经历;四川大学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文澜妃讲述了学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成员服务校园、努力守护一方净土的故事。云南大学刘政浩、唐思诗同学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家乡抗疫,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区服务、为武汉筹集善款的故事;李思源同学分享了作为独龙江支教团的成员,五年来他们如何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坚持支援祖国西南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李岩同学分享了云南大学思政队伍的抗疫故事,他们在疫情期间努力做用心的守护者、高效的“处理器”与最严的“引导员”,及时回应学生关切,解决学生困惑。通过这次学习,大家都表示,青年的成长,要和祖国的发展,人民的需求,世界的理想相结合。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当下,巴蜀大地与彩云之南的青年学子齐聚互联网络云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我们联学一封信,同聚一份情,就是要携手承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做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会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人格,树立远大目标,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炫丽光彩。

咕噜牛

云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立项数居全国第四说明了什么

【记者来信】编辑部:2020年是云南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年,学校不负众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连创佳绩,收获颇丰。因此,在“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评估中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的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云南大学获批立项项目48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32项、青年项目10项、西部项目1项。本年度云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重点项目立项数都取得历史性突破。尤为难得的是,年度项目立项数仅次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位列全国第四位、全国高校第三位,立项数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此外,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入选首批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有100余篇研究成果被中央、省部级单位及各类智库刊物采纳,学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科研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7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出版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在记者看来,对云南大学这所地方大学而言,能取得上述不菲的成绩主要说明了这样三点:一、要用硬功夫狠抓学科建设。提升学科质量水平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与关键。云大的经验是做优做强学校的优势学科,千方百计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步伐。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说,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加快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步伐,在新时代努力体现新担当和新作为。记者日前采访云南大学教授李志农时,她正忙于学科总结评估。她告诉记者,由她带领的云南大学民族学科涉藏研究团队,多次长时间深入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地调研,近年来主持立项了《云南迪庆民族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1950—2019)、《云南迪庆多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等一系列省部级重大课题,深度挖掘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做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跟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年,云南大学的社科工作者们紧紧围绕《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不断攻坚克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潜心学术研究创造,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自觉融入国家和民族进步需要。大学不是孤立的“象牙之塔”,必须紧跟国家与时代前进步伐。在2020年,云南大学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调查数据库”项目等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完成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海外投资企业调查,出版了18部《企聚丝路:海外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系列著作,建成多领域、多层次、立体型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库;出版《新时代云南党的建设研究》《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培育与践行研究》《美丽云南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7部著作。三、在改革创新中,全力打造云南特色、全国领先的学术高地。早在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就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因有着相当深厚的人文社科研究传统与积淀,也曾云集与诞生了熊庆来、楚图南、方国瑜、李埏、江应梁、尤中等一批名师大师,为服务国家和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专家认为,云南大学完全可以在全国高校中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完全可以产生出中国学术的云南学派。引人注目的是,2020年10月,云南大学从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等实际出发,正式设立了学校第一个学部——民族与边疆学部。中科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说,这是学校探索构建更加符合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求的科研创新体制、提升科研组织创新能力、释放学术活力的有力举措。这个新成立的学部将围绕定位,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先进科研制度和机制,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云南大学民族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历史学与边疆治理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发挥作用,同时为后续学校生命与医学学部的成立提供有益经验。双一流大学究竟应当如何建设、重点应该抓什么?各地高校都十分关注。记者感到,首批进入全国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云南大学,瞄准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立足西南边疆,扎根中国大地,不失时机地把握新文科建设机遇,主动求变,勇于创新,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样的“牛鼻子”,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时俱进,不断将学校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平台建设、资政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值得各高校借鉴。(本报记者 任维东)

红军乡

云南大学: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年来,云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一带一路”研究,开放合作,集成创新,全面服务和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作为一所区位优势明显、办学实力强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云南大学拥有完备的“一带一路”研究体系、机构平台和人才队伍。学校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学校的办学优势,采取多学科着力、多层次推进、多领域助推等方式,打破学校原有各学科的壁垒,全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目前,云南大学文理兼收并蓄,已建有完备的“一带一路”研究体系。2016年1月14日,云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此后设立“云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同时,学校还拥有国际关系研究院、缅甸研究院、印度研究院、经济学院等近20个“一带一路”建设专业学院(研究院)。并大力整合校内外相关学科和研究资源,设有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中心等20余个开放式研究机构。此外,云南大学还联合众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其团队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拥有一支数百人的文理兼蓄、配置完整、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目前,云南大学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等国内外智库共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同时,云南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其“一带一路”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学校把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人才放在首位,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教育体系,设有10余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其相关博士后流动站,每年为国家培养数千名高级人才。同时,建立以云南大学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专门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期间,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开展教育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期间,云南大学在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取得独特作用和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积极推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南亚东南亚的传播;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产生重要影响;有力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构建起完整的南亚东南亚国家法律研究体系;为我国跨境生态安全合作和环境外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引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和宗教学界“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科研平台,共享科研成果;大力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社会服务。(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战区

云南大学组织编撰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

未来网高校频道4月2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王尽遥)近日,由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这是该系列报告发布的第九本,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刘稚任主编,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卢光盛教授任副主编。经过多年努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已经成为各方了解掌握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年度发展动向的重要资料,以及解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热点和重点问题的权威书籍。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自2016年启动以来,在中方的积极推动和相关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在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和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澜湄合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形势下,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继续深入追踪分析该区域2018年以来的合作进展,以把握全面、突出重点为宗旨,推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19)》,系统介绍2018年以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展望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一部分“总报告”对2018年以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进展、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展望。第二部分“专题篇”围绕中日在湄公河地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和云南的参与、环境政治对中国参与澜湄合作的影响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分析,并对新形势下我国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策略、重点和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三部分“区域篇”则从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相关国家入手,着重分析2018年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及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产生的影响,并介绍相关成员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具体进展和政策措施。

吉塞尔

区域国别研究田野调查: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

第二届“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案例”3月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第二届“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案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传播学、理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12位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分享了他们在非洲、亚洲十余个国家的田野调查案例。现场100余名来自国内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首先肯定了年轻学者勇于开展海外田野调查的探险精神,并勉励年轻学者“为人要诚,做学问要实”,鼓励大家用田野调查的成果助力中国未来发展,通过田野调查传承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为办学定位,不断提升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水平,深化区域国别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区域国别研究与教学的体制机制。学校设立专项田野调查基金,鼓励师生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海外田野调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观察》期刊主编郭树勇作总结。他表示,田野调查案例研究方法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推进区域国别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多学科、多语种的比较优势。作为《国际观察》主编,他表示期刊将给予这一事业以充分支持。从2018年《国际观察》就开设了“区域国别比较研究”专栏,旨在鼓励相关学术成果的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致辞 上海发展合作的国际比较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黄正骊以“‘要想富,先修路’——中国在非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与影响”为题作专题发言,讲述了自己就非洲城市发展问题在肯尼亚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的过程。该研究以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为比较案例,针对不同的属地政治经济特征、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形态,研究中国企业和政策在实施中的优势、影响力和挑战。黄正骊认为,通过兴建基础设施促进发展的中国经验,是有开发性金融系统、土地所有权规划等体系结构来做支撑的,这就意味着在技术能力之外,需要有更为复杂的多层次项目管理机制。因此,在中非发展合作中,中国的基建能力怎样拉动非洲的经济发展,是需要从本地化条件出发来考虑顶层设计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张玉友以“宗教与经济并进: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为题作专题发言。这项研究围绕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之间的西撒哈拉问题展开,以摩洛哥国家领土完整的核心部分以及国内核心政治议题为视角,讨论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援助政策及其成功实践。非洲制造倡议首席经济学家程诚副研究员根据亲身经验对田野调查工作的开展提出个人看法,认为田野调查要注意将功能性与区域性结合,将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国别研究的田野聚焦志象网创始人胡剑龙以“田野调查与世界公民的养成——来自班加罗尔的记者声音”为题作专题发言。基于长期在非洲和印度的田野调查经历,他提出:第一,田野调查必须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做支撑,这意味着需要有大量的阅读;第二,调研过程的展开需要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因此调查技术的一个重要技能是要能在陌生的环境里快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第三,世界公民的立足点还是在中国。对中国国内问题的正确认知,有助于其更深入地思考海外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汤伟以“在孟买的调研和对印度社会的观察”为题作专题发言。根据汤伟的观察,孟买按照世界级城市意象对自身进行系统性改造,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总的来说,竞争力和与世界其他有着类似发展愿景的城市相比进展缓慢。因此,他认为,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核心对全球化的响应需要相应的产业结构和治理机制予以配合,然而孟买仍处于大规模移民流入和公共服务扩张的阶段,这和世界级城市所要求的资源投入方向、数量质量产生内在紧张。由此,孟买在推进世界级城市转型时,必须考虑自身发展阶段和与之匹配的治理机制。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金英表示,在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时,首先要有世界知识,要对研究对象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其历史,这样才不至于做结论仅凭主观的猜测和想象;其次,要有世界性的视角,在做田野调查时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把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中形成的判断和结论作为一个标尺来评价被调查对象出现了哪些问题、它应该怎么样做;第三,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中要多关注中小国家的案例,丰富研究的实践内容。海外华人的人类学调查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代帆以“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认同——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为题作专题研究。代帆通过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解构,并使用统计软件辅助进行数据分析,但根据东南亚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具体项目上会因地制宜进行调整。代帆认为,东南亚华侨华人社群事实上是一个高度多样性的分析样本。因此,研究者对各个国别背景一定要非常清楚,国别差异客观存在,文化背景、国家政策、华人人口基数都会造成差异;其次,各国各自的华人群体也不能被笼统视为一个群体,也应按差异细分,如代际差异、年龄差异、地域差异等。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秘书长雷雯以“礼物的故事——坦桑尼亚田野作业反思”为题作专题发言。雷雯首先从人类学的理论出发,对作为专业术语的“礼物”进行了充分阐释。她选用了中国国企在坦桑尼亚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作为田野调查案例,从作为人类学概念的“礼物”所包含的“给予、接受、回馈”三个环节出发,提出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实是涉及到中国、非洲、西方三方的议题,其中关键是不能忽略知识体系某种在场性对当事人的影响。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张春根据本节两位报告人的发言,结合个人经验对田野调查作业的认知谈了三点看法:一是田野调查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做前期基础;二是田野调查如何实现理论创新;三是田野调查的成本控制。社会治理的外国经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白鑫沂以“当代埃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模式研究”为题作专题发言。白鑫沂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埃及非政府组织提出了两个分类标准:“功能”和“来源”(建立来源或资金来源),后一个维度尤其具有创新意义。她根据田野调查的发现,将埃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模式划分为三类,并分别以所采集的实际案例加以具体分析。最后,白鑫沂分别从资料获取、专项访谈、学术交流和社会环境感知这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田野调查心得。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执行主任俞祖成以“日本社区治理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为题作专题发言。俞祖成首先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提出,进行区域国别研究必须得先理解自己国家、熟悉自己国家的情况。俞祖成详细介绍了自己田野调查全流程各个环节的作业内容,包括前期研究准备、调查设计、文献搜集与查证、社区现场调研、权威专家访谈,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的田野调查提供了相当规范的工作模本。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熊易寒阐释了田野调查工作者应当具有的三种角色意识,并提出,我们这一代甚至未来几代中国学者需要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去更深入和充分地研究世界,不仅要加强当下中国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也需要在符合学术规范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同时,回应迅速发展的中国提出的新问题。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获取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非也

云南省线上研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

云南网讯(记者 韩成圆)7月14日,“新冠疫情下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新问题与新作为”研讨会在线举办。来自云南省高校科研机构学者、政府职能部门研究人员以及在老中资企业工作人员等共聚“云端”,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应对、中老创新农业合作的思路和路径等话题开展研讨。与会代表们直面问题,积极分享研究成果和新思路。研讨会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主办,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承办。

净化

南亚东南亚高校共话新冠肺炎疫情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网高校频道5月25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李哲)5月20日,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以下简称“两亚联盟”)秘书处在云南大学举办了以“校园抗疫”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此次会议以“新冠肺炎疫情的校园防控”和“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为主要议题,来自中国、泰国、老挝、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12所高校的代表参会并做了主旨发言。两亚联盟执行秘书长、云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晨阳教授致欢迎辞,云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杨伟副教授主持会议。李晨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南亚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各国政府和组织积极投身全球疫情阻击战。高校作为本地区重要的行为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此次两亚联盟秘书处将联合成员高校以共同抗疫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也是为更好地协助成员高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校园防控”研讨环节,泰国格乐大学校长杨金泉教授、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副校长穆罕默德·萨马德教授、老挝国立大学副校长康鹏·南玛翁弥赛副教授、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许传志教授、泰国农业大学校长助理查麦帕·德加萨楠副教授、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扎西德·安瓦尔教授和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奎达信息技术工程与管理科学大学经济系主任穆罕默德·阿赫桑·阿查喀则博士等七位高校代表分享了校园疫情防控的相关经验。 各国高校参会代表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战争,疫情当下,守望相助尤显必要;参会代表认为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举办今天的会议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守望相助的例证。参会代表指出各国高校在做好当前疫情防控的同时,必须重视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高校教学与科研,大学作为教育者的职能在疫情期间也不应中断。参会代表们还分享了各自高校在疫情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检验实验室、对疫情发展进行模型预测、校园防疫的组织和管理、轮岗上班、线上教学、大数据和IT技术的应用、教育公众、培养师生新的学习工作习惯等。同时,参会代表也讨论了新冠疫情给各国的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包括部分国家和地区缺电、缺网、网络费用高所导致的线上教育不平等问题;线上教学的质量和监管难题;长期线上教学所导致的师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部分理工科专业因不适于线上教学而面临较大的困难;传统的因材施教和课堂互动很难实现等。在评议环节,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吕星副研究员和孟加拉国伊斯兰大学校长默罕穆德·哈伦-乌尔-拉希德·阿斯卡里博士也分别从新冠对师生的影响、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大学的适应性等角度进行了点评。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研讨环节,印度尼赫鲁大学副校长金达教授、孟加拉国伊斯兰大学校长默罕穆德·哈伦-乌尔-拉希德·阿斯卡里博士、中国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邓铭副教授、孟加拉国开放大学校长康多克·莫卡登·侯赛因教授及孟加拉国文科大学校长H M·贾西鲁·哈克教授就线上教学做了交流分享。各国高校代表认为新冠疫情对高等教育是一个危机,但也蕴含着一些转机;新冠疫情使各国的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模式、适应新时代;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印度等国都将一些优质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云南大学代表从课程内容、运行机制、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分享了线上课程建设的中国经验。在线上教学时代,高校代表们呼吁各国政府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 在会议点评阶段,与会学者认为大学是社会的良知,本次会议体现出了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南亚东南亚各国高校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决心和行动。与会各国高校代表认为,对各国的高等教育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这些挑战包括相当部分的学生因缺乏网络基础实施而无法实现线上学习、校园关闭对大学在社会的作用产生负面影响、传统的教与学面临冲击、高校国际学术合作与人员往来放缓;与会各国高校代表也指出,各高校应化危为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知识鸿沟;各发展中国家应趁势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减少数字鸿沟;各大学应不断创新办学形式和方式;各大学应开展新型的大学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此次线上研讨会是两亚联盟抗疫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两亚联盟秘书处发起联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倡议的活动,起草并发布了《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联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议》,得到了海内外共59所高校的积极响应。此次线上研讨会是落实《倡议》精神的举措之一,两亚联盟秘书处近期还将举办系列活动,搭建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高校师生的民心相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