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0日讯 5月9日下午,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曹路宝到大丰区调研园区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情况,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精神,做优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贡献力量。园区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曹路宝先后察看了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大丰高新技术区、大丰经济开发区和苏盐、盐常等合作园区,详细了解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在大丰港经济开发区集装箱码头,曹路宝仔细询问港口营运现状,指出大丰港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重点拓展集装箱、粮油转运、整车运输等业务,提升港口经营效益。金风科技公司直接在大丰港新建生产基地,降低运输成本,曹路宝给予肯定,要求大丰发挥临港临海优势,调整优化园区企业运输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曹路宝指出,园区是实现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要以“一特三提升”为工作指向,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提升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要明确产业定位,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植园区发展优势。要强化节约集约理念,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发展导向,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要重视提升创新能力,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对园区考核的重要内容,集聚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企业,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守住环保安全底线。调研中,曹路宝还听取了大丰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强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市域总体规划的研究,有机融入盐城大市区,有效衔接辖区内各镇村,提升主城集聚辐射功能。要努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公共服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副市长孙轶,大丰区和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韩宝贵)
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园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40多年来,凭借经济、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要素的集聚效应和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许多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取得了快速发展和较好效益。根据相关机构测算,我国园区经济约占全国GDP比重接近四分之一,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战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新的发展阶段,园区经济发展也有了新使命,更应该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从大而全迈向小而精的高质量、专业化方向发展,发挥园区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作用。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园区经济,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特别是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使各种创新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热情,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新研发提供更多便利和优惠条件,积极培育企业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围绕特色做文章。园区经济,最忌千篇一律。要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园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衔接,使园区经济发挥出“1+1>2”的效果,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推动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强化融合发展思维,充分利用好园区的集聚效应,使园区成为统筹各类资源的重要载体。要推动园区经济朝着集约节约化方向发展,不能以发展产业园区为名,行“圈地”之实,甚至大搞房地产项目。要推动产城融合,做到配套先行,避免园区白天热闹、晚上成为“空城”,增强园区发展后劲。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还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改善园区发展的“软环境”。目前,许多园区普遍重视基础设施,却忽略服务、品牌等软实力的建设。必须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优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林火灿)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全省园区经济呈现回暖态势。上半年,全省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048.70亿元,同比增长0.9%,比一季度回升5.4个百分点;一、主要经济指标止跌回升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暂时的停滞,全省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全面下滑。1-2月,全省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上交税金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3.5%、11.1%、11.8%和7.5%。随后,全省上下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巩固,复工复产全面推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到6月底,全省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上半年,全省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048.70亿元,同比增长0.9%,比一季度回升5.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911.42亿元,增长2.3%,比一季度回升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81.58亿元,增长3.0%,比一季度回升10.8个百分点。随着减税降费力度逐步加大,政策落实,上半年园区上交税金702.62亿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湖南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就业人员平稳增长各级政府和园区管委会抓细落实稳企稳岗稳就业系列政策,加大帮扶力度。上半年,全省园区拥有各类企业5.73万个,其中本年新增2121个。期末从业人员368万人,增长1.9%。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省继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上半年,全省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7.31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一季度提高8.5个百分点,比全省投资增速快4.1个百分点。其中园区产业投资3205.87亿元,增长8.5%,占园区全部投资的79.0%。四、创新驱动持续发力上半年,全省园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6885个,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从业人员139万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9221.79亿元,增长1.3%,比一季度回升5.5个百分点。五、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上半年,全省园区实际使用外资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14.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5.6个百分点;实际使用省外境内资金1747.93亿元,增长23.2%,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快5.9个百分点。(文章来源:湖南统计局)
2021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潜力及前景预测(附报告目录)产业园区是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国产业园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资料来源:普华有策1、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1)自发成长型产业园区自发成长型又被称为“原生型”产业园区。该类产业园区的出现主要源于区域良好的内部条件,这些内部条件的催生加上外部需求扩大等诱因导致当地围绕某一核心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大量出现并自发聚集而发展形成,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集群形成模式。但是,园区企业之间相互临近和技术方面的共性基础便利了技术溢出,降低了技术模仿难度;但也导致园区内技术模仿严重,技术保护困难。同时,资本的逐利本性和缺乏政府的引导容易导致园区内部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牌上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园区内的这种无序竞争,损害其他园区企业利益和整个园区的声誉,导致园区不经济。(2)资源驱动型产业园区该园区主要依托自然资源,以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为基础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些自然资源既可以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如石油、煤炭、有色金属,也可以是农产品、水产、树木等生物资源和森林资源。该类园区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当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竞争优势角度分析,当地有价值的、稀缺的但对开采利用的企业而言却是廉价的自然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优势,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而且在当地进行资源的加工利用,又极大地节约了运输成本。一旦资金和技术条件具备,当地的这种资源优势将驱动当地大量企业围绕资源的开采、加工等集聚,把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但是,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形成的产业园区,由于这些资源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导致企业对资源的盲目和过度开采,使当地稀缺性资源迅速减少。(3)规划引导型产业园区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集群发展模式。与自发成长型产业园区相反,政府规划型产业园区的出现和发展带有明显的人为主导痕迹,被形象地称为“引凤筑巢”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由于这类产业园区往往是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未来发展定位而实施的具有一定战略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因此,规划引导的产业园区多为医药、化工和电子等科技含量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4)产业转移型产业园区它是指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形成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出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部分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低附加值部分环节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趋势,并逐渐在一些较为临近或条件较好的地区聚集形成的产业集群。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或产业链中的环节;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是该产业附加值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以及城市的重新定位,这些产业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在当地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产业转移的首选就是地理位置相临近,相对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2、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区域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由于带动效益显着,高新技术产业园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受地方政府追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具有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知识、技术和信息流动迅速等特点,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模式。2019年,全国169家高新区共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上缴税费1.9万亿元,占税收收入的11.8%;出口总额4.1万亿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1.6%。2019年,全国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61.9万家,同比增长32%;企业从业人员2213.5万人,同比增长5.8%;实现营业总收入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工业总产值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0%。3、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潜力未来十年,估计中国市场化产业园市场需求将仍然非常强劲,主要原因如下:(1) 新型城镇化趋势中国在过去数十年实现了高速城镇化。政府日渐意识到发展新型城镇化模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不单只是人口由乡入城,更重要的是能同时解决人们就业及社会地位向上流动以至改善生活环境等多重需要。政府新一届领导层倡导“新型城镇化”理念,以实现产业现代化、优化资源分配及推动国内增长等目标。作为城镇化规划的一环,地方政府普遍推动市场化产业园的开发,尤其对于部分处在转型中的城市,大型市场化产业园的开发与周边地区结合,可以帮助这些城市打造新城市中心。(2) 政府大力支持为配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及城镇化的政府政策,地方政府一般将指定范围划定作经济开发之用,以优惠价格将该等范围的土地出售作为市场化产业园开发,并提供一系列奖励及优惠政策,包括向进驻产业园区的公司提供补贴及免税期以及为其雇员提供住房补贴及其他津贴。(3)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的园区开发机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围绕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制造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是当前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主要举措。各地区也因此纷纷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使园区成为荟萃知识精英、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创业园、孵化器和集中区。报告目录:第一章中国产业园区基本情况分析1第一节产业园区的基本概念分析1一、产业园区的定义1二、产业园区的类型3三、产业园区的功能8第二节产业园区的演化趋势分析8一、生态系统的发端聚核8二、生态系统的形成聚链8三、生态系统的完善聚网9第三节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9一、自发成长型产业园区9二、资源驱动型产业园区9三、规划引导型产业园区10四、产业转移型产业园区10第四节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分析11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成要素分析11二、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模块分析13三、共服务平台的构成20四、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22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保障23第二章中国产业园区运行现状分析30第一节产业园区发展历程分析30一、产业园区生命周期特征30二、产业园区发展阶段分析32第二节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分析32一、产业园区数量规模分析32二、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分析33三、产业园区建设面积分析33四、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规模34五、产业园区从业人员规模34第三节产业园区经营效益分析35一、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分析35二、产业园区经济指标分析38三、产业园区投资收益分析39第四节产业园区投资与开发风险39一、政策性风险分析39二、周期性风险分析40三、资金链风险分析40第五节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分析41一、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竞争突出41二、过于依靠优惠政策招商41三、园区建设存在“产城分离”现象41第六节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42一、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化42二、以增强园区特色为重点42三、园区间协作带来共赢发展43四、由注重招商引资向促进园区内部企业发展转变43五、增强园区产业综合服务43六、产业园区战略投资转型44第三章中国产业园区开发主体分析45第一节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45一、“园中园”开发模式45二、“市场化”开发模式46三、“行政特区”开发模式47四、“官助民办”开发模式49第二节园区住宅开发主体分析51一、园区住宅开发模式分析51二、园区住宅运营模式分析51三、园区住宅盈利模式分析52四、园区住宅开发影响因素53第三节园区商业开发主体分析55一、园区商业地产开发模式55二、园区商业地产运营模式57三、园区商业地产盈利模式57四、园区商业开发影响因素61第四节园区工业开发主体分析61一、园区工业地产开发模式61二、园区工业地产运营模式63三、园区工业地产盈利模式63第五节政府对园区产业的规划64一、园区产业方向选择标准64二、企业入驻园区参考因素67三、政府对园区发展的定位67四、政府对园区产业的定位67第四章中国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69第一节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分析69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基本情况69二、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规划分析72三、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分析79第二节工业园区投资分析84一、一般工业园投资分析84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分析90第三节专业园区投资分析96一、现代农业园区投资分析96二、化工产业园投资分析108三、汽车产业园投资分析116四、食品产业园投资分析126五、物流园区投资分析131六、创意产业园区投资分析143七、总部经济园区投资分析157第五章中国产业园区竞争排名比较分析161第一节产业园区竞争综合排名分析161一、综合指标排名产业园区总体状况分析161二、综合指标排名产业园区区域状况分析162三、综合指标排名产业园区类别状况分析164第二节具体细分指标排名情况分析165一、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指标排名分析165二、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指标排名分析166三、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指标排名分析167四、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指标排名分析168五、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指标排名分析169第三节产业园区区域排名情况分析170一、东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70二、中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77三、西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83第四节产业园区类型排名情况分析189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排名分析189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排名情况分析199第五节产业园区竞争排名情况总结分析203一、五大类指标得分均值与变异系数比较203二、五大类指标得分均值以上产业园区分布特点204三、各类指标排名均值以上产业园区汇总205第六章中国重点省市产业园布局与产业规划方案208第一节北京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08一、北京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08二、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08三、北京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11四、北京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12五、北京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14六、北京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19第二节上海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20一、上海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20二、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21三、上海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22四、上海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22五、上海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24六、上海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30第三节天津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31一、天津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31二、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32三、天津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33四、天津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36五、天津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39六、天津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46第四节重庆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47一、重庆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47二、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47三、重庆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48四、重庆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48五、重庆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51六、重庆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63第五节江苏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64一、江苏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64二、江苏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65三、江苏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265四、江苏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66五、江苏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67六、江苏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73第六节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74一、浙江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74二、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75三、浙江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276四、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规划278五、浙江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80六、浙江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84第七节广东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86一、广东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86二、广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86三、广东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287四、广东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90五、广东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91六、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98第八节山东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99一、山东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99二、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00三、山东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01四、山东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01五、山东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02六、山东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08第九节福建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09一、福建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09二、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10三、福建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10四、福建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11五、福建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15六、福建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19第十节湖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20一、湖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20二、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21三、湖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21四、湖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22五、湖北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22六、湖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25第十一节湖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25一、湖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25二、湖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26三、湖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27四、湖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27五、湖南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28六、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32第十二节江西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32一、江西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32二、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33三、江西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34四、江西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35五、江西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35六、江西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38第十三节河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40一、河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40二、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41三、河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42四、河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43五、河北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44六、河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49第十四节辽宁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52一、辽宁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52二、辽宁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53三、辽宁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53四、辽宁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54五、辽宁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55六、辽宁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59第十五节山西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59一、山西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59二、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61三、山西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61四、山西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62五、山西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63六、山西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67第十六节四川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68一、四川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68二、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69三、四川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70四、四川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70五、四川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72六、四川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83第十七节内蒙古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84一、内蒙古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84二、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85三、内蒙古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86四、内蒙古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87五、内蒙古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89六、内蒙古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93第十八节安徽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94一、安徽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94二、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94三、安徽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94四、安徽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95五、安徽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97六、安徽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02第十九节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04一、黑龙江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04二、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04三、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05四、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05五、黑龙江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408六、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10第二十节贵州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12一、贵州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12二、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13三、贵州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13四、贵州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14五、贵州省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415六、贵州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17第二十一节云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19一、云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19二、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20三、云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21四、云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24五、云南省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425六、云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29第二十二节河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30一、河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30二、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32三、河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32四、河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34五、河南省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434六、河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37第七章中国领先产业园区经营状况分析439第一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营分析439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39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4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42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43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4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45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46第二节联东U谷北京金桥产业园经营分析44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4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47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4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48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49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50第三节中国五矿(营口)产业园经营分析451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51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5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51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55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56六、营口市铝产业招商引资平台461第四节天安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经营分析46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6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6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6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63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6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67第五节津通(常州)国际工业园经营分析468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68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68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68四、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69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69第六节上海国际汽车城经营分析470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70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70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71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71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72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72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73第七节固安工业园经营分析474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74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75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76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76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77六、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78第八节深港中海信科技园经营分析479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79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79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80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80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80六、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81第九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经营分析48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8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8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8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84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87六、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87七、园区发展战略规哈487第十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营分析491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91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9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92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94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95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95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96第十一节上海多媒体产业园经营分析49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9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97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9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99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00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01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01第十二节苏州工业园区经营分析50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0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0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0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04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0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06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06第十三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营分析50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0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07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0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09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10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10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12第十四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经营分析51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1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13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1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15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16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16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17第十五节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营分析51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1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18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1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19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19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20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21第十六节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营分析521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21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2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21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22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22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23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23第十七节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分析524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24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24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25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25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28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28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28第十八节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分析529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29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30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30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31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31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31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31第十九节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经营分析53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3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3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3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34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3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34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35第八章中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与建议536第一节园区招商引资资金来源渠道分析536一、招商引资产业资本渠道分析536二、招商引资商业资本渠道分析536三、资源、政策招商向资本招商转变537四、重资产招商向重知识、技术招商转变538五、政府主导招商向政企研联合招商转变538第二节园区招商引资风险与规避措施539一、招商引资风险来源分析539二、国外招商引资风险规避经验借鉴540三、对我国招商引资风险的启示541第三节中国园区招商引资路径与典型模式542一、国内招商引资方式及路径542二、国内招商引资的典型模式547三、主要招商引资模式对比分析555四、中国招商引资成功案例分析558第四节产业园区项目包装推广方案561一、产业园区品牌的价值561二、产业园区品牌营销现状562三、园区品牌营销策略分析563四、产业园区品牌营销建议565第九章中国产业园区发展前景与招商引资建议566第一节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566一、产业园区建设政策环境566二、产业园区建设经济环境582三、产业园区建设社会环境589第二节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前景590一、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590二、产业园区创新招商路径591三、产业园区创新规划理念592四、产业园区创新盈利模式592五、产业园区发展前景分析592第三节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建议593一、产业园区开发主要问题593二、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建议595三、产业园区项目申报建议596四、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建议598第十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前景及趋势预测607第一节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研究607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 “十三五”发展规划607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607第二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前景610一、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潜力610二、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前景展望611三、2021-2026年产业园区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611第三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616一、2021-2026年产业园区行业发展趋势616二、2021-2026年产业园细分市场发展趋势618第十一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价值评估分析623第一节产业园区的盈利环节与模式623一、园区盈利的背景与意义623二、园区盈利环节与模式分析623三、提升园区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625第二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626一、有利因素626二、不利因素628第三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629一、行业投资效益分析629二、产业发展的方向分析629三、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投资方向632四、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633第十二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机会与风险635第一节产业园区投资形势分析635一、产业园区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635二、全国兴起产业园投资热潮641三、高新区转型下的投资机会分析641第二节产业园区建设融资分析642一、企业融资模式642二、项目融资模式643三、其他融资模式644第三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机会646一、产业园投资吸引力646二、产业园增长动力分析647三、产业园区域投资潜力分析648第四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及防范648一、市场风险648二、经营风险649三、政策风险649四、人才技术风险650第五节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发展建议650一、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650二、产业园区主要投资建议651三、中国产业园区融资分析654第十三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656第一节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656一、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656二、中西部产业园区面临的困扰分析656三、低碳产业园建设大跃进亟需规范化657四、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及思路662五、城市产业园的定位策略与模式选择671六、我国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思路675第二节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78一、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678二、产业园区的规划对策分析679第三节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困惑及对策680一、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困惑680二、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对策681第十四章2021-2026年我国产业园区运营策略分析684第一节产业园主要投资模式684一、产业园开发模式684二、主体企业引导模式684三、产业地产商模式684四、综合运作模式685第二节产业园建设融资渠道分析685一、产业园建设行业发展的难题:资金与管理685二、资金与管理产业地产的资本特点687三、目前国内主要融资渠道688四、多元化的融资发展方向分析689第三节提升产业园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691一、促进产业集群方面691二、完善生产要素方面692三、拓展需求条件方面692四、主导企业发展方面693五、品牌营销推广方面693第四节产业园运营建议695一、运营策略建议695二、投资策略建议700
我省园区经济占全省经济“半壁江山”,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个、国家级新区1个,国家级产业园区数量在全国最多。园区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疫情,对我省产业园区同样产生重大影响。我省园区经济上半年表现如何?又当怎样扛住疫情持续冲击,开启下半年的“征程”?稳住基本盘,产业园区展现强韧性6月下旬,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在无锡举行,吸引了500余家创新企业和50多家顶级基金参与。上半年,该公司位于无锡高新区的工厂工业产值达107.8亿元,同比增长12.9%。“疫情给医疗行业带来新机遇,我们致力于成为海内外生命科学创新企业发展中国市场并链接全球的优选园区。”阿斯利康国际业务及中国区总裁王磊说,在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这个由阿斯利康联合无锡高新区政府建立的生命科学创新孵化平台里,已有17家企业入驻。“从市场主体情况看,市场活力正逐步恢复。”无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封晓春介绍,区内百强企业中大多产能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止跌回升。1-5月,该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加0.6%,较1-4月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9.27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已较一季度大幅收窄。省商务厅相关人士分析说,无锡高新区的经济走势颇为典型,纵观省内产业园区前两个季度表现,各项指标企稳回升明显,避免了“硬着陆”,稳住了基本盘,在疫情冲击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要以高质量的项目引领高质量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认为,需通过持之以恒地拓展招商渠道、进行精准招商,让跨国集团持续看好、加码园区。因此,在疫情动摇投资信心的上半年,仍有耐世特汽车系统亚太总部、阿迪达斯亚太自动化智能分拨项目等一批总部项目陆续增资或落户该园区。“疫情凸显出江阴高新区产业发展的短板,也带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坦言,上半年该区传统产业中的化工、纺织工业开票同比下降率均达两位数。与之对应的是,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逆势上扬,工业开票同比增长29.1%,占比提升4.8个百分点,“我们瞄准大数据、生命健康两大未来产业,制定专项规划、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全面复苏,还需填平几道“坎”尽管我省园区经济正持续复苏,但不可否认,尚存一些“坎”需要应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产业园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最为突出,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和对地方的贡献度有下滑的趋势。在无锡高新区,1-5月,以8家百亿级企业为首的重点税源大户产值“5增3降”,其中小天鹅受海外订单减少影响同比下降16.8%,不仅造成园区财税“减收”,支出端还面临短期防控、中期扶持等各项“增支”。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江阴高新区,“逆境突围、困境发展,需超常规的举措与付出,比如力争财税‘全’征管。” 陈兴华表示,还需在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的同时,想方设法开辟新税源,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产业园区稳外资外贸的压力陡增。进入二季度,很多园区外贸受到的影响开始从供给侧转移到需求侧,园区内多数企业反映预计全年出口将下降。另一方面,外企投资意愿下降,外资增长后劲不足。在常州高新区,1-5月完成进出口总额322.7亿元,尽管仍居常州市第一,但同比下降6.6%。常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乔俊杰调研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外部需求不振、国际物流不畅、供应链遭受冲击、综合成本上升等原因,导致园区内不少骨干企业出口显著下滑、订单明显减少。“作为经济全面复苏的‘晴雨表’,消费市场复苏尚需时日。”丁立新举例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汽车、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仍在深度调整中。1-5月,苏州工业园区文体娱乐营收同比下降六成,截至6月底,园区52家法人旅行社仅22家复工。逆势突围,以“三提”释放园区潜力记者梳理各产业园区下半年的规划和打算发现,各地产业园区普遍以抓产业提质、抓动力提升、抓环境提优的“三抓”“三提”,促“六保”“六稳”。“苏州工业园区抓疫情催生的产业机遇,布局出台园区‘产业图谱2.0’,深化产业制度集成创新。”丁立新表示,该园区加快落实20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0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筹备运营,提升新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力争全年园区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大关。面对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更加坚定了我省产业园区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建强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生态、聚集创新人才的决心。“要在吸引创新资源上持续开足马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实现动力提升。”封晓春说,上半年无锡高新区新招引科技企业就达548家,前5月,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规上工业总产值七成。逆势突围,还须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改善园区发展的“软环境”。受疫情冲击,江阴高新区内企业普遍面临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挤压”、货币数和信贷量“双重收紧”,金融风险加大。面对重重压力,陈兴华说,区里一边成立综合金融服务中心,精准出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专项政策;一边强化高企、人才等各级申报,运行好各类载体,并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受访园区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园区经济发展也有了新使命,更应从“大而全”迈向“小而精”的高质量、专业化发展方向,发挥园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力,引领全省经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持续领跑。 记者 付 奇
获取《房地产2020年中国智慧园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完整版,请关注gongzhonghao:vrsina,后台回复“房地产”,该报告编号为20bg001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智慧化是园区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核能加速引擎, 是产城融合的最佳实现手段, 是生态立园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园区智慧化趋势, 赋予了园区智慧化系统广阔的市场, 智慧园区市场随着信息化市场的发展呈增长态势。 预计2020年中国园区信息化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近日,笔者走进石家庄居社区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施工作业。目前,石家庄居社区在建7栋高层,共476户,加上之前安置的40户,总共达到516户。“我们房子全部是民房,通过棚户区改造之后,成为了凤凰山社区的一部分,通过棚户区改造,老百姓的安居环境整体提高了,老百姓也非常乐意,对拆迁也非常支持。”安东卫街道石家庄居党支部书记张健介绍。今年是安东卫街道攻坚克难突破城市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做好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过程中,安东卫街道与新岚山紧密合作,积极加快推进安东家园二期、凤凰山社区二期等区域拆迁改造和建设,并完成10号、13号、14号等安置区地块70余处拆迁尾子的清零工作。“今年以来,安东卫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全面推动城中村改造和重点工程项目,推动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安东卫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全文信心满满。为此,该街道成立5个攻坚小组,由党委成员任组长,聚力推动日钢安置区、安东阿掖旅游项目、岚罗高速、中央西路改造等45项重点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拆迁202户,扫尾40户,实现9个项目无障碍施工,安置楼开工118栋6266套,今年下半年还将开工80栋5214套。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该街道也进行了有益探索。盛安东绳业园区是今年新批的一个项目,由安东卫北街、北门外、西街三个村居置业合作社联合成立,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优势,村集体和股民可通过厂房出租、园区物业管理服务等方式每年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该园区的建设,一方面能增加村民的集体收入,另一方面为日钢安置区绳业企业退城入园、转档升级提供保障服务。安东卫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成奇告诉笔者:“园区从3月9日开始建设,将在6月初的时候,对有意向、进入园区生产的网绳企业进行机器安装,力争9月底整个园区完全照常运营、交付使用。”水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网绳加工是安东卫街道的三大支柱产业。目前,盛安东食品产业园一期和木材园已建成投产,网绳园正在加紧推进中,传统产业正朝着集聚发展、内涵式发展方向迈进。“我们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双招双引冲刺年活动,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抓好力聚人工智能产业园、绿新网业、京东物流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服务的同时,加快推进盛安东水产园、盛安东木业园、盛安东网绳园建设运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黄海明珠、钢铁新城’核心活力区建设。”王全文表示。(文章来源:日照日报)
来源:第一财经园区经济“布阵” 转型成就新城产城融合将会是未来趋势。这意味着,园区的发展路径将会朝城市概念作延伸,功能也将不仅停留在经济税收,而是向整个社会治理拓展作者: 邹臻杰 林小昭中国的经济开发区体系建设迎来新机遇。一端连接着小桥流水人家,一端联系着高效创新创造——作为将产业化与城市化有机结合的经开区,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颇负盛名,综合实力亦常居各经开区之首。11月29日晚间,中国证监会核准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新集团”, 601512.SH)的首发申请。随之而来,中国的园区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再度受到业界关注。“上市的直接目的是新的融资渠道,但是意义远不限于此。”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从一般公司走向了公众公司后,苏州工业园区就可以用更好的制度、方法来提升治理水准;同时,在内部及外部的投资人制约下,其公司管理结构也将更完善。”数据显示,我国375家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在经济社会中持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7年度其经济贡献占全国GDP约1/4,出口贡献占2/5,税收贡献占1/5。“园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阵地。”任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如果扩大到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543家省级以上园区,那么其对中国的经济贡献怎样估计都不为过。” 转型才能各自精彩何谓园区治理?业内人士将含义理解为“是园区管理机构管理园区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应从体制、机制、法治三个方面来应对。目前,我国园区的主要形式分为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及政企合一等;如何形成持续的发展态势?管委会的职能应怎样定位?园区在过去10~15年的发展中实际遭遇了诸多瓶颈。任浩认为,这些问题包括了园区在招商融资方面的能力不足、园区管理机构人员经济激励不足;园区的社会事权增多但经济事权发挥不充分;及我国统筹性高层级立法欠缺,跨区域的GDP/税收/降耗等分享制度缺少。因而,首先要遵循体制上的安排。“现阶段,开发区、园区等所要遵循的发展路线,其实与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关于‘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提法不谋而合。”漕河泾国家经开区总公司原总经理陈青洲说,“这就是说,开发区仍然要具备先行先试的功能。”政策端也已释放出强烈信号。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下称《意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新集团成为该政策发布后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运营主体。其次,根据园区的不同主体性质,其转型也有不同路径。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就认为,从公司主体的治理,要从行政转向经济,其中要注意决策的科学化、合规性;政府主体的治理,要从控制转向服务,采用行政问责制且扩大开放、简化程序,例如推出权利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比如,在东湖、成都等多个国家高新区就实施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除了清单上规定的不可涉的禁区外,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而张江高新区则将以往政府一级的行政审批权下放到园区试点,争取把园内事在园内就办结。“园区需要一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前沿治理模式。”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处副处长周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另外,法治层面如何助力园区发展?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夏善晨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发展所遵循的法律文件还停留在上述提到的《意见》等指导层面。“目前为园区立法,还停留在省一级政府制定的法律文件,这些地方法制从园区体系发展上来讲仍有缺陷;我们要想清楚这些文件的实质性作用,是过渡性还是区域性的。”夏善晨说,“园区的持续发展需一定要有上位法作约束。”“园区先行先试、打破局面的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都没有变,只是我们将它淡忘了。” 天津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瑞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实,园区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曾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由于1985年相关条例中规定了“开发区外商投资企要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金”,但当时全国没有此类尝试,天津开发区便率先建立该保险体系,成为最早探索社保制度有力补充的案例。又比如,我国“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行政服务中心的集中审批形式,都是在国家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项尝试下通过检验。“尽管如此,但由于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项目太多,园区间比拼优惠政策、国家补助等反而成了主流,忘记了初衷。”张瑞华说。产城融合是大趋势张瑞华分析,园区治理要强调“多元化”。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他们的身份是不匹配的,而治理则更强调的是交流和互动;治理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园区治理要打破政府一元化管理机制,构建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多元化力量广泛参与的园区发展新体制;这才能持续发展。”中小企业更是带动园区活力的主角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说,在如今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之下,要在世界格局中探讨产业集群、园区的新机制、体制,园区中的中小企业要维持创新性。吴志强研究德国高新园区经验多年。他特别提及,“中小企业没有互动的平台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以往工业集中、外向型、出口创设为主的园区模式已然和我国发展情况不匹配;那么下一步园区怎么走?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园区模式要从外向型转到内向型,原因在于依据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其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大于国际市场,这一大趋势不可否认也不会延后。其次,要将招商引资变为遇商聚资。再次,以往增量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发展(如开发土地和扩建厂房、吸引新的土地、投资项目等)必然要让位于科技驱动为主的内生式发展。此外,也要将资本导入的模式转变为人才导入的模式,财务模式上更不能只依赖政府。再进一步看,涉及生活、商业等多场景的新园区模式将被业界看好。“产城融合将会是未来趋势。这意味着,园区的发展路径将会朝城市概念作延伸,功能也将不仅停留在经济税收,而是向整个社会治理拓展。”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周效门认为。届时,究竟是“区下有园”还是“园中有区”也将进一步被探讨。夏善晨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园区的模式还是经济规划带动形态规划,比如期待园区创造多少产业、带动多少经济发展,而国外优秀的园区发展模式均是以形态规划在前、经济发展在后,这值得我们借鉴。”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过去很多开发区只有生产,没有生活配套,造成了很多人下班后回主城区、老城区居住,进而带来了职住分离、钟摆式、潮汐式出行的现象,给城市交通也带来了很大压力。彭澎说,原来很多开发区高耗能的制造业较为密集,部分产业排放污染影响不小,并不宜居,但现在国家级开发区的制造业都在往高科技方向发展,这些开发区变得更加宜居。另外,现如今,一个城市也好,开发区也好,要加快转型升级,就必须要吸引人才,而人才对居住环境越来越看重,因此必须加快产城融合,让经开区向城区转变,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产业园区。他说,在苏州工业园区在产城融合方面做得比较好,教育等配套非常好,工业化、城市化很好地融合起来,通过融合,促进了产业的提升。
中商情报网讯:改革开放40年来,产业园区作为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模式、经济管理体制、积极利用国际资金技术和加快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业园发展历程中国产业园经历了4大阶段。1979年,中国第一家产业园区——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建立拉开了我国产业园区建设的序幕,我国产业园区至此发展起来。1984年大连经开区的挂牌代表着我国产业园区进入开发区与高新区模式的初创探索期及经验推广期。于是到了2003年,国家为了整顿由园区的爆发导致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和企业的随意迁移,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发布,宣告产业园区迈入规范经营阶段。到2006年,工业用地市场化竞争越发激烈,产业园区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园的分类当前产业园主要分为健康文化产业园区、战略新兴产业园区、传统/服务产业园区、城市功能园区四大类别,涉及健康医疗、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军民协同、生态农业、新能源等不同产业领域。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东方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竺劲透露,中国GDP的四分之一来自于产业园区经济。到2020年底整个产业地产公司包括增值服务、基础服务,即房地产开发、出租和金融投资,三块业务加起来可能是4.6万亿元这么大的规模,整个产业园区的空间较大。当前,产业园区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各类产业园区应该抓住机遇,围绕都市圈,围绕产业红利做事情。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产业园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产业园区招商一直是各地区重点关注问题。那么,什么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如何招商?按照联合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产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个企业的区域。是指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按照不同的角度有多种类型分类:我们最常见类型有:物流园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总部基地、生态农业园区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园区也在不断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家对于中国产业园区运营现状了解多少呢?在对产业园区招商中又存在什么问题呢?根据中国产业园区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对产业园区现状进行分析:01产业园区的演化产业园是我国未来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产业园区从成立之初经历了传统、聚核、聚链、聚网四个主要阶段。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02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产业园区从以政府主导为到多种模式并存,这期间离不开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引导园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园区迈入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继出台了如下政策措施:03产业园区的分类及数量、规模总体产业园区的一般分类:产业园总体状况▼产业园的数量状况:从整体上来看,国家级全国产业园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其他类型产业园。在总体数量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居多,总体数量占比达70%以上。根据2019年全国产业园总体状况为: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最多,达到224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为201家和135家;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与其他类型则数量较少,分别为19家和23家。主要产业园类型生产总值情况:近几年,以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主要产业园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占据了全国产业园的大部分产值贡献:04产业园区的盈利模式从产业园区的历史进程来看,单一的开发模式已经不适用经济的发展,现在产业园区的盈利模式以复合的模式为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园区盈利模式▼05 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未来趋势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五种模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未来发展趋势:一是产品模式将由“园区经济”转向“城市经济”:过去单一的产品模式已不再适合经济发展。未来产业园将更强调“城市经济”,即产业建设与城市生活配套的有机结合;二是盈利模式将转向合作共赢思维:过去园区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思维,未来双方不再是简单的甲方乙方,而是通过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模式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合作共赢将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三是运营模式将由“管理园区”转向“服务园区”:未来,在众多的产业园中,政策、服务、产业配套合适度将是竞争的发力点。虽然全国各地区都在加大园区运营,紧抓产业园区发展及招商,但由于各种原因,产业园区的各项发展不尽如意。其中,产业园区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便是招商引资难。面对产业园区招商难的局面,最为常见的痛点如下:招商现状:招商难,精准招商更难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园区招商作为关键环节,只有做到精准招商,锁定符合园区/区域发展的优质项目,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园区增强竞争,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很重要,但招商引资也很难。这已成为了行业内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如何化解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纵观整个产业园区招商情况,影响招商的主要有3个关键因素:01产业定位不清晰: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在于依托区域内专有优势资源,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但有不少产业园区盲目跟风,无规划无体系无创新,“三无”让区域内企业失去了对园区的兴趣度,最终导致招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02过度依赖资源:产业园区政策优惠是吸引招商引资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只靠优惠政策,不仅无法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还会增加地方财政负担。如此一来,不仅没有发挥出优惠政策应有的效益,反而桎梏了产业园区的发展。03园区运行效率低下:产业园区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合理的竞争淘汰机制,导致企业同质化严重,无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不利于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也不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面对以上问题,产业园区招商应如何做?链接产业资源,大数据助力精准招商产业园区招商固然难,需做好园区产业定位规划,联合外脑智囊团,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产业园区招商的精、准、快。链接产业资源:要想产业园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首当其冲的关键点是园区内的产业企业要集聚,即同一产能的企业要少,不同产能但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要全。应要针对产业链上的企业展开招商引资工作。依托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可根据政府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后台数据整合及需求分析,快速精准匹配到合适的项目及园区,从而使园区与企业达到无缝对接,实现精准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