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生毕业标准,但是就业市场上,SCI还是硬通货!更化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生毕业标准,但是就业市场上,SCI还是硬通货!

清华大学降低博士毕业标准是无奈之举2019年4月22日,清华大学发布重磅新闻,率先在国内降低博士生毕业要求,不再强制要求博士毕业生有SCI论文的要求。其实这也是清华大学面对新形势的无奈之举,2018年清华大学的优秀博士生被挪威科学家网络举报学术抄袭造假,2019年北京大学由于翟天临博士后职位受到质疑,教育部不得不专项拨款800万用来抽查每年高校的博士生论文,而清华大学目前在校博士生数量为13081人,清华大学将是被抽查的重点,不再要求博士发表SCI,将大大降低了清华大学出现学术丑闻的几率,而且也满足了很多在清华大学读博一部分人的需求,这部分人只需要的是清华的博士毕业证,而不是学术水平的高低!美国名校还坚持对SCI论文的要求清华大学放宽对博士生的毕业要求,给出的理由是欧美高校博士毕业生也没有强制发表论文的要求,其实这话很绝对,在欧美名校中,是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对博士生毕业有论文要求,但是很多规模小,讲究学科精度的名校还坚持博士生毕业发表SCI论文的要求,毕竟如果博士研究生阶段连一篇像样的SCI论文都发表不出来,那么博士阶段研究的成果如何得到人们的认可?当然想艺术类等学科本来就没有必要发表SCI论文,但是理工科博士也没有SCI论文,那么读博士的意义在哪里?中国的博士很多不从事科研工作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名校的博士研究生们很少去从事科研工作,反而不断有理工科博士去做行政管理工作,造成这么尴尬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国的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较低,本身科研水平就不足以胜任科研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博士后时代,很少有博士生毕业后就直接获得科教职位,因此大部分没有SCI好文章的博士生只能去高中当老师,还有一部分优秀则选择当公务员。其实清华大学开始博士学位放水后,中国其他高校也会跟进,未来中国的博士学位也会和目前的本科、硕士一样,变为普及化,但是高校虽然不要求SCI的论文要求,但是在科研岗位的求职过程中,SCI论文还是硬通货!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高质量SCI论文一直都是硬通货

孙文

CAAI公示2019年度优秀博士论文

7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公示了2019年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最终结果。学会组织专家对入围终评的20篇论文进行了评审,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南京大学等的一共15篇博士论文获奖,其中10 篇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 篇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彼至人者

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虽然在我心里一直有着读博的念想,也读了两所985大学两个不同专业的硕士,但面对“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个问题,回答的时候心里还是诚惶诚恐,只能尽力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吧:第一、敏锐的视角,优质的选题。“好的选题等于成功的一半”。博士论文的选题其实非常有讲究,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你独具慧眼、创造性思维与独立研究的开端,甚至决定了之后的论述能否顺利有效展开。在选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一个“问题意识”,心中带着问题去做好选题工作。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由于其成因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可能多种因素还关联交错在一起,所以,你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探索发现的眼睛与归纳性、创造性的思维,带着深度思索的问题前设,这样才能挖掘事件背后的逻辑。第二、突出优势,务求创新。学位论文,尤其是优质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毫无疑问是其核心灵魂之所在。所以,在选题与论文展开初期,心里就要有一个尺度,就要反复思考,与其他人、与之前同领域的研究者相比,自己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之处、有何突破之处,有何不一样的地方,我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哪里?创新的基础,首先是熟悉,因此你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选择一个自己本身比较熟悉的领域,在此领域内选择能够进行一定突破的角度来展开选题,在此基础上发现新视角、融合新知识,并力求实现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第三、理论价值,实践价值。能够称之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必然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具体包括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包括对现有学科知识的新补充、新整合,或新的阐述与发展突破;实践价值包括对目前的现实社会问题或科研生产有所推动裨益,为经济建设技术进步有所贡献。选题的研究价值,在选题时就要予以重点考量,否则,如果选题本身价值不大,那么投入再多精力进行研究探索,其研究价值却不大,也难称之为优秀论文。因此,写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真的是特别不容易的,既要有敏锐的视角,优质的选题,又要能发现问题、突出创新,并力求实现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八千代

北大博士:我是怎样写出优秀博士论文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 17 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 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① 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② 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③ 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 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 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 → 描述 → 判断 → 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 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 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 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① 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② 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③ 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① 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其动因又是什么?② 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 “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 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 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① 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② 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③ 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 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 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 30 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 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根据 CIPP 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 30 万字),结构有些松散。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 10 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

其道桀驳

博士62篇、硕士240篇,该省年度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出炉

来源 | 中外学术情报编辑 | 学术君近期,湖南省公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8〕413号)精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外同行专家通讯评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环节,共评出62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校内公示并向省学位办推荐等环节,共评出240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确保评审质量,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评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本文来源:中外学术情报综合自:中外学术情报,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网http://xwb.hne.cn/gztzgl/wjtz/2666303.shtml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刘昼

博士写不出好论文?上海交大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来分享经验了!

为激励博士研究生专注于高水平、创新性科学研究,鼓励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培养,建立崇尚学术、勇于创新的氛围和导向,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上海交通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特制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办法。优博论文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博士学位授予数3%左右的论文入选校优博和提名论文,其中校优博论文不超过15篇。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届博士生杨名,为我们介绍他在撰写论文时的心得体会。从选题、论文进度规划,到如何修改论文,杨名同学都为我们提供了详实有用的建议。想要你的论文同样优秀吗?那就不要错过今天的内容。人物小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届博士生杨名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导师:范同祥教授研究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获奖论文:《纳米碳构型设计及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学术成果:在本领域权威SCI期刊上已发表一作论文5篇,累计IF>24,近两年内单篇最高被引用>40次;就多体系中的金属-石墨烯界面问题撰写长篇综述至材料领域顶级综述期刊Prog. Mater. Sci.,获得编辑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Brian Cantor和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优博论文简介获奖证书论文内容针对金属材料强度-塑性及强度-导电性矛盾关系问题,该论文围绕纳米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NMCs)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展开研究:纳米碳在铜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制备工艺;纳米碳增强体构型与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纳米碳增强体对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及织构形成的影响。研究成果提出了“内在构型设计”概念,将其应用于高综合性能铜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利用MWCNTs管壁的剪切/剥离实现了有效调控纳米碳构型,设计和制备了四种纳米碳构型NMCs体系,通过这种内在构型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纳米碳的力学/电学性能强化效率;构建了纳米碳构型与NMCs力学/导电性能的关系。从塑性变形机制、DRX、织构形成、载荷/介质传递、强化机制等方面分析了低维纳米构型和界面对MMCs的工艺-界面-组织-性能关系的影响规律,为相关MMCs体系的开发与制备提供工艺参考和理论依据。获奖原因论文结构完整、各章节之间衔接性、整体性和逻辑性较好、有一定的创新性;小论文与毕业论文各章节内容相对应,体现研究的整体性。如何写好论文Q1:什么时候开始写博士论文?A:每年交大会在3/6/9/12月份分别有一次学位评定机会。比如我是准备申请2018年6月份学位,要在五月底之前准备好所有材料(毕业论文、盲审、预答等),盲审一般15-60天,因此最晚也要在三月底前写好毕业论文。给自己预留2-3个月的写论文时间,因此我是在2017年12月中开始写论文的,到写完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然后从初稿到终稿修改了超过10次,正式完成后已经是2018年4月了,这导致我最后留给盲审和预答辩的时间非常短。一般的话建议扣去盲审和预答辩时间,留至少3个月完成毕业论文比较合适。Q2:如何选题?A:选题真的很重要。交大对于博士毕业要求比较高,对博士研究的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选题上。对于材料等实验学科,我理解好的选题是能够解决一些领域内的难点问题并且能落地到实际应用需求的。应该从大需求、大背景入手(例如载人航天工程、大飞机工程、尖端发动机等),着眼到领域内某一个或几个较小的、连贯的难点上。选题前需要大量的文献积累,对领域研究现状有着充分的认识。当然可以跟一些有经验的人(师兄、导师、领域内知名学者)请教,三思而后行。Q3:写作中的数据来源是?A:对工科生来说,论文所需数据来源于大量的实验;当然也要有充分的文献积累,这体现在毕业论文的绪论部分对本领域的综述以及文章理论讨论部分的旁征博引。Q4:写作过程中主要是跟谁沟通的呢?A:最主要还是自己的导师,导师的意见对于完善我毕业论文的结构方面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当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比如多看以前优博的毕业论文,学习论文结构和逻辑性;向同研究方向的同门请教;与同在写论文的同学交流撰写心得;遇到理论讨论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mail问参考文献的大牛作者。Q5:如何修改论文?A:我的毕业论文从初稿到终稿改了差不多十遍。主要是导师提出结构、逻辑性等大方向的意见,我在重新排布修改,在修改的同时对语言等细节加以润色。导师可能不会关注很多细节(细节可能在平时发的paper中已经讨论完了),更多会关注文章的整体性、逻辑性、前后衔接性,所以我导师比较关注论文的绪论部分,因为对读者而言,绪论就能看到论文的创新性、逻辑性、以及知识水平。盲审和预答辩意见也很重要,评审老师也是关注绪论部分、文章的结构与逻辑性。对于理论讨论部分也要求客观深入,在阐述自己理论的同时,多引用已有理论观点,作为佐证、对比和参考。写作时要做到图文并茂,绘图要美观,读者会首先关注到论文的插图部分。可以参考一些顶刊的绘图方式,个人感觉把讨论同一件事情的图汇总在一张大图里会比较好。例图如下:例图↑Q6:写作期间是否遇到困难?如何克服?A:对我来说,写毕业论文其实还好,因为是在之前发表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但我感觉写第一篇paper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的,英语写作的不熟练、对机理讨论部分的欠缺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克服过程:阅读大量的顶刊文献,先模仿别人的语言和语法结构,把有用的短语、句子、表达记下来,慢慢由点到面,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思路;讨论部分,研究文献中相关的各种理论、再联系到自己的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在用更多的实验加以佐证。早点下笔,先形成初稿,在不断语言润色和实验补充,整个发表过程就会比较快。所以说:发论文一定要趁早,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面的发表就会越来越顺,毕业也会比较顺利。如果发表太晚,就会卡在那里,影响心态和毕业进程。给博士朋友们的tipsNo.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Golden time,要在Golden time高效地做最重要的事情。读博和科研是持久战,要持之以恒,不能太急也不要太缓。No.2:拖延是论文的死敌!在写论文和改论文过程中最好要按照既定的节奏来。No.3:要和导师处理好关系。可能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作为学生还是要放平心态、与导师多商量多探讨。No.4:在科研之余做做不烧脑、能放空、不花费很多时间的事情能更好地调节节奏。来源:上海交大研究生 审核:程燃

习行

博士发多少论文才有毕业资格?从40所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来看

读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发表论文来获得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这种论文被称为“资格论文”,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硕士和博士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硕士资格论文许多学校要求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刊物就行,最严格的基本上也只要求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而博士则要求非常严格,大多数博士都被要求至少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核心期刊是最低的,还要看发表的是SCI/EI还是国内的CSSSCI期刊,另外CSSCI中又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之分。资格论文这一规定在大学惯行了几十年的制度,尽管反对声不断,却愈演愈烈。从十几年前大学一般要求发表1~2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即有资格可能获得学位,到近几年大学普遍要求发表2~3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才有资格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资格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程序制度涉及学生、教师、大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四方主体,尽管学生、教师群体反对强烈,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沉默中立态度下,大学作为这一制度的获益者理所当然地大力推行。毕竟从学术系统来说,衡量博士是否有毕业的资格就要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虽然这逐渐变成一个僵化的指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最新的一期中发表了一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的文章,这篇文章统计了40所大学法学博士的资格论文要求,具体如下:(注:表中C刊指CSSCI来源期刊,C集指CSSCI集刊,C扩指CSSCI扩展版。权威刊物、重要核心期刊、A级、B级,等等,均由学校具体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对论文篇数要求超过2篇,半数以上学校以CSSCI来源期刊等级作为资格论文考核的中心评价因子,40所大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差距巨大,排名第一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高的东南大学与排名末尾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低的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比各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易程度排行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8年公布的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排名倒数的5所院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但这4所学校在2018年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分别为B+、A、A、B+,表现十分突出。可以得出结论: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高低与学校法学学科实力的强弱、教育质量好坏并不必然存在直接联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应当与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易程度成正相关性,而目前部分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度畸高,与其大学排名、学位含金量不成正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数据来源,部分选自:张颂昀 龚向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8期

其神全也

2019年陕西99篇优秀博士论文出炉,哪些高校入选论文多?

陕西省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强省。虽然位于我国西部,人口也不多,但陕西省拥有34所公办本科高校,要知道,人口总数是陕西两倍多的河南省只有38所公办本科高校。更厉害的是,陕西省的好大学也非常多。现在,陕西省拥有8所211大学,其中三所还是985高校。11月4日,陕西省教育厅公示了2019年陕西省99篇优秀博士论文,根据统计,这99篇论文来自15所高校。优秀博士论文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那么,哪些高校入选的论文比较多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三所985高校入选论文最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是我国著名的985高校,这三所大学也是陕西综合实力最强的三所大学。从上面可以看到,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论文数量也是陕西高校当中最多的。具体来看,西安交通大学入选的论文主要属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等学科,西北工业大学入选的论文主要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的论文几乎都属于农学学科。可以看出,三所985高校入选论文所属学科几乎都是它们的优势学科。二、陕西师范大学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高校当中,除了三所985高校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名气最大,因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主干专业比较热门,就业情况也非常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只有7篇论文入选,反而是低调的陕西师范大学有8篇论文入选。具体来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入选的论文主要是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很多人都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的信息科技名校,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直在全国排名前列。而陕西师范大学入选的论文有一半是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有一半是属于数学、化学等理学类学科。三、三所军校实力很强在上面的排名中,空军工程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都是军校,这三所军校当中,只有空军军医大学是211大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所军校都有5篇论文入选,这说明空军工程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实力也非常强。具体来看,空军军医大学5篇入选论文均属于医学,根据最新排名,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可在全国医学院校当中排名第11名。空军工程大学的入选论文分别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而火箭军工程大学有3篇入选论文都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在这个学科上,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实力可进入全国高校前16名。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表现抢眼在陕西省省属非211高校当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入选论文数量最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所实力很强的大学,并且是“建筑老八校”之一,这所大学没入选“211工程”,让很多人感到可惜。具体来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入选的论文均属于土木工程学科。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实力很强的工科高校,现在,这所大学的工程学已经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学校实力最强的学科是水利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但是,西安理工大学入选的3篇论文分别属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农业工程。你对上面的排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分享观点。

彼岸岛

最新!这一省份公布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2020年12月4日,河北省教育厅面向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发布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公示。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2019学年度全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冀教研函〔2020〕5号)要求,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2018/2019学年度全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经评审,最终确定河北大学《苏雪林楚辞学研究》等共10所院校30篇博士学位论文,为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基于自由回忆—再认范式的MPT模型构建及其在有意遗忘研究中的应用》等共26所院校153篇硕士学位论文,为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新闻来源:河北省教育厅回复下载关注“奈园”(ID:inaiyuan),回复关键词“河北省硕博论文”,即可下载“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惊魂夜

百篇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大24,东大14,其它19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教育评估项目的通知》和《省学位办关于开展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通过培养单位初评推荐、研究生教指委复评、合规审核、综合组专家复核投票、评选委员会审定评选结果等评选程序,共产生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5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50篇。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序号 培养单位 作者 论文题目 导师1 南京大学 张福公 基于MEGA2的马克思工艺学笔记及其哲学效应研究 张异宾2 南京大学 安志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 洪银兴3 南京大学 束锦 “理想国”的魅力: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运用 闾小波4 南京大学 刘雅萌 《周易正义》与唐初经学体制的构建 徐兴无5 南京大学 熊永 秦代郡县制的展开 颜世安6 南京大学 徐侥 具有分层或局部周期结构的偏微分方程的定量均匀化 钟承奎 申仲伟7 南京大学 高安远 纳米尺度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学与光电子学特性研究 缪峰 王伯根8 南京大学 张目亮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羧酸脱氧转化反应研究 朱成建9 南京大学 赵天翔 新型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酸性气体转化中的应用 吴有庭 胡兴邦10 南京大学 余海 暂现源和其他观测在宇宙学中的应用 王发印11 南京大学 刘磊 全球陆地大气无机氮沉降的遥感估算研究 陈镜明张秀英12 南京大学 魏广祎 新元古代晚期到古生代早期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变 凌洪飞13 南京大学 赵凯 华南早中生代过铝质紫苏花岗岩成因:从深部源区部分熔融到浅部岩浆房结晶 徐夕生14 南京大学 王凯标 汉城霉素生物合成中[6+4]和[4+2]环加成酶的研究 戈惠明15 南京大学 陈鹏 基于光控液晶畴结构产生和检测涡旋光 陆延青 胡伟16 南京大学 王楚豫 基于RFID 标签阵列的跨域感知技术研究 陆桑璐 谢磊17 南京大学 夏普 基于功能组学的化学品毒性筛选与预测研究 张效伟18 南京大学 陈志豪 氮族和卤族无机含氧酸盐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转化动力学和机理 张淑娟19 南京大学 袁欣然 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治疗SLE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孙凌云20 南京大学 丁乃清 iRGD介导的肿瘤靶向高穿透性T淋巴细胞的构建及联合PD-1敲除在胃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刘宝瑞21 南京大学 陶莎 考虑空间资源约束的工程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盛昭瀚22 南京大学 熊烨 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研究——基于河长制转移的“结构-过程”分析周建国23 南京大学 韩玺 在线医评信息的用户采纳、查寻和决策研究 朱庆华24 南京大学 熊海洋 罗曼英伽登的艺术理论研究 周宪25 东南大学 李松林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格局及形成机制研究 刘修岩26 东南大学 赵浩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 樊和平27 东南大学 王和 有向通信拓扑下几类受扰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研究 虞文武28 东南大学 曾德望 基于化学链氧传递的铁基纳米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肖睿29 东南大学 楼冠男 对等模式下独立微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研究 顾伟30 东南大学 全相军 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型接口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胡敏强31 东南大学 范奎奎 宽带毫米波平面天线与太赫兹天线的研究 郝张成32 东南大学 张铖 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黄永明33 东南大学 时欣利 基于网络动力学理论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及应用 曹进德34 东南大学 王震 自复位预制拼装UHPC空心墩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王景全 赵国堂35 东南大学 蒋继望 多尺度视角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及细观结构研究 倪富健36 东南大学 刘小将 激光直写三维微结构与液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顾忠泽 肖鹏峰37 东南大学 杨光 行为决策理论在投资组合与概率销售中的应用研究 刘新旺38 东南大学 鄢小安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贾民平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竟辉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 王岩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迪 叶轮机械非定常流动及气动弹性计算 陆志良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升阳 钠(钾)离子电容器的构建及储荷机制研究 张校刚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郑 Ma0-6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徐惊雷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宏田 基于数据驱动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微小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 姜斌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葛永成 高温合金机匣电解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朱增伟45 南京理工大学 徐小川 Schrdinger算子的逆谱与逆散射问题 杨传富46 南京理工大学 高强 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力学特性与汽车负泊松比吸能装置研究 王良模47 南京理工大学 刘冠楠 基于辐射反问题的复杂燃烧体系多颗粒温度场和浓度场同时重建研究 刘冬48 南京理工大学 闵惠芳 具有不确定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徐胜元49 南京理工大学 张恒敏 非凸低秩矩阵恢复模型与算法研究 杨健50 南京理工大学 范孟孟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生物电极材料与电催化性能研究 孙东平51 南京理工大学 欧慢 具有高暴露活性晶面的BiVO4晶体合成、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钟秦52 南京理工大学 薛涛 发射瞬态载荷下火炮身管广义传热和热接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张小兵53 南京理工大学 周清清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图书影响力评价研究 章成志54 河海大学 李嘉谊 马克思现实观研究 黄明理55 河海大学 顾鑫 非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建模及其微分算子重构 章青56 河海大学 陈胜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与控制研究 卫志农57 河海大学 闫龙 高坝坝基岩石渗流流变耦合力学特性及工程安全研究徐卫亚58 河海大学 朱非林 水库实时防洪调度过程链风险动态演化与决策方法钟平安59 河海大学 李江夏 中国近岸海域极值波高和增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联合概率陈永平60 河海大学 吕玉平 控制灌溉稻田多尺度水碳通量特征与耦合模拟 徐俊增61 南京农业大学 龚鑫 不同生境下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机理研究 胡锋62 南京农业大学 王建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作物风险及材料阻控和内生细菌减毒技术研究 凌婉婷63 南京农业大学 唐伟杰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功能验证 王春明64 南京农业大学 乔鑫 梨等植物基因组中重复基因的鉴定与进化分析 张绍铃65 南京农业大学 王慧东 棉铃虫CYP6AE基因簇对异源化合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吴益东66 南京农业大学 李昱辰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鼻腔入侵引起肠道致病机制的研究 杨倩67 中国药科大学 张文松 NF-κB2(p52)调控肝糖异生的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齐炼文68 中国药科大学 刘飞岩 γ-谷氨酰转肽酶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罗建光69 南京师范大学 汪家焰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民主化研究 钱再见70 南京师范大学 杜连森 结构规制与个体洞察:职校生为何背离工厂之路 吴康宁71 南京师范大学 傅绪荣 大学生智慧的测量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 汪凤炎72 南京师范大学 刘晓兴 敦煌歌辞词汇专题研究 董志翘73 南京师范大学 袁红梅 中美主流媒体南海问题话语架构策略的批评认知对比研究 汪少华74 南京师范大学 孙启彪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矿物风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连宾75 南京师范大学 谢文娟 随机系统的稳定与状态反馈控制研究 朱全新76 南京工业大学 曹雨 基于自组装亚微米结构的高效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黄维 王建浦77 南京工业大学 张梦辰 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设计与制备 金万勤78 南京工业大学 邱益彬 构建菊粉利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细胞工厂合成γ-聚谷氨酸的研究 徐虹79 南京邮电大学 唐玉富 病理微环境智能响应的光基诊疗剂研究 范曲立80 南京邮电大学 夏文超 云无线接入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理论与方法 朱洪波81 南京林业大学 黄晨 麦草制浆废弃物生物加工的研究 勇强82 南京林业大学 张小标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收支与碳减排贡献——基于CBM-MRIO模型的构建与实证 杨红强83 南京医科大学 唐欣 MLP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对心肌肥厚的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 季勇84 南京医科大学 范燚 乳小鼠再生心肌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揭示 CHK1激酶通过mTORC1促进梗死后心肌再生的重要作用 王连生85 南京医科大学 颜财旺 染色体1p35.2和5p13.1区域遗传变异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及其机制研究 靳光付86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自力 双氢青蒿素调控肝星状细胞自噬与衰老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郑仕中87 南京艺术学院 王宇 明清笺纸研究 孔庆茂88 江苏大学 张飞飞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驱动人脸表情识别研究 毛启容89 江苏大学 朱志 氮化碳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硫醇类污染物的 性能机理研究 李春香90 江南大学 吕鹏飞 纳米碳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魏取福91 江南大学 李斯 DNA分子介导的自组装纳米结构与重金属离子及microRNA的原位定量检测 胥传来92 苏州大学 曹国洋 低维光电转换器件光子学与电动力学研究 李孝峰93 苏州大学 胡俊蝶 石墨相氮化碳、铋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氮氧化物的研究 路建美94 苏州大学 张浩 聚焦超声辅助超小纳米颗粒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 李桢95 南通大学 秦婧 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生长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分析 顾晓松96 南通大学 黄 小鼠iPS细胞体外分化胰岛类β细胞的机制研究 王志伟97 中国矿业大学 赵佳腾 面向储热的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及强化机理研究 段雄98 中国矿业大学 黄国栋 碱激发MSWI底灰的改性增强与抗碳化能力研究 姬永生99 中国矿业大学 孙强 充填开采再造隔水关键层机理及方法研究 张吉雄100 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郭克锋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策略与性能分析 张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