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科博士越来越难在高校谋职,读博后的出路在哪?说不敢当

文科博士越来越难在高校谋职,读博后的出路在哪?

| 用文字搬运想象 |//国内的博士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教职了吗?即便降低了求职目标,可能也要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而在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文学科就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高校的文科教职岗位越来越少,人文学科的预算也愈加窘迫。近年来,美国文科博士就业培训机构开始兴起。那些无法进入学术界的文科博士的数量之庞大,已足以构成一个日渐兴盛的产业。撰文 | 肖赫曦博士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教职了吗?四十年前,兰德尔·柯林斯就在《文凭社会》中娓娓道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如今,高校教职的求职门槛也越来越高。曾几何时,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而现在的情况常常是,本校的博士必然难以在本校找到教职工作,往往要更高层次的学校博士学历,再加上一众华丽的学术成果,才能在学术就业市场上堪堪称得上有竞争力。即便拿到了教职,博士们的压力也丝毫不会减轻。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非升即走”的制度,新聘教师数年之内无法晋升或未能产出足够的成果,便只能走人或者转岗,只有在经历了一系列考核之后,这些高校新人们才能真正在学校里站稳脚跟。与理工科相比,文科博士无疑面临着更为沉重的压力。通常而言,理工科博士们出路更多,不留高校,也大有去处,而文科博士则只能艰难徘徊于有限的选择之内。那些埋头一路读下去的文科博士们,蓦然抬头,发现除了高校,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了,只能掉头加入教职的竞争。而那些抱持着学术理想的博士们则需要直面愈加白热化的竞争,在论文、生计等多重压力之下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惨烈碰撞。《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作者:Peter Feibelman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在美国,文科博士的境况也不怎么好。近期,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Daniel Bessner和耶鲁大学的讲师Michael Brenes发表了一篇文章,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专业学术就业市场的艰难状况。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历史学专业的学术就业市场就不太景气,博士越来越难找到教职工作了。2017年是近三十年来情况最糟糕的一年,根据美国历史学会的数据,这一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而美国历史学会公开的教职岗位只有500个左右。实际上,近十年以来,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和教职岗位之间的缺口一直在拉大。Daniel Bessner和Michael Brenes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历史学会作为业内最大的职业服务机构,面对如此糟糕的就业现状几乎可以说是毫不作为,不仅如此,历史学会甚至还在就业报告中声称,不甚景气的学术界就业状况让“历史学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可以在学术界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上寻找工作机会。在Bessner和Brenes眼里,鼓动历史学博士们在就业时离开学术界,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二人进而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会的“精英主义”倾向。一直以来,在美国历史学界,学术就业市场就一直笼罩在精英主义的观念之下——历史学会的领导们都毕业于精英学校,早早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生活无忧,但身居高堂之上的他们却无法代表历史学界的真正状况。如今的学术就业市场,早已不像80年代末,彼时的教职岗位甚至还多于博士毕业生,每个博士生都是学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对此,美国历史学会的执行主席James Grossman特意发文进行反击。在文中,Grossman坚持强调,他们一直都认为,对历史学博士们来说,学术并非是唯一的就业出路,即便是博士也不一定要一辈子以学术为业。同时,美国历史学会也为那些不能进入学术岗位的博士们提供了就业培训,帮助他们锻炼工作所必要的技能。但与此同时,根据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历史学博士们所向往的依然是高校,2004年到2014年毕业的博士中,有47%进入了四年制的大学,而其他未能在四年制高校拿到教职的博士们则退而求其次,大部分进入了社区大学,另外一部分博士则离开了学术圈,另谋出路。01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去了哪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历史学博士做了一项调查,追踪那些历史学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学术界的人的就业去向。根据他的调查结果,这四个学校(杜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以及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历史学博士中只有50.7%的人拿到了常任轨制(tenure track,必须在数年之内通过考核完成晋升,成为非终身或终身教授,非常任轨制教职则很难有正常的晋升通道)的教职,如果把博士毕业的时间限定在2008至2010年之间,则只有38.5%的博士拿到了常任轨制教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他的调查显示,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博士们,最主要的就业去向,集中在高校的行政岗位,出版业,中学老师,博物馆,以及政府部门。有一些博士虽然没有在高校供职,但依然从事着历史学的研究,成为了独立历史学家和独立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位博士成为了一家重金属设备制造公司的副总裁,还有一些博士在军事部门服役,另一些博士则经营起了小生意。剩下的几位博士则依靠自己修读的双学位,成为了律师,或者进入了政界。同样,一家博士就业培训机构的创始人Paula Chambers也指出,与大众固有的印象所不同的是,文科博士们遍布各行各业,在酒庄做销售的历史学博士有之,在对冲基金担任董事的古典学博士有之,在教育公司做副总的英语博士亦有之。如此看来,当学术界在紧缺的预算之中缩减了坑位时,无数条康庄大道似乎又向这些另谋出路的文科博士们敞开了,但为何在公共舆论里,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文科博士们很少发声,以致人们常常忽视文科博士不一定非要留在学术界呢?Elizabeth Segran指出,在学术界内盛行着这样一种文化,学术工作位居职业序列中的最高层次,而其他所有非学术的工作则处于下等,因而,那些没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常常会被污名化,仿佛他们是神圣的学术道路中的失败者,在激烈而光辉的学术竞争中败下阵来,只能投身于下等的工作。在制度性层面上,学术界不断强化着这样的价值观。通常而言,如果博士毕业生们在学术界内拿到了体面的教职,学院和导师们会得到实质性的奖励,学院在排名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增加。在这种价值观与制度设计的合力共谋之中,文科博士们真正的就业去向,往往很难被外界人士获取到,同时,学院也很少开设针对文科博士们的就业辅导,所有的博士们一假定必须在学术界内谋职,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愈发稀缺的教职岗位。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几乎都是全靠自身的实践履历和关系网络得到的工作,学校在就业上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正如安德鲁·阿伯特在《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中指出,职业是一些由个体组成的排他性群体,用某种特定的抽象知识来处理特定情况,而这种特定的抽象知识则构成了一种职业的管辖权。在这样的意义上,人文学科的管辖权牢固无比,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职业对抽象知识的应用与之形成了竞争或替代关系(除了极少数独立学者们),对那些博士候选人来说,一旦踏入人文学术的领地,之后投入的愈多,也就意味着在他们在人文学科的领地中越陷越深,沉没成本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读博期间的所学所悟只能用于学科内部的自我生产,如果你最终选择了一条非学术的道路,那么你的读博经历很难直接构成你的竞争力。《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作者:[美]安德鲁·阿伯特商务印书馆,2016年8月诚然,人文科学的学术训练所培养的写作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等,也是其他非学术工作所需要的。2013年,谷歌进行了一项内部调研,收集了1993-2013年公司招聘、解雇、晋升的数据,令人惊讶的是,其调研的结论显示,即便是在谷歌这样一家高科技公司,在员工最重要的八项特质中,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ing,Mathematics的首字母缩写,被认为是能带来丰厚报酬的理工科专业)的技术能力仅仅排在末尾,前七项最重要的品质都是个人的软实力:领导力,表达和倾听能力,传输观点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复杂观点之间搭建联系的能力。也许,这一调研的结论确乎反映了现实,但问题在于,并不是只有文科的学术训练才能培养这些能力,它们并不专属于人文学科,归根到底,对大部分工作岗位来说,最合适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是直接投身工作的实操中,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习得经验才能直接转化为工作的熟练度。这无疑是文科博士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02高校教师以外的工作应该成为常态求职目标吗?与前文提到的Elizabeth Segran的观点相似,学者交流协会(ScholarlyCommunication Institute)的成员Katina Rogers也认为,在追求学术的人眼里,这世上只存在两种工作,一种是学术类工作,另一种是非学术类工作,大学教授以外的工作都被视作“非学术类”。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这种固有的分类标准作祟,以致博士们忽视了更合适、更现实的求职目标。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分类方法也无视了不同类型工作之间的共性,有些“非学术类”的工作也未必没有研究性的特质,人文学术并非只能局限于高校的一隅之地里。因而,他更倾向于用“非传统学术工作”(alternative academic,最初是由Bethany Nowviskie和Jason Rhody在推特上交流时所创造的)来指称那些与学术相关,但又不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创造这一术语的Nowviskie和Rhody就是“非传统学术工作”的典型从业者,前者是美国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CLIR)的部门负责人,后者在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的电子文化项目担任负责人。许多高校之外的机构,也为文科博士们提供了精研人文学术,发挥己身之长的机会。当然,非传统学术工作并不是一个非常正式的术语,对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指代着不同的对象。Rogers进行了一项针对文科博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各项的比例加起来超过100%,因为可以多项选择)。意料之中的是,大部分受访者都想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而另外四项则分别为图书管理员和文化遗产从业者,非盈利机构从业者,非常任轨制的讲师或研究员,以及作家或记者。图示:研究生在入学时最渴望从事的五项工作但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常任轨制的教职岗位数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期望,如今高校更加倾向于雇佣非常任轨制或兼职的讲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是否应该告知入学的博士们,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注定无法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呢?这当然有些残酷,多少博士学子们在惨烈的竞争中拼出一条血路,最后终于拿到了理想学校的offer,却又得知他们的读博目标其实和现实不相匹配。尤其是那些没能拿到奖学金的博士们,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债务,最后却找不到心仪的教职。如果教职的紧缺现状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好转的话,更为现实的举措或许是帮助学生寻求教职之外的工作。在这方面,斯坦福走得比较靠前。斯坦福收集了在学校内供职的人员信息,列出了那些有博士学位,但又没有从事教授工作的人员名单,这些人将担任学校在读文科博士的就业导师,帮助他们在教职之外更好地寻找工作。03中国观察:文科博士的出路与救赎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学术劳动力就业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是有数据支撑的就业情况调查,还是倾泻情绪、吐露私人经历的个体化表达,都指向一个事实:相较理工科,文科博士们的就业渠道更加单一,选择面更窄,多集中在教育科研单位。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数据,近年来哲学,文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在教育科研部门就业的比例均超过60%,明显高于理工科博士(不到50%),而在侯士兵和倪邦辉开展的一项调研中,国内某大学的文学类博士们在教学科研行业的就业比例更是超过80%,理工科则只有40%左右。当然,在文科博士的就业上,人们所真正关心的,其实不是“我们能否在高校找到工作”,而是“读博读得发际线面临危机,读得颜值灾难般衰退,在付出如此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我们能否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教职工作”。就像美国文科博士可以退而求其次接受非常任轨制教职一样,国内的博士们也大有退而求其次的空间——无非是就职的高校很可能无法达到心中的目标。《精神的牧放与规训》作者:阎光才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如果说美国的文科学术就业市场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市场,其行情受制于不同时段的经济环境,中国的学术就业市场所经历的,几乎是一个由蓝海到红海的单向变化过程。近数十年来,在博士生产量的急剧膨胀之下,“博士即教职”早已成为一个远古的神话,博士学位迅速沦为学术市场上众多竞争力指标中最不起眼的毫末,时代以其自身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太多人在仓皇忙碌之中望尘莫及。很大程度上,文史哲天然地与价值理性相挂钩。文史哲的学生常常被告知,在冰冷的现实计算之外,人也应当有形而上的意义寻求。然而,对先贤哲人的虔诚仰望无法替代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而脱离了此生此世的诗意世界更是无从寻觅的巴别塔。在持续变动的社会里,可以预期的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科博士在学术界之外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科博士们不得不以更为包容的心态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而高校也理应推动实现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的多样化,改变学术为尊的文化氛围,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技术垄断的时代里,见证人文科学在公共空间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参考链接:http://katinarogers.com/2013/04/23/humanities-unbound-careers-scholarship-beyond-the-tenure-track/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4/03/what-can-you-do-with-a-humanities-phd-anyway/359927/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7/12/20/the-surprising-thing-google-learned-about-its-employees-and-what-it-means-for-todays-students/?utm_term=.0c973c485b8f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How-Not-to-Confront-the-Jobs/246231?cid=rclink作者 |肖赫曦编辑 | 崔健豪 张婷校对 | 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老大妈

文科博士越来越难在高校谋职,读完博士的出路在哪?

撰文|肖赫曦博士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教职了吗?四十年前,兰德尔·柯林斯就在《文凭社会》中娓娓道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如今,高校教职的求职门槛也越来越高。曾几何时,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而现在的情况常常是,本校的博士必然难以在本校找到教职工作,往往要更高层次的学校博士学历,再加上一众华丽的学术成果,才能在学术就业市场上堪堪称得上有竞争力。即便拿到了教职,博士们的压力也丝毫不会减轻。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非升即走”的制度,新聘教师数年之内无法晋升或未能产出足够的成果,便只能走人或者转岗,只有在经历了一系列考核之后,这些高校新人们才能真正在学校里站稳脚跟。与理工科相比,文科博士无疑面临着更为沉重的压力。通常而言,理工科博士们出路更多,不留高校,也大有去处,而文科博士则只能艰难徘徊于有限的选择之内。那些埋头一路读下去的文科博士们,蓦然抬头,发现除了高校,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了,只能掉头加入教职的竞争。而那些抱持着学术理想的博士们则需要直面愈加白热化的竞争,在论文、生计等多重压力之下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惨烈碰撞。《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 作者:Peter Feibelman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在美国,文科博士的境况也不怎么好。近期,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Daniel Bessner和耶鲁大学的讲师Michael Brenes发表了一篇文章,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专业学术就业市场的艰难状况。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历史学专业的学术就业市场就不太景气,博士越来越难找到教职工作了。2017年是近三十年来情况最糟糕的一年,根据美国历史学会的数据,这一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而美国历史学会公开的教职岗位只有500个左右。实际上,近十年以来,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和教职岗位之间的缺口一直在拉大。Daniel Bessner和Michael Brenes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历史学会作为业内最大的职业服务机构,面对如此糟糕的就业现状几乎可以说是毫不作为,不仅如此,历史学会甚至还在就业报告中声称,不甚景气的学术界就业状况让“历史学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可以在学术界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上寻找工作机会。在Bessner和Brenes眼里,鼓动历史学博士们在就业时离开学术界,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二人进而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会的“精英主义”倾向。一直以来,在美国历史学界,学术就业市场就一直笼罩在精英主义的观念之下——历史学会的领导们都毕业于精英学校,早早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生活无忧,但身居高堂之上的他们却无法代表历史学界的真正状况。如今的学术就业市场,早已不像80年代末,彼时的教职岗位甚至还多于博士毕业生,每个博士生都是学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对此,美国历史学会的执行主席James Grossman特意发文进行反击。在文中,Grossman坚持强调,他们一直都认为,对历史学博士们来说,学术并非是唯一的就业出路,即便是博士也不一定要一辈子以学术为业。同时,美国历史学会也为那些不能进入学术岗位的博士们提供了就业培训,帮助他们锻炼工作所必要的技能。但与此同时,根据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历史学博士们所向往的依然是高校,2004年到2014年毕业的博士中,有47%进入了四年制的大学,而其他未能在四年制高校拿到教职的博士们则退而求其次,大部分进入了社区大学,另外一部分博士则离开了学术圈,另谋出路。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去了哪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历史学博士做了一项调查,追踪那些历史学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学术界的人的就业去向。根据他的调查结果,这四个学校(杜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以及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历史学博士中只有50.7%的人拿到了常任轨制(tenure track,必须在数年之内通过考核完成晋升,成为非终身或终身教授,非常任轨制教职则很难有正常的晋升通道)的教职,如果把博士毕业的时间限定在2008至2010年之间,则只有38.5%的博士拿到了常任轨制教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他的调查显示,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博士们,最主要的就业去向,集中在高校的行政岗位,出版业,中学老师,博物馆,以及政府部门。有一些博士虽然没有在高校供职,但依然从事着历史学的研究,成为了独立历史学家和独立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位博士成为了一家重金属设备制造公司的副总裁,还有一些博士在军事部门服役,另一些博士则经营起了小生意。剩下的几位博士则依靠自己修读的双学位,成为了律师,或者进入了政界。同样,一家博士就业培训机构的创始人Paula Chambers也指出,与大众固有的印象所不同的是,文科博士们遍布各行各业,在酒庄做销售的历史学博士有之,在对冲基金担任董事的古典学博士有之,在教育公司做副总的英语博士亦有之。如此看来,当学术界在紧缺的预算之中缩减了坑位时,无数条康庄大道似乎又向这些另谋出路的文科博士们敞开了,但为何在公共舆论里,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文科博士们很少发声,以致人们常常忽视文科博士不一定非要留在学术界呢?Elizabeth Segran指出,在学术界内盛行着这样一种文化,学术工作位居职业序列中的最高层次,而其他所有非学术的工作则处于下等,因而,那些没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常常会被污名化,仿佛他们是神圣的学术道路中的失败者,在激烈而光辉的学术竞争中败下阵来,只能投身于下等的工作。在制度性层面上,学术界不断强化着这样的价值观。通常而言,如果博士毕业生们在学术界内拿到了体面的教职,学院和导师们会得到实质性的奖励,学院在排名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增加。在这种价值观与制度设计的合力共谋之中,文科博士们真正的就业去向,往往很难被外界人士获取到,同时,学院也很少开设针对文科博士们的就业辅导,所有的博士们一假定必须在学术界内谋职,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愈发稀缺的教职岗位。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几乎都是全靠自身的实践履历和关系网络得到的工作,学校在就业上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正如安德鲁·阿伯特在《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中指出,职业是一些由个体组成的排他性群体,用某种特定的抽象知识来处理特定情况,而这种特定的抽象知识则构成了一种职业的管辖权。在这样的意义上,人文学科的管辖权牢固无比,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职业对抽象知识的应用与之形成了竞争或替代关系(除了极少数独立学者们),对那些博士候选人来说,一旦踏入人文学术的领地,之后投入的愈多,也就意味着他们在人文学科的领地中越陷越深,沉没成本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读博期间的所学所悟只能用于学科内部的自我生产,如果你最终选择了一条非学术的道路,那么你的读博经历很难直接构成你的竞争力。《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 作者:【美】安德鲁·阿伯特 商务印书馆 2016年8月诚然,人文科学的学术训练所培养的写作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等,也是其他非学术工作所需要的。2013年,谷歌进行了一项内部调研,收集了1993-2013年公司招聘、解雇、晋升的数据,令人惊讶的是,其调研的结论显示,即便是在谷歌这样一家高科技公司,在员工最重要的八项特质中,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ing,Mathematics的首字母缩写,被认为是能带来丰厚报酬的理工科专业)的技术能力仅仅排在末尾,前七项最重要的品质都是个人的软实力:领导力,表达和倾听能力,传输观点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复杂观点之间搭建联系的能力。也许,这一调研的结论确乎反映了现实,但问题在于,并不是只有文科的学术训练才能培养这些能力,它们并不专属于人文学科,归根到底,对大部分工作岗位来说,最合适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是直接投身工作的实操中,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习得经验才能直接转化为工作的熟练度。这无疑是文科博士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高校教师以外的工作应该成为常态求职目标吗?与前文提到的Elizabeth Segran的观点相似,学者交流协会(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stitute)的成员Katina Rogers也认为,在追求学术的人眼里,这世上只存在两种工作,一种是学术类工作,另一种是非学术类工作,大学教授以外的工作都被视作“非学术类”。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这种固有的分类标准作祟,以致博士们忽视了更合适、更现实的求职目标。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分类方法也无视了不同类型工作之间的共性,有些“非学术类”的工作也未必没有研究性的特质,人文学术并非只能局限于高校的一隅之地里。因而,他更倾向于用“非传统学术工作”(alternative academic,最初是由Bethany Nowviskie和Jason Rhody在推特上交流时所创造的)来指称那些与学术相关,但又不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创造这一术语的Nowviskie和Rhody就是“非传统学术工作”的典型从业者,前者是美国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CLIR)的部门负责人,后者在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的电子文化项目担任负责人。许多高校之外的机构,也为文科博士们提供了精研人文学术,发挥己身之长的机会。当然,非传统学术工作并不是一个非常正式的术语,对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指代着不同的对象。Rogers进行了一项针对文科博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各项的比例加起来超过100%,因为可以多项选择)。意料之中的是,大部分受访者都想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而另外四项则分别为图书管理员和文化遗产从业者,非盈利机构从业者,非常任轨制的讲师或研究员,以及作家或记者。图示:研究生在入学时最渴望从事的五项工作但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常任轨制的教职岗位数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期望,如今高校更加倾向于雇佣非常任轨制或兼职的讲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是否应该告知入学的博士们,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注定无法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呢?这当然有些残酷,多少博士学子们在惨烈的竞争中拼出一条血路,最后终于拿到了理想学校的offer,却又得知他们的读博目标其实和现实不相匹配。尤其是那些没能拿到奖学金的博士们,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债务,最后却找不到心仪的教职。如果教职的紧缺现状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好转的话,更为现实的举措或许是帮助学生寻求教职之外的工作。在这方面,斯坦福走得比较靠前。斯坦福收集了在学校内供职的人员信息,列出了那些有博士学位,但又没有从事教授工作的人员名单,这些人将担任学校在读文科博士的就业导师,帮助他们在教职之外更好地寻找工作。中国观察:文科博士的出路与救赎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学术劳动力就业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是有数据支撑的就业情况调查,还是倾泻情绪、吐露私人经历的个体化表达,都指向一个事实:相较理工科,文科博士们的就业渠道更加单一,选择面更窄,多集中在教育科研单位。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数据,近年来哲学,文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在教育科研部门就业的比例均超过60%,明显高于理工科博士(不到50%),而在侯士兵和倪邦辉开展的一项调研中,国内某大学的文学类博士们在教学科研行业的就业比例更是超过80%,理工科则只有40%左右。当然,在文科博士的就业上,人们所真正关心的,其实不是“我们能否在高校找到工作”,而是“读博读得发际线面临危机,读得颜值灾难般衰退,在付出如此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我们能否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教职工作”。就像美国文科博士可以退而求其次接受非常任轨制教职一样,国内的博士们也大有退而求其次的空间——无非是就职的高校很可能无法达到心中的目标。《精神的牧放与规训》 作者:阎光才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年3月如果说,美国的文科学术就业市场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市场,其行情受制于不同时段的经济环境,中国的学术就业市场所经历的,几乎是一个由蓝海到红海的单向变化过程。数十年来,在博士生产量的急剧膨胀之下,“博士即教职”早已成为一个远古的神话,博士学位迅速沦为学术市场上众多竞争力指标中最不起眼的毫末,时代以其自身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太多人在仓皇忙碌之中望尘莫及。很大程度上,文史哲天然地与价值理性相挂钩。文史哲的学生常常被告知,在冰冷的现实计算之外,人也应当有形而上的意义寻求。然而,对先贤哲人的虔诚仰望无法替代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而脱离了此生此世的诗意世界更是无从寻觅的巴别塔。在持续变动的社会里,可以预期的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科博士在学术界之外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科博士们不得不以更为包容的心态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而高校也理应推动实现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的多样化,改变学术为尊的文化氛围,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技术垄断的时代里,见证人文科学在公共空间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参考链接:http://katinarogers.com/2013/04/23/humanities-unbound-careers-scholarship-beyond-the-tenure-track/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4/03/what-can-you-do-with-a-humanities-phd-anyway/359927/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7/12/20/the-surprising-thing-google-learned-about-its-employees-and-what-it-means-for-todays-students/?utm_term=.0c973c485b8f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How-Not-to-Confront-the-Jobs/246231?cid=rclink作者:肖赫曦;编辑:张婷;校对:翟永军。

义兄弟

因为这些原因,博士毕业后我选择放弃走科研道路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二手科研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将持续性增长。自2008年起,我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就有310所,每年招收大概8万名博士生,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超过5万名。在我国范围内,博士生在各省市的分布呈现出和教育资源的强正相关性。其中,北京、江苏、上海的博士毕业生位居全国省级行政区前三位,这三个地区的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超过全国人数的一半之多。博士作为现阶段我国最高级别的学位,筛选力度之大、毕业难度之大都不可小觑。因为博士毕业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历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但通过多年寒窗苦读,层层筛选的博士生们是否最终都走向了科研领域呢?从针对博士生毕业之后就业方向的研究可以看出,将近40%的博士毕业生进入了高校,10%左右的博士生进入了科研院所,继续科研工作。去除一部分不是科研导向也不具备科研条件的高校外,博士生毕业之后继续科研工作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但近年来,博士毕业生们也呈现出更多的开始选择进入企事业单位或者进行创业。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开始思考,博士毕业是否非得从事科研工作,不搞科研是不是对不起自己?首先,我们从市场层面分析,在科研领域博士生依旧是“稀缺”资源。博士学位是我国学位教育金字塔的塔尖,也是我国高精尖领域科研的中坚力量。其中,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由于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世界科研前列,正在科研赛道的关键时期,而中国的学术界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对于科研人员依旧求贤若渴,但是更注重质量。其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考虑,选择或者放弃科研道路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影响:博士专业的应用领域狭窄有些相对小众或应用领域狭窄的博士专业导致博士生对未来科研成果的产出或者就业前景不够有自信,于是在毕业时就想及时调转方向,以免增加沉没成本。其实大多数的科研项目本就是在及其狭小的领域进行研究。比如有同学是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做的方向是某个信号通路在小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相反,方向越明确、越清晰、越细分的科研选题才更容易出科研成果。生活各方面压力所迫部分博士毕业生迫于各方面压力,最终选择了“变现”更快的就业方向。比如即使考博之路顺利的考生,在博士毕业时就已经超过三十岁了,从社会传统观念来说,已经到了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的时候了。并且很多人一开始选择考取博士,目标就是想获得更高门槛的学历,从而拥有更好的择业机会,获取更好的经济收入,他们本身就更倾向于进入企业发展,或者自行创业。这是来自家庭和经济层面的压力。搞科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黎明前最黑暗,前期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很多人选择了更快见到成效的择业之路也无可厚非。很多人不断地经历选题、失败、延毕的时候,如果不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信念,很多人可能都不能坚持到毕业,更不要说继续科研道路。这是来自心理层面的压力。各方面压力综合起来,能扛得住的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长远。就读博士之后发现个人并不热爱科研很多人考取博士之后,发现搞科研这条路和他们想象中相去甚远,通过读博士的这几年时间也愈发印证了这个想法,所以博士毕业之后直接就选择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博士证书也变成了进入其他就业赛道的高级别敲门砖。从事科研,如果不是出自内心的热爱,的确很难长久坚持下去,没有出自内心的热爱,也比较难在科研领域取得成果,那不如及早掉头,发现适合自己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从个人成长层面来说,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这一点也极为重要。虽然千人千面,但的确也存在适合走科研道路的性格特质,比如以下两点:1、具备好奇心:是了解周围一切新事情、规律、真相的欲望,可以理解为求知欲,它会帮助你打开很多认知的大门,随着时间越来越久,你的世界观会越来越丰富,这也是一个科研人员的潜质。2、不容易妥协:是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对问题解决的执着,可以理解为怀疑精神,它会帮助你完成很多难题,也会训练你越来越熟练的使用 科学辩证法,去总结,去找规律,去找问题核心,去找事实论据支持,不容易被表现所糊弄。国内的科研环境亟待提升根据Nature两年一度对博士生的调查发现,中国的博士生在完成博士学位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除了上述所说的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难题,如果面对就业前景不明晰之外,国内的科研环境也不够公平和自由。博士生的焦虑来自多个方面,包括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个小时;导师忙于自己的项目或职业发展而难以抽出时间给到博士生在科研方面的引导和解惑;博士生无偿或者低酬为导师服务,导致博士生和导师的关系不像师生关系而更像是劳务关系,而且是极其不公平的劳务关系,这些情况在中国的科研环境下并不新鲜。所以,博士是否一定要搞科研,不是取决已经有的学位,而是取决于个人的综合考虑和人生的规划。即便博士毕业不再从事科研,也不一定对不起自己,因为很多知识的系统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谭峭

博士学位因论文不够被拒,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吗?

作者:徐超轶学校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发稿,一些学术声誉差的期刊深知学生、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便以“加急费”等名义不断加价,以至于论文投稿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版面费”、“审稿费”、“加急费”等等费用,使得发表学术论文从单纯的创造性成果和学术交流变质为了“竞价排名”的利益交换。硕士、博士的数量泛滥和质量低下使得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市场上也不被认可。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教学研究人员时往往要求应聘者需要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透露出的,显然是对国内现行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深刻的怀疑和不信任。近日,上海大学一名博士毕业生因两次申请学位未果,向法院起诉母校,原因在于该博士生所就读的经济学院提高了校一级对博士学位的要求。上海大学的校一级规定,获得博士学位至少要发两篇论文,经济学院则将数量提高为三篇。该博士毕业生仅有两篇论文公开发表,因此在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博士论文答辩通过之后,被校方以“未达到学位授予基本要求”为由,拒绝评定其博士学位。在两次申请学位均被拒绝后,该生选择了法律诉讼来争取权益。其主张在法律上是否站得住脚是另一个技术性问题,但大学及学院对“获得博士学位”设立论文发表的最低要求是否合理,却值得深思。▌《学位条例》并没有要求“发论文”实际上,在硕士、博士阶段,很多院校都将公开发表论文(有的还对发表期刊有额外要求)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条件,仅以学位论文答辩作为毕业要求的学校反而是少数。例如上海大学,对文科类申请博士学位的科研量化指标便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而原告方所在的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更是把这一硬性指标提高为3篇,这也正是原告方声称“学院在学校规定之外私自设立更高论文发表要求”的争议来源。从我国《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1]中可以看出,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包括: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独立科研能力、有创造性成果。第一项条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要求,而关于学术水平,则由各院校组织学位评定委员会加以评定。为了更加规范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和学位的授予条件,各校通常会制定学位授予细则,而在硕士和博士阶段,许多学校都设定了具体数量的论文发表要求,用以证明学位申请者达到了相应学术水平。▲ 大陆一位演员曾在今年年初因学术论文而被撤销博士学位,其发表于期刊上的论文存在大段抄袭现象。在该事件发生前,曾有记者其论文细节,他回应称“如果我告诉你我写完了,结果盲审没通过,那我多丢脸啊”。 梨视频明确、固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固然可以减少寻租空间,但从《学位条例》所规定的博士(硕士、学士同理)学位要求来看,具有广泛学科知识、独立科研能力、创造性成果似乎并不能必然推导出“在学期间必须在期刊上公开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反之,即使有学生公开发表了一定论文,也不能必然推导出其已经满足了学位所对应的学术水平。换言之,《学位条例》本身以抽象的规定将学位评定的具体条件和操作流程保留给了各院校,但目前广泛存在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所谓“公开发表论文要求”,既不能构成具有相应学术水平的充分条件,也并非必要条件。▌“发论文”的硬性要求却催生出了一条产业链然而,各高校将公开发表一定数量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条件,已经造成了一些负面现象。由于不同高校指定的发表论文的期刊数量有限(如“核心期刊”、“SCI”、“全国性期刊”等等),期刊的“版面”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稀缺资源,在学术出版界出现了怪异的现象——在期刊上发论文,不仅期刊没有稿费,作者往往还要缴纳一笔价格不菲的“版面费”。对此,有人声称,学术期刊与一般出版物不同,其读者相对有限,订阅零售的收入不足以应对编辑部日常开支,因此需要向论文作者收取一定数额“版面费”。▲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评价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为早期的印刷版存档。 libepsl / flickr.com虽然学术期刊有特殊之处,部分销量不佳的期刊确实容易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但向作者收取高额“版面费”的做法与知识产权中“智慧成果有价”的法理、以及一般作者向期刊投稿可获得稿酬的情理均有所不合。更何况,一些内容质量低、引用数量和参考价值不足的期刊,在收取版面费的标准和流程上并不规范。许多期刊在收稿时并不明示有“版面费”,却在接受投稿后明示或暗示作者,需要收取一笔数额不少的“版面费”,否则文章就将推迟或者不能发表。学校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发稿,期刊编辑部手握有限的“版面资源”,一些学术声誉差的期刊深知学生、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便以“加急费”等名义不断加价,以至于论文投稿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甚至有专门的中介商在中间协调。“版面费”、“审稿费”、“加急费”等等费用,使得发表学术论文从单纯的创造性成果和学术交流变质为了“竞价排名”的利益交换。▌“硬性要求”带来的“学术垃圾”由于高校将学术论文发表设置为学位授予的前置条件,一些学生为了完成论文发表任务,也参与到产业链中,甚至有学生选择论文代写、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的手段。即使是学生独立“创作”的论文,内容多半也了无新意,不是基于前人同样性质的“应付式”研究,就是找寻几篇研究主题类似的文章七拼八凑“洗稿改写”……在整个过程中,论文写作变成了对学校硬性要求的应付、对发文成本的算计。至于论文本身的质量,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学生本人不关心,设立标准的学校不关心,发表“学术垃圾”的期刊更不关心。随着论文低质化、学位泛滥化现象的扩展,学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既包括认真学习研究的人、也包括出于“应付”心态完成发表任务者)。许多人对于硕士、博士等学位背后应当真正对应的学术水平并没有理解,或者干脆不关心,发表论文只是应付,获得学位也只不过是为日后的就业提供一个敲门砖,或是转化为工资、职位等现实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已。但问题在于,硕士、博士的数量泛滥和质量低下使得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市场上也不被认可,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教学研究人员时往往要求应聘者需要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透露出的,显然是对国内现行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深刻的怀疑和不信任。▌“司法约束”和“学术自治”有何矛盾?其实,学术界一直在寻找改善“唯论文”现象的方法。2018年,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机构就联合发文要求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但从上海大学博士毕业生起诉学校时提供的材料来看,上海大学仍然认为,在学位授予上设置量化指标的做法与清理“唯论文”并不矛盾。见清理“四唯”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么被高校所接受。▲ 2019年,陕西一所高校召开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研讨会。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通知,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旨在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 csiic.com至于各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是否能够在行政诉讼中受到法院的审查,传统的见解和当前的司法实践其实都略显保守。传统欧洲大陆法学界有“特别权力关系”一说,即视学生、军人、公务员、囚犯为处于一种“特别权力关系”中的特殊人群,处于被管理、被惩戒的地位,因此不能请求司法机构审查这些机关的“内部行为”。而在我国行政诉讼历史上,学生起诉学校管理或学位授予行为的案件刚开始出现时,受理案件的法院也通常以“学校不是行政机关,因此不是行政诉讼的适格主体”、“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属于其内部行为,不能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等理由拒绝受理或加以驳回。但是,在基本权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的当代,各国也在逐步扬弃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概念,逐步承认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学位授予等行为具有行政行为的性质,学生的权利也可能在此过程中受到侵犯,因此承认了司法可对传统上属于学校的“内部行为”进行审查。中国的司法实践早在1999年就承认了学校的毕业证与学位证颁发属于法院可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在 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正时又明确了学校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也收录了两例学生状告学校学位授予的案件,承认了学校授予学位的行为可以由法院进行合法性层面的审查。只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性案例中所持的见解认为,对学士学位授予的司法审查不能干涉和影响高等学校的学术自治原则,学位授予类行政诉讼案件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当以合法性审查为基本原则。即对学校学位授予学位的诉讼,原则上只审查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的决定过程,及其所依据的规定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对各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内容本身是否合理,法院基于学术自治的原则不介入审查。从这个角度看来,尽管法院对高校学位授予等行为的审查基本摆脱了“特别权力关系”的束缚,承认学生如对学校不授予学位的决定有所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审查学校的相关决定是否合法,但学校授予学位与否的依据本身则不是法院所审查的对象。这就使得法律上对于学生权利的保障并不周延,欠缺合理性、实质性层面的司法审查,难以约束高校也许有些任意、有时也不甚合理的学位授予标准。也因此,上海大学该博士生及其代理律师也表示“希望将学位授予纳入严格的司法审查”。▌“加分项”而不是“硬指标”从另一方面来说,彻底抛弃论文作为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的作用,又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对于学校和导师而言,除去论文这一硬性而明确的评价标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论文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独创成果,且高校设立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学位授予前置条件的初衷,也许也是希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准。从论文与学术能力的关联性上来看,似乎也不能说将论文与学位挂钩完全没有合理性。事实上,作为科研工作者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论文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能反映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即使我们认同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不应该“唯论文是从”,但作为需要有一定独立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成果的学生而言,也确实需要论文这样一个载体和形式。因此清理“唯论文”不应该理解为从此抛弃论文,只是在评价学术能力的维度上应该更加多元化,减少论文发表数量等绝对硬性的要求。▲ 部分高校针对社科类、艺术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可以采用毕业设计、毕业作品等代替毕业论文,在保证先进性、独创性的基础上进行答辩,通过者可获得学位。图为今年6月,一位插画师在微博上举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的毕业作品涉嫌抄袭。 新浪微博 @杉稚从实际操作来看,无论是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几乎都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毕业论文(或者设计、作品等)。因此面对“公开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学位授予前置条件所具有的问题和弱点,不如将学术能力的评价标准回归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专业课程和研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用于“灰色产业链”上的“发论文硬指标”上。至于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妨将其作为学位授予时评价其是否具有相应学术能力的参考或“加分项”,而不宜作为一项硬性条件,武断地拒绝未达到“量化指标”研究生的学位申请。注:[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的标准为——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恒转

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

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资料图:图书馆里学习的学生。来源:东方IC朱永茂 摄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资料图:高校学生正在参加毕业典礼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  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

冬则炀之

一年5万人博士学位造假,“翟博士”只是1/50000

本文授权转载自:育论场(ID:Etalking)作者:陆思齐丨编辑:陈某凡翟天临事件发生后,我们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几篇外媒关于博士学位猫腻的报道资料,从这些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学术学位的混乱程度已经演变成了教育领域的全球危机。“每年合法授出的博士学位约合4万,而通过造假颁出的博士学位就达5万。从数据上来讲,超过一半声称有博士学位的人都是骗子!”外媒Reference在早前的一篇文章中就此指出“diploma mills”(“文凭工厂”、“野鸡大学们”)已成为一种公开现象,但由于其具有隐匿性并且难以追踪,想要进行监管和规范仍然较难。在相关报道中,我们看到学历造假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0亿美元。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均出现过学历造假事件。在媒体多次曝出相关学历造假问题后,该现象仍在持续上演。从每年所呈现出的造假趋势上来看,假学历现象并没有得到大幅抑制。“无形造假”:假学历正在全球蔓延2013年,BBC发表长篇调查报告揭露出英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学历骗局”:不用完成学业和任何学术成果,伦敦美国大学就给一个虚构的人颁出MBA学位,这项假学历服务只需缴纳4500英镑学费即可最终成交。AUOL网站主页(图源:BBC)在宣传资料里,伦敦美国大学(以下简称为AUOL)将自己包装为“远程教育先驱”,宣称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但事实并非如此。调查员首先以管理咨询师身份化名为“Pete”制作了一封假简历,并写上自己拥有15年工作经验和英国学士学位,将其递交给了AUOL。尽管随后校方要求提供学历复印件和照片,但调查员并未补交上述资料。仅四天后,AUOL就发送电子邮件说根据以往录取经验申请已经成功,收到4500英镑学费后将发放正式录取通知。当调查员深入询问是否需要提交作品时,校方答复称:“鉴于其所拥有的资质和专业经验,他不需要再上任何课程。”讽刺的是,Pete只是一条狗的名字。对方表示不需要再上任何课程(图源:BBC)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数百名高管曾列出过自己拥有伦敦美国大学文凭,并始终坚称自己有为了获得学位进行过学术工作。而伦敦美国大学也声称自己不是一所冒牌大学,并为所颁出的学位进行了可靠性辩护。但这已无法影响人们对这所大学所产生的“野鸡”看法。在美国,学历造假已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20世纪初,美国医学学历造假一度十分猖獗,学历贬值让当时的医学学生苦不堪言,机构难以辨别学历真假,获得假文凭的学生医术水平不高,这一现象被称为“医学庸医”。80年代,联邦调查局实施了一项名为“Dipscam”(中文译名“笨蛋”)的专项整治计划,一口气关闭了39家制造假文凭的机构,并对相关造假人员进行刑事定罪。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成员George Gollin在接受CNN采访时指出,从他的估计来看,每年美国有超过10万个假学历被售出,而想要获得这些假学历通常只需花费1000美元左右,造假成本并不高。Gollin在采访中特别表示,注意到这个现象源于意外收到的一封的学历推销垃圾邮件。而这其中大多提供假学历的机构都会取一个与知名大学相似的名称,用以和真正的名校产生混淆。学历造假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包装自己的简历,以期望获得知名公司青睐和理想回报。越来越多的野鸡大学和假学历正演变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重大危机。假学历伤人伤己Gollin在采访中说到,要建立一所看起来像是真的大学只需要有一个网站。而这些网站只需要两个基本要素:一个购买学历的付费方式,一个能让潜在雇主验证其学历真实性的地方。更夸张的是,还有一些野鸡大学可以根据买家的“生活经历”来决定授予其何种学位。更有甚者只需要上一周左右的课程就可以颁发硕士文凭,而这些课程实质上仅是为了满足当事人心理的一种安慰。野鸡大学对学历的伪造是一方面,那些拥有正规办学资质,合法合规运行的学校同样在变相“造假”。AlterNet发现不同学校对PHD学位的授予存在差异化标准。在野鸡大学三天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而有些正规的“差大学”则只要求三个月或者30页论文就可以拿到。在学习周期和论文数量上的浮动已经形成了变相造假现象。“假学历”得来终觉浅,有着真才实学的人还未意识到这些泛滥的假学历正在如何影响着他们的下一阶段求学、生活和工作。在美国,对入学前的经历进行“学分奖励”已经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机制,某些地区可以完全根据先前所学来授予学位。高校对这些学分和学位授予拥有自主权,但同时也依赖于美国教育委员会( ACE)所给出的学分评定推荐,这恰好给了“野鸡大学”、“差大学”可乘之机。例如第二外语能力的评定,不管你是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还是从家人那里从小学会,只要被验证听说读写能力出众就可以获得学分。由于这项制度的存在,不少“野鸡大学”便开始利用其中所存在的漏洞,对同样经历的学生给出更高的学分评价,甚至想方设法地翻阅个人过往经历用于学分评定。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未被真正鉴定就已给予学分甚至是学位,这对仍在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相当不公平。这才仅是其一。在AlterNet对假学历的设想中,我们看到假设超过三千多家的野鸡大学仍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着这些假学历,并持续向只要愿意付费的人兜售,那么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这场学历灾难中独善其身,就业市场上将充斥着数十万拥有假学历的人和你竞争同一个岗位,而你在竞争失败后还将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够优秀,丝毫未意识到对方可能上交的是一个假学历,他在能力上根本不如你。树活一层皮,佛争一炷香,教育学历造假面前人人都要争一口气,翟天临事件的持续发酵并不是因为单纯的造假。翟天临致歉信在学术圈,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闷头青年”大有人在。这些年轻人一边期望着通过教育走向成功,一边忍受着孤独和劳累。如果不能给到一个合理的处理结果,115万博士将在新年后的第一周集体失去梦想。本文编译资料来源:1.《How Many Fake Ph.Ds Are Bought Each Year?》,Reference2.《Uncovering the multi-million dollar fake degree instry》,CNN3.《American University of London sells study-free MBA》,BBC4.《Does Your Doctor Have a Fake Degree? The Billion-Dollar Instry That Has Sold Over a Million Fake Diplomas》,AlterNet

大蜗牛

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

(原标题: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中国新闻网

腐女子

教育部:导师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博士按时毕业不是梦

日前,国家教育部在其官方上面刊登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311号(教育类212号)提案答复的函(教提案〔2020〕第11号)(简称《函)),主要提到了“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具体如下:(一)《函》提到,教育部历来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多个管理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包括: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改革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1995〕20号),下放了博士生导师评审权。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文件强化了研究生导师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三大基本素质要求。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结合高校特点,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提出了正面倡导并划定了师德底线。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包含“三个坚持”、“三个突出”、“四个严格”、“四个强化”和“一个加强”在内的15项具体任务,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二)《函》还提到教育部下一步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要求培养单位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针对研究生教育特点,聚焦导师指导环节,要求导师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明确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切实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延伸阅读:近年来,通过相关媒体报道,社会上越来越重视博士生延期毕业的事情。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有高达60%以上的博士生都无法在博士学位攻读时间三年内毕业,大量存在延期。部分观点是博士学位本身难度过大,三年内无法完成,因而建议学校延长博士生学制,即将三年博士延长至四年甚至更长,以便博士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科研创新,达到博士生毕业条件。对于该要求,很多知名大学已经开始采取了行动,2014年复旦大学将博士生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2015年厦门大学将博士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了四年,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也将博士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了四年。但面对大量博士延期毕业的事实,也有部分观点认为,这种延期并不是学生博士工作不够充实,创新度不够,而是有些导师故意不让学生毕业,多留一到两年帮自己做项目等等。从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件非常让人气愤的事情。对于博士生来说,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很多博士生是拖家带口的在读,而晚让他们毕业一年,就意味着他们的家庭负担更加沉重一年,同时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更大。而这也是很多博士生有抑郁症或者轻生的念头的由来!此外,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导致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是导师让学生做了太多和科研、和学业无关的事情。比如说帮导师报销、接待、当人肉快递出差等等,虽然这种事例不多,但是肯定存在。针对以上现象,本次教育部针对政协提案的《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精准找到了导致博士延期毕业的部分症状,明确规定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博士生们应该会迎来改变自己环境的春天,他们将有更多的时间聚焦自己的学业、科研和创新!欢迎关注,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往期文章四川二本志愿征集发布,二本录取没上?不要急,大量补录志愿等你多地发声要求非全日制学历一视同仁,真的能实现吗?2021年THE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进入前20,南科大吊打传统名校

爱之杀

为什么很多硕士都有考博士的念头,但大部分人又放弃了?

近十年,考研的人数呈指数型增长,硕士研究生遍地都是。曾经那些如果是硕士学位就可以待遇从优的工作也慢慢提高了门槛,硕士的身价也逐渐降低。而与此同时的,博士研究生却越来越多。很多硕士在读研期间必定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考博士,就如同在读大学期间必定思考的问题是要不要考研。有考博想法的人很多,但真正考上的人却很少。很多硕士有考博士的念头,是因为硕士找工作愈发困难。我国每年毕业的硕士超过五十万人,比十年前多出了十几倍,因此硕士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硕士生找到的工作条件、待遇也大不如从前。很多人都称,现在的硕士找的工作和以前的本科生差不多,工资可能还没以前高。这虽然说得比较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总而言之,现在的硕士找工作确实变难了。塔主这个专业的硕士毕业后基本到设计院工作,听起来光鲜亮丽,经常出差去不同的地方看风景。但实则是常年出差照顾不了家庭,工资又少得可怜,经常加班到深夜。所以,很多硕士开始寻求其他出路,而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就是升学,继续深造。因此就有了很多硕士想考博士的念头,不仅是在读的研究生,有些毕了业的研究生也会考虑辞职考博。除了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还有一部分人站得更远一点。对于很多硕博连读的人来说,花六年甚至五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一毕业就是中级职称,然后找一个科研院所做科研,或者去学校当老师,虽然工资也少点,但工作自由,比那些在公司的人强多了。同时,还有些人为了科研而奋斗,由于在学校太过优秀,刚毕业就被评为副教授、教授的也大有人在,能够在学术圈施展拳脚也是值得奋斗的事业!所以,读博士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博士毕业后如果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那么博士期间辛苦几年也是值得的。很多人在研三的时候都会做一番思想斗争,是找工作赶紧赚钱,还是读博士熬几年呢?事实证明,读博士的人还是少数。我国每年招收博士不到十万人,平均两个博导才能招一个博士,可见博士人群虽然在壮大,但远不及本科生和硕士生。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考虑读博,而最后真正读博的人又少得可怜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博士很苦。要知道,博士期间做实验、写论文并没有看起来这么轻松,那些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处理不好的数据、写不出来的论文、审稿人刁钻的意见,以及导师的不断催促,年龄的增加,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冲击着当代博士们的心灵。博士期间因为各种事情苦恼、抑郁、甚至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博士生确实太苦了。博士毕业后,也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塔主不知道大家对于好工作是怎么定义的,事少钱多离家近?可世上哪有这么好的工作,大部分博士毕业就是进高校或科研单位当老师,大学老师可能没有其他老师这么忙,但也有来自科研、评职称的压力,有时候为了写基金本子熬好几个月,像是又回到了博士期间。其次,老师的工资实在少得可怜,尤其是讲师,可能还不够养家糊口。所以,如果在硕士毕业就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谁还会读博士呢?想读博可能也考不上,博士入学考试竞争激烈。相对于硕士而言,博士的招生名额确实很少,可能都做不到每年一个老师招一个博士。塔主有朋友考博时,有10个人报考了同一个导师,最后只留一个人。所以,就算你真的想读博,也不一定有机会。当然,硕博连读会更容易点,但是也要看硕士的导师能力如何了。一般大家读博士都会去好学校找好老师,但这样很容易扑空,因为好老师会优先招收自己硕博连读的学生,其次才是考博的学生,这无疑给考博的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博士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大部分都在博士的门口转了转就回去了,塔主想说的是想好了再做决定,做了选择就认真地走下去,不管是读博士还是找工作,都要竭尽全力,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明天!

无益

北大博士啃老18年,事实证明:高学历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绝佳出路,而对于一些寒门学子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更是一个至理名言,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鲤跃龙门”,“金榜高题万世名”,收获“名”与“利”。事实证明,读书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许多人也通过读书这条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是这条成功之路偶尔会发生“意外”,张进生就是那个“意外”下的受害者。单说起张进生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甚至是不认识的,但是你要是在他的名字前加上“北大博士”“失业18年”“啃老”这些前缀,估计许多人就会略带些嘲讽的语气说:“他呀!那个坑爹又坑妈的北大博士生。”张进生“北大博士生”的头衔由最初的光环变成现在的禁锢,使他沦为他人眼中的失败者,这样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需要我们进行深究、反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说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比较浅显,要想真正通透的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进行实践。张进生的悲剧人生最大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脱离,虽有满腹的才华,但不能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那就是一文不值的。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是农民,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他父母还是辛苦拼命赚钱供张进升上学,想着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张进生也不负众望,努力学习。在他18岁时成为了他们家乡的第一个大学生,考入湖南医科大学。在大学期间他也不松懈,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了天津的一家医院,成为了一名医生。本以为人生就能这样顺畅的走下去,湖南医科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在岗位上肯定能大放异彩,但是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学校里的高材生却不能胜任医院里的工作,张进生怕血,不敢进行外科手术。虽然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现实面前却寸步难行。张进生当了三年医生,现实让他感到挫败,为了逃避,他决定继续深造。在他经过三年的研习考取了北大的硕士研究生之后,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读书对张进生而言是一把稳稳当当的梯子,他只要一步步向前爬就可以了,但他没有意识到读书成就了他也害了他。有句话说得好,“有知识不会运用,就如耕耘而不播种”,张进生的问题不是在于“没有知识”,而在于“不会实践”,就算读再多的书也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无用功”。不懂与他人相处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亚力士多德就说过:“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总是生活在团体社会之中,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正确处理好与社会关系。张进生在毕业进入医院工作时,他的同事对他的评价都是古怪孤僻,不善于交际,他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既不会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也不会搞好上下级的关系,这直接导致他三年的医生生涯痛苦不堪,过得很压抑。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论你有多么强的能力,别人都不会认可你,尊敬你,反而会觉得你孤傲清高,目中无人,这对在需要群体中生存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即使你成功了,你的生活和身心都不会幸福。自负“自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坟墓,足以埋葬任何一位伟人和智者”,生活给极度的自负的人的唯一馈赠就是无尽的绝望。张进生之所以会失业18年,沦为低保户,肆业在家靠父母接济,就是因为他自负。他虽然没有读完博士,获得博士学位文凭,但是在他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学识渊博,足以媲美那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了,所以当他来到兰州一所医院,拿着只有1000块钱的月薪,连自己博士期间5000块钱的补贴都比不上时,他心里是极度不平衡的。当时他为了生活,并没有放弃这份工作,但是女朋友的挖苦成为他自负情绪爆发的导火索——他的女朋友当面指责他说:“就你!有钱人的零花钱都比你的工资多,博士都没读完还跑到这种地方来上班。”感到自尊心受伤的张进生一气之下辞掉了工作,准备重新找其它的工作。但是因为“眼高手低”,认为自己学识渊博,有着北大博士的头衔,一些薪资低,待遇不好的工作他根本看不上,他的目标是那些“体面”的工作。但致命的问题是,他空有才识,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没有企业、公司看上他。受到自负心理的影响,张进生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精神和身心备受打击的他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开始了长达18年的闭关生活,一切生活开支全靠父母接济,每天就躲在家里无所事事,他曾经为了逃避职场生活而选择在校读书,现在为了逃避挫败的现实而在家混吃混喝,成为人们口中嗤之以鼻的“啃老族”。张进生的自负最终害了他自己,他沦为低保户,需要靠国家政府的救助才能勉强维持生活,他的父母这么多年来对他付出的时间和金钱都打了水漂,本以为含辛茹苦培养了一个北大博士生就能改变寒门学子的命运,没想到最后,一事无成,还要操心他的生活,一把年纪,外出挣钱养活他,也难怪网友会说他坑爹又坑妈。张进生的人生悲剧告诫我们。“死读书”是一条“死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普遍都是拿着高学历的文凭,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一方面不安于现状,不接受相对较低薪的工作,一方面又不能胜任高技术的工作,导致出现许多像张进生这样的失业人员。另外,不要把“能读书”“高学历”当成成功的唯一标准,成功只靠读书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懂得与他们的相处之道。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