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多为综合开发项目,可能包括农、林、牧、副、渔和加工业等项目,建设内容比较复杂。需要重点研究:市场分析,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原材料供应等;农业项目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效益与费用的不确定性较大。项目经济评价一般分项目层和经营层两个层次,项目层次评价以经济分析为主,财务分析为辅,经营层次评价只进行财务分析。农业综合开发、种植、养殖等行业均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一)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设施农用地备案等数据,建设耕地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基本地块权属、面积、空间分布、质量、种植类型等大数据。开展渔业水域空间分布、渔船渔港和渔业航标等调查,形成覆盖内陆水域以及全球重要海域和渔场的渔业水域资源大数据。 (二)建设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依托全国统一的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国家重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绘制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分布底图,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种质资源的数字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监督管理。开展动植物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库,为品种选育、产业发展、行业监管提供大数据支持。 (三)建设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建立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电子台账,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信息数字化。采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数据,建设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推进全国农垦资产管理数字化,加强对国有农业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监管。 (四)建设农村宅基地大数据利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卫星遥感等数据信息,结合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等资料,构建全国农村宅基地数据库,涵盖宅基地单元、空间分布、面积、权属、限制及利用状况等信息。推进宅基地分配、审批、流转、利用、监管、统计调查等信息化建设,及时完善和更新基础数据。 (五)健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农业补贴发放、投入品监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家庭农场名录等系统,按照“部级统一部署、农业经营主体一次填报、多级多方共享利用”的方式,完善经营主体身份、就业、生产管理、补贴发放、监管检查、投入品使用、培训营销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基础数据,逐步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生产经营信息动态监测。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会议总结发展成就、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布局。在“三农”工作方面,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吹响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军号。实践经验表明,推动全域有机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乡村振兴的任务有食品安全建设任务、粮食安全建设任务、乡村社会安全任务、生态环境安全任务、国际农业安全任务等,几项任务并存,要求走综合发展路径。我国在应对粮食安全问题上,积累了较丰富的传统经验,然而其余几项均为相对新的问题,而且即便是粮食安全问题的形态与历史上相比也大不相同。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的乡村振兴工作唯有创新,才有出路。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从在战略上对乡村振兴予以高度重视。现实中的几大农业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在战略层面寻求同时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方法是稳步推进建设的关键。比较国内外现行多种农业类型后,我们发现,有机农业可望实现多个目标,同时解决几大农业安全问题。这是因为:第一,有机农产品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第二,大量研究证明,用有机农业技术替代氮肥、农药、除草剂等常规现代农业技术,可以保障谷物、豆类、蔬菜、水果亩产量与动物生产率水平持平,因此推断有机农业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第三,近期有机农业产值年增长率高,消费者愿意支付有机产品以更高价格,在总体上可增加乡村板块经济权重,有利于稳定乡村经济社会基础,吸引部分城市人员回流乡村,有利于解决乡村社会安全问题;第四,有机农业使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系统健康型技术,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可望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第五,假如一地、一国能够解决上述农业安全问题,就将为其他地区与国家解决农业安全问题提供参考,为解决全球农业安全问题探索道路。从地理系统意义定义的全域有机农业是指乡村地理单元内,不落一户、不落一块土地,完全实行有机的农业。全域有机农业除了包括有机生产之外,还有有机社区与有机社会两部分建设内容。2013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全域有机农业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位一体,同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取得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全域有机农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可行路径。(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
2019-05-13 06:4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丁施昊 邱建平 县委报道组 孙丽雅考察有机茶田,茶农刘金法(右)为嘉宾介绍。5月12日下午,在松阳县新兴镇的大木山茶园里,上安村茶农刘金法正在介绍他家的有机茶田,各国专家学者、各地农业种植大户等在一旁仔细倾听。这是中国·松阳现代有机农业峰会的考察项目之一。开幕式峰会在当天上午开幕,吸引了300余位嘉宾参与,其中包括来自18个国家的农业专家。峰会期间,各国专家学者将围绕“有机农业、安全生活、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带来精彩的主旨报告,分享有机农业的最新进展和想法。松阳茶园松阳熟,处州足。松阳是传统的农耕大县,时至今日依然保存着相对完整的农耕文明形态。近年来,松阳在生态农业发展上不断摸索,已经高标准建成了一批高品质生态农业基地,累计建成了34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点,建成了水韵象溪、摄影四都、茶香江南和古韵三都等4条农业产业景观带,发展生态农业逐渐成为政府引导下的群众自觉。松阳玉岩镇农户种植的原种有机土豆截至目前,该县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茶叶、香榧、油茶种植面积分别达12.9、7.5和9.9万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08亿元。有机农业峰会开幕式现场松阳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极其严峻的现实下,松阳正在往发展有机农耕的方向迈进。而组织本次峰会,便是希望通过搭建国际有机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凝聚各方智慧,为打造“有机农耕强县”助力。
封面人物:中粮我买网CEO 赵平原三农日报第414期今日名言:最好的与最坏的创造了历史,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佚名看三农日报,发现更大的产业!「要闻」1、研究发现:有机农业产量低于传统农业近日,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学院(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学者在著名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研究结果,从肥料转化对比、空气排放、粮食产量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非常惊人的数据和结论:相比于常规的现代工业化农业,有机农业实际上并不环保,甚至对于某些作物,有机农业的碳排放量增幅达 70%,而和这样的环境代价紧密关联的,还有一个严峻的产量问题——有机农业的生产比传统农业的产量低。所谓,有机农业,一般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肥料、基因改造生物、动物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非天然物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与之相对的,如今主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工业化农业。2、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3月13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导督促各地用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通知》要求准确把握政策,杜绝借整合之名乱作为。要求各地严格在832个贫困县内整合规定范围的涉农资金。同时,明确列出整合资金支出的负面清单,包括但不限于村级办公场所、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购买各类保险,偿还债务或垫资等。3、尽快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实施13年,鉴于当前食品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上游源头风险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与立法之间存在脱节问题,应尽快展开立法修订,推动源头监管和全程管控,严格产地生态环保监控、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满足当下及未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解决确保食品源头安全的民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地方大动作」4、云南到2020年建成10个绿色粮食基地《云南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18-2025年)》日前印发,《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个绿色粮食基地。《规划》分两个阶段提出了我省粮食全产业链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粮食种植规模化、产业化能力显著提升,粮食流通效率明显增强;粮食加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衔接;企业产业链深入融合,全省建成绿色粮食基地10个,全产业链聚集区5个,10亿元以上粮食全产业链企业达到20户,50亿元以上粮食全产业链企业2户,100亿元以上粮食全产业链企业1户,粮食全产业链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5、河北:到2022年营收超50亿元产业集群170个左右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方案》提出,突出区域特色,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做优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方案》明确了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主要目标,到2022年,县域特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一批名品名牌,打造一批名县名镇,推出一批名企名家,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70个左右,超100亿元的100个左右;根据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在年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中筛选100个省级重点支持,集中政策和优势资源,加快实施振兴攻关,到2022年使其营业收入比2018年翻一番,总额力争突破3万亿元。到2025年总额力争突破4万亿元。6、山东济南:建立农村闲散土地数据库近日,山东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的通知》。据悉,在对全市农村闲散土地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济南将建立农村闲散土地数据库,利用3年时间完成盘活利用,其中今年完成工作总量的20%,2020年完成40%,2021年完成40%。济阳区作为全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区县,将提前至2020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闲散土地盘活利用任务。「产业新势力」7、我国鸭行业 首个无疫小区通过国家验收近日,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宣布,经过全面仔细的现场评审,河南省华英无疫小区达到肉禽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标准要求,具备维持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状况的能力,予以通过。至此,华英无疫小区成为河南省第一个通过评估验收的无疫小区,也成为全国鸭行业首个无疫小区,是华英公司继2014年通过对欧盟出口卫生注册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管理突破。8、基因编辑大豆油在美上市据报道,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的Calyxt公司宣布,其基因编辑大豆油在3月1日上市销售。与普通豆油相比,这款Calyno高油酸大豆油含有高达80%的油酸,20%的饱和脂肪酸,且不含反式脂肪酸。豆油在氢化处理时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后者提高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鉴于该豆油来自基因编辑技术,没有引入外源基因,因此在美国不纳入转基因食谱监管与标识范畴。Calyxt公司专注于使用植物基因编辑技术,来开发更健康的生物技术食品成分和农作物。此前,该公司还开发了高纤维的小麦和双低油菜。9、一亩田发起农业电商精英扶持计划3月14日消息,一亩田计划自2019年起推出农业电商精英扶持计划,将在三年内投入价值3亿元的行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数千个农业电商精英。所有加入该计划的用户,将获得一亩田的一系列支持:包括一亩田的首页推荐位、电商能力系列培训课、与一亩田的合作机会等。此外,一亩田的高级运营专家以及电商战略顾问还能对用户进行相关指导和咨询,并为其提供资金、品牌、精准商机、政策解读、行业大数据等行业信息。一亩田方面还要求,加入农业电商精英扶持计划的用户需拥有4人以上的团队,年龄限制在25-35岁之间,同时具备工商注册资质、固定资产投入在50万等条件。10、3月20日起京东拼购将暂停自然人主体入驻拼购店3月14日消息,京东拼购发布公告,称3月20日起将暂停自然人主体拼购店入驻(个体工商户主体正常开放入驻拼购店),现存拼购个人店中自然人主体商家,现阶段可正常续约正常运营。据悉,本次规则变更于2019年3月13日进行公示,将于2019年3月20日正式生效。11、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需克服三大障碍第一,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冷链物流的基础配套设施初始投资成本巨大,而这种投资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时,盈利能力总是较低的。第二,冷链市场尚无统一的规范标准。我国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都不甚健全,缺乏必要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第三,冷链信息化程度还有待进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目前还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导致“断链”现象严重,冷链腐损率较高。12、报告:生鲜消费者已进入品质时代《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经历2014-2015年的高速发展期后,在2016年迎来洗牌:一方面,一大批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或倒闭或被并购;另一方面,巨头入局,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拥有全产业链资源和全渠道资源的企业将愈发具有优势。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已经处于后成长期,消费者生鲜消费进入品质时代。「观点」13、58同城姚劲波:手机成为新农具 互联网最大红利在乡村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表示,手机正在成为农民的新农具,下一个十年,最大的互联网红利一定是在乡村。姚劲波说,互联网经济并不是只有在大城市才有发展基础,互联网的下一波发展红利在乡村。农村的通讯基础设施越来越健全,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民越来越多,未来农村地区购物、找工作、找房子等本地化的服务都有望在网上完成。手机正在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新生产力。14、唐功满:做零售核心是商品+服务中国零售业生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功满表示,做零售的核心是商品+服务,剩下的是技巧。生鲜采购部一定要关心的三类指标,第一个就是毛利,第二个是销量,第三是库存。本文由农侠会整理编辑!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重点农业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① 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② 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③ 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山东省已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山东省此次在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16市共创建30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文件中也明确了申报主体、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程序及相关要求等内容;要求各市按照要求于2020年11月30日前将创建材料、申请备案文件和推荐表等申报材料报至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一、概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邦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农民新的农业经营实体,如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劳动分工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与农业有关的利益为纽带,整合联盟管理机构。但是,联合体式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如何运转?其发展中又将面临哪些困难,而这些困难该如何应对?当前产业现状下我国农户该怎样推动创新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现状,提出有利于其发展的转型之路,从而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阐述。二、产业现状(一)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缺乏创新现代农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是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变革的结果,想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不仅要解决我国农业产业中市场大而生产小的问题,更要重视经营组织的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正在进行中,这是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阶段,创新更是为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铺垫可持续发展道路。(二)资金流动解决资金投向与资金不足双重难题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部资投向与资金不足问题并存,但龙头企业可以利用资金、资产优势解决自身以及农户的资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提供生产性贷款担保、以优惠价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以降低成本。(三)发展能力不足制约联合体组织创新深入推进现有联合体普遍缺少人才,导致其发展能力不足。长远来看,联合体若想顺利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升级,需要培养产户的发展和参与能力,只有兼顾能力培养与组织创新,内向的组织创新,才能为开放式创新的组织进行优化。(四)“排斥” 普通农户缩小了组织创新受益范围合资企业成立初期,具有“精英俘虏”和“排斥”普通农民的典型特征。但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将成为少数家庭农场、大量小规模兼业农民共存的格局。如果农业创新“拒绝”普通农民,则与推进农村产业发展融合精神相违背,更加缩小了组织创新受益范围。三、存在问题(一)联合经营潜在收益是联合体产生的根本诱因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其比较优势集中在农业产业链的前后环节。但农户相对弱势,资本、技术、风险等制约因素很难突破,因此,联合体需要构建更为高效的农业产业链,让各方主体承担较为优势的产业环节,共创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局面。(二)政府部门外部推动是联合体产生的直观触发因素创新动力来源于企业家职能或动机的实现。企业家发现了盈利机会后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以其自发建立的经营组织促进产业组织创新。而对联合体的产生来说,虽然潜在收益和新型经营主体两个客观因素已经具备,但联合体的成立仍需要政府部门外部推动,这就大大降低了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其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四、转型之路(一)制定联合体标准,开展示范联合体创建选择标准和指标制定的分类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让不同类型的产业以产业联接、要素流动、利益共赢为内在推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并对示范联合体重点支持,实行动态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农业产业市场。(二)扶持示范联合体,重点扶持联合体内部的经营主体整合涉农的相关项目资金,着力解决制约联合体发展的瓶颈制约。通过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提升农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等方面,建立强大的基础支撑。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信用担保、融资风险补偿、农业保险、政策补贴等。(三)搭建联合体发展平台,优化联合体发展外部环境搭建人才支持平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与联合体对口联系,并结对帮扶开展合作共建;搭建主体培训平台,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为联合体开展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应用等;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使联合体区域能够覆盖建立一个信息资源收集、分类和规则分发系统,对生产经营进行精细化管理。(四)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建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2017年,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联合体成员之间通过内部协调,通过有效规范生产和经营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品牌效益。四、政策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引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全系统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在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产业链价值,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共赢发展。这也为扎根农村,与农民联结利益的供销合作社带来了发展良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什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基本特征▲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一般由一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关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发展。▲龙头带动,合理分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素融通,稳定合作立足主导产业、追求共同经营目标,各成员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普通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协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怎样发展?《意见》指出,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坚持市场主导、坚持农民自愿、坚持民主合作、坚持兴农富农的原则。尊重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是否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选择哪种合作模式,都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拉郎配、一刀切。并要兼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诉求,共商合作、共议发展、共创事业,通过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值潜力。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表示,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机制。《意见》着眼于不同主体的优势和定位,明确提出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并在充分协商基础上,鼓励制定共同章程,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二是健全多类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包括土地、资金、科技、信息、品牌等在联合体内互联共通,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联合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三是完善多种形式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新型联结方式,引导联合体内部形成服务、购销等方面的优惠待遇,让各成员分享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挥哪些作用?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制定农产品生产、服务和加工标准,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从事标准化生产。鼓励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开展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纽带作用。鼓励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法律和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成员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发挥成员积极性,共同办好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通,使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粘合剂”和“润滑剂”。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基础作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建立健全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鼓励家庭农场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对接、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实现节本增效。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引导各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坚持民主决策、合作共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现有条件建立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多种形式沟通协商涉及经营的重大事项,共同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各成员的话语权和知情权。五、总结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一种创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达到资金、土地、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组合优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阶段,能引领新的农业管理体系更加集约、专业,使组织和社会的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以此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证农业的持续増效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必将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 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1 项目政策背景2.2 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现状4.2 场址条件4.3 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 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 质量控制第九章 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11.1 评价概述11.2 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 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 简 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关联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申请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建议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商业计划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5日讯2019年全国“有机宣传周”启动仪式6月23日在京召开,启动仪式上发布了最新年度《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有机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有机产品生产消费迅速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0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共有1.2万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万余张。有机农业与有机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报告》指出,近些年我国有机产品生产面积及生产产量总体上均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交大的差距和发展空间。在有机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尚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缺失等都是制约当下我国有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些年我国农业生态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的转型也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与方向,我国的有机农业与有机产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报告》显示,有机产品认证情况:我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颁发数量为19365张,其中中国境内共有12226家生产企业获得了18955张证书,境外41个国家的206家企业获得了410张证书。我国东北和东部沿海是获得有机产品证书最多的区域。从整体上看呈东多西少的特点。近年来,四川、贵州、内蒙古和新疆等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有机产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有机种植:有机植物生产面积411万公顷,其中野生采集生产面积为97.5万公顷。有机植物总产量为1335.6万吨,其中野生采集产量37万吨。有机养殖:有机羊近321万只,有机牛近88万头、有机猪近24万头,畜禽及动物产品总产量为518.20万吨。有机家畜的总产量为34.81万吨,其中有机牛23.88万吨,有机羊6.89万吨,有机猪2.23万吨,有机鸡1.15万吨,有机牛乳为257.14万吨。水产品产量为55.95万吨,其中水生植物产品38.77万吨。有机加工产品:2018年有机加工产品总产量为484.42万吨,其中谷物磨制产量最高为150.56万吨,占比31%。有机产品进出口:中国有机产品标准境外认证总面积11.9万公顷,总产量655.1万吨,其中制糖植物产量为380.5万吨,占比58%。按照境外有机标准在中国进行认证的有机作物总面积为35.51万公顷,产量为573.79万吨,畜禽类产品总产量为60.56万吨,水产品为1.44万吨,加工产品1184.3万吨。有机产品消费:2018年我国各类有机产品产值总计为1666亿元,其中有机加工类产品的产值最高,为1089亿元,占比65.4%。有机标志备案数量为19.10亿枚,灭菌乳的有机标志备案数最多,为11.39亿枚。有机产品发放标志总核销量为69.94万吨,其中加工产品的销量最高为62.61万吨,占比90%。有机产品销售额为631.47亿元,其中有机加工产品为596.31亿元,占总销售额的94%。2018年中国有机产品总出口贸易额为8.94亿美元,总贸易量为70.51万吨。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优化认证工作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发展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环保总局于1994年牵头建立了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管理我国认证认可活动的决定,环保总局于2004年正式向认监委移交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职责。原质检总局和认监委先后于2004年、2005年制定发布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规章、标准,建立了我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有机产品认证认可制度。自2011年至2014年认监委先后对标准、办法和规则进行修订,建立了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将对标准和规则进行再次修订,同时将重点开展五方面的工作。优化有机产品认证制度,明确各方责任。一是修订完善《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研究建立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风险检测项目目录》,凸显认证机构对认证结果的主体责任、获证有机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健全有机产品认证全过程追溯机制;二是研究提高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准入门槛,鼓励非营利性机构参与认证工作,避免认证机构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其客观公正性。严格落实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责任。一是严格落实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对认证结果的主体责任、对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健全对参与认证活动从业人员的全过程责任追究机制,落实“谁出证,谁负责;谁签字,谁担责”;二是在有机产品认证领域积极落实《认证机构及认证人员失信管理暂行规定》,建立认证机构和人员的诚信档案,完善永久退出和终身禁入等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严格落实获证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一是要求企业建立有机产品管理体系内部检查制度,并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内部检查结果;二是加强获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机产品标准法规培训,提高其风险防控意识;三是严格要求企业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对有机产品生产、销售等全过程的管理,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四是要求认证机构切实按照规定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跟踪监督。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公布。一是积极发挥“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开展商事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与质量监督联动监管,加强监管联动和联合惩戒,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倒逼获证企业落实其对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二是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建设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推动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农业、市场、环保等相关部门建立对有机产品生产、认证、销售等所有环节的全链条联动监管机制。积极宣传有机产品认证,引导社会认知。一是加强宣传,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有机产品认证知识;二是加大对有机产品概念、获证产品真伪辨别、有机产品认证助力精准扶贫及生态保护等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来源: 中国经济网
说起有机农业,相信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前几年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说的都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高质量、安全营养的有机农产品一下子就成了农业市场的“明星产品”。最近一段世界有机农业好像又活跃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到底靠不靠谱?什么是有机农业其实有机农业最简单的介绍就是以前农村最古老的生活方法,在圈养畜禽和种植农作物时完全不使用现代人工合成的农业、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采用最原始的有机肥和动物的排泄物这种“农家肥”来满足农作物营养需要的种植业,或者采用有机饲料来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以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实行一系列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当然,也有一些思想先进的人效仿外国,将有机农业定义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最健康、最美味的食品一定非有机产品莫属了,没有农业、化肥的污染,纯天然、无公害,但事实真的如我们在在宣传中所见的那般神奇吗?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有机农业并不是真的不用农药,而是使用一些天然农药或者植物源农药。如最常见的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一种天然的杀菌液,它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的无机化合物,本质上讲是对人体没有伤害的,是可以在用有机农业的种植中使用的。而有机农业也是使用肥料的,但使用的是最原始的农家肥。除草,也主要是高成本的人工除草。有机农业对对于土地的要求也十分较高,往往要种植有机农业的土地前几年种植出的产品是不能叫做有机产品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耗地。有机农业到底靠不靠谱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有机农业还是有一定存在的价值的,但产量太低,成本较高的两极趋势,并不能满足如今中国市场的需要,只能当作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有人评价有机产品为“奢侈品”,而有机农业是一种“昂贵而不靠谱的事情”。如果种植农作物时不使用化肥,粮食产量将下降十倍之多。化肥诞生以前,世界各国年年闹饥荒。解放初期,中国化肥还没有大量使用的时候,依然不能满足吃饭的需求。直到现在,在边远山区还有着依靠原生态的耕种生活,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更不要说,让我们拿占全世界9%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了。简单的来说,有机农业根本养活不了我们,也就是为什么有机农业并不能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主流。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土地的国情也并不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因为在中国没有一块安全的土地。对于中国农业来讲,最不可逃避的一个现实就是“化肥、农业的滥用”,部分农民认为年年产量低而不稳,不是土地和自己种植水平的不行,而是化肥、农药用的少。这种“错觉”导致了虽然化肥、农药使用量跟上了,但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却出奇的低,一般氮肥只利用了的功效20-40%,而农药在农作物上附着率也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田地、水源造成污染。除了化肥农药污染土地以外,古老原始的农家肥也是污染土地一柄利刃。畜禽粪便是如今公认的土地污染物,畜禽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作为肥料施用在土地上,粪便中氮、磷养分,微量元素及粪便中残留的激素、抗生素、兽药等污染物直接渗漏在土地中,而长期使用这种“农家肥”。将导致壤重金属累积,直接危及土壤功能,降低农作物品质和产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采用农家肥的农民,后来全都采用化肥提高产量的原因了。除了污染之外,中国的土壤有机质也不容乐观。有媒体曾分析,在日本,果园有机质含量可以达到6.8%。而国内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大都在1.0%以下。能达到1.0%的果园管理已经相当不错,达到1.5%果园少之又少,能达到2.0%的果园可谓是凤毛麟角,全国也没有几个。中国土壤有机质想要达到日本这数字,则需要50多年。我觉得现如今的土地发展有机农业并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而市面上大多数宣传的有机农业,也仅仅只是销售噱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农业。不过是一个个资本家割韭菜,踩农民罢了。真正的当务之急是恢复土地,施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才是头等大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重点农业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建设旱作梯田,加快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建设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统一上图入库。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制定建设标准。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机制。《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部分地方2020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文件中明确,黑龙江省建设任务由693万亩调整为709.5万亩;山东省建设任务由509万亩调整为524万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任务由130万亩调整为104万亩;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设任务由150万亩调整为144.5万亩。2020年8月31日前报农业农村部备案。山东省已发布《关于下达新增2020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覆盖范围为济南、东营、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新形势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思路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粮食生产在"三农"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怎样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是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的头等大事。在此背景下,200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此后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农田基本建设项目;近10年来,通过各种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实施,各个项目区内农业的灌排、田间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得以配套完善,农业和农村生产能力相应提高,为粮食产量连年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原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些规划设计已不再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急需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思路。1.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取得的成效1.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1.1.1田间灌排系统趋于完善随着项目实施,项目区内沟渠连贯互通,田间固定输水管道长度可达6.37-7.33米/亩,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配套泵站、变压器、机井等水利设施,有效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在水利用系数方面,衬砌渠道灌溉达到0.8、管道灌溉水利用率达0.85,比项目实施前提高10-20%,比土渠输水节约25%;项目区均全部达到节水灌溉标准。1.1.2农业生产道路得到升级和改造现有项目规划和设计都有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对原有生产路进行升级改造,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标准即为机耕路宽不低于4米、生产路不低于3米,以满足当前农业大型机械作业的需要;同时,在此基础上配套相应过路桥、涵,使田间道路互通,方便农机进出田间和农产品运输,满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1.1.3完善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体系在建成的项目区内,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形成了良好的农业生产小气候,涵养了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增强了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提高、灌溉水渗漏减少,节省了水资源、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改善生态环境。1.2农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后,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使灌溉用水量、耗油量、用电量降低20%;田间道路、配套设施的完善,促进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作业效率提高,减少了耗能,节约了劳动力,每亩可省工1.5个。1.3粮食产量增加项目区内设施齐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耕地力得到提升,农业灌排条件成熟,人工、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减少,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减少,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良种推广、统防统治及农业高产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实施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亩均增产50-100吨。2.制约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的因素2.1农田配套设施标准相对较低在当前实施的项目中,部分实施方案设计不规范、标准不高、后期养护跟不上,加上个别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损毁,部分农田配套设施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如某些田间砂石路或碎石路使用寿命只有3-5年不等。2.2项目建设资金渠道分散且建设标准不统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种类较多,有小农水示范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等项目,这一类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渠道分散、标准不一、各为其政,在项目实施上衔接难度大、形不成合力,造成许多项目建设标准偏低,工程整体功能被削弱、项目效益难以完整发挥。2.3项目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随着各级政府对农田建设项目的重视,多年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重建设、轻管护"现象已经大有改观;很多项目实施后也会及时将工程产权移交到相关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但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项目产权移交后,"怎样管护、谁来管护?"、管护经费来源以及因此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等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久而久之,项目设施损毁,甚至弃置不用,难以发挥项目应有效益。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展方向和几点建议3.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程管护措施3.1.1落实项目管护责任项目乡镇政府成立相应的项目管护办公室,对项目设施和项目管护单位的工作进行巡查管理,要严厉查处各种损毁项目设施及阻碍项目工程建设的不良行为,对因项目管理、管护不力,发生人为事故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发生重大非自然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3.1.2落实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经费通过制定资金使用办法确定工程设施监管单位和受益人的责任,用于项目维护保养,保证项目长期发挥效益。3.1.3增强农民管护意识项目工程建成后,要多形式引导农民正确使用项目设施,让农民群众从中切实感受到项目带来的效益;通过讲解项目管护制度和责任书,提高农民群众对工程的保护力度,增加工程使用年限;并可以雇佣农民参与项目工程的使用监督管理,全面营造农民"会使用、会爱护、会维修"工程设施的良好氛围。3.2加快推进同类项目整合抓住"涉水涉地项目资金整合试点"有利机遇,统筹协调同类农田项目实施工作,在发改部门的牵引下,将小农水示范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等项目资金有效整合在一起,将各项设计细化、优化,增加项目设计深度,提高项目工程设计标准,增加项目整体效能和使用年限,实现建设高标准良田的目标和任务。3.3项目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将农田项目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农田项目建设与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平台和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等惠农项目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促进农业农村的新发展。3.3.1发展精致农业以"村或社区"为单位,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增加项目设计深度,与乡镇规划相结合,搞好农田设施的改造、完善,让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品牌农业,从中取得收益和分红。3.3.2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大力发展、带动农业产业机构调整。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农业基础生产设施,推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结合统防统治,走粮食生产统一作业的服务模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入社,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再就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 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1 项目政策背景2.2 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现状4.2 场址条件4.3 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 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 质量控制第九章 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11.1 评价概述11.2 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 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 键 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关联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作者:于晓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什么叫有机农业?所谓,有机农业,有机农业(英文名称: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我国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特征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全球有机产品市场规模达到900亿欧元(一年前为800亿欧元)。有机农业的最大市场是400亿欧元,德国--100亿欧元,法国--79亿欧元,中国--76亿欧元。世界上181个国家的有机农业面积为6970万公顷。一年前,有171个国家,面积为57.8公顷。在过去一年中,有机土地的数量增长了20%。认证有机农田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3560万公顷,阿根廷340万公顷,中国300万公顷。同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有机面积耕种国,中国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是有机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有机市场规模位列世界第四。然而有机产品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重还很低,人均消费有机产品的金额也很低,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对此,原因有3个:1、中国消费者对中国的有机农产品不信任前几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现过几次欺诈行为。因此,导致市场或者消费者对中国的有机农产品存在怀疑,尤其是“没有品牌”的有机农产品。2、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传统农产品这一点是普遍的市场认知。中国有机农产品高于传统农产品的高价2倍以上。比如,传统辣椒价格是3元每斤,而有机辣椒的价格至少10元每斤。在高端商超有机农产品还会有人问津,但在普通的菜市场,有机农产品几乎很难销售。3、有机仍市场然偏小众有机农业从20世纪末就已经被人们所提出,至今起码也有30-40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们对有机农业的了解却并不是很理想。中国有机产品市场依然是小众市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认知很少,同时接受度不高。另外,从消费情况来看,购买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白领或者高层次消费人群。而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是中产。国外有机农业蓬勃发展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如何发展有机农业:美国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统计表明,截止到2016年底,美国的有机消费市场金额增长至475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全球将近40%的市场份额,是第二名的4倍。9大特点直接决定国美有机食品在世界上的地位:1、美国是现代有机农业的源头1909年,时任美国农业土地管理局长F.H.King考察了中国的农业,并总结出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一书。这本书奠定了现代有机农业的实践基础。2、美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法案全球有机真正大规模开始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990年,美国颁布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法案》,是世界上最早颁布有机产品标准法案的国家。3、食品乱贴“有机”标签要坐牢未经认证私自贴上“有机”标签,在美国会被提起刑事诉讼面临坐牢,并被罚款11000美元。4、强调“过程认证”,不是“结果认证”美国有机食品认证是“过程认证”,而不是“产品认证”,就是对农田、农民的耕作、食品的处置、加工、仓储、运输食品供给链的过程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有机食品生产标准,而不仅仅只检验食品里含不含被禁止的成分。5、“农机用具”也不可以乱用美国有机认证不仅拒绝含有转基因,甚至规定不得把在转基因农田里使用过的农机具用于有机作物的耕作,以防感染。6、在有机家畜饲养中禁止使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美国有机法规规定动物性产品禁止使用抗生素,也就是说,一头牛生病了,如果打了抗生素,这头牛就会被送走,并且终生产的牛奶均不可以被认证为有机。7、动物不可以在室内生长有机牲畜必须在室外放养,反刍动物必须在牧场上放养。这个独一无二的规定,除了表明美国有机严格之外,同时它充足的国土面积和自然环境也使该规定可以得到严格执行。8、原材料有机率可达百分百在有机食品的原材料有机率上,美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达到百分百有机的国家, 全球的其他国家,有机率均是只规定了95%。9、不对海产品进行认证和其他国家不同,考虑到全球海洋污染,以及无法监控,美国目前不对海产品进行有机认证。也就是说,在美国你是吃不到有机鱼的。日本日本有机农业的有个特点就是以土壤为基础,借助立法维护。1、从土壤改良开始其实,日本的农产品也不是一直都是这么"绿色",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因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等土壤问题和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意识到了"化学农业"的危害之后,日本开始进行土壤改良,走有机农业发展之路。日本强化农业用地土壤的环境管理和用途管制,并制定配套的管理细则和操作流程。为了保护土壤健康,制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对策法案》、《土壤污染对策法施行规则》,对农业用地进行严加管制,赋予行政机关检察权力,限制农田的使用,实行开发行为许可证,设定待定土地利用权制度等。2、要求高:违法者高额罚款、甚至会判刑2001年正式实施《日本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简称JAS法),对农场、加工厂、包装以及进口商都提出了具体标准和要求,只有符合JAS的产品才允许使用JAS标志,否则将处高额的罚金,严重者还会判刑。3、有机质成为标准众所周知,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可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同时有机质中的腐殖质具有生理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机质中的腐殖质还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在日本,果园有机质含量可以达到6.8%。而国内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大都在1.0%以下。4、模式:社区支持农业常规市场根据供求定价,而社区支持农业下的农夫市集里,价格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然而,据日本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会为获得质量更高更安全的产品而愿意接受高出常规市场20%-30%幅度的价格,以保证有机农夫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支出。这种买卖双方相互提携的模式可以保护生产者避免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使农夫可以专心耕作和改造技术,维持有机食材长久而稳定的供应。5、审查2002年起,“日本农林规格JAS(Japan Agricultural Standards)”要求所有有机产品必须经在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y)注册的组织进行认证。日本政府对有机农产品的定义为至少三年内不准使用农药和化肥。法国法国在2013年在有机土地面积最大的十个国家排名中名列第七位。截止2014年,法国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110万公顷,成为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欧洲第3大国,且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选购有机食品,市场蓬勃。1、有机农业有机消费已成生活主流根据有机农业发展推广局数据,6成法国人每个月都会购买有机食品,甚至10%的人每天吃,仅有12%的人声称自己从没吃过,由此可见有机食品对法国人而言已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2、法国有机食品更注重产区生产法国有机农业有一个特点就是产区生产,此举可以确保专注力和产业延伸。法国是非常注重产区的国度,由于法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性,我们可以从法国的 葡萄 酒中得到答案。法国有机食品和化妆品同样也讲究产区,有来自于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和来自诺曼底有机牧场的鲜奶,这些优质的产区存在,奠定了法国有机界不可逾越的优势。而且每一年每个产量都限量生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能控制到产品的品质。所谓物依稀为贵,也许就是法国产区最重要的体现。3、有机产业很强刚刚上面提到,法国有机农业注重产业发展,这样加强单产的产业化,尤其是有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透过有机农产品变成有机食品或其他产品,就提高了有机农产品的溢价空间。比如:法国的葡萄酒、法国的奶粉、甚至法国的香水等等都是有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然而,中国有机农业又因市场认知、诚信、产业化等问题导致发展缓慢。尤其是,诚信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表示,当前中国的消费环境面临着很大的信任危机,不仅是有机食品,其他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失信于市场和消费者,产业的发展难免会遭遇瓶颈。公开报道显示,中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而化肥使用量占到31%,每公顷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4倍,但化肥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大部分化肥都流进江河湖海,造成水体、土壤污染。然而有专家信誓旦旦地表示,10年后,中国有机农业规模将会达到1亿亩,主导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格局。但从当下来看,中国有机农业还需要很长路要走...
目录内容节选现代农业类型众多,一般可划分为八种类型: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以及订单农业。 当然,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其中,绿色农业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小于10%的时候,农业进入现代化转型发展时期。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037千公顷,比2017年下降0.8%;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同比下降0.6%。总的来看,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水平。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供给上升和粮食供需缺口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是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农机工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91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 ;畜牧机械增长26.62%。农机工业全年增幅平缓,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2017年农机12个子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表明国家全面全程农机化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从类型来看,现代农业园区可分为新农村家园、农村科技园区、农业旅游园区、农业产业化等7种类型。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遴选出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计数量达62个。现代农业典型企业分析:佳沃集团、多利集团、汇源集团、中粮集团。| 全文缩略图加关注私信我,获取《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48页报告全文pp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