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前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前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OLED市场前景广阔一、概述OLED 全称为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指采用极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所构成且当电流通过时会发光的有机半导体,OLED 具有自发光特性。未来 5 年,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和制造业自动化的持续深入以及中国 OLED 柔性屏技术日益成熟的驱动下,OLED 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中国 OLED 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23 年达到 650.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9.1%,发展空间非常广阔。1、利好政策支持行业发展OLED 是新一代显示屏中不可缺少的元件,是电子行业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穿戴设备等各行业终端领域发展的基础。作为现代信息行业的核心行业之一,OLED 行业的发展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利好的政策为中国 OLED 行业发展创造了更为规范和更具有支持性的环境。近年来,相关部门利好政策频出,鼓励行业发展,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2、原材料成本下降,带动 OLED 产品需求在 OLED 面板生产成本方面,无论是硬性 OLED 屏还是柔性 LED 屏,发光材料成本均占据了 OLED 产品生产成本的 31.0%。目前发光材料主要采用的是荧光材料(用于红绿光材料)和磷光发光材料(用于蓝光材料)的组合。中国材料国家实验室正积极推进发光材料技术研究,在荧光发光材料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传统荧光发光材料效率低的问题。3、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端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高端电子设备日益普及,消费者对显示屏的要求逐渐提高。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而制成的显示屏,不但具备了优于传统 LED 屏幕的显示对比度、色域、可视角、反应速度、柔性高等特点,而且更加轻薄、省电,使得 OLED 下游应用领域对 OLED 屏需求增长,尤其在消费电子领域。OLED 屏凭借柔性、轻薄、对比度高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于智能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及消费体验。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下游应用产品销量增长,OLED 的渗透率将会提高,OLED 市场规模也将随之快速增长。二、 中国 OLED 行业定义及分类OLED 全称为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指采用极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所构成且当电流通过时会发光的有机半导体,OLED 具有自发光特性。OLED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其显示性能相比 LCD 更优异,具有显示效果佳、耗电低、柔性高和超轻薄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电子、智能穿戴设备、VR 设备和消费电子等产品的屏幕上。OLED 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主动矩阵 AMOLED 和被动矩阵 PMOLED:①AMOLED 也可称为有源驱动式 OLED,具有 TFT 阵列,可独立地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发光情况,使得像素点可连续且独立发光,最终形成所需图像。AMOLED 是目前 OLED 行业的主流应用,主要在高端及中大尺寸屏幕领域应用较广;②PMOLED 也可称为无源驱动式 OLED,不具有 TFT 阵列,需通过外部电路控制像素点发光,难以实现对单个像素点的精确控制。MOLED 的分辨率和发光效率较低,PMOLED 只能应用在低端和小尺寸的屏幕。中国 OLED 行业分类三、中国 OLED 行业发展现状目前 OLED 行业集中在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地区,其中韩国 LG 和三星分别在OLED 的大尺寸和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中形成了行业垄断。目前全球 OLED 面板产能主要集中在三星和 LG 这两家企业。截止到 2018 年,LG 占据大尺寸 OLED 面板市场超过 90%的份额,其产品主要应用在电视行业上;三星则占据中小尺寸 AMOLED 面板超过 90%的份额,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行业。中国 OLED 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政府红利政策的支持下,中国 OLED 行业增长迅速。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与各厂商的积极布局,中国 OLED 行业已形成京津翼、珠三角、闽台、长三角、中西部五个行业集群。2018 年中国本土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和国显光电等企业大规模投资建厂,大量释放产能,加速推进 OLED 行业的国产化进程。截止至 2018 年 5 月,京东方已在四川成都和绵阳布局了两条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其中成都京东方生产线是全球第 2 条量产的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而绵阳第六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则将于 2019 年建成投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全面屏手机均采用三星的 AMOLED 柔性屏,但随着中国京东方成都第 6 代柔性 AMOLED 产线的正式量产,三星的这一垄断地位将被打破,智能手机厂商将拥有更多的选择。2018 至2022 年全球将新增 12 条中小尺寸 OLED 生产线,其中中国大陆占据 6 条,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 OLED 产能国家。可见,中国 OLED 行业正快速发展,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高。四、 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中国 OLED 行业由上至下可分为上游参与者包含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中游面板制造商和模组组装商、下游为显示屏应用领域终端用户。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1、上游分析中国 OLED 产业链的上游参与者包括 OLED 原材料、OLED 生产设备和 OLED 相关部件的供应商:①OLED 原材料包括 ITO 玻璃、有机发光材料、偏光板、封合胶等,其中有机发光材料是由化工原料合成为中间体,再由中间体进一步合成单体粗品,单体粗品由 OLED单体生产材料厂商进行升华处理成为 OLED 单体,后由面板生产企业蒸镀到基板上,从而形成 OLED 有机发光材料。由于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企业在 OLED 有机发光材料中的中间体和单体粗品有一定影响力,现已成为全球主要的 OLED 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的供应商之一。升华材料具有较高制造工艺技术含量且受专利产权保护,受此影响,市场长期被韩、日、德和美厂商垄断,导致中国 70.0%以上的 OLED 有机发光材料依赖进口,中国企业在原材料上的议价能力较弱;②OLED 生产设备包括显影、镀膜与封装设备、检测与测试设备等,存在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从上游的生产设备环节看,中国在显示模组设备的技术和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近,但日本 Tokki 和 Ulvac 以及美国 3M、SEIKO、SUSS等厂商在上游 OLED 生产设备中的显影、测试和有机发光材料环节中的蒸镀设备方面优势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中国企业对进口 OLED 生产设备依赖性较大;③OLED 相关零部件包括驱动 IC、电路板和其他相关材料等。虽然中国有相关的电路板零部件企业,但由于 OLED对电路板要求较高,大部分企业仅从事相关电路板的相关零部件生产,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综上所述,从 OLED 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相关部件等上游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在在 OLED 产业链上游环节市场竞争能力较低。2、中游分析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为面板制造商和模组组装商,目前全球量产的 OLED 显示面板主要以韩国 LG 和三星、日本 JDI、夏普为主。随着中国红利政策及资本家对中国 OLED行业前景看好,中国 OLED 企业通过购买 OLED 上游的设备、自主研发 OLED 技术等方式,推动了中国 OLED 行业发展。3、下游分析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为 OLED 产品应用行业,包括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汽车、移动终端等领域。随着全球 OLED 生产线陆续投产,下游消费电子市场迅速增长。在应用领域方面,2018 年智能手机以 70.8%的占比成为了 OLED 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次为可穿戴设备和家用电器及电视领域,占比分别为 9.5%和 7.5%。智能手机是 OLED 行业现阶段比重最大的应用领域,主要原因为智能手机趋向全面屏幕、窄边框及曲面屏等多元化产品发展,OLED 屏幕以可视角度大、对比度高、柔性高等优点成为当下智能手机主流配置,受益于此,OLED 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五、中国 OLED 行业市场规模在“中国制造 2025”和信息电子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加速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期。OLED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呈现出新的快速发展趋势。从 OLED 产能来看,中国 OLED制造企业积极推进 OLED 产能建设,大部分企业计划在 2020 年扩张产线以实现产能释放。得益于维信诺、深天马、京东方等企业新产线的量产,截止到 2018 年底,中国大陆已量产的小尺寸 AMOLED 产线达 9 条,中国大陆 AMOLED 规划产能已占到全球产能的 30.0%左右。未来仍有 7 条 AMOLED 产线将先后实现量产,国产 AMOLED 产能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三星的 AMOLED 供给端的垄断地位或将被中国厂商打破,国产化加速发展。伴随着中国 OLED 显示技术的成熟与产能的释放,中国 OLED 产品价格将得到优化,OLED 产品在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里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中国 OLED 行业规模从 2014 年的 167.3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1093.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9.9%。未来 5 年,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和制造业自动化的持续深入以及中国 OLED 柔性屏技术日益成熟的驱动下,OLED 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中国 OLED 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23 年达到 650.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9.1%,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六、中国 OLED 行业竞争格局从全球 OLED 市场来看,OLED 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五大区域。韩国厂商凭借成熟技术优势,成为了全球较大的 OLED 生产地区,其中韩国三星几乎垄断了 OLED 市场。根三星电子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 95.9%,其次是 LG,市占率为 3.8%。另一方面,美国在 OLED 上游高端设备和相关零部件的显影、蒸镀和测试设备及驱动 IC 等方面方面优势明显,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日本和中国地区 OLED 企业以材料生产为主,其中中国主要供应前端的中间体和粗单体,日本以终端升华后的单体材料等产品为主。得益于政策扶持,中国OLED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以七大OLED厂商为主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这七大厂商分别为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和辉、维信诺(国显)、固安鼎以及柔宇科技,其中京东方占据中国OLED供应商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随着柔性OLED面板以多种优势成为行业内的热门研发产品,目前柔宇科技在柔性显示方面积累了较强的技术优势。现阶段中国七大 OLED 厂商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背景下,中国OLED行业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及行业化能力。当前中国约有40家从事OLED技术研发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同时,2018年中国OLED厂商京东方、天马武汉、和辉光电、信利惠州等均加快了在OLED产能上的布局,产线预计于2020年建设完成,意味着中国OLED产能将集中释放,行业将会加入高速发展阶段,届时,中国将打破韩国在OLED产能垄断地位。预计在国家利好政策背景下,中国OLED国产化发展迅速,厂商投资回报率将不断提升,吸引新企业持续进入,未来OLED行业竞争将日益激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申请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建议书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商业计划书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红花曲

年产153万只新基建用光模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 153 万只新基建用光模块项目1、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本项目建设高速光模块产线、特制光模块产线、并行光引擎产线、光电连接组件产线、CPO 专线、IHP 试制产线共 6 条产线及新建 1 幢厂房(总建筑面积10560 平方米),增加年产光模块产品 153 万只。项目总投资 11,200.00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10,921.00 万元,项目实施主体为发行人控股子公司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奥雷”),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科技新城潘宗路 36 号。项目建设期为 36 个月。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达产年销售收入 26,940 万元。本项目已取得镇江新区行政审批局出具的《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镇新审批发备(2020)405 号),项目总投资为 11,200 万元。本项目已取得镇江新区行政审批局出具的《关于对<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年产 153 万只新基建用光模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镇新审批环审[2020]121 号)。本项目实施涉及的土地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镇国用(2013)第 1755 号)。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1)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光模块产品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得益于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术研发的大量投入,全球通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光通信行业无论是在国家政策还是在运营商投入等各方面都在引导光通信行业朝利好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家不断颁布促进光通信行业发展的政策,将“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并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在运营商投入方面,三大运营商一直持续加大光纤网络的建设,尤其是 5G 时代加速到来,“5G 商用,承载先行”,也促使运营商光通信设备集采量增加。光通信产业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产业,已成为实现国家规划相关重点领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光模块是光通信传输系统的核心部件,随着光通信行业和各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光模块产品集成化、智能化的进一步提高,光模块产品在通信网络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价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处于光通信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光模块生产制造商将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2)5G 通信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光模块产品的市场需求全球通信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发展时期。5G 作为一项全球性的通信技术标准,已成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我国高度重视 5G 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强国、制造强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等规划中均对 5G的发展做出明确的部署,5G 已成为国家战略制高点。国家提出要全面突破 5G技术,突破“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积极开展 5G 技术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2020 年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到 2030 年 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 6.3 万亿和 10.6 万亿。在直接产出方面,按照 2020 年 5G 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 4,840 亿元直接产出,2025 年、2030 年将分别增长到 3.3 万亿、6.3 万亿,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9%;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5G 将分别带动 1.2 万亿、6.3 万亿和 10.6 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4%。5G 通信将进一步推动光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亦将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3)产品与客户结构改善,拓展业绩增长点目前公司高速光模块占比较低,行业通讯客户在10G、25G光模块和25GBIDI、100G、200G 需求增速明显,江苏奥雷须加速提升高速产品的器件封装和模块生产的垂直整合批产能力,强化高速光模块生产能力,带动产品结构改善,提升收入与毛利率增长。近期公司在 5G 相关光模块、高速光器件和华为光源池、并行模块等相关研发项目取得多项突破,成功批产 5G 模块导入瑞斯康达、格林威尔等通讯设备厂商,得到重点用户的认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快速解决供求关系瓶颈,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现有厂房已无法满足高速光器件和光模块批产能力,急需募集资金用于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1)丰富的研发经验江苏奥雷专注于光电子领域产品的研究开发,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是国内光电器件产品主流生产企业,产品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产品远销美国、欧盟、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合作及产业联盟单位。江苏奥雷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技术,承担了国家和江苏省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十二项、国家 863 项目一项、其他各类资助项目四十多项,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光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在光模块领域的科研开发和设计生产一体化能力。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光通信领域研发实力强、产品类型丰富、产品质量稳定的专业光模块供应商。(2)完善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江苏奥雷共有两个万级超净车间,4 条生产线,具备贴片组装、引线键合、密封保护、光学耦合、检测和筛选全套技术。能够实现从封装到模块生产的生产链条,具有很强的垂直生产能力,江苏奥雷拥有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了以生产线为主轴的工艺、调度、供管、采购、仓库为一体化“生产大部制”管理模式,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奥雷的垂直整合制造能力和产品快速交付能力。有效满足了客户多品种、小批量、交付急的需求。

将甲者进

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广阔

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广阔一、概述光学镜头也被称为摄像镜头,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一般由精密五金、塑胶零件、镜片、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技术的创新是光学镜头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相比工业应用领域,光学镜头在消费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92.6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43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4%,预计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将达到68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1、利好政策带动行业发展光学镜头作为一种基础性光电元器件,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穿戴设备等电子产业终端领域发展的基础。同时,由于光学镜头与光学设计、高端精密制造紧密相关、迎合了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倡的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方向,因此光学镜头产业的发展受到中国政府高度关注。2、下游智能手机应用领域的增长推动行业发展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摄像要求逐步提高。智能移动终端是当前光学镜头的需求主力,其中智能手机应用是光学镜头主要增长点。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带动光学镜头厂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下游智能手机应用领域的渗透,推动行业的发展。3、变焦镜头市场的渗透率将提高光学镜头可分为定焦和变焦镜头,目前主流是定焦镜头。但随着光学镜头下游应用场景的增加,尤其是视频监控领域,变焦倍数越大,对远距离监控将越清晰,因此变焦镜头在市场运用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在技术和产品革新趋势的带动下,变焦镜头将广泛应用到各类视频监控领域,从而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效果和高品质的光学特性。二、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定义及分类光学镜头也被称为摄像镜头,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是机器视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一般由精密五金、塑胶零件、镜片、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重要核心组成,其功能是光学成像,通过借助光学折射原理将需拍照的景物聚焦到胶片或图像传感器芯片上,其中成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各像差等指标是衡量光学镜头质量的标准,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算法的实现和效果。由于光学镜头结合了光学、电子、电机与软件等行业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安防监控、消费电子等领域市场终端产品。光学镜头根据光学镜片特性原理可分为塑胶镜头、玻璃镜头、玻璃塑胶镜头三大类,其结构都由多片镜片构成,镜片越多,镜头的成像质量越高。由于光学镜头产品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其材料属性、加工工艺、透光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表现如下:①塑胶镜头是采用光学塑胶镜片组成的镜头,易制成非球面形状,具有可塑性强,方便小型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上;②玻璃镜头由玻璃镜片组成,在制造技术、镀膜工艺、精密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由于玻璃镜头的透光率高,一般用于高端影像领域,如单反相机、高端扫描仪等设备;③玻璃塑胶混合镜头是由部分塑胶镜片和玻璃镜片共同组成,结合了塑胶和玻璃镜片的特点,形成了较高的折射率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监控摄像头、数码相机等。由此可见,光学镜头在不同的光学镜片特性下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光学镜头分类三、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中国光学镜头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上游光学原材料供应商、光学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产业中游主要是光学镜头研发与制造商,产业下游为光学镜头的多种应用领域终端用户。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上游分析中国光学镜头产业上游主要由光学玻璃、光学塑料等光学原材料供应商和滤光片等光学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构成。在光学原材料方面:①光学塑料目前以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为主,其中热塑性材料是目前主要应用。由于光学塑料具有较高的制造工艺技术壁垒,目前该领域主要被日本厂商垄断,如三井化学、日本大阪化学、日本合成橡胶等企业;②中国在光学玻璃镜头行业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目前仍处于生产传统光学玻璃阶段,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在光学玻璃等产品方面与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和德国肖特公司、美国康宁等公司凭借在光学玻璃领域的先进技术积累,成为全球主流的光学玻璃供应商。由于光学材料在光学镜头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光学原材料的品质如不能达到行业的工业标准,将会降低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在光学元器件方面,光学元器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其中德国、日本占据光学元器件行业技术的制高点,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光学元器件的生产基地。伴随着信息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光学元器件生产制造行业成为了现代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支撑产业,市场对光学与电子配件和元器件的需求逐年上升,2018 年中国光学元器件的市场规模达到 512.6 亿元,2014 到 2018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7.1%,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900 亿元。由于上游光学元件组件在光学镜头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高端光学元器件供应商有限,因此上游光学元器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高。光学电子元器件的相关零部件包括传感器、数字图像处理芯片等。虽然中国有相关的电子元器件企业,但由于中高端的光学镜头对传感器和影像芯片要求较高,目前中国大陆大部分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中国企业在在光学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上游环节市场主要从事芯片或传感器的相关零部件生产,竞争能力相对较低。2、产业链中游分析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为光学镜头制造商和模组组装商。从价值量看,镜头占整体产业链的 20.4%-30.2%。目前全球光学镜头制造集中在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地区,其中中国光学镜头制造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产业的研发技术水平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光学镜头下游需求场景的增多将反向加快中游的生产制造,且需求端对光学镜头产品性能与科技含量方面提出的要求,将使得生产企业不断完善生产工艺。近年来,在智能手机时代背景下,光学镜头的主要增长点在于智能手机镜头的功能创新,尤其是双摄像头与 3D sensing 逐步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智能手机光学镜头厂商加快推进手机镜头技术领域创新,如中国台湾大立光已研发出高端 6P 镜头,领先于其他厂商。此外,光学镜头模组环节占整体产业量的价值量在 10.3%-14.8%之间。由于此环节行业壁垒较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中国光学镜头相关企业在模组环节受益明显,中国舜宇光电、丘钛、欧菲光科厂商主要面向国内下游手机终端厂商,其中舜宇光电厂商的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外中高端手机机型。整体来看,尽管中国在光学镜头核心技术的缺乏致使行业议价能力较弱,但随着中国大陆舜宇光电、欧菲光科等厂商在光学技术上的长期累积,光学镜头产品将升级替代,企业完成创新改革,产业链中游中国光学镜头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3、产业链下游分析光学镜头的下游用户主要涵盖安防监控、手机相机摄像头模组、车载摄像头模组、机器视觉系统等方面,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将带动行业的稳步发展。一方面,智能移动终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功能手机、是光学镜头的需求主力。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8 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功能手机、分别占全球光学镜头各应用领域出货量的 74.6%、8.6%、7.4%,其中智能手机应用领域占比最高,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得双摄像头产品逐步在智能手机镜头行业渗透、多摄像头产品也逐渐进入市场,手机光学镜头产品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光学镜头在手机应用领域的需求将不断释放。另一方面,目前光学镜头技术正逐步向 AR/VR、视讯、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渗透,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以及创新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光学镜头市场需求,终端用户的议价能力也将不断提高。四、全球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技术的创新是光学镜头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相比工业应用领域,光学镜头在消费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在全球“互联网+”、5G、智慧平安等领域发展背景下,监控镜头、车载摄像头、手机镜头成为全球光学镜头三大收益市场,表现如下:①在经济发展良好的背景下,各国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使得监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②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发展,全球的自动驾驶及车联网市场迎来发展机遇,车载镜头是自动驾驶中 ADAS 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目前全球 ADAS 市场规模每年保持 30.2%以上的增速增长,将持续带动车载镜头市场的增长。此外,车载摄像头是车联网信息处理的重要入口,伴随着车联网的高速增长,车载镜头规模将逐渐扩大;③光学镜头作为手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智能手机产量和手机光学镜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消费者对智能手机高像素镜头要求提高、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也在手机摄像功能上寻求差异化,如手机镜头从单摄向双摄、多摄像头发展。因此,车载镜头、监控视频、手机镜头三个细分应用领域成为光学镜头市场规模主要构成。根据沙利数据显示,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92.6 亿元增长到 2018年的 43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2.4%。未来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球光学镜头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城市等终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化,将为光学镜头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预计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在2023 年将达到 68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五、中国光学镜头行业竞争格局概述纵观全球光学镜头竞争格局,高端光学镜头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和日本。德国制造商代表是莱卡和卡尔蔡司,其中卡尔蔡司光学镜头是医疗、工业、科研、航拍等高端光学产品的主要厂商之一。莱卡的光学镜头市场则主要集中在工业、科研和相机光学产品上,其中在高端相机市场上拥有较大竞争优势。由于光学原材料中的光学塑料和光学玻璃具有较高制造工艺技术壁垒,而日本拥有高精度制造工艺的优势,使得日本在光学镜头上游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日本在光学镜头行业起步较早,已成为光学元器件行业技术的制高点,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光学镜头制造厂商,致使日本在中游光学镜头制造环节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安防监控领域,日本富士能、腾龙、佳能等企业具有先进镜头制造能力。相比较国外光学镜头市场,中国光学镜头企业与国外企业在技术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光学镜头产品主要集中在光学镜头中低端市场,行业发展缺乏技术沉淀,光学核心部件及工艺制造能力不足。光学镜头产品在不同的细分应用领域呈现出了不同的竞争格局。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光学镜头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光学镜头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光学镜头项目申请报告光学镜头项目建议书光学镜头项目商业计划书光学镜头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光学镜头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光学镜头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光学镜头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光学镜头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光学镜头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光学镜头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鬼天师

四川成都-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预计总投资 179,887.99 万元,其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拟投入 135,000.00 万元,不足部分将由公司通过自筹方式解决。本项目是公司基于对光通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技术更新的判断基础上,对公司现有产品的丰富和拓展,主要产品包括 5G 通讯光模块、100G 光模块和 400G光模块。本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能 285 万只高速率光模块的生产能力,进而推动公司光通信模块产品的升级和整体研发水平的提升,巩固公司在光通信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光模块产品提供发展前景得益于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术研发的大量投入,全球通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光通信行业无论是在国家政策还是在运营商投入等各方面都在引导光通信行业朝利好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家不断颁布促进光通信行业发展的政策,将“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并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在运营商投入方面,三大运营商一直持续加大光纤网络的建设,尤其是 5G 时代加速到来,“5G 商用,承载先行”,也促使运营商光通信设备集采量增加。光通信产业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产业,已成为实现国家规划相关重点领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光模块是光通信传输系统的核心部件,随着光通信行业和各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光模块产品集成化、智能化的进一步提高,光模块产品在通信网络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价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处于光通信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光模块生产制造商将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2)5G 通信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光模块产品的市场需求全球通信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发展时期。5G 作为一项全球性的通信技术标准,已成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我国高度重视 5G 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强国、制造强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等规划中均对 5G的发展做出明确的部署,5G 已成为国家战略制高点。《中国制造 2025》提出要全面突破 5G 技术,突破“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积极开展 5G 技术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2020 年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 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到 2030 年 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 6.3 万亿和 10.6 万亿。在直接产出方面,按照 2020 年 5G 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 4,840 亿元直接产出,2025 年、2030 年将分别增长到 3.3 万亿、6.3 万亿,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9%;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5G 将分别带动 1.2 万亿、6.3 万亿和 10.6 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4%。5G 通信将进一步推动光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亦将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3)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渐成为推动光模块产品需求的主力军随着金融、电信、信息化平台、电子商务、社交等领域数据集中化、虚拟化趋势的形成,云计算和大数据流量高速增长,数据中心的需求和建设不断升级,已成为支撑用户日常业务运作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根据思科 Global Cloudindex 2016-2021 的报告预测,到 2021 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将从 2016 年的 6.8ZB增长到 20.6ZB,增长三倍,复合增长率为 25%,超大数据中心将从全球 2016 年的 338 个增加到 628 个,复合增长率为 13.19%。数据中心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基础,光模块是实现数据中心内部光网络互联的关键设备。近年来,随着端口数和密度的提升,光模块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成本占比也在逐渐上升。未来,随着数据中心需求和建设的不断增长,数据中心将逐渐成为光模块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当前,数据中心内部互联主要采用 25G/100G 技术,未来即将向下一代网络技术演进,即采用 100G/400G 互联。全球互联网巨头和数据中心运营商都在持续推进数据中心宽带向 400G 升级。因此,400G 光模块将最先在数据中心得到规模应用。未来,随着 5G 规模建设的展开以及各类应用的落地,400G 光模块也将在5G 回传及核心网上得到应用。(4)成都已成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西部新星和产业转移的承接重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光通信技术在国际间的交流力度逐渐加强,全球 IT 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转移。成都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措施、低廉的投资运营成本、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已成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西部新星和产业转移的承接重镇。目前,全球财富 500 强企业中 IBM、Alcatel、Siemens、GE、Cisco、Ericsson、SAP、Accenture 等众多企业均已落户成都。2010 年 10 月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发布“未来 10 年全球快速增长城市”中,成都以其快速的发展、发达的交通等优势名列第一;2011 年 7 月世界著名经济杂志《财富》将成都纳入“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在通信设备领域,全球前五大设备制造商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和中兴通讯均在成都设立了研究院所;在通信芯片领域,Freescale、富士通、联发科Marvel等均已落户成都;在移动终端领域,富士康、联想、TCL 等巨头均在成都设立了制造中心。国内外众多光通信企业充分利用成都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措施、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优势,逐渐在成都建立起光通信研发基地。此外,随着我国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以及其低廉的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因素,我国光通信产业的研发、制造等将向西部转移,形成“向西辐射”的趋势。成都已成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西部新星和产业转移的承接重镇,并逐渐成为光通信研发和制造业的全球基地。(5)扩大公司在光通信行业内的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光通信模块是光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宽带、电信通讯、Fttx、数据中心、安防监控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为推动公司光通信模块产品的升级和整体研发水平的提升、巩固公司在光通信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满足下游客户对现有产品提出的新要求,公司拟实施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用以生产性能更高且适应未来大容量、高速率、长距离传输需要的光通信模块产品。本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公司各类高速率光模块的生产能力,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对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目前光通信系统向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升级的契机以及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和 5G 通信产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公司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为公司创造先导优势,争取市场机会。同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将会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6)公司具有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度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及时掌握国内外光模块产业的发展动向,密切关注光通信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不断加强研发投入,逐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保证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公司主动实施差异化战略,积极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丰富公司的产品类型。公司不断提高光模块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凭借在高速模数混合电路设计和光模块测试方面的丰富经验,取得了多项专利。公司紧跟技术发展和市场的前沿,积极开展对高速及超高速光传输模块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加强项目储备。公司以精益管理为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长期准则,从生产组织、部门协调、物流管理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发货周期,以最快的响应速度为不同客户提供所需产品。公司通过多年实践积累,自主开发了客户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订单的方案评审,进行原材料备货,组织生产;自动化生产调试系统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保证产品可靠性、一致性和高效性,产品的可追溯性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光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在光模块领域的科研开发和设计生产一体化能力。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光通信领域研发实力强、产品类型丰富、产品质量稳定的专业光模块供应商。(7)公司具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和完善的营销网络公司自创建以来便深耕于光通信行业领域,能够通过研发创新、市场开拓、品质优化等多种措施,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业务解决方案,积累了大量的中高端客户资源,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客户遍及欧洲、亚洲、北美等区域,涉及数据宽带、电信通讯、数据中心、智能电网等行业领域。众多的优质客户资源、客户区域的全球化分布和客户行业的多元化布局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和产能的消化提供可靠的保障。公司稳定的客户基础和完善的营销网络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项目投资概况本项目预计总投资 179,887.99 万元。4、项目备案、环评事项及进展情况成都市双流区发展和改革局已确认四川新易盛填报的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完成备案,备案号:川投资备【2020-510122-39-03-424886】FGWB-0040 号。2020 年 5 月 13 日,四川新易盛取得成都市双流生态环境局印发的《成都市双流生态环境局关于四川新易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成双环承诺环评审[2020]26 号)。5、项目实施主体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新易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而颡颡然

深圳LED照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 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ED照明应用项目建设地点: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塘头第三工业区二、建设单位、注册地址及法定代表人建设单位 :深圳市奥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塘头第三工业区13栋3楼法定代表人:吴涵渠 企业经营概况(1)公司主营业务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于2011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总部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拥有研发中心和近百名研发人员以及一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制造基地,是中国一流的光电显示产品和金融电子自助产品制造商。23年来,奥拓电子一直致力于LED光电显示产品和金融电子自助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在LED光电显示产品领域主要有LED 视频显示系统和LED信息发布及指示系统,在金融电子自助产品领域主要有电子回单系统。公司的LED视频显示系统以出口为主,主要针对境外高端客户,出口额在行业内居全国前列。公司的LED信息发布及指 示系统锁定高端客户,主要客户为银行等金融类客户,已成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LED信息发布及指示系统主要供应商。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LED显示应用分会统计,企业组织架构奥拓电子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已经按《公司法》、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在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班子,并有效运作,制定了“三会”议事规则并有效运作,规定了总经理的职责,形成了研发、销售、供应链、财务、管理等部门组成的完整、有效的经营管理框架,为公司的规范运作、长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内容概述项目总投资:2,118.36 万元项目产品:LED室内商业照明产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公司在LED显示系统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与实力,为配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将进入LED照明领域。公司目前已经研发试产成功LED室内商业照明产品,随着国内外LED照明市场的发展,公司需扩大现有的LED 照明产品生产规模及研发能力,确保公司持续发展。公司拟利用募集资金2,118.36万元用于扩大LED室内商业照明灯产品规模,本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项目目的及必要性我国每年照明用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2%,高达3000多亿度,其中仅城市照明(包括景观照明和路灯等功能照明)就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目前照明使用的多为白炽灯或荧光灯等低效能灯具,同样亮度下LED灯的耗电量仅为普通白炽灯的十分之一,是荧光灯的二分之一。根据国家节能信息传播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节约1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64万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近188万吨。因此,节约电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LED照明产业对落实我国节能环保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也针对促进LED照明产业发展、推广LED照明的使用制定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要求,对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和业务结构,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发展前期的主要业务是集中在LED显示领域。鉴于LED照明领域的发展趋势、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公司后期将进入LED照明领域。目前,公司LED显示屏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主要部分,而LED照明产品只有小批量生产,尚未形成大规模投产。照明产品的市场前景良好,其中的商业照明和办公照明可以覆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商场、学校、医院等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其需求持续稳定。而且大部分LED照明产品均处于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的阶段,相对而言,市场上并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随着LED照明技术的进步,产品的进一步成熟,LED照明在整个照明市场的份额也将进一步增长,在不久的将来,LED照明将接近LED显示的市场规模。与照明产品的市场前景相比,公司的产品和业务结构略显不平衡。公司在LED显示屏行业有多年成功运营经验,在品牌和企业文化、管理、软硬件系统建设、人力资源、销售网络、供应商和客户资源方面都有大量的积累,这些资源都可以直接运用在LED照明业务板块,从而使公司的各项运营投入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实现更高的资源收益率。同时,照明业务的发展有该等累积资源作依托,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公司照明产品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

痛痛快快

浙江湖州-年产8.7万吨高性能特种线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建设背景电磁线,又称为绕组线,是一种可以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其作用是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或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换。电磁线行业是电机、电器、家电及电子信息、通讯等行业配套的基础材料行业。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世界加工基地地位的确立,近几年我国电磁线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湖州长城电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新材”),其为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科技”)所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各类电磁线产品。长城科技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电磁线研发、生产、销售企业,是国内重要的特种线材产品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公司通过不断地研发改进产品、投入生产设备,优化了产品品种结构,提升了产品质量档次,凭借专业化经营思路及多样化产品结构,不断给传统的线材行业产品注入创新活力。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覆盖几十个系列近千种规格,涵盖了以家电、机电为主体的传统行业和以电子信息产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兴行业。随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的出台,我国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行业作为“十三五”战略性发展行业。电磁线作为生产上述行业产品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产业政策所鼓励的重要产业。在此政策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高端电磁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抢占高端电磁线市场机遇,长城新材决定实施本次“年产8.7万吨高性能特种线材项目”,针对公司的核心产品,重点发展应用于汽车、家电、工业电机、电动工具、仪器仪表领域的电磁线,扩大其产能及产业化规模。产品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建成后可极大得提升长城新材及母公司长城科技在国内的影响度和竞争力。(二)项目的必要性1、符合市场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自我国加入WTO以后,电磁线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自2004年全行业产量突破6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以来,电磁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根据电磁线行业“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底,电磁线的产量将达到170-180万吨。此项目符合市场容量不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电磁线行业产品结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普通电磁线产品供应过剩而高端产品供应不足。我国电磁线生产企业参差不齐、技术水平相差悬殊,行业内多数企业只能生产没有特色的普通产品,因此行业内普通电磁线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而以新能源汽车专用线材、风电装备用线、电子线材、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用线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则由于供应厂家数量有限,行业生产能力不足,存在较大供应缺口。而本项目产品为应用于家电、仪器仪表、工业电机、电动工具、汽车等领域的高端电磁线,项目符合电磁线产业产品开发升级的需要。2、企业自身发展及市场的需要我国电磁线行业市场竞争较激烈、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随着下游行业对产品性能要求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电磁线行业整合的进程将加快,具有规模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大型生产商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适时进行产品结构优化,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自身优势,同时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利润点。公司近三年来的销售额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各个产品销售额均保持连年增长。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非常广阔,项目建成后将使企业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优势。3、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本项目主要负责对高性能特种线材进行系列化生产,可提高电磁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能迅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积极推进我国电磁线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电磁线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此外,项目产品可以带动诸如铜材料、汽车、家电制造、高效节能工业电机、电动工具等上下游产业多个行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三、募集资金项目的可行性(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稳定的客户资源是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实施的根本前提我国电磁线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自2004年全行业产量突破6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以来,电磁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造业未来10年顶层规划和路线的设定,将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并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下游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对电磁线的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根据电磁线行业“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底,电磁线的产量将达到170-180万吨。另一方面,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和客户积累,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户群体。由于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组织及工艺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表现突出,公司与国内知名上市企业、日资合资企业和欧美合资企业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依靠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上述客户均为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企业,下游应用涉及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汽车电机、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等产品领域,需求具有持续扩大的趋势,构成了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实施的根本前提。(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为本次募集资金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公司拥有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在多年的研究生产实践过程中,公司已经掌握了电磁线核心技术。近年来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上述专利覆盖了绝缘结构设计、拉丝工艺处理、涂覆装置、烘焙技术、产品检测等多方面内容,从电磁线产品的设计、研发到生产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专利保护体系。公司还多次获得省级技术奖项及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其中无溶剂自粘性改性技术、高效节能电机用自润滑特种电磁线、绞合型无溶剂三层绝缘电线、220级热粘合聚酰亚胺复合高温聚酯/聚酯亚胺绞线等多项产品和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是行业产品标准主要制定和起草单位之一。(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是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公司内部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执行《产品质量奖惩细则》,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各个具体环节及出库检测等的质量问题、责任人、奖惩金额均予以明确约定。目前公司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绝大多数产品通过了美国UL安全认证。公司管理层多年来一直从事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对所处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具有敏锐的市场定位眼光和市场洞察能力,战略视野广阔,创新意识浓厚。公司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建立了质量、技术、生产和财务管理系统,公司治理结构不断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为本次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四、本次募集资金项目情况(一)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将对应用于汽车、家电、工业电机、电动工具、仪器仪表领域的高端电磁线进行系列化生产。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增年产8.7万吨高性能特种线材的生产规模。达产后,预计实现新增年销售收入437,225万元,新增利润总额23,471万元。(二)项目投资概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23,3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104,228万元(包含建设投资100,934万元,建设期利息3,29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9,125万元。本次发行拟以募集资金63,400万元投入本项目,全部用于建造生产厂房、购置新生产线和安装工程等资本性支出。(三)项目实施方式、建设地点和建设周期本项目拟利用长城新材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新征土地进行实施,规划新建联合厂房,办公大楼等建筑。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四)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经测算,本项目财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04%,投资回收期为8.09年,经济效益良好。

四分钟

硅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土硅片市场亟待破局

硅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土硅片市场亟待破局硅片是半导体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一般作为衬底加工各类器件结构和引线,从而实现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硅片产品硅片直径的演进广泛的应用市场和大尺寸升级趋势推动硅片市场不断发展。硅片涵盖了50mm300mm(直径)等规格,其中,200mm及以下硅片的生产工艺较为成熟,且相关半导体制造产线的多数设备已完成折旧,制造成本优势明显。根据Semico的数据,2018年,逻辑芯片、模拟芯片、光电器件和分立器件分别占据全球200mm晶圆产能27%、23%、17%和16%的份额,主要应用包括电源管理IC、CIS、显示驱动IC、IGBT、MOSFET等。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硅片朝300mm及以上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同等工艺条件下,300mm硅片的可使用面积超过200mm硅片的两倍以上,可使用率是200mm硅片的2.5倍左右,目前,300mm硅片在CPU、GPU、DRAM等先进制程芯片领域广泛应用。200mm硅片与300mm硅片的对比CPU芯片全球特别是中国半导体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张,显著提升了硅片市场需求。半导体制造是硅片的主要下游应用市场,90%以上的半导体芯片需要使用硅片进行生产。当前,国内晶圆建厂潮愈演愈烈,半导体制造产线规模加速扩张。根据Chip Insight的数据,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的晶圆厂中12座已投产、14座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仍在建15座、规划建设7座,合计57座,总投资额达1.5万亿元。根据SEMI的数据,在2017~2020年间,全球将有62座新建晶圆厂投入营运,其中我国大陆地区新建晶圆厂26座,占比达42%。2018-2022年全球和中国半导体制造产能变化(单位:万片/月)未来,我国在半导体制造环节有望继续保持高强度投入,有望带动半导体制造产能持续提升。根据IC Insight的预测,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的半导体制造产能有望超过日本,2022年有望超过韩国,跃升为全球第二,仅次于我国台湾地区,届时大陆地区的半导体制造产能将达410万片/月,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的占比达17.15%,2019-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半导体制造产能的CAGR为14.81%,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的增长(CAGR=7.01%)。随着下游半导体制造环节的陆续投产,配套的硅片市场需求有望同步提升。全球硅片行业在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较为低迷,出货量出现下滑;2010年由于智能手机放量增长,硅片行业大幅反弹。2011年至2016年,全球半导体需求整体较为低迷,硅片市场呈现低速发展。2017年以来,受益于下游传统应用领域计算机、移动通信、固态硬盘、工业电子市场持续增长,新兴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应用市场需求强劲,硅片市场规模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根据SEMI的数据,2018年全球硅片出货量达127.33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7.82%。全球硅片出货量变化根据SEMI的数据,2018年,300mm硅片和200mm硅片市场份额分别为63.83%和26.14%,两种尺寸硅片合计占比接近90.00%。目前,全球硅片市场主要由海外和台湾厂商占据,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SEMI的数据,2018年,日本信越化学、日本SUMCO、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韩国SK Siltron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7.58%、24.33%、16.28%、14.22%、10.16%,CR5达92.57%。2018年全球硅片市场格局2018年,沪硅产业-U在全球硅片市场的份额为2.18%,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硅片制造企业之一,客户覆盖了格罗方德、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华润微电子、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企业。公司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含SOI硅片)工艺成熟、技术先进,在射频前端芯片、模拟芯片、先进传感器、汽车电子等高端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在中国大陆率先实现了300mm硅片的规模化销售,打破了我国300mm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目前,公司300mm硅片产品可应用于40-28nm、65nm、90nm制程,并且正在研发可用于20-14nm制程的300mm硅片,推进了我国半导体关键材料生产技术"自主可控"的进程。中环股份是全球综合产品门类最全的半导体硅片供应商之一,公司目前已具备75mm-300mm全尺寸半导体硅片产品的量产供应能力,涵盖抛光片、外延片、退火片等多种生产加工工艺。晶体技术领域,200mm区熔单晶的技术能力和品质水平不断提升,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区熔硅片市场份额已实现国际领先;300mm直拉单晶取得重要技术研发进展,应用于19纳米的COP Free晶体技术已完成内部评价,并进入客户评价阶段,同时结合28纳米COP Free硅片产品的客户认证,公司已具备进入逻辑、存储等高端半导体硅片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此同时,公司已完成300mm应用于CIS、Power Device产品的超低阻单晶的研发,目前是全球少数、中国唯一一家可批量供应上述产品的硅片制造商,产品对标全球领先的硅片供应商。立昂微子公司浙江金瑞泓长期致力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半导体硅片的研发与生产,具有硅单晶锭、硅研磨片、硅抛光片、硅外延片的完整工艺和生产能力。目前,公司150mm半导体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已实现批量生产并销售,成为国内较早进行150mm硅片量产的企业。同时,公司具备全系列200mm硅单晶锭、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大批量生产制造的能力,实现了我国200mm硅片正片供应的突破,并开发了300mm单晶生长核心技术,以及硅片倒角、磨片、抛光、外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国内大尺寸半导体硅片的生产工艺研发领域具备领先地位。此外,立昂微子公司金瑞泓微电子正在建设年产180万片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项目,有望在未来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的大规模量产。除了硅片制造,配套的长晶设备,以及研磨、抛光、切割等加工工艺环节在我国硅片产业链中的市场地位也有望持续提升。晶盛机电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装备企业,围绕硅、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开发出一系列关键设备,目前,公司实现了集成电路200-300mm半导体长晶炉的量产突破,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发了150-300mm晶体滚圆机、截断机、双面研磨机及6-300mm的全自动硅片抛光机、200mm硅单晶外延设备,完成硅单晶长晶、切片、抛光、外延四大核心环节设备布局。公司最新开发出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单晶炉、外延设备,其中碳化硅单晶炉已经交付客户使用,外延设备完成技术验证,产业化前景较好。近年来,公司增加了半导体抛光液、阀门、磁流体部件、16-32英寸坩埚等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产业链配套优势逐步显现。神工股份专注于集成电路刻蚀用单晶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突破并优化了多项关键技术,构建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产能利用率、良品率等指标因公司技术突破和优化不断提升,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公司所拥有的无磁场大直径单晶硅制造技术、固液共存界面控制技术、热场尺寸优化工艺等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已掌握了包含200mm半导体硅片在内的半导体硅抛光片生产加工的核心技术,包括低缺陷单晶生长技术、高良率切割技术、高效化学腐蚀及清洗技术、超平整度研磨抛光技术、硅片检测评价技术等,大多数的技术指标和良率已经达到或基本接近国际一流大厂的水准;200mm芯片用硅片的机械加工研发项目在截断、滚圆、切片、倒角、磨片等工艺的产品初步合格率可达到99%以上;20英寸以上超大直径单晶硅产品研发项目已取得重大的突破,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扬杰科技收购的成都青洋是集半导体单晶硅片等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建成年产1200万片200mm以下直拉(MCZ)、区熔(FZ)、中子嬗变掺杂处理(FZNTD)等单晶硅切片、磨片和化学腐蚀片的生产线,产品质量及性能位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成都青洋拥有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通用等海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配套合作关系。东尼电子专注于超微细合金线材及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金刚石切割线主要应用于蓝宝石及硅片切割。公司具有行业内突出的规模制造优势,具备超微细合金线材和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综合开发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可以满足下游大客户大批量的持续供货需求。硅片产业链光力科技子公司Loadpoint Limited(简称:LP公司)是全球最早从事划片机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公司,在全球率先发明了加工半导体器件的划片机,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用于半导体等微电子器件封装测试环节的精密加工设备,主要产品包括150mm、200mm、300mm划片机等,在切割、铣、削、钻孔环节加工设备可达到微米、亚微米、纳米加工精度,是半导体器件(如集成电路芯片、声纳和各类传感器等)制造的关键设备之一,可用于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加工超薄和超厚半导体器件方面,LP公司产品具备突出的领先优势。硅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硅片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硅片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硅片项目申请报告硅片项目建议书硅片项目商业计划书硅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硅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硅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硅片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硅片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硅片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硅片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六号门

显示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入十四五规划,前景广阔

显示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入十四五规划,前景广阔最新动态武汉发布301个重大项目计划,含华星4、京东方10.5代线及翰博材料产业园等项目。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计划表,其中,重大在建项目计划包括∶国家存储器基地(一期)总投资815亿、武汉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总投资350亿、华星光电T4项目总投资350亿、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二期项目总投资145亿元、武汉新芯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二期工程总授资135.7亿元、翰博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显示核心材料产业园总投资50亿等项目。北大团队引入纳秒级激发态寿命荧光材补,研发出高效蓝色OLED.据CINO Rescarch产业资讯,北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引入具有纳秒级激发态寿命的d-f 跃迁稀土Ce(三价)配合物Ce2,开发出一种更为高效的天蓝色OLED发光材料。据作者论证,在这种Ce(三价)配合物基的OLED发光结构中,激子利用效率达到100%,更重要的是,与具有类似发光颜色的传统依(IⅢ)配合物相比,基于Ce-2 配合物的发光器件,其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目前,OLED显示器使用的蓝色发光材料仍然还是具有较低激子利用效率,激发态寿命(纳秒级)更短的荧光材料。显示技术发展历史显示材料变化伴随着显示技术的更迭。显示材料技术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显示技术也从最初的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发展到平板显示技术(FPD),后来又延伸出等离子显示(PDP)、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技术路线。显示材料发展历史示意图1300 亿美元显示面板市场,LCD 占比 7 成预计 2022 年全球显示面板整体规模将超 1300 亿美元,LCD 面板占比约 70%。随液晶显示技术不断发展,显示面板市场主要由 TFT-LCD 和 OLED 构成。IHS 2019 年 6 月发布数据显示,包括 TFT-LCD 与 OLED 的整体显示面板市场容量由 2015 年的 2.53 亿平方米上升至 2019 年约 3.34 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 7.2%。目前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呈持续稳定扩大趋势,IHS 预计,2022 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将达到 34.68 亿片,其中TFT-LCD 面板超 25 亿片,占比 73%;2022 年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将超过 1300 亿美元,其中 TFT-LCD 面板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达 946 亿美元,占比约 70%。全球 TFT-LCD 及 AMOLED 出货量(百万片)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亿美元)显示面板产能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大陆龙头共同发力,预计 2021 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占比约 60%。当前全球液晶面板产能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近年来多项扶持政策的出台促使中国大陆液晶面板行业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在政府及银行雄厚的资金支持下,以京东方等为代表的显示面板企业发展迅猛,积极投产生产线扩大产能,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IHS 预计 2023 年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 20%。Trendforce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大陆产能占比已超 40%,预计 2021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占比近 60%。预计 2021 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占比近 60%OLED 在中小尺寸应用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2018 年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需求面积超 3400 万平方米,手机为其最大下游产品。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下游终端产品主要为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车载、智能穿戴等。据 IHS统计,2018 年中小尺寸面板下游需求面积超过 3400 万平方米,其中手机为最大需求来源,占比约 50%;笔记本/平板电脑需求面积紧随其后,超过 30%;车载、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他分别占比 9%和 6%,共同为中小尺寸面板带来一定需求。随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下游产品的快速发展,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需求将进一步增长,IHS 预计 2023 年其需求面积将近 4000 万平方米,届时手机需求面积占比将继续升高至约 56%。中小尺寸面板下游需求面积预测(单位:百万平方米)中小尺寸 OLED 面板渗透率持续走高,预计 2022 年将超 40%。据 Digitimes 统计,2017 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近 25 亿片,其中 AMOLED 面板占比约 20%,2022 年AMOLED 面板出货量占比将超过 40%。作为中小尺寸面板的最大下游终端产品,智能手机对 OLED 面板的需求不断扩大,推动中小尺寸面板 OLED 渗透率持续走高。在 5G 高端旗舰手机全面导入柔性 OLED、可折叠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等智能手机新趋势下,OLED 面板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将逐步扩大,据 DSCC 预测,智能手机中 OLED 面板渗透率将由2016 年的 24%提高至 2022 年的 56%。智能手机持续发展叠加大屏趋势,推动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快速发展。作为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主要需求来源,智能手机将持续拉动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需求提升。一方面,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加之 5G 有望引领智能手机新一轮的换机周期,保证中小尺寸市场的稳定增长,Gartner 预测,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6.8 亿部。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大屏化趋势将进一步提升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需求,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我国智能手机屏幕平均尺寸由 2014 年的 4.8 英寸逐步上升至 2018 年的 5.9 英寸,进一步拉动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发展。此外,可折叠智能手机等创新机型的快速发展也将为中小尺寸显示面板提供新的发展空间。LCD 占据大尺寸应用领域主流地位2018 年大尺寸面板需求面积近 1.9 亿平方米,电视为其最大下游产品。大尺寸显示面板可应用于电视、监视器、商用显示等领域。据 IHS 统计,2018 年大尺寸面板下游需求面积近 1.9 亿平方米,其中电视需求面积高达 1.54 亿平方米,占比超 80%,为大尺寸面板最大需求来源,其他终端产品如监视器、商用显示分别占比 25%及 6%,为大尺寸面板带来一定需求。IHS 预测,2023 年大尺寸面板下游需求有望突破 2.2 亿平方米,未来四年,电视将保持约 80%的大尺寸面板需求,2023 年电视用大尺寸面板需求量将达到 1.81亿平方米。目前大尺寸显示面板仍由 LCD 主导,未来 OLED 渗透率有望提升。在大尺寸面板领域,相较于 OLED,LCD 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目前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大尺寸显示面板的主要需求来源,电视面板目前主要由 LCD 构成,保证大尺寸 LCD 面板的较高需求。据我们测算,2019 年 LCD 电视面板占比约达 98%,但随 OLED 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OLED电视面板有望得到快速发展,2023 年 OLED 电视面板渗透率有望达到 25%。电视面板大尺寸趋势为大尺寸面板发展提供新机遇。智研咨询预测,全球电视面板尺寸将持续扩大,由 2017 的 43.7 英寸增加至 2020 年的 46.9 英寸,全球 60 寸以上电视面板出货量也将从 2016 年的 1400 万片增长至 2025 年的 5400 万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16%。作为大尺寸面板的主要需求来源,电视面板的尺寸增加将进一步驱动大尺寸液晶面板发展。据中华液晶网报道,2019 年第一季度,我国 60 英寸及以上的 LCD 液晶面板出货量占全球的 33.9%,与 2018 年第一季度相比,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增加了近 10 倍;出货量由 17.7万台上升至 224 万台,同比增长 1166%。LCD、OLED 千亿材料市场LCD、OLED 通用材料:市场稳健增长,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我们预计到 2025 年,平板显示的通用材料总市场空间将接近 3000 亿人民币。LCD与 OLED 在生产过程均会用到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光掩膜版、光刻胶等产品。其中,偏光片市场规模超过 1100 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速 4%;玻璃基板全球市场将达到 310 亿人民币以上,年复合增速为 4%;靶材市场有望达到 550 亿人民币以上;光掩膜版全球市场规模约 86 亿人民币,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 202 亿人民币,增速为 4%;彩色滤光片市场规模约 235 亿人民币。显示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显示材料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显示材料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显示材料项目申请报告显示材料项目建议书显示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显示材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显示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显示材料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材料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材料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显示材料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显示材料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变种人

LCP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5G时代最有潜力的材料

LCP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5G时代最有潜力的材料1、LCP 行业概况1.1 LCP材料简介LCP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机械性能,优越电性能和加工性能。LCP,液晶高分子(Liquid Crystal Polymer),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DuPont公司开发。其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光学性能、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性、阻燃性、加工性良好,耐热性好,热膨胀系数较低。在一定条件下LCP材料能以液晶相存在,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呈现晶体的各向异性,冷却固化后的形态可以稳定保持。1.2 LCP产品的分类标准LCP的分类方法各有不同:(1)根据合成单体的不同可划分Ⅰ型、Ⅱ型和Ⅲ型(2)根据形成液晶相的条件,可分为溶致性液晶(LLCP)和热致性液晶(TLCP)。虽然TLCP的工业化时间晚于LLCP,但由于其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因此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新品种不断出现,远远超过了LLCP。(3)LCP产品按照液晶基元在聚合物分子中的位置可分为主链型液晶聚合物、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和复合型液晶聚合。(4)按应用分类可以分为薄膜级,注塑级和纤维级。LCP的分类1.3 LCP下游应用领域LCP传统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其中,LCP作为工程塑料可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连接器,汽车的大灯壳体,高温烤盘和蛋糕模具;作为纤维可以用于宇宙飞船的安全气囊、轮胎的增强材料、防割手套以及光纤;制成合金可以用于耐腐蚀的化工泵、汽车刹车片以及高端音响拾音器等。LCP 应用领域图2、世界 LCP 行业的发展与现状液晶高分子最早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itzer发现,把胆锱醇苯酸脂晶体加热到145°C会熔融成浑浊的液体,继续加热到178.5°C,浑浊的液体会突然变成清亮的液体,而且这种浑浊到清亮的过程是可逆的。经系统的研究分析指出,有些物质的机械性能和各向同性液体相似;但他们的光学性质却和晶体相似,是各异性的。因此,这些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相被称为液晶相。1937年,Bawden和Pirie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病毒时,发现其悬浮液具有液晶的特性,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生物高分子的液晶特性。1950年,Elliott和Ambrose第一次合成高分子液晶,LCP的研究至此展开。美国:美国塞拉尼斯公司(现泰科纳公司)和杜邦公司是全球最早研发LCP材料并投入生产的企业,在LCP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制造技术方面积聚了非常雄厚的实力。塞拉尼斯于1985年便开始生产以HBA/HNA为主链的LCP树脂,经过多年的发展,其LCP系列产品已涵盖I型、Ⅱ型和Ⅲ型,目前泰科纳公司将LCP业务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LCP树脂生产大厂,并于2010年收购了杜邦LCP生产线Zenite系列,成为LCP树脂龙头企业,产能可达22000吨/年。日本:在LCP技术发展初期,日本便把LCP材料列为其工业技术中的重点攻克对象。目前,日本已发展出包括村田制作所、宝理塑料、住友化学等多家可量产LCP材料的企业。其中,村田紧跟着美国步伐,在LCP材料领域进行了深度积累,具备从LCP材料制造到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实力,成为苹果的独家供应商。从需求端来看,2002年LCP全球需求量仅为1.6万吨,2012全球需求量发展到4万吨,从此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在2019年达到了7.4万吨水准,同比2018年增长了8%,其中2012-2019年之间复合增长率接近10%。2012-2020 年全球 LCP 材料需求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万吨LCP材料早期应用较为单一,基本都是工业应用,后随着科技发展逐渐扩宽,应用领域涵盖如单子电器(高密度连接器、线圈架、线轴、基片载体、电容器外壳);汽车工业(汽车燃烧系统元件、燃烧泵、隔热部件、精密元件、电子元件等);航空航天(雷达天线屏蔽罩、耐高温耐辐射壳体等)等多个领域,其中电子电器仍然是LCP材料的最主要应用领域,其应用占有量高达73%,传统的工业及消费领域占比以逐渐缩减至7%左右,汽车及医疗领域占比分别为4%和3%。2019 年全球 LCP 的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从供给端来看,2020年全球LCP树脂产能约为7.6万吨/年,其主要供应来自于日本和美国,中国在相关方面依然在加速发展突破过程。LCP具有产业分布密集性的特点,其全部产能都集中在中,日,美三国,分别产能1.6万吨,3.4万吨和2.6万吨,占比为21%,45%和34%。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行LCP产业的研发,我国长年依赖日美进口,不过近年来沃特股份、聚嘉新材料、金发科技、普利特等企业陆续投产,中国LCP产业快速增长。从具体生产企业看,目前塞拉尼斯、宝理塑料以及住友三家企业产能超过1万吨,前三家企业产能占比高达63%,行业集中度较高。LCP全球占有份额/%3、国内 LCP 行业的发展与现状3.1国内LCP行业发展LCP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国内LCP厂家多处于突破及验证阶段。由于进入LCP产业时间比较晚,我国相关LCP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后随着LCP材料需求的增长叠加国内替代效应,国内有少数几家公司开始关注该领域并陆续进行技术储备,普利特2007年收购了上海科谷化工,公司在上海金山建设LCP树脂聚合装置,建立TLCP材料从树脂聚合到复合改性的完整技术与生产体系,并开始批量供应客户。金发科技从2009年开始自主开发LCP材料, 2014年产能达到1000吨,2020年扩产后产能将达到6000吨/年。沃特股份于2014年收购三星精密的全部LCP业务,目前产能为3000吨/年。尽管金发和沃特目前都对外宣布拥有产能,但大多是有产能无产量的情况,国内LCP材料发展仍处于突破及检验阶段。LCP中国发展历史近年来由商务部牵头海关、税务、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等部门,加大支持工程化、产业化及其应用,国产LCP行业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中国虽逐步布局LCP产业,但与日本,美国在产业实力相差依旧巨大。5G时代LCP有望取代PI成为在5G时代天线的核心材料。LCP的介电常数Dk在2.9-3.1之间,可以在几乎全射频范围内保持恒定,且其传输损耗可达到PI的十分之一,能够有效降低信号损失、提高通信质量。另外,LCP的可弯折性较PI更好,厚度可降至传统天线的65%,可以提高手机内部以及基站天线的空间利用效率。因此LCP有望替代PI成为5G时代天线PFC软板中的重要基材,LCP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3.2 LCP在天线薄膜上的应用及市场空间测算在2016年以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于硬件的更新及3G,4G时代的普及,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2009年的1.73亿部在7年时间内快速增长到14.7亿部并达到近年来顶峰水准,增长率高达850%。2016年后由于4G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准,且各大手机厂商新款机型缺乏亮点,手机用户的更换欲望不高,智能手机出货量趋于平缓,2019年出货量为14.86亿,未来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结构将被再次改变,手机出货量有望重新进入高速增长期。据IDC数据预测,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16亿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5G时代高频信号传输方式大幅提升了接收端的天线材料要求。5G的信息传播速率为1Gb/s,其传播速度为4G速度的10倍以上,为了保证更高效的信息传输效率,这就需要更好的频谱带宽。无线通信的信息传播主要是用电磁波,传统的3G,4G都是采用6GHz的中低段电磁波,低频段电磁波较高频段的传播距离更远,然而6GHz以下的频谱资源是非常稀缺的,难以有效的满足5G时代高速传播的需求。毫米波高频段既能提升中低频谱的利用效率,亦能进行高频领域的布局,从而成为5G技术的主要选择。不同于3G与4G技术仅是在低频领域间技术的升级,5G使用的天线长度降至毫米级是一种技术上的巨大变革,需要重新选择天线产品载体。而且在5G时代的初期,过度阶段的产品不仅需要满足5G传输的需求,亦要可接收3G,4G信号,于此同时,更轻更薄易于携带是智能手机发展不可改变的方向,因此给天线所预留的空间及其有限。在5G时代的初期,一方面要满足对天线材料的特殊要求,一方面又要控制天线占有的空间,与传统的PI及MPI材料相比,LCP拥有更强的信号传输优势,我们认为未来在基站端和手机端都将大幅增加LCP材料的使用。2019年LCP市场容量约为20.43亿。LCP膜2018年在手机的应用比率为9%,2019年逐步增长至10%,LCP材料有望在手机端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在远期或达到80%的应用水准。随着5G手机技术的技术沉淀及产品逐步推广,在产品出口率及LCP材料渗透率的双重利好加持下,LCP天线需求在近年将进入爆发阶段,并带动前端LCP薄膜树脂的使用需求。若未来5G手机渗透率与4G手机持平,达80%市场普及率,LCP膜在5G手机段渗透率亦达到80%水准,LCP材料的需求量或将达3000吨,并形成近百亿的市场空间。2018-2022年LCP市场容量测算3.3LCP在其他端的应用LCP膜在无人驾驶技术与可穿戴设备上得以体现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仍未实现大面积普及与高端应用,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现有的通信技术无法稳定高效的提供信号传输支持。5G新时代的来临,高速,高频,低时滞的信号传输将大大提升无人驾驶技术的稳定性,LCP天线的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分辨率高,方向性较好,体积不大等优点,其受到天气环境影响较小,可有效辨别行人,且对驾驶感测精度有不错的提升,因而低介电损耗的LCP天线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绝佳选择。与汽车制造的高额成本相比,LCP天线的单体价格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未来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推广中,LCP天线有望亦将实现高速渗透,提高LCP市场需求。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在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势头。可穿戴智能手表作为通讯终端,需要高频信号的同步接收,且因其需要体积小重量轻的特殊性,对空间有较高要求,LCP天线具有成本较低,体积小,传输效率高且性价比高的优势,随着5G配套网络及应用场景的推广应用,LCP天线将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增长实现同步高速增长。SMT:与传统插装技术相比,SMT具有高接脚密度,易于自动化且适于高频应用的特性。因此,SMT需求更高的耐热性,其焊接点处的材料需在250度高温下维持五秒以上。LCP的耐热性可达到300度,具有优秀的阻燃性且不存在吸湿后不稳定等问题,是及其适合用于新型CMT连接器上的材料。汽车零部件;LCP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内各种零部件以及特殊的耐热、隔热部件和精密机械、仪器零件。本田混合动力车的功率模块外壳通过采用LCP实现顶级的小型化和高输出。Mazda开发LCP共混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汽车车身的面板。LCP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LCP材料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LCP材料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LCP材料项目申请报告LCP材料项目建议书LCP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LCP材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LCP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LCP材料行业市场研究报告LCP材料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LCP材料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LCP材料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LCP材料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卢令

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1、项目必要性:公共安全关系着社会稳定,安防监控是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国家不断推出安防监控重大工程,目前国内大中城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但距离全覆盖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新增和改造空间,而县、乡、村一级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则面临从零到一的建设过程。行业市场不断提出新要求,智能交通等重点领域急需升级换代,现有的智能交通监控虽然在光照条件好的情况下画面清晰、色彩鲜艳,但由于摄像头的像素低、性能差,技术视频无法满足智能交通对较高细节、低照度、夜视等功能的要求,迫切需要更新换代。视频监控技术向高清发展,重点区域和行业改善型需求旺盛,在政府或银行等对价格相对不够敏感的领域,高清监控有着明显需求,高清的实现需要一整套解决方案,随着光纤通信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显著降低了信息传输和存储的成本,使高清视频监控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础。2、项目可行性:项目投资符合国家鼓励发展高清图像传感器及安防监控等应用领域的政策导向。本项目规划的高端光学镜头主要用于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机器视觉等领域,而超高清图像传感器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是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对象之一,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项目投资符合高端光学镜头向高性能、精密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趋势。本项目产品具有高解像力、大光圈、大靶面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利用自动化组装技术、检测技术自动化等先进制造技术,通过精密智能制造实现产品的高性能,使镜头能够用于各种条件下的高清视频监控,并能够用于车载摄像头、机器视觉等复杂应用场景,符合产品向高性能,制造向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技术趋势。项目投资符合视频监控、智能驾驶、机器视觉市场对高端光学镜头的需求。本项目产品为高端光学镜头,主要用于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机器视觉等市场,具有高解像力、大光圈、大靶面的特点。由于视频监控和车载摄像头面临着存量产品向高清技术更新换代,智能驾驶应用渗透率增长带来市场增量,因此高性能高端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符合市场对高端光学镜头的需求。3、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采用多种自动化设备和以MES系统为核心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对各工艺进行了技术升级,实现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生产管理。生产过程具有高精度、高一致性、高良品率和较高的生产效率,实现了高端光学镜头的规模化智能制造。项目建成后,年产4000万颗高端光学镜头。4、项目实施主体与用地: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凤凰科技,拟租赁上市公司用地及厂房。5、投资金额及明细:计划总投资35,198.25万元,主要用于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及生产管理软件购置及厂房租赁等支出。6、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期为三年,计划分三年进行投入。7、项目备案和环评手续:本项目已取得上饶市经济开发区出具的备案通知(备案号:饶开经发[2018]298号),涉及的环评手续正在办理中。8、项目经济效益评价:项目实施完成后,年均销售收入64,653万元,年均利润总额5,787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8.36年,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3.78%,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