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特点反之于心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特点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什么? 都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我们经常花了很多力气。却发现幼儿进步其微?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抓住了动儿园社会教育的特点?对于这问题,有些老师似是而非,有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比如有的教师认为社会教育就是社会常识教育(认识各种社会角色和常见机构),是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采摘等),有的教师习惯于用讲故事+行为练习或计论+绘画的方式进行社会教育,却发现幼儿说一套做套,知行脱节:有的教师知道社会教育不能光靠说教,但是怎么避免? -..之关于社会教育,线教师有着不少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还解析。由于存在着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如自负,与别人报有作。意气用事等等,他们不易产生积极工作的动机,而阻断了他们取得成功的道路。这说明社会性等推因素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它是智力发展和发挥功驱力,也就是说,没有非智力因素的驱动,智力的难以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制约的作用,社会性发展不仅是衡量一个人发展水平的重封标,同时它也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到面I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幼儿园社会 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国家课程文件进行形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将幼儿园社会教有内容归药术,即从一个“生物人”向一个“社会人转变的过 下相对的六个版块。(一)幼儿自我意识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这个讨自我意识在 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个体证语的过程。幼儿园社会教育就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是促进幼L个性和社会性发 的调节系统,对整个人格起着整合作用,从某种意2:讲,自我影响,人规定着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心价值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发展莫定幼儿健企人格的基础。展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会性,引特动儿学会共同生活,形度机幼儿的个性和社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可能脱开社会环境而私租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境而独立存 幼儿自信但不自负,会发展的内在依据。可以说,自我意识教育是真好会教育基刷的教育。幼儿正确E)幼儿人际交往教育确地认识自己,建立积极、正向的自我概念自尊而不自卑(三)幼儿规则认知和规则行为教育 节,可能要比专门上节教幼儿如何礼貌的课效果更为幼儿规则认知和规则行为教育是动儿园社会教育的 长久,在洗手,进餐帐眼游戏等环市培幼儿的规又核心内容。 幼儿的规则认知和规则行为直接影响着 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应该比专门上节关于规则其社会适应性,幼儿规则认知和规则行为教育致力手增 的课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执行...强幼儿的规则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幼儿去感受规 第二,幼儿园社会教育最主要的策略是体验领悟而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进而认 不是告知,说教。同和主动遵守规则,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过去我们常常通过“给幼儿讲故事。试图运用故事(四)幼儿意志行为与品质教育 中的榜样去影响幼儿”这样的做法去进行社会教育,结著名的”果汁软糖实验”证实了意志行为对于人的 果发现,幼儿对这些榜样存有“距离感”,他们难以把一生发展的作用。 人的意志行为体现在对情绪情感以及 榜样的行为真正转换为自己的行为。传统的教育方法重行为等的控制上,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行为之_ . 在说教,忽视幼儿的体验,容易造成幼儿的知行脱节,只有表现出坚强的意志行为和品质,才能彰是出人的主 因而难以使幼儿形成自觉的社会性行为。体性。从小培养幼儿的意志行为和意志品质意义重大, 越来越 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要增强幼儿园社会尤其在独生子女问题凸足的当今时代。幼儿意志行为与教育的效果, 需要使用体验领悟策略。体验预悟强调的品质教育主要指向于幼儿坚持性、抗诱感能力抗推折是幼儿自己的实践 体验一 领悟。 教师可以告知幼能力的养成,是每个幼儿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儿正确的认识也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但要幼(五)幼儿情绪情感教育 儿把正确的认识转变为自己的认识进而转变为正确的情感和社会性像李生姐妹 样,往往同时出现。因行为, 还要靠他们自己在实践中去体验和领悟。经过体为这是幼儿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重要的两个非智验 和自己领悟得出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才有可能内力因素。它们不但同时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而且本 化进而真正支配动儿的行为。比如,对干亲社会行身也是构成人格健康的核心因素。幼儿社会教育必须包为合作、 分享, 助人同情等,简单地告诉幼儿要含情绪情感教育的内容,其目的是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有亲社会行为是不够的, 或者简单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处理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的榜样也是 不够的。亲社会行为的习得要比普通行为习发展。 惯的养成困难得多,这是由幼儿的“自我中心性”的特(六)幼儿社会环境与文化教育 点所决定的。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种情景, 当教师问动除了自然环境,幼儿还要认识其所身处的社会环儿 “两人争枪一个玩具时应该怎么办”时,大多教幼儿境。幼儿社会环境与文化教育旨在引导幼儿认识社会环都会回答 “互相谦让。”可当实际发生争抢时,幼儿境中的人。事,机构、文化等等, 使其更了解所处的世很难做到谦让, 而且常会说“他不谦让我”!这就是幼界。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积极志度(如理解。尊重,平儿的 “自我中心性”. 面亲社会行为的习4价恰需要等)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去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往往需要伴随幼儿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体验领悟设略针对和利用了动儿的自我中心性的特点。比如,当教师要求幼儿|幼儿园社会 教育的特点 分享时,出于本能,他起初是不愿意分享的。可当他看到井想玩小伙伴的玩具时,就有r想玩别人玩具而得不与其他韻城相比,幼儿园社会教育有两个突出的特 到的那种焦虑体验,教师适时地介人和引导,更容易使点。 幼儿明白分享的互惠特点及意义。在实践中经过体验,第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一日生活而 幼儿明白了分享的意义,才会真正出现分享的行为。这非集体教育活动。 比教师简单的说教效果好得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指出:“社会 体验领悟策略的教育学原理在干幼儿的心理过程是领域的教有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 知情、意、行的过程,“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就是培养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之..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利用人园,离园的环卫的统的教育过程” :幼儿社会教育同样离不开知。

失人

幼儿园教师的十项核心素养(上)

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是幼儿园教师能以专业者的身份,自主,成功地应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能力以及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素养的集合,是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关键和前提.在教师教育从教走向学,从学科走向融合,从专业走向人文,从知识走向能力的发展转向中,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支撑.可以通过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教师能力建构,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基于教师学习的培训方式变革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实现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十项核心素养是什么?一、研究力成为反思实践的教师。反思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二,反思性教学方法和思想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三,有助于丰富反思型幼儿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拓展新时代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幼儿教育能够更加适合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我国当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二、关怀力成为人文关怀的教师。幼儿教师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但是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去关心幼儿。幼儿教师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一颗理解家长的心。踏踏实实地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将心比心,理解家长,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把幼儿放在幼儿园放心、安心、开心。三、自主力成为让幼儿自由自主的教师。自由自主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其基本的心理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应该努力为幼儿提供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以便能满足幼儿自由自主的需要,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满足幼儿自主自由的需要,幼儿园老师的责任是首当其冲的.一,倾听幼儿的心声,尊重幼儿的需要幼儿教师的倾听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听取儿童的各种表达。四、文化力成为文化养成的老师。文化养成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在师资培训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忽视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导致了教师文化意识的淡薄,文化素养的降低.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教师的文化养成.文化养成意味着教师的成长是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涵养的过程.教师的文化养成包括文化意识的形成,即形成文化自觉力;文化品性的全面生成,即从实践出发历练文化素养;文化比较力,即从时空之维出发建构文化比较的视野。五、理解力成为理解倾听的教师。每个孩子都有心里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说的话,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引导她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山行

幼儿教育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重点是主动性、自制力

2018-05-29 13:17 | 光明日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给祖国的花朵们准备一个幸福美好的节日,更要对他们如何幸福健康地成长进行严肃思考。健全人格,始于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78年,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首巴黎时,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年逾八旬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家深情地回忆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主要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不仅告诉人们,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同时也告诉人们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事实上,心理学研究也通过实验证明: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第一项研究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1966—1970年,米切尔教授以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550名4岁幼儿被试进行了有关延迟满足的实验。试验是这样进行的:一个4岁的小孩坐在桌子前面,桌上放着他自己选择的最喜欢吃的零食:棉花糖。一个研究员对他说:“看到这块零食了吗?我现在要离开这个房间,如果你在我离开房间的时候吃,只能吃一块;但是,如果你等我回来再吃,就可以吃两块。记得哦,如果你在我离开的时候吃了一块,就没有第二块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孩子点点头,研究员就离开了。15分钟后,研究员回来了。结果发现:大约只有30%的孩子等了15分钟,吃到了第二块棉花糖,这些孩子被称作为“能等待的孩子”,其他没能等待15分钟的孩子被称为“不能等待的孩子”。之后的追踪研究发现:高中时,与“擅长等待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行为问题更多;不擅长应对压力环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考试成绩更差。进一步的追踪研究还表现:当被试者30多岁时,与“能等待的孩子”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更容易身体肥胖;更容易沾染毒品。第二项研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的研究。他对100多名2岁幼儿进行10多年的追踪研究,最终发现:2岁时的自我控制力,可以显著预测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数学成绩;2岁时候的自控能力可以预测11岁时候在学校的表现(获奖情况和攻击性行为);4岁、7岁时对玩具的内在兴趣,可以显著预测小学期间的发散思维得分和课堂学习的灵活性。第三项研究是新西兰学者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研究者测量了儿童3至11岁时的自控力,一直追踪到32岁,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自控力评分可以预测32岁时的表现。3至11岁时自控力得分越低,他们在32岁时吸烟、患病、涉及不良信贷记录及涉嫌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与儿童时期拥有最高自控力得分的成年人相比,儿童时期自控力得分最低的人在成年后涉嫌犯罪的概率要高出三倍,沾染各种毒品的可能性同样高出三倍,成年后成为单亲父母的概率高出两倍。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从人格发展上是有道理的。2000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对各年龄阶段的教育投资回报率研究表明: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逐渐降低,婴幼儿时期是教育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时期,由此,他也认为幼儿时期应该加强品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健全人格,教育核心无论古今中外,人格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核心。我国对“做人”重要性的强调从古至今是以一贯之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君子”教育,无论是《庄子》中的“内圣外王”,还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强调“做人”的重要性。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蔡元培先生更是把人格培养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之之虑焉。”陶行知先生更是用朴实的语言总结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强调只有先修养好个人自身,才能造福国家有益社会,健全人格培养要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由家及国,“做人”被看作为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中国教育思想的精髓。在西方,品格的重要性也是自古就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留下“品格即命运”的名言。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一直强调品格教育是教育的天职。近年来,品格教育也正在美国回归,1993年的《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要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要认真地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等传统品格。品德教育正在西方发达国家复归,而品德往往被看作为人格的外在社会表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得到多项科学研究的证明的。美国心理学家特曼教授等人曾对1500名资优学生(天才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50名最成功者与150名最不成功者之间在智力发展上并没有多么大的不同,最大差异来自于4项人格特质差异:达到目的的坚持性;与目标一致,不偏离;自信;没有自卑感。陈会昌教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献分析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人格上具有以下6个显著特点: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强烈的成长动机;反潮流精神;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最能说明人格培养重要性的研究当属美国著名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该计划以收入偏低、智商偏低、处境不利的父母和他们3至4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幼儿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幼儿每个工作日上午接受两个半小时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持续两年,每年三十个学习周,共六十个学习周。同时,实验组幼儿的父母接受每周一次的家庭教育干预——家访,每次一个半小时,由专业人员与幼儿母亲探讨孩子发展、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等事宜,家访活动持续时间也为两年。对照组幼儿由其父母抚养,没有进行任何实验组的教育干预活动。佩里计划持续追踪研究几十年,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时,实验组幼儿的智力测验成绩确实高于对照组的幼儿,但到小学三年级时,实验组幼儿的智力测查成绩与对照组已无明显差别。30多年后的追踪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的幼儿相比,实验组幼儿的高中毕业率更高、就业率更高、收入水平也更高,而犯罪率和接受救济率更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教授对佩里计划的深入分析发现:佩里计划改变的不是幼儿的智力成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幼儿的人格特征。詹姆斯·赫克曼教授通过复杂的经济学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佩里计划所带来的所有积极效果当中,有2/3归结为好奇心、自控力和社会灵活性等人格因素。以上研究均说明:无论是天才儿童还是普通儿童甚至是弱势儿童,对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来说,人格影响的重要性无疑超过了智力因素。人格培养,当务之急关于幼儿人格培养,陈会昌教授提出了“两颗种子”理论,认为人格培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主动性,二是自制力。幼儿自制力的培养可谓是当务之急。2011年,一名高二男生为了买苹果ipad把自己的肾脏以22000元卖掉了。最近,女大学生裸贷事件接连不断被曝光,某些女大学生为了眼前一时享受而不顾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正引发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自制力的缺失。警钟早已敲响!2005年,杨丽珠教授等人以中澳幼儿为对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发现:面对同样的玩具诱惑和延迟满足15分钟的任务要求,约70%的中国幼儿不能等待,而约70%的澳大利亚幼儿能够等待,中国幼儿的平均等待时长为359.53秒,远远低于澳大利亚幼儿的649.33秒,中国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明显落后于澳大利亚幼儿。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各种诱惑日益增多的时代,个体的自制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自制力培养的关键期正是3-6岁的幼儿期,一个幼时不能等待的孩子长大以后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罪犯。自制力的培养,家庭教育是关键。父母要重点解决合理需求与过度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孩子的各种需求,父母要学会分清哪些是合理需求,哪些是过度需求。对于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合理需求,父母要合理地予以满足,这是父母的义务。对于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不合理、奢侈性的过度需求,父母要坚决地予以拒绝,这是父母的责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度满足孩子的各种不合理需求往往会导致孩子“欲壑难填”的心理,容易培养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拜金主义,容易为眼前的享受而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或者违法犯罪。即使对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父母也要选择满足的时机,大多数时候给予即时满足,少数时候应予以延迟满足,因为过多的即时满足会让孩子因为缺少等待的机会而不能延迟满足,最终既缺少等待的意愿也缺乏等待的能力。如果自制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那么幼儿的主动性的培养算得上是长久之计。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行为主要受外在的功利性动机(如学位、收入、名誉)的驱使,而缺少内在的原生性动机(如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这可能部分导致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幼儿的主动性首先来源于早期的良好养育。在婴儿时期,特别是0-1岁时,如果父母能够敏感地发现、及时地满足、耐心地回应孩子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婴儿与父母就会形成一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理论创始人鲍尔比认为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长大以后勇于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心理学家安恩斯沃斯认为这种安全依恋关系造成的心理影响会持续终生。幼儿时期,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将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性的发展,父母和老师要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巩固和发展幼儿的安全感,满足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来发展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指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母和老师的个人喜好,只要其是正当的合理的,都应予以足够的接纳与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让幼儿感觉是安全的、有能力的,进而发展出信任感、价值感和归属感,才有意愿有动力去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一定要抓住人格培养这个教育核心,一定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个人格培养关键期。(原标题《幼儿教育的核心:健全人格培养》,原作者李文道 夏婧,编辑严粒粒)

有诸

为什么蒙氏教育在幼儿园如此流行?其核心理念是什么?

蒙氏教育,全名蒙台梭利教育法,于1907年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所独创。作为西方最推崇的教育理念,蒙氏教育距今已有迂百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教学方法的精髓不断地被提炼和升华,并深受来自世界各地人群的追捧。蒙氏教育通过培养儿童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帮助其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可以这么说,蒙氏教育不只是为幼儿上小学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对于幼儿来说选择一个正确的开始,不仅可以让其从小得到良好的智力启发,还将因此受益一生。对于家长来说选择正确的蒙氏教育,收获真正科学教育理念、育儿技巧,这对家长在孩子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初中以后,仍然会继续帮助。那么,蒙氏教育为何有如此魅力,其理念有何过人之处?文章目录1.蒙氏教育理念2.蒙氏教育的五大课程体系3.蒙氏教育理念的十大原则4.蒙氏教育的六大理论依据5.蒙台梭利教育名言蒙台利梭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独立个体,拥有无限的可塑性和潜能。教育的核心应该以孩子为主,利用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因此幼儿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空间和恰当的教学体系。“不赞成对孩子进行过分的干涉和管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为主,充分开发孩子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思维和创造力”,对于蒙氏教育来说,儿童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其生命自然的成长与完善。蒙氏教育理念主要包含哪些内容?1-1.使人成为人蒙氏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 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氏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一点对于刚认知世界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1-2.自发性的智能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寻求发展的冲动。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1-3.人的创造性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1-4.协助孩子自我发展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这是教育的真谛。1-5.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蒙台梭利倡导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它不仅为儿童提供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和练习空间,还是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以儿童的视角来定制打造,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在蒙氏教育理念下,孩子的教学空间设计被赋予了很多期待。特制的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蒙台利梭认为,儿童教学应该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跟其它教育理念相比,蒙氏教育长盛不衰拥有自己的特性。经过后期不断地优化,从而更加完善。根据蒙氏教育的课程也具有鲜明特色。蒙氏教育的五大课程体系2-1.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等,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助、爱物等好习惯。2-2. 感官教育培养敏锐的感官,进而培养观察、比较、判断的习惯与能力。2-3.数学教育使用直观教具玩数学。让孩子在学具操作中懂得数与量的关系,感受四则运算的快乐。2-4. 语言教学让孩子通过对实物的描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渗透文字活动,培养阅读能力,为书写做准备。2-5. 文化教育蒙氏教室里备有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等各方面教具,使儿童在玩中探索科学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蒙氏教育的十大原则3-1.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3-2. 不“教”的教育反对填鸭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3-3. 把握“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3-4. 教师扮演“协助者”“导师”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3-5. 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3-6. 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3-7. 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3-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3-9. 摒弃单一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3-10. 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历史上有名的教育派别很多,而蒙氏教育毫无疑问是最受认可的一派。它在创始人蒙台梭利不断地推进之下,形成了这一系列的原则。蒙氏教育理论依据蒙特梭利的学生及研究专家们通过汇总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归纳出六方面的教育要领即:蒙氏教育六大理论。4-1. 环境适应论蒙台梭利倡导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一个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儿童唯有通过如此环境才能达成工作的能力,确保儿童的正常化。4-2. 独立成长理论独立成长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含义,一是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标,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并且具有发展的生命能力;二是独立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孩子尽快的独立,才能更快更早的迈向自己想去的地方。4-3. 生命自然发展理论包括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育着的心灵,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4-4. 吸收性心智理论儿童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且有一定选择的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这就是儿童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的“吸收性心智”。吸收性心智是一种内在的助力,在生命最初的0-6岁发展程度最为可观。4-5.工作人性理论幼儿阶段是一个形成、创造与建构的时期,唯有通过“工作”才能逐渐形成各种运作的能力,而成为“人”。只有透过“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比如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等,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4-6. 奖惩无用理论蒙台梭利博士说,奖惩和惩罚是一种刺激手段,产生非自然和强迫力量,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因此,这些行为只会妨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教育是不应该使人屈服压力的。蒙氏教育长盛不衰,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这六大理论是蒙特梭利博士对于全世界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蒙台梭利教育名言蒙台梭利留下了许多广泛流传的教育箴言,被后世奉为金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01. 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02. 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03. 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04. 教育体系是以感官基础,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05. 当儿童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与自由观念相违背的。06. 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07.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08. 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09. 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10.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11. 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12. 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13. 教师必须为形成较好人类而献出一切。14. 我们都知道,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所以,儿童教育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蒙氏教育起源于意大利,风靡全球。其教学理念强大,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均为蒙氏教育打call,为自己的子女选择蒙氏教学。毫无疑问,能够接触蒙氏教育的孩子,无疑是很幸运地一件事。

或使则实

幼儿研究与支持成新教师核心素养

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发布的多个文件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目标。2020年,在学前教育完成85%的普及和80%的普惠任务之后,全面提高质量将成为重点任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为形成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规范化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2020年3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培训指南》)。《培训指南》围绕“师德修养与职业信念、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教育研究与专业发展”4个模块展开,并凸显了对“幼儿研究与支持”和“幼儿保育与教育”两个方面更新、更高的专业要求,对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自我发展等提出了一些新挑战。幼儿研究与支持包含五项关键要素《培训指南》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模块旨在帮助新教师熟悉并具备观察与分析幼儿的典型行为、研究与支持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五项岗位核心素养。相应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能力、研究幼儿个体差异和有针对性的支持能力、研究幼儿学习过程与特点并给予适宜支持的能力、评价幼儿发展并有效激励幼儿的能力、将自己对幼儿的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的能力这五方面是教师岗位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培训指南》都设立了相应培训内容。五项岗位核心素养的提法是崭新的,表明了这些素养和相应能力在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中、在教育实践工作和幼儿学习发展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深入分析可见,这五项核心素养中的每一项都需要有全面、系统、深入、关联性的儿童研究视角和富有创造性的支持策略,对新教师有相当大的难度。如“幼儿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幼儿园新教师能通过观察不同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典型表现,写出观察记录和支持方案,从而学会理解幼儿差异的多样性、支持幼儿多样化的探究、发现并欣赏幼儿的强项。又如“幼儿学习研究与支持”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幼儿园新教师能通过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区域游戏、综合主题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写出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过程和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活动方案;分析观察记录中幼儿的原有水平及最近发展区,分别写出支持策略。“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和“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的相关要求高度和难度也类似。以往经验表明,这些要求和能力都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甚至达到骨干水平的幼儿园教师才能做到的,而有些教师工作多年都很难做到位。幼儿保育与教育的五项关键能力有了新内涵《培训指南》中“幼儿保育与教育”模块旨在帮助新教师熟悉并胜任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与合作等岗位关键任务。应该说,所有幼儿园教师对这些方面都很熟悉,但仔细分析其内容要点和具体要求可以发现,其视角、内涵、重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入分析可见,五项关键能力中特别凸显了“幼儿中心”的理念与实践要求。观察、分析和了解幼儿活动,研究、支持和激励幼儿,成为教师保育和教育工作的重点。以“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为例,要求教师能提供区域游戏材料、观察与记录幼儿典型行为表现、研究并支持幼儿学习过程、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幼儿。再以“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为例,要求教师能进行综合主题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综合主题活动并进行有效反思;观察记录幼儿典型行为,研究并支持幼儿学习过程,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这不仅对新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有更高、更专业的要求,而且要求新教师从职业生涯起始阶段就真正把幼儿作为保育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研究与支持”和“幼儿保育与教育”相互渗透进一步将“幼儿研究与支持”五项核心素养和“幼儿保育与教育”五项关键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还会发现,以往被称为“幼儿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两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有经验教师都很难较好把握的问题,《培训指南》从新教师的职业起点就提出了高要求。新教师观察研究与支持幼儿要在一日生活、区域游戏、综合主题活动等各种活动中进行,又要求新教师将观察研究与支持幼儿贯穿在这些活动始终。例如,“幼儿保育与教育”中教师的“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和“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两项内容和要求,都渗透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的各项内容和要求,教师要在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观察与记录幼儿典型行为,研究并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等。《培训指南》提示我们,“幼儿研究与支持”和“幼儿保育与教育”两大模块之间、各项核心素养和各项关键任务(能力)的各要点和要求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性、整体性、互嵌性,凸显了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素养和能力的前提性与基础性,对高质量“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支撑作用。这是以往幼儿园新教师培训中不曾有过的高要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都要加强对幼儿的研究鉴于《培训指南》对教师素养和能力提出的更专业、更高起点的新要求,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需作出相应改革。从上述分析可见,“幼儿研究与支持”作为幼儿园新教师的岗位核心素养,不仅是新教师胜任岗位工作的核心素养,也是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个人和培养培训机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乃至日常研究和常规教研,都应将“幼儿研究与支持”作为着力点。长期以来,对幼儿的观察和研究在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一直是短板,深入系统的学习不足,实习见习中的实际演练更少。可以说,新教师是带着岗位核心素养的先天不足来到幼儿园的。这种能力仅依靠职后培训是不够的,必须从职前培养开始,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实习见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新的思考和重要变革,对标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和关键专业能力,在源头上筑牢专业体系基础。从各层面的教研活动和教师日常研究来看,教师主持和参与的研究课题很多,但研究内容较散,研究重点也各不相同;幼儿园和区县层面的教研也主要是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以研究和改进教师的教育策略、日常工作为主;聚焦“幼儿研究与支持”五个岗位核心要素的研究和教研活动并不多,且多为单一视角和单个要素的研究。今后,教师的日常研究、园本教研和区域教研,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个体幼儿在一日生活、区域游戏、综合主题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将五个核心要素作为相互关联的整体,进行全景式全息性的研究和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个体来说,不仅从入职开始就要重视观察研究和支持幼儿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而且要对整个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用《培训指南》中例举的“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核心要义、能力重点、研究方式、发展路径作为参考和依据,不断提高核心专业素养和关键实践能力。(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3日第2版 作者:刘占兰

红灯记

教育科研追求的核心价值:路径目标or效果目标

科研的价值是探索路径目标,即你是怎么达到目的地的。有的教师在结题报告中讲,我们经过研究,学生获奖多少,成长多少;教师获奖多少,发表多少。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如果说没有,课题负责人会觉得很委屈。如果说有,这些真是不科研要完成的任务。科研的任务是什么?科研的任务是:你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和教师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科研要的是你的方法、策略、路径。所以,这里要区分两个目标,一个是路径目标,一个是效果目标。科研首先要解决的目标就是路径目标所谓路径目标就是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等。效果目标也很重要,当我们预设了路径,在实验或实施路径时,我们可以关照效果。有的路径可以解决问题,有好的效果;有的路径不能解决问题,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不能产生好的效果不能等于研究失败,它也是研究的一种收获,因为它证了伪。证伪是也非常重要的,即在以后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用这样的方法。这对教师的现实工作也是有重要意义的。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实验了上千次,于是他得出大概有一千种材料是不能研制灯泡的,这对他也是很有意义的。科研不能把效果目标当成核心目标科研为什么不能把效果目标当成核心目标呢?因为它不是科研的核心任务。如果把效果当成核心,就会产生伪科研。比如有位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尝试了多方法,却很难奏效。突然发现临班学生的成绩非常好,而老师也没有做所谓的研究,只是大作业量,机械重复训练,有时还有变相的体罚。于是为了达成学业成绩好的效果目标,而放弃自己的研究,也模仿临班老师。这就是把效果目标当成核心目标的后果。课题研究的结局是可想而知了。科研就是在试误的过程中探索教育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路径目标是研究的核心任务。(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理事

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其核心在于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我对生命教育没有研究,但是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一要生存,二要繁衍,三要发展。要生存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要繁衍就要生儿育女;要发展就要教育、学习,把前辈的生产经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而这三者也是分不开的,人类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战胜恶劣的环境,获取更好的生存、繁衍的条件。可见教育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通过教育,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历史。因此我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追求身心的健全发展其实,自古以来的教育家们都是在追求如何使下一代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发展。虽然东西方的教育理念不同,但其道理是一样的。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东方的孔子、孟子,都追求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但由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一方面教育被历代的统治阶级所利用,一方面被压迫、被统治的阶级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教育的本质被掩盖了,教育成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生命的发展。生活即教育及至文艺复兴,批判了神的统治,打破了神权,提倡人权。儿童发展问题逐渐得到教育家、思想家的重视。特别是启蒙思想家如夸美纽斯、卢梭等都关注儿童的自由发展。20世纪以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再一次引起对儿童生命发展教育的关注。陶行知先生从他的老师杜威那里得到启发,在中国创建“生活教育”,并且把老师的教育理念反转过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们两者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关注儿童的生命发展,不过在方法途径上不同。转变教育理念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是何时、何人最先提出来的,已无从考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如何实施。我觉得,近几年“生命教育”之所以热起来,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弊端实在太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压抑了儿童的发展。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为发展而学习,每天十几个小时埋头于沉重的作业负担之中,身体健康受到伤害,思想品质得不到提高,学生的生命受到摧残。现在正要再一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所以有识之士发出“生命教育”的呼声,是很自然的事。因此,生命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使我们的孩子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来源《北师大基础教育教材》)本文转自新学说,作者顾明远,编辑何淼。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老生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三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三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蒙台梭利用来实践她的教育思想的场所称之为( )。A、幼儿园 B、家园共育基地 C、托儿所 D、儿童之家2、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被称之为( )。A、教具 B、仪器 C、设备 D、恩物3、夸美纽斯认为在学前教育阶段,教育的主要媒介是( )。A、感官知觉 B、语言 C、姿势 D、表情4、下列哪位教育家明确谈到了自由人的培养要从婴儿时期开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蒙台梭利 D、福禄培尔5、下列哪位教育家认为,上帝的本源是全部生活和全部教育的出发点(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蒙台梭利 D、福禄培尔6、下列哪位教育家特别强调儿童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A、杜威 B、卢梭 C、乌索娃 D、维果茨基7、推动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第一个教育法令是( )。A、《教育白皮书》 B、《巴特勒法案》 C、《哈比教育法》 D、《教育基本法》8、下列哪个法案为日本幼儿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学校教育法》 B、《巴特勒法案》 C、《哈比教育法》 D、《教育基本法》9、卢梭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是( )。A、自然后果法 B、陶冶法 C、榜样法 D、说服教育法10、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A、杜威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培尔11、法国的《费里法案》将国内的幼教机构改为( ),纳入公共教育系统。A、幼儿园 B、母育学校 C、托儿所 D、编织学校12、下列哪类机构在英国属于义务教育体系,为小学的一部分( )。A、保育班 B、幼儿学校 C、日托中心 D、学前游戏班13、1873年,威廉﹒哈里斯创办了美国第一所( )幼儿园。A.公立 B、私立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14、《人的教育》是哪位著名教育家的重要著作( )。A.夸美纽斯 B、 卢梭 C、 福禄培尔 D、 杜威15、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把( )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A、幼儿园教育 B、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16、伊丽莎白·皮博迪于1860年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 )幼儿园。A、英语 B、德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17、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发展成熟论模式,强调游戏的作用,它是由哪个国家创造出来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18、二战后苏联最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学前儿童之家 B、疗养幼儿园 C、幼儿之家 D、托儿所-幼儿园19、1840年德国幼儿教育家( )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幼儿园。A、杜威 B、福禄培尔 C、维尔德斯平 D、洛克20、由儿童救济基金会发起的、以为幼儿提供游戏场所为明确目标、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英国学前教育机构是( )。A、日托中心 B、学前游戏班 C、幼儿学校 D、保育学校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夸美纽斯看来,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儿童智育必须包括的( )。A、各类自然事物 B、各类自然科学常识 C、音乐知识 D、各类社会科学知识2、在谈到训练儿童感官时,卢梭特别强调的是( )。A、触觉 B、视觉 C、听觉 D、味觉3、福禄培尔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有( )。A、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 B、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 C、推广幼儿教育经验 D、进行幼儿教育研究4、福禄培尔制定的儿童游戏体系将游戏分为(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类游戏 C、精神性游戏 D、生产性游戏5、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改革的方向是( )。A、小型 B、多样 C、灵活 D、家庭化6、二战后对美国学前教育影响较大的活动有( )。A、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B、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 C、开端计划 D、幼儿智力开发运动7、20世纪9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有( )。A、发展和谐的人格 B、促进身体的发展 C、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D、增强幼儿的道德8、下列哪些教育家的理论对当前美国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较大( )。A、杜威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加德纳9、美国学前教师的职前教育的层次包括( )。A、职业中学 B、初级学院 C、本科生教育 D、研究生教育10、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 B、物体经验 C、社会经验 D、个体经验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是创办于( )年。2.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3. 1926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 ),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4.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呈现出( )的趋势。5.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较多,如幼儿园、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特殊幼儿园、“白天的母亲”。其中由地方政府、教会、企业、社会团体或私人开办的幼儿园占( )地位。6.( )学校附属幼儿园不仅是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先驱,而且也是明治维新后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一个重要基地。7.( )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8. 1863年伊丽莎白·皮博迪写成( )一书,着重阐述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9.( )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10. 真正的学前教育机构始于1840年福禄培尔幼儿园的成立,在此之前的学前教育设施基本上都是( ),不能算正规的教育设施。四、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编织学校2.《普洛登报告书》五、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法国“母育学校”的特点。2. 简要回答福禄培尔的游戏理论。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1. 论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与道德教育论。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A 4、B 5、D 6、A 7、B 8、A 9、A 10、B11、B 12、B 13、A 14、C 15、A 16、A 17、B 18、D 19、B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 3、ABC 4、AC 5、ABCD 6、BCD 7、ABC 8、BC 9、ABCD 10、ABC三、填空题1、18762、新兰纳克幼儿学校3、《幼儿园令》4、稳步发展5、主导6、东京女子师范7、皮亚杰8、《幼儿园指南》9、福禄培尔10、贫民救济性设施四、名词解释1.(1)编制学校是指法国牧师奥伯林于 1776 年创设的保育所,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2)该校以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3)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4)该校被看做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2.1966,普洛登女士发表了《普洛登报告书》,其主要内容是:(1)呼吁大力发展英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地区。(2)主张广泛开展幼儿教育,20人为一组划成1个“保育集体”;1-3个保育集体组成1个“保育中心”。(3)在公立保育机构扩充前,由地方当局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4)将一切幼儿保护服务机构都统一在收容儿童设施及小学校的领导下。(5)《普洛登报告书》的建议推动了英国学前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其中把学前教育的发展纳入地区市政规划的思想也非常有价值。五、简答题1. “母育学校”最早是在1840年由法国教育部长提出来的,它的名称反映了法国学前教育必须具有母亲养护与教育子女的特点,并采取温情、宽容、自由发展的教养方式。其主要特点是:(1)母育学校的教育偏重智育,学习范围广泛。(2)在道德教育方面,母育学校清除了宗教内容,代之以资产阶级道德教育。(3)母育学校非常重视让儿童学习日常生活实用知识。(4)母育学校一般都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5)采取直观教学法,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2.(1)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它认为,游戏对于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学期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既是组成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主要教育手段。(2)福禄培尔高度评价了游戏的重要作用:第一,游戏使儿童兴奋、愉快、幸福,促进身体和感官发展,提高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第二,游戏预示了儿童未来的发展倾向。第三,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福禄培尔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游戏体系,力图使儿童发展认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体力,及良好道德品质。该游戏体系分两类:活动性游戏,即儿童对自然和周围事物的模仿;精神性游戏,运用“恩物”游戏。(4)福禄培尔强调家长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尽情地游戏,不要加以干涉。(5)福禄培尔从神秘宗教观出发,认为儿童通过游戏来表现其内在的“上帝的本源”,显然是错误的。六、论述题1.(1)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和认知发展息息相关,他把儿童道德发展判断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水平,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2)0-2岁,为感知动作阶段,道德发展处于道德情感萌生阶段。(3)2-6岁,为自我中心阶段,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是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4)6-8岁,为权威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生活几乎完全以服从权威为特征。在这个阶段,成人的约束和滥用权威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害的。(5)8-10岁,“可逆”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不再是以服从权威为特征,而是以相互尊重为特征。(6)11-12岁以后,公正阶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非的简单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同情他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7)皮亚杰认为,应根据不同的道德发展采取相应的德育策略。他更鼓励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使儿童在道德上主动发展。但是,由于其道德发展理论未能涉及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存在一定的不足。

寡君之欲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实现中国儿童教育梦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成立的儿童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是全国第一家儿童素质教育专业社会组织,宗旨是“素质教育,助力孩子成为高素养人才”。儿童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儿素委”)自成立以来,为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和《教育部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该委员会专注儿童素质教育,并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联合各个学科与专家共同探讨素质教育在中国的落地形式及内容、规范素质教育的行业标准,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儿童素质教育体系,引领国内儿童素质教育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推动中国儿童素质教育与国际开展交流合作。据儿素委副主任张桢女士介绍:该委员会成立以来与其会员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次培训及教研活动。例如:从戏剧教育入手,与众多公立小学开展戏剧教育课、戏剧教育研发与戏剧教育教师培训等工作,开展北京公立幼儿园百人教师大型培训活动及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戏剧教育讲师培训课程等。借助于戏剧教育的很多手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把错误的认知调整到正向;在认识自己的情绪时可以同理到别人的情绪,这些关于人的内在调整才是幼儿最应该被关注的内容。这种戏剧教育入学、园的方式在联动校园、家园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为推动中国的戏剧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提高我国幼儿身心素质教育的开展助力。今年7月,儿素委及其会员单位思迪易教育在京成功举办首次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培训,参会成员涉及多地的20余家幼儿园。本次培训的目的是将戏剧教学形式与素质教育内容更好的结合。深入优化素质教育及戏剧教育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更为紧密温暖。会议得到了这些幼儿园领导及教师的肯定。并与上海临松幼儿园、长治城区奇卡幼儿园、西安航天城幼儿园等多家机构签署会员单位,成为儿素委素质教育示范园及教学教研基地。张桢副主任还介绍:未来,儿素委还将围绕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其他种类课程开展推广,经专业委员会严格挑选高质量、高品质的素质类课程,进行整合推广。为全国儿童素质教育品质提升提供一个更大的教育平台。张桢副主任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商业领导力硕士、加拿大心理协会与中国心理学会认证情绪管理师、美国NGH催眠协会注册催眠师、美国DVT戏剧治疗认证导师、资深戏剧教育导师、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成长心理学专家、儿童戏剧导演/编剧、重庆话剧院国家级演员,同时也是CDE教育戏剧课程体系创始人、国内首部儿童情绪引导管理与心理建设为核心的戏剧课程教材《月光历险记》主编。作为拥有20年的舞台表演经验的戏剧教育专家,张桢副主任潜心钻研戏剧运用在教育中与心理治疗层面的理论与研究,先后出版了小学拓展课程校本教材丛书《月光历险记》小学一年级教育戏剧课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小学语文素养养成教育(戏剧)丛书《月光历险记之月光碎片》小学一年级上下册(学生用书、教师用书);CDE幼儿戏剧教育教材幼儿园大、中、小班18本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家长用书)。前不久,张桢副主任在首都师范大学前教育学院举办的艺术教育论坛中讲到:戏剧是最贴近人类生活的艺术表达形式,戏剧的发展和起源都与人的基本心智和素养息息相关。戏剧运用在教育中时,应该更专注于心理、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而非技能培训。我们希望借用儿素委这一平台,来导正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把我国儿童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逆也

殷红博:让中国原创关键期教育领先世界

【环球时报 环球网 记者陶震 报道】殷红博:让中国原创关键期教育领先世界一、36年创新学术研究、22年系统教学实践只为中国原创关键期学前教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发文,指导中国幼儿教育发展方向,表现出了对幼儿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笔者特别专访了国际著名幼儿心理与幼儿教育专家、国际著名人才学与未来学专家、国际儿童关键期教育创始人殷红博教授。殷红博教授从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研究已经36年,创办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实践22年,殷红博教授在国际上开创性地同时开展“各年龄梯度智能发展跟踪开发研究”“多国多民族多文化背景大跨度比较教育学研究”和“多种智能水平儿童全纳式全素质心理发展研究”他的学术历程在国际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领域也是罕见的。尤其他国际首创的“殷红博发展关键期多维度发展理论”和他原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YBK华夏儿童关键期教育体系”已经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肯定,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改变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理念和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及幼儿教育原则策略,填补了亚洲人才培养早期开发理论和学前教育领域的空白。殷教授因此成为国际关键期教育领域重量级专家。二、国际人类发展关键期多维度理论创始人7岁前儿童大脑发展关键期的研究和关键期教育是目前国际脑科学、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领域最关注、最前沿的科研课题之一。每个人的大脑发育只有一次,7岁之前是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决定人的大脑最终发达程度的唯一时期。殷红博教授从1983年开始开展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学术研究和儿童关键期教育体系研究,36年来殷红博教授研究了0—18岁年龄段160余种关键期,这些关键期包括智能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艺术素质、人格素质、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综合学习能力等。创立“殷红博发展关键期多维度发展理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的三大发展趋势。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的五大规律:殷红博第一规律——相似规律;殷红博第二规律——时间规律;殷红博第三规律——持续规律;殷红博第四规律——水平规律;殷红博第五规律——优势规律。撰写国际上第一部从人才学、未来学角度研究关键期对教育价值的学术专著《人才教育关键期》。殷教授从人类发展关键期角度诠释了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对人才成长的首要作用。殷红博教授经过36年39000余人次长期跟踪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证明:人类50%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70%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例如:人类最核心的注意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悟性、自信心、勇气、诚信、善良、上进心等都是在3岁前开始萌芽,7岁左右开始成熟起来。三、国际儿童发展关键期教育体系创始人殷红博教授1983年开始在研究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创立了“殷红博发展关键期多维度发展理论”,殷红博教授把这些研究成果总结出:观察流、记忆群、思维拓界、灵感整合、优势心理、全脑认知、手脑策略、数学集序、语言创维、体能展势、艺术领悟、品德建模等一系列的儿童全素质开发创新理论,并以此作为核心学术思想。殷红博教授在广泛研究人才学、未来学、成功学、管理学、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家庭教育学、运动学、医学、艺术等学科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成才优势和文化精髓,创立了拥有完全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CYBK华夏儿童关键期教育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殷红博儿童关键期教育十大核心理念、殷红博儿童关键期教育十大核心课程领域、殷红博儿童关键期教育十大核心原则和方法等核心领域。四、儿童健康心理来自健康身体理论创始人殷红博教授30多年的研究表明:3—6岁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3—6岁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常常不被成人重视,到了孩子的青少年时期或成人时期这些3—6岁出现的心理问题将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出现了心理问题再治疗不如提前预防。殷红博教授创造性的研究发现,孩子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相关系数为0.75,也就是说,孩子健康的身体是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基础和最主要的保证。他原创的关键期健康心理来自健康的身体学术思想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和重视。五、关键期运动潜能开发是全面潜能开发的基础理论创始人殷红博教授在30余年对0—7岁儿童发展关键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发现:在7岁前的发展关键期是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遗传潜能最重要时期,也是唯一的时期。但是开发孩子的综合潜能必须遵循孩子各种潜能发展的关键期规律和特征,殷教授研究发现:开发孩子身体潜能,尤其是3岁前开发孩子的身体潜能是开发孩子综合潜能的第一步。孩子的身体潜能对孩子记忆潜能、学习潜能、创造潜能、悟性潜能、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潜能的开发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和价值。殷红博教授提出:在7岁前的早期教育中,要把孩子的体能培养作为第一教育目标。在运动中开发孩子的身体潜能,从而促进孩子全面潜能的高效开发。殷红博教授研究了32种适合于2—6岁幼儿的运动项目,他的研究表明:足球是让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全面发展的第一运动。他出版了幼儿足球学术专著《足球 幼儿第一运动》。研发出中国幼儿足球教材《幼儿关键期足球课程》。六、关键期能人所不能优势生存理论创始人对7岁前孩子发展关键期能人所不能素质的研究是殷红博教授关键期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殷红博教授首创“殷红博关键期能人所不能优势生存理论”。每个人的能人所不能的素质是事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已成为优质生存第一要素。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生存法则都同此理。企鹅、北极熊为什么能在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生存?正是因为它们具备了“能人所不能”的生存素质,使它们成为了独特环境的优势生存者。人类能人所不能的潜质的发展关键期70%在7岁之前。殷教授的研究发现:人类主要有24种能人所不能的潜质。如果在每种潜质的发展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及时地开发,这种潜质就会变成决定一个人学习和事业成功的优势素质。殷教授研究表明:能人所不能的潜质并不是天才儿童的专利,每个人都具备一种甚至6种以上的能人所不能的潜质,即使是轻度弱智的儿童也一样。在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中,经过2—4年的教育,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表现出了一种以上的能人所不能的优势素质。七、研发幼儿园全年段全媒体人机互动电子化教材教材是教育的灵魂,是达到教育目标的第一要素。殷红博教授研发的所有教材和课程都是他亲自设计、亲自验证、亲自总结,最后亲自定稿。为了保证这些教材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殷教授亲自实施教学系列活动,定期给2—6岁的幼儿上各种课程,这样才能保证获得第一手真实数据,并验证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作为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专家,长期亲自给幼儿授课,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笔者了解到:殷教授科研团队历时14年花费1200余万元研发拥有完全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幼儿园关键期全年段全系统课程”。为了达到推广普及适应不同层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殷红博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利用3DFlash技术研发人机互动电子化教材。历时9年3个月,花费1600余万元制作成幼儿园全年段全媒体人机互动电子化教材《儿童关键期全素质课程》(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课程主要有以下4大优势:第一优势,节省教师70%的备课时间第二优势,让新手教师达到优秀教师的教学效果第三优势,高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优势,真正实现个性化因材施教30余年的科研与教学实践全部是自筹资金完成,殷教授所付出的艰辛与毅力以及教育情怀可以想象。八、现代幼儿园优质教育效能提升体系创始人1997年殷红博和几位有民族责任感和教育情怀的合作者,创办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其办园宗旨作为殷红博儿童关键期教育体系的实验推广基地,全面验证关键期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创立国际精英幼儿教育体系,创办22年来,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不搞加盟、不搞连锁,一心一意、兢兢业业办精品教育、中华文化精髓传承教育并让中华文明和关键期教育思想走向世界。2019年底殷红博创办的第一家美国幼儿园即将诞生。博凯毕业生多才多艺、独立自信、富有挑战和冒险精神,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多文化沟通能力远远超出同龄人,更是具备以下三大核心特质:1、优秀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2、责任与创新已经成为他们的生存模式。3、阅读与运动已经成为他们的每日必须。博凯幼儿园前6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考进世界前30名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入学比率为二十五分之一,是中国平均水平的数千倍,这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教育奇迹。作为国际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协会理事,殷教授把22年创办博凯幼儿园的学术成果总结出一整套现代幼儿园优质效能提升体系《殷红博精品幼儿园的创办与提升体系》。创办6年以上有一定办学质量的幼儿园,经过殷教授这套《殷红博精品幼儿园的创办与提升体系》打造半年到一年,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综合教育质量将成倍地提升。九、创立“因时施教”教育理论,完善“因材施教”创新人物“因材施教”教育理论是中华民族至圣先师2500年前创立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是全世界公认且通用的教育理念。殷红博教授在数十年对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要达到事半功倍高效完美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抓住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规律和特点。在关键期因时施教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所以殷教授把因时施教作为因材施教的第一要素。创立“殷红博因时施教关键期教育理论”,并完善“因材施教”教育理论。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传承做出了新的贡献。十、揭开“3岁看大,7岁看老”的奥秘“3岁看大,7岁看老”是几千年前中华民族对人才早期培养理念的伟大认知。至今还是影响世界早期人才培养的观念之一。但是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科学、系统阐述和证明这一理念,殷教授历时30余年经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用10个证据证明了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其中最核心的一个证据就是殷教授在发展关键期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人类50%最重要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70%最重要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3岁预示着一个人的发展趋势,7岁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最终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