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和智物联」科研管理系统帮助医院解决了哪些问题?王有所成

「和智物联」科研管理系统帮助医院解决了哪些问题?

在实际科研团队中,医院科研知识产权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一些科学研究的知识产权争议。科研管理系统工作为知识产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科研管理系统,利用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及交互简化科研工作流程、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直观数据展现数据储存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项目完成阶段,项目相关文件,(项目方案、知情同意、CRF表格、电子数据库、发表论文)等统一归档,注重知识产权归属及保护,医生可使用系统进行知识产权认领,认定项目实施者为第一作者。该系统明确职责,奖惩分明,杜绝知识产权争议,调动科室团结及科研工作积极主动性。简单来说科研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科研相关工作的一站式管理,通过对伦理审查、项目评审、科研课题和经费、科研成果和专利、论文著作、外出参会、学术活动和重点学科等业务的管理及信息关联。合作案例:三甲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适用于三甲医院科研成果,科技影响力,科研经费等全流程管理的科研管理系统案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等5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

挠挑无极

2020年度医院科研工作成果

2020年,医院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院医务人员同时也尽力做好科研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全院共获院外科研经费2757万元,其中学科建设经费1640万元,课题资助1117万元。医院科研经费投入共计1606.5万元。一、学科建设方面1、获学科建设经费资助情况今年,我院共获学科建设经费资助1640万元,其中自治区卫健委资助480万元,内蒙古医科大学资助1160万元。2、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情况截止目前,先后有血液系统疾病(2个,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感染性疾病(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代谢性疾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4个入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耳鼻咽喉疾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个核心成员单位;今年医院组织心血管内科三个区、心血管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了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已进入二轮评审)。3、医院科研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今年,医院重点支持建设的临床免疫与风湿免疫病实验室挂牌正式投入运行,该实验室是我区集临床、科研和技术转化为一体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科研中心,是德国欧盟的风湿免疫研究协作中心。投入运行后,可解决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检验难题,填补区内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罕见病的相关检验确诊的空白。2020年医院有3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和2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了验收工作。二、科研成果1、获得科技成果情况今年,医院共登记科技成果68项,组织申报省部级科研奖项20 项,医学会科学技术奖17项。截止目前,今年公布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自然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中青年技术创新奖1人;获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截止目前统计,SCI收录论文64篇,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51篇。2、科研项目管理及资助情况今年,我院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74项,获资助院外科研立项139项,科研经费资助1117万元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资助经费240万元;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5项,资助经费339万元;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4项,资助经费100万元;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英才项目3项,资助经费70万元;自治区教育厅项目9项,资助经费34万元;医科大学项目44项,资助经费72项;卫健委推广项目4项,资助经费4万元;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10项,资助经费220万元。今年医院有合作课题8项,资助经费55万元。组织对256项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共有207项课题达到结题要求,同意结题;有49项课题申请延期。今年医院对部分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资助(自治区面上项目、重点学科、教育厅科技领军人才、核医学科),共计投入727.5万元。科技成果推广及专利今年,我院有4项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进行推广,获资助经费4万元;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项目35项,发明专利1项。三、学术交流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派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约150人次。2020年共举办了4次科研项目研究进展及多学科学术交流研讨会,主题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及体会为主。四、科普活动情况今年,我院获批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我们组织参加2020了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医院体检中心、肾内科、呼吸内科制作的科普视频参加比赛,并已通过自治区审核。组织“科技抗疫,创新强国”为主题的2020年内蒙古科技活动周暨全区第二十五届科普活动宣传周系列活动,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研部 肖艳二O二一年一月十二日

八千代

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导读:为解决上海长海医院临床诊疗数据与科研数据各自独立采集,采集工作量大,以及人工采集造成的数据缺失、前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医院对电子病历、检查报告等做了相应改造。病种库管理系统可根据制定的科研病种CRF表单内容,有效地自动抽取科研病历数据。实现诊疗数据、科研数据同步采集,提升医院的科研能力,提高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是当今医院管理的关键问题。科研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医院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强化临床科研工作,提升临床科研能力,对于推动临床新思路、新技术的提出和延伸,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疗的有力结合,以及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科研步骤大致分为选题、查阅文献、确认研究的变量、假设形成、科研设计、原始资料的收集、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写论文。其中医生在原始资料的收集、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即临床科研数据采集步骤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满足科研数据同步采集需要的同时,减轻数据采集记录的庞大工作量是目前临床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临床科研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随着长海医院科研项目的开展,科研数据采集的巨大工作量已成为困扰科研医生的一大难题。医院目前科研数据采集的现状还是以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为主,医生根据每个病种所需数据进行人工补录,即事后记录。由于科研的数据收集与临床诊疗工作不同步,往往滞后于临床诊疗,于事后对所需的科研数据进行记录,难免丢失了重要的过程性数据。并且在进行转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核对,难免产生因人工失误造成的科研数据与诊疗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随着医院科研任务的增加,对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及采集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采集随着长海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各业务系统中累计了大量的医疗数据,为满足医院各病种科研需求,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优良有效的数据支持,减轻数据采集记录的庞大工作量,医院对电子病历、检查报告等做了相应改造,正逐步实现临床医疗、科研数据同步采集以及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采集步骤为解决医院临床诊疗数据与科研数据各自独立采集,采集工作量大,以及人工采集造成的数据缺失、前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医院对五个试点科研病种的数据采集工作分为几个步骤进行尝试实践。具体步骤、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数据采集步骤、流程采集元素确定试点科研病种的科室将所需科研数据按场景、时间进行分解,明确每个环节中需要采集的元素名称、元素内容,并制定科研病种的CRF表单。需明确采集元素的来源具体为病历文书、检查报告或检验报告等。医院五个试点科研病种中约2 300个研究元素需结构化。病历模板结构化医院的病历模板为半结构化模板,结构化内容以病历元素的形式保存在病历模板中,为满足科研需求,科室根据CRF表单内容,对科研病历模板中的元素进行高度结构化,利用标准化的医学术语设计科研病历模板,保证不同时期、不同业务记录的相同数据项内容表达一致。医院五个试点病种共包含86个科研病历模板、高度结构化近2 000个病历元素。研究型病例入组建立科研诊断、手术编码库,按照科研要求制定科研病历入组标准。科室收治患者时,根据患者入科诊断判断是否需将患者收治入组。患者入组后医生使用结构化的科研病历模板完整、准确地记录科研所需数据。患者相关检查亦需使用结构化的检查模板出具检查报告。数据对应及采集数据对应及采集工作分前期数据对应和后期数据采集。前期数据对应分为两部分,一为检查、检验报告数据对应。即升级改造试点科研病种涉及的检查报告系统,报告内容以数据库字段形式保存。检验报告数据已为结构化数据,无需再次改造。医院新上线的病种库管理系统可将检查、检验报告中数据对应到CRF表单中。二为病历文书数据对应。医院电子病历为半结构化病历,需导成XML格式进行结构化数据解析。病种库管理系统可通过XQUERY将XML格式的半结构化病历拆分成字段节点,并根据节点内容与CRF表单做对应。完成前期数据对应后,可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为实现多中心数据共享,医院将检查报告、检验报告等业务数据和XML病历文书存入CDR中。病种库管理系统根据已制定的CRF表单,定位到具体科研患者,从CDR中将患者的科研病历文书、检查报告和检验报告中的数据取出并展示在CRF表单中。数据质控医院数据质控为事后质控。医院定期将医生书写的科研病历导出为XML格式并导入到CDR中,由病种库管理系统抽取数据并将数据在CRF表单中展示。数据在CRF表单中展示后医生才可核查书写的病历是否符合CRF表单要求。一般此过程时间较长,无法在患者在院期间对医生进行预警提示。 检查报告结构化医院检查报告数据保存为大段文本形式,其中与科研相关的必要指标性数据尚未进行保存,不能完整记录科研方面的检查数据。因部分报告系统无法支持结构化报告,需对报告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结构化后的报告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报告数据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对科研要素项进行精准描述,并以数据库字段的形式保存。目前医院已完成放射、超声、病理、消化内镜、膀胱镜检查报告结构化。实施效果病种库管理系统可根据制定的科研病种CRF表单内容,有效地自动抽取科研病历数据,实现诊疗数据、科研数据同步采集。不仅减少数据采集的工作量,而且避免了人工采集造成的数据缺失、前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通过病种库管理系统共采集符合试点科研病种需求人数约1 500人,共自动抽取约40 000份病历数据。此部分数据既可进行全病种分析,也可根据科室需求筛选特定数据。科室可针对同一病种,设置不同研究方向,进而定制个性化CRF表单。此系统大幅提升了医院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医学科研工作者工作效率。病历的结构化程度提高后对医生书写病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历史病历数据未做高度结构化,导致历史病历数据无法根据此方式采集。长海医院目前还存在事后质控、无预警、历史病历数据无法精确采集等问题。后期考虑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病历进行后结构化处理,即利用中文分词、命名实体识别和语义关联抽取等技术对病历文本进行信息抽取和智能分析[5]。通过后结构化,可在保持医生书写习惯和思考逻辑的基础上,实现对病历数据结构化处理,从而提高数据质控效率,满足科研数据采集需求。文章来源:《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9年第2期,作者及单位:吴乐乐 高白 张燕 李菊阳 王志勇,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信息科。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春蕾赋

2020CHINC通联站论坛:聚焦基于医疗数据的临床科研平台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医疗健康业务的深度融合,医疗健康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如何有效利用健康医疗数据,服务临床科研成为医疗机构急待解决的问题。在2020年8月23日下午举办的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的通联站论坛上,与会专家将集中讨论与基于临床数据的临床科研平台有关的话题。通讯站论坛由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冯杰共同主持,内容涉及医院数据科研利用、数据平台建设、流行病学与医疗大数据的关系等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办方邀请了法国科研机构,为与会学员介绍法国智慧医疗体系和医疗数据管理情况,为我国医疗行业起到借鉴作用。8月23日下午通联站论坛——基于医疗数据的临床科研平台(紫金厅)主要内容:医院数据赋能科研利用——计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法国的智慧医疗体系和医疗数据管理——雷萍 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执行院长整合临床信息与生物信息的智慧医疗平台建设——于广军 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流行病学与医疗大数据应用的关系是融通共进——梁会营 广东省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数据中心主任医疗数据开放与患者隐私脱敏处理——郑西川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部分主持人及授课专家介绍于广军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研究员,博导。上海交大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疗信息研究所所长,上海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妇幼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儿保专委会副主委。上海第四届医务青年管理十杰。2013年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2014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8年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目前研究领域为儿童保健和医疗信息化。近年来在儿保方面牵头开展了高危儿多学科合作的干预研究、多动症的医教结合研究项目。在信息化方面,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区域医疗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示范》。2011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近期著作有《走进移动健康时代》、《儿童雾化治疗指南》、《健康医疗云》和《医疗大数据》。冯杰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信息中心主任1991年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至今。目前,担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组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字医疗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信息技术专委会委员,上海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分委会委员,上海市医保支付改革咨询专家。计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硕士,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从事医院信息化工作20年。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副会长等职;参与撰写《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指导》、《健康医疗大数据》、《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等8部行业论著。曾荣获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创新力人物、年度优秀CIO等荣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国家卫健委、首发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率领团队首批获得《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和新标准下《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级别。雷萍 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欧中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法国英赛克高等商学院管理学终生教师。2007年开始致力于法中卫生交流。2009年获得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于2010年加入法国英赛克高等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以及中法教育合作工作。2016年担任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 Institut Franco-Chinois pour la Santé IFCS)并执行院长职务。2018年获得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卫生政策管理专业EHPA学位并成为巴黎政治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梁会营广东省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数据中心主任卫生统计学硕士,生物信息学博士,临床流行病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健康医疗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挖掘方法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94次。申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1项。郑西川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委员,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医药信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安全与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数字医疗与医疗信息化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委员兼秘书。近年来,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课题以及上海市信息化发展项目多项,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关注领域:医疗信息标准、临床电子病历以及医疗大数据应用。*大会议程及内容设置以现场公布为准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看点预告2020CHINC会前透视——开幕式及主论坛精彩纷呈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聚焦医疗网络安全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医院CIO职业发展与业务管理专场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医疗信息化建设标准解读2020CHINC大会之新学科论坛:研究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实践2020CHINC会前预览——看看“新技术”培训课有哪些亮点?2020CHINC预告:新管理论坛内容聚焦DRG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医疗数据应用与治理专场简介2020CHINC大会之新数据论坛:医疗设备数据采集与应用戳这里关于召开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CHINC)的第三轮通知“全国医疗信息化防疫抗疫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2019年度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领导力和创新力人物”评选结果揭晓“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征文活动 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新媒体部: 010-81138718;81138717 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驱动“智慧医院”五大趋势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一步加速,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政府围绕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医药行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为智慧医院的建设奠定了结实基础。随着“智慧医院”概念的提出,5G 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智慧医院建设紧密结合,出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领域。其中,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驱动下,“智慧医院”呈现出以下趋势:趋势一:患者主动参与热情高以往,各地区医生严重短缺,因此在问诊环节,医生都会非常快速地询问患者症状进行诊疗。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几乎没有相关的医疗知识,往往无法参与到诊疗过程中去,只能被动接受医生的治疗及建议,无法真正了解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患者获取医疗知识及能力逐步提升,主动参与自身治疗的意愿也愈来愈强烈,固有的医患关系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患者主动参与热情高涨的同时,医疗机构也非常重视并支持患者参与,并且帮助患者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建立良好的参与氛围和渠道,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和进行疾病的自诊自查。“大数健康”智能问诊小程序是一款专业的个人自诊自查AI医疗工具。智能问诊程序借助三甲医院海量真实病历,通过结构化处理、自然语言识别、医学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让计算机经过深度学习的方式从真实病历中学习掌握疾病与用户生命体征之间概率关系。“大数健康”目前可以诊断几千种常见病,并且提供24小时自测服务。患者可以通过“大数健康”中的“健康百科”模块了解专业的医学知识,通过“智能问诊”提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注意事项,在面对医生问诊时,真正做到主动参与自身诊疗环节中去。趋势二: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以往,医生在为患者诊疗时,大部分是依靠自身的医疗知识和与相关的文献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症状无明显差异的患者通常采取相似的治疗方案,无法为每一个患者做到精准化无误差的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再加上医生每天都要接待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无法记住每个治疗过的患者情况及患者的过往史。因此医生每次问诊,都需要重复确定每个患者的过往史,造成医生问诊效率低。随着智能医疗辅助工具的出现,医生在为患者看病前只需调取出患者的以往病例,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患者的既往史,再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可以根据临床路径和循证医学规则为患者进行定制化治疗推荐,为患者进行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大数医达智慧医院病历搜索平台,通过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技术,打通医院内各个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根据关键词搜索出患者以往病历简介,并且能够查看病历记录的详情,支持多个复杂条件拼接的高级搜索,为医生提供基础支持的基础数据平台。而大数医达研发的大数AI医生助手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使用先进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经典循证医学理论,能够为广大医疗机构快速提升医生诊疗水平、扩大接诊范围、防范和降低临床风险。将智慧医院病历搜索平台和大数AI医生助手相结合,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 。趋势三:高质量学术成果以往,大部分医院的科研工作需要人工进行整理,没有统一的科研管理工具。临床科研医生在收集科研数据时,首先要查找病历,选择初步满足期望的病历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既往病案中“刨数据”,最后将这些科研数据摘录到CRF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中。所以,从时间、空间上来看,临床科研在开展过程中有很多不方便之处。临床数据天天都在增加,项目在不断变化,面对庞大、复杂的临床数据,使用人工进行科研数据分析和整理的效率非常低。随着科研工具的诞生,科研工作者发现使用科研工具能够有效减少手工方式的数据采集时间,快速完成问题验证并生成统计结果,降低科研成本,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大数AI科研平台是基于大数据搜索平台之上,将CRF表格电子化,在机器辅助下完成病历后结构化,设置纳排条件筛选病历,获取用于相关科研数据,从而借助目前的大数据资源让医生能够高效地获得高质量的临床数据,协助临床医生消除科研壁垒、高效利用临床数据,节省中间环节让医生能够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研究,最终获得高质量学术成果。趋势四:精细化决策管理以往,医院的医疗资源投入、科室人员安排、药品储备等,没有准确的预测,只能依靠人工经验来做决策,由于这种粗放式的经营,非常容易导致大规模资源的浪费,造成医院的巨额损耗。随着医院管理工具--院管BI的出现,可以帮助管理层快速掌握医院数据整体情况,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助式数据可视化分析,让医院管理决策层随时随地,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数据变化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到问题原因,才能合理安排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以及水平,最终实现医院管理决策质量、效率的全面提升。大数BI上报系统建立了医院评价指标体系,从门诊、住院、医技、药品、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运营、医保等维度进行的数据分析,包含200余个KPI指标,并针对医院做智能报表的定制。帮助医院管理决策层,全面掌握医院经营情况,提供全面、快速、准确的数据信息,及时了解各科室的工作绩效情况,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掌握科室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调整人员的工作分配,让工作效率更高效,从而帮助医院决策层完成精细化决策管理。趋势五:全生命周期健康画像以往,居民就医时,医生都将症状、过敏史及用药等情况写在纸质病历本上,极易丢失。居民每次就医都会形成一次全新的看病记录,这些记录呈点状式分布,无法进行互联互通。因此医生每次为居民看病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询问居民过往史,而居民也无法通过一份份纸质病历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走向。有了居民健康档案,它可以将居民一生分散的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数据统一进行记录。居民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检查的资料和数据,从而发现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有利于下一步医疗保健的决策。比如高血压病人根据血压值的变化,就能较好掌握控制血压的方法;糖尿病病人可了解血糖变化的规律,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有些病人对某种药物接连发生过敏反应,这一情况记入健康档案,就可提示医生,在该患者再次就医时需要避免使用这种药物。大数医达研发出的居民健康全景视图是一款为区域内全体居民打造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查询检索系统。公司通过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全方位打通整合区域所有医疗机构就诊数据,实现医疗健康数据标准化、结构化、永久存储。居民健康全景视图汇集居民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健、体检、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画像,让医疗机构和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能够全面获知患者过往的就诊信息,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治疗判断,同时,居民也可在指定网页上查询、下载、调用,降低重复检查化验的必要性。大数医达矢志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帮助医院加快学科建设、加强精细化决策管理能力,提高医生诊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品质,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实现对居民全周期全方位多维度的健康管理,为推动“智慧医院”贡献出一份力量!关于大数医达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将亿级真实病历与深度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医学人工智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数医达创始人兼CEO邓侃博士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CMU)计算机学院,邓侃博士专注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是新一代智能搜索引擎标准的提出者。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解决了医疗领域长期存在的医疗数据“信息孤岛”、数据监管困难、数据挖掘和利用困难等多项世界性难题。公司在充分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挖掘提炼出全球最大的中文医学词库和中文医学知识图谱,开发出符合国家临床标准和诊疗实际需求的临床导航决策辅助系统等AI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医院建设管理、区域智慧医疗建设及监管、智慧基层能力建设、智能医疗健康咨询服务以及智能医保控费等领域,是我国新一代医疗信息化和智慧医疗的领导者。

雅远

“虚拟医生”助手:助力医疗、科研进入智能新时代

中新网嘉兴6月21日电(胡丰盛 孙婧宜)“喂,您好。我是海宁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我们科室要对病人在家的康复情况做个回访……最近感觉怎么样?这段时间有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吗……”这段时间,在浙江海宁,不少人出院后都接到了一位特殊“护士”的电话,其温柔的语调,细心的嘱咐,让人惊讶之余倍感暖意。“声音温柔,耐心又仔细,还嘱咐我不要忘了吃药。”谈起这位“护士”,不少人赞不绝口。他们不知道,这位特殊的“护士”,其实是一个名叫“虚拟医生助手”的机器人。2017年正式上岗后,它不仅提高了医院的随访效率,也让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改变。据测算,它一天最高可以随访3600位病人,是人工随访量的60倍。海宁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葛明玉介绍,“虚拟医生”助手上线之前,该院的电话随访工作大多由责任护士承担,占用时间长。“现在,利用‘虚拟医生’助手提高了病人随访效率,利用缩减的时间,护士可以回到病房,给病人提供更多帮助。”平时,借助“虚拟医生”助手的智能随访系统,他们可以根据病人情况制定随访计划,让它模仿医护人员进行电话随访,采集信息,监测病人的身体恢复情况。另一方面,“虚拟医生”助手对病人恢复也起到了助力作用。“很多病人出院后会忘记复查,‘虚拟医生’助手长期持续地对病人进行回访,可以及时提醒病人复查,对病人病情控制起到了积极影响。”海宁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程丹颇有感触。她表示,机器人相较于真人少了很多情绪化的东西,耐心、仔细,可以为病人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据悉,除海宁市人民医院外,这款“虚拟医生”助手已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及上海近三分之一的三甲医院得到了推广普及。在杭州的人工智能小镇,我们见到了“虚拟医生”助手研发团队——“认识医生”CEO万马。在他眼里,智能随访系统的广泛应用给“虚拟医生”助手带来很高的美誉度,但它不是“虚拟医生”助手的全部。“‘虚拟医生’助手的核心在于帮助医生提高效率,协助医生进行医学的科学研究,这是它的主打方向。”万马介绍,目前,“虚拟医生”助手已成功参与了4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包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糖尿病肾脏病课题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高血压合并症、心脏衰竭、乳腺人工智能辅助3项课题。在万马的规划中,未来,“虚拟医生”助手将致力于帮助医生管理患者,协助科研,发现新的生命秘密。“它是一个理想,我们一直朝着这个理想前行。”(完)

飞行猫

专注医院经济运营管理领域信息化,「熙软科技」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

据悉,「熙软科技」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夏尔巴投资领投,高榕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熙软科技」全面推进医院智慧管理业务发展布局。「熙软科技」是一家医院经济运营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熙软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熙软医院运营管理系统(HRP)、小熙掌上HRP、熙云平台。来自企业官方HRP是一套支持医院整体运营管理的系统化医院资源管理平台。HRP的功能包括通过对医院总体战略规划分解,制定医院发展目标,参照全成本核算的运营基础数据确定医院年度预算,实现全面预算与财务核算的一体化;建立全员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保障了医院战略目标的合理分解实现;搭建药品、材料物流管理平台,实现物资在医院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跟踪管理。熙云平台及医院运营管理系统采用 SpringCloud 微服务架构模式,通过微服务化实现各应用系统可独立升级,发布及扩展的模块化管理。熙云平台通过聚合通用的系统数据抽取、计算及发布服务接口与医院运营管理的各常用的服务接口,已经初步形成功能丰富的应用数据中台服务能力,可为后续各系统建设提供有效支撑。来自企业官方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发表的《2018-2019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医院中有43.95%通过了等级保护测评,有实施等保工作规划的医院占29.18%。有效数据中,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评测参与比例为 14.61%,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医院参与比例为39.71%。由此可见,医院信息化程度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完善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对于建设智慧医疗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资料来源:《2018-2019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调查报告》资料来源:《2018-2019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调查报告》据悉,「熙软科技」目前具有包括“熙软HRP”、“熙云平台”在内独立知识产权软件产品20余项,已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能够针对医院运营管理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编辑:蔡姝凝

钢的舞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举办成功第四届科技创新大赛

为推动北京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贯彻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加快市属医院向研究型、创新型医院转型,丰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场景,推动市属医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于2019年11月1日成功举办全系统第四届科技创新大赛(医学人工智能)决赛,在全系统营造出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此次大赛以市属医院为主体,以医学人工智能为主题,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发掘和完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目标,以医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凝练形式,突出人工智能对医药健康行业的赋能作用,突出医药健康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拉动作用,提升市属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出席决赛并致辞,她指出:科技创新大赛是为市属医院广大医务人员提供科技成果展示、迸发创新活力的舞台,连续四年的大赛打造了市属医院科技文化品牌,为推动市属医院创新型医院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市属医院的研究开发和探索应用。参赛项目主要包括诊断系统、诊疗系统、药物研发,智能设备和服务系统、数据集和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智慧医疗管理和服务系统等六个方面。经过初赛、复赛,北京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等10个项目从申报的8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顺利晋级决赛。现场临床医学、人工智能、投融资等三方面专家,从技术先进性、产品成熟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未来推广前景、团队基础、投资价值等方面综合评判,根据选手阐述和答辩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决赛现场各项目团队以视频、动画、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示参赛项目,充分展示了市属医院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水平,赢得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肯定,经过激烈角逐,北京同仁医院的致盲性眼病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系统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智能精准肝胆手术规划系统项目获得并列第一名;宣武医院的QBrain脑影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北京友谊医院的基于深度学习与解剖学先验知识创建冠状动脉CTA智能诊断系统、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项目获得二等奖;北京安贞医院的基于5G网络的冠状动脉影像学形态功能智能检测分析平台、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度微创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机器人、北京同仁医院的智能白内障手术机器人、北京肿瘤医院的胃癌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像组学预测研究、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智能麻醉穿刺辅助机器人系统项目获得三等奖。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副巡视员徐长顺,全国总工会、市总工会、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大赛并为获奖单位颁奖。北京市属医院、媒体代表等600余人现场观摩了比赛。

救世之战

医院新闻|注重科研管理 提升研究能力——针灸中心喜获6项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日,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出炉,针灸中心喜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创造科室国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立项率、总经费的历史新高。目前,针灸中心在研国自然项目达到10项,14位在职医生获得国自然基金项目,体现出科室整体科研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医院重视学科建设和内涵建设的结果,也是科室脚踏实地、努力耕耘的回报。近年来,针灸中心在医院良好科研氛围的熏陶下,大胆创新,既着眼于整体统筹规划,又致力于每一个细节的落实,为各项科研基金项目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管理举措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科室强化“三个意识”,即:居安思危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打“持久战”意识。针灸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针灸学重点学科发展至今,虽然在国内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但距离国内前三甲还有一定差距,寻找差距,居安思危,不断攀登是学科发展的出路,科研能力则是决定学科地位的重要一环。基于学科人员的现状,针灸中心发挥团队作战意识,形成合力,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针灸中心年会讨论科研工作第二,做好“三个结合”,即:临床和科研结合,传统中医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作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做好临床是基础,进一步发展则需要科研的支撑,为了同时实现两项任务的最优化,就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让专科的优势病种、专病门诊、独特技术、现代技术实现最优地匹配,让临床和科研密切结合,让现代技术服务于传统中医。同时基础研究要紧紧围绕着临床研究开展,要做临床研究中疗效最优的病种的机制研究,为中医科学代言,为中医人树立信心。首都国医名师周德安教授传授学术经验第三,夯实“三个基础”,即:前期研究基础、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创新基础、标书撰写技能基础。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丰富科室团队前期研究基础,针灸中心在优化学科研究方向的前提下结合每一位研究者的兴趣,将所有的研究者划分成了四个科研小组,进行捆绑式管理,共同研究共同产出,形成研究合力。研究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开展文献学习,跟踪研究前沿;开展名老中医经验的整理、挖掘和创新;开展标书技能的讲解和标书案例式讨论等学术活动,提升团队整体实力。邀请《stroke》杂志主编C.Miller Fisher教授到科室进行学术交流第四,做好“三期工作”,即:前期标书撰写,中期精心调整,后期根据专家意见重点优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科室成员标书有充分的撰写、修改、完善的时间,科室每年8月中旬开始布置第二年全年的标书撰写工作,在12月中旬完成初稿。期间团队成员要完成查新检索、研读前一年的招标指南、与本组科研小组讨论、完善构思等等工作。之后是几个月时间的精心修改,最后还要根据专家的重点意见逐项加以优化。第五,制定“三大制度”,即:《论文发表奖惩方案》、《医师系列年度量化考核方案》、《科研小组量化评分办法》。针灸中心在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核心小组通过了以上三项制度,奖惩分明,导向明确,旨在引导科室研究人员步调一致,共同前进。考核既具体到每一个人,又兼顾团队作战能力的提升;既划定了一般研究者的标准,又对研究生导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小部分人领跑,其他人能跟跑,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经过不懈努力,科室团队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标书质量和数量也不断攀升,科研成绩初见成效。未来,科室将总结申报经验,组织好项目的过程管理,探索高质量的科研产出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取再创佳绩。供稿:针灸中心编辑:宣传中心【来源:北京中医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人之罪也

医院进一步加强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本站讯(科研部 郭骥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验室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室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医院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医务人员及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医院近期进一步加强了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到位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医院安全稳定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医科大学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为创建安全的实验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医院与各科研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进行了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的签订,将各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消防培训,提升安全意识11月19日下午,医院保卫部特邀请消防安全专家在科研楼2楼会议室进行实验室消防知识普及及专题讲座培训,各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专家针对实验室常见火灾隐患,以真实火灾为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提醒大家深刻地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培训了消防救援服穿戴、各类型手提式灭火器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等多方面防火灭火应急救援知识。会后为每位参加培训的实验室管理员发放了安全培训证书。今后,医院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对科研实验室开展针对性强的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医院各类科研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创建平安和谐的医院环境。【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