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已婚居民生育意愿调研:近六成认为理想子女为2个及以上蹲循勿争

上海已婚居民生育意愿调研:近六成认为理想子女为2个及以上

来源:澎湃新闻二孩,生还是不生?1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统计局获悉,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目前完成了一项问卷调研:“全面二孩”政策下上海居民生育意愿调研情况,该调研对1237名20~49周岁的上海已婚居民开展。《上海年鉴(2020)》将其收录其中。本文图片均来自“方志上海”微信公众号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出生人数和出生率均出现明显上升,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下降。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2‰,出生人数为17.40万人,较2017年下降2.30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7‰,出生人数为9.84万人,较2017年下降1.93万人。2018年户籍人口平均每户仅为2.65人,总体来看,家庭“少子化”现象普遍。高学历、高收入者偏爱多生孩子问卷调研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子女数量为2个及以上,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特征明显。喜欢二孩的主要人群特征为:一是从受教育程度看,高学历对多孩的偏爱更高。60.6%的本科及以上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子女数量为2个以上,高出高中及以下受访者5.1个百分点。二是从家庭人均年收入看,收入越高对多孩的偏爱越高。65.7%的家庭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子女数量为2个以上,高出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及以下受访者14.9个百分点。三是从受访者年龄看,中年群体对多孩的偏爱高于青年群体。60.8%的36~49周岁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子女数量为2个以上,高出26~30周岁受访者8.8个百分点。那受访者生二孩的意愿究竟如何?四分之一受访者有意愿生二孩,陪伴成长和儿女双全是生育二孩的主要初衷。25.3%的受访者有意愿生2个以上孩子,70.2%的受访者仍打算生一个孩子。其中,一孩是女孩的家庭生二孩的意愿相对较高,有27.2%的一孩是女孩家庭打算生二孩,较一孩是男孩的家庭高出4.0个百分点。家庭收入越高打算生二孩的比例越高,31.5%的家庭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受访者打算生二孩,较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及以下受访者高出8.4个百分点。实际生育情况又是怎么样的?调查显示,六分之一左右受访者已生育二孩,一孩是女孩生二孩比例较高,72.4%的受访者生育1个孩子,17.2%的受访者生育2个及以上孩子。一孩是女孩的家庭中,有21.6%生育2个孩子,较一孩是男孩的家庭高5.1个百分点。理想中更爱生女孩,但现实中生男孩比例高理想中大家更偏爱男孩还是女孩?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更偏好女孩。问及对孩子的性别偏好,79.9%认为都可以,16.7%偏好女孩,仅3.5%偏好男孩。学历越高越偏好女孩,19.3%的本科及以上受访者偏好女孩,高出高中及以下受访者5.9个百分点。家庭人均收入越高越偏好女孩,18.9%的家庭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受访者偏好女孩,高出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及以下受访者3.2个百分点。然而,现实与理想却不一样。调查显示,现实中生男孩比例高于女孩。受访者生育的第一个孩子,50.2%为男孩,49.8%为女孩;已生育的第二个孩子中,52.3%为男孩,47.7%为女孩,男孩的比例高于女孩。此外,调查还显示,受访者理想中希望二孩间隔年龄最好在三年及以内。但现实中面临养育精力有限的困扰。精力和经济是生不生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精力和经济是生育观念的主要决定因素。问及决定生育观念的主要因素,有72.6%的受访者选择个人精力及时间分配,有63.2%选择工作职业及经济实力。同时,对于不愿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63.9%的受访者认为生育孩子耗费精力过多,58.6%的受访者表示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收入和年龄限制了二孩的生育。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及以下的受访者中,有69.4%表示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较平均值高10.8个百分点。36~49周岁的受访者中,有52.4%表示是身体原因(高龄生育风险等),较平均值高18.5个百分点。同时,四成受访者认为生育二孩会让生活质量下降。调查中被问及二孩家庭与一孩家庭的比较,39.3%的受访者认为生活质量会下降,31.8%表示生活更幸福,另有28.9%表示没什么不同。另外,问卷还对养育成本作了调查:抚养子女支出约占家庭总收入三成。不同收入阶层在抚养子女绝对支出方面差距较大,但占家庭总收入比例比较相当,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及以下及5万~10万元的受访者在抚养子女方面的支出均约占家庭总收入的31.3%,人均年收入10万~15万元的约占家庭总收入的28.7%,15万元以上的约占27.4%。问及“在生育和养育孩子方面,最希望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或者帮助”,排在前两位的是补贴育儿费用(64.6%)和延长产假(46.1%)。需要关注不同群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已育二孩家庭,有69.9%希望补贴育儿费用,较平均值高5.3个百分点。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及以下家庭,43.7%希望优质、合理收费的幼儿园与学习,较平均值高5.5个百分点。农业户籍受访者,44.4%希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较平均值高9.3个百分点。

上有五管

速看!疫情过后游客出游意愿调研报告重磅出炉

前言由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机构、中国康辉旅游集团、亚太旅游协会共同开展的《疫情过后游客出游意愿调研报告》, 3月13日在北京正式权威发布,这是第一份针对疫情过后旅游者出游意愿和需求进行多维度系统调研的市场分析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19)的爆发,给2020年的旅游业按上了暂停键。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多国对中国公民采取了入境限制,旅游需求瞬间消失,使得传统的春节旅游旺季跌入“寒冬”。经过一个多月的严防严控,国内疫情防控效果已经初见成效,多地已经下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并开展有序的复工复产,国内部分旅游景区也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逐步恢复开放。在国家强力防控下,疫情有望很快过去,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将恢复正常。疫情过后,被压抑的出游需求是否会瞬间猛增?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如何?旅游者会选择去哪些地方旅游来放松身心?对出游还有什么样的顾虑?由中国康辉旅游集团、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机构、亚太旅游协会三家机构合作,在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南、江苏、四川、河南、新疆、内蒙古等 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游客进行大样本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正式形成并发布《疫情过后游客出游意愿调研报告》,这对帮助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做好市场复苏的准备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参考和分析指导。 请阅读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以下重点内容分享哦~划重点01疫情过后游客出游意愿明显7、8 月暑期或迎来小高峰疫情过后,久宅在家的人们会考虑出门旅游吗?在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游客中,有 60% 的受访客人表示,如果疫情在三月底、四月份得到有效控制,他们今年是会考虑外出旅游的; 有 27%的游客持观望态度,暂时还不能确定是否会出游;只有 13%的游客表示今年不会考虑出游,总体上看,游客的出游意愿是很明显的。该问卷调研结果显示,由于疫情情况尚存不确定性,不少人对具体的出游时间安排还比较谨慎。有 41%的游客表示,尽管有出游的打算,但是出游时间还不确定,要看看情况再说;有 32%的游客表示准备安排在暑期的 7、8 月份外出旅游,在 2020 年的各出游时段中占比最高。该调研报告也显示,对于那些在疫情过后不打算外出旅游的客人,影响他们出游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对健康安全的担心。划重点02将以国内游为主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旅游产品受欢迎从调研结果看,一些客人也会选择不同形式的多次出游。在目的地选择上, 有 56%的游客会选择到国内其他城市或景区旅游,也有 45%的游客表示准备在疫情结束后出国旅游。那么在疫情结束后,客人们更喜欢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呢?该调研报告显示,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旅游产品将是国内游的首选。从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偏好比例来看,倾向于海滨度假休闲放松的游客最多,占比为 54%;同时,也有 42%的游客表示,准备找个民宿去休闲度假,还有 36%的受访客人对山地观光旅游感兴趣。旅游离不开美食,有 31%游客表示有美食体验的旅游也是他们喜欢的旅游产品。划重点03最想去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城市云南、三亚分居首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旅游或将先得到恢复。那么,哪些旅游目的地是客人有意向去的呢?该调研报告显示调研报告显示,排名前10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目的地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动感优雅的城市韵味,是游客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从旅游城市的维度看,疫情结束后,在客人有意向前往的目的地城市中,排名前 10 的旅游城市为三亚、重庆、成都、北京、厦门、上海、西安、杭州、青岛、南京。划重点04日本、泰国是出国游首选热带海岛度假产品受游客青睐目前疫情还在其他国家蔓延,许多国家都采取了比较严格的入境限制措施,国际航班也均未恢复正常,出国旅游的恢复将会滞后,但客人对在疫情过后的出国旅游仍有着明显的需求。对于疫情过后出国旅游,亚洲目的地是许多客人的首选,其中有 18%的游客表示疫情过后最想去的国家是日本,14%的游客想去泰国旅游,也有近 14%的游客表示疫情过后想去欧洲旅游。疫情过去后,去热带海岛度假,享受阳光、大海与沙滩受到许多有出国旅游意愿客人的青睐。在有出国旅游意向的受访客人中,有 58%的客人表示会比较偏爱热带海岛度假的旅游产品,在各种旅游产品中占比最高。徜徉于历史与文化之间,饱览异域文化风情的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也比较受欢迎,有 33%的游客表示会喜欢文化主题类的旅游产品。而无论国内游还是出国旅游,中国人始终对美食情有独钟,30%的客人表示他们会比较喜欢包含有美食体验的旅游产品。划重点05跟团游、自由行和定制旅游各有所爱邮轮旅游或暂受严重影响对于在疫情过后有出国旅游意愿的客人中,有 48%的受访客人表示会选择跟团游,有 34% 的游客会选择自由行,也有 18%的游客表示会委托旅行社定制旅游。比较而言,客人在出国旅游对旅行社服务的需求,要远远高于国内旅游。而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客源城市的客人,与其他客源地的客人比较,在出国旅游的方式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在北上广深一线客源城市的受访客人中,出国旅游会选择自由行方式的客人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例为 46%。这也反映出在北上广深一线客源城市,具有出境旅游经验的成熟旅游者比例相对较高。这次疫情在国际邮轮上出现的蔓延情况,对不少客人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疫情过后是否还会考虑邮轮旅游,大部分受访客人持谨慎态度。划重点06健康安全保障是游客的主要关注点这次疫情的爆发,以及近 2 个月的严格防控措施,对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需求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疫情过后,人们对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调研结果来看,旅行的健康安全保障是游客最主要的关注点,客人普遍希望旅行社和目的地能够做好健康安全保障工作,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游客在旅行中的健康安全, 并提供出游目地的国家或者地区的疫情风险情况、酒店卫生条件等信息。一些客人建议旅行社能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例如提高食宿标准,减少购物消费环节,行程安排不要过于紧密,增加小型精品团等。此外,也有一些客人建议旅行社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特别是私人定制游、自由行产品和深度体验游产品。该调研报告还涉及其他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客人国内旅游的旅行方式、出国旅行的时间天数、影响客人选择出国旅行的因素、不同旅游推广方式对游客的影响等等。由专业的旅游智库机构、大型旅游集团和国际组织共同开展和发布《疫情过后游客出游意愿调研报告》,内容专业且丰富翔实,对帮助境内外目的地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了解和把握疫情后的市场需求,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划重点07为旅游恢复做准备,世界旅游组织呼吁:优先将旅游业纳入恢复计划随着中国国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地景区已开始陆续恢复运营,国内旅游将从停摆的状态中逐步复苏。针对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和需求特点,目的地旅游部门和企业有必要提前为市场复苏乃至反弹做好准备,适时有效的市场营销、迎合疫情后客人需求特点的旅游产品供给和旅游消费体验,将是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在市场恢复中能否胜出的关键。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对中国的旅游业影响很大,同样也深度波及全球旅游业,尤其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国家。目前境外一些国家的疫情还在蔓延,虽然不少境外旅游目的地对中国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客人们也有较强的出游意愿,但在有关国家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客人对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最终选择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基于客人的需求和意愿偏好,旅游企业为市场恢复提前做好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在国际和国内旅游业界具有影响力的智库机构、大型旅游集团和国际组织,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机构、中国康辉旅游集团、亚太旅游协会表示,将与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界同仁紧密协作,共克时艰,为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一起努力。2020年3月6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出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捐赠机构应优先将旅游业列入恢复计划及行动之中,所有受COVID-19疫情影响的经济体,应该在其恢复计划和行动中包含对旅游业的支持。旅游业所具有的跨领域经济活动特性,能够引领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复苏,旅游业自身所具有的高度弹性特点及其强劲反弹能力在以往的各种动荡中反复得以证明,旅游业将在未来的社会经济恢复计划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责编:戴蓉][来源:康辉旅游]

负面

疫情下观众观影意愿调研:七成受访者期待去影院观影

原标题:疫情影响下的电影行业发展对策研究: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报告来源:深焦DeepFocus中国电影家协会 深焦DeepFocus自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蔓延,在防控疫情的形势下休闲娱乐业集体“停摆”,电影院也随之暂停营业至今已有两个半月余。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各地陆续推出复工复产规范性要求,饭店、商场等民生强关联服务业态逐步恢复营业,而属于非刚需的影院观影,则因为同时受到人员高度聚集、防疫难度大;统一经营、统一排片的行业整体性需求;上游优质片方谨慎观望等因素影响,全面复工仍有待时日。同时,由于在疫情防控隔离期间,观众观影习惯由线下转至线上、新片营销宣传活动暂停等,可以预见后疫情时期的长尾效应对电影观众消费群体将持续产生影响。消费者是行业活力的体现,观众是电影生存的根基。观众观影习惯是否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影迷是否会因兴趣发生转移而流失?为全面了解观众的心理状态和对影院观影的意愿变化,系统评估疫情对电影放映市场的影响,发现疫情后行业发展的难点和机遇,为行业恢复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猫眼研究院组织了本次观众观影意愿问卷调研。本次调研数据来源于猫眼数据平台影院购票观众的有效问卷,共回收有效样本1530份,性别、年龄比例及城市分布参照了院线观众的总体分布。线上调研执行时间:2020.03.28-2020.03.30性别比例:男性52%,女性48%城市结构:一线城市19%;二线城市47%;三四线城市34%年龄比例:25岁以下年轻观众36%;25岁及以上年长观众64%第一部分 疫情影响下公众生活及心理整体状况一、公众生活处于恢复阶段,接近七成工作恢复正常接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处于“正常上班”状态,公众生活正在逐步进入正轨。从线下活动的恢复情况来看,“商场购物” 恢复度较高,有六成以上的用户身边“商场购物”恢复度在70%以上;其次是“餐饮”,可以预期疫情后餐饮服务行业会迎来反弹增长行情。属于休闲娱乐业的“旅游”、“演出”、“展览”等显示出了非刚性消费的特质,恢复度较低,尤其是针对演出行业半数以上受访者积极性不高。二、疫情带来收入减少和支出降低大部分受访者认为2020年疫情会给自己造成收入减少,尤其对月收入万元以下的人员影响较大。而收入在万元以下的观影人群占总观影人群的81%,这两组数据叠加,意味着接近八成的观众群体将面临生存压力增大,或将导致在恢复期内缩减娱乐性开支。由于收入明显降低,大部分受访者对2020年线下消费持比较谨慎的态度,除“运动健身”外,六成左右受访者将减少用于“餐饮消费”、“影院观影”、“旅游外出”、“演出展览”方面的支出。其中影院观影支出的减少比例达到59%。三、公众普遍“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安全感有所提高经过两个月的抗疫,公众对疫情结束的“期待”提升显著,位列3月份公众心理感受首位,焦虑、担忧、难过等情绪均有所下降,随着各地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学,防范和担忧心理尚未完全消除,但总体积极乐观,“安全感”也上升了10%。在消费安全感上,受访者对“宅在家里”的安全感最高(87分),其次为“商场购物”(67分)、“聚餐吃饭”(62分),“电影院观影”得分为58分,“外出旅游”最低。在消费信心上受访者对电影院消费的信心得分为62分。总体上看,公众对影院观影的安全感和信心低于餐饮业,但高于旅游业。第二部分 疫情恢复期公众观影意愿一、3月份非影院观影人均6部,为隔离状态下主要娱乐活动之一3月份人均观影量(非影院)为6部,2月份我们的调研数据是人均观影数量为7部,虽然3月较2月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同一水准,或与多数人复工复产休闲时间减少有关。疫情期间公众宅在家中,主要娱乐活动是通过线上、电视等方式观看电影电视剧,疫情期间人均观影数量大大高于正常年份人均观影数量,这无疑有助于观众观影习惯的培养。从不同人群来看,男性观众在家看电影的积极性高于女性观众,一线城市高于低线城市。二、七成以上受访者过往有线上观影付费经历原定于春节档全国影院上映的新片《囧妈》因疫情影响转至线上免费观影模式,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线上发行是权宜之计还是会成为趋势,关系影院的重大利益。因此,本次调研中我们针对院线观众进行线上观影方面的问题研究。从调研结果来看,七成以上受访者有过线上付费观影经历,说明线上观影模式有较高接受度,院线电影、网络电影对于电影观众而言,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线上付费是可以接受的。相比较而言,男性观众更加坦言线上付费完全可以接受。相比较于影院观影平均票价37元左右而言,线上付费观影的成本接受度调研显示,接近九成受访者接受范围在10元以下,其中接近七成观众集中在5元以下。观众对线上观影的价格需求是更加便宜。三、七成受访者期待去影院观影,六成关注影片上映信息随着疫情的趋势好转,观众纷纷调高影院观影期待值。3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期待”,38%表示“比较期待”,合计超过七成。说明影院观影相比较在家观影而言,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不会因为线上观影的发展而取代影院观影需求。同时,从人群区分来看,男性观众尤其是年轻男性观众“非常期待”的比例更高,愿望更加迫切,这部分人群是影院复工后需要有针对性的首先拉动的消费群体。六成以上受访者“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影院复工和影片上映信息,从影片上映信息获取渠道上,“电影购票网站/APP”是首要渠道,其次是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再次是视频网站,包括长视频网站/APP,如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还有短视频APP等。四、观众恢复影院观影的时机分析目前影院仍应坚持做好防疫应对准备,暂不营业。影院未能复工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世界疫情发展还处于上升期,国内新增病例虽然接近归零,但风险仍较大管控措施不能放松;第二是各地疫情风险级别不同,但影院市场经营有统一性特点;第三更主要的原因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观众流量,那么开业损失大于停业,甚至加速影院的迭代。因此观众对回到影院观影的时机预期显得尤为重要。在影院复工初期是否愿意去影院观影,男女性别之间出现较大分歧,四成五的男性受访者认为可以去影院观影,而比例相当的女性受访者认为不适合去影院观影。这表现出女性的安全感需求比男性高。鉴于购票选择权多半掌握在女性观众的手上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观众大面积回流影院的期待时间点不宜乐观。影院的全面复工,将要结合观众心理的恢复继续保持观望。那么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来了,什么时机是观众认为的回到影院的“安全”时机呢?首先,“输入病例”是目前公众最担心的问题。认为目前“不太适合”或“完全不适合”观影的人群中,四成观众认为要等“国内疫情基本结束,同时也没有输入型病例”。从时间点来看,认为目前“不太适合”或“完全不适合”观影的人群中半数认为,最快5月中旬之前可以到达适合影院观影的时间节点,但有近四成受访者较为悲观地认为最慢要等到9月份以后。结合国外疫情发展正处于高速爆发期来看,观众回归影院的时间节点不宜预期过早。同时,影院配套消费预计在影院营业初期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调研结果来看,受访者对影院的配套娱乐设施的消费预期,如游戏机、迷你KTV、按摩椅等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第三部分 后疫情时期影院观影驱动因素一、严格的卫生防控措施、优惠票价、新片上映将有助于观众消费在影院恢复营业初期,接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影院的防控措施(测体温、实名登记等)”和“票价的优惠力度”会增加自己看片的冲动,还有四成认为“是否是新片”也是重要驱动因素。在票价上,八成以上受访者对30元以下的票价接受度较高,尤其是21-30元的价格区间接受度较高。从不同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对“31-40元”、低线城市对“11-20元”的接受度更高。在影厅人数上,建议控制在40%以下。根据调研结果,七成以上受访者认为座位数100以上的大厅40人以下可以接受;50-100之间的厅控制在30人以下;座位数50以下的厅控制在20人以下。二、优质新片将成为观众去影院观影的首选对于未来影院营业,“新上映且口碑好的电影”表示“肯定会去”的受访者接近六成;重映“经典国产电影 ”、“经典外国电影”表示“肯定会去”的接近两成。这说明新片是拉动影院消费的重要因素。如何安排协调延期改档的新片有序合理上映,落实政策恢复片方信心,是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二线城市观众对国内新片上映期待度更高。根据调研结果来看,春节档影片热度未减,在可接受4月份去影院观影的人群中,想看国内影片排名前四位均为春节档电影,依次为《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姜子牙》和《夺冠》。从所给出的国内新片片单喜好度来看,性别差异会影响新片喜好类型,一二线城市观众对新片上映期待度更高。年长观众对国外新片的兴趣度更高。在可接受4月份去影院观影的人群中,想看国外新片排名前三位依次为《花木兰》《乔乔的异想世界》和《绝地战警:疾速追击》。从所给出的国外新片片单喜好度来看,年长观众对国外新片喜好度更高。三、观众自发提及的想看片单观众自发提及利用疫情恢复期想看的经典电影,除了观众熟知的经典电影以外,新作《少年的你》《唐人街探案》榜上有名。建议合理安排有序上映,在满足观众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因资源扎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四、观众建议影院复工后应做好的有关措施1、做好硬件设施及影院环境的消毒工作2、加强卫生管理,及时进行卫生检查3、保持通风,观影厅做到空气流通4、控制观影上座率,保证观影落座距离(如间隔就座)5、疫情结束初期,电影票价进行适当优惠6、观影入场时进行体温检测7、提供防护用品(如一次性口罩、免洗洗手液等)8、保证排片质量9、小吃价格适当降低10、实名制购票检票11、加强观影卫生宣传12、加强排队秩序维护13、提供观影小包间小结国内疫情虽然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全球疫情正处于爆发期,防控管控尚不能放松。在无法预期全球疫情何时得到全面控制的情况下,影院观影作为非“刚性”消费需求,何时能够全面恢复营业,尚需假以时日耐心等待。好在我们的观众并未流失,即使在隔离期间,也选择以线上消费观影的模式观看影片。线上线下观影将形成未来电影的共同生态圈,应该相互谋求和谐的共同利益,共同开发观众市场。随着影院停业时间渐次延长,观众回归影院的意愿表现出愈发强烈的增长趋势,尤其是男性观众。可以预见一旦疫情解除,影院观影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好的新片,是观众回归影院的重要拉动,合理有序安排优质新片入市,是影院复工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调查显示观众并未把免费观影当作是恢复期看电影的基本要求,这说明了观众的成熟。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影院恢复营业的时机,将服从国家大的防疫局势,这段蛰伏期将是对院线和影院应对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观众是行业的基石,我们应积极做好准备,拉动观影内需需要片方、市场、观众的共同努力。中国电影家协会将继续展开电影制片领域、发行放映领域、投资融资领域、观众消费领域等的深度调研,关注及研究后疫情时期电影行业发展变化,为行业应对提供策略依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猫眼研究院2020年4月

柳遥

观众观影意愿调研:七成受访者期待去影院

来源:新浪娱乐自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蔓延,在防控疫情的形势下休闲娱乐业集体“停摆”,电影院也随之暂停营业至今已有两个半月余。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各地陆续推出复工复产规范性要求,饭店、商场等民生强关联服务业态逐步恢复营业,而属于非刚需的影院观影,则因为同时受到人员高度聚集、防疫难度大;统一经营、统一排片的行业整体性需求;上游优质片方谨慎观望等因素影响,全面复工仍有待时日。同时,由于在疫情防控隔离期间,观众观影习惯由线下转至线上、新片营销宣传活动暂停等,可以预见后疫情时期的长尾效应对电影观众消费群体将持续产生影响。消费者是行业活力的体现,观众是电影生存的根基。观众观影习惯是否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影迷是否会因兴趣发生转移而流失?为全面了解观众的心理状态和对影院观影的意愿变化,系统评估疫情对电影放映市场的影响,发现疫情后行业发展的难点和机遇,为行业恢复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猫眼研究院组织了本次观众观影意愿问卷调研。本次调研数据来源于猫眼数据平台影院购票观众的有效问卷,共回收有效样本1530份,性别、年龄比例及城市分布参照了院线观众的总体分布。线上调研执行时间:2020.03.28-2020.03.30性别比例:男性52%,女性48%城市结构:一线城市19%;二线城市47%;三四线城市34%年龄比例:25岁以下年轻观众36%;25岁及以上年长观众64%第一部分 疫情影响下公众生活及心理整体状况一、公众生活处于恢复阶段,接近七成工作恢复正常接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处于“正常上班”状态,公众生活正在逐步进入正轨。从线下活动的恢复情况来看,“商场购物” 恢复度较高,有六成以上的用户身边“商场购物”恢复度在70%以上;其次是“餐饮”,可以预期疫情后餐饮服务行业会迎来反弹增长行情。属于休闲娱乐业的“旅游”、“演出”、“展览”等显示出了非刚性消费的特质,恢复度较低,尤其是针对演出行业半数以上受访者积极性不高。二、疫情带来收入减少和支出降低大部分受访者认为2020年疫情会给自己造成收入减少,尤其对月收入万元以下的人员影响较大。而收入在万元以下的观影人群占总观影人群的81%,这两组数据叠加,意味着接近八成的观众群体将面临生存压力增大,或将导致在恢复期内缩减娱乐性开支。由于收入明显降低,大部分受访者对2020年线下消费持比较谨慎的态度,除“运动健身”外,六成左右受访者将减少用于“餐饮消费”、“影院观影”、“旅游外出”、“演出展览”方面的支出。其中影院观影支出的减少比例达到59%。三、公众普遍“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安全感有所提高经过两个月的抗疫,公众对疫情结束的“期待”提升显著,位列3月份公众心理感受首位,焦虑、担忧、难过等情绪均有所下降,随着各地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学,防范和担忧心理尚未完全消除,但总体积极乐观,“安全感”也上升了10%。在消费安全感上,受访者对“宅在家里”的安全感最高(87分),其次为“商场购物”(67分)、“聚餐吃饭”(62分),“电影院观影”得分为58分,“外出旅游”最低。在消费信心上受访者对电影院消费的信心得分为62分。总体上看,公众对影院观影的安全感和信心低于餐饮业,但高于旅游业。第二部分 疫情恢复期公众观影意愿一、3月份非影院观影人均6部,为隔离状态下主要娱乐活动之一3月份人均观影量(非影院)为6部,2月份我们的调研数据是人均观影数量为7部,虽然3月较2月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同一水准,或与多数人复工复产休闲时间减少有关。疫情期间公众宅在家中,主要娱乐活动是通过线上、电视等方式观看电影电视剧,疫情期间人均观影数量大大高于正常年份人均观影数量,这无疑有助于观众观影习惯的培养。从不同人群来看,男性观众在家看电影的积极性高于女性观众,一线城市高于低线城市。二、七成以上受访者过往有线上观影付费经历原定于春节档全国影院上映的新片《囧妈》因疫情影响转至线上免费观影模式,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线上发行是权宜之计还是会成为趋势,关系影院的重大利益。因此,本次调研中我们针对院线观众进行线上观影方面的问题研究。从调研结果来看,七成以上受访者有过线上付费观影经历,说明线上观影模式有较高接受度,院线电影、网络电影对于电影观众而言,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线上付费是可以接受的。相比较而言,男性观众更加坦言线上付费完全可以接受。相比较于影院观影平均票价37元左右而言,线上付费观影的成本接受度调研显示,接近九成受访者接受范围在10元以下,其中接近七成观众集中在5元以下。观众对线上观影的价格需求是更加便宜。三、七成受访者期待去影院观影,六成关注影片上映信息随着疫情的趋势好转,观众纷纷调高影院观影期待值。3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期待”,38%表示“比较期待”,合计超过七成。说明影院观影相比较在家观影而言,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不会因为线上观影的发展而取代影院观影需求。同时,从人群区分来看,男性观众尤其是年轻男性观众“非常期待”的比例更高,愿望更加迫切,这部分人群是影院复工后需要有针对性的首先拉动的消费群体。六成以上受访者“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影院复工和影片上映信息,从影片上映信息获取渠道上,“电影购票网站/APP”是首要渠道,其次是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再次是视频网站,包括长视频网站/APP,如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还有短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等。四、观众恢复影院观影的时机分析目前影院仍应坚持做好防疫应对准备,暂不营业。影院未能复工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世界疫情发展还处于上升期,国内新增病例虽然接近归零,但风险仍较大管控措施不能放松;第二是各地疫情风险级别不同,但影院市场经营有统一性特点;第三更主要的原因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观众流量,那么开业损失大于停业,甚至加速影院的迭代。因此观众对回到影院观影的时机预期显得尤为重要。在影院复工初期是否愿意去影院观影,男女性别之间出现较大分歧,四成五的男性受访者认为可以去影院观影,而比例相当的女性受访者认为不适合去影院观影。这表现出女性的安全感需求比男性高。鉴于购票选择权多半掌握在女性观众的手上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观众大面积回流影院的期待时间点不宜乐观。影院的全面复工,将要结合观众心理的恢复继续保持观望。那么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来了,什么时机是观众认为的回到影院的“安全”时机呢?首先,“输入病例”是目前公众最担心的问题。认为目前“不太适合”或“完全不适合”观影的人群中,四成观众认为要等“国内疫情基本结束,同时也没有输入型病例”。从时间点来看,认为目前“不太适合”或“完全不适合”观影的人群中半数认为,最快5月中旬之前可以到达适合影院观影的时间节点,但有近四成受访者较为悲观地认为最慢要等到9月份以后。结合国外疫情发展正处于高速爆发期来看,观众回归影院的时间节点不宜预期过早。同时,影院配套消费预计在影院营业初期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调研结果来看,受访者对影院的配套娱乐设施的消费预期,如游戏机、迷你KTV、按摩椅等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第三部分 后疫情时期影院观影驱动因素一、严格的卫生防控措施、优惠票价、新片上映将有助于观众消费在影院恢复营业初期,接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影院的防控措施(测体温、实名登记等)”和“票价的优惠力度”会增加自己看片的冲动,还有四成认为“是否是新片”也是重要驱动因素。在票价上,八成以上受访者对30元以下的票价接受度较高,尤其是21-30元的价格区间接受度较高。从不同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对“31-40元”、低线城市对“11-20元”的接受度更高。在影厅人数上,建议控制在40%以下。根据调研结果,七成以上受访者认为座位数100以上的大厅40人以下可以接受;50-100之间的厅控制在30人以下;座位数50以下的厅控制在20人以下。二、优质新片将成为观众去影院观影的首选对于未来影院营业,“新上映且口碑好的电影”表示“肯定会去”的受访者接近六成;重映“经典国产电影 ”、“经典外国电影”表示“肯定会去”的接近两成。这说明新片是拉动影院消费的重要因素。如何安排协调延期改档的新片有序合理上映,落实政策恢复片方信心,是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二线城市观众对国内新片上映期待度更高。根据调研结果来看,春节档影片热度未减,在可接受4月份去影院观影的人群中,想看国内影片排名前四位均为春节档电影,依次为《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姜子牙》和《夺冠》。从所给出的国内新片片单喜好度来看,性别差异会影响新片喜好类型,一二线城市观众对新片上映期待度更高。年长观众对国外新片的兴趣度更高。在可接受4月份去影院观影的人群中,想看国外新片排名前三位依次为《花木兰》《乔乔的异想世界》和《绝地战警:疾速追击》。从所给出的国外新片片单喜好度来看,年长观众对国外新片喜好度更高。三、观众自发提及的想看片单观众自发提及利用疫情恢复期想看的经典电影,除了观众熟知的经典电影以外,新作《少年的你》《唐人街探案》榜上有名。建议合理安排有序上映,在满足观众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因资源扎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四、观众建议影院复工后应做好的有关措施1、做好硬件设施及影院环境的消毒工作2、加强卫生管理,及时进行卫生检查3、保持通风,观影厅做到空气流通4、控制观影上座率,保证观影落座距离(如间隔就座)5、疫情结束初期,电影票价进行适当优惠6、观影入场时进行体温检测7、提供防护用品(如一次性口罩、免洗洗手液等)8、保证排片质量9、小吃价格适当降低10、实名制购票检票11、加强观影卫生宣传12、加强排队秩序维护13、提供观影小包间小结国内疫情虽然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全球疫情正处于爆发期,防控管控尚不能放松。在无法预期全球疫情何时得到全面控制的情况下,影院观影作为非“刚性”消费需求,何时能够全面恢复营业,尚需假以时日耐心等待。好在我们的观众并未流失,即使在隔离期间,也选择以线上消费观影的模式观看影片。线上线下观影将形成未来电影的共同生态圈,应该相互谋求和谐的共同利益,共同开发观众市场。随着影院停业时间渐次延长,观众回归影院的意愿表现出愈发强烈的增长趋势,尤其是男性观众。可以预见一旦疫情解除,影院观影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好的新片,是观众回归影院的重要拉动,合理有序安排优质新片入市,是影院复工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调查显示观众并未把免费观影当作是恢复期看电影的基本要求,这说明了观众的成熟。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影院恢复营业的时机,将服从国家大的防疫局势,这段蛰伏期将是对院线和影院应对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观众是行业的基石,我们应积极做好准备,拉动观影内需需要片方、市场、观众的共同努力。中国电影家协会将继续展开电影制片领域、发行放映领域、投资融资领域、观众消费领域等的深度调研,关注及研究后疫情时期电影行业发展变化,为行业应对提供策略依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猫眼研究院2020年4月

八恶人

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报告》,七成受访者期待影院观影

36氪获悉,据猫眼研究院信息,中国电影节协会发布《疫情影响下的电影行业发展对策研究(一)观众观影意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访者在3月里人均月观影次数达到6部,在2月达到7部,虽然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在线形式观影,但依然远高于正常时期的人均观影量。同时,有73%的受访者进行过付费观影,更多观众更希望线上单片价格控制在3到10元这一范围内。此外,有72%的观众对院线观影抱有期待。

皇女

欧洲华为mate30购买意愿调研,结果令人惊讶,无Google华为能行吗

华为本月19号发布了最新旗舰手机,mate 30系列手机;这也是华为第一款旗舰机不搭载Google框架,虽然国内影响不大,但国外用户长期依赖Google,那么华为mate 30系列手机会受到欢迎吗?国外媒体近日做了一份有关华为mate30的购买调查。调查结果如上图所示,约35%的受调查用户认为,华为mate30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手机并表示愿意接受没有Google的华为手机,(通过越狱可以安装Google);约25%的用户认为还需要等待美国对华为的结果;约22%的用户表示没有Google应用暂时不会购买,约17%的用户表示不会购买华为最新手机。评论中的许多人都乐观地认为,手动安装Google Play服务非常容易(毕竟,许多操作都适用于从中国进口的手机)。有些人甚至看起来很高兴可以使用华为的AppGallery(华为应用商城)。尽管如此,投票并没有获得压倒性的积极结果,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冷淡围观。在Mate 30 Pro攀升至DxOMark排行榜榜首之后,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在华为mate30 Pro的是系列手机中最受欢迎的。三分之一的选民很乐意按原样购买,如果华为愿意稍微降低价格,这个数字可以增长到50%。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自己刷新Google软件包。当然华为mate30也广受欢迎,几乎不亚于mate30pro。赞成票还是再次接近三分之一。这比一年前的Mate 20 更好。两种型号都将于下个月在全球推出(它们已经在中国上市)。首席执行官理查德·余(Richard Yu)相信,即使没有Google,华为也可以卖出2000万部Mate 30手机,但很显然,如果禁令结束,这个数字将更高。中国发布情况乐观华为在中国发布后,当天晚上进行了首次公开销售,结果令人惊喜;开售仅一分钟,华为便迈出5亿人民币,而第一批货在三天内便销售了百万台,而且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中间价为6299的mate30系列手机,可见华为此次旗舰机的受欢迎程度;调研机构认为,华为mate30系列手机全球出货量将达到2500万台,而如果禁令结束,华为mate30系列手机销量将达到3000万。希望华为能一路走好,越卖越好,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厂商,不知道需要多久呢

阿森纳

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报告出炉 电影行业在蛰伏中蓄势待发

疫情之下,从生产制作到发行放映,电影全行业暂时停摆,进入了“寒冬期”。但《报告》显示,随着疫情逐渐向好,观众纷纷调高影院观影期待值——今年年初,贺岁档电影集体撤档,影视剧组暂停拍摄……此次疫情让电影产业遭受重创。电影院从春节开始暂停营业,如今70多天过去了,根据最新的疫情防控建议,人们手捧爆米花拥抱大银幕的日子,仍要继续等待。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猫眼研究院发布了《疫情影响下的电影行业发展对策研究——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影院停业时间渐次延长,观众回归影院的意愿表现出愈发强烈的增长趋势,可以预见一旦疫情解除,影院观影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登录视频网站播放的院线电影《囧妈》剧照 资料图片线上线下观影将形成未来共同生态圈《报告》显示,疫情初期,人们收入明显降低,大部分受访者对2020年线下消费持比较谨慎的态度,除“运动健身”外,六成左右受访者将减少用于“餐饮消费”“影院观影”“旅游外出”“演出展览”等方面的支出。其中影院观影支出的减少比例达59%。虽然观众对线下的观影信心还没有恢复,但这并没有减少人们对观影的热情,线上观影受到了宅家抗疫的人们的青睐。为了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提升大家在家的观影体验,各大视频网站也应时而动,持续输出优质电影,并免费播放多部优质大片,使得各大视频网站流量上涨,迎来了流量红利期。据相关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在这个最长、最宅的春节假期中,互联网日活跃用户规模、日均用户时长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在线视频行业用户规模较平日上涨17.4%,日人均使用时长超过1.5小时。此外,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在疫情期间的娱乐和文化需求,院线电影《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相继登陆视频网站播放,均收获不错的效果。随着疫情逐渐向好,观众纷纷调高影院观影期待值。3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期待”,38%表示“比较期待”,合计超过七成。说明影院观影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不会因为线上观影的发展,而取代影院观影需求。同时,从人群区分来看,男性观众尤其是年轻男性观众“非常期待”的比例更高,愿望更加迫切,这部分人群是影院复工后需要有针对性地首先拉动的消费群体。对此,在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看来,“无论线上线下,都是电影产业整体链条中的一环,二者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从产业发展宏观角度来看,二者应该是优势互补,共同构成完整生态圈,而不是各自为战,更不是对抗和冲突。实现二者的协调和统一,推动电影产业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新语境下健康发展,有赖于更加扎实深入的资源协调和政策建构”。从长远看,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院线电影与网络视听平台的界限将会被进一步打破,线上线下观影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电影《大赢家》海报 资料图片行业全面复工仍待时机受到疫情的影响,从生产制作到发行放映,电影全行业暂时停摆,让电影市场突然进入了“寒冬期”,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春节档院线电影集体撤档,无论对于院线方、发行方还是制片方而言,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演陈思诚坦言,本来《唐人街探案3》是春节档电影中预售最好的,但疫情突然打乱了节奏,好在疫情期间自己并没有停止创作,一直在做剧本。另一方面,疫情之下,虽然所有剧组暂时停止拍摄,但一些剧组并未解散。有的剧组仍然需要承担已经搭建好的摄影场景费用、前期拍摄费用、停拍期间演职人员的食宿费用,对制片方来说,压力非常大。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透露,“疫情发生时,博纳影业正在筹备新片《冰雪长津湖》,已经准备了九个月,本来准备年初就开机,全部人马已经到位,但疫情一来只能全部停拍,1800人的剧组不得不滞留在丹东,当时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5亿元”。尽管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但是整个影视行业并没有全面复工复产。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指出,“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所面对的挑战不仅是疫情防控,还有如何把控电影项目的有序推进、如何拉动观影、电影行业需要对现行生存模式做出怎样的反思与变革等,都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难题”。如何让停摆了2个多月的电影行业重新走上正轨,恢复往日活力,需要整个行业勠力同心,共克时艰。于冬认为,“现在一定要把企业管理好、现金管理好,能够自救,尽快谋划下半年的复工复产。大家对影片的拍摄及复工复产要有信心,要对全国电影观众有信心,对优质的电影内容有信心,信心很重要”。不过,对于恢复影院观影的时机,《报告》指出,由于世界疫情发展还处于上升期,国内新增病例虽然接近归零,但风险仍较大,同时各地疫情风险级别不同,但影院市场经营有统一性特点,如果没有足够的观众流量,开业损失将大于停业,甚至加速影院的迭代。因此,目前影院仍应坚持做好防疫应对准备,暂不营业,并要结合观众心理的恢复继续保持观望。相信电影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调整,待全面复工复产后,定能蓄势待发。电影院线需着力提升传统优势当前,复工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内容可放,仅仅靠几部复映影片是很难把观众拉回电影院的,更何况这些复映影片在视频网站上同样能看到。如果通过视频网站看电影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舒服的话,那么进电影院的意愿就会受到抑制。对未来的消费者而言,怎样解除心理上的戒备,觉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安全的,这是一个难题。其次,还要有足够的优质内容作支撑,这也是未来影院吸引观众的持久动力和关键所在。在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眼中,电影是“内容为王”的产业,鼓励优质影片的创作,始终是电影行业的重中之重。“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要逐步恢复,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不断制作出优质产品。”曾茂军认为,疫情过后,相关管理部门不仅应对优质产品采取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而且应当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借此恢复行业的信心、激发创作者的动力。陈思诚也认为:“不管怎么样,观众对好内容的需求是一如既往的,是不会变的。”此外,影院也要靠优质服务拉回观众,要以更高的视听体验和更好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影院独有的优势。在闫少非看来,“院线电影在奇观呈现、观众共情、服务体验以及沉浸式的氛围营造等方面,其传统优势仍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这些也一定是未来院线发挥优势必须着力提升的几个方面”。此外,《报告》还显示,对于未来影院营业的期待,近六成受访者表示“肯定会去”观看“新上映且口碑好的电影”,近两成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会去”观看重映的“经典国产电影”“经典外国电影”。这说明新片是拉动影院消费的重要因素。如何安排协调延期改档的新片有序合理上映,合理有序安排优质新片入市,落实政策恢复片方信心,是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期待,更多反映时代、观照现实的精品力作会随之涌现,更多观众捧着爆米花走向影院的场景成为常态。

所行而善

出游意愿调研报告:五一旅游人数预计是去年的六成

【为什么五星级酒店订单会占到50%以上?】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有两个原因:1、原来这些客户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去国外度假,这部分客人目前国外显然是去不了,他会选择在国内的高端酒店,高端度假型酒店去消费,这部分是导致高端酒店恢复得更好一些。2、可能抓住这个优惠的机会,因为越是价格高的酒店,这次优惠力度更大一些,因为它的利润空间高。所以这两个原因导致五星级酒店订单较多,不是所有的高端酒店,就是休闲度假型的高端酒店恢复会更好一些。【国际游基本停摆,怎么补?】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携程自己的出境游业务以前是很大的一块,现在几乎是停摆了,携程还投资了控股了像英国、印度很大的旅游公司,他们现在国际上的旅行包括国内的旅游也基本上处于停摆的状态,所以压力是非常大的。我们的策略就是,要聚焦国内游,而且去做一些创新。我们的创新就是用整个采购的能力,我们有几千个采购人员的团队,还有强大的营销能力,去联合很多同行推出一些优惠的产品刺激增量的旅游消费,使得国内的旅游能够尽快的恢复,能够恢复到七八成的水平,国内旅游还能够处于一个盈利的状态,能够弥补国外旅游跟海外公司的损失。【政策对出行有非常大的影响】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管控的政策对出行当然是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两天有一些省市在限制小孩跨省的出行,这可能就导致我们很多临时的订单在取消。但也有好消息,北京最近放松了防控的级别,很多北京人就可以跨省,到中国绝大部分低风险区域旅行,我们看到最近北京的订单快速的增多,很多都是临时订单。【携程认为会出现报复性需求吗?】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这次跟上次SARS不一样,SARS疫情一下子就结束了,管控就放开了,报复性的需求就出现了。这次疫情是慢慢在控制,一些管控措施也是逐步在恢复,大家出行对安全的顾虑还是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所以这个恢复的过程是蛮慢的。比较可喜的是,我现在看到这些恢复虽然比较慢,但是在稳步的推进,从我们国内旅游业绩可以看得出来,大家信心在逐步恢复。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说期待一个反弹,不要那么乐观,我们要做的就是非常努力利用这段恢复时期,去推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更好优惠的套餐,通过这样营销的创新,去推给消费者,这样就能加速恢复的过程,这是我们要做的。【疫情对携程冲击多大?】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整体国内业务只恢复了三四成,几乎所有的旅游行业的企业都基本上处于一个亏损,而且是大幅亏损的状态。我觉得整个行业最主要的还是能够尽快恢复需求;另外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一些促销或者是消费促进等其他税收方面的扶植政策。携程还是一个相对好的状态,携程财务状况还是相对稳健的,有比较充足的现金。我们比较乐观的预测:几个月以后,国内业务能够恢复到七八成、八九成。我觉得携程是完全有能力扛过这一阶段的困境,我们的团队也是特别的努力,这段时间他们也很有信心,能够去抓住一些创新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在这一段时间内,能够加速整个行业的恢复,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机会,尽快能够渡过这段困难的时期。【这个五一对于携程来说意味着救命吗?】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这个五一长假比以往的五一长假都长,这是非常好的刺激旅游的方式。现在疫情管控使得很多长途旅行受到限制,因为这个长假更适合计划一些长途的旅行、跨省的旅行,当然出国旅行都受到一些限制,使得现在五一黄金周,这么长的一个假期的能量远远没有爆发出来。当然现在也挺好的,现在我们是第一次在疫情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看大家旅游出行的需求能不能被刺激出来,所以我们联合很多同行推出很多优惠的产品。五一马上就要到了,甚至明天后天都可能有度两三天、周末度假型周边游的机会,看看我们到底能够五一恢复到几成?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恢复到五六成、七八成。【直播非常适合做旅游产品 直播是消费者直播平台和业内同行三赢的一种新模式】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最近一个比较创新的模式,就是老板之间来带货直播,能够抓住很多眼球。我觉得这特别适合做旅游产品,因为这正好满足了大家现在其实想去,但是有很多顾虑的心理,想多了解哪些地方真的是好玩的,哪些地方真的是有优惠。所以我们正好抓住这个机会,联合很多同行能够推出这样的一些产品。同行也非常给力,给了非常多优惠,同行正好是希望利用这段时间,包装出产品,刺激增量。所以这样一种直播的模式是消费者、直播平台跟行业内的同行“三赢“的一种局面,是非常适合现在疫情恢复过程中推出的营销模式,消费者也非常喜欢。【是否可以让餐饮酒吧恢复室外就餐?】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让游客在不同风险等级的地区旅游的过程当中,加强防范首先是第一位的,安全第一!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比如说:北京这么大,肯定不能够在南池子架个火炉子做烧烤,但是在延庆、怀柔,靠近周边的一些地方,远郊区的地方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些这样室外的餐饮活动呢?所以我想,对管理者来说,总体上按照中央防控机制的要求,把安全放在第一的前提下,更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特别对不同地区的习惯来说,我们总不能说到大草原上也不让别人烧烤吧,所以这个方面还是要在尊重当地防疫部门总体上要求的同时,也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携程怎么应对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冲击?】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从近期来讲,要聚焦国内游。高端客人原来计划去国外的,现在可以让他们多了解国内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我这段时间国内跑的比较多,发觉国内一些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差,这也是国内高端的旅游产品一个展示自己的很好的机会,如果有很好的价格去吸引客户,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度假型、特别有特色类型的主题旅行会恢复得更快,未来整个旅游休闲度假化或者主题特色化应该会提速。疫情恢复的过程中,这批酒店恢复更快,以后更加注重休闲特色主题的旅游产品会更受到市场青睐。【租车量恢复到九成 自驾游受青睐】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我们看到公共交通,比如说飞机、火车,这些可能只恢复了三四成。但是自驾游恢复得非常好,已经恢复到九成。因为跨省的旅游大家有一些顾虑,到周边的地方感觉上会更安全一些。租车恢复得很好,自驾游首先恢复。【谨防五一遭遇进门难停车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这一次游客出游的半径可能主要局限在周边游、乡村游,大家去的可能是城市周边的乡村、郊野公园和都市旅游,两个方面的难处大家要关注:1、“进门难”:我们强调70%恢复营业的景区,最大的承载量不能超过额定承载量的30%,这两个数字就限制了一部分游客,如果没有预约的话,到了景区门口,可能会进不去。2、“停车难”:自驾游增多,这么多车辆,再加上旅游大巴车,景区有没有准备足够多停车的地方?这么大车辆到达景区门口,组织压力是非常大的。此外,现在还是在疫情期间,是防控性复工,安全、有序、绿色、文明是总体的要求,但毕竟人们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订单这周增长了130%但只是往年的三四成】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五一”订单比上一周增加了130%,这是很可喜的,“五一“大家还是有非常强的度假的需求。但跟往年比起来,只有三四成,虽然说整个旅游行业在稳步的恢复,但这还远远没有恢复正常的水平。【这些旅行新风尚需要了解】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1、要习惯预约制:过去可能开个车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毕竟对旅游接待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对每个游客来说也不见得像想象中那么美好。2、要适应一米线:要给彼此留社交距离,不能说人山人海这都是好的,挤挤觉得很热闹,现在要彼此留一点空间,留一点距离。3、分餐制:现在看起来,我们可能要实行一些分餐制,要有距离感;野生动物就不要吃了,到外面去还是尊重自然,尊重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五一旅游人数预计会是去年的六成】白岩松:针对全国100多个城市近15000名用户“疫”后出游意愿调研报告,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预计恢复成去年六成和四成左右,怎么看待这个数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这个数字是个同比数字。去年是1.95亿的出行人数,收入大约是1200亿元,每一天游客的出游大数在5000万人,收入在300亿元。我们现在是按照每天来进行计算的,所以60%人数的恢复和40%收入的恢复,是有可比性的。还有一个可比性非常有意思,今年的清明节假期跟去年的清明节假期相比,人数恢复了40%,收入恢复了20%,所以这两组数合起来看,我能明显感觉到游客的消费意愿在增长,出游率和消费率也在增长。但是和往年同期相比,由于疫情的原因还没有完全恢复。【说走就走的订单比往年多】携程联合创始人 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这次临时的预定,说走就走的预定,比往年更多了。我们这两天还看到很多提前一两天的预定,预定期也在缩短,所以”五一“可能比恢复到原来的三四成还更好一些,但我希望能够尽快恢复到七八成,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来源:新闻1加1

家族日

中指调查 ∣ 2020年7月百城居民置业意愿调查报告

为持续反映中国居民置业心态,中指调查每月底持续开展对全国城市居民的置业意愿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形成分析报告,以动态了解最新形势下,居民置业信心、置业计划、政策及价格预期等。本次调查依托CREIS中指·云调研平台形成问卷。通过每日经济新闻、房天下网站平台、房天下经纪云、中指调查公众号以及中指研究院各分院等渠道进行问卷收集。问卷收集周期为7.24~7.27,本次共计收集问卷超过10000份。现将问卷填答情况进行系统汇总,供行业和社会各界参考。 划重点:① 需求-短期内,购房意愿持续恢复,超7成受访者近期到过售楼处,主要城市群的售楼处到访率也明显提高;北京随着疫情趋于缓和,到访售楼处占比明显增加。中长期看,79%的受访者有购房计划,一二线城市受访者购房需求最为强烈。本月23%的受访者在工作地城市无自有住房,其中京津冀、珠三角无自有住房占比较高。② 偏好-超7成受访者将置业计划安排在未来半年至2年内。改善和刚需主导,三居室仍为首选,购置新房意愿增强;一线首套房置业需求强烈,二线改善和投资避险需求相对较高。③ 预期-7月预期发生改变,政策趋紧、房价趋涨占主流,对收入预期较上月更加乐观。但从7.24座谈会政策基调看,未来或有更多热点城市跟进收紧调控,保持市场平稳运行。预计8月居民置业意愿将保持平稳,但仍需关注政策收紧带来的短期加速入市的需求变化。

谋稽乎弦

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开展游客出行意愿调查,结果显示……

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开展游客出行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持乐观态度,7—8月或迎出行高峰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丛笑 通讯员 聂倩雯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游客出行的意愿,近日,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进行了一次快速调查。21日出炉的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出动“组合拳”助力复工复产、各大景区“卖力吆喝”,但不少游客仍“心存顾虑”,出行安排较为谨慎;有出游安排的人中,出行时间安排在7、8 月旅游的受访者占比最高。对预期收入向好有信心本次调研共发出了200份问卷,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在有效问卷196份样本中,受访者主要是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50.00%,专业人士(教师、医生、律师等)占2.55%,企业员工占26.02%,高级管理人员占1.53%,私营企业主占1.53%,自由职业者占16.84%以及退休人员占1.53%,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不同人群。其中男性占45.92%,女性占54.08%;受访者36岁以上的占54.08%,26~35岁的占37.76%,18~25岁的占7.65%,18岁以下的占0.51%。受访者中过半数人平均月收入在是3001~8000元区间(53.57%),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000元或以下(4.59%),1001~3000元(35.20%),3001~5000元(36.73%),5001~8000元(16.84%)以及8000元以上(6.63%)。样本人口特征说明受访者分布在不同年龄及不同职业,男女性别比例相当,且受访者代表了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如48.47%的受访者拥有自有住房并且无房贷压力,是旅游的主要潜在消费人群,他们的出游意愿具有参考价值。 受访者对预期收入预估乐观通常,预期收入对消费者的信心非常重要,如果预期收入下降,人们首先要保障最重要的生活开支。而旅游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消费,往往会从预算支出中删除掉。本次调研的群体对预期收入预估比较乐观,是旅游需求的主体。调查结果表明,受疫情影响,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预测2020年自己的收入会与2019年持平(51.02%)。展望2021年,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收入会持平或者有所增加(基本持平占51.02%,略有增加28.06%)。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相信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会恢复,对自己的预期收入向好有信心。近期出行安排较为谨慎由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超四成的受访者出游意愿降低,出行安排趋于谨慎。调查数据显示:有43.88%的游客表示,尽管有出游的打算,但是下一次出游时间还不确定,要看看总体情况再说;另有41.84%的游客表示不打算外出旅行;有出游安排的人中,如果出游,出行时间安排在7、8 月旅游的受访者占比最高。本次调研显示,对于那些在疫情过后不打算外出旅游的受访者,影响其出游意愿是多方面的。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担心疫情复发、独自旅游没有意思、收入受疫情影响、家庭原因和工作原因。上述五个因素是影响受访者出游的主要原因。之前每年的7—8月暑假期间是旅游旺季,但今年学生暑假要缩水,以弥补疫情带来的时间损失。同时,疫情期间宅在家,很多人的家庭责任感增强了,更愿意留在家照顾老人小孩,或更努力地工作以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促销活动吸引旅客出行调查显示,各项促使游客出行的外部因素中,旅游目的地举办有吸引力的活动、酒店住宿有优惠、目的地有促销门票等成为促使游客出行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供给远大于需求,机票、酒店价格一降再降,各旅游平台促销形成了目前消费者心理的价格模式,因此在旅游业的恢复初期,行业经营者是否能扭转这种心理,不打价格牌对行业的恢复发展很重要。”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相关人士表示,从旅游产品来看,修炼“内功”,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提升,如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等是吸引游客的最重要因素。总体来说,源于国内疫情的高效防控,受访者对于国内经济发展比较乐观,相信中国各行业能很快恢复发展。从本次调查来看疫情对旅游业冲击最大,旅游业的恢复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针对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和出行意愿对旅游产品进行提质与创新,对营销策略有的放矢地调整,可少走弯路。在旅游业恢复初期,需政府、旅游企业和从业者、银行、行业协会、媒体等多方合力,为行业全面恢复增动力,为消费者增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