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医药生物板块成险企调研新宠今年3月以来,已有89家保险机构调研了183家上市公司,调研热情明显高于以往,调研方向也较前两个月出现变化,除继续看好周期股之外,对医药生物板块的兴趣大增。此举显露出保险资金调整布局的端倪,多位保险机构投资经理直言,近期机构资金集中关注医药生物板块的迹象较明显,不排除大资金趁机切换“抱团”方向的可能。上海证券报资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共有89家保险机构对18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密集调研。去年同期的数据是80家保险机构调研了143家上市公司。多家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表示,近期投资经理几乎都“撒出去”调研了。热情高涨的同时,险资的调研方向也发生明显变化。已被冷落了一阵子的医药生物行业重新受宠,成为被保险机构调研最多的板块。今年3月以来,保险机构共调研了29家医药生物领域上市公司。其中,健友股份、云南白药、长春高新、新华制药、亿帆医药、爱尔眼科、华东医药、迪瑞医疗、康华生物、美迪西、三诺生物、药石科技、一心堂等公司同时吸引多家保险公司前去调研。今年3月以来,健友股份共吸引友邦保险、太平养老、前海人寿、平安养老、横琴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百年保险资管等保险机构前去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保险机构主要对公司制剂在海外市场布局,以及建设高标准的仿制药产业的技术壁垒及核心要素等热点进行深入了解。多位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表示,从近期资金动向来看,一些机构投资者正在切换“抱团”板块,预计后续转向医药生物行业的概率较大。一来,医药生物属于消费升级概念,契合当下热点;二来,无论从广度或深度来看,这一产业链的发展都较为成熟,包含制药、器械、手术治疗、医疗机构等较多细分领域,可以容纳大规模资金。除医药生物之外,周期性行业也获得了不少保险机构的青睐。今年3月以来,保险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依次集中分布在电子、化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轻工制造、有色金属、汽车等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其中,电子和化工板块分别以25家、17家相关上市公司被调研而紧随医药生物其后,成为最受保险机构青睐的板块。其中,TCL科技、传音控股、富瀚微、深科技、新洋丰、诚志股份等上市公司吸引了多家保险机构前去调研。今年3月以来,被保险机构重点调研的周期股均属于基本面、业绩、股价等表现较好的绩优股,部分还是热门题材股。“背后的逻辑,依然是经济复苏提升周期股整体估值水平。”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投资经理说。从参与调研的保险机构类型分布来看,呈现主体扩容、机构属性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养老保险公司逐渐成为调研上市公司队伍中的主力军。从调研上市公司的家数和频率来看,今年3月以来,以国寿养老、平安养老、长江养老为代表的养老保险公司一路领跑,先后调研了一批上市公司。周大生、兆易创新、药石科技、新产业、天融信、世纪华通、健友股份、海尔生物、国际医学、道通科技、广联达、传音控股、贝达药业、TCL科技等上市公司同时吸引了2家以上养老保险公司前去调研。多位养老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解释称,过去养老保险公司一直大比例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但随着今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扩大,尤其是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提高,加上客户对养老金增值保值诉求日趋强烈,养老保险公司越来越开始关注权益市场。
近一周机构调研个股数量有70多只,丽珠集团列成为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股票。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近一周以来机构调研个股数量有70多只。从调研机构类型来看,近一周证券公司调研相对最广泛,调研54家公司,即超七成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和阳光私募调研数量次之,分别调研41家和27家公司。丽珠集团获227家机构调研丽珠集团成为近一周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股票之一。数据显示,合计有227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包括31家基金公司、45家证券公司、41家私募、14家保险公司、7家海外机构等。在调研纪要中,公司提到微球是高壁垒药物,目前集采对于微球暂无太大影响。机构问及该药业的提问也较多。比如有机构问到,公司的微球方向,在国内企业中处于明显的领先位置,能深入讲一下吗?比如从产品立项研发和监管沟通能力,产品产业化能力等方向。公司表示,丽珠的微球平台目前技术积累和产业化经验都比较前沿,我们也还在积极加速。丽珠在进行项目立项时,选择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主要根据集团的六大领域方向,扬长避短。主要把握市场、技术的方向,尽可能避免风险。还有机构问到,目前微球在研品种的产业化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吗?公司表示,微球平台经历近10年的技术经验积累,目前产业化问题不太大。公司还回答了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公司表示,丽珠是集研发、销售、生产为一体的综合企业。所有工作围绕销售、研发和生产三大块来开展。下半年第一重要的任务是销售方面改革落地和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预期。第二是研发方面的工作,快速推进各个在研项目,完成新项目的探索和立项,不同新产品进入不同的研发阶段,确保按照公司计划获批,持续提升研发团队建设。其他较多机构调研的个股还有聚飞光电、康弘药业、兴齐眼药等,均获得了50家以上机构调研。聚飞光电获得99家机构调研。在调研纪要中,有机构问到公司如何看待MiniLED市场,未来是否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公司表示,MiniLED是公司拓展的一项新业务,也是公司未来重点投资的方向之一。MiniLED、MicroLED顺应高品质图像及节能概念,未来将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公司的MiniLED模组采用COB或COG两种方案。还有机构问到,公司申请公开发行可转债投资在哪些方向?公司表示,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将用于惠州LED产品扩产项目和惠州LED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其中LED产品扩产包括背光LED、车用LED及显示LED的扩产;技术研发中心的研发内容有“MiniLED模组制造技术”、“MicroLED模组制造技术”、“QD至LED封装技术”、“生物识别IRLED封装技术”、“VCSEL激光器件封装技术”、“深紫外LED封装技术”和“车用大灯LED封装技术”等。这些公司中报净利大幅增长数据宝统计显示,近一周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牧原股份、宏达新材、金溢科技、*ST盐湖、得润电子、博创科技、长安汽车等上半年净利有望大幅增长或者大幅扭亏。其中,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超过10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56亿元。宏达新材预计上半年净利700万元至1000万元,同比增长657.17%至981.67%。金溢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35160万元至388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0.76%至762.25%。本周A股市场全线回调,上证指数下跌0.54%,深证成指下跌1.37%,中小板指下跌2.34%,创业板指下跌1.3%。梳理发现,近一周机构调研股本周平均上涨超3%,表现强于大盘。涨幅最大的是创意信息,本周累计上涨超51%。其他涨幅较大的个股还有翰宇药业、康芝药业、鲁西化工等,累计涨幅均超过10%。下跌的个股中,金科文化跌幅最大,超过10%。(文章来源:数据宝)
【制药网 行业动态】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共有44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机构调研情况,其中调研日期在12月以内的有387家。分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当月被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有45家。m.zyzhan.com/news/detail/79791.html 一心堂就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来看,一心堂在12月获得两次共计近200家机构调研。根据该公司2020年12月23日和25日发布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机构调研的关注点主要是公司带量采购品种销售情况、中药销售情况等。一心堂表示,公司在经营线下门店的同时,同步打通了互联网购药服务,接通了第三方的业务平台,同步也开通了自己的一心到家药速达业务。 泽璟制药泽璟制药当月机构调研家数也超过100家,根据泽璟制药2020年12月10日发布的投资者调研报告,机构调研关注的重点在于:多纳非尼的审评进展情况;索拉非尼集采对多纳非尼商业化销售的影响;杰克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斑秃等适应症的进展;未来PD-1单抗联用贝伐珠单抗对肝癌一线药物的竞争情况等方面。公司提到,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进入集采是预期内的事情。中国作为肝癌大国,肝癌市场需求巨大,是远未被满足医疗需求的市场,不会因仿制药的集采而改变该领域的市场、需求和创新,随着药物可及性的提高,以及新的肿瘤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的更广泛应用,整个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另外,几乎每个领域的药物都存在竞争。因此,索拉非尼集采可能会对多纳非尼和其他未来新药的市场销售和策略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该影响是有限的。同时,分子靶向药与 PD-1/L1 单抗联用治疗各种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公司也正在积极推进多项联合临床试验,入组招募正在进行中。 目前,预期明年市场上将出现多个 PD-1/L1 单抗药物,将带来 PD-1/L1 单抗价格的下降,而 PD-1/L1 价格的下降也将为多纳非尼与多个 PD-1/L1单抗的联用提供比较有利的条件;未来多纳非尼有望成为联合用药的基石药物。博济医药被调研公司中,博济医药公司总市值不足30亿元。公司12月18日发布博济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机构调研的关注点在于公司的竞争优势、明年的业绩预测、公司各类业务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与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博济医药表示,公司的业绩已经处在触底反弹的时机,预计明年业绩会有较大增长。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临床研究业务方面,今年签署的合同,明年会得到释放;GLP的安评中心,18年拿到GLP认证,前期承接一些较小的项目,相关能力已经获得客户认可,今年下半年开始接了部分一体化开发的项目,相信明年会得到释放。公司2020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4.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247.43%。图文来源:制药网
原标题:机构组团调研医药公司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披露的信息,上周(7月20日至25日)共有5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的调研,这一数据与此前一周相比有所下降。从行业分布来看,西药、建筑与工程、基础化工、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电子设备与仪器等行业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重点关注。其中,部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在上周迎来机构组团调研。上周市场延续了此前一周的调整模式,周内上证综指累计下跌0.54%,分类指数方面,上证50和沪深300分别下跌0.87%和0.86%,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34%和1.30%。基金机构认为,经过7月以来的快速上涨之后,市场估值已经快速修复到历史均值以上,市场不再显著低估。而随着估值提升,市场的波动性也会逐步加大。医药股受青睐Wind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共有浙富控股、信隆健康、比亚迪、神州信息、佩蒂股份等5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行业分布上,西药、建筑与工程、基础化工、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电子设备与仪器等行业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重点关注。部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在上周迎来机构组团调研。具体来看,上周获得机构重点关注的医药行业个股有中药行业的振东制药、康弘药业,西药行业的丽珠集团、兴齐眼药、康芝药业等。以丽珠集团为例,上周公司迎来西部证券、中投公司、华宸未来基金、同方证券、广发基金等上百家机构的联合调研。公司在调研中表示,公司是集研发、销售、生产为一体的综合企业。所有工作围绕销售、研发和生产三大块来开展。下半年第一重要的任务是销售方面改革落地和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预期。第二是研发方面的工作,快速推进各个在研项目,完成新项目的探索和立项,不同新产品进入不同的研发阶段,确保按照公司计划获批,持续提升研发团队建设。生产环节围绕成本、质量、安全、环保几方面开展。确保产品质量,形成核心竞争力。此外,兴齐眼药上周也迎来富国基金、淡马锡、西南证券、广发基金、安信证券等数十家机构的组团调研。公司在调研中指出,公司2018年、2019年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只有在研发上的高投入,后期才能有更多的新产品出现,才能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在OK镜等产品开发上将采取仿创结合模式。机构关注震荡市机会上周,券商机构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光大证券等调研的频次较高,重点关注的个股有汉钟精机、宁波银行、佩蒂股份、聚飞光电、七彩化学等。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募机构上周调研频次较高,重点关注宁波银行、创维数字、劲嘉股份、兆驰股份、中密控股等个股。私募机构方面,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碧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长沙源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重点关注聚飞光电、尚品宅配、丽珠集团、佩蒂股份、兴齐眼药等个股。上周市场延续调整模式。周内上证综指累计下跌0.54%,上证50和沪深300分别下跌0.87%和0.86%,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34%和1.30%。行业方面,上周军工板块表现亮眼,周内累计上涨8.34%,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以3%左右的涨幅紧随其后。消费者服务、石油石化、建材等板块亦取得1%以上涨幅。汇丰晋信基金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认为,经过7月以来的快速上涨之后,市场估值已经快速修复到历史均值以上,市场不再显著低估。而随着估值提升,市场的波动性也会逐步加大。上周五的下跌虽然由外围风险诱发,但本身也是市场波动性增大的体现。预计这种高波动行情可能会成为后续市场的常态。不过闵良超也指出,从基本面来看,二季度经济基本面相比一季度显著修复。考虑到海外经济体逐渐进入复工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仍处内外需回升的共振期。因此,整个基本面依然是利好A股市场的。前期估值受到压制的部分板块可能在业绩超预期修复的推动下表现出新的估值修复行情。建议关注景气度底部回升的行业,如科技和新能源,可选消费、金融等。来源:中证网
财联社(上海,研究员 万千)讯,统计数据线回收,过去5个交易日,丽珠集团被151家机构调研,位居榜首;其次是紫光学大,接受了82家机构调研;聚飞光电被76家机构调研;立思辰被65家机构调研。从行业来看,生物医药依然最受追捧,此外,机械、轻工、电子设备、文化传媒和信息技术等行业也被机构扎堆调研。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2020年下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共涉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等6大项目及26条细则。国盛证券表示,医药板块行情演绎的节奏还是要看后续疫情的变化。疫情作为影响医药走势的核心变量,在当前仍未看到根本性的拐点或变化,行业比较优势仍有望持续,可继续寻求医药结构性机会:可重点关注医药科技创新如创新疫苗、创新药及创新药服务商等,同时可以自下而上关注确定性非常强的、切换后明年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性价比非常高的个股。上周获得机构重点关注的医药行业个股有中药行业的振东制药、康弘药业,西药行业的丽珠集团、兴齐眼药、康芝药业等。从个股来看,丽珠集团最受机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丽珠集团今年3月以来涨幅已近60%,并在上周股价创新高。丽珠集团的微球业务是吸引诸多机构关注点之一。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微球是高壁垒药物,目前集采对于微球暂无太大影响。从产业化来看,微球平台经历近10年的技术经验积累,目前产业化问题不太大。近几年丽珠不断加快微球的发展步伐,生产线已在生产临床药品,研发速度逐步提升。
本报记者 冷翠华利率下行叠加资产荒,保险资金投资何去何从?今年,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成为多数险资的共同选择。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保险机构调研上市公司总数达1220次,较一季度的929次增31.3%。其中,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次数达143次,占比为11.7%。从险资调研的上市公司来看,医药、制造等行业上市公司是险资调研的热门对象。在长期利率下行,无风险投资资产紧缺的情况下,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成为诸多险企的共同选择。根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今年前4个月,险资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额度规模约为2.67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3.60%,占比达到4年来高点。从保险公司调研的上市公司来看,二季度,迈瑞医疗受险资关注度最高,保险机构调研次数达52次,其次是南极电商,险资调研次数达19次,永高股份、利亚德和德赛西威分别被保险机构调研18次、17次和15次。值得一提的是,险资调研第一热门股迈瑞医疗所属的医疗板块也正是保险机构调研的热门板块,从调研的具体问题来看,机构比较集中关注疫情对该公司的影响。例如,疫情对其全球销售网络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其重点关注和布局的产线和产品等。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预计未来1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约为10%的复合增长,迈瑞医疗作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和估值全面看涨。从险资调研第二热门股南极电商来看,后者是较早大规模转型线上的服装品牌商,其商业模式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其品类扩张亦被看好。这些被险资调研次数较多的个股二季度股价表现如何?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4月1日至6月19日,迈瑞医疗的区间涨幅为13.1%;南极电商的区间涨幅为83.5%;永高股份、利亚德和德赛西威的区间涨幅分别为26.75%、-3.6%和73.86%。利率下行时期,适当增配权益投资,提升收益率,是诸多险企的共同选择。同时,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各险企的具体投资策略有分化,但整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险资的权益投资占比还可能继续提升。从险资举牌来看,截至目前,今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总案例已达16例,但涉及的险企仅有9家,且以大中型险企为主,例如,中国人寿、中国太保集团及旗下4家险企等,2015年到2016年的举牌“大户”目前大多较为沉寂。除了举牌主体发生了变化,举牌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出于财务投资目的,希望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同时,从举牌对象来看,险资明显更倾向于银行股、H股。除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之外,更多险资的二级市场投资并没有达到举牌线,因而对其持仓变动不会单独披露。不过,从投资余额占比来看,今年,险资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这反映出全行业的权益投资占比提升。“随着未来监管对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保险资管股权投资能力有望加强,长期股权投资占比有望提升。”信达证券近期在研报中指出。事实上,这也代表了分析人士较为普遍的观点。来源:证券日报
董才本报讯 iFinD统计数据显示,两市上周共有132家上市公司披露调研报告。尽管年报披露尚未结束,但机构已经将调研的重点投向了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实际经营情况。另外,从被调研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被调研公司集中在计算机、化工、电子等行业。这些也是今年以来机构重点关注的行业。按行业分类看,被调研公司中,计算机行业被调研的公司数量位列首位,有15家公司被调研,化工、电子两大行业被调研的数量紧随其后,均有14家;另外医药生物、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行业被调研的企业数量也较多。个股方面,迈瑞医疗上周累计接待机构达726家,位居首位;广联达接待305家调研机构,排名第二,利亚德接待304家机构,排名第三位。从具体调研机构来看,私募淡水泉调研了金博股份、道通科技、利亚德等,高毅资产调研了道通科技、光威复材、广联达,和聚投资调研了广联达,景林资产调研了晨鸣纸业,星石投资调研了周大生,展博投资调研了金博股份、帝欧家居。公募基金方面,博时基金调研了金风科技、道通科技、大悦城等,华夏基金调研了广联达、亿帆医药、金风科技等,嘉实基金调研了亿帆医药、帝欧家居、中广核技等,南方基金调研了无锡银行、道通科技、鲁泰A等,易方达调研了阿拉丁、广联达、恒玄科技等,招商基金调研了周大生、科达利、康龙化成等。海外机构方面,贝莱德调研了广联达、金风科技,富达基金调研了侨银股份、广联达,高瓴资本调研了广联达,高盛调研了大悦城,红杉资本调研了广联达、风华高科、恒玄科技,美国银行调研了周大生,先锋基金调研了海泰新光,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调研了深科技。
7月以来,百亿私募调研热情高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共有21家百亿私募参与调研了47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最为“勤奋”的当属敦和资产,仅7月以来已经密集调研了13家上市公司,高毅资产和淡水泉投资分列二三位,同期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0家和8家。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为参考,上述47家上市公司分属于13个不同的行业,其中,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为10家;化工行业次之,7月以来共有7家上市公司被百亿私募调研;电子、计算机、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等四个行业,同期被百亿私募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各有5家。图:百亿私募调研公司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个股方面,统计区间内最受百亿私募欢迎的是宁波银行(002142.SZ),吸引到了高毅资产、淡水泉投资、盈峰资本、景林资产、东方港湾投资以及乐瑞资产,共计6家百亿私募参与调研,这也是百亿私募7月以来调研的唯一一只银行股。近年来,宁波银行的业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6-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了19%。今年一季度,公司的业绩表现继续向好,实现净利润40.02亿元,同比增长18.12%。股价方面,自2014年三季度以来,宁波银行的股价一路波动上扬,从3.44元/股,至今年7月初一度达到32.63元/股,六年间,区间涨幅接近8.49倍。今年1月中旬至3月中旬,宁波银行股价曾有一轮明显的回调,区间跌幅一度接近27%,不过,之后很快又得以修复,特别是7月以来更是再度刷出历史新高。美年健康(002044.SZ)和广联达(002410.SZ)并列第二,7月以来都受到了4家百亿私募的调研。其中调研美年健康的有敦和资产、高毅资产、淡水泉投资和保银投资;调研广联达的有敦和资产、盈峰资本、千合资本和保银投资。美年健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个人健康大数据平台,公司2019年爆亏8.66亿元,并预计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亏损6.5-8.5亿元。自2019年11初,美年健康的股价开始快速回落,截至今年6月中旬,区间跌幅超过了三成。近期,该公司的股价又开始快速反弹,7月13日盘中一度达到17.5元/股,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涨幅就已经超过了五成。广联达立足建筑业,围绕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软硬件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近两年,公司的业绩表现一直不乐观,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02%和46.46%。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也同比下滑了4.32%。不过,特别是2019年以来,公司的股价表现却十分靓丽,期间多次刷出历史新高,以7月24日收盘价计算,区间涨幅也高达245.44%,除了前三甲之外,华阳集团、周大生、尚品宅配、奥美医疗、珀莱雅等7月以来也分别获得了3家百亿私募的调研。界面新闻也梳理了今年7月份以来百亿私募调研个股的名单,供参考:数据来源:Wind、私募排排网
来源:投资快报随着市场逐渐走稳,机构加紧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机构通过网络等调研了82家公司,其中40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组团调研。从行业上看,计算机、生物医药、电子公司最受机构调研青睐。4月上半月机构“摸底”82股4月份以来,市场情绪趋稳,A股与全球市场联动性在降低。随着发布年报及一季报公司增多,机构加紧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4月上半月(截止1月16日)已有32家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其中,40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组团调研。17家公司被50家以上的机构抱团调研。当中,迈瑞医疗(300760)、卫宁健康(300253)、大华股份(002236)、珀莱雅(603605)、洽洽食品(002557)、中科创达(300496)、超图软件(300036)这7家公司更是接受超过100家机构联合调研。最受关注的迈瑞医疗合计接待705家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迈瑞医疗2批次接受了包括107家基金公司、52家券商、148家阳光私募、175家海外机构、35家险资等在内的705机构调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迈瑞医疗已累计接待了1181家机构调研,成为首家调研机构破千的公司。业内人士表示,众多机构调研迈瑞医疗是因为公司赶上当下很热门的事件(新冠疫情)。与此同时,公司目前估值也已不再便宜。记者注意到,春节后开市以来,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的迈瑞医疗,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0%,市值突破3000亿元。近日,迈瑞医疗常务副总裁吴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3月初开始,疫情蔓延全球多国,迈瑞医疗收到来自超过100个国家的抗“疫”设备需求;从一月底至今为止,迈瑞医疗已经给全球发货了十几万台设备,其中发往海外的就有约4万台。而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金风科技被机构调研最为密集。据披露,其4月上半月接受6批次机构的调研。广电运通(002152)、海鸥住工(002084)均以被机构调研4次并列第二,而包括迈瑞医疗以及洽洽食品、超图软件、宇信科技(300674)、胜宏科技(300476)、智莱科技(300771)、利亚德(300296)、新希望(000876)、晨鸣纸业(000488)、卫星石化(002648)粤高速A(000429)、世联行(002285)等在内14家公司以被调研3次同居第三。从调研机构的类型来看,券商的调研最为广泛达到55家,即67.07%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以调研46家位列其后,参与了其中56.1%上市公司的调研;投资稳健见长的险资调研了40家公司,排名第三;阳光私募和海外机构分别对36家和2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分析人士表示,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往往代表其关注的方向,因此调研轨迹也就成为了投资者追寻牛股蛛丝马迹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医药生物和电子最受欢迎行业分布上,机构调研的82家公司中,前3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医药生物和电子,获调研的公司分别为11家、10家和9家。此外,轻工制造、机械设备、化工、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农林牧渔8个行业4月上半月也有超过3家公司获机构调研。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计算机行业获机构调研11家分别是广电运通(002152)、超图软件(300036)、宇信科技(300674)、智莱科技(300771)、卫宁健康(300253)、中科创达(300496)、佳发教育(300559)、朗新科技(300682)、新国都(300130)、思维列控(603508)以及美亚柏科(300188)。对于计算机行业,分析指出科技股作为机构普遍看好的全年投资主线之一,其表现一直被市场各方所关注;计算机板块作为科技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自然也受到了机构的“关照”。川财证券认为,随着计算机行业公司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逐渐披露,板块将迎来业绩考验期,预计随着商誉减值风险的释放,政策和需求的催化下,整个行业的业绩或迎来反转。而获机构调研的10家医药生物分别为迈瑞医疗(300760)、普洛药业(000739)、健帆生物(300529)、理邦仪器(300206)、辽宁成大(600739)、康德莱(603987)、云南白药(000538)、九强生物(300406)、特一药业(002728)和三鑫医疗(300453)。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疫情的应对过程中,医疗医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此外,我国医疗医药在整体经济的占比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发展的空间很大,短期也直接受益于海外疫情的发展。4月上半月获机构调研的9家电子行业公司是胜宏科技(300476)、利亚德(300296)、大华股份(002236)、和而泰(002402)、国星光电(002449)、科达利(002850)、木林森(002745)、光韵达(300227)及顺络电子(002138)。在业内士看来,疫情爆发对电子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不过随着新技术和新的通信手段(5G)的应用,电子行业有望在疫情消退后出现迅速反弹。从走势来看,获机构调研的82家上市公司中有48家跑赢大市(同期沪指涨2.53%),占比58.34%。其中,有25家公司的股价涨幅超过10%。而沙钢股份(002075)、宇信科技、卫宁健康、科达利、广电运通、许继电气(000400)这6家公司涨幅超过20%。沙钢股份涨幅最大,达到了46.67%。分析人士指出,当前A股无论从整体收益率还是全球估值水平的横向对比来看,都较海外市场具有明显优势,仍会吸引外资流入。机构加紧调研或为布局行情做准备,而从近期获机构集体看好的品种中挑选投资标的或是一条捷径。机构普遍看好后市表现随着恐慌情绪缓解,上半月市场走出振荡反弹行情。展望后市,机构普遍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流动性偏宽松,而随着复工的提速,A股结构性行情将延续。招商证券认为,社融数据改善或将带来企业盈利回暖,北向资金可能重新回流,A股将在二季度触底回升迎来向上拐点。整体看,A股仍处在2019年开启的两年半震荡上行周期中,下半年不排除有加速可能。在国盛证券看来,2750点附近的阶段性底部多次被触及已被市场普遍认可,每次到该位置附近总有资金积极抄底,同时外资也大幅净流入,量能相对显著放大,内外资金对市场形成共振,有望延续反弹走势。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披露以及海外疫情的趋稳,相对全面客观评估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成为可能,政策定调预计会更加明朗和积极,力度会更强,措施会更具体,投资者此前的担忧也会落地。招商基金指出,“一季度以来市场大幅震荡,但随着大力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台,流动性风险得以缓释,市场的恐慌情绪明显修复。”在国内疫情基本受控的情况下,预计A股的估值优势会再度凸显。招商基金认为,在国内疫情基本受控的情况下,海外疫情的拐点、全球经济的恢复以及对冲政策的加码将是关注的重点所在。国寿安保基金表示,当前尚不能排除未来海外疫情事件还会再次冲击市场,对情绪形成影响,但不会影响A股市场目前的反弹。国寿安保基金认为,考虑到逆周期的宽信用数据已经验证,但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海外环境仍不确定,政策宽松仍将延续。基本面已经验证到最差情况,根据一季报预告,创业板看盈利大约负增长20%-35%,底部基本确认,后续会逐渐恢复,预计创业板全年业绩将修复到0-10%。上半月获超过(含)10家机构调研的公司
【制药网 行业动态】统计显示,11月25日至12月1日,两市约88家公司被机构调研。其中有19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领域。传音控股受到高度关注,参与调研的机构达到244家;新产业被215家机构调研,榜单中排名第二;中科创达、新洁能等分别被175家、148家机构调研。m.zyzhan.com/news/detail/79497.html在医药生物领域,新产业接受的调研机构包括Lake Bleu Captial(Hong Kong)Limited、LYZZ CAPITAL、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近期颁布的集中采购政策是否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等。新产业表示,本轮集采主要针对高值耗材,体外诊断试剂暂未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因此公司业务暂未受到影响。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为封闭系统,且占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比重相对较低,推行集中采购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九典制药在此期间接受调研的机构有5家,云南白药也迎来1家机构的调研。其中,九典制药被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制剂整体的销售情况,洛索洛芬钠凝胶的销售情况,原料药、辅料产能的释放情况,未来的研发费用投入情况,未来主要的研发管线情况等。针对未来主要的研发管线情况,九典制药表示未来主要聚焦发展方向一个是外用制剂,一个是消化系统用药。外用制剂方面公司现有的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膏销售已有了较好的市场基础,另有在申报生产的酮洛芬巴布膏、在申报进行临床研究的吲哚美辛凝胶贴膏等将形成了一个产品集群,同时也将从局部透皮给药逐步往全身透皮给药方向发展。消化系统用药方面,有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已经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已上市销售的有苹果酸氯波必利片、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等,已申报的如铝镁加咀嚼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盐酸阿考替胺等,也将形成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云南白药公布的2020年11月25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显示,机构调研内容包括:吸并给公司带来的正向推动效应有哪些?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情况如何?公司在骨伤科方面有何进展?吸并落地后,公司目前 CEO 招聘进展如何?公司针对吸并给公司带来的正向推动效应方面回复称,在吸收合并、整体上市后,公司将成为产业收购、资源整合的医药产业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潜在的同业竞争风险;同时也有效简化了管理层级,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形成更加规范化、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为公司未来的外延发展和国际化转型提供制度基础。公司也将以此次吸并作为契机,努力拓展产品结构和产业链体系,力求在未来实现更大的跨越式发展。图文来源:制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