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智慧医药物流园项目1、项目概况公司拟在江西省樟树市仁和 863 科技园内建设仁和智慧医药物流园项目,项目建设期为 1 年。项目实施主体为上市公司本身。本项目将建设智能物流仓库、办公楼、辅助楼以及雨棚、门卫、给排水等配套工程。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不低于 80 万件的存储能力以及相对应的智能化、自动化吞吐能力。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1)中国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医药物流需求提供了基础中国医药工业近几十年的发展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医药工业迅速增长使医药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有实力的国有或民营医药企业大力发展医药物流和电子商务。此外,第三方医药物流在中国的市场渗透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随着大量资金开始活跃在医药物流领域里,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必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医药物流需求提供了基础。(2)建设智慧医药物流园有助于提升仁和药业医药物流效率仁和药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仁和药业各下属公司各自负责自身产品的存储、装卸、运输等。仁和药业下属公司多分布在江西省樟树市,各下属公司分别为自身物流负责的方式导致了公司整体物流运作零散、低效,不能适应业务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建设智慧医药物流园项目对仁和药业下属公司物流仓储资源、管理架构、运作流程、管理方式进行整合,实现统筹管理、科学运作、智能自动运行,并对整体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以使仁和药业的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降低物流成本和满足市场需求。3、项目可行性分析(1)樟树市现代医药物流产业需求较大樟树市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医药产业发展良好。目前,樟树市现代医药物流产业刚刚起步,较有影响力的物流服务企业包括了五洲医药、江西仁翔药业、升泰物流等,但仍远不能满足市场物流需求。仁和智慧医药物流园项目建成后,既能整合仁和药业下属公司物流、仓储等业务,提升经营效率,又能对外提供专业的智慧物流、仓储服务,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的智慧物流体系,为企业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2)仁和药业具备建设运营智慧物流园项目的人才储备与管理经验近年来,随着仁和药业生产、销售规模的逐步扩大,仁和药业下属公司医药物流、仓储需求量较大,各下属子公司均配备了专业的医药物流团队,在仁和智慧医药物流园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公司将从现有医药物流团队中调取人才投入到本项目当中。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开展对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培训,通过有效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引进有中药物流配送管理经验的专家、职业人士加盟公司,提升公司现代医药物流业务的竞争力。4、项目投资概算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25,529.63 万元,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 22,974.00万元,预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0.35%,经济效益良好。5、项目审批情况本项目取得了《江西省企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备案通知书》(樟工信技备字[2020] 3 号),取得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回执(备案号:2020360982000000),取得了募投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权证(赣[2020]樟树不动产权第0003751 号)。
项目概况:1 项目概述一方面,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处于上升通道的医药行业必然会带动作为医药产业的源头—医药研发这一上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把医药研发提高到“十二五规划”前三的重要位置上,目的就是加快生物医药研发速度,提高医疗诊治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需求非常大,如此大的需求使得医药研发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科技城是市北跨战略的重大载体,也是给中小科技企业带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项目运营后公司将始终以研发用于预防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化学药物、生物医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为主要方向,同时公司将申报新药批件后的新药和药厂合作生产,同时和科研机构、医院等展开广泛研究合作,积极促进研发成果转化,扩大公司市场份额的同时提升研发实力,逐步建立公司自主的研发生产基地,实现自主经营;后期积极延伸发展,丰富公司研发结构,扩大医药研发种类,广泛研究涉足多种生物医药技术研究、营养保健品、保健食品等细分市场领域,谋求更大发展,完善产业配套,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使渠道增长与品牌形象相互推进,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公司将积极建设公司以新药研发为主的生物研发中心以及健康咨询中心及设立公司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完善大数据库平台等,积极展开资金申报、产品开发、技术升级、市场营销等工作,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医药研发企业的知名品牌。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园区功能提升、社会发展、产业技术等带来诸多裨益,具体有以下几方面:本项目单位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本项目实际运作。1、公司管理部门规范化设置1)公司部门建制完善合理,坚持精简、统一、效能三项原则,各司其职,形成合理的公司部门设立。2)流通权利适度集中,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发挥他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 施行有效的公司例会制度3、着眼公司壮大,顺应时代发展,公司已建立起优秀的职业经理层。4、企业理念:人才国际化、思想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工作高效化。1、新药研发中心:国际化标准的医药研发平台,重点方向为:化学药物、中药、生物医药的研发;2、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公司下设药品注册申请部门,医药科技项目申报、新药产品上市策划、咨询服务、专利申报服务、教育培训等推广服务平台。公司将自主研发的优质医药产品引入市场,进行临床试验,申报批号,完成医药研发的成果转化;3、药物生产中心:为公司研发的获批国家药监局注册的药物提供GMP生产服务;4、生物医药创业孵化中心:包括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和海归生物医药高端创业团队聚集区,公司医药研发中心运营后,计划申请成为山东省科研机构、医学研究的院士工作站,同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医用材料研发中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建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的高端医用材料产业汇集地;山东医药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打造为园区内最大的集医药研发、高端医药成果转化、新药申报批号为一体的医药研发平台。《生物医药孵化及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咨询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项目建设背景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文化,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从藏文化自身来看,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西藏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是藏文化重要的传统文化板块,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和宜旅城市。为进一步落实拉萨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根据《拉萨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拉萨市在城关区蔡公堂乡次角林村于2012年4月启动了“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方式,以宏大手笔、国际眼光和鲜明特色打造一流现代化园区。本项目结合拉萨市旅游业升级和拉萨河城市景观带的打造,通过深度整合、挖掘和活化藏文化资源,实现园区的旅游文化发展功能、市民休闲娱乐功能和城市综合功能的全面提升,以此推动拉萨市传播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快速提升城市品质。项目拟建地址拉萨市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CT04-69(一期)、CT04-58(二期、三期)地块。本报告主要对项目一期“西藏卓康文化旅游企业总部基地”(在建项目)进行分析、测算。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拉萨市拉萨河南岸次角林卡地区,北临达瓦路,西临林卡路,东侧为现状河渠,西南临现状村落建筑;规划用地编号CT04-69,建设用地面积70746平方米,约106.12亩;用地内有现状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及若干古树名木;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总体高差不大,总体呈北低南高趋势。项目建设工期西藏藏医药文化创意园项目开工时间为2018年4月10日,建设工期45个月。其中,项目一期“西藏四方卓康文化旅游企业总部基地”预计于2021年10月竣工。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9,8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575.00万元(含土地费用5,199.83万元);建设期利息225.00万元(利率2.25%)。推动藏医药学的普及与传承藏医学与印度吠陀医学、西方传统医学、中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它是几千年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先民们在积累自身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汲取欧亚传统医学精华而形成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医药学体系,是藏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伟大遗产之一。如今,藏医药学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医学内涵,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藏医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藏医药学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经过数十年的投入,藏医药各方面蓬勃发展,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多次召开专门藏医药工作会议,大力推动藏医药事业进入新阶段。现在,西藏和藏区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藏医药服务体系,还在藏医教育、藏药制药产业以及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前景广阔。藏医学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来在高原环境中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是藏族哲学思想、科技文化和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藏医药的起源有3700多年历史,理论形成已有2300多年历史。在高原医学的基础上,藏医药学吸收了周边兄弟民族医药学的一些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人们对于藏医药针对特殊疾病的奇特功效产生了极大关注,而在此之际浮出水面的是一个体系独立的藏医药学。传统藏医药学理论中就已经有了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内外等学科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弘扬民族医学,发展民族医学,首要就是传承。因此,有必要了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意识的普及状态及其对民众身心健康的推动,去研究藏医药传承与发展状况,更好地为藏族人民和世界人民健康服务。打造城市新名片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不同的城市正是由于城市实体或城市空间等显性因素和政治、宗教、习俗等隐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构成 了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文脉。城市文脉结构包括自然环境、城市建筑环境、地域文化和技术,其表现在空间形态的完整性、视觉观感的连贯性以及市民意向、生活方式的一致性等方面,这些要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也约束着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置于不同城市之中的商业综合体的形式、特点等都与城市的整体文脉结构形成一定的联系,而且能够再现传统地域的特征将唤起人们对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感同身受,激发人们的环境认知和对旧传统的怀念。另一方面,体量和规模庞大的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界面和城市形象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具有冲击性的,大量的人流聚集有利于塑造其成为代表城市的标志性要素。本项目充分挖掘西藏文化的特色、并注重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文的共同协调发展,注重藏文化特色的提炼与历史文脉的传承;从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出发,把握园区内现有的自然要素与文化要素,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控制。本项目的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藏医药文化的世界总部基地、文化创意发祥地、市民休闲理想地”。秉承“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造福拉萨、造福西藏、造福全中国,使次角林区域成为拉萨城市新名片,引领国际旅游文化发展产业的新标杆。活化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随着城市的无限蔓延,城市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发展方向的位置上建设的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职能的补充,满足周围人群的购物消费需求,可以带动周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以及相关服务设施的配置,加速城市副中心的形成。例如,合肥市新都会购物广场选址在高等院校集聚且交通便利的马鞍山路,建成之初周边发展缓慢,该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人气,加快了周边地产业的升级,加速了周边区域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城市重要的副中心。项目选址位于拉萨市拉萨河南岸次角林卡地区,依托周边商圈原有的人气,加上自身多种功能的复合,将原有商圈的功能进行重组,更加凝聚商圈的氛围,使得商业的辐射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活化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项目将利用原有的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庞大的人流优势,拟建新的商业综合体加入,成为周边商圈的重要节点,带动周边其他商业发展,进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塑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和公共空间商业综合体自身的集聚和高效连续的特点,在其周边可塑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和公共空间,而这构成了城市绿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限定空间的重要要素。所以,一方面,商业综合体的绿化程度对于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另一方面,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充分结合所处的地形地貌以及原有景观环境的优势,丰富商业综合体自身的建筑景观,又使其成为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环节。商业综合体对于人流的高度集聚性,要求设置宜人的室内室外公共活动空间,这也是城市景观系统的一部分,通过铺装、材质等方面的设计以及休息座椅、景观小品等设施的共享,将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营造积极的外部公共空间,这也能够实现商业价值、景观品质和城市效应的共赢。促进拉萨市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规模一流、效益优良的城市商业综合体。随着项目规模化运营以及效益的不断增长,项目在GDP、税收、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也将不断加大。同时,本项目可带动藏医药学、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其辐射效应、集群效应及规模效应,对地方经济整体的繁荣与增长都将起到广泛和深远的推动作用。备注:报告为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出品,展示部分严谨转载,违者必究。
项目背景(一)浙江医药下属企业新昌制药厂创建于 1954 年,现占地面积约350 亩,生产厂区位于新昌县城的东北角。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张与县域规划的不断变更调整,目前厂区已被居民区所包围,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二)现有厂区涉危产品项目已被禁批,在产的涉危产品或车间面临批建不符或无法满足最新的安全环保法规要求的现实,如万古霉素、蒿甲醚、苹果酸奈诺沙星、β 胡萝卜素(发酵法)、合成中试车间等,存在较大的运行风险;同时企业一些效益较好的优势产品无法在现有厂区组织生产或扩大生产规模。(三)按现行政策要求,企业必须最迟于 2025 年年底前完成搬迁或关闭。项目概况根据公司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拟对新昌制药厂现有厂区产品分两期进行转移:第一期重点是按照涉危企业的搬迁要求,在 2024 年底前完成涉危产品的搬迁,并做好腾空区域的存量资产盘活工作;第二期的工作是将其他产业重新进行搬迁整合,并做好剩余资产的盘活工作。浙江可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为浙江医药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1000万元,于 2019 年 12 月工商注册成立。浙江可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规划用地约 600 亩,建设周期为 2020~2030 年,项目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分两期实施。(一)产品布局方案产业定位为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生命营养品生产基地,同时考虑大健康产业布局,主要通过“盘活存量、立足增量”来解决企业后续发展。企业遵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低污染、低消耗”的产品布局原则,规划建设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智能化医药生产基地。(二)建设周期:第一部分:一期项目建设期 2020~2025 年。主要建设生物制药区块、公用辅助区块、生命营养品区块大部分,同时建设部分急需的药物制剂区块。第二部分:二期项目建设期 2026~2030 年。主要建设药物制剂区块、大健康产业和其他剩余部分项目等。产品与市场分析(一)中国医药工业现状与预测制药业是个独特的行业,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制药企业的产品是药品,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它促进了人类的健康,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而人类寿命的延长,全球老年人数的增长又为医药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支持。现世界人口已超过 75 亿,并且每增长 10 亿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此乃医药行业最大的市场后盾。浙江医药区块规划设计方案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医药工业生产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6%,高出同期整个工业增速 4.1 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上升(为 0.1 个百分点)。2018 年 1~12 月,医药工业增加值占整体工业比重为 3.3%,较上年同期占比则提高了 0.1 个百分点。2019 年,医药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国家层面 国家逐年增加医疗卫生投入、《中国制造 2025》、《“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规划和政策措施实施效果逐渐显现。2、资本层面 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和医药产业高成长性的吸引,很多行业外资金、私募股权基金(PE 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VC 基金),依然将医药行业作为投资重点,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据统计,2016~2017 年,国内投融资市场共发生 VC/PE 项目 615 起,披露金额总计达 445 亿元,创近年来新高。预计 2019 年投资金额还将持续增加。3、企业层面 优势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总体来说,行业盈利水平相对稳定。2018 年 1~12 月,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升高,但利润增速相比上年同期降低。主营业务收入方面,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3,986.3 亿元,同比增长 12.6%,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 0.1 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和中成药制造两个子行业对主营业务收入贡献最大,贡献率为 55.7%。利润总额方面,2018 年 1~12 月,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3094.2 亿元,同比增长 9.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 8.3 个百分点,行业盈利水平降低。预计近几年医药行业盈利压力依旧存在,但总体会保持两位数稳定增长。1、有利因素一是近两年医药企业创新成果突出,一类新药不断获批上市。2019 年新上市的国产一类新药将进一步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二是我国医药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由过去大宗原料药出口、欧美代工逐步向仿制药国际注册、创新药国际注册转型,产品出口附加值逐年提高。2、不利因素一是企业成本压力增加,药品注册标准提高、一致性评价和临床试验成本、国际注册等都增加企业研发支出,环保税法,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标准提高和监管加强带来环保成本压力,原料药、中间体、中药材短缺带来原料成本的增长,人口红利的消失等增加了人力成本。二是行业必须面对各类政策的调整和终端需求变化等带来的不确定性。一期拟建项目的产品特色与技术储备近年来,企业重点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十分重视原创性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大力推行科技兴企、科技强企方针,自主创新能力迅速增强,产品研发实现了从“创仿结合,以仿为主”到“创仿结合、以创为主”的历史跨越。有二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苹果酸奈诺沙星已经在 2016 年上市。一期拟建项目的产品特色与技术储备 近年来,企业重点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十分 重视原创性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 中心。企业大力推行科技兴企、科技强企方针,自主创新能力迅速增强, 产品研发实现了从“创仿结合,以仿为主”到“创仿结合、以创为主”的 历史跨越。有二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苹果酸奈诺沙星已 经在 2016 年上市。 2019 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 25 项,授权发明专利 21 项。截至 2019 年底,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615 项,授权发明专利 223 项,其中授权国 际发明专利 92 项。
抗病毒药物定义及分类抗病毒药物通过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实现抗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的定义抗病毒感染的途径很多,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实现抗感染。抗病毒药物分类(按作用机制)以下过程为病毒的一个复制周期,抗病毒药物可以靶向病毒复制的任何一个步骤,发挥抗病毒作用。根据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将目前常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分类中国抗病毒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中国抗病毒治疗市场大且充满潜力,持续增长的医院渗透率以及单个药品的使用量进一步推动销售的增长随中国医疗科学的进步及卫生保健工作的诺受抗错满药物市场证往来稳运美长是过志手自数签要力果为教管经职的言量药勤的拨屋带来年,随着20194-nCoV在武汉的爆发,将会带来大量抗病毒药物的需求,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以销量计)将爆发式增长至6188亿元。截止目前,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预计在未来5-6月份将全面消除。伴随着疫情的结束,中国抗病毒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以销量计)将回落至 7.6%的年复合增长率温和增长,到2024年突破5950亿元。中国抗病毒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以销量计),2015-2024年预测中国抗病毒药物市场现状中国抗病毒药物的研制起步较晚,整体研发水平落后于国际领先药厂,临床上能有效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较为匮乏中国抗病毒药物市场竞争格局医疗保健领域一直是备受资本青睐的领域,过去五年中,中国西药领域一级市场投资发生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8%,2019年完成投资额297.3亿元。与投资额相比,投资事件数量连续四年下降,2019年,西药领域仅43起投资事件。投资机构对西药研发及生产的投资从泛到集中,单笔投资数额快速增长。中国抗病毒药物的研制起步较晚,整体研发水平落后于国际领先药厂。随着病毒性疾病在全球的蔓延、患病人群的增加、预防意识的提高、当前国际领先药企产品专利到期及更好新药的上市,预计中国药企有望进一步发展。需求的扩张促使中国抗感染药物行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2月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再审药物数为71926,其中抗感染药物数44222,占比高达61.5%。药物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抗感染领域也面临临床上能有效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较为匮乏的现状。对比当前利巴韦林高达812种获批与再审药物数量,中国在阿比多尔、达芦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等"特效药"领域尚显薄弱,研发水平全面落后于国际领先药企,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抗病毒药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抗病毒药物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抗病毒药物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关联报告:抗病毒药物项目申请报告抗病毒药物项目建议书抗病毒药物项目商业计划书抗病毒药物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抗病毒药物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抗病毒药物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抗病毒药物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抗病毒药物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抗病毒药物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抗病毒药物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由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重视,大健康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与大健康有关的各个领域也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毋庸置疑的是,科学技术将成为推动整个大健康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将是在医疗行业中融入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1、巨头纷抢大健康市场 智慧医疗有望降低成本尽管以计算机视觉、语音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并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家居、安防等领域,但众多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仍在探索中。其中,大健康产业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多的领域,依然是各大巨头关注的焦点。目前各大巨头纷纷布局大健康领域,阿里投资10亿开办了 “阿里健康”、腾讯推出医疗AI引擎、百度医疗则布局“连接医患+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万达更是针对医疗领域投入了144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大健康细分领域的口腔正畸和助听器等医疗器械也开始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预计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55%,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4.09万亿元。目前中国口腔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元左右。虽然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智慧医疗大于人工智能,因此智慧医疗不仅涉及到技术,还涉及到医学的专业知识。以口腔隐形矫正器为例,除涉及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外,还涉及计算机技术。借助了人工智能技术后,一口牙齿矫正设计方案从最早的八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但是实现智慧医疗的研发过程却用了近十年。对于进军大健康领域布局智慧医疗的企业巨头来说,如何解决技术与医疗结合难题,成为智慧医疗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尽管医疗市场具备发展潜力,但仅靠传统医学,难以解决医疗系统碎片化的问题。仍需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智慧医疗模式,辅助医生制定医疗方案,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压力。因此对于医生而言,未来智慧医疗可以通过互联网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跨地域医疗资源即时共享,同时将大多数慢性病、常见病转移到线上,缓解线下问诊压力,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从而缓解家庭医生缺口问题;而对于患者来说,智慧医疗不仅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提高医疗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对于政府来讲,“互联网+人工智能”易规模化,一旦建成,服务成本有望降低。总体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从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从而提升医疗个性化服务水平。2、破解行业痛点智慧口腔医疗商业化落地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智慧医疗涉及学科广泛,仅依靠某一家医疗机构或者技术公司无法实现真正的医疗智能化。同时,智慧医疗发展的背后需要大量数据支撑,然而数据资源丰富的医院开放程度却很低,加之配套政策尚未完善,导致智慧医疗仍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真正落地。以口腔医疗为例,我国2014年及2015年正畸病例量分别是145万和163万,增长幅度为12.4%,其中隐形正畸增长幅度高达65.7%,到目前为止,隐形正畸市场份额已经占整个正畸市场的15%左右。尽管隐形正畸牙套市场增速远超过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增速,但由于每个人牙齿排列情况不同,需要医生制定个性治疗方案,以往仅通过人工操作,医生每制定一个治疗方案往往需要花费一天时间,在专业正畸医生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较低的工作效率致使医疗资源更加供不应求。此外,诸如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牙模,更需要探索出适合牙齿正畸这种高精度行业的3D打印技术和设备,需要跨学科合作。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手术可以通过该项技术来完成,特别是口腔领域有了这项技术后更是变得简便省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口腔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据估算,国内牙科诊所数量约为6.5万家,为牙科诊所服务的义齿加工厂约6000~8000家,中国牙科规模已经突破千亿人民币,并在未来的 5-10年中将维持 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随着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不仅给我们观念带来变革,同时对于口腔临床也会带来颠覆性的发展。以口腔CBCT诊断技术、椅旁数字化印模采集技术、CAD/CAM修复设计与3D打印加工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时代已经到来。牙科即将迎来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整个牙科将产生颠覆性的变革。随着医疗产业与各类技术平台不断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尽管现阶段受数据分散、各部门非结构化严重且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机构间合作尚未成熟,但与人工智能技术等相关研发企业合作是智慧医疗商业化落地的必经之路。未来,如果打通医联体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仅可以与医院进行合作,还可以链接保险公司等产业上下游公司,最终覆盖整个产业链,从而满足全方位医疗服务需求。公司正是在这样宏观的产业背景下选择构建五华口腔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2000亩,计划投资规模约150亿元。项目规划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大健康医疗智慧产业基地,项目坚持 “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目标定位,整合发挥当地医疗资源优势,突出智慧口腔医疗产业创新发展,对标国际先进区域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水平,引领大健康产业结构优化和全面升级,主要规划建设3D打印智慧口腔健康产业基地、智慧医疗产业区等两大功能园区,着力打造立足五华、辐射全国、面向国际、引领发展的医学健康产业高地。建设发展和培育“医、教、研、产”融合共生的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形成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多产业、多业态、多模式、特色突出,综合优势显著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圈。项目前期通过与西安交大、五华口腔大健康产业相结合的科技成果在五华区域进行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建设口腔医疗智慧产业基地与医疗康养中心等项目。五年内实现销售和服务收入达到几十亿元规模。由工程研究中心提供建设方案、技术和人才支撑。依托五华县区域口腔领域医疗产业基础,以西安交通大学、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实力和科技成果为为科技支撑,通过3D打印智慧口腔健康产业服务中心为口腔大健康领域的上游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吸引相关产业落户五华县。五华口腔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发展目标是:以现有2000亩土地为龙头和核心区域,借力公司的强大实力背景与西安交大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实力和科技成果为为科技支撑,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和政府扶持,打造国内智慧医疗创新桥头堡。建议项目尽快开展,将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图表1-1 项目功能分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分为口腔医疗产业基地与医疗康养中心两大功能区域。其中,口腔医疗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800亩;医疗康养中心占地面积约1200亩,其中博览中心、体验中心、度假中心占地面积约800亩,配套生活区域约400亩。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梅州大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项目目标非常明确:打造一个世界级口腔大健康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培育一个世界一流的口腔大健康博览会,推动梅州口腔大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口腔大健康产业研发创新中心,部分重点领域创新能力全球领先;完善一个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国际化医学创新区,医疗服务水平对接国际标准;构建一个口腔大健康产业创新人才引进体系,形成科学、合理、梯次完整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链条。2.1.2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打造梅州健康旅游产业桥头堡项目以“抓点、串线、扩面”为总的思路,抓好景点景区健康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着力打造精品,把景点景区串联起来,形成不同主题的精品线路,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片区,建设一批高品质健康旅游项目,完善健康旅游配套设施,推进健康旅游向高端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世界健康旅游目的地。2.1.3项目将推动口腔数字解决系统的产业化进程项目以3D打印为契机,将实现和推动口腔数字解决系统的产业化进程,对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研发产生革命性影响。3D打印技术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可预见随之而来的新型的配套设备的研发(如口腔扫描仪)、新生物材料的产生、齿科临床再生牙技术的革新等,各种设备与技术不断产生、结合进而形成一体化诊疗手段,带来口腔种植全新的风貌。包括产业前端:数字化的牙科综合治疗机,数字化的牙科影像设备;中端:信息化的数据传输,数字影像资料的存储和管理,CAD/CAM软件;末端:3D打印制造技术,改变传统的制造作业流程。2.1.4推动口腔临床的数字化管理随着牙科数字化设备的快速普及项目有效带动牙科医疗机构进入数字化时代,将推动口腔临床的数字化管理,从而促进数字化管理产品和应用的出现。通过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远程诊断,帮助医生精准、及时治疗患者,改善医患沟通,有效提升口腔医疗的技术水平;可以将预约管理、病历管理、收费管理、材料管理、牙片管理等管理要素高效、综合的统筹起来,真正将先进设备资源转化为真正的经营效益和服务品质。2.1.5 项目的建设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项目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口腔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医联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促使医联体成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在不具备条件的,可在医联体内以对口帮扶、技术支持为纽带形成松散型合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联体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让资源与技术“多跑”,让患者少跑,对推进分级诊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以设区的地市和县域为单位,将服务区域按照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医疗集团或者医共体负责。同时,有针对性地主动指导专科联盟建设,完善省-地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动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项目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二级、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2.1.6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五华县地方经济的发展本项目建成后,开发运营还将为社会提供创业平台和就业岗位,从而缓解求职压力,解决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提高人才实力,为五华县各个行业提供新的机会,提升周边的产业人才档次和人口素质,对当地劳务输出大市场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南城县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目录 1前言 7第一章 总论 101.1 项目概况 101.1.1 项目名称 101.1.2 项目承办单位 101.1.3项目合作机构 121.1.4 项目建设性质 131.1.5 项目拟建地址 131.1.6 项目建设内容 131.1.7项目建设工期 141.1.8 项目投资规模 14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15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61.5 结论 16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7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2.1.1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梅州大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 172.1.2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打造梅州健康旅游产业桥头堡 172.1.3项目将推动口腔数字解决系统的产业化进程 172.1.4推动口腔临床的数字化管理随着牙科数字化设备的快速普及 182.1.5 项目的建设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 182.1.6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五华县地方经济的发展 19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92.2.1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支撑项目可行 192.2.2 承办单位运营实力强劲支撑项目可行 202.2.3五华县口腔产业结构推动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可行 202.2.3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可行 212.2.4 经济效益显著支撑项目可行 21第三章 市场分析 243.1国内健康产业园建设分析 243.1.1发展态势:国内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243.1.2重点基地建设情况: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2017实现体质发展 253.1.3发展趋势和前景:健康产业园建设仍将持续火热 263.2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分析 273.2.1现状分析 273.2.2口腔医疗行业分析 303.2.3市场规模预测 33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54.1 项目选址方案 354.1.1 项目选址的原则 354.1.2 选址方案的确定 354.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64.2.1 地理环境 364.2.2 经济环境 374.2.3 交通运输 394.2.4 社会事业 40第五章 项目规划及建设方案 415.1 设计依据和原则 415.1.1 编制依据 415.1.2 设计原则 415.1.3 设计目标 425.2 项目建筑方案 425.2.1 建筑规模 425.2.2 项目构思 425.2.3 建筑特征 435.2.4 建筑智能化 435.3 结构设计方案 435.3.1 设计依据 445.3.2 结构设计 445.4 抗震设计方案 445.4.1 建筑物的形状设计 445.4.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455.4.3 结构分析 455.4.4 非结构构件 455.4.5 结构材料与施工 465.5 公用及辅助工程 465.5.1 给排水工程 465.5.2 变配电工程 475.5.3 动力照明及防雷工程 475.5.4 消防工程 485.5.5 通风及空调系统 485.5.6 智能化系统工程 485.5.7 楼宇设备智能综合管理系统 505.5.8 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515.5.9 室外管网等配套工程 52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536.1 环境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 536.1.1 环境质量标准 536.1.2 污染物排放标准 536.2 污染控制目标 536.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46.3.1 施工期污染排放情况 546.3.2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 546.3.2 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 556.3.3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 566.3.4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 566.3.5 固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586.3.6 表土保护 586.4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586.4.1 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 586.4.3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586.4.4 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596.4.5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96.4.6 生态环境影响 596.5 环境保护的建议 596.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9第七章 循环经济与节能节水措施 617.1 编制依据 617.2 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617.2.1 绿色设计原则 617.2.2 资源最佳利用原则 617.2.3 能源消耗最小原则 617.2.4 零污染原则 627.2.5 技术先进原则 627.2.6 加强控制管理,节约能源 627.3 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627.3.1 规划 627.3.2 建筑 637.3.3 结构 637.3.4 给排水 647.3.5 通风与空气调节 647.3.6 电气 647.4 节能措施 657.4.1 采取新的节能技术 657.4.2 公用工程节能措施 667.4.3 建筑节能措施 667.4.4 其他节能措施 667.5 节水方案 677.5.1 雨水利用方案 677.5.2 节水措施 67第八章 项目商业模式与运营计划 698.1 项目运营模式分析 698.1.1 公司组织架构 698.1.2 项目运营模式 698.1.3专业化运营体系优势 708.1.4项目产业基地专业化——定位精准化 718.1.5运营三大综合体 718.2项目产业基金 728.2.1解决加盟企业融资难题 728.2.2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加强协同关系 738.2.3打造医疗产业与金融结合的完整商业模式 738.3 投资与营销战略分析 748.3.1 落地规划五种战略分析 748.3.2 战略规划选择 758.4 投资项目SWOT分析 768.4.1 项目投资SWOT分析 76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79.1 项目建设期管理 779.2 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779.3 人力资源配置 78第十章 项目招标 7910.1 项目招标 7910.1.1 招标范围 7910.1.2 招标工作机构人员组成 7910.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0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10.1 投资估算 8110.1.1 编制说明 8110.2 资金筹措 81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8211.1 分析依据 8211.2 编制依据 8211.3 成本核算 8311.3.1 主营业务成本 8311.3.2 销售费用 8311.3.3管理费用 8311.3.4 财务费用 8411.4 成本测算 8411.5 利润核算 8411.6 主要财务指标 8411.6.1盈利能力分析 8411.6.2财务内部收益率 8511.6.3财务净现值FNPV 8511.6.4项目投资回收期Pt 8511.6.5总投资收益率(ROI) 8611.7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611.8 财务指标的不确定性分析 8611.9评价结论 86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8712.1 结论 8712.1.1 本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8712.1.2本项目经济效益 8712.1.2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8712.2 建议 88
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并购福建新武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1.1.2 投资单位 本项目有两个投资单位:漳州水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建瓯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购福建新武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比例分别为 90%、10%。(1)漳州水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仙药业”) 法定住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南山路 1 号 注册资本:捌仟壹佰万元整(人民币 8100 万元) 法人代表:林建平 企业性质: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资企业) 营业期限:自 1998 年 5 月 12 日至长期(2)建瓯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瓯实业”) 法定住所:福建省建瓯市水西瓯宁路 14 号 注册资本:叁亿贰仟贰佰贰拾万元整(人民币 32220 万元) 法人代表:翁瑞贵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营业期限:自 2016 年 11 月 30 日至长期。1.1.3 并购标的标的名称:福建新武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武夷制药”)标的住所:福建建瓯市城东工业园 D 区 7-8 号注册资本:伍仟壹百零陆万圆整(人民币 5106 万元)法人代表:郑宝康 2 标的性质: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和法人控股)营业期限:自 2002 年 12 月 6 日至长期1.1.4 并购后技术依托单位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以下简称“浙大研究所”)1.1.5 投资单位、并购标的、技术依托单位概况1.1.5.1 投资单位概况(1)水仙药业水仙药业是由福建青山漳州香料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其前身是漳州市香料 厂),拥有五十多年历史,是我国第一家生产风油精的厂家。公司由漳州市香 料总厂和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 8100 万, 占地面积 42 亩,建筑面积 27216 平方米,是一家集制造、科研、开发、销售 为一体,涉足商贸、印刷、医药包装等行业并拥有一家控股子公司(漳州无极 药业有限公司)的专业从事药品生产的国家二级企业。主要产品为水仙牌系列: 风油精、无极膏、丁硼乳膏、拜尼多、水仙精华露、复方酮康唑软膏、联苯苄 唑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金利油等。 水仙牌风油精产品具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先后于 1982 年获国家经济 委员会颁发的“国家质量银奖”奖章、1989 年获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评奖 委员会颁发的“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金奖”、1990 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 工业部颁发的“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等等质量奖项。公司设有具备药品开发资格和能力的技术中心实验室;办公智能化管理系 统(OA),专门的人事管理系统,先进的 ERP 财务管理系统;严格按 GMP 标准设计的厂房和设施、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先进的产品检验手段、严格的 产品监控程序,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在公司领导的带领和全体员工 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获“漳州市重点工 业企业”、“福建纳税 300 强”、“福建企业形象 300 佳”、“福建省最佳信用企业”、 3 “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等荣誉称号。(2)建瓯实业建瓯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6 年 11 月成立,由建瓯市财政局履行出资 人职责,注册资本 32220 万元,法定代表人:翁瑞贵,经营范围:国有资产经 营管理;国有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开发与投资;国有 资产租赁;经济信息咨询服务;水利水电开发;农林种植。 建瓯实业的下属全资子公司包括建瓯市汇光发电有限公司、建瓯市国有资 产投资营运有限公司、建瓯市正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建瓯市 投资有限公司、建瓯市绿瓯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参股子公司包括福建天添欢胜 科技有限公司、闽招绿色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协同芝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1.1.5.2 技术依托单位概况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于 2005 年由李连达院士领衔组建,现有教授和 研究员 5 人,副教授 4 人,另有博士后 2 人,技术员 3 人。研究所所在学科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 4 建设单位,“中药制药工程实验室”及“中药分析实验室”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实 验室,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拥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分析仪 器、药理研究设备及制药过程大型实验装备,在中药质控、中药药理、中药智 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列。 研究所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学科前沿的研究和高 素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重视中药新药研发、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装备等技 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服务。1.1.6 项目并购规模与目标1、拟兼并标的为新武夷制药的所有企业产权,范围包括该厂的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出让土地使用权、企业所有的生产设施、设备、厂房、 5 经营许可证、专利知识产权及企业负债等;新武夷被水仙药业和建瓯实业兼并 后,在南平市工商局变更登记注册,继续在原址扩大生产经营。 本项目标的总规划用地面积为 85455.2m2(合 128.2 亩),总建筑面积 80795.08 m2,建筑系数 43.52%,绿化率 18%,容积率 1.02。2、根据技术专家鉴定结论:现有四个独家中药品种市场潜力较大,后续 有发展成中药单一大品种的潜力(指单品底价过 1 亿元,市场终端价 5 亿元)。 经过生产技术升级改造+有力的学术推广+有效的销售策略,4 个独家品种累计 年出厂价可达到 10 亿元级。这也是企业标的具备的亮点和价值点。3、并购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新增部分技改设备,解决制约产能 发挥和效率的瓶颈问题;新增中药浸膏干燥等必要设备、工序,满足研发生产 中药经典名方的平台要求。4、根据原二期建设规划场地,规划未来拟新上化药生产线及将漳州无极 药业有限公司内的中药软胶囊车间异地搬迁至新武夷制药。二期项目为规划项 目,根据整合后水仙公司的品种推进情况,分步实施。公司提出做全新武夷中 药化药口固体剂型,将新武夷制药建设成水仙药业跨界转型的药业生产平台, 同时顺应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战略而介入经典名方。未来以此为基础,建设新药 高技术产业化及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
医用敷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需求市场扩张,高端产品受关注一、概述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同时,医疗招标制度的改革和行业监管的加强也将帮助推进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的进程。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医疗体系的完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医用敷料行业的市场提供了上涨空间。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从 55.2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136.2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速为 25.3%。据预测,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在 2019 年至2023 年间将维持 11.1%的年复合增长率,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34.5 亿元。1、患者就医意愿加强推动市场扩容患者就医意愿的加强使中国医疗市场得以扩容,医用敷料的使用随之增加。以手术为例,手术费用中大部分的成本为感控类医用耗材,增长的手术数量将为医用敷料行业带来使用流量。中国入院人数和手术人次的上升体现出中国患者就医意愿加强,2017 年全国入院人数达到 24,436 万人,住院病人手术人次达到 5,596 万次,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9%。2、高端产品更受青睐在伤口护理产品领域,人们追求更美观的外形和皮肤,在进行普通外科、整形、剖腹产等手术和烧伤、意外创伤之后,低端传统敷料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加快伤口愈合和预防疤痕生成等,对高端现代敷料的需求因此不断增长。美容整形人群对术后创口管理意识先进,恢复要求高,高端产品成为主要使用对象。3、行业升级在即中国大型医用敷料生产企业不断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带动整个行业结构化转型升级。通过与高校研究实验室联合研发、参与行业生产标准的研讨、与国际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大型企业可以及时认知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投入资金建立研究体系,开发与市场需求贴合的新型技术和优质产品。二、医用敷料的定义与分类医用敷料的全称是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是覆盖于创、伤口表面的临时医用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在伤口恢复过程中避免感染,提供有利的修复环境和促进创面愈合。医用敷料可以分为传统敷料与现代敷料,其中传统敷料按用途可分为手术室感控产品、手术与外科使用产品和伤口包扎与护理产品。现代敷料均为伤口包扎与护理产品。传统敷料中的手术室感控产品在手术时创建无菌手术操作区,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感染隔离保护,防止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代表产品有手术衣、手术包和手术单及配件。手术与外科使用产品主要在手术中和外科诊疗中发挥清洁创口和吸收渗出液作用,相关产品有手术片、手术巾和具有显影功能的纱布片,可以防止纱布滞留在伤口内。伤口包扎与护理产品7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主要包括纱布、棉垫、动物皮和人工合成的无纺布,纱布根据有无附加成分可以分为脱脂棉纱布、凡士林纱布和油纱。油纱按不同成分有化学成分油纱、药物油纱和水胶体油纱三类。现代敷料种类多样,代表产品有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透明薄膜敷料、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亲水性纤维敷料、矿物质敷料、银离子敷料和生物因子敷料等。传统敷料成本低廉,在临床和日常中使用广泛,但不具备保湿功能,且浸透时有二次感染风险。在恢复过程中新生肉芽组织容易长入纱布中,在更换时易造成损伤。现代敷料相比于传统敷料,能够控制渗出液体且透气性更好,具有不粘连伤口、不破坏新生组织、避免细菌感染的特点。三、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医疗体系的完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医用敷料行业的市场提供了上涨空间。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从 55.2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136.2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速为 25.3%。据预测,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在 2019 年至 2023年间将维持 11.1%的年复合增长率,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34.5 亿元。中国医用敷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受益于以下三点原因:① 老龄化加深,慢性病增多: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患病结构也向慢性病为主转变。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对各类手术的需求上升,在术中和术后都需要使用医用敷料,为医用敷料行业扩容创造了临床需求。慢性病患者不仅有手术风险上升的机率,且更容易因病产生慢性伤口,对医用敷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② 就医意愿加强:国家对医疗、医保、医药领域进行联动改革,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医保体系效率提高使患者的就医意愿不断增强,诊疗量的增加带动了医用敷料的消费。③ 高端产品需求增加: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理念的转变,高端现代敷料在伤口护理和外在形象美化领域使用率增加,高端一次性手术包由于能对手术室感染进行更好的控制,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医用敷料的市场规模得以持续扩大。四、中国医用敷料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医用敷料行业的上游市场参与者为纺织企业、化工企业以及包装材料企业,中游主体环节为医用敷料生产商和品牌商。生产商主要负责为品牌商生产产品,由品牌商贴牌销售。下游通过医药流通企业将产品销售至医院、疾控中心和 OTC 药房。中国医用敷料企业主要为生产商,产品以传统敷料为主,技术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企业均以为外资品牌商贴牌起家。1 上游分析中国纺织业发达且产业链完整,生产医用敷料所需的棉布和无纺布于制造环节拥有优势,但高端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导致中游医用敷料企业在进行产品升级时受限。2019 年 1 月,工信部和发改委在联合发布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中将医疗健康产业用纺织品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提出重点发展高端功能型生物医用敷料等产品,加快推广手术衣、手术洞巾等一次性医用纺织品。国家政策的助力将推 进上游纺织企业生产更多高端产品,医用敷料企业可以拥有更优质和更广泛的原料选择,以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有利行业的高端化发展。化工产品是生产无纺布的原材料,通过纺织企业间接影响医用敷料企业的成本。同时,精细化工产品也被用于制造现代敷料,直接影响医用敷料企业成本。中国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但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缺乏针对细分市场的精细化工产品。应用于现代敷料的精细化工原料的开发需要将化学和医学两门学科的技术进行交叉研发,研发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原料的来源主要依赖进口,对现代敷料的开发和生产产生限制。包装材料虽然对整个行业影响较小,但其价格上涨会对低端产品成本产生影响。如棉球类产品,需要使用大量的包装纸箱,对于原本售价低、利润率不高的低端产品来说,包装材料对成本的影响可达 3%,蚕食医用敷料企业利润。而高端产品售价高、体积小,需要的包装材料少,利润下降压力小。2 下游分析医用敷料生产商和品牌商主要通过医药流通企业将产品销售至医院、疾控中心和 OTC药房。国家近年来颁布多项政策,规范医药流通企业秩序,提升行业集中度,对医用敷料的产品销售产生有利影响。2017 年 1 月,卫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全面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鼓励医疗药品生产企业与公立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货款,与流通企业直接结算物流配送费用。此举力图改革医疗药品流通领域乱象,压缩中间流通环节,挤压虚高价格水分。医用敷料企业销售产品时不再需要通过多家流通企业才能将产品销售至医院,中间流通成本大幅降低,企业从中受益。医药流通行业存在市场结构分散、竞争激烈的问题,企业数量庞大,小型县市级企业占多数。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1 月底,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产品生产企业11,186 家,对应的经销企业 51.1 万家,单一生产企业对应的经销企业数量多达 45 家。国务院在 2017 年 2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以大型流通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辅的城乡药品流通网络。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如国药、上药、华润等加快收购小型区域企业,以形成更好的覆盖全国的经销网络。这些公司拥有全面的产品配送和销售体系,代理品牌和产品品种丰富,下游主要供应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关系稳定。在国家对医药流通行业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政策有利于大型流通企业发展,大型医用敷料企业与之合作,可以将销售范围快速覆盖全国市场,提升中间流通效益。五、中国医用敷料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老龄化加深,慢性病增多老年人受行动不便,常年卧病在床等因素影响更易患褥疮和溃疡。医用敷料有助于褥疮、溃疡等慢性伤口的愈合,因此老年人对于医用敷料的需求量更大。中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数量持续上涨的阶段。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人均寿命达 77 岁,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11.9%,与 2017 年相比,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5.2%。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持续增加,医用敷料终端需求上涨,带动行业扩容。慢性病发生率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老龄化加深导致慢性病发病率升高。同时现代生活中熬夜、饮食油腻、缺乏锻炼和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使中国人口的患病结构发生改变,慢性病开始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病患病时间长,并发症众多,治愈难度大,手术和创口产生的概率高,由此带来对医用敷料的需求上升。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足和糖尿病手是其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因糖尿病患者长期生理代谢异常导致手、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肢端因伤口感染、溃疡产生慢性伤口且难以完全治愈。传统敷料对该类慢性伤口只能起到覆盖隔离作用,无法辅助伤口愈合,而高端现代敷料不仅能够治疗、修复慢性伤口,同时具有更换使用方便,护理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将导致慢性伤口发生率增加,对医用敷料的需求,特别是高端现代敷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行业将因此获得快速发展。2 、就医意愿加强患者就医意愿的加强使中国医疗市场得以扩容,医用敷料的使用随之增加。以手术为例,手术费用中大部分的成本为感控类医用耗材,增长的手术数量将为医用敷料行业带来使用流量。中国入院人数和手术人次的上升体现出中国患者就医意愿加强,2017 年全国入院人数达到 24,436 万人,住院病人手术人次达到 5,596 万次,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9%3、 高端产品需求增加得益于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护理意识和理念的转变,人们对医用敷料的使用感受和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优质产品和高端产品将进一步获得市场青睐。在伤口护理产品领域,人们追求更美观的外形和皮肤,在进行普通外科、整形、剖腹产等手术和烧伤、意外创伤之后,低端传统敷料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加快伤口愈合和预防疤痕生成等,对高端现代敷料的需求因此不断增长。在美容整形市场,2018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 1,250亿元,预计在今后五年内将维持 24.7%的增长率。美容整形人群对术后创口管理意识先进,恢复要求高,高端产品成为主要使用对象。在手术室感控产品领域,中国手术室以重复使用的低端棉布制品为主,高端一次性手术包的使用率仅为 10%-15%。与传统的棉制医用感控产品相比,一次性手术包多为医用无纺布制成,具有使用方便,易消毒灭菌,术后感染机率低的优势。国家亦制定了关于手术单、手术衣等产品的生产标准,推广在手术室中使用医用无纺布。发达国家的医用无纺布使用渗透率远高于中国,伴随手术室感染防控的意识提升,高端一次性手术包市场将释放巨大潜力。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增加为医用敷料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从以低端产品为主转向高品质领域发展,改变行业市场结构和在低端领域激烈竞争的不健康态势,驱动医用敷料行业转型升级。六、中国医用敷料行业竞争格局概述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参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三家全国性大型医用敷料企业(奥美医疗、振德医疗、稳健医疗)合计市场份额不足 10%。具体而言,中国医用敷料行业的市场参与者分为三类:①外资企业;②中资大型企业;③中资中小型企业。(1) 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以销售新型高端医用敷料为主,市场份额不足10%。伴随着伤口护理理念的普及以及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提高,对新型高端医用敷料的需求日益增多,未来外资企业有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规模较大的外资医用敷料企业包括强生、明尼苏达、康乐保等;(2) 中资大型企业:中资大型医用敷料企业以奥美、稳健、振德、健尔康等为典型代表,这类企业以贴牌出口起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以及完善的产品体系,逐渐将战略重点转移至中国市场,并获得了较好的发展。(3) 中资中小型企业:中资中小型医用敷料企业包括浙江医鼎、合肥美迪普等,这类企业早期大多不以医用敷料的生产经营为主要业务,而是活跃在其它医用材料领域,具备一定的生产实力与销售渠道,并凭借已有资源逐渐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医用敷料领域。这类企业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凭借既有资源优势,有望在细分领域获得较好的发展。医用敷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医用敷料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医用敷料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医用敷料项目申请报告医用敷料项目建议书医用敷料项目商业计划书医用敷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医用敷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医用敷料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医用敷料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医用敷料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医用敷料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医用敷料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北京同仁堂中药现代化产业园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占地497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40亿元,将从事创新成果产业化生产、物流配送、药材提取处理和成药制剂生产。园区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绿色、低碳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园。地理位置同仁堂中药现代化产业园位于的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充满了东方神韵与现代风采的国际大都市。区位条件同仁堂中药现代化产业园位于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交通、电力、通讯、能源设施完备,是全国铁路和航空的枢纽。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以及其它名列全国前茅的科技园、工业园为投资者和各路英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设施。164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仁堂中药现代化产业园位于处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并且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城市群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高端的电子科技产品和良好的商品信誉对全国具有强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同仁堂中药现代化产业园位于是智力资源聚集地,具有极其丰富的科研资源,周边有驰名国内外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学校共80余所,在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占全部院士总数的二分之一,北京市的专利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打造北京医药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发挥首都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优势,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企业要紧紧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要加强自主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科技含量,努力打造北京的医药产业品牌。抓住历史机遇,加强科学发展与自主创新,发挥医药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弘扬中医药文化,规范医疗连锁服务,积极推进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中药农业资源的有机结合,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三台县***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台)麦冬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XX年八月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1‰、10.7‰和20.1/10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三台县是“中国麦冬之乡”,生产的“涪城麦冬”居全国麦冬之上品。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以麦冬现成的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动力强劲。麦冬大健康产业作为新时代下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三台县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产业,更是农民征收致富的金牌产业。麦冬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农民征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台致力于以科技为支撑,通过整合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多种力量,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2013年以来,“四川省三台县涪城麦冬集成技术推广与应用科技惠民工程”成功获得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立项支持。通过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将麦冬推向了更高的平台建设,有效的加强了麦冬规范化种植、标准化技术的推广,提升了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带动农户走上科学致富之路。此外,麦冬的药用价值极大,已知含麦冬成分的药品已达300多种,但麦冬的食用价值由于“药食同源”一直局限。三台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院所进行合作,从麦冬成分分析、卫生学检验、毒理学评价、安全性评估等方面进行长期性、科学性研究,为打破产品发展瓶颈,突破“药食同源”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6月26日,四川省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授牌,组建运行。产研院的成立为麦冬产业发展真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通过针对一二三产业的研究,特别是麦冬新药、保健品、食品产品的新食品新药品的研发,致力于将麦冬大健康产业带入更加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大的价值。鉴于以上背景,项目立足三台县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非常丰富的麦冬中药材资源优势,从事麦冬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研发、推广和产品加工、销售,着力构建“三园四中心一体系”,实施麦冬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涪城麦冬”品牌影响力,为产区提供一条集麦冬种植、品种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企业立项要求,能够快速形成区域规模,带动三台县麦冬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的收入。该项目基础条件好,资源有保障,服务体系完备,预测市场前景良好。由此可见,本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建成后市场前景与发展前景均十分广阔。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21.1.9项目建设期限 21.2项目公司基本情况 2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92.2.1顺应我国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92.2.2推动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02.2.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112.2.4促进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需要 122.2.5满足麦冬产品市场需求促进区域麦冬产业链快速发展的需要 122.2.6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3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2.3.1政策可行性 132.3.2市场可行性 182.3.3技术可行性 182.3.4管理可行性 192.4可行性分析结论 19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203.1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3.2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意义及目标分析 203.3我国中药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23.4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233.5三台县麦冬产业发展优势及前景分析 263.6市场分析结论 29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304.1项目地理位置选择 304.2区域投资环境 304.2.1区域地理位置 304.2.2区域地形地貌 314.2.3区域气候条件 314.2.4区域交通区位条件 31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31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335.1项目建设原则 335.2项目建设目标 335.3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345.3.1总体规划方案 345.3.2土建工程方案 345.4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355.5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65.5.1给排水 365.4.2供电 385.5道路设计 405.6总图运输方案 405.7土地利用情况 40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0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1第六章 产品及技术方案 426.1主要产品及规模 426.2产品标准 426.3麦冬种植技术方案 426.4麦冬加工技术方案 44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5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57.2主要设备选型 45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 47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7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78.2.1能源消耗种类 47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8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8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8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98.5.1供热系统节能措施 498.5.2电力系统节能措施 498.5.3节水措施 498.5.4建筑节能 508.5.5企业节能管理 518.6结论 51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2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2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29.1.2设计原则 52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3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3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3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4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4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4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69.5绿化方案 579.6消防措施 579.6.1设计依据 57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9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 6010.1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力 61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6110.4劳动卫生 6210.4.1防暑降温 6210.4.2卫生 6210.4.3照明 6210.4.4防烫伤 6210.4.5噪声 6210.4.6个人防护 6210.4.7安全教育及防护 63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411.1组织机构 6411.2劳动定员 6411.3职工来源 6411.4职工培训 6511.5福利待遇 65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 66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612.2 建设工期 6612.3实施进度安排 66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813.1投资估算依据 6813.2建设投资估算 6813.3流动资金估算 6913.4资金筹措 6913.5项目投资总额 69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2第十四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 73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3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314.1.2产品成本 7414.1.3平均产品利润 7514.2财务评价 75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5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614.2.3不确定性分析 76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77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7815.1项目风险因素 78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815.1.2技术风险 7815.1.3市场风险 7815.1.4资金管理风险 7915.2风险规避对策 79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79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79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79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0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 8116.1招标管理 8116.2招标依据 8116.3招标范围 8116.4招标方式 8216.5招标程序 8216.6评标程序 83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3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316.9合同备案 83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8417.1结论 8417.2建议 84附 表 85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85附表2 总成本表 86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87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88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89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0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1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2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3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94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95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6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98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0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台)麦冬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三台县***发展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四川省三台县老马、花园、永明1.1.5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人:中投信德杨刚 工程师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133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114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89650.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6165.00万元,土地费用17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641.69万元,预备费3243.31万元),建设期利息为98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20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150500.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95772.73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0226.60万元,年均净利润22669.95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718.14万元,年增值税为7181.42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2.69%,投资利税率28.62%,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77%,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7.70年。1.1.7项目建设规模本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台)麦冬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将建设10万亩生态麦冬基地,配套建设大田数据监控系统;建设麦冬绿色加工中心;建设万吨麦冬现代气调仓储物流中心,电子交易中心和后端产品深度开发;建设600亩麦冬观光体验园;建设3万平方米道地麦冬种质资源中心,建设道地麦冬有效成分提取中心等内容。项目将立足三台县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非常丰富的麦冬中药材资源优势,从事麦冬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研发、推广和产品加工、销售,着力构建“三园四中心一体系”,实施麦冬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涪城麦冬”品牌影响力,为产区提供一条集麦冬种植、品种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1332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产业基金投资332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0000.00万元。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建设工期共计3年。1.2项目公司基本情况经营范围:主要从事麦冬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研发,推广和产品加工、销售,着力构建“三园四中心一体系”,实施麦冬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涪城麦冬”品牌影响力,为产区提供一条集品种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对国家政策允许的项目进行投资、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公路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市政管网工程建筑、桥梁工程建设、园林工程建设、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单位后勤管理服务等。1.3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3.《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5.《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6.《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7.《“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8.《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10.《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11.《三台县麦冬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1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1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14.《现代财务会计》;1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16.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17.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报告有 中投信德杨刚工程师原创,请勿复制。更多案例模板参考或报告的定做详询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