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扩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杂志欢迎您投稿阮籍

扩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杂志欢迎您投稿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6日讯 闪电新闻记者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获悉,目前该院医药卫生期刊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杂志发布征稿信息,杂志拟于2020年10月创刊,现面向各有关单位及临床科研工作者征集稿件。《老年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省立医院主办的老年医学领域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为广大老年医学研究领域工作者服务,及时报道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研究进展和动态,推动老年医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杂志为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2/R。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志坚担任杂志主编。杂志设有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医养结合、专题笔谈、临床护理、医学伦理等栏目。内容包括老年医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及医学伦理等。《老年医学研究》杂志征稿内容:1.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2.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奖励项目和基金资助项目论文。3.老年医学研究前沿性论文。《老年医学研究》杂志投稿要求:1.稿件应符合本刊对老年医学各领域的报道重点及栏目设置要求。2.稿件内容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表述也应做到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文字简练。3.稿件内容应丰富详实,符合栏目字数要求。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医养结合、专题笔谈、医学伦理类论文不少于4000字,字数均不超过8000字。临床护理、个案报告类论文不少于2000字。4.作者应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来稿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不存在抄袭、雷同等学术不端现象。严禁一稿多投。5.论文如为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研究,应于论文首页左下角注释,需注明基金项目的类别、项目具体名称及项目编号,并在投稿时提交基金项目批文等相关材料。6.稿件电子版请采用word文档格式,以便于编辑、专家审修稿件。7.本刊系老年医学杂志,临床研究对象应为≥60岁的人群,基础研究应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象。8.文题与作者: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置于作者名下。9.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400~500个实词。标引3~8个关键词。10.图表:图或表应冠有图题或表题。表格采用三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注明图号及方向。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11.参考文献:每篇论文须标引参考文献10~20条。按GB/T7714 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作者必须自行核对参考文献原文,无误后将其按引用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列于文末。举例:1.杜贾军、孟龙、陈景寒等,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J]。山东医药,2004,44(27):1-3。2.Takano M, Mizuno K, Okamatsu K, et al.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vulnerable plaques: analysis by coronary angioscopy a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 J Am Coll Cardiol, 2001,38(1):99-104.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7-280。投稿邮箱:lnyxyj@163.com编辑部电话:0531-88584737副主编:王建春 15168888902邱 源 18553123277执行主编:韩磊 15169038077闪电新闻记者 亓廷廷 济南报道

地面之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属于什么级别的?

论文级别: 核心期刊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国际刊号: 1671-7171国内刊号: 43-1382/R期刊收录: 知网、维普、万方、统计源核心期刊主要栏目: 论著、综述与讲座、专家笔谈、述评、诊疗经验、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院管理医学临床研究杂志属于什么级别的? 文博士点评如下:可以看到《医学临床研究》 属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整体投稿难度较大,对文章的内容、创新、论据要求严格,编辑部老师有耐心,会指出其中的不足,一般从投稿到见刊需要3~4个月左右,适合高级论文发表。如果需要加急处理可以私信文博士。关于“医学临床研究杂志属于什么级别的 ”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文博士,文博士是编辑部的资深编辑,多年的行业经验积攒不少资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苏舆

《世界医学研究》征稿通知杂志社征集优秀医学论文发表

《世界医学研究》杂志是公共卫生与医学研究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国际华文学术期刊,面向全球发行,提供医学科研学术支持、推动医学职业成长,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世界医学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服务的宗旨,满足他们对学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需求,在传递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具有应用价值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宣传与推广,着眼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本刊紧跟世界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以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理念,立足世界医学前沿,把握医学的发展脉博,努力反映世界医学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为促进世界医学的交流,提高世界医学服务水平,期刊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全球范围内从事医疗、科研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全球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世界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本刊的宗旨是:力求创新,关注世界,服务医学,为世界医学事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刊设有论著、临床研究(含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麻醉等)、诊疗经验、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医院管理等常规栏目,间有院士(专家)论坛、院长笔谈、综述、述评及专题论坛等特色栏目。CAJCED 中国知网综合评价数据库Article First(OCLC联机检索数据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世界医学研究英文名称:World Medical Research出版语言:中文刊物类别:出版,医学期刊中文收录:中国知网本刊网站:www.shijieyixue.com投稿邮箱:shijieyixue@126.com编辑电话:010-86203157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http://www.qikanw.com/a/yixueyiyao/2018/0503/8727.html知网收录:http://scholar.cnki.net/WebPress/brief.aspx?q=%E4%B8%96%E7%95%8C%E5%8C%BB%E5%AD%A6%E7%A0%94%E7%A9%B6&dbcode=SJUW&type=dbpub

跟我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征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是由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收录,并被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全年24期, 国内统一刊号:CN11-4749/R,国际刊号:ISSN1671-4695,国内邮发代号:80-494投稿要求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或在文字稿上加盖单位公章,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以电子版投稿的,可在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时,将单位推荐信一并寄来。2.来稿请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科室,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并标明正文字数、表数及图数。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4.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5.本刊对来稿认真负责,处理及时,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号。投稿2个月未接到本刊回执,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6.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来源:医技无忧医学研究院更多资讯信息请来, 医技无忧微信公众号(yijiwuyou)

告解室

医学论文投稿未被采用该如何应对?

向目标期刊投稿,稿件未被采用是作者最不希望的结局。医刊汇编辑在这里提醒大家,稿件未被采用,并不都是因为论文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而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况,作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一、不符合用稿范围。有的作者投稿前未注意查阅已投期刊的稿约或投稿须知,结果稿件不符合用稿范围,例如,大部分医学高校学报主要刊用本校作者的医学论文,只刊用少数校友、协作单位或本校聘请兼职人员的医学论文;有的综合类医学期刊主要刊用适合临床读者的医学论文,而动物实验、基础研究类论文极少刊用。总之,具体期刊的用稿范围非常复杂,作者只有在投稿前对拟投期刊用稿范围有所了解,才能避免这种尴尬。这种情况未被采用的稿件,通过咨询了解原因后或等待半年左右仍无信息通常可改投其他期刊。二、写作问题。有的论文在科研设计、实验方法、所用材料或观察对象、实验操作等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由于写作问题而未被采用,如结构安排很乱、没有抓住中心议题、写得太长或太简单、图表问题较多,或给编辑以东拉西扯、七拼八凑的印象等。这种稿件对稿源比较充足的期刊不被采用的可能性最大,除非研究本身有新颖、独到之处,值得为你认真修改。对这类情况,了解原因后仍然是可以弥补的,如努力提高写作能力。作为急功近利的办法,可以多阅读几篇已经发表的同类论文,作为学习写作方法去读,然后反复改写,或在有写作经验者指导下认真改写,写好后再投原刊或改投其他期刊。三、质量问题。主要指科学性和先进性方面的问题,如实验设计、方法、条件问题,结果不可靠、结论不可信(如观察样本或例数太少;实验组和对照组选配不当或条件控制不严,缺乏可比性等)、重复他人研究、毫无新意等。这些都是科研设计中严重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缺陷,以此为依据写成的稿件自然会被淘汰。至于结果统计处理或结论问题,只要选题好,有发表价值,重新统计处理,修正结论,仍然是一篇好文章,一般不会影响刊用。

不同其事

叙事医学:当医学遇见人文

2005年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总医院,一位西班牙医生(左) 和一位美国医生(右)一起讨论一名灾民(中)的病情叙事医学充分挖掘了个体的叙事能力,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医学的专业性与普世性,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交流开辟了通道。黄蓉请设想一次普通的就医体验:你通过各种渠道挂号,来到了人山人海的医院,取号,登记,等待叫号。轮到你了,你走向诊室,脑中重复着要向医生咨询的问题,心中可能还有几分忐忑。进门、坐下,医生问:“怎么不好了?”你回答:“好像有点感冒……”你努力地回忆、思考,琢磨着措辞,脑和心似乎还落在门外。而医生已经开好化验单,一手递给你,另一只手伸向鼠标,点击了下一名患者。你下意识地接过单子,正准备说点什么,背后的门已经打开。于是,到了嘴边的话变成了一句机械的“谢谢”。如果以上情景让你有些许同感,同时期待类似状况的改变,那么叙事医学将给你带来安慰。诞生契机在很大程度上,当前的就医流程实际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成果之一。纵观历史,医学首先经历了巫医盛行的神灵主义时代,彼时求神占卜、祭祀祈祷几乎等同于求医问药。此后,朴素的经验主义盛行,古希腊医生的“体液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论”等,都崇尚将身体体征与自然现象进行联系。随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工业革命的兴起,在机械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人体被视为机器,治疗疾病和修理机械异曲同工。前现代的医学观念为现代医学铺路,随着进化论的提出、细胞学说的发展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发现,医学进入了现代的生物医学模式,也就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医学模式。这一模式以生命的生理特性为基础,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知识,探寻致病因子,从而清除病灶,修复躯体。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使得医学进入了现代科学的范畴,离“治病”更近,但也离“救人”更远。20世纪以降,医学知识迅速积累,医学技术不断革新,医学成为了一门专业化极强的学科,诊疗治病的成功率逐渐提升,人类的预期寿命稳步增长。然而,生物医学模式将“病”与“人”分离,把重心放在了对抗疾病,忽略了人的因素,不时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林巧稚在20世纪70年代考察美国后曾预言:“那里的医疗技术很发达,但我担心这些仪器设备可能成为医生和病人的屏障。”如林大夫所言,生物医学模式在为治病疗伤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还原论、机械论、医学官僚主义等简化倾向,忽视了人本身的复杂心理、社会动态因素。从患者角度来看,医学充斥着各类专门术语,技术性极强,即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难以迅速理解。于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出现了专业壁垒,交流成本日益扩大,医患矛盾也随之激化。医学界内部对此早有反思。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恩格尔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取代既有的生物医学模式。该模式将生理特征与心理能力、社会作用并置,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健康、疾病、医疗、生命、死亡等医学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模式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飞跃,它在理念上回归了人体生理现象的复杂性,并由此改变了临床诊疗、卫生服务、社会功能乃至医疗教育等实践的思路。可惜的是,尽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已经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整体来看,占据目前医学理论和实践主流的依旧是生物医学模式。同既有的医学人文倡导类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在理念上令人信服,但却难以从行动上落实,偏重于理论化、框架化、道德化,最后不免陷入理想化、空泛化乃至说教化的倾向。医学界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医学转化实践方式,这便是叙事医学诞生的契机。何谓叙事医学20世纪80年代左右,西方学界开始关注叙事与医学的互动。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学教授丽塔·卡伦正式提出“叙事医学”的概念。2006年,卡伦出版主标题为“叙事医学”的专著,标志着“叙事医学”概念的成熟,成为一个具有充分学理性和操作性的体系。她指出,叙事医学是“由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而叙事能力指的是“认识、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所感动的能力”。叙事医学结合了疾病叙事、文学理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医患共同决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了一种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医疗照护价值、医学反思价值和医学教育价值。叙事医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焦点、三要素、两工具”。“三焦点”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人类的情感,特别是负面情感。“三要素”指的是关注、再现和归属,具体而言即关注人,倾听患者的故事;再现第一步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为之赋予合适的意义;通过前两个步骤,形成归属感,建立积极的关系。再回到开篇的例子。如果把叙事医学的“三焦点”和“三要素”融入其中,那这一次就医体验可能会大有改善。以下按照叙事医学的思路,给出另一种问诊情况。医生:怎么不好了?患者:好像有点感冒……医生:多长时间了啊?(一边问一边将目光移向患者,观察患者面部)患者: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每年一到开学季就总不舒服……医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直视患者,耐心等待回答)患者:这……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快毕业了,工作也没着落,一堆事情……(叹气)这还遇上个感冒……医生:先放宽心。换季感冒多发,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会太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这样,你先去做个检查,等结果出来了,我们再商量下一步的处置方案。身体养好了,至于工作,总会有心仪的,你说对吗?患者:谢谢医生!将改写后的情景和开篇的情景对比,医生同样对患者进行了问诊,也开具了检查单,但患者的感受可能大不相同,原因便是改写后的情景中融入了叙事医学的精神。医生通过言语和行动(如注视)关注了患者,倾听了患者的故事,还特别注意到了患者的情绪,尤其是看似与症状毫不相关的“抱怨”,并经过共情,再现了患者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压力,建立了与患者的关系,让患者有了真诚的谢意,达成了归属。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叙事医学充分挖掘了个体的叙事能力,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医学的专业性与普世性,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交流开辟了通道。那么,如何培养叙事能力?叙事医学提供了两个工具——细读和反思性写作。细读来源于文学研究,指关注文本,重视语境,把握文本的形式特征,从而得出文本的意义。此处的“文本”在广义上来看,也可以包括人在内的认知对象。已经有研究发现,细读训练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共情力。如果说细读重视“输入”,那么反思性写作则着重“输出”,希望医务人员通过创意性的书写和交流,完成情景再现和意义建构。叙事医学的“三焦点”“三要素”“两工具”相互交织,各有侧重,构建了一个具实操性的体系。叙事医学的中国路在中国,医学人文教育已经进行了超过三十年。对于医学人文的重视助力医学脱离纯粹技术化的倾向。医学即人学,医学的对象应该是整体的全人,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医学的有机部分。这一认知为叙事医学进入中国奠定了基础。2006年,中国国内期刊第一次出现了“叙事医学”一词。2011年,北大医学人文研究院召开“叙事医学座谈会”;南方医科大学开设“叙事医学”课程;中国学者发表三篇叙事医学文章,这一年也成为中国“叙事医学元年”。2012年,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全员书写平行病历,即叙事医学病历,医护人员在书写临床标准病历之外,还要用非技术性语言书写病人的疾苦和体验。2015年,卡伦专著《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中文版出版。2018年,北京市医管局将平行病历纳入“人文科室”验收细则;卡伦出席北大医学人文国际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叙事医学》杂志创刊。学界普遍认为,一个学科的建立有三大标志,即大学教席、学术团体和专业期刊。按照这一标准,叙事医学在西方用了大约30年完成学科建构;在中国,可以预见到的是,这一过程会更加迅速。目前,叙事医学在国内医疗界的接受程度稳步提升。然而,叙事医学作为舶来品,需要适应中国独特的医疗环境,这是叙事医学在地化所面对的挑战。中国总体医疗基数极大,但人均医疗资源不高。这一结构性原因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医师工作负荷较大、医院接待能力不均、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服务人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叙事医学定位于人,因此可以从底部开始,从每一名具体的患者入手,改善整体医疗环境。叙事医学在中国还处于新生期,之后的成长、成熟需要上下联动、内外结合,也需要整体与局部的合力助推。首先,勿以“事小”而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2019年7月北大医学叙事医学高峰论坛上倡导,门诊时首先让病人至少有1分钟的时间叙述病情,让各层级的医护人员都开展平行病历的书写。叙事医学立足于实践,点滴的行动可以累积成质量的改观。其次,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叙事医学的许多理论源泉都在医学之外。因此,有必要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加强实证研究,尤其是注重研究成果在医学领域的落地,并考虑到本土需求。第三,加强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以宣武医院为代表的例子表明,叙事医学的开展离不开管理层面的推动。顶层的设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之后可以转化为底层的力量。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叙事医学的精神作为实操性原则落地。(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来源:2019年9月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9期《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此所游已

封面人物|医心无尘 屠规益的人生追求

屠规益和他的学生,刘绍严副主任,手术前在复习X线片,熟知病情如果上午没有人打扰,屠规益教授会坐在他那间不足十平米的书房里看各种资料、中文或英文学术期刊,或伏案写文章。2020年的生活节奏,对他来说,有点太闲了。“疫情发生之前,他每周去医院看门诊。疫情爆发后,他的门诊停了,医院领导也是为他身体考虑,就不让他出门诊了。”屠规益的老伴儿说。屠规益,中国著名头颈肿瘤专家,中国头颈外科学科创始人之一,曾获得“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金柳叶刀奖”等荣誉称号,1953年自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从医已有六十余年,今年已经93岁。83岁那年,需要肿瘤医生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支援当地医疗建设,屠规益听到后跃跃欲试,申请去新疆医疗前线,“院领导不敢批,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呢,怕万一去新疆,身体出了状况,怎么办。”老伴儿站在屠规益身边说,“他做事啊,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年龄,可是组织上不得不考虑啊!”他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正在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他一辈子学习世界上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学习世界学术界对恶性肿瘤的各种控制方案,期待临床循证医学能得到更好发展。他痛心于当下医患关系,呼吁医学人道主义,主张医学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他常年活跃在门诊一线,在疫情爆发前每天出诊,与病人保持最直接接触,时刻了解科研进展前沿,笔耕不辍。“医师,并不仅仅是治病。”老骥伏枥,亦解韶光贵。一生追求光与真理屠规益1928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开了一个印刷厂,雇了几个工人。少年时屠规益喜欢在车间和工友们一起玩,但他发现,有的人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不见了。那时候食物里缺少维生素,有的人会因为缺乏维生素B患上脚气病而去世,“工友”的离开让少年屠规益很伤感,心里便立下志向,长大后要学医,为了救治像“工友”那样千千万万的人。虽不算富庶,但家境也算殷实,父亲爱看书,家里藏书很多,屠规益受益于此,读书涉猎广泛,科学百科文学小说,手不释卷,因为从小就读于英文学校,英语功底也很好,考大学时,顺利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这是19世纪末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教育学府,被誉为“东方哈佛”,那时医学院都是七年制,全部英文授课。圣约翰大学的校训初为“光与真理”,后来又加入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屠规益一生对光与真理的追求、对医学发展的思考,皆可溯源于此。1952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各院系被分拆并入其他各高等院校,医学院被分至上海第二医学院。那一年,抗美援朝战场上战事正酣,屠规益所在医学院开始为培养战地医生做准备。当年,他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实习。次年毕业,留在协和医院工作。在黄浦江边长大的屠规益从此开始在北京的工作生活。“北京协和医院有三宝,”屠规益根据他在协和工作10年的体会,不止一次说,“病历档案、图书馆、老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保存了自建院以来所有病历,其中有记载着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宋氏三姐妹等历史名人的看病记录,也记录张孝骞、林巧稚、吴阶平等一代名医的成长历程,许多中国首例乃至世界首例疑难和罕见病案,在档案馆内页有迹可循。记录翔实、分析得当的病历,既是鲜活的教材,也是医学典藏。它们不仅是西医进入中国后的发展变化历程,更是“身体史”研究的原始资料。北京协和医院图书馆1957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第一医学中心图书馆”,拥有国外各种医学著作、各种最新的外文期刊。病历档案馆和图书馆是屠规益最喜欢去的地方,老协和的病历,观察仔细,描写与叙述详细,病案讨论中,有提问,有解析,全篇英文打字,是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最好的学习。图书馆内国外最新出版的医学期刊,为屠规益打开国际视野,他的思考与实践一直与国际接轨,眼界一直在国际前沿。20世纪60年代,屠规益(第三排右三)和老师、同学在北京协和医院门前走廊上协和医院的老教授是行走的教科书,各个身怀绝技,当时协和医院实行住院医师制度,必须“住在医院里”,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对所管病人实行“全面全程负责”。病人有问题医生随叫随到。“只要是临床问题,一定要看病人,这就是协和人的传统。”严谨,是“协和品质”的基石。年轻的屠规益跟在老教授身后,不仅学到技术,更感受着老教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协和老教授身上所蕴含的精神感染着他。置身其中,会感到前辈的托举和鞭策。少年时立志从医救人,求学时对光与真理的追求,初穿白大褂在协和医院感受到的严谨与人文关怀精神,如静水深流,缓缓注入屠规益的血脉。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没有一种体验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很小的事件展开都像是命运的翅膀,所拂之处,如奇异阔大的锦缎,每一条线排在另一条线旁边,千千万万条线互相平衡着,并在他的未来展现出恒久绵长的力量。年轻时从经历里承继的光芒,一直被他珍视、坚守,至老未变。“一切为病人着想是基本医德”1963年,屠规益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主攻耳鼻咽喉口腔恶性肿瘤。手持手术刀,刀到病除,最初的职业感觉很好。但随着对病人跟进了解,他渐渐感到单一外科手术的不足。临床肿瘤学特点是对病人治疗后,需要反馈。通常一般疾病外科手术后,手术医师并不需要了解病人术后健康结果。但临床恶性肿瘤学需要结果,需要一定时间观察后,三年或五年,病人治疗后情况。肿瘤切除后是否局部已经控制?有无复发?恶性肿瘤治疗后一年、两年、三年,以至长期,需要医院随诊组及治疗医师了解。有些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医师需要准备再次治疗。有一次,屠规益去术后病人家访问,进了家门,在别人指引下才在一个角落找到病人,原本高大的汉子默默呆坐着,缩成一团,他接受不了自己不能发声的事实。没过几天,又传来一个消息:另一个术后病人因为全喉切除后,忍受不了有口难言的痛苦,跳楼自杀了。这位跳楼的喉癌病人的选择,深深地触动屠规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对于晚期喉癌患者,做全喉切除术是全世界最流行的治疗方法。“有没有希望改进呢?”屠规益思考并开始尝试,也是在那一年,他大胆实施国内第一例喉的声门上部分切除手术,获得成功。病人术后又生存9年,突破当时“晚期喉癌必须全切”的流行观点。此后,他又逐步扩大适应症,改为手术前或手术后放疗,对更严重的病变切除3/4喉,使患者保留语言功能。这一方法使病人五年生存率创纪录地达到80%,后来被广泛推行。也是那一年,屠规益实施鼻咽癌放疗失败患者的挽救性救治手术,为让病人有更多生存可能,他涉足这个被很多学者称为“手术禁区”的地方。在严密查证基础上,他为一位患者开刀施治,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达到45%。这例手术为国际首创,引起国际学界瞩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医师来访时说,这是一项很大的创新,他们回去也要学习开展。此后国外也开始对鼻咽癌进行手术治疗。很多人说屠规益有首创精神,敢为人先。他却说,“我创新,都是被病人逼出来的”。为什么率先实施喉的部分手术?是为了让病人继续说话。为什么要步入鼻咽癌放疗未控这类被很多人视为“手术禁区”的地方?是想延长患者的生命。因为心里始终装着病人,所以竭尽所能。这些被逼的创新中有医者的仁心与不忍。“为病人着想,是最基本的医德。”这是屠规益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正是基于“为病人着想”,屠规益会对手术过程及操作不断总结,精心钻研,大胆创新。在颈淋巴结转移癌治疗中,一般外科医生主张做颈部标准的清扫大手术,他根据病人状况,率先设计局限性上颈清扫术,减少创伤,尽量保全功能,并且保证了颈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十年后人们发现,在国际医学界流行的择区性颈清扫术,与早年间屠规益的创新性手术不谋而合。全部食管癌的治疗,以往是胸外科治疗范围。屠规益掌握颈部外科后,把头颈外科解剖范围内颈段食管癌的治疗,纳入头颈外科手术范围。1979年,头颈外科将食管内翻剥脱、胃代食管等修复技术,引入下咽颈段食管癌手术。因为这种手术不需要开胸,减少了创伤和并发症,降低了手术危险,也减轻了病人痛苦。也是那一年,屠规益创建舌骨肌瓣修复喉大部切除后喉内残腔,五年生存率为75%,喉功能大部恢复,该项研究获1995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晚期上颌窦癌发展在患者眼球下,过去耳鼻咽喉科医师在上颌窦手术中,为了保证切缘安全,都要切除患者眼球,造成容貌破坏和身心痛苦。屠规益在国内率先研究开展术前放疗后保留眼球的治疗方案,使无数患者保住眼球,生存率也不受影响。曾经做过头颈科护士长,现在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会主席的吕春梅记得,每逢给喉癌病人、带有气管切开的病人检查时,病人容易咳嗽,面对医师,由气管切开口向外喷痰。屠教授总是习惯性地用一只温暖的大手挡在患者气管造瘘口的地方,用手直接接住。他跟护士们说:“如果是你的家人,你会嫌脏吗?”头颈科的大夫们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一天深夜,医 生 宿 舍 区 大 门已经锁了,年轻医生们睡梦正酣。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开门,快起来!”一个声音反复地叫着,细细一听,竟是屠规益!有人赶紧打开门,屠规益说:“病房 有个 病 人 病 情变化,你们虽然不值班,也该赶紧起来跟我去观察、处理。”后来才知道,五十多岁的屠规益一着急,翻墙进了宿舍区。在他心里,病人是第一位的。1953年一个下午,屠规益(第三排右三)在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三楼解剖室推动头颈外科发展,倡导多学科综合治疗上个世纪中期,由卫生部牵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肿瘤专科医院和肿瘤研究所。肿瘤专科医院重点在于研究如何根治恶性肿瘤。跟随世界潮流的进展,肿瘤医院建立恶性肿瘤多学科治疗会诊制度,集中团队(外科、放疗科、化疗科、病理科等)智慧,力图攻克恶性肿瘤临床难题。但是,由于我国医师受医学正规教学尚且不足,专科治疗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肿瘤不是多发病、常见病,肿瘤专科医师数量尚且不够,以“多学科团队”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案还未深入医师的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院后,肿瘤临床治疗也经历过医师为自己科室争取患者的阶段,科室间有过争论。随后,在院领导支持下,建立临床多学科会诊制度,每周一次,集思广益,各学科医师在一起商讨新病人的治疗方案,一直延续至今。头颈外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肿瘤医院普通外科医师和美国综合性医院耳鼻喉科医师们在学术争论中诞生的。两个用手术刀治病的科室在为头颈肿瘤患者治疗争取权益中发展和壮大。屠规益从耳鼻咽喉科转到头颈外科的时期,正是美国头颈外科成熟、发展的时代。有着国际视野,敏锐洞察力的他,从最新期刊文献中了解到这一点,认为这样改组扩大了科室治疗内容,有利于病人治疗,他及时和同事们跟上这一变革,就此发展了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推动了中国头颈肿瘤外科的发展。“医师对现有治疗方案不满足,才能对新事物敏感。”1985年,全国头颈肿瘤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组织综合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放疗科和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参与。这种由三大学科组建的方式,国际尚无先例,中国三甲综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也纷纷组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推动同类疾病患者的治疗。屠规益认为,头颈肿瘤学和头颈外科学不是一回事,同样,普通外科与肿瘤外科也不是等同的。肿瘤治疗史证明,单靠外科已经不能解决肿瘤问题。做一个合格的肿瘤医师,必须对恶性肿瘤具有多学科、多手段治疗训练。外科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是决定性、主导性的,但外科不是治疗肿瘤唯一方法,而应当是多学科治疗的组织者。“医师首先需要以具有医学人道主义的心意来对待患者需求,同时以循证医学方法来治疗,完成肿瘤根治计划,造福肿瘤患者。”屠规益常常呼吁人们重视医学人道主义,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来治疗病人。国际上的动向是:人道主义和医疗改革。循证医学(Ev id e nce-b a s e 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David Sackett教授的经典定义即“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实质是现代临床医疗诊治决策的科学方法学。循证医学是将最优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患者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付诸临床治疗、预防、诊断、预后等医学实践的实用性科学。相比传统医学,循证医学有其独特医学实践要素和优势。循证医学强调“证据”及其质量作为临床实践的决策依据,提倡将医学实践经验与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有机结合,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期望及选择,可不断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和培养医学人才素质,促进临床医学发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屠规益担任头颈外科主任期间,延续医院传统,竭力推广多学科之间合作,“当时多学科治疗在我国还只是个理念,按医院分科制度,医生习惯于用本科室的手段治病,为本科的利益服务。怎么搞好各科室间配合?不容易。”他说,不容易也要往前推进,“这是国际惯例。多学科的医生要一起会诊,依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就拿头颈部肿瘤来说,到底手术还是放疗?先手术还是先放疗?不该是哪个部门说了算,而是病情需要说了算。”肿瘤医院数据:口腔癌单纯放疗五年生存率27%,单纯手术五年生存率57%,而术前放疗五年生存率则高达81%。下咽癌则依次为:放疗17%,单手术20%,综合治疗49%。有些肿瘤治疗后生命长与短,功能好与差,就在合作与不合作之间。屠规益主动向放疗科等非手术科室寻求帮助,见他真挚热忱,其他科室慢慢配合起来。在他们齐心协力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放疗加手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有一组肿瘤医院头颈肿瘤治疗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用多学科治疗后生存率优于单一学科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治疗数据显示:用手术+(术前或术后)放疗(化疗)的生存率最好,五年生存率在40%以上。单一治疗手段(单纯放疗,或单纯外科)疗效差,生存率在20-30%。“单一治疗手段效果明显不如综合手段治疗,不应继使用。”屠规益说,“2016年,我院头颈外科、胸外科及放疗科医师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总结报告2006-2015年90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患在我院治疗后的效果。但呈现的有关生存率资料使人吃惊。总的三年生存率36.6%;生存曲线显示,五年生存率在30%以下。大大低于头颈科上世纪治疗结果(五年生存率44.5%及47%)。这一近期论文报告全部治疗病例中,多学科治疗只有29例,有40例是单纯手术。说明在这一时段内,我院在20世纪后半期积累的多学科治疗原则,没有被认真地在以后年代的肿瘤治疗方案中传承应用。”屠规益写道,我们理应吸取这一教训;以后如何持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数据显示,除了喉癌以外,对所有头颈鳞癌三、四期患者,应用外科加放疗(部分加化疗)的多学科治疗计划可以提高生存率。年轻的屠规益,在为住院医师讲课屠规益目前担忧的是:是否所有参与治疗的科室医师都有同样认识?即使理论上同意,在实际治疗应用过程中,是否还有认为自己科室优越的意识阻碍?例如:外科医师大多不喜欢术前放疗,怕术前放疗后组织有放射损伤,影响伤口愈合。愿意用手术后放疗方案。放疗科医师大多喜欢先放疗,后手术。不愿意对手术后伤口(术后没有可见肿瘤),设计放疗。这两个倾向实际上可以归纳到一点:即使在多学科治疗有利的前提下,各不同科室医师都重视应用自己科室方案治疗患者,这就客观上造成各种治疗手段安排不当,导致有效方案不能在患者身上正确贯彻。每一个医师应该及时改造本科治则高明的思想。屠规益也指出,多学科治疗是规范,但是,临床实施存在一定困难。这是因为多学科是多医生组成的,医师归属各科室,如果医师为自己科室收治患考虑较多,多学科治疗的正确选用就困难,这是目前医院制度的限度。应该看到各科医师对多学科治疗认识有不同,总有一部人虽然在理论上承认多学科治疗肿瘤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认为本科治疗手段比其他科室优越。这是当前医师职业限度。也有经济利益影响。屠规益说,肿瘤医师需要对患者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脱离对自我科室的欣赏,才能保证多学科计划的稳妥落实。“作为治病救人的医师总是把患者的需要置于自己的兴趣之上。要不屈服于医疗环境中各种思想和市场压力,更不会因经济利益影响他们贯彻医疗伦理道德的决心。深切期望投身于肿瘤事业的医生、护士们,在医学人道主义教导下,为肿瘤病人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贯彻多学科医疗原则,为患者全面服务,争取最好的效果。”“心不近佛,不可为医”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在《科学的生命》一书中说:“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是的,医学不是一门纯技术,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人性善良的表达。悲天悯人,敬畏生命,是医生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所谓“心不近佛,不可为医”。屠规益想病人所想,不断在学术领域创新,在他担任头颈科主任期间,努力营造包容创新的学术环境,形成了学科进展和病人受益的良性循环。为喉癌切除术后患者组织“食管发音学习班”,使患者有条件重返正常生活。这是开幕式,屠规益在讲话,左手三位是患者他经常对年轻医生说,当前某些外科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他鼓励创新,但有一个原则是,创新背后的病人更重要,一切以“病人利益”为衡量标准。屠规益反对不负责任的标新立异和过度治疗。比如,国内外不少专家曾经一度宣传对临床无颈部转移的病人做经典性全颈清扫术、一律做甲状腺全切除术、鼻咽癌首先手术等等。屠教授领导的科室从未盲从这样的术式。他认为,医师需要深切体察患者的痛苦,走出“技术崇拜”的误区,让治疗更符合人性。任何一个病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而不是一堆机器零件,或者一个疾病载体。医师理应慎重对待每一个决策。做手术既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一个好医生,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让病人活得好。任何治疗都要“以人为本”,不能“见病不见人”。尤其是当患者无法承受治疗的不利后果时,“少做”也许比“多做”更有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科室主任医师、教授徐震纲是屠规益的学生。他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精于手术,却不像很多外科医生那样热衷于手术。相反,屠老总在各种场合提醒同行“三思而后行”。他的训诫,学生们谨记在心——“是病人需要做手术,不是你医生需要,所以一定要根据病情决定做不做,做大还是做小。以最小的手术获得治愈才是最大的成功。”“不能只讲切切切!外科大夫只知道怎么做手术是不行的,应该知道怎么不做手术。恶性肿瘤治疗已经超越了单一外科范围,要多学科参与。”“医生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宽容。你考虑问题不成熟,出了问题,你可以慢慢改,但对病人来说损失已经造成了,不能挽回。”“无论多繁忙,无论多劳累,病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有的外科医生常常追求所谓的大手术,以此获得所谓的成就感。屠规益纠正:医生的成就感应来自于治愈疾病,以最小的手术获得肿瘤的治愈才是外科医生的最大成功。手术只是外科医生的一部分,手术刀是把双刃剑。当他看到一些外科医生把手术台当成了流水线,手术成功就完了,不去关心手术后病人的生存情况,他会很痛心,“除了做手术,还要想怎么能让病人活得更好。”谆谆教导后背后也道出屠规益对现代外科医生的职业期待,做一个手术大夫,而非手术匠。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这样概括行医:“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这是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医学早期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伦理性和医务人员美好品德,形成了朴素的人道主义性质,成为医学人道主义思想的萌芽,也奠定了医学人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础。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内容是以生命神圣论作为自己的价值论基础,强调尊重病人;以义务论为核心,强调尊重病人的权利,维护病人的利益;以病人作为主要对象,强调尊重病人的人格,构成了实验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确立,进一步从道德意义上明确了医学对人类健康事业所负有的道德责任,肯定了医学事业救死扶伤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道德性质,从而要求每一个从事医学事业的人都必须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天职。屠规益曾经在文章《〈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之我见》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国外专家指出:近年来,医学界有两个重要动向:第一是贯彻医学人道主义,医师应该理解‘患者对于医疗决定有自己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和意愿’;第二个动向是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医疗决定应源自坚实的科学基础。这两点是肿瘤医师所要遵循的和用来衡量任何‘共识’的。”医学人道主义和循证医学是他毕生遵循的准则。对待学术不端和损害病人利益,屠规益“零容忍”。一向以好脾气著称的他每每遇到治疗不当案例时,会拍案而起,撰文发声,有人提醒他这样会得罪同行,他反驳,是同行情面重要?还是病人生命重要?一个13岁男孩,被诊断为鼻咽癌,在一个北京三甲医院手术后,造成上颌骨手术后坏死。屠规益看了心痛,写一篇文章详述手术不当的地方,公开署名发在健康网上。有人劝他隐去姓名,他生气了:“有什么怕的?这还不管,再有病人遭殃怎么办?”有一次,屠规益看到一篇文章,论述用化学类药物完全代替手术治疗喉癌。他又生气了:“论证不严谨、结论会误导医师和患者。”他立即写了文章,针锋相对,提醒医学工作者绝对不能凭空臆想。“要向先进经验学习,但是向国际水平接轨要有自己的人文底蕴和学术底线”。在最新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屠规益以《循证医学》杂志刊发的一篇喉癌治疗不当的文章为例(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处理不当,使一期患者在该院医师处理下,发展到晚期),评论病例治疗过程中失败的原因。屠规益说,《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刊登这样的文章,很有勇气,医学进展靠成功病例鼓舞,但失败案例也会给人以警醒。他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华北地区一家肿瘤医院,医师撰写的文章所用的方法已经是头颈肿瘤临床治疗报告中所不主张的。“有随访,但没有生存率报告,没有实证,这是肿瘤临床的一个重要失败。没有生存率来证实手术有效。”屠规益说,“医生的成就不是你会做多少台手术,而是要关心走下手术台后,这个人还能不能活下来,活得好。医生要对病人负责,而不仅仅对手术负责。”他重视术后随访,随时关注手术后病人的生存情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病人手术后,医院发的几封随访信都没有收到对方回音,屠规益不放心,趁着周末休息时间,和放疗科医师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内穿梭,寻找术后病人,为的就是看到手术后病人的生活现状。“病人下了手术台,并不是一台手术的结束。对病人的观察和后续随访,非常重要。可惜,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不重视随访了。”屠规益不止一次地撰文发声:“医师这一职业不应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影响,应该经常维持和加强医师伦理学的教育,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医师利益之上。”每每提及这个话题,93岁的老人胸中万千感慨,不知何处排揎。我国召开世界性头颈肿瘤学术会议,与会的美国纽约肿瘤医院头颈肿瘤教授向屠规益祝贺80岁生日让切除全喉的患者说话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遗憾的是,这句古老的格言已经被很多人淡忘。西医带来医院这个神秘的空间,带来听诊器,也带来各种实验仪器和检查设备,它们一起制造着哲学家傅柯所言的“权利的空间”、“沉默的暴力”。西医系统下传统的医患关系赋予医生对病人的权威和责任,病人在医院成了没有权利感的群体。正如威廉·奥斯勒早已预言的:现代医学实践的弊端是,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以及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屠规益认为,医师要警惕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只会操纵机器和器械的匠人和纯科学家。医学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是人类善良思想和互助行为的表达。医学越来越发达,技术日新月异,真正的考验已不再单单是去除病人的病痛,而是医生能否以将心比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屠规益在局部麻醉手术后,常向患者低声说一句: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句话,他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带给病人的触动却很大。病人意识到,自己在手术台上受到尊重,并不仅仅是病例中的一个数字。有媒体曾报道,一位年轻医生患甲状腺瘤,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时,屠教授照例对他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年轻医师深感震撼。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这位年轻人也为别人做过很多手术,却从未对病人说过类似的话。当病人喊疼时,他常对病人说:“手术哪有不疼的。”换位感受之后,这位年轻医生也开始学习屠规益对待病人的温暖态度。屠规益常对学生说,“医疗工作是一系列工作有机结合”。包括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他注重细节,中国医学科学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刘绍严回忆,当年屠老带自己上手术台时,“就连如何关闭皮肤伤口才能使手术后瘢痕最小、如何包扎伤口才能使病人痛苦最轻,甚至连如何更换喉垫,他都亲自教给我”。耳濡目染,屠规益的学生们渐渐开始对手术之外的工作和操作,从轻视到重视,养成习惯。有些住院医生厌烦日常为病人换药,觉得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技术挑战性。屠规益对他们说:“你们换100次药,可能只有5次有收获,但不换这100次,谁能告诉你这5次的经验呢?自己不亲自动手,是难以体会提高的。”日常细节中包含着医师的责任心,当医师发自内心地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诊时语调温和,认真倾听病人的倾诉,这种行为本身就可以抚慰病人的焦虑和苦痛,也会增进病人的信心。医患之间良好的互动也可以提高医生的救治成功率。医学人道主义贯穿屠规益行医生涯,他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疾病,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或许是一个家庭中担负全家生计重任的父亲;或许是一个陷入病痛折磨的妈妈,家中有期待她赶快回去的孩子,他们都对生命怀着深深的渴望,期待在医生助力下战胜病魔,再次回归正常生活轨迹。“面对每一个病人都是一次考试。”屠规益说,面对每一个病人、每一次考试,他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大意。屠规益担任头颈外科主任时,常对科室医师说,“如果有本事切除喉,应该思考如何让切除全喉的患者说话。”他深知人不能说话的痛苦,“让喉癌患者术后都能讲话”是他努力方向。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1983年罹患喉癌,他慕名找到屠规益,屠规益和同事们一起分析李文华病案,又与放射科医生共同商讨后,向李文华提供两条治疗途径——手术和放疗。李文华考虑到自己的职业需要声音,放弃手术治疗,接受了足量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又给了李先生两年的时间,绽放在相声舞台。医师与病人,共同选择了承担未知的风险。两年后,卷土重来的癌细胞,再次将李文华打倒,这次已经别无选择,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全面检查病灶过程中,屠规益发现李文华的喉软骨已遭到破坏,必须全喉切除,否则将有性命之忧。手术成功了,李文华感激屠规益为他做出的努力,但也有失落,一辈子靠声音吃饭的他,再也说不出话了。患者生命保住了,但喉咙没了。作为医生,到底算不算尽责?多年前屠规益去家访时看到发不出声音的术后病人痛苦蜷缩在一角的场景又触动了他,没有喉咙的患者,这样的生活状态或许不是他想要的。虽然医生在选择手术方案时会尽量避免使用全喉切除术,但由于治疗需要,国内每年仍会新增2万多名无喉者。终身都不能再开口讲话,这样的苦痛对活着的人也是一种折磨。怎样才能帮到这些失去喉咙的人呢?“一定有办法让他再发出声音。”手术后,屠规益带着李文华进行食管发音训练,仅仅一个月后,李文华就能讲出一些简单句子,能缓慢但正常地与人交流,他咬字清晰地说道: “我非常感谢屠主任,没有他,我的生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李文华的成功给屠规益很多信心,他多方收集信息,萌发在科室开办“无喉发音培训班”的想法。这与医院主业似乎无关,当时医疗资源紧缺,医生们觉得手术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开办发声培训班?屠规益不愿意放弃,他循循善诱:病人术后也想要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如果站在家门外敲门,想进房间,里面的人问是谁?你张口发不出声音,只能着急,你有什么感受?慢慢地,科室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当时的护士长吕春梅担任培训班负责人,大家找教师、自学、编教材……经过几年小规模试验,1990年,训练班终于开起来。屠规益亲眼看到,通过食管发声训练,曾经失声的学员在这里艰难地吐出第一个字,继而一句话,继而几句话,恢复正常交流,生活似乎也被重启。李文华也成为训练班特约辅导员,常到病友们中间,为他们打气鼓劲。喉癌手术26年后,李文华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朝阳医院病逝,享年82岁。在这期间,他一直是“无喉发音训练班”特约辅导员,帮助很多无喉患者找回了声音。“无喉患者发音训练班”至今已经坚持二十余年,教会几百名无喉患者开口说话,让他们在失语痛苦中看到希望,告别无语世界,回归正常人生活。训练班不仅面向病人,还面向外地医护人员。屠规益在外地学术交流过程中,发现当地也有很多术后无喉患者苦于没人指导训练,就让当地医院选派护士来医院学习,学成后再去培训当地病人。多年来,许许多多无喉失声者通过食管训练,重新发声说话。吕春梅也在屠规益指导下写了多篇关于无喉患者发声的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文章显示:术后以集中办学习班的形式,利用吸气法或注气法对276名学员进行了3周的食管发声训练,结果成功率为89.8%(248/276),发声良好占69.7%(173/248)。食管发声训练后食管语音基本接近正常人的声音,不用任何器械,经济简便,同时又避免外科手术的麻烦和痛苦,因此食管发声是无喉者言语康复较理想的方法。屠规益在学习班上向无喉者“检讨”说:“我对不起你们,我没有想到早一点办这样的学习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国家头颈学科开创者,屠规益一直思考学科人才培养。这关乎学科发展,更关乎病人命运。在学术方面,他要求严谨,英文功底深厚的他常年关注世界上头颈学科最新发展,要读书,要写文章,要多读原版期刊,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美国学术界有个说法,‘publishor perish’(要么写文章,要么毁灭)。我是这么做的,也很希望学生们能做到。”屠规益说。屠规益先后担任《中华耳鼻喉科杂志》副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编,是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名誉会员、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名誉会员,出任美国《喉镜》杂志国际编委等职务。从医60余年,屠规益已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编著专科书籍4本。他编著的《头颈肿瘤学》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的《恶性肿瘤手术新动向——器官功能保全性根治术》获第六届全国十家科普期刊优秀作品一等奖。他写的文章光目录就打印了七页。多年与屠规益共事的吕春梅说,他总是督促我们写文章,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帮我们改,“我们大部分文章是他逼出来的,但写论文过程中,的确有很多收获”。有时候其他科室、兄弟医院的年轻人请他修改论文,他也总是一口应下来,认真修改。有一个年轻医师的文章,屠规益整整帮着改了七遍。除了读书、写作,屠规益对学生的要求更体现在临床学习中。“你们掌握病人命运,必须把基本功练扎实,绝不许急功近利、眼高手低”,这些教导深深印在刘绍严脑海中。三年博士生涯,他丝毫不敢懈怠,因为每一次查房、讨论,都有屠规益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课业与考试。年轻的屠规益在协和医院跟着老教授们查房时,总有来自老教授们出其不意的“考试”,他从中受益颇深,如今,他又以这样的方式教授学生们。学生们记得,有时屠老遇到影像学或其他学科他不能十分肯定的问题时,总是让患者等一等,自己跑到门诊楼上影像学专家那里去咨询,听取他们的见解,再提出自己看法,直到确认,一丝一毫不马虎。医生一点判断失误,可能就会影响病人治疗,多等一会、多问一声又何妨?言传身教中,优良的医风在老中青之间传递着,把医学人道主义思想逐渐地、自然地贯穿在各项医疗活动和工作实践中。为帮助年轻医师迅速成长,在培养住院医师时,他曾经不厌其烦地用颅骨,带领年轻医生学习12对颅神经、头面部解剖,让他们打好解剖基础,做更好的外科大夫。他鼓励年轻大夫及时总结科室经验,上报成果奖。很多人问他:“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报科研成果?”他说:“应该给年轻医师更多快速成长的机会,这是科室建设需要。”他愿意在背后托举着年轻人。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徐震纲说,屠规益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为了提携后人两次谦让,让学生上报科研成果奖,有两项成果分别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如果屠规益有这两个奖项,对申报院士非常有利,但他放弃了。“屠大夫最关心的是头颈外科这个学科的发展,希望中国人不要落在世界后面。”屠规益曾撰文分析人才培养问题,他认为,我国耳鼻咽喉科医师缺乏普通外科训练。“美国和香港耳鼻咽喉学院规定,医师训练应该包括基本外科两年。耳鼻咽喉科属于外科体系,但不少到我院进修的中层以上医师缺少外科基本知识,如不懂伤口处理、体液平衡及营养问题,到手术台上不会用刀解剖和结扎止血等,这是因为综合性医院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师日常治疗不需要这些知识,而大一点范围的手术处理较少,不足以全面地训练三甲综合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医师不能及时掌握大量专业信息。由于有些医师不能用外文阅读资料和文献,也没有时间读国内专业期刊,日常业务量很大,医院又要忙于创收,临床处理方式往往10年或数10年沿袭之,缺乏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当我们和外国医师交谈讨论时,深切感觉到他们知识面广,专科医师不仅掌握专业,并且了解医学进展的全面,这是我国医师所不及的。”屠规益担任头颈外科主任时,为了培养更多头颈科人才,每年都为全国肿瘤医院举办高级医师培训班,让外地医师重点观摩和学习手术,传播先进治疗技术。屠规益考虑的,不只是一个科室的水平提高,更是全国头颈外科的整体发展。2010年,他捐出50万元发起成立基金支持培养全国省市级肿瘤医院年轻的头颈外科医生。徐震纲深受感动,也主动捐出50万元。屠规益治疗过的一位病人受感召也捐出10万元。加上屠规益的朋友、美国耳鼻咽喉科教授,动员美国药厂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共300万元,设立“头颈肿瘤学人才培养及科研基金”,从2011年开始每年选4到5名年轻医生派往美国纽约和休斯敦的肿瘤中心培训半年。美国两个肿瘤中心听说这是中国医生私人捐款资助的培训项目,很快就同意展开合作。“他们去,不只是学技术,技术国内并不差,手术机会多,关键是学习怎么对待病人。”屠规益说。有人说他傻,自掏腰包,可能什么效果都没有。他说,自己也没奢望过在有生之年看到成果,但至少,“我们在尝试,会有变化的”。他深知,培养学生是一个长期过程,只要方向对,慢慢往前走,总比在原地强。国内有的医师,而且不止一位,向屠规益问起:“我们费事去学习外文有何用?”屠规益每每觉得痛心,“向世界先进医学学习并引进,是我国医务人员一个重要任务”。他鼓励年轻的医师们学好外文,多看外文书,如此,才能不断了解国际前沿信息,不断创新。当他听到自己学生说,不需要读外文资料时,他反驳,要有远见,不能固步自封,学术发展离不开学习与交流。只要不出诊,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检索最新学术文献,写文章,发表学术观点。屠规益和夫人高学勤2000年,79岁的屠规益“封刀”,告别手术台,但遇到难度大的手术,他会陪在学生身旁。即使连续站立几个小时,他依然会坚持看学生缝完最后一针,并亲眼看到伤口包扎好后才离开手术室。离开手术台,但他从未离开过门诊一线。于他而言,医师从来就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使命。医院是人间剧场的浓缩地,每天上演无数生离死别,医生每天要面对各种可能性,正如威廉奥斯勒所言,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但这也是医师工作吸引力所在,要抓住每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抢救生命,去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不久前,屠规益去南方一个城市进行一次头颈肿瘤发展学术培训,在他即将离开之际,有几位护士联名给屠规益送一个相册,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您让我们感受到:医术,从来不只是技术上的治疗;还有心灵上的慰藉,人文上的关怀。”屠规益喜欢这句话,常常拿出来读,“我们的护士说得太好了,治疗肿瘤患者,需要医术和技术,对肿瘤患者更要有心灵慰藉、人文关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撒拉纳克湖畔,医学博士爱德华·特鲁多墓志铭上这句话,像泛着波光的湖面,粼粼生辉,一直闪耀在屠规益心底。(封面摄影 王中鸿)[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0年第14期]

火柴盒

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要点

医学科研论文是对医学或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是医务科技工作者与国内外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医务科技人员体现学术水平和被同行与社会认可的一种方式。可见医学科研论文的发表对于医务科技工作者而言是何其重要,因此,蓝译现就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要点进行探讨。一、正确的选题是医学科研论文发表的关键。在开展科研工作之前,通常先要慎重选题,因为选题的成果与否,是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文章最终能否发表以及发表质量的关键。对于课题的选择,可以是在充分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背景、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和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发现的问题基础之上,广泛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对课题的新颖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明确该方向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从而选择一个既有一定创新又切实可行的课题。二、合理的设计是科研工作进行的保障。在选定课题,提出一个假设之后,为了充分验证这个假设,就需要对开展的科学实验进行设计,包括选取的实验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仪器的使用、结果的收集和数据的整理等。实验对象的设计原则在于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并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样本量,详尽地设置各类对照;采用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较新、较前沿的;技术路线要求明确可行;仪器设备要能够满足实验的需要;结果的收集应尽可能全面,数据应精确、完整,图像应清晰。三、好的写作可提高论文发表的质量。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医学科研论文发表的质量主要由课题的科学意义、创新性和科研设计的合理性、结果的可靠性决定,而不由文章写作的水平决定,但好的写作仍然可以为提高科研论文发表的质量加分。因为好的写作,既可凸显出研究的创新点、深化读者对研究意义的理解,又可对自身获得的结果进行深刻而适当的讨论,将有利于文章的顺利发表,提高论文发表的质量。医学科研论文的正文主要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前言与讨论的写作至关重要。在前言中,作者需要将整个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介绍清楚,同时要将自己的研究与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比较,体现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并阐述出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讨论部分,作者首先需要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将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对不符合预期或与现有理论相冲突的结果予以解释,然后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并交代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或方向。四、理性的投稿可缩短论文发表的时间。投稿是医学科研论文发表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选择适合论文发表的期刊去投。一般来说,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主题和范畴,即便是质量再好的论文,如果超越了这个主题和领域,那么也不会被接受。所以投稿前应当充分了解目标期刊的主题和范畴,以免由于这个原因导致文章被拒而耽搁时间。另外,每个期刊对于文章的版面和形式都有自己的要求,例如对全文和摘要字数的要求、对全文结构格式的要求、对图表数目的限制以及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等,所以投稿前还要仔细阅读拟投期刊的投稿须知,明确期刊的要求,并相应修改自己文章的版面和格式,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格被拒,或被退回要求修改而耽搁时间。总的来说,医学科研论文从选题到刊发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周期,这一漫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将影响文章的发表质量,因此从开始选题到投稿,每一步都要慎重。

如也

《中国校医》杂志征稿

《中国校医》杂志是由江苏省卫健委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且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82年创刊,原刊名为《青少年近视眼防治杂志》(上海市眼病防治所编辑出版);1987年编辑部迁至江苏省徐州市,并改为现刊名,双月刊; 2007年,改为月刊。本刊始终以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以及时报道和推广学校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为己任,以提高校医的业务水平、交流学校卫生工作经验及推动学校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和政策研讨为中心任务。因此已成为我国学校医学的特色刊物。本刊按国际标准编排。主要报道内容为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②有关学龄前儿童、大中小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疾病控制、生长发育、营养与食品卫生、视力保护、口腔保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管理以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环境卫生、卫生统计等原创论著、调查研究、监督检测结果等;③学校卫生管理和医院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等;④具有学术和实用价值及指导意义的文献综述、学术讲座、国外信息等;⑤有关学术动态、学术会议和研究动态的通讯等。获奖情况本刊1995年被评为江苏科技期刊十年发展成就优秀参展期刊,本刊1996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出版质量奖,本刊2000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奖,本刊2001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编辑奖,本刊2001-2002年度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质量奖,本刊2003-2004年度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三等奖,本刊2007-2008年度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进步奖,本刊2013-2014年度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质量奖。 收录情况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我国各主要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来源:医技无忧医学研究院更多资讯信息请关注 医技无忧微信公众号(yijiwuyou)

竞技场

PNAS:中科院的敲门砖

据报道,要想在中科院系统谋取一个position,门槛是两篇PNAS一作或通信。背景介绍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全称是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作为全球屈指可数的“百年名刊”之一,同时作为国际期刊界的“四大天王”(Nature,Science,Cell,PNAS)之一,于1914年创刊,出版频率是周刊。据报道,要想在中科院系统谋取一个position,门槛是两篇PNAS一作或通信。PNAS的每一篇研究论文都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的一名院士编辑和处理。NAS是一个私营非营利组织,由2405名美籍院士和483名外籍院士组成,其中183人是诺贝尔奖得主。PNAS这本期刊总结起来有4大特点:1, 全球性62%的投稿来自美国以外地区,作者分布广泛。95%的投稿来自作者直接投稿而非美国院士专享绿色通道。2, 投稿初稿无需调整格式投稿的时候不需要根据杂志的要求调整正文、参考文献和图片等格式。3, 审稿和上线速度快首次投稿成功到第一次决定平均时间3周。文章接收后4-5周online。4, 支持开放获取PNAS是混合出版模式期刊,但是支持单篇文章开放获取。发表文章种类PNAS发表研究报告、简报、通信、杂志头版内容、学术评论、观点和学术讨论等(research reports, Brief Reports, Letters, Front Matter magazine content, Commentaries, Perspectives, and Colloquium Papers)类型的文章。根据George Ellery Hale在1914年定下的指导原则,PNAS还发表美国科学院(NAS)院士和外籍院士关于其研究工作的重要贡献的首次简要公告。所有提交的稿件在接受之前都要经过编委会成员的评估。PNAS是一本综合性期刊,所发表的所有论文都应该让广大的科学读者理解。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等。投稿解析和大部分期刊不一样,PNAS的稿源有两类:直接投稿和院士供稿。PNAS文章在作者通讯地址的下方都会有一行小字,以 “Edited by...”或“Contributed by...”字样开头的文字。这是区分两类稿件的最直接方式。1, 自由投稿,无需NAS院士推荐或署名,这类投稿的稿件占到95%,而最终接受率大概是14%。这类投稿,作者只需提交一个合并的PDF文档(包含图表,且无需考虑格式)到期刊。编辑将筛选和审查所有提交的稿件。这一阶段拒稿率超过50%。对于那些被发送给编辑和审稿人的论文,收到决定的平均时间是45天。如果文章被接受,将在录用后4周内online。投稿时作者需要推荐3个编委,3个NAS院士和5个审稿人。作者应该在他们的投稿信中说明为什么他们推荐的编辑有资格处理论文,以及为什么任何排除某些审稿人。编辑将可以从至少两个有资格的审稿人那里获得对论文的评估意见。在论文被接受之前,编辑的名字对作者是匿名的。一旦文章发表,文章页面有以 “Edited by...”打头的编委姓名,请注意他们只负责监督审查,但不对文章做任何担保。2, 院士供稿,由NAS院士署名作者并提交。这类文章NAS院士自己选择2个或以上审稿人。NAS院士每年最多可以贡献两篇自己的手稿发表在PNAS上。投稿的论文要经过开放的同行评审(审稿人姓名也公开发表)。大约25%的PNAS上的文章是以“Contributed”的形式发表。院士必须选择在过去48个月内没有与作者合作过的审稿人。所有审稿人的姓名和机构均都会在脚注中发表。NAS院士必须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这些论文以"Contributed by" 的形式发表。审稿过程PNAS采用独特的3级审稿模式。1, 编委每篇论文将被分配给来自31个NAS学科之一的编委会成员。NAS编委对每一篇论文做出最终决定。2, NAS院士编辑如果编委决定论文应该继续往下操作,那么期刊就会指派一名NAS院士编辑负责监督同行评审过程并决定该工作是否适合PNAS这本期刊。3, 独立的同行评审人NAS院士编辑将挑选专业的审稿人来进行审稿。审稿人的报告最后由NAS院士编辑评估,最终决定由NAS院士编辑做出。编委会和编辑部政策目前主编是于2018年10月任命的May R. Berenbaum博士。在此之前Berenbaum任职于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国际影响力大约5600多名记者订阅来自PNAS的新闻。包括《经济学人》、BBC、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科学》、《自然》和主流电视媒体都定期报道PNAS。年度发文量PNAS不只是NAS院士们的俱乐部,我国学者的稿件从2017年开始已超过10%。影响因子趋势影响因子总体基本稳定在9.4以上。2019年最新影响因子为9.412。中科院分区综合一区版面费常规原创性研究文章:1590美元,每篇文章最多6页。超过6页和9页的任何部分每页要额外支付375美元,超过9页和12页的任何部分每页要额外支付500美元。超过12页的文章是不允许的。简报:每篇2200美元。所有简报文章均以OA形式发表。Call for papersPNAS目前正在寻找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特别是那些反映了跨学科优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