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内情!研究机构为何申请瑞德西韦中国专利?风之语

有内情!研究机构为何申请瑞德西韦中国专利?

2月4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1月21日申报了瑞得西韦(Remdesivir)的中国发明专利(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并将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在对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中,瑞德西韦一直被寄予厚望。因此,上述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2月5日,国内药物研发的相关知情人士、专利专家和海外华人学者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详解研究机构为何申请瑞德西韦中国专利一事。《中国科学报》:申报专利的“瑞德西韦”是吉利德公司研发的瑞德西韦吗?● 相关知情人士:对!《中国科学报》:申报这个专利,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相关知情人士:这是做科研的基本要求。我们是做药物研究的,做出新成果就会去申请专利。我们研究出瑞德西韦的新用途,有证据证明它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有效,这肯定是别人没有做过的,所以我们可以申请拥有知识产权。这个专利的权利范围是瑞德西韦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上的用途。专利申请本来就是“跑马圈地”,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目前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不管试验结果是否证明瑞德西韦有效,我们都要申请这个专利。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如果我们不抢先注册药品用途,以后这个药物的供应、价格上都保证不了。国外公司想给你药就给你药,不想给你药就不给你药,想要多少钱就要多少钱,这样中国必将受制于人。中国如果有了瑞德西韦药物用途专利,其他的专利我们可以和国外公司进行交叉许可,这也是一种谈判手法。《中国科学报》:我国专利法允许用途专利申请和授权吗?这种用途专利的申请常见吗?● 李彩辉(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高级总监):可以的,只要是和过去的专利有明显的区别就可以。每人都有专利申请的权利,但申请以后能不能批准,还必须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审查以后判断,申请的专利是否能达到授予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要求,如果不够的话是不可以授权的。这种做法不仅在中国常见,在哪个国家都常见。化合物专利有第一用途,其他人或专利权本人还可以就第二用途申请专利。这在世界上很常见的。《中国科学报》:现在专利申请的进展如何?● 相关知情人士:我们1月21日申报了这个专利,目前还没有批下来。专利审批有个过程,一般来说,批下来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不管最后能不能批下来,我们要先占有专利申报的优先权。因为在申报之前不能有数据公开,所以论文的发表是在专利申请之后的。《中国科学报》:这项专利申请是1月21日提出的,撰写专利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李彩辉:如果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资料充分的话,对于一个特别资深的专利代理人来说,几个小时就可以写好。前期资料准备,包括做实验的时间要看具体情况。假如就一例病人或者两例病人有效,看现在公开报道,药物发生作用的时间也就是几天。这就可以马上申请,很快。《中国科学报》:通常情况下,化学领域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大概要多长时间?是否有可能经过绿色通道?● 李彩辉:我不知道武汉有没有加快程序。在有的城市有加快程序,可能几个月就会授权。正常情况不做加快的话,一般都是3~4年。《中国科学报》:有媒体报道称,吉利德在申请专利的时候,把所有冠状病毒科都“包揽”下来了,那如今申请的专利是否能成立呢?● 相关知情人士:“包揽”是不可能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是2019年12月20日之后才出现的疾病,以前的专利怎么可能包括未来的、人们曾经想象不到的疾病呢?当时的专利只能包含在专利申请之前出现的、有报道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能包含专利申请之后新出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李彩辉:吉利德申请的专利里提到了应用于冠状病毒科的用途,所以说第二用途专利的创造性可能是有问题的。所有的实施力和实践力能不能和吉利德的冠状病毒科进行区分,而且区分能不能产生特别好的效果,第二用途是不是可以从吉利德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中推理得到,没看到申请文本判断不了。《中国科学报》:专利批准下来的可能性大吗?● 相关知情人士:希望肯定是有的,专利审批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们只能保证我们申请了。● 李彩辉:也有可能不会被批准。具体要看它说明书里面公开的实验数据是不是满足中国专利法有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因为没有看到专利申请文本,所以还不好作出判断。但是通常情况下,专利申请中提交的实验数据,能不能支持新颖性、创造性,是能否授权的重要因素。这个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就这个用途来说,新颖性应该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对创造性要求的问题。专利法中对创造性的要求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中国科学报》:如果这个申请最终获得了授权,可以正常实施吗?● 李彩辉:如果申请成功了,吉利德如果将这个药用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适应症,那么就需要从专利持有者那里拿到许可。但是因为吉利德本身有化合物专利,那么专利持有者如果用第二适应症专利的话,一定需要吉利德的化合物专利的许可。这是两个前提。不过,授权以后,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消失了,这个专利就没用了。其实在SARS期间,我们也生成了我们自己的一个医治SARS的专利,但是后来SARS没有了,专利也就没用了。《中国科学报》:中国的发明专利,美国会认吗?吉利德公司对这种做法反对了吗?● 相关知情人士:首先,专利都有地域性和时间性,中国的发明专利能保证在中国的权利。第二,将来我们一定是要去美国走发明专利的,去申请PCT(专利合作协定)。这种知识产权是我们创造发明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吉利德反对什么呢?《中国科学报》:如果这个申请最终获得了授权,对吉利德的瑞德西韦会有什么影响?● 李彩辉:吉利德可以在瑞德西韦的药品说明书里边,不写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但是医生使用的时候可以off label use(药品核准标示外使用) 。各个国家的off label规定不一样,所以到时候只能根据各个国家的内部限定来看吉利德能不能在某个国家绕开这个专利。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这个专利申请当成一个主要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应该赶快解决疫情。《中国科学报》:“通过PCT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意味着什么?● 相关知情人士:我国是在PCT国际专利组织里的,我们在中国申请了优先权,就意味着我们进入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时,可以享受1月21日申请的权利。● 李彩辉:国内专利和PCT申请不会同时提交。但可以在国内专利提交申请后一年内提交PCT申请。PCT只是申请,不是一种授权。PCT申请后,专利进入其他国家(编者注:在其他国家获得专利号)的时间就会统一按照提交PCT申请的时间。但那时权利要求人拥有的仅是专利申请权,不是专利权。PCT申请后,就拥有了优先权。各个国家受理专利的时候审查其新颖性、创造性是以优先权日作为一个指标,不是以它的申请日。如果在1月21日之前,没有公开的信息证明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疗效,那么1月21日就成为优先权日。同时,由于瑞德西韦治疗美国第一例病例是在1月21日之后,所以吉利德也不可能现在去申请第二用途专利的PCT保护,缺乏新颖性。《中国科学报》:您如何看待中国人申请瑞德西韦发明专利?● 周舜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博士):如果想把专利留在中国,当然是个很好的事情,不会受制于人。但这次专利是证明体外细胞实验有效果,如果进一步申请专利,必须有临床数据,而且声明这个药不可能用于挣钱。对于这种急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药物即使是有专利,也不能不给别人用。如果申请专利后,在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药厂限制别人使用,我认为是有伦理问题的。瑞德西韦是小分子药物,小规模合成并没有什么难度,分子式也早就公布了。之前二期的临床试验是失败的,如果没有在中国这次上马三期临床,这个药基本就相当于“废药”。我认为紧急情况下国家应该强制仿制,并且用仿制药救人。例如泰国、印度、南非这些国家也强制仿制抗艾滋病的药物,因为他们说这些药都是救命用的,这种行为反而会逼迫公司开放专利。我们国内也应该通过类似的法律,在这种紧急的公共卫生情况下强制仿制药物。(来源:中国科学报)

爱别离

国内首个!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

每经编辑:王鑫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由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该专利于今年3月18日申请,8月11日授权。据央视军事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8月11日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为抗击疫情,她带领团队研发重组新冠疫苗,在国内和国际分别率先进入I期、Ⅱ期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该疫苗Ⅲ期国际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康希诺因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陈薇团队有密切合作,被市场誉为新冠疫苗第一股,其A股上市的进程颇受关注。8月13日,康希诺正式登陆科创板,首日涨幅87.4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8月14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5项指导原则,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这些指导原则,为我国新冠疫苗的临床研发,提供了可参考的国家级技术标准。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央视军事每日经济新闻

何其偏也

经过多年的研究以战胜危险的白血病,中国医生放弃了专利

如果找不到不表扬自己的理由,那么你是那么温柔;如果找不到不为你鼓掌的理由,那么你是那么的敬业;如果找不到不为为你喝彩的理由,那么你是那么的勤奋;如果找不到不被你感动的理由,你是如此无私。--全体医务人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医生一直是一个令人钦佩的职业。网上有一段话总结了他们的突出点:用巧手呵护生命堪称伟大;用青春护送生命令人钦佩;用心捍卫伦理是执着的;大爱温暖世界是崇高的医德。医生的职业本来就是尊重人的。真正的感恩,无比尊重的只有医德。王振义被无数人欣赏和崇拜的原因也是如此。年轻有抱负上海,一位伟大的医生诞生了:王振义。幸运的是,他没有像许多成功人士那样经历坎坷的童年。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在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里长大长大。然而正是因为他们不必担心生活条件,父母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家里有八个兄弟姊妹,虽然有很多姐妹,但她们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喜欢任何一个孩子。除了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他们的父亲也非常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从小,我父亲就告诫他们要善待他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在父母的教育下,八个孩子很快长大成人,都成了优秀的人。除前卷入时代潮流的小女儿外,其余7个孩子均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享有声誉,王振义在未经考试就进入了上海大学,他选择主修医学。王振义在进入大学之前决定攻读医学专业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在祖母去世后,父亲渴望他的一些孩子从事医学。第二,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而王振义也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在大学期间,王振义一直努力学习,从不放松。救死扶伤已成为他心中的信念,这一直支撑着他在这个行业中继续前行。王振义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由于表现在学校表现出色,他被直接送到广慈医院住院。白血病克星-王振义王振义在医院里看到患有急性白血病的病人在痛苦中煎熬,最后痛苦地死去。作为一名医生,他不希望这种事情再次发生。然而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病死率高、白血病中最恶劣的疾病,当时他很难克服这个问题。王振义碰巧转到广慈血液科,在这个科室,他又恢复了平时勤勉的作风,苦干了7年,当上了白血病病房主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王振义是一家医院的主任。他毫不犹豫地前往抗美援朝战场救死扶伤。战争结束后,这个国家又陷入了动荡的局面,迫于大环境的压力,王振义不得不不断地换工作。在动荡的岁月里,他有许多事业。他在农村当过医生、研究员,甚至当过教师。在这个时期时光、王振义也陷入了混乱,他忘不了想征服白血病的崇高理想,但有时他只能随波逐流。面对大环境,他对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或者他的命运被王振义作为一个服务心而感动,调回瑞金医院内科。直到他50岁,他才有时间深入研究这些难题,除了每天在医院完成治疗外,他还从事白血病的研究。王振义很明显,我们应该开始学习国外的著名文献,因为当时国内的医疗水平还没有达到国外的水平。在设定了一个小目标之后,图书馆往往陷入大量的资料中。功夫不倒有心人,王振义在国外学者中看到了治疗白血病的不同方法。换句话说,13顺式维甲酸被用来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中正常细胞的逆转。看到这种方法后,他很受启发,然而即使他搜索了上海中的所有制药厂,也没有一家能生产出13个CIS维甲酸。只有一家制药厂可以生产所有反式维甲酸。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所以他犹豫了一下,决定尝试全反式维甲酸。谁会想到全反式维甲酸不仅在治疗白血病方面有效,而且比13个顺式维甲酸的疗效要好,后者是后者的10倍。他碰巧遇到了一个患有急性白血病的五岁小孩小女孩,他在病床上失去了生命,他不忍心看到这一幕,他想到了他和他的团队研究过的全反式维甲酸,然而这一研究成果尚未应用于临床试验。当时,当王振义想把这个临床实验应用到小女孩上时,很多人知道了这一点,并在责骂王振义。即便如此,王振义非常清楚如果不进行临床治疗,小女孩很可能会失去生命。最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王振义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决定将实验应用于小女孩。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这项临床试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小女孩中的癌细胞逐渐变成正常细胞,最终小女孩奇迹般地康复。第一次治疗是成功,这无疑是对王振义的极大鼓励,因此他和他的团队很快开始对其他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表明,治愈率达95%以上。当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巨大的喜悦中时,问题却就会出现。先前治愈的患者在6个月后开始复发,但在再次应用ATRA,却没有效果。王振义再次陷入沉思,他开始寻找解决办法。最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的研究中,他看到了希望。这位哈尔滨教授也在研究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但他适合ATO,ATO的治疗概率只有65%。后来,王振义联系了教授,ATRA和ATO混合制成口服药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实验是成功。口服此药治疗白血病患者治愈率高达80%,无复发机会。专利权的放弃毫无疑问,王振义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发这种治疗白血病的方法的人。然而他和他的团队却放弃了申请专利,后来,美国的制药公司申请了专利,这种口服药每盒43美元。在中国的时候,一盒才13元,患者就可以服用救命药了。即使王振义后来赢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金,他仍然不在乎他们,而是捐钱给他的学生用于医学研究。即使到了老年,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医疗事业。免责声明: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天内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内容。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和应用建议。

罗曼史

739项专利大部分“躺在证书簿上” 源于临床点子如何反哺临床?

最新公布的全国医院公开专利数量Top100及年度报告显示,无锡二院累计到2018年共申请获得专利数739项,位列全国医院第19名,在无锡市医疗圈排第一。但记者采访中发现,739项专利中,实现成功转化的寥寥无几。这些科研成果为什么大多“躺在证书簿上”?专利从证书走向临床、走向市场,还有多长的路?利好医院出鼓励政策点燃科研热情“临床研究是医生的天职,无研究,无以造就好医生。”无锡二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鲁晓杰表示,医院坚持临床与科研两手抓,两手硬,多年来不少医护人员“双栖”于临床和科研领域。“医院专门设立了‘科研岗’,成功申请‘科研岗’的人员可以脱岗集中精力搞科研,工资、奖金得到保障。”科教处处长李杨说,去年全院有20多人申请“科研岗”。医院每年对于申报的各类科研项目,按1:1的比例配备经费,还出台科研奖励政策,激励大家干劲。值得一提的是,医院专门对护理领域出台激励政策,专利申请成功后不仅全额报销,还给予奖励:发明专利1万元、实用新型专利3000元。全院每年用于专利奖励投入的经费超过80万元,科研经费总额600多万元。在各种鼓励政策助燃下,二院的科研创新动力得到激发。医护人员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寻找灵感,想到点子,并进一步作研究创新,产生了不少科研成果。仅护理领域三年中成功申请的专利就有近300项。此外,在基础研究方面,去年全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2项,市科技局重大项目1项。尴尬实现成功转化的科研成果很少一边是医护人员高涨的科研热情,另一边尴尬的是,大部分专利却“躺在证书簿上”,无法走向一线临床。据了解,目前700多项专利中,实现成功转化的寥寥无几。采访中,医护人员反映,他们其实都不是专职,而是兼顾临床和科研工作,在日常繁忙的临床一线工作中,搞科研的精力有限。即使有了科研成果,也没有更多精力去想如何转化、如何投入市场等后续的事情。眼科护士长周媛婷发现,眼底手术病人需要长期保持俯卧位,“每天至少17个小时要趴着躺,病人的口鼻闷在里面很难受。”她在一次做美容时看到美容床,灵光一闪,设计出了360度可调节病床(椅)。现在眼科病区有5张经过改造的病床、1张椅子,病人都抢着用。但让她遗憾的是,目前这一发明专利除了在无锡二院投入临床,并没有走出医院。“当有一个‘点子’时,是否适合转化、如何转化,我们医护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她说,改造病床的厂家曾经联合他们一起,向宜兴市人民医院、鹅湖卫生院等1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技术推广,但他们最终用不用,并不清楚。还有一个核心问题——版权问题,转化之后,医护人员本人、团队、医院如何分配收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坦言,这方面从国家层面到医院,并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积极性。思考唤醒“沉睡”的医疗科研成果业内人士坦言,从全国看,医院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都很低,平均不足10%,大部分科研项目都在“沉睡”中。这其中不仅涉及科学问题,还涉及法律、制度、政策等问题。比如要出台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要明确成果转化后的收益如何分配等,这样才能全面盘活人、财、物,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李杨表示,经过前期积累,医院未来的科研工作重点要从“点子”走向临床、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医院目前正在对700多项专利进行梳理,并邀请省转化医学研究所对这些专利进行评估,初步评估下来,20多项专利可以直接成果转化。为解决医护人员精力有限的问题,二院正在酝酿成立专职的科研人才队伍,招聘“一门心思”搞科研的人员。事实上,目前市人民医院、江大附院(无锡三院)、江大附院(无锡四院)等都有专职科研队伍,针对临床问题搞基础研究。数据显示,全市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去年获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重大专项44项,其中大部分是由专职科研人员获得的。采访中,有专家提出,医务人员的科研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作为科研机构,公益性应该要放在医院科研工作的首位。“当然希望我的专利能向更多医院推广,让更多患者受益。”周媛婷说。(记者 杨明洁)

大目视之

河大研发新冠肺炎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医学填补中国研究空白

"读书不忘救国""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百年风雨给了河大人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历史沧桑给了河大人太多的坚韧与刚毅,河大的历史永远是一部厚重的、自然的、人文的教育史、发展史。河南医学高等教育起于河南大学,尔后折枝为林,蓊郁青葱,以医学教育造福中原人民的宗旨未曾改变。近日,《河南日报》报道了河南大学医学的百年传奇。筚路蓝缕,体系完备1927年夏,籍贯巩县的27岁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张静吾,以北京德国医学院医师的身份,到开封拜访河南大学校长凌冰,力陈添设医科之必要。1928年,河南大学设置医学学科,与文、理、法、农一起,成为该校第五个学院,开启了河南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河南大学医学院旧址上海同济大学医科毕业生陈雨亭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阎仲彝,先后出任院长。1934年,曾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的张静吾,回到母校,担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内科教授。三任院长知识渊博,理念超前,对同事信任和爱护,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把师生紧紧团结在了一起。他们以繁荣学术、培养人才为宗旨,成立医学研究会,创办《河南中山大学医学》季刊、《医学》周刊、《农学与医学》等学术性刊物,先后建立妇产科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化验室等,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关爱和教授讲述,医学院创办之初,师资多以同济和留德博士为主,学生也多为优良之才。第一届优秀毕业生张劭,就曾因药物研制方面的贡献,入选英国皇家院士。1936年,张学良到医学院参观,在医学院学生的枕头下发现辩证法读物,可见学生阅读兴趣之广。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流域肆虐。李赋京教授利用教学工作间歇期或假期,奔走于血吸虫病疫区,研究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情况。1936年,他在安徽省发现了一个钉螺新种,并首次在《中国动物学杂志》上发表这一发现,经正式鉴定,新种被命名为李氏安徽钉螺,填补了中国对日本血吸虫病研究的空白。流亡办学,顽强执着抗战期间,河南大学流亡办学。在嵩县,医学院开办"高级助产学校""高级护士学校",下设门诊,终日为求诊者治疗。遇到危重病人时,张静吾就在汽灯下为患者做外科手术。医学院师生普及的新法接生,使嵩县婴儿成活率提高到100%,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一切弥足珍贵。嵩县财神庙,1939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办学所在地1944年5月,日军血洗潭头。张静吾的妻子吴芝蕙惨死在日寇刺刀下。1946年,张静吾以一种超常的精神力量,主持河南大学医学院工作。医学院聘请教授、副教授22人,建有病理、解剖、药理、细菌等学馆,附设高级助产学校、护士学校和附属医院,规模空前。1950年,为了延揽人才,张静吾日夜兼程,奔波上海、南通等地,以虔诚、豁达的胸襟,影响、感化着一位位名家来河南工作,为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和理工专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耕耘此处的学者,受教于此的学子,夙兴夜寐,孜孜不倦,书写着大学的精神。1930年,医学院配置的各种德国制造的试验仪器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大学流亡办学8年,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其中,在嵩县潭头(今栾川县潭头镇)办学长达5年。之后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弦诵之声荡漾在河南、陕西两省的山水之间。1939年,高中毕业的张效房,以全国统招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百岁老人张效房回忆,在潭头镇,民房、破庙是他们的宿舍和教室,冬天透风,夏天闷热,不因战乱而影响教学科研活动。清晨傍晚,山径上,林溪间,学生们常常手执一卷,苦修不厌。河南大学校友冯友兰曾有抒怀诗句:"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济世良药,感动中国胡佩兰,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退休后连续20多年出诊,被称为"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舞台上,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2014年1月22日凌晨5点30分,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70年、98岁的"医生奶奶"胡佩兰,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牵挂的依然是病人,临终只留下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回家吧……1938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全体人员1946年,黑热病在河南严重暴发,它是一种寄生虫病,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传染性极强,人体感染该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90%以上的患者2年内将因合并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面对凶险的传染病,30岁的王伯欧教授逆行而上,出任河南黑热病防治队医师兼队长,最终黑热病在河南被消灭。1950年6月,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形势危急,祖国罹难。医学院13名医护人员组成河南省第一批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赴朝鲜前线开展救护工作。出发前,他们在医学院教学楼前,定格了坚定无悔的面庞。前线护士一个人要照顾160余名伤员,每天10000余毫升(20多瓶)静脉输液、夜班、换药、冲洗伤口、危重病人特别护理,工作极其繁重。在队长吴国桢主刀或指导下,河大医疗队作了多例难度较大的手术:后尿道损伤之膀胱上造瘘尿道修补、腹部损伤结肠露置术……1975年,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发生后,三批医疗队35天日夜救灾;1978年"杨庄事故"时,淮河医院收治42名伤员,重伤员8人,他们用手电筒灯照明,在医院大礼堂处理伤员;1979年和1981年新郑、中牟暴发伤寒,医疗队经过3个月拼搏,控制根源,消灭伤寒。在河南对外医疗援助的40多年间,30多名淮河医院医务人员远赴埃塞俄比亚高原和赞比西河畔,以精湛的医术填补了受援非洲国家医学史上的多项空白,娄敏医生在战场进行救援时,自己伤断两根肋骨,仍然坚持工作……医者风骨,氤氲开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2020年春天,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1月26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的52名医务工作者,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驰援武汉。那一声"平安回来呵王月华,我爱你!"的呼唤,永久留在了庚子年早春的记忆里。在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教授带头的应急研发团队,在与时间赛跑。2月28日,马远方团队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两种检测试剂盒,可在5至10分钟时间完成新冠抗体快速筛查。项目的前期结果,已由研发团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今天的河南大学医学院,是第一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学科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个,39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2018年9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百年路途之上,每一片新芽,每一次花开,每一处跌宕,每一段艰险,河南大学医者之傲然风骨,清冽之气,早已氤氲开来,直至无处不在。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官网

达科塔

2018年全国医院公开专利数量Top100及年度报告

导读:智慧芽和医创星共同推出《2018年全国医院公开专利数量Top100及年度报告》,全面解读2018年全国医院的专利申请情况。2018年全国医院公开专利数量随着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加强,医院在专利申请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根据智慧芽专利数据库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医院公开专利为24382项,同比增长34.59%,比2017年增长率高23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医院专利申请较前几年有显著提升。数据总体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导向、符合百姓健康需求。不管是医院考评刚需,还是行业正向激励,这些原因都让越来越多的医疗从业者加入了医疗创新队伍。全国医院累积专利医院排名(部分数据较去年有变动,请以最新数据为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2482项专利摘得榜首,同比增长24%,排名上升一位;坐落在重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2264项专利屈居第二,同比增长6%,排名下降一位;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以2054项专利排名第三,同比增长6%,这也是仅有的3家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的医院。拥有1806项专利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排名第四,同比增长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1677项专利排名第五,同比增长2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1043项专利,排名上升1位,成功挤进排行榜Top10。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则以847项专利,跌出榜单前10,排名第13。温州市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郑州市中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均是首次进入排行榜Top100。其中贵州省人民医院2018年专利拥有量增速为361%;温州市人民医院增速为136%,其2017年专利拥有量增速为637%;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增速为97%。从榜单中可以看出,有不少医院这两年的专利申请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也从另一层面体现出医院科技强院,以科技创新为医院发展赋能,为百姓健康造福的发展理念。2018年,专利拥有量前100家医院中,只有10家医院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这10家医院拥有专利数量之和为16348,占上榜100家医院拥有专利数量总和的30.27%。IPC分类排名截止到2018年,在医疗领域中,我国拥有A61P35/00(抗肿瘤药)专利最多,共计3614项。*注:A:人类生活必需A61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A61P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7〕A61P35/00抗肿瘤药〔7〕数量: 3,614C:化学;冶金C12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C12Q包含酶、核酸或微生物的测定或检验方法(免疫检测入G01N33/53);其所用的组合物或试纸;这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微生物学方法或酶学方法中的条件反应控制〔3〕C12Q1/00包含酶、核酸或微生物的测定或检验方法(带有条件测量或传感器的测定或试验装置,如菌落计数器入C12M1/34);其组合物;这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3,2006.01〕C12Q1/68·包括核酸〔3,2006.01,2018.01〕数量: 3,451医院的专利申请IPC分类1、医院拥有的专利中,小型医疗器械占据多数,这些医疗器械有临床常用、成本较小、工作原理简单等特点。其次是核酸类、抗肿瘤药相关专利。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为例:2、医院技术重点与专利息息相关。专利数量与质量不仅能反映出个人的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也反映着医院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医院技术重点领域影响力越大,则该时段其专利申请量有显著增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年专利申请趋势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年技术领域重点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利申请趋势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技术领域重点变化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9〕4号)《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文件的正式发布,体现了国家推动医学科技创新研究转变为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医疗产品的坚定决心。医学创新不仅是各大医疗机构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评估医院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如今,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把发明专利当成了一种兴趣爱好,将医学创新自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让自己的知识真正产生价值。

金画眉

“金点子”医生牵手“天使投资人” 加速医学研究成果转化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陈静 钟萱)“我有‘金点子’,却没有遇到合适的投资人!”不少临床医生都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不过,这样的状况正在改变。上海的医院科研部门请来“天使投资人”,与医务人员“无门槛”接洽,为“金点子”青年医生们与伯乐投资人牵线搭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两家专利公司24日签订7项发明专利转让协议,这些都是该院心内科、心外科和胸外科专家团队的智慧结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表示,好的医生不能只低头看病,还要潜心研究;好的医院也不能只做好临床,还要通过科研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第一期复旦中山专利沙龙” 请来“天使投资人”。 钟萱 摄据了解,当天最终转化签约的这些“金点子”离不开医生在临床中的“奇思妙想”,也离不开医企之间“以病人为中心”的合作模式:医生们将临床上遇到的难题,依靠创新思路,投身科学研究,再与企业共同设计改良创造出合适的专利产品。“医学科研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人类健康的具体措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介绍,中山医院每年都会涌现一大批具备学术创新价值的临床医学创新。如何快速、有效地将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真正造福病人的产品,一直是医院高度重视的问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和鼓励医务人员申报专利,医院的成果管理科尽量简化临床一线人员申报专利的流程——专利申请人只需完成简单的院内申报表格,科研处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发明人准备申报材料,既保障发明人和医院的利益,也大大节省了医务人员申报专利的时间和精力。当日举行的“第一期复旦中山专利沙龙”请来“天使投资人”,希望助推发明人的临床创新。该院科研处成果管理科科长程蕾蕾主任医师表示,为让真正有“金点子”、却在实际运作中遇到困难的青年医生获得与“天使投资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医院特别筹办专利沙龙,希望以活泼机动的“无门槛”形式,最大限度帮助积极投身医学科研创新的医务人员孵化“金点子”。【编辑:黄钰涵】【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言意

谈谈做好医学科研课题申报准备工作的体会

由于科研课题的获取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论文、专利、科技奖励等科研成果的产出。因此,对于医学科研人员来说,科研课题的申请都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下面,达晋编译就科研人员如何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准备工作谈几点体会。一、提前准备,合理规划时间。目前各类计划项目和基金仍是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这些课题从申报到立项的过程一般是:由各类项目组织部门下发申报通知,申请者填写申请书上报,然后项目组织部门多由同行专家根据申请书进行评审,从而决定是否立项或资助。狭义的项目申报工作是指从接到申报通知到最后上交项目申请书的过程,该环节对于所申报的项目能否立项非常关键。从申报通知下发到申报截止的时间短、申请书撰写时间不够是科研人员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这虽说是因为通知由上至下层层转发耗时长的现实原因,但科研工作其实是一项有规律可循、计划性较强的工作,申请时间、格式要求和资助领域范围等变化不会特别巨大,申请人完全可以提前着手选题、查阅资料、整理内容、撰写标书,等申报通知下达后再依据指南略作修改。而大部分科研人员则习惯于等到申报通知下发才开始查文献、写标书,这不仅加剧了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之间的时间冲突,且由于准备时间仓促而极大地影响了申请书的质量。二、重视指南征集以及指南解读。当科技部门发布课题申请指南后,申请人应认真阅读,仔细研究,厘清国家重点资助的领域方向,明确课题的类别、人员限制、所需材料等要求,精心选题,认真构思,切忌不看指南盲目提笔,否则申请书易偏离资助领域范围,中标希望渺茫。三、正确选择申报类别。科研人员在申请课题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申请科研课题?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取科研经费、招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还是仅仅为了职称晋升?申请课题的目的决定了申报类别。一般来说,如果是以职称晋升为目的的申报,可选择申报门槛相对较低的引导项目;如果是有一定前期科研基础的申请人,则可以选择级别较高、资助金额较大、竞争相对激烈的项目。选择合适的项目类别,不仅可以提高课题中标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申请人进行了合理分流,达到缓解课题获取难的目的。四、认真准备附件材料。申请科研课题时,除了申请书正文,一般会要求提交各种附件,如伦理审核意见、科技查新报告、实验动物合格证、合作协议等。凡涉及到人或人体标本的科研课题需要经过伦理审查,以维护相关者的权益。其它如查新报告、实验动物合格证、合作协议、境外人员参与课题同意函等需要时间才能获得的附件,均应提早准备,以免影响申报。除了必须提供的附件材料外,最好还能提供一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有利信息或资料。如课题前期研究已发表的论文、前期开展的调查、实验图片、已申请受理的专利等均可附上。五、注意资源平台的共享与利用。在申请科研课题时,注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与平台,除了可与本单位其他人员多交流、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实验设备,另外依托单位、合作单位的科研平台和技术力量等均可加以揉和利用。六、合理组建研究团队。课题组结构要精干合理,按学历、职称、以及课题分工合理调配,成员要能力合作、优势互补,最好有技术员和研究生,以具体工作分配具体任务。申请人和骨干的学术背景需详细介绍,实事求是。每类课题均对人员申报和参与课题有一定限额,应与课题组成员逐一落实参与课题数量,避免未经同意而擅自将他人姓名放入课题组,避免造成因人员超项而形式审查不合格的情况。七、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科研经费的预算与配比要科学合理,保证实际可操作性,科研经费的报销使用将严格按照经费预算支出。因此,申请科研经费时应当参考指南的资助额度,根据自己研究项目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各类目经费均有可靠的计算依据,切实保证申请经费的合理性。

正也

全球制药界难题,新冠药专利抢注大战,外企超50项专利“被无效”

强仿抢注之后,将是仿制药企和原研药企之间漫长的专利诉讼。创新药企期待建立专利链接制度,以期在药品获批前就能调和专利纠纷2020年3月28日,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CEO Daniel O'Day发布一封公开信,再度将瑞德西韦(Remdesivir)拉进人们的视线。根据这封公开信,当新冠病毒出现时,吉利德便开展了瑞德西韦治疗潜力的研究,该公司正在加快临床试验,已向1000多名患者提供瑞德西韦。瑞德西韦是一款未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由吉利德科学研发。此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批准瑞德西韦“孤儿药”资格,其适应证为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不过,多家非政府组织公开质疑,吉利德科学此举是在钻法律空子,仅两天后,吉利德便向FDA申请撤销孤儿药认证。瑞德西韦是目前最有希望治疗COVID-19的抗病毒药物。围绕瑞德西韦正在进行6项临床试验,治疗不同类型的COVID-19患者。其中,在中国进行的两项临床试验结果将在4月下旬揭晓。即便该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未来在中国市场仍然将面临专利纠纷。此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于1月21日对药物瑞得西韦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瑞得西韦由美国吉利德制药公司开发并在此前被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这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武汉病毒所官网的消息表示,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瑞得西韦,依据国际惯例,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1月21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并将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而2016年9月16日,吉利德公司曾在中国提交瑞德西韦用途专利申请,其可能获得授权的主题是“瑞德西韦在制备治疗SARS或MERS病毒药物中的应用”。SARS和MERS皆是冠状病毒家族成员。专家指出,即便申请成功,也不握有瑞德西韦的结构专利,而无法应用,武汉病毒所官网截图。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美国公司在研药物被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抢注”专利的消息引发广泛质疑。昨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将尚未在我国上市的药物瑞德西韦抗新型冠状病毒用途申报中国发明专利。专家认为,此次申报成功可能性不大。2月4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官网发表文章《我国学者在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文中提到,该所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发现Remdesivir(瑞德西韦)和磷酸氯喹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nCoV的感染,其在人体上的作用还有待临床验证。上述合作双方单位联合声明: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瑞得西韦,我们依据国际惯例,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1月21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北京一名知识产权律师告诉《财经》记者,武汉病毒所的专利申请,不可能落入吉利德科学2016年冠状病毒用途申请的保护范围,但一定会落入2011年的瑞德西韦化合物专利的保护范围,这项专利还没到期。药品还未获批,围绕其中的专利纠纷依然疑云遍布。事实上,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专利纠纷,早已是常态。仿制药企发起专利挑战,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出专利无效或者有效维持的决定,原研药企或者挑战者不服决定、发起诉讼,这几乎是制药行业专利战争的固定剧情,在全球都会发生。在中国,这种纠纷发生频次更高。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十年,至少53项药品相关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部门宣布无效,多数进入法律诉讼环节。围绕原研药专利的纠纷,主要分为三种:专利授予纠纷,发生于专利申请者与专利部门之间;专利挑战的纠纷,发生于原研药企与仿制药企或个人挑战者之间;专利侵权纠纷,发生于原研药企与仿制药企之间。其中,由专利挑战引发的纠纷与诉讼,近些年发生最为频繁。专利链接制度,被视为仿制药上市前调和仿制药企与原研药企专利矛盾的“良方”,中国药、法两界为此激烈讨论。这一制度在正式的文件中仍然是“探索建立”,不过,一些创新型国内药企此次和跨国药企站到了一边,积极呼吁推出专利链接制度。强仿获批合理否“真不知该怎么向公司总部交代,总公司老板看到的是中国越来越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可我们不得不通知他们哪款专利药被强仿了、专利被挑战后无效了,甚至有时还输了官司。”一位跨国药企在华公司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财经》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相关审评信息统计发现:从2019年1月到11月,CDE共批准了11款“强仿药”上市;获批之时,这些药物的化合物专利均未到期,距离专利到期少则三个月,多则三年半(见表)。现行的《专利法》规定:“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业内一般认为一些传染病药物,当发生重大疫情时才有可能启动强仿。这11款显然不属此列。”上述跨国药企知识产权负责人说。2019年,该公司一款专利药,在华专利还没到期便有国内仿制药拿到了上市批件。这11款药物涉及到的原研药,专利均握在跨国大药企手中。专利保护期的每一天,对原研药企都很重要,这意味着独家销售。仿制药一旦获批上市销售,原研药的价格与收益一般都大幅下降。沙格列汀首仿药于2019年1月9日获批,然而,相应的原研药的化合物专利到期日为2021年3月5日。根据全国百床以上医院数据库统计,这款原研药2018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3.4亿元。仿制药获批三个多月后,该原研药企业阿斯利康向仿制药企业奥赛康发起专利侵权诉讼,认为奥赛康的沙格列汀片落入其ZL01806315.2号中国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提出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专利权的行为、在涉案专利有效期内不得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50万元经济损失等诉讼请求。目前,奥赛康药业母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该案。另一款引发纠纷的是拜耳的利伐沙班。2019年8月2日,利伐沙班的首款仿制药获批,拜耳的利伐沙班相关专利则在7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2019年10月,拜耳对江苏中邦发起专利侵权诉讼。全国百床以上医院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8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利伐沙班销售额为5.7亿元。国内已有22家仿制药企业完成该药的BE试验。齐鲁制药、柯菲平盛辉制药的利伐沙班仿制药已在2019年底递交上市申请。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对他人已获得中国专利权的药品,申请人可以在该药品专利期届满前2年内提出注册申请;国家药监局在专利期满后核发药品批准文号。未到专利期满,就批准仿制药上市,药监局有自己的说法。“药监局是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我们在审药时只是考虑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让评审员去研究专利,这不现实。”国家药监局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财经》记者分析。欧盟也认为,药品监管机构的任务是核查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应考虑产品是否侵犯专利权等其他因素。同样,印度通过法院判例明确,药品上市审批机构只需审核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须考虑专利纠纷的因素。况且,“还有Bolar例外规定”。上述国家药监局官员说。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正时,引入美国的Bolar例外制度,即为行政审批所需提供的相关信息而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这一条文避免了原研药的专利保护期因研发、申请上市而无形中延长。此前,仿制药企只能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后,才能进行仿制研发、申请上市,而研发与上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美国,原研药的专利到期前,药企大可以研发仿制药,但是不能提交上市申请,也无法得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一旦提交上市申请就被视为侵权,因为有拟制侵权的限制。”一名熟悉美国药品审评制度的知识产权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中国没有此限制,就容易把Bolar例外扩大化,“甚至扩大到上市审批”。一旦Bolar例外允许的行为被扩大,对侵权行为的认定缩小了,就会出现原研药专利到期前仿制药申请上市、审批的强仿事件。“不少强仿涉及到的专利药企给药监局写信反映。”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副庭长程永顺说,“以前药监局批过一个之后要等几年,像2019年这样一月批准一强仿,势必埋下专利纠纷、专利诉讼的隐患。”2019年12月13日,最高法对一项生物基因技术药物专利行政案件做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审查决定。最高法在案情说明中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实践中出现创造性的法律标准被异化的现象”,并认为此次判决“对于纠正这一审查偏向,使各项审查标准重回正轨具有指导意义”。程永顺对《财经》记者说,此案“给创新药企、专利权人,在专利纠纷、诉讼中带来一些希望”。专利链接制度“难产”一方是高高筑起的专利围墙,一方是跃跃欲试的仿制药企,被裹挟其中的还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药监局。仿制药上市审批过程中存在的潜在专利侵权纠纷,是一个全球制药界都存在的难题。欧盟的做法是:专利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临时禁令”,阻止仿制药的上市审批程序。日本则是,新药活性成分产品专利期尚未届满的情况下,不批准仿制药上市;甚至规定在新药活性成分专利届满前,禁止提交仿制药申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采用的是专利链接制度,即仿制药的上市申请审批与相应的药品专利有效性审核的程序链接,将药监部门与专利授予部门的职能链接。在中国,这项制度在药界与法界被讨论十余年。“建立专利链接制度,会遏制强仿的数量与进度,也会刺激强仿者去挑战专利。”戴锦良认为,专利链接制度下,如果专利挑战成功,挑战者一般会享受到一些政策红利,如加快审评、绿色通道等。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时,专利链接制度成为征求意见阶段的焦点议题。“当时起草修正案的专利部门认为这是一项美国的制度,不符合当时的国情。”一名参与该法修改的知识产权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一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二是为了保护本土仿制药企。 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42号文),提及“探索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至今,该文件规划的改革措施多数正在执行或已完成,只有专利链接制度似乎还停留在原地。2019年11月9日,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公开表示:“新版《药品管理法》让我最遗憾的是,没有把专利链接制度写入。”如宋瑞霖所言,《药品管理法》征求意见稿中的表述是,“专利链接制度涉及药品专利权人和仿制药企业的利益,以及对药品可及性和公共健康产生影响。有关原则需在更高位阶法规中体现。”“更高位阶法规”指的是《专利法》。2018年下半年,《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启动。“比较慢,曾经在2018年、2019年列入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一般都是当年必须要过的,现在拖到了2020年。”程永顺说。不过,《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中,未提及专利链接制度。“专利链接制度上了总理办公会,本没有大的阻力了。从技术上,完全没有难度。”上述知识产权专家向《财经》记者透露,“如果没有2018年长生疫苗事件导致药监部门大换血,与之后的中美贸易战,可能很快就先落地了。”尽管如此,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李春暄认为,在现行的体制下,实施专利链接制度后,药监部门与专利部门的衔接是个难点。此外,关于药品专利相关侵权诉讼,一审平均需要445天,二审则需要357天,“这么长时间,药监局怎么批?等诉讼结束后再批,又会被诟病行政效率差”。前进的信号是,中国制药行业虽然还是以仿制药企业为主,但已经有几十、上百家创新主导的企业。过去提出专利链接制度建议的都是跨国药企,这次《专利法》修订,不少本土创新企业也积极呼吁推出专利链接制度。来源:财经杂志、新浪网、新京报

哥斯拉

国家知识产权局:陈薇院士团队确已取得新冠疫苗专利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 (记者 佘颖)8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有关“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况属实。经核,该疫苗专利申请发明名称为“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该专利申请号为202010193587.8,申请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发明人为陈薇等,申请日为2020年3月18日,经提交优先审查请求后,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0年8月11日发出专利授权通知书,待申请人依法办理专利权登记手续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公告授权该专利。据记者了解,该发明专利申请能在短时间内获批,是因为走了“绿色通道”。2020年2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药监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复工复产十条》(国市监综[2020]30号)(下称“复工复产十条”),其中第三条规定,对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依请求予以优先审查办理。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各类专利申请或案件,例如新冠肺炎治疗及预防性的药物和疫苗、检测方法和仪器、口罩、护目镜、消毒剂等防护性产品和方法等依请求开展优先审查。该专利申请内容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技术,属于《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76号)规定的可以予以优先审查的情形,同时也符合“复工复产十条”的相关规定。申请人提出优先审查请求后,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其符合优先审查标准,并按优先审查程序进行办理。国家知识产权局还表示,对于所有与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专利申请,都严格执行以上政策,公平公正地予以优先审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