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临床医学论文,第一步是要确定选题。论文题目有了明确的选题后,才能确定,整个论文内容组成部分,也与选题不分家。而且撰写的选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颖性,是很难投刊发表的。那么,临床医学论文有哪些选题题目参考?临床医学论文有哪些选题题目参考临床医学方向的论文,每年都会有不少在发表,涉及的选题也在不断的增多,或者同一选题上,深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无疑会给后来者在选题上增加了难度,最起码要在相关领域选题上有所创新。所以,有发表论文需求的,要日常关注好的选题,为自己选题奠定基础。以下是几个选题,仅供参考,如果你有论文选题上的苦恼,不妨关注我,发留言,与您分享。1、新医改背景下福建省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讨2、外科护士的术后疼痛知识和态度与疼痛知识培训效果的研究3、手法振动按压法协助成人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排痰效能评价体系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4、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X线指标观察的临床研究5、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6、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研究7、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8、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9、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研究10、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11、新生儿呼吸机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及风险评估研究12、皮肤颜色定量评价方法学研究选题只是写临床医学论文的开始,如何撰写,如何发表临床医学论文,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当论文成功见刊和收录,才算一篇论文成功发表。了解论文发表上的问题,关注知实学术。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最佳题目,通常都是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确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知实学术汇总了一些小学数学方面的研究题目,仅供参考。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最佳题目数学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数学大班额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其评价方式的研究以“智慧放手”的教学特色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模式研究小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培养与评价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的研究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基于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依托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实验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了解更多课题申报资讯,来知实学术。
樊嘉院士 樊嘉,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长期从事肝癌临床诊治、肝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及其转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院士:从医40年,始终坚守“医生使命”以下为讲座全文 各位在座的研究生,大家晚上好,我受学校的委托给大家做“大师面对面”讲座。首先我给大家做一个解释,我不是大师,我只是一名医生。前面给大家做讲座的几位院士或教授,他们是大师,他们很多的想法都和国家的战略、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我本人作为一名医生,相对来讲工作比较局限,领域比较局限,研究也比较局限。但是做的事情可能比较伟大,治病救人。在座各位都是医学生,我们要把我们的职业看得非常神圣,因为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的确非常伟大。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比较局限,那就是我们怎样当好一名医生,怎样成为被社会,被病人喜爱的医生。在座各位不管从事临床还是从事基础研究,都和医学密切相关。当你有医学情怀,你做研究的时候,就能够抓住临床医学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去从事研究。作为临床医生,更加重要的是你应该更多地创新,更多地解决临床问题。现在在临床上,有很多难题,到现在都没有办法解决,很多误诊、误治造成的医源性事故、医源性伤害、甚至医源性死亡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不止我们国家,美国每年医源性死亡人数,经统计大概二十万。在美国因为医生的治疗和判断失误造成病人死亡的每年有二十万人。当然这个数据在中国没有详细统计。如果统计整个中国医疗行业,我相信这个数据绝对比美国高。所以我们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我们作为高层次的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更应该有责任和使命,致力于降低病人的误诊、误治率,给病人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更好的治疗,这样才可以给病人的家庭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健康保障。改革开放40年是我们的大主题,我从开始入学到现在整整40年,我的从医生涯,从学习开始到现在也整整40年了。这40年,我一直在医学的岗位上,没有变化过。我们历届很多学生都会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成为一名良医,成为一名良好、称职的医生。这个问题不止是我现在在思考,很多人都在思考,包括我们的前辈,包括我们的祖先。不管在我们国家还是在其他国家,凡是从医的人,都会有各种思考,关于怎么样成为比较好的医生,40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实践,而且一直在纠正。我们有的时候做过一些事情,比如对病人态度不好,或者由于自己考虑不周,由于自己的知识面比较局限,或者由于知识功底以及掌握的技术不足,对病人造成误诊;有时候因为临床经验不足,过度自信,对病人的治疗造成失误,甚至伤害到病人的生命,那这就是不称职的医生,不是一名好医生。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实践,一直在改变,一直在改善,我自己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及我的学生们。我后来担任了科室主任、副院长、院长,在这期间,我对我们的科室和医院里所有的医生,不管年资高的还是年资低的,有着同等的严格要求。我不能说对年资比较高的医生要求低一点,而对于年纪轻的要求非常高,其实年纪轻的,年纪大的,资历高的,亦或是刚刚开始进入医生生涯的,都应该面对同样的要求,都来不得半点疏忽,因为每个病人都是一条生命。医学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每个人从学医开始都会进行医学生宣誓,但是医生的成才之路是漫长的,艰苦的,充满挑战的。所以你们作为医学生,从读大学开始,你们花的时间和其他学科的学生相比,如文科,艺术学科,甚至是工科,可能花的时间都要多一倍以上。你们需要把这些课程背下来,没有背下来,你没有办法理解,没有办法考试。而且医学生实践非常重要,甚至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大家知道著名的裘法祖院士于2008年去世,享年94岁。如果看过他的传记,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原来在德国当医生,后来回到中国。他说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更难。我们需要做一名好医生,需要看好每一名病人,对病人很有热情,很有耐心。但如果我们对每一个病人都能够做到这样,或者我们一辈子都能够做到这样,这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至今我已经做了35年的医生,但是我无法确定将来我是否还能够被病人称为一名好医生。我现在工作比较忙,每一周看半天门诊,做一天手术,但是查房的时间比以前少很多。诊治的病人越来越多,给每一个病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所以想要被病人称为好医生也很难,可能因为你看诊比较匆忙,时间比较短,给病人解释的时候耐心不够,给病人解释比较少,病人就会对你不满意。有时候可能病人不敢说你对他有一些方面的解释不到位,但是可能在他心目当中,你不是一个很称职的好医生。所以我尽量努力做到给病人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解释,而这是我们都需要去做的。这是希波克拉底誓言,大家可能都看过,也可能都背过。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准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和害人的行为。所以我们作为医生,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对他们应当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我们也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在治病过程当中,我们的所见所闻,不能与行医义务有直接关系,凡我们认为要保密的事项,坚决不予泄露。现在有些医生看病的时候,会将自己看到的名人的照片和病例放到网上和微信群里。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里也有这样的情况,曾经受到了当事人的谴责,受到行业严重警告和批评。本着医学道德,你们需要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为病人保密,当只有你了解这个人,你不能够透露给第二个人,包括你的好朋友和家人。所以我们怎么样成为良医?需要敬业奉献的精神,当然也需要越来越好的专业知识的技能,也需要不断创新的意识,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谐的医患关系,团队和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身心状态。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医学生,我们要有大医的情怀,要有大志,大的志向,才可以成大器。我先讲一讲敬业奉献的精神。40年来的行医经历让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当你把医学作为一个事业来做,我相信你能把它做好,当你把它作为专业来做,也一定会做好。但是如果你把它作为一个职业,当然你也能做好,但是大家不认为你是完美的,或者不认为你做得很好。所以“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其实你看病的过程当中,病人给了你很多的知识,给了你你所需要的技术,你所需要的经验,在你的成长之路上,病人给了你很多,在你没有求的时候,病人已经给了你这些。而你需要做的是尽责任,是对病人及其家庭、社会的承诺和使命感。现在临床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够。比如值夜班,你在值班的时候小憩,可能这时有几个病人比较危险,家人的家属或者护士有问题去叫你,你本该立刻去处理,但是如果你不愿意起来,或者起来很晚,有的时候十分钟的延迟,病人已经出现了状况,再去抢救,病人已无力回天。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医生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的工作关乎着生命,不能有任何的差错。我们和修机器不一样,在上大学之前,我做过工人,修纺织机器,机器修不好,没事,再来,有的时候可能修的过程中,运行两下又坏掉了也没有问题,但是你给病人手术开刀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所以当我们行医出了一次差错事故,也许那只有千分之一的概率,但对于病人和家属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我们有深切的体会。所以我们作为医生资历越高,行医越小心,越胆战心惊,生怕有什么差错,生怕有什么遗漏。所以医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对你这个职业不断认识的过程。现在有住院医师的规培,我们的硕士和博士都要经过住院医师的规培,规培会要求你24小时在医院,随叫随到,任何时候,你都没有任何理由休息,哪怕是半夜和周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劳累放松警惕,或者在专业上不思进取。相比国内的情况,在美国当医生是非常艰苦的,不管你年资有多高,都需要严格要求自己。有一些医生读了四年本科以后再学医,有一些人可能工作了多年再去学医,还有一些其他国家去学医的或者去进修当专科医生的,学成以后,留在美国当医生。我曾经和他们那儿的住院医师聊天,他们一周只有半天的时间休息,可以去买东西,洗洗衣服,而且他们现在还是在用传呼机,如果这半天中有事,你必须马上赶到。而且他们早晨基本是四点钟起床,抽血以及三大常规,全部都是他们自己做,做好以后,七点钟多一点,上级医生查房,要汇报,晚上值班基本到十一、十二点睡觉,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有时候半夜有事,也得立刻起床,那里的住院医师非常辛苦,专科医生培训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在他们那里的时候,他们有一位南美洲的医生作为专科医生,他原来很胖,两年下来瘦到皮包骨,因为他睡眠很少,而且虽然他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但是一直没有按时吃饭。很多人做手术的时候打瞌睡,睡着了,还被上级医生用手敲,用血管钳打手。当了医生就意味着奉献,你穿上了白大褂,你就选择了没有朝九晚五,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的职业生涯,做好舍弃的准备,才可以做好医生。另外我们医学生做住院医师规培的阶段,就是名副其实的住院医师,对分管病人的细节变化要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虽然有上级医生,但是你必须要得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如果你没有办法判断或者判断错误,你需要及时观察,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对于所有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资料,你都要做到细微处见分晓。我以前基本每年做六百台左右的手术,其中一百台左右是肝脏移植,手术都是晚上进行,有时候半夜两点钟做,有时候十一点做,做到第二天凌晨,并且第二天你还要上班,那个时候我们睡眠非常少。我们做手术,特别是做移植手术,一般都没有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我们的供血来了,就必须马上手术,这是我们的工作,就需要把医院当成家。当然我不能够要求每一位医生,每一位同志都能够做到这样,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力要求自己。我们还有一些研究生,经常夜里面讨论病情。有时候我们第二天早晨去查房,看到科里面很多医生早晨眼睛都是肿肿的,说明夜里没有睡觉。现在我们每年大概要做两百多台移植手术,经常晚上通宵,白天还在上班,该看门诊还要看门诊,该做手术还要做手术,该查房还是要查房,有时候还要参加一些学术活动,这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在看病的过程中,永远要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我们做的手术对象主要是肝癌病人,肝癌病人80%都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手术当中,经常会有血液喷到眼睛里,如果有这种情况,你不能想到首先冲洗眼睛,你要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如果你耽搁两分钟,病人可能出血过多。当病人把自己托付给你,你就要对病人负责任,这也是病人对你的信任。第二,我们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我们前面讲了,我们要有奉献精神,但是只有奉献精神是不行的,你还要有强硬的本领。医学生的周期大家都知道,一年行医,百病能医,你做了一年的医生,你可以看很多病人,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大医院;但是十年行医,寸步难行,因为十年你看到很多难治的疾病,很多疾病被你误诊,或者被别人误诊,到那个时候,你看诊的时候会更加小心谨慎。医学学习周期大概是三到五年,规培现在大概是两到三年。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对疾病的认识,包括你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变化的,你不能用三五年之前的理论解释现在的疾病。当然基本的知识没有什么变化,比如说解剖,解剖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组织胚胎学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生理和生化往往就会有所变化,还有一些病理学上的知识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也要不断的加强实践,提高技能,思路宽一点,你才会好一点。我们怎么能够时刻掌握医学发展的前沿呢?各位研究生都在看文献,我们成为医生以后,当然也需要看文献,但是可能更重要的在于你怎么应用对临床有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医院和学校提供的专业数据库资源,善于学习和阅读,遇到问题去读书,碰到问题去查找。我们的脑子不一定完全清楚,所以你要在诊断之前做一些熟悉和预判。我们只有掌握扎实的技能,才能善于总结提高,不断增加本领。我们现在实施了两千多例肝脏移植手术,有多项创新的技术。我们是第一个应用“废弃肝脏”,即成人-儿童部分肝移植的医学团队。有一些好的肝脏移植剩余物,可以“废物利用”,用于小孩儿的肝移植。这是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国内第一个“一肝两用”,我们把一个肝脏分成两半,分别移植给需要的病人。我们肝移植手术的三年,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做的第一例肝脏移植,到现在马上快要18年了,是2001年4月份做的。当时患者是49岁,肝癌七公分,很多治疗已经没效了,只有做肝脏移植,我们当时刚刚开始尝试肝脏移植,我说成功的可能性只有50%,你要想好,他说他愿意为医学做出奉献,他愿意拿生命奉献。在做第一例移植之前,我们中山医院在我前面做了两例,一个活了四十几天,一个活了十几天,都是没有成功。我做的这个移植是中山医院的第三个移植,是我自己的第一个移植手术。那是18年前,我们团队非常年轻,我带领大家做这个移植,成功的把握只有50%,但是病人信任我,这个病人今年差不多67岁,他现在还挺好的,他每次过生日,都要叫我们一起去。这是第二例肝脏移植,当时做手术的时候患者是22岁,她的妹妹因为疾病死亡,她走投无路,只能做肝脏移植。我们的手术也是2001年做的,现在也是快18年了,患者现在约40岁,当初手术后十年,她结婚怀孕,生了孩子。首先病人对你信任,你才可以把比较高端,比较难的手术完成,所以我们要感谢病人,病人与我们风雨同舟,看到他们生活得比较好,比如他的生日和她的结婚生子,我们非常高兴。每次病人痊愈来回访的时候,我们都感到非常愉悦,我们有一种很高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比一位建筑师完成了非常优秀的建设设施还要高兴。所以在座的各位,你们将来成为一名医生,主刀的时候,主诊看病的时候,你把疑难的疾病看好了,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有个病人我们当时给他做了检查发现了肝硬化,肿瘤有3枚,年龄比较大,我们要给他做活体肝脏移植。活体肝脏移植在2002年的时候,全国没有做过几例,特别是成人到成人的手术。其他的地方做的大概六七例,都是请了国内外的医生,如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团队来完成,不是自己主刀完成。我们这个是我们团队自己主刀完成。当时我们第二天要做手术了,前一天我们的副院长,也是现在肝脏外科的主任非常担心,我们原来没有做过活体移植,他怕失败,问我们需不需要请韩国非常有名的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的团队过来,我说第二天就要进行手术了,还请什么?所以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有比较扎实的技术和基本功才行。不说百分之百,但是你给病人做手术,一定要有99%的把握,才可以给病人尝试新的技术,病人不是让你做实验的,病人让你做手术,他是信任你,你要把他作为一个生命来珍惜。当时这个手术涉及到两个生命,一位是父亲,当时55岁,儿子当时32岁,儿子是肝硬化,父亲也是肝癌,我们给他们做了活体肝脏移植。现在整整十六年了,父亲现在还健在,非常好,已经七十多岁了,儿子也已经48岁了,现在开了一个饭店。这是上海市第一例成人到儿童的肝脏移植。很多上海的“第一例”,包括很多全国的“第一例”,都是我们做的。这个父亲把肝脏移植给儿子。当时移植后的第五天,小孩儿脸上还全是黄疸,就可以拿着手机给母亲打电话,当时他在监护室里,他父亲跟他住在一块。这是移植后的第十一个月,父亲抱着小孩儿。这是移植后的第十五年,儿子跟父亲已经差不多高了,也差不多十五六岁了。我们看到这样一些病人,通过我们的治疗,能够得到拯救,还能够健康地成长,我们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大家看这个孩子,如果不做移植,这个小孩儿肯定已经死了,当时没有其他办法救了,他是先天性的肝脏闭锁症,脸色很黄,肝脏肿大。这个女孩儿是药物性黄疸,我们给她做了活体肝脏移植,她父亲给她移植肝脏,这个女孩儿后来比她父亲还高,这个女孩是昆山的,现在已经上大学了。这是我们做的废弃肝脏移植手术,废弃肝脏通过手术,把肿瘤去除再进行移植,这是第一例,手术以后病人状况非常好,而且愿意把废弃肝脏的一部分捐献给同为病患,与他非亲非故的一个孩子。第三,我们讲讲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鼓励我们要不断创新。我们国家现在有创新,但是我们的原始创新水平和美国、日本相比差距还是很远。所以在座的各位研究生,在你们身上承担的使命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医学上来讲,我们要进行医学研究的科研创新,这些创新,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在临床上我们碰到的很多很多的医学难题。比如说肝脏肿瘤,大部分病人来的时候都是中晚期,不能手术,有的还可能有腹水,有的还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的地方。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家属用乞求的眼光看着你,希望你能拿出一个最好的方法给他。而我们医生在这种情况面前,在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感到非常无奈,我们内心里感觉到,如果有很好的方法可以给这样的病人解决问题,对于病人来讲,一定是最大的幸福,对于我们医生来讲,也是最大的安慰。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把临床和基础的研究结合在一块。我们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在做一些研究,结合临床的问题,以期望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这就是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从开始设想到实验,再从做实验到用一些结果去验证,这是你们作为研究生必备的思路。从创新来讲,我们往往不能单打独斗,我们可能和师兄,师姐一起,经常向他们请教,以及向老师请教,这些请教是必须的。你们作为研究生,没有接触过临床,虽然从书本上获得很多知识,但是你不知道哪些可以使用,哪些切合实际,所以在这些路径、选择、思考中,你们必须要有一个请教的态度。所以很多学生作为研究生,我们需要考验你的综合能力,所谓的综合能力,就是你怎么和病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在三年当中,五年当中,可以做出很好的成就,可以发表很好的论文,这也是因为和大家一起合作,和病人沟通,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作为研究生,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创新独特的思维。创新要有很好的基础,你们要读很多文献,你们要了解我们以前的研究和以前的实验,失败在哪里,成功在哪里,还要结合我们的临床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这是你们需要做的。我举一个例子,肝癌的诊断。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问题。我们现在大部分的病人是晚期,但是你怎么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如果我们能够早期筛查,把很多病人在早期的时候发现并治愈,效果就会非常好。还有病人到了晚期,往往3到6个月就死亡了,但是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可能延长他的生命,提高他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另外就是肝脏移植手术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复发转移的问题,复发后转移影响着病人的生存时间,影响他总体的生存率。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我们诊断过的病人中,有五千多位能够活过五年,一千六百多位,手术以后活过了十年。其中小肝癌占的比例是65%。我们怎么样能够尽早发现病人的癌症病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小肝癌的五年生存率达到71%,大肝癌只有39%,差不多一半不到,但是我们如果可以早期发现,就可以更好地挽救他们的生命。近十年来,小肝癌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8%,这和以往相比明显提高,但是它是综合因素所影响的。比如小肝癌变小了,原来小肝癌平均四公分,现在小肝癌最大只有三点几公分,平均两公分,我们手术以后,他的生存率越来越高。还有手术后的综合治疗,复发转移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再比如说液体活检,液体活检可以尽早地发现早期肝癌。这是我们研究生做的研究,建立miRNA肝癌分子的诊断机制,诊断的七个Panel,可以早期诊断肝癌,我们把它转化为临床有用的产品,进行临床验证,再去做登记,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批准以后可以注册。这样我们对于肝癌的诊断,又多了一个武器,对于早期诊断,对有肝癌背景的这一部分病人进行诊断,能够较早地发现病人。第二个问题我就要讲讲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发生率高,30%到60%,恶性度高,切除率低。对此我们做了一些研究,研究它的癌拴形成机制,如何阻断癌拴的形成,以及癌拴形成以后的特点,我们都在进行研究。在临床上,我们研究把癌栓去除后怎样进一步治疗,以往癌栓取掉以后,一个月又复发,但是我们通过医治复发,我们埋泵,埋导管,然后持续灌注,持续化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率,使他的五年生存率从0提高到了26%,一年生存率也可以达到70%多,这种方法得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是肝癌肝移植的问题,肝移植以后,我们要用免疫试剂进行检测,肝癌病人很容易复发,免疫力降低。我们需要去了解复发相关的分子,以及复发的机制,对此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大量病人的验证,我们提出了相关标准,后来被命名为上海复旦标准,这就是适合我们国家国情的肝癌肝移植标准。这个肝癌肝移植标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我们国家第一次提出,2006年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我们进行了多中心的验证,然后我们又进行研究寻找肝癌肝移植复发的指标,比如说XIAP,CTC,都是肝癌阳性复发指标,然后我们找到了一些治疗方案,比如说索拉菲尼方案,我们用雷帕霉素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它有免疫和抗肿瘤的作用。最后用到了临床,我们使用索拉菲尼做了389个肿瘤的靶向治疗。我们通过研究,确定了新的方案。这些方案来自于对临床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临床的探索,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案,这样能够降低病人的复发率,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我们通过一些方案,进行前后比较,五年生存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比如说,在于应用方案之前,五年生存率63.2%,应用以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9.8%,这一整套的方案让我们获得了2012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我们的文章第一个发表在HEPATOLOGY杂志。从2013年发表以后,我们的文章五年被引用了240次,是TOP1%的引用论文,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癌中的一些研究和应用,目前我们已经常规应用到临床,治疗循环肿瘤。另外我们自主研发了仪器,叫做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仪器,这个仪器是我的研究生团队大家一块做的,这个仪器已经开发出来了,我们准备注册,它通过阴性富集和阳性富集捕捉细胞,来进行循环肿瘤细胞监测。之前国外的仪器已经下架了,在临床上不用了,我们的仪器出来以后,我相信可以在全世界应用和推广。另外大家看看,肿瘤研究领域的人可能知道,现在比较热门的就是肿瘤免疫治疗,今年两个诺贝尔奖,都是关于免疫治疗的发现,PD-1和PDL-1,这个靶点被发现,以这个为基础,人员创建了抗体,主要是针对细胞表面的PD-1或者PDL-1。这种药物刚刚面世,但是它在临床上有非常好的效果,对多种肿瘤都可以起到一个免疫的作用。我们2007年,已经开始研究Treg(调节性T细胞)和PD-1或者PDL-1之间的关系,我们在2009年发表了相关论文,并得到了一些应用,被引用了820多次,也是高引用论文。当我们抓住热点和难点,尽早做研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是我们研究获得的多个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的一些奖,教育部的自然科学奖等等,还有很多大的项目,包括我们发表的很多SCI论文,这里的影响因子也很高,平均影响因子已经超过了6,单篇引用都比较高。曾经有人统计过关于肝癌全球发表的论文,我们这边好几年一直排在前一到三位。全世界发表的论文,在肝癌领域排在一到三位的,一个是我们,一个是我们汤钊猷院士,王院士应该也排在前面。接下来我想讲一讲医德医风和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问题。著名的教育家Osler说过,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你要把看病当做一个享受,当做一个艺术。我们现在慢慢体会到,我做手术的时候,我感觉我最轻松。当我碰到一些难题,一些比较困难的手术,才可以提起我更大的兴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做手术,喜欢挑战?因为当你能够解决一个一个困难和一个一个难题,这会给你带来非常大的成就感。我们在行医的过程当中,要有一个良好的医德医风,首先你要把这个病人看成是一个人,不单纯是看病,主要是治人。医德和医术相比,首先要医德,医德一定排在第一位。但是医术也很重要,没有良好的医术,医德也体现不出来。所以如果你既有良好的医德,又有精湛的医术,你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好医生。好医生发不了财,我到今天也没有发财,各位当医生,不是为了发财,但是我相信你生活一定是体面的,你当医生,到一定的时间,在上海一定是可以买房子。如果医生生活不体面,我们当不好医生,所以不管社会怎么样看待我们,我们要成为自己心里的好医生。现在越来越重视医生的培养,比前几年好多了,社会的风气以及社会对医生的看法都在慢慢发生着改变。所以对于医生来讲,你首先要做好自己,社会上对我们医务人员和医疗行业的看法不太好的原因是,确实有一部分医生,没有很好的医德,自己本身的医术水平不高,而且医德特别差,更重要的是对病人不负责任,没有把病人当人来看待,所以很多方面出了很多问题。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很重要。其实在中山医院,我对我们的员工要求比较高,首先自己要比较整洁,要体现出你是一个知识分子,你起码要整洁一点。你站到病人面前,起码要有一点素养,你的言行举止都要有修养。衣着、仪态、仪表,你都要讲究,我所谓的讲究,不是你穿高级的衣服,戴高级的领带,穿高级的皮鞋,而是你当医生的时候,起码领子不能一个高一个低,你不能穿时髦的破洞牛仔裤,或者旅游鞋,这在中山医院都肯定是不被允许的。我们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些事例,一些医生夏天不注意,穿短裤和旅游鞋给女病人体检,病人会马上投诉,因为你对病人不尊重。所以我们有很多要求。当然你现在是学生,做研究,做实验,不要紧,你可以轻松一点,但是作为医生,不管在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或是英国,医生查房的时候,不管穿什么衣服,都是非常整洁的。我们中山医院每周换两次工作服,都是熨好的。所以在这方面,以及在你的言行举止,行为素养方面,我们一定要表现出高品位,使病人信任你。我们的研究生,我相信很多时候,你们掌握了一些技术,或者参加了手术,你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在同一个宿舍的时候,你开了什么刀,看了什么病人,你回去肯定要交流。当然这个交流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书本的理论,来源于前辈多年的经验积累,多年的研究,才形成良好的理论。同时这些理论更多来自于病人。你做手术和诊病的时候,你所有的经验和本领也都是来源于病人。在临床上,我们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灵感也是来自于病人。所以在这一方面,大家一定要尊重病人,感谢病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不能对病人颐指气使,不能对病人产生不耐烦的态度。病人看病的时候,如果问的问题你觉得很啰嗦,我们也不能对病人的态度非常冷漠,你要耐心地引导。我们要关心病人,如果病人家庭比较困难,我们做了手术,我们可以集资,给病人资助。我当时评了全国劳模,有一万块钱的奖金,我给了这个16岁的小孩儿。这不是做秀,而是我非常愿意帮助这些病人,你帮助了他以后,你会感觉非常安心。所以我们看病的时候,既快又慢,诊断的时候,你要快而果断,解除病人疑虑的时候,你要不厌其烦。我现在当了院长,我要求医生看病的时候不要限号,有些病人外地过来,提前一个星期来了,他如果这次看不到你,又要等一个星期,所以我们这儿的医生要多理解病人,你多花一点时间,病人可能在这儿少等待一个星期,甚至少等待两个星期,而且对病痛也能够得到一个及时的救治,病人既可以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也可以减轻肉体的痛苦。我希望在座各位年轻的研究生,将来成为医学骨干和栋梁的时候,也能时时刻刻要记住这一点。我们要察言观色,做好良医基本功,什么样的病人需要我们的安慰,什么样的病人需要郑重提醒,什么样的病人治心重于救人。老病人一来,他不说话,我就知道他大概是什么样的病痛。有的时候病人告诉你,我已经不紧张了,其实他最紧张,心里最不踏实,最害怕,所以你要能够了解病人的心,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看病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病人,我们怎么对待病人,都需要我们平时察言观色,平时的体会,积累成一些经验,给病人治病。我们还要有同情心,同情心往往来自于心底的理解,这是我的老师余业勤教授,他是非常著名的专家,他因为胆囊炎去世,去世之前插胃管,他说看了无数的病人,他才真切体会到病人插了胃管的感觉。只有我们自己成为病人,才可以体会到,你给病人做的检查和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所以我们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方面,病人的痛苦你要了解,理解,并多多安慰。你的安慰,可以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宽慰,原来十分的痛苦,可以因为你的安慰而减轻七八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思考我们如何塑造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时候,你就想,如果你家人去看病,你会怎么对待?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你就能够理解应该怎样对待病人。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是伙伴、朋友或是亲人的关系,你对家里人是什么关系,你对病人也应该一视同仁。以后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病人,有很富的病人,有很穷的病人,有很多是领导,也有很多是底层劳动人民,我们都应该做到一视同仁。我相信中山医院的医生,不能说百分之百,但是绝大多数都能做到这一点,这样去理解、信任、相互尊重,和病人一起抗病。我通过平时和我们一些医生接触、沟通,相信我们中山医院大部分的医生,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最后,我想讲讲团队协作。团队协作,就是指是我们的同事,我们看病,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你是一个团队,有护士,有助手医生,还有手术下来到病房的护士,还有检验检测的技术人员,你们是一个团队。你不要以为自己本领很高,本事很大,就瞧不起与你合作的人,我们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很多医生,认为自己当了很多年医生,在中山医院处理过很多病人,你来看门诊的时候,病人里三层,外三层找你看,就很了不起,你要知道,你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医生,是因为有医院给你作为影响和品牌,当你离开了中山医院,到了一个偏远的医院,或者我们的下级医院,你就会失去你骄傲的资本。比如我是樊嘉,我在这儿,有很多病人找我看病,当我到了比较偏远的地方,肯定没有这么多病人找我看病。尽管你的名气很大,尽管你的本事很大,但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平台,大家综合的配合协作,你才能够做到那些成就。所以我们不管是做研究,亦或是做临床,我们都是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很多工作。不管我们在什么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上级老师,另一方面一定要把同事团结好,也要提携比你年资低的医生。你们现在是年资低的,十年以后,会有新进的医生,你要提携他们,和他们协作配合好。我们团队培养的人才有杰青,有优青,有长江学者,我们共同协作,发表了很多论文,而这就是我们的影响力,我们医院强调的文化理念,也正是我们努力在做的一些工作。医生在看诊的过程当中,对身体负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有健康的体魄。除了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身材,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医生,在心理方面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受不住压力。你们千万要知道,在你们一生过程中,你的学习仅仅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相对你的一生来讲应该是最愉快的、最轻松的,而每个人都是这么走出来的,我们都是从本科,硕士到博士这么过来的。我感觉人生中最轻松,也最单纯的,就是学习,就是做研究,因为没有别人干扰你。我们要做到做到心智成熟和心智健康,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我们要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学会舒缓压力,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实验有的时候不一定顺利,即使做不成功,也可以选择延缓一年、两年,甚至三年,所以没有必要紧张。我们还要有健康的体魄,适当地进行锻炼,年轻人千万不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生活作息一定要有规律。最后,我还是讲一讲怎么样成为一名良医,医德为本,修身为上。病人为本,修术为本,我们以病人为本,以勤为本,以修业为上。作为学生,我们要一辈子坚持学习,不能放松,我们很多学生非常优秀,但是工作后放松了自己,放松了两年以后,再阅读一些文献、做科研、写标书,一定会落后。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的学生当中也有这种情况,我一直跟他们讲,你们不能放松,一定要坚持,还是要和读研究生时一样。同时我们要处理好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很多学生都到了谈恋爱,组成家庭的时候。那我就和大家讲讲恋爱的问题。我不排斥大家更好地谈恋爱。谈恋爱谈得好,能够促进你向上;但是有一些恋爱谈得不好,肯定会拖你的后腿。我举一个例子,有一对八年制的夫妻,他们一个是年级第一名,一个是年级第二名,一直是第一和第二名。谈恋爱没有影响到他们,而且使他们能够发展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后来他们两个毕业以后到了美国学习,拿到了博士学位。他们两位都发表了比较好的文章。到了美国,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医学统计,两人都再去医学统计专业学习了一年,拿到了医学统计的研究生学位,回来以后再参加培训。在规培中,两人打分也一直是第一、第二,当时我们想破格让他们两人留在中山医院,但是因为我们有规定,他们不能留下来,因为他们在规培之前,已经拿了结婚证书,最终他们中的丈夫到了九院。在九院的半年时间里,他参加了所有的青年人才计划。前一段时间,他从肝癌转到了整形领域,跨度非常大。他做课题设计,写论文,仅仅半年时间,他去参加考核的时候,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他照样是第一名。我们只要专心致志于事业,两个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就能够相互帮衬,相互竞争,就像他们一样。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要相信一定可以把未来的事业做好。我们永不言弃,尽所能给病人以希望,厚积薄发,探索创新,永不止步,无畏付出,敢于直面挫折和失败,尊重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这些都非常重要,也正是我想和大家共勉的东西。我在这里主要讲了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讲的这些东西,大家不要害怕,觉得当医生要苦一辈子,其实并不是这样,你们作为医生,也有非常轻松的时候。你可以坚持你的业余爱好,例如唱歌、写字、摄影等,我相信这些爱好会促使你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也能够促使你触类旁通,在当医生的过程中做得更好。祝愿我们的研究生都能够有所成就,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来源:复旦研究生)
曾有一名医学生,为屁的问题困扰了好久,因为消化科门诊患者总是问:“大夫我的屁怎么这么多?”而有人给出了幽默的答案,@卖橙子的小龙女:“屁屁屁,屁乃人生之宝!有屁就放心情舒畅,没屁硬挤,锻炼身体!屁声一响大家鼓掌”。读大学离不开毕业前的毕业论文这一关,而毕业论文避免重复又是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事,为此,不少大学生绞尽脑汁。在论文的选题上,许多大学生都想做一项深入的研究以此来证实自己的实力,但是,并不是每一名毕业生都可以驾驭得了过于深奥的课题。有些时候,优秀的毕业论文并不是研究的多么前沿,它们可贵的地方并不在于课题有过么的深奥,反而是以小见大,那些细微处见精神的论文更容易取得成功。近日,有这样一篇毕业论文在互联网热传,引发激烈争议,专家们却纷纷表示若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这篇毕业论文便是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据悉,该论文其实写于2007年,并非近期大学毕业毕业论文,而论文的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的在职硕士,该研究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曾有拜读过该论文的网友称:“看似无意义的被嗤之以鼻的事物,深究起来,是严肃的事”。谁说“屁”不能研究往往会有许多人质疑,为什么一名硕士会选如此一个话题,可是细想起来,为什么不能呢?网友@一口气吃掉一个橙子:“总是有些自诩很牛逼的人批判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篇文章这么新奇,答辩老师肯定很有兴趣的,最后还能得到优秀,也足以证明比某些只会网上吹嘘批判的研究生强多了。”而这名研究生正是社会学专业,做社会学研究,当然不是研究屁本身,而是屁背后的社会现象,人格心理。不要看成:研究个屁许多网友第一眼看到论文题目,都没想到,毕竟题目有些思路独特,网友@毛不易的大鱼刺:“我看成了:研究个屁。”其实,对于学过社会学的人来说,细细品味这篇论文,会发现这名毕业生在论文里把社会忌讳切入到论文里的角度是非常的好。毕业时很好地运用了他所知所学,并采用了一套较合理的逻辑和新颖的视角去说明,有社会学意义,从食物——行为——阶层上形成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框架。老师:论文很优秀曾有位女博士,写过这样一篇毕业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当时也曾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认为高学历的毕业论文怎么能如此大众化,然而,最后这些毕业时都取得了成功。就如同高考作文一般,另辟蹊径剑走偏锋,网友@不吃小鱼干的kitty猫:“本院学妹想要发言,其实这篇论文老师们提起过很多次。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里面“屁”在话语体系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还有社会结构问题。其实,论文内容还是很有深度的”。大学里不正是需要这种思维吗,以小见大,如若能研究出独到的看点来,研究屁,又有何不可?
也许,真如哲学家埃德蒙·柏克所调侃的:世间伟人无小事,莎士比亚连上厕所用几页纸,那也是研究大课题。比如鲁迅的择业问题,也是如此。“前医学生”鲁迅,为啥在26岁那年,几乎毫无征兆地,突然抛弃医生职业从事写作?这个谜题中外学界已经争论了近100年了。可以说,中国文化史上,确实还没有一个人,可以像鲁迅这个人这样,无非就是不爽换个职业,结果引来近百年的聚讼纷纭,中、西、日关乎于此的研究书籍与文章层出不穷,“我以我血”养专家。前一段,偶然读到著名中文系教授、公知葛红兵先生一篇题目为《话语领袖与圣人迷信》的文章,里面有一段高论,讲到鲁迅弃医从文旧事,他是如此说的:“鲁迅的弃医从文,与其说是爱国的表现,不如说他是学医失败的结果。相比较而言,他的医学成绩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此文收在他《横眼竖看》这本集子里(花城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55页),其实很早以前就广为人知。他的意见,其实也代表了很多瓜众的看法:鲁迅之弃医从文,“真相”压根就是他能力不行,而我们长期都被蒙蔽了。可事实果真如此吗?1906年的那个春天,中国第一代愤青周树人先生离开日本仙台医专,回到东京,告别他数年的医学生身份,正式开始以写文章谋生、获名、立志的煮字生涯。一个可能平庸的预备医生,将手术刀从人体移向民族肌体,解剖社会与人性隐蔽、黑暗的真相与内情,铁笔担道义,文章惊海内,最终以“民族魂”的大旗裹尺谢世。那时还不兴医闹,医生还是高等职业,关于周先生的突然想不开,一直是个谜团。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我们一直被教育说鲁迅先生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他体悟到做医生只能医治少数人,而文字可以唤醒同胞之灵魂,所以毅然“我以我血姬轩辕”,做起了公知。只是后来,日本方公布了他在仙台医专的成绩,表明周先生并不优秀,所以舆论又开始甚嚣尘上传出一种反扑的声音:周先生在一所二三流的医专里,都只能考到这样的成绩,往后的难度让他不寒而栗,于是不得不知难而退了。哲学家罗素早就告诫我们,没有一种结果只会有一种原因。关于鲁迅的弃医从文,就我的阅读所及判断,成绩因素固然是有影响的,但绝非主要因素。当最早靠炒作在学界扬名且当是学者中,最雅擅此道的葛红兵教授,昧着文献材料再说偏激话,立异为高,也许真是不甘寂寞又山穷水尽没啥东西可做噱头了吧。很明显,倘若在异国留学开始成绩不理想,这点区区小挫折,就足以让周先生自暴自弃退学转业,我们也未免太看轻了这位光复会资深党员的毅力和蛮劲吧。我浅薄看法,认为有几大原因是值得追究的。一,个人性情因素:志不在此而误打误撞因为父亲被中医拖垮早死,鲁迅自小就对医学有关注,但是这种情感还只是像许寿裳说的“恨得中医”。他长大成人后,其实从未有过想学医的举动。1904年前后,他已经24岁,转入日本仙台医专学校,其实是他人生第一次投报医学。在此之前,他也有很多机会,但是从未萌生过此想法。他在早年,因为科举废除,仕途之路堵死,进新学堂,不断转换专业,但就是没有考虑过学医。开始,他进水师学堂学军,继而入矿路学堂学工,1902年到日本,开始也是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学军事的,只是1904年毕业时,按规则本该进东京帝国大学学矿冶的,只是看到了东京中国同学那么无聊,不大愿意为伍,才去了那时还没有留学生的乡下小镇仙台,开始了学医职业,但也坚持不到两年,就主动放弃了。图:鲁迅在仙台医专留学时的成绩单也就是说,所谓“弃医从文”的表述,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周先生自小及长就没有想过学医,学医也只是他频频转换的专业中的一种。我们看他弟弟周作人的回忆里,也会知道,他的性情和兴趣,既不大适合医学,也是志不在此。鲁迅在学校时,学得最好的是伦理学,有 83分,其余德文、化学、物理都仅得60分,而藤野先生教的医学解剖课还不及格,只有59.3 分。可以说,他进入仙台学医多少是有点误打误撞的意味。 二,外部因素影响:“三大事件”的直接刺激导致周先生放弃医学职业,不仅只是性情问题,还有一些突然事件的直接刺激,让他难以忍受毅然转向。1,“幻灯片事件”。这个事件大概所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耳目能详的。据他自己说,在仙台上课时,有一次课堂上放映影片,他看见他久违的同胞一脸麻木地观看俄国奸细杀害中国人,使他感觉到实现强国强种第一要务在唤醒麻痹的灵魂,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他改变志向投身文艺。虽然后来日本方面调查说当时仙台医专其实连电影设备都没有,周先生是杜撰,但真相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周先生当时的心境应该确实差不多就是这种状态吧。2,“漏题诬陷事件”。关于这起事件,在著名的《藤野先生》中,周先生也义愤填膺地作了追述式的控诉,表明对他自尊心受到的伤害之深始终难以抚平。这次事件起于解剖课老师藤野严九郎出于对异国学生的关爱,曾主动课后帮助鲁迅修改、订正课堂笔记,导致后来考试时流言兴起,甚至还有匿名信,说藤野先生事先给鲁迅答案作弊。这件恶作剧式的闹剧让鲁迅感到了深切的耻辱感。图:在藤野先生故居前共植丁香树3,“《取缔规则》事件”。还有一件突发事件,让当时仙台学医的鲁迅备受刺激。1905年前后,日本政府接受清政府关照,颁布《清韩留学生取缔规则》,意欲管控甚至驱除反清学生。当时的日本中国留学界,掀起各种抗议、退学运动,陈天华就是为此而蹈海自杀的。鲁迅当时也参加了”维持留学生同志会”,积极响应。可以说,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各种事件接踵而来,实际他的心境并不轻松,学医生涯一点也不开森,所以在外部各种刺激下,离开仙台,弃医从文,也是非常好理解的一件事。三,深层目标驱动:以笔作枪唤民救国周先生是抱负远大、意志坚韧、性格执拗之人,无论是成绩因素,还是外部刺激,其实都只能是小挫折,根本不足以完全动摇他的信心,让他弃医从文。能让他放弃旧念重新出发的,也确实只有他自己的深层意识在起作用:学医也好,学工也好,实业也好,学得再好,终究只是独木难支,在万马齐喑究可哀的中国,这些根本就是针投大海,无济于事。把人治好了又如何呢,难道不是多一个给人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这么一想,这医学还怎么学得进去?在当时的处境中,不难揣想他的心情和想法:他能做到极致的,唯有拿起笔杆的武器,力所能及唤醒、改变那些麻木的同胞,在国家山崩海啸之际奋起抗争,求国家、人种、文化之不至于灭亡。可以说,造成鲁迅的弃医从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是多种因素、多重刺激累积而致的决定。而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个宁死不屈的民族主义者,他的转向,是遵从他的救国救民策略的。1905年,在弃医从文的前夕,有一次从仙台回到东京,车过水户这个地方时,周先生曾不顾麻烦,特意下车。那天傍晚,他踽踽独行,一路问询,找到了明末因为乞兵最终老死日本的爱国者朱舜水之墓,忧伤地静立在晚风中,默默凭吊。图:日本朱舜水墓——德川家族墓地唯一外族人,鲁迅当年专程凭吊之地这个时间点,他专程去了那里,绝对不是偶然的兴来即往。他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一辈子放弃了太多,矿业、医学、可期的京官、舒适的生活、尊贵的荣誉、良好的心情,但他从来没有放弃的,是自己的祖国。为纪念#鲁迅诞辰139周年#,这套“鲁迅经典全集》,原价300元,先99元包邮限时推广中,两三餐早饭钱,一生经典送回家,岂容错过?直接下单即可:
生物化学教验室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科研课题移植到第二课堂教学中,开展“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的论坛,为提高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课堂 生物化学 科研能力 一、开展生物化学第二课堂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科研能力 培养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一目标显得更加突出。具体到医学教育,要求培养的医学人才不仅要会治病救人,而且要善于发现诊治过程的问题,并学会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是攻克疑难杂症。因此,医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医生打下基础。遗憾的是同学在进入临床医院之前基本上不参加科学研究,即使有兴趣也没有条件,由于缺乏对科研的基本认识和一些必备的科研思路,即便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难开展科研工作。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知识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生物化学的各种现代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迅速向各学科渗透,使生命学科的各个领域的研究充满活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当今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要以生物化学的技术方法,研究思路的传授为己任,全面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众所周知,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抽象,而且学时有限,要想在有限的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易实现。第二课堂除了承担与第一课堂相衔接、巩固专业知识的任务外,同时还承载着第一课堂难以实现的任务,即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素质。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第二课堂教学有其显著优点和独特优势,具有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特点,适应了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引下,为尽快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开办了第二课堂生物化学教学。我们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思路是紧扣教研室的教学宗旨,即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为出发点,目的是培养其科研思维能力及科研写作的能力。这些都是第一课堂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把成熟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移植到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实现提高医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二、开展生物化学第二课堂提高科研能力的实施 第二课堂的开展对象为200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和部分五年制学员。学员按3~5人分组,共分7组。我教研室以“充分联系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并紧扣临床疾病研究现状”为目的,提出“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的论坛题目。由于基因表达调控涉及多个研究环节,因此指导老师又进一步将该题目分成如下子课题:表观遗传学调控(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与疾病;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转录因子、辅助因子对靶基因的调控等)与疾病;转录后水平的表达调控(如RNA剪接加工、RNA编辑等相关内容)与疾病;翻译水平的表达调控(如翻译起始因子的活性调控、RNA结合蛋白对mRNA稳定性的调节、miRNA和siRNA对翻译的抑制等)与疾病;翻译后水平的调控(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稳定性调节等)与疾病。之后的两个月内,由学员自己选择研讨内容,在教员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准备内容,并完成综述或课题设计。本次活动的总结和评价是以论坛方式体现的。即学生用PPT准备中、英文摘要,研究综述的内容或课题设计方案,然后依序上台报告并答辩。报告结束后评审老师就学生汇报的研究内容进行现场提问,并由组员当场回答,以考察通过查找阅读文献,学员对该研究问题的认识深度。评审专家(由各组指导老师及教研室教研组成)根据各组汇报及综合答辩情况打分并点评,总结各组存在不足和优势,让学生既认识到他们尚需继续努力的方面。三、关于开展第二课堂生物化学教学的讨论与小结 在这一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回顾了生物化学理论课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内容,认识到了学习这一章节的重要性,而且对“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这一主题的综述的撰写和答辩,使学生触摸到了科学研究的大门。从之前以为的高深莫测,找不到线索,到入门撰写科研文献并发表,完成了整个过程的跨越。同学们对第二课堂实验教学普遍反应较好,主要是提高了他们对科研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对将来写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后如何申报课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最终使学生的科研素质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其时间花费少,效果良好,受到各方一致好评。我们希望这次教改尝试能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继续坚持下去,不断总结经验与不足,使我校科研素质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
SCI论文对科研工作者的吸引力不得而说,而对从事生物学、医学与药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能让自己的临床医学论文在SCI期刊发表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说的世俗一些,一篇临床医学SCI论文(哪怕是IF低于1.5分的期刊)会为一名硕士带来不少荣耀。当然了,对博士研究生而言,SCI的IF是关系到其能否顺利毕业的保证。一、资料的准备1.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和研究资料收集资料分三步:①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②确定检索方法;③查阅原始文献。收集资料时应注意下列内容: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②在理论认识上支持本文观点的;③前人研究的结论与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说明的;④前人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存在争议和正在探讨的。2.对研究材料的准备工作①对材料的取舍和整理;②对实验观察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③合理选用适当的图、表和照片等。3.提炼观点,明确结果,提出结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实验观察所得的资料,重新核对试验设计中包含的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①哪些观点在理论上成立,在试验中得到证实;②哪些观点在试验中没有得到证实,需要修改;③哪些现象和指标超出原来设想,可能有新的启示,需要进行新的分析。二、构思构思是对整篇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始和结尾的思维。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三、拟定提纲提纲是论文的轮廓,应尽量写得详细些。标题式提纲:以简明的标题形式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用最简明的词语标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内容。提要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较具体地概括出各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实际是文章的缩写。标题式提纲举例:题目…1.课题对象:①课题的提出;②研究的目的。2.材料与方法:①实验目的、原理、条件、仪器和试剂;②实验方法:分组情况、观察指标、记录方法;③操作过程;④出现问题和采取的对策。3.结果与分析:①结果;②统计学处理;③结果的可信度;④再现性。4.讨论(结论)5.参考文献四、拟写草稿1.顺序写作法:按照临床医学论文的规范体例或提纲顺序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验数据。2.分段写作法:论文的中心论点已明确,但对某一层次的内容没有考虑成熟,可先写已成熟的段落,不受顺序的先后限制,采取分段写作,最后依次组合而成初稿。完成全文后,需进行前后对照检查,使全文风格一致,层次清楚,衔接紧密。五、修改修改是对初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文字进一步加工和润色,对观点进一步订正。修改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1.文题是否相符;论点是否鲜明;2.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3.布局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客观;4.用词是否符合医学术语;5.文稿是否符合医学写作规范或稿约。
如果你想要建造一艘船,先不要把人们召集起来采集木料、分配工作和发号施令,而是要教导他们向往浩瀚无边的大海。——《小王子》不知现在的你是否已经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大海?也许你钟情于自己的专业而怡然自得,也许你在为是否转专业而纠结犹豫,也许你已经填完报名表而踌躇满志,也许你畏惧改变而在不喜欢的专业中焦头烂额,但今年春季转专业成功率高达62.5%的消息仍让你蠢蠢欲动。转专业时间临近,山东大学已采取系列措施为同学们保驾护航,重新修订了《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学习管理规定》,更加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转专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工作程序、工作要求、过程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完善。那么,你准备好了吗?因为喜欢,所以我要试一下我是一个“纯正血统”的射手座。为何称为“纯正血统”——崇尚自由,兴趣驱动型。高考结束时的自己,也能够认同长辈们的建议:大学学什么专业都一样,只要你认真努力学出好成绩。然而步入大学后,我渐渐发觉自己并不能说服这副躯壳之下躁动的灵魂。当面对40多本,每本500多页的专业书,我从心底开始不断问自己:这真的适合我吗?当未来失去了方向时,连同动力也一起没入了浓重的雾气中。对数字媒体技术的了解是从大一上学期创新班立项答辩开始的。当时我们的项目设想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心理治疗的相关工作,但作为一个专业水平还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的医学生,在与组内同学讨论后发现我们的设想涉及的专业技术之复杂超出想象,到最后只能遗憾地看它无疾而终。后来以第二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原专业的创新项目,在研究菌落的过程中体会到:发现问题--采集样本--流行病学实验--获取数据--制定卫生方案之间,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应用。于是,我做好了打算——如果继续读下去,就向医疗相关单位的新媒体运营和计算机技术岗位努力。医疗卫生事业确实极为重要,但是性格使然,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就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了解和研究的。文献检索时的方向渐渐变成了智慧医疗,后来人工智能占了主导,再往后英语期末开放式小文章写了AI与human artists的对比分析,发现自己确实已经放不下对这个领域知识的渴望了。真正的喜欢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你要对感兴趣的专业有一个基本认知,至少知道大学需要学习哪些课程,毕业后大概做什么样的工作,大致工作内容是什么,如果充分了解了这些还有兴趣,那才会是真正的兴趣。在转专业面试之前,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自己的目标专业——重点课程、实验室、培养计划、毕业流向、发展方向,甚至已经有了研究课题的雏形。在学长的帮助下,我也了解到多数非传媒类高校数媒专业均更倾向于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尽管我在大一的成绩并不是特别优异,但或许是我的自我规划以及对未来专业的清晰定位打动了评委老师。我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也愿意为这个目标去钻研,去付出自己的全部。这是我对学院的许诺,也是对自己的许诺。面试前复习Java本来在规划之内,毕竟初二的学习和考核距离现在已经有些久远。虽然计划在医学院大雨倾盆式的各种考试中一拖再拖,但我还是非常感谢中学提供给我的较为系统的编程以及ps,Frontpage等的学习和严格考核。现在自己对于未来个人选择的看法是:喜欢且擅长>不喜欢但擅长>喜欢但不擅长>不喜欢也不擅长。如若有恒久的热爱在,不擅长最后会趋向擅长。带着充分准备,我踏上征程2019年9月,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大三的“老生”来说,距离大一下的转专业经历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现在还会有一种极不真实的恍惚感,但我依旧十分珍惜当下的感受,当时驱动我勇敢踏出那一步的,一是对于星辰大海的向往,更多的还是充实完善的准备。因为刚刚从高考中抽出时间的我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太明白在平行志愿上所填的专业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也很容易受到父母,亲戚,周围人,甚至是专业名字的影响(一个高大上的专业名字真的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填志愿的时候看每个学校长达接近百个的志愿单时是茫然的。但既来之,则安之,转专业是在大一下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所以我拥有充足的时间去考量不同专业的区别。如何考量呢?一是慢慢挖掘自己的兴趣(真正未来能给你带来收获的兴趣)。说起兴趣,我听到很多人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你对当前的主干课程是不是感兴趣就好。如果真的没有一点兴趣,甚至有点厌烦,转专业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应该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适合什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一定要有一个大概规划,因为不同专业的所学知识和发展方向真的差距很大很大(越往后学越能感觉出来),所以一定要想未来,至少要考虑你未来是要读研还是就业,就业的话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但如果真的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的话,可以从大类上入手。比如是否会考虑新闻传媒类,经济金融类,管理会计类,电信计算机类……然后根据你可能会考虑的类别尝试抽出时间去听别的学院的一些专业课,看看和你想象中的差别有多大。二是要贴合实际,认真地考量一下转专业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每年的情况是转专业去数学、经济学院最多,确实有较大转专业不成功的概率,其次是电气,当然计算机也有一定失败概率;其他专业还是比较好转的,基本都可以成功,面试老师人很好。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查询一下往年转专业的名单,重点查看自己所在学院的转入转出的人数,如果转出的人数多的话竞争压力会大一些。但威海校区的朋友不能与济南和青岛互转(济南和青岛可以互转),护理不能转出,临床只收取原专业预防和口腔,小语种一般要求降转(除非基础够硬能跟上),其他专业都是没有限制的。走出围城,或许可以这样做对于成绩,不同学院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说最低要求是不能有不及格科目,部分学院要求绩点高于75%,有的要求排名在前50%,排名前10%部分学院可免笔试,但是要面试(今年很多学院都放宽了门槛)。因此大一时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绩点啊!对于转专业考试,可以提前向学长学姐询问往年笔试面试的题目,原则上题型变化不大,这样你可以进行针对性地练习。面试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用急于回答,但是尽可能多说点,向评委老师展现你的渴望与真诚。至于转专业后的学分绩点不用很担心,教务老师都会联系大家进行置换学分的,但只有原课程学分高于现培养方案中课程的、内容相近的课程才可以置换。置换后,置换课程成绩与原课程相同,且不用再修习该课程。转专业之后按照培养计划正常上课,如果碰到补修课程与本学期课程冲突的情况,则可向学院教务办公室申请补修课程免听。可能有些要补修的课程要跟着下一届的学生补,不过我们这里的补修基本上不会出现挂科的情况。转专业后不同专业的补习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转专业之前,比对转出和转入专业的培养计划,先行了解自己要补的课程,可以提前自学,跨度太大的要补的东西会很多(比如人文转理工、理科转医学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专业,既然你选择了转专业,也是对你未来的一个思考,可能刚开始会很不适应,但只要付出的够多,绝对是可以跟上的。若对自己学习能力有顾虑,担心平转不能跟上的同学,可以申请延长修学年限(即降转)。转专业,你拥有的只是一张单程车票。愿你握好手里的这张票,听清你内心的声音,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乘坐适合自己的那辆火车,到达真正属于自己的远方。愿君成功,祝君好运!特别鸣谢:@carbonium14(化学转入计算机)@转经院的小透明(管理转保险学)@又爱又恨Adobe(公共卫生转数字媒体)@碎片@Ricardo是什么让你毅然决然地选择转专业呢?是谁在你为转专业而焦头烂额时给予帮助呢?又是什么困惑让你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定?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来源: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作者 山小招 文 / 受访同学 尚文月 封面图 / 钟启鸣 图 / 王宇欣 张以诺 郭仁杰 编辑 / 尚文月 责编 / 宋沁潞 钟启鸣
昨天今天临床医护都非常关注江西受伤医生的情况但结果非常痛心只是类似事件频频发生却始终等不到一个改善的措施方案而我们只能哎...最近有挺多糖粉提到关于考研的话题今天请到了知麻糖里的三位糖粉来和大家交流些共性问题现在这个节点的考研党,专业型和科研型应当已经确定了,就是在等待初试分数了。有的小伙伴已经焦虑到要去跑步有的小伙伴已经躺平了,准备明年再战了。那考研这个事到底有没有必要?考研难不难?考研之后的生活咋样?某男:再战上岸,专硕,麻小宝忠实粉丝,米饭小姐姐定制头像获得者。临床医学外科方向,研一。J:两年上岸。第一年学硕,第二年专硕转学硕。目前是.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学硕。研二。小刘:口腔专业型研究生,研三。1:为什么考研?某男去人才市场的时候,很多看起来还可以的工作都要求研究生,或者研究生优先。有些工作则是研究生有优待。全国各地研究生有各种落户补贴。代号:J因为梦想,因为信仰,嘻嘻(学医不考研≈咸鱼)就业有优势,更宽广的上升空间,以及趁着年轻,多多投资自己的未来小刘考研是贯穿在临床实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医学生,一个本科的学历可能是不够的,没有研究的思维和仅仅停留在课本的知识,太有限了。(说的一套一套的,还不是因为不考研找不到工作嘛T.T)2:考研生活怎么样高三复刻版,比高三更可怕别人不考研还可能会拉你下水。you are on your own而且考研最形象的那个比喻每个人都在黑暗的房间洗衣服你不知道你洗的是什么衣服不知道洗的方式对不对你只知道你要一遍一遍的洗直到最后,灯亮了然后大家比谁的衣服洗的更干净考研并不简单,很容易迷失的,建议找个比较熟悉的知根知底的好友作为研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知道路上有同伴会极大地缓解考研过程中的孤独感。毕竟高考的时候是全班一起奋斗,容易有氛围,考研是单打独斗,很容易就丧失信心或者迷失方向。有可能一天盯着书啥也没干就过去了。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用奖励激励自己(惩罚措施对我基本没用,不如挂个胡萝卜)强烈建议写日记,总结自己今天做了什么,回顾自己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查漏补缺,并且及时记录自己的进步,并且可以记录下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考研路上,孤独和自我怀疑是最大的敌人,一定要小心真正复习大概是9月份才开始的(WARNING我开始的很晚!请不要学习我这样把自己逼到绝路。)白天可以实习的时候顺带看专业课,晚上最困的时候看肖大大的政治视频,学学历史和哲学挺有趣的呢。关于英语的复习,小刘觉得,考研英语是很难的,应当以真题为主题,演练10年的真题,做到:记住考研的词汇,get阅读的套路。考研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考完研之后,可能没什么休息就重回临床实习了,的确挺考验人的,你没有时间休息/自闭/兴奋,实习的工作还在等着你。那么初始结束这段时间做什么呢?好好实习,积累临床经验,学会与患者沟通。联系导师2月份可以开始准备英语,多年不说英语的小刘没想到人生中最尬的一次口语居然是考研复试的时候说出来的o(╥﹏╥)o提前1个月左右准备专业课这个阶段,一般已经到了新的一年,一直说新年新气象,对于考研人来说,可能仍然是很煎熬的时刻,但小刘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开心并且坚强的去迎接每一天。考研的最后,是复试的一锤子买卖,这部分主要是与面试的教授们的交流,现场发挥,我觉得如果你准备工作做好了,应当不会太差,如果你自己不重视复试,那可能也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祝大家好运。3:成为研究生之后生活如何代号:J研究生和本科生区别很大,我是学硕,自由度相对更高,但是毕业的压力更大,学校211,985,毕业要求SCI,在确定题目的时候就经历了几次波折,还有疫情的影响,大半年没有进实验室,总之实验及进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读研并不轻松,不论专硕还是学硕,如果觉得还像高考结束可以进大学“享福”的话,还是早早洗洗睡吧。某男一边规培一边读研同时要应付更多问题就像边杂耍边走钢丝边骑独轮车一样心力交瘁感觉就是实习生plus。相比起学习压力,来自社会,社交,人际交往的压力可能更大吧也有经济压力,一个月XX,可能还会有点不平干着一样的活,人家钱比你多(社会规培的)大的困难可能还是来自于心理和身份的转变吧总之上岸之后的生活和自己的预想差的挺远的考研后,距离实习结束还有2个多月,那是我学医以来,过的很惬意的两个月,没有什么压力,很放空,每天在门诊开开心心的拔牙,下班后开开心心的约饭,约爬山,约等等等等!当然,小刘一起考研的小伙伴也有没考上的,该找工作也得找吧,还能怎么办呢。总之,整个实习期是很辛苦的,加上考研就更累了,所幸运气好考上了,也很感谢带教老师的信任,从临床小白变成了新司机。实习期最后1个月,我拿涡轮机拔过根折的5、6,倒置阻生的下8,试过埋伏阻生的上8。我还记得,拔那颗埋在升支里倒置阻生的下8,看到才发现,牙挺真的很难放,挺了半天拔出来才发现是3根,还断了一个根。告诉带教之后,他不慌不忙的戴起他的老花镜,说:来,我来看一看。(自行脑补)<(* ̄▽ ̄*)/不给带教老师挖坑的实习生是不可能的!嘿嘿嘿。4:有什么想和还没考上的,或者想考研的小伙伴们说的某男最想说的还是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也不要盲目想着再战,冷静下来考虑清楚才是最重要的。代号:J(1)有时候你自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2)考研有风险,入场需谨慎(3)考虑清楚了就行动,不要犹豫蹉跎了时光。已经过了规培还能考研吗?只能考学硕。专硕or学硕报考哪个好?大部分学校接受专硕转学硕,但是直接报考学硕,极度不建议,极度不建议题型很乱,出题范围很乱,风险很高,一旦失手几乎没有调剂的可能。学硕往往一次只能准备一个学校,尽量看能不能联系到之前的学长。不同学校考试的参考书目可能不尽相同甚至可能不是用的13.5规划教材.而是诸如黄家四外科学之类的书.而且题型什么也有可能说变就变,还有一些创新题型.比如不定项选择题。听说名校有内卷是真的吗?某男各个学校都有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的,毕竟考研率是个很重要的指标.。研究生有寒暑假吗?某男临床专硕基本没假期。带教怎么休,你就怎么休。学硕好像是有的。代号:J今年是强制离校。只要你搞得出结果,毕得了业,天天休假都可以。感谢3位小伙伴的精彩解答。有问题的盆友可以在下方留言哦~下次推送回答喲~也可以加米饭微信,
什么是文献综述?其实,研究道路上的小伙伴们都晓得review,全称就是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即文献综合评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综”是综合分析整理,是基础,“述”是对文献的观点和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是提升。我们为什么要读review?为什么要写review呢?Review总结了某一研究方向前人已经做的研究状况,在开展研究前,就要先读一些该领域高质量的review(搜索关键词,限定为review;或从文章的reference里追踪到高质量的review),可以很快了解到目前的研究动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今后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并从列出的代表性参考文献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之后便会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课题,知道已经做了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为你的研究选题打好基础。写review,是我们每位医生做好研究工作、晋升职称的法宝,也是医学生获得各种奖励的捷径哦。文献综述的写法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是:1. 年代顺序:在该研究领域内,从最早的信息开始,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讨论文献,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未来趋势作纵向描述。可以很清楚了解到你的专题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可适合动态性综述,很有层次的描述专题的发展方向。2. 主题式:作者提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然后对该专题国内外的各研究观点进行组织讨论,对各有关问题归在不同标题下,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再把不同标题连接起来。你要要非常清楚参考文献有哪些作用?很简单:证明你所选择的研究问题、理论或者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换言之,它是你要完成论文的直接论据。要明确主题的重要性。即让导师理解课题,以提供必须的背景信息和那些有意义的或者最近的研究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是需要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进而形成自己的结论。要理解回顾参考文献的意义。回顾通常情况下都是对原有的理论的一种概述,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为了突出论文的主题,且它也能为论文的主题和论据提供支持通过引用一些官方或者专家的观点。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独立的、也可以穿插一论述里面、也可以据不同的论题分成不同的章节。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应该是为你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让你的读者看到你、清楚的理解与你主题相关的关键概念,研究的模型等等。再可以了解文献的来源。总结下来一般来源于:期刊论文,专题论文,电脑资料,学位论文,实证研究,政府报告和其他部门的报告,历史记载,统计手册以及网上的一些资料,当然对于网上的资料要有选择性。最后,在开始设计和开始你的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之前一定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从而达到文章的论据的可行性。1、你在你所调查的课题都做了什么?你打算用哪些选择原则 2、你怎么样安排你的讨论?按年代,主题,概念的顺序排列3、不同的研究是怎么样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都做了什么贡献?他们的局限性是什么?4、你自己的调研和参考的文献如何才能相一致?要完成一份比较优秀的论文作品,一定是建立在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的运用部分是否有其参考性,是否可行性,是否观点是原有的保持一致性,又或者有创新性。按照综述格式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包括: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题目:要确切、简明,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如利用:进展、研究、关系等说明语;文体相符,避免题目新,内容不新问题,如:xx新进展等;正如LinkLab 12月14日《国家自然基金标书撰写经验总结》中提及的技巧,建议大家再去回顾下。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关键,主要概述你的review从哪些方面论述某一问题及最终可能得出的结论;摘要后给出关键词,一般3-5个,可根据投稿杂志的要求。前言: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介绍有关概念;规定综述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的焦点,引出review的核心主题。主题:要有自己明确的论点,才可开始撰写;按照前面选定的时间顺序,或主题形式,将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加工处理,资料归纳,分类编排;对各组文献提炼观点,分析比较;分清各作者的观点和文献内容,不能改变文献的内容;运用好连接性语言,将各观点、事实等资料融为一体;结构和层次要围绕观点自然展开,要有严谨的逻辑性。总结:对全文内容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展望。参考文献:文献要全,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这是写好review的前提吧;文献要有代表性和可靠性,有些观点存在差异的,特别注意说明;尽量多引用原始的研究文献(即一次文献),因为二次文献可能会有片面的观点;文中引用的研究结果,参考文献不能省略;参考文献质量直接决定你的review价值,多引一些权威或知名学者发表的文献,特别是《Science》、《Nature》、《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JAMA》、《The Lancet》等权威期刊;尽量引用近几年的新文献,避免观点陈旧;本研究专题的经典文献最好要引用;文献格式我就不多说了,当然要按照投稿杂志要求的格式,用Endnote插入进行排版。可见,写好一篇review最关键的就是阅读大量的文献,在阅读时,要注意:在写之前,必须大量收集相关的数据库,对搜索到的文献要注意权威性;在阅读时,有些人读了很多paper,但感觉读的时候明白,读完又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就要求你一定要自己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做好记录和标记,同时,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研究,需要找什么证据;Reach me:Catty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