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更新,愧对粉丝们的关注。今天就趁着有时间,谈一个容易被广大医学生下意识忽略的问题,即科研对一个医生的重要性。其实,笔者今天讨论的这个问题,收益最大的受众应该是还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生。因为他们还有无限的机会!许多医学生,直至研究生阶段,都认为一个医生最大的价值是体现在临床。然而,这种想法是十分局限且片面的,他们都没能够领悟到科研对一个医生的重要性!举个例子,一个优秀的医生,哪怕他的临床技能再怎么逆天,一天也只能接待几百个病人或者做十几台手术,充其量也就只能庇护一方。而当他将自己的实验经验按照严谨的科研论证转换成可操作的科研成果,就能惠及全人类文明。例如,外科中广泛存在的各种癌症清扫的经典术式。而笔者,也是在大老板的带领下,才误打误撞地打开了科研这扇大门,领略到了门后不一样的风景。此外,一个比较残酷的真相是,你只有科研搞得好,才有更多上临床的机会,这一点在医学院附属院校尤其突出。没有好的文章,没有好的科研成果,顶尖医院谁招你进来呀!许多医学生,经过五年的蓝色生死恋的摧残,还有考研时机械性地总结口诀公式复习。不客气的说,其实很多思维都是十分的僵化。而科研的不确定性,可以带你跳出那种僵化的思维,让你看到更多的东西。简单地讲,科研是区分20%和80%医生的一道分水岭!医生做科研,往小了说,是为了晋职称、评优秀。往大了说,是为国为民,比如说这一次新冠肺炎。许多医生和将自己诊治新冠肺炎的实践,经过科研思维的论证,转化为可操作的科研成果,为扼制新冠肺炎的蔓延和治疗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上医医国和国士无双!不懂科研,在医学院校附属的医院中简直是寸步难行,这一点笔者的感触是极深的!相信有很多同学在附属医院的实习过程中都有遇到过千年“住院医”或者万年“老主治”的带教。是因为带教老师蠢吗?他们没有能过考过主治或者副高考试吗?其实不是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考过了住院医或者副高的考试,但只是医院迟迟不聘他们。为什么?首先是医院每年指标有限,大家都在排队。其次,是医院/科室为了节约支出,也乐意提高晋职称的门槛。毕竟,一个副高和一个主治在奖金分配上差距还是很大的。更别提,当你当上副高后,就可以退居二线,不用值夜班了还可以独立带组,种种隐形福利接踵而至。也许,晋升主治,大多数医院只要靠年限熬一熬就可以聘了。但副高呢,呵呵,绝大多数稍微有点追求的医院对副高都是有文章要求的。举个例子,郑州大学附属的某所医院的儿科副高晋升条件,就是要有一篇3分的SCI文章。这还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条件。许多没有文章但又不懂搞科研的老主治,会私底下去买文章或者找人做枪手写文章。但笔者奉劝你们一句,这种东西能少碰就少碰。毕竟,常年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旦东窗事发,身败名裂都是比较轻的后果。自己懂一点科研,不仅可以省一大笔钱,还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且有价值的东西,惠及自己的子孙后代。如果是在顶尖医院,那晋升副高的条件就更难了,比如说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的某所医院,晋升副高,除了年限到了以外,还要有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称国自然),以及一定年数的国外留学经验。这个极高的门槛几乎筛掉了90%的医生。此外,你如果想在评一下高校职称,例如副教授、教授等,或者当一下硕导和博导,收一收学生。没有科研,那是万万评不上的。为什么?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是:你不搞科研,你就拿不到项目(项目可以是市课题、省课题或者国自然课题)。你拿不到项目,你就没有经费去培养学生。要知道,培养一个专硕,你起码要有个5万块钱的项目给他当毕业课题。而培养一个学硕,要求就更高了,你起码要有个10万块的项目。不然的话,学校也怕学生毕不了业,怎么会分配学生给你带呢?在一些顶尖的985/211医学院校,他们对硕导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项在研国自然。博导的基本要求是至少两项在研国自然。有了这两个标准,他们还要去看你发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等等。所以,如果你就想一心当个临床医生,不要求什么职称啊,领域类名气之类的,那无关科研能力。但是你如果是想晋职称或者当硕导博导或者在领域内闯出一番名头,那必须要会做科研。大老板曾经说过的一番话让笔者印象深刻:他说,医生有两只手,一只是“临床”的手,一只是“科研”的手。“临床”的手,只要你用心,医术好,你很快就可以在当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病人小团体。病人信赖你,愿意找你看病,你的名气也会很快在当地广泛流传,然后很快你就吃穿不愁了。维护你的病人小团体,只要花费你20%的精力。而“科研”的手,则需要你花费80%的精力和时间去维护。因为这只手,是决定你能走多远,也决定着你在本领域内的名气有多大。临床能力不好量化评估,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死板且有规范的流程,不容易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科研可以,科研容易量化评估成论文、影响因子和课题项目这三种东西。其中,课题项目中以国自然课题含金量最高。因为省课题还可以稍微走动一下关系拿到,但国自然课题就没有那么简单。每年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能拿到的寥寥无几,都是牛人或者极其优秀的人才能拿得到。许多地方,都暗自有这样的规定,给拿到国自然课题的人配备1:1,甚至1:2的课题经费。什么意思?假如你拿到了100玩的国自然经费,可能医院或者高校会给你按1:1,甚至1:2,配备200万甚至300的课题经费。国自然的事情等以后有空再详细谈一谈。现在继续谈回我们的科研。笔者的大老板手下的学生,现在已经是某个省某个科学会中最年轻的副主委。他没有靠关系,也没有走后门,就是凭借着科研上那硕果累累的成果,碾压了同期的全部竞争对手,顺利地评上了副主委。科研可以让医生混得风生水起吗?答案是肯定的!总之一句话,有野心,想成为医学大牛,或者在医学领域有一番自己的名字,科研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你追求不高,但懂点科研,终究不会吃亏!所以,努力吧你们,趁着现在还有机会!最后,说一说科研萌新如何入门。如果你是科研萌新,尽量看文章时先看综述,先对这个领域的方向和重点有所了解。然后,涉及到方法论方面的学习,即你已经到了需要学习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的阶段了。笔者的建议,是尽量精读7-8分的文章。只有7-8分这个层面的文章才有完整的方法学论证,从过表达、沉默再到RESUCE实验,以及信号通路、分子聚焦等,这种档次的文章在实验的论证上是十分严谨的。而2-4分的文章,即使论证同一个问题,也经常缺胳膊少腿的。然后,你还可以尝试接触一下生信分析。生信分析是属于干实验的部分,对于开阔你的眼界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但与此同时,湿实验的修炼(WB、PCR、免疫组化、流式等)也不能放下,因为这些都是经典且含金量很高的实验。然后,暂时想不出还有什么说的了,就先搁笔到这里!如果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留言区里面留言,笔者看到后,会尽快回复的!
#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足不出户知天下大事。在校学生都很赏识自己的导师,因为不管你问什么,他们都知道并且能给你准确的解决方案。因为他们多年工作的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迎难而上。看上去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有多少心酸,医生也并不是每天按部就班就可以,每年也是需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发布周刊、临床试验文章等。以前也幻想过自己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样才有科研的意义。其实不然,大部分的时候科研人员的日常知识吧某个已有的方法做一点点改进,或者吧新的理论新的办法应用到其他地方,积极的找到突破。只要有进步日积月累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经验。新冠疫情当下直接体现了科研人员的重要性,日以续日的加班加点打赢新冠战役。动用一切实验资源加急研发新冠疫苗,这都是我国科研院所、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日复一日加班加点的功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临床试验,医生护士成为了第一批临床试验人员奔赴一线,新冠疫苗的出现无疑是给一线人员以及因公或因学业等前往异国的人员最好的礼物,也是科研人员为全社会交上的满意答卷!科研实验条件至关重要,有软硬件设备、医学试剂、人才等隐私。一旦一个环节出错将会产生巨大后果,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踏入科研试验,所以对科研实验室管理直至关重要。医院将用科研实验室来开展临床试验,为病人及社会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力争突破。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关乎人民健康福祉、关乎经济发展、关乎国防安全与社会稳定。对此,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出了深刻的证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道出如上观点,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近日,王辰院士接受《健康报》专访,详细阐释了对推动我国医学科技发展“施工图”的相关理解。健康报: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影响,引发了各国都对推动医学发展的深刻思考,我们该如何认识医学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王辰院士: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令全球始料未及,世界正在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疫情成了一个突然出现的重要扰动因素,这个因素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去。疫情不仅使我们意识到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维护生命健康的医学科学的重要性。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领域,医学关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大问题。首先,生命和健康是人的终极利益,医学是保障人类健康得享天年的重要条件。其次,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健康产业及其支撑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而医学对于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三,医学的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应对传染病流行是其中之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社会稳定和正常运行的影响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充分理解医学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医学、卫生、健康,这3个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相连的概念进行剖析。“医学”的学术和技术属性更多,“卫生”更多注重社会和政策属性,“健康”则是一种结果和民生状态,三者相依,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医学”在其中居根本性、基础性地位。医学是一门“多学”,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诸多内容,把医学研究地更加透彻,就掌握了制定良好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而良好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健康报:不久前,《柳叶刀》总编霍顿对中国的科学发展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并指出这是我国在疫情应对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您如何评价我国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和现状?王辰院士:医学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的引领和推动。近年来,基于对医学重要性的认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都对医学科研给予了高度重视,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级,制定了推动医学科技发展的国家计划。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让世界各国对医学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球共同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医学科研的整体水平还远未站在国际的前沿,国际社会给予的一些高度评价,也只是通过我们发表的研究文章,看到了我们在部分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代表了我们对于某些工作、某些项目的研究走在了前面。医学是发展社会经济、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疫情必然会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医学研究,医学领域的国际竞争也会愈来愈烈,其结果可能将直接影响世界格局。未来,我们应重新认识和思考医学在整个国家科技框架中的地位,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格局、更加长远的战略规划,将目光紧紧盯在国际前沿,作为一种国家意志来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健康报:从长远来看,对标国际前沿,推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需要国家从哪些方面做出改革和努力?王辰院士: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需要国家拿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行动,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首先,要吸引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进入医学界,学医、从医、传医。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要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灿烂其职业前景,就是要使医生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拥有良好的执业环境和社会待遇。严格其培养过程,就要建立先进的医学教育体系,用严格的现代医学教育方式培养人才,通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贯穿医生职业生涯的始终。其次,要建立强大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和核心基地。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作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等,均在各自国家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通过统筹医学科技创新资源和布局,与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等创新单元有效联动,打造辐射全国的医教研协同创新网络,有力推动了所在国的医学科技发展。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明确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定位。但目前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还缺乏布局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引领、统筹国家医学研究资源的体系和能力。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明确了建设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核心基地“三步走”的阶段性目标:到2021年,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核心基地的架构初步形成;到2035年,建成我国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核心基地,到2049年,成为世界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核心基地之一。第三,打造良好的医学科技研究生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专项医学科研基金十分必要。近20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但从医学科研投入占国家研究投入的比例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比国际,占比低微。在如此有限的投入水平下,很难形成足够完善的研究体系,培养足够优秀的研究队伍,产出足够出色的研究成果。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急需建立一个投入充分的、专项支持医学研究的国家基金。健康报:我国各项财政科技计划对于医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如何?建立医学科技研究国家基金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王辰院士:目前,中央各部门管理的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已整合为五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医学研究所占比重较高,但仍没有达到应有的支持力度,而且其基金性质为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用项;在其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中,医学研究项目的申请难度很大,仅少数“大专家”才有可能拿到。而且,在我国目前的基金管理机制下,经常通过临时组建的专家组或专家委员会评议,决定基金支持的研究方向、获准项目和分配额度。这种基金管理机制,很难保证对国家医学科技发展大格局、大布局的考量和分析,很难保证立足长远的科研目标的实现,很难避免创新战略贻误,很难避免利益冲突,很难保证对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建立国家医学科技研究基金的同时,我们还应建立科学的基金管理制度。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将基金交由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权威学术机构来管理,通过资金的科学分配,引领和统筹全国医学研究资源,加快形成现代化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国际上,很多国家都专设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事实证明,此举对于推动医学发展起到了至为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如果缺失专门医学健康科学基金的持续、有力支持,确实很难有连续性的、丰富的、高水平的,足以支撑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医学科研成果产出,而这些产出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世界和人类是如此地重要。来源:健康报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关乎人民健康福祉、关乎经济发展、关乎国防安全与社会稳定。对此,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出了深刻的证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道出如上观点,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近日,王辰院士接受《健康报》专访,详细阐释了对推动我国医学科技发展“施工图”的相关理解。■健康报: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影响,引发了各国都对推动医学发展的深刻思考,我们该如何认识医学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王辰院士: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令全球始料未及,世界正在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疫情成了一个突然出现的重要扰动因素,这个因素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去。疫情不仅使我们意识到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维护生命健康的医学科学的重要性。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领域,医学关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大问题。首先,生命和健康是人的终极利益,医学是保障人类健康得享天年的重要条件。其次,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健康产业及其支撑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而医学对于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三,医学的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应对传染病流行是其中之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社会稳定和正常运行的影响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充分理解医学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医学、卫生、健康,这3个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相连的概念进行剖析。“医学”的学术和技术属性更多,“卫生”更多注重社会和政策属性,“健康”则是一种结果和民生状态,三者相依,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医学”在其中居根本性、基础性地位。医学是一门“多学”,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诸多内容,把医学研究地更加透彻,就掌握了制定良好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而良好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健康报:不久前,《柳叶刀》总编霍顿对中国的科学发展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并指出这是我国在疫情应对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您如何评价我国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和现状?王辰院士:医学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的引领和推动。近年来,基于对医学重要性的认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都对医学科研给予了高度重视,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级,制定了推动医学科技发展的国家计划。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让世界各国对医学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球共同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医学科研的整体水平还远未站在国际的前沿,国际社会给予的一些高度评价,也只是通过我们发表的研究文章,看到了我们在部分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代表了我们对于某些工作、某些项目的研究走在了前面。医学是发展社会经济、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疫情必然会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医学研究,医学领域的国际竞争也会愈来愈烈,其结果可能将直接影响世界格局。未来,我们应重新认识和思考医学在整个国家科技框架中的地位,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格局、更加长远的战略规划,将目光紧紧盯在国际前沿,作为一种国家意志来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健康报:从长远来看,对标国际前沿,推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需要国家从哪些方面做出改革和努力?王辰院士: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需要国家拿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行动,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首先,要吸引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进入医学界,学医、从医、传医。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要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灿烂其职业前景,就是要使医生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拥有良好的执业环境和社会待遇。严格其培养过程,就要建立先进的医学教育体系,用严格的现代医学教育方式培养人才,通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贯穿医生职业生涯的始终。其次,要建立强大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和核心基地。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作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等,均在各自国家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通过统筹医学科技创新资源和布局,与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等创新单元有效联动,打造辐射全国的医教研协同创新网络,有力推动了所在国的医学科技发展。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明确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定位。但目前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还缺乏布局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引领、统筹国家医学研究资源的体系和能力。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明确了建设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核心基地“三步走”的阶段性目标:到2021年,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核心基地的架构初步形成;到2035年,建成我国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核心基地,到2049年,成为世界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核心基地之一。第三,打造良好的医学科技研究生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专项医学科研基金十分必要。近20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但从医学科研投入占国家研究投入的比例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比国际,占比低微。在如此有限的投入水平下,很难形成足够完善的研究体系,培养足够优秀的研究队伍,产出足够出色的研究成果。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急需建立一个投入充分的、专项支持医学研究的国家基金。■健康报:我国各项财政科技计划对于医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如何?建立医学科技研究国家基金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王辰院士:目前,中央各部门管理的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已整合为五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医学研究所占比重较高,但仍没有达到应有的支持力度,而且其基金性质为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用项;在其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中,医学研究项目的申请难度很大,仅少数“大专家”才有可能拿到。而且,在我国目前的基金管理机制下,经常通过临时组建的专家组或专家委员会评议,决定基金支持的研究方向、获准项目和分配额度。这种基金管理机制,很难保证对国家医学科技发展大格局、大布局的考量和分析,很难保证立足长远的科研目标的实现,很难避免创新战略贻误,很难避免利益冲突,很难保证对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建立国家医学科技研究基金的同时,我们还应建立科学的基金管理制度。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将基金交由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权威学术机构来管理,通过资金的科学分配,引领和统筹全国医学研究资源,加快形成现代化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国际上,很多国家都专设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事实证明,此举对于推动医学发展起到了至为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如果缺失专门医学健康科学基金的持续、有力支持,确实很难有连续性的、丰富的、高水平的,足以支撑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医学科研成果产出,而这些产出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世界和人类是如此地重要。来源:《健康报》
关于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达晋编译认为,首先要明确科研的重要性。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纠正医学研究生,甚至指导老师、教学单位,重临床轻科研的观念。诚然,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临床医生,治病救人。然而,临床医生技术的提高和业务的进步,离不开科研。事实上,现代医学中,临床与科研并不对立,而是浑然一体,无法分割。因此,要想成为一名适应时代的临床医生,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建立创新环境。研究性和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生教育的显著特征。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创新性培养应贯穿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包括课程选择、科研课题的选题、设计、实施及科研论文的撰写等一系列过程,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培养模式上,研究生入学后尽早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工作,对实验室常用实验技术、方法及课题研究有初步的了解,并根据研究内容选择课程学习,这样在理论课学习中有侧重点,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且有亲身参与科研工作,书写科研流程,有助于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增长。2.在课程设置上,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文献检索、文献管理软件、科研成果转化及英文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课程,注重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专业信息,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科研思维、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等学习和探索能力,通过阅读他人的研究思路、培养正确的研究思维。3.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发现、理解以及应用知识的主要参与者。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的教学法就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该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过程,引导他们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动思考、分析、解决,增强创新意识。第三要促进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推动科学发展,造就科学人才的重要条件。在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以获取知识和灵感,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充分准备,对自己的课题更加深入思考,这样有助于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听取他人的学术观点、前沿动态,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更好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增加创新意识。学术交流不仅仅是很多专家的学术会议,也可以是课题组内部,甚至两三个同学之间的讨论。通过交流讨论,解决自己或他人实验中的小问题,也是收获,同样可以激发学术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科研思维能力。此外,学术交流不仅限于本研究领域,相关学科的交叉于融合往往更能有所启发。因此,研究生应积极关注各种学术动态,各高校、研究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高层次、多学科、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第四要合理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导师队伍。临床与科研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临床工作要求医生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而科研工作要求科研人员能准确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力、想象力及缜密的逻辑思考能力。
临床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医务工作者对科研课题继续探入研究的科学思维过程,是写作者把采集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加工,用文字撰写而成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文章。一般来说,写好一篇科研论文,需要具备知识、知能、意志和思想感情等多种素质。下面,医刊汇编译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谈谈几点关于临床科研论文写作的体会。一、需要有坚实的文学素质。论文的写作,是用文字等书面语言符号使思维活动物质化、视觉化,不但使游移不定难以斟酌推敲的思维活动固定下来,而且便于把思维拓宽和引向纵深一使朦胧的意识变得明确,疏漏的思想困之缜密。因此,写作者必须具备坚实的文学素质,能熟练地掌握语言修辞,使写出的文章语言精确、清晰、翔实、简捷,典雅。这就要求写作者做到多读、多写。多读,要多读各种经典文学著作,多读各种医学杂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就是说,通过博览群书,才能开阔思路,活跃文思;多读才能汲取和丰富写作材料,掌握写作规律和写作技巧;多读还可以丰富词汇,了解各种句式和修辞方法;掌握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语言修辞的技巧。多写,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多写多练来掌握。不能抱有写一篇就能成功的侥幸心理,要持之以恒,一次写不成功,就多写几次,甚至几十次,直至成功。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有坚强的恒心和毅力,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写作规律和技巧。二、要勤于实践。撰写医学科研论文,必须植根于实践。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反复研究解决问题,不断积累具有规律性的经验。这就是写好论文最宝贵的原始资料。因此,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细微变化,不断总结积累,然后再进行反复实践验证,反复观察,进行思维推敲,不断深化提高,就会产生具有规律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理论依据。人们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宝贵的,但在应用时如果不注重天时、地理、个体的差异,宝贵的经验也是难以见效的。只有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缜密思考,知常迭变,适宜地制定临床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所以说,只有勤于实践,善于积累,才能写出好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三、要精于修改。医学论文虽然经过慎重的选题、严密的科研设计,但论文完成之后,仍然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修改论文应从深化主题、调整结构、修辞炼字等方面入手。1.深化主题。深化主题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认识过程,是创造性的劳动。临床科研论文就是把临床观察、实验结果经过思维推敲,不断深化提高,并从中提炼其理论意义,使假说更完善、观察更详尽。使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科学性、实用性,以期对临床具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2.调整结构。完成了主题的深化后,论文的修改应着眼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备逻辑性,论题与论据之间是否具备必然的逻辑联系,论证的层次是否清楚,是否符合论证逻辑结构要求,是否前后重叠、混乱不清,等等。3.修辞炼字。精炼简洁,论辨有力是写好论文的基本准则。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必须权衡益弊,认真核对验证数据,使准确无误,对个别不妥的字词和不必要的句子,甚至不必要的段落都应删去。要达到“章中无冗句,句中无冗字”。对论述不够详尽的地方,要补充、增加内容,使之透彻详尽。用精确简洁的语言修辞,使论辨有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新意,让人读后能给人一种新的启迪。
医学科研论文是医学研究的直接记录和总结,反映了医学科研成果及学术水平。写好医学科研论文不仅是医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而且也是考核医学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不能是简单的介绍方法,罗列现象。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是文字简单化,让内容一目了然,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与流畅。因此,蓝译认为,在写作医学科研论文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一、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一篇医学科研论文通常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的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而且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做到全文的标题相对均衡。二、行文要围绕核心内容,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能过多地插入枝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应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三、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并核对图表在文内是否按序标引。四、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医学科研论文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五、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首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六、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等。在明确了医学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后,还需要明确医学科研论文撰写的一般程序,有规划的完成一篇高水平的论文。首先是准备工作。搜索和积累资料,包括文献资料摘录,实验室的观察数据,各种记录,调查研究所得的各种结果等。所搜集的资料越多、越丰富,观察的问题就越全面,对分析、研究的问题 就越有利。其次是命题。一是要确定研究方向,由于医学研究的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只有集中研究某一领域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才能选出合适的题目;二是要具备创新性,可以是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观点,或作出新的结论等;三是要重视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防止盲目性;四是论文的标题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要充分体现文章的内容,使标题和内容一致,鲜明醒目,简短新颖,使人一目了然,易读易记。第三是拟提纲。提纲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是全文骨架,起到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是把初步酝酿形成的思路、观点和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依据提纲行文,随灵感、思路的深入会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使原来的设想得以修改、补充。拟提纲一定要项目齐全,初步构出文章的大体轮廓。在医学论文序论的部分,主要内容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解释研究和探讨这一题目的现实意义。第四是撰写成初稿。在基本观点已经明确,参考或引用文献资料业已准备妥当时,可按提纲的顺序分段进行写作。初稿一定要定得扎实、圆满,令自己感到十分满意。第五是初稿修改及定稿。起草初稿很重要,修改初稿同样也重要。修改是对初稿的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表达形式不断选择的过程。修改的原则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常常需要作者把初稿反复阅读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新的感受,就能发现一些不足,然后进行修改加工。修改时一般着重考虑内容、格式、序号、外文字母、表格、插图及参考文献的序号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有无错别字。
新技术开发,新技术引用,新药物开发,药物新作用的开发,科研项目的验证,开发性课题的参与,临床诊疗的回顾性总结,新设备的研用,定形设备的临床引用,法律部允许的项目等。科研设计选题和定题后形成成熟的全面设想,条理化;对此问题的认识,进行实验或观察,具体做法,预期目标。完成时间,需要的帮助和支持等。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成的文字资料,既为科研设计,也就是投标的标书。医学科研研究的一般方法选题定题建立假说科研设计实验观察数据处理论文形成成果应用医学科研研究的类型(一)根据研究性质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根据研究对象一场地分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三)根据创新程度,认识的深度,研究方式,研究范畴等又可以分为很多类医学科学研究探索生命和疾病的现象,阐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防病治病的方法,这就是医学科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一)研究对象特殊(二)研究方法困难(三)研究内容复杂
“我自己还是比较看好疫苗,因为毕竟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的专访。谈及外界关注的新冠疫苗时,他认为各国此次都高度重视,“尤其中美两个大国都展现出科研实力非常强。”在对疫苗持有信心的同时,董晨认为医院的医生、中老年人、服务行业工作者等易感人群或许应该得到优先保护。“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会有新冠疫苗上市,但能不能使用、在多大范围内使用?我觉得还是取决于疫苗的生产能力、成本和我们公共健康政策如何制定。”作为免疫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董晨同样提到,此次新冠疫情给了免疫学领域一些提示,“我们的免疫学发展,一方面当然是要从基础理论上有所突破,但另外一方面是能不能对实际的临床问题有一些帮助?”在采访过程中,董晨多次强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他始终认为,现代医学的架构体系应该是“三角凳”基础,也就是科研、临床服务和公共卫生三者结合,“面对新的传染病的浪潮时,我们才能够全方位地来应对。”现年53岁的董晨198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随后赴美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攻读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其博士期间导师为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得主Max D. Cooper(发现B细胞)。博士毕业后的8年时间里,董晨辗转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系和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免疫学,2004年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2013年回国之前,董晨为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讲席教授。2014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免疫学研究所(IITU),董晨担任所长至今。2016年9月,董晨正式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晨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研究,重点探讨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 以理解自身免疫和过敏疾病的发病机理, 并探索新型肿瘤免疫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董晨是Th17细胞(辅助T细胞17)分化、调节和功能研究领域的奠基者和研究权威之一 。Th17细胞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17,Th17被发现在自身免疫与炎症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董晨实验室发现并鉴定Th17 细胞特性和在各类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促进了Th17 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董晨在Tfh(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Tfr(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发现和研究中,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专访之前,素有科研界“纪委”之称的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董晨等人的20余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随后有部分媒体质疑其团队学术造假。董晨在采访中没有回避该问题,他回应道,“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以前10个学生都召集起来,把跟文章相关的原始材料都找出来,然后对每个问题都一一回应了,结论是没有造假、没有学术不端。”他同时坦承此事给他带来一定困扰,“质疑和造假其实是两码事,因为造假对科学家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可以让他身败名裂。”董晨认为,“总的来说,希望学术讨论的归学术圈,不希望小范围的学术讨论被上纲上线, 变成公众事件”在此次专访之后,董晨还在西湖大学举办的“生物医药”主题思享汇上进行了主题演讲,其重点就如何推进创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提到,第一,从源头上讲,基础生命科学的一些研究非常重要;第二,要特别加强研究疾病的机理;第三,要重点解决现在还无药可治的这些疾病;第四,要培养医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肩负起把新药带入病人、把临床实验做好的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和董晨教授的采访实录(略有删减):澎湃新闻: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团队都披露了最新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你如何评价疫苗的研究进展,这些疫苗会终结这场疫情吗?董晨:首先我自己还是比较看好这个疫苗,因为毕竟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而且这一次各国都高度重视,我们国家也排了多种不同的方向和路径,美国也做了很多,所以也展现出中美两个大国科研实力非常强,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药厂和疫苗公司都在研发新冠疫苗,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有信心。当然,总的来说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引起比较重的症状的案例其实不是太多,说明一般人对新冠病毒还是有免疫保护机制,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我认为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会有新冠疫苗上市,但能不能使用、在多大范围内使用?我觉得还是取决于疫苗的生产能力、成本和我们公共健康政策如何制定。能肯定的是,我们要优先保护易感的人群,比如说医院的医生、中老年人、服务行业工作者等。但是我觉得很难说在今年冬天它会变成一个计划免疫,也就是所谓的人人都接种。一方面,那个时候产品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另一方面就是它的生产能力能不能达到可以供应全世界几十亿人,或者我们国家十多亿人都能够接种?我觉得可能还达不到。澎湃新闻:你是免疫学领域的专家,介绍一下这次新冠病毒引发的免疫学特征总体是什么样的?董晨:最主要的就是它在人群中的反应不一样,引起的病例包括无症状,其实无症状很可能是被严重低估了,为什么会不断地有新的病例出来,而且查不到来源在哪儿,其实可能最主要的就是无症状的人带进来了。然后还有轻症、重症,实际上我们也很好奇,轻症和重症到底有什么差别?它引起的免疫应答、宿主也就是病人的免疫系统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主要的考虑,我们初步的研究发现在康复病人中有比较全面的免疫应答,包括B细胞抗体,综合抗体的产生是比较普遍的,包括T细胞也就是细胞免疫,也是都能检测到的。我们现在在关注重症病人跟能够康复的这些病人之间免疫特征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能找到的话,也可能能预测某一些人到底会不会转化成重症,这是我们希望开展的工作。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一次的病毒特点是隐藏性很强、传染性很强,但是引起的症状是不均一的,甚至绝大多数人没有重症反应,跟有一些流感有点类似,当然它的死亡率可能更高一些。澎湃新闻:目前研究和临床上已知的重症和轻症之间有一些什么样的区别?董晨:现在有一些研究,但是对免疫学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主要有一些总结,包括男性女性的差别、年龄的差别,还有患者有没有基础症状,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是否减少很多,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是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还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包括动物模型、病人样本的研究。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说重症病人也能产生很好的抗体,那实际上我们现在开发的这些治疗性抗体可能就没什么用。你就要想另外一个策略,可能是抗炎症,用原来钟南山院士用的激素,后来中国科大他们首先尝试用的托珠单抗,这方面的研究可能就变成一个主导。这些都是很有科学意义的问题,对人类来说也是一个从来没碰到过的挑战。澎湃新闻:另外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是关于“复阳”的问题,当然目前还是打引号的,但是包括秦川团队的动物模型试验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康复后不会再感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董晨:我觉得也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秦川团队的动物模型得出的结论是被感染过的动物有一个保护力,但是最近重庆医科大学也有一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他们提到抗体持续的时间不长,三个月就下降了很多。有一些其他的课题组也有类似的报道,我们最近也在看我们的病人样本是不是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还需要大家来验证,如果抗体不能维持那T细胞免疫能不能维持?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因素。要强调的一点是,并不能因此就排除疫苗,因为疫苗是完全不同的机制激活免疫系统,它实际上是采用了其他的病毒载体或者是灭活的病毒,甚至给的途径都不一样,新冠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染,但疫苗都是肌肉注射,完全都不一样,所以并不能因为这些来排除疫苗的保护性。现在也有一些声音在讨论如果有了新冠疫苗到底要不要用,我认为如果疫苗通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是可靠的、有保护性的,大家还是应该使用。澎湃新闻:你在免疫学领域深耕多年,清华大学在2014年也正式成立了免疫研究所,但是你刚才也提到新冠疫情以来,其实免疫学领域的研究不是很多,你怎么看待国内免疫学领域这些年的发展?董晨:我们国家免疫学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包括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这些年都引进了不少年轻人,然后建立了比较好的研究型的研究机构,从论文的角度来说是越来越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好的。但这一次疫情也给我们一些提示,就是我们的免疫学发展,一方面当然是要从基础理论上有所突破,但另外一方面是能不能对实际的临床问题有一些帮助?这方面其实我一直讲一个论点,就是我们国内基础和临床的结合不太够。我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有基础的免疫系,但实际上免疫系里除了做类似于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以外,还会有大量的临床医生在基础免疫系有某种教学关系,他有兼职、也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同时基础的免疫系科学家会在医学生的教学里面发挥作用。国内相对来说脱节比较厉害,而且临床方面对新的免疫学发展和知识感受得比较慢,普遍情况下,医生在培养的时候科学方面的教育不够,后面的继续教育也不够。所以我觉得再往前走,我们还是要把这两个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全逼着基础科学家去解决临床问题是不行的。首先基础科学的专长不是做临床免疫学的研究,其次人数也太少了。一般来说美国的一个医学院里基础免疫学家和临床免疫学医生的比例大概是1:5,如果这样算的话,我们人手是根本不够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将来需要从机制体制、研究的资助方法、团队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去解决的问题。澎湃新闻:那么在基础和临床融合方面,你有比较好的尝试和经验吗?董晨:其实我回来以后一直想,在建免疫研究所的时候要有一个人类免疫学的研究平台,让基础免疫学的一些进展跟临床的样本能够结合起来,对疾病有新的分析和新的解释,当时就尝试着在我自己实验室引进了一名副研究员,她原来已经做了多年的人类免疫学研究,对相关的一些技术方法都比较熟悉。我们一开始主要在做肿瘤的样本,想对人类肿瘤的多样性和它的微环境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工作帮我们建立了一些方法学,所以这一次我们比较快的在新冠上应用了一些前期的方法,我觉得未来这方面工作和团队可以进一步的扩大,现在也有很多科学家越来越重视人类疾病的免疫学基础的研究。实际上很难说这些研究到底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因为用的思路和方法都跟基础科学研究相似,只不过是对象不是模式动物,而是临床样本。澎湃新闻:除了免疫学领域的专家,作为清华大学医学院的院长,你如何看待整个医学系统在这次疫情中的应对?董晨:前期武汉的情况对我们整个医学界其实是一个挑战,当然也是一次重新检验。可以看到我们基础科学还是不错的,包括最早的病毒分离测序,也很早向世界公布,所以我觉得这一次基础科学还是打了一个比较漂亮的仗,后面疫苗的研发也比较快。但是医疗临床方面也看到一些问题,相对来说武汉的医疗条件在国内不是顶尖,但也是比较好的,这次武汉的医院受到这么大的压力,全国医护人员去援助,面对一个新的传染病,我觉得这里面体现出,医生虽然很勇敢,但是怎么来应对,其实还有一些挑战。一方面,临床在面对新的挑战时不光是要救人,还要找到解决新的疾病的办法,这需要临床跟科研高度结合起来。第二方面,我们临床看到的这些现象怎么转化成公共健康的政策,而且这个政策既要适度又能够解决问题,这也是有一大挑战。基于这些,其实我之前就提出,现代医学的架构体系应该还是“三角凳”基础,也就是科研、临床服务和公共卫生三者能够真正地结合起来,面对新的传染病的浪潮时,我们才能够全方位地来应对。澎湃新闻:你刚才提到我们临床上看到现象,然后及时准确地为公共政策去提供好的意见,从这方面来说这次疫情的中后期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董晨: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是非常好,比如说核酸检测,包括后来北京也是做得非常好,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对这个疾病其实还没有完全摸到流行病规律。比如说,从我作为免疫学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血清的抗体研究还是应该提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来评估我们人群中有多少人接触过病毒,如果没有这个基数,对后面的很多事情,包括到底多少人有症状、多少人无症状、这个疾病是怎么传染?这些规律其实就没有很好的认识。澎湃新闻:你多次提到国内缺少复合型人才,包括免疫学领域在内,你认为这方面问题很多,但对于如何破题你有什么建议?董晨:首先肯定是人才培养,我们过去其实是按照苏联模式培养医生,有一种可能不太好听的说法是相当于培养卫生员,他实际上类似于全科医生,能够解决一些基础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在推,希望能够培养一类人才,他会看病,但是主要的任务还是解决医疗上的科研问题,通过自己的科研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些人就能够跟基础科学的科学家很好地配合在一起,能够把基础科学的一些进展应用到临床问题的研究上,这是其中一类复合型人才,我们已经在做。另外一点是需要看到国外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医生愿意去学公共健康,尤其是传染病的一些学科。前不久北京协和医院成立群医学(编者注:7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成立两个学院,即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概念,从单个病人抽到一个群体统计上的意义。大家已经意识到,其实要把临床问题归纳总结成一个普遍性的知识或者准则指南,其实是需要统计、需要大样本的分析,这就要求医生需要接触或者有一些群体医学的概念和手段。所以国外现在很多人愿意去读一个MPh(注:公共卫生硕士),这些人有一部分还是继续做临床,有些人就转来做公卫,所以国外做公卫的有很多是医学背景临床背景的人过来。而我们国家这“三张皮”相对来说是分开的,我们培养的是比较专业的人才,但是他的灵活性和跨学科能力不够。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架构的问题,没有真正地把医学变成一个统一的架构,而是分散的。比如说,我们在疾控中心的人可能就会做一些统计填填表格,但实际上不了解每一个病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涉及到政策制定的时候,他都不知道个体得病的时候有多大的痛苦,或者患者的实际挑战是什么,另外他也可能对于一些新的知识,比如说要做疫苗,他对免疫学的发展不了解的话,可能也没办法对疫苗做比较科学的判断,或者提供政策依据。我其实也一直说,疾控中心不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构,比如说每个地方都设置传染病医院,疾控中心和地方传染病医院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密切的关系,有一些人应该是同时在传染病医院工作,也有临床传染病医生又在疾控中心任职,然后疾控中心应该有一部分人又做科研又能够为疾控做一些政策的建议,所以疾控中心应该是多学科的。但现在就是传染病医院不会制定政策,就是报告给疾控中心,而疾控中心相对来说缺乏活力和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学校里的公卫人才或者其他学科则更多的是在做教学和闭门造车,也不知道临床是怎么回事,也不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分工太细太脱节。澎湃新闻:针对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问题,今年4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成立引起外界很大的关注,你当时是不是参与了前期的牵头工作?董晨:当时在3月初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些基金会对抗疫有些捐赠,就给几个基金会写信,希望能够关注和支持我们在新冠方面的努力,也希望能够引导社会上的一些资源支持科学和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万科积极地回应了,我就跟万科方面交流了,他们对公共健康领域很感兴趣。清华在医学院下面有一个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我们其实今年都已经决定要成立一个公共健康学系,但万科方面觉得学系还是比较小,希望能够做大一点。后来我们汇报给学校,学校就决定在医学院外面成立一个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独立于医学院、跟医学院平级。澎湃新闻:这个学院的定位是什么?董晨:实际上它的定位已经超出了医学院,大家一直在讨论到底是软的科学成分大一些,比如公共健康政策、管理这方面,还是说硬的成分大一些,这就跟医学院有点关系了,流行病、职业病、生物统计等等,就像刚才说的是群体医学的概念,而不是个体临床医学的概念。我们原来定位公共健康是一个交叉学科,是医学和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的交叉,所以希望它能够变成一个学科交叉的汇集处,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或者说什么都做、但又什么都不做的一个学院。希望不久,大家都认识到医学是基础临床公卫的高度统一, 这样我们就离健康中国更近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央视原标题:三部门:医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 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明确提出,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署名应当按照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行为规范要求,医学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遵循科研伦理准则,主动申请伦理审查,接受伦理监督,切实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申请等科研与学术活动时,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学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证明、引用论文、专利证明等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应当诚实记录研究过程和结果,如实、规范书写病历,包括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信息。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已知病原改造等研究中,要树立公共卫生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研究,病原采集、运输和处理等均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报告传染病、新发或疑似新发的传染病例,留存相关凭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行为规范要求,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署名应当按照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医学科研人员作为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在指导学生或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活动时要高度负责,严格把关,加强对项目(课题)成员、学生的科研诚信管理。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须对使用自己邮箱投递的稿件、需要署名的科研成果进行审核,对科研成果署名、研究数据真实性、实验可重复性等负责,并不得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学生、团队成员在科研活动中发生不端行为的,同意参与署名的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除承担相应的领导、指导责任外,还要与科研不端行为直接责任人承担同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