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后疫情时代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医学科学院?在后疫情时代,思考从国家层面建设真正的医学科学院对增强公立医院科研实力、完善公立医院建设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包括整合公立医院进行预防性医疗和救治性医疗,更好从专业、权威角度发声进行舆论引导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完善公立医院体系的讨论一直不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三个院,即科学院、工程院、医科院,我们国家就缺了医科院,我们中国所谓的医科院是‘有名无实’的。”8月29日,在2020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指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立医院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在后疫情时代,思考从国家层面建设真正的医学科学院对增强公立医院科研实力、完善公立医院建设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包括整合公立医院进行预防性医疗和救治性医疗,更好从专业、权威角度发声进行舆论引导等。突破制约重建医科院事实上,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已有逾60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不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目前,院校拥有23个研究所(院、基地)、6家医院、7所学院、56个创新单元,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科研基地8个。黄洁夫向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表示,该医科院实际是由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阜外医院、整形医院及几个研究所组成的正厅级单位,并非权威国家级生命医学科学研究机构。而由于多个部门碎片化管理,难以真正形成合力,我国公卫安全、生命科学研究与临床医疗服务规范化等工作进展受到影响,医改中一些与专业技术相关政策的出台受到一定制约。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培养与资格认定,医学教育中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脱节等问题就受此因素制约,长期难以得到较好解决。对此,黄洁夫建议建立真正的国家级生命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机构成立初期可委托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筹建,其成员由在世界上有影响、敢于担当直言、具有丰富临床医疗与公卫管理的各学科领域知名资深专家组成。该机构的管理方式应有别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对其成员应采用行业推荐制,按需分期分批增补,同时应有吐故纳新、废除终身制的机制。“这个层面不要叫‘院士’,要不断地创新机制,而且几年要换岗,要成为行业之间大家公开承认的临床、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专家,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中医在内。要形成真正的国家科研机构,要代表国家发声。”黄洁夫说道。 医科院的价值与意义建立国家级生命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对我国医疗、药物、卫生等方面的研发给予长期稳定指导、投入与支持,带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未来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卫事件能力、实现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关键。”黄洁夫曾公开表示,“这一机构不仅是为国家制定国民健康政策及重大公卫安全、生物安全、医学伦理政策的智囊办事机构,还应负有对相关政府主管机构的监督责任。”而对于如何建设医科院,在黄洁夫看来,关键是整合全国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命科学、药学、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生物制药等学科的优质研究资源,培育医学科技战略力量,为国家生命科学与健康公共安全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的关键人才和创新学科。生命科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有很大的机遇,要组成国家的团队。以国家团队的形式作战,而不要孤零零的几个声音。如果说各级医院是常规部队,那么医科院就是公立医院体系中的战略力量。像在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四大机构(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科院、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之一。除了自然基金会以外,其他三院都会分别授予院士头衔,实行终身制。美国医科院主要负责向美国政府提供咨询、预防等方面的建议,以及从事与全球健康有关的事务。截至2019年10月,美国医科院有成员2302人。疫情期间,美国医科院召开了网络研讨会,邀请业界院士和专家梳理了在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以及政策法规领域的观点和建议,并作出了抗击疫情需要科学思维,创新对话的倡议。美国医科院是国际医学界权威机构和政府政策咨询机构,其院士专家的观点广受关注。而英国的医学科学院1998年成立于伦敦,是英国医学界最高的学术荣誉机构。英国医科院的主要成员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和临床医学方面的专家。疫情期间,英国医科院曾发表研究报告《为充满挑战的2020/21年冬季做好准备》。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医科院作为专业研究机构在抗疫发声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代表了医学界的权威声音,对公众起到了示警作用。不管如何建设医科院,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体系是此次疫情中的广泛共识。在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看来,首先医院是传染病以及许多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信息源,往往这类事件都在临床上发现;其次医院是应急系统的最初起唤者;此外,是应急管理处置的关键环节之一,绝大部分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需要临床支持;最后一般性的应急处置,不仅仅是公共卫生系统,医院是维持社会运行的战略力量。
近日,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阮绪芝和郭兴荣博士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旗下期刊《Signal Trans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 IF13.493)上发表了题为“BARMR1-mediatedsorafenib resistance is derived through stem-likeproperty acquisition by activating integrin-FAK signaling pathway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阐述了新基因BARMR1通过介导肿瘤干细胞的干性调控肝细胞癌的预后不良及对肝癌临床一线用药索拉菲尼耐药,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预后标记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今年湖北医药学院副院长、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发表在世界顶尖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影响因子高达70的杂志上发表《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详细阐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及临床表现特征及处理措施,向世界科学家及医生介绍了我国治疗新冠肺炎的做法与经验,为全球抗御新冠肺炎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该篇文章也成为2020年高被引热点文章,被引率高达1313次。这两项研究成果的取得是十堰市医学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也体现了十堰市医疗卫生科研水平的实力。近年来,十堰市科技局高度重视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优化创新环境,积极发挥高校及医疗机构的科研优势,不断提高全市医学科学研究水平。一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科技攻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立项新冠肺炎防控技术引导性应急科研项目75项,为科学有效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二是集中优质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平台。支持和鼓励高校及医院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优势,准确凝炼科学问题,明确研究方向,围绕优势学科、特色专科,积极组织申报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目前,十堰市共有医学领域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家,在全省市州中位居前列。今年十堰市的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在全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三是营造优良创新环境,强化科技服务。积极主动上门对接,开展一对一服务,帮助解决创新主体需求。建立科技专家库,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用心用情竭诚服务,当好科技创新“店小二”。举办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校院所与企业对接活动,湖北医药学院与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公司、湖北长江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十堰市农科院与湖北金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四是积极承接科技专项,争取政策支持。组织推荐优秀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技专项,参与高水平竞争,争取经费支持。今年,十堰市医学领域申报国家、省科技项目100多项,目前拟公示入围项目12个,拟获省科学技术奖励4个,其中拟获一等奖1个。【来源: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有关印度前总理住院一事在社会广泛流传,前总理曼莫汉·辛格因为发烧,连夜医学科学研究所就医,有媒体揣测其疑似新冠病毒,目前仍在住院观察,但是发烧原因令人意外。官方称曼莫汉·辛格实因为使用了某种药物后,导致过敏引起的发烧,连夜前往医学科学研究所接受治疗。目前体温已经控制住,已经暂无大碍。不少政界人士表示了对曼莫汉·辛格的祝福,希望它能早日康复。曼莫汉·辛格曾经因为心脏上的问题,做过心脏手术,这次又因为药物过敏使得心脏骤停,接受了治疗并且已经排除其他发烧的原因。据了解,今年已经87岁高龄,曾经担任过印度两届总理,整个印度都在为他祈祷,可见这位政治人物在在印度广受好评。作为印度元老级别的政治家,在职期间为人民做出了不少贡献,他从小出身贫寒,自然知道贫穷将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在他执政时期,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对外建交,打破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枷锁,将国家经济开辟了新道路,之后被印度称为“经济改革之父”。曼莫汉·辛格也是首位印度的锡克族总理,最为锡克族的信徒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头顶蓝色头巾,曼莫汉·辛格正式一名忠实的信徒,一生都没有摘下国他的头巾,作为蝉联两任印度总理给锡克族带了了无上的荣誉,锡克族被认为是最公平公正的民族,但是曼莫汉·辛格并有不允许有人因为民族信仰,将国家政治分裂,所以公平公正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这个族,此前就有两名锡克族的教徒杀害了国家领导人,之后锡克族的声誉就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曼莫汉·辛格一直呼吁人民应该团结,有信仰,不可以做泯灭良知的事情。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也是要让世界的人民看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曼莫汉·辛格对国家经济一向很是看重,多数是因为他自己的出生问题,人都有自尊心,大概是穷怕了,落后真的太可怕了。所以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一直分发图强,最后分别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进行自己的深造,只到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参政一直是作为国家经济部部长,后来在选举后当选了印度总理,并且执政两年,在他执政期间一直重视农民的发展,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农民能够富起来,这样印度就会少了很多贫民窟里的穷人。他一直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彬彬有礼,谦虚的样子,对于政治方面的事情,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有多远大的梦想,并没有口出狂言称自己一心就想当国家最高领导人,从来没有。有人推荐他继续连任国家总理时,他拒绝了,并且表示退出选举。经他之手印度的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持续对国家经济的改革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当时印度政治圈的腐败程度不可想象,但是曼莫汉·辛格一生清正廉洁,但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难免不遭人怀疑,甚至会有人觉得他是一株假装的清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一生成就,是经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换来的成果,印度千疮百孔的经济,在经过他妙手回春的挽救下,得到了起死回生。曼莫汉·辛格当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满怀感激之心,感谢这位伟大的人物给印度带来了惊人的成效。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这位87岁的老人,在生病后得到了印度的高度关注,人们真心希望他能早日痊愈。
医学科研论文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医学科学研究成果、临床工作总结的文字性报告,是某一时期、医学某一领域发展进步的文献记载,也是医学科技工作者运用比较、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法来分析、阐述和表达医学研究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的书面报告。它不仅是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科技信息产生、存储、交流和推广的主要媒介形式。蓝译编译指出,医学科研论文虽有其独特的属性,但基本特点和其他科技论文一样,应当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及规范性。一、科学性。不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的论文,其目的都是揭示人类疾病这一研究客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因此必须具备科学性。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不论其逻辑多么严谨,文笔多么流畅,辞藻多么华丽,也没有任何意义,更经不起重复和检验,只能是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因而要求论文中采用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每个概念、数据等必须准确无误,实验的设计、技术路线的确定、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实施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等都必须科学公正,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检验,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立论客观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不主观臆断,绝对避免用歪曲事实、无中生有的办法来增加论文的含金量。二、创新性。评价医学科研论文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其有无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一篇论文要真正做到有创新,在科研选题时,就必须做充分的文献检索工作,了解所研究的内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动态,从中找出切入点。强调创新,并非要求论文的所有内容都是新的领域,也不可能要求每一篇论文都能对医学科学发展有所推动,利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新的实验材料,或用新的途径解决一个陈旧的问题,哪怕是在一个关键点上有所创新、弥补某一缺陷都是创新性的具体体现。三、逻辑性。逻辑性即思维或客观的规律性。医学科研论文的逻辑性是通过提出论点(文题与引言),提供论据(实验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或临床资料),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结果或临床资料的总结,运用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某些问题的相关性或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引经据典予以佐证,得出令人信服的可重复的结论。四、规范性。在国家有关科技期刊编排标准和规范的大前提下,每一期刊也有自己不同的编排特色和要求。如果作者在撰稿前就有投稿方向,认真阅读拟投稿杂志社的稿约,按照稿约的要求撰文,将有助于编辑部及时送审,必然会减少返修的次数,缩短等待刊出的时间。
10月20日下午,“南京大学医学院苏州科技城临床学院”在苏州科技城医院揭牌。南京大学在苏新增一临床学院。受访者供图现场,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张峻峰与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朱奚红分别代表南京大学医学院及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关于建立南京大学医学院苏州科技城临床学院的协议书》并揭牌。本次签约挂牌旨在发挥南京大学的优势,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医学教学、科研人才和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促进苏州高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苏州科技城医院综合实力。根据协议,南京大学将派出干部与专家参与苏州科技城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师生教育管理等事项,医学院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苏州科技城临床学院支持和工作指导,并共建“南京大学苏州科技城医学研究院”,设立开放课题,共同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据公开报道,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在描绘苏州校区建设蓝图中强调,南京大学将依托苏州校区建设大力推动工科、医学等新型学科建设,通过弯道超车、实现质的变化。据悉,南京大学医学院现设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5+3一体化)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三个专业。现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普通外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医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进入全球排名前1%。而距离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仅1公里的苏州高新区首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无疑成为南京大学在苏州推动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院累计斩获国自然基金等市级以上课题70立项,近20人次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市级以上人才称号。我们有信心借助南京大学的高平台最终创建以‘医教研转’为核心的研究型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连斌介绍。值得一提的是,10月22日,苏州科技城医院还将引进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大龙教授专家团队,助推医院医疗及学科建设。来源:澎湃新闻
11月7日,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临床研究管理学组主办,四川华西医院承办,广安市人民医院协办的的第十届临床研究思考与实践全国巡讲会在广安顺利召开,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临床医学工作者共享资源、交流学习。 在广安市人民医院,授课专家们通过自己的课题,从干预性临床研究的设计要点、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抉择、临床研究助理医联体学科发展、中国临床医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其间通过各类案例生动解读了多种临床医学研究方法的异同与应用,结合多年的学习研究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技巧等,并与参会人员现场进行了答疑、交流。参加学习的医生蓝建华说:“这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向专家们请教、学习,希望能在以后的医学研究中,学以致用。” 第二军医大学教授贺祥介绍,这些年,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但临床医生基础研究多,临床研究项目少,研究能力薄弱,医疗专科特色弱化,疑难危重病诊疗水平下降,成果与临床转化应用脱节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医疗卫生的可持续发展。“可喜的是,当前临床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临床研究的春天即将到来!”贺祥说。 近年来,广安卫生健康系统在广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办区域性最好医疗,省级重点专科数量、三级医院数量较快增长,医疗技术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此次活动邀请到多位国内知名医学科学研究专家走进广安传经送宝,这既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切实行动,也是中华医学会科学研究管理学分会关心支持广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广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宁表示:“我相信,这次巡讲对于提升广安医务人员临床医学研究能力,推动广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若冰 甘休玉)
临床医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方向是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临床医师。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临床医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学科组长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即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由1912年6月1日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和1945年8月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1952年2月)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4月升格为浙江医科大学。合校前浙江医科大学已经是一所以医为主,理工医学科相结合,医药卫专业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并进入中国大学一百强,同时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预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学校历经"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多个历史阶段,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复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始建于1927年,原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1939年,抗战爆发后,学院内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辗转迁至四川重庆。抗战胜利,学院迁回上海,于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定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学院于1959年被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并于1997年入选首批211工程。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济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将其作为教学医院。经过113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1990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
近日,医学界公布了2020中国最佳医学院校科学研究排行榜,100所高校上榜,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微弱的优势力压北京大学医学部,位居榜首。在前五名中,上海和北京各占两所,还有一所来自四川,北京协和医学院暂居第五位。结合2019年全国医学院校的综合实力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样高居榜首,北京协和医学院屈居第二。综合实力榜从教育资源、医学临床、科研水平、人才培养,以及毕业生满意度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最后从武书连公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医学排行榜来看,位居前六的为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均为A++等级。从上来看,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排在首位,北京大学获北京协和医学院紧随其后,大家对于这样的排名,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场席卷全球的瘟疫,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敬畏自然,保护自己。面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以专业医疗队伍引领,在与病毒进行顽强斗争,并且逐渐扩大战果之时,人们认识了勇敢的白衣战士,也认识到医学要战胜瘟疫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科学和先进的医术和治疗手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适时推出的《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一书,秉承“为科学家立传,为科学研究立言,为倡导科学精神立德”的宗旨,以口述史和访谈录的方式,为我国医学、生物学界作出重大贡献的顶级院士们记录影像和文字,从他们口中还原老一辈中国医学界专家为国家现代医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通过这一部口述史、访谈录的呈现,我们感受到中国医学殿堂那些闪光的前辈与抗疫前线高光的钟南山、王辰、李兰娟等院士相映生辉,我们看到了中国医学科学界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真诚之心。口述史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史记式研究方法,是将亲历人的口述信息作为历史素材,还原和追忆历史,其特点是亲历者的真实回忆和亲身感受,更具直接性。一段历史靠不同人的追忆,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历史拼图。周勍、张兴杰、舒阳、顾因明等四位作者,用两年时间遍访了中国医学生物学界的17位院士,著成《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我们通过这17位院士的亲身经历,认识了我国老一辈医学科学家,了解了人民共和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一代人为此作出的艰苦而执着的努力。执着敬业、科学精神,是本书收录的院士群体的共同特征。在17篇院士的口述访谈中,自己的故事和荣誉轻描淡写,一掠而过,讲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却各个如数家珍,非常详尽。口述访谈中,院士们虽然各自细分的专业研究领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研究成果丰厚,在各自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担任中国“973”肿瘤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程书钧院士,建立了国内先进水平的致癌物快速检测系统,开发了适合我国应用并有先进水平的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孙燕院士也是我国肿瘤与免疫医学领域顶尖的领军人物,开发了中西医结合的抑制肿瘤新药。梁植权院士则是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的致病病原机制方面,卓有成效。刘玉清院士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一直引领着我国放射医学的研究发展,在中国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我国核医学的奠基人王世真院士在实验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推动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吴阶平院士长期致力于泌尿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泌尿外科及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肖培根院士是老一代医学科学家中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却为国家医学科研作出卓越贡献的医学科学家,他是中国药用植物学研究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其创立的药用植物亲缘学成为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及新药源寻找的重要指导理论。研究细胞生物学的薛社普院士,一生从事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及教学,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专著7部,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和生殖生物学家,也是中国细胞分化调控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吴旻院士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肿瘤学、人类遗传学方面成绩斐然,他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肿瘤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项目等多项研究工作,最值得铭记的是1962年他组建我国第一个细胞遗传学研究组,向全国推广适合我国的细胞遗传学技术方法。吴英恺是我国最早一批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医学专家。他1933年就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外科住院医师,是我国胸外科的奠基人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胸科专科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在中国率先研究心血管病的流行学及人群防治。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胸心外科和普通外科人才,他组建的三个医院和五个外科都具有时代特色,他在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和国际医学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到了晚年还在呼吁,要改进专业干部的培养方式,不能“学位有了,职称有了,还是不会看病”,他始终强调“医院必须坚持和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都体现了第一代院士的医者仁心。从程书钧院士的口述访谈中,读者可以发现,他的口述访谈,着重谈的是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认知和发现,对个人的名利很淡泊,强调做研究就要认真持续钻研,而不能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体现了老一辈院士坚持和秉承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其他院士也在理论与实践上持之以恒、钻研创新,为国家医学科学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中收录的唯一一位女院士刘彤华,数十年从事病理诊断研究,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造诣,她建立了中国国内第一个分子遗传病理实验室,在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肺癌、胃癌、大肠癌等肿瘤靶向检测,科研工作中长期从事胰腺癌及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但是她在访谈中谈及的关键词却是实事求是和专注,体现的是老一辈院士的认真态度和严谨作风。无论是口述还是访谈,从17位院士口中,我们能够听到的话题,除了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更多的是他们医学报国、科学精神和为大众服务的医者仁心。本书算是对医学研究历史资料的一种抢救。“为科学家立传,为科学研究立言,为倡导科学精神立德”的工作,只要条件允许,还将会继续下去。(李苗)
凯西·阿坎的《Croissant》,代表ACRF干细胞与癌症分裂。 你看到的肺干细胞是在实验室中以气圈的形式培养出来的。每个细胞的红色细胞核被微管蛋白包围,微管蛋白被渲染成蓝色。来自美国人口健康和免疫部门的《The gobstopper》 这张计算机模拟的图像显示了贾第鞭毛虫的蛋白质。贾第鞭毛虫被摄入人体后就会感染人类。克莱尔·维登的《刺胞杆菌》,代表ACRF干细胞和癌症分裂。 “深蓝色标志着每个细胞的细胞核,而浅蓝色则是肺部蛋白质,为我们的气道提供了基本构造。通过鉴定和培养人类肺干细胞,我们可以更广泛地了解肺癌患者的肺功能的运行过程以及这些过程是如何出错的。”美国分子医学部艾莉森法利(Alison Farley)的《相向而行》(Meet half)。 这是一个关于血小板在血管发育中的作用的实验,图中的血管和白血球从老鼠的皮肤表面迁移而来。美国分子医学部艾莉森·法利(Alison Farley)的《鸟瞰图》(Bird's eye view),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血小板在胚胎血管发育中的作用以及血小板在淋巴和血管分离中的作用。”图中是被渲染成蓝色的血管,旁边是绿色的淋巴管和从没有血小板的老鼠身上渗出的白细胞。罗伯特·波内利的《M-Galaxy》, 这张图片看起来非常像一个星形区域,它代表了健康人和患有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一种罕见的眼病)患者血液中868种代谢物(一种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之间的23621种联系。 蓝线是正连接,而红色是负的,外环包括很少或没有连接的代谢物。由于还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疾病,科学家们希望这里的新陈代谢联系能够提供答案。显然,由大型代谢产物组成的群体对这种眼疾很重要。佐伊·格兰特(Zoe Grant)的《深海生物》(bioof the deep), 虽然它看起来很像一条鱼,但实际上它是在实验室培养皿中从一小块骨头中生长出来的血管。科学家们通过观察血管的生长来了解它是如何被控制的。“我们想了解血管是如何生长的,这样我们就能在癌症等疾病中阻止它们的生长。”美国人口健康和免疫部门Louise Baker设计的“蛔虫幼儿园” ,如果你讨厌虫子,你可能不应该仔细看。这些是猪蛔虫的幼虫,它们往往生活在土壤中,经常在发展中国家发现,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慢性营养不良和儿童发育迟缓”。 科学家们希望弄清楚这些线虫是如何在新的宿主体内感染和发育的,以及如何治疗感染。《星空》作者:Francine Ke,美国癌症分子遗传学分部。虽然看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太空场景,但这些“明星”实际上是胚胎中的细胞。颜色鲜艳的细胞正在死亡,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凋亡,而深蓝色的细胞仍然活着。“研究集中在理解细胞凋亡和胚胎发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死亡的缺乏或过多如何导致身体异常,如脊柱裂和腭裂。”Ke说。“我们的手指和脚趾首先发育成网,然后经过细胞凋亡,就形成了我们的手指”《电气化》作者:Raymond Yip, ACRF干细胞与癌症分裂,这张神奇的图片是从患有乳腺恶性肿瘤的老鼠身上采集的,用3D成像技术制作而成。青色和黄色的微血管包裹着洋红肿瘤细胞的小球,这似乎表明肿瘤细胞诱导新的血管来帮助它们在骨髓中生长。Bianca Capaldo的《绽放》,ACRF干细胞和癌症分裂,这张花状的图片实际上是在乳腺导管末端发现的“末梢小叶瓣”。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些“花”的结构和细胞组成,因为乳腺癌通常从这里开始。《人类最致命的敌人》,作者王启科,美国分子医学部,朱莉·希尔,美国感染与免疫部。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讨厌的东西——传播疟疾的蚊子。这些蚊子被科学家放在昆虫体内繁殖,然后被疟原虫感染,以帮助人们发现疾病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