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医八年,月薪5000,温饱线上的医学博士人哭亦哭

学医八年,月薪5000,温饱线上的医学博士

严重的健康危机,将一批医学科研工作者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实上,每一项技术突破,都经历了漫长而冷寂的蛰伏期。选择基础医学研究,就意味着与清贫相伴。巨额资金被用于购买实验设备,而研究者本人的补贴往往仅供温饱。一群年轻的科学家,在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中艰难跋涉,等待未来的曙光。林成 27岁 泌尿外科博士母亲患癌,我几乎没帮上忙今年国庆假期,我参加了三场婚礼。份子钱不多,还是花了近三千元,超过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在婚礼现场,坐在我旁边的是一群初中同学,几乎所有人都已经买房、结婚、生子,所有人都在谈论育儿话题,除了我。和同龄人相比,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的,但只要不是在婚礼这种场合,似乎也能忍受。因为我知道,在我的背后,付出更多的是我的家人。确定自己要读医学研究型博士的时候,我母亲已经患结肠癌(当时确诊为III期)四年。她和我父亲分居多年,独自做完了手术,医药费花了十万。学医八年,我拿不出生活费以外的钱,幸好有朋友们帮衬,我们才能顺利支付账单。我突然发现,在学校里,我学习治病救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我只是一个远在千里,又无能为力的家属。她已经做完十二次化疗,头发稀疏,经常在电话里哭。但我一直待在学校,通常只在过年时回家。2017年年中,我赶回家,看到一向注重保养的她,脸色变得特别差。我那时还在读研,除了每年1600元贫困生补助之外,没有任何正式收入。想来想去,我只能买给她一顶假发。 确诊之前,母亲是一位做小吃的流动摊贩,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决定学医时,父亲是反对的,他觉得学医要读八年,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但是母亲十分尊重我的选择。为了维持稳定的收入,她时常更换工作,肚子疼也不愿意上医院。等到疼痛实在难以忍受时,她才去检查,结果是结肠癌晚期。 我本来打算研究生毕业就回家工作,拿到固定收入,每天照顾她。但在那年,我先是错过了学校所在省份的医院统招,后是没能赶上家乡医院的统考。最后,传来了我博士考试成绩不错的消息。 我的博士课题是前列腺良性增生研究。我对生物医学领域探索的热情,是从高中生物课上开始的,没想到自己已为这份好奇心学医九年。父亲知道我读博以后,经常和他的同事讲,我是林家祖上第一个博士。我经常和母亲讲,我在实验室过得还不错。事实上,读博的补助只有每个月2300元。为了不和家里要钱,我不得不用休息时间做兼职。我也没有告诉她,科研本身并不是那么舒服。博一刚开学,我的导师正在忙着另一个学术项目,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束手无策。晚饭不定时已经成了日常,我也常常为实验浪费的材料压力倍增。 图 | 林成在实验室的工作台但我还是想完成课题,梦想着自己顺利毕业的那一天。今年10月底,在实验室正常忙碌的上班时间,我正好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的手术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复诊结果是:病灶无明显复发,血常规生化良好。我马上读出意味——她恢复得非常好。 我坐在实验室里,松了一口气。四下望望,医学研究突然在我眼中呈现出全新的样子。我感受到强烈的意义和使命。那之后,我在实验中不断推进论证,不断分析临床样本,最后发现,原来真的存在某种从未被发现的现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飞起来了,和师弟一起用打折券去呷哺呷哺吃了一次火锅来庆祝试验进展。那是我读博期间最奢侈的事。图 | 林成和师弟庆祝实验进展的火锅局王力 30岁 心脏疾病研究博士后结婚后,月薪五千仅够温饱今年夏天,因为没出生的白色大鼠,我陷入学医12年来最大的焦虑。疫情期间,为了方便管理,我的同事把用于实验的白色大鼠杀了大半,只留下几只用于配种。七月,为了继续自己的实验,我开始帮他们配种。唯一的一只纯种雌性大鼠迟迟未生育,我转变方法,让实验室里的大鼠与野生大鼠配种,通过两代生育呼唤纯种大鼠的降生。它出现时,我已经等了近五个月。图 | 王力实验室里的白色大鼠六月底,我博士毕业答辩完毕,美国一所医学院给我发了博士后的offer。但为了让去年九月份已启动的项目有进展,我还是留在此前的实验室做博士后,每个月拿五千块。 秋招开始后,我的医学研究梦想曾经动摇过。我跑了几次宣讲会,动过考公务员或者到中小学教书的念头。但人生下一步如何推进,未来是否要定居大城市,我不敢多想。这是因为,每月扣除房租后,我只剩下2400元支配。在首都北京,这点钱微不足道,买房买车遥不可及。妻子从未抱怨过我的收入,只是劝我:如果太累了,就换个领域平平淡淡过日子。等待大鼠出生的几个月里,我发现社会环境留给我的空间越来越小,自己必须做出是否继续科研道路的决定。我开始焦躁而郁闷,这更影响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研究需要精准的理性,这样的感性状态只会带来麻烦。我的导师认为我不够专业,几次敲打我,我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我想起五年前自己刚开始读博时,也曾踌躇满志。我听说过对我们这一行的“三个十”概括:做出一项重大突破,需要投入十亿资金,使用十万种化合物,做十年实验。我设想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没过多久,就在实验上犯了难。到博士三年级,周期考核与开题报告成为新的挑战,我必须拿出实打实的数据,而非像以前那样纸上谈兵。我凭着毅力扛了下来,在六年博士期限之前,和别人共同署名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顺利毕业。科研依然是我唯一想做的事。我对自己剩下的最大期望是发表一篇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十一月上旬,纯种大鼠出生了。我请它帮我做了一个关于阳性药物的对照实验。这场实验本来用于排除可能性,但在分析数据时,我意外发现,所用的阳性药物竟对生物的物理特性产生了影响。我想查找文献来佐证,却发现这一现象从未被记录过。图 | 王力在探测心脏细胞虽然不敢保证这一现象背后是否蕴藏重大发现,但这是我们课题组近期第一项进展。开组会时,整个师门都感到振奋。随后,我坐在实验室里,触碰到久违的热情,那些焦虑也失去了重量。王海强 31岁 胶质瘤方向博士后“烧了”四十万经费,每天挤3小时地铁公交第四次做单细胞建库测序实验时,我背负着四十万科研经费打水漂的风险。这项服务于我的博士研究课题的实验,属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此前,我自责地发现,自己已经失败三次,“烧了”三十万。 第一次实验在2017年4月份,那是我学医的第十年。为了建立一套单细胞测序系统,我所在的实验室从零开始买进仪器,从美国引进一项专利技术,支付了不菲的专利费。这是我听说过的最昂贵的实验。 但这些只是实验的前提。比资金更沉重的是,我和同学必须靠自己摸索细胞上机数目与细胞活性的相关技术。一次实验耗时两天,若想收到理想的效果,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达到标准,整体的操作步骤也必须得到优化。即便如此,在正式操作中,未知的挫败依然会来临。这意味着,我必须再次寻找往前走的可能。我安慰自己,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这是最常见的剧情。 第一次实验失败后,那年冬天,我发起第二次冲锋。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细胞活性太低,我还是没能走到最后。导师平时脾气很好,这一次他没忍住,骂了我一顿。 2018年年初,我鼓足勇气做第三次实验。故障重现,此前的辛苦付出又一次付诸东流。图 | 日常实验中的王海强身边的同学都练就了发泄压力的身手。我曾看到有人专门找地方大吼大叫,有人脾气愈发暴躁、突然发火。我和两位室友商量好,一起用相对健康的方式消化压力——出校门吃饭。 对我而言,除了春节,所有的节日都属于实验室。中秋节、端午节、冬至日……当天实验完成后,我们找尽了所有能被称为“节日”的日子,吃上一顿饺子或者火锅。 这花去了我每月博士补助的一大半。每月,我收到五千多元补助,在中国的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这个数额是最高的。这也是我艰辛备考,考取本所实验室博士的重要原因。从研究生起,我没和家里要过钱,也没讲过我在做什么,家人一直觉得我过得很潇洒。 放松是短暂的,为了保证实验效率,我将吃饭以外所有的时间都花了在实验室里。 我清晰地记得在北京读博士的日常路径。每天早上六点半,从北京青年路出发,转两次地铁到西单,再坐公交车到达郊区,八点到达实验室。此时,我已完成在地铁上开始的案头工作。晚上十点赶晚班地铁,回到朝阳区。有时,赶上细胞培养的特殊节点,我会把四张凳子拼起来,铺上单人被,睡在实验室。为了劳逸结合,我通常在周六日睡懒觉到早上十点,晚些开启实验。2018年五一劳动节前,我和同学第四次做耗费十万的实验。我们把细胞的活性鉴定率提升至90%以上,增加细胞的数目,终于成功。那之后不久,我发现自己胖了二十斤。图 | 胖了二十斤后的王海强实验的成功把我的论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在论文尚未发表之时,2019年六月,学校规定的博士三年期限已经到了。我握着一张博士毕业证书,无处可去。 我下定决心,不管等多久,也要继续做补充实验,熬到论文发表的那一天。我继续在实验室工作了一年。这一年,学校已经停发博士补助,导师为了支持我,私下支援我生活所需费用,让我按时交付房租,不至流落街头。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自己年少时的生活。我家在重庆的农村,每天走几公里上学并不稀奇。 我似乎始终得着老师的“偏爱”。读大三时,一位教授带我到另一所学校做研癌肝究项目,手把手教我做实验。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基础医学研究。 博士毕业前夕,导师曾想说服我给医院里的一位书记做助理,这份工作能够解决北京户口和事业编制,薪资可观。但我只想在实验室工作,更想继续深造,婉拒了他的好意。今年年初,我拿到一所美国医学院的博士后offer,但由于疫情,无法前去就读。辗转之中,我决定离开北京,到杭州西湖大学做博士后。 4月初,我终于收到邮件:论文已发表于杂志上,影响因子分值为12分,约为国内博士生论文平均分值的4倍。相比于一线临床工作,医学事业的另一端——基础医学研究往往不为人知。其实,在大众视野之外,这群医学工作者从未缺席。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间,从病原学研究、抗疫药物研发到疫苗的研制,无不依赖于基础医学的更新。在这充满危机的一年里,实验室里的研究者废寝忘食但默默无闻,为前线提供着有力的支撑。在人类未知的黑暗领域,他们用热切点燃希望,用勇气为我们照明。正是由于看见这份基础医学科研的艰辛,凯迪拉克旗下经销商承诺2020-2021年两年内每售卖一台车,就捐赠100元给到国家科技部/卫建委旗下的复旦P3实验室、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此帮助提升基础医疗建设, 赋能一线科研工作者, 用实际行动践行品牌精神。公益路上,凯迪拉克一直在行动。今年,凯迪拉克携本支短片参加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广告、腾讯CDC联合举办的“我是创益人”大赛,让更多人关注到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该赛事举办四年以来,已孵化包括戛纳创意节银狮奖获得者“一个人的球队”在内的194支公益广告作品,让公益项目走入人心。在这个时代,崇高事业并不意味着丰厚的物质,也不代表安稳的生活,但有人依然用勇气点燃自己,在黑暗中为我们找寻光亮。实际上,所有伟大发现,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以及在清贫中恒久坚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END -撰文:史蓓斯

东城区成立北京首家医学博士联盟

成立北京市第一家医学博士联盟探索构建驻区三甲医院和区级医药单位高端人才有机融合在博士间搭建学术交流的渠道今天(11月17日)上午,东城区“紫禁之东 精彩有我”人才主题系列活动——东城区医学博士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博医东城”学术会议在国子监彝伦堂举办。授牌13个博士工作站,着力激发系统内人才潜力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为专家委员会、联盟秘书处正副秘书长、博士工作站代表颁发证书及牌匾。据悉,近年来东城区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深入贯彻“崇文争先”理念,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把打造人才发展高地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把吸引培养人才作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推动建设文化、金融、医药、基础教育、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和体育七大人才发展高地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优质环境。卫生健康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人才是重中之重,东城区立足区内“医药人才高地”建设,统筹优质人才资源,依托“人才公租房”等惠才政策,加大人才工作保障力度,有力推动东城区医学博士联盟建立,打造人才建功立业之所。“博医东城”医学博士联盟,以“弘扬健康、促进医疗、垂身示范、树立标杆”为宗旨,紧紧围绕深入精研临床、促进科技创新、开展学术科普、做好义诊宣教等方向开展活动,为驻区、区属医疗机构医学博士搭建沟通协作平台,高标准遴选13个博士工作站并授牌,探索博士工作站运行机制,着力激发系统内博士人才能力潜力,提升驻区居民健康服务水平。下一步,“博医东城”联盟将以 “弘扬健康、促进医疗、垂身示范、树立标杆”为宗旨,紧紧围绕深入精研临床、促进科技创新、开展学术科普等方向开展活动,努力探索博士工作站运行工作机制,在推进医联体建设、医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东城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实施七大人才培养举措,构建合理人才梯队据了解,东城区是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也是首批入选的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区,医药人才高度聚集,有卫生事业单位515余个,卫生技术人才约2.6万人,央市属及非公单位约占卫生人才总量81%,中医药名师和国医大师近100名。东城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着眼长远,深耕细作,着力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近年来,东城区组建了“东城人才战略咨询委员会”,围绕东城人才工作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建立了人才资金支持体系,为各项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保障,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用于支持东城区人才工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课题。在全市率先设立2000万元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按照不低于1:3的放大比例,吸引社会资本参股设立6000万元东城文化创客子基金,累计投资企业16家,投资金额5200余万元,带动社会创投、金融资本等投入3.4亿元。东城区创新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每3年认定一批优秀人才,按照层级分为杰出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累计认定人才289人。每年开展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工作,针对45岁以下青年人才,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鼓励青年人才开展项目创新,累计资助金额1471万元,资助优秀人才521人次,形成东城区各领域人才队伍坚实后备力量。持续加强人才工作室建设,强化“跟师带徒”,发挥领军人才带动效应,按照分类培养、分批带动的原则,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为重点,采取“工学结合”方式,实施分层次、分领域人才培养。目前已经先后建立20个非遗大师工作室,47个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16个国家级、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43个首席技师工作室等,每年带动近3000名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培养梯队。据悉,今年5月,东城区启动了新一批优秀人才认定工作,在坚持德才兼备基础上,将人才对区域的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同时统筹兼顾各领域人才比例,切实认定一批区域高质量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此次认定工作创新“1+N+7”工作体制,即“1”个人才认定工作办公室整体统筹、周密部署,“N”个归口推荐单位广泛宣传、重点推荐,“7”个人才评审工作组分类推选、科学评审。目前,已经完成分组评审工作,从各单位推荐的近300名人选中选出152人,下一步经过综合评审和三次审议后,产生最终人选。本届认定工作参评人数多、范围广,将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各类优秀人才名额,进一步激发人才爱国奋斗精神和干事创业热情,将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五个东城”建设中来。北京首家医学博士联盟,打造医药人才发展高地“东城区驻区央属、市属卫生健康机构集中,具有医药卫生领域人才聚集的优势”,东城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区卫生健康委主任王建辉现场宣读关于成立东城区医学博士联盟、东城区医药专家委员会、博士工作站的决定。王建辉介绍,“博医东城”联盟要在东城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卫生健康工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作用,大力集聚培养一批高精尖的医药卫生领军人才,为东城打造医药资源丰富、医药人物璀璨、医药品牌彰显、国医文化有效传承的医药人才高地,助推高质量发展,做出自身贡献。 据悉,东城区近年来积极做好人才培养项目课题申报,驻区医疗单位20余个项目获得市级优秀人才项目资助,其中“燕京医学传承与杏林优才人才培养项目”获得30万元集体项目资助,系统内4家单位2019、2020两年10余个项目获东城区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获资助金额20余万元;发挥驻区高水平医疗机构聚集优势,依托全区6个综合医联体、6个专科医联体,发掘丰富合作内容,开展多种形式业务交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提升区属医疗机构科室业务水平;开展师承教育,着力打造区级名医工作室35个,完成师带徒75人,有效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注重在艰苦环境中培训锻炼干部,选派21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探索人才服务工作思路、措施、方法,依托东城区人才公租房等惠才政策,更好地服务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加大人才工作保障力度;走访慰问和定期召开专家人才座谈会,研讨解决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鼓励专家人才为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各类专家人才智力支撑作用。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章建伟表示,卫生健康事业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大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成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东城医学博士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希望联盟发挥好聚集高端人才、统筹区域医疗资源、群策群力的作用,完成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为打造“幸福东城”贡献智慧与力量。下一步,东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注重发挥人才作用,激发人才使用效能,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持续发挥人才对于东城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肯定了成立医学博士联盟在人才一体化、社会化实践中的重要创新意义,并就东城区医学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强化领导指导,打造人才品牌。要加强对联盟建设的指导扶持,帮助联盟健康、快速发展,建设区域医学人才智库,打造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二是要完善运行机制,涵养人才队伍。联盟要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为区域博士搭建智力引进、资源对接和科研项目合作平台,发挥联盟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区域高层次人才一体化发展。三是要牢记使命担当,发挥人才作用。医学博士要弘扬职业精神,塑造行业风范,将联盟建设成人才之家、学术之家、智慧之家,为东城区和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启动仪式后,首届“博医东城”学术会议召开。中国工程院郭应禄、刘耀两位院士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人才成长为题做主旨演讲,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商洪才就科研项目申报路径、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区内医疗机构医学博士代表从疾病诊疗、领域进展、科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东城区驻区各医疗、科研机构负责人才工作领导,医学博士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文字 | 韩苗苗摄影 | 闫文编辑 | 小陸

必静必清

高颜值医学博士爆红网络,17岁读大学,28岁就成为骨干医生!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医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那些无私奉献的医生,更是受到大家的尊重。2020年,我们看到太多关于医生的故事,我们在感动的时候,也意识到他们的不容易以及在救治病人的时候,需要面临的危险。随着大家对医生这个群体的聚焦,关于医生方面的信息,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春节期间播出的一部关于医生的纪录片,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中国医生》,相信很多的网友都看过。这个纪录片的主角是位高颜值的医生,也是笔者要介绍的人物。这位爆红网络的医生名字为徐晔,今年刚好28岁,现在是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住院医生。可能江苏的网友就会知道,鼓楼医院在江苏是非常的有名,是三甲级医院。能够在这里成为医生,说明他的能力是得到医院的认可。其实,徐晔不仅长得阳光帅气,而且还是一名学霸。他的聪明程度比普通人要高很多,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曾跳过级,在17岁的时候就参加高考,被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并且还是本硕博八年连读。笔者可以为大家科普一下,中山大学的中山医学院,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医学院,临床医学类专业更是学校的王牌。能够考上这个专业的学生,高考分数肯定是非常的高,厉害的学生能够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因此,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徐晔是一位真正的学霸。在读大学期间,徐晔曾经发表五篇高质量的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到20分以上,自身还拥有一项研究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这也证明徐晔在专业实力方面还是很强的,也为自己将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顺利读完博士后,25岁的徐晔进入到南京的鼓楼医学工作。在这三年里,是他积累经验的时期,科室里的各种杂活以及常规的治疗,都是由他来完成。在纪录片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平时的工作是非常的繁忙。作为一位新生代的一生,他明白自己的职责。在这个行业里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可能还会因为紧张的医患关系,使自己遇到各种办法。但是,徐晔依然选择勇往直前,因为他知道这条路始终是要有人走下去,既然自己选择学医,那就应该义无反顾。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教学楼里,有这样一副对联:“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人医心”。这句话始终影响着中山大学的医学生,徐晔也是受到影响,也明白医生的最终目的。虽然现在的徐晔已经在网络爆红,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他始终明白,自己是要回归平凡,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够救治更多的病人,所以他现在变得更加低调,更加努力地学习。

节用

高颜值医学博士爆红网络,17岁上大学28岁成名,优秀人总在努力!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肺炎的爆发,让我们的目光都聚焦在疫情的发展和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身上,医者仁心,作为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付出了太多我们难以想象的。这些天里,医生过得比我们更艰难,只是沉默无言。他们是医生,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困难面前他们始终迎难而上、坚守岗位、甘于奉献,他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随着公众目光投向医生这个群体,以及纪录片《中国医生》的热播,一位高颜值医生意外爆红网络,翩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位医生名叫徐晔,拍摄纪录片那年二十八岁,是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住院医师,那是他工作的第三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在那时,按照常规,进入医院首先要从住院医师做起。除了需要承担本科室病房内的常规治疗,还要在值班时处理急诊科的相关病例。我们在《中国医生》第二集片头的几个场景就可以看到他工作的纷繁,正是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才促使了徐晔的成长。再看徐晔的成长历程,17岁上大学,紧跟着本硕博连读,二十五岁就从中山医学大学博士毕业,发表SCI论文5篇,总影响因子20分以上,并发表核心期刊论1篇,专利1项。由此就能够看出徐晔的优秀,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在的南京鼓楼医院还是南京前三大医院之一,所以用年轻有为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他凭借帅气的面容,温柔的性格,精湛的医术,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斩获了一大批网友们的心,还被网友戏称是“现实版江直树”。徐晔的出类拔萃让人难以挪开视线,而这些成功离不开的是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在片中他讲到在他所就读的中山大学医学院有这样一个牌匾,上边写着“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人医心”,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这句至理名言对徐晔医学道路上的影响,这句话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作为一名医生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当他选择成为一名医生时,便意味着他明白今后会面临什么,而如今,他作为一名医生他更加明白在这条道路上,他应该付出多少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更没有聚光灯的光环,有的只是高强度的工作与默默付出。帅气的外表会带来一些关注,但真正充实和支持我们前进的还是过硬的专业能力与拼尽全力的汗水。徐晔在纪录片中说:“你可以做到但是没有给你机会和你拼尽全力不留遗憾,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人生无法重来,把握机会,拼尽全力,努力做你能做的事,然后你会发现,你要的一切,会一步步向你走来。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越努力才能越幸运。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但只要问心无愧,不后悔。奋不顾身、拼尽全力,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沿途的绮丽风光也会让你终生难忘。近期央视举办的主持人大赛荣登热搜,其中的一位参赛者尤为亮眼,大赛的新闻类冠军—记者邹韵,在节目中她这样介绍自己“邹韵,谐音走运”,但事实上她的成功不是靠着走运得来的。她并非科班出身,但却能够在卧虎藏龙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在比赛中顶着高烧也能够拔得头筹,对所有话题都可以驾轻就熟,靠的是她多年来脚踏实地的付出和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作为记者,她在一次次的实战中积累经验,作为主持人,她在一场场的节目中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样,她站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才会这么有底气。她的底气来自一条一条跑出来的报道,她的底气是用无数个字,无数个画面,无数个直播来支持的。所以实际上邹韵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因为走运,而是越努力才会越走运。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我希望就会有怎样的底气。”面对疫情,前有《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李梓萌、海霞、欧阳夏丹低头念紧急稿,向我们展示出了央视主播过硬的实力。后有“高三女孩方舱医院内备战高考”“方舱医院内的考研哥”,让我们感叹他们在危难时刻对梦想依然持之以恒的精神……如今类似的热搜层出不穷,再三地向我们证明,很多优秀的人,做得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努力。所以,如果有了目标和梦想,就别怕失败,董卿说过这样一句话:“追逐梦想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难,沿着陡峭的山路去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人生无法重来,你的经历最终都会成为你的收获。 愿你们在人生道路上为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而努力!

迷阳迷阳

医学博士担当社区卡点“守门人”

“一位优秀的博士,不仅在工作岗位坚守,还在社区义务为百姓做好卡点工作,如果不是偶遇,还不知道他在默默付出……”前几日,正在小区卡点执勤的志愿者温晓斐医生被路过的同事偶遇,并给他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引起了大家点赞和转发。1983年出生,医学博士、博士后,温晓斐自2007年起在哈医大四院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放射专业。如今,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教授、哈医大四院主治医师,从医13年,他的手机从没关过机,与患者处成家人。义诊医生,在社区卡点收获无数感谢正月初二,温晓斐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所从事专业的原因,不能到一线参与战疫,他一直想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也能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作为一名党员,我就要起先锋带头作用,就应该往前冲;作为一名医生,我更应该用我的专业,尽我所能帮助大家。我一定要参与这场战斗中,共同保卫我的家乡。”4月中旬,温晓斐看到社区募集志愿者的消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利用工休时间,到小区卡点负责给进入小区的居民测体温、扫码、审核出入证件,保证大家安全。“能参与到家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很自豪。相比支援前线的同事们,我所做的不算什么。”在卡点上岗前,志愿者们都会将自己在岗的照片发到群里。每当温晓斐发完自己在岗的照片后,就会有居民陆续找到执守在卡点的他,咨询问诊。温晓斐的微信头像就是他穿着工作服的照片,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医生。“疫情期间,我学习了很多疫情防控的知识,在这方面我能给大家一些建议。生病了该不该去医院、如何网上预约挂号就诊、到医院如何做好防护……这些基础的医疗科普和健康知识,我都会给大家解答。”温晓斐说,在卡点执勤的这段时间,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两个字。此次在社区的志愿者经验,让温晓斐有了很大启发。虽然以前也经常到基层做义诊,但真正走进居民中后,发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应该多走到居民中,让他们对健康和疾病有更多了解,对疾病早预防,大家才会更健康地生活。”他说。从医13年,他的手机从来没有关过机无论是在卡点上咨询过的居民,还是他接诊过的患者,他们都有温晓斐的电话。从2007年工作开始,从医13年来,温晓斐的手机没有关过机。“经常有患者半夜打电话,有时候在手术没接到电话,我也会打回去,这就是我作为医生的职责。”他说,自己所在科室每一位医生都是这样做的。“就像特鲁多的名言说的那样‘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专业技术固然重要,但给予患者关怀和照顾同样重要。”温晓斐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患者产生了恐惧、焦虑和担忧,作为一名医生,能做的就是在给病人基本的治疗外,给予病人更多的是对疾病的健康教育、生活帮助和心灵的安慰。

女船长

浙大医学博士隐瞒婚姻关系,和多名女患者交往同居,群发恋爱短信

文/海盗君标题:浙大医学博士隐瞒婚姻关系,和多名女患者交往同居,群发恋爱短信浙江大学医学博士被曝隐瞒婚姻状况,出轨多名女性的事情引发关注。这名医学博士自称是单身,与女性患者谈恋爱并同居。其中一名女友发现实情后将他举报,他在被举报调查期间,依然不思悔改,仍自称未婚与其他女性谈恋爱并同居。这一事件被曝光之后,很快引发热议。浙大医学博士刘某瑞被人举报,而举报人是他的同居女友,且还不止一人。其中三名受骗女生表示,自己是刘某瑞的患者,因为看病和他认识。在交往同居期间,他修改过年龄,始终表示自己是单身。刘某瑞还曾偷拍同居女子私密照和视频,在受害女生发现被骗后,他以此威胁要举报他的女生,称要发给她们的父母。刘某瑞曾告诉其中一名受害女子小文:我身边不缺女人,在上海还有两名女伴,其中一个是我师妹,希望你能接受。他对每一位女友都表示:愿意娶他。2019年12月31日,刘某瑞曾发祝福短信称送给最爱的人。然而,后经证实,这条短信是群发。不仅如此,刘某瑞在交往期间十分抠门,打车、零食等生活开销均由女生买单。对此,他的理由是:我要出去挣钱,才能养我们的家。另一名受骗女子小丽表示:我是真心和他交往的,可是交往中,感觉他更像是蹭吃蹭喝,甚至在我们分手那天,他还向我要过打车费。然而抠门的他,却和妻子全款在广州买了3套房子,与收入严重不符,疑似接私活。小文曾质问刘某瑞曾偷拍过多少张其私密照片,刘某瑞称:这是我的事情,和你没关系。在这种威胁下,又惊慌又愤怒的小文身体状态越来越差。今年1月,小文选择向浙大进行举报,称其:婚内与多名女性同居,且收入来源不明。令人惊讶的是,在被举报调查期间,已经娶妻生子的刘某瑞仍然一直以“单身的身份”在和小丽交往同居。浙大在3月和4月回复称仍在调查,但是调查至今,却一直没有结果。小文等受害者只好选择在网络上曝光。8月5日,刘某瑞称举报内容均不属实,但对具体情况却并未作出解释。而浙大则表示:仍在调查处理当中。这一事件被曝光之后,让人非常惊讶,也是很快引发热议。医生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去哄骗患者交往,真的是太不道德了。患者本来就对医生存在依赖心理,而且医生、浙大博士这样的光环,也很容易让人相信他们的话。可是这名男子却利用自己的身份,把女患者变成自己的提款机,变成自己在外的调剂品,真的是非常无语,也非常不道德。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其德天杀

《中国医生》最年轻的医学博士意外走红,凭借的不只是帅气的外表

《中国医生》中最年轻的医学博士意外走红,凭借的不只是帅气的外表中国第一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在新型肺炎疫情发生期间不动声色地火了起来,播出仅20天,豆瓣评分就高达9.3分。在第二集的《成长》中,年轻的烧伤科住院医生徐晔凭借帅气的外表意外走红。他是片中最年轻的医学博士,一直努力对病人做到感同身受,始终把“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人医心”铭记于心。在徐晔管床的区域,有一个因煤气爆炸导致严重烧伤的老人,患者全身95%烧伤,从ICU被送到徐晔所在的科室,需要进行多次的植皮手术。面对烧伤的病人,他温柔又细心。给病人换药的两个多小时,他像是哄小孩一样,温柔细语,眼带笑意。面对一筹莫展的病人家属,他尽量去争取。在徐晔与家属谈话过程中,家属表示家里已经把能拿的都拿了,现在已经拿不出钱了。作为老人的管床医生,徐晔希望尽力保障老人的治疗,在医院的基金会议上,他极力为老人争取到了2万元的资金援助。徐晔总想尽全力把病人治好,但往往,医生还没放弃,家属就先放弃了。没过几天,因支付不起医疗费用,老人的家人在没有告知徐晔的情况下,悄悄为老人办理了出院。看着空荡荡的病房,徐晔的内心五味杂陈……纪录片《中国医生》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没有煽情,没有歌颂,也没有标签,有的只是一个个真实鲜活普普通通的医生。他们无暇照顾自己的家庭,常常身心俱疲,有时甚至心灰意冷。但他们始终有着一种攻克难关、精益求精的信念,有着一颗想要救助更多生命的“医者仁心”。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也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人。因为医生的职业和身份,他们肩负责任,不辱使命,心里始终怀揣病人,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他们见惯了生离死别和人心冷暖,但依然选择拼尽全力,不留遗憾。徐晔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何况是医生呢?”文/大象看戏猛戳更精彩>>医生王东进,治好了患者的病,为何自己却落下了一身的病?猛戳更精彩>>医学博士朱良付:我就担心,我会突然死掉

岂不命邪

抗“疫”医学女博士:尽力而为才能无愧于心

只有谈到一个多月没能见上儿子浩然一面,谈起9岁的浩然在电话里异于平常的成熟表现,谈起他提及和同学炫耀“我有一个抗‘疫’英雄妈妈”时的自豪,吴健的眼睛才闪着泪花。其他时候,无论提到不分昼夜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检测,提到连轴转忙于协调沟通和处理各种琐事,还是提到一次次直面病毒的惊心动魄体验,吴健的眼睛里都只有淡定、从容和温暖的笑意。自3月初广州海关所属保健中心实验室被指定为广州市开展入境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后,每天,作为实验室领头人的吴健都带领着团队,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能参与这场抗‘疫’,对这一辈子来说是难忘的、光荣的经历。”吴健说,“现在苦一点、累一点,也要尽力而为,以后回想起来,才能无愧于心。”吴健将核酸样品加入检测试剂一天完成314份样本的检测任务傍晚7点钟,办公室里的对讲机突然响起实验室小谭的声音:“吴博士,3例白云机场送检的入境旅客咽拭子样品的核酸检测反应曲线有抬头趋势,请您过来看看。”正看着文件吃着盒饭的吴健立即放下手中的筷子,换上装备,回到实验室。半小时后,核酸检测过程结束,显示3份样本呈现核酸阳性。吴健与留下应急值守的实验室同事们紧张起来,立即查询旅客的相关信息准备上报,同时开展结果复核。三份样品来源于同一个居住地址,看起来像是一家人,吴健一面将初步检测结果上报,一面紧急把这3人乘坐航班位置前后3排的乘客样本及检测结果找出来,细致地全部排查一遍,看着前后3排的乘客样本全部呈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的结果,又了解到这些旅客均已实施集中隔离,这才松了口气。深夜十一点半,吴健的对讲机又响了起来——又一批样本送达。等到她检测完成并反馈了结果,已经是凌晨5点。这一夜,吴健又在几轮检测、协调、等待结果、安排后续处置中度过。天就要亮了,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吴健靠着椅子沉沉睡去。“随着机场口岸入境航班量的增加,实验室的工作压力也在增加,机场的样本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专车送到。只要样品送到,实验室就第一时间开展检测,24小时随到随检,人员分早、晚两个班次轮流上,我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全程跟着,每天在结果确认后第一时间上报,并协调后续处置的安排。”吴健每天紧紧盯着实验室的检测数据,最多的一天,她所在的实验室接收广州白云机场海关送检的314份样本。吴健与同事奋战在实验室(右一)“疫情未退,战斗不止,我不敢病”自2月3日起,保健中心实验室覆盖的三个工作点都全面开展工作,在全力在承担新冠病毒检测的同时还需要兼顾日常检测工作,人手相对紧张,16名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合理分工,专门负责病毒检测的10名人员要一直处于动态中,连轴转运行。因为检测结果难以预计,大伙只知道几点上岗,不清楚几点下班,但不管前一天工作到多晚,第二天都只能继续按原来的排班上岗。”吴健轻描淡写说:“反正在实验室里没有日夜,也没有时间,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每个人大概8-9天能轮休一天,至今已经持续了接近两个月,而她自己没有轮休过。这两个月里,没有谁的工作量能跟吴健比,吴健却开着玩笑: “我不能做得比任何一个人少,不然怎么能‘指使’大家尽心尽力干活。”然而,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考验着人的体力和意志。一天清晨起床,因为长时间睡眠不足,吴健感到一阵眩晕,脑袋像要炸开似的疼,差点跌倒在地。一测血压超标,她不得不向中心请假。中心主任在电话里嘱咐她一定要好好休息1天。结果,她只休息了3个小时,稍微缓和就又赶回实验室工作。一进入实验室,她就立即高强度地开展工作:个人防护用品清点补充,生物安全防护设施检查维护,病毒检测试剂采购备货……面对同事的关心,她却说“疫情未退,战斗不止,我不敢病”。吴健对样品实施核酸提取“规范第一,安全防护无小事”面积小但作用重大的实验室里,每个角落、每个流程、每天的备货和工作量,吴健都了然于心。她不仅要协调实验室的人员和物资,确保每个送检样本的高效、准确检测,还组织编写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作为保健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成员,她实时跟踪相关机构发布的防控技术方案、操作指南,参与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内部工作指引》等文件,为实验室开展疫情防控提供技术保障。“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且规范了流程、操作指南,有效控制技术流程。”吴健说,在尽可能提高效率的情况下,安全摆在第一位,“安全防护无小事。万一实验室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在准备阶段,吴健就带领团队做预实验,比较市面上的多种试剂,并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并逐个培训技术人员,保证实验质量。目前实验室的实验能力相对稳定,团队不断探索提高检测量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吴健举例,比如把样本加入检测试剂这个环节,加样量太少,只要稍微一分神,可能就会忘记刚才加到哪一个孔,所以操作人员一定要全神贯注,排除任何干扰。做好配合也是吴健不断强调的。目前,每两名技术人员搭档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因为要在生物安全柜中作业,两个人必须合作无间,才能让实验顺利、高效完成。吴健带着欣慰的笑容说:“经过培训,现在大家都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而且彼此之间有默契,只需要一些小动作就能理解对方需求。”核心实验室外,也要有工作人员随时配合实验室的需求,随叫随到。吴健笑着说:“里面的人才是老大。”因为团队里所有人都知道,一分钟都不能耽搁。每一天,吴健都是实验室最后离开的人,因为检测结果出来后,由她完成一天的最后程序:核对当天的检测报告清单,包括每份样品对应的个人信息、送检编号、接收时间、检测结果出具时间及结果是否准确,有时还需要对有疑问的结果再次进入实验室查看新型冠状病毒反应曲线。她却更关注团队里的年轻人。所有小伙伴都全力以赴,吴健看在眼里,总是反复提醒大家照顾好身体:“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一旦有个空当,就让大家抓紧时间休息。而小伙伴们也没令她失望,齐心协力,互相照应,没有任何一句抱怨。更令她感动的是,中心为了照顾三餐不定的实验室人员,专门派饭堂师傅为他们提供饭菜,其他科室的同事也都纷纷询问“要不要文员”“需不需要打下手的”。吴健接收送检样品“我们算不上英雄,但也要站好岗”由于进入实验室检测需要穿戴全套防护装备,不能随时出入或拨打电话与实验室外的人员交流检测数据和信息,长时间的工作,吴健想出利用对讲机进行实时沟通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这么一来,家人常常连续24小时也不能跟她联系上。从大年初二开始,吴健就坚守在实验室。由于疫情期间实验室样品随到随检,工作时间不确定,再加上为了节约上下班时间,确保样本第一时间检测,她选择在实验室附近住下,浩然跟着爸爸在距离实验室近13公里外的家里。至今,浩然已经有近一个月没能见上妈妈一面。一开始,浩然心里难受,电话里也有情绪:“我不想跟你说了。”慢慢地,没有妈妈陪在身边的孩子好像突然懂事起来:“妈妈,我们多说一会吧,我不知道要说啥,但是就想跟你多说一会。”有一天,班上征集抗“疫”一线的家长资料,浩然高兴地打来电话:“妈妈你肯定算!给我发一张工作照吧!”语气里既骄傲,又自豪。他还越发对妈妈所做的工作感到好奇,要妈妈给自己讲实验室里发生的故事。“说不好什么时候才能见上他。”吴健说,虽然心疼儿子,但是心中清楚,经历这段时间,孩子一定会得到成长,而对于守在一线的战友们,也一样经历了考验,获得成长。作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博士,她在微信群里看到各个战线的同门们共同讨论、互相激励,心中常常十分感慨。有这样一句话深深刻在吴健的心中:“在这个关键时刻尽力而为,以后回想起来,会觉得这是人生中难忘和光荣的经历。” 吴健说:“我们算不上英雄,只是做好本职工作。但站好岗,为人民出一点力,以后才能无愧于心。”【来源:广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三岔口

医学博士揭密全球最快新冠疫苗受试者:低烧全身疼,我却美滋滋

截至6月7日下午16:33,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691万,死亡人数也超过40万人。唯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才难终结这场全球性灾难。疫苗研发,是一场和疫情的生死赛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120个疫苗开发项目正在推进,其中已经有8个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唯有通过三期临床实验,疫苗才有机会上市。由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本文作者SHAN正是参与二期临床试药的志愿者之一。相比一期的108人,二期志愿者增加到500位,他们是以身试险的无名战士,以特殊方式,参与了一线战“疫”。SHAN同时还是在读医学博士生,她将以试药志愿者和医学博士的双重视角,为你揭开新冠疫苗研发的故事。采写/SHAN1英国的“群体免疫”,让我逆向“跑毒”回武汉12.31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作为一个在英国读博士一年级的医学生,我回武汉过圣诞假期。31号在武汉同学群里收到病毒传闻,我还半认真半玩笑发了一条微博,希望武汉不要出现“幺蛾子病毒”,没想到一语成谶。发了微博后第二天,我就开开心心坐飞机回英国了。到了三月中旬,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封城,武汉疫情趋于稳定。可英国在短短几十天内,新冠肺炎感染者从8人暴增到1000多。身在武汉医院一线的妈妈,敏锐觉察到英国要沦陷,她几乎一天十个电话,催我回国。为了让她安心,我一周内停掉手上实验,收拾好行李,给学校递交休学申请,买了张高价回国的机票。玩过和平精英的人,都知道“跑毒”这个游戏术语。英国朋友认为我小题大做,戏称这是逆向“跑毒”。当时,英国还是一片祥和,大众没把把病毒当回事儿,其实,平静之下,暗涌汹涌。到了三月末,英国新冠肺炎患者井喷式暴增,医疗系统不堪重负,首席科学顾问提出“群体免疫”这种被动防疫计划,遭遇公众唾骂,3.20号政府提出封国……此时,我也赶在香港关闭转机的前几天,坐上了回国的飞机。飞在空中时,我还有点懵,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现实版的灾难游戏,又遗憾个人力量太过弱小,只能围观,却不能左右游戏轨迹。仿佛上帝听到了我的心声,帮我悄悄开了一场支线的战“疫”任务……2一条微信,让我从围观者变成参与者回家后,正是武汉樱花繁盛时节,我却因为武汉封城,只好宅家“发霉”。百无聊赖之际,我妈的同事W叔叔发微信问我,愿意不愿意参与疫苗临床试药。W叔叔是陈薇院士研发新冠疫苗的行政负责人之一,主要承担志愿者招募工作。新冠实验二期志愿者一共招募508人,其中500人纳入实验,8人作为候补,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正巧接受注射当天,志愿者青年组有人临时有事主动退出实验——按照规则,志愿者在任何时候,都有权利随时退出实验。陈薇院士,首批进入临床二期的疫苗。这些字眼让我一下子来精神了。在2003年抗击非典上,和2017年研发全球首个疫苗、终结埃博拉疫情的成就,让陈薇成为我们医学界、特别是我们女性科研者的“爱豆”。我甚至觉得她就是《血疫》的女主原型。这次新冠疫情中,陈薇团队又开发了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一期实验中,她也先试疫苗第一针,颇有“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的气势。众所周知,只有疫苗的诞生,才能让人类免于传染病的威胁。即使是“群体免疫”,也必须是在疫苗完备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贸然进行“群体免疫”,全球医学界才会一片哗然。疫苗,是将人类从新冠肺炎深渊里拉出来的一根“救命绳”,全世界都关注其成败。而验证成败的关键,就是临床试验。我是有多幸运,才能参与这么特殊的使命。打?还是不打?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医学生,以及内心潜伏的拯救世界的中二想法,还有对陈薇团队的无尽信任,我收到微信后,象征性地考虑了两秒钟,同意了。你们肯定很关心我家人是否同意。其实是我妈妈主动把我推荐给W叔叔的。她的理由是我是学医的,对疫苗有专业认识,而且我现在很闲——嗯,真是亲妈。3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4月15日中午12点收到微信,下午3点之前就要到场,坐在出租车上,我觉得一切都有点不真实。接种的地方,是一处军事疗养基地。到达之后,先进行了指尖采血,来初筛新冠抗体和HIV。产生新冠抗体,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接种前就存在抗体,会干扰试验结果。这次试验的疫苗,是腺病毒载体类疫苗。曾有论文指出,接触过腺病毒的人,再接种HIV疫苗后,体内会增加更多的CD4-T细胞,而这些细胞容易被HIV攻击,相当于为HIV病毒提供了感染和繁殖的“温床”。也就是说,注射腺病毒疫苗,可能会增加HIV感染的潜在风险,所以在注射前需要排除HIV阳性患者。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合格的受试者在接种前必须是新冠抗体以及HIV阴性。半小时后,初筛合格的我,取到了一个印有个人信息的疫苗记录本(下图),便进入疗养中心楼里,进行正式的疫苗接种。虽说学医多年,但过去我只做过动物实验,从未接触过人体实验,更没想到我的第一次人体实验,角色不是实验员,而是受试者。所以,接下来的每一项检查,都让我新鲜不已。首先,医护人员会组织受试者,进行一次10分钟的简单疫苗科普和实验背景介绍。然后再依次进行BMI、血压、心率、体温等项目监测。以BMI体质指数为例,成年人BMI的正常值在18.5-23.9之间。过低(过瘦)或过高(过胖),都不是合格受试者。完成了以上基本体测后,女性又需要增加一项尿hcg检测——测试是否怀孕。疫苗实验半年内,怀孕有风险,可能会损害胎儿健康。紧接着,是第二轮15分钟的小房间一对一面谈。医生在详细询问我的既往病史,比如半年内是否接受过其他疫苗,最近是否用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如是否抽烟喝酒后,会一条条详细罗列出接种疫苗的潜在风险。比如,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斑,硬结,肿胀,瘙痒;比如,可能引起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反应;甚至,接种后会有危及生命的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等等。确保我知晓一切风险后,最后需要我签字确认——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签了字,从这一刻起,我就正式加入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临床试验。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抽完了10毫升的静脉血后,我便被工作人员领入了接种室。一进入接种室,我就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和轻松。一旁的医护小姐姐还贴心地为我用美颜相机拍了照片(下图)。事后才知道,我是这项实验的最后一位接种者,我的顺利接种,大家都有一种任务完成的如释重负感。很是奇怪,越是重要的事,我的回忆却越是模糊和平静。那一支承载着人类希望的疫苗,无声息地、没痛感地注射进了我的身体中。回家的路上,我闻到了空气中草木蒸腾的清新味道。4“我很好,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二期实验一共有三个组:中剂量(5X1010vp),低剂量(1X1011vp),和安慰对照组(不含病毒,仅为液体试剂)。采用的是随机双盲模式——病人随机安排进某一组,科研人员和患者均不知具体分配方案。所以打完疫苗,我还有点小担心,自己打的会不会是安慰剂,白挨一针?天遂人愿,接种疫苗的第二天,一向身体强健的我,华丽丽地发了37.5℃的低烧。虽然发低烧让我全身关节痛,乏力,没食欲,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身体反应,我能大致判断,我接种的应该是是疫苗。而我的免疫系统,正积极地和抗原斗争,产生抗体。我打疫苗是先斩后奏,等到我发烧发朋友圈,周围朋友才知道我去当志愿者了。他们的反应是两极分化:跟我一样有医学背景的朋友,表达的是羡慕,并且“埋怨”我,能提前获得抗体这么好的事,没叫上他们;对疫苗没有专业知识的家人和朋友,却不像我这么乐观,更多的是担心。“疫苗还不安全,打了会不会直接感染上新冠病毒?”“疫苗会不会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会不会严重损伤肝肾?”……“我很好,发烧只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这是我频率最高的回复。这不是虚无缥缈地安慰,而是出于基于理性分析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而是我查阅文献后,基于我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判断后得到的。首先,这次的疫苗全称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传统的疫苗(如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这匹野兽驯化成坐骑,为人类服务。简单粗暴,效果好,但是一旦这匹野兽失控,就会“反咬”人类一口,有极低概率的致病风险。所谓注射完疫苗后感染,其实说的就是这类传统疫苗。而腺病毒载体的疫苗,就是用腺病毒作为有效成分的载体疫苗——腺病毒本身是一种战斗力很渣的病毒,类似披着狼皮的羊,对人类没有“杀伤力”。陈薇团队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通过基因改造技术,植入到腺病毒体内,重组后的腺病毒,就是疫苗的核心成分。它注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来回“巡回展示”,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并记忆新冠病毒的特征,一旦新冠病毒入侵,就可以围剿反攻。腺体病毒疫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最近几年已成疫苗界“网红”,黄热病病毒减毒株为载体的登革热疫苗,以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为载体的埃博拉疫苗等,均属此类。对于这种疫苗,我是比较放心的。但无论多么安全的疫苗,都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上市。I期临床试验首次在人体上进行,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二是药物动力学实验——追踪药物含量随着时间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这次,一期临床的108个志愿者,全部产生免疫应答,说明疫苗让人体成功产生了抗体,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但是抗体浓度是否足够,以及抗体是否长期稳定,还需要II期、III期实验证明。II期则侧重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之下,一期的108位志愿者面临更大的危险,所以,一期志愿者需要在医护陪伴下,隔离14天,以防出现任何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而我们二期志愿者,则是自行回家观察。综上,正是基于安全的疫苗原理,少量的安全剂量——肌肉注射、量少、不足以产生肝毒肾毒性,以及成功的I期试验,我才能够坦然和乐观面对不良症状。第三天,我的发烧等症状消失,从此再没产生任何反应。我个人推测,这次发烧大概率是因为剂量过量,免疫应答过高导致的。5职业试药人?不,我们只是一群感恩的武汉人新药上市前,需要招募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医药公司通常会给予受试者一定的健康津贴,作为报酬。而这么一群长期辗转于各种医药临床试验,靠试药赚取健康津贴的模式,滋生了一群职业试药人。几天上万块收入的高利润,足以诱惑经济窘迫的人,忽视试药背后的高风险,从而趋之若鹜。这种“躺着”赚钱的行业,如同赌博:赢者拿钱,输者致病,甚至丧命。过去在医院实习时,我也多少接触过职业试药人。所以在这次疫苗实验中,我特别好奇,会不会也有职业试药人参与。我所在的微信小群,有30个试药志愿者,平时我会有意无意跟大家闲聊几句——参与实验的508个志愿者,根据编号被分为十几个小群,主要用来平时交流感受和汇报每日体温。通过闲聊,我发现大家来自各行各业,都是第一次当试药者,参与原因也五花八门。C叔叔,通过小区志愿者了解到招募信息。他一直坚持运动踢球,身体状况良好,所以毫不犹豫报了名。虽然家人事后才知晓,但全力支持,并没责怪他。Y律师,从事法律行业,通过微信报名。在报名前对疫苗有过浅显了解,了解II期试验相对I期风险更低,所以没有顾虑。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参与试药,获得抗体。Y先生跟我一样,在第二天就出现发热(38.8℃)反应,几天后自愈。对于参与疫苗实验,全家人都反对,担心风险。但他认为,总有人需要勇敢走出第一步,他愿意以身试险。B阿姨,是通过朋友报名的。此前,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知识。注射未知的疫苗,以及注射后产生的不良症状,让她一度很恐惧。但这次疫情期间,全国人对于武汉的支持,让她很感动,她很想以实际行动报恩。家里人也很支持她,抽血随访,还是女儿陪她去的。C先生,一位地道的武汉小伙子。报名是瞒着家人朋友偷偷去的,注射完了才告诉家人。他也出现了低热反应。虽然对疫苗并不算很了解,但他认为自己身体强壮,父母年轻,自己也单身未婚,就算遭遇不测,也算是“为国捐躯”,不用太担心身后事儿。而且,他很敬佩陈薇院士率先注射疫苗的举动,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武汉人,一个中国人,没理由畏缩不前。这群志愿者中,既有20出头刚工作的年轻人,也有家人陪伴来的老人,绝大多数是非医学背景的普通人,至少我没有接触到职业试药人。面对新疫苗的未知风险,面对发烧、难受等不良反应,他们也会有本能地恐惧,但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发自肺腑想为武汉做点什么,多少也怀着一种报恩心理。6媒体夸我们是“探路者”,我认为自己是只“小白鼠”本来,我抱着记录生活的想法,随手将经历发到了微博上,没想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一千多点赞赞和留言,还增加了几百个粉丝,让我受宠若惊。看到网友对我毫无保留的夸赞,我是又开心又有点害羞。甚至有些媒体也夸赞我们是“探路者”,但我觉得自己没这么伟大,那些夜以继日研制疫苗的科研者,才是真正的“探路者”。除了陈薇院士,还有更多的科研者,可能连名字也不会出现在论文中,他们开山劈石,顶着务必研发出疫苗的压力,冒着危险摸索前行,为我们凿开一条通往希望的路。5月15日,是我们接受第二次抽血随访的日子。这一天,陈薇院士也来了。我们得到和陈薇院士合影的机会。于是抽血随访变成了明星见面会。现在,陈薇成为了大众追捧的“爱豆”,我挺开心的,觉得这是大家对科学的崇拜。看着手机上自己和陈薇院士的合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的不可思议。三个月前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英国疫情严重,而逃回武汉,更不会预料到,自己居然成为一名疫苗受试者,亲身经历一场记入史册的实验。JSVCT089-1XX,属于我的特殊编号,纪念着这场全人类战疫中,我作为一个普通世界公民的贡献。参加新冠疫苗的二期实验基本结束了,下一次就是半年后的随访和抽血了。我暂时还没计划好何时回英国,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终结呢?就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Jeremy Greene博士说:“当人们问什么时候结束的时候,他们是在问社会意义上的结局。”也许,当我们学会了与疾病共存,才是真正的结束——一个好消息是,钟南山院士预测,新冠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来源:财经故事会

爱生活

全球最快疫苗临床试药博士:头疼乏力关节痛,我却没慌

本文作者:陈纪英v,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截至6月7日下午16:33,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691万,死亡人数也超过40万人。唯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才能终结这场全球性灾难。疫苗研发,是一场和疫情的生死赛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120个疫苗开发项目正在推进,其中已经有8个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唯有通过三期临床实验,疫苗才有机会上市。由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本文作者SHAN正是参与二期临床试药的志愿者之一。相比一期的108人,二期志愿者增加到500位,他们是以身试险的无名战士,以特殊方式,参与了一线战“疫”。SHAN同时还是在读医学博士生,她将以试药志愿者和医学博士的双重视角,为你揭开新冠疫苗研发的故事。1. 英国的“群体免疫”,让我逆向“跑毒”回武汉12月31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作为一个在英国读博士一年级的医学生,我回武汉过圣诞假期。31号在武汉同学群里收到病毒传闻,我还半认真半玩笑发了一条微博,希望武汉不要出现“幺蛾子病毒”,没想到一语成谶。发了微博后第二天,我就开开心心坐飞机回英国了。到了三月中旬,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封城,武汉疫情趋于稳定。可英国在短短几十天内,新冠肺炎感染者从8人暴增到1000多。身在武汉医院一线的妈妈,敏锐觉察到英国要沦陷,她几乎一天十个电话,催我回国。为了让她安心,我一周内停掉手上实验,收拾好行李,给学校递交休学申请,买了张高价回国的机票。玩过和平精英的人,都知道“跑毒”这个游戏术语。英国朋友认为我小题大做,戏称这是逆向“跑毒”。当时,英国还是一片祥和,大众没把把病毒当回事儿,其实,平静之下,暗涌汹涌。到了三月末,英国新冠肺炎患者井喷式暴增,医疗系统不堪重负,首席科学顾问提出“群体免疫”这种被动防疫计划,遭遇公众唾骂,3.20号政府提出封国……此时,我也赶在香港关闭转机的前几天,坐上了回国的飞机。飞在空中时,我还有点懵,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现实版的灾难游戏,又遗憾个人力量太过弱小,只能围观,却不能左右游戏轨迹。仿佛上帝听到了我的心声,帮我悄悄开了一场支线的战“疫”任务……2. 当医生的妈妈推荐我去“试药”回家后,正是武汉樱花繁盛时节,我却因为武汉封城,只好宅家“发霉”。百无聊赖之际,我妈的同事W叔叔发微信问我,愿意不愿意参与疫苗临床试药。W叔叔是陈薇院士研发新冠疫苗的行政负责人之一,主要承担志愿者招募工作。新冠实验二期志愿者一共招募508人,其中500人纳入实验,8人作为候补,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正巧接受注射当天,志愿者青年组有人临时有事主动退出实验——按照规则,志愿者在任何时候,都有权利随时退出实验。陈薇院士,首批进入临床二期的疫苗。这些字眼让我一下子来精神了。在2003年抗击非典上,和2017年研发全球首个疫苗、终结埃博拉疫情的成就,让陈薇成为我们医学界、特别是我们女性科研者的“爱豆”。我甚至觉得她就是《血疫》的女主原型。这次新冠疫情中,陈薇团队又开发了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一期实验中,她也先试疫苗第一针,颇有“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的气势。众所周知,只有疫苗的诞生,才能让人类免于传染病的威胁。即使是“群体免疫”,也必须是在疫苗完备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贸然进行“群体免疫”,全球医学界才会一片哗然。疫苗,是将人类从新冠肺炎深渊里拉出来的一根“救命绳”,全世界都关注其成败。而验证成败的关键,就是临床试验。我是有多幸运,才能参与这么特殊的使命。打?还是不打?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医学生,以及内心潜伏的拯救世界的中二想法,还有对陈薇团队的无尽信任,我收到微信后,象征性地考虑了两秒钟,同意了。你们肯定很关心我家人是否同意。其实是我妈妈主动把我推荐给W叔叔的。她的理由是我是学医的,对疫苗有专业认识,而且我现在很闲——嗯,真是亲妈。3. 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4月15日中午12点收到微信,下午3点之前就要到场,坐在出租车上,我觉得一切都有点不真实。接种的地方,是一处军事疗养基地。到达之后,先进行了指尖采血,来初筛新冠抗体和HIV。产生新冠抗体,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接种前就存在抗体,会干扰试验结果。这次试验的疫苗,是腺病毒载体类疫苗。曾有论文指出,接触过腺病毒的人,再接种HIV疫苗后,体内会增加更多的CD4~T细胞,而这些细胞容易被HIV攻击,相当于为HIV病毒提供了感染和繁殖的“温床”。也就是说,注射腺病毒疫苗,可能会增加HIV感染的潜在风险,所以在注射前需要排除HIV阳性患者。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合格的受试者在接种前必须是新冠抗体以及HIV阴性。半小时后,初筛合格的我,取到了一个印有个人信息的疫苗记录本(下图),便进入疗养中心楼里,进行正式的疫苗接种。虽说学医多年,但过去我只做过动物实验,从未接触过人体实验,更没想到我的第一次人体实验,角色不是实验员,而是受试者。所以,接下来的每一项检查,都让我新鲜不已。首先,医护人员会组织受试者,进行一次10分钟的简单疫苗科普和实验背景介绍。然后再依次进行BMI、血压、心率、体温等项目监测。以BMI体质指数为例,成年人BMI的正常值在18.5~23.9之间。过低(过瘦)或过高(过胖),都不是合格受试者。完成了以上基本体测后,女性又需要增加一项尿hcg检测——测试是否怀孕。疫苗实验半年内,怀孕有风险,可能会损害胎儿健康。紧接着,是第二轮15分钟的小房间一对一面谈。医生在详细询问我的既往病史,比如半年内是否接受过其他疫苗,最近是否用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如是否抽烟喝酒后,会一条条详细罗列出接种疫苗的潜在风险。比如,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斑,硬结,肿胀,瘙痒;比如,可能引起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反应;甚至,接种后会有危及生命的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等等。确保我知晓一切风险后,最后需要我签字确认——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签了字,从这一刻起,我就正式加入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临床试验。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抽完了10毫升的静脉血后,我便被工作人员领入了接种室。一进入接种室,我就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和轻松。一旁的医护小姐姐还贴心地为我用美颜相机拍了照片(下图)。事后才知道,我是这项实验的最后一位接种者,我的顺利接种,大家都有一种任务完成的如释重负感。很是奇怪,越是重要的事,我的回忆却越是模糊和平静。那一支承载着人类希望的疫苗,无声息地、没痛感地注射进了我的身体中。回家的路上,我闻到了空气中草木蒸腾的清新味道。4. “我很好,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二期实验一共有三个组:中剂量(5X1010vp),低剂量(1X1011vp),和安慰对照组(不含病毒,仅为液体试剂)。采用的是随机双盲模式——病人随机安排进某一组,科研人员和患者均不知具体分配方案。所以打完疫苗,我还有点小担心,自己打的会不会是安慰剂,白挨一针?天遂人愿,接种疫苗的第二天,一向身体强健的我,华丽丽地发了37.5℃的低烧。虽然发低烧让我全身关节痛,乏力,没食欲,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身体反应,我能大致判断,我接种的应该是是疫苗。而我的免疫系统,正积极地和抗原斗争,产生抗体。我打疫苗是先斩后奏,等到我发烧发朋友圈,周围朋友才知道我去当志愿者了。他们的反应是两极分化:跟我一样有医学背景的朋友,表达的是羡慕,并且“埋怨”我,能提前获得抗体这么好的事,没叫上他们;对疫苗没有专业知识的家人和朋友,却不像我这么乐观,更多的是担心。 “疫苗还不安全,打了会不会直接感染上新冠病毒?”“疫苗会不会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会不会严重损伤肝肾?”……“我很好,发烧只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这是我频率最高的回复。这不是虚无缥缈地安慰,而是出于基于理性分析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而是我查阅文献后,基于我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判断后得到的。首先,这次的疫苗全称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传统的疫苗(如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这匹野兽驯化成坐骑,为人类服务。简单粗暴,效果好,但是一旦这匹野兽失控,就会“反咬”人类一口,有极低概率的致病风险。所谓注射完疫苗后感染,其实说的就是这类传统疫苗。而腺病毒载体的疫苗,就是用腺病毒作为有效成分的载体疫苗——腺病毒本身是一种战斗力很渣的病毒,类似披着狼皮的羊,对人类没有“杀伤力”。陈薇团队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通过基因改造技术,植入到腺病毒体内,重组后的腺病毒,就是疫苗的核心成分。它注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来回“巡回展示”,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并记忆新冠病毒的特征,一旦新冠病毒入侵,就可以围剿反攻。腺体病毒疫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最近几年已成疫苗界“网红”,黄热病病毒减毒株为载体的登革热疫苗,以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为载体的埃博拉疫苗等,均属此类。对于这种疫苗,我是比较放心的。但无论多么安全的疫苗,都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上市。I期临床试验首次在人体上进行,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二是药物动力学实验——追踪药物含量随着时间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这次,一期临床的108个志愿者,全部产生免疫应答,说明疫苗让人体成功产生了抗体,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但是抗体浓度是否足够,以及抗体是否长期稳定,还需要II期、III期实验证明。II期则侧重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之下,一期的108位志愿者面临更大的危险,所以,一期志愿者需要在医护陪伴下,隔离14天,以防出现任何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而我们二期志愿者,则是自行回家观察。综上,正是基于安全的疫苗原理,少量的安全剂量——肌肉注射、量少、不足以产生肝毒肾毒性,以及成功的I期试验,我才能够坦然和乐观面对不良症状。第三天,我的发烧等症状消失,从此再没产生任何反应。我个人推测,这次发烧大概率是因为剂量过量,免疫应答过高导致的。5. 职业试药人?不,我们只是一群感恩的武汉人新药上市前,需要招募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医药公司通常会给予受试者一定的健康津贴,作为报酬。而这么一个长期辗转于各种医药临床试验,靠试药赚取健康津贴的模式,滋生了一群职业试药人。几天上万块收入的高利润,足以诱惑经济窘迫的人,忽视试药背后的高风险,从而趋之若鹜。这种“躺着”赚钱的行业,如同赌博:赢者拿钱,输者致病,甚至丧命。过去在医院实习时,我也多少接触过职业试药人。所以在这次疫苗实验中,我特别好奇,会不会也有职业试药人参与。我所在的微信小群,有30个试药志愿者,平时我会有意无意跟大家闲聊几句——参与实验的508个志愿者,根据编号被分为十几个小群,主要用来平时交流感受和汇报每日体温。通过闲聊,我发现大家来自各行各业,都是第一次当试药者,参与原因也五花八门。C叔叔,通过小区志愿者了解到招募信息。他一直坚持运动踢球,身体状况良好,所以毫不犹豫报了名。虽然家人事后才知晓,但全力支持,并没责怪他。Y律师,从事法律行业,通过微信报名。在报名前对疫苗有过浅显了解,了解II期试验相对I期风险更低,所以没有顾虑。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参与试药,获得抗体。Y先生跟我一样,在第二天就出现发热(38.8℃)反应,几天后自愈。对于参与疫苗实验,全家人都反对,担心风险。但他认为,总有人需要勇敢走出第一步,他愿意以身试险。B阿姨,是通过朋友报名的。此前,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知识。注射未知的疫苗,以及注射后产生的不良症状,让她一度很恐惧。但这次疫情期间,全国人对于武汉的支持,让她很感动,她很想以实际行动报恩。家里人也很支持她,抽血随访,还是女儿陪她去的。C先生,一位地道的武汉小伙子。报名是瞒着家人朋友偷偷去的,注射完了才告诉家人。他也出现了低热反应。虽然对疫苗并不算很了解,但他认为自己身体强壮,父母年轻,自己也单身未婚,就算遭遇不测,也算是“为国捐躯”,不用太担心身后事儿。而且,他很敬佩陈薇院士率先注射疫苗的举动,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武汉人,一个中国人,没理由畏缩不前。这群志愿者中,既有20出头刚工作的年轻人,也有家人陪伴来的老人,绝大多数是非医学背景的普通人,至少我没有接触到职业试药人。面对新疫苗的未知风险,面对发烧、难受等不良反应,他们也会有本能地恐惧,但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发自肺腑想为武汉做点什么,多少也怀着一种报恩心理。6. 媒体夸我们是“探路者”,我认为自己是只“小白鼠”本来,我抱着记录生活的想法,随手将经历发到了微博上,没想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一千多点赞赞和留言,还增加了几百个粉丝,让我受宠若惊。看到网友对我毫无保留的夸赞,我是又开心又有点害羞。甚至有些媒体也夸赞我们是“探路者”,但我觉得自己没这么伟大,那些夜以继日研制疫苗的科研者,才是真正的“探路者”。除了陈薇院士,还有更多的科研者,可能连名字也不会出现在论文中,他们开山劈石,顶着务必研发出疫苗的压力,冒着危险摸索前行,为我们凿开一条通往希望的路。5月15日,是我们接受第二次抽血随访的日子。这一天,陈薇院士也来了。我们得到和陈薇院士合影的机会。于是抽血随访变成了明星见面会。现在,陈薇成为了大众追捧的“爱豆”,我挺开心的,觉得这是大家对科学的崇拜。看着手机上自己和陈薇院士的合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的不可思议。三个月前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英国疫情严重,而逃回武汉,更不会预料到,自己居然成为一名疫苗受试者,亲身经历一场记入史册的实验。JSVCT089~1XX,属于我的特殊编号,纪念着这场全人类战疫中,我作为一个普通世界公民的贡献。参加新冠疫苗的二期实验基本结束了,下一次就是半年后的随访和抽血了。我暂时还没计划好何时回英国,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终结呢?就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Jeremy Greene博士说:“当人们问什么时候结束的时候,他们是在问社会意义上的结局。” 也许,当我们学会了与疾病共存,才是真正的结束——一个好消息是,钟南山院士预测,新冠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本文作者:陈纪英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