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准博士经验分享:跨专业考博必须注意的事项鬼泣

准博士经验分享:跨专业考博必须注意的事项

公众号:考博英语助手考博是个漫长且艰苦的道路,为惠及2021年的博友,希赛特邀了三位2020年考博上岸的学长进行了经验、技巧及书单的分享会。在学长们分享的时候,大家都有很多问题,那么答应大家的,小编把所有的问题都整理好啦,都是学长亲自的详细解答哦~这些问题答疑都是满满的干货!快来看看你的问题学长是怎么解答的~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分享给一起奋战考博的博友哦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25岁准博士,2次跨专业,考博一次上线——陈泽宇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北电力大学管理科学用工程专业。 本科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和同学合作在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期间跟导师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认可。在去年暑假被邀请去瑞典参加第11届应用能源大会,并在会上做了20分钟的presentation,发表论文Research on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using an improved PSO-LSSVR model based on a stochastic process。1跨专业备考应该如何分配时间?跨专业备考的主要难度在于专业课的准备,相当于要比其他考生多学一门专业课,这样肯定会牵扯到英语复习的时间。但是,英语依然是最主要的,不能舍本逐末。对于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明确学校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的要求。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它的考试是按照英语排名的,专业课只需要及格就可以,所以我在将参考书籍过了一遍之后,和师兄交流了一下,然后就把精力重新放回到英语上了。明确了学校的要求还有导师的要求,按要求准备专业课,尽量给英语足够的时间准备。2可以选择哪些英语精读材料?精读材料应该以真题为主,尤其是真题中的阅读文章,要把每一篇真题文章都搞明白,从里面总结出学校英语考察的常用词汇、语法点还有出题逻辑。除了真题之外,可以根据希赛的老师所推荐的题目,或者自己找到的题目,选择其中自己做的不太好,或者读的不太明白的文章来精读。可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比如某篇阅读错两个以上就要精读,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更细致,更小心。3英语复习应着重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英语复习还是要从基础入手,考博英语和四六级还有雅思英语不同,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有没有进行下一阶段研究的基本英语能力,不是单纯为了选择英语较好的一批人出来,所以会考察的比较基本。具体的点上,我觉得英语复习主要是词汇、长难句结构拆分能力、写作典型句式的积累还有听力这些,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帮助后期做题的正确率提高。4英语翻译比重较大,应如何把握?英语翻译中,英译汉和汉译英有很大不同。先说英译汉,它的核心是阅读能力的表现,换句话说,只要能把文段理解了,就可以翻译出来,其中辅以一些翻译技巧。所以英译汉还是要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从单词和长难句来入手。对于汉译英,其实是比较薄弱,不好准备的一个部分。它的核心是写作能力的考察,但是又不像作文一样可以提前准备模板和句型来应对,所以对能力的考察要求比较高,这就一定要多总结一些汉译英的技巧,在考试的的时候进行运用。在这一方面,希赛的英语课程给了我挺多帮助的,建议大家好好听一下希赛的课程,其中有很多的技巧。除此之外,汉译英往往会有一些自己难以表达、没有掌握的生词,这就要先把握学校的命题规律,看看学校一般喜欢从哪个方面来出题,比如是文化类的还是经济类的,可以自己总结一些相关的词汇。5复试时如何学会自己押题?首先要了解自身优势,要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老师感兴趣的点,这就是押题的基本。尤其是对于跨学校、跨专业来说,老师肯定会关心你跨学校、跨专业的想法,所以我就针对性的准备了一下该怎么回答。还有比如说你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中研究的“高光时刻”,比如我在瑞典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除此之外还有你的学术体系、相关能力还有学术规划,这就需要你预先来对你所报考的导师的学术观点有所研究和思考,并且和你的研究经历来结合。6考博英语备考一定需要老师辅助吗?我个人觉得考博英语备考中,老师的辅助,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的辅助很有必要。首先,老师可以帮助你梳理你所报考的学校的出题规律,并且给你针对性的推荐联系,来帮助你掌握。如果是自己来做这个事情的话,不仅会受到手头资源、信息不足的制约,还会严重牵扯复习的精力。其次,老师比你有更多的考试经验,在你的阈值点可以帮助你突破瓶颈,有时候很简单的事情会自己走进死胡同出不来,影响复习效率。最后,老师能提供的包括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往往在初试和复试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end好了,上面就是陈泽宇学长给大家带来的问题答疑,陈泽宇学长的成功在于他的勇往直前,他的无畏勇气,他的敢于去拼。感谢陈泽宇学长的无私解答,后续还会有学长的经验分享贴哦,记得关注~

太易

低学历医学工作者将被清退,考博真的没出路吗?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紧缺的资源和医疗人才相矛盾,从2003年开始,我国教育大环境陷入了“学医潮”。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对于医疗行业的工作人员的个人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求,必然不能忽视。选择了学医就注定,考研路漫漫,犹如打怪升级。可能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是一种选择,而对医学生来说似乎成为了想要入行的基本要求。研招网信息根据研招网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统计数据,最近5年内,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万人。尽管国家一直在扩招、非全地位提升,但是考研的巨大压力还是让医学生们喘不过气。于目前很多三甲医院招聘要求也提高了不少,不仅对硕士条件更苛刻了,一些博士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再加上一线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望是非常大的,不仅对博士开出了各种福利待遇,还提供了不少的住房补贴,这就更加催生了大批就业难的医疗工作者以及本科生投身于考研大军当中。如果说其他专业的学生考博是困难模式,那么医学生考研就可以称之为地狱模式,尤其随着就业后年龄一年一年增长,学习和工作同时进行身心俱疲,压力就像无形的手一直扼住命运的喉咙。有人说国内考研压力大,那么出国读博可行吗?医学生们又何尝不想出国深造呢,只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都不相同,想要出国找到合适的院校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医学中的中医专业!医学生太难了,甚至最近出台了最新的政策要清退学历不达标的医生!文件原文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接受普通专科学历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做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接受普通专科学历教育工作。《通知》指出:学历水平达不到岗位需求的卫生技术人员,将逐步从医疗卫生岗位清退。难道医疗工作者想要就业后不脱产提升自己的学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提升自己就真的不现实嘛?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想要在职出国留学读医学专业也是有办法的!解决学员们各种各样的留学烦恼,匹配心仪的院校一直是我们尽力去做的事情,而留学专班就是能够帮助广大医学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最好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纵观全球的留学局势,想要出国去英美留学不仅需要过硬的语言成绩,和相匹配的专业研究方向相一致的工作经历,甚至需要你在核心期刊上有所学术成绩。面对高昂的学费和高门槛,选择在职就能读的留学专班,不仅学制低、无语言成绩门槛,而且在寒暑假上课不占用上班时间,并且归国后学历都是可以做认证的。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所高性价比的医学留学专班院校,菲律宾的法蒂玛大学。菲律宾接轨欧美教育体系,其高等教育是典型的美国式学历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完善,在留学学历教育上更具特色,目前的特色专业包括:医学、护理、牙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管理、公共卫生等,其培养的学生在欧美国家都极具竞争力。在法蒂玛大学,可习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修得的文凭可转赴美,或国内继续深造。在入学后医系二年后可考第一阶段、三年级后可考第二阶段的美国医师执照考。四年级可回国内或到美国见习,毕业后返国内或赴美加地区从医,前途发展更多元。从医后,因精通医学英文的听、读、写,只要态度认真,反而易在医内受到重视及肯定。菲律宾的医科学历,中国大陆直接承认,在菲取得学位在大陆认定为”职业医学博士学位”性价比高,可依据大陆相关规定,报考大陆医师执照考试;有机会在其他东南亚盟国直接就业工作,是让你走向国际医疗舞台的好机会。出国不仅能提升学历,学习专业知识,还减少了留学的经济负担,享受着纯正的美式教育,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这样的神仙院校难道不就是医学生所期待的吗!关于国内在职硕博、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百纳硕博

史墨

先就业还是先读博?临床医学“专硕”考博如何选?导师:趁早深造

临床医学这一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想要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就只有继续深造,所以在每年就有很多临床医学的本科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这一部分临床医学本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报考了专业型硕士学位,在专业型硕士毕业以后很多人对于自己该何去何从也产生了一定的疑惑,那么对于我们临床医学专硕的毕业生来说是先应该考博还是先应该就业几年在考博呢?我们也来一块儿对比一下这两种选择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影响。先就业还是先读博?临床医学“专硕”考博如何选?导师:趁早深造。临床医学“博士学历”为就业镀金对于现在的临床医学类专业来就业情况来说现在硕士研究生已经处在了饱和的状态,现在的普通地市级三甲医院要求的都是博士研究生,所以我们专硕毕业后进行就业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想进三甲医院难度是非常大的,而博士研究生则就是非常容易地进入到这些市级三甲医院。并且相对于就业来说,博士研究生的考取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像一些不是特别知名院校的博士研究生要求比较低,考生一般经过努力也能够顺利考取这些院校的博士研究生,这样在以后的就业中也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就业机会也更多。工作平台决定“职业起点”像现在的专硕研究生在毕业后进入到市级的三甲医院就已经非常困难了,更别提去一些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或者是北上广深等这些超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了,而通常情况下医学类专业的工作平台通常决定着考生以后的发展,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以后接触到更高精尖的技术,拿到更好的薪资待遇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去选择就业后直接考博士,因为博士的工作平台更高,不仅可以选择省会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也可以冲击一些北上广深等城市的三甲医院。进入工作岗位后,考博的难度更大有一部分专硕的同学是抱着在就业一段时间等自己经济宽裕了再抽出时间再进行考博,但是对医学专业了解的同学们也都知道医学类这个专业,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是非常繁忙的,平时都很难抽出休息的时间,更别提抽出时间来进行学习了,再加上就业以后所面临的杂事也是非常多的,工作、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压力也是接踵而至,这时候想要再考博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并且即使是考上博士,很多也都是一些非全日制的博士含金量还是蛮低的。综合以上情况来对比的话在这里还是希望临床医学专硕毕业的同学能够参加博士生的入学考试,这样在以后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考博同样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需要我们权衡利弊后再进行选择,毕竟关乎到自己的以后的发展,也是需要征求一下家长、朋的意见,也要了解到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作出选择。关于:临床医学“读博”黄金期,专硕毕业直接考!导师:先就业不可取,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大鳄魔

苦读8年医学,他为什么拿了博士学位却放弃从医?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罗鹤终于在2020年毕业了,尽管本博连读学了8年医学,他却没有选择从医,而是进入一家外资医学影像公司。刚入职一周,聊起新启的公司人生活,他语调欢快,“非常开心、每天可以准点下班,待遇太好了!”如果按照从医的路线,毕业之后的他应该在医院接受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期2-3年),每月的收入还不到现在的一半。8年前,罗鹤以很高的高考分数,报了上海这所大学医学院的八年制,不止他们学校,当时八年制医学生的录取分数,在各医学院校都位居各专业的前列,招收了最优秀的一批高中生。八年制顺应了中国医疗人才层次提升的大趋势,也确实参与到了历史的进程,做出了很大贡献。2002年时,中国146万多执业医师中,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的超过60%,有博士学历的0.6%,不超过9000人。而2001年后开设八年制医学专业的14所高校,至今12届毕业生大约1万多人,已经超过2002年之前的博士数量。罗鹤入学时,还是八年制的荣光时刻,最初两三届毕业生刚刚开始工作,“科室里来一个八年制,主任两眼都放光”,一位医生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罗鹤和他的同学,大多看中可以提前3年获得博士学位。对于未来懵懵懂懂,以为学医就是在临床上治病救人,高分入学的八年制毕业生将来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谋得职位肯定不成问题。然而,情势变得很快。科研能力在医生的评价体系中占的权重越来越高。曾经的优势——提前三年拿博士——转而成为劣势,少了三年的科研训练,“八年制的博士真不如5+3+3的科研型博士受待见”,罗鹤感慨,这也是他放弃从医的重要原因。曾经让主任“两眼放光”的学长、学姐们,因为缺少科研成果,晋升时受到限制,有的甚至可能成为“万年主治”。而到了今年,那些没有像罗鹤一样逃离的毕业生找工作时,甚至连被“两眼放光”的机会都没有了。△ 2020年6月30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几位学生参加毕业典礼。来源:人民视觉。入学之时:感受最后的荣光罗鹤入学的2012年,是八年制在全国推广的第12年。从国际上来看,美国作为医学最发达的国家,其医学教育只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学生需要读完四年任意专业的本科,才能继续学医。临床医生需要念四年医学博士,获取MD(Doctor of Medicine)学位。学术型医生在MD的基础上,还需要读4-5年的PhD(Doctor of Philosophy)。毕业之后,均需经过一定年限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国最早践行八年制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1917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参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自开办起,其临床医学专业就只有八年制这一种学制。早年的协和医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医学泰斗级人物,包括人称协和内、外、妇、儿科“四大天王”的张孝骞、黄家驷、林巧稚、诸福棠。协和毕业的医学大家几乎占据了中国现代医学史的半壁江山。2001年,原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发展长学制。同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八年制专业,此后扩展到14所高校。此时,中国医生数量已经不少,但执业医师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大多数,医疗服务的质量仍需有较大提升。当时的媒体报道过一个细节,几位参加医师资格临床实践内容考试的医生,穿手术衣时,将系绳的部位穿在前面,而并非像正规的手术大夫那样在背后系好。监考人员问为什么?答曰:从来都是这样做的。顺应人才层次提升的需要,再加上那几年,正好是中国公立医院开始扩张的时点,八年制医学生成为“香饽饽”。同样是2012年入学的林奇,大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学校对八年制的资源倾斜,比如八年制医学生享有更多的导师资源,他们选择导师时不占用其指导名额。而短短八年就能获得博士学位,这也让身边其他学制的医学生感到羡慕。此后的八年是这样度过的:前四年像是高中延续版,每天和同班同学一起上课,第五年是临床实习,其后两年在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不同科室间临床轮转见习,最后一年用来做科研和写毕业论文。罗鹤的前四年也是一样,通识教育和基础医学教育为他打下了临床知识基础,他最喜欢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如何解决疑难病例,治好一个病人让他觉得有成就感和价值感,他也将成为一个医术好的医生奉为圭臬。此时的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在他们入学以前,外面的世界已经在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将决定他们的未来。最后三年:才发现世界早就变了2010年前后,科研成果在医院的评价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背后的逻辑是,对临床医生的临床水平做出评价是困难的,而科研层面包括发表文章数量、累计影响因子、被引用次数、获得的基金层次和额度等是比较容易量化评价的。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医院排名,可量化的科研成果更是成了一个指挥棒。此后进入医院,学历门槛水涨船高,一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几乎都把博士学位作为了硬性标准。这也与人才层次的提高有关,医学博士不再稀缺,于是,八年制学生的认可度逐年降低, “我所在的复旦某医院的王牌科室由于过往八年制学生表现不佳,已经不再招收八年制研究生”,一位医生在微信公众号《小张聊科研》中这样记录。直到大学第六年,林奇终于认清了现实,发表一篇满足毕业要求的论文,“只能毕业,不能就业”。他开始感到焦虑,这种焦虑一直伴随着余后三年。那一年他选了导师并开始为期两年的临床轮转,导师是一位专业领域的大拿,也是一家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科室里除了像他这样的八年制学生外,还有一些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一路念上来的学生。这批学生比他年长三岁,有更多的临床和科研经验。而毕业之时,林奇需要和他们同台竞争,争取留在科室规培、留在医院工作的机会。“同样是博士,没有人会管你是临床型博士(MD)还是科研型博士(PhD),都会拿同一套标准来要求你,也就是发表的文章。”在各科室轮转见习的过程中,林奇遇到过临床能力极强但因没有科研成果而无法升职称的“万年老主治”(主治医生),也遇到过早期临床能力一般、专注科研,其后平步青云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前辈的经验点醒了他——临床能力是可以靠经验提升的,而科研必须趁年轻获得成果,基础医学试验也只有在正式工作之前才可能有比较集中和连续的时间进行。林奇开始能够客观地认知自己的学制:八年制唯一的优势是年限短,而这个优势的另一面也是劣势,在现有对于医院和医生重科研甚至唯SCI论的评价体系中,与其他博士相比,因为科研时间被压缩,八年制医学生手头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没有竞争力。进入医院后,有高分(影响因子)文章的医生,更容易申请到国自然课题,从而更有升职的优势。2020年1月发表的一篇《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就业状况和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八年制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除工作稳定性及同事之间相处方式外,其他指标满意度未超过中等(3分),且呈现出年资越高,满意度越低的趋势,其中工作环境与工作收入最不令人满意。△ 截取自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就业状况和工作满意度调查》。同样是第六年,罗鹤选了一位科室主任作为导师,真正开始做科研课题,却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和大多数的科研新手一样,罗鹤还没有独立提出一个课题的能力,研究的课题是导师给的。导师把课题布置给罗鹤并大致说明之后,后续设计试验、具体实践的工作都需要他自己来完成。不仅是导师无暇指导,罗鹤也没有同门的师兄师姐可以请教,科研菜鸟不得不独自打怪升级。第一个“怪物”是如何设计试验,罗鹤研究的一个中西医结合方向的课题,根本没有英文文献可供参考,而且因为课题角度很新颖,相关的中文文献也很少。到了真正进行试验操作的时候,第二个“怪物”就出现了,更高阶的神经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和试验操作技术,都需要从头学起。那段时间,求助无门,自学进度缓慢,让罗鹤“自信心受到了打击”。罗鹤感慨,科研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硕士阶段的目标是能够完成给定的课题和试计划的执行,博士阶段应该拥有自主设计课题、设计试验的能力。“八年制的前五年和其他学制的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差异,但是到了后面三年,直接进入博士的要求,没有经过前期的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一定是不够的。”毕业了:手头没有文章找工作有多难?现在回过头来看,几乎就是在那段灰暗的科研时光,罗鹤决定了不当医生。仍然怀揣医生梦的林奇,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于手头没有文章这件事究竟有多难,有了更直观的体会。面试时,应聘者坐下聊天,一开始的话题就是,你发了几篇文章,有几分(指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分为几个档次,0-3分;3-5分;5-10分;10分以上,影响因子越高,论文越好)。“人家按部就班读出来的科研型博士手头有七八分的文章。”林奇解释说,想要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至少需要手握一篇5分左右的文章,而此时转换了研究方向的林奇还欠缺相关的文章。面试的教授对于林奇各方面表现都挺满意,学历背景不错、面试表现也挺好、此前的导师还是业内翘楚,但是“就是没有什么文章”,教授说得很直接。他一度以为这家医院录取无望,所幸结果是好的。林奇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八年,“应该从大一就开始接触科研”,这是他总结的教训。但他也认为,这是学校应该做的,“如果现实要求就是这样看重科研和文章,那学校应该尽早让学生有做科研的意识。”“学什么取决于考什么,焦虑什么取决于就业的时候需要什么。”一位毕业于协和八年制的医生告诉八点健闻,按照协和的学制,最后的8个月是用于科研的时间,但那时候才开始投入科研是肯定来不及的。大多数学生都把找导师开始科研的时间提前了,如今在校的学生大多在入学两年半到三年,也就是刚刚完成医学预科通识教育时,就已经开始找导师指导做课题发文章了。一位协和医学院教务处的老师统计称,今年至少一半的八年制毕业生发表了SCI论文。而医学院校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不少医学院校开始对八年制的培养计划以及毕业时的科研成果要求做出了调整。就在林奇毕业的这一年,林奇所在医学院调整了八年制的培养计划,缩短了临床科室轮转见习时间、扩展了用于科研的时间,加强了对于毕业生的科研水平要求。同时,上海也出台了明确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年限的政策。对于八年制学生而言,这两个政策相辅相成,核心就是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科研时间,而把临床实践腾挪到了毕业之后的规范化培训。但对于林奇来说,作为政策更迭的过渡一代,似乎成了“最惨的一届”,前有科研时间延长的福利没能享受到,后是临床规培的时间又被拉长了,且八年制因为年限短而体现出的年龄优势也弱化了。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透露,教育部正在加强与国家卫健委和中国工程院的协同配合,已设立了专项课题,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要求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为各校的八年制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医学生培养不能搞半截子工程,要设计好八年制教育与毕业后住院医师规培的匹配和衔接。”有人积极顺应变化,有人干脆不当医生了新的改革开启之前,八年制已经影响了近20年的上万名医学生的命运。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地顺应变化。在一位从医四年的八年制毕业生看来,学制本身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人跟人的差异不在于学制的差异,也不在于智力上的差异,而主要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他认为,开设八年制的都是国内顶尖的医学院校,平台和导师资源充足,如果能主动尽早开始投入科研,可接触到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他自己在八年的医学生涯中,参与过内科、外科多个课题的研究并发表了文章。不过,这样的学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像罗鹤和林奇这样,在求学的过程中逐渐才意识到问题。最终,罗鹤选择了离开医生这个职业,而林奇选择留守,却也不得不离开上学的城市。对于林奇来说,生活学习了八年的上海承载了太多,这里有朋友、有熟悉的医院和导师、有喜欢的生活氛围,但是相比其他城市,除了规范化培训时间延长,上海不能定岗规培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医学生毕业之后,必须经过规范化培训,才能正式成为住院医师。定岗规培就是说完成培训后可以在规培基地留下,不能定岗规培就意味着,两三年之后仍然要面临找工作的压力。综合考虑了各地的规培工资、临床博后的工资、工作和科研压力以及生活成本之后,林奇决定离开上海,远赴南方任临床博后研究员。接下来的博后三年,林奇必须要有一些科研成果,至少要发一篇3分以上的文章。只有这样,在今后正式进入医院工作中,才不会因为科研的缺失,影响国家课题的申请和职称的晋升。也有的毕业生即便不能定岗,也选择留在上海,例如同样是今年毕业的王卓,将在一家三甲医院继续两年的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但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上海人。在他们班继续从医的学生中,一半回了老家和外地发展,一半留在了上海,而这后一半中多数和王卓一样,本就是上海人。至于完成规培后如果留不下来,会不会继续从医?王卓还没有想好,“先规培了再看,以后我可能会去私立医院工作,或者干脆就不当医生了。”2012年,三位不同地方的高中生罗鹤、林奇和王卓同时在上海开启了医生的梦想,8年之后,他们已经是医学博士,但梦想却都还没有实现。回想8年的大学生活,林奇有时会想起一位长者的话,“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文中所用均为化名)吴晔婷|撰稿王吉陆|责编我们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微信搜索“八点健闻”,获取更多健康专业资讯

黑塚

本科不建议这个专业,考研考博更不建议!因为毕业就业太难

有人看过我写的机械专业的文章,认为很中肯,也有人觉得价值观有问题,拜金主义。作为个人,本科不建议大家报考机械专业,如果报考了,抓住机会转专业。如果考研考博,更不建议大家报考机械专业,否则,将来肯定会后悔,只是早一天晚一天。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好一些,但跟其他专业比,仍然差很多。读博时,遇到一位机械专业的博士,每次聊起专业,他不是摇头就是吐槽,原来以为是每个人都会吐槽自己的专业,后来发现他们的吐槽是真吐槽。他们课题组的大导师,下面分了四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有一个小导师负责(这也是现在学术圈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四个课题组的硕士博士加起来有一百多号人。可是就业真是惨不忍睹。硕士生毕业,能转行的都转行了,几乎没有在本行业待着的。为什么?还是那句话,机械专业工作待遇太差,勉强养活自己。好歹自己是重点985高校的硕士,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待遇。不要说买房,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博士还好一些,因为学历高,转行不容易,更何况机械专业转其他行业也不好转。四个课题组的在校博士,做的研究方向大部分都已经偏离了传统机械专业方向,都跟算法有关。具体什么算法,他说了半天,我也没搞懂,但是听出来跟计算机类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其实挺难过的。毕竟辛辛苦苦读这么多年书,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学历那么多年的专业,最后大部分人居然放弃本专业做其他的,实在可惜。不过他们也没办法,总要吃饭,不能靠喝西北风活着吧。至于博士留校,他们课题组的很多博士是看不惯本专业的学术氛围的。课题组的老师,一天到晚到处侃,搞到很多横向项目,让博士生、硕士生做,其实跟免费劳动力一样(其实很多专业也是这个状态)。但是,他说他们老师的专业能力并不强,但是能吹啊,吹得天花乱坠,让人眼花缭乱,根本不是一个做研究的人。所以,对于本科机械专业的同学,抓住机会转专业,至于硕士博士,更不建议报考机械专业。有关高考选择高校的材料,已整理完毕,没有水分,从普通人角度,全是落地的建议。欢迎关注+私信+邮箱,会免费分享给大家!高考专业选择的材料正在整理,整理完毕后会分享给大家。

孔伋

慎选!这是一个读到博士都很难“找工作”的专业

在医学大类内,有一个细分的基础医学。所谓基础医学,就是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应用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去解决医学问题的一系列医学分支学科的总称。专业介绍顾名思义,就是现有医学的基础,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习基础医学的学生并不会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而是会成为探索人体奥秘的科学家。临床医学是如何让人从病态恢复到常态,而基础医学是探究人为什么发病。主要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刨学、组织胚胎学、外科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等院校排名最新基础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1 四川大学 6星级 四川1 复旦大学 6星级 上海3 北京大学 5星级 北京3 中山大学 5星级 广东5 南方医科大学 4星级 广东5 浙江大学 4星级 浙江5 南昌大学 4星级 江西5 西安交通大 4星级 陕西5 中南大学 4星级 湖南10 上海中医药大学 3星级 上海10 中国医科大学 3星级 辽宁10 天津医科大学 3星级 天津10 郑州大学 3星级 河南10 南京大学 3星级 江苏10 首都医科大学 3星级 北京学习经历基础医学的课程安排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不大,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学起来并不轻松。大二大三还需要在上课的同时接受实验技能和临床培训。第四年还要进入医院实习,实习期半年,之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就业去向1. 出国留学,选择国外科研水平较高的实验室继续深造,以博士后为主,工资待遇好,增长见识。博士后工作2-5年后,回国进入高校组建自己的实验室。2. 就业,①医疗检验公司或生物科技公司的技术员;②医药代表;③中专或大专老师;④基层医院工作;⑤考公务员;⑥待业。3. 读研、读博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进入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专业缺点基础医学的本科想找到一个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身为医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东西太过专业,并不能接触到太多其他行业的东西,毕业时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中相关的又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大多数人就业得很尴尬,薪资不高,晋升空间也很窄。而且公司做技术只要博士背景。科研的话,时间成本太高,需要博士,毕业时30岁,30岁之前无收入。如果是名校的背景,跟着大牛那也还好,普通学校的出来没什么太多名堂。前辈经验要么狠下心去名校读博,出个国,回国进好的高校,在大学教学和做课题,或者去医药企业做研发。要么告别这个专业。薪资待遇通过179份基础医学专业就业状况分析,基础医学专业平均薪酬水平为 7280 元。若按照工作经验和工龄来统计,基础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工资5250元,3-5年工资8860元。优复数学整理发布!

宁于祸福

花11年博士毕业,告诉你学医一定要避免的坑!

你想知道的所有关于变美的问题,这个公众号都有答案。作为一个医学博士毕业的已经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学姐,给想要高考后报考医学院的学弟学妹们说一些自己学医、深造和择业的感触,希望能够对后浪们有一些帮助。学医是一个马拉松式的成长过程首先,欢迎广大有志学弟学妹报考医学院!学医是一个马拉松式的成长过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你能报临床(八年制)、口腔(七年制),就以这个长学制为首要选择,当然,你的高考分数也一定要尽可能高,达到这种长学制的招生线。其次再考虑临床(五年制)、口腔、麻醉等短学制,本科最后一年考研/保研。长学制只要你认真读书、实习、发文章,基本能在毕业的时候拿到博士学位,也就是 8 年拿到博士学位;而短学制需要你本科+硕士+博士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读下来,需要花费 5+3+3=11 年!如果你硕士和博士读学术学位,那从医前还需要 3 年规培,也就是你需要学习 14 年才能从医!有些学科,如心胸外科、神经外科还需要专培 2 年,你要学习 16 年才能从医!此后晋升、评职称,还需要不断考试、考核和外出交流,是非常漫长的。另外要牢记,心理、病理、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等学科,几乎与传统观念的临床医生这个行业无缘,检验专业可能是在医院做辅助科室。大多数地区,护理专业也被限制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可以参加护理学相关考核,不能从护理专业转临床。你想做医生,一定要选择“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技能与实践”“口腔医学”这种志愿。学历与前途是紧密挂钩的如果想要留在三甲医院工作,那么你需要非常好看的学历,殷实的家境、优越的择校条件,这些是为你长期求学做保障。如果你想在基层医院或地市级医院做一名普通医生守护一方平安,那么你需要很好的心态。三甲医院的招聘,尤其是医教结合的高校三甲医院,往往要求博士学历、名校毕业、有SCI,或者有出国经历。你如果一开始就瞄着某个三甲医院工作,你就要在本科去一个优秀的医学院学习,而非普通的医学院甚至是组建的医学院。比如华中地区的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医学院。华西地区的华西医学院(四川大学)。广州地区的中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原地区的安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以及北京地区的多所医学院和研究所(如北京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协和医学院。以及附属高校的多个研究所,如皮研所/儿研所/血研所/心血管研究所等等。)东北地区的白求恩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对于这些高校的毕业生,至少研究生毕业的医学生在当地就业是香饽饽,占据主要的就业市场。外出读研也是被高看一眼。而当地的较小、较弱的医学院或专科学院的就业几乎被挤占得只剩个位数。一些佼佼者也能够在省内争得上游。比如湖南地区除了湘雅医学院, 南华大学的医学院也是很有优势,尤其在湖南地区。很多湘雅医院的硕士和博士都来自南华大学。如果你的分数不够上本地、外地的985、211的医学院,去本地的其他优秀医学院是完全可以的,在本科好好学习,读研的时候跳到更好的平台完成你的名校梦。你要面对的压力大多数的医学生家境都一般,不算大富大贵,但是国家有助学贷款,所以本科求学并没有太大压力。在硕士、博士阶段,仍然可以继续贷款求学,国家都是很支持的。所以你要是想在家境一般的情况下继续深造,是完全没有学费压力的。你要面对的压力是:你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很快就工作、买房、结婚,享受生活的照片一张一张出现在你的朋友圈刺激你的神经。而你在接近30岁的时候,还在靠微薄的补助紧巴巴吃食堂,你谈恋爱也很倾向少花钱,你穿衣打扮都很朴素,更不敢想购房、结婚和生子的一大笔花销。你要面对女朋友/男朋友的催婚、家人的不理解和同龄人的对比。这种心理压力随着你的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大。而如果你只是想学习临床医学的技能,毕业后规培顺利就业,那么你完全可以在地市级医院求职,很快购房、结婚、生子。但是你要面对另外一种压力:你的同学们一步一步勇攀高峰,在更好的平台接触更多大神,在更宽阔的学习环境中开阔视野。几年后同学聚会,你的学历停在你们分开的那一年,而他们已经是名校博士、博后。为了晋升和评职称,你在工作、哄孩子之余还要参加考研、考博的学习。一些家庭条件特别好,父母已经是医生,或者更有甚者,父母就是教授/专家,那么这种家庭的孩子学医是有非常强的经济、精神支撑的。他们有很大机会依托经济优势、关系优势,以及最重要的,个人努力,前往国内顶级医学院深造,并且出国学习,回国后在顶级医学院工作或当导师。当然,这只是极少数人,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普通的学生,在普通的医院做一名尽职的普通医生。THE END

不自虑也

2019年华中科大博士十大热门专业,同济医学院医学博士最受欢迎

医学博士最受欢迎 2019年华中科大十大热门博士学科2019年华中科大发布了各大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截止2019年1月13日已经下载了47081次,其中被下载最多的十大博士学科分别是:1、同济医院、2、协和医院、3、教育科学、4、梨园医院、5、管理学院、6、基础医学院、7、公共管理学院、8、经济学院、9、机械工程学院、10、公共卫生学院,从十大热门博士学科分布来看,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的博士最受欢迎,其中十大学科中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梨园医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占据热门下载榜单前5,说明了医学博士成为热门学科。然而对于华中科技大学来说,每年的博士招生名额不足3000人,而大部分名额被本校保送生占据名额!华中科大学科综合性强 华中科大的学科分布情况从目前华中科大热门的十大博士专业来看,医学类和管理学科类专业很受欢迎,而工科博士学科却只有机械工程进入榜单前十,华中科大主要由著名的工科院校华中理工和同济医科大学组建而成,学校因此拥有一流的工科和一流的医科,其中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40个。医学院本科生数量少 医学专业博士竞争最激烈虽然华中科大十大博士专业中同济医学院的5大机构称为最热门的博士学科之一,但是通过2018年华中科大本科生就业质量报考来看,每年华中科大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仅有475人,说明了同济医学院硕士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也不大,但是从博士招生简章下载次数来看,说明了医学专业博士竞争最激烈。博士学位最冷门的学科 十大冷门博士学科在2019年华中科大博士生招生简章中下载次数最少的十大学院是:1、力学系,2、航空航天、3、水电数字、4、护理学院、5、历史研究所、6、船舶海洋学院、7、物理学院、8、环境科学、9、能源工程、10、数学统计学院。其中大部分学科为文理学科博士,医学博士学科为护理学院,毕竟医学中护理专业比较冷门,大部分本科和硕士就可以满足就业,因此护理博士报考人数也较少!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热度不同,同济医院的博士热度是力学系的49倍!

喜气洋洋

神操作!博士放弃高薪工作,改行口腔医学专业,考专科获两个第一

神操作!博士放弃高薪工作,改行口腔医学专业,考专科获两个第一最近有一条消息,引起了教育君的注意,一名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在已经工作了6年之后,却准备放弃原本在科技公司的工薪工作,去报考当地一所专科学校的牙医专业, 而且还拿到现在校考和省考两个第一。事情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就要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说这位博士生是神操作,也有人说他是读书变糊涂了……那么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博士本科、硕士、博士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原本是学习数学专业,后来转专业到金融专业,毕业后在科技公司做研发工作。他透漏自己虽然是理工科专业的,但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加上自己的妻子、岳父都是牙医,受他们的熏陶,就慢慢喜欢上牙医。博士还强调,自己转行学习牙医,觉不是冲动,而是源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自己也做过详细的研究调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对于为何会报考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博士表示自己现在对学历已经没有了追求,专科学校口腔医学专业,能够真正学到实用的技能,更加符合他的需求,虽然自己是博士,是个学霸, 但是自己从春节之后就开始复习了,也是丝毫不敢放松。这几年口腔医学专业十分火热,吸引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取得名校学历最后又回炉重修的也不在少数,在2018年的高考中, 云南考生李一峰取得了718分的好成绩,原本是可以上清华北大,但是在后来却放弃进顶级名校的机会,选择了四川大写华西医学院,攻读口腔医学专业。其实这么多高学历的人,怡然放弃别人眼中的“大好前途”,而选择口腔医学专业,当然不是这些精英们傻、糊涂, 而是因为口腔医学真的很有“钱途”,在美国律师、牙医都是传统高收入行业,在国内随着打击口腔护理意识的增强,口腔保健护理行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拔一颗牙齿就要千八百块钱,一个牙科诊所经营的好的话,一年可以挣到上百万。可以是口腔医学正银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对于博士生放弃工作,选择再读三年专科学牙医这件事儿,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

富贵病

考研考博志愿填报需注意!这些不小心就会填错的专业

近日,让无数家庭焦急万分的高考成绩和各省分数线终于陆续出来了,这意味着离高考志愿填报的日子也不远了,各考生和家长们必须要开始对学校和专业进行详细地了解。与此同时,对于考研考博学子来说,即将步入7月也意味着必须要尽快确定下来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否则会耽误复习的进度。在报考专业时,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名称极为相似的专业,若稍不注意就会混为一谈,实则它们有很大的不同!金融学vs金融工程金融学内涵非常广泛,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国家财政 、国际贸易等,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金融工程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及技术性,主要运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问题。财务管理vs财政学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规划,进行融资、投资及资本的运营,并且对亏损、破产等财务危机进行预测、防范和化解。财政学是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税收问题等,从而进行税务规划、税务检查和资产管理等。海洋技术vs航海技术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接受海洋新技术的基本训练,如海洋资源调查、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航海技术主要研究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进行一系列海上作业,如海上船舶货物运输,海洋科学考察,海上搜救等。口腔医学vs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医学主要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如口腔内龋齿的填充、智齿的拔除等。口腔医学技术主要进行口腔修复、口腔矫形、面部整容等,如义齿的加工和安装、断齿的修复等。生物制药vs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主要研究生物化学、药剂学、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等,常见的生物药物有疫苗、抗生素、抗毒血清、胰岛素等。药物制剂主要研究药学、生物药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等,常见的药物制剂有糖衣片、肠溶片、胶囊、注射剂、软膏等。地质学vs地质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进行地矿、石油、煤田、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勘测地形、地质构造,检测地震等地质灾害。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地质环境的概况、评价、改造和保护等,如金矿、铅矿等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及评价等。生物技术vs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常见的克隆、生物疫苗培育都属于此。生物医学工程包括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方法等,包括人工心脏、人工关节等人工器官的研发、B超、核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处理等。社会工作vs社会学社会工作主要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培养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致力于解释社会现象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主要进行环境的保护、监测、质量评价等,侧重于理论研究和环境评价等。环境工程主要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等,如饮用水的过滤和消毒等。行政管理vs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的管理、组织、协调等,要求掌握行政学、政治学、法学等知识。政治学与行政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多在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组织、人事、文秘等工作。教育学vs教育技术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教育技术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相关工作,如教室电教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园林vs园艺园林属于林学类,学习怎样用园林植物来营造怡人的绿色空间,侧重植物景观设计。园艺属于植物生产类,主要进行植物育种、栽培、繁殖等,侧重植物养护栽培。数字媒体技术vs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偏向于编程开发,注重培养新媒体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技能,如VR技术研发等。数字媒体艺术偏向于美工设计,如动漫、游戏人物造型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vs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进行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硬件的组装等,如手机APP的开发等。电子科学技术主要研究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的知识,属于一类学科,应当注意大类招生。对于这些专业的区分,不管是准备填报高考志愿还是考研考博选择专业,都需要特别地注意,仅仅几个字的差距可能会导致未来学习的天壤之别。你还知道哪些名称相似但实则有很大不同的专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