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论文该写多少页表诠

博士论文该写多少页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玩转手机摄影,ID:wzsjsy】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现在的“90 后”博士生,经常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前些日子,有位“90 后”博士生碰到我问:“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写得差不多了,按单位要求的固定格式排完版,有 100 多页,是不是太少了?”我回应道:“把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部分扩展一下,可以增加几十页;如果采用较大号字体、较大的行间距,还可以再增加页码。你若觉得这样做不好,还可以在数值模拟章节,多贴些不同工况下的应力云图、位移矢量图、塑性破坏区分布图等,这样可轻而易举扩展到 250 多页。但你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吗?反过来说,如果你发现了支配岩体稳定性的某项本质原理,且有一定的证据支撑,写 50 多页也是高质量的论文啊!”听完这些,这位学生脸红了。论文页数多了,或许在别人看来起码觉得工作量大,正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想以此拿下博士学位,简直是糊涂到自欺欺人,也很难蒙蔽不讲情面的评审专家。除了参加过多次本室博士生的答辩,我还参加过不少知名高校地质工程领域的博士生答辩。印象中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较厚,一般在 150 多页以上,有的甚至高达 300 多页。然而,大部头的学位论文几乎像生产报告,把常规的地质背景、工程概况、岩土力学参数测试、分析评价等罗列凑数。确实,写这样论文的作者很累,还让评阅人费劲,答辩委员也往往给出差评,干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莫非脑袋撞到冻豆腐了?记得去年参加北京某高校某博士生的答辩,会上答辩委员会主席问了该博士生一个问题:“虽然你的论文工作量很大,但不知道论文的创新点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讲清楚?” 结果该博士生启动了“东扯葫芦西扯瓢”模式,评委们一边听一边连连摇头。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创新点在哪里,能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吗?以后能有创新能力吗?一篇学位论文是否合格,不取决于“量”,而取决于“质”,即看其是否有一定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创新,或者说能否增长新的知识或认知维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导师应把好第一道关口,不能允许这样的论文“丢人现眼”。如果一篇较短的学位论文能通过答辩,一般说明这样的论文是以“质”取胜,但目前这样的情况少见。纵观科学发展史,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往往不是长篇大论,而是言简意赅、见解独特。科研人员在某一点上有了新的发现或发明,用较短的篇幅能够阐述清楚。例如,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1977 年发表在《科学通报》的文章《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只有短短一页,但该项研究成果挽救了多少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先生还因此拿到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言之,论文的真正价值在于内涵,看其提出、突破或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除此无他。

山歌恋

知名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近200页,却是在研究马桶?

导读自从国内某知名大学导员研究拉粑粑压水花引起热议后,网上也相继诞生了一批“屎尿屁专家”。虽然研究的内容有些不可描述,但是贴近生活,还能发掘生活中有趣的规律与哲理,让我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锻炼科研思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小编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湖南大学的博士生毕业论文,题目叫《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虹吸式流道形状优化设计》,洋洋洒洒的写了167页,看摘要觉得非常厉害,下载了正文才发现后面重点研究的是抽水马桶?好奇心驱使我仔细阅读,然而最后是跪着看完的···那么作者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小编如此膜拜?下面就让小编肤浅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位博士的研究过程,搬好小板凳~基础理论首先来复习一下高中知识,大家还知道虹吸现象吗?简单来说是利用曲管将液体经过高处液面的地方引向低处的现象。如图1所示,一般来讲只要A、B之间有高度差,管内充满液体就能产生虹吸,使水在软管内流动,最终使A、B液面等高。图1 简单虹吸现象虹吸式流道是抽水马桶实现冲洗功能的核心结构,利用虹吸现象产生负压,使水流以较高速度流动,最终结果就是带走污物。研究目的及方法,万事开头难!虽然原理简单,但是要是应用到马桶上还是比较复杂的。流道内部流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工作性能,基于虹吸式流道内部流动状况的形状优化设计方法成为当前节水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也是作者的切入点。那么问题来了,要想研究马桶必须要获得马桶的结构。市面上各种马桶形态千奇百怪,作者总结了主要有三大类:图2 马桶主要类型要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三个马桶是不够的,作者购买了11款典型的坐便器作为分析对象。前面也说过我们想要知道内部流动状况,实际的马桶在冲水时我们是没办法观察到流场的,现在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就是数值模拟,用计算流体力学(简称CFD)方法可以模拟流道内的流体力学特征,如各处的速度、压力、气泡分布等。“逆向工程”,学术圈的“盗版”技术然而做模拟的前提是有几何模型,但是现在不知道几何参数,而且这种复杂的结构直接测量显然是不可能的,去问厂商?这应该涉及到内部技术,所以不会有厂商轻易透露。作者采用了一种非常直截了当、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借助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几何重构。首先将完整的坐便器进行对称切割,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测量,通过逆向工程软件lmageWere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得到抽水马桶形状的点云。图3 切割马桶,扫描得到点云有了点云就可以重建几何模型啦!使用软件Pro/ENGINEERWildfire 3.0重建坐便器CAD模型,图4是以虹吸式流道为例,通过得到的关键设计点(a)构建三维模型(b,c)。图4 利用关键点重建三维模型不得不说,这技术,马化腾都不得不佩服!坐便器内部的几何结构非常复杂,正是这些几何结构影响了不同品牌坐便器的性能,所以在需要确定要研究哪些几何参数。在AutoCad中测量在流体动力学上可能具有影响的参数,进行二维截面的统计分析,具体统计参数如图5。图5 数据统计分析图对11款坐便器都进行参数标定就可以提取到非常多的特征参数,如表1、2所示。表1 各特征点与进口距离分布表(mm)表2 虹吸式流道角度(°)和管径(mm)数值模拟,用0和1还原事物的本质?接下来终于可以顺利搭建CFD模型了。为了减少计算量,作者搭建了简化的二维几何模型,如图6所示。图6 简化的二维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图7 划分的网格然后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由于流动过程属于湍流,考虑多种因素选择RNGk–ε模型。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多相流问题,使用VOF方法求解气液两相流动的自由面(这里看不明白也没关系)。万事俱备,开始计算!现在搞模拟的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相信你的模拟结果是准确的?所以还需要做模型验证,通过实验来考察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作者后来也开展了PIV实验,至于实验是怎么做的也非常有意思,我们后面会提到,先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图8 完全虹吸阶段的流道内实验(a)和速度场实验数据和计算数据如图8所示,两者结果一致。实验和计算的最大速度值出现在相同图中标记的区域,分别为2.96m/s和2.94m/s,出现的时间都是在冲洗开始之后的1.8秒。再来看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流场,图9是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模拟结果是非常贴近实验结果的,说明CFD模型是足够准确的。图9计算与实验的五个发展阶段的流态对比:启动阶段(a),溢流阶段(b),半虹吸阶段(c),完全虹吸阶段(d),断流(e)透过模拟和实验,作者发现抽水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启动阶段、溢流阶段、半虹吸阶段、完全虹吸阶段和断流。(a)启动阶段的流态特征为水越过水封点开始从流道右侧溢流;(b)在溢流阶段,水箱中的水流入盆面,液面升高,促使流道内的水不断溢流;当溢流的水在流道的收缩口区域首次产生封闭水柱时,此时刻的虹吸并不明显,故称之为半虹吸状态;(c)随后产生的完全虹吸与半虹吸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在流道的出水段产生了接近满管流的流动状态,气体以气泡的形式被水挟带出流道,并且流速快速增加;(d)当盆面的水不足于持续供应流道中的虹吸时,流道内的水柱发生断流,虹吸现象随之结束。好了,现在我们知道CFD模拟结果是准确的了,而且对整个冲水过程也有了整体理解,现在可以做一些优化。要知道一旦建立起CFD模型,在做几何优化时只需要调整几何模型结构和网格,就可以重新计算得到结果了,相对来讲比较方便快捷。作者调整了很多结构参数,也定义了很多评价标准,如截面负压、累计负压、用水量等,这里我们只展示一个方面的优化。图10是未优化前流道的压力云图(a)和速度流线图(b),标记区域的最大负压值达到-3.2×103 Pa。流线图中呈现出明显的大尺度漩涡,速度主要集中在1.03~2.22 m/s。从流态上观察,整个流动过程几乎都是溢流过程,没有强烈的虹吸现象发生。图10 原有流道1.700s时的压强(a),速度流线(b),新设计流道1.550s时的压强(c),速度流线(d)对曲率参差不齐的轮廓进行重建修改,使之更光滑后模拟结果如图10(c)、(d)所示,可以看到标记区域中最大负压值增加到-4.04×103Pa。流线显示漩涡相对减少,尺度变小,速度则相对原始流道增加到了1.51~2.83 m/s。观察到的虹吸现象比原来发生的更早,更强烈,这说明新设计的流道性能更好。其他方面的优化这里就不做展示啦,我们继续向下跟着作者的思路走~神经网络,还有你不能干的事情吗?尽管我们现在能够依靠CFD模拟做一些局部改进和优化,但是流道的几何实在是太复杂多变了,做系统的分析与优化只依靠CFD是不可以的,因为单次计算往往需要数个小时,而若做实验,因为需要打造模具、调试装置等花费的时间更长,还要砸很多钱。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模拟或实验获得的流场数据,依靠神经网络来建立设计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函数看起来十分可行,只要得到函数关系,我们改变某一变量便能迅速得到结果。相信看过前面讲人工智能的推送应该对神经网络有了初步认识,这里不做过多介绍。作者挑选了两个较为重要的结构参数:出水流道直径和弯道半径作为输入,累积负压(虹吸性能的一个较佳评判标准)作为输出。训练神经网络需要选择大部分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来“调教”,选一小部分数据作为测试样本,来验证训练结果的泛化能力。作者最初选用的是L-M神经网络。但是研究发现隐藏层数太少,训练样本拟合程度不高,结果也预测不准确,而增加隐藏层数后训练样本数据拟合的非常好,但是预测结果与测试样本的偏差较大,即出现了过拟合现象,丧失了泛化能力。这可能是在训练神经网络时使网络记住了不必要的细节,网络将包含噪声的数据都记录下来,这样对于新的数据不能给出正确的输出,也即不具备很好的泛化能力。于是作者采用了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建立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以避免网络的过度拟合问题,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为虹吸式流道的优化设计提供较好的虹吸性能预测功能。图11两种神经网络结果对比图11是贝叶斯神经网络和表现较好的L-M神经网络对比,可以看出贝叶斯网络虽然训练样本拟合能力较差,但是使用测试样本对未在训练样本中出现的输入进行测试时,显示出很好的泛化能力。基于神经网络,我们得到了累积负压和弯管半径R、出水段直径D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贝叶斯神经网络仿真的结果总结回顾,但远没有结束现在已经讲了不少东西了,为了理清思路,我们来总结回顾一下前面的工作。实际上我们完全已经构建了一个基于CFD和神经网络的优化设计平台,如图13示,这一整套方法可对马桶结构进行优化而避免长时间的运算和复杂的实验。图13 基于CFD和ANN的形状优化设计平台PIV实验,光影下捕捉海量信息但是我们还是需要验证我们的CFD计算结果,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是否准确,所以开展实验,将实验结果和平台得到结果进行对比。在最后,我们将重点放在作者是如何进行实验的。图14 PIV实验系统作者采用的是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原理是在流体介质中均匀散布跟随性、反光性良好、比重与流体相当的示踪粒子,通过脉冲激光系统和透镜形成片光源透射到待测流场区域,在时间同步器协调控制下,CCD相机利用示踪粒子对激光的散射作用,记录极小时间间隔的两次脉冲激光曝光时的粒子图像,形成一对PIV底片,通过后处理就可以得到粒子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对于非稳态流动过程,对同一位置可拍摄多对曝光图片,这样便能够全面地反映出整个流动过程的流动状态。PIV系统要求实验对象要透光,所以作者制作了有机玻璃的流道替换原来的陶瓷结构。图15 脉冲激光投射状况,竟然有点魔幻图16、17为实验结果,图16中反光的像素为流动过程中的水和空气充分混合产生的大量气泡,17为后处理得到的速度场和流线图。图16脉冲激光投射下间隔40 ns的双曝光图像图17 PIV实验结果的速度场和流线图PIV实验对CFD模型的验证在最开始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前面也提到过开展实验费时又费钱,流道的几何结构复杂多变,制作许多上面这种有机玻璃模型太难了,所以作者基于几何相似准则和动力相似准则开发了一套简单易行的可调整实验模具,在能得到准确结果的前提下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这套模具使用了两块有机玻璃板,板上有数个定位孔,在需要弯曲成形的部位插入螺钉,相邻的螺钉加紧弹性塑料板,则可以形成需要的形状,最后再做好密封,如图18示。图18 可调变流道装置有了这个装置,就不需要再制作有机玻璃模具,想要啥形状很快就能做出来,而且做结构优化调整也很方便。接下来开展一系列实验,图19是虹吸过程5个阶段的实验实拍图。图19 虹吸过程的5个阶段实验实拍上图的实验是对结构做出优化调整后的节水实验,采用的国标方法,用PP球测试冲洗效果。实验结论这里就不详细复述了,有兴趣的可以看源文献。结语怎么样?是不是没想到研究马桶还有这么多手段?看完之后有没有受到启发?其实作者这套方法在其他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如流化床的研究往往也是通过PIV实验+数值模拟来进行的,还需要编写算法来处理海量数据。希望这篇推送能激发你的科研兴趣,无论是数值模拟、还是PIV实验,亦或是神经网络!后台回复“虹吸”获取源文献和《GB6952-2015 卫生陶瓷》国家标准~不知道大家还对什么感兴趣?欢迎留言!参考文献:[1]彭志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虹吸式流道形状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09.文章转载已获授权

维新

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

发表论文是博士毕业的一项基本要求。随着社会对于科研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及院校对博士生培养的目的,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篇数有了量上的增加。那么,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数量,教育部并没有特别规定,都是各个学校、各个专业自己规定,甚至各个老师的规定也不相同。所以,博士生要看自己就读院校,关于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根据要求来完成。一般来说,博士要发表2-3篇论文才能毕业,其中,少不了发表sci论文。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发表论文要求:1、理学: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或录用)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2、工学、农学: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或录用)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或EI(工程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在EI检索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需为英文(或其第一外国语)。3、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是博士毕业的硬性要求,想要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就必须拿出符合要求的论文。如何写作和发表论文,成为博士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若你完成了论文稿件,亦或者在选题上存在困难,可以找知实学术编审润色、推荐刊物,给予论文写作和发表上的专业指导,让你发表学术论文更容易。论文发表常识与技巧分享,关系百家号:知实学术,或发消息与我沟通。

德又下衰

我国临床医学研究论文数量2018年居全球第二

新华社成都11月4日电(记者陈芳、胡喆)2018年,美国、中国、英国等国发表的临床医学研究论文数量位居全球前10位。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论文数量增长迅速,2018年以44279篇位居全球第二。这是记者4日从2019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中了解到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在对报告进行解读时说,为系统反映中国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年度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总结交流科技发展经验,研判未来发展趋势,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医药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针对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薄弱环节开展了大量工作。随着医学实验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开始向集成化、规模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临床研究规模有所提升,成果技术转化速度加快,新型产品研发取得进展。报告显示,在主要疾病领域中,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最受关注的医学领域。2018年,全球在肿瘤领域共发表论文6.32万篇,占临床医学研究论文的19.39%。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为2.04万篇,不到肿瘤疾病的一半。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与肾脏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分列第3位至第5位。报告表明,2009年至2018年我国共发表临床医学研究论文30.23万篇。与全球整体变化趋势相比,我国临床医学研究论文增长速度较快,占全球总数的比重逐步提升,占比从2009年的5.06%增至2018年13.57%。下一步应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报告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领域2018年度发展概况、主要成就,以及一些政策法规,能够为临床研究领域的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医药工作者、企业家,还有关心中国医药科技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魏于全说。

请循其本

抽检6000篇,教授不值钱,评审每篇博士论文不足300元

学术不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存在。南澳大学(UniversityofSouthAustralia)副教授布莱塔格(TraceyBretag)近期调查发现,6%的澳大利亚学生曾涉嫌作弊,68%的学者曾被怀疑学术造假。安伟萨博士,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着名心脏病专家,在31份已发表的研究中捏造或伪造了数据。这些机构的人员表示,这31份论文都要撤回。现在还不清楚都有哪些机构被波及,但是从安伟萨以往发文的记录来看,《自然》、《柳叶刀》、《循环研究》这些顶级期刊怕是跑不了了。“有几篇论文可能很惊人,但另外31篇论文几乎闻所未闻,”旧金山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心血管研究副主任贝诺依特·布努诺(Benoit Bruneau)表示,“这几乎是一个实验室全部的工作,因此几乎整个研究领域都受到质疑。”当然中国的问题会更严重一点,2017年,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决定撤回107篇同行评议造假的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学者。学术不端再一次成为焦点。教育部为了纠正学术不正之风,从2010年起开展对全国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工作,抽检比例保持逐年提高,至2014年开始达到10%左右。2019的教育部公布的预算案中,同样对这个工作进行落实。具体来说,2019年拟抽检的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根据《预算案》,教育部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抽检的论文数约6000篇。无奈细心的人一算,发现教授很不值钱呀。800万元/6000篇/3个教授,如果没有其他费用,全部论文都合格不用再次外审,那每篇评审费大概400元。但按照评审规则,如果有一个专家评为不合格时,还要外送另两个专家进行评审,假设有10%的会被再外送2个专家,这样就剩下360元/篇。再除除掉个人所得税以及这个评审工作本身的其他公共经费开支,估计每个教授每篇论文只剩下不足300元左右的报酬。你知一篇博士论文有多长么?一般是200页,是一本厚厚的书。教授复审论文,和初审其实是一样的标准,合格就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按以上这个通用的博士论文标准来复审,教授要花多少脑细胞才能搞定这200页纸?还要确认这个论文的创新之处? 确认是否在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新知识?确认是否对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对最重要和最新文献有充分的了解?作者对论文各方面的贡献?否则,复审人都不敢签名确认论文是否合格。因为硕士以上的论文都会保存在图书馆或者已经上网,万一这个论文这次复审合格了,却不知哪天被网友发现是作弊、抄袭、作假,那时候的牵连就大了。300元复审一篇200页的博士论文,确实有点贱卖教授的劳动力了。假如教授不做其他事情,用一天能看完这篇论文就不错了,况且还要按学术规范确认论文的创新性。教授一天的劳动值多少钱?这个买卖亏大了,谁有兴趣来接棒呢?

彼其充实

大反转?美医学博士出论文,证明现在的美国根本没事?

特朗普和蓬佩奥一贯的作风就是“说谎话和甩锅”,整日耳濡目染的美民众也学会了特朗普的那一套。近日一篇来自美国的“白痴论文”在媒体上出镜率极高,将中国的一些媒体都忽悠了。由美国医学博士撰写的一篇名为“美国人口数据出炉,这算哪门子疫情”的文章流传开来,从文章标题不难看出,这又是一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美国人。一个名为“美国医学博士”的人经过精密的计算后得出一项震惊全世界的数据结果,文中表示,美国2020年前32周的总人口平均死亡率,竟是近十年以来美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一年,也是自21世纪开始迄今21年中第二低的,这个数据仅高于2009年。最后这位“医学博士”大言不惭的说,在2020年的美国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疫情,这一次的新冠疫情连大号流感病毒都算不上。经英美多家媒体报道,这位叫Colleen Huber的“医学博士”,是一个经过认证的美国医师。虽然她是一名医生,但是她却从不认真行医。而是夸大其词的宣称自己擅长“自然疗法”。并表示自己能治愈“癌症”,还经常跟着某些人炒作各种“伪科学阴谋论”,曾在疫情最严重时宣称口罩不仅不能防御病毒的传播,佩戴口罩还会大脑造成损伤。此时有网友指出,还真是得到了特朗普的“真传”连说话的口气都如出一辙。她于8月12日发出的论文被媒体转载后,大多人提出了质疑。既然她表示美国疫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那么一串串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是假数据吗?作为医生不谨言慎行居然说出颠倒是非黑白的错误言论,作为医生该有的良知哪去了?免责声明:图片和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兴致勃勃

抽检6000个博士论文!博士学位原来这么吃香?

根据目前公布的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显示,2019年教育部拟安排800万经费,抽检约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诚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术造假事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特别是不知道“知网”的某“博士”演员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让我特别纳闷的是,博士现在这么吃香吗?我认识了几个博士朋友延期毕业非常发愁,找工作也很费劲。这几年也出现了几个博士因为无法毕业而自杀的恶性新闻。怎么突然感觉博士这么有吸引力了?在咨询几位朋友之后,我得到了如下的答案: 1.教职人员读博士的需求超乎想象主要集中在两类群体:第一类群体是已经获得教职的大学教师群体,他们大多属于地方二类院校,平时教职工作繁重,但是迫于评职称的需要,非常愿意通过“委托培养”的方式读一个博士学位。第二类群体是在高校担任辅导员或者其他行政类职务的群体,他们虽然也被称为“老师”,但是许多人并不甘心做行政岗位,希望通过考取博士学位,转到真正的教书岗。原则上,上述两类群体在读博期间应该是接近“全脱产”的状态,但实际情况是学校(主要是学院)有一些具体的工作安排,他们仍然要无条件的承接,导致不少人学习、科研时间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影响了博士论文的质量。2.在职人员读博的情况在减少过去几年里,不少高校都宣布减少在职博士的招生计划(第一类属于“委托培养”,不在减少的范围之内)。原本在职人员属于博士论文的“重灾区”,主要是不少人“镀金”的心态比较严重,不愿意真正沉下心来做学术文章,博士论文毕业质量也比较水。不过万幸的是,现在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从另一个方面看,全日制的博士数量持续增加,在职博士数量减少,导致在社会认知中博士“学术性”和“含金量”的平均水平在上升(虽然全日制和在职毕业的要求是相同的)。3.正儿八经读博士的普通学生更担心毕业问题特别是现在高校教授承接外部非科研课题(给学校和老师一些资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社会层面上,这些课题有利于老师将科研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因为这类课题更偏向应用性,不容易产生学术成果,导致不少学生毕业比较困难。对于他们来说,学校更应该关心他们的毕业问题。

人惑则死

人类历史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

第五牛博士论文 答辩之前,就已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且因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 第四牛博士论文 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第三牛博士论文 就是让编辑满世界找,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实例:Christopher A.Sims(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被誉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计量双塔组合之一,201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他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我检验了其中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第二牛博士论文 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贵族花花公子,本科历史学专业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5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还涉嫌“抄袭”。答辩委员会气得都不想让他答辩。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耻辱,于是他鼓动了爱因斯坦一起帮着求情:让这小子过了吧,他老爸是法国内政部长,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论文后来被薛定谔看到了,薛定谔看着这页论文苦思冥想了一个月,发表了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也成为最有趣的一只猫。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说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一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以。不过如果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还没考证过。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四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 第一牛博士论文 以上四牛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剑桥大学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帝王之功

学医八年,月薪5000,温饱线上的医学博士

严重的健康危机,将一批医学科研工作者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实上,每一项技术突破,都经历了漫长而冷寂的蛰伏期。选择基础医学研究,就意味着与清贫相伴。巨额资金被用于购买实验设备,而研究者本人的补贴往往仅供温饱。一群年轻的科学家,在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中艰难跋涉,等待未来的曙光。林成 27岁 泌尿外科博士母亲患癌,我几乎没帮上忙今年国庆假期,我参加了三场婚礼。份子钱不多,还是花了近三千元,超过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在婚礼现场,坐在我旁边的是一群初中同学,几乎所有人都已经买房、结婚、生子,所有人都在谈论育儿话题,除了我。和同龄人相比,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的,但只要不是在婚礼这种场合,似乎也能忍受。因为我知道,在我的背后,付出更多的是我的家人。确定自己要读医学研究型博士的时候,我母亲已经患结肠癌(当时确诊为III期)四年。她和我父亲分居多年,独自做完了手术,医药费花了十万。学医八年,我拿不出生活费以外的钱,幸好有朋友们帮衬,我们才能顺利支付账单。我突然发现,在学校里,我学习治病救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我只是一个远在千里,又无能为力的家属。她已经做完十二次化疗,头发稀疏,经常在电话里哭。但我一直待在学校,通常只在过年时回家。2017年年中,我赶回家,看到一向注重保养的她,脸色变得特别差。我那时还在读研,除了每年1600元贫困生补助之外,没有任何正式收入。想来想去,我只能买给她一顶假发。 确诊之前,母亲是一位做小吃的流动摊贩,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决定学医时,父亲是反对的,他觉得学医要读八年,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但是母亲十分尊重我的选择。为了维持稳定的收入,她时常更换工作,肚子疼也不愿意上医院。等到疼痛实在难以忍受时,她才去检查,结果是结肠癌晚期。 我本来打算研究生毕业就回家工作,拿到固定收入,每天照顾她。但在那年,我先是错过了学校所在省份的医院统招,后是没能赶上家乡医院的统考。最后,传来了我博士考试成绩不错的消息。 我的博士课题是前列腺良性增生研究。我对生物医学领域探索的热情,是从高中生物课上开始的,没想到自己已为这份好奇心学医九年。父亲知道我读博以后,经常和他的同事讲,我是林家祖上第一个博士。我经常和母亲讲,我在实验室过得还不错。事实上,读博的补助只有每个月2300元。为了不和家里要钱,我不得不用休息时间做兼职。我也没有告诉她,科研本身并不是那么舒服。博一刚开学,我的导师正在忙着另一个学术项目,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束手无策。晚饭不定时已经成了日常,我也常常为实验浪费的材料压力倍增。 图 | 林成在实验室的工作台但我还是想完成课题,梦想着自己顺利毕业的那一天。今年10月底,在实验室正常忙碌的上班时间,我正好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的手术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复诊结果是:病灶无明显复发,血常规生化良好。我马上读出意味——她恢复得非常好。 我坐在实验室里,松了一口气。四下望望,医学研究突然在我眼中呈现出全新的样子。我感受到强烈的意义和使命。那之后,我在实验中不断推进论证,不断分析临床样本,最后发现,原来真的存在某种从未被发现的现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飞起来了,和师弟一起用打折券去呷哺呷哺吃了一次火锅来庆祝试验进展。那是我读博期间最奢侈的事。图 | 林成和师弟庆祝实验进展的火锅局王力 30岁 心脏疾病研究博士后结婚后,月薪五千仅够温饱今年夏天,因为没出生的白色大鼠,我陷入学医12年来最大的焦虑。疫情期间,为了方便管理,我的同事把用于实验的白色大鼠杀了大半,只留下几只用于配种。七月,为了继续自己的实验,我开始帮他们配种。唯一的一只纯种雌性大鼠迟迟未生育,我转变方法,让实验室里的大鼠与野生大鼠配种,通过两代生育呼唤纯种大鼠的降生。它出现时,我已经等了近五个月。图 | 王力实验室里的白色大鼠六月底,我博士毕业答辩完毕,美国一所医学院给我发了博士后的offer。但为了让去年九月份已启动的项目有进展,我还是留在此前的实验室做博士后,每个月拿五千块。 秋招开始后,我的医学研究梦想曾经动摇过。我跑了几次宣讲会,动过考公务员或者到中小学教书的念头。但人生下一步如何推进,未来是否要定居大城市,我不敢多想。这是因为,每月扣除房租后,我只剩下2400元支配。在首都北京,这点钱微不足道,买房买车遥不可及。妻子从未抱怨过我的收入,只是劝我:如果太累了,就换个领域平平淡淡过日子。等待大鼠出生的几个月里,我发现社会环境留给我的空间越来越小,自己必须做出是否继续科研道路的决定。我开始焦躁而郁闷,这更影响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研究需要精准的理性,这样的感性状态只会带来麻烦。我的导师认为我不够专业,几次敲打我,我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我想起五年前自己刚开始读博时,也曾踌躇满志。我听说过对我们这一行的“三个十”概括:做出一项重大突破,需要投入十亿资金,使用十万种化合物,做十年实验。我设想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没过多久,就在实验上犯了难。到博士三年级,周期考核与开题报告成为新的挑战,我必须拿出实打实的数据,而非像以前那样纸上谈兵。我凭着毅力扛了下来,在六年博士期限之前,和别人共同署名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顺利毕业。科研依然是我唯一想做的事。我对自己剩下的最大期望是发表一篇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十一月上旬,纯种大鼠出生了。我请它帮我做了一个关于阳性药物的对照实验。这场实验本来用于排除可能性,但在分析数据时,我意外发现,所用的阳性药物竟对生物的物理特性产生了影响。我想查找文献来佐证,却发现这一现象从未被记录过。图 | 王力在探测心脏细胞虽然不敢保证这一现象背后是否蕴藏重大发现,但这是我们课题组近期第一项进展。开组会时,整个师门都感到振奋。随后,我坐在实验室里,触碰到久违的热情,那些焦虑也失去了重量。王海强 31岁 胶质瘤方向博士后“烧了”四十万经费,每天挤3小时地铁公交第四次做单细胞建库测序实验时,我背负着四十万科研经费打水漂的风险。这项服务于我的博士研究课题的实验,属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此前,我自责地发现,自己已经失败三次,“烧了”三十万。 第一次实验在2017年4月份,那是我学医的第十年。为了建立一套单细胞测序系统,我所在的实验室从零开始买进仪器,从美国引进一项专利技术,支付了不菲的专利费。这是我听说过的最昂贵的实验。 但这些只是实验的前提。比资金更沉重的是,我和同学必须靠自己摸索细胞上机数目与细胞活性的相关技术。一次实验耗时两天,若想收到理想的效果,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达到标准,整体的操作步骤也必须得到优化。即便如此,在正式操作中,未知的挫败依然会来临。这意味着,我必须再次寻找往前走的可能。我安慰自己,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这是最常见的剧情。 第一次实验失败后,那年冬天,我发起第二次冲锋。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细胞活性太低,我还是没能走到最后。导师平时脾气很好,这一次他没忍住,骂了我一顿。 2018年年初,我鼓足勇气做第三次实验。故障重现,此前的辛苦付出又一次付诸东流。图 | 日常实验中的王海强身边的同学都练就了发泄压力的身手。我曾看到有人专门找地方大吼大叫,有人脾气愈发暴躁、突然发火。我和两位室友商量好,一起用相对健康的方式消化压力——出校门吃饭。 对我而言,除了春节,所有的节日都属于实验室。中秋节、端午节、冬至日……当天实验完成后,我们找尽了所有能被称为“节日”的日子,吃上一顿饺子或者火锅。 这花去了我每月博士补助的一大半。每月,我收到五千多元补助,在中国的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这个数额是最高的。这也是我艰辛备考,考取本所实验室博士的重要原因。从研究生起,我没和家里要过钱,也没讲过我在做什么,家人一直觉得我过得很潇洒。 放松是短暂的,为了保证实验效率,我将吃饭以外所有的时间都花了在实验室里。 我清晰地记得在北京读博士的日常路径。每天早上六点半,从北京青年路出发,转两次地铁到西单,再坐公交车到达郊区,八点到达实验室。此时,我已完成在地铁上开始的案头工作。晚上十点赶晚班地铁,回到朝阳区。有时,赶上细胞培养的特殊节点,我会把四张凳子拼起来,铺上单人被,睡在实验室。为了劳逸结合,我通常在周六日睡懒觉到早上十点,晚些开启实验。2018年五一劳动节前,我和同学第四次做耗费十万的实验。我们把细胞的活性鉴定率提升至90%以上,增加细胞的数目,终于成功。那之后不久,我发现自己胖了二十斤。图 | 胖了二十斤后的王海强实验的成功把我的论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在论文尚未发表之时,2019年六月,学校规定的博士三年期限已经到了。我握着一张博士毕业证书,无处可去。 我下定决心,不管等多久,也要继续做补充实验,熬到论文发表的那一天。我继续在实验室工作了一年。这一年,学校已经停发博士补助,导师为了支持我,私下支援我生活所需费用,让我按时交付房租,不至流落街头。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自己年少时的生活。我家在重庆的农村,每天走几公里上学并不稀奇。 我似乎始终得着老师的“偏爱”。读大三时,一位教授带我到另一所学校做研癌肝究项目,手把手教我做实验。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基础医学研究。 博士毕业前夕,导师曾想说服我给医院里的一位书记做助理,这份工作能够解决北京户口和事业编制,薪资可观。但我只想在实验室工作,更想继续深造,婉拒了他的好意。今年年初,我拿到一所美国医学院的博士后offer,但由于疫情,无法前去就读。辗转之中,我决定离开北京,到杭州西湖大学做博士后。 4月初,我终于收到邮件:论文已发表于杂志上,影响因子分值为12分,约为国内博士生论文平均分值的4倍。相比于一线临床工作,医学事业的另一端——基础医学研究往往不为人知。其实,在大众视野之外,这群医学工作者从未缺席。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间,从病原学研究、抗疫药物研发到疫苗的研制,无不依赖于基础医学的更新。在这充满危机的一年里,实验室里的研究者废寝忘食但默默无闻,为前线提供着有力的支撑。在人类未知的黑暗领域,他们用热切点燃希望,用勇气为我们照明。正是由于看见这份基础医学科研的艰辛,凯迪拉克旗下经销商承诺2020-2021年两年内每售卖一台车,就捐赠100元给到国家科技部/卫建委旗下的复旦P3实验室、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此帮助提升基础医疗建设, 赋能一线科研工作者, 用实际行动践行品牌精神。公益路上,凯迪拉克一直在行动。今年,凯迪拉克携本支短片参加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广告、腾讯CDC联合举办的“我是创益人”大赛,让更多人关注到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该赛事举办四年以来,已孵化包括戛纳创意节银狮奖获得者“一个人的球队”在内的194支公益广告作品,让公益项目走入人心。在这个时代,崇高事业并不意味着丰厚的物质,也不代表安稳的生活,但有人依然用勇气点燃自己,在黑暗中为我们找寻光亮。实际上,所有伟大发现,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以及在清贫中恒久坚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END -撰文:史蓓斯

垂冠

博士发多少论文才有毕业资格?从40所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来看

读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发表论文来获得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这种论文被称为“资格论文”,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硕士和博士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硕士资格论文许多学校要求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刊物就行,最严格的基本上也只要求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而博士则要求非常严格,大多数博士都被要求至少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核心期刊是最低的,还要看发表的是SCI/EI还是国内的CSSSCI期刊,另外CSSCI中又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之分。资格论文这一规定在大学惯行了几十年的制度,尽管反对声不断,却愈演愈烈。从十几年前大学一般要求发表1~2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即有资格可能获得学位,到近几年大学普遍要求发表2~3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才有资格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资格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程序制度涉及学生、教师、大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四方主体,尽管学生、教师群体反对强烈,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沉默中立态度下,大学作为这一制度的获益者理所当然地大力推行。毕竟从学术系统来说,衡量博士是否有毕业的资格就要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虽然这逐渐变成一个僵化的指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最新的一期中发表了一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的文章,这篇文章统计了40所大学法学博士的资格论文要求,具体如下:(注:表中C刊指CSSCI来源期刊,C集指CSSCI集刊,C扩指CSSCI扩展版。权威刊物、重要核心期刊、A级、B级,等等,均由学校具体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对论文篇数要求超过2篇,半数以上学校以CSSCI来源期刊等级作为资格论文考核的中心评价因子,40所大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差距巨大,排名第一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高的东南大学与排名末尾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低的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比各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易程度排行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8年公布的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排名倒数的5所院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但这4所学校在2018年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分别为B+、A、A、B+,表现十分突出。可以得出结论: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高低与学校法学学科实力的强弱、教育质量好坏并不必然存在直接联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应当与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易程度成正相关性,而目前部分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度畸高,与其大学排名、学位含金量不成正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数据来源,部分选自:张颂昀 龚向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