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版画代表作品《惊蛰系列之一》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躬耕陇亩、闭门造车,象一个青蛙一样在水里悠游、产子、休养生息,偶尔出来透口气。这出来参加活动抑或举办一次个展就是出来透口气了。回顾半辈子风尘,三十多年的艺术人生忽然发现天恩浩荡,自己何其幸运?!在不懂艺术为何物的时候,因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广军教授的发现、推荐,平生首次个展就放在了北京中国美术馆,不啻“陈奂生进城”的感觉。回忆起来是我平生第三次去北京。1993年12月郑忠携自己的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第一次是去北京农展馆参加“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发明金奖,首战告捷,踌躇满志。第二次是应约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观察》杂志社,因被推荐为《美术观察》1997年第五期“美术名家”候选人,携作品让杂志社学术委员会审查。1997年11月11日郑忠个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中)中国美协党组书记王琦教授;右三: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谭权书教授;右二:画家郑忠;右一:江苏版画院院长李树勤;左一:海安县人民政府储有杰县长;左二:《美术》主编王仲;左三:南通市人大副主任沈启鹏教授。1997年12月展览继续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第三次就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到中国美术馆做“郑忠丝网版画艺术展”。出道之初,平生这三次进京殊盛的活动一直影响着我,至今余音袅袅,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苍眷顾,群贤毕至,风云际会,信然!第一次是作为年轻的工程师参加的一次科技类的活动一举成功,让我在印染工程技术的揣摩、想当然及初步的实践,获得了信心上的佐证,也看到了同行业的发展状况,我的思维方式是剑走偏锋,从美术的形式感结合印染工艺的改变流程形成一种“变异”,是美术学与印染工程技术的嫁接。竟管后来影响太大“功高盖祖”,自己又是平民一族,没有根基,遭人妒忌被扼杀于萌芽之中,固然是我个人命运的艰涩,其实更是工厂乃至“国家”的损失,奈何?釜底抽薪,当时的你还有什么泡翻?也是命该如此了!然而堤内损失堤外补,世界只怕有心人。第二次进京到《美术观察》杂志社,接受“审核”“面试”“咨询”,一问一答间,豁然开朗,不啻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外打正着的幸运与发现了“桃花源”的惊喜,工厂工程师“发明家”生涯只是我艺术家生涯的铺垫,是上天悄悄为我埋下的伏笔,我自己的思维即是一座宝库,需要藉著外力的作用才能萌动开启。从1988年师院美术系毕业,到工厂“不务正业”“借鸡生蛋”“王顾左右而言他”“另辟蹊径”,是凭着直觉、夙慧瞎懵出来的,到1997年堂而皇之成为《美术观察》的“美术名家”,我用了9年的时间,其实我的艺术人生应该从1979年10月入伍算起,海军潜水员生涯之于文艺青年郑忠即是一所特殊的学院,是一种天地间独有的艺术启蒙。在国内最高学术机构专家学者的“毒眼”审视下,诚惶诚恐被问的“体无完肤”的我由丹田深处生起一袭太和氤氲之气,在“恭王府”内神奇的地域云腾致雨,润物无声。阿弥陀佛!而刚刚从中国版画界杀出的一匹黑马,风雨如晦,省、市、县以降同行们出于各种心理都说我“瞎弄”,都说出来了一个版画的“票友”,其实北京个展之后,经过紫禁城格局的洗礼,他们到哪儿会知道当时的青年版画家郑忠,背后已经有一个强大的学术团队在默默地施灌法乳,支撑后学,中西合璧,泽及东方了。他们是:刘绕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徐恩存博士(《美术观察》执行主编)、孟凡辉(央视美术星空制片人)、广军(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吴长江(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谭权书(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宋源文(中国版画家协会执行主席),李飚(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版画》)副主编,王仲(《美术》杂志社社长)易英(中央美院博士)、殷双喜(中央美院院刊《美术研究》主编),齐凤阁(深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廖修平(美国西亚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版画家)等等艺术大咖。他们给才出道的新人郑忠以信心与力量。而经过这阵容强大磁场的作用下,郑忠吞吐吸纳,面壁沉潵,解衣盘礴,期待新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每每我象小鸟一般飞出去“游学”,再飞来默契耕耘,真正是侧身海安自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迷时师度,醒时自度。感恩那么多的良师益友在我艺术之路上蹒跚学步时给予我的帮助。《艺术界》1998年第二期发表中央美院易英教授文章《诗化的丝网版画.谈郑忠的版画创作》郑忠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就丝网版画及现代艺术的创作而言,他有着硬件与软件的优势。硬件是指他拥有最先进的丝网工艺设备;软件则是指他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诗人的气质与修养,尤其是古典文学的修养,这种修养在当今进行现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中并不多见。对于版画,郑忠是无为而为。他原先在学校学过油画和水墨画,后来进修过铜版,参加工作后搞过一段时间的设计,设计的经历可能为他进入抽象艺术打了一个伏笔。由于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一家印染厂工作,接触到当时最先进的丝网设备,自从萌发了丝网创作的念头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进入版画世界了。虽然郑忠是被丝网的制作过程与视觉效果所吸引,但他仍然认为媒体只是一个中介,是把自己的感觉、思考和学养以视觉形式呈现出来的手段,纯视觉的构成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这显然是一个矛盾,因为艺术作品最终是以其视觉表现的力度与美感来打动观众。从郑忠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意思是指形式的表现力不完全取决于形式的预设,更重要的在于实现形式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观念,机械的、冷漠的丝网制作过程就注入了感觉的、能动的活力。 (节选)易英(中央美院博士)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部殷双喜博士给郑忠作品点评。我将郑忠的版画视为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之痕,即郑忠对人类文化的心旅之痕。“尽精微,致广大”是郑忠的版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在精微的细部表述中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审视,赋予了现实生活一种观察的距离,从而提供了某种反思性的文化视野。虽然我们很容易专注于画面上的色与线的交织所带来的空间的变化,以及由材料与印制所形成的视觉美感,但是那些古代城垣与古代壁画的翻转叠印,显示出艺术家对于版画“印痕”的关注,已经转向对于历史形象和文化符号的抽象性过滤。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郑忠已经能够摆脱许多外在的束缚,而将其实践转向人类共同分享的文化思考和视觉方式。我们来自何方,人类的文化如何延续?郑忠的版画鲜明地反映了自由的人生体验以及对文明的终极关怀,在高度技术性的艺术表现中传达了一种文化的哲思。(节选)殷双喜(中央美院院刊《美术研究》主编)原《美术》杂志社社长王仲在郑忠观澜版画工作室。1996年10月中国版画家协会执行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宋源文教授(左三),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宝全教授(左一)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版画》副主编李飚(左二)一行到海安郑忠工作室参观、指导后在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前留影。郑忠与恩师廖修平相会于美国纽约。
小时候在历史书上第一次看到“飞天神女”的敦煌壁画,就被其深深的震撼和吸引,因此每每听人提起敦煌,我就想到莫高窟,那婀娜多姿 “飞天神女”就会浮现在眼前。某次网上购书,无意间看到《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书名以及封面上满头银发、面带微笑、眼神坚定而慈悲的老人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我毫不犹豫将其加入了购物车。也因此得以窥见一个伟大而纯洁的灵魂,得以对绵延千年的莫高窟充满想象和喟叹。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及其守护了一生的敦煌,给了我最好的精神食粮和最初的感动。这本书以自传的方式,讲述了敦煌最美的女人樊锦诗一生守护敦煌的事迹。她在最青春年少,最富有活力,对这个世界好奇心最大的时候,却选择来到这里,最后带着最初的使命,用自己毕生精力永久地坚守在干旱的大漠,与千年莫高窟相厮守。甚至在面临着与爱人孩子常年分隔的悲痛选择时,她几度挣扎,最后还是选择了干旱的大漠。作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值得我们所有人致以最深的敬意。书中除了简单的介绍了敦煌石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外,还融入考古学等知识的讲解,着实让我大开眼界。但最触动我心灵的是樊锦诗沙害治理、壁画修复、数字敦煌等为保护敦煌所做的努力。从这些内容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工匠”的精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天生的大师,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别人追随的楷模,只因他们懂得并坚持把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做到极致,不断地研究,尝试新方法。从樊锦诗的身上我看到了不忘初心、无怨无悔的坚守和甘于奉献的精神。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了莫高窟,对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的大量工作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并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反观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让我热血沸腾,因为我从中找到与樊锦诗“殊途同归”的自豪感。樊锦诗为敦煌文化的传承奉献了一生,作为体育保健与康复系的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源远流长的中华医学的传承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我们的工作虽日复一日,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努力专研中华医学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也一定可以在中华传统医学领域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只要我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教师职责和使命,用高标准、严要求来激励自己,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思考和坚持,重复性的工作就是创新和灵感的摇篮。作者: 邓红(广州市体育局下属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系党支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孙珺由中共广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广州日报联合主办的“书和远方”欢迎大家写下读书心得,踊跃投稿。投稿方式:woshuwo@163.com(注:请在邮件内留下你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1月31日,翟天临发布微博,晒了北京大学博士后的录用通知书,并配文:“新的旅程,小翟要加油!”随后几天,从贺喜到质疑,舆论不断发酵。翟天临跟网友互动中“不知何为知网”,论文查重率超过40%......“吃瓜群众们”挖掘的黑料越来越多。头顶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等头衔的翟天临,“学霸”人设面临崩塌的危险。翟天临在春晚小品《“儿子”来了》中,扮演一名打假的警察。在这一轮的大批判当中,对学术研究专业性与神圣性的维护,自然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艺术研究在当下学科建制中的种种尴尬状态。艺术与学术是本质上存在巨大区别的两个领域,当艺术研究纳入学术建制,如何让两者更好地融合与适应?这是在“群嘲”翟天临之后,艺术研究仍要面临的真问题。从“不识知网”起,到论文水平、刊物级别、博士后录取条件,再到导师资质乃至北电北大两所名校的学术声誉,一个个实锤和一步步质疑如多米诺骨牌倾泻而下。这一次,娱乐圈的危机公关竟然完败于博士生的文献暴击,也难怪,水润满满的明星学霸很难理解,这群牺牲了发际线的人会不顾一切地捍卫什么。公平公正,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是像除夕鞭炮般一触即发的爆点;教育,以及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学术研究事业,更是被视为极其严肃和纯洁的领地。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翟天临的“治学”之路,在艺术类高等教育中其实颇具代表性,即艺术的培养目标和学术的考核方式的冲突:僭越规则固然需要批判,但规则本身若是扭曲,即便貌似“正规”地执行下去,也不会结出合格的“甜梨”。翟天临在微博晒出的毕业照。娱乐圈的学霸人设,价值何在?娱乐圈的学霸人设可以分为2.5种。第一种是与自身从事艺术无关的学校学科,譬如名校理工专业、未成年者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优异成绩等等,这类人设一再印证了“优秀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优秀”的真理,体现了艺人双倍于常人的精力和才华,也间接表达了“我不是学习不行才来搞艺术”的隐秘心曲。第二种是与自身艺术直接相关的学科,被进修了千万遍的伯克利就是典型代表;不过,由于学习过程转化为艺人的业务水平(中戏、北电、上戏输出了大半个演艺圈),并不能证明额外能力,学霸就必须靠世界级名校、或高学历好成绩方能胜出。还有0.5种则是不诉诸明显的学科学历,艺人凭借言谈举止间流露的知识素养、由江湖朋友口耳相传,被群众认定为学霸;这种经验碎片的累积和直觉的相信,可能如“硕士生导师”般稳固,也可能因“诺贝尔数学奖”而崩塌。《白鹿原》(2017)剧照。翟天临的走红源于2017年综艺《演员的诞生》,《绣春刀》、《红高粱》、《团圆》等片段令观众惊艳不已。同年《白鹿原》《军师联盟》两部大戏更显示出,他不仅是一块演技过硬的璞玉,也开始拥有自己立得住的角色和作品。一时间,美誉如潮,这位电影学博士成为了新生代演员的实力派旗手,粉丝口中的“甜梨”,甚至有那么点“流量”的意思。重点在于,他出色的业务能力,与博士头衔构成了一个互相论证、互相支撑的循环,学霸人设也就立得顺理成章。若非失足知网,谁能想到,一个学成如此本领的人,其学习过程会存在着蒙混和欺骗?而除了翟本人,在“博士-博士后”这个链条的前后诸环节——人、机构、规则——还存在着多少疏漏与腐败?翟天临事件暴露了学术界长久的问题,这诚然不假。但是除了这一宏大而难以落实的批判,我们能否转向某些更加具体的困境并期望改进?演技优秀固然不能为论文抄袭开脱,但演技与论文之间、职业与文凭之间、艺术与学术之间,应当是怎样的关系?貌似互证的循环为何出现了裂隙?当批判声铺天盖地,艺术生和指导老师们或许对这样的论文心有戚戚……艺术与学术之间,那些“水土不服”2006年,翟天临以“数学19、文综270”超过山东一本线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虽然某些名校和专业的竞争更甚于清北,也不乏真正怀有艺术梦想的少年,但艺术生整体仍处于升学鄙视链的下游。常有学者感叹:西方都是最优秀的人学艺术,中国则是学习不行才去学艺术。此言不太“正确”,却道出一个无奈的现实:毕竟,在阶层分化而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我们不应嘲讽那些为一纸大学通知书付出各种努力的孩子。艺术生总要艰难地在专业和文化课上分配精力,在高考的起点他们已经受到“惟有读书高”传统理念的现代版歧视,临近学业的终点,他们还背负着毕业创作(设计/音乐会/大戏等)+毕业论文的双重任务。如果博士生质问翟天临为何不掉头发就能获得成果,那么千百万艺术生也会想问,那些只写论文或实验报告的人为何不被考核吹拉弹唱、挥毫泼墨?这就涉及艺术与学术的本质区别,又关乎艺术在学科建制中的存在状态。艺术与学术,是两种极其不同的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在最古老的意义上,无论古希腊的technē还是孔子的六艺,“艺术”都指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手艺,又在康德的审美自律论中被确立为一种超功利、独创性的实践;艺术需要学习但不只靠学习,有赖知识但不是知识;它通过特定的物质媒介、体现为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至于创造力则是最莫可名状的东西。《诗学》,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译者: 陈中梅 ,版本:商务印书馆 1996年7月另一边,学术是对于知识的探求活动及成果。亚里士多德将最高级的“理论科学”定义为对于世界的静观的沉思,它完全通过人类理性能力被传承和推进。每种学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人类对于自身经验的基础性分类)、研究方法、专业语言以及世代累积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范式。这也是为什么在学科鄙视链中,传统学科的学者往往认为某些新兴和应用学科“无学”“不是学术”。复杂恼人的地方在于,艺术虽是实践,却可以被学术纳为研究对象——仅在反思和间接的意义上,生产出关于艺术方方面面的知识。原则上两者仍是区隔的王国,学术并不能自居艺术的主宰;但实际上双方常常裹挟在一起,互相挑衅又彼此促进。譬如艺术家与批评家的相爱相杀,又如艺术学科的建构——往往受“艺术-学术”这对冤家关系的影响,又反过来塑造这关系的未来走向。至此可见,艺术自身有可教学和不可教学的成分,“艺术”和“有关艺术的学术”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东西——当这些被纳入教育体制,就出现了许多混乱和冲突。艺术的本科阶段貌似培养“学徒”,教授可教授的那部分技能,辅之以艺术史、美学以及更广义的人文课程,本来不错。但让艺术学徒通过论文展现自己的学术功底,显然误解了两种人类活动,混同了两类培养对象。结果学生和老师都视论文为非必要的苦差,虚与委蛇,敷衍了事。这一学术考核方式维护了形式上的严肃,却不得不降低实际的标准,双重任务难以真正达成。《学术与政治》,作者:(德)马克斯·韦伯 ,译者: 冯克利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3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又会对艺术-学术关系有所误解:有人视理论知识为虚矫,于艺术毫无意义;有人会认为艺术学习就是这样,照此“治学”、“升学”无比正常——然而研究生阶段(许多人把“研究生”等同于“硕士”,且误以为“博士后”是更高的学位)又与本科不同:后者只传授已有知识,前者重在“研究”二字,要求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所创新。前面说,艺术不是学术,可教学的部分在本科已经完成,不可教学的部分则根本不属于象牙塔。所以原则上,研究生阶段就只负责培养“学者”而非“学徒”,只讨论关于艺术的知识而无关创作实践。即便现实中艺术硕士往往还偏重实践(也少不了写论文),博士的学术属性却万万不能降低。这确实是一个反直觉的结论:美术博士不画画,戏曲博士不唱戏,研究艺术到了这个阶段,跟从事艺术差了十万八千里。翟天临的专业是电影学,不是拍电影、演电影,是关于电影的研究:电影史,电影批评,美学或艺术理论,媒介技术,文化产业……同期19名博士发表的论文就是很好的例证。也许按古希腊的标准,有些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不足以成为学术;但既然成为学术,就要努力使自身理论化。如果那篇尚未公开的博士论文是研究表演,也必须是表演的理论化,是对各种经典表演理论的历史耙梳和理性思辨,这正是他在《如何用“下意识”让表演更生动鲜活》中试图去做的。而查重率40%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大量运用文学批评来支撑自己的论述。这都是艺术和学术的区别。无论如何,单单“表演”这件事算不上学术,仅仅“演技”本身也学不出个硕士、博士。要维护学术纯洁,更要反思学术规则的缺陷学术纯洁和制度公正固然需要维护,但若看不到艺术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现状,恐怕也会错失批判的重点。以单一的学术机制(论文、学位)对待包含不同层面(艺术,研究)的艺术学科,不严格区别,反而两相迁就,必然导致大面积放水,造假更不待言。如此既无助于艺术教育的提升,更阻碍了真正的艺术研究的发展。最后,我们似乎从“论文抄袭”来到了“论文何以适用”的更深层问题。这不算新鲜事,许多致力于论文批判的学界大佬已有诸多论述,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至上、期刊腐败、影响因子迷思、科研大跃进,以及与前文相关的本科论文的存废……只是具体在翟天临事件上,如果批评主力真的来自博士或广泛的高学历群体,那么他们积极捍卫论文的姿态却比上述批判保守许多,以至于这种保守姿态本身反而制造出一些反讽的时刻。翟天临在综艺节目《声临其境》中。直观上,博士群体的愤怒在于翟天临利用明星身份跨界占便宜,践踏真正读书人的心血。面对这一特权入侵,博士生们坚守原创性、刊物级别、发表数量、学位论文字数等一系列硬性标准。但规则的荒谬也恰在它被捍卫时产生:有人标榜自己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了很低的查重率——但,当你担心查重率还为此反复修改时,你抄没抄心里还没点数吗?进而,又有多少通过查重、形式规范论文,内容是无价值的呢?若以精神分析发诛心之论,可否认为某些批判翟天临论文的人,是在转移对于自己论文注水甚至变相抄袭的焦虑呢?学术从来不害怕自我批判,反思的标准也必须一以贯之。批评翟天临学术不端,也要同时质疑那些“端正”底下的虚假,还要进一步反思如此容易造假、甚至催生造假的建制本身。艺术,由于与学术本质有别,它在学术规则中的不适应反倒充分暴露了这套规则的缺陷。而对于翟天临这个艺术博士的跌落,其他博士不应该仅将其排除出“博士共同体”、转头再度确认规则神圣秩序安稳。相反,这一事件应当促使人们对学术的界限、职能、规则的适用性有更加审慎的认识,也对自身学术工作获得产生清醒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下艺术学科建设处于大融合时代,一直以来受西方学界倡导的门类艺术研究方法亟待更新。“有可能存在全门类的艺术史、全球艺术的历史,但是没有全球的艺术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指出,迄今为止,趋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高校艺术史学科设置、艺术博物馆体制建设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期刊及出版物,导致学界所谈论的多数艺术史都处于西方研究视野下,因此需要探索一种能够涵盖不同文明的艺术的艺术史。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童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童强表示,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理论“非体系化”的特点,强调以变化的思维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一方面要重视并借鉴西方理论发展的思维成果和其概念化、体系化的特性。“艺术上虽然要保留拟人化,但背后理论是研究的最终形态。学科知识需要感性,学科的知识框架却必须是理论化的,艺术理论的表达也依赖于此。”他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志于艺术理论的建设工作。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杨振宇“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史是人文学科很难产生杰作的领域,每一步的推进都意味着付出重大努力。”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杨振宇看来,传统的艺术学科研究似乎在遭遇瓶颈。但他也指出,当下国家愈发重视艺术研究的作用和影响,社会大众对于艺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此,艺术史研究者更要铭记,艺术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支柱,唯有通过研究来展现人类的生存状态,通过开掘丰富的艺术遗产来汲取精神财富和前行动力,将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能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主编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主编孙晓霞则认为,历史的创造是从意志矛盾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学术的历史创造既需要争鸣更需要合作,这种合力有赖于外在组织机构的合作,更来自于理论的修订和思想的丰富,在交流对话中促进发展。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李新风艺术史研究既要从艺术本体出发,也要求研究者具备开放的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李新风援引日本近代著名美学家大西克礼对东西方艺术的研究成果,指出东方艺术精神区别于西方艺术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保持着独特的“泛律性”,因此很有可能在未来更快地超越近现代以来文化艺术表现出的“他律性”,回归自觉的“泛律性”,上升为更加成熟的整体性文化。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王廷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王廷信认为,艺术门类互相借鉴融合,带来了艺术成果的极大丰富,为艺术研究提供了更多、更新的课题。“比如,艺术形式之间的互相借鉴和互相吸收正在展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每个时代都要产生相应的艺术形态,当代艺术家会为我们身处的时代贡献什么样的艺术门类,这都需要在理论上不断进行探讨、研究和思考。”他还提出,媒介的演进对于思考艺术史的变化和艺术传播的变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点:“艺术是靠传播来生存的,艺术的先天性质决定了艺术的传播基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倍雷“断定一种研究是否符合学科性质,不在于研究范围大小而取决于研究方法。”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倍雷在发言中表示,东西方文化的互相交流离不开“相互比较”。为此,他提出了变迁研究、形态研究、交叉研究、互释研究四种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指出“比较”的关键和精髓在于找到影响研究成果演化变迁的关键因素、在形态上寻求符合逻辑的异同关系、通过“互参”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及重视阐发研究中的“超级误读”或过度阐释,借此开掘新的起点和新的研究思路。会议期间还进行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画学研究”开题研讨会,坚持融合研究立场,以各自门类领域艺术史研究为起点,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跨界融合。记者 吴雨阳/文 万程鹏 蒋文超 陈俨/摄【来源:中国江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王德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室,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业画家。擅长工笔、写意花鸟、动物、草虫,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作品被北京大学、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德国等地收藏。王德芳 冠上加冠 68x32cm 纸本设色 2018白鸡冠花北宋 · 王令如飞如舞对瑶台,一顶春云若剪裁。谁为移根蓂英畔,玉鸡知应太平来。作品//局部
5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著名批评家和策展人王春辰与798艺术区文创产业创始人王彦伶共同倡议发起成立的“798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也正式揭幕——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798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再次起航。与此同时,798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也开展了第一届“中国当代艺术思想史与方法论”论坛。“798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是一个社会公益的民间学术研究平台,在创想中,它将是一个开放、新型的学术研究方式,它的成立也是798艺术区发展为完整的艺术业态的组成部分。(梁志钦)【来源:新快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美术教育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13/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286 邮发代号 26-227<上半月>、26-231<下半月> 国外发行代号SM8960)由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是一本集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学术期刊,以文化交流、美术教育、学术研究为主旨,倡导科学、自然、人文相结合。本刊的创办为美术、教育、研究工作者及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我们期待着您提供有价值的稿件,图片及学术论文、人物专访、艺术人生、考古发现、美术教学等。敬请参与,欢迎赐稿! 感谢您的支持! 主要征稿栏目: 美术时空、理论研究、教学心得、艺术菁英、园林与建筑、影视传媒、人文研究、视觉设计、摄影天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收藏鉴赏、艺术资讯。 来稿请投:msjyyj@163.com 来稿请寄: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11楼A座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 邮编:230001相关事项说明: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等要素一般要齐全。 3.稿件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4.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号。 5.本刊有权对所有来稿进行编辑;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中新网天津1月24日电 (记者 张道正)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天津市剧本创作中心、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日前举行揭牌仪式。按照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部署,将原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天津市剧本创作室及原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职责整合,组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天津市剧本创作中心、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新组建的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天津市剧本创作中心、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紧紧围绕天津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研究、创作理念,推进艺术理论研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创作,繁荣文艺创作演出市场,促进天津文艺在“高原”上再出“高峰”。此外,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守正创新,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活态利用和传承发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完)
王德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室,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业画家。擅长工笔、写意花鸟、动物、草虫,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作品被北京大学、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德国等地收藏。王德芳 畅和 33x68cm 纸本设色 201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作品//局部
内容简介《石窟艺术研究(第四辑)》是由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文集。本文集以促进中国石窟艺术研究的传承与发展为宗旨,立足于麦积山石窟,内容涉及石窟考古及艺术、文物保护、文献整理与研究、文化遗产管理、佛教文化和思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考古报告、调查材料、译文、书评等。精彩内容麦积山专题瑞像、佛传,还是本生?——麦积山第142窟悬塑造像考辨孙晓峰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天水麦积山第142窟正壁泥塑动物形象一直被误认是佛教瑞像或佛传故事。经考证,这是一幅依据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和竺道生参译《五分律》等佛典创作而成的白象、猕猴、鵽鸟自分长幼的本生故事。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创作形式和技法,在当时中原内地都十分少见。它不仅强调了佛教戒律的重要地位,也真实再现了外来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交融、创新的历史进程。关键词:麦积山泥塑 戒律思想 本生故事 儒释融合麦积山第142窟正壁立面麦积山第142窟左壁立面麦积山第142窟右壁立面麦积山第142窟前壁力士石窟考古及美术图像佛教东传是历史事实吗?古正美内容提要:我们向来都以为,佛教及佛教造像的传播方式,是以“佛教东传”的方式传播,即自印度传播至中国。但在笔者研究克孜尔石窟(今新疆库车)的造像之后注意到,克孜尔石窟不但有创造支提信仰新像的能力,如创造“弥勒佛王新像”,而且克孜尔在依据《普贤菩萨说证明经》制造其支提信仰造像之际,也能如其创造的新像一样,将其制作的支提信仰造像方法传播到亚洲各地,并影响亚洲各地,如印度、西藏、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等,制作支提信仰造像的方法。笔者在此文因此要试图说明古代克孜尔石窟制作的支提信仰造像如何影响亚洲各国的情形。关键词:克孜尔石窟 阿玛拉瓦底大支提佛教造像 佛教传播 龙树与支提信仰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阿玛拉瓦底大支提弥勒坐支提下生像阿玛拉瓦底大支提转轮王用释迦佛诞出世的造像克孜尔17窟券顶天相图连结门上方转轮王像碑刻题记及其他武山水帘洞石窟千佛洞北周壁画考释张铭内容提要:甘肃天水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由四个单元组成,是天水境内一处重要的北周佛教石窟遗存,千佛洞单元一幅北周说法图中的供养人信息,是对北周府兵制特点的体现,以及水帘洞石窟开凿历史的补充和完善。关键词:千佛洞 府兵制 大都督 艳禅师武山水帘洞石窟分布图千佛洞第32龛佛说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