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空间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的同学,如果考上研究生,研究生专业分为两个:一个是“设计学”(学硕)、一个是“艺术设计”(专硕)。将来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拿到的学位证,毕业证也是“艺术设计”或者“设计学”。这里有同学就有疑问:如果我本科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我研究生考的是“设计学(学硕)”或者“艺术设计(专硕)”,那我研究生阶段,学习什么内容呢?这里我们以“艺术设计”为例。“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研究生学习内容:全日制“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研究生一般是三年的培养时间。和大学按照专业分班不同,学产品、环艺、视传、服饰、动画的同学都会统一编排在“艺术设计”一个班级里,如果人数多的话,会编排2-3个班。这里肯定有学生说,虽然专业都是“艺术设计”,但是专业方向(本科专业)不一样,编排在一个班如何学习?其实这是大家对“艺术设计”研究生三年的培养方案不了解。这是对三年的培养方案进行解读。第一年是上课阶段,和大学一样,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按照班级教学,时间一般为0.75–1学年。学习的内容有:A公共基础课程:色彩艺术、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综合英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B专业基础课程:造型形态观察与形式表达、设计思考、图形构成学、国际极简设计方法、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C专业选修课:设计调查、视觉空间导视设计、商业包装设计等;G必修环节:国际(国内)设计考察、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专题。第一年学习完成要完成学相对应的学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生一年级,虽然大家专业方向不一样,但是研究生一年级上半学期上的A公共基础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是一样的,第二学期,直接开始上选修课,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本科专业)选课,选完后重新组成临时班级,上C专业选修课和G必修环节。这里的临时班级,大家的专业方向肯定是一致的。西安工程大学第二年是专业实践环节,第二年开始就不再上课,而是实行“导师”负责制,主要的工作内容:专业实践实习、论文开题、论文中期等工作。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面向行业领域进行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时间至少半年,可以看出:第二年主要完成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开题、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这些工作主要由“导师”一对一指导完成,和研一班级学生几乎不产生任何来往。第三年:大小论文写作工作,并经过盲审和答辩,毕业设计作品完成布展,直至毕业,第三年的工作也是由导师一对一指导完成。“设计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考研内容: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方向,大致包含了四个本科专业。一是视觉传达设计、二是数字媒体设计、三是动画艺术、四是摄影。但是无论本科专业是学:视传、环艺、动画、数媒哪一个专业,研究生考试都考的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主要考查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24 设计理论、④501 设计基础,复试是:910色彩实践。624设计理论“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主要考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21图形创意设计、④503色彩设计,复试是:951创意设计实践。西安工程大学“设计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考研真题:西安工程大学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真题(501设计基础)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真题(图形、色彩)2020年“621图形创意设计”题目:以“反对暴力”为创意进行图形设计。2019年“621图形创意设计”题目:以“影子”为题创意进行图形设计。2020年“503色彩设计”题目以“秋天的校园”、“冬天的家乡”,为主题,各提取6个色标,一幅表现暖色调、一幅表现冷灰色调。2019年“503色彩设计”题目:以玻璃器皿、花卉为素材,在每种素材中任意采集2个元素(共4个元素),用4个元素组合进行设计构图。总结2019年西安工程大学“设计学”(学硕)(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专硕)(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研究)录取人数为28人,其中非全5人,录取最低分342分,可见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录取的人数相比较其他院校是比较多的,尤其艺术设计专硕。视觉传达设计考研一直以来是考研的热门专业,视觉传达是本科专业的名字,研究生的专业名称叫做“设计学”、“艺术设计”。陕西学硕教育,专业做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考研资讯解析。
首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本科学的设计,跨考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方向。初试成绩:英语一51,政治74,专业课一129,专业课二137,总分391。复试论文:128。综合排名第三。英语:说起来惭愧,在考研之前四级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过…考完试不敢对答案,以至于在初试成绩出来前一刻还在担心英语单科会不会不过线。成绩出来后真是开心好久,还好英语没拖后腿。说起来,要感谢同学在群里推荐商志老师的课程,英语真是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在几个月后,发现自己听了商志老师的课后英语单词量蹭蹭的增长。7月前,主要是学习了语法和长难句分析。平时排队吃饭、空余时间就用手机刷刷单词。7月后就开始做真题,看商志老师课程,我在7、8、9月份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还是蛮多的,后期加上政治课和专业课的压力,11、12月份几乎没怎么学习英语了,全靠前几个月的积累。政治: 政治大概从7月中旬开始复习,9月前看一章书做1000题。第一遍答案我是写在纸上,错题在书上做记号,这样既有利于做第二遍,也能统计错题率,很好的了解自己在哪些章节知识点比较薄弱,到9月份开始做第二遍,然后换一种笔标记错题,最后一遍我做一些难的章节、和常错的题目。然后就可以根据之前的错题进行第三遍有针对性的做题了。我是把肖8肖4、腿姐4套卷、徐涛8套卷、刘源泉5套卷、任汝芬4套、石磊5套卷、米鹏6+3…等等都买了,每天不用多,只做一套试题的选择题,然后我会在背诵手册上标记出来哪里知识点出的题目,再把相关内容都复习一下。最后,一本小小的背诵手册上就让我标记的满满的,每个机构老师重复预测出题的地方就是重中之重。 专业课:(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 艺术概论相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庞杂,还是比较有逻辑性,学起来比较容易的。在李老师的课后,我将每一章总结成大的框架,做成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关键词。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在课上李老师的讲解下基本上会消化掉。后期的复习中,我又把李老师的课程反复听了两三遍,做到温故而知新。结合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每天可以记忆两三章内容。这样反复记忆加上默写。基本知识可以做到烂熟于心了。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比较琐碎,在第二遍上完课后,按绘画、书法、石窟、墓室壁画等专题分别把每个朝代整理出来。将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记忆。李老师上课时又会补充一些书本之外的知识,针对每个问题,李老师还会把形成的原因给我们讲解出来,不单单是让我们记忆书本上的知识。在中美史学习中,也要多多关注自己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多看论文,毕竟很多学校喜欢从自己学院的讲座、开题、展览、论文中出一些题目,关于这个李老师会在强化课上强调。 李老师说每一步都要精打细算,这样才是你赢得对手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在后期一定要多默写题目,可以是历年试题,也可以是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给自己规定时间与字数。多加练习不仅有助于帮助你记忆知识,并且能够在考场上做到心中有数。考艺术概论时,我花费在倒数第二道论述题上的时间特别多,导致最后一道论述题时间不够用写的非常少。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并不长,从英国开始,到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再到美国和日本,算起米也就一一百多年的时间。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也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中的“艺术设计师”。在这并不太久远的发展历史中,充满着星光璀璨,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设计大师以及经典作品。受西方的影响,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设计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来艺术设计开始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消费习惯,当我们看见越来越多的人们购买艺术设计史上经典的家具和日常用品,方知道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博物馆的收藏,而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一个正要组成部分了。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和“艺术设计”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艺术设计师”,都在设计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设计个人的形象以及个人的生活空间。艺术设计改变世界,同样也改变生活、引领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周围的环境更和谐,这也就是艺术设计随着时代进程和社会不断演变发展的意义和最终的目的。现代艺术的发展,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接触到艺术,触碰到艺术。而且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与新媒体等一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也让艺术呈现了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也可以阅读更多的文学艺术,生活中更是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不一样的工艺品。例如妈妈爱做的十字绣,爸爸喜欢捣鼓的那些木匠活儿。也许我们也喜欢弹钢琴,绘画,艺术的普遍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也增加了更多的乐趣。但是由于现代艺术的快速发展,盲目的抄袭与模仿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现在市场的营销化也让设计变得更加廉价,极端的商业注意大行其道,让艺术品沦为商品。我们在生活接触到的艺术也大多与商品化有关,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现实的问题,而不去摆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也应该多去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让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能够早日的融入到国际艺术设计的潮流中,成为国际多元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呢,人类就进入一个设计的时代,一社设计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设计也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大家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领域也都充满了设计的痕迹。小到自己为自己设计一个名片或者艺术签名,大到整个城市的规划环境。简单到小时候妈妈给自己缝的一个小花袄,也复杂到翱翔于天空的宇宙飞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活的质量的提高,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无意识的生活在一个充满着被“设计”的生活中,设计不仅仅构建着我们现在自身的审美思维,也对我们自身的价值判断有了影响。虽然艺术的发展历史很渊源,但是艺术设计的发展并不久远,进入现代化的艺术设计,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设计中的一份子,我们跟随着自己的审美,跟随着自己的思想,设计自己家装的布置,设计自己的衣服的搭配,甚至于我们一个书桌的摆放,也体现着我们设计审美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生活中的设计师,每个人都享有着设计自身的权利。但是我们的设计,却总是被各种外界设计好的成品所影响,以至于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审美又是什么,或者自己制作出的东西是否符合我们自身。我们其实在生活中自己设计的时候,想要有创新,就是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方面凸显,我们要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彰显出自己的价值,从自身的角度去设计,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在我第一年考研时,曾经看过一篇跨考重庆大学艺术设计的经验分享,我惊讶于他极度的努力,有了“必须要这样才能考上!”的想法;同时看到其他轻描淡写的考研分享,又有些怀疑是否需要这样的努力。到今天出总分排名,我终于明白了,如果你是普通人,又有985的梦想,就必须拼劲全力地努力。01/序曲:为什么考研、考东南大学考研的想法,是从我上大学前那个暑假有的。当时高考结束,我知道自己明明有对画画的兴趣却没尽全力,只能上一个家乡的普通一本。挫折、绝望淹没了我,那个时候,天天躺在床上,看窗外院子里的几棵松树,从早上到晚上,一天又一天,我做不进去任何事。直到看到《一战到底》上有一位叫刘澍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硕士,本科读天津一所高校的理工科,把课下时间都花在读书、写书上,那时我第一次知道了考研这件事。后来还在微博上私信过他,告诉他我当时的情况,他和我说,如果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四年时间,一定没问题。那时候,考研在18岁的我的心里被看作真正的成人礼,经过艰苦磨练,自己独立地学习,考研人身上总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大学在不断学习后找到自己考研的方向。我在青岛一个一本学校学环境设计专业,最初进入大学的我也没有课下努力的意识。直到一次专业课,碰到老乡同学说她们班同学课下在画室画画,带我过去,我才猛然复苏了学习的意识。从此我开始努力学习,想要完全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并且做好。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要考什么,只知道一句话:不知道方向时就努力学好本专业。就这样,我努力学习了三年,坚持考过了六级、努力背理论,每份作业尽力做到完整表达自己。选学校的时候,我认识了东南大学,了解到艺术学院理论特长、建筑老八校、985光环,重视英语(考英语一),而且考研不歧视双非,是很好的选择。因为我一直觉得学理论很简单,就是死命背,自己感兴趣,平时考的也高,但是自己景观设计一直分不高,觉得自己要上好学校只能考理论的。定下这个学校真的想了很久,半年以上,最后一个考上的师兄劝我不要花时间犹豫,不如尽快学习,这才定下来。02/试水:第一年考研1.信息收集我从QQ上搜了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考研群,里面有很多学长学姐愿意跟考研人交流,也有考研学生的相互交流;问过学校老师以前考上的一个学姐,和她交流了考研过程;暑假报了辅导班,有考上的刘学姐和机构的老师讲专业课;也在10月找了东南大学研三的一位学姐辅导了一个月;买过学姐的资料。英语我报了新东方的英语课,买了黄皮书。 政治我买了肖秀荣的全套书。2.正式学习在18级研究生考试时,我开始断断续续地看参考书,当时我的感觉是真看不懂,满篇的专业名词,整本书都被我画满了圈。暑假前我做了这些工作:1、专业课看了三遍,但是看完一本书就忘一次,没记住东西;同时用思维导图把《设计史》每章题目列出来;考过的真题按题目类型总结,并且记下书上的位置。2、英语一周做一次九几年的真题,看完了朱伟的词汇课、王江涛作文课、语法课以及记笔记、背单词背作文。3.在机构的学习2-3周的学习,每天白天由老师、学姐带我们讲课本,记重点,晚上写题,老师批阅,设计史过了3遍。除了参考书以外我们还补充了高丰的《中国设计史》。这段时间的学习,专业有进步,还不到会背的水平,但是学会了记笔记的方法、有了一个考研的氛围、和周围同学交流,这是我觉得最有收获的地方。记笔记、整理资料非常重要,最好写在纸上(不是是书上本子上),后期总结一块背诵。假期过后,由于暑假全部时间我都用在学专业课上,英语政治完全放下了,同时还有大量专业课要整理背诵,时间非常紧张,这样打乱了我的学习进度,让我手足无措。接下来我就叙述一下考前到考试我的各种坑。首先是政治。我暑假没跟上视频,等回学校才开始看徐涛的强化课。说实话,当时心态已经崩了,在学校自习室怎么也学不进去,到处换教室,晚上还有上课占教室的,没办法静下心来,看课也没看懂。这样糊里糊涂地做1000题,看答案都看不懂,就找了哔哩哔哩上老师讲1000题,当时觉得听懂了。但是这位老师的课缺点是视频太多,时政、4套卷也有选择题视频,我当时是一节不落地看了(是的,别人在背肖四我在看视频记笔记),背的是老师整理大题的模板。我以为这样很万能、可以随便套到考试里,结果是背的没有逻辑、混乱,考试乱写一通、尽抄材料;肖四出现过的选择题也没印象。老师做的挺好的,我觉得政治光看视频记笔记没啥用,还是要有选择地背、读。然后是英语。作文我假期之前背得就滚瓜烂熟了,但是考前我做了一个模板,根本背不过,花了很多时间背新作文、预测题,其实也没背过。回学校以后买了考研的真相,有全文翻译,从2000年开始做,一共做了3遍阅读;但是做新题型听老师讲的“投入产出比很高”,最后时间光做新题型了。最后是专业课。辅导班最后总结了回去的工作:整理笔记、写论文、背诵。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尤其是整理,抄了几个星期我就觉得抄不下去了,想在书上贴个标签就行了,结果背诵时为一个知识点翻半天书找不到,心更烦躁了,加上走廊背书声嘈杂,我真的要崩溃了。为了挽救一下自己,我找到了一个学姐补课,可是那时候离考试只有一个月了,其实背书是最有效的办法。结果就是,参考书上的基础知识不熟,论文也没整理,真题答案也没准备,模拟了啥也写不出来,考试没写出来,一片空白。我觉得问题是我回学校以后心态真崩了,加上有侥幸心理,想:再来一年我就有时间了。学习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要听学长学姐的,还是书上那些东西,当然交流很重要,自己把握学习进度。03/从“心”开始:第二年考研等到6月份毕业,我就正式开始学习。这时候要考虑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再考一次? 我自己有一种事没做完的感觉,我的考研计划全是按照2年来的,同时也不想辜负大学四年自己的努力。 同时也觉得二战上岸的几率很大,两年能上东南大学也值了。2、 为什么要再考东南大学?降低一点目标是不是更保险? 我觉得如果换学校还是重新学新参考书,这和我是第一年学、第一次考没什么两样;再者了解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老师研究方向、历年真题、地理位置等因素十分耗费时间,我觉得自己还是想继续完成最初的目标。第二年考研与第一年心态、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你要考虑家庭因是否支持你多次考研。我家里说的是只让考两次,不行就工作。 第二要确定全职还是工作一段时间再考研。由于我觉得这是最后一次考研机会要好好把握,而且要整理笔记需要时间,所以就全职考研。第三,在哪里学习。肯定是在学校方便,有学院自习室、各种专业资料、一起复习考研的同学,在学校也会心无旁骛。然后是心态。总的来说,自从第一年考研失败,我心情是很低落的,那时候身边的人多少会给自己带来影响,但是自己只有心里逼迫自己考上的压力,自身的负面情绪较少,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情还是很平静的。第四,花销问题。租房子、吃饭、打印都要花钱,租房子我找的是400块一间的房子,很小,卫生间也不如宿舍、家里干净,但这是我找到的性价比最好的房子。一些学习干货1.专业课1、先反思。比如一战没有将专业课重点、历年真题答案整理并背过等等,二战就有了改正的机会。2、然后理顺复习思路。根据专业课历年初试、面试真题、东南大学的理论研究特点(就是偏向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等,揣摩出题方向、套路,与考上的学长学姐交流,得到反馈,进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方法是回归参考书,将觉得重要的内容单独整理成考试答题的论文形式,背过,上考场直接默写能想到的相关内容(多找知网、百度文库等论文,整理一下,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资料整合、提一下观点,想法+设计案例证明。)3、在有了学习思路以后,着手专业课资料的整理。比如抄书、买资料、撕书、复印等,设计史整理的重点是把设计发展按照时间、古今对比着整理,综合所有参考书目,将补充的内容可以轻松填入相应的时代、设计类别的框架里。最后我形成了古今中外设计发展的笔记。(时间顺序的整理非常重要,要熟悉前后设计的影响关系,并且整理思路,比如我之前没整理时就觉得后现代设计很乱,在整理后全部清楚了。)设计十五讲和概论我是重点章节准备了大题背诵。整理的过程没有想像的长,前期3个月左右,论文1周。但是一定要早整理,后期就是纯背加模拟(政治选择和大题、专业课参考书和论文、英语作文等),如果以后再整理,心态、时间上都不允许。论文在10月份写时还不会写,到了11月份只能早上4点起床写论文,然后去背,有点紧张了。4、背诵。非常重要,很多文科考试背诵决定了成绩,并且考研的英语、政治都和背诵脱不了关系,所以就是拼了命去背。 专业课如果之前的几步都做的完善,是不会背不进去的,只会说背了又忘,就反复背,今天先看一遍昨天背的,然后背出来,再看今天背的,再背出来,如此反复反复再反复,6个月就可以滚瓜烂熟。背诵的时候我跟着走廊的大部队一块背,一定要等到今天的任务全完成才吃饭,或者中午吃完饭继续背。有的人可以理解专业课并且记得牢,但是我自己觉得太多了,只有背过我才有可能考高分,才能记住这些知识,虽然理解重要不能光背,但是我是在整理后、反复背诵时才产生了对知识的理解。5、模拟。自己做一下真题练练手速,买带写字宽度的尺子,不用考试现场打格。6、考试,总之就是多写。前期的充足准备就是希望尽量有把握应对不同的题目,发下题来不让做,想想写什么,开始写就从头到考试结束用最快手速,不要休息,不然答不完题,写不完一般是专业课不及格的。面对不会的不要逗留,字数差不多就行,尽量多写自己会的大题。2.政治除专业课之外,政治的背诵也是如此,我选择题用的肖老师的知识点提要,反复背,在考前几周,规划每天早上读一个单元,如哲学的某一章;在考试前一周左右每天早上读一个板块,如哲学全部内容;在考试当天重新读一遍选择题所有内容。四套卷八套卷的错题每天读。时政我买的肖秀荣的小册子,太多了,我真没记住,就背后面的练习题。大题就背的肖四,先专题后套卷,反复背并默写,重点套卷一字不拉背过,其他背绿字,自己组织黑字。考试时候题目会出一样的关键词,但是可能不会全一样,就在背的滚瓜烂熟的肖四里,搜罗所有相关内容写上去 写满,就行。我背肖四的时候相比周围的人觉得背的挺快的,背了10多遍应该有,可能这也是我政治高的预兆。总之大方向、书籍只跟肖秀荣,看哲学视频跟了徐涛。不要用一些B站花花绿绿的学习方法,就用最简单的方法,跟最权威的老师就行,到时候就背的滚瓜烂熟才是王道。政治值得努力去学,多花时间,这是性价比很高的科目,在考前一个月提升最快的一科。最后初试成绩我专业课其实没有很高,多亏政治把我拉上去了。(以上是我觉得有用的政治书,历年真题这些我试了一下感觉没啥用)3.英语本来单词用朱伟的书,后来感觉太乱了,例句啥的太多,就回归了道长推荐的《10天搞定考研词汇》,并且6月整理历年真题中不会的单词,两个一起背,方法就是重复昨天的再背今天的。作文我准备了模板,背了王江涛的10篇作文,(没买新版书,用的一战的),没背预测,自己多练几套真题作文,套套模板。中间有一段时间没背作文(一战背的很熟),在二战考试前几周开始反复背一战背的作文。按照王江涛老师的方法来就行。二战平时做真题已经有了点印象、模式,模拟的分就高,但是没有使劲花时间在英语上,就是每天下午做做。最后考试的位置、周边人、中午睡觉等等都会影响下午英语的发挥,肯定会紧张,最后的分也比平时低。04/天时地利人和:上考场我的考场离我家特别近,加上当时房价到了200多一天,2天下来也是4,500打水漂了,就没订旅馆 ,在家住的,家里都配合好不出声让我复习。一战时候订的100一天的旅馆没有窗,晚上复习的时候昏昏欲睡,没背东西,一定注意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复习,非常重要。考试也是爸爸开车送我的,中午吃饭、午休方便。总之考试时候就是按照之前自己准备的默写来的,多写,快写,没大问题。05/复试形式上,考试时用了自我介绍ppt、英语自我介绍(老师会随机再问一个英语问题)、抽三个专业问题有时限回答两个、再随机问专业问题、会特别问得奖情况 进行记录。由于疫情我们这届没考手绘,以往是所有专业出同一个主题,自由创作,环艺是画三个草图,一个细化,有效果国、平面图等,自己准备模板, 等待复试成绩。初试觉得自己不错就早准备吧,多看设计书,做好作品集,老师提问内容从美术到音乐无所不包,就是考察知识广度以及思路,肯定和临时准备不一样。我感觉复试不能像初试一样完全能自己准备,所以临场发挥、多看书是重要的。06/反思写这篇文章时已经确定考上了,可能是因为疫情,自己做了一些反思。过去大学时期自己真的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考研上了,到现在感觉这也不过是场学生时代的考试,而做一个真正的设计师更需要实践中磨练自己的综合能力。考研赋予我们的不能只是一个学校、学历的光环,想好自己将来的工作、实际、定合理的考研计划。就算考不上也没什么,你并不知道考上是否真的是件好事,可能工作挣钱更贴合大多数人的实际、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的梦想不止一个。但是想想这几年也没做什么好像对的、要下定决心做到的事,考研还是一个目标的达成吧。最后总结一下考研关键词:努力、交流、方法、心态、整理、背诵、总结声明:本文原创,转载须征得作者许可,未经同意将追究责任。
艺术专业毕业论文: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长知识了现代景观设计更多的是想展现植物的美学感受,铺装的细节,小品景观的精妙,随之而来许多如空间、光影、质感、色调、肌理、色彩等建筑类词汇及手法也出现在景观设计中,文学与艺术可以说是园林的基础底蕴,景观施工工程技术是制造的手段,人类文化历史是思想,总的来说,景观设计就是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协调的学科,它是社会物质文化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是十八大习总理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景观设计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注意遵从自然,尊重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地规律。减少对于自然的影响。因地制宜,空间的布局依靠当前的自然环境进行拓展,开发,以新建为辅。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来进行设计。以人为本,满足游客休憩,考虑游客个人习惯如弯道,近路等。考虑游客舒适性。传承文化,针对地区文化,场地。要保持着文化的传承,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景观设计就是艺术,通过不同的植物、地形、小景向人们传达一种感情,营造一种氛围,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需求,使整个空间有一种不可言传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个人,那种情绪是设计者所要想表达的。就好象绘画,好的作品不是用来装饰墙面的,而是用来表达一种思想。事实上人们对园林的审美需求是也多样的,光鲜可人是一种美,残缺破败也是一种美,只要是和谐的,恰如其分,就是一块朽木,一断残垣也有一种令人惊叹的美。现代的设计需要的是个性,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主题都要有不同的味道,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是思想枯竭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于平淡中寻求到兴奋点,好的设计才会诞生。要知道任何一件作品都是新的,都需要激情和灵感。俗话说:“不会生活的人,就不会搞园林”.一、公共空间如道路及街头是流动空间,人们往往是一眼扫过,并不驻足停留,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这样的视觉效果,尺度要放开,设计要简单而大气,在人行及车行这样的一目十里的视野体现的是一种整体美,避免景观罗列,视野混乱。不同的广场有不同的内容即主题,通过设计体现不同风格和主题在这里尤为重要,或规整或随意,适情适景即可。大连的多数广场绿化都很好。农村即为实实在在的田园,有一句话为“绿化结合生产”我想用在农村绿化上很是有用,房前屋后三五株杏树,李树争芳斗艳强于雪松龙柏,树下两畦小葱韭菜不次于遍地草坪,这种自然实用的风格是乡村所固有的,如果我们在设计施工上能多结合实际,与农民多作沟通,以果木为主,实用为前提,这种绿化必会受到欢迎,岂能遭到破坏?这些地方往往是工作繁忙,人们也因此常常忽视周围的景观,或者说只要是干净的,绿绿的,郁郁葱葱的就好了,平面构图做到轮廓清晰,规划合理就可以了,树木的选择要易于管理,栽植整齐。二、私人空间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的地方,应该营造一种家的感觉,人的视觉,嗅觉,触觉会比平时更细腻,因此小区绿化的重点应在植物配置上,设计出更有人情味的庭园空间。如果在设计中留有主人可支配的空间,或根据主人的意愿重新设计,那样无论从施工管理上都大大便利了许多。景观设计是个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当然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及理念也是在潜移默化。设计本身就是要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进行和发展,所以说景观设计与我们生活中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最后,总的来说作为东方园林温暖大家庭里的普通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幸运和自豪。中国的景观正在蓬勃发展,会有无限的前途。
不论是在哪个求学阶段,「论文」可以说是对自己科研成功做一个展示。尤其是在读研期间,毕竟“研究生”与“本科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研究生是以研究实验、得出成果为主。除此之外,高质量的「论文」也可以作为以后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的一个敲门砖,身边有不少同学因为这个原因没有申请到自己中意的院校。这...听起来就很心疼~一篇论文从选题,定框架,写作,不断修改,再到发表,不仅考验一个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样也在不断对其叙述能力和逻辑能力提高要求。无论现代社会的发展怎么影响研究生的定位,但这些基础的能力一定不会被忽视。我是一名艺术生,走美术艺考上的大学,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以应届的身份考研到一所理工科211院校。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艺术设计专业,在此之前没有在任何级别期刊发表论文的经验,有的只是多份实习经历。研一到研二期间,一共在3家公司实习过,有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和广告公司。所以,我算是一名特别合格的科研小白了~研二上半学期,为了能抽出大把时间打磨毕业论文,我辞掉了在广告公司的实习工作,每天泡在图书馆完善论文框架,深入研究总结。我不喜欢待在宿舍,这地方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惰性。导师的工作室我也仅仅是每周去1-2次,有针对性的和导师沟通上周进度及本周计划。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选择在图书馆,挑一张靠窗大桌子,看着窗外热情活力、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我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感觉。毕业论文是自己定的选题,导师也表示赞同,毕竟是结合了在校、实习期间的个人工作内容,积累了大量的创作案例。当论文大框架基本确认后,为了能尽快将论文核心点提炼出,导师建议可以针对性地写一篇6000-8000字的小论文,尝试在核心期刊发表。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很受鼓舞的,这一方面说明个人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作为科研小白的我,特别希望自己的产出有个更好的展示平台。综合对比后,我选择了T5级别(学校内部的期刊分级)的一家中文核心期刊,并查阅期刊官网认真了解稿件要求。接着,在导师的引导下,我调整论文结构,充实实践案例,在三星期左右的时间内赶出了初稿,期间保持和导师每周1-2次的碰面频率。反复修整提纲、改稿的过程是枯燥的,很多时候就是强迫自己能有产出。终于,4月底我完成了小论文的第一个完整版本,并尝试了第一次投稿,导师一作,我二作。需要注意的是,我没有找代发,导师也建议我自己登陆期刊网站进行投稿。官网注册、编辑个人信息、按要求上传稿件,接着就是耐心等待了。大概过了3周我收到了初审反馈,感觉还不错,没有拒稿的意思。我按照编辑老师的审稿意见做了针对性修改,加强了部分章节的理论深度,并于2周后再次投递修改稿。又过了3周,收到了二审通知,编辑老师建议充实案例部分,并提到“修改后可以发表”,这一刻我是特别开心的。鼓足干劲,再次上传修改稿,最终在4周左右的时间,拿到了三审通知,审稿意见一栏只有两个字:“采用”学业生涯的第一篇核心期刊终于有结果了!接下来就是按照要求进行汇款了,当时拿到编辑部稿件录用通知看到版面费的价格,坦白讲我是有点慌张,6000元。当时个人的生活费应该每月不超2000元,算上各种补助,要一次性拿这么多还是有点困难...没想到,导师主动提出承担所有费用,而我要做的就是请她吃一碗羊肉泡馍~ 当时特别意外,并十分感激。现在想起来,我都依然很感谢我的导师给我的所有教导,三年以来,像母亲一样体贴学生~至此,我从科研小白到发表第一篇中文核心的路程就告一段落了,为自己作出的努力感到开心,也为导师的辛勤辅导心怀感激。我想有了这次经历,自己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将会走的更有目标性。自己的这些经历不算出彩,但也会给大家一些启发,选对期刊、做好选题、充实内容,就一定能写出自己最满意的文章!最后,福利时间来了在校期间我通过多渠道了解整理了以下艺术类核心期刊目录按影响力进行排列仅供参考~「第一层次」文艺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第二层次」艺术百家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第三层次」电影艺术民族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中国电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工程设计学报包装工程戏剧戏剧艺术新美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当代传播#论文#
考研指南预备,准备考研备考啦!相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其他专业而言,设计学院的学术研究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该专业从2019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三年(2019、2020、2021),专业尚未成熟,还在处于不断革新的阶段,这对于大家想要报考的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这一专业的相关问题也许有人不太了解,因此,笔者想要为大家介绍并普及报考该专业的相关事项。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初审材料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要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首先必须要准备初审材料(只有初审材料通过,才可以拥有考试资格)。关于初审材料,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而对于设计学院的学术型硕士而言,需要一篇自己的小论文或译文。(在笔者看来,招生部门给考生提供选择是非常人性化的,他们可能有考虑到该专业比较新,了解这个领域的人可能不太多,所以为大家放宽了限制。)关于这个初审材料的选择,若备考的人在本科期间有过相关的研究并且比较满意可以提交个人论文。至于论文字数问题,招生简章上的要求是3000字左右,笔者以为关于论文字数要严格要求自己,至少要有4000-5000字,毕竟多多益善,字数也可以体现一种认真地态度。但切忌过分啰嗦,不要给人凑字数的感觉,在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掌握其中的度,把握好平衡关系。准备好论文后,如果不放心,可以拿给自己的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又或其他人帮忙参考,给自己增加信心。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提交自己的毕业论文,可能对于大家来说,本科期间写得最好的论文就是毕业论文了(我就是这样的人,哈哈哈哈)。但是,如果自己的毕业论文与设计领域有些差距,建议还是不要冒险为好。++++++++++++++++++++++++++++++++++++++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救了,当你对于这个领域还不甚了解,也没有可以提交的论文的时候,备考的同学可以选择选择翻译一篇外刊杂志上的文章。可能对于跨专业的同学而言这就是救命稻草!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大意,不能随便选择一篇就提交。关于文章的选择,笔者建议择选DESIGN HISTORY 、DESIGN ISSUES等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期刊。1.这些杂志兼具权威性和前沿性,为更多人所知2.这些杂志更具专业性,其中提到的问题与观点相对而言更加具有说服力。还有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格式问题和时间问题!注意格式!注意格式!注意格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论文提交的格式要有封面、目录、内容摘要等,不了解的同学可以去知网查找一些硕博论文以作参考。而关于时间问题,请大家不要拖延,尤其是对该领域不太了解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准备!提前准备!提前准备!央美每年发布招生简章的时间约在9月的第一周,提交初审论文的时间约在9月中旬前后(请同学们也要看清楚提交初审材料的形式),同学们尽量提前一个月准备,不要拖延到最后让自己不踏实。关于初审材料笔者想到的暂时就这些,可能还有许多小细节没有讲到,还请各位谅解,但是如果还有问题请留言,弘时专业老师会逐一回答。如今我通过弘时考研顺利上岸央美设计学院,是努力也是选择,期待更多的学弟和学妹让我们一起相遇在央美校园,圆梦央美,考研上岸。
在2月份,学长分享了一篇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环境艺术设计考研的导学课视频后就有一堆小伙伴私信我各种问题“北林环艺研究生有哪些方向啊?”“北林手绘需要画成什么水平啊?”之类的问题于是乎老学长这里特地将以往的北京林业大学的科普文章做了个总结,发给诸位想要应考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宝贝儿们,希望能你们看后都能茅塞顿开,一战成硕~~~一、学校概况:北京林业大学是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相应地环境设计对于整个专业领域而言,仅次清华央美之后,名气与实力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一席。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及艺术设计研究领域从2011年开始招生,专业方向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动画与交互设计等,专业领域以绿色生态设计为理念,倡导艺术设计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强调通过设计优化人居环境。在对生态与人居环境设计、环保材料与产品应用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自然景观视觉信息化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已逐步形成特色。本学科建有综合材料、油泥模型、印刷工艺、木雕与家具制作、壁画与编织、摄影、动画等实验室,并与国内多家著名设计企业建有设计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实践平台。本学科培养具有艺术与技术相融合、艺术设计理论与综合素质相长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研究型设计人才。研究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设计研发单位从事设计创新、设计研究及设计管理工作。刘凯强:北京林业大学环艺考研第1篇—院校概况zhuanlan.hu.com二、导师简介1.周越,女(研究领域:传统人居环境,现代环境设计)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科负责人,博士,高级建筑装饰设计师,国际室内设计师协会(IFDA)资深会员。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 艺术设计 硕士生导师。主持室内设计项目23项,参加大小设计项目20余项,共计承担设计任务40余项,含本校设计施工项目5项。获得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评审颁发的《高级建筑装饰设计师》从业资格证书。2.赵雁,男(研究领域: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环艺系主任。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研究与应用)。3.公伟,男(研究领域:景观艺术设计,公共空间营造,社区空间营造,照明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2013年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从事环境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4.张晓燕,女(研究领域: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博士,现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2010年至今在北京博锐筑邦建筑设计有限工作从事设计总监工作。2011年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从事景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研究与教学。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5.刘冠,男(研究领域:艺术史)博士,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助理; 中国汉画学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17-2018 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访问学者。《艺术史概论》课程,获北京市教委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展评 三等奖2012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家骐·云龙青年教师优秀奖。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6.田原,女(研究领域: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设计更新改造装饰材料研究与应用)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理事。1996-200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 学士学位。2006-2007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建筑系 城市设计更新改造 硕士学位。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方向)。7.丁可,男(研究领域:景观设计与建筑空间研究,景观设计与艺术本源研究)博士,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多次对福建省南安市蔡氏及周边村镇古民居建筑群进行考察,完成古民居文化及装饰分类的课题研究;厦门高校校园进行环境心理学的考察,并完成有关“微景观设计”的论文报告;对现代艺术与空间设计进行溯源比较研究,完成实用艺术中有关“理性与直觉”问题的论文。三、历年分数线2017—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及艺术设计专业报录比数据统计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到2019年,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增长,环艺专业学硕跟专硕每年的招生人数都不一样,这取决于每年环艺保研人数的多少,建议大家在准备复习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北林研招网和艺术设计学院官网发布的招生信息专业招生目录,及时地了解学校的招生情况。这个是北林17-19年专业分数线及国家线,一般国家线公布一周左右,学校会出专业的分数线,各科分数要在国家线以上才能进入复试,复试线的高低与题目的难易程度及报考人数有关,所以近几年的分数线波动比较大。四、学硕or专硕区别(很多应届宝宝关心的问题)学硕① 考研要求考英语一② 上研后课程总学分基本要求为 28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3 学分和必修环节 5 学分;在读研期间需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至少发表 1 篇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 4-5 万字左右。③ 学术型硕士学费为8000元/年,录取为非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均可享受6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专硕① 考研要求考英语二② 上研后专业领域的总学分基本要求为 50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38 学分和必修环节 12 学分。在读研期间需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不少于 1 篇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 2-3 万字左右。③ 专业学位硕士中的艺术硕士学费为10000元/年,录取为非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均可享受6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五、史论考试攻略1.历年真题图为北京林业大学2013-2020年的史论真题可以看出包豪斯、有计划的废止制出过四次,文艺复兴运动出过三次,元四家的绘画艺术成就、后现代主义、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出过两次等;还有像16年考到的马踏匈奴,19年的马踏飞燕,霍去病石刻,其实都属于汉代石雕里面的内容等,图片里学长把相似的内容都用同一种颜色标明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根据上表的近年史论真题可以分析得知,史论考题近五年的重复率很高,经常出现重复考的情况。“现代主义”、“ 后现代”、“ 包豪斯”等考题多是隔年一考。基于“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三个出题参考方向,所出考题的范围广,但出题深度不大。出题老师就是希望同学们对于国内外的基本的美术史、设计史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再而史论不要求设计概论等需要发表主观想法的题目,所以往往愿意花时间去整理、背诵熟练的学生取得理想的分数,偶尔会出到一些比较偏的题目,比如像昙曜五窟,丰子恺艺术、激浪派这种题目,不需要太担心,这类题占的分值不多,你不会大家也不会,还是尽量以大纲为主,把常考易考的内容掌握好。2.考试要求:回答正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完整。试题结构:满分为150分,其中:选择题(约占40-50分)名词解释题(约占24分)简答题(约占36分)论述题(约占40-50分)选择题有20道,一题两分,会考察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比如选出某设计师的代表作品、某画派的代表画家之类的题目,比较简单,好好准备基本上都能答对名词、简答、论述都是笔答题,每种题型有三到四个问题,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现代设计史各占一题。名词解释一题8分(字数:80-150);简答一题12分,(字数300-500)论述题一题25分,共有三题,其中一道设计史的题为必答题,其他两题可以选一题回答,多答不加分。主要考察一些基本概念,人物的艺术特点,成就及影响,对某设计的论述看法等(字数:800以上)。3. 724 专业理论 考试大纲一、中国美术史:1、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与玉器工艺2、夏、商、周青铜工艺与雕塑,先秦壁画、战国帛画3、秦汉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秦兵马俑、汉代石雕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家以及作品、画论、书法、早期佛教艺术5、隋唐人物画、山水画及画家、画史与品论、陵墓雕刻、石窟造像、陶瓷工艺、建筑6、五代两宋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以及画家、风格、风俗画(家)、石窟造像、陶瓷工艺7、元代山水画、花鸟画以及画家、雕塑、建筑、壁画、陶瓷工艺8、明清画派与画家、陶瓷工艺、年画、家具、建筑二、西方美术史:1、原始美术洞窟壁画、雕塑、建筑,古埃及绘画、雕刻、建筑,古两河流域绘画、雕刻、建筑,古希腊、古罗马绘画、雕刻、建筑2、中世纪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教堂建筑3、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生原因、不同地域、不同画派、画家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4、巴洛克、洛可可美术的各自特点,及艺术名家、经典作品5、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产生原因、艺术名家、艺术作品、艺术特征6、早期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艺术家、表现特点与产生原因7、现代美术产生的时代原因、主要流派、代表艺术家与作品8、后现代美术各种风格、派别与代表性艺术家与作品三、世界现代设计史: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名家、以及设计作品2、新艺术运动的缘起、范围、特征,在欧美各国的表现及代表性名家、作品3、装饰艺术运动的来源、特点,在法国或美国的表现、名家、作品4、包豪斯的发展历程、校长、教学成果、贡献5、德意志制造同盟的宗旨、作用6、荷兰风格派的设计特点与代表人物7、俄国构成主义的风格特征与代表人物8、美国的工业设计、名家与流线型风格含义与特征、有计划的废止制度9、波普设计运动概况、特点、名家10、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概况、主要特点、名家11、日本的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重要特点、名家12、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概况、特点与名家13、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名家以及代表作品4.推荐书目学校推荐书目:1、《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4、《世界现代设计史》-李昌菊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注:《世界现代设计史》一书依据3、4目录任选其一即可。六、手绘攻略1.历年真题下图为北京林业大学2014—2020年真题:从近年来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北林的考试题目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2016年前,环境设计专业考题都有空间类型及空间面积要求,出过起居室,书房,厨房等的空间设计;但从2016年起,出题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从限定空间类型转为以主题性为主的形式考察,如2017初试“城市之窗”,2018年初试“共生”,2019年初试“品尚”,2020年初试的“青韵”复试近几年的主题也都与生态,环保,绿色,春天有关,有很大的相似性。今年有一个变化比较大的是快题纸变成了A3大小,之前要求的是四开纸(据说还有一年复试用a4纸)不过不用担心,适当进行图幅的删减即可,纸张的变化会在准考证中注明,会让考生有所准备的。2.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多为室内、外环境快题设计(各类室内空间设计,包括居住、商业、办公等;各类室外环境设计,包括小型公园、广场、庭院、街头绿地等);考试要求:创新新颖,图纸符合制图规范,图面美观,能够充分表达设计概念评分标准:(总分150分)创意(60分);表现技法(60分);整体效果(3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题趋势:就目前的北林艺术考研的快题命题趋势而言,变化不大,一般会延续主题型考察方式,什么时候会变这个不好说,建议还是稳扎稳打,多画才是王道,努力提升个人的方案设计能力和手绘表现能力,遇到变化也能灵活应变。复习建议:快题建议在5月份开始准备为宜,保持每周有一定量的练习。前期从基础部分练起:线条,单体线稿、上色,组合线稿、上色,了解马克笔的基本技法。基础掌握以后可以临摹一些平立面以及效果图,掌握基本的上色步骤、不同材质的表现方法及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控。基础临摹练习的时间按个人水平来定,时间在1到2个月为宜,最长不能超过两个月,夯实基础,为后续整套快题设计做好准备。6月中旬-7月份,由于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对于马克笔的基本技法及上色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逐步进入出方案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参考网上优秀设计案例,把好看的图积累下来,形成自己的图库。方案阶段保持每周至少2套方案的速度,空间类型可以先从较为简单的家装开始,逐步过渡工装:比如餐饮类的餐厅,茶室;文化办公类的:书吧,展陈空间,办公空间等,每种空间类型至少出两套方案。画完以后,分析、对比自己和其他优秀方案的差距,找出自己的的不足之处,并在下一套方案改善。10到11月份左右,选择自己比较满意的几套方案反复练习提速,直到三个小时内画完为止。如果觉得自己自制力比较差的话,建议报班学习手绘,学习的环境尽量选择高水准的老师和好质量的教学,一定要有高手的氛围,这样对于专业的提升很有帮助。具体手绘技巧请看下条链接:刘凯强:北京林业大学环艺考研第2篇—手绘(834 设计基础)zhuanlan.hu.com七、北京林业大学环艺近3年高分试卷:
论文摘要:在四年本科和两年研究生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戏剧、影视剧本也通过上课和外出拍摄时间,塑造了不少人物形象。后来我发现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英雄形象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作品中都传达出打出了英雄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英雄形象的普遍性、重要性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身为一个男演员,能够饰演英雄形象是我从小的梦想,从第一次看电影到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这将近20年的时间,每每在电影里遇到英雄人物,都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英勇善战的王成,提起电影《英雄儿女》,大家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形象,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标杆,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形象的代表。由于关注英雄形象,我慢慢的发现,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发现我们影视创作也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英雄形象的塑造打破了一度盛行的“高大全”的框框不是通过概念化的外貌、人物语言的高调而是通过动人的故事和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这种转变可称之为“高大全”的英雄向“人性化”英雄的转变。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亮剑》前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被认为是与李云龙形象类似的“另类英雄”那么这些优秀的演员在塑造这种受欢迎的英雄角色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共同之处或者有效地塑造方法呢?于是这些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塑造英雄形象,成为了当代表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演员在表演中怎样将“英雄”形象变得“人性化”,将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在本论文中,我的论点是:所有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都要符合人性的本质。应该避免高大全的塑造方式 首先论述“英雄与“人性”的概念,并阐述两者的关系。证明了英雄都是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具有人性的共同点。然后根据实例,指出在英雄形象塑造中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最后阐述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希望本论文可以对演员人性化的塑造英雄角色有所帮助。关键词:英雄、普通人、表演创作、英雄形象序言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 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 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 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 思议的。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 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 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 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 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 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 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演员对英雄形象人性化的塑造也变得必不可少。第一章关于英雄与人性1. 英雄的定义第一·英雄,汉语词语。在字典里对英雄有三大解释:(一).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二)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 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三)英雄是文学分析与心理学常用的概念。童话中的主人翁就是容格分析心理 学里的英雄。人生就是一场的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第二.我们如何理解英雄我们究竟如何理解“英雄”这个词?其实世界上应该没有一种东西是可以被 “定义”成为“英雄”的。所有关于“英雄”的定义,大都来源与“英雄”认知者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事实上,随着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对于同样一个人物的评价,即他/她是否是一个“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都是会有非常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来源于时间、空间和文化,而是来源于生存在文化和 社会中的人—对这些“英雄”和“非英雄”做出评判的人的内心和目的。但是之所以一个人被称之为英雄,一定是他做的某些行为,让人们尊敬,从而在他人看来,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英雄的精神。比如说:消防员救火,当火势汹涌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投入火海救出一个孩子。他的这个行为,让大家觉得他 是英雄,他有为了生命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反过来从他的角度看,救火是他的工作,在火海中挽救生命是他的责任,他履行了他的责任而已,他不一定觉得自己是英雄,或者说他不是为了一种精神而去做这个救人的行为,他平时也有自己 生活中的烦恼,和大家一样,他也有可能酗酒、脾气不好等等,但我们依然认为, 他是英雄。再比如邱少云在火中活活被烧死也纹丝不动,我们认为他有一种爱国、团结、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我相信邱少云当时想的一定不是他要履行一种“精神”而去做这种行为,他认为他在履行一个士兵的责任,而通过这个行为,我们赋予了它精神,并且我们把它看作是大英雄。所以,不管是焦裕禄、雷锋、董存瑞等等,我们都是通过某个特定时刻的某些行为来赋予它英雄的称号,而不是通过一个精神来认定的。而现在往往很多艺术 作品中,大家常常先在作品中以一种“精神”来作为前提,把精神安在人物上, 而不是塑造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来体现英雄的精神。于是常常出现了很多诸如高大全的银幕形象。拿影视作品1963版本的《雷锋》和《焦裕禄》相比,早期的作品总是把体现形式化的某种精神作为前提,简单地塑造了雷锋做好事的生活,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显得老套了很多,因为雷锋精神并不只是体现在扶老人过马路,补袜子等好人好事这么简单。而《焦裕禄》这部电影,大量的塑造了焦裕禄在生活中的常态, 通过对人在社会中平日生活和性格的塑造,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观众看到的是焦裕禄对待工作中、生活中的责任的忠诚。进而从中体会到了高尚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因此我们在塑造英雄形象的时候,不能脱离对角色中涵盖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性的分析,单一的塑造某种英雄精神,我们不能脱离“英雄”本是“普通 人”的本质。于是,对人性的理解和人性化的塑造,成了必不可少甚至决定成败的环节2.“人性”的定义—关于人的本质了解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物质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人物类所探索的最重要的 课题。从物种起源、人体的奥秘、疾病防治,到人类居所的环境现状、其他星球 空间的生存可能性,再到与其他生物的相处之道、外来生物的威胁性。总之,作 为茫茫宇宙中一只渺小生物,人类很勤劳努力的破解着一道道难题,最终弄清楚 关于自己的事实真相并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优化着自我本身。大到全球问题、 世界国事、小到家事、个人生活小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的迷惘焦 虑中,一点点的悟道、自省、释怀,这中间通过各种途径,生活、科学、宗教还有艺术。在一系列的大领域、小领域中,表演艺术无疑是研究人的学科,主体是人通常说表演创作者是“杂家”,表演学科是建立在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 学、行为学……众多学科基础之上其精神的升华者。同其他艺术一样,表演艺术 是集众家成果的大成之作,精华展现。那么,通过杂学,继而探究真正的人的本 质,最终通过自身媒介表现出来,就是表演者所必须的创作途径了。现实中演员 表演的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对人本质的不了解,其一表现是喜欢“走 捷径”,不从人本质角度思考及进行创作,其二是对人本质的分析片面且不够深入。另外还有对自身本质的开拓不足。人通过他外在的“语言”和“形体”表象,体现、表露着他内在的“情感”和 “思想”。“情感”和“思想”的再深处是人的“本性”。而“性格”是作为“语言”和“形体”色彩化的可见外壳而被人所感知。以下是结合人类学的具体研究 成果,通过“人本质”的构成部分角度,来初步认识人的本质。第一:人的本性“本性”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性质。分为善与恶。善是向上、能动、发展、 积极的,恶是发动、阻碍、破坏性的。我们相信世界上的人以及我们所塑造的人 物形象,本性为善的是绝大多数。人在出生时无分善与恶,后天的经历对人的本 性潜移默化的作用着。有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臂弯里时被震荡的程度,即大人 的动作粗鲁或者温柔,,都对其本性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本性只 可能是善或恶的,并没有善、恶兼备的可能。我们常说“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 有好的一面”,指的是性格层面的描述,而非本性。虽然本性只分善和恶,但每 个人善和恶的程度是不同的。并且一个人的善恶及其程度,是可以随着外界及人的内部变化而转化、改变的。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人越逆推向本源越趋于简单,那么如何把复杂的外象体 现出来,而且还能把最里层的简单实质体现出来这种表演就是极为深刻了就像《码头风云》里马龙白兰度的饰演的为了公平利益而抗争的问题青年特 里。他依然有自己狭隘的顾虑,有对世俗黑白的迷茫、也曾经做过错事一直活在 悔恨当中,但是他依然做出了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马龙白兰度并没有一味的塑 造这个角色的好,他把角色本性中的善恶都展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经典草根英雄形象第二:人的情感本质《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①常听俗话讲“人是情感动物”,情 感好像是人精神层面最基本的单位。精神空间游离的片状浮云。我们总会说到人 有“七情六欲”,《文艺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七情”的解释是“中国古代对人的 各种自然情感心理的合称”。《礼记·礼运》中“何为人情”喜、怒、哀、乐、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文心雕龙·明诗》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它是由 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人秉七情’,即承此说出来。这就是古 人总结的,人七种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情感元素。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 它是由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深刻、眩晕微妙的情感结晶体。情感产生的四种情况“情感可以发生在下列不同的水平上。1与嗅、味、触、声音、颜色等感觉刺激相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噪声、臭味引起的厌恶等。2与饥饿、疼痛等机体感觉想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饱食的满足,身体良好状态的舒适等”3基于个体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思想意 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 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体验成为道德感。与人对真 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与智力活动相联系的体验称为理智感。在自然风格光 和艺术欣赏中产生的和谐与美的感受称为审美感。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被称为高级社会性情感或情操4表现个人气质的情感如乐观、生气勃勃、冷静、忧郁等”第三:人的性格1界定性格“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诸如诚 实后者虚伪,勤劳或者懒惰,自豪或者自卑,勇敢或者怯懦,果断或者优柔寡断等等都属于性格特征。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和别人相似的,有些是个人独有的,有些事积极的,有些事消极的。一个人的各种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构成他的性格性格,是人思维的定势,是思想感情的具体化,性格化。个体差异的几种说明这。它一直以来被人看作是人一这以个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用为标记个性 与他人的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物形象的创作中,人物的行动正是画上了“性格化”的标签才有价值和意义。黑格尔认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那么,对人来说“性格”就是最核心的原动力了吗?在性格里面, 更深处的地方还有没有什么呢?如果真能够分析出性格里面的东西,也许对我们 更精彩的塑造人物性格会有帮助、有所启发。那么,下面通过心理学对“性格” 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的原理解释,我们可以更清楚、深入的理解这一关键的人的 特质,或者说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性格。“性格”( character)①拉丁文的原意是铭刻或者标记,即为了识别的目的 而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虽然这一意义仍然适用,但宁肯采用同义词 的特质或者特性。当这一术语在心理学上应用时,其意义引申引申为②所有这些 标记(特质)的总和或者获赠和产生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揭示一种情境,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的本质(性格)“特性”( characteristic)的解释:“用来识别和“表征”某物的个体特性和品质。“特质”( trait)一般指个人的持久的特征,它能对观察到的行为规律性和一致性起到阐释的作用。这是该术语的恰当用法。若用它来指规律本身是错误的 并且会引起误解。要注意的一点是特质是一个理论的实体,是个体的一个假设的 潜在的成分,用来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致性以及不同个体的行为一致性之间的差异”“最早用性格一词并且概括其特征的是古希腊哲学泰奥弗拉斯多,他从人们 的日常行为方式中概括出阿谀奉承的人,伪装和善的人、吝啬的人等性格特征 后来的学者也多用秒说的方式来说明性格”由前面的定义可知,我们所说的人的“性格”,它是一种“特征”的总和, 作用是铭刻和标记、描述和概括了人的情感、思想、语言、形体本质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特质的复杂情感,思想,外化为可见可闻的富有个性的外部行为,我们综合这一个体的特征,称之为“性格”。也就是说,性格是个概念,用来描述、概 括人个性化的本质特征,所以可以说它是人本质表现的外壳。(如图1)性格特 征表象于人的语言和形体,所谓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它终究是产生、根源于人的情感和思想本质。所以“性格”并不是规律的本身,而是规律的描述和阐述者。我们经常会说人物的魅力在于其性格的复杂。那么,了解了性格与情感、思想 语言、形体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人性格中的复杂性、模糊性我们就不难以解释了。它源于人心理的矛盾。2性格的分类a.性格元素“性格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特征,这些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对现实和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别人、集体、和社会,对劳动和工 作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忠实、坦率、勤劳、谦逊和自私、狡诈、自信或者自满。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以 及在紧急或者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等。如有目的性、纪律性、主动性以及镇定、果敢、勇敢等③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感染程度和支配程度,以及情绪 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如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等;也包括情绪的稳定性,持久 性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情绪的稳定或者起伏波动等;还包括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 特征,如一个人经常精神饱满、欢乐愉快是个乐观主义者,有的人抑郁阴沉,多愁善感等④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表现在感知方面的特征,如倾向于采取用整体或分析的 观察方式,感知的速度和精确性等;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外倾与内倾尽管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许多心理学家力图将性格加以分类,找出性 格的类型。例如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根据生命中的“里比多”1活力倾向于人 自身或外部环境,而把人的性格分成两大类:外倾和内倾。12①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人的心理能量,她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外部, 指向他人或者外部刺激,其行为主要是由外部事物而不是他们个人的思想感情所 指导,那么这个人主要是外倾的,否则就是内倾的。典型外倾的人有毅力、有进 犯性,具有冲动型,思想开朗,对外界刺激反应明显,遇到事情能迅速作出决定, 在公共场合下觉得愉快,善于社交,乐于称为大家注意的中心”13②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内部,指向他自己的 思想和感觉,他的行为由主观的、个人的、内部的东西所决定,那么这个人就属 于内倾的。荣格看来,内倾的人与外倾的人相比,其行为表现截然不同。他们性 情羞涩,喜欢寂寞独处,情绪不外露,倾向于幻想和深思,做事犹豫不决,这种人不善于社交,难适应社会环境。”14“理论上具有外倾与内倾两极的一个假设的人格维度。最初,这个维度被人们当 成是反映两个完整但互反的人格类型。如今大多数理论家对这两个人格类型各位 以独立类型表示怀疑,相反,倒认为他们都是关于许多不同行为模式的集合。此外,把这两个极看成是相斥的,好像也不大对,因为许多人都同时表现出这两个 方面。而他们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反映某一极的行为的同时,并不必然地减少体现另一极的行为表现。了解性格不同层面的分裂,可以使我们更清晰一个该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分 析与概括。“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是构成性格的主要内容或 元素,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应注意到性格构成要素,着力刻画人物的性 格四要素方面的特征,但这些方面又不是鼓励的存在的、单纯地体现的、往往是 杂株的、符合的,如果不考虑人物性格表现的复杂性、整体性、综合性们就会犯 解构主义心理学将心理元素简单相加的错误,导致人物性格的简单化和虚假。c.性格的形成“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性格以神经系统的先天功能 特点为自然前提,但无论是神经系统的特征或体型特征等生物因素都不能决定 个人的性格。性格是在社会影响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性格是 个人的生活历程的反映。儿童出生之后,长期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的经济状 况和政治地位,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 关系,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等等,对儿童新歌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生活是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掌握 定的政治观点和懂啊的标准,形成着自己的性格。人在自己性格的形成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扩大了 与社会的交往,在社会的影响下,青少年对不同性格有所评价,并从模仿逐渐过渡到某种程度的追求。青年人走向社会,为了适应日益广泛的生活领域,就需要而且确实也能更深刻的对自己的性格有所认识,并主动改变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培养优良的性格,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17可见,儿童时期的情感、思想的经验以及形成的特征,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 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不能就针对剧本的事件,人物此 时或者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对其儿时的经历的分析就尤为重要。3.关于英雄与人性通过对于英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解释,都首先肯定一点,英 雄也是人,那么是人就具有人类的一般本性,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人性”,而人 性又涵盖了人类的思想、性格等多方面领域。所以在英雄形象塑造的时候,要从 人的本质塑造入手,对于其人性化的刻画也是一项大工程。甚至可以说:英雄角 色的人性化方面刻画的优劣直接影响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应该尽量避免我们常 常见到的一些“高、大、全”式的表演。很多作品在塑造这类角色是都容易进入 些误区,下面我们就归纳一下塑造英雄角色时的弊端和倾向。第二章 在英雄角色塑造时,容易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1)“匠艺”刻板的表演“匠艺”式的表演是斯氏倾注一生予以反对的表演倾向。“匠艺”—首先应 有“刻板”、“公式”及“模式”。“匠艺演员只会报告角色的台词,同时用一些 成不变的舞台表演方法配合这种报告。因此,匠艺演员需要固定的方法来宣读一 切角色的台词。他们需要现成的刻板法来图解一切人的情感,他们需要用规定、死板公式来模仿一切人的形象。手法刻板和模式简化了匠艺表演的任务。”刻板 充斥着表演的各个领域,有声音、台词的刻板,用一成不变的腔调,以及一定的 类型的声调去扮演各层次的人物,还有形体动作的刻板,英雄形象尤为明显。比如:命令即手指朝下:禁止即手指朝上;力量即握紧拳头,捶打桌子,他们把这 些习惯性的设计转化成一种英雄的模式,这种多年形成的惯性和习惯影响极大, 表演的刻板法和模式的感染力大到演员在塑造英雄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迅速的进 入了匠艺演员的私人生活里,而做戏的习惯变成了他的第二天性。这对于演员来 讲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现象在文革时期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尤为明显。2) 虚假,过火的表演这里的“虚假”和“过火”指的是表演超过了两个幅度,一是生活实感的幅度——一是演员内在体验的幅度。幅度首先指的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不符合生活的逻辑顺序。无论是舞台表 演和荧幕表演都必须以生活实感衡量表演真实与否的尺码,斯坦尼将过火虚假的 表演归结于三种情况:“第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就表现在慌忙上。在生活中,人们不会去催促动作本身,舞台上却动作相反,演员越是“做戏般的积极‘动作’, 他就越完不成动作把动作草草了结;第二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你们过分卖劲了, 在舞台上不应该给正在做增加些什么,相反,应该减去四分之三以上。做了 个手势或动作就要从一个手势和动作中取消半分之七十五的动作和紧张;第三个 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在于你们的动作里缺乏逻辑与顺序,因此缺乏了控制与修 饰。”因此我们在英雄形象的创作起步时应该特别强调寻找到英雄在于生活中的 实感,强调出生活的细节和魅力。生活真实生活美是英雄形象的艺术美的生活与前提。“虚假”与“过火”所指的是,演员的表演内外不同意。外在表现远远超过内在的体验或者只有外在的表现而缺乏外在的体验。这就是体验与体现在的关系。应该说内部的心理体验是主导,具有决定意义:外部的体现是从属的,是从 体验的基础发生的。即“动于衷而形于外。”由于现实生活中人总是控制自己的 内部情感和心理情趣,因此,往往是抑制自己的内心。所以好的表演往往是内大 于外,可许多英雄形象的塑造却恰恰相反,是外大于内,我们称之为“过火”表演3)程式化、脸谱化的表演这种表演的错误倾向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不同的艺术有各自独特美学形态和独特的魅力。戏曲、舞剧、歌剧、舞蹈等艺术的语言动作虽然也来自生活但经过提 炼、加工,形成一种远离生活,具有夸张美的规范性程式动作。以一整套提炼的 艺术程式规范,去表现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然而这对于话剧、影视中塑造 英雄形象来说却是一种错误。它容易在表演中产生图解式、表面、外在的说明性 表演,将导致肤浅、表面、虚假。比如说在一些老的抗日题材的演出中红军常常 出场要手掐腰部挥动手臂等程式性的戏曲动作,这种表演方法现如今已经被淘汰 脸谱化表演则指一种概念、固定化、外在化的肤浅表演,它不深入的挖掘角色的 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不从生活出发去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把人物简单的分 成正反两面并贴标签似的把英雄人物表现为端着架子,一脸严肃的高、大、全, 对反面人物则简单的加以丑化,从而削弱了表演的真实感与深度、广度。比如老 电影中革命英雄一定是昂首挺胸,而日本鬼子一定要是猥琐丑陋的。而这种表演 方法已经无法被现如今的审美所接受了4)重复自我、自我展览式的表演重复形象的表演指的是演员在多部戏中的表演中没有新的创新和突破,原样 照搬自己以往塑造的形象。演员的人物就是要塑造性格各异的各种鲜明形象。即 便在同一类型的形象塑造中,也要塑造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果不运用演员的性 格化和创造力,不去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与思维,那么就可能陷入重复形象的表演。 它不用于类型化的表演和类型演员,后者指演员经常扮演某一类型的角色但是在 每一个新的角色扮演中都有新的创作与探索。自我展览式的表演,指的是演员不是着力于人物形象的性格创造,而是着力 于表现自己的强烈意识。偏离剧作提供的人物形象,一味的展现个人表演。这不 同于表演行当中的明星制。后者指的是一种特有的表演风格,是为了电影的票房 与盈利,是一种保持演员本人明显个性特征与魅力的类型化表演。总结:这些塑造方法导致角色的失败,原因是演员缺少了对角色“人性”方面思考和挖掘。第三章 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第一节 性格化的塑造1.注重角色的性格化“没有性格特征的角色是不存在的。”——斯坦尼斯拉夫斯 《演员的自我修养》何为性格化?《电影艺术词典》中说:“性格化是演员塑造形象所因达到的艺术境界,即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独特的个性色彩。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发展的。作为影片中人物的性格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既有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由同一的经济基础、阶级地位、生活环境形成的特定阶层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又有自己特有的生理素质和具体生活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的个体特点。演员进行角色的性格化创作,是在深入理解剧本提供的足以提示人物思想深 度和性格特色的剧作基础上,探索人物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感,即把握住角色的性格基调,又注意到性格的复杂多面色彩,从而找到人物特有的眼神、姿态、步伐、语气、语调,以及梳妆打扮等,塑造出一个具体的活人、使观众看到和听见角色如果在行动、说话、感觉。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关键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性格化可分为外部性格化和内部性格化。(1)外部性格化外部性格化要求演员在塑造形象之前,做出大量的复杂的工作,要在演员自身的外部寻求与所扮演的角色相同的行为和外貌的特征。演员要在各种场所的大量人群中,选择出与要饰演的角色相近的一些人,去发现他们的性格特征,进而进行观察。除此外,对剧本中自己所要创造的角色还要做仔细的分析,例如他的职业,年龄,教育,生存环境 ……然后展开演员的想象力,并初步勾勒出角色的外部形象,在规定情境下进行创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话,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如果一个演员不去训练自己的身体、声音,不去训练说话 走路和举止姿态,如果他找不到和角色相适应的外部性格特征,那他大概也表达不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说:“为了探索外部形象,我们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鞋子、衬垫,粘上鼻子、胡子,带上假发、帽子,希望能捕捉外貌、声音,从生理上感觉到所描绘的人物的身体,我们只靠偶然的机会,为了寻找这种机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渲。但是, 不好的方法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好处,就拿当时来说,演员毕竟学会了掌握形象的外部性格化,而这是演员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这充分说明了,外部性格化对演员的重要性。(2)内部性格化所谓内部性格化,说的简单明了些就是深刻体验角色,赋予角色灵魂。所谓的体验角色,就是指演员设身处地地生活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去合乎逻辑地、 像活生生的人那样,进行创作的创作过程,正所谓“动于衷而形于外。”演员体验角色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演员对角色的体现。记得林洪桐教授在给我们年轻教员培训课中,曾这样说过:“也许对角色体验百分,只表现十分就可能很精彩, 但如果要求体现百分,而演员对角色只体验十分,则肯定不能完成表演任务。”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基础,是因为体验角色可以使演员找到角色的准确的外部表现形式,而且体验角色能使剧本中的人物拥有真实的,活生生的灵魂。 如果没有内心的体验,哪怕是演员把角色的外部形象做的再细致、再入微、再符合人物,角色都会缺乏打动观众的生命力。所以,能否体验角色的内心是性格化的基础,也是表演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影视剧中,创造出立体的、个性化的,使观众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是优秀演员的追求。那么,如何在创作中抓住角色内外部特征,进而把它立体的表现出来,又与其他的与之类似的人物相区别,形成“他”特有的行动、语言、思想 等?如何在表演中把演员本身与角色相区别,在银幕上创造形象,而不是向观众 表现自己呢?答案就是一人物性格化。我们知道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电视,它的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靠演员塑 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出来的。美国的戏剧理论家贝克认为,一部戏的永远价值在于 人物的塑造。英国戏剧理论家品特也认为,人物是一切好戏的根源。可见塑造性格化角色的重要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一部好戏,要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取永远的价值,重点在于演员塑造出性格化的人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 《演员的自我修养》中用几句话阐明了舞台艺术的基本法则:“由于每一个演员 都应该在舞台上创造形象,而不单是向观众展示自己,所以再体现和性格化对于 我们大家都是必要的”。“一切演员一形象的创造者,毫不例外地都应该再体现和性格化,”1所以,性格魅力不单是艺术创作,更是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2.性格化形象立足于现实生活在影片《周恩来》中成功塑造总理形象的表演艺术家王铁成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所有的表演艺术,特别是电影表演,其基础是生活。一方面是演员的生活,它会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千丝万缕的反映到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上、表演技巧上、内在心理和外在形体上。总之,一切表演技巧都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曲折, 还说舒坦、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范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和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1可见,生活的实践对于每一个从事表演艺术工作的人,特别是初学表演艺术的人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一部电影的完成,首先是生活的完成。演员创作的实质就是要让艺术和生活统一起来,让演员自身好饰演的角色统一起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这是一句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了,很多我们熟知的表演艺术家都对这一句名言又很多的感悟。故此,学习表演艺术,就要在学习之初就调整好自己生活的心态,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并深刻地体验它。《电影表演艺术概论》一书中,对“观察生活”有这样一段总结:“观察生活,侧重从人的外部性格特征入手。观察不同的人。例如,让学生去观察人们由于职业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动作习惯、服饰、状态、说话的语气、声调、情感表达方式和由于不同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为人态度等等,并加以提炼和模仿,这样可 使学生放开胆子去模仿和自己相距甚远的人物形象,从而学会和养成观察生活、 察人的习惯和方法。观察是一种积累,对演员一生的创作都是有用的。”1在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对观察生活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理解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的真正意义,更没有很好的去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生活中的人,那么,在观察生活练习阶段,又不少学生就在抱怨已经没有练习可以做了, 其实不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多很多,只要你能够在平日的生活里,多用用眼,多用用心,并且养成一种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变得更加又意义,而我们以前就认识的人,你会不断地发现他还有那么多你过去不曾知道的特点。所以,不要再做生活中的无心人,观察 是需要你平时的细心和勤奋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做的观察生活练习,是他们生活实践的反映,也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是演员的表演材料,演员是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表演的基础的。演员想让自己的表演有血有肉,就必须热情的投入生活。对于演员塑造形象而言,外部性格化是演员创作的最终部分,如果过早考虑它,就会使演员倾向模仿,妨碍他去掌握生动的、有机的行为线索。在塑造形象 的最后阶段,外部形象的刻画问题只能是以演员积累的全部生活物质的合乎逻辑的完成,并且必须是根据以前积累的生活物质的展示,产生出来的。性格化的角色形象绝不可能是演员凭空幻想出来的,它必然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给人物形象的性格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生活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前提,国家话剧院的著名演员冯献珍老师,曾说过这 样一句话:“作为一个好演员,一定要感动观众,把观众带到舞台中,带到所演 的人物世界中,即使演完了,也会令观众回味无穷。”她还说:“一个演员把角 色演准确,这是演员的最低标准。演员不仅仅要做到准确,还要做到精细,最后 要到达到精彩,这才是一个好演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又一种生活,作 为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真实的体验了,演员要演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 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但对于现在的年轻的演员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不足,又很多东西是他们没有体验过也无法体验到的,这就需要依靠平时阅读的文学著作,看过的优秀的影视作品等等,可以先从模仿入手,再运用想象融合演员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充实角色,努力靠近所要演的人物,从自我出发,去寻找一条能够帮助自己体现剧中规定情境里的人物精神面貌的途径,这是演员孕育角色、靠近角色的重要阶段,也是从个性、气质与职业技能上接近角色的开始,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学表演的人不能深交,因为他们都太会演戏,和学表演的人在一起时,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每每听到这里,我都会极力申辩,有这种思想的人,他的想法是偏激的、是不正确的。一个好的、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是非常平时的,他(她)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她)知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活,生话才会给予他所想要的东西,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一定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充满热情去生活的人。我 过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为饰演《龙须沟》一剧中的程疯子角色,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呕心沥血写了一篇《程疯子传》,看过之后我深刻体会了“冰凉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于是之先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认真地思考,总 结出了一套表演的创作方法,即“生活、心象、形象”。他认为:“生活是演 员创作人物的无尽源泉,形象则是演员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提炼的结果,作为 演员将生活变为形象的纽带或桥梁,则是心象。”1这正是演员塑造形象内外部性格化关系的生动写照。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性格的主体已不同的方式去实践,才呈现出缤纷多姿的生命历程。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而艺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作为“活人”的艺术表演,其任务就是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创造的核心课题就是性格化。纵观电影中每一个富有魅力的英雄人物形象,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例如:《林则徐》中的林则徐、《焦裕禄》中的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中的王进喜、《亮剑》中的李云龙等等。能否创造出独特的,鲜活的性格是衡量一个角色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衡量演员演技的标志,性格化对角色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演员应该怎样做到角色性格化呢?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性格的定义。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范畴是指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以一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为基础,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它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结合。这些属性使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有所区别,表现了这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并且表现在他的行为举动中。人的性格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活动刺激着性格的产生与成长,而性格又会决定人的外部实践活动——行为,即决定一个人“做什么”、“怎么做”,而这个人“做什么”、“怎么做”,又会体现着人的性格。同样,剧本中的每一个英雄角色也拥有着属于这个角色的特点,通过演员的表演,角色的特点会非常醒目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角色的性格是 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性格形象”。例如,《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勇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的粗糙、 《焦裕禄》中焦裕禄的平易近人等。现代的心理学者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性格,是一个向生活开放的,不断构建的系统。”2 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 性格是“各方面都是连续的,正在组织建构之中的”[3]艾里克森就曾之处,“性格是一生中始终变化着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性一个人怎样对待,处理和度过这些危机,影响着他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4也就是说,生活中人的性格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比方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性格十分急躁,但是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练之后,他的性格就会变得十分沉静。比如,一个学会开朗又很豁达的人,在碰了无数的“钉子”之后,也许会变得很忧郁。再比如,一个很天真无邪的人经历过被骗之后,就会变得很世故。同样,剧本中角色的性格也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有着“成长”的过程。举例说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从少女时代的天真活泼到做了母亲后的沉静平和;再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 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 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 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 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最后,引用林洪桐教授《表演艺术教程》中的一段话,作为总结:“电影是一门用生命本体表现生命,用生活本体反映生活,用世界本体再塑世界的艺术。它的重要技巧就是对生活(包括人物的)积累、理解、把握、体验以及运用生活本身的语言去反映生活,因此电影创作,包括表演创作都应全身心地拥抱生活、热恋生活、熟悉生活, 并创造性地运用生活的语言去塑造人物。生活是电影创作的生命与根本,既是源,也是流。忽略它就失败,重视它就成功。3 体现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表演不只是化了妆背背台词,而是要清楚地再现产生动作和台词的思想。这是不容易的。最优秀的演员不仅仅进行解释,比仅仅体现别人的思想,他同时还是(虽然不无困难)一个出色的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2——约瑟夫冯斯.登堡①“性格化”的要求和意义演员塑造形象时,内部性格化是基础,是实质。没有内心的充分依据,外部形象再贴切,再准确,人物也是苍白的,而外部性格化则是体现,因此,演员要为外部性格化做足“功课”。演员必须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肢体,使语言,声音, 形体,表情等各部分的表现力训练有素,能够为内心体验的体现做出充分的物质保证。而且演员要以内心体验为基础,反复寻找最准确表现内心体验的外部体现形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取得外部的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角色的 内部性格特征或是他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由此可见内部性格化和外部性格化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心理依据,而外部性格化则是把角色看不见的内心状态描绘出来,并把这种状态传达得观众,若演员没有做好外部的“功课”,那么,无论是角色的内部性格特征或是角色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二者关系紧密, 缺一不可,所以演员在有了内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外部性格化的寻找,便可以使“性格化”在表演中闪闪发光。在寻找人物的外部动作时,我们不得不强调,也必须对人物的内心依据有更深刻的探讨。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内心体验,换言之, 就是你体验到了多少制约着你能体现多少。在演员的创作中,从开始接触剧本一直到人物形象创作的完成, 整个演员孕育角色的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体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之所以是基础,是由于它赋予了人物形象以真实的生活。所以在表演创作中,演员 尽可能深入的去体验人物的内心生活和情感,是鉴别演员在表演上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分水岭。总之,任何一个演员要想在表演中获得准确的表现方式,一方面他必须在外部表现力上训练有素,使之在表现其内心体验时,能够在外部物质上有所依托, 能够在表现细腻入微的情绪变化、或是巨大的激情时应付自如;另一方面,则要演员在体验的基础上必须反复地探索,寻找最能够表现出其内心体验的外部形式。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在舞台上是可以创造出具有‘一般’商人、 军人、农民等等外部特征的形象的。即使以最细致的观察,都不难辨认出各个不 同阶层的人们所具有的典型的举止、风度和习气。譬如:‘一般’军人总是挺直 身子,走起路来就像在操练步法一样,和普通人不同,碰着脚跟,使马刺叮叮作啊等等。贵族走路时总是藏着礼帽和手套,戴上单眼镜,说话力求悦耳动听等等。这一切都是‘一般’的刻板法,看起来仿佛也创造出了性格特征。 这些刻板法都是从生活中取来的,实际上也存在着。但它们没有内容,它们不是典型的。”“这是无生气的、匠艺式的传统。在所有剧场里,都是这样‘表演着商人和贵族的。这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演员的表演程式。”1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光追求外部的性格化塑造而没有内心体验的匠艺式表演是不能征服观众的心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位好的演员必须具有锐利的眼睛去发现性格,去体现性格我们许多的表演艺术家,如卓别林、达斯霍夫曼、于是之等等,他们都具有惊人的刻画热人物性格的能力。他们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观察、分析、体验生活,创造出准确、生动、深刻的角色。这人物独具个性新颖之妙,觉悟千人一面之弊。所以演员对性格的探索,体现是衡量一个演员的演技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②角色性格化塑造的途径既然性格化对演员创造角色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如何做到性格化呢?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就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塑造出一个鲜明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在表演创作时,越向角色靠拢,角色就会越生动。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善于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众所周知,演员借以创成功的表演和人们借以评价他的表演的基本元素有三点,我认为这也是促成演员塑造性格化形象的几种有效手段。(1)信念感的表现一部影片要获得成功,它必须是可信的。在早期,电影使世人惊叹不已,电影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年轻的一种,1985年12月1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电影机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活动影像——《工厂大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电影诞生了。在最初,绝大多数影片都是在记录着周围世界的活动及运动,并无意使电影成为一种叙事的手段。随着电影艺术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的各个元素日臻成熟。电影表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它属于电影,并已成为电影艺术的具有主导意义的一项创作元素。今天,观众愿意相信他们看见的东西,是因为所反映的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真实的部分,所以,电影演员更应当抛弃那些虚假的表演。另外,人的情感变化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充分酝酿和准备的过程。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对演员来说具备一定的有利因素,因为演员可以连贯的表演一场或是整整一幕戏。而在电影的拍摄现场,鉴于影片的拍摄费用、拍摄地点、甚至是时间和天气的各种因素,不能够按照正常的顺序拍摄镜头,这也是电影艺术考验演员信念感体现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说来,剧本中凡是发生在同一布景中的场面,一般都会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拍摄,并不会考虑这些场面在剧本中的先后顺序。例如,一部影片中,一开始有几场戏是发生在香港的,接下来的故事又发生在北京,随后又发展回香港,那么,摄制组就会在香港把所有的发生在香港的戏拍摄完成,再回到北京去拍北京的场面。因此,演员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角色的表演,只能在一些毫不连贯的片断中进行表演。这就好像要求一个戏剧演员从戏的最后一幕开始演,然后跳到第二幕,再到第一幕,再到第三幕 ,而且要演得令观众在每一幕都觉察不出随后会发生生命事情。正是由于电影演员不能像戏剧演员那样按时间顺序进行表演,就更是对电影演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演员必须深深地进入角色之中,与角色融为一体,以便演员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整体出发表现整个角色。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既要使自己投入到戏中,体验并表现出角色的情感,还要令自己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能够轻松地控制并驾驭自己的情感,“试想如果演员缺乏自我控制,以致表演中激动地哭了起来,或笑得忘了形,以致忘记了念台词,忘了接戏,忘了导演的要求,或者愤怒地失控真的动手去痛打对方,那么表演将终止,表演艺术也随之消失。”2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如艾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中扮演一个盲人,汤姆汉克斯在《阿甘正传》中扮演一个执着的大兵,这些各不相同的表演被一个重要的元素—演员的信念感—联系起来。在对导演再那些卓越的表演进行检查时,是不会发现任何虚假之处的。杰出的演员能够越过导演胶片的障碍,把内心的信念和对人物的认识传达出来,使之直接达到每一个观众的心里。(2)形体动作表现人们称演员是动作的大师,但演员的任务和最终目的绝不是单单去展现动作,而是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出真实的、活生生的、富有鲜明性格化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从而来反映生活,表达出剧作者的思想意蕴。所以,掌握行动只是手段,塑造人物性格才是目的。性格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一个人的个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我们每一个对周围现实给他的影响,都有其自己特有的不相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即表明了他在“做什么”,又表明了他是“怎么做。“做什么”是任务,它反映了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也就是“为什么做”,而“怎么做”则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已经在生活经验中巩固起来,那么就会成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恩格斯认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主要表现在他怎么做。不同性格的人,因其所受的教育、生活处境以及个人认识的快慢不同,而对同一事物所作出的情绪反应就不可能是相同的。形体语言是人们互相交往中的一种无声的交际工具,从人身体,形态和动作特点,不仅可以分辨出性别,也可以充分揭示人的个性。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四十年代的苏联电影,曾是苏联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影片《夏伯阳》,树起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在影片中塑造了很多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夏伯阳的扮演者鲍里斯.巴保其金(1904-1975)把内战时期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从个土生土长的军事天才到一个忠于革命事业的红军将领,他运用独特的语言设计,夸张的、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银幕上塑造的夏伯阳以超人般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今天,制作技术是如此复杂,所以表演中的形体动作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了。但是,演员在设法结构一场完整的演出时,为了表现人物的许多隐蔽的方面,动作仍然将是一个主要因素。“没有一种艺术是不需要技术的,技术的完美是没有最好尺度的,国面家德加说:‘如果你已经有了价值十万法郎的技术,请再付五个苏打买一些吧。这种取得经验和技术的需要,在戏剧艺术上尤为显然……演员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是在于:任何其他的艺术家,可以在具备灵感的情况下从事创作但表演艺术家却必须主宰自己的灵感。这是我们艺术的主要奥秘。”(3)交流适应交流和适应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交流和适应与前面论述的动作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体现的一种心理技术。所谓交流,“是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包括自身在内)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果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演员与行动的对象之间接受和给予,刺激和反应。适应则是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采用的方式。”2“交流主要有:与对手演员(角色)之间的直接交流;自我交流,即演员(角色)理智与情感的斗争或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所形成的交流: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即演员与自己头脑中想象对象的交流;与集体对象的交流,即在群众场面中演员同其他众多演员的交流或在剧场中与观众的间接交流。在电影演员的表演中经常运用与想象对象交流的技术。”3情绪交流显而易见产生与演员的内心信念,而思想交流则必须由演员加以动作表达,演员必须使观众看到并能洞悉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心灵。如果他仅仅是塑造一个外观人物的外貌,他将不能表现出角色的实质,不能表现出角色的思想本身。著名演员张瑞芳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非常看重并且依靠对手给我的刺激和交流来获得准确的自我感觉的,并且时时刻刻想引起对方的反应。演员不仅要分析人物之间这种互相交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感受到这种关系,把这种感情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我觉得没有真挚的交流,就很难谈到感染与适应,只有真正的交流,才能唤起内心的真实感,引发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秘密,加深动作的意义,使表演变得真实可信,顺畅自如。 这种具体的、活生生的交流,是我表演上重要的依靠。”4优秀的演员必须去揭示激起反应的思想的全过程,必须是观众看到不仅仅限于明显的形体元素之外的表演。汤姆汉克斯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扮演美军长官一角时,就涉及到了必须揭示人物许多内在的方面,并传达出人物的复杂的个性,从而把观众的思维也卷进影片中来,跟着演员一起激动。我们应当把“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到表演艺术创作中去。其实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演员与他所扮演的人物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论其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思想风貌、言谈举止及生活习惯,包括气质、心态等都不尽相同,这就构成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演员塑造人物实际上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使两者融为一体。要解决好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还涉及到演员自身的思想深度,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功力等,没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和修养是难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和谐与统一的。(4)深挖规定情境要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演员所选择的一切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面部表情动作和内心思想动作都是在有条件的限制下产生的,因此,演员要重视为演员表演设置限制的规定情境。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定情境?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对规定情境这样做了解释:“规定情境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之一。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境况等。规定情景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同生活里一样,戏剧中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理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演员对角色的规定情境感受的愈具体、深入、敏锐,它的动作就愈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总之,其动作会流于一般化。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以及台词中区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景,展开想象,真实的生活于规定情境之中,从规定情境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发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的思维。”1通过以上对规定情境的概述,简单的总结一下,规定情景就是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要干什么事,周围有哪些情况,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等等,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情境,这一情境将会影响到剧中人物的思维活动。人物要在事先想好的规定情境里按照一定的舞台任务来行动或动作,但是如果规定情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人物的动作都有随之发生改变。注意,这里所说的动作,不仅仅是指形体方面的动作,还包括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动作。演员在镜头前或在舞台上表演,应当象在生活中一样,要做到“真看、真听、真感受”,要做到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都去真的感受、思考、再做出反应和行动而不是装出一副感受、思考、行动的样子。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对很多演员特别是初学者来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规定情境往往都是虚构出来的,因而,演员就应当掌握在艺术虚构中,对周围的生活,周围的人物,周围的一切对象,去正确认识、感受、判断,做出正确的决定或去行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技能。这样的表演才是贴近生活的,这样的表演才能够感染到观众。哪些影响着人物心理线索的事件、事实,影响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方面的规定情境,还需要演员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把它变得更加具体而丰富,因为只有在有了具体,丰富而鲜明的规定情境的条件下,演员才有可能去想: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呢?所以,演员在对规定情境进行艺术构思时,切记要源于生活,要具体详细,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发生在生活中,是否合理?”等等。若演员不能完全理解剧本中丰富的、具体的、生动的规定情境,他自然也就不可能创造出人物的真实有机的行动,也就根本谈不到什么人物形象的创造了规定情境表面上时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却是和角色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中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情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规定情境变化了,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就应该马上其适应新的变化,马上去感受、判断新的规定情境,并做出新的反应和行动。演员在剧中饰演的人物都是在规定情境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而完成的。演员在演出时若被动地存在于规定情境之中,不去真正感受就会造成尴尬的结果,由此也会看出一名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我就听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个例子:又一次看一个剧团的演出,由于一个男演员在这出戏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角色小到只有一句台词,但因剧情的需要它又不能下场,于是他就只好在舞台上站着,这个角色在这个男演员看来也许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没事可干,在演出的时侯,他一个人站在舞台后面抠手指,人虽然在舞台上,心思却没在戏中,台下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他,还以为他是有更重要的戏要演,于是就一直关注着他,结果就因为他一个人破坏了整出戏的感觉。所以,演员在舞台上,不管你的台词是多是少,都必须要保持一种生活于规定情境中的状态,在规定情境中自由自在,虽然情景是虚拟的,但也要真是的感受并表演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表演。另外还有说明的是,规定情境在舞合或镜头前是一种现实存在,这种现实是以虚拟和假定的形式存在的。说它是现实而不说是真实,这是因为不管你追求怎样自然生活的表演风格,你都不能不承认,戏就是戏,在戏中表演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而且,观众在看戏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其实也是拒绝真实的。在这儿也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和一个朋友一起看戏,剧中有一个“扇嘴巴”的动作,可能由于由于没能控制好,就失手真的把对方的脸给打了,朋友马上不解的问我,这要真打吗?从这个例子中很明显的看出,观众和戏剧已经形成了一种表演与观赏的关系,观众看的是戏,而不是真的生活,如果演员超出了分寸,就必然破坏了这种关系,观众就会觉得很别扭,继而会产生拒绝的心理。所以,规定情境不是真实,真实的是生活。演员要进入自己所演的角色中,就一定要让自己进入舞台的规定情境的现实中。不了解这一点,演员就无法在舞台上获得一种情境中的自(5)细节的处理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意识,在于它不仅仅再现生活的真实,还要创造“真实的”艺术形象。电影艺术本身在创作中,在再现客观真实的过程里,仍然存在着假定性。剧情的虚构、人物及人物关系的假定、情节设置的状貌不能全部真实再现,必须要求演员假戏“真”做,要求表现出酷似生活的真实形态,要求有真实的体验,电影才能成为艺术。演员在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更加丰富地展示剧本所赋予人物的独特魅力,往往是通过演员对丰富的、生动的细节进行的挖据形成人物形象的闪光点。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和动作时,是逐步从角色的外部深入到角色的内心生活,进而再反馈回外部动作。从对事件冲突的剖析升华到理解剧作的主题与底蕴,从分析剧作与角色的某个细节开始迷恋角色、接近角色,进而也就使自己化身为角色。细节闪现出符合角色的思维、行为、心态的下意识的动作,使角色更加生动光彩。演员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真正的、深入的去体验角剧作所提供的生活,那么,演员会本能的去体现角色的真实的欲望和情感,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产生出一些细小的感觉和行动,这就是“细节”的诞生。细节就像是晶莹的露珠,能够折射出人物性格的各种光芒。我们可以通过演员的一个神、一个手势或是一个姿态来感觉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影片《克莱默夫妇》中,当律师文斯特里普,她的丈夫是否有对她不忠时,她犹豫了一下,紧接着便笑着摇了一下头,轻轻地说了一声:“不”,这轻轻地一个“不”,顿时让观众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善良,更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优秀的演员善于设计诸多的细节来渲染角色的性格,例如电影《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总是用细碎的脚步走路,总是歪着头,两只手不同的在胸前摆弄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能够真实地反映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再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导演王家卫两次对苏丽珍的手的细节特写,反映出苏丽珍生活和情感的变化。一个演员要把角色演的生动。逼真,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性格化创造和刻画时,就必须做到细致入微。第二节.强调角色的真实性角色的真实性,即角色—这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艺术属性,是演员从自我的人的真实出发利用与角色相关的诸多假定所创造出的人物形象的真实程度。演员塑造的英雄角色,如果要得到观众们的认同就必须首先让观众们相信并产生信任感,这是演员扮演角色与观众交流的基础;而角色的真实性就成了这种交流的关键,因为观众们不是傻子,他们只相信能激发起他们真情实感的角色。演员创作能否实现角色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其表演创作的成败。现在提出对演员创作真实性的几点建议(1)重视对剧本中人物真实点的选择比如在最近热议的“打鬼子”戏当中,很多时候都出现英雄在杀鬼子之前说的是:“为了革命的胜利”、“我死也要完成任务”、“为了新中国前进”等等口号式的语言,演员需要对人物的真实性做一次筛选和考量,想一想如果真的面临生死较量时会否说出剧本中赋予的台词。(2)坚持以演员个性的人生经验为基础。性格化的塑造在之前已经提及,首先要找到演员和角色性格中的共同之处,或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间接理解角色的行为,才能让角色更具可信性,如果演员自己都不认同或者凭空塑造,那么观众也不会相信,不会被打动。(3)永远由自我出发,坚持真实的双重层次。(4)加强人生素养,丰富人生自我的真实层次。结语综上所述,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演员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对于角色人性化的把我是必不可少,甚至直接影响角色成败的必然因素。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们影视剧本创作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需要我们演员在塑造上与时俱进。英雄观的更新导致创作手法日趋理性,英雄形象的塑造所发生的变化,源于影视艺术工作者对英雄概念理解的深化。他们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逐渐领悟到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这种新的英雄观指导着他们的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在银幕上演员需要把作为人的英雄人物的性格刻画更趋于复杂化,脱去“高大全”外衣的英雄人物,更多的是以普通人的人性力量感动观众英雄人物的塑造由单一化走向多类型化在英雄气概共性中又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特征把塑造英雄人物”作为根本目的转变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与张扬。使我们看到了个个伟大而平凡的英雄,一个个生活在我们中间的英雄,一个个可亲、可信、可学的英雄形象。参考文献《电影艺术词典词典》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演员自我修养》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表演艺术教程》 林洪桐 中国电影出版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心理学词典》 [美]阿瑟雷柏 上海译文出版社《戏剧表演基础》 梁伯龙李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石挥的艺术世界》 舒晓鸥 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论文集》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资料谢辞在这篇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陈邑老师,感谢他三年来对我的细心呵护与培养。在论文最初的开题,定稿等环节中,导师就题目,提纲,以及论点提出的诸多建议,对论文的完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导师在平时教学中就相关问题与我多次交流并且进行指导,使我的论文能在表演范畴内有更广泛的涉及,具有实用意义。同时感谢陈邑老师、崔新琴老师、王劲松老师、张华老师、郑建初老师、张菁菁老师在我本科和研究生共七年时光中对我的教育!感谢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所有老师们给我的关爱与帮助!感谢06本科班和10本科班的同学们给我的大力支持!最后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现在我要离开校园完全的进入社会了,心中一万分的不舍与感激!我将带着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精神伴随我一生的演艺事业!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罗杰@湖南大学高校学术不端事件再添一例。这次是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B类高校的湖南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被举报涉嫌大面积抄袭华东师范大学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这两篇论文分别是湖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6届硕士毕业生曹律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下简称“曹律论文”)与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3届硕士毕业生武秀萍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下简称“武秀萍论文”)。武秀萍论文完成于2013年4月,曹律论文完成于2016年5月。从时间上看,曹律论文比武秀萍论文完成时间晚了3年。华东师范大学武秀萍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湖南大学曹律硕士学位论文的封面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上述两篇论文。比对后发现,这两篇论文不仅题目一字不差,摘要和正文也高度相似,多个段落几乎一字不差。针对此事,4月13日上午,澎湃新闻联系到湖南大学软件学院,该学院学位管理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招生是由软件学院来做,但会根据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由本院或者其他学院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按你说的情况,这名同学是复合型硕士,他的学位论文质量把关由其指导教师具体负责”。这名工作人员同时透露,湖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已经于2016年年底停止招生。因曹律论文的研究方向是传媒管理,指导教师陈竹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澎湃新闻随后又致电了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该院行政办的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记者时称,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确实由其具体的培养学院负责,但此前未接到关于曹律论文抄袭的相关举报,待了解后再做进一步核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则对澎湃新闻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术不端问题,但对此事还不知情,会在掌握较为具体的抄袭证据后,启动相关调查。论文题目一字不差澎湃新闻比对两篇论文后发现,两篇论文均以一个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为研究对象。武秀萍论文的题目是“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一共18个字。曹律论文的题目是“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也是18个字,与武秀萍论文题目完全一样。两篇论文的摘要部分也高度雷同。武秀萍论文的中文摘要曹律论文的中文摘要比如,武秀萍论文的中文摘要的第一段内容为:“在线学习(E-learning)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教育平台供学习者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实现了学习者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在线学习方式的深度普及,其主要支撑环境——在线学习平台逐渐曝露出平台建设各自为政、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分布不均、学习平台间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云计算的出现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曹律论文在其中文摘要的第一段也写道:“在线学习(E-Learning)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教育平台供学习者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实现了学习者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在线学习方式的深度普及,其主要支撑环境在线学习平台逐渐曝露出平台建设各自为政、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分布不均、学习平台间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云计算的出现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以上两段内容,曹律论文除了将“Learning”一词中的“L”变成大写,并去掉一个破折号之外,其他内容均与武秀萍论文相同。武秀萍论文的关键词有4个,即在线学习、云计算、在线学习平台和Google App Engine,曹律论文的关键一共5个,分别是在线学习、云计算、在线学习平台、Google App Engine和Java Web,后者只比前者多一个Java Web,其他完全一样。正文内容高度雷同再看两篇论文的正文部分,虽然两篇论文的整体结构设置不完全一样,武秀萍论文共分为五章,而曹律论文则分为六章,比武秀萍论文多出一章“系统测试”,但两篇论文正文的大部分内容都高度雷同。以第一章为例,两篇论文的第一章都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武秀萍论文第一章部分内容截图曹律论文第一章部分内容截图武秀萍论文在第一章第三小节“本文研究内容”中写道:“论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介绍相关的理论技术:对当前在线学习的特点与现状以及云计算的涵义、特征、优势进行分析讨论,并以Google云计算平台为例介绍云计算的关键技术、Google App Engine(GAE)的整体架构、开发环境以及提供的服务API等。2)研究分析云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需求:针对当前在线学习平台构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云计算构建在线学习平台的研究方案;结合云计算的三层服务形式以及当前在线学习系统的现实需求,对整个云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与设计。3)基于GAE平台实现在线学习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利用Google App Engine开发平台、Eclipse集成环境、Java web技术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以及互动交流等),并对系统功能界面、业务逻辑、数据持久化和系统安全等细节的具体实现进行分析和阐述。”曹律论文也在第一章的“本文研究内容”小节中写道:“论文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介绍相关的理论技术:对当前在线学习的特点与现状以及云计算的涵义、特征、优势进行分析讨论,并以Google云计算平台为例介绍云计算的关键技术、Google App Engine(GAE)的整体架构、开发环境以及提供的服务API等。(2)研究分析云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需求:针对当前在线学习平台构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云计算构建在线学习平台的研究方案;结合云计算的三层服务形式以及当前在线学习系统的现实需求,对整个云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与设计。(3)基于GAE平台实现在线学习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利用Google App Engine开发平台、Eclipse集成环境、Java Web技术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以及互动交流等),并对系统功能界面、业务逻辑、数据持久化和系统安全等细节的具体实现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上两段核心内容,曹律论文除多了“主要”两个字以外,其他内容均可在武秀萍论文中找到相同表述。再比如第二章,两篇论文的标题都是“相关理论介绍”,在这一章的开头都介绍了在线学习的概念与特点。武秀萍论文第二章部分内容截图曹律论文第二章部分内容截图武秀萍论文在“在线学习的概念与特点”一节的具体表述为:“在线学习是指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沟通机制和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性的特点消除了传统教学中学习者知识来源单一的弊端。它具有网络化、个性化和可跟踪三大特点。”曹律论文也写道:“在线学习是指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沟通机制和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在线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性的特点消除了传统教学中学习者知识来源单一的弊端。它具有网络化、个性化和可跟踪三大特点。”对比发现,虽然曹律论文将在线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分成两段写,但具体内容包括后面对网络化、个性化和可跟踪三个特点的表述,均与武秀萍论文完全一致。再看两篇论文的第三章,武秀萍论文第三章的标题是“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架构的分析与设计”,其中一小节的标题是“需求分析”,而曹律论文第三章的大标题是“需求分析”。这一章中的多个段落都存在雷同的情况。武秀萍论文第三章部分内容截图曹律论文第三章部分内容截图比如,武秀萍论文在阐述“系统功能需求”时写道:“本文将从不同用户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在线学习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用户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然后在具体阐述“学生功能需求分析”时又写道:“学生用户登录系统后,进行在线学习相关功能。详细介绍如下:在线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课程相关学习资料进行在线学习,浏览站点上的课件内容,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公告浏览:学生用户可以浏览站点上发布的公告、新闻。下载资料:学生用户可以在站点下载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如课程相关软件、学习视频、教案PPT及试题等。在线测试: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定期检查自己知识点掌握水平,主要以考卷的形式提交到系统,系统会自动阅卷,并将测试分数反馈给学生。文件上传:学生用户也可以将自己整理的资料或作业等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学习交互:学生可以通过邮件、论坛或即时聊天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个人信息维护:学生具有修改自己个人信息的权限。”曹律论文在“云计算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需求”小节写道:“本文将从不同用户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在线学习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用户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随后也具体分析了学生功能需求,曹律论文是这样表述的:“学生用户登录系统后,进行在线学习相关功能。详细介绍如下:1.在线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课程相关学习资料进行在线学习,浏览站点上的课件内容,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2.公告浏览:学生用户可以浏览站点上发布的公告、新闻。3.下载资料:学生用户可以在站点下载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如课程相关软件、学习视频、教案PPT及试题等。在线测试: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定期检查自己知识点掌握水平,主要以考卷的形式提交到系统,系统会自动阅卷,并将测试分数反馈给学生。文件上传:学生用户也可以将自己整理的资料或作业等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学习交互:学生可以通过邮件、论坛或即时聊天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个人信息维护:学生具有修改自己个人信息的权限。”以上两段内容,一字不差。武秀萍论文关于在线学习平台架构的论述曹律论文关于在线学习平台结构的论述内容曹律论文的第四章内容也可以在武秀萍论文的第三章中找到相同表述。比如,武秀萍论文在第三章“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架构的提出”一节开头写道:“随着在线学习模式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单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自己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在线学习平台。而这些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三层架构B/S模式(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来实现,如图3.1所示。这种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结构包括WEB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数据服务层。WEB服务层提供面向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接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Internet浏览器结合在线学习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应用服务层基于各类应用服务器为用户及管理人员提供对第三层数据服务层的各类操作。数据服务层则为整个在线学习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当用户通过PC或移动设备访问在线学习门户网站,进行注册、登录、学习以及资源检索等操作时,WEB服务层解析、规范用户需求信息并将用户需求发送到中间应用层服务器上,应用层服务器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操作,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为在线学习用户提供服务。各教育机构通过这种模式纷纷构建各自的在线学习平台满足其在线学习的需求,各具特色的网络学习平台星星点点的涌现,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信息化呈现‘梅花桩’的现象。”曹律论文在第四章“系统设计”中的第一小节“云计算在线学习平台的结构”写道:“随着在线学习模式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单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自己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在线学习平台。而这些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三层架构B/S模式(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来实现,如图4.1所示。这种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结构包括Web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数据服务层。Web服务层提供面向用户的在线学系统接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Internet浏览器结合在线学习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应用服务层基于各类应用服务器为用户及管理人员提供对第三层数据服务层的各类操作。数据服务层则为整个在线学习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当用户通过PC或移动设备访问在线学习门户网站,进行注册、登录、学习以及资源检索等操作时,Web服务层解析、规范用户需求信息并将用户需求发送到中间应用层服务器上,应用层服务器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操作,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为在线学习用户提供服务。各教育机构通过这种模式纷纷构建各自的在线学习平台满足其在线学习的需求,各具特色的网络学习平台星星点点的涌现,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信息化呈现‘梅花桩’的现象。”比对以上两段内容发现,曹律论文除了漏写一个“习”字,并将“WEB”改成“Web”,其他内容均于武秀萍论文一模一样。武秀萍论文关于“系统安全实现”的论述内容曹律论文关于“系统安全实现”内容的表述再比如,武秀萍论文第四章关于“系统安全实现”一节的一段内容为:“本应用属于多用户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用户请求服务时就需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用户操作的合法性。本课题使用servlet过滤器对各个页面请求进行预处理,使得不同身份的用户只能访问不同文件夹下的页面。Servlet过滤器是一个实现java.servlet.Filter接口的程序类,支持servlet和JSP页面的基本请求处理功能,但是会比这些请求优先运行在服务器上,主要用来检查进入servlet或JSP页面的请求是否合法并对非法请求进行拦截。Servlet过滤器通常是利用session对象实现权限验证的。当访问Web应用程序时,系统会为每个用户生成一个单独session对象用于存储用户的状态信息,直到用户离开web站点时对应的session才会消失。利用session对象的特点,servlet过滤器从发送请求到用户session中取得用户信息,从而判定请求操作是否被允许。”曹律论文的第五章“系统实现”中有一小节论述“系统安全实现”,其内容表述为:“本应用属于多用户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用户请求服务时就需要针对用户的具体身份执行验证来保证用户操作合法性。本文在线学习平台采用servlet过滤器来针对页面请求执行预处理操作,不同身份的用户群体访问不同文件夹所辖页面。Servlet过滤器本质上是一个实现java.servlet.Filter接口的一个具体程序类,支持servlet和JSP网页页面处理请求功能,会比处理请求优先在服务器上运行,主要用于检查进入servlet或JSP页面请求是否合法并对非法请求进行拦截操作。Servlet过滤器应用Session对象实现权限验证操作。当访问Web应用程序时,系统会为每位用户生成独立的Session对象用来存储具体的用户状态信息,直到用户离开Web站点时对应Session才能消失。利用Session对象特点,Servlet过滤器从发送请求用户Session中获取用户具体信息,从而进行判定请求操作能否允许。”比对以上两对发现,曹律论文和武秀萍论文的区别是非常细微的,曹律论文除了将“进行”换成了“执行”,将“才会”换成“才能”,将“是否被”换成“能否”等之外,其文字核心与武秀萍论文完全一致。武秀萍论文“总结与展望”的部分内容截图曹律论文“总结与展望”部分内容截图此外,两篇论文的“总结与展望”部分也几乎完全一致。比如,武秀萍论文在归纳完成的工作时总结了5个方面:“1.分析讨论了云计算平台,包括云计算的涵义、特征、优势以及Google云计算实现的关键技术;对Google推出的云计算应用开发平台Google App Engine做了深入了解,并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搭建了Google App Engine开发环境,从而加深了对Google云计算平台的理解。2.通过对当前在线学习平台构建模式的现状分析,指出系统构建各自为政、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不均、学习平台间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针对当前在线学习平台构建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云计算的服务与特点,提出基于云计算构建在线学习系统的研究方案。3.分析讨论了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的划分,并结合云计算的三层服务形式从上而下逐层分析了各层的职责。4.结合当前在线学习系统的现实需求,对在线学习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模型、业务流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设计。5.利用Google App Engine开发平台、Eclipse集成环境、Java web技术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以及互动交流等模块,并对系统界面、业务逻辑、数据持久化和系统安全等细节的具体实现进行分析和阐述。”曹律论文关于论文完成工作的总结的具体表述为:“(1)分析讨论了云计算平台,包括云计算的涵义、特征、优势以及Google云计算实现的关键技术;对Google推出的云计算应用开发平台Google App Engine做了深入了解,并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搭建了Google App Engine开发环境,从而加深了对Google云计算平台的理解。(2)通过对当前在线学习平台构建模式的现状分析,指出系统构建各自为政、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不均、学习平台间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针对当前在线学习平台构建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云计算的服务与特点,提出基于云计算构建在线学习系统的研究方案。(3)分析讨论了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的划分,并结合云计算的三层服务形式从上而下逐层分析了各层的职责。(4)结合当前在线学习系统的现实需求,对在线学习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模型、业务流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设计。(5)利用Google App Engine开发平台、Eclipse集成环境、Java web技术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以及互动交流等模块,并对系统界面、业务逻辑、数据持久化和系统安全等细节的具体实现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上两段内容一字不差。湖大:此前未接到举报,掌握证据后启动核查虽然曹律论文和武秀萍论文有超大面积的雷同内容,但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均有《原创性声明》。两篇论文的作者均表示,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已注明引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两篇《原创性声明》中均带有作者的个人签名和日期。由于论文完成时间上,曹律论文比武秀萍论文晚了3年,完成于2016年5月的曹律论文涉嫌抄袭武秀萍论文。澎湃新闻从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了解到,为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维护学校学术声誉,该院2015年5月发布了《湖南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明确,“在撰写学位论文及进行其它学术活动时,应充分检索相关文献,了解他人的研究成果,承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细则》还规定,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恶劣者,学校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已经授予学位者,学校将撤销所授予的学位,并刊登撤销学位公告。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的第一责任人,一般为论文的通讯联系人,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切实履行审查责任,做到实事求是,科学求真,为人师表,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加强自律,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管理失职,致使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学校将视情节给予导师通报批评、暂停招生三年、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来自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的另一则通知显示,2015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学术诚信,研究生院引进使用万方数据“相似性检测”系统。其中,这份通知明确,硕士学位论文检测由各学院负责,含研究生秘书签名并加盖学院公章后再由导师签名(复制比在5%以下的可不签名)确认的万方数据学位论文检测报告单首页(纯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可不检测)作为附件放入学位申请材料袋中。文字复制比较高的硕士学位论文将列入校硕士学位论文抽检重点抽查范围。在湖南大学出台多个文件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关之后,湖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6届硕士毕业生曹律的硕士学位论文还是被举报涉嫌大面积抄袭。针对曹律论文涉嫌抄袭一事,澎湃新闻先后联系了湖南大学软件学院、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湖南大学软件学院和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相关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均向澎湃新闻记者明确,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由其指导教师直接负责,将对此事做进一步了解。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则对澎湃新闻表示,此前从未接到过关于曹律硕士学位论文抄袭的举报,会在掌握较为具体的抄袭证据后,启动相关调查。湖大最新回应: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4月13日@湖南大学 发布最新回应,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4月13日下午,有媒体报道了我校2016届硕士毕业生曹律学位论文涉嫌抄袭的消息。获知该信息后,学校立即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开展相关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长期以来,湖南大学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一向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严厉查处。真诚欢迎和衷心感谢媒体、社会对我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关注和监督。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