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已变成很多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展现研究成果,完成学术论坛和营销推广的关键服务平台。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在博士(硕士)期间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研究水平和决定是否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准。目前,许多研究生反映出对SCI期刊的相关理解不足,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撰写、投稿和发表SCI论文的过程中,很多作者经常感到困惑、迷茫和不知所措,这使得许多有成就的学术观点无法在高水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和交流。鉴于此,这里将介绍一些与撰写和发表SCI医学论文相关的套路和技巧。一.文章命题1、新颖性一篇论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管故事是否吸引人,首先,主题必须新颖,你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拘泥于规则。这样的文章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会引起审稿人和编辑的兴趣,增加被接收的机会。同行评议专家最关心的是论文是否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相关问题是否是临床和基础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几乎所有高产的SCI作者都有这种经历。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花在文学研究和选题上。这要求我们在写作前收集大量的文献。只有全面阅读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章,必要时借鉴该领域以外的跨学科研究,才能掌握最新的国际研究趋势。不断与同事交流讨论,总结不同的学术观点,从而产生自己的新观点。2、可持续性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包含內容的可持续和技术性的可持续,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研究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突破,逐渐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这将极大地促进高水平论文的可持续性。二.杜绝学术造假1、作假及抄袭必须坚决抵制学术欺诈和剽窃的行为。即使数据编得很完美,只要审稿人有心,他们通常一眼就能看穿。伪造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罕见的,但它们是极其有害的。除了直接导致编辑拒绝稿件之外,还会影响作者、研究团队甚至是我国研究人员的声誉,其危害极其深远。2、“灌水现象”的害处也同样不容忽视国际期刊的投稿必须持认真态度。同时,应对其研究设计和学术水平进行客观评价。糟糕的语法,质量差的文章,在研究和设计中有很多漏洞,被迫提交给国际知名的高分杂志。很多类似的事件也会影响编辑对我们的看法。因此,我们应该避免急功近利,沉下心来,尽力把工作做好。除了努力加强科研素养,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外,不建议在论文完成后急于通过。最好修改好几次再通过。这也许不能保证文章的出版,但至少不会让编辑和审稿人觉得作者在灌水。即使文章不能被接受,但由于作者的严肃态度,审稿人通常也会对文章本身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这对文章的最终发表也会大有裨益。3、一稿两投由于研究的压力,为了增加研究成果,或加快文章的发表,一些研究生可能会被诱惑将同一部分的研究通过到两个或多个杂志上。这不仅影响自身信誉,还会导致被期刊拉黑,稿件永不被录。要对这种行为持反对态度。如果作者认为的确需要将已经发表的论文投到其他杂志,必须要“规避”学术不端行为风险,就必须做到:获得已刊登杂志的同意;同时告知再投稿的杂志,二者缺一不可。特别声明:本文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最近我们国家发布了2020年度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上一次发布这份报告还是在2015年。也就是说经过了5年的风雨兼程,国家又一次发布了目前国民的营养状况以及慢性病的治疗状况。在这次非常有权威意义的报告当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事情呢?趁着这个新闻还热乎的时候,一起来看一下。一、重大慢性病防控有成效。在这份报告当中着重地强调了关于慢性病的诊疗数据。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慢性病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国家也对这类疾病有了很多政策倾向。目前因为慢性病所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比以前相比明显减少了。其实目前的重大慢性病无非4大类。1.心脑血管疾病。2. 癌症。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糖尿病。这四大类重大慢性疾病已经有了初步的管控目前因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已经达到了16.5%。虽然看上去16.5%还有一点多,但事实上已经比2015年的18.5%下降了两个百分点。看似两个百分点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相比于18.5%而言,降幅甚至达到了10.8%。希望这样的降幅可以持续,我国的慢性病诊治和防控就会达到一个新高度。但是另一方面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类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癌症的发病率都比2015年时有所上升。所以对这类疾病的预防更应该重视。而对于癌症的生存率问题,受各界关注。目前我国癌症的5年生存率较之前明显地提高,已经上升到了40.52%,十年前的5年生存率只有30.9%。虽然5年生存率真的不断提高,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更多的就是癌症的筛查和普及癌症的相关知识,别等到晚期的时候才发现那个时候就不好弄了。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才会有效地提高5年生存率。二、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以前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概念还不是很强,很多人并不觉得自己生活得不健康,但随着大家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健康知识被大家所普及。比如现在居民的吸烟率以及二手烟暴露率较以前已经有所下降,同时每个家庭所摄取的食盐含量正在逐步减少。每天烹饪所用的食盐人均已经降到了9.3克,这可比2015年的数值下降了1.2克。而且较之前相比,我们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了,都会对自己的体重,血压,血糖更加关心。但问题还是有的,比如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超重的问题。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各年龄段的居民体重都成问题。我国居民超重肥胖率甚至已经超过了5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居民都需要控制体重了,其中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比例很低,但也已经达到了20%。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毕竟朋友圈所有人都说要减肥,而且一直都在减肥的路上。三、营养问题很重要。虽然我国居民体格发育以及营养不足的问题,较之前有所改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都很充足,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摄入正在不断地增加。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发育和身高都较以前有所增长。特别是我国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增长得很多,在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当中,平均身高分别增长到了169.7厘米和158厘米。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有没有拉后腿呢?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虽然喜讯非常多,但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仍然有很多问题,比如在饮食的内容当中,脂肪功能比正在持续上涨,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当中,食用油和脂肪类物质摄入得太多了。同时食盐的摄入也高于推荐值,而且在生活中水果豆制品以及奶制品的摄入仍然较低。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应该更加注意饮食,减少摄入食盐,减少摄入食物油,减少摄入糖类。说这么多,希望大家更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了,才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做更多的事情。无论是饮食,慢性病还是营养问题,都是生活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在紧张的生活中,不妨多了解一下这类知识,别等到真的生病了,才追悔莫及。中老年人膝盖疼?医生:比吃药更有效的手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睡不好,找不到原因?研究表明:可能是碳酸饮料和快餐惹的祸趴在床上玩手机,为什么感觉手麻了?医生:尺神经被压到了喝一小口百草枯,能活下来吗?能否抢救过来,最主要看这两方面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一位好医生治疗的病人有限,一项好的临床医学研究则可以帮助无数人。昨天,市科协举行的“蓝色浦江”学术年会聚焦“智慧医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与会专家纷纷带来上海各大医院探索研究型医院的最新尝试和成果。未来,医院里不仅有白衣天使,还要有科学家、工程师。汇聚全球最高医学科研水平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2019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0亿美元,年均开展1200项临床试验项目。目前,国内还没有医院有如此巨额的科研投入,不过许多医院都在向研究型转型。例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搭建完善了三个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原始创新平台、临床研究平台和交叉研究平台,越来越多医生既是医生又是科学家。”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说。据介绍,自2017年起,市九院启动临床研究型多学科团队建设,截至2019年共有临床研究型多学科团队36个,开展病例数3000多例。“开展更高水平的临床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形成某一疾病的临床诊治新技术,提出某个疾病的国际指南和共识,引领国际治疗方向,这是很好创新机制。”近期,口腔医学领域世界顶级科学家 Maurizio S. Tonetti 教授正式受聘为院级临床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医院建有临床研究型病房,开展Ⅰ期药物临床试验和创新临床研究。图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介绍研究型医院的创新探索经努力,市九院已形成较好的创新转化氛围,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迅速攀升,“九院模式”作为临床医学转化典型案例,写入了 2019 年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在专利转化方面,近几年九院转化专利56件,协议总金额达1.39亿元。临床研究项目得到广泛开展,在研注册临床研究项目 404项,其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113项。”工程师走进医院,医生同时也是科学家,医工交叉,多学科交融......这也许是当代医学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徐建光在演讲《中医药科技创新赋能“康养”产业发展》中指出,重大疾病、慢性病、老龄化对现代医学提出了重大挑战。目前,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约达3亿,高血压、脂肪肝、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对死亡率居前10位的疾病致病因素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对于非传染性慢病的发生,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作用远大于生物学因素。因此,关注全生命周期,从治已病回归“医未病”,推动着当代医学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中医药独有智慧。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人类医学的发展方向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这与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和以“治未病”为指导的综合调理养生保健方式不谋而合。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中西医并重、融合救治的中国策略、中国经验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在当代生命科学前沿探索、应对当代面临复杂疾病为主的健康挑战等方面,将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蓝色浦江”学术年会,创办于2006年 9月。14年来,“蓝色浦江”学术年会从科技出发,立足上海全局和区域发展的需求,探讨科技与人文、社会等交互融合,为加强市区联合、区区联动,提升中心城区科技创新能力,为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年会由黄浦区科协主办,并纳入“上海科坛”系列学术活动中。【来源:新民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年夜饭是跟同学一起在宿舍吃的自热火锅”,25岁的山东姑娘、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张素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年初一一大早就参与抢救了一名脑出血的危重患者,可惜还是没能救回来”,回想起当时心肺复苏时的情景,张素至今仍然感慨万分。像张素一样没有回家过年的学生还有许多,一人饰多角色的他们,一边是临床型研究生,要完成导师交予的课题研究任务,一边是规范化培训医师,参与医院各个科室的临床工作。自1月份以来,张素就与同学、同事一直默默冲锋在医院的战疫阵地,至今仍坚守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图为张素。受访者供图家住湖北黄冈的黄凌平是张素的研究生同学,春节前就从父母处得知家乡的疫情较为严重。当时,她心中只想着上完最后一个夜班就立马回家,“看着长辈们在微信群里发的信息,我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可看着铆足干劲抗击疫情的其他同事,黄凌平还是退掉了火车票。1月20日,她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句话:“作为前线医生,越难越爱。”图为黄凌平。受访者供图既然不能回家过年,那就全身心投入到战疫一线工作上来。正在急诊科轮科的黄凌平毛遂自荐,做起了120救护车上的“摆渡人”。“接到120急救电话,我们要立马准备急救用品跑上救护车,并打电话给患者家属询问基本病情和具体位置,确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急救和转运。”据黄凌平回忆,疫情期间她出诊最多的一天达11次。“家里情况还蛮好的,父亲当起了志愿者,每天给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24岁的黄凌平谈起父亲时,倍感骄傲,“都是努力生活的人,就应该互相帮助,这是父亲教的道理”。急诊专业的朱志远第二次没有回家过年,相比其他同学,1992年出生的他显得更加“老成”。“每天上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给患者测量体温,然后绘制体温曲线。经手的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朱志远告诉记者,做人最重要的无外乎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图为朱志远。受访者供图因为疫情,来自湖南的熊瑶也选择了坚守一线。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年三十她是与在广州工作的哥哥一起过。“年三十那天不用上班,我去了哥哥家过年,吃过年夜饭后,就借着手机屏幕跟远方的父母抹了一会儿眼泪。”想起当晚与父母视频的情景,24岁的小姑娘有些哽咽。在熊瑶心里,医生一直是一个很酷的职业,更是一个感触人间温情的职业。一对老人的爱情故事让她印象深刻。“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因为脑干梗塞住进了ICU,她的老伴每天都会过来探视,雷打不动。探视的时候,还总对着昏迷的老伴说一些年轻人爱说的甜蜜话语,还总聊起他俩年轻时候的故事。”熊瑶笑着说,这就是最美的爱情和最动人的亲情。图为熊瑶。受访者供图疫情还未消散,这群“90后”医学研究生仍然坚守岗位,全力战斗。淬火成金,百炼成钢,这支青春之师正身体力行,篆刻下“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青春印记。
医学专家认为,成功的临床治疗几率正在下降。这是一个问题,因为研究始终表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会对病人的健康选择、他们对医生的满意度以及提出医疗事故索赔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密歇根大学和数字医疗公司MedicalCyberworlds(它的真实名字)联合在医疗教育研究委员会的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提供了证据证明渴望进行实验的医生从与虚拟人类一起进行的训练中受益匪浅。他们发现,当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模拟人体模型的感应来“实时看到、听到和反应”时,他们“积极的临床态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种被称为“MPathic-VR”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评估现实中人体的语言、面部表情和沟通策略,实时地对人类的行为做出反应。然后,它会实时做出回应,要么做出负面的回应,要么做出积极的回应。目前,医学专业的学生经常通过与其他学生或演员的角色扮演来做临床培训,而这些角色以后可能会被虚拟的人类所取代。为了测试MPathic-VR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对421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其中一半人接受了模拟训练;另一组使用了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程序,不包括可以回应他们的虚拟人类。使用MPathic-VR的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必须把坏消息告诉一个病人,另一种是他们不得不与虚拟的肿瘤学护士进行交流,而她因为学生突然做的决定感到非常不安。“我们发现,模拟虚拟人类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可以培养医学生进一步交流技能的工具,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模拟的功能可以让临床情况变得更加真实,”第一作者FrederickKron博士说。“沟通是医护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研究和控制小组随后进行先进的客观临床检查,对世界范围内的试用医疗技能进行评估时,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与虚拟人类进行训练的人“比另一组人的综合得分要高得多”。据称,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虚拟训练的有效性。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陈静 钟萱)“我有‘金点子’,却没有遇到合适的投资人!”不少临床医生都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不过,这样的状况正在改变。上海的医院科研部门请来“天使投资人”,与医务人员“无门槛”接洽,为“金点子”青年医生们与伯乐投资人牵线搭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两家专利公司24日签订7项发明专利转让协议,这些都是该院心内科、心外科和胸外科专家团队的智慧结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表示,好的医生不能只低头看病,还要潜心研究;好的医院也不能只做好临床,还要通过科研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第一期复旦中山专利沙龙” 请来“天使投资人”。 钟萱 摄据了解,当天最终转化签约的这些“金点子”离不开医生在临床中的“奇思妙想”,也离不开医企之间“以病人为中心”的合作模式:医生们将临床上遇到的难题,依靠创新思路,投身科学研究,再与企业共同设计改良创造出合适的专利产品。“医学科研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人类健康的具体措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介绍,中山医院每年都会涌现一大批具备学术创新价值的临床医学创新。如何快速、有效地将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真正造福病人的产品,一直是医院高度重视的问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和鼓励医务人员申报专利,医院的成果管理科尽量简化临床一线人员申报专利的流程——专利申请人只需完成简单的院内申报表格,科研处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发明人准备申报材料,既保障发明人和医院的利益,也大大节省了医务人员申报专利的时间和精力。当日举行的“第一期复旦中山专利沙龙”请来“天使投资人”,希望助推发明人的临床创新。该院科研处成果管理科科长程蕾蕾主任医师表示,为让真正有“金点子”、却在实际运作中遇到困难的青年医生获得与“天使投资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医院特别筹办专利沙龙,希望以活泼机动的“无门槛”形式,最大限度帮助积极投身医学科研创新的医务人员孵化“金点子”。【编辑:黄钰涵】【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每经记者:滑昂 每经编辑:张海妮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滑昂 摄11月3日,在腾讯医学ME大会期间,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其结合当前国内外创新药研发现状,尤其是在创新药多集中在肿瘤和干细胞领域时,提出“医生型科学家有义务去平衡重大疾病的研究”。据肖瑞平介绍,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已经是肿瘤的两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杀手”,但为什么大家都关注肿瘤,而不关注其他重大慢性病?“这个是大众心理问题,民众往往认为肿瘤才是被判死刑。”肖瑞平谈及。但在其看来,做科研的医生型科学家,确确实实有义务去平衡重大疾病的研究。肖瑞平从事转化医学研究多年,而在促进中国创新药研发上,她提出要在重大法规方面,尤其是在中国2017年介入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后,继续完善和加快与国际接轨,“这是一个基础设施问题”。此外,肖瑞平谈到了转化医学对于新药研发的重要性。其结合团队在心血管领域研究经验,认为不仅是创新药,包括很多医疗器械的研发都会涉及转化医学。如在心血管领域,以支架为例,哪些材料跟人体能更好匹配,“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动物实验,最后才能用到人体。新药源于新的靶点,而转化医学对新药研发(来说)是必由之路。”肖瑞平介绍。每日经济新闻
中新社广州5月5日电 (蔡敏婕 邰梦云)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人工智能学科团队完成医学AI(人工智能)医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显示,AI医生在真实临床门诊中准确率较人类医生低,但是AI诊断耗时短,表明现阶段的医学AI可以在临床上辅助人类医生,提高工作效率。上述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E Clinical Medicine最新一期(2019 Mar)上。目前,已报道的医疗AI诊断准确率普遍很高,但AI医生在投入真实临床应用的情况、与人类医生的差异如何,是研究者和社会一直很期待回答的问题。为展示并验证AI医生对儿童先天白内障诊断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主任林浩添组成人工智能学科团队,利用深度学习建立的“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诊断决策平台”,把入组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进入由该平台接诊的人工智能门诊和具有5年临床经验的人类眼科医生接诊的专科门诊接受诊断,对比两组医生对先天性白内障诊断的准确性。“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诊断决策平台”已经过中国内地5家不同地区及级别医院的眼科门诊验证。通过与人类医生对比发现,AI医生在真实临床门诊中对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准确率为87.4%,与实验训练阶段的准确率98.87%相比有差距,也低于人类专科医生的准确率,表明AI在实验室试验的训练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正的诊断能力。但是,AI医生诊断所需的耗时却明显比人类医生短,而且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参与者对人工智能门诊的体验满意度高,表明现阶段的医学AI可以在临床上辅助人类医生,提高工作效率。该中心人工智能学科团队表示,所有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在真实临床落地应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作为评判手段和标准。(完)
当今人类终于消灭了可怕的传染病天花的时候,不禁怀念牛痘接种法的创始人、伟大的英国医生琴纳。1749年5月17日,爱德华·琴纳出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牧区的一个牧师家庭。20岁时,他已经是一名能干的助理外科医生了。在医疗实践中,琴纳从牧场挤奶女工在患牛痘的母牛上感染牛痘后,而不会染上天花这一发现上得到启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研究,于1796年5月的一天早晨,他用清洁的柳叶刀在一个叫杰米的8岁孩子的两条胳膊上划破几道,接种上牛痘浆。事实证明,这是一预防生天花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牛痘接种的成功,为免疫学开创了广阔的领域,在国际上,琴纳赢得了极大的赞誉。1799年夏,人们称誉他为伟大的科学发明家入生命拯救者。拿破仑曾称琴纳为伟人。所有现代接种法实际上都是来源于琴纳的第一次伟大发现。1829年1月26日,伟大的医生琴纳在伯克利寓所停止了心脏跳动。
在近些年的工作生活中,陆陆续续接触到一些民间中医,其中又有一些是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也看到了越来越多民间中医“无证行医”治病救人的故事以及一些祖传中医技术及药方失去传承的深深无奈。在如今老百姓普遍感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笔者对65年毛主席“626指示”以及六七十年代赤脚医生的成长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便存有了一种深深的求知欲。近期,笔者正在阅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澜沧江畔》,讲述的就是城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贯彻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执行毛主席“六·二六”指示,面向农村,面向边疆,为贫下中农服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故事。为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首都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从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农村的城市去到缺医少药的边疆农村(西双版纳),这一支5人的医疗小分队在面对种种问题时互相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其中,几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医护人员表现得就更为纯粹充满干劲,而四十出头的队长在最初却一直存有一些自私的“小九九”。至于在后面越来越复杂的工作中,这位队长是否思想有了提升,笔者也是拭目以待。辛红,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在故事的开头,书中讲述了辛红毕业后在首都某医院工作的一段经历和思考,让笔者想起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郭继承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讲的“为什么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学生中医不认可西医也不认可”这样一个常见现象。书中,辛红是65年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分配在医院的外科研究室当研究生,她在雪白舒适的实验室内搞了半年多时间的“科研”,埋头在那些浸泡在瓶瓶罐罐之中的泌尿系各种结石的形态、构造的研究上。每当她在外科病房查房,看到那些因为泌尿系结石被折磨得在病床上翻滚、痛苦万状的患者的时候,她就会感到万分不安,因为她想不通,脱离实际地对那些奇形怪状的势头的形态学进行的研究,和解决这些阶级兄弟的痛苦之间有着什么直接的联系……郭继承老师认为或者说他以为,中医药大学里中药学专业要学习了解掌握《神农本草经》中记录的300多种中药的药性寒热虚实,要懂道地药材的产地、种植、炮制以确保中药药性。但是他讲了一个中医药大学学中药学的学生的故事,这个学生告诉他,自己在大学学习五年,就研究了一味药:黄芪。研究什么呢?研究为什么喝了黄芪可以补气止汗。怎么研究呢?就是把黄芪切成小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提取黄芪的各种成分,做各种实验,再写论文。郭老师说,你这样不行啊,这样到最后,中医药不认可你,西医药也不认可你。这个学生答:是这样,但没办法啊,不然毕不了业。结果呢,他们的同学有不少毕业了没有成为医生,而是去卖医疗器材了。这也就意味着,脱离了实际需求、脱离了实践的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是很难培养出来好医生的。这本书开头部分还有个相关的小故事,非常震撼人心。这支医疗小队到来之初,就听见了一个十分生动的医疗实践故事:半片药片治疗了一位因咽后壁脓肿快要窒息了的小孩。有一次,有一个孩子嗓子后面长了一个大脓包,在农村的条件下,无法开刀,孩子憋得厉害,有一位医生冒着很大的风险,让小孩吞吃了半片药,他就是利用掰开的药片的尖利的残端,把脓疱划破了,起到了手术刀的作用,孩子就安全脱险了。这个医生就是这个边疆农村的公社卫生所的党支部书记石医生,二十年来长期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让几位年轻的城市医务工作者非常敬佩。也只有这样无私的长期在一线实践的医生才能想出如此治病救人的办法!在这场生动的医学社会实践中,故事正在这跌沓起伏的曲折斗争中展开,笔者一边阅读一边联想到如今的一些社会现象,思绪良多……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