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6氪研究 | “智慧银行”行业研究报告暴疯语

36氪研究 | “智慧银行”行业研究报告

今年4月,建设银行的“无人银行”在上海开业。它采用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摄像头和闸机取代了安保人员,用迎宾机器人取代了原本的大堂经理,用智能柜员机取代了银行柜员,客户在进入银行之后,由机器人引导通过自助或远程的方式完成业务办理。“无人银行”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未来的银行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Bank3.0》作者Brett King曾预言,“未来的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在经历了以物理网点、网络银行为主导的两代后,银行将变为: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金融。Banking Anywhere,Banking Anytime!将“人”置于银行服务的中心位置,让传统的银行服务彻底摆脱物理网点和机具的限制,实现人们所到之处、所需之时、实时拥有便捷的金融服务。在今天,这样的畅想并不是空穴来风,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智慧银行时代,悄然来临。什么是智慧银行?智慧银行有哪些特征?智慧银行是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高级阶段,是银行在当前智能化趋势的背景下,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审视银行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银行服务方式与业务模式的再造和升级。智慧银行相对传统银行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智能化的感知和度量。与以往直接的询问或根据历史服务数据做简单分析的方式不同,智慧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智能化设备,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知用户需求、情绪、倾向偏好等,从而为进一步的营销和服务提供支持。二是资源和信息的全面互联互通。智能化的感知和度量改变了银行采集信息的方式,将以往无法量化的信息按照某种规则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如,通过对银行网点的排队情况、业务类型、业务量的监控分析,可辅助银行完成网点布局的优化;通过对用户位置、需求信息以及网点实时服务情况的获取,可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网点等。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与不同渠道的信息互联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和高效。有哪些因素驱动了银行的智慧化变革?技术、数据、场景和市场是主要的驱动力。技术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商业应用场景逐渐受到行业的重视,银行业因数据量大,应用场景众多而成为各项技术争相落地的沃土;数据方面,金融业大量的数据沉淀对数据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场景方面,银行业务场景多样且呈精细化运营的趋势,针对各个环节的服务创新有助于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市场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使传统银行在面临同业竞争的同时,还不得不应对新经济形态带来的用户习惯的改变和用户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审视用户需求,利用新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提升银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我国智慧银行的发展现状传统线下网点运营的成本压力使得银行一方面大量裁撤网点,另一方面也积极地投入智能化变革。当前,智慧银行呈现出线上线下结合、前后台协同的业态。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用户识别、刷脸支付、智慧网点、智能客服和智能风控等。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布局智慧银行领域的技术公司种类多样,其中,以生物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等技术公司较为普遍,在应用上,生物识别和智能风控相对成熟。智慧银行的发展趋势回顾过去几年,网络银行、数字银行、虚拟银行、智慧银行等说法不断更新人们对银行的认知。这些被赋予了时代特色的名词,虽然在概念的界定上并不完全清晰,但它足以表明银行业追随技术发展与时俱进的步伐。在当前这个智能、高效、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也呈现智能、高效和便捷的特征,其网点建设则表现出明显的智能化、轻型化、特色化和社区化的趋势。注:本报告PDF版本可点击链接下载关于36氪研究院36 氪研究院是 36 氪子品牌,专注于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兴行业与企业,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讨论。分析师:杜玉(yu100,yu@36kr.com),关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领域。

请治剑服

亿欧智库:《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 亿欧导读 ] 《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阐述了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必要性及布局策略,分析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八大场景的现状、市场规模及应用案例,最后展望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的趋势。文/薄纯敏 亿欧智库分析师中国银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利用金融科技促进转型升级,已成为当下商业银行普遍关注的焦点,而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驶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甚至建立起竞争壁垒,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尤其是“五大行”与”BATJS”相继结盟,更是将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推到了风口浪尖,之后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报道、研究和实践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亿欧智库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一直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如何促进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创新。继《2017中国智能金融产业研究报告》、《2017中国保险科技报告》、《2018银行业创新形态及模式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研究之后,亿欧智库基于大量桌面研究以及对金融科技的理解,并与多家银行从业人员、金融科技公司高管沟通交流,撰写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本次报告中的金融科技公司特指为银行提供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即银行级金融科技公司,既包括大型互联网公司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也包括初创公司如氪信科技、同盾科技等。银行业特指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等。我们认为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贯穿银行运营的三个层次体系:管控层(银行体系架构的“神经中枢”,即基础架构)、交付层(处理银行业务活动的作业“后台”)及界面层(与客户直接交互的界面和触点),涉及八大应用场景——银行云、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审计、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客服、生物认证。在这八大场景中,智能营销、生物认证、智能客服是目前银行业采纳最为广泛的应用,智能风控、银行云是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公司集中发力的市场,智能投研和智能审计是两个还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亿欧智库根据与金融科技公司高管与银行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分别计算了八大场景的客单价、银行采纳率,最后通过“市场规模=客单价*商业银行数量*银行采纳率”的公式来估算金融科技银行应用市场规模,结果如下:预计2018年金融科技银行应用市场规模达到116亿元,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元。2020-2025年,金融科技银行应用的市场规模受监管、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会比较大,保守估计2025年金融科技银行应用市场规模为313亿元,乐观估计市场规模为493亿元。虽然金融科技银行应用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前景可观,但是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其盈利模式还有待探索。对于银行级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收取开发费和安装费,偏向一次性收费,未来盈利想象空间不大。分佣模式相对更好,但是实现难度非常大,主要受限于金融科技公司在银行生态中话语权非常小。同时,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多为定制化开发,变动成本长期存在,面临边际成本不能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因此,金融科技公司亟需思考服务银行的盈利模式,否则难以真正实现大规模盈利。报告完整版下载请移步亿欧官网。

使圣人富

2019年中国互联网银行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可下载)

预计至 2023年中国民营互联网银行行业营收规模突破 1,200 亿元。以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和亿联银行为例,2018 年网商银行的利息收入为46.2亿元,占比为73.6%,手续与佣金收入为16.3亿元,占比为26.0%;微众银行的利息收入为 55.2 亿元,占比为 55.0%,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 44.2 亿元,占比为 44.1%;新网银行的利息收入为 11.1 亿元,占比为 82.8%,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 2.0 亿元,占比为 14.7%;亿联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为 1.2 亿元,占比为 75.0%。2015 至 2018 年期间,中国民营互联网银行行业资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3.4%。伴随互联网银行持续创新信贷产品、存款产品以及拓展与同业银行的合作模式,互联网银行资产规模将有望持续扩容,预计至 2023 年中国民营互联网银行资产规模将突破 2 万亿元。新浪VR知识星球报告库上万份报告,所有新浪VR报告都将由管理员上传(包含部分未在其他平台发布的非互联网相关报告)VIP用户福利不定时开启,前1000名还能领领优惠券性价比更高! 新浪VR,早一天看见未来。

回魂刀

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我们如何研究银行业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报告摘要:基本面分析构建银行股研究框架银行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银行的资产是实体经济的负债,是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我们预计未 来10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落在5%-10%区间,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一般而言,加息周期,息差走阔;降息周期,息差缩窄。息差水平差异亦取决于各行存贷款的期限、客户结构及风险偏 好。净息差的核心是存贷利差,因多数银行资产以贷款为主,负债以存款为主。负债成本率低而资产收益率高的,净息 差高。负债成本优势,如四大行及招行。资产收益率优势,如平安、宁波等。决定资产质量的三因素:(1)长期看过往信贷投放风格。不良高发的行业高度重叠,且表现出顺周期性,抓住不良易 发生行业就抓住了不良生成;信贷投放策略体现银行风险偏好。(2)中期看宏观经济。贷款的质量本质上是客户的到 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而导致该能力和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润下滑、融资收紧。(3)短期看策略选择,“三 率平衡”约束下,银行以不良认定、拨备计提、不良处置等策略来灵活调整不良额和拨备额。息差、资产质量及估值的国际比较ROE差别造就估值分化。19年中国上市银行ROE均值为11.7%,在主要国家上市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因为中国上 市银行息差比主要发达国家高,同时成本收入比很低,盈利能力较强。中国经济波动较小,银行不良率处于G20国家较低水平。中国的GDP增速相对稳定,经济波动较小,因此中国银行业的 不良率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其不良贷款率的水平更接近发达国家。中国银行业息差让利空间不大。19年末中国银行业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在主要国家银行业中属于较低水平。当前息差 虽然略高于部分发达国家,但低于美国,也显著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息差让利空间不大。报告节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天风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翦翦风

慧安金科入选《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

9月6日,2018朗迪中国峰会在上海浦东盛大开幕。本届峰会以“智能时代”为主题,关注金融科技行业各领域的智能化变革。会上,亿欧智库发布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慧安金科凭借其在金融风控领域的技术优势入选“银行级金融科技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致力于为银行提供企业级人工智能决策引擎服务。随着中国银行业进入转型关键期,利用金融科技促进银行业务升级已成为时下的焦点,而通过技术创新建立竞争壁垒更是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报告指出,“银行级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务贯穿于银行运营的三个层次体系(管控层、交付层和界面层)和八大应用场景,其中,智能风控是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公司集中发力的市场之一。慧安金科凭借其独有的半监督主动式机器学习的技术优势,基于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和环境数据建立模型,在分类和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融合机器学习、异常检测、图分析等技术来搭建了一套企业级人工智能决策引擎,有效地解决了银行金融风控中面临的信贷风控、交易欺诈、洗钱、内控违规等问题。作为智能风控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慧安金科以半监督主动式机器学习技术为根本,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其一站式风控模型,为银行以及金融机构提供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人工智能决策引擎服务,帮助客户主动地应对日益变化的风险环境、自动地响应新的威胁和攻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检测与防护策略。目前,慧安金科已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和信息安全等领域与诸多企业达成合作,其一站式风控解决方案将在新的革命浪潮下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和平稳运营保驾护航。未来,慧安金科还将持续不断地优化人工智能决策平台,帮助各机构打造自主创建并应用AI的能力,持续助力各行业产业升级。

室无空虚

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2018)| 零壹智库报告春节特辑

来源: 零壹财经作者:零壹智库近几年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它犹如一台永动机,逐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使得更多的用户群体被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中来,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科技正在加速改变银行的架构和经营流程,并促使银行业自身的结构体制机制发生明显改变。金融科技可以说是整个银行业提质增效最为重要的一大推动力。暂且举一个不全面但典型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每笔贷款的平均运营成本为23元,其中2元是电费和存储硬件等技术投入费用,这种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是传统商业银行暂无法达到的水平。近年已经有银行启动体制机制改革,梳理调整组织架构和流程机制,以提升服务客户的全面性、专业性等;同时,推出新型业务,并建立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符合新兴业务特点的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体制,以保障更有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多元金融服务等。在提升运营效率方面,有银行已经在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机构;优化流程,提高业务审查审批效率;加大金融科技建设投入,积极拥抱并推广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全面转型升级,为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打基础。2018年四季度,零壹财经·零壹零售金融智库策划推出了《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2018》,我们暂选取了28家A股上市银行(截至2018年11月1日)及部分互联网银行作为主要分析研究对象,将在开展一系列数据分析、调研访谈等的基础上,从资产、资本、成本管理、风控等多维视角、多重指标,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我们也将持续动态地跟踪与分析商业银行的发展实力、发展能力与发展潜力。以下为报告全文(后台回复“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即可获取报告全文下载链接):

潮来笠

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最大压力不是来自同业 而是金融科技公司

经济观察网记者李晓丹银行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哪里?在6月27日举行的第三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峰会上,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培机构董事长刘勇发布了《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银行业当下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同业而是其他竞争者,而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对银行构成了巨大威胁。刘勇表示,“开放银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或业务解决方案,而且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从银行服务提供方式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银行1.0,网点服务阶段;银行2.0,自助银行阶段;银行3.0,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阶段;银行4.0,银行即服务阶段。从银行1.0时代到银行3.0时代,银行服务是割裂的。开放银行是银行4.0的起点,也是银行服务完整性的起点。开放银行就是完整服务的催化剂,它第一次使得人们通过单独一个应用程序就可以对自己所有银行账户信息了如指掌成为可能。刘勇认为,开放银行能够改善客户体验、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增强普惠金融力度,促进创新和银行以及非银行机构之间竞争。但开放银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开放银行在有效提升银行金融服务效能的同时,也使得风险敞口更多,风险管控链条更长,风险洼地的效应更加明显。挑战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首先,开放银行商业价值有待验证;其次,开放银行标准与开放范围尚不统一;最后,开放银行增加数据泄露风险、业务开放风险和外部风险。银行应审慎应对开放银行带来的风险挑战。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民营银行对开放银行的积极探索,也使各大银行纷纷投入到开放银行的实践中来。但中国对银行业数据共享和开放的进程明显落后于英国和欧盟,中国的开放银行以功能开放为主,包括支付清结算、信贷、风控等,这是市场驱动银行的自发行为。从国际上看,英国、欧洲等国和地区的开放银行以输出客户数据为主。澳大利亚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开放银行战略:1.第一阶段:2019年7月1日起开放消费信贷、贷记卡、储蓄账户数据;2.第二阶段:2020年1月1日起开放住房贷款数据;3.第三阶段:2020年7月1起开放所有产品的消费者数据。新加坡已经制定“金融即服务”手册,以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机构开放API。墨西哥于2018年3月通过的《金融科技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开放式API,为开放式银行标准奠定了基础。刘勇建议,开放银行的出现符合“破坏性创新”的本质特征,将为银行业整体发展及市场格局带来深刻变革,首先,开放银行加剧银行业竞争;其次,开放银行将打破信息孤岛;最后,金融科技助力开放银行发展。刘勇也强调,开放银行的背后是数字权利的变更与保护,数字权利的确权是开放银行诞生的基础。2018年5月欧盟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该《保护条例》源于1995年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欧盟数据立法从“指令”上升到“条例”,对数据权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具而九窍

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最大压力不是来自同业,而是金融科技公司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银行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哪里?在6月27日举行的第三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峰会上,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培机构董事长刘勇发布了《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银行业当下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同业而是其他竞争者,而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对银行构成了巨大威胁。刘勇表示,“开放银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或业务解决方案,而且是金融 科技时代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从银行服务提供方式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个 阶段:银行1.0,网点服务阶段;银行2.0,自助银行阶段; 银行3.0,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阶段;银行4.0,银行即服 务阶段。从银行1.0时代到银行3.0时代,银行服务是割裂的。 开放银行是银行4.0的起点,也是银行服务完整性的起点。开 放银行就是完整服务的催化剂,它第一次使得人们通过单独 一个应用程序就可以对自己所有银行账户信息了如指掌成为可能。刘勇认为,开放银行能够改善客户体验、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增强普惠金融力度,促进创新和银行以及非银行机构之间竞争。但开放银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开放银行在有效提升银行金融服务效能的同时,也使得风险敞口更多,风险管控链条更长,风险洼地的效应更加明显。挑战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首先,开放银行商业价值有待验证;其次,开放银行标准与开放范围尚不统一;最后,开放银行增加数据泄露风险、业务开放风险和外部风险。银行应审慎应对开放银行带来的风险挑战。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民营银行对开放银行的积极探索,也使各大银行纷纷投入到开放银行的实践中来。但中国对银行 业数据共享和开放的进程明显落后于英国和欧盟,中国的开放银行以功能开放为主,包括支付清结算、信贷、风控等,这是市场驱动银行的自发行为。从国际上看,英国、欧洲等国和地区的开放银行以输出客户数据为主。澳大利亚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开放银行战略:1.第一阶段:2019年7月1日起开放消费信贷、贷记卡、储蓄账户数据;2.第二阶段:2020年1月1日起开放住房贷款数据;3.第三阶段:2020年7月1起开放所有产品的消费者数据。新加坡已经制定“金融即服务”手册,以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机构开放API。墨西哥于2018年3月通过的《金融科技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开放式API,为开放式银行标准奠定了基础。刘勇建议,开放银行的出现符合“破坏性创新”的本质特征,将为银行业整体发展及市场格局带来深刻变革,首先,开放银行加剧银行业竞争;其次,开放银行将打破信息孤岛;最后,金融科技助力开放银行发展。刘勇也强调,开放银行的背后是数字权利的变更与保护,数字权利的确权是开放银行诞生的基础。2018年5月欧盟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该《保护条例》源于1995年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欧盟数据立法从“指令”上升到“条例”,对数据权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绿宝石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银行业资产指标继续改善盈利能力稳定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新发布的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16家上市中资银行公布的业绩显示,2018年上半年,在降低资产增长对批发资金的依赖性方面,主要中资银行继续取得进展。此外,贷款增速超过总资产增速、资产指标继续改善但资产质量压力仍存、盈利能力保持稳定等特点均有所体现。资产增速与贷款增速呈发散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上述16家银行的资产增速从6个月前的6.5%下降至5.8%。资产增速下滑基本是普遍趋势,16家银行中仅有4家银行的资产增速高于6个月前。穆迪方面认为,上述趋势与持续削减影子银行活动敞口的监管政策保持一致。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速下滑尤为明显,反映其受应收款项类投资及银行间业务整治的影响较大。自今年年初起,作为宏观审慎评估的一部分,包括同业存单在内,批发资金的使用不得超过银行总负债的三分之一,此举削弱了银行利用同业活动拉动资产增长的能力。“相比之下,2018年上半年贷款稳步增长。”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16家中资银行的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10.1%,略低于去年下半年11.1%的增速。贷款增速较高主要是由类似于贷款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转为贷款所致。此类贷款并非新增贷款,因此并不会提高银行体系的总体杠杆。值得关注的是,贷款增长亦反映在抑制影子银行活动的现有政策下,银行在将表外敞口转回表内方面作出了努力。“我们预计2018年内资产增速仍将低于贷款增速。中国政府已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立场,但我们预计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贷款增速受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有限。”穆迪方面表示。报告预计,受银行表外资产重回表内拉动,2018年内该发散趋势将得以延续。截至6月底,16家银行的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10.1%,远高于其5.8%的同期总资产增速。银行继续减少市场资金使用2018年上半年16家银行使用的市场资金同比减少4%,逆转了2017年市场资金同比上升6%的情形,同时这两个时期的资产增速分别为4%和7%。“这意味着在宏观审慎评估中对此类资金施加新限制的情况下,使用市场资金支持资产增长的情况今年以来显著减少。”穆迪方面表示,6月底,批发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从6个月前的21.2%降至19.8%。与市场资金使用规模的减少相呼应,16家银行中多数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在对应收款项类投资进行调整之后的贷存比有所下降。贷款增长仍受到表外活动回归的支持,但这一增长是银行通过削减应收款项类投资、加大吸储力度来实现的。6月底16家银行整体调整后贷存比较2017年年底下降7个百分点至78%。2018年年初以来银行大额存单发行量的减少推动了批发资金的普遍下降。但是,近几个月来,在更宽松的央行政策推动同业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大额存单发行反弹。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压力犹存而在资产质量方面,相应的指标继续改善,但压力仍存。2018年6月底,上述16家银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从2017年12月底的1.55%下降至1.51%。穆迪方面认为,虽然整体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上述16家银行作为资产质量先行指标的新增不良贷款生成率和新增90天逾期贷款生成率上升幅度较大。2018年6月其新增不良贷款生成率已从2017年12月的0.74%上升至0.91%,同期新增90天逾期贷款生成率则从2017年12月的0.57%上升26个基点至0.84%,这显示出银行体系仍面临贷款拖欠压力,中资银行的信贷成本仍然较高,而资产指标的改善反映其努力削减不良贷款。新增不良贷款生成率和新增90天逾期贷款生成率攀升的同时不良贷款率又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在国内经济面临去杠杆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之下,银行继续努力处置问题贷款。同时需要关注的是,2018年上半年,16家银行中多数银行的净息差扩大,尤其是大型银行以及实力较强的零售银行。这与2016年年底以来市场利率触底以及最近降准之后流动性状况改善的情形一致。但是,随着政策转向更宽松的立场,利率将会再度走低,从而使银行的净息差缩小。不过穆迪方面分析认为,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下降以及信贷成本较高抵消了净息差总体扩大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随着被视为理财产品的银行表外投资转回常规贷款,手续费收入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总体盈利能力指标保持稳定。16家银行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资产收益率为1.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剑兰

东吴证券——银行行业深度报告:海外龙头银行大幅下滑Vs国内核心银行强劲增长「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观点:当前环境下,从一个全球投资经理的视角评估全球主流大型银行,我们认为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中国核心银行投资价值最显著,基本面明显强于海外龙头银行,这涉及到增长空间、信贷成本、资本约束、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本篇报告首先以一季报的财务表现为切入点初步探讨。我们选取富国银行、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摩根大通为海外龙头银行样本,同时根据推荐组合选取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为国内核心银行样本。投资要点疫情冲击之下,海外银行盈利大幅下滑,基本面与国内银行显著背离:一季度富国银行、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摩根大通的盈利分别大幅下滑88.9%、46.5%、50.8%、68.8%,而国内银行业却超预期强劲增长。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平均收入、盈利增速分别达到7.2%、5.5%,所有上市银行均实现盈利正增长,其中核心银行的经营表现尤为卓越,我们持续推荐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及宁波银行,盈利分别增长10.1%、14.8%、5.1%、18.1%。由于银行盈利的底层逻辑是“资产规模*ROA”,盈利同比增长要么来自于资产规模扩张,要么来自于ROA提升,反之亦然,而一季度海外银行大幅下滑的核心原因是ROA大幅下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但海外银行ROA大幅下行,国内银行则保持稳定:实际上,海外龙头银行一季度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富国银行、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摩根大通的总资产分别比期初增长2.8%、13.8%、7.5%、16.8%,平均增速10.2%显著高于国内核心银行的6.3%。但从同比增速角度,由于海外银行此前几个季度扩张缓慢,而国内银行每个季度稳定扩张,因此国内银行的一季度平均总资产同比增速位于10.8%~21%,显著高于海外银行的3.3%~8.7%。这意味着,从盈利同比增长的贡献度来看,国内银行规模扩张的作用更显著(得益于持续积累)。盈利能力方面,海外银行一季度ROA同比大幅下行,富国银行下行111BP至0.13%、摩根大通下行98BP至0.39%,降幅最大。由此得出结论:①海外龙头银行一季度盈利大幅下滑主要受ROA拖累,资产规模的快速扩盘难以抵消ROA波动;②国内核心银行盈利强劲增长完全受资产规模扩张驱动,ROA虽然也同比下行,但幅度有限,资产盈利能力相对稳健。疫情冲击+CECL实施,海外银行减值压力沉重,信贷成本拖累ROA:一季度海外银行高额计提信用减值拖累ROA原因在于:①疫情冲击对未来宏观经济展望造成相当大的不确定性;②海外龙头银行于2020年起执行CECL(即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要求充分考虑资产所在区域的经济展望,并充分预期信贷资产在全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损失,这进一步放大了疫情冲击对信用减值的影响。我们看到,海外银行此前信贷成本相对低于国内银行,这一方面源于更宽松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减轻了减值计提压力,另一方面源于股东对利润的追求(过多计提减值会冲击盈利)。但是,一季度海外银行的年化信贷成本上升数倍,花旗银行突破4%,富国银行、摩根大通也达到1.66%、3.44%,而国内银行仅小幅提升并保持正常水平。CECL框架内,考虑疫情影响,我们判断海外银行全年都将面临高额的减值压力,全年盈利大幅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停止分红派息也会对保险资本等长线投资者造成损失。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国内核心银行当前投资价值明显强于海外龙头银行:1)资产质量方面,海外龙头银行账面不良率较低,富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一季度末分别为0.61%、0.58%、0.59%,汇丰控股相对略高,达到1.4%,国内银行中招商银行不良率持续下行至1.11%低位,但国内核心银行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更严格,至少已将逾期90天+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而海外银行逾期贷款纳入不良的口径普遍更加宽松。2)风险抵补能力方面,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拨备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98%、398%,富国银行183%,汇丰控股则由于不良率相对较高、前期计提拨备较少,拨备覆盖率仅71%,而国内银行近年来持续计提拨备,目前宁波银行、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高达524%、451%,建设银行也达到230%,考虑不良贷款认定口径严苛,国内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显然更强劲。3)更重要的是,国内核心银行流动性覆盖率LCR优于海外银行,流动性风险更可控,同时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更高,在巴塞尔协议III体系内未来额外补充资本的需求更小,这将明显有利于提升股东回报。风险提示:1)疫情冲击造成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2)银行贷款利率下行,存款成本下行困难,净息差快速收窄;3)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受疫情冲击,盈利下滑。来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