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讨论这个英语要不要变成副科的事情,甚至是变成选修的,个人持的不赞同意见,主要理由有以下这6点:第一,一些人说英语没用,可是呢,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在生活中更用不到,所以有用和没用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第二,一些人不喜欢英语,是因为英语不肯用功读,其他科目就会努力吗,也不见的吧,有一些人不喜欢数学,能说数学也不要学吗?但其实很多文科根本是用不到数学的。第三,现在中国要国际化,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那么用到英语的人数是相当之多的,其中也包括了出国旅游。第四,很多人说科学用不到英语,那请问现在高新科技不懂英语可以吗?指望着外国人把他们的文章,资料翻译成汉语吗?有些人说可以通过英语软件,翻译软件,但是这些是完全代替不了的。第五,中考和高考是一种选拔,英语和数学的存在,就是一种筛选,淘汰手段。第六,英语至少在十几年内是不会改变主科地位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都在那里,与其在抱怨,还不如好好学习呢。你不喜欢上清华北大吗?是因为不喜欢吗?只不过是不能把?你不喜欢英语,是因为英语各种不好吗?不是吧,只不过,你不肯用功,学不好英语吧?不管你喜欢不喜欢,150分的英语,就在那里。英语完全可以成为副科。数理化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语文不用说,更有文化继承。英语作为选学科,有特长的学生可以深造,没有特长的可以学另一外语。在外语学习上,反对独大。大家应该都知道鲁迅笔下有个孔乙己,专长研究茴香豆有几种写法,但其实那没什么用。现在的英语一些考题恰恰就是茴香豆花,因为套着英语的外皮,让人不易察觉。一些意思相近的语法、词汇,让学生选一个最正确的,连老外都搞晕。学生花大量精力钻研这类考题,与孔乙己研究四个茴香豆有何区别?你没看教育部的新闻?以后要逐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占分比,英语150分的地位快保不住了,恐怕以后会变成100分了!必须让高中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50%的人上不了高中,这么小就不再有啥理想,要去学谋生的技能了,去上技校,这种教育制度只会耽误一代又一代人,必须尽快改啊!有些人连初中都读不下去,还让读高中?教育并不是每个阶段都适合吃大锅饭。第二有些人动不动就说学制不合适,孩子的智力是发育了,但是各学科的难度其实也加深了,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也多了,而且更可怕的是以后面临的竞争也变大了,所以要更充分地去给时间去学习。第三与其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不如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才更合适。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信息有误,或侵犯到您的隐私,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翻译/观察者网马力】今年初,特蕾莎·梅(Theresa May)首相参加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主办的“非凡英语”(English is Great)活动的启动仪式。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中国人对英语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活动的名字也许听起来有点像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名声不佳的“使美国重返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不过起这样的名字并非毫无根据。英语在全球从未像今天这样普及,而且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其他语言可以与英语相比。所有母语非英语的主要大国都认识到,英语是其国民应该掌握的第一外语,这门语言在全球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认定,全球能讲英语的人口已达17.5亿,几乎占到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所有中小学都教授英语课程,中国人可以在学校里从零学习这门语言。而在欧洲,英语是欧盟的官方工作语言。在媒体行业,法国24新闻台(France 24)用英语播放的节目时长甚至超过了其法语节目。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每一架飞机上的飞行员和每一座机场的控制塔台都通用英语。 此外,英语还可以帮助某些国家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威信。例如,14年前,蒙古国(这个国家历史上从未与任何一个英语国家有过深入交往——原注)总理就宣布在其国内所有学校以英语课程取代俄语课程,目的在于将乌兰巴托发展为国际呼叫中心。在俄罗斯,每六个俄国人中就有一人能讲英语。很显然,作为语言工具,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们的第一选择,而且这种选择与其对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政治态度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远远超过了当年大英帝国的势力圈或美国后院的范围),对英语全球通用语言地位的广泛认可距今不过才一个世纪。准确地说,英语扮演这一角色是从1919年《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为《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战败的同盟国之间签订的一份和约,其主要目的在于惩罚和削弱德国——观察者网注)签订的那一刻开始的。为了体现对美国的尊重,《凡尔赛和约》的正式文本是用英语书写的,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用英语书写的国际条约。令我们内心颇感矛盾的是,虽然这份和约标志着英语地位的崛起,但它同时也意味着作为英语发源地的大不列颠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如果仅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英国是幸运的,继承其地位的是远在北美大陆同样讲英语的表亲。通常那种政治崛起与其语言崛起之间的时间差由于英美两国都讲英语得以避免了。即便当大不列颠在经济领域也开始出现衰落迹象时,各国人民对英语的巨大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长期以来非同寻常的地位。从上世纪2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在美元逐渐取代英镑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过程中,美国在贸易、工程、通信、采矿、媒体、科学和金融等各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散。随后在本世纪初,发源自美国硅谷的数字革命和信息革命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一切都对最初由英国确立的英语世界地位的进一步巩固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随着美国软实力和美式文化在全世界获得进一步的影响力,这一地位的巅峰其实应该在未来某一刻才出现。我们意识到,与美国影响力直接相关的英语影响力的增长已显露疲态。在当下的这个新世纪,南美、非洲,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数字已经比美国高得多(更不必提与英国和欧盟相比了)。在世界历史上,当下的确是个非常时刻。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英语的全球通用语言地位对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来说真的是一种优势吗?英语未来还能够长期保持目前这样的优势地位吗?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来说,语言带来的某些优势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天然掌握着全球最重要的语言工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各领域的重要信息;对于那些高学历而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来说,他们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更高。此外,当母语非英语的人们希望挤进讲英语的精英圈子的时候,我们这些天生就会讲英语的人还可以从中找到赚钱的机会。仅仅在英国,英语教学产业的市场规模就已高达20亿英镑,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30亿英镑。全球英语出版市场规模也十分庞大,仅2015年英国就出口了价值高达14亿英镑的英语图书。其实,英语的这一崇高地位是英国历史上曾获得的全球主导地位的副产品,就如同格林威治时间那样。亚洲国家也好、美洲国家也好,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都需要按照我们的格林威治时间来进行。不过,当一门语言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之时,我们欲长期维持在这门语言上的优势是很难的。如今,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仅仅与英国或美国保持着某种历史关联,熟练掌握这一交流工具不再是母语为英语者的特权。由于英语影响力在全世界的扩散是一种自发的、未受到任何人为推动的现象,而且这门语言还被很多人称为“代表自由的语言”,鲜有人相信英语在全球的影响力会有衰落的一天。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一种语言的衰落并非十分罕见的事情。的确,一种语言的跨国通用语言(lingua franca)地位一旦得到确立,这种语言在人们心中会自动被某种光环笼罩。不过,当政治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时,这一光环也是很难维持长久的。目前,这种变化显然正在发生。所以,人们自然会认为,当中国、印度或巴西等新兴强国在经济、政治(甚至也很可能在军事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之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影响力也会相应在希望与之进行贸易的外国人群体中(以及更广大的人群中)获得提升。不过,这两个过程之间的时间差还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中国获得优势地位,那么可以想象,届时全世界都会对亚当·斯密(Adam Smith)自由市场理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不再那么笃信不疑了。如果是其他国家最终取代美国,那么结果就会变得更加复杂,也许伊斯兰教、佛教或印度教传统会随之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此外,不断进步的翻译技术很可能将消除人们之间的语言隔阂,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将有所淡化。无论形势最终如何发展,当下这种英语的绝对统治地位都很难再维持下去了。类似的事情在17世纪就曾发生过。当时新晋全球性霸权国家法国为法语赢得了优势地位(法语与启蒙运动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维持该地位长达15个世纪之久的拉丁语荣耀不再。19世纪,在一些亚洲地区,波斯语的主导地位被闯入的俄国人和英国人废黜。而在那之前的800年里,波斯语一直是亚洲穆斯林人口在文化、贸易和政治等领域的通用语言。对于英语来说,当下的主导地位很有可能就是这门语言所能达到的巅峰了。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的荣耀维持了几个世纪,与拉丁语和波斯语相比可以说不过是“昙花一现”(a flash in the pan)。按照目前的趋势,英语地位衰落的时间轨迹很有可能与中国政治经济地位崛起的时间轨迹相重合,而中国人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我们应该认识到,中文也是一门非凡的语言(Chinese,too,is great)。下面是读者在这篇文章后的留言,观察者网选取部分翻译如下,仅供参考:MeanAsCustard:“所以,人们自然会认为,当中国、印度或巴西等新兴强国在经济、政治(甚至也很可能在军事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之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影响力也会相应在希望与之进行贸易的外国人群体中(以及更广大的人群中)获得提升”——还记得当年日本想买下全世界而我们大家都不得不吃寿司的那个年代吗?那并未真得发生(当然寿司还是吃了)。在我们谈论中国成为全球主导国家这个话题之前,我倒是想看一看,当陷入经济衰退时,这个国家会靠什么扛过去。此外,由于缺乏字母系统,将非中文的专有名词和概念翻译成汉字形式是很困难的。更进一步说,商务用语与在大街上聊天是不同的,全球商务人士有自己的文化,这种商务文化与某个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大。Robert_Hughes_88回复MeanAsCustard:继上世纪80年代的日语热和此前的法语热之后,最近在纽约和英国的一些私立学校里,那些傲慢的、自视甚高的家长们又开始对中文着迷了,他们把自己路还走不稳的孩子送进中文课堂,希望孩子们能沉浸在汉语普通话的环境里。以后当新的此类外语出现时,这一波中文热潮也会降温的。那些家长认为,当孩子们长大后,掌握汉语将赋予他们优势——其实除了能用中文点菜,再也不会有其他优势。原因很简单,雇佣中国人很便宜,而且与雇佣外国译员相比,中国人也会更信任自己的译员。中国的确会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经济体,不过中国人进行国际交往时还是会使用英语的。Aguazul回复Robert_Hughes_88: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讲作者去中国硅谷寻找电子零件的经过,当时他们仅靠手机上的自动翻译软件就完成了任务,不过掌握一些中文还是非常有用的。中国已经在这一技术领域处于主导地位了,如果中国也主导其他领域该怎么办呢?能够以近乎母语那样的熟练程度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是非常有利的。在采购电子产品时,他们有一位常驻美国的母语为汉语的译员随行,负责与当地工厂之间的沟通。我们越与中国人一起共事,掌握他们的语言就越有必要。此外,从哲学和艺术角度来说,学习中文也是有用的,中国古代有许多此类典籍。学习中文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语言组织方式和思维方式,萨丕尔和沃尔夫曾提到过那些理论(根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观察者网注)。我有空的时候也在学习中文。如果我发现本地有不错的中文课程,我也肯定会把孩子送去学习。我能讲流利的西班牙语,法语也能凑合着用一下,此外我还能看懂浅易的德语。我喜欢法语,法语尤其在艺术领域很有用,此外去法国和摩洛哥时法语也能派上用场。我认为我的孩子可以将中文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而且一定要有时间把它学到非常流利的水平才行。Markmarkmark56:作为一个爱尔兰人,我发现下面这句话很有意思:“由于英语影响力在全世界的扩散是一种自发的、未受到任何人为推动的现象,而且这门语言还被很多人称为‘代表自由的语言’,鲜有人相信英语在全球的影响力会有衰落的一天”。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从都铎王朝开始,直到1922年才宣告结束。爱尔兰语和爱尔兰的盖尔文化遭到了很大破坏,爱尔兰变得更加“英国”了,英国人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成功了,我们几乎都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降临到爱尔兰头上的悲剧之一就是英语在这个国家的普及。Cadnodwydroed:英语享有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地位,因为它是美国的官方语言,而不是因为它是联合王国(UK)的主要语言。distefano111:我女儿16岁时曾在巴黎的一家旅馆里遇见几个美国小伙子,那几个美国小伙见我女儿能讲英语十分吃惊。我女儿不得不向他们解释——英语是英格兰人的语言。JeanEmarre:“所以,人们自然会认为,当中国、印度或巴西等新兴强国在经济、政治(甚至也很可能在军事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之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影响力也会相应在希望与之进行贸易的外国人群体中(以及更广大的人群中)获得提升”——巴西是一个很棒的国家,巴西人是一个很棒的民族,不过几乎没有迹象显示这个国家正在从政治层面崛起,而且令人遗憾的是,巴西经济如今也是一团糟。据我与巴西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很为自己不尚武的传统感到自豪,而且他们历史上从未卷入过战争。StonerKommentariat回复JeanEmarre:我也想不起几场有巴西参加的战争。Maquisarde:下面提出一个问题:是否有可能用拼音取代中国的表意文字体系呢?据说所有中国孩子在学校里都要学习拼音,在输入文字时,中国人先输入代表某个汉字的拼音,然后再从所有符合该拼音的汉字中选择正确的汉字,那么使用表意汉字的现实意义到底在哪呢?当然,汉字很有魅力,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可汉字也给外国人学习汉语制造了障碍。更大的问题在于,汉字让很多中国人自己都很难具备良好的中文书写能力。RECEIVE3:19世纪,法国将霸权交到英国手中;20世纪,英国将霸权交到德国和美国手中。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体现了上述各国语言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特征。英语是第一门全球性语言,因为当时崛起的德国所使用的德语也具有与英语相似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而且荷兰人和北欧人也都能很容易地学会英语。更进一步来说,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实际上,所有的英语电影、英语流行歌曲、英语电视剧都作为全球文化背景发挥了英语教材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先从听说入手来学习英语。可如果人们从零开始学习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话,初学者往往要先从阅读开始。soundofthesuburbs:首先进入市场的生产商一般都享有巨大的优势。全球化是在英语享有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席卷全世界的。英语失去这种先发优势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在做出判断时,永远都不要使用“永远”这个词。Delcomusic:虽然中国在商业上正日益主导这个世界,可认为中文正在逐渐侵蚀英语的统治地位,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其原因主要在于,中文这种语言实在是太复杂了。如果一定要说出英语的替代者的话,我认为结合英语和西班牙语特点的一种混合语言将有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英语是截至目前最容易学习的国际语言,因为英语单词没有阴阳性的区别,动词词形变化也非常简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当今这个网络作用日益重要的世界上,作为一门真正的国际语言,英语是很难被其他语言取代的。frenegonde回复Delcomusic:其实动词词形变化没那么简单。很多英语动词只有在单数第三人称会有词形变化,一般过去式变化也很简单,不过当用到现在完成时以及动词短语时,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Oldvaluesandnewones回复Delcomusic:中文不太可能在非华人社会里削弱英语的地位。不过,随着中国控制越来越多国家的市场,随着中国人大批涌入那些市场,英语的重要性难免会有所降低。SiberianNights回复Delcomusic:其实“语言难度”这个概念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从语言的分类来说,英语属于那种“分析性”的语言,因为英语单词词尾的屈折变化不多,英语动词的变化形式也不多。中文在这方面分析性更加明显,中文里甚至没有时态变化,英语中的动词组合句式(例如will have been learning……)的功能在中文里面是通过副词的使用来实现的。当然,英语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这么操作。比如说,在表达未来时态时,不用will,而是用‘to be on the point of’或‘to be about to’这样的句式。语言学习难度这个概念只是当某种语言被当作外语来学习时才有意义。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1929年出生在法国巴黎,出生后习得德语、英语和法语三门语言作为母语。曾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和日内瓦大学,教授比较文学,提出了重要的“翻译四步骤”理论——观察者网注)曾在他的《巴别塔之后》中提到,"仅会讲一种语言的人实际上不过是一个严重的本体论孤独症患者"。laoxing07: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其论点简直不知所云。首先,咱们应该把语言和文化区分开来。语言是人类首先会使用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很显然,在商业、教育和旅行等领域,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语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人甚至来自同一国家的两个人只能通过英语来交谈,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目前在中国做英语老师,以中国当前英语教学的情况来判断,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讲英语的国家!有的中国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在日间托儿所开始学习英语了,而其他的中国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也开始学了。作者说:“中文也是一门非凡的语言”。不过,除非中国人放弃他们那套陈旧、原始的汉字书写体系,转而强调拼音的使用(中国学生实际上在学校里要学习拼音和汉字两套中文书写体系),世界上其他国家就绝不会接受书写的中文(即便在中国国内,很多讲方言的人们之间也很难互相沟通)。去年秋天我第一次去了菲律宾(那个国家和当地人都很不错),我很惊讶地发现菲律宾人普遍都能讲英语,即便在很偏远的小岛上的三轮车夫也能讲英语。英语的使用范围正在扩大,而不是在缩小。wbarnim回复laoxing07:在泰国,当地人正在避开英语,转而学习汉语(他们连汉字也是一起学的)。这一变化是在旅游业影响下发生的,去泰国旅游的中国人比西方人要多。另外,避开英语的原因还在于大多数西方游客的母语并非英语,而学习俄语、德语或法语对于从事旅游业的人来说也是一项技能。当然,英语的影响力仍然强大。不过至少在泰国,人们在学习外语时对语种选择的态度在变得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局限在英语一门外语。Nasporran:英语20年前就已经达到巅峰了。此后大家所讲的、所写的英语开始变得干瘪,用词越来越符号化,人们的交谈用语(而非交谈的内容)也变得不知所云。如今中国在向我们提供核电,脱欧之后我们将会变成他们的附庸。看起来,他们的语言的确有可能取代我们的英语。SiberianNights:英语的巅峰地位?过几百年再说吧。即便本文作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的观点是基于正确的见解,即当下英语的地位实际上来自其早先优势的延迟效应,而这种优势如今显然正在流失当中。咱们还是从“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Kardashev Civilisation Scale,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1964年提出的一种用来衡量一个文明先进程度的方法,文明等级划分以一个文明能够用来与外星通讯交流的能量的多少为基础。也就是说能用大量能量与外界沟通的行星才可以被纳入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观察者网注)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吧。第一级文明,可以利用本行星的能源;第二级文明,可以利用整个行星系统的能源;第三级文明,可以利用整个银河系的能源。从英语的扩散程度来看,2018年的人类可以达到0.7级。英语是人类在月球上唯一讲过的语言,英语也将是人类在火星上使用的第一种语言。如果我们坚持同一个操作系统(这里我是指英语这门语言而不是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达到更高级别的“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并非难事。不过这种预言其实并没有将另外几个因素纳入考虑。英语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国际语言,航海活动是重要的推手。几百年前,英语在现代世界形成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这种国际语言的地位。与喜欢固守自己土地的中国人不同,英国人喜欢全世界四处闯荡。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英语交流,而这四分之一能讲英语的人是散布在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口数量的确超过以英文为母语的人口数量,不过中文在全球的渗透能力还是远远不及英文。在罗马帝国崩溃1000年之后,拉丁语才失去学术界通用语言的地位。用不了100年,这个世界在政治和经济上将不再以英美为核心。不过,强大的惯性将确保英语在很长时间里继续维持其影响力,而且仅从实用角度来看也是如此。英国人1947年离开了印度,不过在这个有500种方言的国家里,英语还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印度仍然离不开英语。BigStateConservative:你的文章总的来说很有意思,不过存在两处严重错误。"不断进步的翻译科技很可能将消除人们之间的语言隔阂,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将有所淡化"——这句话是你的回答,这个回答是没问题的。未来将很少有甚至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一门外语了。虽然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略为粗糙,不过中国的翻译技术已经可以将英语口语翻译成中文口语或书面语了,反过来也没问题。按一下手机上的按钮,用英文说“我在这里开个会”,马上,虽然不标准但完全能够理解的书面或语音中文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或扬声器里。只需拍下照片,它就能将中文路标和中文菜单翻译成英文。你只是问错了问题。英语的影响力是否已达顶点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人类未来是否还有必要学习一门外语,相信届时机器人已经可以毫无差错地在不同语言之间翻译了。目前,此类翻译技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遇到过于口语化的表达以及习语时便会卡壳。即便很初级水平的中文文章,机器往往都是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翻译的,结果所得到的英文译文读起来经常是生硬的。可是聪明的人类已经发明了无人驾驶地铁系统,我们发明出完美的翻译机器人并非没有可能。“南美、非洲,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数字已经比美国高得多(更不必提与英国和欧盟相比了)”——天哪,这就是百分比误区。在2010年到2016年之间,埃塞俄比亚的人均GDP增长了50%。在冰岛,同一时期,它的人均GDP仅增长了16%。我在这里说了什么?我不过是在说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增速比冰岛快。不过等等,50%对埃塞俄比亚意味着什么?16%对冰岛又意味着什么?埃塞俄比亚的人均GDP从2010年的341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511美元,共增加了170美元。冰岛的人均GDP从2010年的41676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48442美元,共增加了6765美元。在这一时期,冰岛人的财富增加规模是埃塞俄比亚人的近40倍。这就是所谓的百分比误区。仅使用百分比(或者用你所谓的“增速”)会导致你得出错误而荒唐的结论。TheSadMafioso回复BigStateConservative:不只是百分比误区的问题。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与成熟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相比是有问题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速是相对容易的,有两个原因:一是起点很低,二是在这一阶段大量廉价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不过当渡过早期发展阶段之后,这两个有利因素都会弱化。在语言方面,的确,我也认为距离能翻译所有语言的手机应用的问世不会太遥远了。Byrhtnoth:如果说英语的世界地位已经到达巅峰,那么咱们最后应该以鞠躬谢幕。讲英语的民主国家曾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积极贡献。Sowester回复Byrhtnoth:如果你问一个印度人、非洲人、北美印第安人或澳大利亚土著人怎么看这个问题,你会得到不同的答案。LastOfThePelicans回复Sowester:的确。不过当你向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如果希望能被自己部落以外的人听懂的话,会讲什么语言呢?当然是讲英语。别指望人们很快学会用蹩脚的汉语讲话。Maharaja Brovinda Singh:一门充满大量不规则现象的语言不应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与英文相反,中文是非常优美的、富有规则的,而且几乎没有语法,中文在这个世纪应该很有希望。AnInconvenientTruth:当互联网开始接管世界的时候,英语是互联网上具有统治地位的语言,因此英语将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dan brown:作者的观点也许有道理。不过我认为,英语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语言,考虑到今天人类的技术水平,这将确保英语不会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很快从卓越地位上跌落下来。TheSadMafioso回复dan brown:也许人们不再每天使用拉丁语和经典的希腊语了,不过看看英语中有多少来自这两种语言的词汇吧。你是正确的,英语不会很快衰落。在决定一种语言的地位时,除了经济实力,文化实力也同样重要。英语电影、电视节目和流行音乐仍在全世界占据着主流地位。Sowester:讲中文的人口一直以来就比讲英文的人口多。在南美(还有法国),只会讲英语是行不通的。可那又能怎么样呢?也许,只有当那些只会讲英语的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寸步难行的时候,他们才能够从“观察这个世界只存在一个视角”的幻觉中清醒过来。eidos3:不过,英语的渗透力是无可比拟的,这一点其他语言很难做到。我看不到中文有可能接近英语的渗透水平,更不必提印地语和其他语言了。英语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全球通用语言的地位。graun回复eidos3:“英语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全球通用语言的地位”——当英语地位受到挑战的时候,机器翻译所达到的水平和速度都将使学习任何通用语言是多余的。你的手机、智能眼镜或脑植入芯片将能够自动翻译所有语言,而且很可能还会将所有对话记录下来。JackCade1420回复eidos3:《卫报》以及那些反英、反美的留言者肯定都对你的这个想法恨之入骨,这太好了!Hugh Mad回复eidos3:英语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全球通用语言,它受到席卷全球的美式文化很大影响。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的影响力都不会下降。galactikus回复eidos3:你说的的确有道理,不过即便不从语言历史角度来看,我认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也将到达一个十字路口。长期以来,能讲流利的英语一直是一种优势,但未来这种优势不会那么明显了。很多有学历的人能讲不错的英语,有时候没什么学历的人也会讲,世界各地的人很多都会讲英语。你看到(比如说在商务会议上)外国人用英语愉快地交谈,不过当情况允许,他们会转而使用其他语言,那些只会讲英语的人就被阻隔在谈话的具体细节之外了。所以说,英语的确处于主导地位,不过能讲双语(甚至三门语言)的人才能在今天更好地抓住机会。Helice:学习一门外语的好处可不只是能够用外语交流那么简单。当你掌握一门外语时,你就能够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讲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你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译广告词,因为那些用词的含义是微妙的,可能在暗示着什么,而那些用词第一眼看上去也许只能做一种理解。一家德国公司曾宣称他们的服务十分有竞争力,在德语里面意思就是他们值得顾客信任,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过遗憾的是,在翻译成另一种目标语言之后,虽然意思表面上看没有变化,但所使用的语句实际上是在向广告受众暗示,他们的服务质量有可疑之处,因为强调自己的优势在广告受众听起来是不自然的(虽然人们期望德国公司有过硬的服务质量,但除非你想掩饰什么,其实没有必要特别提及这一点)。由于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一整套文化心理基础,机器翻译技术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解决此类问题。gadfly1000:也许,这个“巅峰”来的正是时候。英国人正在毁掉自己的语言。《卫报》读者们,我是说那种“正式”的英式英语,就像BBC使用的那样的英式英语。英语正在走向堕落,在一些小的方面,比如说在周围有很多物体时误用between来代替among,虚拟语气几乎没人再用了,还有就是为了政治正确到处乱用代词(a woman should take care of THEMSELVES)。的确,到了我们该放手的时候了。GalahadThreepwood:很多英国人在英语地位这件事情上的心态是非常自鸣得意的。其实,能够讲至少一门外语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不仅仅为了交流,我们还能借此深入了解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我最近在柏林待了几天,发现无论在哪个行业,几乎每个柏林年轻人都能够讲非常流利的英语,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几乎没有口音,这令我内心非常愧疚。我决定把原来学过的法语重新捡起来,40年前我出于懒惰在法语学习上半途而废了,我后来还学过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我们英国人在学外语这件事情上做得的确不好。自杰罗姆.K.杰罗姆(Jerome K.Jerome,1859-1927,英国现代最杰出的幽默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观察者网注)一个世纪前在他的小说中植入了一段对英国外语教学制度的抨击之后,100年来情况几乎没有什么改观。而且,看起来似乎我们英国人连教英语都不如其他国家教得好,你还能指望什么呢?jb23g11回复GalahadThreepwood:我们的确应该改善英国学校里的外语教学,不过,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受到一种外语的强烈文化影响,就像欧洲人受到英语的影响那样,我想我们英国人也是能够讲好外语的。MichaelRB回复GalahadThreepwood:我们英国人没必要讲外语,也没必要在英国的学校里教授外语。原因在于:第一,英语是全世界大多数地方的通用语言;第二,我们有讲各种外语的移民,会讲外语也有助于他们找到工作。今天走在上班路上我就听到十几种外语。如果我们需要某种商业外语人才,从国外引进就是了,那些难民、政治避难申请者或经济移民都是可以利用的。当政府操作这些事情的时候,英国人是不会有异议的,只要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下。MisterPolly回复GalahadThreepwood:学会另一种语言当然有好处,不过对我们这些母语就是英语的人们来说,感受不到去学外语的必要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欧洲人一般都不得不掌握英语,而且他们欧洲人每天都有机会接触英语,比我们接触欧洲语言的机会要多得多。Busch回复GalahadThreepwood:我曾在德国的一个商务会议上见到德国人对中国人讲英语,而且非常流利。看起来他们学会英语还是很有用的。lequack:无论何时,当报纸标题以问号结尾的时候,答案永远都是“否”。本文遗落了几个关键要点。1、英语不仅在人际交流方面是国际通用语言,它还是科技领域的通用语言,而且这一角色在未来会更加强化;2、那些对美国文化主导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并没有自己的全球主导性语言(其实所谓美国衰落是被夸大了)。汉语普通话或者广东话能取代英语吗?印地语或德拉威语能吗?3、过去当其他语言享有主导地位时,讲那种语言不过是一种阶级身份的标志。而英语却不同。在全球化时代里英语的主导地位以及教育的发展意味着英语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leadballoon:在科技领域,英语的影响力的确是强大的。当今在各个专业领域,英语无处不在,就像1000年前拉丁语在宗教领域中无处不在一样。牛顿用拉丁语写作,爱因斯坦用德语,居里夫人用法语。而今天,德国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都更多地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论文。在学术期刊上,荷兰语和意大利语几乎已经消失了。绝大多数科技和医疗领域的术语都是英语词汇,当然这些英语词汇通常来自拉丁语或希腊语,不过那些论文、方法论和结论部分都是用英语写成的。即便论文并非用英语撰写,但开头的文献摘要部分一定是英语的。如此多的变化都是在过去20年里发生的。计算机编程和宏指令几乎全部都是英语的,如果你看到有其他语言词汇,一定是同义名词,底层词汇都是英语的。在网页上,我们可以读到其他语言的字符,不过在后台,使用的其实都是英语术语和缩写。贸易文件、旅行预定……这些几乎都是用英语操作的。也许英语的地位不会像拉丁语那样持久,不过在未来几十年里,编程者的语言仍将是英语。supermollusc:我曾在俄罗斯国内和前苏联国家多地旅行,很难相信有六分之一的俄罗斯人能讲英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也许可以,不过当你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如果只会讲英语的话,那绝对是一种冒险,很快就会遇到问题。另外,我几年前还去过位于中国西北的乌鲁木齐市,我讲不了几句中文,不过那里很多人由于贸易关系都能讲俄语。我刚从意大利回来,在罗马的部分意大利人能讲一点英语,但大多数人都讲不了,虽然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guardianistaleeds:当自由主义的世界被全球化席卷之后,每一个领域似乎都在走向垄断(我知道中国并非如此,中国是个执子的棋手),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我能够想象,英语和汉语普通话将成为全球两大主导性语言,因为地球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在未来百年里是讲这两种语言的。HawkerBot:“中文”并非一种语言,而是几种相关但差异很大的语言共用的一套书写系统。比如说,讲普通话的人听不懂粤语,也听不懂吴语。互联网促进了普通话的传播,不过认为一种中文将取代英文的想法是十分不切实际的。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结果就是一种汉语方言能在全中国通行无阻。jixiang回复HawkerBot:愚蠢的言论。每一个国家,包括英国在内,最初都是有很多方言的,最后会有一种方言获得官方认可并占据主导地位。Ringstone回复HawkerBot:“汉语”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它是有声调的,声调不同,意思就会变得完全不同。我曾有讲粤语的中国朋友,他们喜欢开我的玩笑。对于母语中不存在声调的人来说,声调不仅难以发出,甚至最初听起来都是难以辨认的。我想,应该是我们的耳朵没有调试好,无法适应有声调的语言。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外交部门要求其员工在24到30个星期内学会流利的欧洲语言,而学习汉语却放宽到88个星期。Sikandarji:关于本文作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在文中的说法,我提出一点质疑:拉丁语、波斯语和法语其实是作为精英语言崛起和衰落的。这里所说的“精英”,其实是非常小的一个群体,小到几乎就是那群可以用那种语言读写的人。自9世纪、10世纪之后,几乎就不再有人以拉丁语为母语了,而以波斯语为母语的人则分布范围更广,不仅在当今的伊朗,即便中亚和印度北部一些地区也通行波斯语。不过,波斯语和法语在地理上的流行范围与今天的英语相比还是小得多。正如本文作者提到的,当今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能使用英语交流,在整个北美洲、大洋洲,甚至在印度的一些族群,英语都是当地人的第一语言,这样的大面积普及是前所未有的。此前最接近这一普及程度的语言应该是西班牙语,与英语相似,西班牙语也是在殖民扩张过程中获得普及的,也是在殖民地比在其祖国有更多使用者。虽然其渗透程度无法与英语相比,但在西班牙帝国崩溃200年之后的今天,西班牙语仍然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法语也是如此,不过并非体现在17、18世纪法语作为欧洲精英群体通用语言的地位上,而是体现在遗留在非洲法语国家的帝国遗产上。俄语在前苏联也扮演了相似的角色。这些语言都是可供跨区域交流使用的通用语言(如同中文某种程度上在东南亚地区所发挥的作用那样)。在全球普及程度方面,没有语言能和英语相比,而英语的普及过程与全世界第一次大规模读写能力的普及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尚无先例能够告诉我们当下的全球语言状况未来将如何演进。我个人认为,英语的主导地位将会延续下去,尤其是考虑到英语最有可能的继任者汉语的一些特点。汉字系统作为汉语的书写体系最初是为那些精英设计的,甚至以之为母语的人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掌握;另外汉语发音的四个声调对于外国人来说也难度极大。除了历史因素,英语本身其实也有着诸多优势。虽然英语单词的拼写一直以来是一大挑战(经常有单词好像故意要与其发音不一致似的),不过英语的词汇非常丰富,而且其语法甚至与大多数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也是非常简单的。如果说英语可能被某种语言取代的话,我想最可能的继任者应该是西班牙语,而且应该是发生在美国,不过这听起来还是十分令人难以置信的。总地来说,我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语言在全世界的地位与该语言所属国家的实力的兴衰有关,这一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波斯语的重要地位与具体哪个民族统治伊朗关系不大,而拉丁语的主导性并非依赖于苟延残喘的罗马帝国,这一切要在文化优越性中寻求答案。如今,英语的优势在于,它具备文化优越性、极高的全球普及率、以之为母语的大量人口、将其列为第二语言的众多国家、而且还有数亿人口能够像讲母语一样讲英语。在今天这个数字社会,英语的优势地位会更加稳固。我看不出英语地位近期会有遭到削弱的可能。当然,讲英语的人,尤其是英国人,偶尔努力学习一下别人的语言也是不错的。pbendall回复Sikandarji:中文可以用拼音书写,而且中文的语法甚至比英文还简单,中文词语没有词尾变化,中文里也没有时态。machiajelly:我最近去了印度,当地一份报纸刊载了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为道路指示牌增加外语译文,以方便外国人,语种有法语、德语、汉语,我记得还有日语。我最初的反应是“英语呢?”……随后我才意识到,英语在印度是不被视为外语的。ID6902426:越南语和土耳其语都采用了拉丁字母体系。中文有如此多十分难记的汉字,这样的语言怎么可能在世界上普及呢?推动中文在世界上普及时,汉字是最大的问题。thewolk:从绝对影响来说,英语的确非常厉害。不过相对来说,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从普及人口的角度看其覆盖面是非常窄的。全世界95%的人口,其母语并非英语。由于全世界有4000多种语言,正是这种语言在全球人口中的分散性使英语获得了优势。更进一步来说,其实英语非常符合“领先不利原理”(the law of the handicap of a head start,荷兰历史学家简·罗梅恩1937年在其著作《进步辩证法》中提出,在某一情境中,从长远来看,最初的领先地位很有可能蕴含着对取得最终胜利不利的因素——观察者网注)所阐明的道理。自鸣得意是最经常出现的问题。永远不要低估一门语言自我封闭、画地为牢的程度,它会无形中把自己与其他异质文化隔离开来。Jakesvic:我想,当中国历史学家书写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帝国的历史时,我们会被自己的残暴震惊的。也许,中国人书写的历史会比我们自己写的更客观些。Brynus回复Jakesvic:那中国人得用英语写,我们才能看懂。JustDoWhatWorks回复Jakesvic:还是别傻了。实际上,当代英美修正主义历史学家们所写的历史著作都是非常具有自我批判性的。在英国和美国历史领域,表达“集体罪行”或“原罪”观点甚至是颇为时髦的。而且,他们还嫌自己写得不够快呢!Jakesvic回复Brynus:用哪种语言写问题不大,关键是中国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新鲜的观点。毫无疑问,《每日邮报》肯定会对中国人这种“重新解释历史的骇人听闻的行径”展开报道的。SlumVictim:此文作者应该没读过历史吧。在英格兰,法语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一种精英语言。不过,那些讲法语的贵族所雇佣的喂养自己下一代的乳母却都是讲英语的。基本上,整个英格兰社会都是讲英语的,只有那些上层的征服者们才讲法语。与法国之间的冲突使两个民族国家得以形成,而为了保住权力,那些讲法语的精英分子不得不改换语言。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门语言(法语)因为最初不够普及而衰落。而从表面看起来,法语衰落的原因在于英格兰的当权者们开始讲英语。今天,由于新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全世界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能懂一点英语。如果你能教英语,你就能在中国以及很多国家找到一份工作;很多小国家都在信息大潮的冲击面前试图保护自己的本土语言,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背后都是有道理的。曾有人对我说,在欧洲的商务活动中,德语正变得越来越强势,而英语的地位在下降,这里面应该有政治因素在发挥影响,在欧洲日常社会生活中,英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Kishorganj:本文自我标榜是一篇关于语言的文章,不过却忽视了最明显的一项事实:一门语言作为全球通用语的地位是建立在其沟通交流工具的价值之上的,而这一地位的延续与讲这种语言的建立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帝国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密切。一种全球通用语言的崛起虽然与其祖国有关,但该全球语言的寿命长短却主要看其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一些技术性特点。也就是说,当最初散播该语言的帝国走向衰亡之后,这种语言在全球的使用仍然可以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讲,英语是幸运的,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如此。事实上,英语是尤其幸运的,原因在于,虽然英语有其怪异之处,不过它的表达效率极高。例如,英语名词没有屈折变化,也没有阴阳两性的区别。“你”这个词也不存在给社交活动带来困扰的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区分。更进一步来说,英语本身的杂交身份(英语中有很多源自德语和法语的词汇)使其表达具有了独特的丰富性,而且还形成了一种既粗俗直接又精确严谨的略为矛盾的特征。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曾指出,中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中文也将在语言领域享有同样的地位。原因很简单,中文太难了,尤其是中文的书写,更是难上加难。我想指出一点,十分有趣,就是虽然从公元800年到公元1800年中国是个世界性的强国,但中国人的语言却并未在其国门之外获得大范围普及(当然,海外华人社区除外,中国人在海外还是讲中文的),即便在朝鲜、越南、缅甸等中国的“朝贡国”(tribute states),汉语也从未在当地普及开来。Irkutsk2000:中文要想成为下一个全球通用语言,就必须拼音化,这是唯一的选择(越南已经先行一步了)。不过在我看来,这是绝无可能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和历史有着非常强烈的自豪感,难怪他们将自己称为“zhongguo”——“中央之国”。E1975回复Irkutsk2000:“难怪他们将自己称为‘zhongguo’——‘中央之国’”——你这一表述的问题在于,中国人并不一定将自己的国家称为“zhongguo”,而是“中国”。中文中存在大量同音异义或异音同义的汉字和词语,所以汉字非常重要,你所使用的汉字(而不是发音)决定了你真正在使用哪个词语。“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和历史有着非常强烈的自豪感”——你这个说法是符合现状的,但历史上并非一直如此。在20世纪早期的“五四运动”期间,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和中文都曾被视为阻碍国家发展的因素。今天中国人所使用的(以白话而非经典的中国古文为基础)的书面语就是从那个时代发展起来的。在文革期间,很多传统的东西都遭到了破坏,该国大量文化遗产惨遭毁灭。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群体中开始流行一种思潮,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视为毫无价值、行将就木的东西,他们认为将这种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观点推而广之可以帮助中国追赶西方和日本(请谷歌“河殇”)。当下的情况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不过对我们预见未来也帮助不大。Tim Johnson:作者在这里不过是重复他在《最后的全球通用语》一书中的观点罢了,他在那本书中叙述了各种语言全球地位的起伏变动情况。刚读那本书时,我就不太赞同作者的论述,如今更是如此。与该书预言英语的衰落不同,我认为我们应该将英语视为世界上第一种超级语言。英语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球通用,而英语的词汇和文本仅在数量上来说就是其他语言所无法相比的。英语的这些特点会赋予任何英语学习者以极大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在未来将获得进一步巩固。此外,除了数量优势,英语语法继承了介于法语和古英语之间的克里奥尔语的特点,非常简洁实用,而且其书写形式也是简洁易懂的。从使用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角度来看,汉语也许是英语作为全球语言最有可能的继任者,不过汉语的书写体系对外国人来说将是很大的障碍。由于英国和美国已经接受了自己江河日下的未来趋势,这两个国家似乎正在非常积极主动地迎接自己的新地位,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将逐渐摆脱“帝国主义语言”的污名,英语将获得新生,将逐渐脱离与其祖国之间的关系。我乐见人们未来创建新的国际组织去推动和规范英语的使用。未来的英语将不同于英国人或美国人在本国使用的语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的论述仍然是有效的——英语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将被“世界英语”所取代。summerofsam回复Tim Johnson:不过,与其他自然语言不同的是,英语是截至目前语源最复杂多元的一种语言。法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或日本语在灵活性和国际接受度上来说都远远落后于英语。事实上,英语正在逐渐失去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kizbot回复Tim Johnson:啊,跟我说的是一个意思,不过你的口才比我更好,的确如此!E1975回复Tim Johnson:“此外,除了数量优势,英语语法继承了介于法语和古英语之间的克里奥尔语的特点,非常简洁实用,而且其书写形式也是简洁易懂的”——总体上我同意你的观点,不过在这句表述上难以苟同。英语语法绝不是简洁实用的。不规则动词数量庞大,英语的时态有很多变化,而且介词也多得难以掌握(in,at和on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对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凭本能就能正确使用,但在葡萄牙语中用一个介词就可以发挥上述三者的功能了)。虽然很多非母语者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很少有人能用英语写出优秀的文章。我认为,中文的语法是非常简洁实用的,而英文的语法却相对复杂。Familystone:没什么好惊讶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rexyrooster:正如同拉丁语在罗马帝国落幕之后成为了天主教语言,英语是资本主义的语言。只要某种形态的资本主义继续存在,英语就将继续维持目前的地位。讲中文的人口当然很多,不过中文的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它的局限性。你无法将中文与任何世界性的潮流联系在一起。也许下一种全球语言将在一场超出我们想象的科技革命中涌现出来。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语言将来自占有经济优势的国家,语言能够赋予国家以力量。Mankind:把中文作为一门外语来学简直太难了,就拿它的书写体系来说,连字母都没有!也就是说,如果你想通顺地阅读中文报纸,你就得记住4000多个各不相同的汉字。英语当然能保持自己的地位。法语的影响力也在扩张,但仅限于几个特别穷的非洲国家,在法语世界里不太可能诞生像好莱坞那样的语言文化出口产业。全球通用语就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享受这一上帝馈赠的礼物。Pedrog回复Mankind:“全球通用语就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享受这一上帝馈赠的礼物”——恕我提出相反的看法,你的这句话似乎意味着我们只跟英语国家的人交流就可以,连附近的邻国都要疏远了。《卫报》的英国版、美国版和澳大利亚版长期以来都是以如此狭隘的心态看待世界的。当然,脱欧之所以在公投中通过也应该是“受益”于这种心态。SavannahLaMar:中国人已经在主导全球经济了,他们人口那么多,可还是很少有外国人会讲他们的语言。中国人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课外学习英语,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相对要少很多。经济影响力并不一定会转化为文化或语言影响力。比如说,牙买加的流行音乐风靡全世界,但对这个小岛来说,这种文化产品出口并不意味着经济也会随之强大。中国最为外国人熟知的文化产品要数中餐和功夫了,但这两者对中文影响力的提升都未起到多大作用。要想提高中文的地位,中国人需要做的不仅是实现商业上的目标,他们还需要向国外出口中文电影、电视节目和流行音乐。即便对像腾讯公司这样的中国娱乐业巨头来说,生产英文出口产品都要比生产中文出口产品在商业上可行得多。虽然英国的实力在下降,不过我估计英语的主导地位还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londonhongkong1:在印度和中国,任何一个有志拓展国际业务的企业家都会学习英语,或者在当地雇佣一个懂英语的顾问。很多中国人和印度人都会很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本文作者最好回忆一下上世纪80年代,当时大家都说终有一天每个人都得讲日语,可现在又如何呢?AlexRS:英语的全球主导地位与学习这门语言的难易毫无关系。拉丁语很难学,但从葡萄牙到摩尔多瓦,人们仍然讲拉丁语(当然,他们都是拉丁民族的后裔)。英语之所以享有如今的地位,原因全在于大英帝国以及随后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如果某个国家能够取代美国当今的地位(也就是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主导这个世界),那么我敢肯定,那个国家的语言必将取英语而代之(当然这个过程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完成)。无论那个国家的语言多么难学,无论你现在觉得它的发音听起来多么不悦耳,当那个国家主导这个世界的时候,它的语言在你耳朵里也会变得时髦起来,因为讲这种语言意味着荣誉和地位。此外,你还会下意识地模仿那个国家的文化。DavidQT1:英语不太可能失去当下的地位,我希望指出一点,英语实际上是一种“开源”的语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已经很久了,而且英语很容易就获得了这一地位。汉语的使用人口基数庞大,但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基本都在中国国内。英语却完全不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不过绝对数量也十分庞大,有5个亿,而且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口遍布全世界。英语影响力的扩散也许是昔日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历史遗产,但毫无疑问,美国媒体、跨国公司和互联网都对英语当下统治地位的形成发挥了作用。另外,由于英国昔日的殖民历史,当代英语(与西班牙语类似)已有很多来源,英语在很多国家已经是当地人的母语,他们使用英语的时候,对待这门语言的文化亲近感已经与英格兰人无异。虽然英语在世界上的扩散源于殖民主义,但若说当代英语在世界上的普及是一种文化霸权的展现还是不太合适的,其实所有讲英语的人都在共同塑造这门语言。如果你观察到汉语在世界上的使用正在增加,那么新增的汉语使用者应该更多地分布在熟悉中国文化的地区(临近中国的地区)或其语言与中文相似的地区。学习中文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果你不是从小就学习中文,那么其独特的声调系统和表意文字体系对于来自欧洲语系、阿拉伯语、朝鲜语、乌尔都语以及印地语地区的人们来说将是极为陌生的。我认为,大家将看到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从流行文化到时尚设计,而且在成为全球语言的过程中,中文还可能对英语产生影响。不过,我不认为英语的地位会突然坍塌,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都不会发生。英语的进化还会继续进行下去。OpinionMinnion:所有帝国都会走向崩溃。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帝国能够在历史潮流中实现逆转。DEFABC:英语地位的未来有赖于曾推动其走向成功的那些因素得以继续维持,也就是美国能够维持在商业上的全球主导地位(不久前美国的商业影响力还是压倒性的)。英国在这方面能做的不多,其实英国过去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也不大。Timothy_SEA:本文作者在理清英语地位和大英帝国之间的关系时似乎有点障碍,这两者很久以前就不存在什么关系了,一些英格兰人也许想多了。Junkets:我记得曾跟人争论过一个话题,那人武断地认为英语应该取代所有其他语言。不考虑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讲同一种语言不切实际的一面,如果这真地发生了,这个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丰富性将遭到极大破坏。语言不仅是语言本身,语言还反映了我们的世界观。即便在英国,我们也有不止一种语言。记得一个讲盖尔语的人曾对我说,她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会用英语思考问题,不过当涉及情感的时候,她会通过盖尔语进行思考。语言不仅仅是我们解决外界问题的工具,它还反映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是个怎样的人。DavidWRyan回复Junkets:有一句老话这样说,“学会另一种语言,你就拥有了另一个灵魂”。RedmondM回复DavidWRyan:德国哲人歌德曾说,“如果你没有学过一门外语,你就对自己的语言一无所知”。Junkets回复DavidWRyan:的确如此。在西班牙语里面,有两个词可以表达“存在”(to be)的意思,一个是estar,用于短暂存续的情况,另一个是ser,用于长期存续的情况。esperar可以被翻译为期待(expect)、希望(hope)或等待(wait),而poder作为名词的意思是“力量”(power),作为动词的意思是“能够”(to be able)。这意味着,根据你所使用语言的种类,不同语言中对应词语的内涵不是完全重合的,其中的差异反映了两种语言使用者在看待这个世界时基本观念的差异。西班牙语还不是与英语差异很大的一种语言,如果某种语言与英语之间差异很大,所反映的世界观的差异就会更加明显。gandrew:很令人遗憾,英语或多或少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它使我们的思维不但不符合科学原理而且是反自然的。之所以说英语不符合科学原理,是因为后相对论物理学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本质上是一个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物质并没有终极的存在形式,而英语却认为名词的永恒性与非延续性动词的瞬间性之间存在矛盾。之所以说英语反自然,是因为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将这个世界设想成一个永存的人类主体向被动的自然界客体施加影响的模型。Leonardsmalls:很多留言似乎都是出于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为英语必须保持统治地位给出了很复杂的原因。过去,曾有《卫报》读者将英语称为“英格兰献给世界的礼物”。不要再自作多情了,人们之所以讲英语,并不是因为他们想拍英国人的马屁。英语之所以成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因为贸易的需要,因为美国当下在贸易领域的核心地位,美式英语同时也是科技领域的默认语言。一旦这个事实被打破,另一种语言便会取而代之,过去很多语言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emmcol:英语之所以是一门世界语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政治原因,这一点文章已经讨论过了。另一个是语言本身的原因。英语的词形变化很少,也就是说,英语单词很少为了实现语法功能而发生词形变化,在入门阶段,英语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学习。另外,讲有语法错误的英语仍然是可以听懂的,而俄语或法语不具备这个特点。中文是另一个极端,中文完全没有词形变化,不过中文里面大量的语法规则还是十分复杂的。如果你讲的中文有语法错误,那么便很难理解,即便在入门阶段也是如此。yemrajesh:为了走向世界,我们的孩子必须得学中文了。OuZhouRen:我在这篇文章里发现了很多问题。巴西根本算不上是个全球经济强国,这个国家在经济上仍然是非常落后的而且债务缠身,我直言不讳,巴西还是个很腐败的国家。印度的经济潜力要比巴西大得多,不过印度很久以前就接受英语作为自己的全国通用语言,目的在于缓和印度次大陆上各种语言族群之间的敌意。中文的确是一门非凡的语言,不过中国的十几亿人口并不是都会讲普通话,可他们却从小学开始都学习英语。英语将长期保持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如果不是永远保持的话。原因在于,英语已经不是仅属于英格兰、不列颠、美国或其他英语国家的语言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与法语、拉丁语、阿拉伯语或希腊语等在英语之前已取得过国际通用语地位的语言不同,英语的使用并不仅限于社会精英或政治精英等小群体内部,英语是第一门真正民主化的国际通用语。英语的普及与国际交往、通信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爆炸式发展出现在同一个时代,这决定了英语的牢固地位。虽然英语不再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私有财产,可如果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不学习其他人的语言,这会导致他们在心智上、文化上甚至商业上陷入贫困状态。因为这样他们就无法与来自其他文明的人们交流和商议问题,而且会因此使日益增多的国际角色被其他非英语国家的人占据。luciddays:老实说,我认为中国的确可以为世界贡献很多东西。只不过他们的语言太可怕了,中文极其复杂难解,而且进化缓慢。英语是英格兰对全世界做出的伟大贡献。Mark8349:英语将是最后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使人们不再有学习外语的必要,除非作为一种特别的爱好。Jimmyji:很久以前我就注意到在荷兰有些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和汉语这样的语言。这里举这两种语言就足够了。30年前,一位在莱顿市读书的女生对我说她要去巴格达参加为期一年的阿拉伯语听力和口语培训。阿拉伯语?我当时很意外。为什么不学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或者俄语呢?上周,荷兰电视台播完了一部名为《从北到南纵贯中国》的七集纪录片,讲的是一个荷兰年轻人在中国旅行的经历。在节目中,他在中国街头与一些普通的中国男人和女人聊天,那个荷兰年轻人提问题时的直接态度以及中国人回复他时的坦率态度令我十分意外。我觉得,在评论一些社会公共话题的时候,中国人与我们并没有太大差异。那个荷兰年轻人在节目中全程使用汉语,节目配有荷兰语字幕。荷兰年轻人的提问有时候话里有话,问题很有挑衅性,中国人之所以如此坦率地回答他,他汉语的流利程度也许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纵贯中国旅行的途中,好几位接受提问的中国人都评价他的汉语讲得好。节目主人公流利的汉语也许对那些中国人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起到了促进作用。不过这里我的问题在于,在英国,到底有多少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或汉语这样与欧洲语言迥异的语言呢?InternetPirate回复Jimmyji:的确有很多地方的语言与欧洲语言大相径庭。由于学习英语是非常主流的行为,人们一般认为学那种小众语言不过是为了看日本漫画或者用阿拉伯语骂人,人们很少为了正经目的(比如移居日本或阿拉伯国家)学那些语言。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学汉语的人都是出于商业目的,他们希望能打入中国市场,他们对去中国做个中国人并没什么兴趣。MegaMugs:如果你同时学习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很快你就会意识到,和法语一样,中文表达是非常微妙细腻的,这一点非常难以掌握。因此中文从未突破中国人的圈子在其他族群获得普及。你也很难通过看中文电视节目学习它,这一点与英语不同,很多人仅通过看美国电视节目来学习英语。Maiku333:英语的普及其实在某些方面也伤害到了英语世界自身。一个讲荷兰语或挪威语的人上一次接通第三世界国家的呼叫中心是在什么时候?其实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英语的普及使全世界得以与英语国家联结在一起。我想,这是为何很多英国人觉得与欧盟之间有距离感的原因之一,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何英国人不重视与欧洲大陆之间高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动。英国以及其他英语国家已经共同形成了一个为所有讲英语的人提供的“公共领地”,而这些讲英语的人同时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受保护的语言社群。ISeeTea:为什么不讨论一下表情符号呢?这才是游客唯一需要的语言。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死在自己的出生地,所以没必要学习汉语。作为个人来说,这个世界最通行的语言是什么并不重要,因为没必要跟每个人交谈。关于这个世界,我们唯一需要清楚的是,各国都在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展开竞争,这时候讲什么语言都是没有意义的。Jonathan Bailey: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一般掌握2万到3.5万个单词,而且能够就很多话题进行流畅的交谈。而一般一个以英语为外语的人仅掌握4500个单词,某些地区或族群的词汇量要明显偏离这个水平。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英语微妙表达方式的掌握要强于非母语者,他们能够在组织句子结构时游刃有余而且听起来还十分自然地道、语义明确,非母语者做到这点是有点难度的。我们知道英语是一门全球性语言,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因此我们对上述现象要心中有数并给予包容。这篇文章其实也涉及到了这个方面,它提到“全球能讲英语的人口已达17.5亿”。世界各地很多讲英语的人在自己专长的工作领域可以表现出很高的英语水平。比如说,他们能在某一特定的行业内进行有深度的交谈,能就某一类产品进行电话沟通,能与游客或客户进行非正式的简短谈话。不过,他们在其他领域就不一定能表现出这样的英语水平了,或者由于词汇量不够,或者由于思维不够敏捷。很显然,经济地位、社会阶层以及与之存在关联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应忽略的影响因素。当我们说英语是一门全球性语言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这对于讲英语的17.5亿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很多英语使用者来说,他们日常生活里的丰富内容是通过母语或是一种与英美加澳所使用的英语不同的另类英语被感知的。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使用受限的工具、一项发育尚不完全的机能,难以像以英语为母语者那样用英语进行充分的表达。Jiri:这篇文章假定新兴大国会像昔日大英帝国及其继任者美国那样行事,而我们并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有意愿或能力这样做。SolDeCapriccio:“英语的世界地位是否已达巅峰?”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讨论起汉语来了……普通话即便在中国国内都还没做到完全普及,更别提世界上其他地方了。BaddHamster:如果不是俄国人和美国人,我们如今一定都在讲德语。这真是耻辱。我一直很想学一门外语。raffine回复BaddHamster:法语是诗歌和外交的语言,德语是哲学的语言,英语是商业的语言,俄语是战争的语言。redwhine:即便中国在所有领域都超过美国,英语仍将是享有主导地位的全球性语言,原因与语系(linguistic families)有关。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这个语系覆盖了欧洲、美洲、印度、伊朗、大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来自上述地区的人们学习英语要比学习汉语容易100倍。对于一个俄国人来说,英语比汉语简单多了。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用象形文字书写。这种语言太不同了。对于中国之外的非华裔人士来说,大规模普及这种语言的难度极大。neuteatime:我认为英国人应该对法国人更加心存感激,而不是反过来。有时候,并不是很经常的,我们英国人对于法国人给予我们的葡萄酒、法式豆焖肉以及多次战败的经历并不是很真诚地心存感激。“诺曼底征服”(11世纪中叶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的战争。1066年初,英格兰国王爱德华死后没有子嗣,法国诺曼底公爵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在遭到拒绝后,威廉在教皇支持下,以武力进攻英格兰。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诺曼底王朝是英格兰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此英格兰受欧洲大陆影响逐渐加深——观察者网注)发生之后,法国人和英格兰人不得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古英语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英语中的阴阳性被废除了,大多数动词时态被助动词取代了,名词的格获得了简化,古英语进化到了中古英语阶段。这种新型的英语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法国人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一变迁造成的结果就是,英语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它成了很多其他语言混在一起的大杂烩。不过想要做到自然地道还是不容易的。而中文,就像其它人指出的,这种语言太过复杂了。Cuniform回复neuteatime:所有自然演化至今的人类语言都是同样复杂的。Hellen Pat:英语主导着互联网,所以英语很可能将继续维持自己的地位。中文一般是指广东话和普通话,这两种语言的书写体系都十分复杂。不过,英语这门混杂的语言正在世界各地发生突变,变得更加具有地方特色。那么问题来了——那些自认为会讲英语的人是否还能听懂世界各地各具有地方特色的英语呢?Bitternottwisted回复Hellen Pat:你提到的这一点很有意思,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在各地的山寨化进程早已经开始了。我住在欧洲大陆(先说明我是个坚定的脱欧支持者),我经常能发现欧洲人讲英语时与英国人之间的差异,他们喜欢对英语惯用表达方式进行表面上看起来符合逻辑的“纠正”,这些情况经常发生在母语并非英语却能把英语讲得很流利的欧洲人身上,而且这些欧洲人经常觉得英语为母语者所讲出来的英语反而更加难以理解。很显然目前这个进程还处于早期阶段。除非发生交通、通讯、旅行等陷入瘫痪的全球性重大变故,否则我认为世界各地的英语还不至于演变到英国人理解不了的程度。当年随着罗马帝国逐渐丧失其中央集权地位,贸易联系被中断,地方封建势力逐渐获得权力,拉丁语开始分化为几种不同的语言。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出现这样的孤立封闭状况是难以想象的。当然,在公元198年的高卢,我想一个罗马人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想法。MatildaCampbell:英语的适应性很强而且很实用,它就像一顿狗吃的早餐——对于一条狗来说,无论来自哪里的什么东西它都照吃不误,毫不挑剔。如今的英语适应性很强,就像一条变色龙。一方面,英语成为了一门具有高雅特质的精英语言,而从本质上来说,英语仍然是一种粗糙的、便于在工作环境、商务场合以及家庭里使用的语言。有数不清的族群曾登上过不列颠这座小岛最终又离开,英语就是历经这样的千年历史在这座岛屿上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从词汇的来源上来说,英语是向全世界开放的。我想这就是英语如此流行的原因。中国北京官话以及法语里面有很多过于形式主义的东西,那些中国人和法国人为了保持自己语言的纯洁性简直有点神经过敏。我认为英语还将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不过这也意味着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必须有意志力和决心去学习别人的语言,他们也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一门外语。raffine回复MatildaCampbell:英语是一把锤子,法语是一把小提琴。AnglophileDe回复raffine:德语是一把手术刀。Judy Pan:如果说“英语在全球从未像今天这样普及,而且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其他语言可以与英语相比”,那为什么还要把钱花在“非凡英语”这样的项目上面呢?Personfromtheworld回复Judy Pan:为了软实力。Eurovisionfan:英语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保持当前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发生哪种情况,那些以英语为母语而且只会讲英语的人将会日益边缘化,要么被以新的国际通用语为母语的人边缘化,要么被会讲包括英语在内的两三种语言的人边缘化。面对一个只懂英语的人和一个懂包括英语在内好几种语言的人,你作为雇主会选择哪个人呢?我是个威尔士人,除了威尔士语我还能讲好几种语言,而且我周围很多威尔士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只懂英语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个很严重的局限。如果说外国人为了经济利益学英语才导致英语获得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那么这对只会讲英语的英国人来说可不是好消息。何况脱欧也会对英语地位产生影响。hydrangea:到底什么是“中文”?是普通话吗?也许。中国人讲很多种“语言”,就像印度人一样。你也许可以说英语是倍受印度人憎恨的殖民者的语言,但是英语也把这个有着很多种语言的国家联结在一起,而且英语将继续在印度发挥这样的作用。Bibliophile33回复hydrangea:请相信我,对于很多生活在南部各邦的印度人来说,倍受憎恨的殖民者的语言反而比被北方爱国者强推的印地语更加受到欢迎。Bluegum回复hydrangea:印度的很多语言各自之间毫无关联,比如说泰米尔语和印地语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而中国各地的方言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拿广东话来说,那其实就是现代普通话的古代版本。Lauence Bury:法语影响力的扩大会让刚愎自用的西方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多元化。此外,根据我在巴黎的经验,中国人在学习法语时比英国人学得更加自然,中国人的法语发音非常悦耳、地道。pinkeywafu回复Lauence Bury:不不不,你看看法语作为外交语言的时代,爆发了多少战争?法语会让世界更加文明?说出这样的话你一定是个法国人,真是充满帝国主义心态的胡扯。Lump:英语的世界地位是否已达巅峰,这个问题很重要吗?当全世界觉得另一种语言比英语更实用的时候,人们自然会转向那种语言。到时侯,英语国家的人就不得不放弃自己在外语学习方面积习已久的傲慢和懒惰,这并不是一件坏事。loosemore:丧失使用一种语言的能力是花不了多长时间的。如果人们不在家里讲某种语言,也不教下一代如何使用它,那么这种语言就会消失不见了,几乎无法挽回。而且还有更多东西会随着那种语言一起消失。对于那些为了实用或做生意而学习某一种语言的人们来说,他们学一门外语不过为了获得某种好处,因此他们会在必要的时候毫无迟疑地转向其他语言。franhunny回复loosemore:您讲得很有道理,对于一代人来说,他们的确容易丧失某种语言能力。不过您说“无法挽回”,这是错误的。我每天都会在很多申请者身上看到此类情况。他们的祖先在俄罗斯生活时曾经讲德语,不过二战结束之后,他们的处境不再安全,不得不放弃使用德语……他们的后代还能讲些德语,否则他们就无法以德国人的身份回到德国。的确,他们讲德语时大多会犯些错误,其中有一些还把德语当作一门外语来学,不过这些人的子女在德国学校里讲德语时已经很难跟德国当地孩子区分开了。MarcAdams:好吧,毕竟这里是《卫报》,你们讨厌英格兰人,讨厌他们卑微的语言。可全世界都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音乐、文学以及我们为世界贡献的国际通用语。中国人甚至喜欢我们的公立学校,他们还要在中国复制这样的学校。我们的影响力仍然强大,愿大英帝国的影响力继续维持下去。wbarnim回复MarcAdams:可笑的是,你把对现实的描述和仇恨情绪混为一谈了。并非描述每样事情时都需要带有感情色彩。并非对每一件事情的描述都能与支持或反对英国扯上关系。“英语不可能永远保持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做出这样的论述并不意味着我喜欢或讨厌英国,这不过是基于人类经验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永远存在的。可笑的是,如今很多人竟然在逻辑思考面前感觉受到了冒犯。franciscat:以香港为例。香港年轻一代的英语水平已经出现了明显退化,在服务业工作的那些年轻人尤其如此。在大批讲普通话的大陆人来香港做生意、旅游、购物的情况下,英语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DestinationZululand:就像香港的其他问题一样,这也是个阶级问题。Oldvaluesandnewones:在中国的中学里面,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了,不过高考(大学入学考试)仍然要考英语。我还曾在某处读到一则消息,有人认为2020年中国高考将取消英语科目。关于中国教育领域的这些动向,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不过英语的重要性的确在下降,至少在中国是如此。Cadnodwydroed:联合王国退出欧盟之后,英语在欧洲的地位将如何呢?到那时,欧盟成员国中唯一将英语确定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就只有爱尔兰共和国了,而且英语还是爱尔兰的第二官方语言,排在爱尔兰语之后。我敢肯定,到时候会有很多欧洲人特别开心地放弃使用英语。Tom Aaron:我是加拿大人,我在家里讲德语,在学校讲英语,在街上讲法语。今天,在我的研究领域里面,虽然有半数的科研人员分布在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但有98%的科研资料是用英语撰写的,这种状况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大不列颠颂”(Rule Britannia,一首对英国海军昔日强大实力表达赞颂的歌曲——观察者网注)要比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帝国强大得多。不列颠的“文化DNA”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因密码,而且这一文化基因将一直延续下去。sanmartinian:我曾在很多国家生活过,这并非是我有意为之,纯粹是命运的安排。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曾在很多行业里工作过。可以说除了亚洲的边远地区,我去过世界上大部分地方。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之后,我在曼彻斯特待了几年,那些日子纯粹是在玩耍消遣,我甚至还在当地几次征文比赛中获了奖。那时候是50年代中期(我今年86岁了),英语还不具备今天这样的影响力。在所谓的盎格鲁-萨克逊世界之外,在外交和国际政治领域,法语是有教养的人使用的语言,而德语是科学界的语言。另外在人们称之为“第三世界”的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使用十分广泛的语言。我之所以提这些是希望强调一下我所获得的两个征文奖项当时令我多么意外。在一篇文章里,我预测到首先是工程技术,然后是国际贸易,这两者将把英语推到国际通用语言的位置上。在第二篇文章里,我预言欧洲将逐渐走向一体化,而且一个真正的欧洲联盟将很快变为现实。今天,以英语为母语和第一外语的人的数量仅次于中文人口数量。不过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有4.3亿,超过了英语的3.5亿,这个数据上下会有几百万的误差。换一个令人印象更深刻的说法,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母语的人口的数量(讲这两种语言的人们之间可以很容易听懂对方说话),已接近以英语为母语和第一外语的人口的数量。对于今天住在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来说,“英语已经盛极而衰、其影响力将走下坡路”这样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上世纪50年代,法语在国际舞台上也具有崇高的地位,可如今呢?语言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语言的影响力也是如此。当下在英国和美国这两大英语国家,孤立主义十分盛行,这对英语保持国际贸易通用语言的地位是没有好处的。从1450年到1600年期间,葡萄牙语也曾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可如今呢?Cuniform: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翻译技术正获得迅猛发展,虽然有时候会出现些滑稽的情况。1971年,斯坦福大学研发出了一套可以进行英语俄语互译的人工智能系统。当时人们用习惯用语对这套系统进行了最为严苛的测试。“眼不见,心不烦”(out of sight, out of mind)被翻译成了“隐身的傻瓜”(invisible idiot),“心有余而力不足”(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则被译成了“肉已经腐烂了,不过伏特加还很好喝”(the meat is bad, but the vodka is good)。Pedrog回复Cuniform:嗯……你还忘了提醒我们,半个世纪前,与今天手机性能相当的计算机需要一整间屋子才装得下。stanpatonce回复Cuniform:那个时候的人工智能与今天我们所定义的人工智能是不同的。现代机器学习技术已经进步到惊人的程度。可笑的翻译错误仍将继续出现,不过可别被机器的这点小缺陷骗了,以为人类可以高高在上地俯视它们。FerdaMravenec回复stanpatonce:的确,人们仍然习惯于认为机器翻译还是像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老式谷歌翻译那样的水平。其实今天的机器翻译技术与那时相比已经有了极大进步。不过,我还是认为,翻译技术实现极大的进步是一回事,在真实应用场景中其功能的实现则是另一回事。最近神经网络翻译技术实现了发展,经过这种技术翻译后获得的译文从表面上看其语句是非常流畅的,不过也仅此而已。译文语句的流畅性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你还记得上一代机器翻译技术给我们提供的语句不通的译文的话),可是逐字逐句仔细分析之后,你很快就会发现那些译文简直就是一堆垃圾。从个人角度来说,神经网络翻译技术的确引起了我的兴趣,这种技术有可能在翻译领域引发真正的变革,大大节约译者的劳动(届时今天的译者基本上都会转而去做机器翻译稿件的校对工作),不过在目前这个阶段,使用神经网络翻译技术再由人类校对只会浪费更多时间,还不如最开始就由人类译者直接来做更节省时间和精力。当然,这种技术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还不清楚它未来会进步到怎样的水平,我并不是说这种技术不可能进步到实用的阶段。神经网络翻译技术若要发展到那个阶段,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如果想达到人类的翻译水平,它必须能够理解支撑起人类知识和人类经验的所有海量背景信息,而且它还要具备人类的实际能力,比如跨文化理解能力。这基本上意味着,当使用了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表与人类无异的机器人生活在人类群体中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识别出那些实际上不属于人类的机器人。这听起来就像电影《刀锋战士》,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接口(interface)是非常复杂的。它可不像创立一套逻辑体系或下象棋那么简单。我可以想象,一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另一部人工智能机器人之间可以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进行交谈,这样一种前景是有望实现的,可是当人类也加入这场谈话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起来。stanpatonce回复FerdaMravenec:我觉得翻译技术距离实用阶段并不像你说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神经网络翻译技术之所以取得进步,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人类意识在机器翻译技术中介入太深了,而实际上海量数据在通过不可知的复杂加权过程并互相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之后可以把翻译做得更好。我同意,当前该技术还达不到人类译者的翻译水平,不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已经从一个可笑的方案发展到勉强可以使用的程度,所以我绝不会低估其前景。FerdaMravenec回复stanpatonce:你也许是对的,让我们拭目以待。注意到这种技术的出现甚至亲身参与其发展是激动人心的。每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那些不认真对待的人最后都被淘汰出局了,而那些顺应潮流乘势而上的人会知道如何利用新技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关于翻译领域的机器学习技术,我认为当前人们(在这里我并不是指您)不应该太过满足于通过这种技术得到的译文质量比通过上一代技术得到的译文质量提高了多少,人们的视野应该超越这一点,认识到它与人们真正期待的译文质量之间到底还有多大差距(是翻译真实的人类语言,而不是天气预报之类的简单文本)。我认为,关于机器翻译的本质,问题并不在于人工智能系统之间是否能够进行对话,而是在于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类之间是否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正如你所提到的,人类意识似乎对人工智能的工作过程产生了干扰,人工智能系统不得不分辨哪些是人类意识,哪些是系统自身的数据处理行为。这种干扰不仅发生在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上,还发生在对语言(不)可靠性的识别、对语言动机的分析、语言对人际关系状况的反映与编码、语言的劝诱功能等领域。在研究人际交流的发生方式以及语言的使用方式时,上述几个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观察者网马力译自英国《卫报》网站)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写论文并不比做实验容易我们发现,在大学里,有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导师交给的实验任务似乎还可以,可要完成论文写作就不那么顺当了。也有不少研究生说,写论文比做实验还难。深有同感,几乎没有人觉得论文好写。对于绝大多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讲,要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十分不易;要用英文写出符合要求的SCI论文对于我们很多研究生,乃至专家、教授们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SCI论文基本上都要求用英文写成,这对于我们许多中国学者无疑又增加了难度。因为有效的书面学术英文表达是我们跻身国际学术界的一大障碍,尽管现在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有十年左右或十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SCI论文写作的艰难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不得不从本来就不宽裕的科研基金中找出专款,聘用有论文写作专长的人专门负责进行论文润色、论文翻译、论文修改等方面的学术服务。发表SCI论文困难重重我们写SCI论文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发衣论文的过程也很不容易,甚至给我们带来痛苦,首先是投稿录用率低。由于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多,要发表研究论文的人多,杂志社收到的稿件数量远超过其能够录用的数量,SCI核心期刊尤其如此。如《作物科学》( Crop Science)杂志因为比较专业,可能投稿量不很大,可是其稿件录用率也只有50%左右。其他综合性比较高的影响比较大的SCI期刊稿件录用率只有10%左右,像《Nature》、《Science》这样的顶级SCI期刊用稿率则更低。投稿不被录用,一般是正式审稿通不过而被拒稿,至少是有理由退稿。可有些期刊,如《大田作物研究》( Field Crops Research),有40%的投稿在编辑人员的预审(不少SCI期刊有编辑预审程序)中就被“枪毙”了。这对作者的打击很大。SCI期刊用稿率较低,或者说他们的拒稿率较高,有稿件质量上的原因,比如缺乏原创性等,而更多情况是激烈竞争造成的,杂志社只能在有限的版面内择优录用稿件。初投稿者的稿件,一般来说很难一次“命中”。这可能是投稿者因经验不足而没有选对期刊造成的,也可能是杂志社对投稿人不了解、用稿十分谨慎造成的。他们在无法确认作者水平的情况下,宁可“误杀”也不“用”。有一位在医学院工作的教师感觉因此吃亏后,在作者署名中增加了发表过SCI论文的著名教授的名字,换一家期刊再投,被录用了!当然,如果增加的作者对论文没有实质的贡献,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有时候,作者所在单位名不见经传也会增加论文录用难度,因为审稿人,甚至编辑,可能对作者的研究条件以及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一位在国内某家三级医院工作的作者向英国一份SCI期刊投稿,在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得到审稿人认可后,编部竟然还要求作者提供一张他做电镜检测的非数码照片和相应说明,并提供检测的原始数据之后,才很谨慎地表示他的论文“might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我们中国作者用英语撰写SCI论文不免留有汉语思维或表达习惯的痕迹,因此一些带偏见的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审稿人明明看了论文还可能会提出稿件英文质量问题而影响录用。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抱怨SCI期刊的审稿人或编辑。英语国家的作者发表SCI论文也不容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植物科学(The Plant Science)的研究生也只有41%左右的人发表SCI论文。发表SCI论文周期长,这对于许多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的国内作者也是一个令人焦虑问题。SCI论文从投稿、审稿、修改、定稿,到办理版权转让手续、校核样稿,到正式发衣,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常常在一年以上才能完成整个周期。而我们国内学术管理机构常常年底“算账”,到时“兑现”不了论文,就很“难看”。还有一个概率很低但影响极大的,导致我们在国际上发表论文困难的问题,就是我们极个别同胞,虽然没有闹出像韩国黄禹场那样震惊全世界、严重损害本国科学家国际信誉的丑闻,但是其不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已经比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同行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界的信誉。曾经,有一位中国学者在某顶级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一种生物转导物质方面研究成果的报告。他的国外同行阅读了该报告后,对某些没有交代清楚的实验条件提出质疑。杂志社便将这位读者的意见转发给作者,希望做补充说明。我们这位同胞的反应竟然是要求杂志社将论文撤下来!简直就是在不打自招!他这一教不要紧,该杂志社以及国际学术出版界就恼火了,他们不敢相信中国科学家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了。之后有一段时间,几是中国作者所投关于这个生物转导物质研究的稿件一律“封杀”,真是贻害无穷啊!而某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位教授和他主持的实验室在生物转导物质研究方面的成果至少可以说达到国际水平,却因此一度受害,无法发表研究论文,他个人和实验室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我们的科学家、学者们应当牢记: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从科学研究到论文发表、产生影响是一个价值提炼的过程我们必须要写论文、发表论文,否则研究工作几乎等于没有。但是,我们从开始做研究,到撰写研究报告,到投稿发表,到产生学术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率步步递减。我们所做的研究并不是100%都有效,只有部分有效;取得效果的研究不是都值得写成报告或论文,值得写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写出来的报告或论文可以或值得发表,直至最后被录用的,也只有其中一部分,有时是很小的一部分。论文录用,得到发表,可以说完成了任务。但是,发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真正有人关注、值得一读,还要打个折扣。但是,从积极的一面,也是科学的一面看,从开始研究到发表论文、产生影响,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研究价值提炼的过程,是从一般科研人员成长为科学家甚至科学大师的过程。可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真正得到认可,成为公认的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家,征途很长,难关重重。我们应该对那些矢志不渝地从事科学事业,无论成名还是暂未成名者,表示深深的敬意!科学研究价值提炼过程
什么是“外国语言文学”?把名称拆开来看,它包含了“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两个部分。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内容有外国语言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以及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等。可见,大学的“外语”专业,不仅是语言的学习那么简单。在外国语言文学部分我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分上下两篇展开,上篇介绍我们最熟悉的英语和翻译专业,下篇介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专业。 1.院校背景北京外国语大学被称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外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数量全国第一,并拥有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已经开启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用语。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成为培养外交、翻译、教育、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建国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前身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外由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外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48种。上外秉承“德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上外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也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成员,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两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为“双一流”建设学科。2.英语类专业01.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由英语学院开设,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严格地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英语口、笔译能力;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国际政治与经济、翻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本科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辅修国际关系、国际经贸、法律、新闻专业的辅修课程或双学位。毕业生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交际能力,具有以上一个或两个领域系统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择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往届毕业生有高级外交官、媒体主持人、企事业单位高管、高校教授、研究人员、校长和联合国高级翻译。学院在中国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研社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加经历和工作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设有英语专业、英语(教育)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其中英语专业由英语学院开设,英语(教育)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由国际教育学院开设,学制均为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001.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广博的英语国家人文知识、宏观的国际视野和卓越的跨文化素养,同时熟悉英语国家社会民情、富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能在教育、外贸、外事、文化、宣传、科研等领域胜任教学、管理、翻译、外交、研究等工作的学有专长、业务能力突出、德才兼备的英语专业高端人才。002. 英语(教育)专业 英语(教育)专业通过英语语言文学及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课程教学实习,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广泛的人文知识,具有开阔的跨学科视野和思辨能力,熟悉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成为高层次教育人才和文化工作者。003. 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掌握较宽广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国家政府机关、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复合性、应用性英语人才。可见,两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较为宽泛,也说明了英语专业毕业可选择的行业相对较多。上外还开设有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强。02.课程设置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本科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辨、研究和创新能力。001. 英语专业上外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语法、英语写作、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比较文学、中西文化比较、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史、美国史、英国思想史作品选读、美国思想史作品选读、英语史、西方学术传统与学术写作、英语教学法等。此外,还开设有六十余门文学、文明史、语言学、翻译等方向的专业选修课。002. 英语(教育)专业 上外英语(教育)专业致力于把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和教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跨学科式的教学与科研,专业必修课有: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中国文化通论、现代汉语、中国当代文学、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批判性阅读、英语视听说、对外汉语教育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英语写作等。专业选修课有英语语言文学课程、教育基础课程、综合人文课程、汉语国际教育方向课程、商务英语方向课程以及教育技术学方向课程,课程设置紧跟时代发展,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上外英语(教育)专业还与上海市十几所中小学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机会。该专业毕业生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003. 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由4大课程群构成,即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专业基础课程有:基础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口语、管理学原理、商务英语写作、高等数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高级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语、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原理、金融学原理、国际经济法。另设有英语语法、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导论、英语经贸报刊选读、英语公众演讲、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商务礼仪、第二外语等选修课程。从上外英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外国语类院校,语言学习也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进一步学习其他领域知识的工具,英语专业设有大量的英语文学类课程,英语(教育)专业中设有大量教育教学类课程,同样经济学、电子商务、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法等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3.翻译专业01.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由英语学院开设。北外翻译专业面向国家战略要求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口、笔译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文和中文语言功底、深厚的双语文学与文化修养、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际文化交流、国际传播、英语教育、国际经贸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可以顺利进入翻译专业乃至相关人文社科领域进一步深造。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由英语学院开设。上外翻译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旨在培养专业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完善、国际视野宏阔、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和深厚人文情怀的高端口笔译人才、多语种翻译人才以及跨文化沟通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国家部委(如外交部)、各类世界500强外资企业、中外资金融机构、国际咨询机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广告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出版单位、高等院校等。与北外相比,上外的翻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多语种翻译能力,在课程设置中有硬性要求。02.课程设置北外翻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有:英语交际口语、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分析性阅读、英语叙事文写作、英语说明文写作、英语议论文写作、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文学概论、语言学导论、西方思想经典导读、笔译基础、英语文学作品汉译、国粹文化英译、中文文学作品英译、西方哲社著作汉译、国学经典英译、口译基础、英汉交替口译入门、英汉交替口译实务、汉英交替口译入门、汉英交替口译实务、文化与翻译、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与思考、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独立中文阅读等。另开设有外语技能、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社会与文化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等方向的专业选修课。上外的翻译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法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口语、英语文学导论、中国文化概论、基础英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概论、跨文化交际、英语视听说、英汉笔译基础、联络陪同口译、汉英笔译基础、英汉交替口译入门、汉英交替口译入门、高级英语、文体与翻译、政治事务翻译、高级交替口译等。此外,还要求学生修满12学分的第二外语课程。另设文学方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方向、国别与区域方向、语言学方向、翻译方向的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上外的翻译专业全国领先,国际知名度较高。03.毕业去向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有毕业生166人,其中国内升学33人,出国留学55人,就业74人,去向未定4人。同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有毕业生160人,其中英语专业97人(出国36人),翻译专业63人(出国23人);英语(教育)专业有毕业生44人(出国11人),商务英语专业49人(出国10人)。4.新高考选科及录取标准2020年,北外英语专业和上外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均不提科目要求。两校2020年相关考试科目在北京、上海录取分数线如下。北外、上外相关科目2020年在北京、上海分数线两校英语、翻译相关专业2020年在浙江和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如下。英语专业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除语言学习外,还设有大量文学类课程,区别于翻译专业。翻译专业翻译类课程设置量远大于英语专业,且除英语翻译外还可能有其他语言的翻译要求,如上外设有12学分的第二外语课程要求。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也可从事翻译工作,行业选择范围较广,且一般学校提倡语言类专业学生辅修其他社科类专业以完善知识结构。上外的翻译在国际上知名度较高,另设有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非常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北外和上外在国内的口碑和就业情况都非常好,但是两校为211高校,由于外国高校对985和211有不同的录取标准,两校学生在申请国外研究生时存在劣势,这一点需要在报考时注意。这一期我们介绍了北外、上外的英语和翻译类专业,接下来将继续对两校的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专业展开对比,请继续关注。我是生涯菌,有关于新高考选科、志愿填报选专业、专业选就业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
包天仁(以下简称“包”):陈力老师你好!很高兴在北京经常见面。这次访谈主要想谈一谈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形式问题。访谈刊登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杂志的“热点访谈”栏目中。过去三年来,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统计了全国的期刊,国家外研中心的杂志转载量两次排名第二,一次排名第一。可喜可贺。关于近年来教学资源的发展和变化,你多年编写英语教材,肯定有许多感想。那么教学理念和资源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尤其是语言形式和意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关键之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他还谈到,面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和内涵发展两个基本原则,牢牢坚持“六个根本”,不做超越阶段的事,不做违背规律的事,不做政绩冲动的事,不求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在“干”字上下功夫,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局面。我国的基础外语教育如何稳中求进?如何内涵发展并保持中国特色?我在思考这些问题。陈力(以下简称“陈”):包老师您好!很荣幸也很高兴有机会与您交流。多年来我一直订阅国家外研中心主办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杂志,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基础外语教育类期刊,多年阅读学习,受益匪浅。我也在上面发表过四五篇文章。这个期刊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的转载量连续多年都比较高,每年开学科编委会,大家对这本期刊的评价还是蛮高的。借助这个难得的机会,也向您和期刊的编辑以及撰稿老师们表示感谢!希望这本期刊越办越好。包:你编写教材,我主要做教研、教辅,从广义上讲,我们都是教学资源开发者。教材和教辅本身就融合了理念和教法。那么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如何有机结合的?陈:我知道包老师一直很关注中小学英语教材建设,听说您还特意购买了数百种国外新近出版的英语原版教材进行研究,我很希望自己能学习您这种好学求真的钻研精神。外语教材是中小学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实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跟中小学各科教材一样,我国英语教材的编写出版属于国家行为,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且编写好的教材必须经过专门组织的教材审查才能进入课堂,所以教材编写不同于个人学术研究,它首要的要求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编写。我们人教社的英语教材编写和出版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在不断发展的,现行中小学英语教材当然也是以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以及各学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主要依据进行编写的,因此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直到内容选择都力求具体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话题内容的选择力求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兼顾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编排体系从原来的“句型/课文-单词-注释-练习”模式逐步发展为现在的“话题—功能—结构—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版本的中小学英语教材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原来的教材选篇,经典文学作品内容更多些,语法内容的系统性更强些,单纯的语言形式的练习更多些;现在的教材选篇题材和体裁都更丰富多样,语言结构的学习与语篇学习结合得更紧密,活动练习有更多的层次,并且更突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然而,不论教材的编排以哪种方式进行组织呈现,英语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实际上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语言的结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意义本来就是硬币的两面,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侧面都不会单独存在。外语学习中,虽在不同阶段会对某个侧面有所侧重,但两方面最终还是要统一起来的。离开结构/形式去谈论或者教学语言的功能/意义,或者反过来,逻辑上都讲不通,教师在实践中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包:你说的都是大道理,我还是赞同陈部长的观点,教育不要总喊口号,我们教育领域曾经深受口号之苦。教材实在是太重要了,特别是英语教材。中国没有英语的环境,教师水平不尽如人意,教材和教辅就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但是几十年来,人们对教材不太满意,我认为我国的英语教材不是越来越好,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按照二语习得理念编排的教材以及教法总是水土不服。陈:编写中小学教材的确是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它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我们平时工作也时时感到巨大压力。现在的英语教材版本多了,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中小学都是“一纲一本”。我上学用的英语教材,跟后来工作后教的英语教材,就是同样的版本。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教材多样化了,版本多起来,现在仅小学阶段就接近三十个版本。其中有引进的,有改编的,有自编的,有合编的,各有特色。逻辑上讲,通过审查进入课堂的教材都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人教社现在的英语教材,与上世纪的教材相比,也有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内在的原因是为了适应时代对外语教学的新要求。新课改以来,课程标准越来越强调外语课程在育人目标方面的综合性,对英语语言本身,相对于原来的结构形式,也更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这些新要求,也必然会在教材编写中有所体现,不过人教社的英语教材并不是完全按照某一种外语习得理论来编写的,实际上新教材中既有对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继承发扬,也有针对新形势下新的教学需求而进行的多方面改进。人教版英语教材的编写,用刘道义老师总结的话说,就是在“中外结合、中方为主”的原则下合作进行的,教学目标、框架制订、编排体系、内容选择、教学板块、练习活动等工作主要都是由中方专家和作者团队负责,外籍专家和作者主要是在语言材料、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发挥他们的特长。这种合作模式比较有利于充分实现中外编写团队的优势互补。包老师谈到的“水土不服”的情况,我猜测是指教师对新教材的各种不适应,这种情况在一线教学中也确实有所反映。在各地教材培训中也常听到英语老师们对新课标教材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其中有些是因为习惯了原来的教材的编排和教学模式而一时对新教材不能很快适应的;有的可能是对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体系、教学意图了解不够透彻的;还有的可能是教研活动或培训中由于个别培训讲师本身的教学思想或偏好而对教材解读出现某些偏差的。比如2016年暑假教材培训就遇到同往的某位培训讲师明确反对教师讲解语言结构,反对讲解语法;以前还遇到个别专家不允许教师上课时对课文、对话进行任何形式的汉语翻译;还有的专家因强调“语篇中教词汇”的理念,坚决反对上课教师对某些单词进行单独的学习和强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多不是源自教材本身,更多的是源于教师或培训讲师对教材的不同解读。当然,无论教材怎么编写都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肯定存在进一步改进完善的空间,因此,不少前辈都曾感慨,教材编写实在是一项充满了遗憾的工作和事业;也因此,我们的研究和努力是永远不会有终点的。包:我看有些问题怨不得教师和学生,还得从出版业,从我们编者身上找原因。教材质量不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谁编的都难咎其责。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最近十多年来,英美等国的外语教学都已经变了,他们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反观国内,一些专家说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却没有看到国外发生的这些变化,却把国外摒弃的理念当作宝贝捡了回来。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念就体现在这十六个字里:语法为纲、词汇为目、意义为主、功能为辅,这是我几十年来的总结。语法为纲和词汇为目就是指重视语言形式,我提倡聚焦形式的输入型教学,这是国内外业界达成的共识。国内的情况恰好相反,英语教学都是以意义为主,以输出型为主,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就是这样的理念。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课改以来,人们越来越否定知识,否定技能,实际上是在否定“双基”。陈:包老师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在很多地方进行实验和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您提出的外语教学的十六个字里,前八个字我赞同,语法为纲、词汇为目是语言系统运作的内在机制,外语学习顺应这个机制能提高效率。后八个字我想我可能还没完全理解您的意思,我觉得外语学习中的意义是基础或前提,功能是目的或归宿。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三言两语不容易说透,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咱们再深入讨论。包:功能是手段,不是目的和归宿。陈:西方的外语教学历来有创立各种理论学说的传统,而我们的外语教学也很有学习借鉴西方的惯性,虽然我们拥有全球数量最大的外语学习人群、最多的外语教师和最多的外语教学研究人员。从交际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们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到后来课程标准中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基本都是这样,尤其是最近十多年,外语教学中引介了不少新术语和新理念。实际教学中的变化发展到底有多少,因为没有多少调查研究,我不是很了解。仅就我有限的听课培训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来说,普通学校日常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普遍做法与二十多年前我教授英语时似乎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我能明显感觉得到的变化大多是形式上的,一是PPT和音像资源多了,教学材料更丰富了,二是教师的英语发音有了明显改善,三是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尤其是小学和部分初中课堂。除了以上三点,其他变化不明显,多数教师也还比较重视知识学习和基本训练。能让我明显感受到变化的是另外一种场合,就是各种观摩课、公开课、赛课,确实变化较为明显,这些公开课或许能更多更直接地展示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理念,但有时候也确实存在忽视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未来的教学中,如果公开课与日常教学能更深入地融合就好了。包:你看到的可能只是表面现象或个别现象,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陈:传统继承与改革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西方,从来就是矛盾的,有机结合,说起来容易,但在实践中做到比较稳妥并不容易。目前国内的基础英语教育在继承传统方面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工作要做,不少老一代学者专家的教育教学思想有待我们在认真研读、细致梳理和专心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继承下来,为目前的外语教学服务。比如人教社张志公先生对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对教学语法的性质和特点的相关论述,对当今的外语教学实践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对西方的学说,无论是二语习得、TEFL还是TESL等各种理论的借鉴,一是学术界对西方各种外语教学思想的了解、梳理、引介还不够全面系统,二是还没来得及取舍改造,没有与中国外语教育合理融合。两项基础工作没做好就急于拿西方的东西来指导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这就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包:是啊。不是拿西方的东西来做中国的事,而是将西方放弃的错误理论拿到中国来用,而且一错再错,不反思,不改正。有些问题还要深入探讨,然而关于意义和功能的说法与我的看法正相反。我认为形式和意义是语言教学这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因为是外语教学,我们对形式要求聚焦,意义和用法是目的,功能是手段和工具。但是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不重视“双基”的情况已有近20年了。这个势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最近几年到全国各地做了一些调研,发现这样的教学情况令人堪忧,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举一个例子,很多学生到了初中才开始学国际音标(音素),主要依靠鹦鹉学舌的办法学习发音。我一直提议音标要在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全部解决。陈:语音教学很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教材培训中的音标教学也是一线教师困惑比较多的,直到最近我还常接到教师和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询问为什么教材中没有音标。因为课改后的教材培训中常有教师问这个问题,后来到2008年前后,我又专门写过两三篇文章,讨论了有关音标教学的价值、音标与直拼法(Phonics)在语音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优缺点等问题,也算是对培训中教师们提出普遍问题的集中回复。现在又近十年过去了,整体上看,中西部和普通学校的教师教学中对音标的需求和依赖仍然比较普遍,相比之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一些重点校、示范校的师生,对直拼法的接受程度更高些。包:直拼法不是不要搞,而是要在音标教学后,进行归纳和总结,不能搞反了。有的人说,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音标,他们容易混淆音标和汉语拼音,会负担过重,产生挫败感,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学生学习一味地靠模仿,这是二语习得的做法。近几年有的地方推广直拼法或称自然拼读法,而直拼法实际是给英语为母语者准备的。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和我们的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英美国家的小学生上学的时候词汇量就已经达到了好几千。最近我考证,英美国家的儿童上学时已经会说五千多单词了。我最近研究了美国的EDI理念,EDI就是直接显性教学(Explicit and Direct Instruction)。该理念就提倡学生早学音标,并且越早越好。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前期学习和后期发展都非常有利。这都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得出的结论。陈:有些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没触及问题的实质。首先,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研究证明中国学生学习了英语音标就干扰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其次,学生的挫败感、增加负担不是音标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即使不教音标,用Phonics拼读来教语音,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同样会出现挫败感、增加负担,甚至会比教授音标效果更差,所以这里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教师的具体教学和操作。但同时我也不认为,直拼或模仿就完全不适合中国学生,我觉得关键是看条件、看效果。我了解到东莞、深圳、青岛的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用Phonics拼读教孩子学语音和阅读,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的小学或中学具体用什么方式来教授语音,国外的做法只是一种参考。根本上还是要依据我们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最终要看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要对效果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归因。我也不认为音标和拼读是对立的,两者完全可以结合。包:你提到的可能都是好学校,对大部分学校和大部分学生可能行不通,就是先搞直拼也要尽快把音标补上,否则无法进行直拼,也不知道发什么音。任何事情都不能不按规律办,我主张先学音标。可能教材编写者将音标列入教材就担心送审通不过。陈:这方面因素是存在的,毕竟教材不是个人作品。记得2001年版课程标准颁布后不久,我们在编教材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编写组还专门讨论过几次。教材编写不能过多受个人认识的影响,首先还是要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包:对。教材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但是课标里的理念就有问题,课改也有很多理念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课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陈:教材中是否要教音标的问题,我也跟课标组的几位专家交流过。专家组的认识也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小学原则上不应该教授音标,有的主张把是否教音标的权利留给一线教师。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反馈,有些专家对音标教学的认识前后也发生了变化。课标组也在全国范围内做过多次调研,各地对语音和音标教学的不同需求和基本情况,我想课标组应该也是了解的。包:现在形势很严峻。课改后有人不主张音标教学,30多种小学英语教材都不安排这方面内容,这难道不是严重的问题吗?陈:或许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吧。新的课程理念中有一些说法,大家应该都熟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上有的不一定都教,教材没有的也不一定不教”等,这些理念的出发点是给师生更多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而不是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但现实情况就复杂得多,有些地区和学校受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工作时间、教学习惯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可能使得这些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顺利落实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国家不同省份不同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差别很大,到现在还有些偏远地区因为专业英语师资不足,小学英语还不能正常开课,这里面确实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包:这些说法是悖论或谬论。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英语资源奇缺,教师往往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资源。我亲历过教师们的争论,有的赞同教授音标,有的反对。还有学生向我反映,他们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到了初中也没有学习音标,单词不会拼读,怎么也记不住。陈:我觉得音标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不需要太多讨论的。一般条件下,音标是外语语音学习的一种很有效、很方便的工具。反对教音标的理由中有很多并不是音标本身的问题,比如教师本人不喜欢音标、不太熟悉音标、或不知如何有趣而有效地教音标等。这是教师教学素养和技能的问题,不是音标是否有必要教的问题。但同时我也不认为,所有中国学生都非要通过学音标才能掌握英语语音。只要条件具备,Phonics也可作为学习语音和拼写的有效辅助工具(虽然这不是Phonics原本的主要用途)。当然,Phonics工具对师资和课时、资源等要求更高些,这是另一个问题。包:我不赞同这种看法。我认为英语初学者必须先学音标,从语音入手,否则就是少慢差费的做法。我对教师讲,教材是蓝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活用教材,要研究如何整合教材。我认为,英语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语言形式的漠视。现在越来越强调语言能力,又加上核心素养,“双基”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英语作为外语国家的英语教材的封二和封三都编排了音标和字母,就是要求小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就要解决这一百个符号。48个音标加上26个字母的大小写,一共一百个。陈:我很赞同您对教材使用的认识,有些地方搞学科教材整合,有些学校的教师联系我,问我怎么做。经过交流我发现他们对教材内容、单元体系、功能板块还非常不熟悉,更不用说单元之间、册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细致研究教材,教材还没熟悉掌握之前,空谈整合只会流于形式。对素养和知识以及技能的关系,我也正在学习新的政策和文件,目前还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感觉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可以看作是对外语教学目标的不同角度和不同阶段的不同表述,或者说是类似目标和过程的关系。从长远的或终极的目标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应该是英语教学的目标,素养是一个方向。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英语,这应该没什么问题;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似乎也没错,我个人把它看成着眼点或角度的不同。英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但教书和育人不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应该是统一的。但具体如何统一,是眼下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因为教师更关心的是如何在教学中去落实,因为素养目标不像语言知识和技能那样明晰,它很难像知识和技能那样具体分单元分课时地去进行课堂教学。包:有的人借课改之名,打压异己,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陈:基础教育的很多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学术问题,甚至也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影响因素比较复杂,而且它关乎国家社会和千万家庭,确实比较敏感。所以,我觉得用纯粹学术的思维来考虑教学问题,可能只能帮助解决部分问题,很多问题带有较强的政策性,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也正因为教育问题对国家社会和千万家庭影响深远,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和政策制订者就更应该采取严谨审慎的态度,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反方面意见。实际上任何科学稳妥的教育政策研制都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术问题应该不受身份、职位的过多影响,应公开、公平地充分讨论交流;二是更深入、细致,掌握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地教学实践真实情况的调研数据。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情况不可能再坏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育政策和语言教学总是受到国际政治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但是文化教育领域还应贯彻“双百”方针,鼓励不同学派或流派的讨论和争论。这是任何一个领域所要具备的软环境。有的领域总是喜欢刮风、喊口号、搞运动,这很不正常。我对中国的外语教育还是充满信心的。外语界有个不好的倾向,知识和能力总被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你怎么看这一倾向?陈:这些年外语教学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比如,学生的语音和口语水平普遍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了,教学资源也更加丰富了。当然问题肯定是有的,任何时候都会有。总体来看,一是各地外语教学发展很不平衡,差别太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薄弱学校的师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二是教师的职业素养特别是英语语言文化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培训的投入产出比有待提高;三是教科研方面,文献课题数量很多,但真正脚踏实地,严谨的,有继承和创新的研究还不够,“实证”研究课题没有不成功的,但多数都虚,没有多少推广价值,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还有待提高;四是虽然教学资源丰富了,但重复和粗糙的多,真正优质的原创资源比重小。诸多问题都有待大家共同去努力去逐步解决。至于知识和技能,肯定不是对立的关系,但教学研讨和实际教学中,也常见到有把两者割裂开的,这倒是事实。我看文章或参加研讨,也常会遇到一些不同观点的讨论,这本是促进教学研究的大好事。可一旦当事人不由自主地偏离了教学“初心”,陷入自说自话的“学术”思辨或变为纯粹的文字游戏,最后就很难产生对教学有实际意义的结论。近些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忽视知识、轻视知识,甚至反对知识教学的认识确实非个别现象,这对学生、对教师、对英语教学都会产生本不该有的负面影响。知识和能力关系简单也复杂,不仅在英语学科中存在争议,其他学科也都有同样的问题,最近这些年各种教育类期刊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整体看,多数人对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好像没有太多疑义,可一旦把时间拉长到学生的终生发展,或一旦回到具体教学细节问题,分歧就出现了。知识与能力究竟孰先孰后、孰主孰次,争论得五花八门。教育哲学、教育理论、课程论等不是我的专长,有些文章讨论的理论我不熟悉,因此其中的争辩也看不出个子午卯酉。仅就外语教学尤其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来说,英语教师教学生学一个发音、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篇短文的时候,这里面究竟哪些是知识、哪些是能力,我们真的有必要把它们分开么?就算是有必要,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能清晰地区分开吗?我觉得很多一线教师其实对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并没有像一些研究人员想象得那么在乎,教师更多地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背景知识和常识习惯性地去尽力完成学校所规定和要求的具体教学任务。我不是说知识和能力这两者关系的讨论没有意义,当然很有意义。我只是觉得对学生和教师来说,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制订更加客观合适的教学目标及更科学合理的考核要求,比单纯讨论这些理论问题更实在,也更迫切。包: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小儿科的问题。知识能力(K-ability)是乔姆斯基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来的,本来是一个词,不能分开。知识本来就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稳定的能力,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力才能有其他各运用能力。还要提这个问题,英语教学有形式为主和意义为主的主张,你怎么看?形式和意义如何相结合?陈:您刚才提到过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与现实中的语言一样,外语学习中形式和意义两者也是“一体两面”而不是两个东西。即便教学中需要单纯拿出一个侧面来单独强调,最后也需要统一到一起。笼统地说,谁主谁辅其实很难讲,因为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些年强调交际功能和意义为主,出发点是从希望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角度来看的,或者是运用角度来说的;如果从学习起点和中间过程看,形式和意义是在一起的(有时候形式会稍微先于意义),没有形式,哪来的意义?外语学习中的形式和意义本来是一起的,为什么要人为地把它们分开?例如:学习单词apple,如果不让学生学习读音(或拼写),那“苹果”这个意义依附在哪儿呢?学习句子和语篇也是一个道理。自然环境的母语学习中,形式和意义自然是一起的。外语教学中,会遇到教师有意或无意将两者剥离的情况。我个人的主张是,在最初的语言输入和理解阶段,教师在提供语言形式的同时(或尽短时间内)让学生明确了解这个语言形式(无论是语音的还是文字的)所表达的意义,词汇、句子、语篇都是这样。外语语言教学的很多工作,其实都是在不断帮助学生建立、修复或完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这是我对微观教学层面的基本理解。前几年功能主义和任务型语言教学刚被介绍到国内中小学外语教学中来的时候,出现过一些弱化、甚至排斥语法教学的主张,当时我也写过几篇文章,参与了这个问题的讨论,认为语法不是“教不教”的问题,而是“如何教才更有效”的问题。发展学生交际的能力,出路不是弱化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学生的“哑巴英语”也不是因为语法和词汇学多了。如果把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不足归因于语言形式学多了,那显然不符合常识。上一版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提法,确有不恰当的地方,至少没把问题说清楚。似乎一旦我们不再“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学生的实际能力就会提高。言外之意,知识与能力就相互对立了。因此我提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意味着就要忽视甚至排斥语法和词汇的教学,相反,应该加强对词汇和语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改进,使之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发展。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对相关表述进行了修订完善,但很多教师可能没有注意其中的细微变化,我最近看到一些人写文章还引用修订前的一些观点做论据。包:有一点需要指出,在外语环境下培养不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多只能培养一些初步交际的能力,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因为没有语境就解决不了语用问题,外语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说到语法教学,有人主张抓住这三个环节: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age),英语教师怎么在课堂教学中将它们体现出来?陈:我所见的很多争论,原因之一就是对这些概念的具体“所指”各人理解不太一样。比如“语法”,有的人认为就是语法书上的规则条文,有的理解是语言的形式结构和组合规律,有的则把意义和用法都包括进来(即英语教师熟悉的所谓“三维语法”)。如果“语法”的含义扩大到三维语法,那它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就跟“语言”差不多了。这样,问题就又回到了上面聊过的话题上,即教语言就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因为用法必然与意义紧密相连,在实际语言使用中,两者的关系通过语境来实现。比如仍用apple做例子,形式就是apple的语音(或拼写形式),意义就是“苹果”,用法其实就是这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根据英语语法规则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句法形态。例如:I have three ____. 语境中,表现为名词带词尾-s的复数形式。顺带提一句,很多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接触三维语法,可能是直接或间接从美国应用语言学者Larsen-Freeman的著作开始的,实际上在她之前,汉语语法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有了非常系统的研究成果。包:但是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经常泛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陈:这个问题我了解很少,没有具体的想法。很愿意听听包老师的见解。包:有人认为教学目标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我反对这种多元目标交际法,因为这样语言本身被边缘化了。语言课堂就是要聚焦语言,或者更多地聚焦语言形式。陈:英语课教英语,物理课教物理,天经地义。课时有限且宝贵,肯定不会是目标越多越好。现在提学科融合或综合目标,不意味着要取消学科划分,不然的话中小学干脆只开两三门综合课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分这么多学科?同时,英语教师和物理教师除了要教书还要育人,这也责无旁贷。问题在于多个层次的目标究竟如何取舍,这是个挺难的博弈。不过不论目标多少,英语课应该始终以英语语言和文化为基础和内核,这个基本判断应该没啥问题。包:习得不是不好,关键是我国的中小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习得英语,第二个质疑是学生没有场所去习得。我们从语言接触时间的角度考虑,习得花费的时间要多出学得十几倍时间才行。陈:我硕士和博士专业都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对西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理论有所接触。坦白说,我个人并不觉得西方的那些理论学说有多高明、深刻的地方。习得与学得之争在西方争论了多年,并没有终结性结论,估计以后也难有,因为不同学者只是面对相似情境而选择了不同的立场,而不是掌握了本质不同的事实,这种争论注定不会有结论。我们的外语教学研究有时候过于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术语,而且对其“形式”的依赖远超过其“内容”。所以前几年我也曾向英语教师们推介了 Kumaravadevelu的“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Kumaravadevelu的理论看上去相当“空洞”,而且整个理论框架和观点从根本上也没有超出我国古代的“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原则。如此空洞而没有新意的理论为什么还要推荐呢?如果我推荐国内的文献尤其是以前的,很多教师会觉得过时了,缺乏新鲜感。同样的内容,换个封面和作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就像一款旧手机,换了个新壳就可能再卖一批。这不能怪罪老师们!因为喜新厌旧也是正常的心理。推荐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针对外语教学中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模式化”的问题。各地教学情况差别那么大,怎么可能用一种模式来教?就算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个学校,不同学生不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也是有差别的。模式化本身就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大原则相悖,与“尊重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等理念相悖!近些年的教科研热点大多集中在课程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资源利用、课件制作等方面,整体是聚焦于课程和教师的“教”上,而对外语教学中两个最根本的要素“学生”和“英语”的研究反而很少。外语教学的效果最终必然通过学生起作用,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努力,最后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学,单方面从成年人的假想逻辑出发,一厢情愿地进行各种研究,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学生为中心”的说法,嘴上说得多,具体研究还不够,教学实践更不够。包:这里面有信息差的问题,有些所谓的“专家”总把别人用过的拿过来,照抄照搬。“后教法”提出已经二十多年了,已经不是新东西了。什么时代都要有法,教无定法也要有法。关键是全世界都这样的话,我们还有充分的理由。但是英美等国早就回归基础了,非常重视“双基”。陈:怎样理解国际化,这也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比较全面地了解国际上的真实情况,不能是一知半解,更不能断章取义。其次是立场,并不是国际上流行什么,我们就要亦步亦趋跟着学什么。欧美外语教学中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拿到中国也可能失效。我们的外语教学情境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能直接借鉴的西方经验可能很有限,更多的还是要结合国情进行改造,或者需要我们自己实践探索、总结创新。要证明自己的路子对,并不需要用西方的理论作为论据;要表明自己在创新,也没必要非得把传统全部推翻;那恰恰表明对自己的做法缺乏自信。以前国内外语学习资源匮乏,也有很多人外语学的很好,我们自己有很多外语教学的优秀传统,基于国情的理念和方法,到现在也还很有价值,但我们对传统的挖掘、弘扬做得还不够。包:有些人首先认为自己是对的,把自己吹嘘得天花乱坠,这样别人才可能相信。其实他们所讲的也不是经过自己研究和验证的,大多是道听途说。现在业界缺少理性,缺少批判性思维。陈:主观性人人都有,参与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减小主观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家共同营造百花齐放、公平对话交流的研讨氛围,这样才更有利于外语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包:我国的外语教育任重道远,道路是屈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对此充满信心。国家外研中心的宗旨是“学习、借鉴、继承、创新”,立足科研。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感谢陈力老师,我希望经常读到你的文章。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专门安排出时间来一起研讨外语教学问题。今天所聊的内容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粗陋想法,其中一定有很多不当之处,恳请您和贵刊的读者老师批评指正。(原文发表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年第3期)
高考结束了,大学专业该怎么选呢?也就是说,报考志愿时该怎么选择专业?专业选择得到,对未来学术研究及就职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么,该怎么选择更好呢?作为过来人,以下几点建议你参考:首先要优先考虑专业前景及其未来对口职业。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以后走出校园后能够顺顺利利地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专长,也就是专业特长。因此,专业的选择是关乎未来职业生涯的大事,千万要慎之又慎。第二,在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后,确定了自己希望选择的专业之后,就要开始择校。什么意思呢?不同的学校,同一个专业的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是不一样的,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的排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谨慎考察所选专业在该校的地位,该校的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该校该专业在全国水平等级等等,综合评估后再做决定。第三,有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个人喜好,家族传承……等原因,已经非常明确的确定好了未来的职业方向。这类学生可在意向学校中的同专业做比较,综合自己的成绩,针对该专业对这些意向学校的教学水平、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等方面进行调查,最后择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第四,选择专业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深度。比如有些同学的意向是本科毕业后出来就职,有些则是选择硕士,甚至是博士毕业,那么除了考虑以上几点外,还要用更长远的眼光进行考虑衡量。考虑什么呢?考虑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考虑你能研究的深度,考虑未来毕业就职的回报率等等。虽然有很多人会这样想,到时候可以在考硕士、考博士的时候临时换专业嘛。这个也是没错的,但是人家多研究了四年的时间,功力比你深厚,如果你可以接受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付出,那么就任性吧。好的成绩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别因为专业的选择没做好而最终输在起跑线上。也祝愿大家考得好,专业选得好,未来职业顺顺当当,不负众望。
作为广西唯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广西大学于3月22日下午发布了该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与全国其他自主招生高校一样,该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也有较大调整,招生计划数从过去的100人减少为16人,不再招收语文、英语特长类学生,只保留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类特长,且学科竞赛奖项要求也从省三(省级赛区三等奖)提高至省一(省级赛区一等奖)。硬核:竞赛奖项标准提高期盼着广西大学自主招生降低标准的考生或许要失望了,“学科竞赛省一及以上”,成为该校今年报名的“硬指标”。去年,西大的自主招生类还分为语文特长、英语特长和其他特长三类,学科竞赛或者科创类竞赛获省三即可以报名。而且其他特长中的语文和英语特长类考生,只要能证明自己“具有专业特长和创新潜质”,也可报名。今年,该校将其他特长进一步具体化,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类特长,要求考生获得这四门学科竞赛中的省一及以上奖项,才有资格报名。这还意味着,该校不再招信息类和计算机类特长学生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留意到,该校今年自主招生计划数也大为减少,往年计划数稳定在100人,今年仅为16人。不过,有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老师表示,广西大学仅面向区内自主招生,而去年广西五大学科竞赛的省一只有220多人,除去西大不招的信息学科,剩下四门学科竞赛省一人数不到200人。往常,能获得广西学科竞赛省一的学生,高考分数多在600分以上,有能力冲击更高层次的学府。该老师分析,虽然西大今年的计划数减少,但仍有可能出现想报西大的学生达不到报名条件,达到报名条件的学生又不报西大。优惠:提档线下20分可录取从优惠及录取政策来看,西大还是延续了去年的做法,入选考生分为“优秀”“良好”两个等级,不过优惠政策有所变化。去年,西大提高了对考生高考成绩的要求,等级为优秀者,要求高考总分达到一本线,可投档录取;等级为良好者,高考总分达到一本线上20分方可录取。今年,该校调整了录取规则,等级为优秀者,高考总分须达到西大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校模拟投档线下20分,且不低于一本线,可录取;等级为良好者,高考总分须达到西大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校模拟投档线下10分,且不低于一本线,可录取。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西大在2018年录取中,理工类第一批投档线是551分,高于当年一本线38分。考生今年如果被列入优秀等级,一本线上18分可投档,获得良好等级,一本线上28分可投档。提醒:体质测试必须及格今年,西大自主招生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报名时间为3月23日~4月10日,该校的测试时间为6月10~14日。其他特长类考生通过初审后,与往年一样,无需笔试,直接进行面试。其中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相关特长与创新能力,对考生的学科潜质进行相应专业测试。今年广西大学自主招生也增加了体质测试环节,包括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两个项目。体质测试成绩不计入考核总分,但必须为及格以上。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编辑丨刘冬妮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忘!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益大户”。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海外语学院,林疑今先生之调往厦门大学,朱复、索天章等先生之调往军队外语学院(后陆续调回),然与调入者相比,毕竟是少数。那时,作为学生,仰望复旦外文系各位师长,真可谓芒焰熠熠,大才槃槃;居心向学之士,只要善从诸儒不同的学养和专长,博采并学,必可大有长进。Big Three之一:杨岂深先从当年被学生戏称为the Big Three(三巨头)的杨岂深、徐燕谋、葛传椝说起。杨是继全增嘏、孙大雨之后出任外文系主任的,“在位”有年,人称“杨老令公”,“岂深”二字据说是他本人入世之初改用的名字,意在自谦;而“老令公”其实不老,比之今日的我还年轻好几岁呢,只是他体弱多病(或自觉体弱多病),作派比较接近老者,说话喘悸少气,声音幽幽,往往未及一半便戛然而止,一手已摁脉去也(英谚云:The creaking door hangs the longest on hinges.扉虽危却长不倒。“三巨头”中杨寿最高,足征此语)。识书识人是杨岂深先生对复旦外文系最大的贡献,无他人可比。复旦外文系一度图书资料丰足,曾是兄弟院系羡慕的对象。例如后来被称为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反叛青年“圣经”的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守望者》,书出版不久,外文系资料室已经购得,有位学者专程从北方来,竟把全书摘抄了去。“文革”爆发,大字报攻击杨岂深独霸订书大权,而且新书一到照例要送他先读,被他垄断多时,殊不知倘若没有这样一位读书多、涉猎广、信息灵的系主任早早重视图书资源的积累,复旦外文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点“家底”。杨又知人善任,且有前瞻目光,早在中苏公开交恶之前,他已抽调俄语教师改行去学法语和世界语,还曾拟议派人去学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一部分的拉丁语,以免“绝后”(出于种种原因,此计未成,幸有杨烈先生在耄耋之年,义务为系里的有志青年讲授一点拉丁入门,致未完全断种)。我虽不才,当时还算年富力强。是杨岂深先生在我本科毕业后的第二年,本人犹在攻读研究生的同时,把我推上最高年级英五“英美报刊选读”新课的讲台,逼我奋发努力。事后想来,杨可能看到了我这人不肯轻易言败的好胜心和比较强烈的表达欲,这才把我往高处推去,看看能挖掘出多少潜力来,而正因为起点较高,自己一点不敢怠慢,日后的进步也才更快一些。毋庸讳言,作为党员系主任,杨在当年是不能不紧跟政治形势的,在历次运动中误伤同仁也是难免。一位嗜读克里斯蒂疑案小说的老教师曾对我说,她要写一篇某英语系发生教师连环被杀的故事,侦探结果发现“凶手”竟是那貌似弱不禁风的系主任,虽是无稽笑谈,与杨芥蒂之深可见一斑!杨早在“反右”之后便声称要以“forget and forgive”(忘却并宽恕)的态度对待同事之间的恩怨纠葛,而在“文革”之后,在他的晚年,老人似更经历了一番大彻大悟。Big Three之二:徐燕谋“三巨头”之二是英语教研室主任、我的导师徐燕谋先生。从英五精读为我班授课(1961年)始,到1986年3月26日遽归道山止,徐老夫子于我有二十五年的师恩,而自从我在1965年5月丧父之后,师恩中更融入了在我感觉中类乎父爱的感情。长江三月上刀鱼之际,夫子大人必令师母邀宴赐饭,“阿霁”(小女陆霁)享受徐家孙辈待遇,频繁出现于徐老夫子诗中,凡此种种,都是明证。徐师是“文革”前高教部统编专业英语教材系列中程度最高两册(七—八册,与北外许国璋一—四册、北大俞大"五—六册配套)的编者,但从穿戴到举止可说是外文系最没有一点儿“洋”气的人。徐蓄一头板寸发,脚踏黑布鞋,爱吃肉做诗,似更像一位中文教员。在他主讲的英国散文课上,他也确实会不时引用汉语的劄记、小品名篇,以为对比映照,或在滔滔不绝的英语讲课过程中夹杂着“性灵”、“机趣”、“兴会”、“气韵”等难以译成贴切外文的汉语文评术语,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在他布置的课业中更有刘勰、钟嵘、司空图等的文论、诗论。按他的说法,中文根底单薄,洋文修养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王佐良先生曾对我说,他欣赏徐老夫子的话:“植木无根,生意无从发端矣!”徐还常以他的“同学如弟”钱锺书先生为榜样,激励弟子们凌绝顶而览众山,甚至向钱推荐过学生,但与此同时又告诫我们不可株守先儒,以附骥尾。徐燕谋先生上课,总是早早来到教室,踱着步吸烟“热身”,讲课时也不喜居高临下站定在讲台,而是好在学生座席间的过道中穿行,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哪位学生要是“参与意识”特别强,抬头与他四目对视,或做出会意的表情,他便驻足与这名学生“对话”一番,讲到得意处还会朝学生的肩部猛击一掌,然后扬声笑着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一度,徐燕谋爽朗的笑声几乎可算外文系英语教研室的一块“招牌”,每周五下午来系办公室参加分组政治学习,循徐式giggle找英语教研室,绝不会走错门户。这笑声到了“文革”忽归哑寂。原来,徐是敬老慈幼之人,家中长上和子辈在运动中罹祸蒙冤,这比之他本人在外文系所受的冲击,是更为难熬的精神折磨,于是十年浩劫期间,徐在公众场合基本不再说话,兼之长年失眠的顽疾,就此种下了极度的抑郁。徐老夫子有几个得意门生,说我是其中之一大概不算夸诞,但我几乎从未听他称赞过一句(对他人说陆某孺子可教,甚至对葛传椝先生说陆诗偶有“义山风韵”,则是另一回事,辗转听得这类评词之后我常乐不可支),多的倒是批评和警策。如果说1961年师生初次相识的第一堂课上我被徐师连珠炮似的问题(依稀记得问题涉及普列汉诺夫、高尔基等的文艺观)问倒,多少还算是一顿“杀威棒”的话,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挨剋听训就是家常便饭了。我好练笔,但发还的作文卷上多处写着“勿无病呻吟”,“力戒藻绘”,“谈虚语玄,和者必寡”,“不脱依傍,何论登峰造极?”,“格律是紧身衣,不宜学做旧体诗”之类评语,其中儆戒的基调甚至延续到改革开放后我去国外发表论文时。1983年3月,我在华盛顿参加一次关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国际会议,并接受了《华盛顿邮报》记者James Lardner的专访。采访记在该报发表后,我不无得意地给徐老夫子寄去一份,不料因此招来严厉批评,要我重温《汉姆雷特》剧中波洛涅斯给儿子莱阿提斯的“家训”:“Give evey man thy ear but few thy voice”(多听少说),复又毫不客气地告诫:“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深流)。回顾平生,言行所守,似尚无大缺,除家教外,徐老夫子的诫勉影响至巨!Big Three之三:葛传槼“三巨头”之三葛传椝先生是自学成材的教授和词典编纂家。系里流传的佳话是葛早年辍学,靠着电报局和商务印书馆的实际工作锻炼养成了敏锐的英语意识,曾致信Henry W. Fowler,专就此公兄弟二人的成名作《简明牛津英语词典》质疑指谬,F君旋写来回信,对英国之外竟有人如此熟知英语惯用法,大表赞赏,葛从此名声大振,时被沪上的英国文化委员会邀去向公众作英语演讲,并更加专注地钻研起英语惯用法来,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学生戏称葛有三大法宝,即断定名词是可数或不可数,前面应加定冠词还是不定冠词,动词是及物还是不及物。遇到这三方面的困难,去向他请教,据说无疑不解。葛在英语惯用法方面的权威地位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始受到挑战,据说当时有某位英籍专家在北外演说,要学生把葛氏《英语惯用法词典》扔出窗去——倘若他们真要学好英语的话。葛对此是颇耿耿于怀的,曾由他学生俞亢咏先生与那洋人几度鱼雁往返,后来据说对方也改变了自己的极端看法。葛传椝先生最大的爱好是词语,思想方法最为与众不同的是极端的形式主义。譬如说他把语言和文学截然分隔,把搞文学的老师,如伍蠡甫、戚叔含、孙大雨、林同济,一律称为“楼上派”(当年的文学教研室适设于二楼),而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教语言的教师则属于“楼下派”;读书可以忽略内容,只顾语言,因此从头至尾顺读和从尾到头倒读,对他来说,并无两样;他向我班讲完著名的汉姆雷特独白“To be, or not to be”之后紧接着自问自答如下:“be还是不be,想到头还是be,你们看有多大意思,我看没啥意思。”葛还反对任何形式的翻译,称翻译必生误解,我曾因此戏称他与翻译“不共戴天”,他反唇相讥,称我“戴天先生”,又简化作“戴先生”,年长日久其孙竟忘我真名,每以“戴先生来访”通报!葛爱玩弄词语,给人起一些并无恶意的绰号。上文说过徐燕谋先生“文革”缄口,葛从此称徐“金先生”(从英谚Silence is golden化出);某公语速多顿,插入无数“这个”、“这个”,葛将此译作this,一度称他Mr. This,兴犹未尽,遂把this以中文的近似音化作“集思”,复将二字扩成“集思广益”,干脆称某公为“广益先生”。从Mr. This到“广益先生”很容易看出葛传椝这位字迷先生曲折的思想轨迹。“文革”中学习极“左”理论,工宣队诱导知识分子们提出问题,从中掌握思想动向。葛受不了“钓鱼”式的骚扰,思索良久,终于问道:“帝修反若用英语代词指代,该用it还是they?”引得满堂哄笑。英语娴熟到一定程度,常会有在熟人中间说上几句“洋泾浜”开开玩笑的诱惑。葛先生这方面的发明在外文系是尽人皆知的,诸如“Old three old four”(老三老四),“pasty”(沪语“搭酱”的硬译,指不牢固,不出色),等等。可能是师门不同的缘故,我感到葛先生最初对我并不友善,在我研究生第二年一次类乎今日里的qualifying test中,“现代英语”一门由葛命题,受试者仅我一人。由于出题缺少分寸感,我在封闭的屋子里从上午八点考到下午五点,权充午餐的面包和冰砖还是由某位学兄从铁栅栏外递将进来的。“文革”中期,葛与我一起被“发配”去编《新英汉词典》;再往后,特别是当他听说改革开放后补拟《新英汉词典》编写人员名单时是我竭力促成由葛领衔之后,师生关系渐次密切起来。葛晚年寂寞,师母大去之后常过街来我处“吹牛”,见我在徐燕谋先生死后发表在报上的悼念文章,曾喃喃自问他的身后不知有谁会作文纪念。我笑他生死之事也讲“未雨绸缪”,并表示区区虽非葛门嫡出,师恩隆重,哭丧也是本分。1992年7月29日,葛传椝先生在上海逝世,时我正客居香港,践诺写回一文,正好在大殓之日见报,当年说笑竟一语成谶!葛先生生时来访之频,有时令我应接不暇,尤其是杂事蝟集之际,故亦曾令小女以外出诓语挡驾。对师长如此不忠不孝,今日想来,愧悔自责不迭!“蛋头”教授林同济学者型的教授中还必须写到林同济先生。林是闽人,个头比较矮小,长一颗标准的知识分子“蛋头”(egghead),春秋时节穿一件铁灰大衣,很有风度。我们入校之初,林尚未划作右派,记得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林还在全系大会上朗诵他本人创作的十四行诗以表祝贺。我曾特别注意林朗诵时口唇的伸缩张合,那动态确乎异于常人,一个个音素从舌尖滚出,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trippingly on the tongue”的说法,不旋踵间,反右的第二波(匪夷所思的是亦称反右“补课”)把林同济卷了进去,使他从外文系讲台上消失了相当时日。我大四那年,在政策转寰期间,林被甄别,摘帽,允许重上讲台。林本人尚未进入课堂,各种轶闻已先他而至,不胫而走:北京某鸿儒曾盛赞林的parliamentary English(议会式雄辩英语),又称中国之大真正精通英文的其实仅一个半人,鸿儒本人算一个,剩下半个就是长江以南的林同济了;又有人说林首先是个政治学者、历史学者和文化学者,抗战期间曾在大西南编过《战国策》杂志,鼓吹强人统治,宣传尼采哲学;林已与美籍妻子离异,独在沪侍奉寡母,晨昏不怠;等等等等。果然,林同济走上讲台,“金口”一开,立即赢得学生一片叫好;非他任教的小班还上书系领导,要“争夺”林同济。林上课十分注意选材,专拣他本人最有发挥余地的内容详讲。记得他把毛泽东诗词的各种译法引入课堂讨论,雄辩地证明,比之已经出版的官方译法,林译确在许多方面胜出(林译后来以其胞妹名义在海外出版)。林译毛诗如此投入,足见对毛的崇拜——虽则这种崇拜可能更多集中在毛的巨人品格和文字魅力方面。后来,我在英国的莎翁故乡和美国的伯克莱,结识一些寻常从不谬夸他人的英美著名学者,如Stanley Wclls和Cyril Birch,谈起林同济,都称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如此崇毛爱国之人,同胞手足全在海外,唯他一人“孤悬”上海,却被划归右派行列,讽刺之极,莫过于此!出于不难理解的原因,林在1949年以后逐渐中止了政治学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兴趣转向莎士比亚戏剧,提出并实践丫以散韵追译莎剧素体诗的方法,又在给研究生开设的“英国戏剧”课上精讲几个当时尚不太受评家重视的剧目,如Coriolanus,开创了复旦外文系强调文本一手阅读的莎剧教学传统。林讲莎剧往往融入文明史其他方面的内容,诱发学生对民俗、典故等的兴趣,扩大审美内涵。我对古罗马史的迷恋(写此文时正读Colleen McCullough女士的又一部罗马历史小说《罗马第一人》),部分地就是透过莎剧由林同济先生启发山来的。不会写自己中文名字的女教师由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颖而出不久,有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畸形,上文所说中文不行外文也好不到哪里去的规律对这样的老师并不适用。如某女士从小接受教会学校教育,未笄即去国外生活,结果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写不全,但就英语表达的流利和自然而论,整个外文系可能无出其右者,连反右斗争等历次政治运动的思想小结也只能用英文写成。这位老师自称“杂食动物”(omnivore),读书快而多,但从不拘于经典名著,宁读侦探、疑案、《读者文摘》的小故事,或从《纽约客》、《笨拙》之类杂志中寻找幽默;在来校的公共汽车上常见她专注地做着填字游戏;在教研室政治学习的小组会上,在不得不人人表态的场合,她的发言时常显得别致。譬如别人都说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她却冷不丁来上一句“study Chairman Mao’s works religiously”,同仁被她那“religiously”(带着宗教式虔诚)一词逗笑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唯有这位貌似不问政治的女士才准确把握了林彪当时捧毛的真实意图。这位女士不善伪装,往往不经意间道出心声。例如某次与人谈论戒烟,女士又忍不住打起了比方:“那痛苦是慢慢、慢慢的,就像思想改造一样。”心口如一至此,透明至此,真也不多见呢。“金童”刘德中那时上课特别叫座的教师不但都有深厚的学问功底,在表达方式、幽默感、感染力、语速甚至台风等方面也必有过人之处。虽说比喻偏俗,刘德中和杨必两位先生是外文系的“金童玉女”则是业内人所共知的。刘德中是混血儿,因其妻在外省改造,多时独居,特别欢迎学生周末去访,或谈天说地,兴致来时还给来客看看手相,或拉开小几打上几盘桥牌。我的毕业论文(相当于今天的学士论文)由他指导,为研究美国作家杰克 伦敦的世界观蒙他借我尼采英文版的《查拉修斯特拉如是说》,见我读后不甚了了,更蒙他在休息日将我召去耐心讲解。刘上课最有条理性,讲到萧伯纳等人的剧本时,总要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舞台草图,把何人从何处登场,操哪条路线与何人交流等交代得一清二楚,俨然是位称职的导演。“文革”前最后一个暑期,高教部委托复旦在莫干山开办培训班,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示范精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讲教师就是刘德中先生,可惜这已是他教学生涯中的“天鹅之歌”了。“文革”祸起,时已被解除劳教从外地返回上海的刘妻在里弄受到残酷迫害和人身侮辱,夫妇俩决定以死抗争。那日傍晚还有学生去江苏路刘宅访师。据这名学生日后对我说,她发现师母在里屋蒙头大睡,刘本人答非所问,神志恍惚;学生匆匆辞出之际,瞥见门边有新买的绳子,正发着白森森的寒光……几天后邻居不见刘家下楼取牛奶,心知有异,报警后破门而入,只见夫妇俩身穿华服,距离不及半尺,双双面对面悬梁,气绝已多日。屋角残灯如豆,光圈照射处有本洋文书,其中有两行文字以红笔勾勒,大意是悲问上苍:人间冷酷,何处始可觅得温暖?!外文系是“文革”中复旦这片“重灾区”的“重中之重”,自杀师生达十数人之多,其中给人灵魂震撼最大的还是刘氏夫妇之死,那种典型的悲剧式终结。“玉女”杨必杨必先生是公认的才女,精通英、法两种文字,此外又雅好译事。她给研究生开的“英国小说”课放在今天可以算是复旦外文系的“招牌”课了。杨平时穿着大方,举止端庄,沉默而好深湛之思,给人孤高的印象,但上课一进入“角色”,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吐字清晰,台风活泼,像是换了个人,有时还边讲边演一一她模仿《雾都孤儿》中老贼费金的走路姿势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们那个时代尚无时下学界的这种理论痴迷,她布置的课业都是可读性较强的“琐屑之言”(鲁迅称小说语?),一本本读来实际得很。她显然对中国的小说也深有研究,所以讲着讲着就会引申到《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等作品上去。当时杨必先生翻译的《名利场》刚出版不久,名声尚不如今日之隆,但据说已有勤学者对照着原文逐字逐句学习杨译了,并称译笔所至,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可为。传统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延绵不绝,相嬗于无穷的。我本人当上教师以后,业余亦好翻译,而由于杨必先生和其他师长的言传身教,我也特别看重文字的修养和经验的积累,尝向学生进言:不译满一百万字勿轻言译事。“文革”前最后一年,杨必先生受命向某位系里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讲授法文,我不请自来,敬陪末座旁听,可惜这种一师教二生的优渥待遇才享受了两三次,法文未及入门,文化就被革命了。可久可大,莫过乎学。我在复旦外文系求学八年(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受过二十多位老师的教导,一篇文章自不能骤穷诸位业师的风貌,但当年师资的“豪华”阵容,想来已勾勒出一个大概。 回忆既让我享受“夕阳余晖下的醇美”,也自然激起几许伤感,“秋风行戒悲落叶”,凋零之后,何日再见欹欤盛哉的繁茂?但愿少壮俊彦,皆骎骎有后来居上之势,使我作此文缅顾衰老而终有益于今之少年高明也。2001年11月
英语被视为现代科学的语言,学术领域的许多顶级期刊都使用英语发表。发表高级研究成果是学术生涯的重要部分,因此掌握英语写作技能非常必要。学术论文写作不同于社交媒体或个人博客上经常使用的非正式用语,学术英语应该逻辑严密,反复润色,准确表达研究内容,发表富有洞察力的真知灼见。要达到这一水平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都是重大的挑战,对于那些仍在学习英语的人来说,这些目标似乎不可逾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能掌握一门非母语语言进行学术写作,对自身学术生涯将大有裨益。然而,并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让你用正式的英语清晰准确地报告和讨论你的研究。不同的语种翻译成英语时遇到的问题各有不同;不同专业领域内的术语和习惯表达各有不同;个别论文的结构和文体要求各有不同;个别学者的写作风格和学习方法亦各有不同。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在学习用英语写作学术和科技论文时,仍然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可靠方法和策略,能够增加论文发表机会。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多地阅读英文文本。所有好文章都可以带来帮助,但要注意,质量不高的文章应该引以为戒,而不能盲目模仿,所以如果你还不能准确分辨文章优劣,可以向你的朋友或导师(最好是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人)寻求阅读建议。事实证明,阅读同一类型的读物对提高写作是最有效的。但这并不是说,如果你想写科技论文或文学专著,就不应该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和言情小说,毕竟任何文体都有各自的功能。刚开始学习时,叙述清晰的简单文章可能更容易消化。但是如果你想写科技论文,那么阅读经典文献将是提高写作技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阅读学术或科技论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技能,还有助于你的科学研究,从而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尽可能阅读与自己研究主题和方法相关的材料能够提供有用的术语和措辞,以及文章结构和逻辑模式,以供模仿和调整。阅读时可以用笔记本记下有用的单词及释义、好的短语以及复杂的语法结构,久而久之能够形成个人字典,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当你写作时,能够不断巩固已学内容。如果你手上正有一篇论文要投往某特刊或有意向的出版社,那么一定要阅读其最近的出版物,并且不要忽视出版商的官方网站和作者指南。同样重要的还有出版社要求的提交方式和评审方式。广泛阅读可以锻炼你的英语思维,这是一项宝贵的技能,在学习英语写作中同样可以得到加强。许多学术或科技论文都是用另一种语言构思、设计和撰写的,然后翻译成英文,这种方法固然能行得通。然而,一些成功发表英文论文的非母语作者坚持认为,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用英语起草高质量的文章。使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英语单词和短语来思考自己的研究,这样会使你在写作中采用这些表达,并开始用简短的句子描述你的研究成果。这些方法看上去有些公式化,甚至有点幼稚或者笨拙,但文章最终都需要润色,所以拟定一个粗略的英文版草稿是首要目标。不过,如果你发现短期内实在无法用英文写作一篇论文,寻求专业的英文翻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提交出版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对你的英文论文中每个单词、短语和句子进行仔细阅读、修改、编辑和润色。一些出版商会友好地告诉你,在你的文稿被采纳之前,需要提高英语,所以最好在投稿前就对文章进行语言润色,争取在第一时间给编辑留下好印象。分享你的论文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对象可以是导师,同事,同学,甚至对你的研究知之甚少的朋友,但注意要有选择性地挑选读者。例如,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能够帮助你掌握更自然的词汇和措辞,但要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是伟大的作家,很少有人能够帮助你正确使用专业术语以及遵循本研究领域的相关惯例。但其他学者将能够帮助你解决写作中的这些问题,如果他们成功地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对你大有裨益,无论他们的母语是什么。然而,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自己运用所有你收集到的模式、建议和指南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直到你有一份可以发表的研究论文。抽出专门的时间纠正错误、润色不通顺的地方、提高表达的准确度、以及采用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如果由于语言障碍而无法对论文进行改进的话,这段时间将非常难熬。如果你卡住了,大声朗读你的文章可以有所帮助,尤其是如果你相对书面英语更熟悉口语的话。另一个好方法是把你的论文打印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在纸张上阅读和编辑。许多作者发现这是解决语言和文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你可以根据需要在行间和页边空白处潦草地写下修改、替换和其他注释,最后在电脑上一次性修改。在校对、修改学术和科技论文时,有太多方面和细节需要注意,对于非英语母语者的论文而言,只关注一些显著问题是不够的。大多数想要掌握英语的作者都非常清楚英语和他们自己母语之间的主要区别和次要区别,以及他们自己犯某些错误和引入特定问题的倾向。这些都应该作为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首要重点,纠正和改写的过程会逐渐帮助你提高英语水平,消除这些错误倾向。一般来说,当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研究人员用英语展现他们的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某些普遍的错误和问题,因此在编辑时要对下列情况保持警惕:诸如冠词和介词之类的微小词汇,它们在不同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使用模式;而代词的使用就必须注意语法和语义的准确性,以避免混淆。谨慎使用动词时态能准确建立研究过程的时间顺序,也有助于形成有说服力的学术或科学论证逻辑。确保名词或代词及与之相关的动词在数和人称上的一致性。集体名词有时可以是复数,有时也可以是单数,在这方面尤其具有挑战,就像某些名词在你的母语中通常是复数,但在英语中是单数,反之亦然。区分具有相似拼写但意义大相径庭或意义相似但有细微差别的词。这样的例子包括"experience" 和 "experiment," "teach" 和 "learn," "lie" 和 "lay," "say" 和 "tell," "access" 和 "assess," "affect" 和 "effect," "fabricate" 和"elaborate," "remember" 和 "remind," "less" 和 "fewer," 和 "much" 和 "many," 等等。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能够清晰阐明作者的意思。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标点符号往往不同,而且每个标点符号都很小,因此在编辑时很容易遗漏。请特别注意撇号和连字符的使用。大写字体、特殊字体和其他强调形式或许符合你自己语言的使用惯例,但在正式英语中并不适用,只会导致文本混乱、无吸引力、并且不专业。避免为了准确性而过度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有时候,描述研究条件和结果需要几个修饰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词典和同义词库来选择一个更精确或更有效的名词或动词会更好。句子通常需要重新排列和措辞,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换需要精炼。字典、写作指南、短语列表和你自己的阅读笔记会经常使用,以便修复问题,从而写出清晰流畅的文章。因此,对于新手来说,完善学术或科技英语文本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对自己要有耐心,要记住,编辑全文往往是对作者的语言技能提出的最高要求。关键是要避免语义混淆和歧义,你必须清楚且准确地陈述你的研究,描述信息应该丰富但要简洁,使用不会让读者感到困惑的学科专用术语,选择对国际读者有意义的语言,这就是大多数英语学术出版物希望达到的水平。还要记住,大多数出版商更喜欢甚至要求使用英语或美语这两种主要形式中的一种,所以一定要查看你的写作指南,保证文稿中的拼写、词汇和措辞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当然,当你提交出版文稿时,必须理解和遵守出版商提供的写作指南中的所有内容,这样可以确保按照英语学术和科学写作中预期的标准和惯例来展示你的研究。例如,学术期刊通常会列出一篇研究论文所需要的结构,指出章节的顺序,甚至可能指明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和数量。在一篇传统的科学期刊论文中,标题和摘要之后通常是引言、研究方法、结果展示和分析、结果及其影响的讨论,最后是结论。这样的写作指南非常有帮助,因为你可以在指导下列出提纲,起草论文,理清思路,有条理地写一些信息丰富的文本,将解释与推测和描述与观察分开撰写,等等。如果你在写论文之前就选择了投稿期刊,那么可以使用这些结构指南来建立一个写作手稿的模板,如果你在论文起草后才选择期刊,那么可以使用指南来改进你手稿的结构。当你用另一种语言来展示和讨论你的研究时,肯定会遭遇挫折,因为英语有时候具有不一致性和不可预测性,但必须要保持自信和恒心。不用担心,因为即使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有时也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校对员或编辑解决文章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如果你能负担得起,这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可以为你提供关于英语写作技能的专家反馈,包括错误更正,以及解释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你的文章得到改进。此外,这样的专业人士可以确保你的文章符合所有出版商的写作指南,确保使用标准国际术语。如果他们专长于你的学科,能够充分运用你所在领域的传统语言以及符合预期的表达形式。学术或科技英语方面的专家提供的优质帮助将增加你的写作信心,并为你带来论文发表和学术生涯所需的权威性学术支持。许多学术和科技编辑也将能够识别和标记论文中不恰当的偏见或研究操作,因为这些例子或许不符合你的研究领域或目标期刊的道德标准。一些在各自领域特别活跃的校对人员甚至能够识别出你的文章中与已发表文章过于相似的部分,这些部分可能被认为是剽窃,至少面临被拒稿的风险。一旦你提交了论文,英文出版商肯定会检查你是否抄袭,所以记住,作者有责任避免在他/她希望进入的学术出版环境中被认为存在伦理问题。如果你被指控剽窃,或者同时向多个出版商提交同一篇研究论文,那么你所有的努力工作都会被否定,你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因此,一定要学习与你所在领域相关的道德规范,并且永远规避遭受质疑的地带。
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own language, that goes to his heart.如果你对一个人讲他听得懂的语言,你的话会进入他的脑袋。如果你跟他说他的母语,你的话会进入他的心中。 大家好!这里是广州八熙翻译的《翻译小课堂》。学习语言除了是跟人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给予别人尊重,同时对对方的文化和传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比如说,你去法国旅游,你说英语大部分会被理解,但是如果你努力用法语沟通,法国人可能会因为你的努力而更愿意与你对话,就好比我们听到外国人跟我们讲中文一样,让人感到亲切~以前英语是必修,但慢慢的,也不要求一定要学外语,那么,除了考试需要和上述理由以外,学习第二门语言,还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01提升自我的专业形象世界俨然因为网络的发展,获取信息变得容易,而学习资源也变得更多。如果只会说一种语言,你可能错失了很多跟世界接轨的机会。当你看到一家很喜欢的公司,而且看到理想中的工作职缺,正准备要投出简历时,发现那家公司必须要有西班牙语或者日语的技能,原先的热情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语言是帮助自己跟客户建立连系最直接的管道,因此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就多了一项专长,相比之下,你也会比其他应聘者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02可以增强大脑的认知系统语言学习可以提高整体的认知能力,研究指出,一个双语能力活跃的人,他们大脑的专注力以及思考能力会比只用一种语言的人来的高,主要是因为双语人士在说话或是聆听时,都必须对语言进行转换。如果你想激发自己的脑力,学习外语是个很好的方式喔!03用最直接的沟通方式了解他国的文化了解他人的语言是帮助自己在认识对方文化的最佳方式。他可以弥补异国之间的差距,这不仅仅是解决在国外时语言不通的障碍,同时它可以散发出友好的氛围,帮助自己更顺利的认识外国朋友。04可以改善自我表达能力学习外语的朋友,比起同龄的朋友来说有更好的表达能力,他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我的想法来与他人沟通。因为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会导致自己去思考什么样的用字遣词较为恰当,连带地也影响了表达时候的思考逻辑。05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文化作家 franz fanon说:"To speak a language is to take on a world, a culture.(说一种语言就是建立一个世界,一种文化)"。当你开始学习外语时,在接受他们文化的同时,你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发现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好比早餐,中式与西式的差别,可能简单的例句里头,你就能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又或是从英文的文章里头去看看他们怎么形容亚洲文化等等。外语需要花不少时间来学习和积累,但他同时也是与世界接轨的管道,当你从中获得新知之后,他将扩大我们对世界文化认知的观点,并且打开更宽广的视野。有时间的话,不要荒废掉,或许可以选择学一门外语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