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即将入职阿里巴巴的程序员在网上发的帖子火了!他说自己是19年应届毕业生,已经拿到了阿里的offer。但他觉得阿里给的工资太高了,自己压根儿不值这么多钱!此帖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毕竟,我们平时听到的只是埋怨工资低的,还没人说自己工资高,觉得心虚的。有的网友直接留言评论说:“你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要是实在嫌工资高,就申请砍一点吧。”“看把你得瑟的,进阿里了不起了?不知道阿里升职很慢的吗?”面对网友的质疑,楼主也回复道:真的觉得算法很浮躁,同学之间问薪资,30w都不算什么。但是没有人去认真想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呢?我只是实话实说,大家没必要怼我。从楼主的回复大概可以了解到,他只是觉得自己没有经验,对这份高薪的工作有点没有安全感。对于楼主的担忧,网友们也是积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认为,既然给你30w年薪了,就说明你能创造更高的收益。何况,30w在阿里只是正常的薪水。踏实一点,放眼长期收益。带着危机感继续往前走吧!还有的网友说,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努力提高自己!在大城市,30w年薪真的不算什么,除去花销,也剩不了多少。这钱跟房价比起来真的一点都不多。小编觉得这位硕士生也不是故意炫耀,而是有很强的忧患意识。毕竟自己毫无经验,又拿着高薪,就觉得自己不配这个钱也是正常的。只是他可能不知道,以后在工作中的付出,一定会远远超出这个钱的。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大家觉得这位硕士生是在故意炫耀吗?阿里年薪30w虚高吗?欢迎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积极留言讨论哦!(免责声明: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编辑/二小姐好文推荐:为什么大学生很少主动联系父母?除非没钱?网友的儿子扎心了我国这所985高校发展迅猛,综合实力强到北京大学都觉得受威胁!在大学里总是觉得很孤独,要怎么做呢?不让自己变成“积极废人”,大学里要改掉这些事情
今天,上海高校毕业生落户办法《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正式发布,其中规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就可以落户,简单来说,就是“双一流”硕士毕业生可以直接在上海落户!目前,全国共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超过了“985工程”大学数量),“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参加“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共有137所,这已经超过了“211工程大学”的数量。根据上海市今日文件规定,这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全部硕士毕业生和这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的全部硕士毕业生,基本上都可以直接落户上海。而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院校就读的外地学生,更有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可以说,只要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基本上都有可能直接落户上海,这力度是空前的。近些年来,各地“抢人大战”一直不断,从最初的武汉,到后来的西安,全国各地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各种政策吸引大学生落户,但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则一直在落户政策上“坚如磐石”。这一次,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中国最大城市的上海,出人意料地首先在“一线城市”打响“抢人大战”,或许意味着中国人才争夺战的加剧,更深层次上可能预示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
农村大人们的思想是:你上了学,你拿到了高学历,你就应该找一份好工作,你的工作就应该找。还有的大人思想就是:我供你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所以我没有完成的目标就让你一个人完成吧,“房子自己去买,爸这辈子没出息”。太多的家长认为你上了学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供你上学就是我的所有,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可是现在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硕士拿着毕业证还是不好找工作,就算找到了房子也买不起,就算买起了也是一辈子的房奴,难道无压力的活着真的这么难吗?一位硕士生这样吐槽我的家里人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只有我的学历最高,是硕士生。我平时说一句工作好难找,家里人就开始各种嘲讽:“你都研究生了,还找不到工作,你这书真是白念了”。父母也是各种悲叹:“花了这么多钱供你念书,现在连工作都找不到,你看邻居那谁谁本科毕业一个月一万呢”。我想多数同学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吧,家长们的不理解,家里人的嘲讽,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但是现在的工作真的是不好找啊。家里人都认为花钱供我上大学,供出我来了,可是我从小学到硕士能花多少钱呢,九年义务教育,我们是贫困县高中除了住宿费其他什么钱都不掏,大学我自己每年寒暑假出去打工,平时也做做兼职,学费每年4000都是我自己挣,生活费靠奖学金、贫困补助、兼职,基本没跟家里要过钱,研究生有国家补助,再加上自己平时做项目也是自己养活自己,我想问一下,家里除了养我这么大,花什么钱供我上学了?家长已经完成使命,剩下的全靠自己在这么拼“爹”的时代,如果你没有家底,那么就得自己为下一代拼家底。不过有的时候你努力一辈子还不如人家刚出生时候的财产多。有一位网友是这样的情况,家里挺贫困的,父母也没多大出息,从小到读硕士,家里一直在租房(小的时候房价便宜,就是不买,天天玩牌),现在面临着结婚,不得不去买房子(首付钱基本是借的),装修好后,父亲说你毕业后肯定不会在家住吧,以后房贷你和你媳妇还,我和你妈住。我就想问凭什么,我媳妇跟我和就是给你买房子的?孝敬你是我的责任,但是你说的这么理直气壮,是一个做父亲该做的吗?无论怎样,还需自己拼搏说半天,父母已经把自己能给你的都给了,或许有的父母就是一辈子没有多大出息,他们没给你留下多少东西,或许有的父母还会不断的给你拖后腿,但是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百善孝为先。我们不应该抱怨自己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我们应该去努争取更多自己想要的,争取给自己的下一代留下一些东西,不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家里帮不上忙,自己需要如此的奔波。大家硕士毕业后找工作容易吗?你们有没有埋怨过父母给自己留下的太少呢?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时间的结合。来源: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岳怀让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一则微信刷爆网络,鉴于应届硕士毕业生孙光宇在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孙光宇在攻读硕士期间,论文硕果累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学评论E辑》《应用物理快报》《等离子体源科学与技术》等期刊发表8篇SCI论文,还有4篇EI会议论文;以非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报道时,首先直接联想到的是,现在不是在破四唯么,难道文章发表得多,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吗?个人觉得这是读者对这条信息的过分解读。首先,孙光宇在硕士期间能发表这么多文章,就证明了他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果。很多博士看到他发表的文章数量,都甘拜下风。其次,大家需要看清楚,提出破格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全国电气专业,只有西安交大和清华大学是A+,证明该校此专业的实力和权威性!此外,孙光宇所从事的是射频放电鞘层方面的研究。并不是传说中好发文章的那环化生材!最后,破格授予学位历来有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有关专家推荐,学位授予单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试,直接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对于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博士学位”。所以,只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是完全可以的破格的!因此,如果西交电气学院答辩组专家评议为人可以,是可以提名破格的,毫无问题!最后,不过西交的报道中还是有瑕疵的,他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破格直接与文章挂钩了,实际上肯定不是,而是学位论文展现的成果和水平!欢迎关注,带你一起看不一样的世界!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时间的结合。网友评论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我国民众对SCI论文概念模糊,小部分民众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此期刊由南京大学引入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原标题: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来源:综合澎湃新闻、网友评论、百科流程编辑:TF017
又是一个毕业季,也是很多毕业生面临抉择的时候。很多毕业生都会面临类似于题主的选择,究竟是回老家选择体制内的稳定工作还是去大城市追逐梦想。首先能做选调生或能去年薪十多万的私企,说明是一位很优秀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选择做选调生还是年薪十多万的私企,需要从以下几点综合考虑:1、个人兴趣。要看个人喜欢去做选调生还是更喜欢去私企工作,选调生和私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性质,文化也截然不同,要是个人更喜欢安稳的体制内的工作,可以选择选调生,毕竟只有应届生可以考选调生,并且能得到考选调生的机会也比较难得,所以应该好好把握;要是喜欢更具挑战性的私企也是不错的,毕竟薪资很诱人。2、自身抗压能力。相较而言,去私企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私企收入高,同时压力也不小,会有许多未知的挑战;而选调生比较稳定,需要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收入也比较稳定。3、学习能力。去私企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万千变化的市场,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选调生需要做好每天的工作,服务好人民。如果您对新事物接收快,充满好奇心,那么私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有的高薪、成功背后,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选择了出去见更大的世界,就得经受起更大的风雨。感谢阅读,喜欢可以关注我。分享职场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研究生没有退路最近统计了一下今年北京各大高校双选会上我和同事面对面辅导过的同学,算下来有1500多位,统计下来差不多有40%是今年的硕士应届毕业生。甚至我的同事郭老师还发现她练就了一幅火眼金睛,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在同学没有自我介绍之前,就判断出来这位同学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郭老师和我说,不光是年龄,最主要的是看前来咨询的同学们的表情和状态。本科生不论在在秋招还是春招,明细感觉还没有那么强的紧迫感,甚至有的同学一坐下就会说:“老师我还在准备考研,我今天就是来看看,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您帮我指导一下”。而研究生的心态则完全不同,大部分研究生同学往下一坐,第一句就是:“老师,您帮我看看我的简历,我是研究生,马上就毕业了,现在还没有满意的offer,我有点着急。”因为研究生没有退路了,绝大部分研究生不会去读博士,就业变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有些研究生同学会很感慨,原本本科时觉得考研是个挺好的让自己"缓就业"的方式,可没想到该来的就业压力还是一样会来。HR的眼中在担心什么?规则是什么?1、部分用人单位看重研究生的第一学历第一学历通常指我们考大学时本科(专科)时就读的学校、专业和学历,有不少同学一心想去行业顶尖公司,却不知道有不少职位在网申或者简历筛选时,HR就会重点考察大家的第一学历,我身边就有不少企业的面试官明确的告诉我,第一学历不符合他们设定的门槛的话,恐怕没有机会进入到下一轮面试。2、一所"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学历含金量现在每年大量的研究生入学,甚至有的学校出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学比例"倒挂"的情况,新生中研究生的比例会高于本科生的占比。这样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同学会来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其中不少同学是"盲目考研",在没有仔细考虑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的前提下,就盲目去备考。甚至有不少同学,为了学历,不再考虑研究生入学学校的情况、专业的情况,一所普通大学的研究生,特别是非优势专业的研究生毕业时,有时和本科生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甚至有些职位硕士反而用人成本更高。所以,考研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以及读完研自己的打算。3、跨专业就业,专业也许还会减分上学期辅导了某校物流专业一个女研究生同学,看到她本科和硕士都是读的物流相关专业,我觉得她应该很容易拿到优质的对口Offer,可她的问题让我很吃惊。她说她就一个要求,就是真心不想往物流方向发展,我仔细询问之后,也能够理解,她多少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男女比例和平均学历有些偏见。可劝说效果并不明显,她和我说,她虽然这6、7年都在学习这个方向,但是除了学历,她压根就不想往这个方面发展。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是法学方向,而且在本科阶段还辅修了法学双学位和参加了司法考试。可我看到她的简历,无论是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实习和研究的项目,都是物流类。如果她使用这样的简历,几乎是不会有任何法学方向类的工作机会。我们先放下求职技巧不谈,但就她跨专业就业而言,她读了研究生,最后却不从事这个方向,反而浪费了两三年宝贵的职场发展时间,比别人大几岁但可能还是会从0开始去接触跨专业的职位,相比专业相符的本科生,可能优势都没有太多。4、忽略了实习的重要性考研的同学可以讲都是学习不错的同学(在小范围内比较),所以本科考研的同学通常在时间分配上就会明显有偏重,往往重考试、考研备考,轻实习实践。这样会导致自己对未来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不太了解,缺乏对未来职位的判断(如何判断一个职位,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写的《职业解析四步法》),从而增大考研的盲目性,不是为了学历而考,就是随大流,缺乏以"最终就业职位"为目标的理性规划。而读研之后,大部分同学就更没有时间去实习了,这加剧了职场成熟度低的困境,这是为什么很多研究生同学看起来年龄大,但面试时明显感觉到气质、礼仪、谈吐还不如一个参加过几次高质量实习的同学的原因。已经读研了,该怎么做就业的准备?首先,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以终为始",把最终的就业方向作为努力的目标,提前积累相关知识、证书和实习经历。其次,马上对求职岗位做详尽的调研,搞清楚提供该职位的用人单位、部门情况,特别是网申面试的"门槛",避免自己的硬条件不满足条件,白白浪费准备的时间。最后,提前去到"有留用机会"的实习岗位,对于第一学历不满意、跨专业就业和对读研学校背景不太理想的同学,也能让自己的求职另辟蹊径,巧妙的避开硬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也祝愿每一位大学生朋友,都能够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优质offer,求职一帆风顺!你在读什么专业?你的求职方向和专业相符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我们一同交流!
在职场论坛中,笔者看到有位应届硕士生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他在毕业以后入职了一家事业单位,现在试用期的工资有4600元,而且公积金1600元。晒出工资以后,很多网友也是展开热议,因为大家觉得其实硕士生在毕业以后的工资还是蛮高的,而且还是进入事业单位,甚至都比那些在私企工作的从业人员的待遇要高很多了。当然硕士生也是不满足于现在的工资,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资很有可能在行业中拖后腿。笔者看到这位硕士生的工资也是很有感触,笔者认为:第一、敢于承担责任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进入公司以后,他们认为自己学历比较高,所以总是喜欢推卸责任,或者是找同事来垫背,其实如果你在公司里总是不愿意放手去做事,或者是临阵脱逃,领导也不会认为你在公司里值得培养,因为你总是在公司面对困难的时候,想方设法的去逃脱,而领导却可以身先士卒,或者其他同事都能够代替你的位置,那么在公司里,即便是工作多年你也不会被领导升职加薪。第二、格局所以每个年轻人在进入公司以后都应该拥有大格局,并且在跟领导相处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领导也会花很多时间和尽量精力来培养你,希望你能够在公司里获得更好的福利和待遇,可是如果你在职场中总是喜欢偷懒,并不愿意和团队的同事或领导一起完成工作项目和目标,也不愿意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和利益,你就无法在职场中走得更远。即便是你的学历是硕士生或者博士生,领导也不会把你当成他的得力助手,因为领导已经看透了你才不会给你提出更多建议,让你在职场中走了很多弯路,其实才是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需要格外注意的。如果你在公司里已经不能替领导或者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而且不能给老板赚钱,那么老板便不会认为你在职场中有一定的位置,因为你的竞争力越来越弱,领导也会想方设法把你劝退!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十几年前的大学生,到如今的985、211、藤校,高学历人才一直备受公司关注。虽说学历不一定等于能力,但对公司来说,从高学历的求职者中更容易“淘到黄金”。最近,一位网友在职场社区分享了他的经历。看着hr给自己的offer,他觉得有点失望:自己应该值更多才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网友是一位应届硕士生,毕业于一所211高校。他求职的是算法岗,竞争十分激烈。好不容易通过重重面试拿到了offer,还没来得及高兴,看到offer上的薪资就愣了:年薪28万。他觉得不解,自己好歹也是个211的硕士,去年还有很多算法岗开出了40万的年薪,为什么只给我28万。这个结果让他失望,并且表示转天就去HR谈涨薪。不得不说这位网友对行情还是很了解的,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薪水不仅取决于行情,还取决于自己的能力。而这两点中,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到位了,公司是不会对人才吝惜薪资的。另外,考虑到算法岗的性质,学历再高也不为过。笔者所在的公司,包括笔者了解到的一些互联网公司,211硕士的学历投递到算法岗连简历筛选都很难通过,更别提拿到面试机会(北邮是个例外)。有的公司甚至只考虑本硕985,这也是行情。所以,笔者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能力才是谈价的底气。不少就职于互联网公司的网友说这个学历在算法岗是没什么优势的,准确的说还吃亏了。还有网友说自己做算法三年了工资也没到这么高,这是典型的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了,思维眼界再拓宽一点吧,对未来发展有好处。也有网友直言,谈涨薪也要看看自己的水平。别人给40不代表也能给你40,职场工资这么要的,清华的和211的能一样吗?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或者分享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