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11的应届硕士选择做选调生还是年薪十多万的私企?梁祝恨

211的应届硕士选择做选调生还是年薪十多万的私企?

又是一个毕业季,也是很多毕业生面临抉择的时候。很多毕业生都会面临类似于题主的选择,究竟是回老家选择体制内的稳定工作还是去大城市追逐梦想。首先能做选调生或能去年薪十多万的私企,说明是一位很优秀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选择做选调生还是年薪十多万的私企,需要从以下几点综合考虑:1、个人兴趣。要看个人喜欢去做选调生还是更喜欢去私企工作,选调生和私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性质,文化也截然不同,要是个人更喜欢安稳的体制内的工作,可以选择选调生,毕竟只有应届生可以考选调生,并且能得到考选调生的机会也比较难得,所以应该好好把握;要是喜欢更具挑战性的私企也是不错的,毕竟薪资很诱人。2、自身抗压能力。相较而言,去私企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私企收入高,同时压力也不小,会有许多未知的挑战;而选调生比较稳定,需要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收入也比较稳定。3、学习能力。去私企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万千变化的市场,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选调生需要做好每天的工作,服务好人民。如果您对新事物接收快,充满好奇心,那么私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有的高薪、成功背后,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选择了出去见更大的世界,就得经受起更大的风雨。感谢阅读,喜欢可以关注我。分享职场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大学城

三年发16篇SCI,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网友:未来可期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时间的结合。网友评论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我国民众对SCI论文概念模糊,小部分民众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此期刊由南京大学引入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原标题: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来源:综合澎湃新闻、网友评论、百科流程编辑:TF017

遂不受也

厉害了!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让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孙光宇(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这篇文章中,对孙光宇3年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孙光宇说,“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常常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矿,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3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孙光宇接受访谈(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据了解,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要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他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本期编辑:胡程远、石磊太优秀了!点赞孙光宇↓↓↓

固不爱己

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时间的结合。来源: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岳怀让

牧马人

应届985硕士,入职互联网公司,年薪45万,引网友热议

现如今,相信很多年轻人在毕业以后都希望能够进入大公司,在有规模的公司里拿到较高的收入。近日在论坛中笔者便看到有位应届985硕士生分享了他的收入情况,这位硕士生在入职一家互联网公司以后拿到了45万的年薪,这还没有包括年终奖,刚毕业就能拿这么多工资,很多网友也是羡慕不已。从现在的收入和以前对比来看,至少涨了一倍以上,不少网友看到后也是纷纷感慨:真的是非常羡慕那些能力强学历高的硕士生或者研究生,因为他们在从大学毕业以后就能够飞黄腾达!笔者认为:在职场中,有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早晚有一天能够成为成功人士,可是成功人士每天也是非常忙碌的,他们并不会像普通员工一样整天无所事事,正是因为他们的条件比较好,所以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不允许他们有拖拖拉拉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付出很多,回报就会有很多,而那些高学历的年轻人,从大学毕业以后,通过自己的高学历可以进入大公司,不至于过早的颓废,尽快实现价值也是让他们非常渴望的。除此之外,笔者也是看到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过早地荒废在公司里,选择了安逸,没有什么顾忌,根本就谈不到什么压力,可是再到了30岁以后成家立业,等待着这些年轻人去赚钱养家糊口,那么这些中年人便开始辜负了家人和亲朋好友对他们的信任,无论是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变得没有意义,彻底的变成一个废人,在找工作的时候更是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经验证明自己,久而久之便和其他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实换个角度来考虑,很多大公司之所以拿高薪招聘这些高学历的硕士生,也是因为现在公司竞争非常激烈,公司方面需要录用更多的人才。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不自说也

终于搞明白为啥研究生找工作还这么难,原来有这么多“潜规则”

研究生没有退路最近统计了一下今年北京各大高校双选会上我和同事面对面辅导过的同学,算下来有1500多位,统计下来差不多有40%是今年的硕士应届毕业生。甚至我的同事郭老师还发现她练就了一幅火眼金睛,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在同学没有自我介绍之前,就判断出来这位同学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郭老师和我说,不光是年龄,最主要的是看前来咨询的同学们的表情和状态。本科生不论在在秋招还是春招,明细感觉还没有那么强的紧迫感,甚至有的同学一坐下就会说:“老师我还在准备考研,我今天就是来看看,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您帮我指导一下”。而研究生的心态则完全不同,大部分研究生同学往下一坐,第一句就是:“老师,您帮我看看我的简历,我是研究生,马上就毕业了,现在还没有满意的offer,我有点着急。”因为研究生没有退路了,绝大部分研究生不会去读博士,就业变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有些研究生同学会很感慨,原本本科时觉得考研是个挺好的让自己"缓就业"的方式,可没想到该来的就业压力还是一样会来。HR的眼中在担心什么?规则是什么?1、部分用人单位看重研究生的第一学历第一学历通常指我们考大学时本科(专科)时就读的学校、专业和学历,有不少同学一心想去行业顶尖公司,却不知道有不少职位在网申或者简历筛选时,HR就会重点考察大家的第一学历,我身边就有不少企业的面试官明确的告诉我,第一学历不符合他们设定的门槛的话,恐怕没有机会进入到下一轮面试。2、一所"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学历含金量现在每年大量的研究生入学,甚至有的学校出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学比例"倒挂"的情况,新生中研究生的比例会高于本科生的占比。这样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同学会来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其中不少同学是"盲目考研",在没有仔细考虑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的前提下,就盲目去备考。甚至有不少同学,为了学历,不再考虑研究生入学学校的情况、专业的情况,一所普通大学的研究生,特别是非优势专业的研究生毕业时,有时和本科生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甚至有些职位硕士反而用人成本更高。所以,考研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以及读完研自己的打算。3、跨专业就业,专业也许还会减分上学期辅导了某校物流专业一个女研究生同学,看到她本科和硕士都是读的物流相关专业,我觉得她应该很容易拿到优质的对口Offer,可她的问题让我很吃惊。她说她就一个要求,就是真心不想往物流方向发展,我仔细询问之后,也能够理解,她多少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男女比例和平均学历有些偏见。可劝说效果并不明显,她和我说,她虽然这6、7年都在学习这个方向,但是除了学历,她压根就不想往这个方面发展。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是法学方向,而且在本科阶段还辅修了法学双学位和参加了司法考试。可我看到她的简历,无论是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实习和研究的项目,都是物流类。如果她使用这样的简历,几乎是不会有任何法学方向类的工作机会。我们先放下求职技巧不谈,但就她跨专业就业而言,她读了研究生,最后却不从事这个方向,反而浪费了两三年宝贵的职场发展时间,比别人大几岁但可能还是会从0开始去接触跨专业的职位,相比专业相符的本科生,可能优势都没有太多。4、忽略了实习的重要性考研的同学可以讲都是学习不错的同学(在小范围内比较),所以本科考研的同学通常在时间分配上就会明显有偏重,往往重考试、考研备考,轻实习实践。这样会导致自己对未来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不太了解,缺乏对未来职位的判断(如何判断一个职位,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写的《职业解析四步法》),从而增大考研的盲目性,不是为了学历而考,就是随大流,缺乏以"最终就业职位"为目标的理性规划。而读研之后,大部分同学就更没有时间去实习了,这加剧了职场成熟度低的困境,这是为什么很多研究生同学看起来年龄大,但面试时明显感觉到气质、礼仪、谈吐还不如一个参加过几次高质量实习的同学的原因。已经读研了,该怎么做就业的准备?首先,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以终为始",把最终的就业方向作为努力的目标,提前积累相关知识、证书和实习经历。其次,马上对求职岗位做详尽的调研,搞清楚提供该职位的用人单位、部门情况,特别是网申面试的"门槛",避免自己的硬条件不满足条件,白白浪费准备的时间。最后,提前去到"有留用机会"的实习岗位,对于第一学历不满意、跨专业就业和对读研学校背景不太理想的同学,也能让自己的求职另辟蹊径,巧妙的避开硬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也祝愿每一位大学生朋友,都能够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优质offer,求职一帆风顺!你在读什么专业?你的求职方向和专业相符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我们一同交流!

绿荫岛

应届女硕士拿拼多多offer,感慨:薪资高,但天天加班以后能去哪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各项工作,对社会上的进步与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女性价值也在不断提升。也由于各种传统的思想与意见,让女性在职业道路也充满忐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名刚毕业的女硕士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看看是什么呢?这位女硕士分享自己是19届应届毕业生,想问女程序员的出路在哪里,应届硕士拿到拼多多offer,薪资也很心动,加班基本也能接受,自己比较穷。但想到以后也不可能经常加班,以后想跳槽也不知到哪,出来以后也快30了,已经到了快结婚生子的年纪,性别歧视也会存在。所以想求助有没有工作较久的女程序员,了解一下状况。有网友建议到:在拼多多公司上班,每天也不会算太累,就是在公司要呆上一定时间,晚上十点几乎没人走,氛围性加班,连周日也要上班,这就导致很排斥上班了。想请假又舍不得,请一次假就得扣不少工资,心态真的是醉了。也有人吐槽到,在拼多多研发部门工作的,最累的恐怕就是小组长了,对上要方案、给他汇报ppt的出发素材;对下要负责开发、指导、培养、质量保障等等。刚入职拼多多可真叫一个累啊,每天早出晚归,所以想要这份工作也得好好考虑了。所以对于女性在职业与家庭上来说,更是要慎重考虑,生活节奏的加快,会使女性在职场上要取得与男性一样的成就更要下更多的血本,职场与婚姻并不是单选题,所以路一定要选好。面对这些问题,只要想清楚选什么工作、要不要结婚、要不要孩子,只要这些想通,一切事情也便不再复杂了。

呼拉圈

3年发表16篇SCI论文,应届硕士真能破格成博士?

3年发表16篇SCI论文,应届硕士真能破格成博士?议论风生如要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除了在导语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之外,整篇报道其他地方都没提及究竟是谁建议。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论文答辩委员会,或学院学位委员会的建议。也不见该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正式且已纳入相关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学位论文,而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也就是说,如果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SCI论文。但从媒体报道看,这位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就是因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对发表论文有要求,且将其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也引导很多学生为此耗费大量精力。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而不要求其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3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坚持学术导向,不只重视学生论文的发表,更要重视论文质量,尤其是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也值得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王禹】

不敢饮食

三年发16篇SCI,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校方:并未进程序

9月7日,一条“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当天,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一位工作人员回应封面新闻称,学校并没有授予孙光宇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未形成文件,希望不要把事情过度扩大。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文章介绍,孙光宇为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为什么会建议破格授予呢?是否有这样的合规程序?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当时孙光宇在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觉得他成果突出,所以就这样提了一个建议,但学校也会有博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政策,所以研究生院并没有授予他学位,这不是一个既成事实。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孙光宇。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文章介绍,孙光宇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众多世界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我们只能按规章制度来办事,我们也没有说会破坏我们学位授予规则。”该工作人员表示,孙光宇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事件已被外界扩大化了,学生确实是很优秀,如果大家都去过于炒作这个事情,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困扰。封面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大学评价的标签。文件指出,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坚持学术导向,不只重视学生论文的发表,更要重视论文质量,尤其是学位论文的质量。熊丙奇指出,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也值得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我国民众对SCI论文概念模糊,小部分民众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此期刊由南京大学引入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原标题:应届硕士被建议破格授博士学位?学院回应:并未进程序 希望别炒作)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封面新闻 澎湃新闻流程编辑:TF021

卦气

应届211硕士拿28万年薪直言失望:去年很多40万的,不服气

十几年前的大学生,到如今的985、211、藤校,高学历人才一直备受公司关注。虽说学历不一定等于能力,但对公司来说,从高学历的求职者中更容易“淘到黄金”。最近,一位网友在职场社区分享了他的经历。看着hr给自己的offer,他觉得有点失望:自己应该值更多才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网友是一位应届硕士生,毕业于一所211高校。他求职的是算法岗,竞争十分激烈。好不容易通过重重面试拿到了offer,还没来得及高兴,看到offer上的薪资就愣了:年薪28万。他觉得不解,自己好歹也是个211的硕士,去年还有很多算法岗开出了40万的年薪,为什么只给我28万。这个结果让他失望,并且表示转天就去HR谈涨薪。不得不说这位网友对行情还是很了解的,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薪水不仅取决于行情,还取决于自己的能力。而这两点中,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到位了,公司是不会对人才吝惜薪资的。另外,考虑到算法岗的性质,学历再高也不为过。笔者所在的公司,包括笔者了解到的一些互联网公司,211硕士的学历投递到算法岗连简历筛选都很难通过,更别提拿到面试机会(北邮是个例外)。有的公司甚至只考虑本硕985,这也是行情。所以,笔者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能力才是谈价的底气。不少就职于互联网公司的网友说这个学历在算法岗是没什么优势的,准确的说还吃亏了。还有网友说自己做算法三年了工资也没到这么高,这是典型的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了,思维眼界再拓宽一点吧,对未来发展有好处。也有网友直言,谈涨薪也要看看自己的水平。别人给40不代表也能给你40,职场工资这么要的,清华的和211的能一样吗?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或者分享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