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等不来的offer:2020应届毕业生达847万,毕业遇寒冬大男孩

等不来的offer:2020应届毕业生达847万,毕业遇寒冬

小艾掐指一算:今年即将有847万应届毕业生无处可去.....这不是谣言!谣言不恐怖,反而不堪一击,一碰就碎;最可怕的是事实:在事实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只能接受。■ @阿啦啦呼啦羊:今年应届生实习太南了!!!年前offer却因为上头提前休假所以流程没走完,后来好不容易公司hr说尽早回来隔离尽早办理入职,却在前几天通知我还要二面,隔离期的最后一天面完后通过了,有惊无险。最终,还是很理想地进了这家公司,对方视频完说期待下周见到我之后,再次扔出了“offer还是根据我们这边的速度给你”这种话。啥时候能真正上班?梦里吧。@四川大学温慧温慧今年将从四川大学毕业。秋季招聘时她投递了超过50家企业,4个offer中,除了一家上海企业,其他几家都不满意。寝室四人中有两人就靠公务员上岸,因为各大公司的招聘网上岗位空缺少得可怜。除此以外,微博上很多人都称;2020年就业太难了,等不来的offer应届毕业生就业难,表现在哪?(1)毕业人数出新高小艾统计了一下2014 年-2020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显而易见,2020年应届毕业生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有847万,可是如今碰上疫情,就业率明显低于往年。华南理工大学显示本科生就业率在35%,比去年低了10%左右。就业困难,除了国家以外,其次就是学校了。学生就业率低,非常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升职空间。(2)面对这一难题,很多学校开始“威逼”更有医学院的学生被迫去“创业”好在我们的国家依然是那么的给力,为了防止有些学校再“作”下去,政府及时颁布了:2020年,应届毕业生最辛苦的一年,夹缝中求生存。但要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帮你们度过这才难关!小艾坚信:中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国家!小艾也懂,“毒”鸡汤只能慰藉心灵一时,但是要想解除痛苦,彷徨,还需从根源上找问题。面对874万竞争对手,offer 不能靠等。即使是名校出身,本科就业率也就在35%左右。等不到自己想要的,就要学会主动出击,小艾总结了以下三点建议:1、看大环境:自己所在的专业的就业环境如何2、分析你的竞争对手2、看市场趋势a、工作五年后薪资最高的行业b、未来趋势:人工智能火爆,年薪30万起今年, 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应届生备受企业关注,同学们都是被几家企业同时抢着要。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坑多萝卜少”的现状让企业展开了校园人才争夺战。c、战略新兴产业受青睐今年,电子信息及互联网等IT行业、机械制造业、房地产建筑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旺盛,物联网、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国家大战略的布局,特别是与“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港珠澳等相关的项目行业,对人才吸引力巨大。d、高新科技产业缺口大3、重塑自我a、获取市场就业数据的工具及途径知乎、招聘网站(数据爬虫)、各大相关媒体平台学习渠道:BA干货|免费50个BA分析工具—第21课 数据挖掘python爬虫实战:(一)案例b、你能做什么?虽然小艾为大家po了当下最受市场青睐的行业。但是小艾也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合学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此时重点就是:没有收到offer,你还有什么出路?研究生(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生高。华南理工硕士就业率达48%,比本科生高13%左右)由于社会行业竞争大,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所以很多考生毕业后不是先想着找工作,“委曲求全”自己。而是把精力时间用在了再次深造学术上面。所以考研成了很多应届生毕业后的选择。2020年研究生招考部门已经明确会扩招,大约会扩招18.9万人。考研人数扩招了,意味着考上研究生的可能性,也将会大幅增加。考公务员或教师公务员招录多数岗位都是偏向于广大应届生,而且今年很多省份都将会进行人数扩招。其次教师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教书育人受人尊重。教师工资福利也在不断改革调整。从长远来看公务员和教师都是人们心目中的“铁饭碗”职业。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应届生也可以参加一些各种基层就业项目。国家面向大学生们的基层项目比较多。比如三支一扶志愿者计划、西部志愿者项目,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招聘等等。况且这些职业服务期满后,对于你后面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入编,进体制都是个很好的“跳板”,也相对容易很多。PS:有了项目经验,再加上专业的PMP管理认证,求职机会大很多。毕竟现在有很多公司将pmp认证写进了岗位需求里必须喝的小艾鸡汤人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慌越慌越容易出错。找工作就像找对象,合适会令人舒服很多;将就只能图一时之欢愉

肖前

应届研究生拿到知乎offer,后被毁约三方,网友:这操作够“骚”

应届研究生拿到知乎offer,后被毁约三方,网友:这操作够“骚”每年的秋招都会有很多应届生和公司签约,拿到属于自己的offer,只等学校的课程结束,就奔向实习的岗位。但是临近毕业那一年,很多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上半学期都会给学生安排课程,只让下学期去参加实习。而企业往往想让这些拿到offer的应届生尽快上岗,所以很多学生都是背地里逃课去实习,但这样做很有可能面临挂科的风险。有些学校管理严格的话,那是压根就没办法参加实习的。下面就有位某高校研究生,秋招拿到知乎offer,后被要求年前上岗,因无法去实习,被知乎毁约三方协议的事情,如下是其帖子全文:自己是2019届毕业的研究生,校招时签约了知乎,后来知乎通知必须1月2日去报道实习,否则取消offer。更让人可气的是,知乎说实习后看个人表现决定去留,还不保证一定能存留,真的是绝了。这种操作明摆着就是把你赶走,毁约三方协议,没办法,只能参加明年春招了。这位应届研究生拿到知乎offer,后被毁约三方的帖子,引来了很多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同样签了三方,同样的要求,其他offer也拒了,也没办法去实习。但也只能毁约,等春招了,被坑惨了!只能怪自己太年轻,签三方的时候没有把实习时间给写进去,还拒绝了其他公司的offer,现在连工作都没了。还有网友表示,知乎这么大的企业还能做出这种事情,真的是店大欺客啊。明知道应届生要上课,非要逼着人家去实习,这和劝退有什么区别,这种操作也太“骚”了。也有网友认为,其实被毁约三方也不算坏事,还是有机会重新找工作的,不然到时候入职再裁就坑爹了。所以大家在混职场的时候,把企业的情怀看淡,要该要的东西,做该做的事,大家本来就是食物链最底层,没有情怀可言!应届研究生拿到知乎offer,后被毁约三方,网友:这操作够“骚”!大家怎么看?

道之为名

社招和校招的区别很大,应届毕业生一定要珍惜校招!

“关注迷途e,随时获取教育资讯,每日更新!”2019届毕业生马上就要走向职场了,校园招聘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对于很多没有走出校门的同学来讲,校园招聘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很近距离的接触企业,而且还能就近参加笔试和面试,多么好的一次机会啊!有的同学可能还不知道校招和社招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1、招聘对象不同校招是在学校里举行的招聘活动,每年秋季和春季举行,大学毕业生可以参加招聘,或者是有的同学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失利了想找工作也是可以参加招聘的,校园招聘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理论功底比较好,知识学习的很全面,但是缺乏实践,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企业在学校招聘有的是有特殊渠道的,有的是只有校园招聘的一次机会的,当学生面试合格之后,企业会给学生组织培训的,和有经验的人分开。而社招面对的是社会人士,他们可能已经在这行摸爬滚打很多年了,经验丰富,企业在招聘市场有招聘信息的,但是如果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上的人一起面试的话,学生会处于下风。2、招聘目的不同应届毕业生不能马上投入工作当中,需要进行培训,这样比较麻烦,企业怎么能不懂这些道理,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喜欢应届毕业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基础很好,学历高,发展空间大,可以培养他们成为企业的后备干部。对于社会上的人呢,招聘成功之后,因为他们本身就经验丰富,能马上投入工作,创造效益,这能满足企业的一些阶段的需求,是企业很需要的,当然了,这些人的提拔也是很迅速的。3、招聘标准不同应届毕业生招聘主要看重的是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对工作经历没有什么要求;社会招聘主要看重的是工作经验、成就、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等。4、招聘成本校园招聘的成本要高一些,因为校招组织很多次的面试和笔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的人负责;而社会招聘的岗位不多,来参加招聘的人也不多,一般进行一到两次面试就可以了。所以说应届毕业生们好好珍惜校招啊!

等着我

有些道理没人告诉你,应届毕业研究生找工作的三大误区

最近,公司 HR部门弄了个实习生招聘项目,让我们技术同事一同面试下这些应聘的学生们。当天来的学生不少,有位应聘者在面试即将结束时询问面试官:“ 能不能告知下,我这次面试存在哪些不足?以便我可以继续改善。”公司 HR轻车熟路地微笑着说:“ 我觉得你挺好的!”看着 HR的笑容,我心下了然这位面试者是不可能通过的。人生便是如此,你我莫不相干,HR何必对你坦露真心?在这里,总结下应届毕业研究生找工作的三大误区,也许并非完全正确,但是也可以听听。毕竟有些道理生活中没人会告诉你。/01/不要执迷于自身专业知识在面试中,我们发现有些硕士生虽然选择做客户技术支持,但内心其实是向往与客户打交道的。于是负责招聘的HR问道:“ 对于销售和客户技术支持,抛除专业知识,单纯从兴趣和职业发展角度看,你更偏向哪个岗位?”应聘的学生还是回答说:“客户技术支持。”HR也许觉得该面试者更适合销售岗位,便道:“ 你这样不就自我矛盾了吗?从你刚才描述的兴趣和性格上看,你是偏销售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是向往销售岗位的,但现在为什么偏要选择做技术支持呢?”应聘者们大都回复说,自己在学校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是自己异于其他应聘者的核心优势,技术支持岗位是最好的切入点,更符合自己目前的需求。听完这些话,我真想当场告诉他们,如果你最终想从事与“纯技术”无关的工作,那么就没必要执迷自身的专业知识。你以为专业知识是自己的核心优势,但是放到具体的应聘岗位中,并与如此多相同专业背景的应聘者比较,其实什么优势都不存在了。因为技术岗位上要求的本领大都得重新去学,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基本不能被直接应用。若与一群来自相同专业的应聘者竞争,你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专业知识了,而是你的内在更能被挖掘的东西。如果一味坚守在自己专业面,反而可能让你丢失了其它更好的机会。/02/“ 先就业再择业” 是场骗局,就业也要看兴趣HR在面试中经常旁敲侧击应聘者的职业兴趣与发展规划。既是为了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也希望让面试者认识到他们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么,以免将来拿到 offer后,没在公司待多久就离开了。这不但影响公司的资源,也影响了求职者自身的事业发展。不知从何时起,高校里流传这么一句话:“先就业再择业” 。工作不好找,不如先找份工作 养活自己,然后再骑驴找马。这听起来像是最妥当最合适不过的选择,看似在帮助年轻人,其实它是一场骗局,是人为编织的迷梦。做着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浪费的不光是你的青春,还让你的生活到处充满戾气与乏味。我有位博士朋友,国外著名大学留学回国,到了有名的化工外企,负责产品开发的工作。这应该是不少材料博士梦寐以求的出路之一。然而,他一直没能专心投入到工作中,经常抱怨公司里的各类芝麻小事。一会埋怨销售们经常给他找麻烦,一会抱怨自己天天在实验室做些杂七杂八的小试验。偶尔看到关系要好的同事,就会问:“ 今天开心吗?” “ 你是怎么做到天天回家后还能继续加班 的?哪儿来那么大的驱动力?”原以为他只是耍耍嘴皮、发下牢骚罢了,结果他却真的做不下去了,突然辞职,并彻底离开了化工企业,到材料技术类的多媒体出版集团做销售去了。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抱怨随之少了,取而代之的每个月连轴转的出差,他却对此甘之如饴。有一天,我们重聚吃饭,本想着晚上转场继续唱K,他却说还得回酒店完成工作汇报。我们问他:“现在的工作如此之忙,后悔离开吗?”他回答说:“ 我很庆幸自己离开了。现在做的才是自己喜欢的事,虽然比以前的工作更辛苦, 但是内心的自由、喜悦和成就感真的是之前的工作无法给予的。”就业虽不易,但也不要单纯因为养家糊口而随意就业。没有兴趣的工作,是一种煎熬,让你永远体会不到工作所带来的的成就感。只有你真心喜欢这份工作,才能在高压下、在艰难中保持热情,积极推动自己事业的发展。/03/不要被专业限制了思维HR同事还跟我们提起一些应届生常有的通病:因为舍不得丢弃自己这些年学到的专业技术知识,所以一心只盯着技术类型的工作。无可否认,专业背景很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又被它限制死了自己的思维和眼光。这些年流行一句话: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其实,“ 专业” 也会限制想象力。我们化工类毕业生时不时后悔自己报错了专业、入错了行,羡慕那些读金融专业的,薪资总是很高额。实际上,证券公司、投行不乏毕业于化工专业或生物专业的员工,只是很多理工科研究生因为很少接触到这类的人或资讯而不了解罢了。我有位大学同学,浙江大学化学硕士,毕业时在一民营药企工作了短暂的时间,而后很快地选择了一家证券公司“从头做起”。2016年,他成了业内知名的证券分析师,还带领团队获得了行业最佳分析师榜单医药行业第一名。如今,他更是成为了该公司的研究副总监 、副首席分析师、大消费研究团队长。从他所在公司的官网上,我还看到了不少理工科的研究生们,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博 士,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硕士,中南大学机械工程 硕士等等。我们以为化工类研究生毕业后,要不到高校、研究所当教师或研究员,要不到企业里做研发。后来才知道,他们不一定非要去工厂搞生产或者做产品开发,还可以选择销售、供应链、行业分析师、基金经理、投行、期刊编辑、专利审查等等岗位。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学化工的毕业后就只有化工行业可以选择,其他专业亦是同理,不要把自己的择业面局限于某一个行业。人生有些时候并不在于你有多么的努力,而是在于你的选择。好的选择意味着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虽然说毕业第一份工作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未来,但是它对的职业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因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个人职业发展往往受路径依赖效应,导致跳槽后的工作也往往是和前一份工作相关的。企业方也会通过你之前工作的状况而决定是否录用你,并以其为你被提供薪资数额的一定依据。因此,面对就业压力,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盲目跟风,只为工作而工作。只要坚定内心的信念,并坚持不断地完善自我,迟早会找到自己钟爱的工作岗位。第一作者:萝卜视编辑:北楼8层女同事

树里

毕业2020,你想了解的就业形势分析来了

今年的就业形势,目前表现出两个特征:① 严峻,但有希望② 低开高走先分析下“严峻,但有希望”是什么意思。众所周知,每年的毕业生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主要还是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的缘故。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874万,增幅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同时,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全国停摆近两个月,就业市场出现疲软,很多企业都取消了春招计划。毕业生难免有焦虑情绪。但是,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保障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等6部门共同举办的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已经正式开启,从5月到8月中旬,将重点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大专项行动。而以下五项政策被大家称为国家送给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五个大礼包:①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②增加专升本招生人数;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人。同时,也在研究第二学士学位的扩招;③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规模,落实应届毕业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的工作;今年“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并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规模,还计划招收40万毕业生补充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配备;④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⑤推行高校毕业生户口托管,全力促进毕业生考编及考公务员。同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五个行动,来进一步保就业。①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加大力度推进精准征兵、精准动员,落实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②开展开拓科研社区医疗基层岗位行动,大力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努力开发适合毕业生的科研助理岗位。全国城乡社区和基层卫生部门新增岗位优先招录应届毕业生。③开展推进企业稳岗扩就业行动,国有企业今明两年将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有关部门也将落实一次性补贴、返还失业保险等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④持续开展网上就业服务行动,如“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聘行动”等线上招聘会,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全天候就业服务。⑤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计划,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好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领大学生投身“双创”。以上这些信息,真的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最大的曙光和希望了。从职前菌在企业端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陕西70%的事业单位新招,只针对应届生。武汉组织25万岗位用于应届生招聘,在汉和武汉籍应届生享受1500元就业创业补贴。这些都是往年不曾有过的利好。再来看看第二个关键词:低开高走从前程无忧网站的数据来看,2月春招季中,因疫情影响,有33%企业春招职位持平,20%企业增加。另三成暂时观望。整体职位数是同比下滑的。但在全面复工复产后,观望企业重新提供了相关校招岗位。往年4月网申结束,今年很多企业已经延后到了5月底。(数据来源:前程无忧)以四川某高校的统计为例,19年秋招季共有300家企业参加了校招,共提供1.5W个岗位。而春招季国内企业全面转为线上后,在线参与校招企业2000+家,提供岗位10W个。可见,大家也要转变思维,不能再像学长学姐一样,只关注校内的相关信息,而是要主动出击,发挥自己网上冲浪的特长,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再从另一个数据来看,17年春招和秋招岗位比1:5,大多数企业在秋招季就完成了校招任务,18、19年因考研等人数越来越多,春招秋招比下降到1:3;今年受疫情影响,比例回落到1:4。但和17年相比较,其实今年春招的岗位数并没有少很多。在行业的选择上,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很心仪,但实际上,仅有一半的人实际从事了这个行业。而没有太多人想要从事的专业服务/教育/培训行业,实际就业的人数却很多。再重叠疫情的影响,显然,物流、在线教育、电商平台等行业,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图片来源于网易新闻丨数读)最后,再和大家聊聊应届生的平均求职状态。经前程无忧2019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双一流高校中,27.5%的毕业生在秋招期间投递简历的数量在5份以下,34%的毕业生投递简历量在5-10份,25%的毕业生投递11-20份简历,还有13.6%的毕业生需要投递20份以上的简历才能找到工作。统计所有的毕业生,我们可以发现,24.5%的同学用1个月找到工作,20.5%的同学用2个月找到工作,26%的同学找到工作需要3个月,而有29%的同学用了4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找到工作。而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在求职周期这块的数据为,51.5%的同学在1个月内找到了工作,16.3%的同学花了2个月找到工作,8%的同学花了3个月找到工作,24.2%的同学花了4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找到工作。所以,不管是哪一年,不管是不是985,求职都不易。希望应届毕业生可以放平心态,放下焦虑,踏踏实实进行网申。最后,祝大家都能收获心仪的OFFER!

快长大

“985、211”工作没着落,2020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到底有多难?

疫情的不可抗力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推向高峰。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一个多达874万人的巨大团队,成为被推倒的一张骨牌。这个群体里,211大学的学生占总大学生比例约3.11%,985的学生只有1.66%。他们的教育履历已经领先于874万人中的绝大多数,但这依然无法保证他们得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那些名校应届生,不仅要承受找工作带来的挫败感,更要不断自我消解巨大的落差感。文 | 史千蕙编辑 |楚明运营 | 小翠1应届生陈玲从来没有想过,轮到自己毕业的时候,工作会这么难找。她在一所财经类211大学读研,金融专业,本科毕业于一家东部省份的211大学。“找不到工作”这件事,从不在她想象范围内。在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陈玲已经投递了将近150份春招简历。在这150份里,进入面试的数量是5,拿到offer的数量是0。而在此时,2020年的春招已经开始两个月了。与陈玲的处境类似,正在英国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的Maggie也正在为春招焦头烂额。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颗粒无收”。不过,有一件事能让她略感宽慰:在Maggie加入的一个多达100人的校园招聘群里,人人都在哀嚎“没找到工作”。她发来了一张聊天截图,每个人的昵称后面写的毕业院校,都是一些响当当的高校名称,不是985,便是211,这些昵称刷屏着同一句话:笔面试不断,offer没有。▲应届毕业生的群聊。图 / 受访者计算机专业的韩梅梅年初结束了她在美国的6年学习。从过年回国开始,不可抗力便将韩梅梅从一个待入职的应届生,变成了一个无限期推迟入职的应届生——这都是因为她把工作找在了新加坡,又把入职日期定在了2020年的4月。她是在微信上看到那则坏消息的。1月22日,韩梅梅所在的一个群聊里,朋友@她,问道,你新加坡的工作签证办好了吗?在那张朋友发来的新闻截图里,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宣布将停止接收签证申请。而那个时候,韩梅梅的签证申请才刚刚递交——就在几天前,她刚填完一大堆申请表格,正在家里享受高考以来最轻松的一个假期,等待着新生活的开启。在搞清楚了这的确是真新闻而不是谣言后,韩梅梅连着打出了5个问号和6个感叹号,这是她内心的真实反应。这个春天,由于新冠疫情,所有的高校都无法如期开学,原定于2月开始的毕业生双选会也统统被取消或改为线上举行。随着第一季度GDP一起缩水的,是招聘名额: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仅节后复工的第一周(2月3日-7日),企业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了七成,约四成的企业表示会减少招聘规模及预算。黑天鹅在空中盘旋。陈玲,Maggie,韩梅梅,连同他们所属的2020年应届生——一个多达874万人的巨大团队,成为被推倒的一张骨牌。对于男生王康来说,找工作原本是明年才要考虑的事情。目前,王康在上海一所211大学读法学专业,前年秋天才开始攻读研究生。按照王康辅导员的说法,明年的应届生还受到此次疫情影响——由于被疫情耽误了实习,王康和他的同学们担心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拿不出好看的简历。王康原本已经确定了3月开始在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实习,但直到现在,他的实习也没能开始——而实习转正,恰好是法律专业学生找到心仪工作的好方法。他盘算了一下时间线,现在是4月,即使是以乐观主义的态度来预测,也得到8月才能开学,这意味着一回到上海,就得立刻投入秋招的进度中。他感到了焦虑,“到现在还没有实习经历,挺吃亏的”。迎面压下来的不仅是最现实的焦虑,更有巨大的落差感。6年前的夏天,当陈玲面对厚厚一本志愿填报指南时,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金融作为今后的专业。在当时看来,这是一条坦途。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统计,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从事金融业的毕业生月薪为4291元,是所有文科专业中排名最高的。而在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的相关统计中,金融专业也榜上有名。经过了4年的努力学习,陈玲取得了保研资格,选择了保险专业作为硕士的方向。同样在6年前,韩梅梅决定直接去美国读大学。她的本科和研究生都申请了专业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这意味着更大的一笔学费开销。韩梅梅粗略估算了一下,6年来的学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大概在25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都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以及那背后更长远的目标:一份更高薪、更易得的工作。比她们小一岁的Maggie,高考去了一所一本学校,读联合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是她喜欢的专业,也是她认准的就业方向。大学四年,她靠自己找到两份500强公司的实习——这是整张简历中,最让她骄傲的一栏。根据统计,211大学的学生占总大学生比例约3.11%,985的学生只有1.66%。而Maggie和韩梅梅硕士所在的大学,2020年的QS世界排名分别位于前100名和前30名。他们的教育履历已经领先于874万人中的绝大多数,但这依然无法保证他们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2020年4月,中关村科学城开启云招聘。图 / 视觉中国2按照陈玲的说法,春招本不该如此艰难。往年的春招,是没找到工作的应届生们“捡漏”的机会,也是持有offer的应届生们寻求更好工作的机会。但今年的一切都太特殊了。在种种作用力之下,被挑拣的对象变成了学生。简历筛选是第一关,也通常是应届生们感受重锤的第一关。春招刚开始的时候,Maggie投递了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海外招聘的岗位,在电话里,她用了很多正面形容词,来形容被拒之前,她对那家大厂的印象:多元文化,年轻,活力,包容……总之,“印象极好”。简历发出后,如石沉大海。接下来的事如单恋者的一厢情愿与不断受挫:“在整个招聘过程当中,我们没有互动,只有我去看他,他也没有给我发邮件,也没有给我发短信,也没有任何的通知。在我等了很久没消息之后,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来我可以去网上刷一下,发现那个流程灰掉了,告诉我‘流程已结束’,非常冷冰冰的‘流程已结束’。我就觉得给了我冷漠的当头一棒。”那是Maggie第一次感受到“被拒绝”。事实上,这也是她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连笔试都没进的失败经历。“我开始想,什么鬼公司,为什么不要我,真气,凭什么,我的简历怎么了?”这份怒气让Maggie开始失眠。在某一个辗转反侧的夜里,她一下投了很多份简历,其中包括了一些她“完全看不上眼”的公司——这个行为让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接连收到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但在这些跨越8小时时差响起的夜半来电里,没有一个电话来自“让我兴奋的岗位”。从过年到现在的每一天,陈玲都会花4到5个小时找工作。由于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她投递的岗位各式各样:有专业对口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也有她没接触过的互联网和电商公司。为了显得适配,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修改简历,为每一家公司和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做一些微调——4到5个小时的大部分时间,也用在了这件事上。Maggie认为她已经为春招,“做了非常多的前期准备”。从一年前开始,她关注了十来个发布春招信息的公众号,还参加了一个可以突击训练三天的训练营,是付费制的,需要交4元(这也是她为春招花费的唯一一笔钱)。训练营让她后知后觉地明白了一件事,原来,帮人找工作是一门生意。“首先给你修改简历,然后给你培训笔试,接着给你培训面试,要交很多钱。”这门生意真实有效,甚至能举出童叟无欺的例子:一位和Maggie同级的硕士同学,“入手得比较早”,花了2万块钱,现在收到了一家500强外企的offer——这是她身边为数不多的已经找到工作的例子。在训练营待得越久,Maggie越发现,生意无处不在。“职业规划”机构为了美化学生的简历,会和一些公司合作,一手收钱,一手向学生发放大厂实习的入场券。Maggie简历上其中一份500强实习经历,在机构里明码标价1.5万元。一名“职业规划师”在看了她的简历后,问她这份实习是怎么找到的。“我就是实习生投递简历,然后正常地进去的。”“哦,那你蛮厉害的。”Maggie自己学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此前的实习中,她接触过校招的工作。如果站在HR的立场上,“很多学生是没有实习经历的,可能对于这些人来说,帮他撑门面,可以迅速地给他增加第一印象吸引力,这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这样的生意究竟是否会伤害公平,没有人去。人们默契地遵循着自己认同的规则,彼此心知肚明。▲某简历代写网站给出的套餐价格。图 / 网络3被告知简历通过,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始。尽管考试的时长远远不及投递简历和等待的时长,笔试和面试却是最重要的两关。在参加过10家公司的考试后,陈玲偶尔会感到恍惚,因为那些千奇百怪的笔试题,和各式各样的面试招数,有时会让她忘记自己学的到底是什么专业。她发来几张银行笔试题的图片:“两个同事在午休期间聊天,领导一出现他们就噤声了,最有可能是因为什么?”“小明与小郭是好朋友,时常联系小郭。最近小郭发现小明有一段时间不联系自己了,你觉得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虽然不太情愿,但朋友向小李借钱的时候,小李还是会借给对方,这是因为什么?”▲陈玲做过的笔试题。图 / 受访者线下面试时,有时会有拼七巧板和搭积木的环节——在知乎,这两门保留节目被列在了“你在面试时见过最奇葩的事情是什么”、“面试的时候你最鄙视什么样的面试官”和“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被面试官套路了”三个问题的回答区。不过,由于今年统统改成了线上面试,“才艺展示”环节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了。陈玲的一个同学就遇到了“唱歌跳舞”的终面:自己录像,然后上传。而根据陈玲的归纳,地产行业通常会在终面考即兴演讲,银行偶尔会考辩论,“要吵起来,但不能真吵起来”。面对这些奇怪的笔试题和面试环节,陈玲能给出合理化的解释。脑筋急转弯式的笔试题是心理测验的一种,七巧板和积木是为了考核临场反应,而辩论是为了考验逻辑和“是否容易情绪过激”。就像所有的应试一样,校招面试也有套路可循。陈玲总结了她应对不同岗位时,不同的自我介绍话术:如果要面试中后台,就说自己“严谨踏实”,如果要面试营销岗位,就说“热情开朗”——至于是否能真实地概括自己的性格,那不重要,反正“人的性格不就那几种”。诸如此类的小招数,被写在公众号的推文里,陈玲贴在笔记本电脑屏幕旁边的“小抄”上,也被一些“训练营”拿来当成葵花宝典一样的秘诀传授。在Maggie参加的价值4元的训练营里,“规划老师”告诉学生,当群面开始后,一个case被下发下来,你得立刻根据题目判定自己应该展现出怎样的一面:是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如果你很自信的话),还是目光沉稳地点头、赞同别人的观点?(如果你一时半会无法得出结论的话)。前者自然会让面试官记忆深刻,但后者也会留下“擅长合作”的好印象。Maggie将这些可以快速习得的技能命名为“身外之物”,她觉得这些都没什么用。在企业实习的时候,带她的老板会跟她分析,哪些人用了可以一夕之间就掌握的小技巧,而哪些人没有。老板的观点一度让她欣慰,她觉得只要自己有实力,一定可以被看到。然而,当自己成为候选人,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时,事情又不一样了。在一次求职中,Maggie和一个“极普通一本”毕业的男生同场面试。男生表现欲很强,技巧也丰富,某种程度上,甚至显得有些攻击性。Maggie看在眼里,暗自揣测对方一定“参加了极多的培训,做了极多的练习”。这让她有点厌恶,甚至想,如果我是面试官,我一定不会要他。但男生后来拿到了offer。Maggie转念一想,可能在HR看来,他的攻击性、表现欲和锋芒毕露,也是某种可以吸引眼球的人设,“能让人看到他对于职位的渴望。”▲2020年3月,一位应届生正在进行网上面试。图 / 视觉中国4现在是4月底,2020年的春招即将结束。Maggie眼看着她关注的十来个公众号,近期标题的风向从“还有X天入口关闭,再不投就没机会了!”,到“XX大厂停止招聘”,再到“XX暑期实习全面启动!”——她说,有一种“大势已去”的感觉。看清了形势后,她反而轻松了。尽管经历各不相同,但这种从焦虑到释然的心情轨迹,却是不少毕业生共通的。韩梅梅最初不敢让家人知道自己工作可能落空的事,但她的父母也看新闻。面对着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父母也不忍心催她。她的心态又逐步恢复了平静。在这个比往年都更加漫长的假期里,她拼了好几个乐高玩具,刷完了好几部50集以上的电视剧,开始写小说,并且加入了一个女性互助的志愿团队,负责写代码。放弃在新加坡的工作,转而在国内找工作,也是一条路。但对于韩梅梅而言,那是万般无奈后的下下策。在新加坡的工作签约之前,她已经推掉了美国一家创业公司的offer。那家公司给她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薪资,并且承诺了股权,但考虑到工作签证不好拿,在权衡了一个多月后,她还是拒绝了。但那份工作邀约成为她心中的一道准绳,用来划定理想工作的门槛:7万美元底薪,再加上年终奖和股票。工作弹性自由,即使加班,也不会超过晚上10点——而国内的程序员岗位,即使能够给到应届生这样的待遇,在韩梅梅看来,也是“拿命换钱”。陈玲在深夜发来了微信,“累了,面不动了,心好累,战线拉得太长了”。从去年9月起,她就开始找工作,一共投递了500多份简历,拿到了10多个offer——它们均来自2019年的秋招。10多个offer。这个数字看起来令人心安,但陈玲却倾向于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从去年秋招开始,她一共投了500多份简历,面试地点遍布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如果要计算投入产出比,属于陈玲的比例是1/50——一个比她预期要低得多的数字。陈玲注意到,即使拿着一样的、甚至更好的简历,自己也没有同专业的男生好找工作。她猜想,这是否是因为性别歧视。根据她去年秋招的经验,“如果招的人少,就只要男的;如果招的人多,就考虑一下要女的。”由于改成了视频面试,今年春招,陈玲无法和自己同组的候选人私下交流,也无法看到别人的简历,有关性别歧视的猜测也无法明着提出来。陈玲就读的学校,人称“全国最大柜员培训基地”。也是因为如果签了银行,十有八九要从柜员做起,陈玲对手头的银行offer并不满意,“本科毕业去银行,我现在研究生毕业了还去银行?我读书是为了躺着进银行吗?”Maggie认为自己是一个唯心的人。感到迷茫的时候,她去微博“求签”。投出简历之后,得去转发锦鲤。如果简历通过了,还得再次转发“还愿”。每当她觉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在眼前时,她会刻意地“在生活的小事中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品格”,比如捡起路上的垃圾然后扔到垃圾桶里,比如更加勤快地洗碗和打扫卫生,由此可以“让上天受到我的感召,来帮我”。当春招接近尾声的时候,正是暑期实习开始的时候。以“丧”为主题词的招聘群,又开始活跃起来。Maggie发现,曾经在简历筛选环节就否定了她的那家互联网大厂,又在招聘了。她想,这一次,还是要试一试。▲ 2020年4月8日,合肥,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在招聘台前咨询择业。图 / 视觉中国(文中陈玲、韩梅梅为化名)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

性者

考研过后,还有几类招考需要准备,若没过复试线也不用担心害怕了

一年一度的考研已经结束了3天时间,这三天对于19年考研真不是一件平凡的事情,因为今年的考研遭受了太多过往没有的经历。比如山东师范大学在考试中误将答案当做题目发给考生的事件,让不少在场的人很无辜和无奈,最终只能活活干等煎熬三个小时,接下来进行补考。同时也发生了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试卷错印失误,使得报考电子科大的考生也是白白的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不论怎么说,19年考研终于在坎坎坷坷中结束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上述两个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很多人都顺利地进行了研究生考试,而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等待考研成绩发布的时刻了。其实考研过后不需要太多去考虑到底考得如何及能否过复试线的问题了,这个时候首先应该先放松一下,毕竟准备了一年左右的考试给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该先释放释放了。然后还是要先收下心,对于考研来说应届生占的比例很大,而接下来就要迎接大四的实习与就业问题了,这个时候其实对于很多应届生来说还有几类招考需要准备,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对于本科应届毕业生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为它们基本只招收应届生。很多从本科毕业的过来人都会有过这样的体会,大四的时候很迷茫,或许也参加过研究生考试,但在大学毕业前夕却乱了阵脚没有准备一些难得的招考考试准备,以至于现在都后悔。下面要说到的这三种招考基本只针对应届生进行,希望即将毕业的你不要错过,否则可能会后悔一辈子的。第一、选调生考试说到选调生其实要求还是蛮严格,它有些类似于国考,但区别于国考,虽然试题设置上与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都差不多。但选调生对人群要求比较严格一些,比如一些发达的省市区甚至要求会更高一些,从往年的江苏选调生考试中可以看出,需要的资格是211以上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这意味着就算是应届毕业生若不是985或211毕业的话在当年的江苏省选调生录用考试中是无法参加的。但对大部分省市区来说,选调生需要的最起码资格是应届毕业生,往届生也就被拒之门外了,虽然也有一些在基层工作优秀的人员可以参加选调考试,从比例和门槛上说要高出了很多,同时选调生的晋升通道比普通公务员要快,因此应届生还是不要错过这类考试。第二、银行招考银行招考大多会在每年的秋季在校园进行招考,而大型国有银行的要求往往也是需要应届生,因为他们认为应届生的可塑性更强一些,虽然有些地方的银行也招收往届生,但比例上毕竟小了很多,对于想进入四大国有银行的考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机会,错过了基本就没了。第三、国企招考虽然国企难进,甚至被一些人妖魔化想进入必须有关系,其实国企也会在大四的时候进行招聘的,这个时候往往国企的招考要求也是应届毕业生,一般失去了这种机会再想拥有就很难了。其实大学毕业后的出路有很多很多,比如创业、就业等等,而无论哪种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过有机会还是要把握,因为不尝试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你是如何认为的呢?

蒹葭

为什么研究生导师更喜欢应届毕业生?应届生和大龄考生有何不同?

距离2020考研只有100多天的时间了,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大家备战考研的时候,可能身边都是和自己相似的人,比如在学校里的基本上都是应届生,但是考上研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自己的同学有很多都是往届生。研究生考试是不限制年龄的,这些往届生很多都是在工作中遇到了瓶颈或者是为了追求更高薪的工作,于是来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所以他们更努力、更执着,考研对他们的意义更大,但是他们的压力也会更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很多导师明显就不喜欢大龄考生,为什么呢?迷途说说自己的真实经历吧!迷途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就是大龄考生,考研的时候是29岁,所以她到了32岁才毕业,她是专科毕业之后,又专升本,然后工作了几年,遇到了升迁瓶颈,于是回来考研的,整个考研的过程都很不容易。三十岁是什么概念,三十岁是而立之年,刚上研究生的时候没有结婚,只是有对象,而且是异地,在我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她就要去异地和男朋友相聚;在我写论文的时候,他还要为了买房子到处奔波;导师每次找我,我都在学校,但是导师想要找她,却要提前联系。在我在和对象散步的时候,她在为了筹备婚礼,忙得不可开交;在我节假日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她还要尽量去照顾自己的亲人和自己另一半的亲人------所以,她经常是非常忙的,每天都很累,同时也很难兼顾好这么多的事情。同时年龄大一点,体力和精力上也有所下降,比如年轻的同学一天睡6个小时,也可以正常工作,甚至熬夜之后第二天也能继续,但是大龄的研究生睡眠不足就会十分疲惫严重影响科研。而大龄研究生工作几年之后,很多知识都忘记了,搞科研更吃力。大龄研究生考研的目的功利性更强一点,很多人只是为了毕业证书、为了学位,不会踏踏实实的搞科研,不会帮助导师,对科研没有那么强的热情,所以说研究生导师会更喜欢年龄小一点的应届生,你觉得呢?

戒也

重要提醒:研究生找工作,校招比人才市场具有三个优势

人才市场、校招,大学生找工作的两大主要地方,对于研究生,哪个地方更好?显然是校招。具体来说,校园招聘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说,重要提醒:研究生找工作,校招比人才市场具有三个优势——1、校招,研究生具有主场优势校园招聘,一般大一点的,综合性的院校都会有。在自己的学校参加招聘会,心里感觉更加从容自信,这对面试环节很有利。校招就在本校,交通方便,如果是教师招聘,试讲就在自己熟悉的教室进行。而主场优势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自信心上,这会让用人单位对你产生很好的第一印象。如果是人才市场,舟车劳顿,总有一种过于渴望被接纳的感觉,自信心和面对用人单位的从容都无从体现出来。2、学校严把用人单位准入,可靠性增强人才市场是专业的招聘机构,常年进行,它面向的是全社会的人员,构成很复杂,参加招聘的企业也很复杂,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各种各样,而且企业的资质也可能会存在问题。但是校招则不同,每个参加的企业单位,都是学校审核过的,而且是针对性的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这让招聘的专业性大为增强,也让签约的成功率提高。正因如此,研究生们都很看重校招,很多人也成功找到工作。3、校招提供的岗位更适合研究生毕竟有些工作岗位是不太适合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也会只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里还有个双向选择的问题,校招企业,都很了解毕业生的特点,招聘中会考虑大学生的可塑性。这些岗位能让研究生在适应中不断提高,而非一上岗就是高难度的挑战。这一点在一些新兴企业如互联网企业,都做得很好。甚至,一些优秀企业还有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培训计划,能让他们更快成长,这都是校招独具的优势。重要提醒:研究生找工作,校招比人才市场具有三个优势,对此你怎么看

红财神

研究生毕业怎么找工作?导师会推荐吗?985毕业的老学长告诉你

研究生毕业怎么找工作?反正不是包分配。我以前在读研期间,总有很多家里的老人说我学历这么高,肯定要包分配才行,老是搞得我哑口无言、心里苦。作为一所985学校毕业的老学长告诉你,研究生找工作跟本科生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自己找以外,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得到导师的推荐的。自己找工作是最主流的方式,主要包括投递简历-参与宣讲会-多轮面试等几个步骤。投递简历,首先需要在学校的就业信息网或者应届生求职网上查询企业的招聘信息。前者一般会发布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的企业信息。现场招聘的企业对学生可谓是“贴心服务”,参加宣讲会跟面试,学生都不需要担心距离问题。对于那些从大老远跑来找工作的外校学生,也仅需要租个房子,这种情况很常见的,有些外校的学生一租就是好几个月呢。而网上招聘信息就跟应届生求职网差不多。缺点是如果学生在上面发现了“心动”的企业信息,可能还要大老远地跑到其他地方去参加宣讲会或者面试。往年为了找工作,坐飞机全国到处飞的学生可不少。投递简历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任职要求、工作地点、薪酬福利等重要信息宣讲会,我个人认为参不参加都不可以。可以不参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宣讲会很多,忙不过来啊;二是宣讲会实际就是企业的“吹嘘”大会,吹了半天可能也不会详细的讲讲薪酬福利、未来发展等重点;三是地点可能很远。可以参加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有的企业往往会在宣讲会的时候收取纸质简历,当然,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有可能会收取成绩单、所获荣誉证书等材料,企业会据此进行简历的初次遴选;二是有可能会在宣讲会结束之后直接进行第一轮面试或考试。所以,我认为该不该参加宣讲会,就是在网申的时候,重点关注一下宣讲会的地点、是否会收取重要材料、是否在会后直接面试等。当然,想去就去呗。面试,这肯定是最重要的。最开始有个做考题的初试,有的企业是在网上进行,有的则是现场找个教室进行;有的是直接全考专业课,有的则是做心理测试、逻辑推理题等,有的则是全都有,但专业课会简单一些。除了自己找以外,导师也可能会进行推荐,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大学教师地位很高,很多都跟外面的什么总裁啊、高管啊等“大佬”称兄道弟,并且他们的同学一般都是社会成功人士,所以优质的人脉资源甚广;二是很多大学教师都在各大企业里边担当技术顾问等职位,跟很多企业很熟;三是很多老师自己就有公司;四是研究生跟导师的关系一般很亲密,不乏“一师一生”的情况,交流机会很多,很多学生亲切地称呼导师为“老板”、或者学长学姐。正是由于如此,性格豪爽的导师很有可能会给推荐工作,当然自己也必须达标够优秀才行,不然导师才不会贸然推荐你,万一以后砸了他的招牌怎么办喃?导师推荐的工作一般不会差,虽然还是要经过网申、面试等过程,但大大增加了通过的机率。不过也不要总想着导师推荐,导师没有给学生推荐工作的义务,他们只有指导学习、指导论文的义务而已。具体情况你了解了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讨论,方便的话点个关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