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英国博士要不要申请?先听听PhD们怎么说反监之度

英国博士要不要申请?先听听PhD们怎么说

从申请的漫漫准备到花费好几年的时间取得PhD学位,过程辛苦,道路漫长,也许真的要拿出一份说I Do的决心来才能过好PhD的这几年。你又为什么要执着地成为PhD星人?这几年的PhD时光能为我们带来什么?PhD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而闪闪发光的PhD Tips又在哪里?今天我们来看看已经在University of Bristol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博士新人Vlogger Jessye和牛津大学的生物化学的副教授Alison Woollard对于PhD的看法。“你的导师是怎样看待PhD的?”Professor Alison Woollard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nd is notable for presenting the prestigious Royal Institution Christmas Lectures in 2013.Why did you choose to do a PhD?因为喜欢,这是最强原动力。我在硕士毕业前有一段日子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我很享受在那里的时光,对我来说是美好的体验。并且PhD生涯让你有机会靠你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投身于你喜欢的事情,还有比这更棒的吗?What did you get out of doing a PhD? What path has it lead you on?你会对你Phd所在的领域有更明确的认识,无论是理论背景还是技术力量,包括如何将这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你也知道怎样变通地使用你拥的知识。What was the biggest challenge ring yourPhD?所有科目的PhD都应该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 ‘如何从从失败中学习’,当然所有的自然科学应该都是从失败中成长起来,比如实验进行不下去了,你固有的理论知识结构被打破等,但这也是科技进步的过程,同样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Why should people do a PhD?如果你有幸念了PhD,无论你是什么学科,你都是这个世界的专家。Phd这几年的经历会赋予你一种自信,当你面对困难,你有勇气和把握可以解决它,这很棒,这也是为什么PhD是一段很好的职业生涯。What’s your top PhD tip?首先你要好好的选择你的导师,因为这个人在未来三年PhD生涯里始终陪伴你,确信他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与你相合。第二,要善于与任何人交流。和你的导师以及实验室的同仁保持交流,关注他们在做什么,因为这样可以让你学到更多并有所启发。也可以多去研讨会,听到不同的声音,看看正在发生什么,这可以很好的拓宽你的领域。“你的同学是怎样看待PhD的?”A MPhil/PhD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studying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yWhat’s your first term been like as a PhD student?一开始我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对于即将到来的PhD生活应该怀有怎样的期许,于是我去见了我的导师,他让我去研究不同的题目,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法,为我打破困境,总而言之,对于刚开始的PhD生活我觉得很享受。What has surprised you most about PhD study?Phd给予了你难以想象的自由度,但其实这更需要去自律的去安排你的时间,朝着你的课题方向不断深挖,获得你想要的。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for people aboutto start their PhDs?和你的导师建立紧密的联系,在整个过程中,你的导师不仅可以起到监督你的作用,同时可以给予你想要的各种信息,指导你让你更好的规划和充实你的PhD生涯。我很幸运有一个很棒的导师,到目前为止已经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What’s been your least favorite thing aboutyour PhD?会觉得进度有一些缓慢,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文献阅读上,但我想这可能是第一年刚开始的缘故,之后应该会越来越好。What’s been your favorite thing about yourPhD?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有疑惑,但这很好,因为会同时产生思考,会涌现新的想法,和对于研究方法有新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成长。

无依无靠

深析专业|英国G5人类学:剑桥大学人类学硕士专业申请深析

英国G5人类学专业剑桥大学人类学硕士专业申请深度解析文 / 仲濠总况剑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学院是世界领先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单位,他们的研究涉及人文和社会学科的最具有原创性的前沿工作。现代人类学的学科奠基人有剑桥的Henry Maine, James Frazer,Afred Haddon和William Rivers。其中James Frazer爵士的著作《金枝》也被翻译成汉语,是人类学和人文社科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二十世纪中期,剑桥的人类学家们形成了该学校的研究传统,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Audrey Richards, Rio Fortune, Meyer Fortes和Edmund Leach,他们在当时开创性地拓展了亲属关系,政治体系,宗教实践和象征主义的研究。1970年代,Jack Goody和Alan Macfarlane发展了比较人类学和大历史研究(large-scale history)的综合性研究。在80和90年代,Ernest Gellner延续了这些研究传统,并且是研究国家主义(nationalism)的先驱。Gellner和Caroline Humphrey共同创立了社会主义以及后来的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Marilyn Strathern对于美拉尼西亚和英国的亲属关系研究,发展出了对于知识,关系型(relationality)的新范式,影响了人类学各个领域。James Frazer爵士的著作《金枝》最近剑桥大学人类学的研究聚焦在四个主题:道德生活和变迁,关注如何从理论和民族志视角理解人与他者如何伦理地关联在一起,以及在社会变迁的语境下如何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公民权利(citizenship)和政治生活,关注政治组织的多样性和国家权力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彰显;经济、环境和福祉(welbeing),聚焦当地的理念和实践如何与国家政策互动,种植业和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物质和文化的资源;艺术,媒体和物质文化。(本文是人类学留学专栏文章的一部分,汇总性文章请参考:)1.专业设置Mphil 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人类学哲学硕士教学安排:这个个专业旨在为学生在短期内能够学习到社会人类学较高水平的专业性知识,让完成这个学位的学生能够具备申请研究型学位的能力。因此,所有的哲学硕士都会由院系来分配根据个人情况来进行指导(supervised on indivial basis)。这个是其他大多数高校的硕士,比如MA,MSc所没有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包括核心课程和研究方法。核心课程叫做“社会人类学的视野”,分成两个部分,一“生产与再生产”,涵盖了经济人类学和亲属关系的研究;二,“权力与知识的系统”,包括政治人类学和宗教人类学。除此之外,学生需要选修一门不计分数的课程关于理论和方法,以及一门专业领域课程,可选课程包括:人类学与博物馆,医疗人类学,发展、贫穷与社会公正,科学与环境,媒体人类学与物质文化。社会人类学硕士有另外两个方向的培养路径,即博物馆和医疗人类学。除了必修课所提供的四个讨论会(seminars),学院鼓励学生参与任何与自己相关的课程(lectures)。学院也会提供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的课程。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个人导师(personal Supervisor):在院系内的一个教职人员,提供对所有学习过程中的普遍建议,以及对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建议。另外,学生也参加小组形式的指导(small-group supervisons),讨论主课论文的写作以及如何准备考试等。个人指导会持续整个学年,但是会根据导师来调整,整体上而言,学生将会有7个小时的个人指导以及7个小时的小组指导。作业要求:每个学生要求在第一和第二学期里写六篇论文,通常每篇都会收到反馈,以及一个整体的口头反馈以及对未来指导的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论文不会给出一个官方的分数,因此也不会计入学位的总体成绩。但是这些论文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人类学分析的技巧,也是进一步帮助学生的学术指导的关键。每个学生同样会写一篇打分的论文,和一篇毕业论文,并且会收到反馈。打分的论文不超过6000字,包括题目页面和脚注,但是不包括数据图表,附录和参考文献部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该论文不能和毕业论文有重合的部分,否则将会被判定为自我抄袭。该论文占学位成绩的百分之二十。毕业论文不超过13000字,字数算法同上,同样不能包含打分论文的部分。毕业论文有可能涉及一个口试答辩,如果有的话,一般是在次年九月中下旬安排。毕业论文占总的学位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最后还有两个笔试的考试,每个考试三个小时,考试的课程即该学位的两个主课:社会人类学的视野1:生产与再生产,社会人类学的视野2:权力和知识的体系。每个考试的成绩占总体学位成绩的百分十二十。如果继续申请研究型硕士(MRes)或者博士学位,一般必须通过MRes或者PhD学术委员会的考核,并且通常情况下,总体评论分至少达到73。申请Mphil的学生如果有意愿继续研究型学位的学习,可以在个人文书中写明,但是获得了Mphil的offer不保证能够通过后续的研究型学位的申请。网页链接:https://www.postgraate.study.cam.ac.uk/courses/directory/aasampsapMPhil in Social Anthropological Reseach社会人类学研究教学安排:这个专业虽然名称中有“研究”(research)的字样,但该学位并不属于研究性学位(即:MRes和PhD)。这个学位可以作为可以单独的学位,也可以作为一种继续博士学位的一个路径。这个学位一般来说是为有非常强的人类学背景的同学准备的,可以作为单独的学位或者联合学位的一部分,因此不同于上一个学位,该学位通过研究导向的教学(research-leading teaching)和专业化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提供细分化(specialised)的社会人类学训练。教学包括这几个部分,介绍性课程,研讨会(seminars)和个人学术指导。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导师,对整体学习和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包括实践写作许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另外,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上半程,学生必须参加一个必选课,以及选择一共六个方向的选修课。主课的研讨会一般两周举行一次,涵盖社会人类学的当代核心议题,以及专业和技术训练,这包含研究计划,博客,新闻,评论的写作,或者生产博客和其他视听作品,以及准备研究展示(research presentation)。每个学生都会定期地和个人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一般而言,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将会有四到五个小时的指导。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会和导师分享,并且收到导师的反馈;另外,学生需要完成一个短的实践写作训练,两篇计分论文,以及一篇毕业论文。作业要求:该项目对于课程论文的要求是,两篇独立完成的分析性论文,每篇均不超过6000字,每篇论文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一篇实践写作训练,不超过2000字,关于格式将会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宣布,有可能将会是博士研究计划,博客,新闻文章,或者短的政策报告。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不超过13000字,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毕业论文的主题必须通过学位委员会(Degree Commitee)的认可,毕业论文有可能涉及一个口试答辩,如果有的话,一般是在次年九月中下旬安排。如果继续申请研究型硕士(MRes)或者博士学位,一般必须通过MRes或者PhD学术委员会的考核,并且通常情况下,总体评论分至少达到73。并且通过与未来导师的面试,如果学生在英国则要求面对面面试,通过邮件联系在导师的办公室进行,如果学生在其他国家,则一般通过网络面试的方式,具体方式也是由学生和导师商量决定形式和时间。因为英国的研究型学位,如研究型硕士和博士学位,基本上是教授做主决定是否招收学生,因此研究计划和面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基本上是决定是否录取的关键步骤,因此如果有意向申请研究型学位,必须提前了解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兴趣和学术著作,以及自己的研究计划如何能够与该导师的理论或者民族志产生连接和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申请成功几率。网页链接:https://www.postgraate.study.cam.ac.uk/courses/directory/aasampsarMPhil in Health, Medicine and Society健康、医疗和社会哲学硕士教学安排:这个专业是社会人类学院,社会学院,科学历史和哲学学院共同合办的一个跨学科领域的专业。所以可以通过不同学科来理解有关健康、医疗和社会领域的研究。该项目提供了四个主课和八个选修课,每个课都有1.5小时的讨论会(semimar),每个学生都要求选人格主课在第一学期,以及至少两个选修课在第二学期。其中四门主课包含:医药的历史(History of Medicine)医疗人类学(Medical Anthropology)医疗社会学(Medical Sociology)医药的哲学和伦理(Philosophy and Ethics of Medicine)选修课的范围比较广泛,过去的课程涵盖了再生产(reproction),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公共和环境健康(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医疗研究的认知论(epistemology),食物和营养的人类学。三个学院会有定期和不定期的研究讨论会(research seminars)以及阅读会(reading groups),学院鼓励学生参与这些研究导向的会议。每个学生也会得到定期的导师指导(supervision),包括对平时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有三篇论文每篇2小时的指导,总共四小时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作业要求:该项目对于课程论文的要求是,在第一和第二学期提交三篇论文。第一篇不超过3000字,不计入总成绩,第二、三篇不超过5000字,各占百分之二十的总成绩比例。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不超过12000字,占总成绩六成的比例。毕业论文的主题必须通过学位委员会(Degree Commitee)的认可,通常不需要答辩(viva)。该专业的同学可以继续申请博士学位,通常要求最终的成绩达到至少70分,并且通过与未来导师的面试,如果学生在英国则要求面对面面试,通过邮件联系在导师的办公室进行,如果学生在其他国家,则一般通过网络面试的方式,具体方式也是由学生和导师商量决定形式和时间。因为英国的研究型学位,如研究型硕士和博士学位,基本上是教授做主决定是否招收学生,因此研究计划和面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基本上是决定是否录取的关键步骤,因此如果有意向申请研究型学位,必须提前了解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兴趣和学术著作,以及自己的研究计划如何能够与该导师的理论或者民族志产生连接和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申请成功几率。网页链接:https://www.postgraate.study.cam.ac.uk/courses/directory/hphpmphms剑桥小知识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前缀可能会让人造成一定的困惑,因为英国其他大学一般将Mphil和PhD放在一起,即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是博士学习的第一年,经历过viva(口试,答辩),即可以升级为PhD Candidate(博士候选人),如果口试失败,则只能拿一个Mphil学位。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硕士设置不一样,比如剑桥的硕博士一共有三种学位,即Mphil,MRes,PhD,其中Mphil就属于一般的硕士阶段,PhD是博士阶段,MRes则是两个学位的过渡学位,可以衔接博士阶段的学习,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学位(standalone degree)。并且剑桥并不简单地用学位前缀来区分授课型还是研究型硕士,而是根据项目中授课和研究所占的比重来进行细分。具体分为Entirely Taught, Predominantly Taught, Equal Taught/Research,Predominantly Research, Entirely Research五类。拿人类学系的几个项目来说明,比如MPhil Social Anthropology属于Predominantly Taught,而MRes 或者PhD Social Anthropology则属于Predominantly Research,另外一个专业Mphil Health, Medicine and Society属于Equal Taught/Reseach。那么在社会人类学和健康、医药和社会,这两个专业虽然都是哲学硕士,但是教课/研究的比重就不一样。2.申请要求1.推荐信第一,如果是在读本科生,就要两个本科导师出具学术推荐信。第二,如果是在读研究生,那么一封是研究生导师,一封由本科导师出具(建议)。当然,只要可以肯切评价您的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老师,都有资格写。第三,如果你近三年都在工作并且你又无法找到两名学术推荐信,那么就找上一个学位里面的一位老师给您出推荐信,另外一封可以由雇主来评价,但是评价内容还是以学术能力为主。当然,最好是能够找到上一个学位的两个学术人员出两封学术推荐信同样可以。2.成绩单大陆在读本科学生,提供六个学期成绩单;研究生则提供前两/四个学期(看研究生学制而定)成绩单,一旦录取,学校会注明毕业总成绩的条件。毕业生提供所有学位的成绩单。申请社会人类学专业和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申请者需要达到的要求是:申请者需要拿到英国二等一学位的高分( High II.i Honours Degree),对应中国的成绩要求是:如果是著名大学(prestigious institution)的本科,则要求平均分85%,或者GPA3.5/4.0。如果是好的大学(good institution)的本科,则要求平均分90%,或者GPA3.8/4.0。一般而言,著名大学指的就是985院校,其他院校一般要求都是90分以上。申请健康、医疗与社会的申请者需要达到的要求是:申请者需要拿到英国一等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 Degree),对应中国的成绩要求是:如果是著名大学(prestigious institution)的本科,则要求平均分90%,或者GPA3.8/4.0。如果是好的大学(good institution)的本科,则要求平均分95%,或者GPA3.9/4.0。一般而言,著名大学指的就是985院校,其他院校一般要求都是95分以上。3.简历用学术简历的风格,简洁地呈现个人的教育背景、科研经历、论文发表、志愿者经历、工作经历/实习经历等等,尤其注重突出与以上课程相关的经历,例如媒体实习或工作经历。4.英语和成绩能力证明雅思要求:总分7.5,单项不得低于7.0。托福要求:总分110,单项不得低于25。5.研究兴趣(Statement of interest)社会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申请要求:约5000个字节(注意不是字数,5000个字节大概300-350英文左右)的研究兴趣陈述,不需要特殊格式,并且是在申请系统中的一栏中填写,无须单独文件上传,意即严格控制字节数。研究计划需要包括:你申请这个专业的目的,以及读这个专业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在硕士阶段读社会人类学,包括任何你觉得相关的研究兴趣或者过去经历,以及毕业论文可能的话题,为什么你对这个选题感兴趣,一些初步的想法等。医疗、健康与社会硕士的申请要求是:大约600个字的目的陈述,需要说明你在这个学位当中所选择的研究领域。并且需要上传一个单独的文件。需要说明毕业论文可能的话题,为什么你对这个选题感兴趣,一些初步的想法等。这个并不是正式的研究计划,但是这些陈述有助于学院理解你申请该项目的动机,以及你如何准备研究生水平的研究。申请者也可以在此加上一个初步的博士研究计划,如果申请者有意在该项目结束后继续博士学位的学习。6.写作样本(Sample of work)社会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申请要求:申请人可以提交一篇2000-4000字的文章。这可以是您以前的课程撰写的论文,发表的学术文章或您认为适合该课程的另一篇文章。这个写作样本目的旨在评价学生的英文学术写作能力,如何提出观点并且捍卫自己的观点,在写作过程如何引用文献来完善个人的推理论证链条,这些面向都是写作样本可以提供到给审核委员会的信息。因此,题目的主题不限,写作样本并不考察申请者对所申请专业的理解深度和与专业的匹配度,因为这些信息已经可以研究计划中获取到。写作样本更重要衡量的是学术写作能力,但也要注意的地方是,并不是考察“语言能力”,而是考察学生对于学术论证的规范和逻辑能力,语言表现是排在第二位的。这里建议,时间准备充足的申请者,可以定下计划写作一篇学术短文提交,以增强被录取的几率。医疗、健康与社会硕士的申请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交一个写作样本,比如一篇论文,或者是毕业论文,并且必须是你想要学习的领域相关的研究。这个写作样本不能超过10000字,当然可以少于这个字数。申请者也可以为了该项目的申请单独撰写一篇论文,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单独说明。笔者建议申请者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单独准备一篇与该专业相关领域和话题的论文,以提高申请概率,一般的论文2000字-5000字之间的论文(essay)是英国人文社会科学作业要求的区间。如果有毕业论文或者其他论文与该项目相关,也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或者补充。笔者建议各位申请者高度重视这个专业申请的申请目的和写作样本的质量,在成绩达到最低标的情况,这两份材料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剑桥的硕士学位设置与其他一般授课型硕士(taugh masters,MA,MSc等)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三个Mphil专业都有不同比重对于研究导向的侧重。当然,CV和推荐信依然重要,但是跟这两份文件比起来,重要性次之。另外,因为个人陈述基本上也可以写研究兴趣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大概框架,但是由于字数限制,实际上可以只有300-600字不等,所以申请者必须高度概括自己的优势所在,并且体现出来对于问题意识和未来研究方向和计划的清晰规划,而写作样本则可以为考察申请者学术潜力的提供一个直观的呈现,因此建议各位要对写作样本所涉及的研究问题所在领域的文献要有较好的把握,并且可以提出与学院相关教职人员的研究旨趣相关联的讨论(并非必须),以打动审核委员会成员。写作个人陈述和写作样本之前,可以浏览系所的教员,厘清他们的知识兴趣所在,并尽可能匹配他们的某个人的研究主题。3.学术教员以下提供三位研究伦理人类学和中国人类学的导师供诸君参考:Prof. James LaidlawLaidlaw教授硕博士都是剑桥大学毕业的,一直在人类学系任教。目前是剑桥社会人类学系的主席,也是马克思普朗克-剑桥伦理、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民族志研究聚焦在印度,主要研究耆那教的宗教社区,以此作为基础,他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宗教和仪式研究的书籍:仪式的原型行为(The Archetypal Actions of Ritual)(合著),财富与放弃(Riches and Renunciation),以及对人类学经典问题礼物与交换发表的论文,“朋友之间没有免费的礼物”(A Free Gift Makes No Friends)。通过常年对于耆那教和福科后期理论的耕耘,他在2000年左右与其他人同时独立地发起了人类学的伦理转向(ethical turn),并且在2014年对这个领域出现的理论范式和民族志进行了高度总结性和原创性的评述,出版了“主体与美德:一种伦理和自由的人类学”。除了印度以外,他也与其他人类学学家一起对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和不丹的佛教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台湾的佛光山进行长期的民族志研究,聚焦在“现代佛教运动”。因此,研究宗教(耆那教、佛教或者相关宗教信仰和实践),伦理,并且民族志地点在南亚和东亚的同学可以联系该导师。他在剑桥社会系上的网页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directory/professor-james-laidlawDr. Joel RobbinsRobbins教授是社会人类学系的副主任,以及伦理、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研究领域与Laidlaw教授有重合的部分,但是两者的民族志地点不太一样。Robbins教授主要的研究是:宗教仪式人类学,基督教人类学,宗教教育,价值(values),伦理,文化变迁,物质和语言交换,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民族志方面,他最早在新几内亚做关于基督教和社会变迁的研究,特别是在社会和文化急剧变迁的背景下,转宗到基督教对该社会有何影响。除此以外,他也对近来来出现的基督教新的形式,如Charismatic and Pentecostal Chrisntianity,这些未被之前基督教人类学系统研究过的新宗教形式有持续的研究兴趣。他的另外一个研究领域是关于价值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values)。在近年来,道德伦理人类学蓬勃发展,而他则聚焦在价值,这个人类学长期讨论的概念上,进行再理论化。因此,他也综合了经济人类学、道德人类学领域等对价值,善的分析,发展出他称之为“善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the good),主要关注人们是如何致力于生产价值从而建构社会生活,如何体验价值从而驱动他们的情绪和欲望。另外他最近也发展了一些研究计划针对对宗教的高等教育进行研究。Robbins个人介绍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directory/professor-joel-robbinsDr. Uradyn E Bulag下面介绍一位民族志聚焦在东亚和内亚的老师。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台湾地区,蒙古和西藏地区。而理论层面上,他关注于比较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如泛亚洲主义(pan-Asianism),外交,另类/本土城市化(alter/native urbanisation);民族与国家主义,比如混合性(hybridity)等;藏蒙的文化和历史;友谊的政治性;国家遗产;社会主义和后社会主义的政治形式与想象等。他的个人介绍链接:https://www.socanth.cam.ac.uk/directory/dr-uradyn-e-bulag4. 结语评论剑桥大学的人类学硕士项目一共有三个方向,两个大类,即社会人类学和医疗人类学方向。如果有意申请该校的人类学硕士项目需要注意一下几点:一,该校的人类学特点即对过去和现在的人类学前沿理论进行发展和突破,因此以仲濠自己申请的经验和帮助学生拿到该校offer的经验来看,一般该校的老师会比较倾向于学生能够对人类学前沿理论有所了解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原创性想法,这些最好能过在个人陈述的研究计划描述部分,或者写作样本中体现出来。二,该校的硕士项目与其他高校的授课型硕士不太一样,学生在申请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有读博的打算,或者偏授课型还是偏研究型,相应的准备材料和录取要求也不一样。三,通过对人类学系一些教授或者教职人员的研究领域的挖掘,可以对目前剑桥人类学的前沿理论发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比如宗教人类学和伦理人类学等,这样在进行申请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凸显在这些领域的一些个人经历和理解,或许有助于增加录取的几率。最后,需要强调的还是对于申请材料的质量,由于个人陈述的字数限制,往往不能够完全展示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但是这些可以通过其他材料,比如写作样本和研究计划大纲来展示,建议可以阅读一些相关学术文献,来制定一个写作计划,以此增加申请概率。

口将营之

英国博士留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B)博士申请条件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简称“女王大学”、“QUB”,位于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是一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英国老牌名校,北爱尔兰地区最高学府。学校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欧洲大学协会成员。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院系结构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院艺术,英语和语言学院社会科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历史,人类学,哲学和政治学院女王管理学院法学院工程与物理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与航天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自然与建筑环境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院心理学院医学,健康与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医学,牙科与生物医学学院护理与助产学院药学院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博士专业列表及学费汇率计算:1英镑≈9.12人民币注:以上信息均翻译自2020年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官网,具体信息以申请时官网实时信息为准。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博士申请条件入学要求:完成正规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课程并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要有高价值的研究提案。语言要求:护理与助产学院、历史,人类学,哲学和政治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和社会工作学院、艺术,英语和语言学院、自然与建筑环境学院、法学院(医学博士):雅思总成绩达到6.5分(单项不低于5.5分)注:建筑专业要求雅思总成绩达到6.5分,口语和听力不低于6.0分,阅读和写作不低于5.5分。医学,牙科与生物医学学院、机械与航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院、药学院雅思总成绩达到6.0分(单项不低于5.5分)。女王管理学院:雅思总成绩达到7.0分(单项不低于6.0分)。法学院、心理学院雅思总成绩达到7.0分(单项不低于6.5分)

专业深析|史上最全!英国G5大学人类学专业解析

史上最全,没有之一!G5大学人类学专业解析文 / 仲濠总况对于社会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往往会选择人类学的专业。而英国的G5大学可以说是现代人类学的发源地之一,其中牛津,剑桥,伦敦三座城市被誉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传统的“金三角”。现代人类学基本可以分为英美两大传统,英国由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确立,称为社会人类学,经典的研究领域为宗教,政治,经济和亲属关系,美国由Frank Baos教授创立,称之为文化人类学,但他确立了人类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包含四个领域,即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与语言人类学。英美大多数高校的人类学专业聚焦于社会,文化人类学领域,当然也有一些高校也包含体质人类学或者生物人类学取向。英国的人类学硕士专业的背景要求比较宽泛,政治,历史,社会学,媒体研究等人文社科背景的同学都可以申请该专业,当然这也与人类学以民族志的方法对当代各种文化语境的关怀有关。那么G5大学作为人类学研究的桥头堡,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人类学专业,以及各自的研究传统和优势、要求又是如何,本文将提供一个综述性的介绍。英国的G5大学即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5所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中,除了帝国理工偏向理工科专业因此没有设置人类学专业以外,其他四所大学均是人类学专业世界排名前茅的名校。牛津和剑桥在最近几年的QS人类学专业排名中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第二的位置,几乎平分秋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作为传统人文社科,人类学排名最高排名第四,最近的2020年排名为第八,伦敦大学学院作为专业细分最多的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十分强盛,在最新的专业排名上升到第四。QS2020人类学排名链接如下: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20/anthropology注:本文仅仅是简单罗列,后续会对每个学校每个专业进行解读。本文仅是专辑“人类学专业解析”中的专业汇总性文章,敬请关注后续文章出炉。1. 剑桥大学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历史十分悠久,它的人类学研究传统是注重理论方面的创新,比如从上世纪末所发起的人类学本体论(ontology)转向,以及肇始于大约本世纪初的伦理转向(ethical turn),均与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们的开创和延续性研究工作分不开。该系目前的系主任Prof. James Laidlaw和副主任 Prof. Joel Robbins两位教授既是宗教仪式研究方面的顶尖学者,也是人类学最近的伦理转向的代表人物。因此目前剑桥大学的人类学院与另外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马克思普兰克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创立了马克思普兰克-剑桥伦理、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中心,致力于对世界不同领域的伦理生活与社会的民族志研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的荣誉退休教授Prof. Caroline Humphrey是西方第一个在冷战时期造访苏联的学者,并且她长期致力于中北亚的人类学研究,并在剑桥大学人类学院设立了蒙古与内亚研究中心。MPhil 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人类学硕士,如其名所显示,这是英国人类学最常见的专业,也彰显了英国的人类学传统,有别于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取向,但是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或者学校将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合并成为社会文化人类学。此专业针对无人类学背景或者背景较弱的同学学习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研究,作为博士学习的准备阶段。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prospective-students/prospective-postgraates/prospective-postgraates-courses/prospective-mphilMPhil in Social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社会人类学研究,有别于上一个学位,该学位针对之前有很强的人类学背景的同学所设置的。所以这个学位不但提供目前人类学的核心议题和专业发展,也有更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以及该系学者们专业细分领域的细分专业领域训练。该专业可以作为博士学位的过渡训练,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学位,以期在非学术领域谋求发展,比如媒体,智库,公共或私人企业,NGO等。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prospective-students/prospective-postgraates/prospective-postgraates-courses/prospective-mphil-sarMPhil in Health, Medicine and Society健康,医疗与社会,这个专业是人类学院与另外学院合办的一个项目,即科学哲学与历史学院以及社会学院。该专业致力于提供学生对健康和医疗的社会和历史性的分析。医疗人类学也是从上世纪末开始,人类学领域新兴的细分领域,研究旨趣在于全球医疗市场,疾病的文化建构,医疗文化多元主义,在地医疗传统等。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prospective-postgraates/prospective-postgraates-courses/prospective-mphil-health2. 牛津大学牛津大学在人类学历史发展中,与剑桥大学几乎是同等重要的另一支研究传统。从其院系设置的名称我们就能获知,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该学校除了传统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以外,对于博物馆,遗产,物质和视觉文化等方面研究颇有建树。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在中国文化界和公共知识领域比较出名的项飙教授即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也是人类学系的移民研究专业的负责人。但是项教授在2022年将会前往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任职,之后在牛津大学就是兼职的状态。在硕士阶段,该校提供科学硕士(MSc)和哲学硕士(MPhil)两种,前者为一年,后者为两年,但是两者的第一年都是相同的,两者都对申请者背景没有过多研究,没有相关人类学背景的同学也可以直接申请。可以理解为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授课型,后者是偏向研究型,因此如果这两个学位有意读博士的话,前者就是MSc+Dphil(1+3year),而后者则是MPhil+Dphil(2+2year)。如果同学申请这两个专业并且有意继续读博士,需要在个人陈述中加入对于未来研究计划的框架,即完整的个人陈述加研究计划框架,字数可以延长到四到五页的内容。当然,如果在申请的时候没有加研究计划框架,不会影响录取,也不会影响学习结束之后的博士申请。以下每一个专业都有MSc和Mphil两个方向,因此不再每个专业中重复说明。Social Anthrppology该校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旨趣在于回答关于社会中的人类基本生活的哲学性问题,包括:家庭,性别,亲属关系,道德与宗教观念和仪式实践,人观,健康与疾病,创造性艺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宇宙论观点(cosmology),关于人类,动物和精神存在的关联,过渡仪式等。从上世纪开始,牛津的社会人类学家们就致力于政治学,宗教,性别,文化,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的对话。该系学者们的民族志关怀涉及:非洲,南亚,东南亚,中国,日本,中东,南美和欧洲。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degrees/social-anthropologyMedical Anthropology牛津的医疗人类学专业就立足于人类学领域,提供对于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和治疗的社会、生物取向的人类学研究,我们可以从其核心课程窥见其理论关怀,一医疗人类学概论,二疾病的生物文化人类学,三关于身体和性别现象学的人类学路径,四营养人类学。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medical-anthropologyMSc Visual, Material and Museum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这是牛津大学人类学的特色专业。近来来,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延伸到了博物馆和遗产研究方面,因为博物馆和遗产本身即是社会文化的视觉和物质载体。牛津大学的该专业依托于其拥有的世界级别的博物馆,the Pitt Rivers Museum,该博物馆收藏了关于世界各地的民族志和考古展览,以及民族志影像。该专业提供对于不同文化意境下的物质和直觉文化的创造,功能,历史,政治以及当代意义和实践的批判性研究。研究旨趣包含:物件(objects)和图像(images)的生产,流转和消费;博物馆展览,公共媒体,艺术馆和其他公共领域的文化表征(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s); 景观(landscape),地点(palce)和空间(space)的问题;艺术与审美;视觉人类学和表征的研究,包括摄影表征,人类学与摄影的关系;物质文化与社会理论,全球经济下的物件的跨文化流转;价值的概念和物质形式的流失,客体化(objectification)与消费。其主要课程有: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的当代议题,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等。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visual-material-and-museum-anthropologyMSc in Cognitive &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认知和进化人类学,注意该专业只有科学硕士。该学位提供对人类思想,行为和文化的进化和认知科学视角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人类,或者说智人,拥有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上非同寻常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传播,信仰,仪式和展演(performance)和智力(intelligence)来区分。那么什么是这些特质的进化基础?我们真的如同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是唯一的么?我们的进化和认知能力中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第一学期该学位提供认知和生物进化的课程,以及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学和研究设计,第二学期主要授课为人类行为的进化,包括生物,认知,心理和比较的时间,以及心理与文化课程,研究人类的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如何形成和限制我们的文化表达。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degrees/cognitive-evolutionary-anthropologyMSc in Migration Studies移民研究,该专业也是牛津大学的特色专业,并且只有科学硕士学位,它也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和国际发展学院合办的一个跨学科专业。该专业主要的研究关怀是对于最近的人类社会流动现象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面向。该专业也依托于牛津大学的移民、政策和社会研究中心,该中心也是英国移民研究的顶尖机构。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运动的政治(politics of movement),社会科学中的国际移民;移民,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研究方法。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degrees/migration-studies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LSE其人类学研究传统和历史与牛津和剑桥几乎是齐名的。从英国的社会人类学传统而言,可以LSE说是现代人类学的开创地,因为有社会人类学之父之称的马林诺夫斯基就在此任职并设立了人类学博士的学位。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是马氏的博士学生。费先生师承马氏的功能主义传统,并且在中国文化与西方的比较研究领域论述颇丰,如《乡土中国》等,是中文和英文世界不可多得的中国人类学经典制作。LSE在社会科学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哈佛),其人类学最新的QS排名世界第八,全英第四。如学校的名称所显示的,该学校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非常发达,而在人类学细分领域,LSE在政治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社会人类学传统的研究领域也是传统强势的专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LSE也是为数不多(可能是英国人类学仅有的)设置中国方向的人类学专业,这与该校的师资力量从上世纪下半叶就延续的对于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有关。LSE的人类学系一共有5个硕士专业,但是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即社会人类学,发展人类学,以及比较中国研究。其中比较中国研究是人类学系与另外有两个专业与心理系和性别研究系合办。因为社会人类学也是对于英国人类学传统的综合性介绍课程,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主要分析一下社会人类学(当代世界的宗教),人类学与发展,和比较中国研究专业MSc 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人类学硕士链接如下(不做详述):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Social-AnthropologyMSc Social Anthropology(Relig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社会人类学(当代世界的宗教),该专业提供了独特的跨学科和更广泛社会科学视角来研究宗教。它关注当代社会越发重要的宗教与世俗的动态平衡,以及关于宗教的概念在理论与实践中,如何与社会的各方面产生链接。该专业讨论的话题从宗教和公共生活的政策相关连接,宗教与政治,到信仰,仪式和存在问题(questions of being)的理论争论。并且关注宗教在发展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对比第三世界和西方模式的宗教和世俗化。LSE的宗教人类学有非常强的历史传统,比如前文所提及的马林诺夫斯基对于宗教仪式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和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斯的宗教理论的争论),到仪式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莫里斯布洛克(Maurice Bloch),以及研究中国宗教的汉学家,人类学家,王斯福,代表作为《帝国的隐喻》,到现在LSE人类学系的主任Charles Stafford对于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宗教人类学是LSE人类学传统的最好的代表和延续。链接如下: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Social-Anthropology-Religion-in-the-Contemporary-WorldMSc Anthropology and DevelopmentMSc Anthropology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人类学与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管理,这两个专业都是人类学院提供,由国际发展学院协助的专业,区别在于选课的模式和主课的不同,这个将在专业介绍最后提及。人类学与发展可以说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上世纪下半年随着人类学对于自身学科的殖民主义反思,人类学家们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开始了关注。发展人类学因此应运而生,它致力于用人类学方法提供自下而上的视角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批评研究。两个专业的人类学部分都将提供人类学家如何理解全球化和其他经济转型,从大D(Big D)development发展(发展提升项目)和小d(littile d)(经济发展或现代化所引起的变化)。另外,也提供人类学视角下的从1980年代兴起的生产,消费,交换和金融的新形势的研究。人类学与发展管理的国际发展部分应用经典的制度化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去理解发展中的机构和组织,发展管理项目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为现实世界中的公共,私人和非盈利组织提供咨询工作。该专业一共十二个月,核心课程是必须课(一个在人类学,一个在发展学),选修课和毕业论文,主课是:发展人类学,发展管理,或者经济人类学1:生产与交换,或经济人类学2:转型与全球化,毕业论文10000字。链接如下: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Anthropology-and-Development-Management人类学与发展专业的国际发展部分是关注如何克服贫困和创造健康,富裕和可持续的社会变迁。该项目使用最近的社会科学理论去理解发展的过程,政策和实践。该专业除了上述专业的课程以外,也可以选择:发展:历史,理论与政府,或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加另外可选的半个学分的选选修课,同样是10000字毕业论文。MSc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比较视野的中国,该专业集合了LSE大量的不同专业领域学者对于中国的跨学科研究。虽然基于人类学院,但是吸取了其他大范围的社会科学领域,去研究中国的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历史,社会和文化。这个专业最主要的特色即为从对比和历史的维度去研究中国,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对比中国与印度,现代欧洲国家或者其他适合的对比国家。专业的主课即对比视野的中国,研究的话题包含:中国的帝国官僚体制,中国的宗教,都市生活,家庭,法治社会,政治等。其选修课所涉及到的学科和议题包括:人类学,经济历史,政府,国际关系和社会政策。该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话题包括对比区域性政策,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以及语言的国家主义等。另外需要告知对该专业有强烈兴趣的申请者,该专业的负责人Hans教授和LSE荣誉退休教授王思福合著了一本同名书籍,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想要对该专业核心议题有进一步了解的同学可以参阅此书。链接如下: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China-in-Comparative-Perspective4. 伦敦大学学院(UCL)伦敦大学学院(UCL)总排名世界第八,人类学上升到世界第四。它的人类学也是英国高校中涉及领域最为广泛的学校之一,从传统的社会文化人类学,医疗人类学到古人类学,进化和认知人类学,环境人类学,媒体和数字人类学,到视觉和物质文化,纪录片和民族志电影等,可以称之为几乎涵盖人类学四大分支领域的全面教学体系。UCL的人类学不同于上面三所学校的特点也在于此,它是最近人类学学术界可以称之为最为活跃和最具有开拓性的学校,包括从物质文化理论和经济人类学出发建构的数字人类学(digit anthropology),以及近年来由Prof. Daniel Miller 发起的项目Why We Post, 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用民族志方法去研究不同国家和文化下的社交媒体文化。其中关于中国的社交媒体民族志有Tom McDonald撰写的Social Media in Rural China(乡土中国的社交媒体)和Wang Xinyuan撰写的Social Media in Instrial China(工业化中国的社交媒体)。这一系列的民族志都可以在UCL人类学官网上免费下载。由于UCL的人类学专业众多,下面笔者将从五个大类简要概述每个专业的研究旨趣,以方便读者了解和区别所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一、生物人类学Anthropolog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MSc人类学,环境与发展硕士,如前所述,该专业也是近年来兴起的发展人类学的一种。这个项目关注于人类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含学科理论有: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社会人类学,政治生态学和生物社会人类学。探讨的议题有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链接为: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anthropology-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mscHuman Evoluntion and Behavior MSc人类进化和行为,属于进化人类学范畴,研究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的进化。链接: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human-evolution-and-behaviour-mscPalaeoanthropology and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 MSc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由人类学和考古学两个系合办的,提供人类进化研究的生物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链接: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palaeoanthropology-and-palaeolithic-archaeology-msc二、社会人类学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社会与文化人类学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social-and-cultural-anthropology-mscPolitics, Violence and Crime MSc政治,暴力和犯罪,提供人类学的方法去研究相关问题涉及:国家,法律,民主,冲突,革命,恐怖,罪犯,刑罚等。三、物质文化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MA视觉与物质文化硕士,这个专业实际上是人类学比较基础理论的一个分支,它会研究空间政治学、身体化、艺术公共领域等等问题。而这些理论问题,都会考察物质和视觉媒介如何作为行动者形塑社会中人的关系。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material-and-visual-culture-maDigital Anthropology MSc数字人类学硕士,这个专业更多是用人类学理论的批判性视角去考察数字化社会的各种现象。研究对象范围甚广,包括社交媒体、网络政治、大数据、数字基础设施、3D打印以及算法等等。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prospective-students/graate/taught-degrees/subject-areas?p0=anthropology四、医疗人类学Biosocial Medical Anthropology MScMedical Anthropology MSc这两个专业都属于医疗人类学的领域,不同的是第一个专业加入了生物人类学的视角。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biosocial-medical-anthropology-msc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medical-anthropology-msc五、公共人类学Creative Documentary by Practice MFAEthnographic and Documentary Film(Practical) MA专业1是创新纪录片实践(艺术硕士),是一个相当偏向纪录片生产实践的艺术硕士项目。但是它也有相当理论的一面,人类学系设置这个专业,目的是以“民族志”视角去拍摄纪录片。学生需要学习人类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课程,并且基于对理论的理解去提出批判性的观点。专业1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creative-documentary-practice-mfa专业2是民族志与纪录片电影,它并不是艺术硕士,而是文学硕士。正如冠以“Practical”之名,这个专业完全是一个实践性项目,提供最前沿的纪录片拍摄教学资源,学生毕业的条件是拍摄一部25-30分钟的纪录片。专业2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ethnographic-and-documentary-film-practical-maCreative and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 MA这个专业是为有想法或者已经开始创业的学生开设的,依托于UCL强大的学校资源,由文化创意产业知名的领袖来开设和指导。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creative-and-collaborative-enterprise-ma5、结语评论从以上对于四所学校各个专业的解析,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如下:一,对于人类学想要有综合性的了解和学习,可以选择社会人类学专业,或者对于人类学没有过多的了解,该专业可以作为综合性的人类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硕士阶段学习,为进一步到研究学位,如研究型硕士或博士做准备,也可以从事人类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工作,比如咨询,媒体,公共服务,NGO等;二,对已经有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同学,比如医疗,认知等,可以选择细分领域的专业,比如在媒体行业有相关经历,或者从事新媒体,创意文化产业,自媒体等领域工作的同学可以考虑媒体人类学,或者数字人类学专业,同理,有医疗、博物馆、视觉艺术、文化遗产、发展、环境等领域,拥有相关的科研、学习或者工作经历的同学,可以考虑对应的细分领域,可以获得从人类学或者跨学科视角研究不同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知识,去反馈和反思之前或者以后工作经历和规划,或者继续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当然,有这些经验的同学也可以选择社会人类学,对人类学总体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更全面的接触和学习;三,G5的学校每一个都是世界专业排名前十甚至数一数二的,而且提供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在考虑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研究历史和传统,以及当下的研究偏好去选择。而且,每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文化传统也是可以考虑的因素之一,比如牛津剑桥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他们有英国为数不多的书院制,即除了学生所学习的院系(faculty/department),比如人类学系,学生还归属为不的书院(college),每一个书院都有自己的logo,学习组织,个人导师(mentor),每年也会举行宴会(formal dinner)和其他公共活动,或者书院之间的竞赛活动,这些都是吸引很多学子和游客的地方。而处于伦敦的两所学校,也是伦敦大学集团(Union of University of London)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但意味着在这里学习的同学可以享受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有人文历史气息的城市之一,它所拥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媒体和实践资源,比如大英博物馆,国家艺术馆,大英图书馆,BBC等;也可以享受伦敦大学集团所共享的学术资源,即跨校的导师指导,选课,图书馆资源等。本文作为分析英国人类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章,旨在为读者选择和区分G5名校专业做一个专业性的参考,更加详细的对每个不同专业的申请要求等会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谜中谜

英国博士留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Exeter)博士申请条件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简称Exon,是一所位于英国西南部的英国顶尖、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于1955年受皇家特许正式创建大学。它是英国古老的传统大学之一,拥有超过150年的历史。现为英国罗素大学集团、英联邦大学协会、英国大学联盟和欧洲大学联盟成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院系结构商学院工程数学与物理科学院人文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医药卫生学院社会科学与国际研究学院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博士专业介绍及学费汇率计算:1英镑≈9.12人民币注:以上信息均翻译自2020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官网,具体信息以申请时官网实时信息为准。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博士专业申请条件入学要求:拥有相关的硕士学位,并有强有力的研究建议。语言要求:气候变化与环境、计算机科学、工程、地质学、数学、矿业工程、物理、再生能源:1.雅思总成绩为6.0分(单项不低于6.0分);或2.托福(网考)总分为87分,写作不低于21分,听力不低于21分,阅读不低于22分,口语不低于23分。会计、生物科学、商业及管理、经济学、金融、地理、心理学、体育与健康科学:1.雅思总成绩为6.5分(单项不低于6.0分);或2.托福(网考)总分为90分,写作不低于21分,听力不低于21分,阅读不低于23分。阿拉伯与伊斯兰研究、考古学、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经典与古代史、戏剧、英语、电影研究、历史、法、现代语言、政治与国际关系、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战略与安全、神学与宗教、教育:1.雅思总成绩为7.0分(单项不低于6.5分);或2.托福(网考)总分为100分,写作不低于25分,听力不低于21分,阅读不低于22分,口语不低于23分。医疗保健和医学:1.雅思总成绩为7.0分(单项不低于6.0分);或2.托福(网考)总分为100分,写作不低于21分,听力不低于21分,阅读不低于22分,口语不低于23分。

狼少女

各国博士雅思成绩要求、截止日期及申请攻略

最近,随着申请季的到来,小编在后台收到的询问中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烤鸭开始对海外博士报考感兴趣——对此我想表示:你们是都老了吗?哈哈开个玩笑~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的眼界更加宽阔,大家对学术的兴趣也愈发高涨。海外深造率越来越高,这也正在成为新的趋势,作为除就业外的另一条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烤鸭们的关注。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上,各式各类关于博士留学的项目层出不穷——而涉及英语申请的国家和学校,拥有6.5分的雅思成绩就可以获得国家推荐的名额:因此,随着深造机会的扩大,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聊聊海外博士申报的这些事,希望能够对感兴趣的烤鸭有所帮助哦~基本攻略不论是海外读博,还是国内读博,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是件什么样的事情。Q. 博士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学术、科研人才,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为找工作加一个砝码,给简历多添一笔。因此,从这点出发,如果你对科研和学术并不感兴趣,建议一定慎重考虑,不然不仅会度过无趣的几年,而且说不定也会为了毕业而伤脑筋。而若你已经打定了读博这条路,并希望尝试出国深造,就可以继续读下去啦~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申请海外博士成绩方面的硬性指标。 · 语言成绩· 简单说,在语言成绩的作用方面,海外博士申请和硕士申请区别不大。它都是申请时的“准入门槛”,目的是为了向学校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足够应付接下来的海外学习。如今,雅思已经得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00所院校机构的认可,可以用于博士申请,并对日后的学习提供帮助。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有去海外攻读博士的打算,那么你的雅思成绩需要至少达到6.5分以上,单项不低于6。而具体专业具体分析,还是建议同学们去官网查看哦~以及还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雅思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如果有海外博士申请意向,一定要注意语言考试准备时间~· 学术成绩 · 1. GPA作为深造的基础,符合要求的GPA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有申请读博的需要,GPA需要至少达到3.5/4.0以上,或平均分80以上。当然这只是最低标准,由于博士深造需要十分强壮的学术背景,很多时候,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各种论文、参与的课题也是录取标准中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2. 研究计划书即RP(Research proposal),一般情况下,博士申请必须提交一份研究计划书,包含摘要、研究背景、假设、研究方法、实验步骤、参考文献等……,是体现学术科研能力的重要参考材料。此外,个别博士项目还需要提供作品集。以上几项为博士申请的必备材料和硬性指标,说完了这些,很多烤鸭可能会好奇博士申请的时间线。如果有了海外深造的打算,那么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比较合适呢?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尽早!原因如下↓海外博士申请时间小Tips:① 维持分数在整个读研期间,你都要保证和维护好自己的分数,为日后读博冲击名校做好打算;② 语言成绩建议尽早开始备考雅思,一方面多给自己几次试错的机会,另一方面提前进入英文环境也会对日后的博士阶段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在后期的申请季减轻一部分负担,增强自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文已经提到过,现阶段雅思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各位烤鸭们一定要安排好备考时间哦~③ 申请准备小编建议,最迟,我们也要从研三初期开始做海外申博准备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查找国外各大院校的专业、导师信息,然后根据兴趣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具体择校。俗话说得好,早做打算方能坐怀不乱,各位有海外深造打算的烤鸭们,可千万记得提前准备哦~④ 研究计划书一般情况下,需要留出至少2~3个月的时间来撰写研究计划书。注意,研究计划书在博士申请过程中是重中之重,一定要重视起来,可以在写之前多读文献和多咨询导师或高年级在读博士的意见。准备工作已经聊完,下面小编就来简单以热门博士留学的国家进行分类,盘点一下这些在世界都颇负盛名的好学校以及雅思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高学历烤鸭们有帮助哦~ 作为留学大国,美国自然是许多烤鸭们的深造目的地,毕竟这里占据了75%的世界顶尖高等教育院校,而据统计,美国在读博士生人数可能占到全世界在读博士生总人数的1/2。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博士学位分为三大类:-研究型博士(哲学博士学位);-专业型博士(文科、理科博士、医学博士等;文理相关的专业博士,如工程博士,心理学博士等);-跨学科博士(生物工程博士,天体物理学博士等)博士教育大体在5年左右(部分专业申请者申请时若已具备与美国大学硕士生水平相当的学历,完成博士需要至少3年,而文科类需要6年时间),主要由课程学习、博士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工作这三部分构成。博士热门申请专业:CS, 法律、医学、药理学、物理治疗、工程、物理科学、牙科成绩要求:- 语言成绩:TOP 50的高校中,雅思6.5+或7.0+,单项不低于6。当然,这只是最低门槛。如果有冲击名校的打算,语言成绩自然是越高越好。同时,许多专业由于术语很多,学术性较强,也会要求申请者拥有更高的语言成绩——(乔治华盛顿大学 生物科学专业Phd)(耶鲁大学 艺术科学学院Phd)- 其他考试:依据专业,选择相应的GRE/GMAT/LSAT/MCAT/SUB考试。GMAT考试用于申请美国的商学院,LSAT考试用于申请美国法学院的J.D.学位,MCAT考试用于申请美国的医学院,SUB用于某一学科领域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能力测试,每所学院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各不相同。P.S. 美国大学对博士的申请者除了考察申请者的标准化成绩、GPA、PersonalStatement、References、CV以及Interview之外,同时还会非常看重申请者的发展潜力、研究项目经历、学术背景以及个性发展等。(图片来自网络)申请Deadline:美国博士申请截止日期也有两大类。一种是传统的固定截止日期(Rolling application),另一种是采用分轮次式申请(round application),常用于商学院的申请。最早一批的截止日期在11月,比如华盛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一些TOP20中很牛的学校和专业,如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也会在12月内截止申请;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学校的申请日期则一般会在1月。12月和1月过后,各大名校纷纷关闭了院校的申请,但TOP 100学校中仍又很多专业的申请的截止日期晚至3月份,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校和专业的申请截止时间在5、6月份。不过话是这样说,但小编还是建议大家提早申请哦~名校数量仅次于美国的,自然是大英,因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充满历史感的校园环境,这里也是许多学者选择深造的目的地。(图片来自网络)与美国相比,英国博士的特点就是自由度高,灵活性强;时间短,效率高。(图片来自网络)英国博士入学,大部分学校是不强制要求硕士学位的,即本科毕业均可申请,但是很多导师还是希望你有一定的硕士研究经历。同时,英语能力强也会是申请英国博士时的一大优势。硕士学位是英国内被认为课程学习的最高学位,因此博士阶段基本上没有课程学习,以研究为主。学制上,英国的博士学制大多为3-4年,最后一年需要提交研究成果和撰写博士论文。(图片来自网络)热门申请专业:财务&金融、管理学、电气工程、语言教育、传媒、艺术设计、市场营销成绩要求:- 学业成绩:国内本硕成绩需在GPA3.3(对应80分)以上,申请G5院校一般GPA需在3.5(对应85分)以上(且成绩排名年级前10%);如果是英国本科毕业生,需本科阶段取得second class以上的学位,硕士毕业生在硕士阶段成绩需达到Merit (G5需Distinction)。(图片来自网络)- 语言考试:作为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申请者,雅思成绩是申请英国学校的必须。博士申请阶段,雅思 6.5及以上是理工科一般化的要求,7分及以上是文科一般要求;小分要求理工科每项不低于6,文科小分每项不低于6.5。部分专业的phD要求更高,比如法律专业一般在7.5。(曼彻斯特大学 会计金融Phd)(伦敦大学学院 化学工程Phd)(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法律项目Phd)- 其它考试:另外,如果你选择了商学院的相关专业,也需要提供GRE和GMAT其中之一的考试成绩。其它专业一般不作要求~申请时间线:英国博士入学时间一般分为7月、10月、1月、4月,也就是说,每三个月都会有博士入学时间,因此申请时间也不太固定。作为以“严谨教育“著称的加拿大,除了美国之外,这里也是许多烤鸭们海外深造的选择之一~(图片来自网络)在这里,攻读博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左右。全日制高校学制不完全一样,有的大学一年设有两个学期:9月至 12月为秋季学期,1月至 4月为春季学期,有的大学设有春夏学期5月至8月,博士学位以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和通过答辩作为博士毕业的标准。(图片来自网络)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和英国的结构类似,从入学开始就比较注重跟着导师做研究而非进行教学课程,但提供的奖学金比英国的博士生项目更多。热门申请专业:MBA、教育学金融学成绩要求:- 学业成绩:持有认可大学之硕士学位及具有优秀的学术成绩,一般需要GPA 3.0 甚至更高的才能进入加拿大的博士课程。- 语言成绩:加拿大的所有高校均认可雅思成绩,平均博士申请要求为7.0以上。几个热门申请的加拿大院校雅思要求截图如下,大家可以按需取用哦~(UBC某专业Phd)(多伦多大学Phd申请雅思平均分)(麦吉尔大学Phd雅思要求)申请准备时间线:一般情况下,按秋季入学计算,前年的12月1日为加拿大高校的普遍网申截止时间。而由于博士申请过程总学校需要的资料非常多,所以需要至少预备3个月的材料准备时间,网申费用也约为100加币。为什么选择在澳大利亚读博?诚然,这里是世界上一些顶尖大学的所在地,有6所学校常年跻身全球百强,但同时,从大堡礁的海洋生物学到艾尔斯岩的人类学,很多自然科学、能源学的博士研究只能在澳大利亚完成。(图片来自网络)在澳洲读博,顺利毕业后,你的博士学位可以让你在该国生活和工作至少4年,而他们的答辩也相对轻松灵活,压力较小。(图片来自网络)许多方面,澳大利亚的博士阶段与英国类似,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和独立的博士论文,为领域知识做出原创贡献。在这里,全日制博士学位通常需要3~4年时间。热门申请专业:海洋科学,环境,地质学,生物医学,天文学等成绩要求:-学业成绩:澳洲没有统一的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申请者要具有硕士学位或荣誉学士学位,并且硕士在校成绩平均分在80以上。-语言成绩:澳洲全部认可雅思作为语言成绩申请凭证,资料显示,博士申请的雅思平均分为6.5,但众所周知,如果你希望进入8所名校就读,提交的成绩自然需要超过平均值——(墨尔本大学自然科学Phd雅思要求)(悉尼大学雅思要求)(昆士兰大学雅思要求)申请时间线:澳大利亚的博士学位可以在学年的任何时候开始,一般澳洲每年的博士申请有2次round,在每年的2月和4月,这意味着通常没有严格的申请截止日期。但如果你有申请奖学金等其它打算,则应该准备至少4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人说欧洲是博士的天堂——学制短、学术资源丰富、学费相对较低、学术环境开放自由……最重要的是,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不同的魅力,而你仅需要凭借一张简单的申根签证就可以自由出入各个国家,体味城市风貌~同时,许多欧洲国家高校的申请条件、资料需求相似,而雅思考试在欧洲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这也为我们前往欧洲深造提供了方便~(图片来自网络)一般来说,欧洲的博士学制为3-4年,大多以在意向学校官网上寻找PHD招聘职位、投递简历、面试的方式进行录取和入学~(图例:瑞典的karolinskainstitute)整体情况说到这里,下面,小编简单以目前申请比较热门的德国和荷兰举例,希望可以对想去欧洲深造的烤鸭们提供帮助~(图片来自网络)德国德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其“零学费”、高就业、学制灵活”等特点大受留学生欢迎。这里的高校有许多类型,而作为博士生,你要考虑申请的是研究、技术大学或研究所。(图片来自网络)博士学位的类型有两种,“传统的博士学位”通常为4年,旨在独立完成研究,进入大学或公司,对德语水平有一定要求;而另一种“非结构化博士课程”则通常为3年,面向国际,通常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进行。(图片来自网络)一般来说,申请德国的博士项目不需要入学考试,也没有统一标准,学生们需要自行寻找适合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培养方式也以个人导师培养为主——导师以个人名义招生、指导。通常德国的教授们会对学生的专业背景非常看重,比如本科、硕士阶段做过哪些研究或发表过那些论文,成绩如何等,以及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图片来自网络)德国的研究条件相当好,经费和学校数量也很可观。同时有灵活的学制,可以选择在大学或研究所读博,含金量很高,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得到世界公认。(图片来源于网络)成绩要求:-语言成绩:结构化博士和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如自然科学专业和部分工程专业等,都是用英语做研究的,需要提交一定的雅思成绩,具体可参照院校官网——(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传统的博士学位则需要你通过TestDAF或DSH对德语水平进行认证。-学业水平: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通常需要在博士学位之前完成至少八个学期的学术研究。你获得的最终资格必须相当于德国硕士学位。申请时间线:有些学校的博士申请deadline在7、8月,而更多的学校则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根据导师的录取时间入学。德国的学年通常包括两个学期:冬季学期——从10月1日到3月31日,圣诞节和复活节有两周的假期。夏季学期——从4月1日到9月30日,七月到九月的放假时间。(图片来自网络)荷兰荷兰是具有雄厚的创新基础和创新实力的国家之一,其国际竞争力长期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12所研究类大学入列“2010年全球高校学术排名”500强,且大部分博士候选人都拥有带薪雇佣合同。(图片来自网络)与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传统上,荷兰的博士学位也是仅研究项目。不过近年来,有一些大学开办了博士学院,也有很多课程可以供留学生修读。荷兰博士的任期至少为四年,与大学没有正式联系的博士研究人员(即外聘博士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学业。(图片来自网络)大部分荷兰学术界的通用语言是英语,绝大多数会用英语发表论文,并用英语进行所有学术报告,考试要求:-学业成绩:在荷兰,博士入学的标准要求是在相关学科领域持有硕士学位。-语言成绩:荷兰的大多数博士课程都是英语授课的,因此必须提交雅思成绩。一般情况下,申请者提供的雅思成绩需要在6.5以上,不过依旧是具体学校具体分析——(阿姆斯特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化工产品设计Phd雅思)申请时间线:荷兰学年是从9月到8月,大多数学习课程的申请截止日期为4月1日或5月1日。而由于博士课程对课程和考试的依赖性较小,申请截止日期通常也很灵活的,应该与院校及时确认~怎么样,干货都GET了不?还是那句话,不论你去哪里,不论你是18-的鸭宝,还是准备申博的成熟鸭,一份全球认可的雅思成绩,都是你坚强的后盾。朝着梦想的方向,冲鸭!

儿女债

2020年英国大学社会学专业好申请吗?这10大名校入学要求告诉你!

社会学英国一直是留学的热门国家,教育资源十分优质,且独特的深厚人文气息让不少学生备受青睐。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相对于那些比较受欢迎的商科类专业面前,社会学专业是一门竞争压力比较小的专业,申请人数也是可以控制的。英国大学社会学专业解析英国社会学起步较早,一般分为三个方向:社会理论研究、社会政策研究和社会工作。对于那些想去英国深造读研并且对社会学感兴趣的同学来说,选择学校需要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以便有针对性的寻找适合自己需求的课程。英国社会学专业申请条件1、GPA3.0(前30的院校),牛津大学、LSE要求至少3.5以上,名校比较喜欢985211背景的学生。2、雅思平均成绩6.5分以上,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牛津大学要求7.5(7.0),LSE要求7。3、至少2等1学位,均分在82分以上的相关专业。4、学术要求:要求本科是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均分80分以上。5、对背景没有强制要求,对工作经验也没有硬性要求。英国社会学专业学费介绍首先是学费介绍,我们来参考英国几所大学社会学类专业学费*赖同学东英吉利大学媒介文化与社会成功案例Durham University 社会研究方法硕士专业学费:16500英镑/年Durham University 社会研究方法硕士学费:17000 英镑/年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社会学和全球变化硕士学费:19300英镑/年总结:英国社会学专业的学费不算很贵,一年的学费也就在20万左右,相对其他国家已经算是比较低的了,而且社会学就业广,不少学生会选择英国的社会学专业留学。英国社会学专业大学推荐在英国有很多大学都设置了社会学专业,其中比较强势的有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伦敦政经学院、诺丁汉大学等等,每一所大学的教学实力都是非常强的。1、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MSc 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人类学MSc Socio-CulturalStudies社会文化研究2、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Public AdministrationMasters (MPA)公共管理硕士Public Policy Masters(MA) 公共政策硕士3、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Chinese Studies - MA 汉学研究Comparative Governanceand Public Policy —MA 比较治理与公共政策4、伦敦大学亚非学院(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MA Social Anthropologyof Development社会人类学与发展硕士MSc Development Studies发展研究MSc Politics Of China中国政治研究5、利物浦大学 (University of Liverpool)Cities,Culture and Regeneration MA 城市文化与重建6、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MA Social and PoliticalThought 社会和政治思想7、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Organizational Changeand Development MSc 组织变革与发展学硕士Sociology MA 社会学8、苏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Social Development MA 社会发展Social and PoliticalThought MA 社会与政治思想9、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Science,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MSc 科学,传播与社会专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A 国际发展10、斯特林大学 (University of Stirling)Public CommunicationsManagement Masters / MSc 公共通信管理硕士Public Relations,Theory and Ecation Masters 公共关系、理论和教育英国留学选校定位想知道自己的GPA成绩能申请到英国社会学多少排名的院校?可以尝试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如下小程序)做下留学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英国哪些大学的社会学专业,这样子就能对你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寡君之欲

关于人类学博士的就业困境,我们给出这八条建议

【编者按】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杂志上发文,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两位学者在分析了这些困境后,给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些建议。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杂志前文我们谈到了人类学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种种困境。那么年轻的人类学学者应该如何为求职做准备呢?就求职市场的动向而言,年轻的人类学学者最好给自己贴上如斜杠青年般的多个标签,他们的简历必须出类拔萃,能全方面地展示自己拥有的多项技能、优势和潜质,以及能在多个行业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才能受到非学术界雇主的青睐。而且,在面对非学术求职市场时,他们不能专攻某个行业,而必须研究各个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或者说在策略上必须这样——如果一次求职失败了,必须快速调整技能,以适应下一个或许完全不同的行业。那么,如果求职者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学术界,为什么不能放弃学术机构的终身教职这一目标呢?正如参与我们研究的很多受访者所说,这个答案不言而喻:对于真正的人类学者而言,终身教职是最合适的职业选择。很少有人类学家是为了丰厚的薪资或奢华的生活而选择这个专业。他们选择这门学科多是出于热情,是希望尽自己所能改变世界,甚至是因为使命感。不难理解,作为学术型的人类学家,他们的价值是通过终身教职得以实现的。这一点或许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不论任何代价,即使常年过着不稳定的生活,都期望获得这样的职位,这其实是一种道德追求。与此同时,偏离这条道路的人类学学者,就会被视为缺乏热情、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现在的困境并非全然来自现代资本主义大学体系下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也来自这种人类学领域独有的价值主张。求职窘境:学术界工作一职难求,非学术界工作饱受质疑受访者们指出,工作职位的描述经常是模糊且开放的,所以就会收到非常多的申请,而接下来的招聘过程给人感觉不太透明,甚至是神秘的,这就让许多人花费数百个小时来不断完善那不到一千字的申请信,有的人甚至会找顾问寻求帮助,因为有些顾问声称自己深谙当中的规则。一位博士生猜测道,整个过程是基于一种“明星系统”,因为每个学院都在寻找自己的“明星”。这个过程也被另一位博士生描述为一种不透明的“行为协议”,学院对于候选人的“适合”标准是模糊不清的,尤其是大家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长大。这个过程中也有一种时间纬度上的考量,就像一个快速行走的时钟。在研究生院的四年学习时间里,一位访学教授自称为充满“新鲜血液”的求职市场中的“老博士”,她说自己需要“异常精彩的第一本专著”才能在其中脱颖而出。而另一位正在攻读第二个博士后学位的学者说,“异常精彩的第一本专著”简直就是能找到一份终身教职的圣杯,然而她并没有很快地将自己的研究出版成专著,因为她的同事建议她创作一部在理论上有创造性且富有吸引力的民族志杰作作为自己的第一本专著,这样,她的学术生涯几乎就可以完全依赖于这本专著了,但她的导师给她的建议却完全相反。许多人指出,即使忽略形式主义,就业市场仍然是波动不定且无法逃避的。然而博士生和研究生们表示他们会受到安抚:只要他们坚持,并且足够好,最终会获得应得的职位。当然,这种说法其实只是将压力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许多人由于一无所获,终止了寻求终身教职的目标,许多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非学术型工作的人也都在这么想。有人则试图消解与之而来的自责情绪,“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这是那些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不论我们的导师从个人上如何鼓励和支持我们,他们都忽略了真正的问题。”一位博士生说她已经对给自己强大支持的导师委员会感到厌倦了。另一位博士生,现在已经非常开心地受雇于一家学术界以外的机构,她说她对自己的导师们一点儿也不愤怒,但她很想对他们喊道,“快醒醒吧!”还有一位博士生说,他承认自己愿意被他导师及他自己对获得一份终身教职工作的期待所教唆,他说,“我觉得自己好像在那些受保护的精英阶层之中。”一位来自R1级学院的博士生也表达了类似的情绪,在他看来,“我们被灌输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的。”他哀叹,以获得终身教职为第一要务的文化氛围正无声无息地弥漫于整个学院。还有一位博士生,也是来自于名校的培养项目,并且他是同学中唯一在学术界外找到工作的人,他提到,自己从没跟人探讨过如何找到工作,也没有任何老师们邀请他聊聊这个话题,每当他想要谈论这个话题时,他的导师们看起来不太舒服,这种信号让他觉得自己在非学术领域工作是一件有点儿不体面的事情——虽然事实上他的同学中除了临时职位,几乎没有人在近几年找到任何工作。还有一位受访者讲述,他的导师暗示他们集体在求职上“失败”说明了他们在学术能力上缺乏想象力和独创力,“你们好好想想,有些人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看看他们的那些研究就知道了。”总而言之,我们发现教师和研究生对就业的看法确实存在差异。博士生们说,在他们的求学过程中,这个问题没有被给予哪怕一点点的关注;而教师们则说,他们清楚地对来求学的学生说明了他们未来会在找工作上会碰到困难,并告诫必须自己去努力克服这一切。我们相信,虽然学院中的确会交流这些内容,但仍然有学生在培训和就业问题上是“认知失调”以及“缺少意识”的。当学生和老师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追求终身教职时,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其中。而这种学科价值观与就业现状的矛盾,不仅使得人类学博士生在求职上陷入困境,同时也会是所有人类学学者会碰到的问题,或者可以说,这是整个人类学学界都要面临的问题,甚至是危机。在这重要关口,我们不仅希望关注受访者的生活状态及其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同时,我们还应考虑,人类学是在大学系统中培养未来的从业者,而大学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表现方式就是特殊的,学术机构也应做自我反思和结构性调整。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纲领性的建议来改善工作岗位紧缺的现状,虽然这些未必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可以作为参考,从而促进交流与合作,使有效措施得以实行。建议一:在本科教育中做一些创新与妥协学术界的危机反映了大学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势所趋。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的资金减少,私有化加剧,学费增加,学生贷款飙升,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支持远远不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高等教育越来越像是社会用来再生产的工具,尤其是对经济和社会特权的再生产。这种趋势势必导致:一方面,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学生的价值也有更高的要求。对本科教育的评估,越来越以就业结果为导向:即学位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所对应的工作,以及这份工作的收入。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种评估标准并不是管理者倡导的,它还反映了学生、家长、媒体(例如某些臭名昭著的新闻与排行榜)和公众更普遍的意见与诉求。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能获得丰厚薪资的职位不仅仅需要某些学科的学位,还需要是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的学位。在这样的意识环境下,不那么容易与社会就业对口的人类学,会很难招生,学生们会被劝阻,不要去人类学系上课或不要学习人类学专业,而这样一来,大学行政部门就会把人类学系看作累赘,并削减其学科资金,这也使得人类学系无法雇佣更多的教职员工,便也无法为博士生提供教职。尽管我们都同意面临的状况是结构性的,也是令人沮丧的,但那些教职员工并不是这个恶性循环中的被动受害者。因此,虽然我们并不建议去迎合如今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价值观,但确实希望教职工们在课堂上多与学生建立联系,并吸引他们。如果学生因为我们的课程太晦涩,或者因为内容含糊不清而不愿意在系里上课,那么,我们应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更具创意。本科生的教学所需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矛盾的是,那些前沿的人类学系往往看不上应用类工作,但应用人类学恰恰是许多本科生所需要的课程。这个建议的难点在于,正如卡西·戴文森在2017年所说的:创新教学也应该是忠于学科本身的。在大学里为人类学建立新的教学路径和合作关系也很重要,一位受访教员在另一个更具应用性的项目中已有所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她将其称为“跨学科培训”。另一个有建设性的模式是理查德·汉德勒在弗吉尼亚大学实践的跨学科全球研究,其中包含环境、可持续发展、安全、司法四个部门。其实人类学的课程在其它院系中是相当受欢迎的。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可以在学术界以外应用的技能。对于研究生课程,应该增加一些可以在本科生教学课堂使用的技能,比如数字媒体、互动学习等等,这对他们获得终身教职有利,与其排斥或取消研究生项目,还不如试着以此充实本科教育课堂。重新设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会使得两者都获得更好的支持。建议二:重新探讨大学的地位,并对自己发问尽管大学私有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给学科带来了不利影响,现状之下,人类学家仍需先审视自己,并与相关从业者共同探索,以主动寻求有效的改变路径。为此,我们主张集体对该学科进行认真地跨领域研究,去关注就业情况,比如谁在学术界内或学术界外都获得了哪些工作,并应用这些数据去讨论人类学家在学术界及整个社会上的就业机会。美国人类学协会(AAA)已经从这个角度发起了两项措施:一个在关注人类学界非终身教职的工作团队,以及一个新的教育、研究、专业发展部门,重点致力于扩展AAA的工作,使他们可以去支持那些不稳定的就业,或者为大家寻找可替代的工作。我们并不是想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再现应用与学术或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裂痕,其实是主张审视这种二分法,即对实践与理论进行重新认识。这一举措要求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学课程对研究生的一系列专业追求给予支持和理解,而那些非学术界的实践,也绝不该继续遭受污名。同时,这一举措还意味着学术界的教职地位应该被重新讨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仅仅是在象牙塔之外,即使是在校园中,那些安稳的学术教职如何影响了市场化趋势以及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差距?另外,我们还必须公开讨论是否要减少或取消研究生课程,并将学院的精力和资源转向于本科教学之中。很多时候,这种建议因被斥之为新自由主义性质的高等教育而遭到谴责,但为了满足我们面对的需求,这还远远不够。建议三:团结助理教员的力量,停止利用研究生劳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生加入了助理教职的队伍,我们认为临时工作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应该去处理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团结一致,鼓励有关的组织和宣传,呼吁大学有合同时限的教员与终身教职的教员共同展开持续的、强有力的讨论。终身教授也应该给管理者施加压力,以改善助理教员的条件。而终身教授还必须审视,在生产过量博士生的同时,自己在为他们提供助理教职岗位时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教职人员应该意识到自己何时在利用研究生,他们必须舍弃所获得的好处,即获得一些低工资的研究助理,因为这会导致那些训练有素且非常聪明的人拿着不匹配的薪资,为一些技术要求很高的岗位工作,我们需要共同来停止这种利用的行为。建议四:反思学科趋势与学科转向无疑,终身教职资源的减少和匮乏,让大家陷入焦虑和激烈的竞争,为此耗尽心力。此时此刻,我们也想提醒大家重视这种环境对学科方向的影响,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每两年就会有一个“学科转向”。因为狭隘的终身教职就业市场,整个学术界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僵局,大家去迎合那些代表学科趋势的关键理论家、民族志、热点研究,对理论进行盲目的引用或偏信,也表现出了大家的消极心理。很明显,公众不会对此感兴趣,在这种冲突下,本科生自然很难对人类学产生兴趣。我们并非主张放弃严肃的理论对话,而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的训练,不应仅仅以这种方式来推动,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科方向之中。建议五:增设方法论的课程一些受访者建议改变研究生的培训课程,以此缩短学生与终身教职的距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到多重影响,关乎大学生态、历史、个性。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许多学院已经开始启动一些课程上的革新,为了回应或提前了解学生的需求,有的学院已经开始设置民族志的方法论课程和学位,以帮助学生培养非学术界职业的技能。还有人尝试在一门课程中进行连续多种的方法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为不同的职业做准备,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更多公共应用领域。另外有些人非常鼓励学生进行上述跨学科的培训,因为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学力证明。其实,不论采用那种形式,学生都需要接受理论、学科史以外的培训,尤其是参与观察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有些老派的观点认为,这种方法必须被教授到某种程度才能进入田野实践,否则如同直闯火线,尽管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田野调查或民族志研究在学院以外出现。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访谈,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将收集到的数据综合成调查结果,但与此同时,那些措辞上的精彩转折,对田野所见所闻动人的民族志描述,学院里的理论与方法是无法教授的。在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卫生倡导者或者公司雇主工作时,田野调查需要有明确的材料,才可佐证及推论调查的结果。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样、灵活的技能,必须开展这些研究训练,使他们即使不涉及高深的理论,也可以活跃在学术界之外。建议六:开展职业咨询虽然许多教授抗议道,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职业咨询顾问的培训,但他们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学会扮演这个角色。如果终身教授们成为职业咨询顾问,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建立咨询网络、提供实习的可能性等,这样一来,就不会将责任完全归于学生。虽然我们决不认为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职员都做的事情,但那些听到的对就业问题所反映出的无助态度,是没有理由的。建议七:搜集就业数据人类学学科的研究生课程需要收集更多的就业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与AAA之类的机构分享。虽然我们可以对当前的就业数据做一些测量和推断,但我们还应该建立更丰富和准确的数据库,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当前的状况,并迫使我们采取行动。建议八:重新审视并修复应用性与学术性之间的裂缝这一点其实很简单。人类学在很多方面依然轻视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的从业人员很少参加像AAAs这样的年度会议,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也不和他们交流。然而,邀请应用人类学家参加专题研讨会,并与学生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要污名化地看待应用人类学的工作(尽管有许多人类学博士生仍然会这么做),同时还可以发展出一些关系网,帮助学生们找到第一份工作。同样,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也需要获得一些公共领域应用类工作的经验。很多时候,博士生们在毕业后开始寻找非学术性的工作,是在一系列博士后、助理岗位的工作后才开始尝试的,而这时候他们可能已经40岁了,而在这种年龄寻找第一份工作,这在任何领域都很困难。学生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晚才了解社会工作,在校时就需要一些类似的工作经验,不能因为这可能使他们在真正的学术道路上分心,就去阻止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实习,或者接一些外包工作。展望未来:人类学家的目标虽然对于人类学博士的就业困境,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正如上文所述,这个问题不仅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关,也与学术机构、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的趋势有关。因此,即使在研究生课程上有一些前瞻性或创新性的改变,或许也只能走那么远。正如韦伯在一个世纪以前睿智地论述,市场精神并不完全符合学术精神,或者说作为工具抹去了那些学者对知识的热情。这种热情可能是一种召唤,也是对市场化铁笼的一种抵抗,它潜移默化地在我们整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传播。而这种热情需要被培养,并在从事人类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活力。正如很多博士生所说,他们很少抱怨所接受的人类学训练,那些知识上的刺激、努力去掌握的理论、对田野材料的分析工作——这一切都让他们喜欢,他们并不希望这些内容在未来的人类学中被淘汰或减少。而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些想要成为人类学家的学生所接受的训练,也能让他们到达自己导师所处的位置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非常棘手。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使他们不仅能得到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葆有可影响人类学学科的潜力与梦想?作为人类学家,我们是有能力完成这一切的。

是谓独有

美国的人类学博士有多难找工作?

【编者按】在美国,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实。到底有多难找工作?为什么难以找到工作?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由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办)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类学研究的危险性”(Academic Precarit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y)的文章,两位作者——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对90%的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都是拥有终生教职,并会为其努力奋斗。但不幸的是,在整个美国,这种职位的空缺极少;2016年,只有不到90个教职岗位;截至撰文前,2017年的空缺教职也只有55个。与此同时,据我们推测,只有16%至21%的博士生能在毕业五年内获得终生教职,哪怕只是在任意一个学院中,可见该职位的稀缺与竞争之激烈。但获得终生教职仍然是大多数文化人类学研究生志之所向,他们的导师也希望他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并鼓励他们坚持信念、克服困难,以获得教职为职业目标,尤其是在该领域前沿的名校。其实,人类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学科方法或教学指导方面,其目标都是培养学者或人类学专业的田野工作者,至少,也是能通过学界嘉奖、知名出版机构的论文及专著证明其学术能力的教师。总而言之,培养目标是终生教职一类的职位。然而,这种雄心壮志的理想对面,是极为不确定的现实,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说多达80%的人类学研究生最终无法获得一份教职工作,为什么人类学的博士课程几乎专门培养学术型人才,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呢?更多问题接踵而来:从教学上看,持续接收新研究生,并将他们培养为学术型人才,却只有极少人能获得相应的教职岗位,这是否是道德的?人类学的教职工和毕业生们如何理解就业市场上如此普遍的“失败”呢?在漫长而艰苦的人类学训练期间,学生们如何处理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再者,由于职业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模式将其取代?源起: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笔者二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完全不同。大卫·普拉策(David Platz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编者注: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他没能通过学术界的首次求职考试。而他通过大学朋友的联系,在Adobe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于是接受了Adobe公司的体验研究员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在其中感受到了与同事协作的愉悦,这种合作氛围中也带着一种学术精神。同时他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和慷慨的公司福利,这与他之前在研究生学院的紧张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一直都想继续寻求教职岗位。我们的另一位作者,安妮·阿里森(Anne Allison),杜克大学(编者注: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的资深教授,也刚好是大卫的母亲,她长期都在处理自己学生面临就业市场时的困境。同时,她在一个关注人类学博士“就业困境”的部门工作,这个部门的教职人员都感受到了该问题的紧迫并积极讨论。在安妮看来,虽然她十分清楚人类学博士生在学术界就业的不确定性,并且她自己也经历了一段焦虑且艰难的任期过程才获得杜克大学这份终生教职,但她非常疑惑——虽然她自己也会建议学生去尝试在非学术领域就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匆忙去从事非学术领域的工作,放弃申请博士后或访学教授的职位呢?通过近距离观察大卫的经历,安妮更好地了解了与文化人类学领域相关的劳动力状态。这个过程使她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学院外的就业途径,还需要考虑,人类学学科难以预料的职业理想可能给受其培训的人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公众讨论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于是我们决定与人交谈,试图讨论,在只有极少人能实现职业目标的现状之下,为什么人类学学科的这种成功标准(即获得终身教职),得以存续——虽然这其实看起来很正常。正如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如何侵袭大学系统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固有的紧张关系,与学术行业的职业使命及经验是不一致的。为此,我们从职业定位和工作两个方面研究人类学家的专业训练及后来的就业问题。我们对大约50名本研究的参与者进行了短时间访谈,他们中有人类学的终身教员、博士生、在读研究生(即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几位AAA(美国人类学协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间通常持续在30分钟至几个小时。僧多粥少:我们是不是培养了过量的博士?很多教职人员与我们交谈时表示,在他们的经验中,追求人类学的终身教职一直是个不确定的目标。许多学生都被警告过,他们中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能有运气获得任职。很多人都将他们获得稳定教职归于运气:一位终身教授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偶然,因为他所做的研究,包括田野地点和论文主题,都恰好满足了职位要求,才使他获得了这个已任职15年的职位;另一位终身教授曾提交了200份职位申请,而只接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次就是他现在这份已经持续25年的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员都是从一所小型文科大学开始教书,再逐渐被调到一所R1大学(研究型大学),这种任职轨迹也需要运气。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获得哪种终生教职,从来都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而在专业训练、田野工作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求职和经济上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其实,即使职位紧缺并不新鲜,AAA的数据显示,如今就业市场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从总体趋势上看,招聘人数大幅减少,2015年只招聘459人,低于2007年的631人(请注意,这些数字并未按子领域细分,包括访学教员、其它有可能的教职以及终身教授等职位)。与此同时,实际上高校生产的博士生数量却增加了:2015年有558个,而2007年是507个。美国人类学协会统计的2007-2016年教职与博士毕业生数据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正在进入就业市场,与我们谈话的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现状的残酷——尽管他们能意识到获得人类学的终生教职是很难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过去十年中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许多人表示他们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或者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去收集这些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信息的缺失让大多数人对拥有终生教职一事的思考都很模糊。也就是说,大家都承认就业市场很困难,却没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具体的说明。相比之下,在应用类硕士项目中,就业统计数字在其教学部门触手可及,并且表现出很高的就业率。统计就业数据也是教学部门的核心责任。目前,当被问及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如何,以及我们推测的就业数字“16%-21%”这个比率是否能引起共鸣时,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一比率从直觉上讲是正确的,或者略高,另一半的人给出了稍微好一点的数据,不过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自己所在的院系排名很靠前。然而,即使在前沿院系中,教师们也意识到学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不稳定,很有危机感。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描述了研究生们有就业压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应对的无力感。有几位教师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就业咨询的培训,甚至没有在学术界之外工作过。“坦白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位名校的终身教授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求学的焦虑:紧张的职业规划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即使是对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危机感持怀疑态度的教师也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生们非常焦虑。研究生们自己对这种焦虑表达得很清楚,他们认为紧迫感和不稳定性已经影响了大家在学院里的生活。一位学生表示,这是一种强烈的竞争感,你甚至很难将其区别于愤怒与敌意,在他的同学中,有人觉得每一次与同僚的会面都会有点儿剑拔弩张,甚至在学生休息室里洗咖啡杯时也会如此。其他学生们谈到提高竞争力时,更像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坚持认为竞争关系中不是人人都能存活。正如老师和学生们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形会衍生出一种野心勃勃的精神风气,比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传播得还要广。一位教职员感叹道,许多雄心勃勃的研究生在培训初期就将自己塑造成学术界的“个人品牌”,他们通过创建个人网站、定期更新Twitter等,使自己成为特殊领域的“企业家”,而不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或该领域的相关人士。这种动机引发了一种令部分学者感到厌恶的学科转向,一位终身教授对这种风气感到惋惜,她将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这种转向形容为“大逆不道”,她说,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什么都做,何必要来人类学系求学,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俄勒冈大学前任人类学终身教授凯伦·凯斯基,也许是最为突出的职业咨询顾问中的一员,他们会帮助学生对整个求职过程进行战略性思考,即便学生们对学术界和人类学带着盲目的妄想。我们的一位受访者意味深长地说,那些还在学习这门学科基本技能的一、二年级研究生,即使只有微薄的生活费,也愿意花费超过每小时200美元的费用来支付就业咨询服务。大家对于就业的焦虑是多么显而易见,而职业中心主义也表现得越来越普遍,这非常令人沮丧。许多博士生在回忆他们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都提到自己在积极地参与学术研讨会,而研讨会论文就成为了他们潜在的出版物,他们极其重视这种可见的学术产物,以丰富个人简历及个人作品集的内容。但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让自己的简历丰富很重要,但不断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参与研讨会的这种行为,对深入地去研究某个领域是不利的。学制的分歧:放慢脚步还是赶紧毕业?除了逐渐膨胀的野心,一些教职人员还指出了对学生和学院施加更大压力的结构性因素。一方面,大学和其他机构的奖学金资助已经减少;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完成学位施加的时间限制变得更加严格。据一位大学教师说,他们学院严格要求所有社会科学的博士候选人要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而私营机构也在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许多教师则认为,在时限上的加急与学术训练的过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种太过于市场化的观念,是异常的。由于人类学历来重视对异文化语言的习得,以及与长期调研时间相对应的田野材料,加快田野工作可能会导致研究的不深入。一位教授说:“我一直试图让我的学生放慢脚步。”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倾向于减少学生在博士学位上花费的时间。一位受访者,他在学制通常为四年左右的欧洲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认为美国体系可能想仿效欧洲体系。另一位教师提到,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创作、表达比人类学期刊内容更有可读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她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深陷于理论和术语,而在她看来,文本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可能是未来训练的方向,而人类学学者和研究生往往缺乏这种特质。她还鼓励学生更快速地在博士培训的环节中“上路”,比如去实践论文写作、研究计划申请、进出田野点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都对学生们在就业市场、学术界以及任何其他领域有所裨益。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教职人员在思考人类学训练的时间长短上确实存在分歧。对有些人来说,研究生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会对这个学科的细节感到厌倦,也因此无法发展出更多的技能;对另一些人来说,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太短,则会过于关心个人的就业问题。其实,对于人类学研究生们来说,无论是否有学术野心,不论是在长期或短期的学制下,他们都会感到时间上的尴尬,总感觉自己做出的研究计划是被迫决定的,只能期望未来的研究能证明其真的行之有效。但如果他们徘徊犹豫,可能他们第一学年就接触到的热门研究会变得不再新鲜。然而,如果他们做田野调查的时间太少,又会觉得自己的田野工作是敷衍了事,不够严谨。他们正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终生教职:是职业追求还是道德绑架?许多杰出、敬业的学生没有获得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不争的事实。有位大学教员说她对申请她们学校教职的300多人感到非常震惊,“他们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她回忆道。但最后委员会只选择了一位候选人,她非常费劲地试图解释这个人为何比其他人更为特殊。另一位教授观察到,他的一些最亲密和积极参与研究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赶紧补充道,“那些获得工作的学生当然也是非常好的。”然而,就像大多数我们研究的参与者一样,他没有提到任何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学生更具竞争力地在学术界工作,或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职业做准备,无论是在课程中还是在额外的培训中。那么,如果连前沿院校和学界大牛也难以安置他们学生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结构性的,非常简单,即学术界只有极少的工作机会。但在我们与终生教员的对话中,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对学生面临的职业难题感到非常沮丧,他们更为注意的仍然是让学生在终生教职的岗位上更具竞争力,而不是思考其它替代方案。这也是研究生们自己指出的一个问题,尽管一位终生教员认为她自己也同样“短视”,但她仍然说道:“我们都非常热爱校园,无法想象在学术环境以外的领域生活。”她和其他教员一样,都有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份非学术性的工作。与我们交谈过的大学教员中,有一半人谈论了那些在工业设计、政府、新闻、发展、开发、宣传或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有一些人还表示他们为此非常高兴。但是这些学生是如何在这些领域找到工作的,大多数教员表示自己毫无头绪,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最终是靠自己找到工作的,来自学院和大学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在很多教职人员看来,终生教职更像是一种个人魅力和喜好的表达:他们在做自己关心和擅长的事情。对于这样想的人来说,一份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一种志向,也是一种使命。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追求终生教职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不论是面向人类学学科还是那些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群,当然,在人类学中,这两者间通常是相通的。一些研究生表示,不论个人成本如何,他们的导师都期望并要求他们能获得终身教职,这是一种从道德和伦理上的自我要求。这种立场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名研究生认为,那些在人类学系探索其它领域职业路径的教职人员,是个人对学科的背叛,甚至是道德败坏的。其他人则表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需要或想要在学术界以外寻找工作的话题从未被提出,即使管理者一直在向学院施加压力,希望将职业化要素纳入其课程中。一位博士生回忆说,在经过连续五次在就业市场上的尝试以及四年的兼职之后,她决定去工业领域寻找工作,却收到了一些委员会成员发来具有敌意的电子邮件,指责她对该学科缺乏承诺。过去,她曾试图与教员谈论一直找不到教职工作给她和家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她的导师不愿意介入。同时,委员会则坚持说她的学术能力非常强,只要长久坚持就能寻找到教职。现在,她已经在科技行业工作两年,而那些她曾经认为是朋友的大学导师们已经不再回复她的邮件。许多研究生表示,虽然在学术界以外就业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禁忌,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少与导师们谈到的话题。职业前景或者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会被视为是粗鄙的话题,并不值得投入像讨论哲学、人类学理论或民族志议题那样的精力去讨论,也不应获得热切的关注。然而,另一些教员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是学生自己不愿意考虑学术界以外的工作,并且坚持将精力投入到各种研讨会和学术资源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研究生教育:是专业训练还是“庞氏骗局”?在批判整个学科生产过量的、无法被任职的博士生这个问题上,一位教授称整个教学系统为“掠夺性的”。他谴责道:“是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不愿意教学生做一些别的事情,而让他们一直在做和我们相同的事情。”另一位人类学教授则称人类学为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在这位资深教授看来,录用研究生并以一个极少人能完成的虚幻的职业梦想去鼓励他们是不道德的。“我们自以为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得不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前,至少去为此追寻八九年的时间。”而他的提议则是完全放弃人类学研究生教育。少数人类学教授也表示他们听过类似的建议,并且不情愿地表达自己也持有相同立场。有些受访者则思考到了其它层面,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教学辅助、研究助理等方面赤裸裸地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一位终身教授说,教师们是研究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维系研究生教育,鼓励追求教职,是因为这使得他们可以教授他们喜欢的课程,并开展小型研讨会。还有几位教授指出,研究生教育使得他们随时可以获得助教,也可以减轻一些单调乏味的评分文件,以及与本科生合作的时间。以终身教职为目标的路径中,也鼓励学生以最低工资去做一些边缘性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以获得所谓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学生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其实,这些工作任务不论是以教师们组织、编稿、研究背景指导的监督会议或哪种形式,可能都是一种利用的借口。除此之外,在激烈的求职市场竞争中,毕业生们对推荐信的需求更强化了这种提供劳动力和时间的关系。虽然公然的利用情景很少见,但至少在调查中,我们听到了比预期更频繁的关于这个主题的微妙提及,不论是明示还是含蓄的提及,教师们可能的确在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更不用说一再被提及的兼职工作。回到上文中我们讨论的人类学研究生在学制长短上进退两难的窘境,有几位教师还暗示他们的同事存在故意拖延学生论文时间的行为,其实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他们一直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研究,但实际上,他们最终是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知名学者光明的前途。就业市场:由热爱的学科陷入求职的困境同我们交谈过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表示求职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令人深感沮丧。许多人都描述道,他们无休止地申请工作,不断地接电话并准备面试(无论是通过AAAs、Skype,还是访学),同时,他们还要提交进一步的博士后申请或一年期的职位,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必须保持理智,做万全准备,让答辩委员会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这个过程令人筋疲力尽,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这当中的一切。我们还听到了几个在这种压力之下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故事,尤其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因为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备受煎熬。一位博士生回忆起自己的一次“情绪过山车”,他说自己在秋季申请职位时感到非常乐观,而在冬天遭到拒绝或没有回应后又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在春季收到一两个回应后又激动得发抖。另一位博士生也哀叹道,在他的同学中,关于求职过程中如神经质般的分裂感和终日揣测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即便是他们聚会的派对上,也在聊这个话题。还有一位博士生,她对整个求职过程中彻头彻尾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深深叹息,她申请了许多个访学的职位,却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很难做出相应的准备,她说自己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绝望感,以及深深的自我怀疑,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法在曾经作为决胜者进入的领域成功获得一个职位。几乎所有我们的研究生受访者都表示,获得终生教职是他们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目标,而且这种目标被视为选择博士项目时理所当然的愿望。大多数人都承认,这样的愿望也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并不是教师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受到自己对人类学学科的热情所驱使。一位博士生非常强烈地描述了她对田野工作和人类学研究的热爱,她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学术职位,包括在欧洲或中东的研究机构,并为此持续地寻找机会,然而,她无休止地申请都没有得到反馈,这种徒劳感逐渐让她感到失望。另一位受访者则说,是人类学的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支持着他。即使他现在做着一份不稳定的、薪资微薄的助理工作,也比他在求学于人类学之前,在公司有着一个高薪的职位更为充实,不论要耗费多少个人成本,他也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角色。事实上,这位最近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表示,如果有人需要,他愿意成为他人终生的研究助理。他宁愿在研究机构里作为研究员而工作,也不愿意去社会上工作。还有一位乐于成为人类学家的博士生,他的理由是不知道自己还合适做什么其它的事情。经历了求职市场上连续的失败后,他离自己最初学习人类学的雄心壮志已经越来越远了。另一位博士生也透露,自己已经很难回忆起当初为什么要克服那么艰难的过程来学习人类学了,甚至在回顾时会有点怀疑这个过程是否值得。

打烂仗

棕榈大道留学 丨 全球Top10优势专业不限学科背景的LSE 人类学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海外学府的热门项目情况以及真实的就读体验,棕榈君开设了「名校就读体验」专栏!本期项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人类学 我们特邀请了毕业于 LSE 人类学硕士项目的 Angela 学姐,来分享她在 LSE 的就读体验与感受,并从申请原因、就读体验、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几个维度为大家一一呈现!(图片来源于网络)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真面貌LSE 不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没有工科理科。在大众眼里,这大概是一所“偏科”的学校,专门培养商科、社科学生,从每年 QS 综合排名的“惨败”上就可以看出。但无论是商科还是社科,几乎每一个专业都能在权威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过硬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吸引了无数学子。另外一个刻板印象应该是玄学录取,有的学生即便硬件条件优越也被发拒信,有的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却也能柳暗花明。录取官奇异的取向和魔幻的时间轴让人迷惑,但不妨碍 LSE 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校。(图片来源于网络)说到在 LSE 的学习生活,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所学校的全名应该叫 London School of Reading List。无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同学,都饱受数不清的阅读材料的折磨。每周每门课的阅读材料页数都有可能冲上三位数,而每周可能有三四门课甚至更多。除了 reading 多,相应的 essay 也很多,在巨大的学习强度面前,每天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不是床而是图书馆。24 小时通宵开放的图书馆也成为了在 LSE 上学不可或缺的必打卡经历。关于生活体验,LSE 的宿舍选择众多,但统一的特征就是几乎都坐落在城市的心脏。我曾经住过的宿舍就在伦敦正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旁边,国家美术馆、中国城近在咫尺。每天学到筋疲力尽时,能够去广场上看看喂鸽子的游人也是一大乐趣。二、在伦敦政经,读人类学是种什么体验?01 项目特色 & 课程设置人类学系有众多分支专业,比如发展人类学、比较中国研究、当代宗教研究和法律人类学等。我在 LSE 读的是认知人类学(MSc Social Anthropology-Anthropology and Cognition)。所有的分支专业都是在 Social Anthropology 的专业课基础上,增加一到两门自己独有的专业必修课。比如我的专业其中一门主修课是 Cognitive Anthropology,主要是研究人类学与心理学、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整个项目时长为 12 个月,分为三个学期,不过第三个学期是用作各课程的复习和考试所用,基本没有新课可上。考试会在 6 月结束,6-9 月用来写毕业论文,通常为一万词的要求。(图片来源于网络)课程包括 compulsory和 optional。人类学整个系的必修课一是Social Anthropology,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修读,包括本科就是相关专业的同学;二是各个分支专业的主修课,如果是 Social Anthropology 这个专业就可以多选择几门选修课。Compulsory 的课程都是 1 分,需要上下两个学期均修读,通常会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分别教授一个学期。Optional 则根据你自己想要学习的方向决定,有 0.5 和 1 分的课程,同样的 1 学分上下两学期均要修读,0.5 分则只需要修读一学期,这个部分总共需要修满 1 学分。最后毕业论文也占 1 学分。02 课业特色LSE 人类学专业常年在各榜单中表现强劲,在 2020 QS 人类学专业排名中取得了全英第 4 名,全球第 8 名的好成绩。除了历史悠久外,我系还聚集了一大批活跃在人类学界的大牛老师,从族群研究到区域研究,从宗教研究到认知人类学,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只能用令人惊叹来形容。本项目最大的特色是,这些大牛老师都有机会成为你的 supervisor,每两周和你一对一交流指导。拿我们的项目来说,一共只有 5 个学生,但是由两个在认知人类学领域最顶尖的老师指导,想不进步都难!(图片由导师提供,请勿转载)03 项目申请门槛 & 我的申请背景LSE 对 GPA 和学校背景还是非常看重的,我建议在硬件方面:国内名校 + 雅思 7 /6.5 以上。大多数入读我们项目的国内同学都是 211 背景以上,但也不排除玄学出现。我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GPA 4.0/4.0,雅思 7.5,是本专业申请。但因为人类学在国内开设本科的院校非常少,LSE 也没有要求申请者必须有相关专业背景,来自任何学科的申请者都可以递交申请。三、就业资源 & 毕业生的情况01 我的同学,都有谁?来 LSE 读人类学的同学很少有本专业即人类学专业的,尤其是国内的同学。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有本科读小语种、法律、中文、经济等专业的,都是因为喜欢这个学科或是想往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缘故申请了人类学专业。外国同学有一部分是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有来自美国的律师、乌干达的大学老师、日本的博士、印度的贵族、和英国的 IT 码农。来读这个专业的同学背景非常丰富,能够在小小的教室里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听他们说自己过往的经历和未来的打算,也是一种有趣的经历。(图片来源于网络)02 我的同学,毕业后都去了哪里?毕业之后,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找工作。我知道的欧洲同学毕业去向有 Amazon, Deloitte, Procter and Gamble 这种大型电商或者日用品公司,或是继续攻读博士。有很多中国同学留在了英国工作或读书,回国的同学有在教育、文化、公关、快消等行业找到了不错的职业的,也有同学选择考公进入体制,还有几个和我一样去了其他国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03 学校或学院的求职资源LSE 的就业资源非常好,学校很重视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Career Centre 几乎每周都有好几场活动,教你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完善自己的简历,或直接提供 networking 和应聘的机会。学生可以免费在 Career Centre 修改简历,通过一对一的面谈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展现在简历中,并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而且,学校每年都会联合几所世界顶级名校共同举办校友招聘会,在全球不同的地方都有会场,哪怕是毕业生也能够免费参加,谋求自己心仪的职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四、学姐寄语 & 申请 tips无论你曾经毕业于人类学系,抑或是从未涉足过这个领域,都请你怀揣着一颗好奇心,用包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人类学或许很难教给你一些谋生或赚钱的手段,但请不要着急,这个学科能够带给你的,是如何温柔地接纳这个世界,并且去探求事件背后的真相,这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To know the causes of things,这是 LSE 的校训,也是每个人类学学生最真实的人生准则。这个专业的包容度很强,只要你对人类学或社会科学感兴趣,都可以尝试申请。学校比较重视申请者的学历背景,GPA 成绩和其他硬性条件。因此无论本科学什么专业,都需要注意 GPA 的保持和提高,以及尽可能地获得与学习相关的奖项。对于科研方面,相关的科研经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学科,也能拉开和其他竞争者的差距,最好能做一两个踏实的田野调查并有相关文章的产出。在实习方面,如果能有相关的实习经历也能有效地提高你的竞争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