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疫情这一年,我成为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骑兵队

“疫情这一年,我成为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疫情之下这些华人的行动引发关注本周《华人故事》为您讲述他们的真实故事2020年1月31号英国首次出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在英的中国留学生惶惶不安南安普顿大学全球媒体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吴豪从这时起用视频记录自己疫情中的留学生活外国留学生为什么不戴口罩?英国本地学生如何看待群体免疫措施?吴豪制作的小视频一夜之间引起了十万余人的关注3月,英国各大高校纷纷停课吴豪并不是一个能适应居家生活的人在隔离之初他因为不习惯昼夜生活一度颠倒生活和学习一时间都失去了目标但是与父母的一次视频通话让他认清了内心的目标他决定再次发奋学习6月,毕业季吴豪身边的同学纷纷回国而他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申请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在自己的留学之路上再冲刺一把接下来的日子吴豪过得既孤单又忙碌面对未知的前途他只能耐下性子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他的付出也终于获得回报9月,他被伦敦大学学院录取主要的研究方向将会是社交媒体与智慧城市转型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吴豪无法真正到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他只能在南安普顿家中继续上网课不过激动的他还是忍不住到新校园看了看10月31号英国政府宣布新的疫情应对方案英格兰地区计划再次实施大范围的禁足面对疫情的再次暴发吴豪显得轻松释然12月初英国政府按照计划解除了二次“封城”同时宣布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吴豪对未来充满希望……尽在本周CCTV4《华人故事》播出时间12月5日 13:00锁定CCTV4《华人故事》我们与您不见不散【本期编辑:李峥】来源:CCTV4《华人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END敬请收看!

道一

英国G5的一年制硕士,认可度怎样?如何打算回国读博,该如何办?

专注高考、大学、考研及读博欢迎关注:博雅燕园英国或者英联邦地区的硕士,基本都是一年制的,包括学术型和授课型。授课型“速成”的特点很明显,这不用说了;即使是实际花费的时间一般需要15~18个月的学术型,也依然脱离不了比较“速成”的特点。这一特点,就连G5的硕士,也不例外。通常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英国硕士,认可度往往明显低于同层次的其他国家的大学,即便是G5,也不例外。像牛津、剑桥的一年制硕士虽然也很好,但认可度往往还是低于美国的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同级别的大学,尤其是申请读博,即便是牛津、剑桥的硕士,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也未必能得到高度认可。比如,我一个本科校友,在牛津读了一年制硕士,申请哈佛大学的博士成功,但哈佛并不认可他在牛津的学习经历,如果进入哈佛大学读博,必须补修硕士课程,正常情况,需要八年才能完成博士学业。不过,牛津的硕士在英国本地的大学则认可度很高。这位校友后来顺利地申请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成功,四年后完成学业,回国进入了一所211大学任教。虽然G5比我们的华东五校在世界大学的声誉和实力强很多,但认可度这个事儿,不能简单地与学校划等号。根据不少实际案例来看,可以粗略地说,英国G5的硕士,无论是就业还是回国读博,其认可度大致相当于内地华东五校的硕士。从现实看,去英国顶尖大学念了一年制硕士,要么继续留在英国读博,要么回国后直接就业。打算回国后再读内地大学的博士的人,其实并不太多。如果读了G5的硕士,确定回国读博,一般来说,需要是学术型硕士为佳,能走的路子,通常有两条:申请考核或者参加公开招考。申请考核,G5的硕士自然是可以的,相对比较省事,但要求较高,需要有硬件——一定量的文章,如果是人文社科类,内地985大学通常需要一两篇SSCI的文章,理工科则是SCI的文章。有较高级别的文章, 就是最关键的硬件,容易获得导师的认可甚至青睐。当然,如果能获得推荐信,那就更好了。如果没有一定分量的文章,也没有其他优势,比如在G5期间的平均GPA也不高,一般来说,申请考核内地一流大学,是很难通过的。公开招考,这个就没太多值得谈论的了,要点无非两条:考试过关只是基本,获得导师认可才是关键。这种路径,自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过这是最常见的路子。这几年,内地大学读博的路径变化比较明显,很多大学对于博士招收,越来越倾向于直博生和硕博连读,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导师和学校来说,往往都是很有效率的。然后,剩下的名额,越来越倾向于申请考核的方式,这也是有效率的路径之一。公开招考似乎越来越不被大学及导师“待见”,一些大学的不少专业方向留给公考招考的名额寥寥无几,有些方向压根就没有公考招考的名额。所以,如果走公考招考的路子,信息搜集很重要,选对学校和方向很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硕士,整体来说,在国内的认可度虽然不算很高,但其博士就不一样了,尤其是G5这样的顶尖名校的博士,回国后认可度很高,通常其认可度不会低于北大清华的博士。如果要进高校,一把来说,211的肯定没问题的,985也不是太难——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到英国读了顶尖大学的硕士后,如果还想进一步深造,多数人都愿意在英国名校念完博士再回国的重要原因。

自言自语

拿下UCL和杜伦大学2个王牌专业博士offer,她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录取情况W同学本科毕业院校:国内双非院校硕士毕业院校:英国某院校学术专业:TESOL(Merit)语言成绩:无录取院校及专业:伦敦大学学院Curriculum, Pedagogy and Assessment MPhil/PhD杜伦大学PhD Ecation背景分析W同学本科是国内双非院校的小语种专业,成绩优异,语言能力突出。硕士录取到英国某大学的TESOL专业,学生自身的课程学习能力强,比如Core moles、Dissertation的分数都在70+,最终硕士毕业等级为Merit。另外,在就读期间,学生也有多段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的经历。启德英国规划师点评学生和家长是直接来到启德北京国贸公司见面的,出于对启德留学口碑的信赖,我们当时彼此之间就聊得很有缘分。因为学生是英国大学硕士毕业的,对于英国留学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了,就没有过多寒暄,我们直切重点谈论英国院校的博士申请。我从以往带过的成功博士案例出发,从英国院校博士录取的学术条件、文书准备,再到导师选择、套词、后期申请等全方面,跟学生进行了专业性的博士申请流程梳理。学生和家长对于我的留学规划专业度非常认可,而且过程中也和学生探讨了很多关于所申请专业教育的就业、社会问题。整个咨询下来,我为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专属留学方案,选择了我们的英国SO.UK-PhD高端留学申请服务。在后续的申请服务中,我给学生的提供了专业的选校和导师配置方案,也给到了学生Research Proposal的撰写指导,在不同时间点做好把控和监督工作。学生非常认真地听取建议,也特别配合,及时有效的反馈了初稿RP和导师意向。然后由我们启德独有的高端英籍外教帮助学生进行了RP润色,金牌文案老师也与学生高频联络,头脑风暴的方式挖掘出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保证了申请文书的高质量完成。高效配合之下,很快就开始了套磁工作,学生精心准备的RP再加上外教的纯英式思维的地道沟通,让我们很快就收到了博导的陆续恢复。在来来回回的过程中,我一直将博导的回复第一时间及时反馈学生,我俩还经常头脑风暴讨论如何有效回复导师或者是怎么样礼貌地拒绝等。学生拿到博导的面试通知后十分紧张,我也一直在给学生鼓励大气,给她整理面试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成功拿到了伦敦大学学院Curriculum, Pedagogy and Assessment和杜伦大学Ecation的博士录取offer,并且申请到的专业也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本文作者:庞怡然老师 启德北京英爱教育顾问主管

缙笏绅修

伦敦大学学院(UCL)校友人才辈出,这才是世界级名校

俗话说“大学好不好,就看优秀校友有多少”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在这个知识就是财富的年代,各领域大佬们都呆过的母校,那肯定也是人才辈出,含金量极高的学习殿堂。那么,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同探索下那些鲜为人知的名人校友都有谁吧!让我们先走进伦敦大学学院(UCL)look一look!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建校于1826年,位于英国伦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顶尖高等学府,为享有顶级声誉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伦敦大学联盟创始院校,英国 金三角名校,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学院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 。在这所综合性极强的高等学府中,走出了多个领域的人才,那么这些知名校友都有谁呢?光纤之父——高锟高锟于1954年赴英国攻读电机工程,并于1957年及1965年获伦敦大学学院(UCL)学士和博士学位;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筹办电子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0年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6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09年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0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18年9月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岁首富独子——王思聪王思聪自小就被送往国外读书,小学就读于新加坡瑞士小屋(SwissCottage),中学与大学则就读于英国温切斯特公学与伦敦大学学院(UCL)哲学系,多年的留学经历让他练成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各种专八高端词汇随口就来。在电竞及各种领域中都有自己的一番成就,有钱有背景且上进,确实很优秀了智能AlphaGo算法的创建者——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戴密斯·哈萨比斯从4岁开始下象棋,很快成为天才少年。8岁时,在棋盘上的成功促使他开始思考两个至今令他困扰的问题:第一,人脑是如何学会完成复杂任务的?第二,电脑能否做到这一点?16岁时,他进入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17岁时,他设计出游戏《主题公园》,是最早包含人工智能元素的游戏之一。2005年,哈萨比斯回归学术领域,在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开创性地发现大脑中海马体与情景记忆间的关系。他的研究成果在2007年被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评为“年度突破”。鬼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小编最喜爱的导演之一,说起他的很多作品相信大家对他就不陌生了。很出名的《盗梦空间》、《敦刻尔克》、《星际穿越》、及《蝙蝠侠》系列都是又诺兰执导。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及出色的天赋使他多次入围国际性最佳导演及最佳剧本提名。1992年,大学毕业于黑利伯瑞学院,这是一所位于伦敦赫特福德郡的独立学院。后进入伦敦大学学院(UCL)学习英国文学,在校期间,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了“16毫米”社团,拍摄了大量短片除了以上的知名校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大佬比如:文学泰斗——泰戈尔、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日本著名政治家——小泉纯一郎等。都是从UCL走出来的优秀校友。这样来看,对打算申请UCL的你是不是大大增添了信心呢?小编在这里也衷心祝愿小伙伴们都能跟大佬们一样,在自己梦中的知识殿堂里成长为闪闪发光的金子哦!

若不得者

续PhD有套路?看他硕士毕业如何无缝衔接英国博士!

DIY留学神助攻系列今日故事UKuni王同学个人标签:学历:北京化工大学本科,UCL硕士均分:本科90.5分(一等成绩);硕士论文68IELTS:7.0 (口语写作6.0,另2个单项7.5) Offer:杜伦大学、KCLFinal Decision:杜伦大学PhD Law01尽早规划适合自己的路在这几年的留学生涯中,亲身感受了有规划的留学与没有规划的留学之间的巨大差异,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留学生涯,以及我对于留学规划的见解。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国际航班前往异国他乡读书,去英国UCL大学读法学硕士。不过那时的我在离开之前对于留学并没有什么认识,也不确定自己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说从我踏上飞机开始,我面临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当时的我内心也有一些忐忑。事实上当时选择出国是我妈妈的建议,大学的时候我鲜少考虑过出国的事情。那时候我本科的成绩还算不错,我和身边的同学都一样在规划着自己要不要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或者去找工作。我妈妈之所以如此强烈建议推动我出国留学,主要是因为她当年留学的时候看到美国小朋友享受的教育质量之后深受触动,她也希望我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既然决定了出国留学,就要提早做好留学规划。我在本科期间表现比较优秀,成绩相对来说也不错,学校背景是211院校,所以在申请上给予了很大的优势。选择国家的时候也是纠结了好久,我从小读的就是《简爱》、《呼啸山庄》以及《傲慢与偏见》这样的英国小说,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于英国文化和这个国家都有一种向往。不过对于我来说,海外的高校还是太陌生了。现在虽然网络十分发达,但是在国内获取的信息依旧不够全面和准确,也不能对留学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在确定要申请英国的高校之后,我迅速整理了英国大学的排名,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完成申请。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我的求学之路,在拿到UCL offer的时候尘埃落定,如愿以偿地去了我想去的城市——伦敦,毕业之后在国外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出国这条路其实在人生道路上还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会影响到后续的人生,也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前期的留学准备,只是一个开始,不要慌张不要怕,一步一步来。02仅次于oxbridge的存在,入读体验如何回想起那段在UCL法学院的时光,我由衷地为自己感到高兴。虽然与牛剑相比,这所历史悠久的英国常青藤还显年轻,还有待发掘,但它的确也成为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向往已久的地方。对于UCL的语言课,我持非常高的评价,从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课余生活到考试安排都是干货,之前我还一度担心会不会很水,但是真正上完课之后我才发现我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另外UCL的语言课在国际上的口碑都非常好,教师都是来自UCL教育学院具有丰富经验的,很多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都是慕名而来的。我觉得学校是比较容易去融入到那个环境当中的,学校会有新生见面、各种各样的欢迎会,会有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组织。也会有一些学校的一些游览。学校会提前为你准备好的。适应这个环境的话,还是需要多去学习研究。老师也会带你去熟悉整个学习环境。不需要太有压力,中途如果有任何困难可以跟老师去沟通,老师都是一些亦师亦友的老师。那些艰辛和最终凝聚出来的泪水与汗水的结合体——那张看似单薄但却是决定何去何从的成绩单,想起那些24小时对着电脑冥思苦想一个接一个的essay,朋友们相互鼓励直到清晨然后小睡2个小时去学校上课的情景。学校的氛围还是挺好的,总体来说那个沉迷学习或者纯喜欢社交的人,单方面的这样的比较少,大家都还是比较兼顾的,也会学习,平时周末周六也会社交。中国人的话,我觉得都挺活跃的,也挺团结的,一般都是以做饭为由,就会有聚餐。这条路很平坦也很坎坷,只要我们能够尽自己所能的完成学业,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也许这也是我会选择继续申请PhD的理由吧。03PhD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提前规划、认真学习、仔细准备这些都是我的标签,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成绩68(Merit级别,接近Distinction),还是略有遗憾。和申请硕士项目不同,在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我还对奖学金很看重的,因此我在查找和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项目的同时,也会关注这些项目在奖学金申请方面的要求。当时英国博士奖学金的申请各个大学、院系都存在差异。不过一般来说,当时申请基本都需要四项材料:过去的成绩单;个人简历以及申请表;至少两个academic references以及研究计划。想成功申请PhD,除了自己软硬件要出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的定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和缺陷,心理韧性、抗打击能力也是申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很多同学包括网上各种论坛的建议说申请PhD中介坑的比较多,但是我还是希望继续找可靠的留学机构可以协助我完PhD申请。随着留学的火热留学机构越来越多,很多留学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海外经历,他们也只是在培训之后对于留学申请的流程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对于留学的帮助也不大,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也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专业性。依托于CampusMate强大的导师团队,这些导师都有留学的经历,所以对于海外的学习生活以及高校的情况十分的了解。非常感激最后找到英伦学霸,通过导师我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申请的专业的相关信息以及各个项目的细节,同时导师也会结合我自身需要以及自己对于项目的了解给出建议,帮助我完成留学的规划,确保留学可以满足我未来发展的需要。导师不仅可以在留学规划方面提供帮助,他们也可以帮助我优化申请的过程,更好地制定申请计划,保证留学可以顺利完成。像是硕士毕业论文指导、RP写作、套辞邮件修改、Writing Sample修改、面试培训、CV修改等等都有针对性指导,这些都令我很满意。当然我自己的心态也要摆正!!把自己的心理预期放低一点往往会收获surprise。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会全聚德,担心这一整年会变成我这辈子最难熬的一年,所以每一个offer都令我惊喜,心态越来越好。尤其是近几年PhD申请越来越激烈,申请被拒实在是太正常了,学会解压非常重要。还记得那时候整个面试真的超级Stressful,语速非常非常快,问题很多,两个老师说双簧一样说完我已经不记得他们问什么。而且问了很多有关methodology、jurisprudence的问题,所以你们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窘况。真的觉得太awful/stressful,但就跟自己说不要慌,尽可能努力答完。我当时已经抱着大不了以后再没有交集,丢脸就丢这一回的心了唉~所以心态是十分重要的。总之留学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阶段,但是其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所以大家在做出决定之前还是要深思熟虑,结合自己未来发展进行考虑并做出合理的规划。而只要我们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并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的留学申请准备工作,事实上留学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路下来走到PhD这个阶段,内心十分感谢当初提前做好规划这个决定的,希望接下来的学习自己可以多多加油吧!作者:杨朔

独行侠

高校教职僧多粥少,英反思博士培养模式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丁雨晴 环球时报记者 彭泽锋】当凯琳·鲍德维茨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始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时,她曾感到“兴奋、自豪和满怀希望。”但在接下来的4年内,她的激情逐渐褪去,临近毕业却看不到未来就业的希望。“那就像是另一种生活中的另一个人”,她回忆道,“我看到的是一个壮志难酬和失望就是家常便饭的世界。”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与鲍德维茨一样,英国许多大学的博士生正面临毕业后无法就业的难题,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或许正是培养他们的高校。博士生成廉价劳动力“我没有对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生活做好准备。我的导师也不允许我将时间用于非研究方面。”在鲍德维茨撰写的回忆录中,一个令人感到压抑的英国大学体系正浮现在人们面前:无法公开谈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利矛盾、校方几乎不会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更不会为博士生提供职业建议等。如今,作为自由职业者的鲍德维茨正为博士生提供职业建议,并失望地看到如今的博士学弟学妹们正重蹈其覆辙。“设立博士生教学项目背后的初衷是错误的”,她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在大学缺少教职和对博士生就业规划的情况下,博士生项目似乎正在为培养廉价劳动力。如果这就是初衷,那么我们现在正为当前的劳动市场培养过多从事纯研究的博士生。”如今,缺少就业机会正成为博士生们的普遍抱怨。希望从事学术职业生涯的他们感到沮丧,只有在辗转各地并历经一连串竞争极其激烈的短期合同后,他们才有可能如愿。但其中仅有极少部分人最终能获得令人艳羡的永久学术研究职位。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仅有3.5%的理科博士生获得永久学术职位。然而,英国大学科学、研究和创新部部长克里斯·斯基德莫尔近来要求英国各大学,“考虑我们未来如何让更多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人才的增多将对英国政府实现其承诺——将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到2027年增至2.4%——至关重要。“教职严重缺少是残忍的现状”那么,博士毕业生为何总是感到没有足够工作机会?英国剑桥研究人员职业发展机构Vitae首席执行官克莱尔·维尼表示,英国政府希望高校能培养更多的研究人员,并将数量增至目前的两倍,但此类研究领域的工作并非全都在高校,也会在私企的研发部门。“最大的难题在于,绝大部分博士生都希望留在学术机构内。80%的研究人员希望能成为纯粹的学者,但现实是(从事此类工作的人)远低于此。在一些学科内,该比例可能低至区区百分之几。”“教职严重缺少是残忍的现状。”在维尼看来,大学需要就博士生的就业期望值问题展开“诚实对话”。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博士生项目的导师都知道教职的匮乏,但他们还在不停地扩招博士生。在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理科博士学位的王同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进入学校项目之前,导师和课程顾问从未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与自己展开讨论。“在就读2年后才看到许多学长因为无法找到理想的教职被迫去其他高校做博士后,成为廉价劳动力。而学校并没有将教职严重缺乏的现状和未来的就业形势以及该做哪些准备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探讨。”“需对学生更加负责”面对高校教职数量的严重匮乏及大学对博士生未来就业欠缺规划的问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士生院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大卫·鲍格尔非常担忧这将对博士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他为此制定了一项旨在降低博士生与世隔绝感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的行动计划。在他看来,“博士生们在与雇主的沟通方面仍存在问题,”即大学未能使后者相信博士生的价值。“众多中小企业希望创新,但难以如愿,我认为他们有点担心如何与这些天赋异禀的博士们打交道”。鲍格尔认为,许多博士生过度专注于其研究的细枝末节,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这导致他们看不到更广泛的技巧。在维尼看来,尽管对于人才的未来规划已普遍受到科研企业的重视,但在大学内仍是相对较新的概念。“一些大学正在意识到其责任并不仅限于确保拥有世界级设施,还应使其学生人尽其才。因此,如何对新进入高校的研究人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正成为这些大学管理者的新任务。”对此,鲍格尔表示,既然教职匮乏的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那么高校应该对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作出调整,对他们更加负责。“让找不到工作的博士毕业生成为博士后,继续努力做研究、发论文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仅限于申请专利和发表著作。”鲍格尔建议,高校应该当与企业进行合作,充分探讨博士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从事科研的方案,并在培养期间将一些在企业工作的技能教给学生。

火龙沟

英国博士留学|英国利物浦大学(UOL)博士申请条件

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简称“利大”、“UOL”,成立于1881年,位于英国利物浦市,是世界一流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罗素大学集团、N8大学联盟、欧洲大学协会、NCUK及RENKEI成员,也是英国的老牌名校和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英国利物浦大学院系结构健康与生命科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专业列表及学费汇率计算:1英镑≈9.12人民币注:以上信息均翻译自2020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官网,具体信息以申请时官网实时信息为准。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申请条件入学要求:获得相应学科的硕士学位语言要求:1.雅思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或2.托福(网考)总分不低于88(听力不低于21,阅读不低于22分,口语不低于23)。注意:1.公共卫生专业仅接受雅思考试;2.不同课程的语言要求略有不同,上述分数仅为大部分课程要求,具体以官网实时信息为准。申请材料1.大学成绩单2.学位证书3.英语语言证书4.个人陈述5.在信笺纸上签名并签署了两个推荐信(如果您最近三年接受过全日制教育,则应该是学术推荐信)6.研究建议。

性情

3年来以一作发表12篇SCI,他从实验小白晋升科研达人

来源 | 北京科技大学、材院新声、学子星光编辑 | 学术君从北科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到六年的硕博生涯结束,他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总影响因子49.027,担任Materialia及Materials Design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从实验室小白到学弟学妹们眼中的大师兄,他刚开始接触科研茫然无措,再到寻找到研究方向的内心坚定,这位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徐伟,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总影响因子49.027;担任Materialia及Materials Design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用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终生学习的态度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崭新的未来~徐伟作为第十四届"校长奖章"获得者,同时也是新材院首位"校长奖章"获得者。曾获校优秀三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吴佩芳奖学金、超越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校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1项;2019年12月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国立皇家骨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交流访问。努力用心克服一切困难 2014年9月,徐伟来到北京科技大学,有幸成为路新教授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他仍记得刚进实验室时"打碎培养皿"、"弄坏实验仪器"的囧事,当时路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仿佛还在耳边。成长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这位实验室的一名"小白"慢慢进入了状态,经过两年的训练,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思维,注重在理论与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一排(左)导师路新 (右)徐伟硕士毕业后,徐伟决定继续深造,再次成为路老师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正如科学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和生活也是一样,不安于现状,知道不足、努力前进。在刚开始接触动物实验时,为了尽快上手,徐伟没日没夜地查文献、看书本,尽快弥补短板,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徐伟首次独立完成了动物植入实验。他认为,不管什么事情,只需努力和用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博士期间,徐伟担任先进粉末冶金钛材料研究室研究生梯队班长及实验室学生负责人,协助导师做好实验室安全培训、设备维护等各项管理工作,保障实验室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指引师弟师妹,做好实验室大师兄。导师介绍路新,1979年生,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兼职教授。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90余篇,申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图源: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自我调整保持最佳状态路新教授经常问学生们在组里"开心不开心",徐伟认为,老师其实是想让他们每个人在学习、工作中都能找到最佳状态。从研一新生到现在的实验室大师兄,徐伟感觉自己成长成熟了很多,从只知道埋头于实验和查阅文献,到现在会主动思考课题、规划设计方案,他努力用自己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回顾研究生阶段学习,也许会遇到困难、荆棘;会产生焦虑、彷徨,每当这时候,他会多同导师交流、多与同学谈心,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对他来说跑步与美食就是他自我调整状态的方式。徐伟深知读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面对读博路上遇到的种种焦虑和困难,我们要学会如何排除这些负面情绪。他通常会用跑步来消除这种负面情绪,在他看来,跑步和做论文其实非常相似,都是一个持久发力的过程。跑步的时候,徐伟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跑得越多发得论文越好,跑十圈仿佛自己就已经发了一篇Acta Mater.,跑二十圈算一篇Adv. Mater.,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磨炼自己的耐心。正如电影《om shanti om》中的一段经典台词所说:就像电影,我们的人生都会圆满结局,皆大欢喜;如果结果还不够好,那就是还没有剧终,电影还在继续,直到它完美的那一刻。树立目标肩负时代使命 就像研究院"顶天立地"的发展方向,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路老师常对徐伟他们说,这一代人肩负着时代和历史的使命,他们塑造什么样的人格、树立什么样的信念,对以后相关领域、甚至社会国家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在路老师的指导下,徐伟将研究方向确定为粉末冶金钛基合金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围绕生物医用钛合金发展需求,基于生物力学、组织相容性及功能化特性的多元钛合金设计新思路,结合高通量模拟计算来实现成分孔隙结构优化,研发出了多种新型高性能粉末冶金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为钛合金在生物医用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及技术基础。2019年6月,徐伟有幸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并于2019年12月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及英国国立皇家骨科医院进行一年的交流访问,目前也正在UCL-RNOH继续开展生物医用钛合金相关的研究工作。此外,徐伟在博士期间也积极参加各项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学术水平,先后参加了国内外的多项科学会议,分别于2017粉末冶金钛国际会议、2018中国材料大会会议、2019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等会议做口头报告,并在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获得"优秀墙报奖"。自2014年9月在北科大开启科研之路以来,徐伟砥砺奋进,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就。离开北科,走向未来,我们祝愿他在科研的道路上能够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梦想还在远方,这位追梦人也始终在路上。本文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材院新声、学子星光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立而问焉

在英国“G6”大学读博士是种什么样的体验?WordSunny导师告诉你

本文由WordSunny导师,伦敦国王学院,传媒与文化研究博士Gene Liang老师分享。先来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本科: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GPA:3.68/4.00,Top 20%硕士:LSE MSc in Sociology(Culture and Society)Distinction DegreeIELTS:8.0(R8.5 L8.5 W7.5 S8.0)Offer for PhD Applications:KCL: Culture, Media and Creative InstriesCambridge: East Asian StudiesEdinburgh: SociologyManchester: East Asian StudiesCUHK: Gender Studies1、申请历程申请博士的决定在英国读硕士时就已经做好,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很明晰:准备自己的研究计划和着手联系可能的博士导师。英国博士的申请需要的材料基本为: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个人简历(CV),英文论文样本(Writing Sample)和2封推荐信。而最为核心的其实是研究计划的写作,与对应自己的研究课题找到适配的并且愿意接受自己作为博士生的导师。因此从9月硕士入学开始,我就在写作博士的研究计划并不断邮件联系潜在的博士生导师。说起来,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与教授们沟通并能听取他们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的评价和建议也真的收获良多。具体的筛选导师和研究计划的写作技巧,因为篇幅所限,无法展开来讲。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读硕期间与自己的在LSE的硕士导师的频繁沟通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方面他在学术写作和博士申请上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并且同时也帮我推荐了不少相关的导师。这其实涉及在英港澳等地就读一年制授课型硕士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起学校里潜在的资源的问题。教授们每周都会有固定Office Hour来为项目或课程上的同学答疑解惑,这其实是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机会,不仅仅是就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还可以与老师商讨期中或期末论文的选题,咨询论文给到的反馈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等等。同时,这也能让教授更好地记住和了解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让教授记住自己呢?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推荐信。如果不GAP直接申请博士的话,博士申请是需要在1月底前完成递交(考虑到很多奖学金申请的截止日期在1月下旬)。这意味着,提交申请的时候,自己正在读的硕士第一学期的期末论文也才刚刚递交,而英国的很多教授如果没有对你的基本了解(定义“了解”,他们会用课程论文的成绩和评价反馈来作为参考),是不会为你写推荐信的。至少,高冷的LSE的很多老师,比如我当时联络的几位社会学和性别研究系的授课老师就直接拒绝了我,甚至希望我Gap一年再申请(这又涉及关于读博的决心与规划的问题,暂不展开)。这时候,是我的硕士专业课导师答应为我写推荐信。之前就课程期中论文与他讨论和沟通过多次,虽然是一篇3000词的小论文,但他很喜欢我的论点和论证的过程,印象深刻到甚至给了82分的成绩。在他答应为我写推荐信之后,就更顺理成章与他聊了很多关于英国博士申请的事情。所以,通过此例便可以证明利用好Office Hour的重要性。2、博士就读当然最后博士申请的结果还是满意的,综合考虑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影响力,我选择了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文化、媒体与创意产业研究系(Culture,Media and Creative Instries Depart,CMCI)开启我的博士生涯。CMCI就是Kings最为有名的开设了CCI(Creative Cultural Instries),ACM(Arts and Cultural Management)和GMI(Global Media Instries)等所谓大传媒专业的系所,在英国REF 2014的媒体与传播学专业的评价中研究实力(research power)位列全英第一。CMCI是一个超级有趣同时也拥有颇为严格的研究传统的院系。各个博士生的自选课题和老师们的在研项目都很有趣,有做粉丝研究与文化政策、Salsa舞蹈与身份政治、城市的光与人的情感研究、时尚与性别、放克音乐与青年亚文化运动等等。每天去Strand校区办公室都可以与博士同事们在自己的研究之外,畅聊很久并且同时收获无数启发。每学期定期的博士生研讨会,系里教授的专题讲座和邀请来的外校相关领域的大佬们比如Angela McRobbie, Paul Gilroy和David Molly等等都会让人深深沉浸在这无限美好的研究氛围里。目前我正在KCL就读,同时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国内传媒专业的同学做选校、文书等服务,我的跨学科项目和研究兴趣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社会学、媒体和传播学、文化研究、中国研究和性别研究。

依依不舍

在英国“G6”大学读博士是种什么样的体验?WordSunny导师告诉你

本文由WordSunny导师,伦敦国王学院,传媒与文化研究博士Gene Liang老师分享。先来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本科: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GPA:3.68/4.00,Top 20%硕士:LSE MSc in Sociology(Culture and Society)Distinction DegreeIELTS:8.0(R8.5 L8.5 W7.5 S8.0)Offer for PhD Applications:KCL: Culture, Media and Creative InstriesCambridge: East Asian StudiesEdinburgh: SociologyManchester: East Asian StudiesCUHK: Gender Studies1、申请历程申请博士的决定在英国读硕士时就已经做好,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很明晰:准备自己的研究计划和着手联系可能的博士导师。英国博士的申请需要的材料基本为: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个人简历(CV),英文论文样本(Writing Sample)和2封推荐信。而最为核心的其实是研究计划的写作,与对应自己的研究课题找到适配的并且愿意接受自己作为博士生的导师。因此从9月硕士入学开始,我就在写作博士的研究计划并不断邮件联系潜在的博士生导师。说起来,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与教授们沟通并能听取他们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的评价和建议也真的收获良多。具体的筛选导师和研究计划的写作技巧,因为篇幅所限,无法展开来讲。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读硕期间与自己的在LSE的硕士导师的频繁沟通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方面他在学术写作和博士申请上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并且同时也帮我推荐了不少相关的导师。这其实涉及在英港澳等地就读一年制授课型硕士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起学校里潜在的资源的问题。教授们每周都会有固定Office Hour来为项目或课程上的同学答疑解惑,这其实是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机会,不仅仅是就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还可以与老师商讨期中或期末论文的选题,咨询论文给到的反馈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等等。同时,这也能让教授更好地记住和了解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让教授记住自己呢?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推荐信。如果不GAP直接申请博士的话,博士申请是需要在1月底前完成递交(考虑到很多奖学金申请的截止日期在1月下旬)。这意味着,提交申请的时候,自己正在读的硕士第一学期的期末论文也才刚刚递交,而英国的很多教授如果没有对你的基本了解(定义“了解”,他们会用课程论文的成绩和评价反馈来作为参考),是不会为你写推荐信的。至少,高冷的LSE的很多老师,比如我当时联络的几位社会学和性别研究系的授课老师就直接拒绝了我,甚至希望我Gap一年再申请(这又涉及关于读博的决心与规划的问题,暂不展开)。这时候,是我的硕士专业课导师答应为我写推荐信。之前就课程期中论文与他讨论和沟通过多次,虽然是一篇3000词的小论文,但他很喜欢我的论点和论证的过程,印象深刻到甚至给了82分的成绩。在他答应为我写推荐信之后,就更顺理成章与他聊了很多关于英国博士申请的事情。所以,通过此例便可以证明利用好Office Hour的重要性。2、博士就读当然最后博士申请的结果还是满意的,综合考虑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影响力,我选择了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文化、媒体与创意产业研究系(Culture,Media and Creative Instries Depart,CMCI)开启我的博士生涯。CMCI就是Kings最为有名的开设了CCI(Creative Cultural Instries),ACM(Arts and Cultural Management)和GMI(Global Media Instries)等所谓大传媒专业的系所,在英国REF 2014的媒体与传播学专业的评价中研究实力(research power)位列全英第一。CMCI是一个超级有趣同时也拥有颇为严格的研究传统的院系。各个博士生的自选课题和老师们的在研项目都很有趣,有做粉丝研究与文化政策、Salsa舞蹈与身份政治、城市的光与人的情感研究、时尚与性别、放克音乐与青年亚文化运动等等。每天去Strand校区办公室都可以与博士同事们在自己的研究之外,畅聊很久并且同时收获无数启发。每学期定期的博士生研讨会,系里教授的专题讲座和邀请来的外校相关领域的大佬们比如Angela McRobbie, Paul Gilroy和David Molly等等都会让人深深沉浸在这无限美好的研究氛围里。目前我正在KCL就读,同时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国内传媒专业的同学做选校、文书等服务,我的跨学科项目和研究兴趣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社会学、媒体和传播学、文化研究、中国研究和性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