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英国医学博士|南安普顿大学医学博士招生简章美国版

英国医学博士|南安普顿大学医学博士招生简章

院校简介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勋衔Soton,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学府。南安普顿大学是英国顶尖的十所研究型大学之一,在REF 2014 英国大学官方排名中研究强度居英国第8位,科研实力第11位。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排名第10位 , 世界第94位,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90位,2020泰晤士报高等教育“黄金时代”大学排名英国第2位,世界第11位。南安普顿大学于2013年5月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共同发起并创立了科学与工程南联盟,为世界最领先的研究中心之一 。南安普顿大学是英国大学专业评级中唯一一所每个理工部门都收到五星研究评级的大学,被公认为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拥有王牌ECS学院。2020QS医学专业世界排名51。博士课程专职医疗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医学)、生物医学科学(生物科学中心)、癌症科学儿童健康、临床与健康研究、流行病学、遗传学卫生保健、健康科学、人类发展与健康免疫学、传染病、磁共振、药物、微生物学、助产、分子和细胞生物科学理疗生理精神病学、心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学部分博士课程介绍及申请要求医学院专门研究癌症科学(CS),临床和实验科学(CES),人类发展与健康(HDH)和初级保健,人口科学与医学教育(PPM)2018年,我们开设癌症免疫学中心,这是英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致力于癌症免疫学研究的中心。我们的其他研究中心包括MRC生命过程流行病学部门和人类发展,干细胞与再生中心。我们是医学教育方面的全国领导者,投资于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并为外部合作创造了机会。我们在将新发现转化为临床实践以及进行高质量研究方面享有盛誉。在最新的研究卓越框架(2014)中:我们研究的75%被评为国际认可或世界一流。94%的研究影响力为3 *或4 *医学博士南安普敦大学是英国生物医学研究的领先中心之一,在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方面提供一系列研究生机会。我们的前沿研究已在包括哮喘,骨质疏松症,抗生素耐药性,成人疾病,肝病和糖尿病的发展起源等广泛领域产生影响,我们于2018年成立了美国首个癌症免疫学中心,世界领先的研究人员在这一令人振奋且充满希望的癌症研究领域中,扩大临床试验并开发更多挽救生命的药物。雅思总分达到7.0,每种语言部分的最低要求为6.0综合博士学位生物医学科学-免疫与感染四年制生物医学综合博士学位-免疫力和感染度旨在培养下一代免疫力和感染研究的领导者雅思总分达到7.0,每种语言部分的最低要求为6.0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汇集了卫生科学,生物科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心理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所(IfLS)的学院。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我们的护理教育在英国排名第3,在世界排名第9。在心理学方面,我们的研究100%在影响和研究环境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或国际领先水平(卓越研究框架2014)。心理学专业排名世界前100心理学博士该课程为期三年,拥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DClinPsych),已在南安普敦大学建立了30多年。我们希望您已成功完成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至少2.1或国际同等学历)或硕士学位(优异或国际同等学历)。已经完成硕士学位被认为是可取的,但不是必需的。服务流程:Step1:留学信息咨询(国家、院校、学制、毕业难度);Step2:提交资料(简历、成绩单、研究意向)评估;Step3:签订合同,申请人提交正式申请材料;Step4:个人学术剖析,确定研究计划书题目;Step5:确认研究计划书,提交网申;Step6:录取、办理入学手续;Step7:学术辅导,撰写文献,发表期刊论文。服务介绍:个人学术剖析、选校、研究方向定位、量身定制的研究计划书,保证导师既能接受录取,申请人又能够顺利完成;雅思学习督导、文献阅读规划、文献综述撰写指导、期刊发表指导(与RP、thesis proposal、Phd thesis紧密结合)。更多院校简介,申请干货,欢迎关注公主号:高端医学进修

不主故常

英国学医留学是否有难度

在申请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该专业有一个较为系统性的认知。学医这件事是既费时间又费钱,这一点没错。当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毕竟医生这个职业是和人命打交道。今天就和选校帝了解一下英国学医留学是否有难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英国的大学攻读医学本科专业需要5年时间,研究生课程需要4年时间。医学类相关博士还需要在研究所或实验室花更多的时间,因此,医学类相关博士课程可能需要5-6年时间。医学专业学习包括了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实践,学生一般要求完成基础理论课程、专科实习到专科医生培训,最后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成为全科医生或医学某一分支领域的专业人士。临床医学没有相应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但设有很多基础医学类、生命科学类、药剂类、生化类、医疗工程类等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以供选择。社会对医学人才一直都是非常紧缺的,学生可以选择成为医生或者医疗科研工作者,除了可以从事与医疗直接相关的职业,也可以在新领域中发挥自身医学背景的优势,比如说做医学相关的新闻报道等。而英国的医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学生可以接受很多专业资源,只要学生努力。在医学上也是会有所成就的!英国的医学专业是最难申请的一个专业,学费也比其他专业贵很多,一般的专业,学费一年只需要15万人民左右,但是英国最昂贵课程要算临床医学类课程,牙医课程尤为突出。医学类授课式课程平均费用就有24500英镑,最高甚至可以达到每年32700英镑。这也是很多家庭不能承受的。学医本来就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以上是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选校帝。

第一步

中国学生真的不能申请英国的临床专业硕士?

英国作为留学输入大国,且在医学专业领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医疗届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力。随着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学生考虑去英国深造。大部分学生在考虑临床专业都被告知,去英国学习临床医学,需要从高中起就要接触到alevel的学习或者高中在英国当地学习。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本科在中国就读的学生如何申请英国临床相关专业。对中国本科背景的临床专业有:Clinical NutritionClinical PharmacyClinical PharmacologyClinical DrugClinical NursingClinical ResearchClinical EcationClinical NeuroscienceClinical Nutrition : 毕业生的在营养以及临床营养学专业进行全方位学习。就业方向: 食品和健康产业、公共卫生、研究、健康促进、粮食相关政府机关。Clinical Pharmacy/Pharmacology/ Drug:整个硕士课程包括分子药理学和毒理学运用在临床疾病治疗和控制。药物发现、药物的设计和开发。就业方向:临床试验协调员、博士科研研究、药理学家、监管和安全药理学顾问、研究员、研究助理等Clinical Nursing: 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更好地将专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上。就业方向:社区医疗、医院、公共卫生方向、政府部门、学校等。Clinical Research:这个专业的职业机会,包括临床试验、临床研究、临床数据管理、临床试验的规定,医学写作、学术临床试验,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单位,制药工业,医院、临床研究项目管理、临床试验管理、临床试验协调员、临床试验管理/支持临床试验等等。Clinical Ecation:临床教育是给那些准备从事医疗专业管理。或者为了应对创新和变化在临床教学、学习和评估的学生开设的。就业方向:公共卫生、政府职能岗位、从事临床教学老师等。Clinical Neuroscience:临床神经科学理学硕士课程的目的是给你一个独特的理解原则的潜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调查脑部问题。特别强调翻译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实践。课程是适合学生感兴趣的神经科学及其应用神经或精神疾病。相关专业优势院校:伦敦国王学院、伯明翰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学院、东英吉利大学等。案例一、刘同学:中国药科大学毕业,药学专业,均分77分。申请到格拉斯哥大学Msc Clinical Pharmacology案例二、胡同学: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GPA3.4。 申请到了UCL伦敦大学学院Msc Clinical Neuroscience/曼彻斯特大学Msc Neuroimaging for Clinical & Cognitive Neuroscience案例三、向同学:井冈山大学,护理学专业,均分83.9分,申请到了KCL伦敦国王学院 Msc ClinicalNursing作者:启德教育国贸英爱部顾问邹雪莹

四心

英国留学:学医又苦又累,但很值!出国留学如何正确选择医学专业

医科专业比起其他专业的时间投入,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而且医学专业读多久,还取决于个人水平过不过硬。留学英国学医是很多国际学生的选择,英国医科学制几年呢?在英国的大学攻读医学本科专业需要5年时间,研究生课程需要4年时间。医学类相关博士还需要在研究所或实验室花更多的时间,因此,医学类相关博士课程可能需要5-6年时间。医学专业学习包括了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实践,学生一般要求完成基础理论课程、专科实习到专科医生培训,最后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成为全科医生或医学某一分支领域的专业人士。英国医学专业的申请:临床专业申请临床硕士——如果你是想去英国学习临床专业,建议最好是在英国从读高中开始学习(看到这里大部分学生已经心碎了,收起心脏碎片继续看下去吧),在A-Level学习的时候选择相关课程,将来可以学习临床医学、麻醉学、外科医学等专业。如果你大学本科专业就是学临床可以选择申请英国大一 ,但申请成功几率比较渺茫。对于不能读英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留学生来说,也可以尝试一些跟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最相近的学科,比如成像学、转化医学等。医学本科申请相关医学硕士——正常申请流程可直接申请硕士,专业选择范围:公共健康,传染病研究,康复理疗,公共卫生,营养学、药学等专业。英国的医学、牙科、护理和所有与保健相关的职业都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课程供海外学生攻读。转专业申请医学相关专业硕士—— 从大学预科就读,可以选择生化科学方向的大学预科,将来可以选择生物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制药,医学生理学,遗传学,基因学,生物制药等专业。除此之外,想要读英国医学研究生,由于医学的特殊性,想要读医学的学生也必须符合严格的身心健康条件,一些特殊疾病患者和身心障碍者不能申请英国医学研究生,详细信息要向个别的医学院查询。成功申请读医的学生还必须通过英国警方的犯罪记录调查,详细信息最好也向个别的医学院查询。英国是世界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和研发国,全球成功上市新药有1/10是由英国贡献的,这个数据就意味着,英国有很多就业机会等着你们。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就业调查里总能看到医疗行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势态,所以你们担心的就业率完全不成问题。1、基础护理专业基础护理专业专业把握住了医学科技前沿,留学生将在了解全球人口老龄化、非传染性疾病猛增趋势的大背景下学习护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方案。该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原则与系统基础护理传染病学以及统计学等。2、生物医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主要是针对想要未来从事医学研究的申请者,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主要学习课程为解剖学生物技术专业癌症研究专业心血管研究等等。3、医学遗传学专业医学遗传学专业主要是关注现代临床遗传学,研究遗传学最前沿最尖端的科技。英国大学的医学遗传学专业基本上是由资深的遗传服务机构专家来授课。课程包括病情咨询诊断测试遗传筛查等一整套遗传学相关服务。4、法医毒理学专业该专业是一个较为冷门的专业参与授课的一般是法医毒理业内人士,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能得到关于这门科学第一手信息,法医毒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英国内政部表示,英国的法医毒理学领域人才十分紧缺该专业毕业生在英国乃至世界法医毒理学界都占有重要的位置。5、癌症研究专业英国大学的癌症研究专业秉承从理论及临床并重的原则,课程将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药物研发以及临床实验等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学校致力于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专家、临床癌症研究专家创造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能应对癌症的诸多挑战。据调查该专业的毕业生可进入健康服务行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医药等产业。

实相

英国留学医学类专业有哪些院校可以推荐呢?

英国留学英国留学医学类专业优势医生、律师和教师,在西方社会一直被视为高尚和高收入的职业:英国大学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欢迎海外学生申请,唯一例外的是临床医学。在英国111所国立大学中,只有老大学和部分当代大学设有医学院,在为数不多的医学院中,有部分是不招收海外学生的,其它招收海外学生的医学院均有严格的名额限制。临床医学本科为5年制,前三年为理论学习,后两年为医院实习:临床医学没有相应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但设有很多基础医学类、生命科学类、药剂类、生化类、医疗工程类等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以供选择。在英国成为执业医生的唯一途径是就读英国的临床医学本科,中国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目前尚不能在英国执业;因而想通过就读英国临床医学硕士或博士而成为英国执业医生的想法是不可行的。对于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可以选择的课程为:基础医学类、生命科学类、药剂类、生化类、医疗工程类等相关学科。对于想就读英国临床医学本科的高中生而言,有两个途径可以达到此目的:一是就读英国的A-level课程,通过英国高考进入医学院就读。其二是就读医学类本科预科,目前能够提供医学类大学预科的学校只有Cardiff 大学,伦敦大学King’s College和Kingston大学。1、伦敦大学学院 UCL不同课程的学制不同,部分需要3年完成,另一些则需要长达四年的时间。建议学生在申请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校每一年录取的基本标准,比如UCL医学院一般的要求学生均分不低于85雅思7.0以上。王牌专业: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生理学等。2、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这是一所专门的医学院,对医学的研究在行业内很受瞩目。学校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临床医学。学校具有最先进的设施,包括被备齐全的临床技巧实验室。为希望在英国学习医学的国际学生,该校的本科预科课程要求高二学生均分需达到90%,高三学生均分至少85分,雅思不低于5.5 才有资格申请国际医学专业的预科。成绩中需要包含数学,生物和化学。学校的本科分为三年和六年的。三年本科学生入学要求:完成圣乔治医学院本科预科课程,或者A level 成绩获得ABB(包括化学和生物),IB取得优良的成绩。雅思7.0(写作至少7.0,其他单项不低于6.5)六年制本科申请者完成圣乔治医学院本科预科课程,或者A level 成绩获得AAA(包括化学和生物),IB取得优良的成绩。雅思7.0(写作至少7.0,其他单项不低于6.5).区别于三年制本科的入学要求。申请六年制的学生需要参加一次面试并且递交UKCAT的成绩。圣乔治医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是四年制。基本要求是学生需要有四年制本科学位成绩至少达到85%。需要参加一次面试并递交GAMSAT或者MCAT的成绩。3、兰卡斯特大学王牌专业:临床研究和制药4、纽卡斯尔大学王牌专业:临床研究,医学科学,临床教育等5、中央兰开夏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在2014年医学院开设了可以接受国际学生的临床医学预科。完成预科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升上该校医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继续学习。UClan 医学院强势专业是牙医和临床医学研究。英国留学定位选校想试试以自己的个人成绩能申请到国外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使用(如下小程序)一键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上面小程序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参考他们的案例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是谓能移

临床医学申请英国留学

在英国人的眼里,医生是他们最青睐也是最精英的职业。想要去英国留学临床医学的话,有哪些途径呢?在英国想学临床医学,是无法直接读硕士的,需要从本科开始读,也就是你在中学时就得开始规划了。一、英国临床医学介绍英国的临床医学本科制度为五年制,一般前三年是理论学习阶段,而后两年就在医院实习。而他们的临床医学申请要求非常的高,难度也很大。原因是无论在哪个国家,医生的培养成本都是非常昂贵,这个专业学制本来时间相对较长,本科都要读上5到6年,然后硕士又是1到2年,再读个博士还要3到5年,光时间就需要很久了,而且医学院的学费和其他专业想到也要高出一截。一般来说,一个优秀医生的标准必须时候读到博士,那也就意味着要成为一个好的医生,至少要读8-13年拿到博士学位,才算是培养出来一个优秀医生。总之,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能耐得住寂寞的心态,你还是不要选择学医了。二、留学途径目前国内的临床医学毕业生是无法在英国执业行医的,因为英国并不认可国内的本科医学学位。所以中国留学生要想去英国留学医学的话也只能是从本科开始读。一般去英国学临床医学有两种方法:第一是你先去读英国的A-Level课程,通过了英国的高考,再考入医学院就读;第二是你下到英国读医学类的本科预科,目前英国能够提供这类本科预科的学校有卡迪夫大学等等。三、医学专业申请要求培养一个医生这么难,那么这个专业的申请条件当然也不会低到哪里去。1、A-level小编的建议A-level修读是数理化等等这种理科类科目,而在其中化学是你必须要修读的一个课程。A-level考试就相当于英国的高考,对于医学专业的成绩最低要求是至少要三个A, 如果你的目标是牛津剑桥这种王牌大学,那么对于你成绩最低的要求是三个A+。除了读学术成绩以外,不同的学校还会有自己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要求你在申请时候提供你的UKCAT 或者是BMAT的成绩。有些大学可能还有自己的测试要求,有的学校只接受BMAT成绩,有的只能接受UKCAT。2、雅思作为留学生,中国的学子如果想要申请入读英国的医学院是有雅思要求的,医学专业对于这个的要求是总分7.5分,单项要达到7分以上。是的你没有看错,雅思要考到7.5分,并且这还是他们的最低要求。3、面试如果你以为自己考试厉害,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那你就真的是大意了。英国许多的的医学院都会需要对申请者进行面试的。你在完成他们的测试通过后,学校就会安排专导师来面试你:一般是观察你是否足够耐心,以及足够严谨,是否有资格资格从事到救死扶伤这个伟大的事业。你在申请的时候,如果有医院见习证明之类的材料,建议也投递上去,这是你的一个加分项。

率性

英国医学博士对印度糖尿病形势研究,干细胞显示巨大潜力

近日,发表在《糖尿病学》(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目前印度20岁以上的男性(55%)和约三分之二(65%)的女性可能会在一生中患上糖尿病,其中大多数(约95%)可能是2型糖尿病(T2D)。这项研究来自印度、英国和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由英国剑桥大学公共卫生和初级保健系的Shammi Luhar博士领导。印度已经有糖尿病造成的巨大健康负担:据估计,目前已有7700万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到204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翻一番,达到1.34亿人。城市化、饮食质量的下降和体育活动水平的降低都是造成这一隐性流行病的原因。由于城市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快速增长,科研人员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旨在估计任何年龄或体重指数(BMI)的大都市(城市)印度人一生中患糖尿病的概率。科研人员估计,目前20岁没有糖尿病的男性和女性患糖尿病的终生风险分别为56%和65%。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女性的一生风险普遍较高。患糖尿病的剩余终生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科研人员估计,对于目前60岁且目前没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大约38%的女性和28%的男性会患上糖尿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是在疾病面前,我们都同样缺乏抵抗力。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潜在患病人数约1.139亿。现在,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而印度紧追其后。糖尿病除了本身会导致人体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外,还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重要器官,导致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急性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干细胞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攻克糖尿病、治愈糖尿病很可能的一个方向之一,而且目前已经在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实验中,观察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动物模型当中,输注干细胞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同时也发现它可能可以促进α细胞编程为β细胞,来实现胰岛细胞的原位再生。在临床实验中也观察到,有部分患者在连续的输入干细胞以后,血糖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明显下降。干细胞移植介入2型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开展,为医生提供了新的策略,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2020年7月28日干细胞转化医学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在治疗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足部溃疡方面取得部分重大突破。这项研究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的研究人员完成,首次证明了由人类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噻吗洛尔(Timolol)(噻吗洛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青光眼的药物)组成的生物工程支架与对照组相比,如何改善糖尿病小鼠伤口的愈合和减少炎症,达到75%。2020年9月,国内第一项获得受理的“干细胞凝胶剂”新药研究申请(IND),相关科研团队研究开发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I期临床试验项目成功启动。据悉,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是目前所知的全球第一款以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混合制备的外用药物,也是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干细胞外用药,在治疗皮肤损伤、溃疡等疾病时有很好疗效。2020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人GLP-1和FGF21双因子高表达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输入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于10月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当然就技术本身而言,科学家仍然还有不少的难题需要去攻克,包括制备的标准化、机制更加的清晰化,有效性、可控性以及效果的持续性等等,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完全攻克。但确信的是, 未来会有非常多的患者因此受益。

俟命

全球最快疫苗临床试药博士:头疼乏力关节痛,我却没慌

本文作者:陈纪英v,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截至6月7日下午16:33,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691万,死亡人数也超过40万人。唯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才能终结这场全球性灾难。疫苗研发,是一场和疫情的生死赛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120个疫苗开发项目正在推进,其中已经有8个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唯有通过三期临床实验,疫苗才有机会上市。由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本文作者SHAN正是参与二期临床试药的志愿者之一。相比一期的108人,二期志愿者增加到500位,他们是以身试险的无名战士,以特殊方式,参与了一线战“疫”。SHAN同时还是在读医学博士生,她将以试药志愿者和医学博士的双重视角,为你揭开新冠疫苗研发的故事。1. 英国的“群体免疫”,让我逆向“跑毒”回武汉12月31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作为一个在英国读博士一年级的医学生,我回武汉过圣诞假期。31号在武汉同学群里收到病毒传闻,我还半认真半玩笑发了一条微博,希望武汉不要出现“幺蛾子病毒”,没想到一语成谶。发了微博后第二天,我就开开心心坐飞机回英国了。到了三月中旬,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封城,武汉疫情趋于稳定。可英国在短短几十天内,新冠肺炎感染者从8人暴增到1000多。身在武汉医院一线的妈妈,敏锐觉察到英国要沦陷,她几乎一天十个电话,催我回国。为了让她安心,我一周内停掉手上实验,收拾好行李,给学校递交休学申请,买了张高价回国的机票。玩过和平精英的人,都知道“跑毒”这个游戏术语。英国朋友认为我小题大做,戏称这是逆向“跑毒”。当时,英国还是一片祥和,大众没把把病毒当回事儿,其实,平静之下,暗涌汹涌。到了三月末,英国新冠肺炎患者井喷式暴增,医疗系统不堪重负,首席科学顾问提出“群体免疫”这种被动防疫计划,遭遇公众唾骂,3.20号政府提出封国……此时,我也赶在香港关闭转机的前几天,坐上了回国的飞机。飞在空中时,我还有点懵,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现实版的灾难游戏,又遗憾个人力量太过弱小,只能围观,却不能左右游戏轨迹。仿佛上帝听到了我的心声,帮我悄悄开了一场支线的战“疫”任务……2. 当医生的妈妈推荐我去“试药”回家后,正是武汉樱花繁盛时节,我却因为武汉封城,只好宅家“发霉”。百无聊赖之际,我妈的同事W叔叔发微信问我,愿意不愿意参与疫苗临床试药。W叔叔是陈薇院士研发新冠疫苗的行政负责人之一,主要承担志愿者招募工作。新冠实验二期志愿者一共招募508人,其中500人纳入实验,8人作为候补,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正巧接受注射当天,志愿者青年组有人临时有事主动退出实验——按照规则,志愿者在任何时候,都有权利随时退出实验。陈薇院士,首批进入临床二期的疫苗。这些字眼让我一下子来精神了。在2003年抗击非典上,和2017年研发全球首个疫苗、终结埃博拉疫情的成就,让陈薇成为我们医学界、特别是我们女性科研者的“爱豆”。我甚至觉得她就是《血疫》的女主原型。这次新冠疫情中,陈薇团队又开发了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一期实验中,她也先试疫苗第一针,颇有“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的气势。众所周知,只有疫苗的诞生,才能让人类免于传染病的威胁。即使是“群体免疫”,也必须是在疫苗完备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贸然进行“群体免疫”,全球医学界才会一片哗然。疫苗,是将人类从新冠肺炎深渊里拉出来的一根“救命绳”,全世界都关注其成败。而验证成败的关键,就是临床试验。我是有多幸运,才能参与这么特殊的使命。打?还是不打?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医学生,以及内心潜伏的拯救世界的中二想法,还有对陈薇团队的无尽信任,我收到微信后,象征性地考虑了两秒钟,同意了。你们肯定很关心我家人是否同意。其实是我妈妈主动把我推荐给W叔叔的。她的理由是我是学医的,对疫苗有专业认识,而且我现在很闲——嗯,真是亲妈。3. 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4月15日中午12点收到微信,下午3点之前就要到场,坐在出租车上,我觉得一切都有点不真实。接种的地方,是一处军事疗养基地。到达之后,先进行了指尖采血,来初筛新冠抗体和HIV。产生新冠抗体,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接种前就存在抗体,会干扰试验结果。这次试验的疫苗,是腺病毒载体类疫苗。曾有论文指出,接触过腺病毒的人,再接种HIV疫苗后,体内会增加更多的CD4~T细胞,而这些细胞容易被HIV攻击,相当于为HIV病毒提供了感染和繁殖的“温床”。也就是说,注射腺病毒疫苗,可能会增加HIV感染的潜在风险,所以在注射前需要排除HIV阳性患者。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合格的受试者在接种前必须是新冠抗体以及HIV阴性。半小时后,初筛合格的我,取到了一个印有个人信息的疫苗记录本(下图),便进入疗养中心楼里,进行正式的疫苗接种。虽说学医多年,但过去我只做过动物实验,从未接触过人体实验,更没想到我的第一次人体实验,角色不是实验员,而是受试者。所以,接下来的每一项检查,都让我新鲜不已。首先,医护人员会组织受试者,进行一次10分钟的简单疫苗科普和实验背景介绍。然后再依次进行BMI、血压、心率、体温等项目监测。以BMI体质指数为例,成年人BMI的正常值在18.5~23.9之间。过低(过瘦)或过高(过胖),都不是合格受试者。完成了以上基本体测后,女性又需要增加一项尿hcg检测——测试是否怀孕。疫苗实验半年内,怀孕有风险,可能会损害胎儿健康。紧接着,是第二轮15分钟的小房间一对一面谈。医生在详细询问我的既往病史,比如半年内是否接受过其他疫苗,最近是否用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如是否抽烟喝酒后,会一条条详细罗列出接种疫苗的潜在风险。比如,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斑,硬结,肿胀,瘙痒;比如,可能引起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反应;甚至,接种后会有危及生命的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等等。确保我知晓一切风险后,最后需要我签字确认——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签了字,从这一刻起,我就正式加入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临床试验。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抽完了10毫升的静脉血后,我便被工作人员领入了接种室。一进入接种室,我就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和轻松。一旁的医护小姐姐还贴心地为我用美颜相机拍了照片(下图)。事后才知道,我是这项实验的最后一位接种者,我的顺利接种,大家都有一种任务完成的如释重负感。很是奇怪,越是重要的事,我的回忆却越是模糊和平静。那一支承载着人类希望的疫苗,无声息地、没痛感地注射进了我的身体中。回家的路上,我闻到了空气中草木蒸腾的清新味道。4. “我很好,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二期实验一共有三个组:中剂量(5X1010vp),低剂量(1X1011vp),和安慰对照组(不含病毒,仅为液体试剂)。采用的是随机双盲模式——病人随机安排进某一组,科研人员和患者均不知具体分配方案。所以打完疫苗,我还有点小担心,自己打的会不会是安慰剂,白挨一针?天遂人愿,接种疫苗的第二天,一向身体强健的我,华丽丽地发了37.5℃的低烧。虽然发低烧让我全身关节痛,乏力,没食欲,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身体反应,我能大致判断,我接种的应该是是疫苗。而我的免疫系统,正积极地和抗原斗争,产生抗体。我打疫苗是先斩后奏,等到我发烧发朋友圈,周围朋友才知道我去当志愿者了。他们的反应是两极分化:跟我一样有医学背景的朋友,表达的是羡慕,并且“埋怨”我,能提前获得抗体这么好的事,没叫上他们;对疫苗没有专业知识的家人和朋友,却不像我这么乐观,更多的是担心。 “疫苗还不安全,打了会不会直接感染上新冠病毒?”“疫苗会不会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会不会严重损伤肝肾?”……“我很好,发烧只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这是我频率最高的回复。这不是虚无缥缈地安慰,而是出于基于理性分析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而是我查阅文献后,基于我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判断后得到的。首先,这次的疫苗全称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传统的疫苗(如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这匹野兽驯化成坐骑,为人类服务。简单粗暴,效果好,但是一旦这匹野兽失控,就会“反咬”人类一口,有极低概率的致病风险。所谓注射完疫苗后感染,其实说的就是这类传统疫苗。而腺病毒载体的疫苗,就是用腺病毒作为有效成分的载体疫苗——腺病毒本身是一种战斗力很渣的病毒,类似披着狼皮的羊,对人类没有“杀伤力”。陈薇团队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通过基因改造技术,植入到腺病毒体内,重组后的腺病毒,就是疫苗的核心成分。它注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来回“巡回展示”,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并记忆新冠病毒的特征,一旦新冠病毒入侵,就可以围剿反攻。腺体病毒疫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最近几年已成疫苗界“网红”,黄热病病毒减毒株为载体的登革热疫苗,以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为载体的埃博拉疫苗等,均属此类。对于这种疫苗,我是比较放心的。但无论多么安全的疫苗,都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上市。I期临床试验首次在人体上进行,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二是药物动力学实验——追踪药物含量随着时间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这次,一期临床的108个志愿者,全部产生免疫应答,说明疫苗让人体成功产生了抗体,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但是抗体浓度是否足够,以及抗体是否长期稳定,还需要II期、III期实验证明。II期则侧重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之下,一期的108位志愿者面临更大的危险,所以,一期志愿者需要在医护陪伴下,隔离14天,以防出现任何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而我们二期志愿者,则是自行回家观察。综上,正是基于安全的疫苗原理,少量的安全剂量——肌肉注射、量少、不足以产生肝毒肾毒性,以及成功的I期试验,我才能够坦然和乐观面对不良症状。第三天,我的发烧等症状消失,从此再没产生任何反应。我个人推测,这次发烧大概率是因为剂量过量,免疫应答过高导致的。5. 职业试药人?不,我们只是一群感恩的武汉人新药上市前,需要招募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医药公司通常会给予受试者一定的健康津贴,作为报酬。而这么一个长期辗转于各种医药临床试验,靠试药赚取健康津贴的模式,滋生了一群职业试药人。几天上万块收入的高利润,足以诱惑经济窘迫的人,忽视试药背后的高风险,从而趋之若鹜。这种“躺着”赚钱的行业,如同赌博:赢者拿钱,输者致病,甚至丧命。过去在医院实习时,我也多少接触过职业试药人。所以在这次疫苗实验中,我特别好奇,会不会也有职业试药人参与。我所在的微信小群,有30个试药志愿者,平时我会有意无意跟大家闲聊几句——参与实验的508个志愿者,根据编号被分为十几个小群,主要用来平时交流感受和汇报每日体温。通过闲聊,我发现大家来自各行各业,都是第一次当试药者,参与原因也五花八门。C叔叔,通过小区志愿者了解到招募信息。他一直坚持运动踢球,身体状况良好,所以毫不犹豫报了名。虽然家人事后才知晓,但全力支持,并没责怪他。Y律师,从事法律行业,通过微信报名。在报名前对疫苗有过浅显了解,了解II期试验相对I期风险更低,所以没有顾虑。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参与试药,获得抗体。Y先生跟我一样,在第二天就出现发热(38.8℃)反应,几天后自愈。对于参与疫苗实验,全家人都反对,担心风险。但他认为,总有人需要勇敢走出第一步,他愿意以身试险。B阿姨,是通过朋友报名的。此前,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知识。注射未知的疫苗,以及注射后产生的不良症状,让她一度很恐惧。但这次疫情期间,全国人对于武汉的支持,让她很感动,她很想以实际行动报恩。家里人也很支持她,抽血随访,还是女儿陪她去的。C先生,一位地道的武汉小伙子。报名是瞒着家人朋友偷偷去的,注射完了才告诉家人。他也出现了低热反应。虽然对疫苗并不算很了解,但他认为自己身体强壮,父母年轻,自己也单身未婚,就算遭遇不测,也算是“为国捐躯”,不用太担心身后事儿。而且,他很敬佩陈薇院士率先注射疫苗的举动,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武汉人,一个中国人,没理由畏缩不前。这群志愿者中,既有20出头刚工作的年轻人,也有家人陪伴来的老人,绝大多数是非医学背景的普通人,至少我没有接触到职业试药人。面对新疫苗的未知风险,面对发烧、难受等不良反应,他们也会有本能地恐惧,但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发自肺腑想为武汉做点什么,多少也怀着一种报恩心理。6. 媒体夸我们是“探路者”,我认为自己是只“小白鼠”本来,我抱着记录生活的想法,随手将经历发到了微博上,没想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一千多点赞赞和留言,还增加了几百个粉丝,让我受宠若惊。看到网友对我毫无保留的夸赞,我是又开心又有点害羞。甚至有些媒体也夸赞我们是“探路者”,但我觉得自己没这么伟大,那些夜以继日研制疫苗的科研者,才是真正的“探路者”。除了陈薇院士,还有更多的科研者,可能连名字也不会出现在论文中,他们开山劈石,顶着务必研发出疫苗的压力,冒着危险摸索前行,为我们凿开一条通往希望的路。5月15日,是我们接受第二次抽血随访的日子。这一天,陈薇院士也来了。我们得到和陈薇院士合影的机会。于是抽血随访变成了明星见面会。现在,陈薇成为了大众追捧的“爱豆”,我挺开心的,觉得这是大家对科学的崇拜。看着手机上自己和陈薇院士的合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的不可思议。三个月前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英国疫情严重,而逃回武汉,更不会预料到,自己居然成为一名疫苗受试者,亲身经历一场记入史册的实验。JSVCT089~1XX,属于我的特殊编号,纪念着这场全人类战疫中,我作为一个普通世界公民的贡献。参加新冠疫苗的二期实验基本结束了,下一次就是半年后的随访和抽血了。我暂时还没计划好何时回英国,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终结呢?就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Jeremy Greene博士说:“当人们问什么时候结束的时候,他们是在问社会意义上的结局。” 也许,当我们学会了与疾病共存,才是真正的结束——一个好消息是,钟南山院士预测,新冠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本文作者:陈纪英v

反本

现实“江直树”-徐晔医生,国内学医难?俄罗斯助力!

近日《中国医生》纪录片引起关注,其中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徐晔备受关注。抖音上一条《温柔又帅气的医生什么样?》收获137万点赞,近7万评论,徐晔一夜之间吸引了大批粉丝。徐晔,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博士毕业时25岁),现为南京鼓楼医院整形烧伤外科主治医师。2018年8月18日,央视的献礼纪录片《医心》在南京鼓楼医院首映。《医心》导演之一张征告诉记者,跟拍鼓楼医院的7位医生时,最打动他的是烧伤整形科的年轻医生徐晔。2020年春节期间《中国医生》 播出。在《中国医生》中,28岁的烧伤科住院医生徐晔,因为帅气的面容和温柔的性格,在弹幕里“收获”了一拨儿粉丝,被赞叹是“颜值与才华兼备的男神医生”。面对公众的关注,徐晔在微博发了一篇长文说:“我是一名医生,并不是公众人物。我会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好医生,并且向大家不断输出医学科普知识,为民众健康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当下,无数‘逆行者’在超高的工作负荷和几近生死的风险当中,为国人筑起一道坚墙,他们是这场疫情真正的英雄。”疫情过后,很多年轻人立志从医,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但是国内医学生就读门槛高时间长花费高?国外更是难?众所周知,很多国外高校的医学类专业是不对中国学生开放的,海外学医成为中国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个梦想在俄罗斯是可以得到实现的,因为俄罗斯众多医院高校都是招收中国学生的。俄罗斯的医学地位在世界上非常领先,仅次于美国、英国。在临床医学界更有着功不可莫的功劳:最先发明、使用了心脏搭桥技术;成功应用了肾移植这项技术;发明了治疗近视眼的手术等。且费用低廉,且俄罗斯留学年费只需8-10万人民币,不到英美国家的1/4;就业率高,据有关调查,在所有的专业中,医学就业率最高。俄罗斯知名高校众多,拥有国立大学550所,全部对留学生开放,文凭含金量高,就业率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领域是俄罗斯最有特色的专业领域,在俄罗斯乃至世界上具有较高的排名和重要的地位。许多立志学医的学生也是因为这样想去俄罗斯学医。那么大家对俄罗斯医科类大学有了解吗?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下俄罗斯医学专业的情况!俄罗斯医学专业学制在俄罗斯基本所有的医学类专业都是专家学制(可以理解为我们国内的本硕连读,但是中途的话不能间断,也不可就读硕士阶段)口腔学制为5年,临床和医药学学制为6年,毕业成绩合格后取得专家文凭,相当于国内的硕士文凭学历,比在国内医学院校读研节省一至两年的时间。俄罗斯医学专业的申请要求学医高中毕业可直接申请。由于中俄两国医科类教育体制及课程设置不同,俄罗斯医科类院校不承认国内医科类文凭,所以俄罗斯医学类专业不适合中国医科类学子半路出家即在大学期间转读俄罗斯医学类专业,也就是说国内医学专业本科毕业,是不可以去到俄罗斯读继续读硕士,而更适合没有专业学历背景的高中毕业生直接申请。对于应届考生,俄语国家医学院的申请难度较低,不要求有俄语或英语基础或是高考成绩,只要具有高中文凭、中专)、理工科成绩良好、均可申请进入医学院预科班学习。预科考试成绩合格,一般都可直接进入大学本科专业学习。俄罗斯医学专业留学费用预备系学费一般为每年2500-3500美元,本科在每年2500-4000美元,加上生活费用等,每年在7万-8万人民币,不足欧美国家一半的留学成本。就业前景在俄罗斯,医学专业是唯一个在取得该学科专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后不能直接独立从事职业活动的专业。要想从事医学类职业活动,毕业生应当接受大学毕业后的再教育,需通过一年的临床实习或者2-3年期的临床医学研究考试。临床实习或者临床医学研究应当在最好的医院、诊所和医学研究院校进行。在临床实习或临床医学研究结束后颁发相应的证明文件,从而确定医生的专业领域并赋予其独立从事医学专业活动的权利。说到这里必须要提到:在俄罗斯2年研究生之后,可以获得行医资格证,有了该证书之后,可以在欧洲行医。医科海归:要考国内医生执照。医科“海归”回流中国当医生的比较少,因为在俄罗斯从事医务工作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和薪酬都很高,职业前景相当“吃香”,所以只要能顺利完成学业,甚少有人选择回国当医生。偶尔有少数人回国发展的,则需要经过中国的医生执业资格考试。这种情况不但在医学界如此,在律师、会计等行业也一样。因为俄罗斯对医学的要求各门槛更高,所一般情况下,回国考医生执照的学生,其学历不成问题。知识考试机制和内容有所不同,一般过段时间就适应了。在俄罗斯也是有着许多世界知名的医学院,供大家选择:俄罗斯第一医科大学:谢东诺夫国立医科大学前身是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已有240多年的历史,1930年从莫斯科大学独立出来,1955年开始以谢东诺夫命名,到今天还是俄罗斯最大的医学科研教学中心。谢东诺夫医学院各系共有120多个教研室,1500多名教职工,其中1260名博士,510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通讯院士或联邦科学活动家称号获得者。很多教研室本身就是著名的科研机构,比如: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科研究中心,俄罗斯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中心,俄联邦卫生部心脏病研究所,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眼病研究中心,莫斯科肿瘤研究所,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生理学研究中心,俄联邦法医研究中心,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研究中心等。谢东诺夫医学院从1947年到现在为世界87个国家共培养了2000多名专家。谢东诺夫医学院的毕业证书被世界各国所承认。圣彼得堡巴浦洛夫国医科大学是欧洲公认的十所顶级的医科大学之一,是俄罗斯西北地区医学方面的教育、科研和临床中心,文凭被世界上广泛认可并享有很高的声誉。莫斯科谢东诺夫国立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医疗康复系、药学系已有240多年的历史,是俄罗斯最大的医学科研教学中心、俄罗斯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中心,俄联邦卫生部心脏病研究所。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该校是前苏联第一流的医科大学,是欧洲十所最好的医科大学之一。在世界健康组织的高校排名中位于第三位,在该校所获得的学历被全世界所承认。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不需要额外的介绍-举世闻名的著名大学每年教授9,000名俄罗斯和外国学生。这所大学的教学人员数量庞大:这里有1,200名教授、副教授和院士候选人,其中大多数是莫斯科最好的医院的执业医生。他们对在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上学的学生要求很高,对许多在这里学习的学生来说似乎很困难。除了专门的医科类大学外,俄罗斯综合类大学内也是有开设医学系: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医学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医学系等等。

猎浣熊

医学博士揭密全球最快新冠疫苗受试者:低烧全身疼,我却美滋滋

截至6月7日下午16:33,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691万,死亡人数也超过40万人。唯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才难终结这场全球性灾难。疫苗研发,是一场和疫情的生死赛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120个疫苗开发项目正在推进,其中已经有8个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唯有通过三期临床实验,疫苗才有机会上市。由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本文作者SHAN正是参与二期临床试药的志愿者之一。相比一期的108人,二期志愿者增加到500位,他们是以身试险的无名战士,以特殊方式,参与了一线战“疫”。SHAN同时还是在读医学博士生,她将以试药志愿者和医学博士的双重视角,为你揭开新冠疫苗研发的故事。采写/SHAN1英国的“群体免疫”,让我逆向“跑毒”回武汉12.31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作为一个在英国读博士一年级的医学生,我回武汉过圣诞假期。31号在武汉同学群里收到病毒传闻,我还半认真半玩笑发了一条微博,希望武汉不要出现“幺蛾子病毒”,没想到一语成谶。发了微博后第二天,我就开开心心坐飞机回英国了。到了三月中旬,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封城,武汉疫情趋于稳定。可英国在短短几十天内,新冠肺炎感染者从8人暴增到1000多。身在武汉医院一线的妈妈,敏锐觉察到英国要沦陷,她几乎一天十个电话,催我回国。为了让她安心,我一周内停掉手上实验,收拾好行李,给学校递交休学申请,买了张高价回国的机票。玩过和平精英的人,都知道“跑毒”这个游戏术语。英国朋友认为我小题大做,戏称这是逆向“跑毒”。当时,英国还是一片祥和,大众没把把病毒当回事儿,其实,平静之下,暗涌汹涌。到了三月末,英国新冠肺炎患者井喷式暴增,医疗系统不堪重负,首席科学顾问提出“群体免疫”这种被动防疫计划,遭遇公众唾骂,3.20号政府提出封国……此时,我也赶在香港关闭转机的前几天,坐上了回国的飞机。飞在空中时,我还有点懵,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现实版的灾难游戏,又遗憾个人力量太过弱小,只能围观,却不能左右游戏轨迹。仿佛上帝听到了我的心声,帮我悄悄开了一场支线的战“疫”任务……2一条微信,让我从围观者变成参与者回家后,正是武汉樱花繁盛时节,我却因为武汉封城,只好宅家“发霉”。百无聊赖之际,我妈的同事W叔叔发微信问我,愿意不愿意参与疫苗临床试药。W叔叔是陈薇院士研发新冠疫苗的行政负责人之一,主要承担志愿者招募工作。新冠实验二期志愿者一共招募508人,其中500人纳入实验,8人作为候补,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正巧接受注射当天,志愿者青年组有人临时有事主动退出实验——按照规则,志愿者在任何时候,都有权利随时退出实验。陈薇院士,首批进入临床二期的疫苗。这些字眼让我一下子来精神了。在2003年抗击非典上,和2017年研发全球首个疫苗、终结埃博拉疫情的成就,让陈薇成为我们医学界、特别是我们女性科研者的“爱豆”。我甚至觉得她就是《血疫》的女主原型。这次新冠疫情中,陈薇团队又开发了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一期实验中,她也先试疫苗第一针,颇有“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的气势。众所周知,只有疫苗的诞生,才能让人类免于传染病的威胁。即使是“群体免疫”,也必须是在疫苗完备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贸然进行“群体免疫”,全球医学界才会一片哗然。疫苗,是将人类从新冠肺炎深渊里拉出来的一根“救命绳”,全世界都关注其成败。而验证成败的关键,就是临床试验。我是有多幸运,才能参与这么特殊的使命。打?还是不打?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医学生,以及内心潜伏的拯救世界的中二想法,还有对陈薇团队的无尽信任,我收到微信后,象征性地考虑了两秒钟,同意了。你们肯定很关心我家人是否同意。其实是我妈妈主动把我推荐给W叔叔的。她的理由是我是学医的,对疫苗有专业认识,而且我现在很闲——嗯,真是亲妈。3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4月15日中午12点收到微信,下午3点之前就要到场,坐在出租车上,我觉得一切都有点不真实。接种的地方,是一处军事疗养基地。到达之后,先进行了指尖采血,来初筛新冠抗体和HIV。产生新冠抗体,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接种前就存在抗体,会干扰试验结果。这次试验的疫苗,是腺病毒载体类疫苗。曾有论文指出,接触过腺病毒的人,再接种HIV疫苗后,体内会增加更多的CD4-T细胞,而这些细胞容易被HIV攻击,相当于为HIV病毒提供了感染和繁殖的“温床”。也就是说,注射腺病毒疫苗,可能会增加HIV感染的潜在风险,所以在注射前需要排除HIV阳性患者。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合格的受试者在接种前必须是新冠抗体以及HIV阴性。半小时后,初筛合格的我,取到了一个印有个人信息的疫苗记录本(下图),便进入疗养中心楼里,进行正式的疫苗接种。虽说学医多年,但过去我只做过动物实验,从未接触过人体实验,更没想到我的第一次人体实验,角色不是实验员,而是受试者。所以,接下来的每一项检查,都让我新鲜不已。首先,医护人员会组织受试者,进行一次10分钟的简单疫苗科普和实验背景介绍。然后再依次进行BMI、血压、心率、体温等项目监测。以BMI体质指数为例,成年人BMI的正常值在18.5-23.9之间。过低(过瘦)或过高(过胖),都不是合格受试者。完成了以上基本体测后,女性又需要增加一项尿hcg检测——测试是否怀孕。疫苗实验半年内,怀孕有风险,可能会损害胎儿健康。紧接着,是第二轮15分钟的小房间一对一面谈。医生在详细询问我的既往病史,比如半年内是否接受过其他疫苗,最近是否用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如是否抽烟喝酒后,会一条条详细罗列出接种疫苗的潜在风险。比如,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斑,硬结,肿胀,瘙痒;比如,可能引起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反应;甚至,接种后会有危及生命的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等等。确保我知晓一切风险后,最后需要我签字确认——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签了字,从这一刻起,我就正式加入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临床试验。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抽完了10毫升的静脉血后,我便被工作人员领入了接种室。一进入接种室,我就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和轻松。一旁的医护小姐姐还贴心地为我用美颜相机拍了照片(下图)。事后才知道,我是这项实验的最后一位接种者,我的顺利接种,大家都有一种任务完成的如释重负感。很是奇怪,越是重要的事,我的回忆却越是模糊和平静。那一支承载着人类希望的疫苗,无声息地、没痛感地注射进了我的身体中。回家的路上,我闻到了空气中草木蒸腾的清新味道。4“我很好,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二期实验一共有三个组:中剂量(5X1010vp),低剂量(1X1011vp),和安慰对照组(不含病毒,仅为液体试剂)。采用的是随机双盲模式——病人随机安排进某一组,科研人员和患者均不知具体分配方案。所以打完疫苗,我还有点小担心,自己打的会不会是安慰剂,白挨一针?天遂人愿,接种疫苗的第二天,一向身体强健的我,华丽丽地发了37.5℃的低烧。虽然发低烧让我全身关节痛,乏力,没食欲,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身体反应,我能大致判断,我接种的应该是是疫苗。而我的免疫系统,正积极地和抗原斗争,产生抗体。我打疫苗是先斩后奏,等到我发烧发朋友圈,周围朋友才知道我去当志愿者了。他们的反应是两极分化:跟我一样有医学背景的朋友,表达的是羡慕,并且“埋怨”我,能提前获得抗体这么好的事,没叫上他们;对疫苗没有专业知识的家人和朋友,却不像我这么乐观,更多的是担心。“疫苗还不安全,打了会不会直接感染上新冠病毒?”“疫苗会不会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会不会严重损伤肝肾?”……“我很好,发烧只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这是我频率最高的回复。这不是虚无缥缈地安慰,而是出于基于理性分析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而是我查阅文献后,基于我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判断后得到的。首先,这次的疫苗全称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传统的疫苗(如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这匹野兽驯化成坐骑,为人类服务。简单粗暴,效果好,但是一旦这匹野兽失控,就会“反咬”人类一口,有极低概率的致病风险。所谓注射完疫苗后感染,其实说的就是这类传统疫苗。而腺病毒载体的疫苗,就是用腺病毒作为有效成分的载体疫苗——腺病毒本身是一种战斗力很渣的病毒,类似披着狼皮的羊,对人类没有“杀伤力”。陈薇团队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通过基因改造技术,植入到腺病毒体内,重组后的腺病毒,就是疫苗的核心成分。它注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来回“巡回展示”,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并记忆新冠病毒的特征,一旦新冠病毒入侵,就可以围剿反攻。腺体病毒疫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最近几年已成疫苗界“网红”,黄热病病毒减毒株为载体的登革热疫苗,以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为载体的埃博拉疫苗等,均属此类。对于这种疫苗,我是比较放心的。但无论多么安全的疫苗,都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上市。I期临床试验首次在人体上进行,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二是药物动力学实验——追踪药物含量随着时间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这次,一期临床的108个志愿者,全部产生免疫应答,说明疫苗让人体成功产生了抗体,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但是抗体浓度是否足够,以及抗体是否长期稳定,还需要II期、III期实验证明。II期则侧重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之下,一期的108位志愿者面临更大的危险,所以,一期志愿者需要在医护陪伴下,隔离14天,以防出现任何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而我们二期志愿者,则是自行回家观察。综上,正是基于安全的疫苗原理,少量的安全剂量——肌肉注射、量少、不足以产生肝毒肾毒性,以及成功的I期试验,我才能够坦然和乐观面对不良症状。第三天,我的发烧等症状消失,从此再没产生任何反应。我个人推测,这次发烧大概率是因为剂量过量,免疫应答过高导致的。5职业试药人?不,我们只是一群感恩的武汉人新药上市前,需要招募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医药公司通常会给予受试者一定的健康津贴,作为报酬。而这么一群长期辗转于各种医药临床试验,靠试药赚取健康津贴的模式,滋生了一群职业试药人。几天上万块收入的高利润,足以诱惑经济窘迫的人,忽视试药背后的高风险,从而趋之若鹜。这种“躺着”赚钱的行业,如同赌博:赢者拿钱,输者致病,甚至丧命。过去在医院实习时,我也多少接触过职业试药人。所以在这次疫苗实验中,我特别好奇,会不会也有职业试药人参与。我所在的微信小群,有30个试药志愿者,平时我会有意无意跟大家闲聊几句——参与实验的508个志愿者,根据编号被分为十几个小群,主要用来平时交流感受和汇报每日体温。通过闲聊,我发现大家来自各行各业,都是第一次当试药者,参与原因也五花八门。C叔叔,通过小区志愿者了解到招募信息。他一直坚持运动踢球,身体状况良好,所以毫不犹豫报了名。虽然家人事后才知晓,但全力支持,并没责怪他。Y律师,从事法律行业,通过微信报名。在报名前对疫苗有过浅显了解,了解II期试验相对I期风险更低,所以没有顾虑。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参与试药,获得抗体。Y先生跟我一样,在第二天就出现发热(38.8℃)反应,几天后自愈。对于参与疫苗实验,全家人都反对,担心风险。但他认为,总有人需要勇敢走出第一步,他愿意以身试险。B阿姨,是通过朋友报名的。此前,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知识。注射未知的疫苗,以及注射后产生的不良症状,让她一度很恐惧。但这次疫情期间,全国人对于武汉的支持,让她很感动,她很想以实际行动报恩。家里人也很支持她,抽血随访,还是女儿陪她去的。C先生,一位地道的武汉小伙子。报名是瞒着家人朋友偷偷去的,注射完了才告诉家人。他也出现了低热反应。虽然对疫苗并不算很了解,但他认为自己身体强壮,父母年轻,自己也单身未婚,就算遭遇不测,也算是“为国捐躯”,不用太担心身后事儿。而且,他很敬佩陈薇院士率先注射疫苗的举动,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武汉人,一个中国人,没理由畏缩不前。这群志愿者中,既有20出头刚工作的年轻人,也有家人陪伴来的老人,绝大多数是非医学背景的普通人,至少我没有接触到职业试药人。面对新疫苗的未知风险,面对发烧、难受等不良反应,他们也会有本能地恐惧,但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发自肺腑想为武汉做点什么,多少也怀着一种报恩心理。6媒体夸我们是“探路者”,我认为自己是只“小白鼠”本来,我抱着记录生活的想法,随手将经历发到了微博上,没想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一千多点赞赞和留言,还增加了几百个粉丝,让我受宠若惊。看到网友对我毫无保留的夸赞,我是又开心又有点害羞。甚至有些媒体也夸赞我们是“探路者”,但我觉得自己没这么伟大,那些夜以继日研制疫苗的科研者,才是真正的“探路者”。除了陈薇院士,还有更多的科研者,可能连名字也不会出现在论文中,他们开山劈石,顶着务必研发出疫苗的压力,冒着危险摸索前行,为我们凿开一条通往希望的路。5月15日,是我们接受第二次抽血随访的日子。这一天,陈薇院士也来了。我们得到和陈薇院士合影的机会。于是抽血随访变成了明星见面会。现在,陈薇成为了大众追捧的“爱豆”,我挺开心的,觉得这是大家对科学的崇拜。看着手机上自己和陈薇院士的合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的不可思议。三个月前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英国疫情严重,而逃回武汉,更不会预料到,自己居然成为一名疫苗受试者,亲身经历一场记入史册的实验。JSVCT089-1XX,属于我的特殊编号,纪念着这场全人类战疫中,我作为一个普通世界公民的贡献。参加新冠疫苗的二期实验基本结束了,下一次就是半年后的随访和抽血了。我暂时还没计划好何时回英国,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终结呢?就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Jeremy Greene博士说:“当人们问什么时候结束的时候,他们是在问社会意义上的结局。”也许,当我们学会了与疾病共存,才是真正的结束——一个好消息是,钟南山院士预测,新冠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来源:财经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