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这场疫情,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和习惯,令许多行业陷入周期性迷惘的同时,也为许多行业带来变革性生机,如互联网医疗。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黄金发展阶段我国互联网医疗自诞生以来,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历经萌芽期、兴起期、狂热期、遇冷期、转折期等多个发展阶段,行业在曲折中向上发展。本次新冠疫情中,互联网医疗的优势被进一步凸显,卫健委连发两文推动互联网医疗在社会生活中的加速应用。从实验室到临床一线,从病原检测、流行病溯源、快速筛查到疫苗研发,从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到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等限制,成为科技“战疫”先锋。在疫情催化和政策利好共同推动下,短期内各医疗平台流量迅速增长,行业迎来发展新阶段。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慢病患者低龄化趋势显现,医疗需求大规模爆发。然而在供给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各层级的差异化医疗需求,积弊已久的医疗供需矛盾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或方式来纾解困局。改善医疗供需结构,拓宽医疗服务边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成为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内在市场诉求。2018年至今,我国互联网医疗的管理制度逐渐清晰规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政策相继出台。政策利好的密集释放有望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助推器,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大数据积累和深度学习算法进步使得人工智能得以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风险预测、医院管理等诸多场景落地应用。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有望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有哪些新变化与新趋势?随着中国境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复产复工有序开展,国内经济逐渐回暖。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有哪些新变化与新趋势?如何理解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此,36氪研究院立足行业发展基本面,结合疫情下互联网医疗的最新发展与应用趋势,对互联网医疗生态下的“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科技升级”五大细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各领域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梳理多元化应用方向,盘点市场主要参与者及行业竞争格局,力求描摹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新风向。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生态图谱本报告就如下重点问题进行研究:目前互联网医疗市场现状如何,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医疗有哪些细分领域,哪些领域最具价值?互联网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人工智能等科技升级将为互联网医疗带来哪些颠覆性价值?未来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互联网医疗行业内有哪些头部公司值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点击下载链接,提取码:5b6u........................................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根据行业发展、资本热度、政策导向等定期输出高质量研究报告,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5G、区块链、医疗、金融、物流、文娱、消费、汽车、教育等多个领域,帮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快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和明确发展方向。同时,研究院致力于为全国各级政府、企业、VC/PE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提供专业定制化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行业研究、产业规划、用户研究、股权投资研究、指数研究、投资配置、基金/企业尽调、战略规划、园区规划等。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内容摘要在雷德利·斯科特2012年的电影《普罗米修斯》中,21世纪末的太空探险者们依赖 一个全自动医疗平台MedPod来诊断健康状况,进行基本伤检分类,甚至完成全自 动化手术。这种玻璃封闭式孵化系统采用了多种广泛的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 增强成像及三维可视化、激光手术刀、先进机器人技术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事实证明,这一21世纪末的设想已然成为 现实。所有这些技术正在被人类探索开 发。虽然MedPod手术台可能并非最好 的类比,但我们的确十分期待未来医疗器械与今 天大不相同。消费者可利用设备在家中或是旅途 上自行或在虚拟临床医师的协助下诊断甚至治疗 疾病。我们衣服上、身体里以及遍布家中不间断 运行的传感器能够持续被动地收集有关我们健康 状况的数据,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在其出现 症状之前向我们或我们的护理团队发出警告。那 么,在这种变化莫测的环境下,未来的医疗科技 公司将是什么样的呢?为探讨这一问题,德勤健康解决方案中心于2019 年春与38位专家(来自数字医疗初创企业、医疗 科技公司、科技企业、医疗规划、医疗系统以及 研究机构)开展了一次众包模拟。此外,我们还 访问了德勤相关领域专家,并开展二级研究,对 研究结果进行了补充完善。我们的研究表明,许多医疗科技公司均具备充分 的条件推动未来医疗的发展,但仅凭单个企业的 力量不太可能实现。相比专注于逐步改进自身设 备的性能,医疗科技公司应重点利用变革性的认 知技术,以提升产品性能并提供更优服务。要实 现这一点,医疗科技公司可通过自行开发或合作 掌握复杂数据分析能力,不断贴近消费者需求, 并利用新型认知技术改善自身运营。我们认为, 医疗科技公司只有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科技和数 字化医疗专业企业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能力,包括收集、储存 及分析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大量数据来源)产生 的大量健康数据的能力,以及如何促动并吸引消 费者的精深洞见。与其将医疗行业之外的科技企业视为竞争威胁, 医疗科技企业可视之为潜在合作伙伴。原因如下: 虽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科技企业拥有获取大量 客户足迹的途径,但很可能缺少领先医疗科技 公司所具备的精深行业知识和在医生之间的信 誉。两方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 若不开展合作,医疗科技公司可能将面临来自 新进入者或是已经与上述消费及数字化医疗企 业建立联盟的现有竞争对手的颠覆性威胁。 医疗科技公司发现在独自管理成本和应对复杂 技术难题方面困难重重,从而使合作成为医疗 科技公司的重要考量。通过自行开发或合作的方式获得 复杂数据分析能力对医疗科技公 司大有裨益,不仅能有助于企业 在未来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亦 将推动企业更进一步贴近消费者 的需求。与其将医疗行业之外的科技企业 视为竞争威胁,医疗科技企业不 如视其为潜在的合作伙伴。未来医疗科技公司展望今后二十年,医疗科技公司业务模式极有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许多企业可能将不得 不相互合作,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消费者医疗需求。医疗科技公司过去一直专注于硬件开发(如 手术设备、关节置换、诊断设备、输液泵 和心脏起搏器)。然而,软件以及数字收 集和分析将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医疗企业的重要 因素。在许多方面,通过硬件所收集的数据将比硬 件本身更具价值。今后二十年,我们预计大部分此 类医疗硬件将实现商品化。医疗科技公司实现差异 化竞争的关键,在于其利用自身硬件所收集的数据, 以及以此改善健康状况、预测健康问题并帮助病人 改变影响自身健康的日常行为的能力。我们预测,至2040年,现有以疾病为中心的系统 将完全被全面覆盖的主动式综合医疗与健康系统 取代。变革性技术(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 存储以及增强和虚拟现实)、可挖掘数据的爆炸 式增长、行业之外的技术领先企业,以及拥有交 互数据的增权型消费者等,均是有可能定义未来 医疗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最 有效地治疗疾病,而可能更侧重于帮助人们远离 病痛或健康问题(见下栏“医疗科技疾病预防与 个性化护理”)。医疗科技疾病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医疗器械制造商,如人工关节及其他可移植设备的开发商,可转向更具预防性的护理。例如,为更好地 迎接未来,人工关节制造企业可投资能够检测早期关节退变的诊断性感应器。相比利用这种信息为受损 的踝关节开发更好的人工关节,医疗科技公司何不以此开发出一种配备感应器、能够检测早期关节退变 的袜子?这可能会帮助病人完全避免进行关节置换手术。设想一下,医疗科技公司通过将此种感应器融 入他们的设备之中,会获得数十亿甚至万亿个可供支配的数据点。若需要新的关节,可使用3D打印机为 病患量身打造。正如我们于另一文章“ 变革的力量 : 未来医疗 ” (Forces of change: The future of health)中所描 述的,未来医疗科技公司的存在不仅限于单一类 型。我们预计未来将兴起三大类医疗科技公司, 基本取代当前相互分立的细分行业(如医疗系统 与医师、健康计划、生物医药公司以及医疗器械 制造商): 数据及平台:数据将有多种多样的来源,并成为 预防性活动和研究的基础—数据可帮助创新者 开发分析工具,并获取进行个性化、“ 实时在线” 决策所需的洞察。企业组织可通过设定交互的标 准成为数据管理领域的领先者,并通过挖掘洞察 赚取收益;抑或通过向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利益相 关方提供数据成为该领域的支持者。非传统数据 来源(非特定于医疗行业)可与传统医疗数据相结 合,以提供新的洞察,并更深入地理解对预兆指标 及合规行为适度的外部影响因素及阻碍。 健康与护理服务:未来医疗科技公司若能够提 供健康与护理服务,将很可能取得成功。在企 业将持续开发新型创新产品并改进现有产品的 同时,设备将有望融合软件、应用程序以及数 据收集等功能(见下栏“什么是医疗器械,其 定义在2040年将会如何改变?”)。医疗服 务系统将出现巨大变化:社区医疗中心、专科 护理医疗服务商、虚拟社区与护理服务机制以 及产品开发商极有可能将采用根据个人基因、 细胞、行为、生物群系以及影响其健康的其他 因素而定制的策略,推动医疗和健康的发展。 护理支持:未来医疗科技公司也可能在护理支 持方面发挥作用,充当连接者和中介者(企业 工具开发商、供应链设计者和协调者以及交付 服务提供商)。这些公司是物流提供商,将管 理JIT供应链,推动设备及药物采购运营,并将 产品交付给消费者。随着面向预防性护理、摒 弃紧急干预的转变不断深化, 医疗科技公司(不仅仅是医院 和医疗系统)应将自己的客户 当作病人看待。我们预测,至2040年,现有以疾病 为中心的系统将完全被全面覆盖的 主动式综合医疗与健康系统取代。创新是医疗科技和消费 科技公司的未来之路据参与众包模拟的专家称,受数据化技术、消费科技公司的竞争及新护理模式的影 响,未来医疗科技公司很可能将面临一个不断快速变化的医疗行业格局。 他们应准备好在整个诊治旅程开展创新。专家认 为,医疗科技和消费科技公司均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动创新的发展(见图1)。什么是医疗器械,其定义在2040年将会如何改变? 目前,医疗器械指处于监管机构权限范围之内的设备。2013年,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 在硬件的基础上对这一类型进行扩展,将“医用独立软件(SaMD)”涵盖在内。SaMD的定义为“用于 一项或多项医疗用途的软件,且在实现这些用途时并不作为医疗器械硬件的一部分。”1于2016年通过的美国《21世纪治愈法案》确定将部分软件功能排除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器械的定义之外——“器械”一词的具体定义不包括用于行政工作的软件,如支持健康生命周期、 电子病历、医疗器械数据系统(MDDS)等软件功能,以及某些支持临床决策的工具等。但是,美 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还被要求定期复核这些软件类型,以检查附带的健康风险和益处。2专家认为,SaMD、非器械医疗软件及消费技术之间的监管边界会持续演变,并将逐渐变得模糊。 无论边界落于何处,软件及其产生的数据均是推动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力量。医疗科技公司的未来机遇很可能会超出传统行业术语的范畴。设想一下:无人机直接进入病人的家 中采集生物样品,并递送至实验室。这无人机是医疗器械吗?实现无人机操作的软件呢?谁来开发 这种无人机?专家一致认为,依托自身有效应对监管流程的专长 和能力,传统医疗科技公司将在二类和三类医疗器 械(对病人具有中度或较高风险的器械)—该两 类占当前所有器械的62%3—领域继续保持领先。 这些器械包括机器人和联网植入设备。消费科技公司(如谷歌、苹果、亚马逊、微软等) 正日益具备通过一类医疗器械(对病人的风险程 度低)开展创新的条件。4这些器械如今占所有医 疗科技器械的35%,其中包含可穿戴技术,可带 来数据收集、存储及分析方面的优势。消费科技 公司通常有途径获取大型客户数据库,这对于真 实世界数据(RWD)而言是极具价值的额外来源。 据参与模拟的专家称,这种获取消费生成数据(可 挖掘洞察的非健康数据)的途径、大规模的研发预 算、高效的分销渠道以及高度融合的创新文化可为 部分技术公司带来超越老牌医疗科技公司的优势。然而,消费科技公司不大可能会将投资限于一类 医疗器械。部分领先的消费科技公司亦纷纷着手 开发二类医疗器械。例如,Verily公司的智能手 表“Study Watch”由于具备心电图功能,被美 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归为二类医疗器械。该手表是 一款可监听心电律动的仅凭处方购买的设备。5消 费技术初创企业亦通过开发创新设备,如可实时监控心律、血氧饱和度、水合状态及呼吸频率的 智能贴片,不断颠覆行业发展,并在部分情况下 可能利用先进的可穿戴技术与核磁共振仪等大型 设备展开竞争。随着医疗行业的关注重点逐步从紧急干预转向以 预防和健康为重,技术很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图2)。 在众包模拟过程中,我们要求参与者标出他们认 为能够转变医疗质量的技术。近八成参与者选择 了人工智能,其次为机器人技术(53%)和纳米 技术(47%)。人工智能技术——具体而言是机 器学习——有望推动这些设备产生的大量分散数 据集的融合,以实现用新的方法探索旧有问题和 此前产生却难以进行分析的新兴问题。专家们还 指出,增强智能等技术能够提供实时信息输入, 并全面审查和分析病人的病史,从而为医生提供 临床决策支持。医疗科技公司和消费科技公司可分别在哪些领域 取得领先?(见图2)医疗科技公司在某些领域很可能会建立自己的创 新型产品线,但他们在整个诊治旅程中亦可能需 要合作开发相关技术。特别是,消费科技公司有 望引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以及增强现实(AR)/ 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发展。医疗科技公司和消费科技公司均可在数字化治疗法、感应器、3D 打印及纳米技术领域实现领先。传统医疗科技公 司均专注于硬件开发,而与消费科技公司的合作 可助力他们同时挖掘软件方面的潜力。专注于服务与数据分析可助力 医疗科技公司提升诊治成效除提供产品外,医疗科技公司亦可通过服务助力医院和医疗系统向未来医疗转变。在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医生绩效以及提升 诊治成效方面,医疗科技公司短期内均 可发挥极大的作用。我们在模拟过程中 询问专家,医疗科技公司应提供何种服务才能最 大化自身对医院和医疗系统的影响。排名前三的 服务如下:1. 远程病人监控:72%的专家参与者选择此项为 医疗科技公司应提供的增值服务。可穿戴设备 等联网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可防止疾病的进一 步恶化,并将病人转移至成本更低的护理环境。 例如,远程监控心脏节律的能力可使护理人员 能够检测病人的生理变化,从而调整用药,使 心脏病人能够在家中安养。这一技术亦可向护 理团队主动发送提醒和健康状况更新,从而避 免出现更加严重的病症。此外,远程病人监控 还能彻底改变医疗科技公司研究病症、开展临 床实验和开发产品的方式。时刻工作的数字化 感应器可集成至关节植入物中,持续提供实时 产品性能数据。联网眼镜可检测眼球压力的变 化,或晶状体形状的变化。这些结果可用于改进开发线上的产品以及治疗技术,从而提升长 远成效。这将推动医疗科技公司开发出更优质 的产品,并加快上市速度。2. 数据存储与整合:交互式医疗数据的爆炸式增 长(见下栏“数据交互重要性”)有望大幅提升 诊断和临床决策,并助力提升诊治成效。67% 的专家参与者认同数据存储与整合将成为未来 医疗科技公司的重要服务。经整合的数据可帮 助医生在如何改善病人护理方面做出更为明智 的决定。大量数据集亦可映射更为详尽的诊治 旅程,有助于推动创新。这将促进达到更好的 诊治成效,降低医疗费用成本,在医疗科技公司 和医疗提供商之间建立更稳固的关系。3. 提升临床效率:近半数专家(45%)表示,医 疗科技公司可通过提升临床效率,助力实现更 好的诊治成效。部分示例包括:技术正如何开 始改变医疗专业人员接受培训及治疗病人的方 式;技术如何能够助力设计成本效益高的临床 实验。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正被用于培训医 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3D打印亦正 被用于制作针对任何临床情况定制的逼真解剖 模型。这些技术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接近现实 的学习或手术计划环境,从而减少培训时间并 提升整体病人满意度和安全。同样,数字孪生技术也正被用于提升手术成效(见下栏“数字 孪生”)。以Stryker和3D Systems之间的合 作为例,两家公司针对一项特定流程打造融合 3D打印、医学成像以及手术模拟技术的系统, 为医生提供有关病人身体清晰的三维可视化解 剖结构图,并使医生能够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制 定定制化的手术方案。22数据交互的重要性在我们所设想的未来医疗中,完全可交互的数据预计将在医疗转型变革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可穿戴设备、 远程监控以及感应器等医疗技术所产生的数据将被标准化、储存、更新,并与社交媒体平台、零售商及电 子病历等其他信息来源的数据融合。合并后的数据将助力打造完善的个人档案,医生和医疗系统可利用这 些档案确保提供及时且适当的医疗服务。在德勤于2019年开展的一项针对100名医疗与生命科学技术高管的调查中,逾七成受访者认为医院、医疗 系统以及医疗科技公司是推动实现交互的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受访者亦将零售商和大型技术颠覆企业 视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但是,受访者还表示在管理现有可用的虚拟数据流中亦面临多种困难。具体而言, 受访者指出了信息时效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并表示隐私与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同时还展示了数据标准与 规范化以及迥然相异的软件平台是实现交互的最大阻碍等问题。受访者对此极为关切,尤其是数据安全方 面的问题,并正采取行动予以解决(见边栏“网络安全与隐私的融合日趋深化”)。医疗科技公司应将自身定位为解决方案领先者,并投入资源发展必要的能力和端口,将从联网设备收集的 数据与其他内外部数据集进行整合。医疗科技公司还应考虑如何能将数据变成可交互数据,并将其更好地 整合至临床工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减少护理服务人员的负担。成功融合部分或所有这些服务的医疗科技公司,可 助力将护理的重点从医院紧急干预的环境中转移 出来,并推动医疗行业向预防和早期干预过渡— 这是实现未来医疗的重要转变。通过推动企业以自 身全方位的软件能力而非单个产品为基础开展竞争, 这些服务还反映了传统医疗科技业务模式根本性 转变。数字孪生“数字孪生”一词指物理设备或流程的数字化版本。通过连接现实和虚拟世界,数据可实现无缝传输,使 虚拟对象与物理设备或流程同时存在。数字孪生作为现实设备实施之前的潜在解决方案虚拟测试平台, 正在逐渐兴起。这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模型依赖个人及人口数据,模拟某个物体的电学及物理特性。医 疗科技公司正利用这一技术模拟设备在临床环境中的应用。如此,设备公司可帮助其供应商客户改进使 用情况及临床工作流程,从而降低成本。支付和业务模式不断发展变化我们预计这些服务类型的支付和业务模式未来将会发生改变。例如,医疗科技公司 可能直接与医院、医疗系统和医生订立合同,共享通过以价值为基础的合约而实现 的成本节约。医疗科技公司通过“一切即服务(XaaS)” 模式及利益共享从自身的数据中获益。 以飞利浦公司为例,它与Jackson Health System公司就“企业健康监测服务(EMaaS)”达 成了为期11年的合作关系—这是历史上首个此 等类型的战略协议。在该协议下,医院并不直接采 购设备,飞利浦将保留所有现有及未来硬件、软 件及网络解决方案的所有权,并将提供技术支持、 继续教育和资产及数据管理。作为回报,Jackson 公司将按每位病人支持相关费用。该协议的优势 在于:1. Jackson公司将能够使用最新的监控技术,而 无需采购任何设备;2. 飞利浦将能够获得大量绝无仅有的数据,可用 于更好地了解整个诊治旅程,改进产品,并根 据需求扩大服务;3. 临床体验得到简化,使员工和客户均能够享受 技术带来的最大便利。此后,飞利浦陆续与另外八家机构签订了类似的 协议。23医疗科技公司如何才能取得成功?与消费科技公 司开展实质性的专长互换很可能便是答案。一流 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能力是医疗生态系统实现转 型变革的核心所在,而消费科技公司恰恰拥有这 种能力。例如,微软近期宣布与OpenAI达成总价 达到10亿美元的合作,以增强其Azure平台的能 力,并助力打造下一代人工智能应用。24当前全球 数据科学人才面临短缺,而人工智能专家亦仅有 区区5,400人,这些人才供不应求,且薪资要求极 高。25医疗科技公司尚未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相 当规模的资金和资源,但在医疗算法开发方面, 如将从心电图获取的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则拥有十分深厚的专长底蕴。这种专长可吸引潜 在的消费科技合作伙伴。对于通过招聘或合作获 取人才,医疗科技公司将有多种考虑。例如,专 家团中的一名医疗科技行业专家表示“医疗科技 公司将不仅要聘用软件开发人员,亦需要寻找创 新能人、设计思考者以及狂热创造者”。此外,消费科技公司的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专长, 结合医疗科技公司开发实质性医疗应用和算法的 能力,能够创造出强力有效的服务,助力改善病 人健康状况。以Apple Watch四代手表的心电图 应用为例,一项涵盖400,000人的临床实验旨在 评估可穿戴技术对心房纤颤检测的影响。作为该研究的一部分,在收到脉搏不规则通知并随后使 用心电监测机达一周的参与者中,有三分之一 (34%)被发现患有心房颤动。在与心电监测机 的记录进行对比后发现,脉搏监测算法具有71% 的阳性预测值。26Apple公司如今正与强生公司合 作,针对65岁或以上的个体测试该应用(使用 Apple Watch四代手表),凸显了领先医疗科 技公司和消费科技公司之间开展合作的效益。27“医疗科技公司将不仅要 聘用软件开发人员,亦需 要寻找创新能人、设计思 考者以及狂热创造者。”网络安全与隐私的融合日趋深化联网及交互设备的兴起引发了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病人安全方面的担忧。可穿戴设备、感应器以及 其他新兴技术很可能将成为未来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所有这些数据将流向何处?谁将可以 获取且如何控制?如何确保针对这些医疗技术的网络攻击不会导致病人受到伤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 局及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已重新关注这一问题,并寻求医疗设备制造商及医疗行业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协 助。例如,2018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了有关医疗设备上市前网络安全注意事项的修订 指引草案。28该草案进一步细化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制造商在设计和开发医疗设备时应遵循的网 络安全注意事项。隐私工程应成为产品开发流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在更广泛层面,应发展形成更具弹性、能够承受 网络攻击的医疗技术生态系统,从而推动联网医疗技术能够安全地向未来发展。20年后,市场中所 提供的新兴医疗技术很可能将持续受到人工智能驱动型网络安全先锋的监控。这些网络安全先锋将采 用半自动化补丁安装,以进行既定的安全更新并实现“零日”漏洞,且自下而上从零开始设计开发, 使之具备承受网络攻击的弹性,从而确保设备的临床运行不受影响。我们预测,当前的网络安全举措 大部分将在2040年的医疗器械(如设备软件/固件中没有硬编码密码)及配套生态系统(如人工智能 驱动型信息共享与分析组织,设备层面身份管理等)中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是制胜的关键医疗科技行业的传统客户以临床医生和健康系统居多,如今还包括个体消费者/病人。除糖尿病等部分治疗领域外,医疗科技公 司历来并不关注消费者群体。消费科技 公司获取的消费者数据以及对消费者的 深度了解可以为医疗科技公司所用。我们平均每 天拿起智能手机52次,29 35%的美国消费者在家 安装了语音助手设备,这有助于消费科技公司 持续获取大量对我们的健康状况具有指示作用的 数据。通过海量数据了解消费者消费科技公司可通过所出售的产品更好地了解消 费者,而这正是医疗科技公司的短板(消费科技 公司同时也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消费科技 公司能够获得大量用户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全 面了解消费者。他们通过数字化渠道(如智能手 机和电子邮件)获取我们的实际位 置、个人数据、购物行为和健康数 据,这些信息都影响医疗成效和疾 病。31医疗科技公司并不一定具备 消费科技公司的这种优势。因此, 医疗科技公司可与消费科技公司合 作,整合双方所持有的数据,增强 对病人诊治旅程的了解。随着消费 者参与度和数据知识的提升,他们 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护理服务系统 中。医疗科技公司应寻求创新途径, 继续在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产品无缝衔接居家 护理等护理服务未来医疗科技要得到全面应用,需满足消费者的 产品要求,即具备更多功能、使用方便且能够与 现有设备相结合,这也是他们对消费科技公司的 期望。这不仅与病人相关,也与研制产品或分析 设备中数据的供应商相关。可交互的新型胰岛素 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胰岛素泵可与不同 的糖尿病治疗系统产品一起使用,病人因此得以 根据个人设备偏好制定糖尿病管理方案。32另一个 例子是Bose助听器。这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批准的首款新型助听产品,是一款自适应空气传 导助听器,33无需预先编程或进行听力测试。该 设备将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用户使用时无需听 力保健专业人员的帮助。“若以客户为导向,亨利·福特可 能‘打造’出来的是跑得更快的 马,而以客户为中心,他设想到 的是机动车。未来的医疗科技公 司须开展大量研究分析,针对挑 战提供变革性的解决方案。”阻力仍然存在 我们的专家通过模拟分析后认为,由于消费者使用 各种不同的设备,未来他们可能需要更加轻松便利 地使用和“迁移”个人数据。消费科技(智能手机、 语音助手等)的便利性大幅提高了消费者的期望值。 《德勤2018医疗消费者调研》发现,交互性(不容 易分享设备上的数据)是阻碍消费者与医生分享追 踪到的数据的两大原因之一。34消费科技与医疗科技公司都应在数据安全和个人 隐私方面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医疗科技公司在获 取消费者信任方面一直存在困难,尽管他们让客 户(医院/医生/产品终端用户)参与到产品开发过程中,并加强对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的关注。德 勤2018年美国医疗消费者调研发现,35%的消费 者愿意与医疗设备制造商分享电子健康记录数据 (前提是他们的个人可识别信息受到保护),同时 有半数消费者愿意与医生分享该类数据。35企业 将可能需要增强自身的信誉,以鼓励消费者共享 个人数据。此外,企业应当提高对消费者的透明 度,让消费者清楚了解其个人数据的使用情况。专家认为,医疗科技公司在对于实际设备的信任 度方面更具优势。他们更了解监管环境,同时未 来消费者可能会要求产品达到临床级别且得到美 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利用技术与合作关系优化运营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医疗科技公司在短期内提高整个价值链的运营效率。随着成本的 降低和生产力的提升,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提高,从而释放更多的 资本用于投资平台,促进未来增长。医疗科技公司应当实现数字化运营,以提 高效率并保持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应当从简单流程入手,取得初步成 功后再着手改造复杂流程。许多企业正在关注数字化供应网络,可以整合整 个供应链,实现业务目标,以期突破传统模式下, 各职能部门独立运转、单独管理的情况。建立数 字化供应网络须制定培训员工的创新策略,以促 进员工培养必要技能。两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条件已经成熟: 库存与物流管理:例如,外科医生/供应商确 定手术时间后,医疗科技生产商将收到通过云 端发送的所需设备订单。生产商协调储存地的 设备库存,将所需设备打包进工具箱并发送至 供应商。一款应用程序将追踪工具箱的使用情 况,并与医疗科技生产商共享数据。手术结束 后,经过消毒且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工具箱将被 返还到储存地。医疗科技生产商可根据射频识 别标签所提供的数据制定补货计划,从而优化 库存管理。 仓库运营:增强现实技术可用于减少人为失误 和依赖纸质清单而导致的库存选择延误。该技 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制定到达产品所在位置的 最优路线。波士顿科学对预先登记流程、表格处理、传输总 结处理费用清单以及库存处理进行自动化升级后, 成功实现了240,000美元的成本节约,并实现零 失误医疗数据处理。医疗科技公司可通过与消费科技公司合作提高运 营效率。这一策略已在医疗行业其他领域得到应 用。例如,赛诺菲与谷歌携手,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识别消费者行为模式,预测销售量,优化营销 与供应链。此外,医疗科技公司可采用消费科技公司的敏捷 处理方式。建立敏捷运营模式,使企业能够以不 断迭代的方式制定要求,而无须在项目之初确定。 通过这一方法,企业可根据企业目标的变化对产 品开发做出调整,有利于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专家建议,医疗科技公司可尝试采用这一敏捷模式, 成立“臭鼬工厂”式附属机构。此类机构规模较少, 结构较为松散,运营模式比母公司更为敏捷灵活。 一名医疗科技行业专家指出,消费科技公司可采用 该方法尝试开展医疗科技业务,“ 部分消费科技公 司基于原有基础架构和网络,建立运营更加灵活的 附属机构,从而涉足医疗科技领域。他们可通过这 一途径支持其本身的技术业务线,进而提升战略优 势,但他们的品牌定位对于其发展医疗科技业务并 没有多大帮助。”考虑采用这一模式的医疗科技公 司应当注意的是,“ 臭鼬工厂”式附属机构可能会 因为看起来与核心业务的关联度太低,而导致部分 员工的不满。培养新型能力,抢占未来先机医疗科技公司应当思考自身在未来生态体系中的定位:数据与平台供应商、健康与 护理服务机构、护理服务支持机构或综合三项功能的机构。短期而言,企业领导人应当确定公司自身 的相对优势,并开展投资或合作,弥补 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开展数据和技术架构投资:医疗科技公司应当思 考如何收集和管理来自联网设备等不同渠道的数 据,增强循证管理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完善的 企业组织架构和能力对于建立高效的技术组合具 有关键作用。高效的技术组合将促进持续增长, 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提高灵 活性。企业应视信息集为一种投资,并按照投资 组合的方式对其加以管理,以通过信息集提供的 间接洞察途径加深理解、巩固关系、提高产出和 效率。这一平台将成为发现、组织和分析内外部 数据集的必要条件。合作是医疗科技公司搭建此 类平台的最佳途径。增强分析和人工智能能力:未来大量来自不同渠 道的数据都将处于散乱无结构状态。企业需运用 适当的工具开发数据价值。医疗科技公司与数据/ 消费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数据的获取和 分析。但传统的医疗科技公司仍需具备一定的数 据分析能力——建立一支核心团队,向数据科学 家及组织内其他部门阐释医疗知识。该团队还应 当协助向企业各部门解释数据发现,为他们答疑 解惑。开发数字化健康及远程监控方案:医疗科技公司 可能会投资于远程监控解决方案,以增强远程获 取病人信息的能力,从而提供更多院外护理服务, 将重心转向疾病预防和健康保持。基于人工智能 的健康辅导等数字化疗法投资可促进行为改变, 使病人免于手术或住院治疗。与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或整合:随着服务内容的 增加,医疗科技公司与供应商系统的整合程度会 越来越高。软件、决策支持工具和咨询服务等综 合全面的解决方案可帮助临床医生和健康系统实 现业务和临床目标。加强对消费者的了解:医疗科技公司应更好地了 解终端用户需求。更加全面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有 助于企业开发用户体验更好的设备,且无需临床 医生的参与。此外,医疗科技公司还应当探索如 何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非临床服务。参考百思买 的Geek Squad服务——专业的电脑技术支持团队 为顾客提供上门服务,包括安装电视、修理电脑 或解决任何家用产品技术问题。医疗科技公司是 否能够提供类似服务,为接受家庭护理服务的病 人提供支持?企业将在怎样的时机投资新型能力并影响市场? 医疗科技公司应当慎重考虑这一重要问题。2018年德勤英国健康解决方案中心针对237家医疗科技公司开 展的一项调研显示,90%的企业表示正在采用新的业务和运营模式。医疗科技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 新的业务和运营模式是否有助于增加收入和提高盈利能力?若是,何时能够实现?此外,随着新兴力量不 断颠覆医疗科技行业,传统医疗科技公司需针对产品组合做出重要决策(包括剥离低利润板块),并采用 新的护理服务渠道(如远程医疗和远程监控)。40医疗科技公司应当深入了解终端用户,确定可在何种情境下利用新型及现有设备及服务提高治疗成效,同 时为重要医疗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此外,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可能需要不同业务模式的支持。创新活动 的进展将取决于企业如何通过新的方式平衡风险与回报,同时公共及私营领域支付系统的演变也对创新进 展起到巨大作用。不论企业采取哪种途径,创造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对于许多方案的实施都大有助益。医疗科技公司 在短期内应当考虑与消费科技公司合作,以充分 利用一流的能力。消费科技公司拥有专业技术知 识,且对消费者及其需求均有深入了解。一些医疗科技公司将消费科技公司视作竞争威胁, 而非潜在合作伙伴。他们担心医疗科技领域外的 企业可能会获取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并利用医 疗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自行开发医疗设备。医疗科技公司一方面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知识产 权,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发掘合作机遇,建立合 作关系。企业可在一两个具体项目中尝试开展合 作,在初步尝试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后调整合作 范围。若医疗科技行业的领先企业不探索合作模 式,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可能会开展相关尝试, 加快MedPod式全自动医疗平台的搭建。对于部 分企业来说可能为时已晚,但固步自封、墨守陈 规并非明智之举,这将阻碍他们有效利用海量数 据,因而无法赢得未来健康行业竞争。(报告来源:德勤)(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迅速,从萌芽期步入到高速发展期。2020年,互联网医疗受新冠疫情影响发展继续加快,5G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落地应用也助推行业规模增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4.4%的受访网民在疫情期间参与过互联网医疗服务,且认为其能够减轻门诊压力和避免交叉感染的网民占比也超过七成。在互联网医疗主要细分市场中,移动医疗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普及和物流水平提高,其品牌认知和市场发展较快,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将达到6.35亿人,市场规模也将超过520亿元。(《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50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市场规模: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到6.35亿人移动医疗存在巨大的产业空间,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520.8亿元,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到6.35亿人。同时互联网医疗赋能疫情防控管理,分担线下医院的压力,促进线上问诊、复诊、购药常态化。用户调研:超五成用户更倾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六成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认为服务便捷是选择互联网医疗的主要原因。并且用户更偏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尤其是与当地政府合作的互联网医院更受患者信赖,但在监管方面仍待加强。发展趋势:加强5G、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中的应用5G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旧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医疗方面,5G起到把医疗终端设备互联的作用,人工智能实现控制和管理,促进互联网医疗模式提质升级。另外,人口老龄化仍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慢性病问题愈发突出推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增长数据显示,慢性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且四成的慢性病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慢性病问题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愈发严重,且其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等特点。互联网医疗可以有效分担门诊压力,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有利于患者慢病管理,因此互联网医疗市场不断增长。新冠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疗发展再次加速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对于互联网医疗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来分析,互联网医疗解决了疫情期间医护资源不足、问诊需求过高、二次感染等重要问题,同时也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广泛应用,成为居民看病问诊常态模式,加强了人们对互联网医疗的了解和认可,建立对互联网医疗的信任与信心。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520.8亿元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迅速推广,移动医疗市场迅速扩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20.8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医疗存在巨大的产业空间,同时移动医疗累积大量患者信息和流量,为商保公司提供宝贵的数据来源和用户来源。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也将加强大众对于医疗行业的重视,而互联网医疗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将更受到资本青睐。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预计达到6.35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稳定增长,2020年用户规模预计达到6.35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提升以及移动支付、远程视频等工具发展,移动医疗推广速度较快,覆盖用户类型更为广泛。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居民对于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推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中国互联网医疗细分市场中国互联网医院运营特点分析中国医药电商商业模式分析由于药品对慢病患者的刚需性,医药电商在互联网医疗中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场景之一。目前,中国医药电商行业中主要形成B2B、B2C、O2O和DTP四种商业模式,其中以B2B和B2C为主要构成平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药+医”的模式中,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已得到较大认可,随着网售处方药相关细则的明确,未来医药电商市场或在处方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DTP模式成为布局重点。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融资情况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全球投资市场的热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巨头加大投入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布局。2020年1月至10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金额超过500亿元,互联网医疗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后疫情时代近七成网民对互联网医疗接受程度提高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挥重要作用,74.4%的中国网民在疫情期间参与过在线问诊、医药电商或互联网健康咨询等互联网医疗服务,67.1%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接受程度有所提升。超过七成的网友认为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减少人群聚集、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减轻门诊压力、分诊分流的作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使得中央领导更加重视互联网医疗的作用,扎堆发布利好政策,同时也助力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超五成用户更倾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院方面,用户更偏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尤其是与当地政府合作的互联网医院更受患者信赖。超五成用户在互联网医院使用在线预约挂号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比较以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可选择的医院和医生更多,是患者选择在线预约挂号的主要原因。五成用户关注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网络技术能力在以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方面,患者最看重医院等级(63.6%)和医疗经验(60.3%),而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患者更看重平台的网络技术能力(53.1%)和实体医院口碑(52.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医院在网络技术能力上还有提高的空间,尤其是数据互联共享、设备质量方面,未来才能更好地在远程问诊、远程影像等网络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七成互联网医院慢病患者满意其治疗效果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轻症慢病成为互联网医院用户主要治疗疾病类型,占比达到55.4%,治疗重症慢病占比18.4%。对于治疗效果,超七成互联网医疗慢病患者对互联网医院治疗效果表示满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医疗对于推动慢性疾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负担更为有效,结合医保机制方面的推动政策能够使得互联网医院下沉到基层。超过六成的用户认为需要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用户认为需要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在购买互联网商业医疗保险的渠道上,近六成用户选择专业的互联网保险企业自营平台,其次为传统保险机构平台自营平台,专业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占比只有45.2%。其中,57.0%的用户认为商保可以更清楚医疗赔付过程、支付更便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商业合作的模式还未完全打开用户市场,但互联网医疗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助力商保的研发和精准销售,为互联网医疗+商保市场提供了一个庞大的蓝海市场。相较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支付体验更佳相比较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在支付体验(70.5%)、预约挂号服务(67.2%)和咨询查询服务(64.9%)等方面更占优势;在监管力度(30.8%)和医师力量、专业能力(30.2%)方面不利于用户选择。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从未放松,但对于用户而言,仍对互联网医疗存在未知的、不确定因素。除此以外,互联网诊疗对医生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应对其资质做出要求,体现平台专业能力。超五成互联网医疗用户期望未来加强监管数据显示,近六成的用户认为互联网医疗受到时空限制,不能保证诊断准确性;五成用户认为现有技术、运营、法律法规还不成熟。用户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期望,加强监管(53.8%)、增加健康指导服务(53.1%)和信息咨询服务(51.8%)是主要用户期望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医疗还在快速发展中,未来在建设、技术、运营、监管等方面将会逐渐完善。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旗下圆心医疗科技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医疗科技落地案例 天津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2020年10月,全国肿瘤专科联盟管理论坛暨天津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天津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同期上线运行,由北京圆心医疗科技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及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服务,向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同时向全国肿瘤专科联盟单位提供线上联合门诊及远程学习培训服务,打造医、教、患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旗下圆心惠保在保险TPA服务方面,圆心惠保作为一家综合型健康险服务公司,以“保险+医疗+医药”的专业能力为服务基础,为重大疾病、慢性疾病等带病人群和健康人群提供更可靠的医疗和医药保障;为保险公司提供“产品精算定价、风险控制、用户获取和粘度培养”等解决方案以及优质的特药服务(药品直赔、送药上门)、线上问诊和诊后及用药管理等高附加值服务。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艾媒商情舆情系统数据显示,圆心科技网络口碑为62.4,专业且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为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已与圆心科技合作的药企超过2000家、医疗机构近400家,互联网医院注册及签约医生数超25万,线下圆心药房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综合实力强大。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阿里健康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Double H”战略(Health and Happiness 健康与快乐)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控股的公司之一。目前,阿里健康已经形成医药电商业务、医药自营业务、消费医疗业务、互联网医疗业务、智慧医疗业务等业务主线。截止2020年3月31日,阿里健康的自营健康产品销售业务营收占总业务比重84.8%。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阿里健康阿里健康是以医药电商为核心市场,阿里健康大药房、天猫医药馆、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是阿里健康在医药电商方面的主要业务布局,主要市场定位是为用户提供药品、保健品、私人用品以及医疗器械的购买服务。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浙一互联网医院浙一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慢病管理中心、网络诊间、护理医院等八大医疗服务体系。在患者端,患者可以发起居家问诊申请、咨询,与垂直专科专家面对面交流,为患者提供个人电子档案;在医生端,医生可以发起、接收影像资料库,多端专家交流合作得出会诊结果,并且为医生提供教学培训。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浙一互联网医院浙一互联网医院是全国首个三甲医院线上院区,作为知名的三甲公立医院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浙大一院依托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发挥省市医疗机构集聚的优势,实现省级医院与县市级医院的便捷转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丁香园丁香园于2002年5月成立,丁香园创立伊始是一个专门供医生讨论文献检索的网站。目前,丁香园打造了一系列医疗学术论坛及移动产品,并全资筹建了线下诊所,业务可大致分为面向医务人员、大众用户、企业机构三大板块。并且,2014年7月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矩阵开始运营,截至2020年11月,丁香园官网公布的丁香园微信公众号共计62个。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医药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医药科研人员、大众、患者和丁香园内部。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丁香园5G、人工智能促进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旧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医疗方面,5G起到把医疗终端设备互联的作用,人工智能实现控制和管理,促进互联网医疗模式提质升级。5G把终端跟网络连接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的容量和效率,和云端更紧密的结合,通过仪器设备互联、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立体化、智能化的远程会诊。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诊断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患者创造了更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和沟通模式,有助于缓解医护人员紧张问题。中国互联网医疗政策导向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查看高清完整报告及更多相关行业可前往艾媒报告中心官网。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概况(略)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一我国互联网医疗以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的速 度迅猛发展,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政策利好、技术进步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始终 保持CAGR3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计算模型较 为保守),2016年我国狭义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110亿元,预计2020年 达330亿元,2026年达2000亿元。根据36氪研究院预测,2019年我国大健 康产业规模约8.78万亿,按照目前渗透率8%来计算,我国广义互联网医疗 的产业规模约为7024亿元,未来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互联网医疗正处于从2.0时代向3.0时代过渡转型的阶段。具体而言,即 从在线问诊、慢病管理、医生辅助和医院流程优化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2.0 时代向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3.0时代逐渐过渡。后者的主 要区别与进步在于诊疗线上化,传统线下医院的部分处方权延伸至线上,而 不仅局限于医疗咨询与健康建议;此外亦突破了单点线上化的瓶颈,转而构 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多主体多线程深度融合的综合生态,如互联网医院和医 联体平台建设,跨区域的远程医疗体系。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二互联网医疗领域参与者众多,新冠疫情短期内 促使平台流量快速增长 互联网医疗企业一般通过介入医院端、医生端、患者端、医疗保险端等方式 入局,形成了多种业务形态与商业模式。经过过多资本的发展阶段,整个行 业进行多轮洗牌,正在逐步回归理性。目前,互联网医疗领域形成了互联网 平台、信息化软件企业、科技公司共同参与的竞争格局,优质资源向头部企 业集中。 2020年伊始,受新冠疫情影响,互联网医疗的产品优势得以凸显。线上交 流与问诊能够避免面对面接触和集聚高危人群,同时有效分流线下医院的就 诊压力,帮助解决诸多防疫痛点问题,并满足交通管制下慢病患者和轻症患 者的居家治疗与用药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多个互 联网医疗平台纷纷推出抗“疫”专页,提供免费在线问诊、医药物资供应、 防疫知识科普、疫情进展公布等服务。短期内,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用户 访问量和在线问诊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根据公开报道,本次疫情期间平安好 医生平台的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 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截至2月10 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全国访问量超过1.2亿人次,累计提供了147.5万 余例咨询(截至2月29日)*。与此同时,互联网医院建设提速,跨区域线上 防护诊治体系快速搭建起来。2020年第一季度,国家卫健委的委属管医院互 联网诊疗数量同比增加了17倍*。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上线,超过50家医 疗机构入驻或接入*。此外,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东华软件等医疗信息化 软件公司也纷纷助力线下实体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开通在线问诊业务,搭 建远程会诊平台等。疫情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了流量大幅增长,而在疫情 结束后,如何做到对用户留存及商业变现将成为各大平台的关注重点。互联网医疗行业资本分析互联网医疗初创项目数量稳定增长,然二八效 应明显,资本渐趋理性,向头部项目集中 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初创项目数量增长平稳,热度不减,但长尾明显,资本 渐趋理性,向头部项目集中。根据鲸准数据库,截至2020年3月6日,共收录 2330个互联网医疗相关项目。其中,种子轮至A轮项目697个,A+轮至上市前 项目393个,有关概念上市公司71个。在成熟公司中,除了先天具有互联网基 因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之外,也有传统医疗健康公司正在进行互联网化转型,以 及跨界经营,头部企业大额融资频现。2、互联网医疗产业生态分析互联网医疗产业生态图谱互联网医疗产业生态包括医疗服务、医药流通、 医疗保险、健康管理和科技升级五大板块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成为“战疫”先锋,行业迎来重要发展 转折点。36氪研究院将互联网医疗生态划分为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疗保 险、健康管理和科技升级五大板块,立足于产业发展基本面,并结合当前新 冠疫情下的最新发展与应用趋势,对主要细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模式分析在线问诊和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的两种重 要应用模式,二者具有本质区别 围绕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可以从患者、医生和医院三方主体来理解互联网 医疗。互联网医疗在患者端的应用主要包括在线挂号、在线问诊、远程医疗 等模式;在医生端主要包括医生社交、专业知识等不同模式;在医院端则包 括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院等。 在线问诊和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应用 模式,且二者常易混淆。在线问诊主要为了满足消费级医疗需求,通常由互 联网公司创办,只提供在线轻问诊与健康咨询服务,不能开具处方;而互联 网医院则为实体医院的线上模式,一般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 拓展服务时间和空间,提供挂号问诊、远程医疗、预约诊疗、购买处方药等 服务,是严肃医疗的延伸,二者具有本质区别。“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分析互联网医院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医疗深化发展的 主要方向之一 互联网医院是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国家卫 健委2018年7月印发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必须 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线下支撑,互联网医院所能开展的科室设置和诊疗科目 不得超出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的科目范围。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慢性病和 常见病复诊,可以开具电子处方,但不能提供首诊。对于互联网医院的具体 规定与要求如下方图表整理所示: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19年11月,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共有294家, 仅2019年1-11月新成立数量就达到前五年总和,由此可见,互联网医院在 2019年进入加速建设期。互联网医院具有自建、共建和平台三种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建设升温 目前互联网医院主要有三种建设模式:自建模式、共建模式、平台模式*。医疗IT厂商和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医院的建设过程中的角色通常为技术提供 方和运营协助方。三种模式下的收入来源各有不同,在自建模式和平台模式 下,主导医院或政府卫健部门是医疗IT厂商的直接客户,医疗IT厂商承担互 联网医院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收取IT系统建设和维护费用。在共建模 式下,医院不再一次性支付系统建设费用,而是由互联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并参与后期运营,共享诊疗利润分成。 新冠疫情期间,各地互联网医院纷纷采用平台模式快速上线。例如,海南省 开通互联网医院新冠肺炎诊疗服务平台,整合海南省16家互联网医院提供在 线诊疗服务。江苏省卫健委开发“江苏健康通”APP,整合全省互联网医院 线上资源,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互联网+医药流通”发展模式分析一互联网医药集中应用于医药流通和药品零售环 节,含B2B、O2O、B2C和处方流转四种模式 随着互联网普及与发展,电子商务对传统医药商业带来冲击。上游生产型药 企的商业模式整体趋于稳定,变化不大,互联网对于医药领域的渗透和应用 主要集中在医药流通及药品零售端。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医药电商近六 年来在医药行业的渗透率逐渐提升,至2018年已接近10%,尽管如此,相 比于美国2015年网购药品33.3%的渗透率,仍有极大提升空间*。 我国自2006年开始实行医药电商准入制,在早期市场,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 需要申请不同资质证书进行药品交易。2017年国务院取消了医药电商A/B/C 证审批,由事中事后监管代替准入制。此后,医药电商主要演变为四种商业 模式:B2B、O2O、B2C、处方流转。 B2B模式:企业借助供应链金融服务打造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从医药厂商到 流通企业的无缝对接。B2B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控制渠道成本。代表企业如 京东医药药京采、药品终端网、药师帮、医药在线等。“互联网+医药流通”发展模式分析二 O2O模式:主要包括自营、第三方和外卖平台。O2O模式早期渠道建设投 入大,成功的关键在于渠道复用。因此,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电商巨头和 美团、饿了么等拥有成熟外卖配送渠道的企业在O2O赛道竞争中占据优势。 B2C模式:企业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在提供药品同时亦可提供健康咨询和 用药提醒等服务,典型代表为妙手医生。从药品销售结构来看,B2C业务药 品种类多样,西药类、其他类(保健品、化妆品、个护、计生用品及成人用 品等)、医疗器材类均占有一定比例,而B2B业务则87.1%集中在西药类。 处方流转模式:对于医疗IT企业来说,主要IT需求来自于该种模式。在处方 流转过程中,医疗IT厂商可提供配套服务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产品,从 而向药企、医院和供应链相关企业等收取IT建设和运维费用。“互联网+医疗保险”现状分析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医保和商保两大部分, “互联网+医保”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包含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两大重要组成部 分。其中,商业健康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就社会医疗保险来说,我国“互联网+医保”的商业模式尚处于早期探索阶 段,医保在线支付的发展速度主要取决于政策开放程度。2019年8月底国家 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 见》(医保发[2019]4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医保打通在线支付 奠定战略基础。继指导意见出台后,已有部分省市进行了互联网医疗费用进 医保的实践。例如,福建省将远程会诊30%收费标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 设定了价格上限;山东省和四川省也公布了初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互联 网+”医疗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互联网复诊、远程会诊等;浙江嘉兴、衢州、 桐乡、宁波等市与支付宝、阿里健康、微医等互联网企业合作,探索医保账 户的在线支付模式。 医疗IT厂商是互联网医保领域的主要玩家,主要商业模式是提供IT系统建设 和后续数据调取收费。以卫宁健康的“云险”业务为例,主要向医疗机构客 户提供预警提醒和运营分析服务产品,并参与国家医保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 目,承接基金运行与审计监管、多元支付方式管理监督和医保智能监控等系 统开发。“互联网+医疗保险”——商保分析“互联网+商保”市场潜力较大,拥有互联网 科技力量的公司将占据竞争优势 就“互联网+商业健康保险”来说,我国健康险渗透率较低,2017年仅为 9.1%,人均金额504.7元,相比于美国的3970元和台湾的3376元,仍有较 大空间*。从保险销售渠道来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渠道的发展及百万医 疗的爆红,网销渠道对健康险业务贡献逐年上升。受本次新冠疫情影响,居 民健康管理和疾病风险意识大幅提升,将加速推动健康险业务线上化进程。 从目前健康险线上业务的竞争格局来看,以数据和技术驱动,拥有互联网科 技力量的公司将占据竞争优势,行业多数公司也会集体跟进。1)在硬件科 技支撑方面,保险业务链路扩展及保险连接能力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之一。例如,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众安保险,建立自身科技中心,提早进行线 上布局,由科技部门直接转化为利润部门收入;平安保险则与第三方公司合 作布局线上业务。2)在业务平台构建与流量导入方式方面,大公司多为自 建生态模式,但在线上业务拓展初期,仍然与第三方社交、健康管理和支付 平台合作拓宽流量来源,中小公司则通过支付第三方渠道费用完成导流。 疫情爆发后,诸多保险公司利用保险科技完成核保、理赔、服务拓展等一系 列业务,强化风险控制,简化理赔手续,缩短理赔时间,并与医疗资源对接 联动。在互联网及科技支撑下,商业健康保险业从营销获客到承保、核保, 从定损查勘到理赔服务得到全链条重构。“互联网+健康管理”现状分析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互联网医疗在慢病管理领 域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诊疗保健的需求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 被动、应对性的就医诊疗,逐渐转向主动、常态性的预防保健。健康管理服 务的对象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 心,通过无病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治病防残三级预防并举,实现良性运转 循环。目前,互联网对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在线健康资讯查询, 通过医疗健康智能设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慢病管理,开展健康体检并通 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进行疾病预警与主动干预,以及基因检测等。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井喷式上升。究其原因,在于人们生活节奏加 快、饮食不加节制、运动量不足等,导致健康素质下降,进而引发三高等慢 性病,且有日渐年轻化趋势。 目前,互联网慢病管理领域玩家众多,服务模式种类多样,以糖尿病管理切 入服务的企业数量最多,其次切入企业较多的病种是高血压、心脏病、心脑 血管和肿瘤。现阶段,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企业缺少可持续盈利模式,商业 保险未介入,社保支付能力不足,患者自付意愿不强,支付方尚不明确。目 前主要盈利方式集中在电商交易、会员和咨询等服务费用方面,仍在初期探 索阶段。上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医药器械上市公司,在为慢病管理服务提供医 药器械的同时,也通过自建平台和对外投资的方式针对慢病管理服务进行布 局,力图打造软硬一体的健康闭环服务,在行业中占据一定竞争优势。“互联网+健康管理”市场需求分析互联网医疗在健康体检和基因检测等健康管理 领域应用加码 我国健康体检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中形成了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民营专 业体检机构为辅的竞争格局。公立医院体检部门市场份额占比约为70.8%, 民营专业体检机构约为7.7%。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诊前、诊中、 诊后的体检全流程中,以改善体检流程体验,拓展服务半径。对于民营连锁 体检机构来说,受益于自身大数据积累和价格优势,将迎来发展机会。而白 领阶层的企业员工福利体检因其较强的刚需属性和付费能力,成为民营体检 机构竞相争夺的重要市场。根据企业级员工福利解决方案提供商FAFULI的 统计数据,80%企业都会有一定的体检预算,平均员工客单价为680元*。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个人基因检测服务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 活。最早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的美国23andMe公司先后获得知名机构 多轮融资,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国内WeGene、360基因、基因 猫等初创公司也蜂拥而起。与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业务线丰富的基因公司 不同,初创公司通常瞄准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推广的2C业务,产品定价 大多在数百元的级别。随着消费级用户数量的逐步累积,基因检测大数据的 挖掘利用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科技升级“应用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等先进 科技应用推动互联网医疗迈入更高阶的发展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等先进科技在医疗健康领域 广泛应用,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效率,增强医疗创新动力, 为互联网医疗迈向更高阶的发展阶段提供动能。 大数据通过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传染病流行爆发趋势,能够有效避免 扩散感染,加强防控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此外,大数据也可以应用在电子 病历、实时健康告知、医疗影像诊断、医疗资源统筹调配等具体场景。 人工智能在提升疾病早期检测准确度、加强诊断效果、提高风险控制、降低 治疗费用、辅助病人自我健康管理、提升治疗效果、改变医院运营管理和诊 疗服务模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 言处理、传感技术和算法、智能机器人等分支方向的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将 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新药研发等领域带来更多价值。新技术的出现驱动 医疗服务由传统的“诊前、诊中、诊后”向两端延伸成为闭环,实现“以患 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重构。 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 经形成了实质性的医学应用,在前列腺、妇科、胃肠、癌症、心外科等外科 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渗透。手术机器人通过高分辨率3D立体视觉和直器械 自由度,可以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内提供高清晰立体视觉系统,能够提供更加 精密的操作,拓展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提高手术精准度。 精准医疗区别于主流的循证医学,而将个人基因、个性化生活环境与习惯差 异考虑在内,为患者提供定制化治疗解决方案。精准医疗的技术路径是通过 基因检测了解基因突变的靶点,而据此展开针对性治疗。作为一种关键性的 前端技术,近年来基因检测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热点。目前该领域核心检测 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玩家多参与消费型基因检测服务市场,该 领域内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从细分领域来看,无创产前检测发展相对成 熟,肿瘤检测市场未来增长空间较大。3、互联网医疗案例分析(略,详见报告原文)平安好医生发展情况分析阿里健康发展情况分析卫宁健康发展情况分析九州通发展情况分析4、互联网医疗行业前景展望互联网医疗政策趋势展望互联网医疗监管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助力行 业快速发展 受益于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与清晰,中国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互联网诊疗 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医疗的在线支付价格与医保支付政策相继出台,其他配套 的相关政策也在逐步放开。政策利好的密集释放有望成为互联网医疗产业发 展的助推器,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 从政策细分领域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互联网医院,我国出于监管规范 和风险控制考虑,尚未放开首诊,对新业态仍采取审慎态度。未来随着技术 进步和产业生态的日趋完善,政策限制有望逐步放开。从全球范围来看,美 国50个州都认可网上首诊制度,德国、荷兰等也对互联网首诊持开放态度。 对于未来我国互联网医院政策的松绑,我们保持乐观态度。 在医药市场,受政策导向与管控,医院药占比连年降低,处方每年保持稳定 外流。2018年我国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药占比分别降至40.9%和28.2%*。 未来互联网医疗医保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将加速处方外流过程,医药电商有 望从中受益。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上能力 不足的问题,中央多次会议强调从体制机制上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 系,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在此背景下,推动分级诊疗落地,加快 公共卫生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将成为疫情稳定后的发展主题。互联网医疗资本市场展望资金避险情绪提升,资本向头部项目聚集,市 场或掀起并购和战投浪潮 在技术与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互联网医疗赛道近年来炽手可热,历经多 轮资本狂欢与行业洗牌,市场逐渐回归理性。随着资产新规的落地,2019年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持续调整,基金募资困难加剧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融 资难度。在资金趋紧的大环境下,我国互联网医疗领域融资案例数和融资金 额呈现双降趋势,但单笔融资金额由2017年的5,333万元提高至2019年的 1.24亿元。透过数据可知,资金为规避投资失败风险,而重金布局发展较为 成熟的项目。 2019年互联网医疗领域并购交易金额持续上涨至162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 并购为该领域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将加速该行业的优胜劣汰。据36氪研究 院盘点,上市公司并购成为该领域主要的并购方式。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油价格暴跌30%,美股多次熔断,新冠肺炎疫情 席卷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剧,资金避险情绪提升。 在此背景下,投资人出手将愈发谨慎,更加关注公司的商业模式能否走通, 以及对现有流量的精细化运营能力。部分企业或因商业模式长期难以盈利, 而在当前面临现金流紧张、融资受阻等更多困难与挑战。 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为打破流量受限和资金不足的瓶颈,引入战略投 资方或通过并购整合来提升自身价值,将成为新的突破点。通过引入大企业 战略投资,互联网医疗公司可以拓宽线上流量入口,打通线下合作闭环,整 合上下游资源,扩大规模效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商业模式,探索新 的业务领域或收入增长点,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业务与规模扩张也成为头部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典型 发展路径。互联网医疗业务往往从单一生态节点或细分领域切入,逐步扩张 到更多链条,天然存在并购整合需求。以美国头部对标公司Teladoc为例, 该公司自2016年以来开启纵向并购之路,先后收购了员工健康福利工具 HealthiestYou、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平台Best Doctors等,以扩张业务版图 与服务半径。国内医药电商龙头阿里健康,自成立以来通过投资并购来实现 “资本+业务”的高效协同,获取经营牌照,强化线下医药零售布局。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展望深耕产业链,打破流动壁垒,构建“医+药+ 险”综合生态闭环,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传统医疗生态以医院为中心,医院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医生、患者、药 械、保险和其他服务均围绕医院展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资金、信息、物料 只能通过处于核心地位的医院与各分支节点来流动。这就导致了核心节点负 荷极重,通道利用率不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低下。 而互联网医疗最大的改变,就是打破现有资源流动壁垒,搭建直接自由流动 的去中心化生态。在这个新生态中,各主体地位更加均衡并互相依赖。但由 于本身产业链复杂,各方利益盘根错节,且医疗兼具社会属性,与民生密切 相关,整个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盘活难度较大,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公司只 研发了一个网络工具,以单点切入,并未构建起行之有效且发展均衡的“医 +药+险”生态闭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医疗的流动性问题,这也是目 前互联网医疗难以盈利的原因所在。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打破要素间 流动壁垒,深耕产业链,构建综合产业生态闭环,探索多商业模式变现,将 成为企业发展共识。目前,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公司 正在以此模式作出有益尝试,拓展业务边界。研究院认为,能够率先盘活线 上线下资源,打通“医+药+险”金三角的公司,将在未来拥有更多话语权。……(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36氪研究院)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TechWeb】11月5日,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介绍腾讯AI+医疗领域研究已从影像筛查进入病理分析阶段。病理AI技术的突破,代表着腾讯全栈式AI+医疗解决方案取得重要进展。腾讯AI+医疗病理分析融入AI及AR技能的智能显微镜,可根据医生的语音指令,自动识别、检测、定量计算和生成报告,并将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到目镜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度。网大为是在腾讯举办的WE大会上透露上述AI+医疗领域研究新进展的。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腾讯WE大会是腾讯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学大会,始于2013年,今年是第6年度。腾讯希望借助WE大会连接最具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和前沿思想,激发人们创造创新,探索改变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今年的WE大会汇集了7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为大家分享了从天文、物理到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网大为在WE大会介绍了腾讯“救命的AI”的多项进展和成果。据悉,2017年8月推出的腾讯首款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目前已构筑起两项核心能力: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实现食管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乳腺癌等疾病的早筛;以及利用AI辅诊引擎,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预测诊断。截至2018年7月,腾讯觅影已累计辅助医生阅读医学影像超1亿张,服务超百万患者,提示高风险病变15万例。同时网大为也宣布腾讯AI+医疗领域研究已从影像筛查进入病理分析阶段。融入AI及AR技能的智能显微镜,可根据医生的语音指令,自动识别、检测、定量计算和生成报告,并将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到目镜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度。病理AI技术的突破,代表着腾讯全栈式AI+医疗解决方案取得重要进展。此外腾讯与天坛医院展开合作,借助AI技术,开发出能早期快速判别 “脑卒中”脑出血病因的辅诊算法与系统,有效降低医生的漏诊和误诊率,这套系统未来将在基层医院使用,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改变。腾讯医疗AI实验室推出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智能评估系统,在患者不穿戴任何传感器的情况下,仅通过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拍摄,就能完成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日常评估,全程只需3分钟,诊断速度相比传统评估方式提升10倍。据了解,由腾讯联合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创立的“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也在WE大会上正式宣布将2019年奖项命题为“脑科学”,特别是颠覆性地改变人们对大脑的认识、并将此转化为现实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包括大脑与行为的关系、技术突破、预防和治疗大脑疾病的新颖技术等。大奖正式开放申请,获奖者名单将在明年11月公布。第一名获奖者将获得3万美元奖金,第二、三名获奖者将获得1万美元奖金。全球影响力大奖2019年奖项重点关注脑科学脑科学被称为“人类科学最后的前沿”。今年WE大会的演讲科学家之一,中国脑计划领军人物、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表示,未来人工智能要进一步发展的话,就需从脑科学得到启发,包括机器学习的过程,怎么从脑启发的这个概念来设计新的计算模式,新的类似人脑的神经元结构的器件、芯片,甚至是机器人。除此之外,在今年WE大会上,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丽莎·兰道尔、欧洲航天局(ESA)科学与探索高级顾问马克·麦考林、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覃重军、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研究所所长乔尔·杜德利也分别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需求持续爆发,受政策利好影响,核心技术公司与资本市场实现更好对接,企业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落地应用进程加快,医疗健康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落地应用方向。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传统医疗巨头、传统企业纷纷布局医疗人工智能。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人工智能医疗的主要发展驱动力。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创新技术,改变了医疗领域的供给端,对传统医疗机构运作方式带来变革,为现有医疗工作带来流程改进与效率提升,从而催生巨大增量市场。2018年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CAGR超过40%,随着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新药研发和健康管理是人工智能医疗的主要应用方向。医疗影像是我国AI医疗领域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目前市场竞争格局未定,高质量数据获取与标注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手术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领域比较活跃的应用,临床决策系统的进入壁垒较高。人工智能以算法和算力优势,应用于新药研发各环节,解决新药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和费用高的问题。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广泛,包括风险识别、虚拟护士、移动医疗、健康干预等多个场景。本报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目前AI医疗市场现状如何,有怎样的发展趋势?AI与医疗领域结合将带来哪些颠覆性价值?AI医疗的发展驱动力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否可持续?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传统医疗巨头等如何布局AI医疗?AI医疗有哪些主要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未来AI医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AI医疗领域有哪些头部公司值得关注?注:本报告PDF版本可点击链接下载,提取码:tg3b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是36氪子品牌,专注于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兴行业与企业,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讨论。
“医疗保健是本地的,而健康研究是全球的。”5月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arry R. Bloom教授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联盟(GACC)举办的首场研讨会上提出这一观点,得到钟南山院士等嘉宾的赞同。Barry R. Bloom教授Barry R. Bloom说,人们在当地的医院接受治疗,但医疗研究绝对是全球性的。“到今年年底,可能每个国家都会有新冠肺炎病例”。他希望每个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分享经验,建立且保持信息交流,传递知识和数据。他指出,全球会因国家间的竞争而变得更加极化,例如美国、亚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竞争。这种竞争可能会有一些价值,但不是对全球健康而言。他担忧,除非医疗健康社区和其他很多学术社区分享努力和承诺来一起合作,否则科学将出现分裂,这种情况的发生对防治疫情不会有帮助。这场研讨会的主题是“抗疫无国界——抗击COVID-19一线经验与战略的多边分享”,中国国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Barry R. Bloom,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Sten H. Vermund,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以及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Tisch医院内科部主任Brian P. Bosworth参与了在线分享。Barry R. Bloom在分享中描述了他所预见的新冠疫情新世界。“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人们可能会持续担心被感染,例如新冠肺炎是否可能卷土重来?或者变成一种季节性的疾病?是否会出现新冠病毒新毒株等等。”他认为,公众对健康安全和感染疾病的这些担忧可能会持续数年。他提到,这次疫情可能强化已经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例如个人隐私在社交媒体中被误用、人们开始思考哪些信息可以信任。“其中一个最值得相信信源的是科学,但是总有人不支持、不相信科学,这些人可能对科学的努力造成损害。”最后,封锁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很多工作被改变了。很多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工人患病,影响了工厂继续生产的能力。“工厂可能会使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从而威胁美国和其他国家工人的就业。”Barry R. Bloom认为,在发生这些改变的同时,人们也将会习惯一个新的世界。例如餐厅可能会重新开放,但是人们需要将餐桌分开放置、学校也可能会把椅子分开放以实现社交距离。“社交距离措施很难实现、成本很高、在政治上也变得很不受欢迎”,适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逐步释放。他还指出,目前的新冠检测完全不够,需要大量的努力去研发更快的检测方法,例如研发出能够在15分钟之内出检测结果的方法,使用更为方便、价格上更加便宜。(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中国日报7月13日电(记者 王晓东)7月11日,中国工程院《“健康中国”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智慧医疗战略项目”)启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智慧医疗战略项目”为中国工程院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设立的重大咨询项目。该项目由董家鸿院士牵头,集结了工程院和科学院7大学部、26位院士通力协作,围绕“健康中国”行动的核心目标、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发展为着力点,将深入调研分析国内外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全面梳理大健康生态发展需求、机遇和挑战,研拟“健康中国”智慧医疗生态体系规划,绘制我国智慧医疗的未来十年发展蓝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健康医疗是21世纪第一大产业,需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大力凝聚社会资源,重视交融人才培养,提升产业发展积极性,革新中国的医疗业态。中国工程院支持开展智慧医疗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研究,期望本项目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前瞻的建议。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表示,医工结合是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代科技与健康医疗的深度融合将助力“健康中国”行动走向智慧化。陆建华院士表示,针对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等现状,需要通过智慧医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助力提高基层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快捷性,促进全民健康医疗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进一步推动智能技术与医疗的融合创新应用。董家鸿指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尤其进入后疫情时代,智慧医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造成一定程度上行业乱象,应该理性思考智慧医疗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策略。“医疗的本质是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健康医疗服务,我们应该以人文之心为源,以治病救人为本,以智慧技术解决医疗服务的痛点,来构建全局最优化的健康照护体系”。通过“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的协同创新,实现覆盖“全人群、全生涯、全维度”系统优化和全域健康照护,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经济的价值医疗。参会的22位院士及数十位专家分别针对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传染病应急防控、健康医疗大数据、健康管理、医联体、医师培训、健康科技创新智慧服务提出前瞻性建议。“智慧医疗战略项目”于今年1月启动筹备,前期已确立了海内外调研范围,涵盖国外10余个国家24所医院、大学和企业,以及国内118家医疗和政府机构。董家鸿介绍,项目预计于年底结题,届时将定义智慧医疗的概念内涵、发展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规范、标准和法制,绘制智慧医疗生态体系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来源:中国日报网
聚焦“人”的历史: 疾病医疗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作者:余新忠《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7日 14版)万历黑漆描金龙药柜。资料图片扁鹊医病画像石。资料图片谈及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人们总希望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找寻各种对现实有所借鉴和启益的内容。不过,我们需要明了这种历史的借鉴和启迪很大程度上并非具体对策或者行动方案,因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几乎无所不包,指望相对笼统的相关研究能给现实中建立在专业之学基础上的工作对策提供直接指导,有时难免不切实际。事实上,历史学自有其特点与优势,一方面,历史学具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认知特点,相对其他专门之学,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贯通的思维,有利于我们更宏观而历史地定位和认识自己关注和探究的对象;另一方面,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探究的是历史上人的经验和故事,相对更容易从人的行为和情感出发来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赋予古往今来的事物以有利于激活和联通人们心灵的人文性。从历史的梳理和讨论中,我们可以通过拓展视野、转换立场,以及发现丰富多元的信息、人类智慧复杂的表达和人类核心价值的共通性来启迪思维,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省思现实的存在和前进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让人们从以往人类的经验中获得启迪和慰藉。对于疾病医疗史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更为突出。结合在这次疫情中的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从疫病的应对反思角度来说,疾病医疗史的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现其现实意义:首先,呈现历史上人们应对疫病的经验和举措,一定程度上可以给疫情中人们的心理带来一些慰藉,部分消解人们的紧张和恐慌情绪;其次,引入历史视野和维度,可以让我们更好认识和思考人与疾疫的关系,多一些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再次,要让疾疫等灾难某种程度上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动力,必须借助于人类的理性省思和批评精神,而若缺乏历史意识和历史资源,这样的省思和批评可能就难以有效展开;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必然会形成一种或多种叙事,而这些叙事又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历史的演进,历史学者专业而理性的参与,应该可以让这一叙事更加全面而符合实际,从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显而易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疾病医疗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得到了直接体现,事实上,疾病医疗史的研究并非只是关注疫病本身,故而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无疑并不仅限上述这些直接体现出来的方面,还可以从更为深远的角度加以思考。疾病医疗史研究,就是对历史上疾病与医疗的探究,在近代学术体系中,这一研究基本涵盖在“医学史”的名目中。早期的医学史研究,无论中外,基本都是在医学的门类下由医学界专业人士承担。进入20世纪后,随着疾病和医学的社会文化属性日渐受到医学界人士的关注,以及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学本身的转变,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介入这一领域,出现了医学社会史、医学文化史等研究方向,同时也出现了“内外史”(所谓“内史”主要是指由医学专业出身者承担,侧重医疗技术演变的医学史,“外史”则为由人文社科专业出身者从事,较多关注与疾病医疗相关的社会文化变迁的“医疗史”)之别。而到20世纪末,随着疾病医疗的相关社会问题日渐凸显,又出现了在跨学科视野下,努力融通“内外史”藩篱,汇合多学科力量,多视角地共同探究历史上疾病医疗问题的趋向。本文将这一研究名之为疾病医疗史,而非“医学史”或“医疗社会文化史”等,也是希望能从跨学科的视野、多元的理念和立场来理解和把握这一研究。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除了上述在应对疫情时为现实提供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外,至少还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世人更全面而系统地理解疾病和医学的社会文化属性,从而推动当下的医学人文教育。目前,无论是在日常的认识还是学术层面,人们都会很自然地将医学(疾病学)归入科学的范畴,这自有其合理性。毫无疑问,医学(疾病学)是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医学(疾病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是单纯的科学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医学伦理学家埃德蒙·佩莱格利诺(Edmund D. Pellegrino)曾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当代诸多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也一再显示,疾病并不只是科学可以测量的生理病变,同时也是病人的体验、科学话语、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等共同参与的文化建构,医学更不只是一门科学的技艺,同时也是拯救灵魂与身体的保健服务,以及市场体系中的公共产品。若仅仅关注疾病(Disease),而对病痛(Illness)视之漠然,那就并不能真正消弭人类的苦痛(参阅拜伦·古德:《医学、理性与经验:一个人类学者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凯博文:《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这些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可的论述表明,无论是医学还是疾病,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属性。而疾病医疗史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而真切地认识这一点,是十分有益而必要的。因为从历史的维度出发,我们很容易发现,疾病本身就是历史的,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同样的生理“病变”在不同的身体和疾病认知体系与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就会有不同的疾病分类和定义,而这些分类和定义又会影响人们的疾病认知和应对。现实中,不同民族中的一些疾病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社会文化因素参与建构而成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且具有真切疾病体现的“上火”等。而有些疾病随时代观念的变化,变得不再是疾病。当然,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过去对疾病缺乏科学认知造成的,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对疾病的认识就会变得客观而科学,所以疾病和医学的社会文化属性就会日渐褪去。事实上,无论科学和技术发展到哪一步,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必将始终存在,而我们对身体和生命的认知和相关知识应该也没有尽头。不仅如此,深入细致的医疗史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去发现和理解现代医学的社会文化因素。尽管现代微观层面的医学研究,可能更多展现的是专业而严谨理性的科学,但当我们细致地梳理近代以来医疗卫生史,就会发现现代医学发展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并不只是人类最重要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威胁,可能就因此更能真切体会到医学和卫生的社会文化性。不仅如此,医学作为具有强烈实践性的学科,其实践目标具有明显的历史道德感和伦理性,从历史的梳理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当代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绝非仅用当下的经济关系和科学理性能够解释。诚如医史学家查尔斯·罗森博格(Charlese E. Rosenberg)通过医学史研究所感受到的:“医学不是生物学,虽然它应用实验室的发现并由于这些发现的效力而合法化。它也不仅仅是市场行动者,虽然它有时确实是这样。医学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道德史以及身份认同感。”(罗森博格著:《当代医学的困境》,张大庆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这样的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更系统地来认知疾病医疗的社会文化属性,从而为现实中更好看待和处理医学和医疗问题提供助益,比如加强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史和医学人文教育,不能将其看成一种锦上添花的点缀,而应当作为认识和理解医学的必需。其次,有助于从认识论的高度改善现实中的医患关系。近一两百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医学与医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这些发展整体上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质医疗保健。然而,吊诡的是,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既在享受现代医疗嘉惠的同时,又对其抱有不满。面对这一悖论,一些研究者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指出,从过去到现在,医学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获取了巨大的霸权,医疗中日渐凸显的技术主义与非人格化倾向,使得病人的声音在现代医学中逐渐消失(朱申著,曾凡慈译:《论医学宇宙观中病人的消失,1770—1870》,载吴嘉苓、傅大为、雷祥麟编:《科技渴望社会》,群学出版社2004年)。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医患关系的紧张某种程度上是由现代医学模式本身造成的,将病人视为了功能异常的机体而非具有病患体验的“人”。这自然就有必要对现代医学模式展开省思,美国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曾就此指出:“当疾痛取代疾病成为我们主要的兴趣时,我们就会以一个现在尚不流行的方向,重新思考医学。”(凯博文:《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这样的反思,自然就会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历史,去观察思考传统时代的医疗和医患关系。比如传统社会拥有“药医不死病”这样和时代医疗水准大体协调的生命观,自然会让人们对疗效相对宽容。同时当时人们普遍依照人情来择医,医患互动中带有浓厚的人情色彩,从而对双方的关系起到了润滑作用。这些对于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和对医疗效果的过高期待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医患之间的关系绝不像一般的商业行为,主要是物质和利益的流动,至少同样重要的还有情感的互动(余新忠:《明清医患互动中的人文关怀》,《人民论坛》2019年第36期)。尽管这类问题的解决必定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但立足历史展开的探讨可从基本认识的角度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启示。再次,有助于为提升现代公民素质提供有意义的思想文化资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降,随着历史学社会科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普罗大众及其日常生活在历史研究中日渐受到关注,在文化转向和语言转向的思潮中,日常生活史、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等一系列新的史学思潮不断涌现,这些研究的诉求虽然各有不同,但根本上可以视为对以往历史学过度社会科学化取向的一种纠正,希望将具象的“人”引回到历史学的大厦中。史学界的疾病医疗史研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兴起的。作为探究疾病医疗这一直接关乎人的生命与健康主题的研究,疾病医疗史研究无疑更利于践行上述学术诉求,也更容易让我们在历史中发现“人”。正因如此,笔者近年来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提出了构建生命史学体系的主张。“生命史学”的核心是要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意识,让其回到人间,聚焦健康。也就是说,我们探究的是历史上有血有肉、有理有情的生命,不仅要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物质、制度和环境等外在因素,同时更要关注个人与群体的生命认知、体验与表达。虽然生命史学探究的范畴并不仅仅限于医疗史,但直接关注健康并聚焦于健康的医疗史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余新忠:《生命史学:医疗史研究的趋向》,《人民日报》2015年6月3日,第16版)。其核心在于,藉由疾病医疗史这一新兴前沿研究的深入开展,不断引入新理念,实践新方法,探究新问题,展现新气象,在历史研究中通过对生命的关注和呈现来彰显历史研究的意义。(作者:余新忠,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谈及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人们总希望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找寻各种对现实有所借鉴和启益的内容。不过,我们需要明了这种历史的借鉴和启迪很大程度上并非具体对策或者行动方案,因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几乎无所不包,指望相对笼统的相关研究能给现实中建立在专业之学基础上的工作对策提供直接指导,有时难免不切实际。事实上,历史学自有其特点与优势,一方面,历史学具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认知特点,相对其他专门之学,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贯通的思维,有利于我们更宏观而历史地定位和认识自己关注和探究的对象;另一方面,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探究的是历史上人的经验和故事,相对更容易从人的行为和情感出发来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赋予古往今来的事物以有利于激活和联通人们心灵的人文性。从历史的梳理和讨论中,我们可以通过拓展视野、转换立场,以及发现丰富多元的信息、人类智慧复杂的表达和人类核心价值的共通性来启迪思维,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省思现实的存在和前进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让人们从以往人类的经验中获得启迪和慰藉。对于疾病医疗史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更为突出。结合在这次疫情中的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从疫病的应对反思角度来说,疾病医疗史的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现其现实意义:首先,呈现历史上人们应对疫病的经验和举措,一定程度上可以给疫情中人们的心理带来一些慰藉,部分消解人们的紧张和恐慌情绪;其次,引入历史视野和维度,可以让我们更好认识和思考人与疾疫的关系,多一些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再次,要让疾疫等灾难某种程度上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动力,必须借助于人类的理性省思和批评精神,而若缺乏历史意识和历史资源,这样的省思和批评可能就难以有效展开;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必然会形成一种或多种叙事,而这些叙事又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历史的演进,历史学者专业而理性的参与,应该可以让这一叙事更加全面而符合实际,从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显而易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疾病医疗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得到了直接体现,事实上,疾病医疗史的研究并非只是关注疫病本身,故而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无疑并不仅限上述这些直接体现出来的方面,还可以从更为深远的角度加以思考。疾病医疗史研究,就是对历史上疾病与医疗的探究,在近代学术体系中,这一研究基本涵盖在“医学史”的名目中。早期的医学史研究,无论中外,基本都是在医学的门类下由医学界专业人士承担。进入20世纪后,随着疾病和医学的社会文化属性日渐受到医学界人士的关注,以及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学本身的转变,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介入这一领域,出现了医学社会史、医学文化史等研究方向,同时也出现了“内外史”(所谓“内史”主要是指由医学专业出身者承担,侧重医疗技术演变的医学史,“外史”则为由人文社科专业出身者从事,较多关注与疾病医疗相关的社会文化变迁的“医疗史”)之别。而到20世纪末,随着疾病医疗的相关社会问题日渐凸显,又出现了在跨学科视野下,努力融通“内外史”藩篱,汇合多学科力量,多视角地共同探究历史上疾病医疗问题的趋向。本文将这一研究名之为疾病医疗史,而非“医学史”或“医疗社会文化史”等,也是希望能从跨学科的视野、多元的理念和立场来理解和把握这一研究。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除了上述在应对疫情时为现实提供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外,至少还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世人更全面而系统地理解疾病和医学的社会文化属性,从而推动当下的医学人文教育。目前,无论是在日常的认识还是学术层面,人们都会很自然地将医学(疾病学)归入科学的范畴,这自有其合理性。毫无疑问,医学(疾病学)是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医学(疾病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是单纯的科学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医学伦理学家埃德蒙·佩莱格利诺(Edmund D. Pellegrino)曾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当代诸多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也一再显示,疾病并不只是科学可以测量的生理病变,同时也是病人的体验、科学话语、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等共同参与的文化建构,医学更不只是一门科学的技艺,同时也是拯救灵魂与身体的保健服务,以及市场体系中的公共产品。若仅仅关注疾病(Disease),而对病痛(Illness)视之漠然,那就并不能真正消弭人类的苦痛(参阅拜伦·古德:《医学、理性与经验:一个人类学者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凯博文:《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这些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可的论述表明,无论是医学还是疾病,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属性。而疾病医疗史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而真切地认识这一点,是十分有益而必要的。因为从历史的维度出发,我们很容易发现,疾病本身就是历史的,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同样的生理“病变”在不同的身体和疾病认知体系与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就会有不同的疾病分类和定义,而这些分类和定义又会影响人们的疾病认知和应对。现实中,不同民族中的一些疾病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社会文化因素参与建构而成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且具有真切疾病体现的“上火”等。而有些疾病随时代观念的变化,变得不再是疾病。当然,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过去对疾病缺乏科学认知造成的,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对疾病的认识就会变得客观而科学,所以疾病和医学的社会文化属性就会日渐褪去。事实上,无论科学和技术发展到哪一步,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必将始终存在,而我们对身体和生命的认知和相关知识应该也没有尽头。不仅如此,深入细致的医疗史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去发现和理解现代医学的社会文化因素。尽管现代微观层面的医学研究,可能更多展现的是专业而严谨理性的科学,但当我们细致地梳理近代以来医疗卫生史,就会发现现代医学发展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并不只是人类最重要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威胁,可能就因此更能真切体会到医学和卫生的社会文化性。不仅如此,医学作为具有强烈实践性的学科,其实践目标具有明显的历史道德感和伦理性,从历史的梳理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当代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绝非仅用当下的经济关系和科学理性能够解释。诚如医史学家查尔斯·罗森博格(Charlese E. Rosenberg)通过医学史研究所感受到的:“医学不是生物学,虽然它应用实验室的发现并由于这些发现的效力而合法化。它也不仅仅是市场行动者,虽然它有时确实是这样。医学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道德史以及身份认同感。”(罗森博格著:《当代医学的困境》,张大庆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这样的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更系统地来认知疾病医疗的社会文化属性,从而为现实中更好看待和处理医学和医疗问题提供助益,比如加强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史和医学人文教育,不能将其看成一种锦上添花的点缀,而应当作为认识和理解医学的必需。其次,有助于从认识论的高度改善现实中的医患关系。近一两百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医学与医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这些发展整体上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质医疗保健。然而,吊诡的是,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既在享受现代医疗嘉惠的同时,又对其抱有不满。面对这一悖论,一些研究者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指出,从过去到现在,医学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获取了巨大的霸权,医疗中日渐凸显的技术主义与非人格化倾向,使得病人的声音在现代医学中逐渐消失(朱申著,曾凡慈译:《论医学宇宙观中病人的消失,1770—1870》,载吴嘉苓、傅大为、雷祥麟编:《科技渴望社会》,群学出版社2004年)。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医患关系的紧张某种程度上是由现代医学模式本身造成的,将病人视为了功能异常的机体而非具有病患体验的“人”。这自然就有必要对现代医学模式展开省思,美国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曾就此指出:“当疾痛取代疾病成为我们主要的兴趣时,我们就会以一个现在尚不流行的方向,重新思考医学。”(凯博文:《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这样的反思,自然就会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历史,去观察思考传统时代的医疗和医患关系。比如传统社会拥有“药医不死病”这样和时代医疗水准大体协调的生命观,自然会让人们对疗效相对宽容。同时当时人们普遍依照人情来择医,医患互动中带有浓厚的人情色彩,从而对双方的关系起到了润滑作用。这些对于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和对医疗效果的过高期待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医患之间的关系绝不像一般的商业行为,主要是物质和利益的流动,至少同样重要的还有情感的互动(余新忠:《明清医患互动中的人文关怀》,《人民论坛》2019年第36期)。尽管这类问题的解决必定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但立足历史展开的探讨可从基本认识的角度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启示。再次,有助于为提升现代公民素质提供有意义的思想文化资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降,随着历史学社会科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普罗大众及其日常生活在历史研究中日渐受到关注,在文化转向和语言转向的思潮中,日常生活史、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等一系列新的史学思潮不断涌现,这些研究的诉求虽然各有不同,但根本上可以视为对以往历史学过度社会科学化取向的一种纠正,希望将具象的“人”引回到历史学的大厦中。史学界的疾病医疗史研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兴起的。作为探究疾病医疗这一直接关乎人的生命与健康主题的研究,疾病医疗史研究无疑更利于践行上述学术诉求,也更容易让我们在历史中发现“人”。正因如此,笔者近年来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提出了构建生命史学体系的主张。“生命史学”的核心是要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意识,让其回到人间,聚焦健康。也就是说,我们探究的是历史上有血有肉、有理有情的生命,不仅要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物质、制度和环境等外在因素,同时更要关注个人与群体的生命认知、体验与表达。虽然生命史学探究的范畴并不仅仅限于医疗史,但直接关注健康并聚焦于健康的医疗史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余新忠:《生命史学:医疗史研究的趋向》,《人民日报》2015年6月3日,第16版)。其核心在于,藉由疾病医疗史这一新兴前沿研究的深入开展,不断引入新理念,实践新方法,探究新问题,展现新气象,在历史研究中通过对生命的关注和呈现来彰显历史研究的意义。(作者:余新忠,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7日 14版)精彩推荐: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全方位推进生态语言学研究人格权独立成编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