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6氪研究|“AI+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时有所用

36氪研究|“AI+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需求持续爆发,受政策利好影响,核心技术公司与资本市场实现更好对接,企业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落地应用进程加快,医疗健康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落地应用方向。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传统医疗巨头、传统企业纷纷布局医疗人工智能。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人工智能医疗的主要发展驱动力。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创新技术,改变了医疗领域的供给端,对传统医疗机构运作方式带来变革,为现有医疗工作带来流程改进与效率提升,从而催生巨大增量市场。2018年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CAGR超过40%,随着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新药研发和健康管理是人工智能医疗的主要应用方向。医疗影像是我国AI医疗领域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目前市场竞争格局未定,高质量数据获取与标注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手术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领域比较活跃的应用,临床决策系统的进入壁垒较高。人工智能以算法和算力优势,应用于新药研发各环节,解决新药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和费用高的问题。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广泛,包括风险识别、虚拟护士、移动医疗、健康干预等多个场景。本报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目前AI医疗市场现状如何,有怎样的发展趋势?AI与医疗领域结合将带来哪些颠覆性价值?AI医疗的发展驱动力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否可持续?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传统医疗巨头等如何布局AI医疗?AI医疗有哪些主要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未来AI医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AI医疗领域有哪些头部公司值得关注?注:本报告PDF版本可点击链接下载,提取码:tg3b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是36氪子品牌,专注于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兴行业与企业,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讨论。

黑房子

2018年度中国医药研发公司20强排行榜

中商情报网讯:近日,由全国工商联支持,全国工商联业商会主办,济南市工商联、济南市卫健委、北京泉练汇商医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承办,山东省医药商会协办的“2018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发布会暨第十一届中国(济南)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香格里拉大齐鲁厅成功举办,吸引了医药行业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会上发布了“2018年度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国医药行业成长50强、中国医药商业百强、中国连药店百强、中国医药研发20强”等系列榜单。据“2018年度中国医药研发公司20强”榜单显示:南京华威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汉康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上榜。以下是2018年度中国医药研发公司20强详细排名情况:资料来源: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礼仪

2020年上半年度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研究报告

2020年上半年度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5.9亿人;市场规模为87.5亿元,疫情的出现,让移动医疗市场“流量井喷”,线上问诊成为防疫期间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主要方式。用户从移动端获取医疗服务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国内就医状况依旧艰难,医患关系紧张,就医难的问题依旧是社会发展的矛盾。移动医疗APP的出现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医难问题,用户能在线就医,解决一定的疾病问题,未来市场将持续增长。2020上半年度移动医疗用户市场结构,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占比最高,占比为46.8%;健康管理占比36.4%;医药服务占比6.0%。2020年上半年度移动医疗用户渗透率方面,在线医疗占比最高,占比为85.9%,疫情期间线上问诊成为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主要方式,健康管理占比70.4%。平安好医生月活跃用户数为1617.4万人;月活用户数以绝对的优势排行第一;好大夫在线月活跃用户数为298.6万人;微脉月活跃用户数为236.7万人。

短片版

医药公司研发哪家强?这些公司去年拿十几亿搞研发

来源:数据宝医药公司研发投入哪家强?刚刚过去的一周,医药行业有两个标志性事件。4月25日,著名数据分析公司 GlobalData发布了最新的全球上市制药公司25强排名,恒瑞医药挤掉日本武田制药进入25强。中国终于有制药企业再次进入全球强者之列。4月28日,复星医药宣布我国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上市。最近10年,中国医药行业的研发高投入使得一批头部公司进入收获期。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即使顺利,一个创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批需要8至10年的时间,今天愿意大投入,预示着未来有可能获得大收益。22家公司研发投入超2亿元且占收入比重在6%以上数据宝对205家已公布2018年研发投入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发现,有11家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另有11家研发投入在2亿元至5亿元之间,有44家研发投入在1亿元至2亿元之间。按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来看,有27家超过10%,11家超过15%,3家超过20%,1家超过40%。从2018年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的公司来看,大多数公司最近3年研发投入是逐年增长的,有的是成倍增长。以研发投入2亿元、占收入比重6%以上两个标准来看,满足条件的有22家公司;如果再将研发投入条件放宽至1.3亿元,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6%以上的公司还可增加11家,即总共有33家。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研发投入超25亿元1恒瑞医药2018年,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由2017年的17.59亿元增长到26.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33%,绝对金额达到了新高度。根据恒瑞医药2018年年报,公司有9个创新药或仿制药已经申报生产,正在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其中,卡瑞利珠单抗有望于成为国内第三家获批的PD-1厂商。还有4个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来源:恒瑞医药2018年年度报告除了上述品种外,1月4日,注射用替莫唑胺通过一致性评价。1月12日,碘克沙醇注射液在德国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碘克沙醇注射液是 X-线对比剂,2017 年,全球销售额约为4.89亿美元, 欧洲销售额约为1.35亿美元,中国销售额约为1.73亿美元。4月10日,PD-1抗体SHR-1210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获得FDA同意开展三期临床试验。4月13日,SHR0302片获准在波兰开展临床试验,SHR0302是一种小分子JAK1激酶选择性抑制剂,拟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治疗。目前有同类产品托法替尼于美国获批上市销售,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2018年度托法替尼全球销售额约为21.27亿美元。2014年开始,恒瑞医药的创新药研发进入加速期,目前则进入收获期。2018年,公司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8.03亿元,同比增长22.60%;2019年一季度,扣非后净利润11.55亿元,同增27.76%。长江证券在研报在认为,预计创新药将成为持续拉动恒瑞医药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随着阿帕替尼、19K、吡咯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瑞马唑仑、 恒格列净(2020E)等多个重磅产品的陆续上市、报批,到 2021 年,恒瑞医药创新药业务有望实现超 100 亿元营收。2复星医药4月28日,复星医药宣布我国首个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商品名:汉利康)上市。上市仪式上,复宏汉霖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援引数据说,到2022年,中国利妥昔单抗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60亿元人民币,2030年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他还透露,复宏汉霖拥有丰富及全面的单抗研发生产管线,管线中包括10个生物类似药、20多个生物创新药,以及多个联合治疗方案。2月,复星医药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报产受理并进入优先审评,4月25日,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报产受理,中投证券预计这两个品种均有望在2019-2020年获批上市。生物类似药中,复星医药还有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重组抗TNFα全人单克隆、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等3个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生物创新药中,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单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重组抗EGFR人源化单克隆单抗进入临床二期试验。化药中,有8个进入临床一期或获批临床试验:来源:复星医药2018年年度报告4家药企研发投入超10亿元1迈瑞医疗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2018年研发投入也达到了14.2亿元,占收入的10.33%。公司在2018年报中披露,目前有66个项目在国家药监局技术审评中,其中,用于评价成人患者心肺复苏效果的病人监护仪为创新医疗器械;还有4个项目在FDA技术审评中。在国内市场,迈瑞医疗培育了400-500家核心经销商并签订排他性协议,产品已覆盖约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在海外,公司也与美国五大集体采购组织MPG、MedAssets等建立合作,项目覆盖北美近万家医疗机构。2天士力天士力从中药企业向创新药转型的速度在加快,2018年研发投入12.02亿元,占收入 6.68%,投入金额同比翻番,更是2016年的3倍。目前,公司有77款在研产品,涵盖心脑血管、消化代谢、抗肿瘤三大治疗领域优势,其中,22款1类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2018年,复方丹参滴丸糖网适应症、止动颗粒申报生产;普佑克缺血性脑卒中适应症0-4.5小时和4.5-6小时两个治疗时间窗均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苏苏小儿止咳颗粒等5个中药独家品种、T601(重组溶瘤痘苗病毒注射液)、PARP抑制剂与PXT3003等4个化学药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2018年,天士力实现营业收入179.9亿元,同比增长11.78%;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增长2.13%。2019年一季度,天士力实现营收45.71亿元,同增15.66%;实现扣非净利3.96亿元,同增10.28%,业绩成色较2018年明显变好。3科伦药业科伦药业是由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最坚决,也是速度最快的公司。2012年,科伦药业启动创新转型,围绕全球和中国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疾病新靶点和新技术进展,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490余项药物的研究,其中,392项国内仿制药(含一致性评价品种)、41项创新小分子、39项生物技术药与20项NDDS药物。2018年,科伦药业研发投入11.14亿元,占收入的6.81%;获得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批件5项,向美国FDA提出创新药物IND申请1项,并已获准开展临床研究;获得仿制药物生产批件12项,其中首仿获批4项;通过口服制剂一致性评价6项,其中首家获批4项;仿制药物申报生产14项,其中首仿申报5项;申报一致性评价13项(包括口服一致性评价和注射一致性评价),其中首家申报9项。今年以来,科伦药业已有4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分别是1月份的氢溴酸西酞普兰胶囊,3月份的氟康唑片和阿昔洛韦片,4月份的头孢氨苄胶囊。科伦药业在2018年实现收入163.52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698.96%。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88亿元,同比增长9.05%,扣非后净利润为3.17亿元,同比减少2.04%。4海正药业海正药业2018年投入研发费用10.3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0.15%,较去年同期增长22.47%。2018年,海正药业一些新药研发的进展较为显著。生物药板块,第二个生物药阿达木单抗提交上市申请,目前已进入优先审评通道,英夫利昔单抗、门冬胰岛素等5个产品处于临床三期,特别是创新药PD-L1单抗获批临床,标志着海正药业从生物类似药开始转向生物创新药的开发。仿制药板块,在国内,共有2个品种通过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9个产品完成申报,4个品种获生产批件,其中注射用米卡芬净钠为首仿;国际方面,4个制剂品种、8个原料药项提交新申请,6个制剂品种、16个原料药获批,其中,替格瑞洛片在美国首仿获批,替加环素原料药配合制剂客户新药申请获批,米卡芬净钠原料药配合制剂客户首仿申请获批,在研发的7个原料药完成验证。创新药板块,创新药HS-25完成三期临床已报产受理,并已进入优先审评通道;AD-35已在中国和美国完成一期临床试验,美国二期小规模临床开始招募病人;GCK项目完成一期临床研究,并启动二期临床研究;HPPH项目进入临床二期。2019年一季度,海正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7.98亿元,同比增长-0.86%;扣非后净利润0.25亿元。显然,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并不匹配。公司也意识到了问题,在2018年报中公司说,作为一家注重研发的国内医药企业,已经关注到之前的研发项目过多过杂,未能形成有效聚焦;研发立项和市场脱节情况严重,存在着投入巨大但产出滞后等问题。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研发支出和研发体系的结构调整,提升研发产出效率。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见太子曰

13家医疗器械公司去年净利增速超一倍 3家公司增速超过2500%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原标题:13家医疗器械公司去年净利增速超一倍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2日,33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其中,1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圣湘生物等3家公司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500%。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及国际化等方面将迈出新的步伐。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8336亿元。需求急剧增长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相关医疗器械需求急剧增长,医疗器械板块业绩整体表现突出。得益于核酸检测试剂、相关仪器等产品及服务销售收入暴增,圣湘生物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7.63亿元,较上年增长1203.5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6.17亿元,较上年增长6527.90%。此外,硕世生物、奥泰生物、迪安诊断等企业均因核酸检测需求大增实现业绩大幅增长。一次性手套龙头公司英科医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8.37亿元,较上年增长56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7亿元,较上年增长3829.56%。公司称,一次性手套作为关键防疫物资,全球范围需求激增、供不应求,亦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展望2021年,不少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创新。圣湘生物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基因技术高精化、简便化、自动化、移动化、系统化“五化”建设,继续完善和升级“高精度磁珠法”“一步法”“POCT移动分子诊断”等核心技术,持续跟踪布局肿瘤早筛、快速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提升公司产品技术优势。英科医疗表示,将继续加强新产品开发、提升现有产品及在产品应用方面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将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开展新材料的研发,扩大针对特定客户需求的一次性手套产品组合。同时积极开发其他个人防护装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购物便利,进一步探索现有产品升级及新应用的机会。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近日表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目前全国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5万多家,经营企业89.7万多家。2019年全国医疗器械主营业收入达到7200多亿元,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20%。目前市场对于医疗器械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医械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年版)》对细分市场的定义,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IVD(体外诊断)四大类。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6365亿元,2016年-201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8%,远超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速度。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8336亿元。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董事长于清明表示,政策导向突出了医疗器械的特殊属性,集合了光机电生化等新材料新技术。目前医疗器械共计22大类超过10万品规,按照风险等级实行三类分类管理。近年来,医疗器械的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完善,医疗器械在大健康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未来,医疗器械将是国药控股的支柱业务。近年来,国药器械发展了诸多专业化公司,包括导管、支架、专业维修公司等,将形成上下游一体化高度协同联动的良好业态。总体看,器械业务在国药控股销售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一系列优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的制度出台,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创新。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近日发布,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新增和完善了以下制度:一是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对创新医疗器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二是附条件批准制度。对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急需的医疗器械,在综合平衡获益和风险的基础上,可以附条件批准。三是紧急使用制度,出现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其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紧急事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紧急使用医疗器械。中泰证券认为,该条例的实施对创新医疗器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激发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持续创新,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研发生产成本。中小型医疗器械研发机构不必投入大量的财力兴建厂房,可作为产品注册人,委托具备资质的企业生产,专注前端研发,加快产品上市进度。二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大型器械公司竞争实力。对于大型医疗器械公司,之前研发、生产必须在同一区域,但实现注册人制度后,可结合地域、人力、环保、物流等要素,统筹研发、生产、销售等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三是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淘汰“低、小、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注册人制度后,研发管线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低的中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减少,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建议关注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迈瑞医疗、安图生物、南微医学、微创医疗等。上海证券认为,国家对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与创新发展高度重视,鼓励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提高违法成本,严惩违法行为,有利于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发展。

握固

迈瑞医疗最受追捧 去年3802家次机构调研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 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年份,A股市场震荡起伏,最终以红盘收官,沪指年内累计上涨13.87%,报收3473.07点,创2018年2月以来新高。另外,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年涨幅分别达38.73%、64.96%。机构化加速是2020年A股市场的一大特点。其中,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总规模达18.75万亿元,较2019年底规模激增4万亿元,并且公募基金增仓市值居前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均属于2020年的热门板块。作为洞悉市场主力资金动向的窗口之一,2020年机构调研热度更胜于2019年,并且多只热门调研股走出了翻倍行情。迈瑞医疗接待最多机构从机构调研总量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沪深两市共有1511家上市公司获得各类机构调研,大约占A股公司总数的36%。其中,有59家上市公司的机构接待量超过500家次,这个数字在2019年为18家;同样,2020年有18家公司的机构接待量超过1000家次,2019年时仅为4家。个股来看,2020年,迈瑞医疗超越海康威视,成为最受机构青睐的公司。此前2016年至2019年,安防产业龙头海康威视均占据机构调研热门股榜首,其2019年合计机构接待量达到2154家次,2020年进一步提升至2366家次,排名第二。不过,迈瑞医疗增速更快,由2019年的856家次激增至2020年的3802家次,并且成为唯一一家机构接待总量突破3000家次的公司。迈瑞医疗为创业板白马股,是国内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2020年,伴随国家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逐步常态化,其所在的医药生物行业也获得机构持续追踪,作为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受集采影响程度如何一直是机构关注的焦点。据公司在最近一次披露的调研活动中表示,目前国家集采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机构调研前十名热门股均来自深市,其中有9家为中小创公司,除了迈瑞医疗,还包括海康威视、德赛西威、一心堂、广联达、汇川技术、卫宁健康、珠江啤酒、京东方A和中科创达。这些公司主要来自计算机、医药、电子等行业,已披露的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均表现较好,简而言之,科技类白马股依旧最受机构青睐。此外,珠江啤酒、洽洽食品、来伊份等食品饮料类消费公司的机构关注度也大幅度提升。珠江啤酒机构接待量由2019年的333家次增至2020年的1250家次,洽洽食品和来伊份2020年机构接待总量分别为1011家次、584家次,而后两家公司2019年接待机构均不足百家。2020年食品饮料板块整体走势亮眼,申万食品饮料板块年涨幅约85%。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机构调研热门股均实现不同程度上涨,前十名公司中,迈瑞医疗、德赛西威、广联达、汇川技术和中科创达5家公司股价均走出翻倍行情。其中,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汇川技术年涨幅更超过200%,涨幅最大,截至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该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收于93.3元/股。“机构调研王”迈瑞医疗亦再创新高,该股全年上涨近136%,现价426元/股,最新市值已达到5179亿元。券商与基金为调研主力从参与调研的机构类型角度看,相较于往年卖方的券商为绝对主力的情形,2020年买方的基金也加大了调研力度,并与券商一道成为目前A股机构调研的主要力量。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嘉实基金的调研总次数排名前三,分别为1148次、990次、942次。其中,中信证券关注度最高的公司为周大生,其次是迈瑞医疗、德赛西威;中信建投与嘉实基金最青睐的公司则分别是海鸥住工和坚朗五金。整体来看,券商与基金公司最关注迈瑞医疗,分别有46家券商、57家基金。此外,被明星私募“翻牌”的公司向来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20年明星私募依旧保持活跃。具体来看,2020年在A股市场频频出手的高瓴资本,年内共调研35家公司,合计调研60次,其关注度排名前三的个股依次为迈瑞医疗、南微医学、广联达。淡水泉在明星私募中较为勤奋,期间调研了184家公司,合计调研299次,其最关注德赛西威、华阳集团、海康威视。此外,星石投资最青睐周大生;景林资产和重阳投资均重点调研了海康威视;千合资本则反复调研一心堂。

寿者昏昏

最新排名出炉:2019全球顶级医疗企业TOP10

2020年如约而至,只是和我们的想象不大一样。不过,我们满怀信心——我们会赢,一切都会回到正轨。商业世界也是这样, 全球TOP5的医疗公司都完成了换帅,正式开启了下一代领导人的竞争。而手术机器人、医疗数字化、新兴技术将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发展愈发重要的布局和驱动。在回到正轨之前,医趋势为您带来最新2019年全球医疗世界排名!*汇率均以2019年12月25日当日汇率换算。以财报发布为基准。2019年,全球前10医疗企业营收,除强生医疗均实现正增长。美敦力、强生医疗:仍然以强有力的优势占据行业前两位;雅培:通过+6%的增长,以1000万美元的微弱优势排名上升1位至第3,这已经雅培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排名上升;GE医疗:2019年仅+1%的增长,不敌雅培,下滑至第4;碧迪医疗、西门子医疗、史赛克、波士顿科学:均保持了8%-9%的高增长,在排名中保持不变,分别位居第5、第6、第7和第10;飞利浦:凭借+9%的高增长,排名上升1位至第8;罗氏诊断:由于业绩增长不佳,仅+1%,被飞利浦超越,排名下滑1位至第9。1美敦力(Medtronic)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305572019年营收:+2%研发费用:2253(占总营收 8%)2019年,美敦力不仅稳坐老大宝座,而且将之前三年连续放缓至1%的增速提拉至2%。主要由恢复性疗法业务、糖尿病业务做支撑。关键业务表现:心血管业务占比38%,同比+1%。相较于2018年+8%的增长,2019年基本维稳。主要是受到心脏节律与心衰业务下滑2%的影响,下滑来源于美国市场上心脏起搏器、左心辅助装置的竞品压力;冠脉及结构性心脏病业务、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业务仍保持增长。微创治疗业务(柯惠)占比28%,同比-3%。增长主要由外科创新业务所驱动(+4%),但不敌呼吸、胃肠和肾脏业务的大幅下滑(-14%);呼吸、胃肠和肾脏业务主要受2017年的业务剥离所影响,患者监护驱动该业务增长。恢复性疗法业务占比27%,同比+6%。增长主要受到脑疗法(+11%)、疼痛疗法(+10%)的强劲增长和专业疗法(+5%)的稳定增长推动;脊柱业务下滑1%。糖尿病业务占比8%,同比+12%,来源于人工胰腺MiniMed 670G的销售。区域方面:美国市场营收161.94亿美元,占比53%,同比+2%;除了仍受微创治疗业务旗下细分出售的不良影响外,其他细分业务均保持增长;糖尿病业务增长高达+9%。美国以外成熟市场营收96.31亿美元,占比32%,同比与2019财年持平;心血管业务、微创治疗业务下滑,糖尿病业务暴涨+16%;日本、韩国市场持续增长。新兴市场营收47.32亿美元,占比15%,同比+6%,所有细分业务均保持增长;但整体增速放缓,不及2018财年的+12%;增长主要由中国、中东和非洲、东欧以及南亚和东南亚的强劲业绩推动。2020发展趋势:一直以来,美敦力的三大核心战略为:治疗创新、全球化、以及经济价值。美敦力认为其2019财年的业绩表现仍然来源于对这三大策略的持续执行,而2020年,这三大核心战略仍是其推动业务发展的重点。美敦力通过资产重组来使得其业务聚焦在高价值领域:加紧布局手术机器人领域,继2018年底17亿美元收购医疗机器人设备公司Mazor Robotics后,2019年4月16日,首届2019中国基金BV百度风投医疗机器人大赛在上海启动,鼓励医疗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2019年12月,美敦力在印度推出了隐形版机器人指导手术系统——MazorX。2019年5月13日,美敦力宣布退出部分骨科业务;同时收购Titan Spine,以提高钛脊柱产品的竞争力。美敦力处于全球CEO换届的关键时期:2019年8月28日,美敦力宣布其全球CEO Omar Ishrak将于2020财年结束后退休(65岁),恢复性治疗业务负责人Geoff Martha将于2020年4月27日接替Ishrak,成为新任CEO。2强生医疗 (Johnson & Johnson)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259632019年营收:-3.8%集团研发费用:11355(占集团总营收14%)2019年,继2018年增长放缓后,强生医械业务出人意料呈负增长(同比-3.8%)。主要受占比最大的两大业务即外科手术、骨科业务下滑的影响;介入解决方案业务中的电生理学产品、高级外科业务中的国际能源和记录产品、视力业务中的ACUVUE隐形眼镜推动增长。关键业务构成:外科手术业务占比37%,同比-0.5%;仍然受到Ethicon(爱惜康)旗下高级灭菌产品事业部(ASP)剥离的影响,高级外科业务(+2.3%)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国际市场增长显著(+4.8%)。骨科业务占比34%,继续下滑,同比-0.5%;整体下滑滑幅度缩小(2018年同比-1.9%);市场对髋关节业务中ACTIS stem和KINCISE手术自动化系统、创伤业务新产品需求强劲,但膝关节和脊柱业务下滑。眼科业务占比18%,同比+1.6%,主要由一次性隐形眼镜ACUVUE OASYS双位数增长以及国际市场上眼科手术的强劲增长所驱动。介入解决方案占比12%,同比+13.3%;增速最高的板块。由电生理业务(+16%)驱动,旗下的房颤治疗业务和THERMOCOOL SMARTTOUCH导管业务高速增长。*强生医疗逐步退出糖尿病护理业务,只保留了专注研发生产可穿戴胰岛素贴片的Calibra Medical,2019年该业务无营收。区域方面:美国市场营收123.84亿美元,占比48%,同比-3.5%。主要受外科手术业务-7.2%的下滑影响。国际市场营收135.79亿美元,占比52%,同比-4.1%。外科手术业务、骨科业务下滑。2020发展趋势:强生医疗逐步退出了糖尿病护理领域,聚焦外科手术、骨科、眼科、介入解决方案四大板块。未来,强生医疗聚焦治疗,发力AI,寻求创新加速度。以骨科为例,与美敦力发力手术机器人一样,强生医疗也将骨科未来聚焦于此,并致力于融入人工智能:2018年收购外科手术软件技术开发商Orthotaxy;2019年先后收购了手术机器人企业Auris Health、骨科手术导航软件开发商JointPoint。2019年9月,强生医疗推出了新的3D打印钛脊椎植入物生产线。2019年11月,强生医疗与中国骨科人工智能领跑者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长木谷)正式签订了中国骨科AI Joint战略合作项目。旨在将顶尖关节外科权威专家们丰富的手术经验转化成标准算法供机器深度学习,最终提升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3雅培医疗 (Abbott Laboratories)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99522019年营收:+6%集团研发费用:2440(占集团总营收8%)继2017年排名上升3位、2018年排名上升1位后,2019年雅培医疗业务同比+6%,排名再次攀升,由第4上升至第3位。可以看到,虽然并购圣犹达和美艾利尔的协同效应衰减,但雅培医疗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从而实现了排名的跃升。雅培医疗关键业务表现:诊断业务占比39%,同比+2.9%,主要受益于传统诊断业务中Alinity系列产品的广泛应用;分子诊断业务由于非洲某些非城府组织采购模式的变化,在国际市场上的业绩大幅下滑;美国市场同比+6.3%,国际市场同比+1.0%。医疗设备业务占比61%,同比+7.6%;其中,电生理业务同比+10.2%,心脏诊断导管、消融导管强势引领增长;心衰业务同比+19.1%,由HeartMate 3左心室辅助装置、所驱动;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同比+12.9%,由二尖瓣反流微创治疗设备MitraClip所驱动;节律管理、冠脉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神经调节均呈下滑趋势;糖尿病业务表现出色,同比+30.6%,主要来源于糖尿病护理明星产品辅理善“瞬感”——CGM系统 FreeStyle Libre。美国市场同比+48.3%;国际市场同比+25.1%;区域方面:美国市场营收82.61亿美元,占比41%。中高个位数增长。国际市场营收116.91亿美元,占比59%。主要靠医疗设备的高增长驱动。2020发展趋势:同美敦力一样,雅培在2020年同样面临着“换帅”。2019年11月,雅培宣布其担任CEO长达21年的Miles White将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卸任,雅培总裁兼首席运营官Robert Ford接任。雅培认为,推动可持续增长背后的战略框架实际上部分是一种展望未来、预测未来医疗技术和医疗需求的哲学,而收购圣犹达和美艾利尔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雅培一直在寻找并购机会,不过近年来也在关注收购后的债务偿还。“我们总是通过战略和机会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收购。目前,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雅培对2020年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预测其2020年全年营收增长有望达7.0%-8.0%。高于对2019年的预期。4GE医疗(GE Healthcare)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99422019年营收:+1%GE医疗未能在2019年完成其于2018年6月宣布的独立操作,目前仍属于GE集团旗下四大板块之一。2019年,GE医疗同比+1%,基本维稳。GE医疗分为四大业务线:成像、超声、生命护理解决方案、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2019年营收199.42亿美元,利润+5%。GE医疗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ieran Murphy表示,医疗行业下一个篇章将有一部分内容留给新兴技术书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GE医疗的创新引擎和资源投入到与这些新一代公司的合作中,目的是为了帮助改变临床医生的工作方式,实现更精准的患者护理。”2019年9月,在中国推出数字医疗智能平台Edison,推动数字化生态圈的建立。2019年11月 ,GE医疗、富士胶片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合作战略伙伴关系,耗资5000万美元共建国际一流的先进生物制造和工程中心。2019年11月,GE宣布启动“Edison开发者计划”(Edison Developer Program),旨在加速智能应用和开发者服务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和影响。2019年12月,GE医疗宣布了一系列与Formlabs公司、CMR Surgical公司和Decisio Health公司的投资及合作项目,这三家公司分别专注于3D打印、手术机器人和虚拟医疗监控。2020发展趋势:2019年,GE任命了一系列的新领导人,Carolina Dybeck Happe担任首席财务官(从2020年初开始),Kevin Cox 担任首席人力资源官,Pat Byrne担任Digital的CEO,Rachel Duan(段小缨)担任国际业务总裁兼CEO,John Godsman担任业务发展副总裁,Steve Winoker担任投资者关系副总裁,Monish Patolawala担任运营转型副总裁,Chris Pereira担任首席风险官。这也带来了2019年7月GE医疗换帅,来自丹纳赫集团齿科产品事业平台高级副总裁及中国和亚太区总裁张轶昊接棒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19年,GE表示其达到甚至超越全年的财务目标,并在2020年进入良性轨道。同时,其未来的重点是明确的——巩固财务状况,通过改善强化业务,并推动长期的盈利增长。GE在继续多年转型的同时,仍致力于创造价值。与此同时,GE集团开始推动精益转型和思维。5碧迪医疗(Becton Dickinson)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72902019年营收:+8%研发费用:1062(占总营收6%)2018财年,碧迪医疗通过完成对巴德的收购获得排名的大幅提升。2019财年,碧迪医疗营收同比+8.2%,仍排名第5位,在Top5站稳了脚跟。在碧迪医疗业务中,医疗部门占比52%,同比+5.2%。受到巴德部分产品营收收入财报的有利影响。由药物输送解决方案(+5.9%)、药物管理解决方案(+6.4%)、医药系统(+4.8%)推动;糖尿病护理增长略低(+0.5%),新兴市场的强势增长部分被美国市场增长放缓所抵消。生命科学占比25%,同比-0.7%。增长主要由预分析系统业务(+0.3%)核心产品在新兴市场的增长,以及诊断系统业务中BD MAXTM诊断平台以及核心微生物产品增长所推动;由于先进生物加工业务的剥离,生物科学受到了不利影响-3.8%。介入部门占比23%,相较于2018财年提升4个百分点。同比+29.3%,主要是将巴德的收入计入了2019财年;手术产品(+17.3%)、外周干预(+33.0%)、泌尿外科和重症监护(+42.4%)三大细分业务均保持双位数高增长。区域方面,美国是BD医疗第一大市场,贡献了56%的营收,同比+11.0%。国际市场贡献44%的营收,同比+4.8%;其中,中国市场是主要增长驱动力。2020发展趋势:碧迪医疗也在2020年经历换帅。2019年9月,碧迪医疗宣布现任全球首席执行官CEO Vince Forlenze 于2020年1月28日退休,Vince Forlenze 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的职务。碧迪医疗原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Tom Polen接任CEO。BD在2019财年业绩增长强劲,三大领域的均衡增长继续证明了其投资的深度和广度。BD和巴德的整合正在顺利进行中,两者的整合将在2020财年完成。除此之外,BD还在2019财年偿还了20亿美元的债务。2020财年,BD将继续加强其核心战略,即“专注在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域”。BD预期其2020财年的增长率为5.0%-5.5%。6西门子医疗 (Siemens Healthineers)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61152019年营收:+8%研发费用:1461(占总营收9%)2019财年是西门子医疗独立以后第一个完整的财年。2019财年,西门子医疗营收161.15亿美元,同比+8%。*2018财年因为上市原因仅统计10个月。关键业务构成:影像业务占比61%,同比+10%;分子成像增长显著;所有区域均保持增长,美洲市场增长显著。诊断业务占比28%,同比+4%;EMEA、亚洲和澳大利亚增长显著,美洲营收下滑。临床治疗业务占比11%,同比+9%;主要得益于亚洲、澳大利亚、EMEA的增长。西门子医疗2019财年利润+16%,主要是由于节约成本计划带来的产量效应和轻微的货币效应。区域方面:所有区域均保持增长,美洲(包括美国)、亚洲和澳大利亚市场均显著增长(+10%),其中,中国市场增长略有放缓(+9%)。2020发展趋势:2020财年,西门子医疗致力于将其公司的业绩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西门子医疗提出的《2025年战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框架。其目标很明确:塑造医疗行业的范式转变,利用由此带来的增长机遇,加强公司对盈利增长的关注。西门子医疗在2020财政进入《2025年战略》的第二阶段,即所谓的升级阶段。在此之前,西门子医疗已经为此做了准备:一方面重整了董事会,另一方面,在稳定独立态势后开始运用其充分的现金流进行并购。2019年8月,西门子医疗宣布11亿美元收购美国机器人辅助血管介入的全球技术领导者Corins,强化其临床治疗业务,目前,Corins正在积极寻求上市批准;2019年9月,西门子医疗宣布收购美国领先的医疗咨询公司 ECG管理咨询公司的多数股权,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医疗企业服务(ES)业务。7史赛克 (Stryker)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48842019年营收:+9%研发费用:971(占总营收7%)2019年,史赛克继续保持近10%的增长(+9.4%),这已经是其连续第7年的高速增长。医疗手术部门占比44%,同比+8.8%。由于收购了瑞士医疗设备公司SafeAir AG公司,仪器业务强劲增长(+12%);而内窥镜仍保持高增长+7.5%,略有放缓,2019年,史赛克内窥镜推出了1688高级成像模式平台,这是其下一代旗舰可视化技术,具有4K图像质量和ICG荧光覆盖。骨科业务占比35%,同比+5.2%;所有细分保持增长,膝关节(+6.7%)增长较高;史赛克推出的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适用于与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关节置换术,目前该设备已在中国获得了髋关节手术许可。神经脊椎业务占比21%,同比+19.2%,增长持续最高。神经业务同比+13.5%;脊柱业务获得突破性高增长(+31.1%),源于对于微创脊柱公司K2M的收购。区域方面:美国地区占比74%,相较于2018年上升2个百分点,同比+11.3%。美国市场作为史赛克主战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国际地区占比26%,同比+4.6%。2020发展趋势:史赛克董事长兼CEO Kevin Lobo表示:“这(2019年的业绩)标志着我们的有机销售连续第七年加速增长,证明了我们的才能、文化和持久的运营模式。在各个业务和地区,史赛克的表现都很平衡,这使我们能够继续取得成功。”史赛克通过并购强化其微创外科手术技术。2019年3月,史赛克宣布收购以色列的OrthoSpace,获得植入型可降解生物球囊系统。2019年9月,史赛克宣布收购一家POC成像技术开发商Mobius Imaging以及其兄弟公司Cardan Robotics,交易总额约为5亿美元。此次收购将推动史赛克脊柱业务部门快速入局术中成像领域,与史赛克植入物和手术导航产品并驾齐驱。史赛克预计2020年有机营收增长率将在6.5%~7.5%之间,预计调整后的每股摊薄净利润将在9.00美元至9.20美元之间。8飞利浦医疗 (Philips Healthcare)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46062019年营收:+9%集团研发费用:2091(占集团总营收10%)2019年,飞利浦医疗同比+9%。医疗的两大核心业务——诊断和治疗业务、互联关护及医疗信息化业务,营收146.06亿美元,占据了飞利浦整体营收的68%。诊断和治疗业务为主要增长驱动,同比+10%,受图像引导治疗高个位数增长、超声中个位数增长、影像诊断低个位数增长驱动;中国双位数增长;互联关护及医疗信息化业务同比+8%,睡眠和呼吸护理、监测与分析实现个位数增长;中国两位数增长。区域方面,北美、西欧分属飞利浦第一、第二大市场;增长地区所有业务都呈增长态势,诊断和治疗业务更是呈双位数增长态势。2020发展趋势:2020年,飞利浦继续聚焦医疗业务。2020年1月28日,飞利浦CEO Frans van Houten表示,将对飞利浦家电业务开放所有可能性,公司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来决定家电业务的最后去留;同时,在不如预期的利润率下,互联关护业务负责人Carla Kriwet将离任,由飞利浦个人健康业务负责人Roy Jakobs接任。飞利浦同时公布了医疗业务2020年发展的核心和预期:诊断和治疗业务:专注于精准诊断、诊疗路径选择、以图像引导为主的微创解决方案。预期营收增长保持在5%-7%,利润率保持在14%-16%;互联关护及医疗信息化业务:专注于贯穿医院内外的患者护理解决方案、流程优化。预期营收增长保持在4%-6%,并调低了上年利润率16%-18%的目标,2020预期在13%-15%之间。9罗氏诊断 (Roche Diagnostics)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32092019年营收:+1%研发费用:1497(占总营收11%)相较于2018年,罗氏诊断高达+7%的高增长;2019年,罗氏诊断营收132.09亿美元,同比+1%。在罗氏诊断业务中,中心实验室和POC诊断事业部占比60%,是营收的主要贡献者,同比+1%,主要受免疫诊断业务(+6%);血凝监测业务下滑。分子诊断业务占比16%,同比+4%,是罗氏诊断业务增长的最强驱动力;主要受血液筛查(+7%)、分子诊断床旁检测(+35%)的强劲推动。组织诊断业务占比9%,同比-1%。下滑主要受罗氏诊断Benchmark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实验室样本制备系统Discovery Ultra的发货延迟的影响。糖尿病管理业务占比15%,同比-3%。血糖监测业务保持增长(+1%),胰岛素输送系统业务下滑(-1%)。区域方面欧洲、中东、非洲贡献了37.9%的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亚太地区同比+6%,中心实验室和POC诊断事业部、分子诊断业务、组织诊断业务在亚太地区表现突出,尤其是中国;北美市场同比与去年持平;拉丁美洲同比+12%,贡献了最高增长;日本同比-2%。2020发展趋势:数字化医疗、个体化医疗依然是罗氏未来不断发力方向。2020年,罗氏诊断将继续推动其仪器设备以及软件的上市,并由此带动试剂的消耗,推动营收的增长。罗氏诊断业务营收虽然在全球遥遥领先,但近年来整体增长率相对较低。如何进一步拉动全球增长势必成为其未来战略的重点。在JPM2020大会上,罗氏宣布与Illumina建立了为期15年的非排他性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可分销的NGS检测在肿瘤学方面的应用。罗氏将在Illumina的NextSeq 550Dx系统上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用于的组织和血液的AVENIO IVD产品。2020年,罗氏集团预计营收将以不变汇率在低-中个位数区间增长。在固定汇率下,每股核心收益的增长目标与营收大致一致。罗氏预计将进一步提高股息。10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2019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07352019年营收:+9%研发费用:1174(占总营收 11%)2019年,波士顿科学继续保持增长,同比+9.3%。在波科医疗业务中,心血管业务占比39%,同比+11.4%;介入性心脏病+8.7%,外围干预+17.3%;节律管理与神经系统占比29%,同比+3.3%;神经调节强势增长+12.0%,电生理增长+5.5%;心脏节律管理业务略有下滑。内外科占比31%,同比+10.0%,增长持续强劲;内窥镜+7.5%,泌尿外科和盆腔健康+13.4%。区域方面,波士顿科学在所有市场都表现良好。其中,美国市场同比+10.1%;EMEA (欧洲,中东,非洲)同比+4.0%;APAC(亚太)同比+9.9%;拉美&加拿大同比+3.3%;新兴市场延续一直以来的优秀表现,同比+14.1%。*新兴市场定义为包括一些波士顿科学认为具有强劲增长潜力的国家,涵盖20个国家。2020发展趋势:2019年,波士顿科学先后完成了对脊柱植入物制造商Vertiflex、以及对介入医学BTG 的收购。其中,为了完成BTG的收购、通过反垄断审批,波士顿科学将其全球栓塞微球业务组合——包含 Embozene、Embozene TANDEM 和 ONCOZENE 品牌——出售给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这两大收购有望成为其未来的增长点。波士顿科学预计,2020年全年的收入增长约10%-12%,在有机基础上约增长6.5%-8.5%。2020年伊始,已是如此不同, 全球的医疗和生物制药都因为一场疾病紧紧的关联在一起。此外,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来说,行业整合的趋势仍在继续,这也必将使各大医疗企业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在2019年未有超大型并购的情况下,医疗行业排名相对维稳。在继续整合的趋势下,是否会迎来一场新的洗牌?Medtrend医疗TOP10 榜单系列延伸阅读:

刻之络之

艾迈迪科(iMEDICAL):2018年中国(天津)医疗健康机构市场研究

艾迈迪科(iMEDICAL):2018年度中国(天津)医疗健康机构市场研究报告关键词:艾迈迪科,iMEDICAL,艾科瑞特,iCREDIT,艾途锐斯,iTRUTH,艾格瑞特,iEXHIBIT,智能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健康,医疗影像,天津天津三甲级医疗机构数量全国第22名,华北地区第4名天津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全国第22名,华北地区第5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天津)各分级医疗机构总量位居全国第26名,区域排名第4。其中三甲级医疗机构数量为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区域平均水平;三级医疗机构数量为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区域平均水平。天津各市辖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数量排名和平区位居第1名,南开区位居第2名,河西区位居第3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天津)各市辖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数量如下图,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数量前三的市辖区分别为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其中和平区拥有三甲资质医院数量为5家,占据全天津近30%的三级甲等医疗资源。天津各市辖区三级医疗机构数量排名和平区位居第1名,河西区位居第2名,南开区位居第3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天津)各市辖区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如下图,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前三的市辖区分别为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其中和平区拥有三级资质医院数量为7家,占据全天津近24%的三级医疗资源。天津各市辖区二级医疗机构数量排名滨海新区位居第1名,南开区位居第2名,河西区位居第3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天津)各市辖区二级医疗机构数量如下图,二级医疗机构数量前三的市辖区分别为滨海新区、南开区、河西区,其中滨海新区拥有二级资质医院数量为11家,占据全天津近27.5%的二级医疗资源。【关于艾科瑞特( iCREDIT )科技】艾科瑞特(iCREDIT)创建于中国最具创新的城市-深圳,凭借创新实践与深厚行业知识帮助客户,应对实时商业挑战。艾科瑞特通过其旗下品牌服务全球顶尖投资银行、基金公司以及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素有“全华尔街都在使用的中国标准”之称。艾科瑞特拥有众多深受信赖的优质、领先品牌,包括艾科瑞特(iCREDIT)、艾途锐斯(iTRUTH)、艾迈迪科(iMEDICAL)、艾格瑞特(iEXHIBIT)等等。艾科瑞特在全球近约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数据解决方案,让企业决策更远见、业绩长青。【关于艾迈迪科( iMEDICAL )品牌】艾迈迪科(iMEDICAL)的品牌愿景是以大众患者需求为先;利用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BIG DATA),让更多人享有智能医疗带来幸福感。英文名 “iMEDICAL”,是由 “intelligence” 和 “medical” 组合成的词,意思是“智慧的医疗”。【版权声明】深圳艾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材料凡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所载的文字、数据、图形、照片等拥有完全的著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禁止任何媒体、网站、公司、个人或组织以任何形式或出于任何目的在未经双方共同书面授权的情况下抄袭、转载、摘编、修改本文件内容,或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用于商业目的或发现,或稍作修改后使用,前述行为将构成对深圳艾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之侵权,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引用发布,需注明出处。【免责声明】本材料的各项内容和数据仅用于研究和参考,任何第三方对于本材料各项内容和数据的使用或者引用所导致的任何结果,深圳艾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不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请任何第三方在接受该免责声明的前提下,在法律允许和经过授权的条件下,合理使用本材料。

法统

艾迈迪科(iMEDICAL):2018年中国(上海)医疗健康机构市场研究

艾迈迪科(iMEDICAL):2018年中国(上海)医疗健康机构市场研究报告关键词:艾迈迪科,iMEDICAL,艾科瑞特,iCREDIT,艾途锐斯,iTRUTH,艾格瑞特,iEXHIBIT,智能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健康,医疗影像,上海上海三甲级医疗机构数量全国第16名,华东地区第5名上海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全国第17名,华东地区第6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上海)各分级医疗机构总量位居全国第18名,区域排名第6。其中三甲级医疗机构数量为24,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于区域平均水平;三级医疗机构数量为36,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区域平均水平。上海各市辖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数量排名徐汇区位居第1名,浦东新区位居第2名,杨浦区位居第3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上海)各市辖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数量如下图,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数量前三的市辖区分别为徐汇区、浦东新区、杨浦区,其中徐汇区拥有三甲资质医院数量为6家,占据全上海近25%的三级甲等医疗资源。上海各市辖区三级医疗机构数量排名徐汇区位居第1名,静安区位居第2名,杨浦区位居第3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上海)各市辖区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如下图,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前三的市辖区分别为徐汇区、静安区、杨浦区,其中徐汇区拥有三级资质医院数量为6家,占据全上海近17%的三级医疗资源。上海各市辖区二级医疗机构数量排名黄浦区位居第1名,浦东新区位居第2名,静安区位居第3名根据艾迈迪科(iMEDICAL)智能医疗研究,2018年度中国(上海)各市辖区二级医疗机构数量如下图,二级医疗机构数量前三的市辖区分别为黄浦区、浦东新区、静安区,其中黄浦区拥有二级资质医院数量为16家,占据全上海近13%的二级医疗资源。【关于艾科瑞特( iCREDIT )科技】艾科瑞特(iCREDIT)创建于中国最具创新的城市-深圳,凭借创新实践与深厚行业知识帮助客户,应对实时商业挑战。艾科瑞特通过其旗下品牌服务全球顶尖投资银行、基金公司以及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素有“全华尔街都在使用的中国标准”之称。艾科瑞特拥有众多深受信赖的优质、领先品牌,包括艾科瑞特(iCREDIT)、艾途锐斯(iTRUTH)、艾迈迪科(iMEDICAL)、艾格瑞特(iEXHIBIT)等等。艾科瑞特在全球近约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数据解决方案,让企业决策更远见、业绩长青。【关于艾迈迪科( iMEDICAL )品牌】艾迈迪科(iMEDICAL)的品牌愿景是以大众患者需求为先;利用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BIG DATA),让更多人享有智能医疗带来幸福感。英文名 “iMEDICAL”,是由 “intelligence” 和 “medical” 组合成的词,意思是“智慧的医疗”。

监河侯曰

医药医疗行业成为机构调研焦点 迈瑞医疗又被近六百家机构踏破门槛

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从近期(12月27日至1月8日)A股上市公司机构调研公告来看,机构调研规模急剧增加,机构调研TOP36榜单个股被30家以上机构密集调研。从调研榜单来看,机构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医药医疗板块,其中,迈瑞医疗最受关注,近期又被587家机构扎堆调研。此外,广汽集团、华峰测控、永太科技、立昂微、吉比特、安恒信息等个股均被10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近期机构调研榜单如下图:在机构调研TOP36榜单中,医药医疗板块的机构调研总数为937家,占TOP36个股调研总数的31%。同时,芯片半导体、数据软件、汽车产业、锂电池等板块也获得机构重点关注,调研规模分别占TOP36个股调研总数的14%、13%、13%、10%。此外,大消费、5G、电力、电子元件等领域也同样获得机构不同程度地关注。近一周各行业调研规模分布状况如下图:在个股方面,医疗器械龙头股迈瑞医疗最受机构关注,于近期被MorganStanley、国海证券、海通证券、天风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华创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等587家投资机构踏破门槛,公司董事长李西延亲自接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迈瑞医疗多次被百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这次,公司作为国内医疗器械头部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在去年11月18日至12月24日期间,迈瑞医疗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未来公司将推出针对体外诊断领域的IT解决方案,完善医院检验科的精细化管理。此外,公司在超声技术、IVD原材料技术等方面正逐步进入深水区。同时,公司还需要做跨产品线整合的突破,例如手术室逐渐开始应用超声,手术室的诊断可能既需要生理参数、也需要影像,公司可以将这些信息集成在一起,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诊疗支持。在医药方面,云南白药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持续加大美肤产品的研发力度,验证数十种植物成分在美白、抗炎、抗衰等方面的护肤功效,近期还携手日本POLA打造植物护肤新航标,未来将致力于研发更适宜东亚人的护肤方式及产品。同时,公司还表示,骨科则是公司长期准备进入的行业,想在骨伤科方面转变为包括检测诊断、手术治疗、器械提供、术后康复等总体方案的提供商。除了医药医疗行业外,机构还于近期重点调研芯片半导体、数据软件、汽车、锂电池等领域。近期机构调研行业分布如下图:在芯片半导体方面,华峰测控推出的全新的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STS8300,该产品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订单,部分已经完成装机;寒武纪的智能芯片是面向人工智能领域而专门设计的芯片,其架构和指令集针对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各类算法和应用作了专门优化,可高效支持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和传统机器学习等智能处理任务。在数据软件方面,科大讯飞推出区域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帮助师生实现减负,不仅大幅减少老师批改卷子以及备课的时间,也有效提升学生的错题解决率,进而促进学生成绩进一步提高;安恒信息通过专业人才引进,做研发和储备,为未来拓展车联网业务提前进行布局,同时在车联网方面积极跟主流车厂、科研院等进行合作。在汽车产业端,广汽集团透露了未来节能和新能源车型的推出计划,尤其是广本、广丰的混合动力车型计划等;华阳集团将继续深耕智能座舱业务,致力于提供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并融合液晶仪表及影音娱乐系统、流媒体后视镜、HUD、左右电子外后视镜、无线充电、DMS等产品及技术,增加丰富的ADAS功能。在锂电池领域,天齐锂业天齐布局了全球最优质的锂资源,参股拥有全球最优质盐湖。针对资产负债比过高、是否被ST等问题,天齐锂业也给出正面回应,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格林美一直在研发与固态电池相匹配的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包括和一些下游正极客户联合开发固态电池用前驱体材料,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正极材料与固态电池接的界 面的一些问题。〖 财联社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