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结合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涉足医学影像AI业务的企业已经多达上百家。以汇医慧影、推想科技、图玛深维为代表的医学影像AI初创公司在过去几年里飞速成长,团队规模不断壮大,均取得了单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的亮眼成绩。技术层面,医学影像AI已经从前沿概念变成了成熟可用的产品,具备了临床应用的条件。应用边界不断拓展,从最常见的肺结节、眼底逐步延伸到了乳腺癌、骨科、心血管、脑部疾病等诸多领域,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并形成了差异化。产品与临床诊疗流程的结合也日益深入,从只能完成单点任务(例如优化结节检出)进阶到能完成以疾病(例如肺癌)或者部位(例如全肺CT影像诊断)为中心的诊疗流程。不管是在产品形态还是临床应用场景的进化上,都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填补行业报告的空白医学影像AI发展到今天已经自成一隅,成为医学AI中最为繁盛的分支,值得单独拿出来深入剖析。然而,雷锋网发现目前市面上鲜有重点聚焦医学影像AI的独立行业研报。作为一家跟踪医学影像AI发展长达两年多的专业媒体,雷锋网有责任开风气之先。为此,经过近两个月的企业调研、报告撰写后,雷锋网推出了首份医疗影像AI行业垂直深度报告——《2018医学影像AI行业研究报告》。本报告不拘泥于格式,不堆砌无意义的表格和数据,不做价值较小的常识内容普及,而是深入行业本质,剖析入微。报告内容报告中,我们针对医学影像AI这个庞大市场中相关的各类玩家及其技术、产品和商业化路径进行剖析,试图为大家呈现出医学影像AI的真实面貌,以帮助各位把握这个行业的概况,同时作为投资、创业的参考。概括来说,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还原医学影像AI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行业共同面临的几大挑战分析8大主流赛道的市场需求、技术挑战及代表性企业的产品落地情况对比中美医学影像AI监管思路,介绍中国医学影像AI监管体系的建设情况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几大判断雷锋网梳理出了目前医学影像AI领域最热门和最具代表性的八条赛道——肺结节、眼底、乳腺癌、宫颈癌、皮肤病、骨龄测试、脑部疾病、靶区勾画,以及每条赛道上最具代表性玩家,将其产品特点及落地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力求直观地还原行业现状。同时,医疗作为一个强监管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约束,医疗影像AI产品上市必须先获得相关部门审批。雷锋网在报告中单独辟出一个章节,对中美两国的医疗AI产品监管思路进行了深入对比。从结果来看,在传统医疗器械领域,中国由于起步较晚,和美国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审批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两国起步时间差不多,基本保持齐头并进的态势,监管思路非常接近,有很多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地方。雷锋网在医学影像AI行业的积累医学影像AI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各方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雷锋网采访了近百位医学影像AI公司与医疗器械企业高管,73位三甲医院影像科主任、30多位国际知名医学影像分析学术专家、数十位知名医疗投资人,以及监管部门核心负责人,发表了百篇以上的医学影像行业深度报道。与此同时,7大Fellow得主田捷、飞利浦中国CTO王熙、MICCAI 2019大会主席沈定刚、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益肇、斯坦福医学物理系主任邢磊等顶尖医学影像专家均在雷锋网举办的医疗大会中做深度报告。2018年,我们对过去两年多的调研结果进行了重新组织与梳理,同时在近三个月内与产、学、医、投资、监管五界的资深人士再次交流碰撞,从市场需求、技术、资本、监管等多个维度,对医学影像AI的发展进行全景、立体式的展现。报告适宜人群与机构:企业:医疗人工智能从业者与创业者风投:投资医疗AI赛道的风险投资人高校: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与医学影像研究背景的教授、研究员;欲从事医学影像分析的学生医院:影像科/放射科/病理科主任医师、信息中心主任监管:NMPA等医疗相关监管机构的从业者相信这样一份行业研究报告,将帮助医疗投资人、行业从业者、医生等实现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面理解,更好地建立行业共识,继而推动技术革命走向产业化落地。购买方式12月3日起,所有雷锋网「AI投研邦」年度会员可前往会员页面免费阅读本报告,非会员亦可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后在线查阅。关于「AI投研邦」「AI投研邦」系雷锋网旗下会员组织,聚焦AI+ 10大领域 :AI+汽车(智能驾驶)、AI+教育、AI+金融、AI+智慧城市、AI+安防、AI+医疗、AI+IoT、AI+芯片、AI+零售、AI+安全。「AI投研邦」提供4大服务权益,包括每日投研通讯、每周「大咖Live」、每月AI+主题研报和其他不定期会员彩蛋等,全年365天投研资讯精选推送,40场+国内外AI大咖线上亲授,12份人工智能行业研报。我们希望能给认同投研产生价值的一二级市场投资人、以及给希望知识创造财富的工业界业者,提供更多专业深度的知识服务和交流平台。「AI投研邦」服务将在2018年12月3日与《2018医学影像AI行业研究报告》同步上线。欢迎加入「AI投研邦」,成为行业1000+投研领袖,一起引领人工智能未来。
人工智能医疗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能够帮助医疗行业解决资源短缺、分配不均等众多民生问题。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医疗,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加强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监测系统等设备的研发;在药物领域,基于人工智能开展大规模基因组识别、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和新药研发,推进医药监管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加强流行病智能监测和防控。同年12月,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在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汇集一定规模的行业应用数据,用于支持创业创新。推动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化与规范化,加快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化及临床辅助应用。2018年4月,公务员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2019年3月,深改委发布《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教育、医疗、能源、公共安全等领域数据的内部整合、共享与对外开放,制定数据资源清单和开放计划,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围绕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服务,鼓励优质机构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和资源向地方开放。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机器人接待、医学影像判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预计未来,国家将继续出台政策鼓励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具有重塑性功能,并且通过改良创新,为行业提供新的辅助性工具,促进行业进步,在金融、交通、健康、安全等诸多领域,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国家战略规划中,人工智能已超越技术概念,上升为国内产业转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立足点和新机遇;行业应用层面,巨大的行业应用需求场景、研发能力积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开放的市场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依靠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推动技术革新,形成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利好政策持续出台近年来,各大科技巨头和诸多新兴创业型公司纷纷布局AI医疗领域,医疗健康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201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需要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打破场景数据障碍,使得数据应用有了依据。此举有望释放大数据资源的价值,助力AI+医疗产业化提速。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情况随着人工智能领域,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和认知计算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各项运用变成了可能。这其中主要包括:语音录入病历、医疗影像智能识别、辅助诊疗/癌症诊断、医疗机器人、个人健康大数据的智能分析等。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发展热度不断提升,预约挂号、缴费充值、远程问诊、在线咨询等服务,用互联网连接医生和患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分析和诊断市场将大步快跑式发展,中国正处于医疗人工智能的风口,医疗人工智能行业潜能巨大,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6.5亿元,增长率为41%;随着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附: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企业排行榜TOP10近日,2018年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企业排行榜出炉。据榜单显示:进入榜单前十企业分别为:医渡云、依图科技、碳云智能、推想科技、思派网络、天智航、汇医慧影、Airdoc、深睿医疗以及图麟科技。其中,医渡云位列榜首。数据来源:互联网周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人工智能医疗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能够帮助医疗行业解决资源短缺、分配不均等众多民生问题。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医疗,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加强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监测系统等设备的研发;在药物领域,基于人工智能开展大规模基因组识别、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和新药研发,推进医药监管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加强流行病智能监测和防控。同年12月,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在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汇集一定规模的行业应用数据,用于支持创业创新。推动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化与规范化,加快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化及临床辅助应用。2018年4月,公务员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2019年3月,深改委发布《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教育、医疗、能源、公共安全等领域数据的内部整合、共享与对外开放,制定数据资源清单和开放计划,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围绕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服务,鼓励优质机构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和资源向地方开放。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机器人接待、医学影像判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预计未来,国家将继续出台政策鼓励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催生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三甲医院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和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量现金的医疗设备和优质的医护资源。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导致大量病患涌入,北上广的三甲医院超过一半为外地病患,产生医疗资源严重分配不均衡。大医院因为收治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造成看病难、看病贵,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使重症、急症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医院部署人工智能应用并成熟使用的占比为33.6%,仍有42%的医院并未尝试人工智能技术,其中31%的医院仅仅完成了数字化、信息化阶段。当前,有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医疗改革,同时也在不断将新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提高医疗资源服务能力和提升医疗效果,从而应对医疗服务挑战的重要工具。目前,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到包括医院管理、药物挖掘、临床决策支持、医学影像、健康管理、语音识别、病理学在内的多个领域。AI医疗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发展尤为迅速,并被广泛应用到脑部、心脏、肺部等多个器官的疾病诊疗中。政策红利助推,行业蓝海初显近年来,国家发布多条全国性政策和医疗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充分体现国家层面上对 AI+医疗领域的重视。2017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智能医疗,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监测系统,推进医药监管智能化。除了国家政策层面上的鼓励推进,医疗人工智能拥有广泛市场需求和多元化业务趋向,从2015-2017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规模变化趋势来看,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3%,由此可以看出行业潜力巨大。据IDC统计数据,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行业三大挑战亟待解决,发展趋势凸显由于国家层面上的政策红利助推,我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语音交流,机器人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导诊;阅读影像资料之后,机器能够出具诊断报告。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医疗人工智能逐步从前沿技术转变为现实应用。然而我国医疗智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三大发展困境:中国医疗整体数据量大、人工智能算法人才与医学人才知识体系不同、行业市场培养过程漫长。伴随我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渗透,上述这三大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2019年起,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影像产品落地速度会加快,产品性能成熟度不断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提高,语音电子病历在我国医院的普及率会不断加快,头部企业可形成规模效应以及随着国家、产业、企业端共同推动健康大数据建设,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场景下应用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2015-2018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析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医疗AI)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近年来人工智能医疗市场的发展较快,热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96.61亿元,2017的136.5亿元飙升至2018年的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归根结底,我国医疗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护人员短缺,而人工智能刚好弥补了这一短缺,加之人工智能医疗的政策规划不断落地,更加速我国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图表 2015-2018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图谱分析一、生态图谱医疗人工智能的整体生态可以采用“层级”来描述,核心是AI芯片、设备提供商、服务器,中层是技术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外层是各目标市场。图表 中国医疗人工智能生态图谱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图表 中国人工智能医疗生态图谱核心示意图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二、企业图谱图表 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企业图谱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我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我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正在如火如荼得发展着,这一好现象主要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据,因为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会促进医疗行业的快速升级,而医疗行业要想快速升级,就得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我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现阶段,大部分初创企业选择布局在辅助诊断领域,这主要和人工智能领域图像识别与语音识别技术较为成熟有关。最后从医疗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的发展程度来看,行业产业链正在向下游快速延伸。庞大的人口数据为行业提供发展土壤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有着先天的发展优势。一方面,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有充足的医疗数据,为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石。截止至2018年底中国人口数量达到了13.95亿人次。另一方面,中国足够大的医疗市场也为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提供了动力。从而使得近年来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如火如荼得发展着。2013-2018年中国人口数量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而其中最能反映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发展火热程度的当属资本市场对行业的追捧热度。2018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火热依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一方面,资本热情不减,大额融资频发,医疗人工智能融资总额再创新高。2013-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融资额整体走高,截止至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共有39家企业披露完成融资,其中18家企业披露融资金额,合计约26.2亿元;相比2017年同期,在完成融资的企业数量上,同比增长21.88%,在披露的融资总规模上,同比增长128.42%。另一方面,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巨头,如BAT等,以及传统医疗相关企业,如飞利浦等也早已重金布局医疗人工智能,大手笔向产业链扩展业务。2013-2018年Q3我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融资额、融资数量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行业初创企业大多布局在辅助诊断领域医疗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目前已经覆盖了我国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四大环节。其中,医疗环节以服务患者为主,针对患者提供一系列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并且还衍生出了如健康管理、智能诊断、智能康复等一系列服务;而医药、医保、医院环节则更多是为B端的医疗机构、企业等服务。在国内医疗人工智能为患者提供高效服务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医疗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诞生。从医疗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业务分布情况看,业务主要分布在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医院管理、手术替代等领域。目前,国内有61%的医疗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业务主要布局在辅助诊断领域,而具体业务又多以影像学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语音识别为主,这主要和人工智能领域图像识别与语音识别技术较为成熟有关;布局医院管理领域的初创企业占比为15%;排在第三位的应用领域为健康管理,占比为14%。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初创企业应用领域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行业产业链正向下游快速延伸在以患者为核心打造产品生态的同时,人工智能也正在向医疗产业的上下游延伸,覆盖医药、医院管理、医保控费等流程。在医药领域,人工智能主要可以应用到一下领域,如人工智能应用于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小分子药物晶型结构预测、志愿者招募信息化等,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可以提升药企在研发新药方面的效率。在医院管理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方式,去替代一部分医护人员的一部分行政工作,比如导诊分诊、用户调查、数据收集等,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目前,人工智能在医院管理方面应用最多的就是智能导诊与分诊。目前,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推广医保监督模式。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三医联动改革”相结合,在医保监督领域,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医保智能监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2019年已然过去,这一年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年。从2014年开始,人工智能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科技话题的谈话中,也随之引来资本的热逐。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热情一路升温。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达到1189.8亿元的高峰。但在一年以后,这个行业明显开始遇冷,在2019年的第三季度投融资规模也才577.17亿元,几乎被拦腰斩断。在医疗人工智能这个小领域中来看,其发展历程基本和人工智能这个大领域的发展趋势一样,投资规模从2014年的2.02亿一路高歌猛进上升到2018年的84.76亿,到2019年第三季度陡降至38.82亿,金额同比下降50%。资本市场的降温是因为从2015年开始,许多人工智能复制互联网思维做技术,而这些技术却并不硬核,导致大把大把的资金投入却有进无出。经历了太多忽悠的泡沫过后,一方面投资者变得谨慎,另一方面因为这些技术不够硬核,带来大量的跟风者,让投资者难辨各个人工智能项目潜力的高低,更加追求保守的投资方向。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更加特殊。目前,即使让人工智能参与医疗过程,人工智能也无法替代医生的作用。除了AI模型训练等环节需要医生深度的参与之外,人工智能的学习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脱离大量的人工标注。同时,与医生相比,人工智能的学习还缺乏很多生理、病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尤其缺乏对不同来源信息的综合利用,缺乏和医生一样的综合判断能力。正因如此,知识图谱目前也就成为医学人工智能研究未来的重要突破口。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医疗人工智能还比较碎片化,没有做到足够的集成化。不同疾病模型的使用环境都不同,如果不能建立统一的集成规范,就会为了人工智能而智能,把医生的工作站改造得“支离破碎”,反而影响了效率,这也正是许多医疗机构即使拥有了人工智能,医生也经常不使用这些新技术的原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让开发者和医生打成一片,真正理解医院的整体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全盘规划。在2019年中,以CDSS(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智能防治系统等为代表的AI应用推广比较突出。这得益于这些AI技术被嵌入到了医生工作站,甚至下沉到了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比如百度开发的灵医智惠CDSS已运用到了北京市平谷区马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众阳健康开发的全科医生诊疗机器人也应用到了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和圣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在CDSS的下沉推广中,CDSS与MDT(多学科联合会诊)的联合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因为CDSS是基于一个单学科,而患者的病症并不一定是单学科可以解决的,因此就需要把CDS作为一个子系统嵌入MDT当中,得出最佳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在2018年11月,北京大学就牵头,联合亚太肝病联盟和医渡云一同开发“全国肝病肿瘤多维MDT人工智能协作平台”,并在一些医院推行。除了系统平台不断整合多学科的资源,整个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在2019年中也越来越走出单打独斗,形成突出抱团发展的趋势,形成一些行业联盟。比如在2019年的9月,就先后成立了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华为云医疗健康鲲鹏产业联盟等。在大环境降温的时候,这种抱团取暖也是度过危机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来源:OFweek医疗科技网)
中国信通院联合36氪研究院重磅发布《2020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蓝皮书》,蓝皮书重点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目前所具有的六大发展机遇:机遇一,顶层设计不断加码,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机遇二,市场增长迎来发力期,资方入局窗口已经打开;机遇三,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慢病管理等领域颇具增长空间;机遇四,新冠疫情的迫切需求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机遇五,5G、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机遇六,复合型人才厚度增加为产业厚积薄发创造新节点。政府密集释放相关利好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数据共享,持续完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同时,“以患者为核心、切实满足医生临床工作需求”的核心理念正在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人工智能医疗产品正在向覆盖多病种、深入应用场景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医疗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时代即将来临。#医疗#
作者 | 陈静题图 | 网络赋能(Empower)是这个DT时代,最伟大的科技词汇之一。谷歌掌门人拉里·佩奇、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曾鸣等都提及,未来组织中最重要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赋能。超越个体与组织,行业如何成就“赋能”一说的呢?“人工智能+医疗”,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医疗产业的赋能现象。夏末秋初的9月,DT君深度参与在上海举办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18),把这场AI盛宴中,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融合,由点及面地展现给读者。与传统的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的医疗保健不同,新兴的医疗模式是知识驱动型和数据密集型的。许多新型医疗保健正在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模式,它将依赖于新一代用户友好、实时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工具。——《人工智能与医学》Mike Barlow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聚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围绕AI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发表了一系列演讲,每一场都让DT君受益匪浅。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会议上,由研究机构Gartner和信通院联合发布的《全球AI产业地图》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AI企业数量为1040家,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2039家。中国人工智能当前正处于行业应用大规模起量阶段,“AI+传统行业”加快融合,逐渐渗透到安防、医疗、零售、交通、制造、家居等众多领域。(图片说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结构 数据来源:信通院2018《AI产业发展白皮书》)值得关注的是,医疗已成为AI行业最热门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013年以来,医疗AI领域投融资热度也高于其他行业。会上,DT君分别走访了杏脉科技、谷歌AI、平安好医生、森亿智能等智能医疗企业的展位,了解了这些公司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语音智能问诊、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方面的应用。DT君深入了解这些产品后,发现AI技术不仅解放医生的眼力和脑力,让工作提效,还可解决我国基层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医疗人工智能成为最热门领域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近日发布的《顶尖医疗类人工智能趋势观察报告》(Top Healthcare AI Trends to Watch),总结了全球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现状。报告中指出,医疗已成为AI行业重要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018年二季度,医疗领域AI公司的股权融资已经触及历史最高位。在私有市场,医疗AI创业公司2013年以来通过576笔交易融资43亿美元,在AI领域融资方面领先于其它所有行业。(图片说明:2013年-2018年 按季度划分的医疗AI领域股权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CB Insights)同样,《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近五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投资热点集中在AI+(垂直行业)、视觉、大数据等领域。其中,医疗健康、视觉、商业智能领域,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持续保持较高的投资热度,尤其在第三季度达到高峰。2013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各领域投资热度分布中,医疗健康领域的热度最高。老牌咨询公司麦肯锡则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医疗行业规模将达到总254亿美元,约占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总值的1/5。(图片说明:全球人工智能各领域投资热度分布,2013-2018Q1 资料来源:信通院2018《AI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年以来,中国对海外智能医疗创业公司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包括复星医药收购美国Buggerfly Network少数股权,君联资本支持了韩国的Lunit,IDG中国投资了印度SigTuple 。2018年上半年,中国成为全球医疗AI交易活跃度第二高的国家。(图片说明:中国对海外智能医疗创业公司的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CB Insights)(图片说明:中国医疗类AI初创公司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CB Insights)中国政府去年发布2030年人工智能计划,医疗是中国首批AI应用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我国正处在医疗人工智能的风口,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超过130亿元,并有望在2018年达到200亿元,医疗人工智能空间广阔。AI技术赋能医疗健康领域,提升医疗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并且使人们做到科学有效的日常监测预防,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在垂直领域的图像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已可基本满足医疗行业的需求,智能医疗在辅助诊疗、疾病预测、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开发等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智能医疗的大变革那么,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哪些备受关注的智能医疗企业呢?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油罐艺术区3号馆,杏脉科技、平安好医生、森亿智能等几家AI+健康领域的企业都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品。正在积极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的复星集团在人工智能大会上的展示很有意思。复星旗下专注人工智能影像诊断技术研发的杏脉科技,在油罐艺术中心3号馆搭建了一座“未来诊室”。(图片说明:杏脉科技未来诊所)它是复星首个独立孵化的人工智能企业,去年9月启动后,快速与多家医疗机构形成合作,专攻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诊断,拓展AI技术在早筛、疾病预测、医疗康复等方向的应用。此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未来诊室”展示了AI辅助诊断技术在未来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它是一间模拟的医学影像扫描室,也是一个打通虚拟与现实的医疗角色扮演游戏。从问诊、摄片、诊断再到治疗方案建议,“未来诊室”模拟了小儿骨折、脑梗和肺癌这三个分属骨科、神经科和呼吸科的病例诊断过程。这套装置是一个半封闭空间,观众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三块大屏幕形成环绕视觉效果,直观显示影像扫描和诊断全过程。通过虚拟的场景化来描绘AI问诊场景的并非复星一家。在会展中,平安集团旗下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平安好医生推出了“一分钟诊所、AI辅助诊疗系统、AI现代华佗系统”等几个产品。“一分钟诊所”的特点就是随时随诊。诊所内部有语音问诊功能,可以连线三甲医院专科医生,医生在线开具用药建议,患者可以一键购买百余种OTC(非处方药)药品。(图片说明:平安好医生的一分钟诊所)而平安的AI现代华佗系统则是提高中医诊断效率及精度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它借助AI技术中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能力,模拟中医在诊前开展询问,进行望、闻、问、切病史收集,并在会场提供智能切脉仪的体验。(图片说明:平安好医生智能切脉仪)▍让稀缺医疗资源不再稀缺当下的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中,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2%,但医疗资源仅占全球的2%,而且在农村的医疗资源和水平相对城市更加有限。另外,中国医疗影像片子的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而全国每年放射科医生的增长率只有4%。本次大会上,多家AI医疗机构都立志解决医生资源不足、重复劳动多、诊断质量不均衡等医疗诊断领域痛点。杏脉展示的“未来诊室”人工智能影像诊断产品,通过AI技术和大数据的加持,让更为高效、准确,稀缺的医疗资源也能被更多普通民众使用。比如在很多基层医院都有放射科设备,可为患者拍CT片或者X光片,但是没有放射科的医生,导致患者拍完片之后无法得到好的治疗。“未来诊室”可以远程把CT片传到县级医院或者是市级医院,直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诊断,从而辅助医生给基层医院下发病例报告,如果需要去省城医院进行治疗的话,就把病患送到省城进行治疗,如果不需要的话,就在基层医院治疗。这样,稀缺的医生资源得以被更多的基层民众所使用。(图片说明:杏脉科技未来诊室的骨科诊疗系统)杏脉科技CEO何川告诉DT君:“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医疗从业者提升疾病早期筛查、诊断与随访工作效率,促进医疗机构诊疗流程融合与服务升级,缓解基层医疗疑难杂症诊断难、资源少、效率低的困境。”除了基层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智能医疗领域还面临着数据混乱、缺乏互用性的问题。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一书中阐述道:医疗领域的变革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疗数据创新是显性的,带来极具商业价值的产业效应。可想而知,医疗数据极具价值,但收集这类来自各个医院、不同统计系统、名称表述不一、医生字迹各异以及非结构化的医疗数据的困难可想而知,特别在中国,医疗数据针对不同病种的数据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大量原始医疗数据结构化和标准化不足,分散在各大医院内部而无法被直接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森亿智能于通过数据治理将低价值的医疗数据转换成高价值数据,开发出面向医疗科研、医务管理、临床治疗的人工智能应用“未来医生工作站”。“未来医生工作站”就能将医院不同系统、科室的多维度数据整合在一起,让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全面的诊疗记录,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病情诊断,这其中就用到了大量AI技术,包括专家系统的概念、医学数据治理、医学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图片说明:森亿智能的未来医生工作站)▍AI正在解放医生的眼与脑人工智能影像诊断技术同样可以解放医生的眼力和脑力。比如,放射科的医生每天有10小时以上面对着肺部CT片,来找其中几毫米的结节,这种重复、机械、高负荷的工作让医生们不堪重负。另外,受制于人类医生肉眼的极限,医生可能无法发现细微的结节。AI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对肺部CT片的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从数据优化到模型网络结构,实现对肺癌的准确预判。会展上,杏脉可以对5毫米以下的微小结节进行智能检出,还进行良性的判断,预测患者得肺癌的几率,协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筛查。癌症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早期癌症治愈率可以在80%以上,在AI技术的帮助下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就可以使癌症的死亡率下降。杏脉“未来诊室”在神经科的应用中,可以在秒级别对患者脑部的CT片进行出血诊断,并在十到十五秒之内完成综合诊断,帮助医生在“黄金六小时”内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减少严重瘫痪现象的发生。这一产品融合到救护车上,可以让医生在车上进行立即诊断,判断卒中患者是属于轻度还是重度,从而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图片说明:杏脉科技未来诊室对脑部CT做诊断)除CT诊断之外,AI还可以配备在显微镜上监测癌细胞。谷歌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实时检测癌症。配备AI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显微镜,AI可以寻找和识别癌细胞,并且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标注出癌细胞,帮助提高病理学家的效率,协助诊断。(图片说明:谷歌AI实时检测癌症)借助AI技术,医生的工作时间将被大幅缩短,原本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可以缩短至几分钟。这样,医生就可以将更多时间用在确诊疑难杂症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上,未来的患者将享受到体验更好的医疗服务。▍结语看完一天的会展,除了杏脉科技、森亿智能、平安好医生等公司能推出与AI技术结合的医疗场景化的产品,还有诸如用于医院预诊的导诊机器人、可以推荐用药的智能问诊APP,以及能实现精准治疗和个性化用药的药物发现引擎等应用被推出。DT君相信,医疗AI领域的春天渐行渐近,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中国城乡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很可能将慢慢缓解,人类将享受到共通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美国心脏病学家埃里克·托普在他的著作《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Medicine)中娓娓道来:“这将是医学新时代,与人类曾经经历的任何医学时代均不相同。”DT君就借此句,送给热爱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人们吧。▍加入数据侠“数据侠计划”是由第一财经旗下DT财经发起的数据社群,包含数据侠专栏、数据侠实验室系列活动和数据侠联盟,旨在聚集大数据领域精英,共同挖掘数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