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中国医疗旅游业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东北方

2021年中国医疗旅游业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2021-2027年中国医疗旅游业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507479在线阅读:http://www.cninfo360.com/yjbg/yyhy/qt/20210326/1507479.html正文目录第1章 医疗旅游业相关概述 10第一节 医疗行业的定义及介绍 10一、医疗产业的定义 10二、医疗行业产业链构成 10三、医疗市场的基本特征 11第二节 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13一、旅游的定义 13二、旅游产业的涵义与特征 14三、旅游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16四、旅游资源的分类状况 17第三节 医疗旅游业的定义及崛起 19一、医疗旅游的定义 19二、医疗旅游的特点 20三、医疗旅游的分类 20四、医疗旅游的产业链 20五、医疗与旅游的关系 21六、医疗旅游的社会效益 22七、迅速崛起的原因 22第2章 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24第一节 国际旅游业发展概况 24一、2021年全球旅游业发展概况 24二、2021年全球旅游业发展概况 25三、国际旅游市场分析 26四、全球旅游业发展前景 27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述 27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综述 27二、202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 28三、202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 28四、中国旅游市场分析 28五、中国旅游竞争力 29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挑战 29一、网络时代的旅游 29二、休闲时代的旅游 29三、大众旅游时代 30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30第3章 世界医疗旅游业分析 34第一节 国际医疗旅游行业概述 34一、国际医疗旅游的起源及发展 34二、医疗旅游的发展理念 34三、海外旅游的盈利模式 34第二节 国际医疗旅游服务 36一、医疗旅游提供的服务 36二、医疗旅游服务流程与活动安排 36三、医疗旅游市场产品及其特点 36第三节 国际医疗旅游的流动规律 40一、从欠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40二、从发达国家流向欠发达国家 41三、特殊流向 41第四节 世界医疗旅游业发展概况 42一、医疗旅游市场效益分析 42二、国际医疗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42三、医疗旅游产品特点 44三、世界五大顶级医疗旅游目的地 44四、东南亚医疗旅游业发展迅猛 46第五节 印度医疗旅游业分析 46一、印度位列亚洲医疗旅游胜地前三甲 46二、印度医疗旅游业迅速崛起的缘由 46三、印度医疗旅游产品分析 47四、印度医疗旅游发展因素 48第六节 韩国医疗旅游业分析 50一、韩国医疗旅游业蓬勃发展 50二、韩国医疗旅游优势 50三、韩国大力发展医疗旅游业 51第七节 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业分析 51一、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51二、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产业产品定位分析 52三、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现状分析 52四、马来西亚推出医疗旅游一站式健康之旅 54第八节 其它地区医疗旅游业分析 54一、台湾开放医疗旅游签证 54二、荷兰医疗旅游形势 55三、土耳其:发力医疗旅游市场 56四、以色列:热门医疗旅游目的地 56五、日本医疗机构改革助推医疗旅游 57六、新加坡医疗旅游形势 57七、法国:医疗旅游将带来20亿欧元收入 58八、泰国:泰医院拟扩大在东南亚版 58第4章 中国医疗旅游业分析 60第一节 中国医疗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60一、中国医疗旅游的发展阶段 60二、中国医疗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60三、中国医疗旅游市场的特色 60四、中国发展医疗旅游的发展问题 61五、中国发展医疗旅游的发展对策 61第二节 中国医疗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分析 62一、国内医疗旅游的目的地 62二、海外医疗旅游的目的地 63三、医疗旅游的客源地 64第三节 中国医疗旅游深度研究 65一、医疗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65(一)依托特殊气候条件 65(二)依托特色中药资源 65(三)依托传统中医医术及中医名家 67(四)依托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 67二、医疗旅游功能区划 68(一)东部现代医疗旅游区 68(二)西部中医治疗旅游区 68(三)中部医疗购物旅游区 69第四节 中国医疗旅游市场开发项目 69一、珠海瞄准医疗旅游市场 69二、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获批设立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70三、常州获批设立医疗旅游先行区 70四、平潭发展打造医疗旅游产业基地 71五、海南探索多元化办医新模式 71第5章 中国主要地区医疗旅游分析 72第一节 北京医疗旅游业分析 72一、北京医疗市场概况 72二、北京旅游市场概况 73三、北京医疗旅游市场现状 74四、北京医疗旅游存在的问题 75五、北京医疗旅游发展对策 76第二节 上海医疗旅游业分析 77一、上海医疗行业概况 77二、上海旅游行业概况 77三、上海医疗旅游行业现状 79四、上海医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79五、上海医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80第三节 海南医疗旅游业分析 81一、海南医疗市场概况 81二、海南旅游市场概况 81三、海南医疗旅游市场概况 82四、海南特色医疗旅游产品的开发 83五、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85六、海南医疗旅游发展对策 89第四节 厦门医疗旅游业分析 91一、厦门医疗市场概况 91二、厦门旅游市场概况 101三、厦门医疗旅游概况 102四、厦门市医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03第五节 甘肃医疗旅游业分析 104一、甘肃医疗市场概况 104二、甘肃旅游市场概况 108三、甘肃中医医疗旅游体系初步形成 112四、甘肃发展中医医疗旅游优势 115第6章 医疗旅游保险分析 117第一节 医疗旅游保险的相关概述 117一、医疗保险的含义 117二、医疗保险的种类 117三、旅游保险的保障范围 119四、国际旅游医疗保险介绍 119第二节 医疗保险行业总体分析 122一、世界四种典型医疗保险体系评析 122二、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介绍 125三、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 127第三节 旅游医疗保险发展概况 128一、中国旅游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128二、旅游保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129三、中国旅游保险业发展的对策 130第7章 2021-2027年医疗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32第一节 2021-2027年旅游业前景趋势探讨 132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预测 132二、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前景 132三、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剖析 135第二节 2021-2027年医疗旅游业前景展望 136一、全球医疗旅游最具潜力和活力 136二、亚洲医疗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137三、中国医疗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137图表目录图表1 医疗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10图表2 2016-2021年上半年北京医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 74图表3 2016-2021年上半年上海医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 79图表4 上海旅游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80图表5 上海医疗旅游行业发展策略 80图表6 2016-2021年上半年海南医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 82图表7 2011—2021年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及增速 92图表8 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十大发展方向及布局 92图表9 厦门市部分重点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 94图表10 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聚区 95图表11 厦门市“三高”企业申报方式 99图表12 近年来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政策概览 100图表13 2016-2021年上半年厦门医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 102图表14 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数变化情况表 105图表15 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情况 106图表16 甘肃省地理位置 108图表17 制约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10图表18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11图表19 2016-2021年上半年甘肃医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 114表格目录表格1 甘肃省“十四五”期间各市州每千人口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107表格2 甘肃国家级5A级景区 109市场需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4、用户研究:通过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竞争格局本报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同时,通过行业现有竞争者的调研,给出行业的企业市场份额指标,以此判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对主流企业进行竞争群组划分,并分析各竞争群组的特征;此外,通过分析主流企业的战略动向、投资动态和新进入者的投资热度、市场进入策略等,来判断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标杆企业对标杆企业的研究一直是博研咨询研究报告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标杆企业相当于行业研究的样本,所以,一定数量标杆企业的发展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报告精心选取了行业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标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每家企业的行业地位、组织架构、产品构成及定位、经营状况、营销模式、销售网络、技术优势、发展动向等内容。本报告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整标杆企业的选取数量和选取方法。投资机会本报告行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一般投资机会主要从细分产品、区域市场、产业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特定项目投资机会主要针行业拟在建并寻求合作的项目进行调研评估。

鬼潜艇

国际医疗旅游市场规范化时代来了!

目前医疗旅游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虽然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发展渐缓,但据中国非公医疗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介绍,随着疫苗接种和全球经济复苏,国际医疗旅游业务将蓄势重启。作者|秦凤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国际医疗旅游市场规范化时代来了!“医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业态,国际医疗旅游将是一个市场需求量巨大的朝阳产业,也是赋能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4月16日,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东浩兰生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章雄如是表示。医疗旅游成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2年,旅游业将占全球GDP的11%,大健康产业将占到12%,医疗与旅游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有数据显示,全球医疗旅游产业从2000年不到100亿美金,飙升至2017年的7000亿美金,年均增速20%,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而世界医疗旅游协会预测,未来全球医疗旅游产业将保持15%—25%的年增速。可以说,目前医疗旅游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虽然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发展渐缓,但据中国非公医疗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介绍,随着疫苗接种和全球经济复苏,国际医疗旅游业务将蓄势重启。发力国际医疗旅游,社会办医挑大梁“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出国就医体检,反观入境医疗人数屈指可数。”上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红介绍,国际医疗旅游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而且多数开展国际医疗旅游业务的医疗机构属于社会办医疗机构。据统计,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社会办医近年来迅猛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底非公立医疗机构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53%以上,同时,非公立医疗机构数每年同比增长15%,医疗服务总量每年同比增长9.5%。黄红介绍,国际医疗旅游是具有高消费性和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关联产业多、带动效应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办医作为医疗领域民营经济的重要形式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看医界》了解,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和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而在鼓励医疗旅游发展方面,上海已领先全国先行一步。2018年7月,上海市发布“健康服务业50条”,明确提出在上海打造集高端医疗、运动康复、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国际健康旅游集聚区。2020年8月,上海卫健委公布了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机构名单的通知,其中,20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入选。黄红介绍,上海定位亚洲医学中心城市,这一定位目标突显了医疗旅游的重要性。国际医疗旅游展览服务业务落地上海,不仅可以推动上海健康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为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国际医疗旅游市场规范化时代来了!一方面是政策加持、市场巨大,而另一方面,据郝德明介绍,我国的医疗旅游行业也面临着良莠不齐的现状,医疗质量安全隐患多、执业行为不规范、执业人员素养亟需提高等现象也需规范化管理。据了解,此前,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已响应国家政策,做了多项工作促进国际医疗旅游发展。郝德明介绍,中国非公医协应国家卫健委工作委托要求,在对行业充分调研基础上,已制定了《国际医疗旅游业务标准》,并于2021年3月正式成立了协会国际医疗旅游部。同时,协会还筹建国际医疗旅游分会,包括国际医疗旅游专家组,推进国际医疗旅游相关业务。目前,协会已同多国使领馆、行业协会、著名医学院校、知名医院和医疗投资、健康管理公司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和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而在本次国际医疗旅游展览服务签约仪式上,章雄表示,作为签约方的东浩兰生集团参与建设的商务部和上海市合作的国家重大项目—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项目,对于推动上海会展业发展和促进“四个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此次合作,东浩兰生公司副总裁华慰表示,重点工作将依托非公医疗协会行业资源优势、行业服务管理经验和东浩兰生集团人力资源、会展服务、国际贸易等服务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未来将借助进博会平台,举办国际医疗旅游专区展会及相关专题论坛峰会、筹划建立国际医疗旅游常设展馆等。同时,中国非公医疗协会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也签署战略了合作协议,此外,作为国际医疗旅游展览和服务贸易中心服务运营商,浩汇国际医疗旅游与上海东浩兰生集团进口商品展销中心有限公司也签署了战略合作,筹备开展展览相关工作内容。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小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国际医疗旅游分会筹备工作负责人、上海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主任顾静文、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曹炜、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刘卫东、上海东方国际医院院长王欣、国际交流委员会以及部分医疗机构、产业机构和媒体代表等也共同出席并见证了战略签约仪式。(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葛屦

全球医疗旅游研究报告揭示泰国入境医疗位列全球第五,敬请加关注

入境医疗旅游根据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的最新研究,泰国是全球入境医疗旅游支出的排名前五名的目的地之一。题为“健康经济的处方”的报告显示,国际医疗旅游产品和服务支出在2000年至2017年名义上增长了358%,从24亿美元(725亿泰铢)增至110亿美元。增长导致医疗旅游支出在2017年达到国际游客支出的1.2%,而2000年仅为0.6%。美国是入境医疗游客的最大目的地市场。 2017年的支出近40亿美元,占全球医疗旅游支出的近36%。法国(8亿美元)是第二大市场,其次是土耳其(7.63亿美元)和比利时(6.36亿美元)。泰国排名第五,总收入约5.89亿美元,约占入境旅游总支出的1%。约旦(5.04亿美元)位居第六,其次是哥斯达黎加(4.51亿美元),英国(4.2亿美元),匈牙利(4.17亿美元)和韩国(4.15亿美元)。根据这项研究,泰国是医疗旅游的十大国家之一,也是领先的新兴国家之一,因为泰国政府旨在通过投资举措使该国成为医疗旅游的全球中心,包括对投资于新的健康产业的设备进行免税。对于出境医疗旅游市场,美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 2017年,美国人在国外医疗旅游服务上花费了23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20%。第二大支出国是科威特(15亿美元),其次是尼日利亚(7.83亿美元),荷兰(6.78亿美元),法国(6亿美元),阿曼(4.92亿美元),加拿大(4.44亿美元),比利时(4.09亿美元), 奥地利(3.34亿美元)和德国(3亿美元)。为了促进医疗旅游业的发展,WTTC建议各国政府制定明智的法规并对从业人员和设施认可及认证,制定签证简化政策,确定技能差距并开展培训以提高人才水平。应制定财政激励措施以吸引投资。【谢谢欣赏,小编敬请您加关注! 】

花街泪

万亿级蓝海!四部委力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将提速

海南省医疗旅游市场迎重磅利好!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建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实施方案》,支持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业内人士认为,受消费需求升级和政策扶持等利好因素影响,医疗旅游未来或将成高端旅游市场的一片蓝海。政策文件的下发,无疑是为海南医疗旅游市场注入一针兴奋剂,助力海南掘金万亿级市场。大力发展优质医疗旅游服务《方案》明确了建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4个重点任务:一是集聚发展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及科研机构。包括支持引进国内知名公立医疗卫生资源、引进和培育国际先进水平医疗机构、建设国家级医学教育科研交流基地、创建国家医药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二是大力发展优质医疗旅游服务。包括加快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三是优化先行区开放发展环境。包括方便境内外患者诊疗、健全人才发展政策、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等。四是完善医疗旅游综合监管体系。包括完善医疗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创新综合监管模式、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管问责、加强风险评估和跟踪预警等。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莺子9月16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方案》有以下三个亮点:一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先行区发展,二是以高层次人才提升先行区发展,三是以高质量监管保障先行区发展。为确保《方案》的顺利推进,文件还强化了政策支持。海南省省级财政按年度安排资金支持先行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基金设立和公共设施建设等,中央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予以支持。引导海南省产业投资基金向先行区投放。支持境内保险资金等按市场化原则投资先行区医疗机构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统筹研究先行区进口药品、医疗器械关税及增值税减免支持政策。在先行区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万和证券认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优势在于其国际化的定位和开放的政策,先行区允许试用国外依法上市新药和领先的医疗水平有望吸引大量富裕人群赴琼治疗。医疗旅游产业成一片蓝海作为一种集休闲娱乐和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医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产业之一,发展势头惊人,前景非常广阔。医疗旅游一般可以分为疾病治疗类、康复理疗类、养生保健类、整形美容类等四类。创汇多、就业容量大、连带性强是医疗旅游的主要特点。医疗旅游产业关联产业多、带动效应强、综合效益好,不仅可以推动健康服务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可带动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医药、器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亚洲一些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凭借低廉的医疗和旅游费用、优质的医疗和旅游服务、特色的医疗旅游项目和贴心的旅游配套项目等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医疗旅游者,因此医疗旅游在亚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最富实力和发展前景的跨境医疗旅游服务市场。业内人士预计,国内及周边亚太地区医疗旅游市场在万亿级人民币。受消费需求升级和政策扶持等利好因素影响,医疗旅游未来或将成高端旅游市场的一片新蓝海。先行区2018年接待医疗旅游人数同比增七成肖莺子介绍,201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前沿的医疗技术研究、境外医师注册、境外资本准入等方面赋予特殊优惠政策,并于2018年先后把特许医疗器械和药品审批权下放给海南。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先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他指出,2018年,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同比增长69.1%,今年1至8月同比增长41.2%,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氛围。在先行区内极力推广极简审批,社会投资项目落地平均审批时间由原来429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58个工作日。在全国率先简化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流程,缩短审批及通关时间,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型医院将于今年年内正式开工建设。业内人士认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具备产业基础。目前,海南省形成了“五中心”、“四集群”、“多点分布”的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五中心”即东部琼海市、西部儋州市、南部三亚市、北部海口市、中部五指山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四集群”是指以博鳌乐城为中心的东部健康产业集群,以海口为中心的北部健康产业集群,以三亚为中心的南部健康产业集群,以儋州为中心的西部健康产业集群。“多点分布”指结合各市县和农垦优质特色资源,发展温泉疗养、医学美容、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康体运动、南药种植等特色健康产业,以及深入挖掘苦丁茶、灵芝、珍珠、槟榔等保健品及中药材特色产品。至此,海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疗旅游产业链。相关法规和政策仍需完善海南医学院调研数据显示,虽然三亚中医院是国内较早从事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并且吸引了大量俄罗斯以及中亚一些国家的患者,具有相当的国内外知名度,但从总体上说,海南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海口经济学院专家周义龙认为,海南医疗旅游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医疗旅游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堵住医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法律“真空”地带,加强对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预防和控制。一是针对医疗事故处理、境外游客参保、国际医疗保险合作等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切实保障国际医疗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医疗旅游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策略体系,采取措施防范医疗纠纷和其他突发事故,确保负面影响和各种损失降到最小。二是严格防范医疗旅游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道德风险,明令禁止存在伦理道德质疑和风险的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医疗旅游项目的开展。三是加强海南医疗旅游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体系、外籍医护人员执业、药品和医疗设备进口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四是建立健全环境质量体系认证,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寻求医疗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道通为一

跨境医疗群体不断增加,2019年中国海外就医市场约30亿元

记者 | 金淼编辑 | 任悠悠1“据相关数据显示,在高净值人群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趋势下,2017年国内赴海外医疗机构看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50万。”在10月16日第一届国际医疗保险论坛上,与会专家如是描述现有的中国市场。与此同时海外医疗机构在看到中国市场后也逐渐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同样,中国资本也开始进行全球并购医疗服务的机构和组织。与此同时,行业内跨境医疗服务公司众多,良莠不齐。行业专家表示,目前针对部分跨境医疗机构出现的问题,相关机构正在对从事此类公司进行调研,也在提议进行制定行业标准。虽然近年来,跨境医疗患者人数逐步攀升,但是在目前国内以公立医疗机构占主导的情况下,商业医疗保险未能充分发展,尤其是高端健康险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但专家表示,从全球看,高端商业的医疗保险和高端医疗服务的结合必须是双轮驱动。“2019年所有中国海外就医的整个市场在3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增长是非常快的。这30亿目前为止大部分人都是自掏腰包,用现金支付的,一大笔钱要付出去,300万、600万患者都要一下子自掏腰包拿出去。我们觉得如果未来这种普通的家庭,每年只要支付3000块钱的情况下,可能就会有100倍或者1000倍的人群有这个能力,未来生病的时候,也能够去海外治疗,这个市场的规模应该会指数级的增长。”跨境精准医疗服务平台QTC Care CEO 陆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斯坦福研究报告显示,医疗旅游增速将会达到平均旅游增速的2倍,以往由于跨境医疗单次费用可达上百万,患者的支付能力限制了市场规模。而保险的介入,能够使得更多人通过较低的保险费实现跨境医疗,并且也能够满足高净值人群对健康的需求。此前由于国内外药品上市速度不同问题,新药在海外医疗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一些药厂每年十几亿、几十亿的投入,甚至百亿的研发投入,这样的差距必然会导致一个新的市场。”一位资深保险从业人士在第一届国际医疗保险论坛上表示。但由于近年来国内新药审批加速,国外药品在国内上市的时间大大缩短,以及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在新药上使用的放宽,是否会影响到跨境医疗行业,也是业内一直担忧的问题。“在美国那边治疗,其实还是有很多患者,他们接受比较常规的治疗方法,因为我们这边也有一些早期患者,可能过去接受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医生可能会告诉他,如未来疾病复发了,还有一二三四种考虑方法,他会自己比较安心一点,这是患者的一些体验。不是说所有患者过去接受新的疗法,有可能他们在那边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医生刚好会说,这边有新的临床试验可以尝试” QTC中国区医学总监王昆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这面20%、30%会用到或者考虑用到新的药物。但并不是说新的药物一定会治愈或者延长生命,但确实有机会去获得,这是给他们带来的价值。”除新药外,王昆表示肉瘤、儿童肿瘤及罕见病患者由于国内外治疗差异,也更多会考虑跨境医疗。此前有调研数据显示,72%的跨境医疗患者担心回国后的病情跟踪问题。“患者在美国建档案后,很多时候患者的随访,可能就是一封邮件的问题。而且如果患者购买保险的话,之后的随访费用也是包含在保险里的。”部分保险公司也表示,目前其所在公司的保险产品中,甚至包含了国外看病后提供后续药物的服务。

神悟

欢乐云旅游探索一站式医旅服务 跑出增长新赛道

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11月28日上午,第四届"欢乐云杯"最美广场舞全国公益大赛·海南大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圆满举行,来自海南省各地共计约1500余位舞蹈爱好者参加本次比赛。比赛现场同时,比赛邀请到了海南省老体协健身球工委副主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场舞国家一级裁判员,教练员罗玉琼主任任大赛裁判长,海南省老体协健身球工委广场舞教练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场舞国家一级裁判员、教练员许海浪、国家级舞蹈表演艺术家,海南省一级广场舞裁判黄慧芳等任裁判员。此外,主办方慈铭博鳌国际医院副院长、北京广健堂集团董事长、欢乐云旅游&海南云医旅创始人闫东升、北京广健堂集团总裁、欢乐云旅游总裁张雪、海南旅养天下董事长司传君、海南云医旅总裁刘娟等出席了本次大赛。比赛现场据了解,此前,全国各地大赛通过线上人气投票展示的形式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群众积极生活和追寻健康的良好精神风貌,全国累计2000万人次关注浏览,在线为喜爱的舞队呐喊助力。比赛现场据悉,本次大赛由北京欢乐云旅游主办,并得到海南省康养旅游协会、慈铭博鳌国际医院的大力支持。欢乐云旅游依托其控股公司广健堂集团十余年的客户积累,拥有数百万忠实会员用户,凭借经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以及欢欢乐乐云游四海的品牌理念,迅速成长为旅游行业的后起之秀。北京广健堂集团董事长、YKY云康养国际跨境电商、欢乐云旅游/海南云医旅创始人闫东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次"欢乐云杯"广场舞公益大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举办代表着欢乐云迈向了更大的舞台、展现了更高的国际视野!北京广健堂集团董事长、YKY云康养国际跨境电商、欢乐云旅游/海南云医旅创始人闫东升众所周知,自海南成为经济自贸港后,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其中医疗旅游更是驶入快车道。2019年李克强总理考察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时指出:医疗旅游是民生项目,也是新经济。目前,先行区已经发展成为海南医疗健康领域的金字招牌,且医疗市场需求攀升。欢乐云旅游凭借旅游品质至中,价格至下的经营理念,良好的用户口碑以及欢欢乐乐云游四海的品牌理念,坚持健康+旅游的发展战略,迅速成长为旅游行业的一匹黑马,拥有数百万忠实会员用户。基于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的深度认知,欢乐云旅游不断打破业务边界,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所提"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的要求,携手先行区内由中国健康体检慈铭模式创始人韩小红博士创办的慈铭博鳌国际医院推出一批康养、医疗旅游产品,以期全面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促进旅游业与医疗康养业融合,为海南全面建设自由贸易港助力。比赛现场有业内研究者认为,按照每位老人一年平均旅游3次,每次消费1500元(人民币)来算,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规模能达到近万亿元。在政策支持和旅游市场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稳定气候、国九条政策加持下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主要优势,这里将医疗养生度假完美融合,使传统医疗和旅游跃上新层次,形成新业态。中国持久发展,健康的中国人是基础。医疗旅游产业事关人民生命健康,标准要严,质量要高。北京广健堂集团、欢乐云旅游总裁张雪儿在接受海南琼海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希望欢乐云品牌可以更好的为社会公益服务、为百姓幸福感提升助力!欢乐云旅游选择携手慈铭博鳌国际医院,是因为慈铭文化始终坚守红色信仰,传承军人品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与欢乐云旅游高度契合。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欢乐云旅游已经发展成一家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型旅游零售服务商,基于实境增强等技术,可以在欢乐云旅游体验VR旅行,品质尾单抢购,机票代理、包车接驾等服务。欢乐云国旅致力于发展以健康为主旋律、以文化为主特色的新旅游发展,已形成四大新特色:景旅、康旅、医旅、文旅,为旅行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健康文旅服务。据悉,欢乐云旅游已在全国开设北京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无锡分公司、苏州分公司、广州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廊坊分公司、山西分公司、杭州分公司、重庆分公司、成都分公司、海南分公司等店面数量累计500余家,总社已形成两大业务中心,即欢乐云旅游全球组团中心"与"欢乐云旅游全球同业中心"依托集团大数据优势,快速链接上中下游各类旅游要素资源。未来,医疗旅游业务有望成为欢乐云旅游发展新的增长极,欢乐云旅游正在引领一种旅游新业态、新消费、新热点。

希崎

「3·15调研」在线医疗行业战疫表现获肯定,白酒品牌感知度低

来源:品牌联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众多品牌积极投入到战疫中来。调研显示,受访者对参与疫情防控的品牌持积极态度,82.5%的受访者表示对战疫品牌将“产生更高的好感”;65.1%的受访者表示将“更愿意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在线医疗行业战疫表现最好,平均得分为4.13分(满分5分),其次为互联网行业、在线教育和电商;房地产行业平均得分最低,为2.99分。在品牌战疫行为可感知方面,不同行业差距较大,13.4%的受访者对白酒品牌的战疫行为没有感知。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从武汉蔓延至全国,甚至全球多个国家。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众多品牌积极投入到战疫中来,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创新服务形式保障产品服务不间断,做好复工复产后员工防护工作。为了解为公众对品牌厂商参与疫情防控的态度和认知,2020年3月3日-3月12日,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起“3·15‘疫线’品牌调研”,品牌联盟为本次调研的战略支持单位,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CSR微客为本次调研提供了相关渠道支持。 1态度:65%以上受访者对战疫品牌持积极态度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为品牌注入社会责任内涵,以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进入新世纪以来,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品牌的社会使命。对年轻一代消费者而言,仅仅宣称物美价廉已经不够,品牌还要彰显自身的使命、价值和责任。公众愿意为品牌的社会责任“买单”。调研结果显示,83.5%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消费中会关注品牌的社会责任表现;69.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品牌的社会责任表现支付溢价。此外,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家庭收入越高的人员,在日常消费中越关注品牌的社会责任,家庭月收入在3万元-5万元之间的人群关注社会责任的比例最高,为92.3%。在关注品牌的社会责任表现的人群中,7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品牌的社会责任表现支付溢价。受访者对参与疫情防控的品牌持积极态度。调研结果显示,82.5%的受访者表示对战疫品牌将“产生更高的好感”;70.9%的受访者表示将“对品牌产生更高的信任”;65.1%的受访者表示将“更愿意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图:受访者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品牌态度具体到对品牌的战疫行为,85.5%的受访者认为“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是最欣赏的行为;82.8%的受访者最欣赏企业为疫情防控“捐赠产品或医疗物资”;仅有53.8%的人员将“捐款”作为最欣赏的行为。图:此次疫情防控中,您最欣赏的企业行为“趁机涨价”最不能接受。在此次疫情防控中,92.2%的受访者认为“趁机涨价”是最不能接受的企业行为;62.5%的人员选择了“降低服务品质”。对于“服务中断”,受访者显示出一定的包容性,仅有42.4%的人员不能接受服务中断。此外,对于在疫情中趁机涨价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品牌,80.4%的受访者表示“会放弃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图:此次疫情防控中,您最不能接受的企业行为2“疫线”:在线医疗行业表现最好,房地产行业“不及格”通过对大众消费行业及新兴行业进行调研发现,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受访者对不同行业的评价差距较大。受访者认为在线医疗行业表现最好,平均得分为4.13分(5分制),其次为互联网行业(4.10分)、在线教育(4.07分)和电商(4.02分);房地产行业平均得分最低,为2.99分;食品饮料、银行、保险、汽车、旅游和白酒行业平均得分在3-4分之间。图:不同行业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现(5分制)在线医疗行业整体得分最高,丁香园战疫行为认可度遥遥领先。本次疫情防控中,在线医疗行业表现较好,通过在线义诊、疫情地图、健康科普等形式,助力解决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如疫情发生后,丁香园迅速行动,1月21日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页面,截至2月26日12时,页面累计浏览量超过25亿人次。1月24日,丁香园开始面向湖北地区用户开展线上免费义诊。互联网行业捐赠金额大,阿里巴巴、腾讯战疫行为受认可度领先。疫情发生后,互联网行业立即行动,通过捐款捐物、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援疫情防控。据统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美团、京东、网易、新浪、拼多多、快手、好未来11家企业投入抗击疫情资金均在1亿元及以上。其中,腾讯、阿里巴巴2家企业捐赠额均在10亿元以上,分别为15亿元、11亿元。电商行业承担“保供”责任,阿里巴巴和京东战疫行为认可度遥遥领先。疫情发生后,电商平台积极加入“保供”行动,盒马鲜生、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企业为疫区一线提供水果蔬菜等紧缺生活物资。同时,积极履行平台治理责任,约束平台商户失责行为。京东、阿里、拼多多等升级平台治理规则,对疫情期间涉嫌哄抬物价、虚假发货和商品质量等问题商家进行限制发布、关闭清退等措施,如阿里平台治理部披露截至2月5日,永久清退15家销售问题口罩的店铺。此外,加强合作伙伴支持,如京东2月2日宣布推出11项补贴措施,对25万名商家特别是湖北地区商家在平台资费、流量、保险等方面进行扶持;2月8日,京东宣布再追加1亿元,对京东物流入仓商家进行重点补贴。 3感知:白酒及房地产品牌战疫行为可感知情况较差感知是指公众是否能够有效接收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信息。感知形成态度,进而影响公众的行为,包括购买决策等。“好的社会责任实践并不等同于好的形象”,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的感知情况,而非社会责任活动本身。因此,品牌要建立负责任形象,首先要让社会责任行为“可感知”。图:从实际CSR行为到负责任品牌形象 在品牌战疫行为可感知方面,不同行业差距较大。13.4%的受访者对白酒品牌的战疫行为没有感知;11.0%的受访者对房地产品牌的战疫行为没有感知;相反,受访者对电商、互联网、在线医疗等新兴行业的战疫行为有相对较多的了解。图:受访者对不同行业中品牌的战疫行为的感知情况白酒品牌积极捐款捐物,但仍有13.4%的受访者对白酒品牌的战疫行为“没有感知”。疫情爆发以来,白酒品牌积极捐款捐物驰援抗疫一线。据统计,茅台累计捐赠金额达1亿元,五粮液累计捐赠金额超过9000万;洋河、汾酒、郎酒、泸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习酒等白酒品牌捐赠金额均在2000万及以上。但是,13.4%的受访者对白酒品牌的战疫行为表示“没有感知”。可见除加强战疫实践的传播外,白酒品牌还需提升社会责任行动与疫情防控需求的匹配度。房地产品牌捐赠金额较大,但行业战疫表现平均得分仅为2.99分(5分制)。疫情发生后,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据中房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2月16日,全国涉房企业对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捐款金额近23亿元,其中捐赠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有6家,捐赠额在1千万至1亿元之间的企业有79家。除直接捐资赠物外,房地产企业还推出减免商铺物业租金等措施,但依然有11.0%的受访者对房地产品牌的战疫行为“没有感知”。此外,房地产行业战疫表现是本次调研的11个行业中平均得分唯一低于3分的行业。在线教育行业整体评价较高,但在线教育品牌的战疫行为可感知度不高。此次疫情对在线教育行业的长期发展利好,疫情发生后,在线教育行业积极捐赠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开放平台资源。受访者对在线教育行业的战疫表现整体评价较高。具体到在线教育品牌的战疫行为,7.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感知”。此外,部分公众对在线教育品牌捐赠课程资源有不同看法,认为在线教育品牌捐赠课程资源的行为营销导向较强。银行业支持战疫政策完善,品牌战疫行为同质化明显。为确保金融服务畅通,支持各地疫情防控,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文件,各银行积极按照监管政策为战疫提供金融支持。此外,银行业为疫情防控捐款金额较大。经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统计,35家A股上市银行捐款超过7.8亿元,平均捐款超过2230万元。但银行品牌创新性、独特性战疫举措较少,8.1%的受访者对银行品牌的战疫行为“没有感知”。旅游业品牌消费者投诉压力大,在处理客户投诉与负责任之间“争分夺秒”。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面临订单大量取消的问题,各旅游品牌纷纷在第一时间公布了退改签保障政策,并设立重大灾害保障基金,为用户减损,尽全力保障用户权益。据不完全统计,携程、途牛、同程分别设立了2亿元重大灾害保障金。在应对消费者投诉方面,各品牌积极与投诉“赛跑”。据天猫投诉平台统计,1月份,飞猪、同程、去哪儿、携程、马蜂窝的投诉量均在2000条以上,投诉主要诉求是退款;2月份旅游出行住宿类投诉依然较多,但商家处理较好,携程、去哪儿凭借快速有效的投诉处理进入月度红榜前三。4建议:提升社会责任可见度,塑造负责任的品牌形象从某种程度讲,对公众行为产生实际影响的并不是企业实际的社会责任行为,而是公众心中感知的社会责任行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同行业、不同品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参与疫情防控,然而,部分品牌在公众心中的责任形象与其实际战疫行为并不一致。建议品牌厂商进一步提升战疫行为、社会责任行为的可见度,塑造品牌在公众心中的负责任形象。建议一:从战略层面重视社会责任的可见度,选择适合的沟通渠道,制定科学的沟通策略,持续传播,塑造品牌的责任形象。建议二:提升社会责任行为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在企业内部形成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项目,当重大事件发生时,除捐款外,可迅速启动其他形式的社会责任项目,提升社会责任的专业性。建议三:重视社会责任行为的一致性,要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诉求,避免在对外捐赠的同时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利益。建议四:重视社会责任行为的报道与传播,加强与不同媒体的战略合作,对品牌的社会责任理念、战略、绩效和承诺进行持续传播。建议五:在日常经营中,将社会责任融入公司品牌工作,从品牌管理的角度重新制定公司社会责任的传播策略和项目执行方案。建议六:从长期规划负责任品牌塑造工作,在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互动中不断累积企业的正面品牌形象。

萚兮

2021-2027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分析报告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出品单位:智研咨询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分析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环境、AI智能医疗服务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AI智能医疗服务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AI智能医疗服务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章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综述1.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定义及分类1.1.1 行业定义1.1.2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1.1.3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1.2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特征分析1.2.1 产业链分析1.2.2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3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2)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生命周期1.3 最近3-5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经济指标分析1.3.1 赢利性1.3.2 成长速度1.3.3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1.3.4 进入壁垒/退出机制1.3.5 风险性1.3.6 行业周期1.3.7 竞争激烈程度指标1.3.8 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第二章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运行环境分析2.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2.1.1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2.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2.1.3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2.2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2.2.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2.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2.3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3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2.3.1 AI智能医疗服务产业社会环境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2.3.3 AI智能医疗服务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4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技术环境分析2.4.1 AI智能医疗服务技术分析2.4.2 AI智能医疗服务技术发展水平2.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第三章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运行分析3.1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状况分析3.1.1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阶段3.1.2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总体概况3.1.3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分析3.2 2015-2019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3.2.1 2015-2019年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3.2.2 2015-2019年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分析3.2.3 2015-2019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企业发展分析3.3 区域市场分析3.3.1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3.3.2 2015-2019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3.4 AI智能医疗服务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3.4.1 细分产品/服务特色3.4.2 2015-2019年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3.4.3 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3.5 AI智能医疗服务产品/服务价格分析3.5.1 2015-2019年AI智能医疗服务价格走势3.5.2 影响AI智能医疗服务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1)成本(2)供需情况(3)关联产品(4)其他3.5.3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3.5.4 主要AI智能医疗服务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第四章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所属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4.1 2015-2019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4.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4.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4.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4.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4.2 2015-2019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所属行业产销情况分析4.2.1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所属行业工业总产值4.2.2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所属行业工业销售产值4.2.3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所属行业产销率4.3 2015-2019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4.3.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4.3.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4.3.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4.3.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第五章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供需形势分析5.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供给分析5.1.1 2015-2019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供给分析5.1.2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供给变化趋势5.1.3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区域供给分析5.2 2015-2019年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情况5.2.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需求市场5.2.2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客户结构5.2.3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5.3 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5.3.1 AI智能医疗服务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1)AI智能医疗服务应用市场需求特征(2)AI智能医疗服务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5.3.2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1)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2)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5.3.3 重点行业AI智能医疗服务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第六章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产业结构分析6.1 AI智能医疗服务产业结构分析6.1.1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6.1.2 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6.1.3 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6.1.4 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6.2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6.2.1 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6.2.2 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6.3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6.3.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6.3.2 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6.3.3 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6.3.4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第七章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7.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7.1.1 产业链结构分析7.1.2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7.1.3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7.2 AI智能医疗服务上游行业分析7.2.1 AI智能医疗服务产品成本构成7.2.2 2015-2019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7.2.3 2021-2027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7.2.4 上游供给对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7.3 AI智能医疗服务下游行业分析7.3.1 AI智能医疗服务下游行业分布7.3.2 2015-2019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7.3.3 2021-2027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7.3.4 下游需求对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第八章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渠道分析及策略8.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渠道分析8.1.1 渠道形式及对比8.1.2 各类渠道对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8.1.3 主要AI智能医疗服务企业渠道策略研究8.1.4 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8.2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用户分析8.2.1 用户认知程度分析8.2.2 用户需求特点分析8.2.3 用户购买途径分析8.3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营销策略分析8.3.1 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营销概况8.3.2 AI智能医疗服务营销策略探讨8.3.3 AI智能医疗服务营销发展趋势第九章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9.1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9.1.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现有企业间竞争(2)潜在进入者分析(3)替代品威胁分析(4)供应商议价能力(5)客户议价能力(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9.1.2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9.1.3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集中度分析9.1.4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SWOT分析9.2 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格局综述9.2.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概况(1)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格局(2)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3)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9.2.2 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竞争力分析(1)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竞争力剖析(2)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3)国内AI智能医疗服务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9.2.3 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十章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10.1 A公司10.1.1 企业概况10.1.2 企业优势分析10.1.3 产品/服务特色10.1.4 公司经营状况10.1.5 公司发展规划10.2 B公司10.2.1 企业概况10.2.2 企业优势分析10.2.3 产品/服务特色10.2.4 公司经营状况10.2.5 公司发展规划10.3 C公司10.3.1 企业概况10.3.2 企业优势分析10.3.3 产品/服务特色10.3.4 公司经营状况10.3.5 公司发展规划10.4 D公司10.4.1 企业概况10.4.2 企业优势分析10.4.3 产品/服务特色10.4.4 公司经营状况10.4.5 公司发展规划10.5 E公司10.5.1 企业概况10.5.2 企业优势分析10.5.3 产品/服务特色10.5.4 公司经营状况10.5.5 公司发展规划10.6 F公司10.6.1 企业概况10.6.2 企业优势分析10.6.3 产品/服务特色10.6.4 公司经营状况10.6.5 公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前景11.1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前景11.1.1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潜力11.1.2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前景展望11.1.3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1.2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1.2.1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趋势11.2.2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测11.2.3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应用趋势预测11.2.4 2021-2027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1.3 2021-2027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供需预测11.3.1 2021-2027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供给预测11.3.2 2021-2027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需求预测11.3.3 2021-2027年中国AI智能医疗服务供需平衡预测11.4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11.4.1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11.4.2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11.4.3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11.4.4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11.4.5 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第十二章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12.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融资情况12.1.1 行业资金渠道分析12.1.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12.1.3 兼并重组情况分析12.2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12.2.1 产业链投资机会12.2.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12.2.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12.3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12.3.1 政策风险及防范12.3.2 技术风险及防范12.3.3 供求风险及防范12.3.4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12.3.5 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12.3.6 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12.3.7 其他风险及防范第十三章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战略研究13.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战略研究13.1.1 战略综合规划13.1.2 技术开发战略13.1.3 业务组合战略13.1.4 区域战略规划13.1.5 产业战略规划13.1.6 营销品牌战略13.1.7 竞争战略规划13.2 对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品牌的战略思考13.2.1 AI智能医疗服务品牌的重要性13.2.2 AI智能医疗服务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13.2.3 AI智能医疗服务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13.2.4 我国AI智能医疗服务企业的品牌战略13.2.5 AI智能医疗服务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13.3 AI智能医疗服务经营策略分析13.3.1 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细分策略13.3.2 AI智能医疗服务市场创新策略13.3.3 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13.3.4 AI智能医疗服务新产品差异化战略13.4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战略研究13.4.1 2019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战略13.4.2 2021-2027年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战略13.4.3 2021-2027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14.1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研究结论14.2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价值评估14.3 AI智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建议14.3.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14.3.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14.3.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借黑钱

医药行业研究:关注中药转型机遇,拥抱创新和消费主线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国银河证券,孟令伟、刘晖)一、中药行业发展概况中药产品主要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是初级产品,中成药和中药 饮片则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终端产品。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 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中药饮片是指在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 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也是中成药的原料;中成药是用一定的配方将将中药饮 片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一)受政策扶植影响,中药材种植大幅扩张由于政策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快速扩张。中药材种植扩张主要受到了农业供给侧 改革和扶贫政策的支持。从 2016 年开始,中药材种植成为大宗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方式之一, 向全国扩散。2017 年 11 月,国家农业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 部、农发行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 年)的通知》,致使中药 材产业扶贫走上产业化道路。中药材之所以会成为各地政府扶贫的热门选择,一是因为中药材 绿色、健康的特征,十分符合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大主题;二是因为我国中药材分布范围较广, 适应性强,适合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域特色;三是因为中药材种植,利于与当地旅游、 养生和医药工业等产业链深度对接。近年来,中药材种植业扩张有加速趋势。自 2011 年至 2019 年,中药材播种面积从 1382.49 千公顷猛增到 2607.51 千公顷,种植面积增加到 1.89 倍。自 2017 年以后,重要种植扩张加速, 仅 2017 至 2019 年三年中药材播种面积就增加了 675.07 千公顷,增加的播种面积超过 2011 至 2016 年的增加总量。中药材种植大幅扩张也导致了部分品种的产能过剩。尤其是药农容易受 短暂的涨价行情诱惑,一拥而上种植,最后导致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二)中成药市场增速放缓,特色中药饮片景气度高中成药受政策限制较多,中药饮片发展环境较好。长期以来,国家大力扶持中药饮片产 业,中药饮片应用上不受诸多医改政策限制,发展势头好于中成药。反观中成药受到“零加成” 和药占比限制,医生开药动力受到抑制,部分中药大品种也被纳入地方性“辅助用药”管理, 受到更严格的用量限制。此外,很多疗效不佳且具有副作用的中药注射剂也逐步退出市场,多 重政策压力导致中成药增速放缓,发展势头不如中药饮片。以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特色中药饮片是中药发展方向之一。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 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 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相比于传统中药汤剂,配方颗粒有更多的优势:首先是携带和保存更 加方便,相对于传统中药大包小裹的体积,免煎中药更加适合旅行和出差人员的保健和治疗; 与容易发霉的草药相比,免煎中药包装严密、防霉变、防虫蛀鼠咬,所以保质期比较长;其次, 配方颗粒的安全性和疗效更有保证——免煎中药在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方面比较严格,重 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微生物、化学污染等指标检测非常严密,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同样疗效 也更加有保证。中药配方颗粒发展较快,政策进一步放开。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特殊的中药饮片,也不受“药占比”和“零加成”等政策的限制,发展环境较为宽松。自 2011 年至 2018 年,我国 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收入从约 22 亿元增长至约 165 亿元,增速远超同期的普通中药饮片和中成 药。2021 年 2 月 10 日,国家药监局、中医药局、卫健委、医保局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 粒试点工作的公告》,自 11 月起施行,意味着中药配方颗粒将全面放开。后续中药配方颗粒 品种将实施备案管理,不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在上市前由生产企业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备案。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彻底放开,预计其市场规模将迎来新一波增长。除配方颗粒外,还有纳米中药和超微中药等特色中药饮片。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 在 100nm 粒径范围制造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纳米中药饮片只是其一 部分。分子大小通常在微米级,纳米中药实际上是将药材粉碎至分子或原子以下,原子的重排、 分子结构的改变必将产生新的物质,进而引起药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性质改变。由此既可能出 现原中药材无法比拟的功效(包括新功效),也可能产生新的毒副作用。由于纳米中药的安全 隐患和成分、功效不确定性限制了它的应用;其次,纳米颗粒制备设备复杂,成本过高,中药 材纳米化后将失去中药价廉的优势,难以推广。超微中药是将传统饮片加工成粒径为微米级的 新型中药饮片,服用方便,只需 80℃开水冲泡几分钟即可使用。其特点是将药材粉碎至 1~75 μm,多在 15μm 左右。在此粒径范围恰好将细胞壁破碎而又不改变分子结构,又不会改变 药材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因而不会引起饮片药效物质基础的变化,还大大增加了药物的吸收和 利用,减少中药的用量。不过,超微中药制备设备门槛及制造成本仍高于配方颗粒。(三)中药类进口不断攀升,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快中药类商品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出口对新兴市场增幅较大。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2017-2019 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从 36.40 亿美元增长到 40.19 亿美元,区间增幅 10.41%;进口贸易总额从 15.57 亿美元增长到 21.55 亿美元,区间增幅 38.41%。中药类商品进口贸易总额增长幅度高于出口增长幅度。2019 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市场排名前十的国家/ 地区中,对其中 5 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金额呈现了双位数增长。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越南、 印度和马来西亚,我国对其出口中药商品金额的增幅分别为 69.26%、34.05%和 24.55%,均为 新兴市场国家。二、医改节奏加快,中医药将面临更大控费压力(一)医改进入深水区,医保支付改革系重中之重以“三医联动”为核心,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改革将持续成为改革重心。三医联动指的 是卫生体制改革、医保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通俗的说即是:医疗、医保、医药 改革联动。其中卫生体制改革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医疗服务体系 改革,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其中医保体制改革增强了医保基金的议价能力。医保作为最大的支付方,通过医保统筹和医保 支付改革发挥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作用,客观上削弱了医药行业各环节的议价能力。超级医保局集采购、定价和支付功能于一身,议价能力强大,推动行业价值链结构重塑。 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并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是本次机构改革 针对医药医疗领域的最大变动。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此前制度下招标采购由省卫计委开展、支付 方不参与定价的情况,强化支付端议价能力,有望形成以医保部门为主导的医保支付体系,医 保支付方式改革将继续深化。我们认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医保局的成立 将加速推进医保控费,使其更易于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医保控费的推进将加速医疗行业 深化、结构化发展,辅助用药和安全性、有效性存疑的品种将进一步承压,而临床效果明确的 治疗性产品、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的创新产品、质量疗效安全可控的进口替代产品和物美价廉的 低价药产品将获得市场发展良机。这一改变将继续利好真正具有临床需求的药品,尤其利好创 新药企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优质仿制药企,且进口替代过程有望进一步加速。(2)医保管理 部门的统一使得监管更加有效,破除“以药养医”传统。专家认为新医保部门有望对医药价格 与医疗行为实现更加有效的直接管治,现实中存在的过度医疗、重复检验、大处方乃至医患合 谋侵蚀医保基金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这一改变将在短期内利好具有消费属性、自费支付, 不受医保支付端议价能力增强影响的药企。同时我们也认为新医保部门有望延续过去人社部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深入探索以破除“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加大医疗服务费的收费 权重,利好专科医院等社会办医服务行业。医改政策密集落地,带量集采标志医药控费进入新阶段。2016 年至今为改革政策密集落 地期,随着公立医院改革推进、药监体系改革推进,行业内部分化进一步加剧。2017 年是政 策落实年,各省招标推进,两票制全面落地,新版医保目录推出,药监体系继续推进一致性评 价及评审审批各项改革等。2017 年 10 月 8 日,中办和国办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 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为近年来药监体系改革集大成之政策,政策是前期多个 药审改革政策的汇总,最终导向为鼓励药械创新及与国际接轨。可以预见未来医药行业环境得 到净化,行业的发展进入新的轨道。2018 年是医药创新政策全面落地之年。新版医保目录导 入逐步落地,各省招标集采工作基本完成,两票制在全国全面推开,抗癌药进口关税取消、增 值税大幅降至 3%。同时,成立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健委。组建医保局,标志着未来我国药 品定价、采购和与医保支付端的统筹规划,叠加三保合一将显著提升医保基金运营管理效率, 将加速推进医改纵深进行。2018 年底,以国家《4+7 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为标志, 医药行业进入集中带量采购新阶段。自“4+7”试点工作开展至今,医药行业已经历 4次全国 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 1 次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多次省级招标降价,降价幅度令众多 产品竞争格局较差的厂商承担巨大压力。(二)医保控费措施全面推广,中医药将面临更大控费压力中医药将面临更多控费措施。到目前为止,面向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出台的控费措施较少, 但这一局面将被打破。2020 年 7 月,国家医保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 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式 改革。这个举动表明未来中成药也将纳入全国性药品带量集采范畴。此外,部分地方已开始试 点中成药带量采购。2019 年 10 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 要研究中药饮片取消加成相关工作。随着医改持续推进,预计未来医保控费措施将涵盖中医药 全领域,纳入到医保支付体系中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都将面临更大的控费压力。辅助用药监控等措施将持续施压非治疗性用药。虽然目前全国性的辅助用药目录尚未纳 入中成药,但是部分地方已率先出台包含中成药的地方性辅助用药目录。我国药企创新能力较 弱,用药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前些年,以药养医的制度导致抗生素、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 等品种畅销。辅助用药监控措施旨在加强医疗机构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辅助用药临床 应用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我们认为,辅助用药目录的制定将会使辅助用药大品种收到更 为严格的监控,无论是使用量上还是医保支付上都会有更为严格的约束。随着医保支出继续“腾 笼换鸟”,我们预计未来非治疗性用药的空间将会被更严厉的压缩,部分疗效不明的中药品种 (尤其是部分难以证实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萎缩。三、国务院出台重要措施,中医药产业有望加速转型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指出中医药仍然一定程度存在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 突出等问题,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经验做法,破解存在 的问题,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结合文 件中措施,中医药企业转型步伐有望加快,有望在中医药领域内开辟多种转型路径。中医药医保控费标准或对标西药。《措施》提出要大力支持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 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按规定合理确定目录甲乙分类,鼓励实行中西医同 病同效同价,加强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中医药服务和费用监管。被纳入医保管理的中 药品种势必会面临降价压力。大部分中药的成本要高于同病同效的化药,若实行中西医同病同 效同价,则中药利润将会受到严重挤压。医保控费压力将倒逼中药企业加速转型。应对医保控费压力,中药企业有如下三种转型 策略:(1)转型创新型中药,研发疗效显著且竞品较少的中成药,缓解竞争降价压力;(2) 转型“医保免疫”的普通消费品,直接回避医保控费压力;(3)转型高质量低成本的中药材 生产商,控制成本,向上游传导降价压力。(一)结合循证医学,转型创新型中药中医药创新力量薄弱,需要建立适应中医药体系的创新机制。中医药研发长期以来面临 作用机理不明、有效成分不清的困难。相比于成分清晰、作用机制明确的化药和生物药,中药 创新难度更大。近年来,国内新药注册受理中成药数量远少于化药和生物制品,中药创新研发 周期长,审核不确定性大制约了中药创新热情。因此,加快中药注册审批流程,建立适合中医 药理论体系的评价标准,成为促进中药创新发展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有望加快中药新药审批速度。《措施》中指出,要提升中药注 册申请技术指导水平和注册服务能力,建立科技、医疗、中医药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中药新 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的有效机制,探索授予第三方中医药研究平台专业资质、承担国家级中医药技术评估工作,增加第三方中药新药注册检验机构数量。上述措施有望加速中药新药审 批,创新型中药获批数量有望增加。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有望减轻中药新药研发难度。《措施》指出,要优化具有人用 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同名 同方药等,研究依法依规实施豁免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及部分临床试验的管理机制,建立中医药 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中药真实世界 研究证据体系。上述措施旨在建立适合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试验评价标准,有望减轻中药新药过 评难度。结合循证医学体系研发和证明中药疗效将是中医药长期发展方向。长期以来,许多中药 品种疗效缺乏现代医学证据支撑,也未经现代医学试验验证,即存在疗效不明确而仓促投入使 用的风险,也存在具有疗效但由于缺乏实验证据支撑而使用受限的可能。缺乏规范的实验验证 导致中医药行业药品疗效宣传和应用时常出现乱像,例如部分疗效未经实验论证且有副作用的 中药注射剂已逐步退出市场。随着医保控费措施加大对疗效不明或疗效未经科学验证的用药限 制,大量现存中药品种势必补充疗效验证试验,中药创新研发也将面临更加规范的试验验证。(二)规避医保压力,转型“医保免疫”的普通消费品部分中药企业或将转型“医保免疫”的普通消费品。面对激烈的医保控费降价压力,中 药企业要么选择研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中药,要么开拓不受医保限制的其他消费品。对于缺 乏创新药研发经验的中药企业,结合现有中药成分开发普通消费品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普通消 费品作为非诊疗消费,审批比药品更容易,且和医保无关。在普通消费品中结合中药成分,既 可以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也可以避开医保限制。中医药消费本就具有较强的普通消费属性。根 据艾媒咨询的调查,大约一半消费者购买中药材目的是滋补养生和作为食材这样的普通消费领 域。转型具有刚需属性的日用消费品能够获得抗通胀的收入来源。刚需的特点是消费需求受 价格影响小,这种产品往往有很好的提价潜力,涨价速度至少跑赢通胀。随着时间推移,经济 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还可能导致部分刚需消费群体的增加,此类刚需则有量价齐升的潜力。高端 快消品和大众快消品需求均对价格不敏感,具有部分刚需属性。对于高端快消品,虽然价格较 高,但高端消费者的高收入也决定了高端群体并不在乎产品的价格。对于大众快消品,本来价 格就不高,生活中往往多次使用且单次耗用量很少,平摊到每次耗用的成本就更低,即使是低 收入群体往往也不会在乎这点微薄的耗用成本。大众快消品常见例子有调味品、洗漱用品、个 人卫生用品等。(三)重视成本控制,转型高质量低成本的中药材生产商中药制造企业时常面临中药材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的风险。近几年,中药材价格相关 新闻层出不穷。植物类中药材一般会受到气象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价格时有波动;动物类 中药材则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不断上行;更有部分人工种植技术尚未攻克的野生中药 材,经历了无节制的滥采后,野生资源已十分稀缺。中药材价格涨跌互现,不同品种供需状况 差异较大。可种植的中药材往往因为种植户一拥而上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无法种植的野 生中药材资源日渐匮乏,价格不断上涨。中药行业迫切需要确保高质量、低成本且供应稳定的中药材生厂商。很多中成药生产企 业尝试建立自有种植基地来应对供应风险,或者提前与药农签署合作协议,但也无法保证所有 品类中药材的供应。即使供应充足,中药材多由小型种植户提供,也面临质量参差不齐的风险。 中药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标准化、规模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针对可人工种植或繁衍的中药材, 需要用规模化生产代替个体户劳作;针对无法培育的野生资源,需要研发人工培育方式;对于 部分供不应求极端稀缺的中药材,需要摸索人工合成有效成分来替代自然资源。对于部分受中 成药销量萎缩影响的中药材,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能更好的应对市场总量萎缩的风险。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大规模中药材生产商发展。《措施》指出,加强道地药 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 联合社,推动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品信息可追溯的现代中药材物流基地,引 导医疗机构、制药企业、中药饮片厂采购有质量保证、可溯源的中药材,深入实施中药标准化 项目。上述措施有望催生一批高质量、标准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也便于进一步降 低中药材成本。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不对称

专访国家卫健委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毓辉:要加速推进优质健康产品、服务引进来和传统中医药走出去

近年来,我国大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目标,到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中国大健康产业成长空间巨大。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大健康产业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如何为传统健康产业赋能?国内的健康产业该如何与“一带一路”连接……带着这一系列问题,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召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毓辉进行了专访。张毓辉 主办方供图谈健康 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提高NBD:当前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如何?“十四五”期间,大健康产业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张毓辉:据我们核算研究,2019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为70148亿元,比2018年增长12.4%,占GDP比重为7.08%。总体上看,我国健康产业呈现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而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全社会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因此在“十四五”期间,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将显著增长,互联网医疗等新消费加速释放,健康产业发展有望迎来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具体包括:人民群众对于保健、防护、消杀类产品以及健身、康养、线上问诊、线上药店等健康服务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健康产业范围广、链条长、关联性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发展健康产业提出了必然要求。同时,创新驱动、扩大开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强化服务业发展、扩大内需等方面政策和制度环境的持续优化完善,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精准医学、基因编辑、生物工程技术与新材料等领域的突破,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融合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NBD:您曾提到,当前的健康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那么最需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呢?张毓辉:在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我国健康产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很多地区在健康产业发展初期,存在公共服务功能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瓶颈制约”,或由于市场盲目投资导致大量资源闲置和浪费,部分地方健康产业发展出现市场目标趋同、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情况,极易形成新的结构性问题,不利于组团发展、形成合力。二是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较为单一,供需结构失衡等的问题依然突出。社会办医普遍以中低端医疗服务为主,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较为单一,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专业性、规范化的健康咨询与管理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端需求严重外溢。优质健康产品供给同样不足,先进产品以仿为主、以进口为主的局面尚未改变。另外,三是产业融合和集群集聚效应有待提升;四是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短缺,其中,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亟待提高;五是制度标准和监管体系有待完善。谈传统中医药 鼓励企业产品“走出去”NBD:在您看来,国内的健康产业如何与“一带一路”连接?张毓辉:要逐步形成“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集政府间政策合作、机构间技术交流和健康产业交流为一体的系列卫生合作论坛。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医疗旅游和养生保健服务,与周边国家建立跨境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要扶持有实力的医药企业境外投资设厂,鼓励在双边协商的基础上减少贸易壁垒。此外,要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例如鼓励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或外宾服务部,为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在边境地区建设民族医药产业区等。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健康产品与服务质量意识,提高医药和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和评价能力,加强生产质量监管力度,确保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建立多语种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网站,加强国家旅游形象宣传。NBD: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健康产业,巨大潜力体现在哪里?张毓辉:一方面,中国自身超大规模的健康服务市场优势,有利于积极引进国际上适销对路的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在满足国内日益升级的健康消费同时,可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作用,吸引更多全球医疗健康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中国、加入区域产业链集群,不断扩大国内健康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另一方面,智慧健康快速发展,为对外服务贸易提供新的契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方面,走在全球前列,依托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智慧健康服务快速发展,国内相关服务企业出口市场空间日益打开。此外,传统中医药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放异彩,在调整健康状态、疾病康复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当加大科研投入,注重传统服务创新发展,鼓励企业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