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博士工资不如211硕士高,学生物的哭了,网友:计算机钱多头发少近日,一名浙江大学生物类专业的博士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据该博士生介绍,自己辛苦读完了博士,而且还延期毕业了一年,毕业之后到了一家大型生物公司,工资税前22万左右,本来自己觉得还可以,但是跟别人对比了一下之后,这位博士不淡定了。作对比的是一位普通21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同样今年毕业,签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资税前34万。一位博士,一位硕士,一位生物专业,一位计算机专业,高学历反而不如低学历挣得多,而且还多花了4年时间,难怪博士生心里不平衡了。论付出多少,论努力程度,博士生都要高于硕士生,为何工资待遇反而不如硕士呢?其实这也反映了这两个专业目前就业的大致情形。生物专业,多年来屡次登上红牌专业榜,被学子吐槽为“最坑专业”。而计算机专业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AI、大数据等专业人才非常吃香。为何生物类专业会被称“最坑专业”呢?严格的说,生物这个专业并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一些生物类企业机构需要高端人才数量不多,现在已经基本饱和,他们设计出研究方向,至于基础操作则完全不需要多高的学历,甚至一个高中生就可以熟练操作。有网友也安慰那位博士:别看计算机专业赚钱多,但是他们头发少啊!当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类专业早晚会有出头之日,毕竟这是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你觉得呢?欢迎交流讨论!
博士学位,位居学位“金字塔”的最顶端。很多人心中估计都燃烧起好奇的“熊熊烈火”——博士一年的平均收入大概能有多少钱?估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首先,从学历层次上看,博士的起始年薪比其他学历的起始年薪要高。根据《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报告》显示,在2019届高校毕业生中,本科生的起始月薪接近六千元,硕士毕业后的起始平均月薪是八千多元,而博士毕业生的起始平均月薪则直接飙升到一万五千多元(年薪是18万多),是本科生(年薪7万多)的两倍多,其起始平均月薪也比硕士多了六千多元。由此可以看出,学历层次越高,起始平均薪酬待遇就越丰厚;学历层次越低,享受的待遇就越“精致”。其次,从地理位置上看,博士毕业后所在的城市越繁华,起始年薪越高。据了解,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博士是“最值钱”的:广东地区博士的平均起始平均年薪达到二十三万五千多元;上海地区的博士起始平均年薪达到二十二万五千元左右;北京地区的博士起始平均年薪达到二十二万三千多元。博士作为国内的稀缺资源,是很多地区争相抢夺的人才。而经济实力比较发达的地区,起始平均年薪比较丰厚,聚集的博士自然也就越多。博士待遇排在前头的,紧随北上广之后的是四川、重庆、广西等地区,其起始平均年薪也是挺诱人的。第三,从用人单位的知名程度来看,博士毕业后所进的单位越牛,起始年薪就越高。前一阵子,华为招聘8名起始年薪在九十万到两百多万的博士,可以说是下了血本。而在一些籍籍无名的用人单位,会不会有这样的魄力和实力来“招安”高能力高素质的博士毕业生呢?当然不会!一些博士去双非院校(非985、非211大学)任教,起始月薪达到五位数都有很大的难度。当然,博士去一些高校任教,除了年薪之外,还有其他的福利,比如送一套“性价比”比较高的房子,再比如直接给一笔丰厚的“安家费”,让优秀的博士走进高校后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总而言之,博士学位拿到手之后,绝对不会吃亏,“读书无用论”只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用来骗哪些智商不怎么高的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通过努力读书,一旦成为博士的话,将来出人头地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
来源:考博圈原创编辑:学长学术界常戏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没错,我正是四大天坑专业之一的材料学专业的博士。2016年博士毕业,在导师的帮助下进入了某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负责药物的材料分析和研发质检。现在年薪约20-30万,发展空间大,前景可观,未来可期。一般而言,博士毕业的去向主要是四个:高校、博后、企业、从政。高校:往往取决于你的毕业院校和所发文章数量和质量,这两点因素直接关系到你的年薪,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企业:博士应届生的月薪平均 14000 到 18000,私企或外企可能给到20000,算上年终奖和绩效,年薪20万不成问题。博后:也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一般博士后流动站的薪资待遇5000-8000一个月不等,年薪7万左右。从政:从政分为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和考选调生,从政的薪资待遇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是看你所在的工作岗位,一般而言薪资待遇5000-15000不等。前段时间和一些昔日博士同学聊了一些薪资待遇的问题,和广大博友分享一下,对比对比自己。(以下分享均为第一人称的博士自述,并获得了分享版权)@博士老张我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东北某一高校做讲师,中级,带编,一年实际到手七七八八加起来不到15万,安家费一次性6万,住的教职工公寓,一个月240,教师饭卡直接给存了9999,只能到特定楼层使用,如果去超市或者其他食堂要另外办卡,自己存钱。我的收入分本职收入和额外收入,我本职就是一周三次专业课,其余的工作或者开课都有收入,做不做全凭自己,觉的闲着慌就去申请一下,要是不想做就做好本职工作,当然会以收入形式体现出来。福利房什么的就是想想就好了,几乎没有。公积金+补贴一个月将近3000,补贴给5年,评上副高多加3年,这些钱不买房取不出来。这些就是目前的状态,没有多好,只是稳定。@博士老包博士刚毕业就去了西南铝,年薪基本在15万到20万之间。长安汽车招人分档次的,海龟或者国内好大学工资会高很多,工资范围20万-30万不等(我知道的人有拿到这个工资的,不代表官方薪资范围)。国内我们同一批去南南铝的,工资20w左右。中规中矩的说,材料专业肯定不可能像计算机那样年薪百万之类的,但是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30岁之前这个工资还可以了(至少对于我来说可以了)。@博士老李博士毕业后来国家实验室做博后,当时的工资是7万左右一年。国家实验室的博后一般都是流水线,干满三年走人。我运气好,18年底转正成staff scientist,算是半个永久职位,基本上不出问题不会被辞,工资10万左右一年。手里有4篇25以上的文章,3篇15以上的文章,还有一些别的小文章。这个条件,出站后可能拿个当地的人才计划没问题,但是工作压力,待遇,工作条件肯定比不上现在。@博士老肖博士毕业后找了近半年工作都没找到合适的,最终在导师的帮助下进入了北京央企做研究工作。基本薪资每月加上餐补交通补各种补助,总共到手1万左右,公积金公司加个人两千。年终奖看公司业绩,第一年年终到手1万,刚工作法的少,19年年终到手9万5。今年这形势,年终不会很好。出差补助每天不到200,其他过节福利都是发购物券,平均下来每个季度1000多。同专业的同学去的行业内央企大抵都是这个收入水平。@博士老徐毕业后进入某小上市企业,准备申请企业博后,转正工资1.5万,企业博后政府补贴4千及一套3室2厅使用权,年终大概3万。过两年拿高工资大概可以有一个提升,还可以去同类企业做顾问,去大专做外聘导师(大概我们政策好),所以挺奇怪为什么说生化环材待遇不好?@博士夫妻老刘和老博士毕业后进入双非本科,补贴要分5年领,每个月加年终平均7.5千,进学校立刻怀孕生小孩休产假,现在谋求跳槽到毕业学校做实验员,离家近,没有科研任务,综合月薪也大概7.5千,结果要赔之前签的学校违约金,大概前几年都白干了。我老公进入了和我临省的一所211院校,待遇还是比较好的,进入后就分了一套房,不过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工资待遇比我好,现在月薪能够拿到1万左右,另外还有各种补贴以及20万的科研启动资金,还七七八八的申请到了很多横向课题。不过有科研要求,感觉老公的压力比较大。@博士老许博士毕业在某高校做了2年讲师后,前年跳槽到某个985副高,无编制。学校每年到手15万左右,学院每年到手12万左右(只给3年),论文奖励平均每年到手10万左右。目前自己经费平均每年有20多万。没事的时候在外面做点兼职,每年到手有12万左右。总体还是比较爽。@博士老袁有一年国外联培经历,现就职于杭州某高校,纯科研岗,过了试用期房本换20万安家费,剩下的20万分十年给。现每月工资到手8600,扣了1500的绩效,也就是正常工资到手1万左右。科研岗啊,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年底要是没有成果,拿什么奖励。这是刚好身边几个朋友的情况,不过见过这么多人的职业生涯长期发展,我相信博士的含金量不只是在毕业这几年的体现,更多的是在未来厚积薄发中彰显。学历并不能说明一定能挣多少钱,能坚持读完博士的,大部分都还是有学识、有韧劲、有想干事意愿的,至少这些人的天花板很高。加油吧,乘风破浪的少年们!!
最近突然看到了大龄博士生转行找工作的事情,这件事情突然让我对我们的教育现状开始担忧了起来。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有一个大龄的高学历者,今年三十岁,他是生物学领域的博士生,但是他在博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找了很久的工作都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最后,他堂堂的一个博生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确实让他有点失望,在生活和就业压力的促使之下,他终于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重新作出了选择,他想通过转行的方式从生物学领域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工作。他想转到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互联网行业的薪资待遇比较高,而且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以后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当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首先为国内的教育系统感到悲哀,同时也为这个大龄的博士生感到惋惜。在中国的这种教育体系之下,国内的部分大学确实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其实他们的目标就是找一份能够赚钱的工作,然后好好的赚钱,好好的养活他和他的家人。而当他们在毕业时找了很久的工作都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是找到的工作工资低时,他们就想到了转行或跳槽。纵观我们上大学那会儿,我们就会发现,当时不管是我们的老师,还是这个社会,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观念: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只要我们在学校里面能够有优异的表现,那在毕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走向社会后,社会人对好工作的首要衡量标准就是赚钱多,只有赚钱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于是,自从你毕业开始,你为了拿到更好的薪资,你就开始从职场的底层一层一层的往上爬,在往上爬的过程当中,你的薪资和待遇了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你也逐渐的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司的认可。但是在你在往上爬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你从底层做到管理层,再从低级的管理层干到高级的管理层,在干了半天后你发现,其实老板就是最高层,而你所谓的拿高薪的极限就是自己当老板。当你当上老板以后,你不仅可以为别人发工资,而且你的工资也是最高的,同时,这也符合你对高薪的要求。如果很多大学毕业生他们在毕业以后,他们的理想就是找一份拿更高薪的工作,那他们完全在更早的时候就直接培养他们赚钱的能力,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考那么高的学历,然后寒窗N年毕业后又落得个那般田地。比如这个大龄博士生,他从考上大学,然后从本科念到研究生,再念到博士,这少说也要花费近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他能够很好的把握好20岁到30岁这十年的时间,他完全可以掌握很多的东西,很多的技能,特别是赚钱的技能了。而这个博士将自己十年的时间投入到了生物学的专业领域里面,通过十年的积累,他在这个领域里面应该说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让人唏嘘的是,他在30的时候,竟然要放弃之前使用的所有的努力,而重新去选择互联网行业,然后重新开始。我们先不说互联网行业里面正在逐渐的排斥一些大龄的从业者,就从这个博士生自身的角度来说,他在30岁时才考虑去转行到互联网行业,这种转行成本其实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还无法百分之百的保证他转行就一定能够转成功。就算他转行成功了,他跳到互联网行业以后,他还要从零开始,如果他有一定的机会和人脉,或许他转行成本会稍微小一些,但是互联网行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依然要从零开始。同时我们知道,现在互联网行业的东西变化发展很快,特别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你每天都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你不被当下的时代所淘汰。此外,在当前这个社会,其实我们也很忌讳自己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去竞争。作为一名博士来说,他的强项和他的优势都在他所学的专业领域里面,他既然已经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那他就应该想方设法的让他曾经所学的东西发挥出他的价值。或许他在专业领域再坚持一下,再变通一下,他就可以在他这一领域里面找到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他完全没有必要在马上就要成功的时候,去到一个很陌生的、他并不熟悉的领域里面去和别人竞争,因为他这样去做他是没有一点优势的,说不定他又会经历很多挫折。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环境,或许在国内的这种教育体系之下,很多人的思维都已经被固化或僵化了,如果我们的教育结果最终只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或者是当一个人已经念到博士的时候,他还在生存层面纠结的时候,这或许就已经显示出了我们教育的失败。同时,当我在考虑就业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去找工作,去发掘自身的价值。比如这个博士生的问题,他考虑转行仅仅是由于他想跳到互联网行业能够得到更高的薪资,但是他却一直没有想到,如果他能够利用他自身的优势和别人合作,来重新开发或研究出一套新的东西,然后招聘别人替他的想法去执行,那他自己岂不就成了老板,而那时他的工作模式和思考方式就会和打工的思考方式截然不同。但是他为什么在第一时间没有想到这个观念?有可能就是由于他这么多年读书已经僵化了他的思维,他一直认为,只有好好读书,在毕业以后才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仅此而已。最后,但愿所有的高学历者都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为这个社会多做贡献。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们希望通过深造,增强自身的能力,为将来找工作打下基础。因此,现在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成为许多学生的梦想。当硕士变得更加普遍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选择读博,希望博士毕业以后,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时大家都会想,博士毕业以后,年薪会有多少?毕竟博士是最高的学位,代表着最高的学历水平。通过各种数据的对比,发现博士的工资待遇可以划为三个档次。具体如下:第一档:985高校金融、经济、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的博士这些专业的博士毕业以后,基本上都会进入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工作。这两个行业的公司都是非常的赚钱,而且已经成为一定的垄断,规模效应明显。每年这两个行业的公司招聘博士人才,给出的年薪都会非常的高。比如前段时间,华为公司招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博士,年薪就达到100万。金融行业由于成本低,赚钱的速度快,能够给高级人才薪酬待遇也非常的好。比如某证券公司给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开出的年薪就有50万。这只是刚开始的待遇,当真正熟悉业务,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年薪都会百万以上。所以,每年大量的学生都会考金融、经济领域的研究生。第二档:重点大学普通专业的博士这类博士包括工科、理科、文科等大部分的专业的毕业生。这也是博士中最大的群体,也是具有代表性。很多博士都是进入高校做老师,其他的是进入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总体的年薪水平是在10万-30万之间。比如进入高校做老师,刚开始的时候,月薪就是8000元左右,加上其他的补贴,大概是每月一万左右。当然,这不包括额外的收入。而进入国企或者是大型民企的研发部门,差别有点大。国企的的研发部门月薪是一万左右,空余时间比较多。而大型民营企业研发部门,能够给博士的年薪大概是20万—30万,然后,再根据实力能力再进行调整或者是给予奖励。第三档:普通大学文科专业的博士中国能够招收博士的高校已经非常的多,除了顶尖的名校,地方的普通高校也可以接收博士。如果是文科博士,又是毕业于普通学校。那就只能进入事业单位、高校等工作,而且一般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大学。总体来说,工资水平不会很高。年薪在6万—15万之间。也有部分博士会选择在一二线城市的民办高校任教,工资待遇会高一些。大家需要明白,高学历并不代表高工资。博士带来的是职业的起点,至于自己能力有多强,能够拿到多高的年薪,则需要社会来评估。博士也有很多种类别,如果是技术类型的博士,那就想当吃香,年薪让很多人都眼红。如果是普通高校文科类的博士,属于理论型的博士,那收入就会低很多。现在国内的高校以及企业都十分看重博士的学历出身,如果是海归的博士,还会更受欢迎,企业给的薪酬也会更高,更让人眼红。因此,很多的学生都想到国外“镀金”。你认为博士就能拿到高工资吗?欢迎发表看法!
对于每一个打算考博的人来说,都有一个让他考博士的理由,有的人说自己考博士是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有人说是为追求自己对科研事业的热爱,还有人说是为了完成人生的一次修行。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原因,选择了读博说明博士学位是有一定价值的。那么自不而然会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有的人会用博士期间自己的花费角度来计算,认为三年的学分大概3-4万块钱,加上三年的生活费3-4万块钱,再加上其他的费用2万块左右,因此读一个博士的成本大概是8-10万块钱。也有人认为,博士学位的价值不能仅仅用花费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博士只值10万块钱的话,那么就没有那么多人考虑去读博士了。也有人认为,博士的价值应当从35岁的年龄来计算,也就是说博士的优势一般是在35岁以前较为突显,35岁以后毕业的博士就没有较多的优势了,包括失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的资格,按脱产博士毕业的平均年龄30岁来算,博士平均一年能多赚10万块钱,那么博士学位的价值大概值50万块钱。也有人说博士学位是无法计算值多少钱的,因为对于不同的博士,收入差距非常大,有的博士年薪能达到上百万,有的就十来万块钱,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来衡量博士的价值,但是话说回来,除了行业差距,个人的差距也造成博士收入差距非常大,有的博士善于经营,有的博士不愿经营,这也是无法计算的一个原因。那么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其实无论从花费成本,年龄以及个体差异来看,都是仅仅反映了某个方面,而并不能客观反映这个问题。博士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其实,从导师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就是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求学经历而已,也就是说读博就是第一次真正加入到科研团队,培养自己完成科研任务的素质和能力,为自己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前期的训练和奠定了自己未来研究的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成本,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个很有未来的希望。博士的价值本质上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反映塔主认为博士的价值还真不能用具体的金额来衡量,博士学位其实是给了你一个职称,一个平台,一个方向和一个起点,但是这些东西的价值都是无法具体衡量的,也不能直接变成金钱放到你的兜里,而是在这种环境下,看你的人生该怎样活,是利用这些东西体现人生价值,还是抛掉这些选择其他的环境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博士的价值就是你人生价值中的一个选项而已。以上就是塔主对博士学位价值问题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和塔主一起讨论!
如果要说大学里哪个专业最为悲催,生物学敢说第二,没有哪个专业敢说第一。生物学专业可谓是最为悲催的专业,各大985高校以高分招录生物学本科学生,然后他们在毕业时才恍然大悟,要么换行找工作,要么无休止的读研读博,等到他们硕士或者博士毕业,会发现,还是不好找工作。有一名海外留学的生物学博士在论坛一顿吐槽,称自己入了生物学的大坑,放弃吧有些可惜,不放弃吧又万分纠结,就像鸡肋一般,以至于发出愤怒的呼喊:那些忽悠学生读生物的专家教授们,你们害人不浅!如下便是其吐槽的全文。生物专业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一个规模化产业,大部分生物学人才只能往高校,科研院所扎堆。经过多年的培养,各类高校出产的生物毕业生,早已供大于求,尤其以生物学博士为甚。有数据显示,在美国拥有生物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籍人士都有数十万之多,这么多的人才,哪里有地方可“消化”?不论是人还是物,一旦被过剩,就会很悲惨,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被过剩的生物博士们,怎么能够不悲催,怎么能够不喝西北风?与生物专业有关的职场上,生物技术员实验员一类的工作机会比较多,也相对稳定一些。这类职位一般只要求学士硕士学历,主要分布在医学院,医院,与生物相关的系,实验室和研究所等。还有一部分职位在生物高科技忽悠公司,尽管这类工作的薪水很难养得起家,竞争却非常激烈,求职者挤破脑袋。不幸的是,98%的求职申请信没有人会看一眼,就被扔到垃圾桶里。生物学博士们是申请不到这种职位的。即使博士们英雄竞折腰去申请,真心实意的想做好这份工作,当螺丝钉,还是会不幸地被告知:您大博士,学历太高,这底端中端的工作,多么不适合您,您应该去做更高端的工作,高端更适合您。高端的生物专业职位,如凤毛鳞角,僧多粥少,竞争无法想象的激烈,众多的博士们与之无缘。博士们经历了多年的煎熬后,猛然发现自己被过剩了,国外找工作无望,海归早已经没有位置,也是无望,被社会被职场拒绝于门外,被迫怀才不遇。剩下的生物博士们,只能继续无穷无尽的校园生活。他们继续打点小工,看导师脸色行事,无休止的做实验,发文章。他们继续过着苟且的日子,成为校园里最憋屈的一族,他们生活不稳定,在不同的生物学院,医学院,在不同的实验室转来转去,搬家来搬家去。在实验室导师们博导们的忽悠下鼓励下鼓动下,拿着低薪,过着博士后级的老年学生生活,无可奈何的侃崇高侃理想,为科学为真理而奋斗终身。直到有一天,手脚不麻利不光灵了,被老板开掉。忽悠专家早就说过,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20世纪末,生物很热很流行,成群结队的一批又一批的国人,前赴后继,溜到发达国家学生物,攻读生物大博士。北大清华等的生物专业,一段时间非常火爆,录取线出奇的高,不少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都被“忽悠”到生物专业成为生物博士,不得不度过苦逼的人生,那些当年有志于生物科学而被拒于门外者,你就偷着乐吧。如果你正在学生物,拿到了或快拿到生物博士学位,如果生物职场无望,趁早转身转行,早转早脱离苦海。即使您的生物博士学位含金量极高,文章一大串,什么《自然》《科学》《细胞》大文宏文,如雷贯耳,如果不能转换为工作,帮你找到饭票,那都是风都是浮云。如果你在国外找工作无望,海归无岸无门无大树可靠,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早转行转身早超生,毕竟要讨生活要过日子。
高学历意味着高薪酬,这是不争的事实。前段时间,北京大学仅28岁的年轻美女博士李琳,被南方医科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薪90万,安家费200万,着实让大家羡慕不已。更有让人艳羡的是华为公司曾聘请8名“天才少年”,其中最高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52万到201万元,最低工资也在89.6万元以上。这8名员工均为博士学历,应届毕业生。一般博士的工资当然没有这么高。不过,博士的工资确实比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要高,据201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岗位薪酬排行榜显示,博士毕业生的薪酬在15355元/月,比本科生和硕士生高出不少。近日,有中科院计算机博士拿到多家公司的Offer,有知名企业华为的,有迈瑞医疗的,有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有深圳某高中的,京东的。还有北京航天某研究所的,一个比一个薪酬待遇高。面对如此多的选择,这位博士也难倒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呢?这位博士的两难选择,却让许多人羡慕不已!随随便便一个单位,年薪都在20万以上,到底去哪里呢?这位博士思量再三,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华为公司、深圳某高中和京东公司三方之间,却依然不知如何选择?有网友建议选择华为,因为华为给出的工资最高,再加上该生是计算机专业博士,去华为专业对口,能够“人尽其才”。也有网友认为:华为给出的工资真心不高,据说在华为一般的硕士工资都在40万走上。作为博士生,这薪酬不算高。而且是税前工资,税后更低。还有的网友认为:去华为年龄大了些,29岁。华为劳动强度大,35岁被裁的不乏其人。还是大学老师不错。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做老师,工作强度小,社会地位高,以后资历上去了,可以带项目,很不错的。还有的网友建议去深圳高中,因为深圳高中的薪酬待遇30万,真心不低,而且还不包括住房公积金等各种补助,工作稳定。前段时间,深圳某高中招聘教师,全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生,有网友感叹:有钱、有闲、有尊严,多好!羡慕归羡慕,在羡慕之余,不论是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中生,还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也许有一天,你也可以在应聘时,拿Offer拿到手软;你也可以享受左挑右选的幸福!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日的花开!相信你的每一份付出,都不会被辜负!你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我国师范类大学的排名,大家心知肚明。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是985、211、双一流大学,是师范类大学的最顶级大学。除了这两所大学之处,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6所院校是211级别的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学科大学。作为中国师范类大学的顶尖高校,是中国师范类大学生的一面旗帜。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去向如何?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如何?人们十分关心、关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提供给家长、老师、学子们参考。一、华东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其工作单位,主要以教育、学历类行业为主,包括出国留学、国内升学和去银行、信息、商务、金融、公共管理、房地产等单位就业,等等。在教育、学历类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共有2072人。(1)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就要在高中、初中从事教育活动。(2)博士研究生大多集中在我国高等学校从事教育事业。(3)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地区是: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等经济发达的省份。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上海市,有 666 人;广东省有184 人;浙江省有144 人。看来,经济发达省份更容易吸引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从上表可以看出:(1)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在高校从教的仅有4人。但在高中、初中、中职、小学、幼教、特教工作的,有694人,占99.4%。(2)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在高校工作的仅为14.19%,在高中、初中、中职、小学、幼教、特教工作的,占85.8%。大学教师需要有博士学位,影响了本科、硕士毕业生在大学工作的人数和比例。(3)博士研究生在大学就业的,也不高,仅为22%。有78%左右的毕业生在高中、初中、中职、小学、幼教、特教工作。二、华东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薪酬待遇情况分析(1)本科毕业生的薪酬待遇排行榜工学最高,每月薪酬达到11839元。经济学第二,教育学第三,管理学第四,薪酬在7000-8000元。艺术学最低,仅有6261元。(2)硕士毕业生的薪酬待遇排行榜工学第1,达到16248元。医学第二,经济学第三,历史学第四,管理学第五,教育学第六,理学第七,以上专业月薪均超过10000元。不足10000元的专业是,文学、法学、哲学、艺术学等4个专业,但也有9000多元。(3)博士学位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工学最高,21536元。经济学第二,16775元。理学第三,15692元。艺术学第4,15000元。管理学第四,12500元。不足10000元的专业是:哲学、法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专业。其中,历史学、文学、教育学、哲学等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工资薪酬高于博士毕业生的工资薪酬,这也是比较奇怪的事情了!以上分析,对于2021届高三学子在选择高校和专业的时候,可资参考。不过,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现在的专业工资薪酬不能代表今后的薪酬,因此,不能把以上现象绝对化。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学到本领,提升能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是最关键的。最后,祝愿2021届学子高考金榜题名,录取心仪的大学和心仪的专业!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编辑部【新智元导读】去年,AI应届博士生能拿到高达50万元的年薪,今年薪水则涨到80万元,但是仍然招不到人。AI博士年薪起步80万了?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AI领域应届毕业生薪水行情仍在噌噌上涨。去年,应届博士生能拿到高达50万元的年薪,今年薪水则涨到80万元。但是仍然招不到人。新智元从BAT公司中了解到的情况是,今年秋招占比最大的是硕士,人数能达到全部Headcount的93%,但博士生仅占比3%,高端人才难求的情况非常明显。一年涨30万,应届AI博士根本招不到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深圳一家激光雷达企业的一位HR称,去年,公司给硕士应届生的年薪是30万元左右,博士生是50万元。今年,硕士生的待遇基本没怎么变,但博士生的年薪提高了,“好的能拿到80万元,比去年高了30万元。”但是,对于应届AI毕业生,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会主动上门联系,所以想在网上挂一个招聘岗位等着AI博士自己上门,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巧合的是,第一财经去年11月也报道过一篇AI博士薪酬相关的新闻,当时应届博士生年薪也才50万。新智元去年12月发表过一篇AI人才年薪的文章,披露了某猎头发布的一份薪酬表,当时表上的BAT以及谷歌、微软等企业的博士生年薪普遍在60万上下,也与上述激光雷达公司HR的去年博士年薪50万左右的表述差别不大。投资房地产什么的弱爆了,能投资个AI博士,才是赚!另外,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也评论:AI人才缺口太大 …… 前几天遇到北美某AI研究院负责人,说今年给几大名校本科生进过AI实验室的开了20万美元年薪 …… 饮鸩止渴地严重打击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积极性 ……BAT今年AI校招岗位情况披露:人才依旧短缺企业方面,企业给到的薪酬与公司体量呈正相关。根据100offer发布的信息显示,BAT三家靠着巨大的体量和资金支持在市面上横扫各类人才,处在薪酬最高的第一梯队;TMD三家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给出的薪酬处在与BAT竞争的水平。而在AI细分领域兴起的各类独角兽如Face++、商汤、依图和云从,芯片领域的地平线、寒武纪和比特大陆,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等等,也同样受到了资本和人才的青睐,薪酬处在第三梯队。不过,今年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需求确实呈现放缓的趋势,猎聘大数据“2018年1-10月互联网新增职位指数”能体现出来:虽然人才招聘仍在继续,但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无论是“大厂”或是“独角兽”,放出来的岗位数量在减少,门槛却在变高。另外,对于BAT今年秋招放出的AI岗位,新智元也拿到了第一手数据。百度校园招聘方面提供的信息显示,百度AI岗位招聘有几个特点:从AI岗位收到的求职简历数量来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以及计算机视觉算法研发工程师等几个岗位是较为火热的。百度校园招聘也对求职候选人进行了画像分析:候选人学校排名前五位: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候选人学校所在地排名前三位:北京、上海、武汉候选人学历分布:本科 3.18% 硕士 93.78% 博士 3.05%从简历中可以发现百度AI岗位的趋势是:AI算法岗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供远大于需”;AI工程岗位需求量较大,但却是“供远小于求”;AI工程岗与AI算法岗的HC比 2:1;AI工程岗与AI算法岗的投递比 1.5:1。对此,百度相关人士给出了一点建议:现在市场上因为算法岗火爆,所以同学们都忘算法职位上转,但其实现在互联网大厂更缺优秀的工程类人才。像软件研发工程师、移动软件研发工程师、开发测试工程师这些职位,在百度拥有很长的历史,技术团队的能力强,这些职位都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接下来是阿里。据新智元了解,阿里巴巴AI人才并无“收紧”迹象,反倒“短缺”!目前阿里巴巴收到的求职岗位,最多的是NLP算法工程师、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算法工程师。阿里目前AI岗位所呈现的具体趋势是高端AI人才短缺,年轻的AI领域工程师总数增长较快。在AI工程师画像分析方面,硕士及硕士以上工程师占比46%,博士及博士后占比4%,本科以上占比达到96%。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AI岗位人才招收方面也并无放缓的迹象,反之,阿里巴巴的AI人才依旧是“短缺”状态。腾讯方面目前还未披露AI岗位校招信息,不过,由于今年10月腾讯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其中,CSIG 整合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帮助各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PCG 则集聚了QQ、QQ空间以及多个流量平台和内容平台,如官方通稿所说,“腾讯在音视频等多媒体底层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机器写作等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也将为内容产品形态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描述中不难看出,机器学习、机器人和语音、视频等AI 领域仍将是人才招聘和培养的重点,相信这部分业务的岗位需求会放出来。各地成立AI研究院,AI人才稀缺情况将持续实际上,“AI人才热”这一话题,从去年众多高校纷纷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学院便能看出端倪。就在上周,北京大学宣布要将规划的1025亩新昌平校区以人工智能为主,培养新工科人才,还有全国 33 所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高校,这些都是从源头上补足中国 AI 人才的举措。而鉴于人工智能的学科性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逐渐成为当前的主流——说白了,这就是为了挖人,公司在这些“AI苗子”刚刚播下种的时候,就伸出了触手。例如,在人工智能专业强,以及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历来为优势专业的高校,比如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周围,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联合培养”以及AI 研究所的例子。南京:1、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3、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4、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5、京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京东聘请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出任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6、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市与清华大学共建;7、科沃斯机器人(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8、字节跳动在南京成立研发中心,并将开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两年内南京研发中心会逐步搭建约3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9、英特尔-南京大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西安:1、科大讯飞西安人工智能研究院(预计成立);2、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暨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深圳:1、腾讯在深圳成立“机器人实验室”;2、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广东省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3、商汤科技在深圳落地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深圳华侨城中学成为商汤教育在深圳市的首家合作学校;4、云天励飞—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上海:1、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2、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3、微软上海研究院暨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4、科大讯飞(上海)人工智能及脑科学研究院;5、腾讯人工智能创新平台;6、华为人工智能云平台;7、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8、百度(上海)创新中心;根据国外招聘平台Paysa的一项研究,所有行业的美国公司都投入了13.5亿美元来招聘AI人才。该研究强调,亚马逊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招聘上的年均投资额为2.278亿美元,下一个主要竞争对手是谷歌,在此方面的年投资额约为1.3亿美元。结果发现,前20名科技公司在招聘AI人员方面每年总共花费6.5亿美元。除了天价工资外之外,在美国,AI人才还可以获得公司提供的所有其他的设施和特权。例如,依据他们重新安置的要求,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正在为AI人才建立全新的办公室和研究实验室。毫无疑问,人才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有多少的人才,才能有多好的AI。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为机器赋予了视觉、语音、听觉和移动性方面的功能,他们的目标是将AI彻底普及。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AI人才。新智元 AI 技术 + 产业社群招募中,欢迎对 AI 技术 + 产业落地感兴趣的同学,加小助手_2 入群;通过审核后我们将邀请进群,加入社群后务必修改群备注(姓名 - 公司 - 职位;专业群审核较严,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