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教授公开表示,在2012年的时候,国内有40%的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现在这个比例大概是65%,有些三年制的博士生读了八年都毕不了业。吕教授的表态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之前很多人以为接受不同学历层次教育的高校大学生基本都能按期毕业,博士生按期毕业率低些,却也不至于低到这个程度,特别是“翟博士事件”的发生,让大家普遍有种错觉:博士文凭太好拿了,名校也不过如此!其实这是个别事件,也是一个不正常的情况,无法代表整个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客观地说,正是因为有很多博士生无法顺利按时毕业,却有人能随便混个博士文凭,才引起了众怒,导致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南京大学校长所说的65%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是一个总体上的估计,具体到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又有区别。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学校每年招收三百一十名左右的博士生,大概有六成能按期毕业生,不过,2018年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占比相较于2017年增加了10%。与南京师范大学相比,南京理工大学能按期毕业的博士生占比就要小很多,数据显示,南理工每年招录博士生五百多人,能按期顺利毕业的仅占四成左右,也是说约60%的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这个比例与吕校长所说的已相当接近。南大、南京师大、南理工,亦或是其他高校,虽然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占比有区别,但总体上都呈现出延期毕业博士生占比逐年升高的态势。南京大学商学院某专业一位延期一年半时间才毕业的同学说,“我们学科小组的十几个人,没有一个可以在规定的三年制期间毕业,通常都需要延长两到三年,达到八年的也不是少数。”博士生无法按期顺利毕业与高标准的毕业要求有很大关系。根据学校规定,博士生需要在核心期刊乃至学科顶级期刊或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有些院校或指导教师还会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上加码,由于顶级期刊、核心期刊数量有限,而博士生人数却一直在增加,发表文章变得越来越困难。博士生两三年发表不了一篇文章的情况并非个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在读博士生表示,学校规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两年多过去了,自己却一篇都没发表,延期毕业差不多是一定的了。他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国内核心期刊数量有限,而博士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加上延期毕业的博士生,人数已相当多,大家都需要发表论文,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很多博士生无法按期毕业实属正常。博士生无法按期顺利毕业的另一个原因则与导师有关。某高校一位在读女博士生说,自己的导师带了十几个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是指望不上的,科研、论文全靠自己,因为没有人点拨,很多时候绞尽脑汁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种状况下不延期毕业才怪!由于很多博士生导师身兼数职,仅是行政事务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就够忙的了,不说指导学生,恐怕连自己的科研项目都很难挤出时间参与进去。另外,国内博士生导师与欧美等国博士生导师有很大不同,国内博士生导师相当于一个头衔,而欧美等国博士生导师仅仅代表具有招收博士生资格,有科研项目的老师才可以招收博士生,才可以称之为博士生导师,没有项目的老师就没有带博士生的资格。国内则不同,只要有博士生导师头衔的都可以招收博士生,至于有没有项目、项目含金量有多高,并不在考虑范围内。博士生导师没有科研项目或科研项目含金量不高,他们所带的博士生又怎能产出高质量的论文呢?当然,博士生延期毕业跟个体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人读博是为了提升学历层次,其实不太适合搞科研。也有些人觉得自己适合搞科研,结果却事与愿违。相关部门也了解到这个情况,2019年2月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就有关于“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的描述,部分高校也已先后出台了博士生分流政策。博士生延期毕业,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因此我们既要对招生环节、培养环节进行改革,也要照顾延期毕业博士生的个人感情,将分流政策较好地执行下去。
每经记者:周程程 每经编辑:陈星物理师也许是放疗患者“最熟悉的陌生人”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认识了放疗科医生、技师与护士,但对物理师却知之甚少。实际上,患者的每一个放疗计划都是他们设计的。但尴尬的是,如此重要的岗位却人才严重不足。是什么制约了物理师的供给?各大医院如何应对人才匮乏的现状?现在的困境会增加放射性事故的风险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物理师人才短缺的背后,是我国相关学科设置的不足,以及高学历人才招生的不合理。人才少+需求大=物理师稀缺本科学习生物工程,研究生阶段赴德国学习医学物理,回国后,文婷(化名)如愿以偿当了一名物理师。“物理师其实还挺好找工作的。”文婷说。的确,目前我国专业的物理师人才很抢手。数据来源:中华医药学会在就业领域,“抢手”往往意味着供不应求。一方面,我国专业的物理师本来就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肿瘤新发病人数量还在持续增长,放疗需求相当大。两种因素叠加,物理师的稀缺表现得非常明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采访中获悉,一些专业肿瘤医院招收物理师时生源相对能够得到保证,但一些基层医院非常为招聘专业物理师发愁。想要招到博士、哪怕是硕士更是奢求。文婷也感觉到目前国内物理师学历水平和国外的差距。“德国虽然没有硬性规定物理师要博士,但从事该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博士。”本专业招不够,其他专业“凑”我国物理师人才匮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校学科设置起步较晚。2011年以前,教育部一直没有对医学物理进行学科设置,之后才开设二级学科招收本科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物理主任戴建荣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表示,目前国内有医学物理专业的高校数量还非常有限。“学习医学物理专业来当物理师是最合适的,但我们也招收一些相近专业的,比如学物理的、生物医药工程的,还有个别学医学的也招过。”北京某三甲医院物理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戴建荣表示,医学物理是医学和物理两个学科交叉的专业。一般是先学习物理,达到大学本科的物理水平,然后研究生阶段学习医学基础课程,且同时包含着一些专用的医学物理课程,比如肿瘤放疗物理、成像原理等。“临床上医学物理的专业人才培养起码是硕士水平,如果物理师还要做一些科研,那就要读到博士的水平。”戴建荣说。但显然,我国目前的生源培养还跟不上人才市场的需求。对比国外来看,早在20世纪50年代,医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已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形成了。招生指标少,有指标也招不上加快专业设置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戴建荣指出,即使有这个专业,也不见得能多招学生,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他表示,能够培养医学物理师的博士生导师本来就少,这些人能够培养的医学物理师又“屈指可数”。“屈指可数到什么程度呢,1个博士生导师能带的学生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他以自己为例说:“我现在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但是我每年只能招一个学生。”戴建荣说,并不会因为这个专业人才不足,就会有更多的招生指标。戴建荣认为,高校现在应该更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就业形势。市场相对饱和的专业学生可能在就业时就转行了,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耽误了学生时代的青春。可以把这种专业的招生指标适当挪到医学物理等人才紧缺的专业上来,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招生指标少的同时,还存在专业障碍限制招生的问题。戴建荣直言,有的导师即便有招生指标也招不到学生。“医学物理学生本来就很少,曾有一个博导也想从别的专业招收学生,但发现招不了。”戴建荣说,有的学校会对报考时的考试专业有要求。比如导师想从学物理的学生中招一位博士,那么学物理的学生则需要考基础医学或者临床医学,但实际上这个学生从来没有学过医学,直接考试根本通过不了,自然也无法招收。“导师少、指标少、有指标还招不上,很多障碍在这里面。”戴建荣说。医生、技师甚至护士都转岗做物理师一边是物理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短板,另一边是临床确需大量物理师。在此情况下,医院选择了招聘相近专业人才然后培养成为物理师。物理师对核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知识都有涉猎,所以这些邻近专业的毕业生会成为医院的选择。此外,很多医院都是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物理师,个别大医院也能为新来的物理师专门安排一些课程。戴建荣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全国最大的物理师进修培训基地,每年大概会有30多个全国各地的物理师前来进修,自己医院里新招的物理师也一起上课。“我们医院条件好一点,还能专门培训。规模小一点的医院可能更多的就是高年资物理师在做什么,低年资物理师就跟着学。”他说。对比国外的培养情况,可看出我国的差距。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癌症中心临床物理师严祥胜曾指出,美国的放疗医生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训练,才能达到独立为患者治疗的水平,物理师也需要6年~10年的大学教育,外加两年的住院实习生训练,才可以独立上岗。一位不愿具名的物理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型医院还比较好,能够招收到博士研究生,但是从省级肿瘤医院再到地区肿瘤医院再到综合医院,情况只会越来越差。甚至有的基层医院根本招不到物理师,只能找本院的大夫或者技师转岗做物理师。一位北京地区三甲医院物理师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及目前有些医院内部转岗物理师的情况。“有的是医生或者影像技师在转,之前还有接触过护士转岗做物理师的,这就有些‘恐怖’了。”“太业余”会增加放射性事故风险从医生、技师等岗位转到物理师岗位,“这个风险太大。”上述不愿具名的物理师说。前述北京地区三甲医院物理师表示,很多转岗的物理师前期也会进行培训与学习,这对他们会有提升作用,但是培训结束后,在工作中还是会遇到问题,需要自己琢磨。在戴建荣看来,不专业的物理师,也增加了放射性事故的风险。“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可能再努力也做不好。”戴建荣说,一些常规、简单的情况,非专业物理师能够做出判断,但是复杂的情况,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就可能出现错误而使病人受到伤害。此外,新技术的发展对物理师也提出更高要求。戴建荣指出,新的设备、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攻击肿瘤和减少一些人为错误,但它的复杂性却有可能是新的错误途径,如软件缺陷和数据通信错误。技术发展快,对物理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曾出现的放疗事故值得警惕。《纽约时报》2010年就曾报道,纽约市曼哈顿区的圣文森特医院接受舌癌治疗的病人,院方未能及时发现控制直线加速器的电脑出现了错误,从而使得加速器连续三天对患者的脑干及颈部进行了大剂量的辐射。此外,2013年,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新闻,显示法国2名医生和1名物理师过量使用放射线导致至少12人死亡,数十人重病,他们为此分别被判3年和4年监禁,缓期执行。法国卫生部为降低风险采取了相关措施:物理师培训期是一年,2013年之后调整为硕士毕业后两年,保证提供600个物理师岗位,保证法国放疗单位的设备及人员的一致性。 虽然我国目前尚没有放射性事故的报道,但此前另一组统计数据也值得关注。戴建荣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12年间,我国432台加速器设备参与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剂量对比。一般剂量偏差不超过5%为合格,超过20%的就属于放射性事故,而我国有5台加速器设备超过了20%。剂量校准正是物理师进行质量控制的最基础工作之一。“一旦设备没校准,这个设备上所有病人的剂量全是错的,一年会影响好几百个病人。”戴建荣说。戴建荣表示,目前没有更新统计数据,但过去的数据也提醒放疗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规避放疗风险没有捷径,必须严格规范各项流程,物理师的专业性对保证治疗位置和治疗剂量至关重要。(实习生胖雨珊对本文亦有贡献)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11月26日,小西感觉这个时间点考虑明年的博士生招生,时间有点紧张。相信80%左右的博士生导师已有确定录取的意向学生,所剩指标已然不多。在博士生招生的几个渠道中,申请-考核制已取代之前的统考招生。42所“双一流”高校中,仅剩下的西北工业大学也将在2020年采用申请-考核制。尽管申请-考核制不被很多家长和考生喜欢,但是真的是大势所趋,只能被动适应。有心读博的同学得提前准备。申请-考核制简单的说,就是递交个人材料,如科研成果、专业成绩、英语六级等,经过学院审核后进入综合选拔阶段(专业面试)。通过考核后会直接公示名单,个人提交的材料没问题后,才算是完成录取工作。相比之前的统考,非常节约时间,不再用准备英语、2门专业课的课程考试。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主导权再次放大。说得透彻些,就是通过材料审核后,导师想要就能录取。当然,绝大部分导师都会劝退其他有意跟他读博的考生,提前告知考生自己今年的招生名额已有人选。因此,在沟通博导的过程中,外校考生才非常关注“博导是否优先考虑自己学生?”的问题。而在我看来,了解清楚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让考生们关注“内外有别”的原因还有如今博士生招生指标的缩减。相信有心读博的考生会有这样的感觉,打开某个985大学的博士生招生简章一看,绝大部分导师一年仅有1个博士生招生指标。之前,小西也提过我们读博时,不少博导一年招生三四个博士生,甚至挂名七八个的也有发生。一是当时遴选为博导的人少,二是校内博士招生指标分配有点乱。如今是严格按高被引论文、进账科研经费、重大课题需要等量化分配。就我个人的经历和了解来说,博导招生通常的途径有:1.鼓励每年的优质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不同高校规定有差异,很多学校对于直博学生不计入导师当年的博士生招生指标,仅算作硕士生招生。加上,直博阶段的课题研究连续性好,导师用心指导的话容易出成果。因此,很多导师都“喜欢”鼓励自己的学生直博。2.鼓励课题组内的学生硕博连读。这里提及“课题组”而不是导师自己,是因为导师在高校内基本都会归属某个团队,甚至是自己作为PI(学术带头人)有自己的团队。所以,课题内的学生都算是团队内“自己的学生”。之前,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课题组内部分硕导的学生,非常具有科研潜力,研二硕博连读后转到团队内其他导师名下(依旧是之前硕导指导)读博。3.课题组已毕业的硕士,回来读博。毕业学生回来继续读博在我们身边很普遍,而且之前导师也比较了解,往往也不会拒绝。比如说,我们专业去年招的博士生中,就有4个是之前毕业的硕士生。在工作2年后,发现在单位没前途和上升的空间,或者说不是自己期望的生活,就想通过读博来改变。这类博士生,不少是已婚或有小孩的,家庭生活压力大。为了早点毕业工作养家,读博期间动力足,刻苦勤奋,出成果非常快,往往比较受导师喜欢。4.外校生源。在外校生源中,一部分算是“关系户”。比如说,其他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推荐,如“某某导师,您今年有博士招收指标吗?我有个硕士生非常有潜力,之前发了3篇sci论文。”。之前,小西在群内多次看到这样的推荐信息,甚至在学术会议现场带着自己的硕士生去见博导推荐的。剩余一部分就是通过邮件、电话沟通,通过自己之前的科研成果打动导师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难的。毕竟,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本科、硕士院校双非而被申请考核制的初审拒之门外。相信看完小西聊的这几个博导招收的途径,就会明白博导招收博士生中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学生。之前,部分博导将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本单位,被称之为“近期繁殖”,如今已经不算常见(除非是非常优秀)。最后,小西想说有心读博,可以试试中科院体系或者其他的一些研究院所。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加油!
2019年10月12日,有个家长给小西留言:小西老师,您好。想问下,我的孩子今年读研,他的导师是博导,带11个研究生合理吗?博士生导师,简称"博导",是某个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学者、教师等。和"教授"、"副教授"的职称评定不同,博导遴选不是职称也不是荣誉称号,倾向于是一种工作岗位、资格。换句话说,博导才可以知道博士生开展工作。我读博时专业内就有个老师,做环境规划方面,更多的是做些规划类课题和上课教学。博导有对应的博士生培养考核,她评上教授后几年内都没进行博导认定。和表面的分光不同,导师名下有博士生后,自己面临的压力很大。通常,工科类不少专业一个博士生"烧"掉几十万科研经费后,才能出几篇不错的论文,并顺利毕业。因此,在不少大学内,经常有教授非博导、博导非教授等情形。这也是导致不少朋友经常将教授和博导混淆的主因,的确大部分教授都将成功遴选为博导。1.教授非博导职称评定为教授后,需要经过博导遴选、校学位委员会投票2/3通过。不少导师职称晋升为教授后,时间已错过当年的博导遴选、得下一年。或者,部分导师学生指导、在研课题、学术业绩等指标长期不符基本条件的,仅仅是教授级硕士生导师。2.博导非教授和之前的博导遴选不同,不少知名大学早已放开"博导是正高"的限制。学术业绩突出(如获批自科面上等)、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副教授、走"特聘教授"渠道引进(尤其是"青千")的年轻博士等都有机会遴选为博导。当然,不同学校遴选为博导的条件差异性很大,双非院校博导遴选的"个人材料"甚至达不到985大学硕士生导师遴选的标准。要想搞清楚"一个博导带11个研究生合理吗?"的答案,就得知晓一个博导每年可以指导几个研究生,按学制进行推测数字"11"是否合理。研究生包含硕士生、博士生。1.博导每年可指导的硕士生。之前,小西就有提到过,教授职称的博导每年约指导2-3名硕士生(副教授约1-2个硕士生/年),基本是优质推免生为主。按大部分硕士3年学制推测,一个博导同期在指导的硕士生可达到3-9名。硕士生基本每年都会招满,主要是考研的人数非常多,如2019年就有290万报名、80万人调剂。按政策,"十三五"期间硕士生也在扩招,相信这也是很多2020年考研学生最想听到的信息。之前的3:1的报录比,如今已达到4:1,四个人考研淘汰三个啊!2.博导每年可指导的博士生。985大学等名校的博士招生2015年之后,已经开始紧缩。和之前每个教授每年指导3-5个博士生的时代不同,如今博士生招生严格量化。如今,每年的博士生招生计划,会根据上年度的学术业绩(论文、项目到账经费、人才帽子等)进行分配,普通教授基本都是年均分配1个博士生招生指标,少量可以招2人。按博士学制4年计算,一个博导在指导的博士生可达到4人以上。另外,博士生延期、优秀推免生直博等都会增加博导在指导的博士生数量。当然,运气不好,当年也可能招收不到博士生(没人报名)。3.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不少科研平台好的大学,课题合作之类中的一些其他院校会将自己的研究生送过去联合培养,不占据这类学校博导的学生指标。综上,简单的推算下,一个博导同期指导11个研究生真的不算多。类似这样的博导,我就有认识不少,更多的是学生间的"老带新"、"博士带硕士"。毕竟,博导、博导,重点是"导"而不是"教"。其实,做科研大部分导师都会归属于某个团队/课题组,优质的博导可能是课题组带头人,也可能是某个成员。就我所知,高校内大的课题组有十余名梯度合理的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后都有),上百人研究生,彼此间可能都不太熟悉;小的团队也有3-4个导师,二三十人的研究生规模。相对来说,一个博士生导师指导11名研究生,问题不大,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支撑这些研究生做自己想做的内容。读博后,很多人会有些感悟:导师仅仅是大方向的控制和给经费,自己摸索、学习、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你读研读博的导师,名下有多少研究生呢?
作者按:有位读者朋友来信说,他的导师是博导,带了11个研究生,这个情况合理吗?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今天来谈谈。一位博士生导师,带了11名学生,估计很多人一看就觉得不合理,其实合理不合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从一般意义上讲,导师并不适合带太多学生,很简单的道理是,一旦学生带多了,时间和精力就顾不过来,很难指导好学生,这样对导师和学生其实都不利。然而,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导师带10多个学生的情况,而且这样的例子还并不少见呢?关键就在于,10多个学生具体是什么情况。比如,我的导师,就带了差不多10名学生,看起来很多,具体一分析,可能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我导师就是博导,带的学生中,既有博士生,也有硕士生,其中,博士生有4名,分别对应博一到博四,每个年级1名(之前有延期的还不计算在内);硕士生有5名,都是学术型硕士,包括新招的研一的1名,研二的2名,研三的2名,所以我导师总共指导了9名学生。本来他可以在今年招收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的,就是考虑到学生已经比较多了,才分别缩招了1人。多吗?看起来确实很多,其实每年只招收了1-2名硕士生,1名博士生而已,这在很多高校里面属于司空见惯的。具体到这位读者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情况分析一下。1、如果这位博导带的研究生既包括硕士生,也包括博士生,参考我导师的情况来看,其实并不多,也就是每年招收1-2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而已,属于常见的情况,完全可以指导好自己的学生。2、如果11名研究生仅仅是指硕士生,而且有可能既包括学硕的,也包括专硕的,可能就是每年招收了1-2学硕的,1-2名专硕的,因为可能还带了博士生的,数量确实就比较多了,确实有点不太合理。这么多学生,导师肯定很难指导得过来。不过这种情况,在一些大牛导师身上,也不算罕见,导师重点指导的,往往只是博士生。硕士生,学硕可能会指导稍多一点,专硕可能都不怎么管,虽然不太合理,但大牛导师课题多,博士生完全可以带硕士生(特别是学硕),通过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提升,再偶尔得到导师的指导,其实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不见得就不高了。3、如果是导师一年就招收11个研究生,这个肯定就很不合理了。不过这样的情况,在10多年前可能会存在,现在很多高校对导师都实施的是积分制,导师每年能招收学生的名额,取决于自己的积分情况,这往往对招生名额有很大的限制,一般不太可能出现一年招收这么多学生的情况。导师能招收多少学生,不但取决于自己的业绩(积分情况),往往还要看学生是否愿意选择自己。一个能带很多学生的导师,往往自己都是大牌教授,学术能力强、名气大、成果多,因而能招收的学生名额也会较多,学生们还会踊跃争相成为他的学生,往往是导师挑选学生,而不是无人愿意选择导师。遇到这样的导师,就要谢天谢地了,还需要去考量导师学生多了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吗?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近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避免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博士生导师选聘条件。制定全面选聘标准,支持导师依规严格学业管理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达11.5万人,其中50岁以下的占46.7%,导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目前,博士生导师一般为教授,但近年来部分培养单位扩大了遴选范围,一部分副教授和讲师也可以招收培养博士生。《意见》要求,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要严格遵守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培养单位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增强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针对目前个别培养单位博士生导师选聘制度不够严格或简单以科研经费等确定导师资格的做法,要求培养单位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严格履行选聘程序。”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意见》提出,培养单位要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能力、指导经验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避免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选聘条件;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外籍导师、兼职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单位要提出专门的选聘要求。建立导师三级培训体系,重视评价结果使用《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培训体系。构建新聘导师岗前培训、在岗导师定期培训、日常学习交流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加强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的考核。新聘博士生导师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在岗博士生导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培训。培养单位要制定科学的博士生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博士生导师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年度考核为依托,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实行导师自评与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强调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对博士生导师的综合考核和全面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重视博士生导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鼓励各地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成功经验,重视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意见》提出,培养单位要重视博士生导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和招生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成功经验,重视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意见》明确要求,培养单位要明确导师变更程序,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对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师德失范者和违法违纪者,要严肃处理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对于导师退出指导岗位所涉及的博士生,应妥善安排,做好后续培养工作。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意见》突出动态调整,完善变更退出程序。一方面,推动培养单位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充分尊重双方意愿确定导学关系,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另一方面,对于不适合继续指导博士生的导师,要求及时退出导师岗位,并妥善做好涉及博士生的后续培养工作。
对于社会舆论关心的“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教育部近日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再次予以明确,其中特别提到: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在比较熟悉教育领域的人看来,“博导不是职称”算是最基本的常识。可是在普通人眼里,“教授和博导哪个级别高”,好像至今仍是一个问题,甚至不少人本能地觉得,教授不如博导,因为不是每个教授都有“资格”当博导。这当然是误解。比如北京大学2003年开始,就允许优秀的副教授独立指导博士生。而清华大学2012年更是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当博导资格。当时舆论也一度点赞,认为那是正本清源地明确,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是荣誉和地位象征。在国家政策层面,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改革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1995〕20号),也早就明确规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而不是教授中的一个固定层次和荣誉称号”。可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这个常识还没有成为业内业外的共识?指责普通人“不懂行”显然是不客观的。因为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高校实际操作层面是把博导当做一种“特殊岗位”对待的。教授有了博导的“头衔”,才有资格招收博士生,进而能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甚至能延长退休时间。本质上,这就是行政化管理思维的体现。一个教授有没有资格招收博士,不是动态地根据他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状态,而是简单化地转变为身份。高校经过一定选聘程序,定了几位“博导”,然后就一劳永逸,这在管理上确实更为便利,可是遗留的后果很多。比如,只要有内部竞聘,就有可能出现腐败。那些学术水平高而不善于搞关系的,可能就没有资格做博导。而一旦把博导当做“特殊岗位”,那必然要控制名额,所以即便没有腐败,过去常见的问题是,有限的博导招收博士多了,自己又没有足够精力指导,于是只能把学生“转包”给其他没博导资格的教授、副教授。这曾经也是导师和学生关系难处的一个重要原因。把博导回归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岗位,而不是一种拥有或明或隐的特权的变相职称、荣誉,有利于导师和学生关系的正常化。而显然的,要纠偏过去的错误观念,普及“博导不是职称”这样的常识,靠的也不能是纸上声明,而是更彻底的去行政化推动。在行政化的思维里,更多想的是如何更方便管理,也就必然倾向于固定岗位、固定人员,但如果真正专注于培养人才的话,那就要拥抱变化和尊重教育规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这两天,华师一附中的招聘信息,再度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按照华师一附中副校长的说法,本校这次招聘收到了一千多份简历,最后录取了这九名优秀的人才,华师一中优秀的平台,加上二十多万的年薪,才能吸引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两种观点PK网友们对此也是争论不休,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在浪费人才”,高中再优秀说到底也是高中。清北的博士、海归的博士,都来高中教书,有这种必要吗?高中的教学难度,难道211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也不能胜任吗?博士都来当老师,那么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怎么办?他们所受的教育,是不是毫无意义的?还有一些人认为,基础教育就是需要优秀的人才,越优秀的人才进入基础教育行业,我们的教育才能变得越发达。清北、海归的博士,肯定比所谓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厉害,不否认师范大学也有优秀的,但是作为家长,我的孩子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会选择清北的学霸。争论一浪高过一浪,正方、反方的论据都很充分,都很有说服力。不过今天和校长吃饭,他说了一句话很有感触:“一位教授一生能培养出至少三十位博士,可他在退休之后,只能腾出一个教授职位,你让另外二十九位博士干什么?”扩招并未停止硕士、博士下沉进入高中,背后其实是人才培养的“扩招”,尤其是名校的扩招。要知道清北、华五等名校,本科的招生规模都不大,清北长期维持在三千人左右,可他们实际上是一直在扩招的。本科生录取不扩招,就只能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里面扩招。像即将到来的2020年考研,各个大学依旧在扩招,北大今年扩招最多,本届要多录取1232人。985里面的佼佼者,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也扩招超过五百人,另外清华扩招355人,复旦大学扩招100人……除了我们国家的高校,还有在研究生阶段,大批出国深造的学生,他们在外国名校读完了大学,发现海归现在没那么吃香了,可人总是要生活的。硕士、博士一年比一年多,他们期望的职位也变多了吗?应用类专业好一些,广大的基础专业,他们在毕业之后该做什么那?大学、科研院所,往往并没有那么多职位提供给他们,一个一本大学有职位,往往都是一大堆名校博士在排队。前几天云师大招“宿管”,都要求名校毕业的博士。而后面的民办大学、普通三本大学,确实职位比较多,可惜的是这些大学的平台,恐怕还不一定有“华师一附中”这样的高中强。华师一附中这样的高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上985大学,“牛娃必须要有牛老师坐镇”。有人形象地概括了两种观点,质疑清北博士进高中的,往往都是现任的教师,以及一些师范大学的人。而支持清北博士进高中的,一般都是校长和家长,还有一些学者。过去的教师都是普通师范大学毕业,博士入场和他们长期形成的认知不同,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感,而家长们自然是希望老师越优秀越好。从整体趋势上来看,教师学历提高是大趋势,现在博士和硕士都还是在省排名前几的高中,随着大学的扩招,以后高中里的博士只会越来越多。对基础教育是一个好事,对广大师范生来说就是一个“坏消息”了。
图片来源:pixabay*来源:考博圈(ID:kaoboquan100),编辑学长前不久,学长推送一篇:破记录!今年博士招生规模或突破10万人,硕士将达100万人,引起博友热议,大概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持反对意见,担心扩招破坏教育生态平衡,导致博士含金量下降。@Craig:反对博士扩招,经济凌驾教育,破坏教育生态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WL:为什么我考上本科,本科扩招了。我考上硕士,硕士收学费了。我读到博二,博士扩招了。请用点赞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under canvas:不提高教师质量,不优化当下学生培养机制的扩招毫无意义@凭着一股恶气坚持学习的王小兔:今年考博,拒绝扩招一种是支持态度,扩招是国家战略需要,大势所趋,只要宽进严出,就不存在问题@艾希ICY~:希望博士扩招,我想上岸读书。@Matt:博士扩招要保质保量完成。记得有次在德国开会,和德国几个教授刚好一桌,聊起国内本科生发文章很厉害的事情。老外在点赞之余,问了一句闲话,本科硕士发10多篇一作,有时间系统学习吗?当然,出于礼貌,马上圆场说,中国人口多,smart guy可能比较多。到底是smart guy比较多还是machine 比较多,可能需要我们认真交出答卷。博士硕士扩招是战略需要,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决定能不能铸成利剑,看好未来。@大西瓜:博士要大量扩招,硕士不要扩招了。现在招聘会,要么本科,专科,要么博士,很少要硕士的。而博士学历,基本企业不挑,来了就录取,而且还是事业单位。硕士就业几乎同本科就业差不多,大多去民营企业、国企发展了。所以博士应该扩招,起码硕博按照3:1比例才合理。从往年招生数据和国家政策来看,硕士博士研究生扩招是历史大趋势,谁都不可以逆潮流而动。但是,除了上面两种声音,还暴露出一种隐忧:@丹顶鹤:很多学校计划名额少,符合要求的博导多,所以有很多博导由于计划名额限制不能招学生,希望扩大博士招聘名额!@阳光晴:建议一个博导带一个嘛。现在很多博导没有招生名额呢?博导也很捉急。这也是一种当前普遍存在的博士扩招困局:导师抢学生!“中山大学有2266名教授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但博士生每年招生规模只有1700人。在保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指标后,一般都是2—3名教授去竞争1个博士生招收名额,一批优秀教授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提出扩大博士生招生、培养规模建议后,招生指标有所提高,但还不够。在采访中,多名代表委员表达了类似的心声。规模偏小与高水平人才需求迫切矛盾突显 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研究生群体,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罗俊告诉记者,我国研究生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比例很高。研究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结题项目人数分别为3.1人/项、7.5人/项,参与原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数分别为34.5人/项、18.1人/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队伍中,博士占83.1%,发挥着创新骨干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总体存在规模偏小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3倍,博士毕业生数不及美国的1/3,差距非常明显。”罗俊认为,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偏小与高水平创新人才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突显。生源不足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但多名接受采访者感慨,要招收博士生很难。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地所)副总工程师印萍告诉记者,地质调查局有近7000名科研人员,具备硕士招生资格的科研人员超过2000人,近1000人具备指导博士生能力,但每年累计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不到100人。“我们所博士生招生名额20年基本没有变化,但导师人数增加了几倍。”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易建强研究员算了一笔账,每年每个博士生导师只能招收约1名博士生,远远满足不了科研需要。“科研人才主要还靠国内自己培养,指标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易建强说。培养规模与质量不是此消彼长 海地所并非不想招收博士生,根本原因是不具备招生资格。1985年以来,国家学位办没有再新批准科研单位设立研究生教育学位点,仅高校有新增学位授予点资格。海地所未能在政策叫停前获批研究生教育点。在印萍看来,博导可能是副教授,受招生名额、科研资源、本身学术水平所限,不一定每年都能招到博士生,但如果生源不足成为常态,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我们只能采取和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但印萍认为,这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一方面要和高校分享有限的生源,另一方面,博士生在研究所开展科研活动的差旅费、补助占用研究所工资或劳务费总额,此外带来了安全、住宿等方面的隐患、困难。去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众所周知,博士阶段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的最高等级,也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途经。改革开放之初,在恢复高考制度四年后的1981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正式确立,自此本土培养的博士生队伍开始正式登台亮相,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17年的82565人,累计招生115万人,为国家选拔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过,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本身的迅速扩张,博士生教育规模近些年增长出现了相对滞后的势头。在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至2004年的五年时间里,博士生教育也出现了短暂的高速增长现象。那个时期,各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班一拥而上,一个导师带三四个,甚至七八个博士生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自2005年后,博士生招生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地控制,增长速度大大放缓,迄今年均增速尚不足4%。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之所以再度提出博士生扩张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创新社会、质量中国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教育科研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博士人才往往是研发创新的主力军。博士教育增长滞后,成为制约转型发展的一个障碍;另一方面是由于本科硕士教育的发展长期快于博士教育,从而对博士教育本身形成了巨大的挤压。如果博士教育不扩招的话,就会造成研究生招生培养结构的失衡,并且阻碍了部分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本硕学生的深造之路。当然,博士生扩招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仍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具备原创成果的能力是博士培养的核心内涵。那么,我国的博士毕业生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以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高的北上广地区的”985””大学为例。目前,这些学校的博士生毕业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理工科博士生发表两篇SCI文章和1篇本学科核心期刊文章,文科博士生则需要发表两篇CSSCI期刊文章或本学科核心期刊文章。西部地区和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博士生可能还达不到这一标准。此次博士生扩招也是基于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的不得已之举,但扩招后的博士人才培养不可以数量牺牲质量。在罗俊看来,扩大规模与培养质量二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导师,核心是师德师风建设,此外必须狠抓培养过程。”除了从严遴选博导,易建强同时表示,应加强事后评估,如果培养的学生达不到要求,那么导师应承担指导责任,严重者可以撤销其导师资格。目前教育部已加强对博士生毕业论文的抽查,论文不合格的学生及其导师都会受到处理。30多年来,一些新兴学科已取得长足进展。印萍建议,国家向研究所开放研究生学位资源,并出台相关政策对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费开支、安全管理等进行具体指导。首先,此次博士生扩招须避免过去由于短期博士生数量膨胀造成的质量下降问题,也就是说,在招生数量增长比例方面要把握好时间节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在招生结构上,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扩招,而不是普遍的规模扩招。在博士生入学门槛、博士生导师遴选、论文要求、创新能力和博士生管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其次,我国的博士招生分布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相似,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几个省市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但很多其他省份却是相形见绌。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人而已。因此博士生的扩招也应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样,考虑地域和教育资源的分布,做到均衡合理。就高校的招生培养模式而言,可以依据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外高校实施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培养更多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同时可减轻高校博士生招生压力、增加博士生的国际学术视野,为继续从事研究型工作打下基础。对于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扩招可考虑由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专业,由高校和企业共同选拔人才攻读博士,共同承担博士人才培养费用,实行定向的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精尖急缺人才。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考博圈”,部分资料来自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新京报。文章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博士是我国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从实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博士也是我国科学研究未来的“主力军”。而每年我国大约有5万左右是博士毕业生,这基本上和美国差不多,大约是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下如是各个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是相似的,北京、江苏、上海三个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其中,近半的博士毕业生来自这三个省份。当然,就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很多“省份”仍旧是“稀缺”的,比如重庆、河北、河南、福建、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个人。为什么要读博?首先,对于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和博士的待遇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读博还需要多花3-5年的时间,对于单身女青年来说,读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读博?一是理想和情怀。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理想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变小”,从开始的科学家、发明家,到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理想在随我们越来越远。而当硕士毕业,似乎儿时的理想又离我们如此的近,而读博让你走上学术之路,从此踏上实现儿时理想的舞台。二是现实让我选择读博。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来说,有些不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不上不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家庭不算富裕,毕业后买房买车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读博毕业到高校,一套安置房,解决配偶工作等等,足以吸引大量的人选择读博,当然,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加,这类待遇正在缩水,中西部可能还有,东部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博士可能这类待遇少了。中国博士学位含金量多高?实际上,我国很多的学历学位并不被国外认可,甚至港澳台的也不承认大陆的很多文凭。那么我国的博士含金量有多高呢?小编没有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要求来看,起码我们自己的大学,对自己培育的博士认可度是不高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才引进基本上只要一些国外的名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基本上很难直接留在本校,只能到国内的二流大学,继续做科研,而二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三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九流大学了。我们虽然博士毕业生和美国相当,但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这与我们的博导制有关,导师带的博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会越多,就如曾经有一个博导一同时带了47名博士,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博士过剩了吗?犹如前文所说的,我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那么我们的博士过剩了吗?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一个产博的大国,每年博士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和美国是相当的,但从质量上,还有差的比较多。因而小编认为,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博士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但从质量上看,博士仍旧还是稀缺的,不然我们的那么多名校为什么不招自己的博士呢?反而还要大量的外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