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下午,遇到一个我们回来参加培训的校友(我们承办的培训班)。他已硕士毕业3年,借着培训班的机会回母校看看,有心回校攻读个博士学位。事实上,包含我们学校在内的不少学校已很少愿意接受在职攻读博士(如比例不超过5%),要求个人档案必须转到在读院校。而且,每年高校清退的研究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在职读研、读博的学生。之后,未到校或没心思做课题研究,荒废几年后直接被清退。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也犹豫过是否需要辞职后,回校在他之前导师课题组全职读博。主要是他已成家,在企业工作收入不错,自己也非常犹豫。在他的感觉中,自己在单位没有晋升空间,想通过读博换个新的工作环境。可是,博士求职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有优势,而且想毕业真心不易。因此,我问了他一个问题:读博后,你想几年内毕业?这么问的理由在于他已工作3年,博士毕业时的年龄稍微偏大。比如,理工类专业的男博士,进入高校后得到青年基金的资助非常重要(35周岁以下)。很多高校引入的新博士年龄基本都在32岁以下,留出2-3年时间用于申报青年基金。他已工作3年,要是不能4年学制内顺利毕业,延期时间过长,找工作就会变得很艰难。他给的答复是希望3年内能破格毕业。主要是在他们课题组,之前就有类似的学生3年、3年半提前毕业的,而且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低。之前,翟天临博士的学术不端事件后,更多的高校采用教育部的学位论文盲审平台。盲审平台的话,通常得预留2-3个月时间,漫长的等待期折磨人啊。基本上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忙活论文送审、答辩、求职、整理结果撰写校论文的事情。很多博士回想起那个时间段的经历,自己都感觉“傻傻地可爱”。目前,国内高校博士学位的学制普遍在4年,少量是3年(如华南理工大学)。事实上,4年学制比3年有优势,因为第4年学制内都会有助研津贴。而且,3年内能毕业的博士比例真的非常低。以学制来说,开题、中期检查、小论文投稿接受、预答辩、大论文撰写送审、答辩都顺利的话,博士大部分是4年毕业。也就是读博士读了4年。但是,之前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博士延期率高达2/3。我之前也谈过,想必也得迈过三道坎,分别是学校、专业和导师的毕业标准。在这三个毕业标准中,通常导师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尤其是在小论文的数量上。而且,这类要求严格的导师,还不接受档次较次的期刊。宁可不投稿,或者直接不愿意署名通讯。那么,延期之后,读博的最长时间是多久呢?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手册中规定:在读博士生不管是什么原因,8年内无法取得博士学位的,就会被清退(部分学校是要求7年)。2017年,小西曾看到一个女老师留言:“毕不了业的是我老公,我跟他都是某高校教师,他考的本校的在职博士,混了8年,一篇文章没有,混到被清退的下场,也算是个奇葩了。”。是不是看到这个留言,很有感慨。事实上,这类本校教师在读博士被清退的并不少。当然,这里有他们之前读博过于容易的因素(学校鼓励本校老师校内或去名校攻读在职博士)。反过来看,这类导师(硕士学位,可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起码没有压榨自己的硕士生,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博士毕业的支撑。也算是不容易呢!另外,优秀推免生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通常都是5年内博士毕业的。研二选择硕博连读的,2+3年也能毕业,无法毕业的部分学校可以转硕(答辩后拿硕士学位)。说说你身边熟悉的博士生都是几年毕业的啊?
现在很多人读博士的目的就是想拿到一个博士文凭,这样就可以在社会上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以后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每年大学毕业生800万左右,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一部分人不得不考研、考博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不断的读书推迟他们进入社会的时间,有些确实害怕被社会淘汰,一直在逃避,一直读到博士,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占少数。那么博士毕业正常年龄是多大?用青春换来的高学历到底值得吗?博士毕业正常年龄29周岁左右下面我们分析的正常年龄不包含神童跳级、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的情况。一个正常的学生要经过幼儿园2年的教育,7岁读小学一年级,6年后升入初中,读3年初中再读3年高中,读完高中正常是18周岁,然后是高等教育4年大学,3年硕士研究生,4年博士研究生(3-5年),拿到博士学位正常年龄为29周岁。博士学位是中国的最高学位,可能有人会说还有“博士后”,这不是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单位工作的一段经历。三十而立的年纪,刚刚博士毕业,到底值不值?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十岁了怎么找对象,其实部分博士生都已经结婚了。不管是读大学、还是研究生,只要达到了国家法定的年龄都可以结婚,读博士既能拿到高学历,又能结婚生子,真是“鱼和熊掌兼得”。大多数人关心的博士结婚还在读书的经济问题,博士在读书期间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科研院校、研究所的生活补助、导师发放的补贴、三助(助研、助教、助管)补贴等。国家奖学金每年3万元,学业奖学金每年1.8万元,国家助学金每年1.4万元,院校和导师补贴每年平均3-4万元左右,三助每年大约1万元左右,国家奖学金覆盖面稍低,后面的基本都能拿到,再加上博士接的一些兼职私活,每年基本收入1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博士毕业后,就业压力小,博士学位作为中国的最高学位,每年毕业大约5万人,还是非常稀少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于博士的招聘一般都是免笔试,直接面试,能够轻松拿到事业编制,薪资待遇比较优越。很多企业在招聘博士时,不仅年薪高,而且福利待遇丰厚,一般会解决当地户口,给予几十万的安家费,解决住房问题等等,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读博士还是非常值得的。
2019年10月28日,小西和一个博士师妹恰好聊到博士毕业的话题。在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后,师妹博士在读大学取消了之前存在的“免盲政策”。免盲是不同专业的博士生,发表学术小论文层次和质量达到学校要求后,自己导师可以推荐评审专家给研究生院,再安排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给推荐的专家。免盲让博士生们非常心动的地方在于其有2个特色:一是专家是博士生自己导师推荐的,评审结果肯定会带有一定主观偏向,很少会遇到所谓的不同意答辩。专家基本都是导师的熟人才会推荐,甚至学生自己参加学术会议时也有过接触,能免盲肯定有几篇不错的小论文打底,给的评价/评分不会低。二是评审回复非常迅速。极端情况就是5-7天内完成论文评审、评审意见回复。而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正常走盲审渠道的话,通常需要提前3个月。比如说,2019年12月参加答辩的博士生,9月份就得将自己的论文送审出去,否则可能赶不上12月的答辩。师妹们这一届,学院(2个专业)招了21名博士生、4个直博生。之前再她们入学时,学校的博士学制还是3年。如今学校已将博士学制调整为4年,3年毕业得走破格渠道。4年学制的优点在于博士延期率高,学制延长后可以享受国家1500元/月的博士补贴,减轻博士生延期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读研、读博期间再和家里要生活费,相信很多研究生开不了这样的口。靠国家补贴、导师补助能解决生活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在他们这届21人(不含直博生)中,大约有8人可以2020年6月毕业(3年博士毕业)。她自己感觉4年、4年半才能毕业,压力非常大,目前小论文已达学院和导师要求,但是成体系的博士学位论文还有很多实验未完成。提到“4年半”就是她比较担心是否能赶上论文送审,毕竟前文我也提到盲审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她是婚后读的博士,可能还遇到怀孕的问题。之前,我就有师姐读博期间怀孕生子,为了保胎,被迫延期一年多(5年半毕业)。聊到师妹的例子,就是想说其实博士毕业的年限比较集中在3-5年,看学校研究生院文件,最长可以7-8年。超过时限后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就会被清退。每年都有看不到不少大学发布硕士生、博士生超期限被清退名单。其实,我想说在博士第5年还没有什么进入状态、混日子或导师指导有问题,基本上后面2-3年也很难出足够的成果和撰写一篇逻辑合理的学位论文毕业。当然,硕博连读、直博的学生相对来说,毕业的时限会短些。以硕博连读为例,研三直接转成博一,基本上硕士2年+博士3-4年(5-6年)毕业概率很高。相比普通招考、推免审核的博士生,能节约1年时间。直博的话,得看不同大学的具体要求。就我所知,部分高校明确要求直播生得5年内毕业,否则将无法授予博士学位。非常严格,这也是不是优秀推免生在面对是否直博时,比较犹豫的主因。之前,我曾发文聊过硕博连读、直博,和优点共存的缺点是毕业难、没有中间退出机制。有心做科研的同学,其实我还是很推荐硕博连读、直博的,做科研“逼一逼”自己很有用,潜力就是这么激发的。之前,我就有师兄硕博连读5年后,觉得不合适做科研,退学以本科学历求职找的工作。但是,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部分研究所可中途申请转为硕士参加答辩,授予硕士学位。高校在这方面受限于学信网的信息注册,不太乐意提供这样的选择。当然,博士毕业的学校、学院要求会稍低些。读博过程中,还有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导师。并非每个导师都要求高,得看性格和课题组氛围,博导中有乐意将自己博士生早日送毕业的,也有严格要求,不达标准不放人送审、答辩的。你身边熟悉的博士生是几年毕业的啊?有被清退的博士生吗?
意大利作为艺术发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前去留学。泓钰学校小编根据在意大利的留学经历,来看看在意大利留学生中有哪些类型。第一类 宅男宅女(学渣)型他们的一天是从午后开始的。起床吃过饭,看会儿剧,打会儿游戏,娱乐一下,不知不觉天就黑了。约几个朋友再吃个饭,聊一会儿,继续追剧,打游戏,坚持奋战到凌晨以后,睡觉,因为再不睡天就要亮了。周而复始。这类从不用心学习的孩子经常会被叫做 somari 或者 cialtroni. Somari 只是说学习上的懒散,而 cialtroni 除了功课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第二类 学霸型他们基本是学校,图书馆,住处三点一线,偶尔匆忙地去个食堂。他们总有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听不完的讲座,写不完的大小论文。他们总会为没得满分而沮丧。没错,这类就是不折不扣的学霸。还有一群艺术学霸,他们为了来意学习油画、雕塑、版画、歌剧、舞美天天奔波于各大美术馆、展览现场。在意大利语里这类学生一般会被叫做 secchione, 在年轻学生的口语里很常见,它确实是用来形容学霸型的孩子,但又隐藏着那么一点点.......一般大家会认为 secchione 是一个学习特别用功但不太合群,不太擅长与人交往的孩子。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词还是褒义大于贬义的。小编要特别提醒大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 secchione 还是大有人在的。学霸们一般都深得教授的宠爱,他们也会被叫做 cocco del prof.第三类 代购党她们是学生,可是在学校看见她们的机会并不算多。但在各类名牌,奢侈品商店,邮局,快递确总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时刻关注着最新折扣,欧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当然还少不了自己的微信,QQ等各种通讯工具。这类忙得不亦乐乎的留学生就是传说中的海外代购。意大利原本没有一种职业叫代购,所以“代购”这个词在意大利语里面本来是不存在的。但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干得风生水起的代购事业让意大利人开始应用一个新合成词,那就是 shopping per conto terzi.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意大利最具权威性的语言学研究院 Accademia della Crusca 编写过一部意大利语新词词典 Dizionario dei neologismi, 由于每年意大利语里都会诞生一些新词并吸收一些外来词汇,所以这部词典会定期被更新。在不久的将来 “代购”这种说法会被纳入词典吗?我们拭目以待。第四类 科研型 PhD他们是一群把青春献给科研的人。每天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做实验就是在写paper,按时上下班。最多能和同类们约在一起吃个饭,遇上节假日还可以组个小团去欧洲其他国家旅游观光一下。大家都知道,在意大利生活的小伙伴们想去欧洲很多国家都是很方便的。我们很多时候都习惯用英语里的叫法,把他们称作 PhD, 其实意大利人一般并不用这个词,而是叫他们 Dottorandi,也就是在读的博士,拿到学位以后的博士才是 Dottore di ricerca. 一般说起 dottore 都会马上想到博士这个概念,但意大利语里面 dottore 这个词的用途实在太广了,在意大利读过大学的小伙伴们一定都知道,本科毕业叫 dottore, 硕士毕业还叫 dottore, 医生也叫 dottore. 确实,意大利是个遍地都是 dottore 的国家,但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只有一种,他们就是 Dottori di ricerca.第五类 中庸型他们一般会按时上课,不紧不慢地考试,不紧不慢地毕业,偶尔也会偷个懒翘个课。比如在寒冬腊月的早晨,起床上课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不用多说大家也能够懂的。起还是不起呢?一个小我和另一个小我斗争一会儿,一般胜出的都是懒惰的那一个。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往前过,到了考试季,忽然发现有些课翘得好像有点点多,那么就得通宵达旦地看书了。临阵磨枪一般都有那么点用处,考试过了,分数不算高。“反正过了,不挂科就是王道,还是值得高兴的,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这就是恪守中庸的 studenti metodici.第六类 “高大上”型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认识各种类型的朋友。他们觉得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与众不同,因为外国朋友比中国朋友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走在街上,经常能看见他们笑容满面地和几个外国人走在一起,偶尔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满满地幸福感。为了表现自己的高大上,在和中国人交流的时候也要时不时的夹杂一些外语单词。至于他们的口语到底有多值得炫耀,只有他们身边的人才会知道。
现在很多单位招工都不看学历,就有人说读书多了也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工作赚钱,可当你看到下面这位博士求职的经历,你会吓一跳。最近有位博士在职场论坛上发帖,讲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现在遇到了困惑,希望能够得到网友的帮助。他说自己22岁本科毕业,保送读研,读了三年,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4年之后,29岁出国读博士,现在33岁博士马上毕业了,拿到了2个工作意向,看完年薪后以为自己看错了。一个是网易的职位,年薪40万,而且HR还承诺薪水会过百万,另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年薪25万,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职业?有网友说还是读书多了好,随便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几十万的年薪,这对于普通就职者来说简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有网友说这么高的薪水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并不是底薪,一定是完成了公司交给的项目任务才会有这么高的薪水。有人觉得他应该去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主要收入高,高校老师在于稳定。但互联网的收入比高校高出五六倍,这样在互联网干五六年就拿到老师一辈子的收入。即使将来干不了可以转行,也比大学老师强很多。而且还有这段挑战自己能力的经历。有人说自己喜欢做什么才最重要,不要为了钱去工作,而是应该喜欢这份工作然后顺便赚点钱。多数人还是觉得他应该选择去高校做老师,为人师者,职业高尚,受人尊重,而且工作环境好工作待遇稳定,压力小,不能光考虑收入,要看看支出。做老师的话,子女的教育费用会从幼儿园省到大学,学区房、择校费等等会省不少钱。而且读书多的文化人不太合适互联网这种太狼性的节奏,肯定不适应。你觉得他应该选择哪个职业?每天分享职场故事,职场经验和职场技巧!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所学校名气还可以,不过博士生的收入实在是不敢恭维——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标准。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动下,李克强总理的关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规定部属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补助为15000元,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下,各个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个大学的情况了。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生一个月1500元,一年发十个月,一年就是最低标准15000元。北京大学财大气粗,文科博士生一个月据说有好几千。另外,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月收入都比人大高,一些非部属高校如北京市管的院校的博士生收入比较高,如首都师范大学。这都是国家发的补助,其实博士生除了给老师干活挣劳务费,还有很多兼职可以供选择。据我所知,在北京每年四五月份时候是高三的补习高峰期,高三的价格大概是一个小时一百多一些。一些出版公司、公号等也会有一些兼职(写稿、或者校对等),只要你时间足够且不偷懒,挣钱的方式很多。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认识一位西南地区某985高校就读理科的博士生,他们是国家、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四方面都发给补助,一个月少则三千,多则近五千,不过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时间少。
意大利在众多留学国家中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国家,意大利是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位于欧洲南部。意大利大部分学校是公立的,比较著名的大学有罗马大学、米兰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有着丰富的人文气息,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加上意大利留学费用较低,综合来说,去意大利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去意大利留学最值得读的三个专业:一、艺术类众所周知,意大利是极富文化和传统特色的国家,无论是建筑还是艺术都有很高的造诣。所以,首先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艺术、美术类院校、食品培训学校以及建筑类大学。与一般国家不同的是,意大利出国留学的移速美不仅停留在纯艺术表面上,更多的还注重实用美。推荐院校:马切拉他美术学院、都灵美术学院、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罗马艺术学院意大利在歌剧上的成就,是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企及的,得益于文艺复兴的发展,歌剧艺术在意大利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成熟,意大利歌剧的艺术发展史对当今世界音乐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推荐院校:佛罗伦萨皇家音乐学院、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罗马皇家音乐学院二、保护和修复类意大利学校的专业优势不仅体现在艺术上,意大利队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也是世界上领先的。“意大利出国留学的文化遗产修复技术不是指修复者对古代壁画的简单还原、修复,而是指修复专业人员还拥有精美的技术。”推荐了佛罗伦萨国家遗产研究所,“该所拥有和意大利大学院系一样的等级,大学生们可以在那里学习到高端的文化遗产修复技术。即便将来回中国,也大有用武之地。推荐院校:博洛尼亚大学三、新建筑材料类新建筑材料属于建筑工程学范畴,也是留学生去意大利留学最值得选的专业。近几年意大利重要的成果之一——研究水泥吸收环境污染、净化空气的新型水泥就是出自这个领域。意大利的很多画廊都采用这种新型水泥,工作人员通过将吸收了污染物的水泥扫掉后就可以起到保护艺术品的作用。推荐院校:费拉拉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热那亚大学去意大利留学途径:1. 图兰朵计划:艺术生留学途径2.马可波罗计划:文理科学生留学途径3.国际生:除欧盟以外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4.高中生:艺术高中、科学类高中(艺术类高中毕业可以免试直升意大利所有的美术类大学,科学类高中毕业可以免试直升意大利所有的综合类大学(除医学类专业需要考试))
39岁博士年薪20万,却直言后悔读博,混得不如硕士,网友:很心酸这几年经常有一个讨论的就是硕士和博士哪个就业更好的问题,或者说出现了一些看起来似乎硕士的发展比博士好的情况,再加上原有的一些对于博士有过高期待的人群开始质疑读博的选择。大部分博士都是先经过科研体系洗礼几年,然后再跳到企业的,当然,现在无论国企、民企,都意识到员工学历的重要性,也开始注重战略、研究、调研、算法的重要性,也会直接招收博士进行培养。小编身边就业的博士有的接着读博后,有的去学校当老师,有的去公司做事过去就是经理,博士确实就业方向比本硕要窄,但是人也更少,所以决定就业质量的还是供需。一般来说,博士的年薪不会超过30万。网上有一位39岁博士年薪20万,却直言后悔读博,混得不如硕士,他们公司里的一个硕士生,和他同个专业,却能拿到比他多出几万的工资,网友:很心酸。我们来看其他具体的评论:“一定要先收集各种信息,自己想清楚了再读博。不适合的人,非要读博,这真不是一个好选择,极端的甚至会以悲剧收场,这种事也发生过不少了。关于读博这个问题,不同专业,不同家境,不同生存环境和朋友圈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心态。读博如果是为了就业,专业真的很重要。”“就理工科而言,博士找工作还是比硕士难得多,但找到之后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工业界提供了绝大部分就业岗位,企业可以接受硕士转行,却接受不了博士没有相关研究背景。好在大部分企业还是尊重学历的,博士以技术面为主,小部分企业邀请参加群面,压力面,直接拒绝。”“博士期间看重的是能力培养,包括逻辑思维深化,技能学习,到达可以“刨根问底”,见微知著的一个过程。不是说博士生掌握有那么多技能,而是说一名博士生拥有在短时间内学习并适应绝大多数工作的能力,我觉得这才是人才培养的意义。”“先不说读不读博,终身学习,读书的能力是必须的,如果你想度过一个比较有质量的人生。你只有上了一个平台,才会发觉那边的世界原来是如此广袤的。如果读博,这几年当然不会白废,很多企业需要的就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是肯定可以大显身手的,就业薪资和发展前景很好。”你们对于读博的问题如何看待的呢?请发表你的意见吧!
2020年4月20日,在国内某知名网站首页,推送的一条《博士6年还未毕业,对不起,我退学了》,引起了我的关注。由于自己也是一个在读博士生,怀着一颗强烈好奇心和同情心,我不自觉地打开了这条新闻。仔细读了才发现,发文的作者是一名在帝都某知名科研院所就读的硕博连读生,专业方向是人工智能。文中,该同学对自己读硕博期间的生活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并对自己6年来没有发paper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拖延症。刚上研究生,总觉得日子还长,不着急发文,平常对导师交办的各项工作没有认真落实。只要一有时间就邀约各种亲朋挚友,出去嗨,整日荒废。理论基础不扎实。相比一同入学的其他同学,自己在文献阅读、整理和消化、运用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趋势认识模糊不清,基础薄弱。写作没有idea。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文章就如同编故事。摘要、关键字、引言、文献综述、方法和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政策建议、参考文献等内容都十分必要,不可或缺。而一个好的idea就是将上面的这些框架结构紧密联系起来的“故事线”,也是全文写作最重要的脉络。有的人,在读期间,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其中的缘由,恐怕要好好反思总结一下子喽。与导师关系紧张。导师就是你在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你在读期间的“责任人”。因此,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知识储备和根基的第一环节。文中作者对自己与导师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并总结出双方关系出现缝隙的三条原因:一是主观认为导师不务正业,总是做一些与学术无关的行政性事务;二是主观认为导师学术基础不扎实,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以指导学生;三是片面认为导师会帮助自己发论文;四是脾气秉性原因。以上就是文中作者所讲述的——导致自己六年没有发一篇文章得的主要问题。其中缘由,对与错、好与坏,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评判。只是单纯从一个在读博士的角度去,讲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博士——教育金字塔顶点,这一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种重视程度体现在多方面上:1. 完备的奖助学金体制。以我所在某中部211院校为例,学校设置了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助学金,以及“三助(助管、助教、助研)”四位一体的奖学金激励机制,最高可拿5.6万元,最少可拿3.5万元。具体如下图:2. 良好的实验环境。入校以来,学校精心为我们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和实现器材,购买实验原料,提供产地,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像我所在的专业,就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构建起涵盖多学科、多方向的实验环境。3. 一流的导师团队。以我为例,所在学院就有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以上)12人,副高职称28人,讲师14人。4. 贴心的后勤服务。不管你因为实验等原因回去再晚,阿姨永远都会给你留着宿舍大门,让你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舒心、安全。在这种环境,你如果还不努力学习的话,那还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去指责别人呢?在这里,我也有几条忠告和建议,以供思考:一是尽快选定一个研究方向或者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结果研究,大量阅读已有研究成果和分析实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点。二是与导师缓和关系,毕竟博士在校期间的管理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对你在校期间的行为负主要责任。所以,你懂得!三是虚心向你身边的人求教,不要抹不开面子,毕竟面子也不能充当论文不是?比起毕业,这有算个啥?四是研究期刊。根据你写的论文内容,去各大文献检索品台,浏览就有哪些期刊发了这方面的文章。因为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兴趣偏好,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做一些有效率的事情。最后,分享两句话吧,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百寒。
作者|第跟说 编辑|欣欣目前的我已经结婚了,对象不还不错,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时间回到4年前,我连恋爱都不知道怎么谈。碰巧那个时候,我的好朋友阿秀(她的小名)找我吃饭,庆祝她保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念直博,需要三年在意大利交流学习。饭局上,她提到了她的感情生活,她的前男友长得很帅,还是物理系的第一名,后来保送去了南开大学;她现在的男朋友长得一般,是她参与北师大夏令营认识的,当时在北京大学天文系读博士。接着她又跟我分享了一些她的恋爱经验:1. 恋爱要有规划,结婚才不至于狼狈感情这种事情按道理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什么计划可言。但她告诉我,恋爱一定要有规划,这样在想结婚的时候才不至于随便找一个人嫁了。要给自己定一个什么时候结婚的期限,然后根据这个期限倒推自己应该做什么,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比如自己打算26岁结婚,那就至少在24岁之前找到男朋友。因为在结婚之前,我们至少要和男朋友相处一年半,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而在此之前,让对方成为男朋友的时候,起码需要半年的了解时间。这也就是说,从有男朋友,到男朋友变成丈夫这段时间最少两年。在从朋友到男朋友这段时间里,需要去规避风险,排除干扰项。一方面,我们要综合对方各方面评价,把握对方基本人品。不仅要看他说的,还要考察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另一方面,明确自己最在意的标准,看他是否满足。比如对赚钱有要求的,那一定要评估对方的赚钱能力,以免到手之后又后悔,耽误彼此时间。在男朋友到丈夫这段时间内,需要深度了解彼此三观,建立彼此接受的矛盾处理模式。一般恋爱前三个月是热恋期,彼此盲目,这段内彼此的缺点都会被忽略掉。真正关键的是半年以后到一年半这段时间内,也就是磨合期,彼此矛盾频发,一定要明确彼此的底线,不要相互踩线,造成对感情不必要的损耗。最重要一定要建立矛盾处理模式,毕竟婚前若是不建立好,婚后的矛盾,事情更大,那就会很麻烦。这样经过反复的磨合,不断确认,才不至于到了真正想结婚的时候抓瞎。2. 从男人堆里选男人,不要误把白菜当宝有人可能会说,连男朋友都没有,又怎么结婚。这个时候就需要去挑选男人,这意味着需要认识很多异性朋友,虽然不至于都是男朋友,但是多了解一点没有坏处。选择男朋友,应该是从众多个之中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这个选择时间上面已经提到过至少半年,大家都保持朋友关系,去感觉、去比较不同男人之间的差别。当时,我跟阿秀提到我喜欢上了一个北科大的写科幻小说的学长,长相一般,才华横溢,写得很多科幻小说都得过大奖。阿秀问了我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的选项中,只有这一个男人吗?或者你可以选择的范围是不是有问题,你是不是看到了几颗白菜,就觉得他身上叶子明显多于其他呢?把白菜当成宝贝了。”她反复嘱咐我,一定要去男人堆里选男人,一来你能了解这些男人的臭德行,二来选择范围也会扩大,不至于误把白菜当宝。听完她的分析,我也没有去跟学长表白。阿秀说以我的才华,我值得更好的。事后来不及证明谁对谁错,等我考完研究生的时候,学长已经有女朋友了。后来我借鉴阿秀说的,我接触了很多男生,不再只局限于自己生活的这块小地方。除了通过朋友组织的同学会和老乡会等认识学校其他专业的男生,我还会经常出去玩,认识别的学校的男生,比如清华读博的大刘(现在的丈夫),中科院读硕的朋友等等。3. 恋爱要有plan B,恋爱失败不要怕不是所有的恋爱都能一次性成功,失败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Plan B。当我们恋爱的时候,我们不能生活在只有你和他的两人世界里,我们依旧要多参加集体活动,积极与外界保持联系。我们不要因为谈恋爱了,就把朋友圈里所有的男生拉黑了,尤其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是防止因为生活圈子过小,被对方精神控制;另一方面是为感情失败留下退路。当感情失败的时候,我们能从平时接触的男生处,寻找有没有可能在一起的机会,这样就减少重新去认识男生的时间成本。此外,恋爱失败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小事情,不要有心理压力,千万不要怕遇到感情骗子。毕竟骗子无非是骗财。骗财,以后我们赚得肯定比这多,这点小钱,其实也没什么。关键是就算我们去看场电影还要呢,更何况找个人陪我们谈恋爱;骗色,其实也没什么,都说人总要经历几个渣男,除了自己,谁还会计较那么多。当失败的时候,难受是少不了的,可谁又不是这么过来的,都没什么,勇敢一点,一切都不是事。当时听完她的经验,我很震惊,没想到谈恋爱还可以这么有程序和策略。同时,我明白了一件事情,谈恋爱和做成一件事情是一样的,一定要心态平和,认真调查,积极行动。这么做了之后,恋爱不一定能成功,但能规避很多风险。比如,做好前期准备,初期对对方进行硬件等标准上的筛选、对人品的考量,就能避免在后期准备结婚的时候,突然因这些问题而感到苦恼。现在,我结婚了,再回过头来看她的恋爱经验,真是挺棒的,至少教会了我怎么去谈恋爱。如果你也真的想谈恋爱,那就积极行动起来吧,认真规划,勇敢去爱,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