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正是我们云南这里野生菌上市的时候,不少的人都会来到野生菌交易市场,购买一些野生菌回到家里食用。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到山上去自己捡一些。图为一些人正在销售松茸的摊位上面察看自己需要购买的松茸。在图中有绿色点缀的就是松茸,而旁边酷似伞的野生菌则是鸡枞菌。图为一些人正在集市上面挑选野生菌的境况。松茸品质较好的价格差不多是180元一公斤,而鸡枞菌品质较好的差不多220元一公斤。图中大叔提着一口袋的松茸,询问了大叔之后,他这一口袋的松茸一共花费500多元。很多外省的人,来到我们云南,都觉得野生菌价格昂贵,不知情的还以为自己被故意“宰客”了,其实野生菌的价格本地人食用,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
人民网昆明6月14日电 (叶传增、符皓、徐前)“亲,今天好的鸡枞菌每公斤950元左右,买得多的还可以再降点。”随着野生菌逐渐上市,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热闹非凡,直播卖货更是成为野生菌交易的一股新潮流。主播们手持直播设备,依次介绍各家野生菌的种类、价格、品质,如果有人下单,就让摊主现场打包。“最高峰木水花市场通过直播销售出去的菌子占到了当天销售总量的50%以上,现在直播销售的菌子占到了当天销售总量的10%。”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总经理成爱丽表示,市场里直播卖菌已是潮流,尤其在疫情期间,外省客商难以来现场,直播卖货成为商户们销售的重要手段。“现在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手上就是一个‘商场’,只要你有这个意识,直播带货,谁都富得起来。”市场里一位正在直播的摊主储沈连说。储沈连在市场有固定的摊位,直播间也在装修中,“每天都会直播,通过各个不同的平台向全国销售云南的野生菌,看中的谁家的菌子,现场打包快递,第二天就送到你的餐桌上。”成爱丽介绍,目前木水花市场里销售野生菌的商家有200多户,最多的时候能达到1171户,现已上市了20多个野生菌品种,主要销售的有见手青、鸡枞菌、谷熟菌、青头菌、牛肝菌等,日交易量达到100吨。据了解,今年1至3月的干货和冻品销量受疫情影响较大,而野生菌鲜货近期才接近旺季,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不过,因云南干旱,今年的野生菌上市较晚,但上市量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野生菌虽然美味,但每年因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轻则腹泻、致幻,重则危及生命。成爱丽提醒,随着野生菌的大量上市,为了保障市民的饮食安全,市民最好在正规的市场选购,选购时选一些常吃的、认识的菌子,切勿自己盲目捡菌食菌。在加工时,一定要确保菌子熟透,尤其不要边做边尝,一旦发现食菌中毒务必尽快催吐并且及时就医。
云南乐居讯 2020年6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陈豪率调研组在楚雄彝族自治州调研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督促检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月5日当天,陈豪书记一行深入位于南华野生菌小镇一期,正在建设的国际食用菌交易中心项目建设点,察看项目建设情况,要求当地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集团董事长刘德、云南乐旁董事长刘练、总经理刘春镇、执行董事刘泉清等领导陪同,并介绍了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在考察过程中,陈豪书记指出,云南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潜力巨大,要积极推动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落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着力增加产品附加值;要加快要素市场建设,畅通物流体系,完善大数据系统,促进野生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宗国英,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慧晏参加调研。州委书记杨斌,州委副书记、州长迟中华陪同调研。部分信息来源:云南日报、云南省电视台、云视网、云南网【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云南日报、云南省电视台、云视网、云南网
昨天早上野生菌市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些摊位很难找到好的角度拍照,所以大家就将就着看一看吧。上午带大家看牛肝菌、鸡枞菌、松茸;有朋友说不过瘾,还有自己喜欢吃的菌子没有得到推荐,嗯,确实,所以我下午又抽出时间,整理了一下照片。再推荐几款值得一吃或者说是必吃的野生菌。上面照片中的菌子(顺序由近到远):干巴菌、青头菌、老人头;我们先说干巴菌;干巴菌的样子看上去很奇异,像一块青黑青黑的石头,如果在野外,很难发现埋在树叶下的干巴菌。虽然样子看上去丑丑的,不如其他野生菌那么好看,可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蒙骗!实际上干巴菌超级好吃!超级香!你知道为什么叫干巴菌吗?因为炒着吃有牛肉干巴的香味和嚼劲!我手上的干巴菌是上乘品质。菌肉肥厚,干净,杂质少。这样品质的干巴菌在市场里的价格是1600元/公斤,160元/两(昆明买菜计重方式是按公斤)。上图的一小块就是50克左右。价格可以说和松茸不相上下了,是真壕才吃得起的菌子。上图中的这位脖子上戴着大金链子、左手上盘着108颗花梨木佛珠的壕正打算买干巴菌。他正在跟老板讲价还价呢。干巴菌的吃法非常的讲究:首先要把干巴菌一小片一小片的撕开,尽可能的要顺着生长的纹路来撕,这样可以保持干巴菌特有的嚼劲;一边撕菌子,一边要把杂质挑干净;因为干巴菌的菌体沟壑皱褶太多,会夹杂着松毛、树叶、青苔、泥沙,然后用水淘洗,要多淘洗几次,确保洗菜池里看不到沙土为止。这一环节非常累人的,哈哈哈干巴菌最适合用云南的皱皮青椒来炒吃!墙裂推荐!皱皮青椒比普通菜青椒稍微辣一点,不过皱皮青椒的辣可以提鲜,不像其它辣椒辣嘴。越是顶级的食材,在烹饪上的配料就越是简单。素炒干巴菌的配料:皱皮青椒+大蒜。吃过一次就终身难忘!即有牛肉干巴的香味,又有嚼劲,还带山林的纯正清香和野生菌的鲜美,这道菜可以说是非常的美味了~!然后要介绍的是青头菌。为什么叫青头菌呢?因为它的头是青色的。可见云南人民的淳朴了,哈哈青头菌是比较常见的菌子啦,颜色青绿色,在野外比较好认。相比之前的干巴菌,青头菌就更加亲民了,产量大,价格实惠,清洗方便,做法也很简单;炒、炖汤、火锅都可以。炒吃的话,口感爽滑多汁,轻微有甜味。因为青头菌的香味不是特别浓郁,可以和其他食材搭配。推荐青头菌炒火腿。需要注意火腿本身盐分高,所以不要放太多食盐。最后介绍:鸡油菌。之所以叫鸡油菌,还是因为颜色黄黄的,像鸡油;口感也有鸡肉的香味。大家购买鸡油菌的时候需要擦亮眼睛,有一种人工培育的菌,看起来和鸡油菌非常像,它的名字是鸡油黄。就是下图的样子:仔细对比的话,还是能发现两种菌的不同。鸡油菌是通体金黄色、棕黄色;鸡油黄只有表面是黄色,菌柄和皱褶都是白色。野生鸡油菌带有的杂质偏多,人工培育的鸡油黄非常干净。上图照片有鸡油菌和红牛肝(之前有介绍)。好了,我已经介绍了大部分能吃的野生菌啦,还有一些没有介绍的是不多见,或是有中毒风险的野生菌,希望大家不要轻易买来尝试。建议大家吃野生菌最好去专门的野生菌餐厅,虽然会比自己买来吃贵一点,厨师们都经过专门培训,比较安全。好了,最后补一张野生菌大餐,看看你能认识几种野生菌吧!
5月5日,白云区委副书记、区长步岚调研白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她强调,要抢抓机遇,把握市场需求,做好产业谋划,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不断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区政府副区长刘仁好陪同。当天,步岚首先来到贵州一朵菌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查看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听取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加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规模、生产产值、营运与销售情况。她强调,要紧盯市场消费需求,着力推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要在培育壮大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好绿色品牌。随后,步岚来到金湘源公司食用菌基地、万泰公司食用菌基地和蓬莱城乡公司食用菌基地,实地查看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种植大棚和占地面积等情况,并详细了解食用菌基地建设,食用菌生产、销售等问题,听取相关负责人对食用菌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步岚要求,区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为企业出谋划策、解难题,要安排专班服务人员主动联系企业,做好服务工作;要在海关手续方面、供电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蓬莱公司要加快进度,加大与万泰公司的沟通力度,共同打造全区食用菌珍稀种植示范基地,早日完成一期大棚建设并投入使用,并尽快启动林下仿野生菌示范点建设,为年内全面启动菌包菌种生产、食用菌精深加工和拓展“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带动更多农户生产致富等奠定基础。要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形成从菌袋生产到食用菌种植再到市场营销全方位发展,做配套产品,上规模、上产量,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综合效益,推动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白云区相关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作者|王健 张耀文编辑|李启娜审核|钱微签发|王婧璇
林菌是林下种植模式中重要的产业形式。对比纯粹的菌种培育,林菌具有投资少、收效快、模式多样、吸引就业能力强和入职门槛低的优点,充分利用林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所有的天然资源,将单一林业导向复合林业,缓解林、农争地的冲突,丰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使林农脱贫致富,能够快速赶上甚至超过平原地区的收入水平,最终达到森林经济、生态和社会三重效益的协调统一。云南省属于中国四大林区之一,全省近850个野生食用菌品种涵盖2纲、11目、35科和96属,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产量巨大,占到全国食用菌的2/3、世界食用菌的1/2以上。笔者分析了云南省林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动力机制,对全国的林菌产业将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1发展现状云南省历来都是中国出产野生食用菌的大省,可林菌产业却一直处于分散、孤军奋战、自生自灭的窘境,林菌加工多以冰冻、盐渍、晾晒或风干等初加工为主,以获取高附加值产品为目标的精深加工则较为罕见。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办公室于2013年筹建专项扶持基金,通过扶助部分食用菌加工企业率先革新技术,来推动全省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另有一些企业改良工艺、引入新技术,发展食用菌的精深加工,开发和加工出诸多具有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品来激发市场活力。现今,全省野生食用菌约有600多种,竹荪、鸡枞、鸡油菌和干巴菌等野生菌产量及出口创汇均位居全国首位。这些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区域,美国、欧盟和日本为固有的海外市场,而东盟、南美洲及非洲的诸多国家则雨后春笋般成为新兴外贸市场。2012年云南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00万hm2(产值500亿元),10年间涨幅达到555.74%。可供食用的野生菌产量高达50万t(产值20亿元),其中松茸0.30万t(出口0.12万t,创汇1亿美元)和牛肝菌10万t(出口3.5万t,创汇1.3亿美元)的产量稳居云南省出口创汇农产品的前2位。云南省林下采集品加工企业逾900家,在252家林产业省级龙头企业中已有46家致力于林产品加工。2013年该省食用菌产量总计31万t(市值80.4 亿元),较2012年增长近43%,野生食用菌年产量突破7万t(市值57.4亿元),较2012年增长近17%,市场供求不断增长。就整个云南省范围而言,各地州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产品特点,探索出多种集林下种植和菌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复合经营模式,呈现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体系。2存在的问题我国各地在林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主要面临着:选择恰当的林下菌种困难、专项扶持资金匮乏、林下经营风险防范机制缺失、林菌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5个方面的难题。就云南省而言,林菌发展虽获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诸多弊病:有卓绝的资源优势,却欠缺配套的发展体制;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然而成本高、效益差、规模小、格局星散、辐射联动能力差;有国家政策指引,却缺少详细而强劲的帮扶举措;存在小批专业技术人员,但科技支撑微弱,生产方式亟待提高。云南林菌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以上弊端,尤以未形成高效发展模式和缺乏有效动力机制为甚,主要体现为:森林自然灾害频发、产业支持政策不完善、林地统计数据不实、菌农职业素养偏差、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企业经营体制落后、国内外市场开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3动力机制研究3.1 云南林菌生境丰富多样低纬度高原独特的地势使云南省拥有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多样的气候,以及丘陵、山地、盆地及河谷等各类地貌,阶梯状的地形颇为显著。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春早冬晚的典型“立体气候”特点,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这些卓绝的自然资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发展林菌产业提供了无限可能。依据云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全球已查明的野生食用菌有2166种,云南省就拥有当中的978个品种,占全国的91%。3.2 野生菌营养及药用价值颇高野生菌往往孤身至群生在云南松(别名飞松)、高山松和占风松等针叶林及混交林区域,不同气温、日照、地势和周期等条件下滋生的野生菌,其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效含量各异,半微量元素铁和微量元素铜、锌的比例亦存在差异。大型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林区,所处生长环境较少甚至没有经受任何外界污染,因此天然的大型野生食用菌属于绿色食品,属于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样、微量元素颇多和脂肪含量超低的保健品。3.3 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云南省内多数地区采取创立产业协会及林农合作社的方式,完善服务平台,初步开创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及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比如,西双版纳州选用企业和个人自主投资种植、政府或部门出资扶助、“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等诸多模式,充分整合运用各项资源,推动州内林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宜良县狗街镇小哨村的村民别出心裁,“包山拾菌”使当地林农的人均收入已由2003年的2270元剧增至当前的8860元。3.4 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建立林菌产品主要通过仓储和综合商贸市场进行流通,昆明、楚雄和迪庆现已分别落成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南华野生菌交易市场和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初步建成野生菌综合贸易平台,全省林下经济产品的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此外,云南茂昽实业携手电子商务打造云菌品牌,曾在淘宝网进行为期4d的活动,以探究实现云南野生菌标准化及品牌化的有效途径。3.5 产品认证有序推进当前,云南省12户林业企业已经完成17个产品的省级知名品牌认定,野生菌等主打产品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大幅攀升;“文山三七”和“昭通天麻”业已顺利申报原产地保护认证,野生食用菌和石斛的原产地保护认证处于申报中,相应的绿色产品认证也在稳步推进。3.6 桥头堡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契机桥头堡战略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功蜕变为享有诸多国家优惠政策的西南省份。该战略对于云南省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客观需求、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此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使该省成为尊享诸多国家优惠政策的省份之一,赋予云南省与东南亚开展外贸的更多政策支持。3.7 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断完善云南省牢牢把握应对气候变化、西部大开发以及开放桥头堡建设的一系列机遇,依靠充裕的森林资源、特别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类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因势利导地先后出台了促进林业发展、低效林重造、森林云南创建及高原特色农业开展等30多项政策文件,逐步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明确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战略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不仅为进一步实现林菌产业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所需生产要素,而且有力地保障了林菌产业发展的规范性,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合理的生存环境。3.8 产业政策得力,群众热情高涨2011—2015年,云南省利用政策杠杆,盘活了林菌产业。围绕建设食用菌产业链的核心,组织实施了原料基地筹建、龙头企业培育、质量安全体系优化、市场流通体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产业联盟等6类重大项目。我国林业局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截至目前,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全国发放林权证9785万本,约8379万农户拿到林权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基本目标。拿到林权证的农民对生产资料有了可支配权,在家庭经济不断增收的鼓舞下,广大农民对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3.9 龙头企业带头作用日益突出云南省拥有321户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其中涉林下经济产业的有50户,强力地推动了省内林下经济的繁荣。各地依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运营形式,与林户间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收益分配机制,吸引并带动农户介入林菌产业发展。3.10 林菌产业发展前景美好目前,云南省林菌产业发展已然取得一定成绩,成为推进生态保护、林农增收及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如果能够继续秉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想,结合市场导向来合理运用林地资源,全力推动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构建,极力强化科技服务、政策扶助和监察督管,引导林菌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那么一定能达成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菌农拿实惠的目的,让“山更青、林更茂、菌更多、民更富”。4对策与建议4.1 政府层面第一,政府应规范林地流转并严格把关林权证的颁发,重视并大力支持林菌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具有较强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林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第二,拓宽林权抵押贷款及金融信贷等融资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稳步推进森林保险,使林农能够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第三,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林菌示范基地、食用菌专业交易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产销衔接,健全流通网络;第四,大力推广新菌种、新栽植技术、新发展模式、新加工技术,做好林菌产业发展各环节中的技术指导和咨询工作,通过科学规范、技能实训、网络推广、讲座普及、科技特派员下乡等诸多途径,将尖端而实用的技术推行到实践中。最终使林菌产业步入政策引导、财政扶持、产业经营、科技服务的规范化轨道。4.2 企业层面第一,企业应当采取集约化商贸形式,建立完善的“产—供—销”产业链以及融“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支撑体系,致力于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全新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第二,建立技术规程和标准化推广基地,通过网络营销、新闻媒体及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来加大林菌营销力度,配套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及电子商务平台以促进产品流通;第三,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注重品牌保护,尽力发挥典范引路及模范带头作用,争做龙头企业;第四,建立林菌加工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技术服务体系,将林菌产品纳入质量认证,确保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4.3 林农层面第一,菌农首先应把握当地林相结构、林木生长周期以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林菌产业;第二,菌农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知识讲座及技术交流,踊跃加入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储备和更新生产知识以提高职业素养;第三,林农不可错失各种惠农政策,应正确认知种菌富农、食菌益民,强化资源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新华社昆明9月16日消息,“吃了可以见小人”“见不到小人给差评”……近日,“新华视点”记者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发现,部分卖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向消费者兜售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产品介绍和评价中,一些人还宣扬菌类的“致幻”作用。为何一些消费者对致幻菌菇“趋之若鹜”?网络平台贩卖这些菌菇是否涉嫌违法?“新华视点”记者对此展开调查。严重可致死的野生菌却在网上蹿红每年夏秋是食用野生菌的时令。近来,一种名为“见手青”的野生菌在网上蹿红。“‘见手青’是云南对多种牛肝菌的俗称,菌肉碰伤后会呈靛蓝色,所以叫‘见手青’。其中一些品种,如加工不当贸然食用会中毒。”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孙丽平教授说。在抖音上,有数十个“见手青”的关联话题,一些话题的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在一个题为“刺身见手青”的话题下,一名网友上传了两段疑似生吃“见手青”的视频,引发其他网友热议。有人直言,这样做太危险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孙丽平介绍,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无毒菌菇中混入了有毒品种;二是野生菌未经驯化,表层嫩薄易破裂,极易污染、滋生腐败菌和食源性致病菌。7月26日,昆明市民杨女士从冰箱里拿出此前炒好的牛肝菌热熟食用,意外发生食物中毒并出现幻觉,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云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7月,云南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致12人死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网络平台的卖家除销售常见的带毒野生菌外,还兜售一种外号为“幻觉蘑菇”的毒品野生菌。“幻觉蘑菇”学名裸盖菇,食用后会产生更明显的致幻效果。“跟裸盖菇比起来,‘见手青’真的是小儿科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裸盖菇内含有一种名为‘赛洛西宾’(又名裸盖菇素)的神经毒素,人在服用后会出现幻视、幻听、感觉错乱、人格解体及行为错乱等反应,严重时会致人死亡。”今年以来,贵州、新疆等地警方陆续打掉多个利用互联网销售裸盖菇的犯罪团伙,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裸盖菇菌丝并学习相应的培育方法,得到裸盖菇成品,并再次通过网络平台兜售给寻求刺激的人。致幻作用竟成营销噱头今年以来,一些描述误食带毒野生菌后出现幻觉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一些不明情况、寻求刺激的人开始主动搜寻这类“致幻菌”,一些不法商家趁机揽客。记者在抖音看到,一商家在其销售的“红葱牛肝菌”的产品介绍中,以“吃菌子看到小精灵”作为宣传语,且没有任何食用风险提示。据了解,红葱牛肝菌是牛肝菌的一种,近年来滇中地区食用红葱牛肝菌后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淘宝上,部分打着“致幻蘑菇”旗号的店铺中,“见手青”的月销量达百余单。而以“致幻菌”“见小人”等作为关键词搜索,售卖相应野生菌的店铺赫然出现在结果列表的靠前位置。“云南特产‘见手青’,致幻菌见小人。”一家名为“滇中小哥”的淘宝店铺,将野生菌的致幻作用作为其宣传噱头,商品详情页同样没有任何风险提示。记者向该店铺客服询问售卖此类带毒野生菌是否需要相关资质证明,对方答复称,这些都是本地吃的“安全菌菇”。卖家称,其所出售的菌菇为野外采摘得到的。在拼多多上搜索“致幻蘑菇”,结果也会导向“见手青”的相关卖家处,一些店铺在商品出售详情中也未进行食用风险提示。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祝良研究员介绍,在云南,“见手青”市场价为每公斤160元左右,网上售价更高;从收购到售卖,每公斤利润可达100元左右,颇为可观。通过百度进行关键词检索,还可以发现部分售卖裸盖菇的卖家。他们通常以评论留言的方式,在视频或工具类网站留下微信号、QQ号等联系方式。经过一番周折,记者联系上一名声称有裸盖菇售卖的卖家。他通过QQ给记者发来裸盖菇样本照片。“80元一克,10克起卖,下午就能发货。”面对记者的询问,卖家显得颇为谨慎,在察觉到记者并无购买意向后,迅速删除了记者的账号并清除了聊天记录。记者发现,尽管百度贴吧“裸盖菇吧”已在此前被封禁,但仍能通过百度快照的方式,清楚地了解到相关卖家在今年四五月份发布的联系方式。记者已将上述涉嫌违法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别乱卖,别乱买杨祝良说,互联网平台上销售的所谓“有毒菌类”,大多是含有致幻毒素的野生菌。消费者不当食用后容易出现中毒现象,轻则腹泻、头晕、出现幻觉,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云南省律师协会刑委会主任李春光说,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说,卖家有义务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从食品安全法的角度来看,卖家应当保证食品安全、卫生、无毒、无副作用。商家以“可以致幻”“能见小人”等字眼作为噱头进行宣传,且没有明确风险提示,这种行为属于误导消费者,如果出现后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李春光呼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平台销售此类商品的行为。互联网平台应对相关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资质审查,对销售食品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为追求刺激体验随意食用可能有安全风险的野生菌。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救治,并随身携带野生菌的样本或照片,供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李春光提醒,“赛洛西宾”属《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列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任何在网上销售或购买含有此类药品的菌菇的行为,均属违法行为,切勿以身试法。
本文转自【中新网】; 7月20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各种待售的野生菌。近期,云南野生菌开始大量上市。据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是野生菌交易的旺季,最近每天的交易量超过500吨,交易中心24小时营业,凌晨2点到7点是高峰期,一些商户每天能卖1吨以上的野生菌。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本文转自【中新网】; 7月20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市民在选购野生菌。近期,云南野生菌开始大量上市。据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是野生菌交易的旺季,最近每天的交易量超过500吨,交易中心24小时营业,凌晨2点到7点是高峰期,一些商户每天能卖1吨以上的野生菌。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本文转自【中新网】; 7月20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市民在挑选野生菌。近期,云南野生菌开始大量上市。据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是野生菌交易的旺季,最近每天的交易量超过500吨,交易中心24小时营业,凌晨2点到7点是高峰期,一些商户每天能卖1吨以上的野生菌。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本文转自【中新网】; 7月20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一名男子背着刚买到的野生菌准备离去。近期,云南野生菌开始大量上市。据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是野生菌交易的旺季,最近每天的交易量超过500吨,交易中心24小时营业,凌晨2点到7点是高峰期,一些商户每天能卖1吨以上的野生菌。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本文转自【中新网】; 7月20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市民争挑商家手中的野生菌。近期,云南野生菌开始大量上市。据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是野生菌交易的旺季,最近每天的交易量超过500吨,交易中心24小时营业,凌晨2点到7点是高峰期,一些商户每天能卖1吨以上的野生菌。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1凌晨4点,天还没亮,张加凤已早早起床,准备进山捡菌子。拿好手电筒,提起篮子、背上背篓,沿着熟悉的山路上山,“捡菌要赶早。”9月,正值云南雨季,也是菌子收获的旺季,每天都会有许多像张加凤这样的捡菌人上山,山下有收购商在等待,之后菌子会被送往当地野生菌交易市场,其中最大的是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云南木水花市场“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都是菌子气味。”被誉为“作家里最会吃的、厨师里最会写的”的汪曾祺说,“我在昆明住过七年,离开已经四十多年,忘不了昆明的菌子。”而在云南提到吃菌子,木水花野生菌市场一定是首选。2早上6点半,木水花市场一片繁忙,货车旁挤满了忙碌的商贩。有的商贩忙着把装有野生菌的塑料箱卸下,有的用小刀细心地将菌上的泥土刮下。收购商把野生菌从产地拉到市场里,商贩们进行采购、整理,这一过程往往从午夜就开始了。整理菌菇作为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木水花堪称全国菌菇市场的晴雨表。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刚采摘的新鲜野生菌,当地人喜爱的干巴菌、鸡枞菌,还有中国十大名菌,甚至可以买到价值上万的“松茸王”……菌子种类多达257种,千元一斤的菌子随地摆摊卖。云南木水花市场3“木水花市场是一个菌菇宝库,那里的菌菇种类丰富,味道也很好。”来自郑州的李建军说,他是郑州百宴菌菇拉面的采购负责人。2014年,百宴做转型升级,主打菌菇拉面。“做菌菇拉面,食材是第一位,菌菇品质必须要好。”为此,创始人带领10余位高管团队在全国各地考察,与当地经销商沟通,最终选定云南。“云南不仅菌菇种类丰富,而且优质产区多,还有木水花市场这种大型菌菇集散中心,采购方便。”百宴菌菇拉面菌菇挑选是一个技术活,同一种菌菇,因为产地和品质不同,价钱上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李建军回忆道,“那一段时间为了选出12种合适菌菇,整天泡在云南大大小小的菌菇市场里,跟当地人讨教。“云南人对菌菇的热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旺季时,每天木水花市场都会挤满前来买菌的当地人,场面十分壮观。”4如果说木水花市场诞生之前,云南野生菌还只是山区农家“特享”的美食,那么木水花市场的兴起,则是有力推动了云南野生菌走出云南、走向全国。从菌菇拉面,到火锅店里的野生菌汤,这份山野美味走上吃货餐桌的功劳簿上,采菌人、菌菇商贩、各地吃货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用一场“默契接力”,把美味传递。
新华社昆明9月16日电题:“致幻蘑菇”竟成网红商品?——部分网络平台销售带毒野生菌现象调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颜之宏、林碧锋“吃了可以见小人”“见不到小人给差评”……近日,“新华视点”记者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发现,部分卖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向消费者兜售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产品介绍和评价中,一些人还宣扬菌类的“致幻”作用。为何一些消费者对致幻菌菇“趋之若鹜”?网络平台贩卖这些菌菇是否涉嫌违法?“新华视点”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小标题)严重可致死的野生菌却在网上蹿红每年夏秋是食用野生菌的时令。近来,一种名为“见手青”的野生菌在网上蹿红。“‘见手青’是云南对多种牛肝菌的俗称,菌肉碰伤后会呈靛蓝色,所以叫‘见手青’。其中一些品种,如加工不当贸然食用会中毒。”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孙丽平教授说。在抖音上,有数十个“见手青”的关联话题,一些话题的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在一个题为“刺身见手青”的话题下,一名网友上传了两段疑似生吃“见手青”的视频,引发其他网友热议。有人直言,这样做太危险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孙丽平介绍,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无毒菌菇中混入了有毒品种;二是野生菌未经驯化,表层嫩薄易破裂,极易污染、滋生腐败菌和食源性致病菌。7月26日,昆明市民杨女士从冰箱里拿出此前炒好的牛肝菌热熟食用,意外发生食物中毒并出现幻觉,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云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7月,云南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致12人死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网络平台的卖家除销售常见的带毒野生菌外,还兜售一种外号为“幻觉蘑菇”的毒品野生菌。“幻觉蘑菇”学名裸盖菇,食用后会产生更明显的致幻效果。“跟裸盖菇比起来,‘见手青’真的是小儿科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裸盖菇内含有一种名为‘赛洛西宾’(又名裸盖菇素)的神经毒素,人在服用后会出现幻视、幻听、感觉错乱、人格解体及行为错乱等反应,严重时会致人死亡。”今年以来,贵州、新疆等地警方陆续打掉多个利用互联网销售裸盖菇的犯罪团伙,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裸盖菇菌丝并学习相应的培育方法,得到裸盖菇成品,并再次通过网络平台兜售给寻求刺激的人。(小标题)致幻作用竟成营销噱头今年以来,一些描述误食带毒野生菌后出现幻觉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一些不明情况、寻求刺激的人开始主动搜寻这类“致幻菌”,一些不法商家趁机揽客。记者在抖音看到,一商家在其销售的“红葱牛肝菌”的产品介绍中,以“吃菌子看到小精灵”作为宣传语,且没有任何食用风险提示。据了解,红葱牛肝菌是牛肝菌的一种,近年来滇中地区食用红葱牛肝菌后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淘宝上,部分打着“致幻蘑菇”旗号的店铺中,“见手青”的月销量达百余单。而以“致幻菌”“见小人”等作为关键词搜索,售卖相应野生菌的店铺赫然出现在结果列表的靠前位置。“云南特产‘见手青’,致幻菌见小人。”一家名为“滇中小哥”的淘宝店铺,将野生菌的致幻作用作为其宣传噱头,商品详情页同样没有任何风险提示。记者向该店铺客服询问售卖此类带毒野生菌是否需要相关资质证明,对方答复称,这些都是本地吃的“安全菌菇”。卖家称,其所出售的菌菇为野外采摘得到的。在拼多多上搜索“致幻蘑菇”,结果也会导向“见手青”的相关卖家处,一些店铺在商品出售详情中也未进行食用风险提示。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祝良研究员介绍,在云南,“见手青”市场价为每公斤160元左右,网上售价更高;从收购到售卖,每公斤利润可达100元左右,颇为可观。通过百度进行关键词检索,还可以发现部分售卖裸盖菇的卖家。他们通常以评论留言的方式,在视频或工具类网站留下微信号、QQ号等联系方式。经过一番周折,记者联系上一名声称有裸盖菇售卖的卖家。他通过QQ给记者发来裸盖菇样本照片。“80元一克,10克起卖,下午就能发货。”面对记者的询问,卖家显得颇为谨慎,在察觉到记者并无购买意向后,迅速删除了记者的账号并清除了聊天记录。记者发现,尽管百度贴吧“裸盖菇吧”已在此前被封禁,但仍能通过百度快照的方式,清楚地了解到相关卖家在今年四五月份发布的联系方式。记者已将上述涉嫌违法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小标题)别乱卖,别乱买杨祝良说,互联网平台上销售的所谓“有毒菌类”,大多是含有致幻毒素的野生菌。消费者不当食用后容易出现中毒现象,轻则腹泻、头晕、出现幻觉,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云南省律师协会刑委会主任李春光说,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说,卖家有义务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从食品安全法的角度来看,卖家应当保证食品安全、卫生、无毒、无副作用。商家以“可以致幻”“能见小人”等字眼作为噱头进行宣传,且没有明确风险提示,这种行为属于误导消费者,如果出现后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李春光呼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平台销售此类商品的行为。互联网平台应对相关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资质审查,对销售食品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为追求刺激体验随意食用可能有安全风险的野生菌。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救治,并随身携带野生菌的样本或照片,供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李春光提醒,“赛洛西宾”属《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列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任何在网上销售或购买含有此类药品的菌菇的行为,均属违法行为,切勿以身试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