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机构调研关注医药行业不知太初

机构调研关注医药行业

来源:中国证券报Wind数据显示,上周(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日)共有27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上周,机构对医疗保健设备、西药、家用电器、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等行业个股的关注度较高。上周,A股迎来2020年开门红,近几年来,开年大概率都是开门红行情。汇丰晋信基金认为,去年12月上涨之后,并不担心对于1月份行情的透支,基本面、政策支持等都对行情形成持续性的支撑。机构开年关注医药Wind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共有景兴纸业、普元信息、奥佳华、辰安科技、博瑞医药等27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受元旦假期等因素影响,上周机构调研的频次有所降低。上周机构调研中,机构对医疗保健设备、西药、家用电器、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等行业个股的关注度较高。其中,多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上周,机构组团调研了多家上市公司。以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上市公司睿创微纳为例,公司在上周迎来了深圳市君茂投资、北京开元国创恒誉资产管理、烟台远赢私募投资基金、方正证券、太平洋证券等十多家机构的联合调研。机构关注的问题有:公司销售存在季节性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如何看待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行业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在四川发展新兴产业投资、华泰联合证券、中信证券、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镇江前沿启创财务顾问中心(有限合伙)等多家机构对辰安科技的调研中,重点关注了辰源世纪公开征集转让的相关情况。上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奥佳华、开立医疗、祥生医疗、丽珠集团、博瑞医药、海普瑞等成为机构集中调研的对象。其中,祥生医疗公告显示,2019年12月30日,上海光大证券、兴业证券、睿柏资本、华宸未来基金、富恩德基金等多家机构集中调研了公司,机构关注的问题包括公司本轮股权激励的背景是什么、2020年公司营销重心将在国内还是国外等。在华泰柏瑞基金、中欧基金、海富通基金、睿远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对博瑞医药的调研中,公司就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创新药产品布局、仿制药产品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集采对公司业务影响等方面与机构进行了沟通交流。春季行情可期上周,A股市场迎来2020年开门红,回顾发现,近几年来,除了2016年外,开年大概率都是开门红行情。上周一A股再度迎来普涨,作为市场先导板块的证券指数上涨5.74%,释放出比较乐观的信号。上周上证综指上涨2.62%,创业板指上涨3.87%,中小板指表现突出,上涨5.06%。板块方面,受利好影响,上周除食品饮料类(酒类尤甚)受挫外,其余板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提振,建材、农林牧渔、传媒行业涨幅靠前,分别上涨6.6%、6.4%和5.9%。汇丰晋信基金指出,2019年的A股市场较2018年相比呈现否极泰来的走势,主要指数均录得可观涨幅,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2.3%,沪深300指数上涨36.07%,创业板指数上涨43.79%。2019年市场风格上大市值明显占优,主要是大市值公司在业绩稳定性和估值两个角度均具有优势。行业方面,食品饮料、电子、农林牧渔涨幅靠前。对于下一阶段市场表现,汇丰晋信基金表示,2019年12月上涨之后,并不担心对于2020年1月份行情的透支,行情持续性的核心在于:基本面支持,经济阶段性企稳得到持续验证,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上;政策支持,元旦降准,外部环境缓和,风险偏好预计可维持;2019年12月上涨幅度有限(Wind数据显示上证综指涨幅约6%),春季躁动依然有空间。前海联合基金指出,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动态PE估值在16.62倍,历史的底部区域是在12-15倍。往后看,将维持“低估值+真成长+消费龙头”的配置思路,看好增量资金带动银行、地产等低估值修复板块,以及受益于2020年地产竣工复苏的建材、轻工、家电等行业。同时,投资者还可关注科技创新周期内的估值提升的优质龙头科技企业,如云游戏、5G、半导体、半导体设备、云计算、安防等领域;消费龙头在近期回调后有望迎来估值切换行情,值得长期配置。

步步高

医药行业研究心得

来源:新浪博客【医药行业研究心得】通过吴伯庸讲解恒瑞医药的发展历史,厘清了医药销售的误区,再结合国内外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基本打通了医药赛道的投资底层逻辑,回看过去5年(2015——2019)的国内医药行业发展史,经过细分梳理,发展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市场也是很有效率的,各个子行业有的沉沦,有的徘徊不前,有的突飞猛进哈,比如,过去5年沉沦的就有品牌中药,除了片仔癀由于卡位精准之外,业绩还保持增长之外,其余的白药,阿胶,同仁堂都逐渐没落了,要么就是增长停滞,要么就业绩倒退,我想主要还是随着人们认知提高和医疗水平进步,好多以前不知道怎么办就只能吃吃中药,现在有条件的都改到去医院精准治疗了哈,总需求就相对减少了哈。有些徘徊不前的,比如现代中药,除了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这次疫情出彩之外,其余的比如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FDA试验也无声无息了,而且随着市场份额的缩减,好多都不得不开拓生物制药和化药等别的领域去了,比如丽珠集团;还有仿制药受一致性评价和集采政策影响,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哈,比如信立泰,双鹭药业等,突发猛进的比较典型的是生长激素,比如长春高新,费用挺昂贵的,但过去几年受益于需求提升,业绩也迎来爆发性成长,股价也翻好几倍;再比如疫苗,智飞生物受益于宫颈癌疫苗,也导致业绩暴涨;还有药物研发,从生意模式看,不是特别好,既有大量应收款,毛利净利也不高,但国内创新药风起云涌,业务量暴涨,对应营收净利高速增长,估值也持续高估,比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随着收入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应的各种专科,体检也爆发性成长,比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这种,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哈!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主打低端化妆品的珀莱雅(因为化妆品基本都是制药公司的衍生品,所以也纳入医药赛道),居然也迎来爆发性成长哈,这就跟茅台与榨菜同桌,阿里与拼多多同台竞技是一个道理,可见中国经济广度与纵深跨度之大,所以,只要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还在,那就一定有牛逼的逆行公司脱颖而出哈!搞懂一个行业,把行业内的公司都摸得透透的,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拿捏,再加上一定的洞察力,仅仅从商业的角度,或需求变化的角度,凭借常识都能在医药行业挣好多钱哈,其实医药行业如果说需要专业知识的话,就主要在创新药和生物制药这块哈,这个确实有专业判断难度哈,而更多的都是细分赛道寡头垄断,坐等需求爆发模式,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需要那么多,或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哈!——2020.5.5

火葬场

医药市场规模超2万亿 中国医药新零售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消褪以及传统零售行业进入增长减速时期,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实体零售都需要新的增长点,而新零售的出现对二者而言无异于一剂良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零售这股浪潮涌向各个行业的同时,也开始向医药行业渗透。医药市场潜力巨大据商务部数据,2017年全国七大类药品销售总额突破20000亿元,统计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2013年七大类药品销售总额仅13036亿元,复合增长率11.3%。同时,医药零售总额也持续增长,2013年医药零售额2607亿元,2014年突破3000亿元,2017年突破4000亿元,达到4003亿元,同比增长9.0%。数据来源:商务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医药电商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而工作节奏的加快,让不少人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种种急性病与慢性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公众对于医药需求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药,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由此快速发展。2012年医药电商销售规模仅133亿元,2017年达到1211亿元,药品网购占比低于10%,未来发展空间大。数据来源:商务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医药电商生态逐步完善在经历过启动期和成长期后,在2016年后,医药电商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成型:以1药网、健客、阿里健康大药房、京东大药房为代表的B2C模式,以益药购、九州通网、我的医药网、未名企鹅、药师帮为代表的B2B模式,以快方送药、药到家为代表的O2O模式。我国医药电商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在各自细分领域都出现了一批代表性企业。2016年,我国网上药店数量已经达到678家,同比增加72.5%,医药电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线上线下融合医药新零售涌现医药电商发展迅猛,但是无法满足消费者在产品运送效率、消费体验等方面的诉求。同时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线下实体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势必会面临转型,单纯靠提升单价增加销售额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渠道势必要进行融合,线下实体向线上延伸,线上电商往线下发展。此外,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医药新零售由此快速涌现。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医药新零售特点医药新零售是与线下药店合作推行24小时送药服务的医药新零售模式。医药新零售主要特色有2个:1、无法销售处方药目前,国家规定,医药电商不得销售处方药。所以,要医药新零售就不能和互联网医疗分开,只有实现“互联网+医疗+医药”,行业才能形成安全有效的电商闭环。对此,医药电商各显神通: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要求送货速度快因为有病不能等,时间长了还不如自己去医院或者药店买药了。所以叮当快药承诺28分钟送到,阿里健康承诺白天30分钟,晚上一小时。康美药业则布局了智慧药柜、O2O配送和一般电商配送等时间分别为3分钟、30分钟和3天的多种购药模式。除O2O外,目前各路巨头又在试水新的药柜自取模式,例如京东和叮当在做的无人药柜,国药一致计划的无人药房以及康美药业的智慧药柜其实都很类似。资本医药新零售布局医药+新零售的结合使得行业通过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让医药零售的各个渠道,例如线下药房、线上医药电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力,完成商业维度上的升级,打破行业固有的局限。资本纷纷布局医药新零售。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医药新零售的未来方向就新零售的内涵来讲,形式上是“线上+线下+物流”,而实质上则无外乎两方面的提升,即B端的供应链效率与C端的用户体验。医药新零售同样如此,其实质是做到以病患为中心,为病患提供更快、更好、更实惠、更优质的医药服务或者购药体验。而Walgreens的诸多实践,总体上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宗旨加以推进的,这也给我国医药新零售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很好的方向。一方面,加快技术驱动,提高经营效率。充分发挥“ABCD”(分别指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各项技术的优势,为医药零售供应链管理赋能的同时,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进度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这样,不仅可以实现B端和C端、自营和平台、医和药的融合发展,缩短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进而让病患买到更便宜的药物,还能够提高生产、运输、销售的效率,并基于精准的用户画像为病患提供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推动“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单纯的药物购买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诉求。为此,可以效仿Walgreens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医+药”的服务闭环,在药物零售的基础上,致力于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监测病情等领域全方位的深度服务。如此一来,既可以进一步促进线上与线下的全渠道融合,又能超越医药零售层面,带给病患更多人性和人情化的关怀,增加了和用户的接触点,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反哺药品的销售。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医药新零售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有客

202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现状及行业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在生物药行业具有研发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药生产制备技术具有极大挑战性。随着经济增长及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我国生物药市场将逐渐增长,预测2025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8332亿元。一、生物药概况1、定义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和原生物制药。2、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产业链生物药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材料、细胞培养、实验研究;中游包括生物药试生产、生物药临床研究和生物药规模生产;下游为各种医疗机构及患者。4、生物药发展历程二、生物药行业相关政策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三、生物药市场规模及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高达3870亿元在市场驱动力的高速增长下,我国医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增长。2014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元,并在接下来4年以8.1%的年化增长率增长至2018年的1.5万亿元。据预测,我国医药市场将会继续保持此等增长速度,于2020年达到1.75万亿元。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分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的生物药市场仍然处于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增加、技术替代较为频繁、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细分市场迅速增长的时期。虽然我国的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但是也因此为我国医药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行业现状仍需关注(1)医药市场广阔我国的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也因此为我国医药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生物药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以数倍于全球生物药市场增速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我国医药市场结构与全球市场结构差异较大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我国医药市场的畅销药与全球市场有很大差异。在未来,我国的畅销药结构将会向更为成熟的全球市场结构发展,预示着我国生物药拥有更高的发展为“重磅炸弹”药物的潜力。(2)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我国的生物药市场仍然处于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增加、技术替代较为频繁、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细分市场迅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生物药市场占比第二的血制品市场,在全球生物药市场中绝大部分都已被重组治疗蛋白所取代。四、主要竞争企业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首次将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到支柱性产业的高度。随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多项政策及具体措施,为生物医药产业“把脉问诊”“保驾护航”,激发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活力。借着政策的东风,生物医药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而各大药企也犹如雨后春笋,争相涌入生物药研发队伍。2019年6月21日,“2019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公布2019年生物药榜,本次生物药榜排名前10的企业与去年相比,有7家企业名次变化幅度不大,继续坐拥前10的席位,另3家企业异军突起,冲进前10。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均越过5个名次,与排名第2的复星医药、排名第4的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稳居TOP5。而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继蝉联两届冠军之后,首次跌落至第6名,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排名也下降至第7名。2019中国生物药企业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图片来源:Frost & 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生物药行业发展前景1、生物药临床需求增加老年人癌症等疾病发病率较高,未来伴随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对癌症的治疗药物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据统计,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03万人,较上年新增945万人;占总人口的12.6%。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2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5.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卫生总费用的增加,进一步拉动医药需求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物药行业的提升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额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据统计,从2014年到2018年,我国的医疗保健总支出从35312亿元增加到579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2%。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这种快速增长将会继续保持。预计到2023年我国的医疗保健总支出将达到93523亿元。3、政策以及支付端改革,带来对生物药需求的新格局我国从多方面颁布鼓励政策,支持并鼓励生物药的研发,通过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和加快审评审批等多方面鼓励生物药创新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出将助力生物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生物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魔童村

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中商情报网讯: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医药行业产业链医药生产的上游行业主要是药用化学原料和中药材种植加工行业,医药生产的下游行业为医药销售行业,包括医院和药店,医药销售的下游行业为医疗卫生行业。中游是医药制造业,主要分为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樊迟

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医药行业产业链医药生产的上游行业主要是药用化学原料和中药材种植加工行业,医药生产的下游行业为医药销售行业,包括医院和药店,医药销售的下游行业为医疗卫生行业。中游是医药制造业,主要分为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医疗保健支出经历了大幅增长,由2014年的35312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591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8%。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及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加强及预期寿命延长以及医疗改革计划的实施,预期中国总医疗保健支出将进一步以年复合增长率9.5%的速度保持增长,由2019年的6505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93523亿元。同样,中国医药市场近年亦迅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220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63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5%,预期2020年至2021年将进一步以6.8%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并且2021年达到13057亿元。中国医药市场由三个分部组成,即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及传统中药,其中化学制药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而生物制药的增长速度最快。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中国医药市场的特点(一)、中国医药市场高度分散中国有超过4000家制药公司。按2019年的销售额计算,前10大制药公司仅占中国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16.3%。未来拥有完善的全国经销网络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与在研产品的制药公司,将更能把握竞争机会扩展,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提升市场份额。(二)、市场进入壁垒高1、新药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一款新药的开发周期可能长达15年以上,开发成本可能超过数亿元。除了研发支出外,生产基地、质量体系及技术团队的搭建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巨大的投入和长回报期成为医药市场的主要进入壁垒。此外,对於创新药及首仿药,任何研发的延迟和药品注册及审批程序的延迟都会影响其上市时间,这对於创新药及首仿药至关重要。因此,新药研发需要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及技术团队,对没有过往研发经验的新进入者有很高的技术壁垒。2、在研产品开发数量有限受限於研发能力、开发成本及风险评估,中国医药市场的新进入者往往只能开发数量有限的在研产品。缺乏多元化产品组合意味着如果有限的在研产品遭受开发失败,公司将蒙受巨大损失。3、面临严格的监管环境中国医药市场的新进入者亦必须面临严格的监管环境。中国的药品生产须受国家药监局的严格监管。同时,对医药市场加强监管、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要求,以及中国药品临床试验的注册制度可能会增加合规及其他成本,并为新进入者设下较高的进入壁垒。五、中国医药重点企业近日,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赣江新区管委会主办,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管委会承办的2019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会上揭晓了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国医药商业百强、中国连锁药店百强、中国医药行业成长50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公司20强、中国医药行业10大新锐人物、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企业、中国医药行业10大领军人物等一系列榜单。据2019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成长50强榜单显示: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瑞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西汇仁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进入榜单前十。其中,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领跑医药行业成长50强榜,分别夺得冠亚军。以下是2019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成长50强榜单详细排名情况:资料来源: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六、中国医药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创新药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其中包括药品审批流程、知识产权保护、税项减免及人才引进,以此鼓励推动创新药的研发、上市以及销售。此外,将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进一步增加患者对创新药的需求。因此,预期创新药的市场份额将上升。生物技术行业创新中国创新医药的市场潜力巨大。伴随着优惠政策、资金流入和人才保留,正在研发或即将推出创新药的生物科技公司有望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与国际临床开发及监管标准接轨近期,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成为其第八个监管机构成员,预期将进一步加速推动中国与国际技术标准和指引相融合。新型疗法的渗透及开发速度加快得益於中国与国际技术标准和指引的融合以及中国政府实施的相关改革计划,中国的药品审批流程得以加速。此外,合格创新药可享受优先审批,这进一步缩短了药品审批流程的时间。因此,新型疗法可以更为快速地在中国上市并造福患者。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尽其所怀

中国医药互联网时代B2C市场研究

中国医药互联网B2C市场发展现状中国网购市场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浪潮中国移动网购市场年度交易规模保持三位数百分比的高增长态势,2014年占整体网上零售市场的30.1%;交易规模的显著增长使移动网购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得到快速提升。中国医药B2C市场持续增长, 医疗器械、OTC药品需求高涨新政策颁布、用户移动网购习惯形成为中国医药B2C市场提供发展基础医药B2C成为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动医药B2C生态不断延伸, “药+医”业务融合初现资本市场对自营移动医药B2C企业的关注度最高, 医药O2O成为近年的融资黑马医药B2C市场用户属性医药B2C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1药网用户渗透率位居第一中国移动医药B2C领域APP用户性别分布较均匀, 80后用户占比过半用户主要分布于一、二、三线城市, 高等学历用户集中度最高中等收入的白领、职员在移动医药B2C用户中表现突出医药B2C市场竞争三大细分领域助力中国移动医药B2C模式探索与竞争医药B2C市场规模持续升高, 移动端交易占比超过PC端平台B2C企业移动端市场势力强劲, 自营B2C企业移动端格局初现1药网:私人“药+医”解决方案为核心创新力, 前、后台协同运营保障移动医药B2C领先地位阿里健康:大平台思维推动“B2C+O2O”运营, 着力构建“药+医”活力生态圈叮当快药:整合线下药店资源, 打造信息、服务融合的健康生态圈医药B2C市场发展趋势移动医药B2C与移动医疗密切融合成必然趋势移动医药B2C行业参与者多样化,领先企业率先通过自建、投融资、合作开辟不同细分的移动医疗业务,形成移动医药B2C与移动医疗的密切融合,有利于未来创新发展、提升行业地位。自营医药B2C企业差异化发展趋势明显, 垂直移动服务体系精准匹配患者需求自营移动医药B2C企业通过对差异化产品、服务的执着探索,不断促进行业地位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凸显,独特、难复制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将是行业领军企业的必备武器。欢迎关注作者,您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美狄亚

科伦药业实地调研分享

来源:雪球很荣幸参加上周末(9.5)的雪球走进科伦药业调研团,这次科伦药业之行也是第一次参加雪球调研团,第一次走进制药企业,第一次穿上白大褂......这一次收获很大,对现代化制药企业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我做公司分析及公司调研的风格是尽量保持客观,我一直把查理芒格保持客观这句作为口头禅,这次写调研纪要也不例外,我不想因为一篇文章去误导别人,误导自己,我写的文章都会一直保留在网络上,所以尽量客观很重要,虽然说自己去感受的,写出来的肯定是带主观的,但是我还是会尽量客观地表达。我做投资的风格是尽量买市场预期低的公司,避开市场预期高的公司。我很长时间段的签名是价值+预期差,价值是基础,是守正。预期差是弹性,是出奇。调研前:我对医药行业并未深入研究过,正式投资医药是在2018年带量采购时期,记得当时4+7带量采购政策出台,医药板块泥沙俱下,我当时觉得这是逆向投资医药行业的好时机,于是当时建了一个医药组合,同时开始定投医药100指数基金,部分中间卖出了,部分持有到现在,应该说收益还算不错。可是,坦白说,我没有关注过科伦药业。大致模糊感觉是这是一家大输液领域的全国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严重,股价涨幅远低于医药板块平均涨幅,估值也不贵,市场对公司的预期也不高。正因为大家对科伦药业预期不高,所以我才对去科伦药业调研产生浓厚的兴趣。调研大致行程:本次调研一天时间,行程如下:调研的时间是周六,我当时就觉得哎哟不错哦,周六也上班。去到专门问了,工厂那边行政部门正常是周六半天制,生产部门是以销定产,满产情况下是24小时三班倒工作制;科伦研究院这边是管理层和有项目的工作人员周末加班,约占30%。我接触的科伦的第一位员工是他们的接机司机,态度、服务、形象、礼节都很不错。第二天到科伦药业新都工厂大门口,看到科伦的第二位员工,站岗的小伙子,笔挺笔挺的,很精神。我去公司调研都会特别注意这些非核心层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卫生间、仓库等一些地方的细节,好的管理往往会体现在细节中。上午参观了新都工厂,我们参观的这个生产车间基本是全自动化生产,整个流程走下来只需要三十多人,接着参观了二十多米高的立体仓库,听说也是行业首家开发的立体仓库。车间和仓库,包括厂区路面都非常整洁,且车间里面很安静。下午去位于温江区的科伦研究院,研究院副院长带队与我们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双方的交流感觉也很坦诚,“我方”的提问有的很犀利,有的很深入。我也是第一次与这么多博士一起面对面交流。主要问题记录:1、大输液板块销售费用率问题。这几年大输液板块其实集中度在不断提升的,后续销售费用率会不会降下来?公司答复:第一,国内和国际在医药上的投入有巨大的不同,所以国内要达到和国外一样的规范运作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二,公司创新产品的推广仍需要开展相应的学术推广工作,因为必须对临床医生、终端专家进行学术上的教育,这方面的销售费用在所难免,确实也很难预估。2、川宁工厂环保问题有无解决,影响业绩波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年运营情况如何?公司答复:环保问题已经解决,共计花了几十亿,主要是做分子降解去味道,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川宁可以发现川宁工厂是闻不到不到抗生素的味道的。去年业绩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去年3、4季度为使市场集中度提升,减少恶性竞争,进行了价格战;二是川宁从去年开始承担相应的费用。今年上半年川宁净利润7200万,也是承担了相应费用的口径计算。主要是价格虽然回升,但是大部分老客户还是执行的老合同,所以并没有体现出价格恢复带来相应的利润增长幅度,当然今年价格增长的幅度是没有达到去年同期的平均水平。今年全年,川宁预计净利润2.5-2.7亿,当然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舆情下需求端疲软所带来的变化,对净利润的影响。@子衿兄弟3、公司怎么降低负债率,短期负债比较高,怎么平衡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比例?公司答复:川宁已经开始盈利,带来很好的现金流基础,创新药现在也开始实现快速的销售收入增长,也带来很多的现金流,也就是公司投入最大的两块,已经开始有很好的现金流回流,为未来持续的改善负债水平奠定很好的基础。通过现金流来改善会很慢,所以主要还是要通过负债结构的优化来改变,未来也不排除做可转债或者是定增。短期负债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财务部盯紧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判断利率会有比较大的变化的话,近期他们就会用短期融资方式,如果未来的利率会很高,他们就会通过长期贷款来锁定短期的低利率。第二个原因就是川宁2019年开始独立承担财务费用,很多融资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然后要去还上市公司,大概有32个亿,这30多个亿现在正在做固定资产长期的融资,之后就可以还掉前面的短期,来改善我们长期和短期的平衡。@pakshakemkii@趋势为王者4、今年增加的创新药400是什么?公司答复:A400是小分子项目,目前的进度是国产第一家,预计明年二季度启动临床,靶点暂时不方便披露,是一个小分子比较热门的靶点,未来可能是以生物标志物筛选对各种肿瘤都会有作用。@KL-A花栗鼠5、仿制药发补率高的原因?公司答复:从发补率来说,确实与行业差不多,也曾有少量品种,发补的周期时间较长。发补率对仿制药是一个很好的评估指标,这里面没有最好,只有合理的平衡。现在的关键是不要有大发补。今年没有大发补,也显示公司的管控体系已见成效。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一定要有一定的发补率,需要搏一搏,之前发补率确实偏高,但过去一年已经改善了很多。@逍遥一梦6、大家很关心科伦的各条线上有没有海归型的、领军型的人才?公司答复:在座的博泰VP徐健博士之前在几家国际大公司做转化医学,支持了好几个抗体和ADC项目进入BLA阶段,现在还担任博泰的转化医学负责人、临床医学几个项目的负责人。另外,培养基、抗体工程化等众多优势平台也都有学科带头人领衔。科伦在起步创新和能力建设阶段,有集团支持,现金流压力也不大,在人才需求上更看重人才加入的动机和动力,能否融入项目、融入民企,以前不太关注路演能力。目前人才队伍也比较强,有海归,有知名药企过来的,也有内部培养的。研究院目前有两千余人,总体结构是老中青结合,年轻人居多,90后加上80后占90%,也有在企业工作了十多年的员工。7、川宁分拆上市计划?公司答复:疫情耽误了进程,现在正在快速推进,争取年底提交材料。@chenruisi其它还有很多关于创新药方面的问题,我看了下@Stevevai1983调研纪要,写的很全面,我直接贴个链接,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网页链接调研整体感受:经过一天走下来,感觉科伦药业是一家有实力(大输液龙头地位),有梦想(三发驱动的战略布局),有二次创业冲劲(完全感受得到)的医药制造企业。同时也感觉到从传统强势领域往原料药、创新药发展非常具有挑战性。网上很多人批评公司慢,我想可能正是因为公司决心要在创新药领域与对手发起一场长跑竞赛,所以战略布局比较全,从而速度上比不上那些小而精的企业吧。去科伦药业之前看数据和信息感受到了科伦的大和全,走了一天科伦之后能感觉到科伦具备“强”的基因,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且竞争也很激烈兮,希望科伦在创新领域的“强”早点走出来。科伦药业投资思考:对于科伦药业投资的思考,我不想写太多,也不想误导人,我简单说几点:1、医药行业是个很好的行业,尤其是当下中国而言,未来跑出几家巨无霸企业是很确定的。2、科伦药业在大输液领域的基本盘很稳,核心优势很强,不过占比过半的大输液也没有多大的成长性了,增长主要靠其它两发驱动。3、科伦药业在创新领域的战略比较远大,布局也多,但发展速度不及市场预期,未来如何无法判定,需要持续跟踪观察。4、市场对科伦药业预期不强,股价涨幅也远落后医药板块涨幅。公司的基本盘来自于大输液,预期差来自于川宁的业绩释放和创新药进程,尤其是新药,如果成功,将带来巨大预期差。5、科伦药业是业务布局较全的医药企业,把科伦药业各个领域研究清楚,自然就对医药板块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跟踪科伦药业,本人拟建立一定的观察仓位,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医药行业。这次不仅较深入直观地了解了一家制药企业,也认识了好几位雪球大佬,非常开心,相遇有缘,期待再聚!@今日话题@Stevevai1983@天道骑牛@凡夫经济学@andyding@房杨凯-众研会$科伦药业(SZ002422)$@雪球调研团作者:默客冰链接:https://xueqiu.com/9991610619/158985816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双瞳

医药行业重返机构调研“热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徐金忠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披露的信息,上周(9月21日至25日),两市共有8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在行业分布上,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电气部件与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关注。其中,医药行业在上周重返机构调研“热点”。 近期科创板、创业板表现较亮眼。受科创50 ETF近期发行提振,科创板继续表现强势,领涨市场。上周深港通大量净流出,但无碍创业板反弹。 医药行业再受关注 Wind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共有兴齐眼药、德赛西威、开润股份、保龄宝、宝莱特等8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在行业分布上,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电气部件与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成为机构调研重点关注对象。具体来看,囊括西药、中药、医疗保健设备、生物科技在内的医药行业重返机构调研的“热点”。 上周,医药行业个股兴齐眼药迎来海通证券、海通国际、三星资产管理、上海同犇投资等上百家机构共272人的组团调研。公司在调研中表示,眼底用药和干眼症是全球专注点和投入点,未来市场空间很大。眼底疾病和年龄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逐渐被人们认识,一些公司都在开发单抗等产品,未来市场不止VEGF药物,小分子药物研究也是一种开发思路,还要开发预防眼底纤维化和眼底萎缩的药物。从个股走势来看,兴齐眼药自8月1日以来,已累计下跌29.01%,近期公司股价有活跃的态势。 另外,医疗保健设备行业上市公司宝莱特上周迎来浙江君弘资产、上海福实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机构的联合调研。公司在调研中表示,血液净化行业空间巨大。公司是血液净化行业的新兵,但这几年公司通过自身努力进步很大。 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 统计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券商机构调研频次较高,重点关注的公司有滨江集团、泰和新材、开润股份、焦点科技、新农股份等。中银基金、西部利得基金、招商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等公募机构上周密集调研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云南铜业、激智科技、欣旺达、开润股份、苏泊尔等。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彤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长沙源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私募机构重点关注海鸥住工、苏泊尔、老板电器、欣旺达、保龄宝等上市公司。紫金财产保险、北大方正人寿保险、长江养老保险、天安人寿保险、国华人寿保险等保险及保险资管上周重点关注激智科技、开润股份、兴齐眼药、嘉泽新能、拉卡拉等个股。 近期表现较亮眼的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受科创50ETF近期发行提振,科创板继续表现强势领涨市场。上周深港通大量净流出,但依旧无碍创业板反弹。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唯一收红的是医药行业,受公共卫生事件反复影响,表现相对坚挺。但板块内一些个股的高位下挫,也提示前期涨幅较高带来的风险。下跌行业中,跌幅较小的是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家电和非银金融业,跌幅较多的是有色金属、汽车、房地产、建材、建筑行业,总体呈现此消彼长的震荡行情。 汇丰晋信基金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指出,近期,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逻辑,已从二季度的流动性刺激,在三季度转变为对疫情后复苏期基本面的验证。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反复,大量失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问题,意味着复工复产的趋势短期难以反转。而国内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较好,经济恢复势头正劲,且实体经济流动性继续向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外复苏共振逻辑还将继续,从而支持经济继续向上。从外部来看,美联储及主要国家或持续维持当前的宽松政策。因此,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复苏趋势凸显,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这一核心逻辑仍然未被破坏。即使外盘出现大跌,也无碍A股中期趋势。

如土委地

机构扎堆调研江苏药业!医药行业未来还有哪些投资机遇?

来源:机会宝投研社江苏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最快、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近日,中国抗癌新药“泽布替尼”在美上市的消息引起轰动,实现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的突破”。研发公司百济神州股价月内涨幅超50%,该药在国内获批后将在位于苏州的生产基地进行商业化生产。江苏医药企业为何能屡次出成果,未来又蕴藏着哪些投资机遇?带着这些疑问,11月12日~13日,机会宝组织了数十家机构投资者齐聚全国前十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南京生物医药谷,集中对南微医学、健友股份、康缘药业以及威尔药业等优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开展专题调研。从参与调研机构的反馈来看,尽管近两年医药行业政策频发,行业面临大洗牌局面。然而2019年整个医药行业基金收益十分可观,涨幅居前的个股也是层出不穷,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更加确定了行业投资机遇。药企业绩高增长有望维持此次参与调研的四家公司均属于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业绩增速普遍较高。南微医学是微创医疗器械国内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专注于消化道内镜诊疗相关器械和耗材,在活检钳、止血闭合器械等领域均具有全球竞争力;健友股份是国内最大的肝素原料药出口商,也是国内极少数拥有美国FDA认证注射剂生产线的厂商之一;康缘药业是集中药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威尔药业则是国内药用辅料及合成润滑油基础油重要提供商,公司在从事的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江苏医药行业调研——威尔药业行业数据显示,南微医学所专注的消化道早癌筛查诊疗领域是目前国内景气度最高的细分领域之一,预期该领域未来三年行业整体复合增速在20%以上。公司过去两年的复合增速在50%左右,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40%。在此次调研中,南微医学给出判断,未来几年所处细分领域仍将景气,公司预期能够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参会机构也认为,公司在细分领域景气度高,消化道早癌筛查符合医保控费的大趋势(早筛在费用和效果上都大幅优于晚期发现治疗),国内快速发展,未来成长也有一定的看点。。近年来,南微医学秉持以降低医疗费用为己任,主动以降价的方式拓展市场,追求成本领先的策略也使公司未来面对可能的集采有更强的竞争力。▲江苏医药行业调研——南微医学健友股份近年来发展快速,超越海普瑞成为国内最大的肝素原料药厂商,同时,公司快速推进肝素制剂及其他制剂的出口业务,现在是国内拥有ANDA最多的企业之一(与齐鲁制药并列12个),制剂业务也在快速扩张。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同比上升40.14%,实现归属净利润4.49亿元,同比上升34.11%;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37.85%,而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同比上升43.31%,实现归属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上升48.43%;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54.15%,业绩增速明显加快不少。▲江苏医药行业调研——健友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对健友股份的调研中,机构们的核心关注点均集中在公司肝素原料药及制剂方面。在战略库存准备的同时,有利于制剂原料药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同时, 国内肝素制剂市场处于中早期,人均使用量为欧洲的1/10不到,适应症也仍在扩展中,预计未来5-10年仍有两位数的增速。全球肝素制剂年销售额在60亿美元级别,是个巨大的市场,国内市场规模仍较小(2018年16亿元左右),未来几年可能维持快速成长,今年上半年的整体增速超过40%。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无菌注射剂的龙头企业,不只是在仿制药领域是重点戏,也更是在所有生物药和原研创新药领域具有示范意义,因为结构化升级的核心在于国际化,国际化就意味在:研发、质量、注册、生产、控制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化,在这方面健友的示范和领先具有整个医药行业的溢出效应,极具价值。药企加快转型,创新药受到关注尽管被调研公司在各自细分行业已具备明显优势,但仍在积极谋求公司的未来发展和应对行业变局。目前,南微医学在部分领域已经确立了国产领头羊的行业地位。然而在调研中,公司表示,未来几年的核心策略是坚持研发和创新驱动,同时以较强的产品性价比优势进一步争取市场份额,做大企业规模。。很显然,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南微医学已经制定了比较清晰的“打法”。另一家公司,康缘药业则在积极转型。在此次调研中,公司也展示了在创新药领域获得的成果。▲江苏医药行业调研——康缘药业康缘药业是一家集中药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目前主要产品线聚焦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伤科疾病等中医优势领域,呼吸系统产品线的代表品种有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等;妇科产品线的代表品种有桂枝茯苓胶囊、散结镇痛胶囊等;心脑血管产品线的代表品种有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天舒胶囊等;骨科产品线的代表品种有腰痹通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等;同时还拥有主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九味熄风颗粒等儿科产品线品种。财报显示,康缘药业近十年营收及净利润稳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71%、10.42%。尤其是在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公司在营销变革促进及2017年新进医保独家品种的带动下,2018年开始公司营收增长加速明显。2019 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3.66 亿元,同比增长22.1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3 亿元,同比增长 21.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9 亿元,同比增长22.24 %。而此次在调研中,备受关注的是,康缘药业的当期研发费用为3.54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亿元,在国内医药企业中研发投入位于前列。事实上,康缘药业已逐渐开始将目光投注于仿制药及创新药领域,谋求逐步转型。目前,已上市创新药代表品种有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等。市场资金聚焦医药行业2019年整个医药行业基金收益可谓十分可观,涨幅居前的个股也是层出不穷。新推出的科创板也聚集了很多创新型医药个股。从多方数据来看,不管是国内的股票型基金还是通过北上渠道进入A股的外资,在第四季度均有向医药行业看齐的迹象。正因为如此,此次吸引了多路资本代表参与本次联合调研,其中,不乏卖方机构头部券商的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也有像渤海证券、华西证券、万联证券等医药行业研究员参与;当然,买方机构也有十多家。据东方证券发布的《基金2019年三季报重仓分析》结果显示,股票型基金Q3整体股票仓位提升至2015年Q2以来的高位,达到84.58%。在大类风格配置上,创业板加仓明显,沪深300依旧是超配主力。而在行业配置上,基金在三季度加仓医药和电子。其中,电子行业的持仓占比再次站上10%以上的关口。医药方面,基金配置比例从中报的13.97%进一步上升至15.97%,超配比例进一步上升至9.25%。▲基金2019年三季报重仓分析 来源:东方证券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北上的外资动向。据券商中国报道,外资在9月份集中增持医药领域的中药股,其中共有16只中药股获得了北向资金环比增持10%以上,最高的环比持股增幅达到146.81%,最少的增幅也有12.73%。而股价表现上,也能看到市场资金对医药行业的关注。以此次调研的健友股份为例,Wind数据显示,公司股价持续攀升,年内累计涨幅达194.82%。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聚集了兴全合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兴全合润分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一零九和六零二组合等。当然,医药行业政策频发,医保局成立,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也在改变着整个行业生态,也将对行业带来大洗牌影响。然而这也意味着投资机遇,真正实力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华金证券分析师盖斌赫指出,长期看,创新能力强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新产品的公司、所在细分子板块景气度较高受到政策影响较小的细分龙头公司、以及进口替代能力强有市场独占性产品的公司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