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是评价医药学科学研究质量及其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合理的科研设计是保证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并得出客观、正确的结果的前提。因此,科研设计应当遵循随机、对照、均衡、盲法和重复的原则。下面,赛恩斯编译就科研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谈谈医药学论文撰写中的问题。一、随机原则。随机原则是按照研究类型将受试对象随机进行分组或安排实验顺序。随机的目的是使受试对象分配到各组的机会尽可能相同,保证组间的均衡,使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随机不是随意,必须通过随机化的分组程序如随机化数字表或计算机生成随机数等来实现。在一些作者写作的医药学论文中,常见将某病患者随机分组到实验组和观察组,但没有说明其具体的随机化分组方法和程序,导致其分组的均衡性受到质疑。二、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得到的效应差异有一个科学的对比,消除非处理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对照的方式很多,包括历史对照、自身对照和平行组对照等,其中平行组对照的应用最多,可以是阳性对照或安慰剂对照等。医药学论文的作者常犯的错误是没有设立对照组,或设立的对照组不合理、阳性药物不标准等,使科研结果的可信度下降。三、盲法。盲法是为消除心理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而设计的,在临床研究中十分重要。研究者心理上常偏于新疗法、新药物组,而患者则对新的治疗手段持怀疑态度,最终这两种心理差异可能导致研究观察指标测定带有偏性,进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分析。作者在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中均应考虑这种偏性存在的可能,运用盲法来消除和避免这种偏性。四、重复原则。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单个个体的试验往往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无法估计抽样误差,因而通过一定数量多个指标的重复观察和检测,可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重复,包括整个实验的重复、同一观察指标的重复检测和多个观察指标的重复检测,一般是通过样本量和观察次数来实现。研究中常见观察的样本量太少,处理的效应被研究对象自身的差异所掩盖,可靠性差。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天津大学首位外裔“洋院长”:未来中国在医药领域有三大机遇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8年前,美国教授杰伊西格尔(Jay Siegel)放弃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来到中国,成为天津大学自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位外裔“洋院长”。在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院长的8年间,西格尔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数十位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力推动天津大学药学院国际化。西格尔和他的妻子凯米保德瑞都因对中国的贡献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西格尔还被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人”的殊荣。因新冠疫情影响,目前他远在美国,近日他通过文字方式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这位“洋专家”当年为何选择来中国?在他看来,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又有哪些?西格尔表示,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长大的美国人,对他而言,在(美中)两个文化、民族之间寻找共同点的机会是不可抗拒的,“所以我放弃了苏黎世大学更好的学术和研究职位,接受了这个个人挑战,将国际高等教育的最佳实践带到中国”。对于高等教育,西格尔表示,很多人希望覆盖高中阶段的通识教育能够标准化,或是自上而下的形成集中结构。然而,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启蒙和创新,有很浓的本土色彩,而且容易受到专家的影响。因此,中国必须培养出一批真正在自身研究领域以及高等教育方面的国际专家,担任大学的院长和学者。同时,行政管理人员要简政放权,更好地为大学的发展服务。西格尔在出任天津大学药学院院长伊始就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药学院。如今8年过去,西格尔表示,学院发展已经超越第一个十年的阶段性预期目标,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方的世界一流药学院是以临床药学实践、药学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水平来衡量的。一流药学院需要大量具务基础、临床科学以及公共政策和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顶级的实验室和计算设施,医院的临床环境,以及来自政府和行业的大量数据库。西格尔表示,下一个十年的挑战是通过公共政策任务的扩展和临床部分的整合,将目前的核心研究项目转变为一个完整的药学平台,“如果到2030年能实现这个目标,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成功”。对于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西格尔指出,大流行病是公共卫生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疾病。这种区别很重要,因为特效药或疫苗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万灵药。疾病的快速传播未被发现和报告不足,加上许多病例的症状严重性不断升级,导致医疗系统以及对疾病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崩溃。除了像新药这样的技术进步外,对抗大流行病还需要良好的公共卫生政策、临床能力和社区遵从性。归根结底,能够降低死亡率,防止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才是成功,这样才能治疗其他疾病,使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得以避免。对于中西医的区别,西格尔认为,中西医的区别源于对病人健康状态的平衡与解决疾病的病因的关注。随着中医在传统制剂中寻找更多的活性原则,而西医则更多地走向患者的整体健康,这两个系统开始相互接近。他认为,未来会有一个全球健康系统,其重点是通过良好的个人健康和卫生习惯来保持健康。同时,以快速的健康状态诊断和有针对性的药物支持、以最小的副作用来治疗疾病(许多人称之为“个性化医疗”)。对于未来10年,中国在卫生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西格尔表示,中国有人口、有财富、有意愿成为全球卫生保健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参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政策、发展新的医疗和技术以及保障食品和药品质量。西格尔认为,未来10年,中国在医药领域的机遇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药品的分布式生产,特别是通过连续的自动化流程进行生产;二是在创新药物发现、医疗诊断和手术中应用人工智能;三是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完)
2019年11月23日,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品监管科学高端论坛暨沈阳药科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沈阳召开。沈阳药科大学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正式揭牌运行。这是学校发展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繁柏等领导出席大会。国家药监局及其主要直属事业单位、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药监局、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沈阳市委、市政府、本溪市人民政府、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等参加会议。沈阳药科大学监管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由李炜芳校长主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和国际合作司巡视员毛振宾宣读了《国家药监局关于同意沈阳药科大学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的函》。徐景和代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以往沈阳药科大学在药学学科、药品监管政策以及药品监管科学研究方面的成绩和突出贡献。重点就加快推进药品监管科学研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深入研究药品监管科学的基本定位;二是科学把握当前药品监管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三是共同建好推进药品监管科学的运行机制。他要求并希望,沈阳药科大学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研究投入,加快创新步伐,以优秀的成果助推我国药品监管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早日实现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的跨越,更好地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沈阳药科大学党委书记、监管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凤翔在致辞中指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落户我校,是国家药监局对沈阳药科大学综合实力的认可和信任,更是激励和鞭策。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紧跟时代步伐,突出使命导向,尽全力将基地建设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学研究的智库,在监管科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监管科学研究等方面为中国药品监管事业、制药强国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持。孙繁柏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沈阳药科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成立,以及国家药监局在沈阳药科大学设立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表示祝贺。他表示,辽宁省委省政府将继续支持沈阳药科大学发展建设,助力其更好地服务国家药品监管事业,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辽宁省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多新贡献。药品监管科学高端论坛模块,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边振甲,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执行副会长、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云龙及部分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和国际合作司巡视员毛振宾,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主任王小刚,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黄果,药品审评中心副主任周思源,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宋华琳教授,沈阳药科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悦教授分别围绕药品监管科学等相关主题作了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0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国药集团、中国远大集团、东药集团等52家医药集团、制药企业的有关领导以及沈阳药科大学的师生代表参会。(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9月5-7日,2019年中国药学大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推进药学科学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会议围绕总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医药事业发展重大成就,重点探讨了新时代药物创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为大会发来书面致辞。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孙咸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颜江瑛、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刚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何维在书面致辞中向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问候,指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孙咸泽在讲话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导向与坐标,我国现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也为解决世界医疗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当前,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用上新药好药的期待越来越高,对药品监管和安全共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新时代药监工作?颜江瑛在讲话中回答了业界的关切。她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相关法规建设,《疫苗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已颁布;深入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严防严管严控药品安全风险。面对党中央的嘱托和人民群众的期盼,颜江瑛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稳步推进相关配套规章制修订,推进《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审评审批程序和审评技术要求,鼓励支持药品研发创新,支持中药传承和创新,持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严防严控药品安全风险,不断提高风险隐患发现、处置能力,始终保持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新格局;深入开展监管科学研究,实施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推出一批新制度、新工具、新标准,促进医药产业创新,提高监管效能;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推进构建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体系,推进药品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智慧监管;强化国际交流合作,以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评估为契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管理委员会成员作用,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贸易药品认证计划,探索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ICMRA)工作合作机制。开幕式上,中国药学会宣布成立战略发展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药学会第五批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公告”和两个“中国药学会团体标准”——《医疗机构静脉用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操作质量管理工作规范》《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指南》;颁发了第十三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5项、第四届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奖、第七届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医院药学奖。大会报告环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沛介绍了将于12月1日施行的《药品管理法》的修订背景、原则和主要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王广基、张英泽、田志刚,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岳建民,分别就中医药发展机遇、药代动力学新技术在新药研究及临床应用中的探索、临床医学创新与转化、肿瘤免疫治疗、以癌症干细胞为靶点开发新药、合成生物学驱动智能生物制造、在中草药中发现新药作主题报告。会议期间,71位特邀专家在13个分会场作专题报告。此次大会由中国药学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北省药学会、河北医科大学承办,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监事,学会科技奖等获奖代表,以及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监管机构等领域的专家学者1700余人参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颜江瑛致辞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该专业学生应掌握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药学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能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医药经营及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6月16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发布“2017广州日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这是GDI连续第二年发布国内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17学科榜”坚持成果导向,不关注一般性投入指标,通过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四个维度,对575所大学的53个学科进行科学评价,并进行排行。据悉,榜单评选的标准在遵循数据易采集、可采集、具权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高校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学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设置四个操作性强的一级评价指标: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四个一级指标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对大学学科进行综合评价,让大学学科的定义更丰富、更准确,也更符合实际。榜单显示,中国药科大学综合指数100,荣登2017年中国大学一流药学学科榜单榜首,北京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北京协和医院第4,沈阳药科大学第5,浙江大学第6,上海交通大学第7,四川大学第8,山东大学第9,中山大学第10。数据来源:GD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神经药理实验室的墙上,挂着一个普通镜框,里面珍藏着一张写有“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的A4纸,这是1993年金国章写下的十二个字箴言。学生们说,这是金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深刻影响自己的一生。1993年,金国章手书(来源中国科学报)金国章,神经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60余年兢兢业业,奉献于我国药理学事业,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对中药延胡索的镇痛有效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开发出新药罗通定(又名颅痛定, Rotundin),堪称中药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发现以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为代表的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其具有对多巴胺受体D1激动和D2阻滞的双重作用;发现以延胡索乙素(l-THP)为代表的镇痛作用新机制;提出两个学术假说,一是l–SPD可匹配治疗精神分裂症,二是l-THP对脑内阿片系统具有“内稳态”调控作用,两个假说均得到科学验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2008年6月,金国章院士主讲钟情药理学,揭开延胡索镇痛之谜1927年6月6日,金国章出生于浙江一个儒农家庭,在当地“耕读理念”盛行的环境下,曾任小学教师的父亲极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金国章一边帮助祖父母务农,一边在父亲的辅导下认真学习,度过了艰苦但快乐的童年时光。初中毕业时,一场持续数月的伤寒令他高烧七天不退,父亲请来中医为他诊治。这段经历让金国章亲身体会到中药的奥妙,“研究中药,治病救人”的种子自此埋在了他的心底。病愈后他刻苦复习,考取了当地名校——金华中学。1947年夏天,带着全家借贷而来的路费,金国章到杭州参加高考,顺利成为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学生。浙大理学院药学系师生合影|后右四金国1952年2月,金国章凭借着出色的成绩和科研潜力,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成为国家分配到药物所的第一位大学生。1952年金国章刚进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当时,正值研究所创建药理学实验室,金国章成为了留美归国的丁光生教授第一位助手,由此他迈进了神经药理学研究的大门。1956年,肿瘤与神经药理学家胥彬教授从苏联学成归来,在他的指导下,金国章开始了延胡索有效组分的药理学研究。1959年,金国章与胥彬共同进行实验延胡索是一味著名镇痛中药,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味苦微辛,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妙不可言”。它针对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等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并有催眠作用。我国药用植物化学家赵承嘏院士对此曾经展开过研究,系统分纯了延胡索的十多种生物碱,并确定了其化学特性和结构,然而它的镇痛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却始终是个问号。金国章常说,在延胡索研究中,如果说李时珍是执棒起跑的第一人,那么赵承嘏先生是接力第二棒的人,自己只是站在两位巨人肩上,要奋力跑好“第三棒”。1956年,金国章从赵承嘏院士手中接过他分离提取并珍藏了近20年的4种延胡索生物碱晶体。在“接棒”后的八年多岁月里,金国章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上海药物研究所课题组长,他带领团队通过大量精心而艰苦的实验研究,阐明了左旋延胡索乙素(化学名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是中药延胡索镇痛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开发出镇痛新药罗通定,并先后找到了含量丰富的新药源黄藤和千金藤植物。这一研究成果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功的第一个神经系统药物,也是中药科学整理成功的典范,获得国家新产品奖二等奖、列入国家药典、载入多版药理学教材并沿用至今。1959年,该项目成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科研项目,也让金国章获得了参加首都国庆观礼活动的机会。作为上海市科技界代表之一,32岁的金国章踏上了自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阅兵式的那一刻,科研报国的理想深深种在了金国章的心里。1959年10月1日,金国章出席国庆10周年究根结底,锲而不舍探求镇痛真相金国章曾把中药现代化比作是“多刺的玫瑰花”,我国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是肥沃的土壤。他认为,研究成果逐步走向产业化,想要花朵化为果实,需要带着前瞻性的选题与创新精神,脚踏实地探索、切实地推进。20世纪60年代,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罗通定既不是抗炎镇痛药,也不同于具有成瘾性的吗啡,确定了罗通定具有明显的“安定作用”。在罗通定获批成为镇痛新药后,它的“安定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它不同于吗啡的镇痛机理是什么?仍然萦绕在金国章心头。1964年金国章(第二排右四)为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他等待了十余年。1978年,因接受国防任务和“文革”而不得不中断相关研究的金国章重归罗通定的研究。他特别珍惜这次机遇,夙兴夜寐,孜孜以求,较顺利地证明了罗通定的安定作用属于多巴胺受体D2阻滞剂的药理作用。1981年,金国章(后排,右一)此发现对于科学整理中药延胡索的神经药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罗通定的 “安定作用”与它的镇痛作用究竟是什么关系?还没有搞清楚。“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带着力争第一的信念,金国章继续深挖罗通定与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关系。他指导研究生胡江元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最终获得了结果:一方面,l-THP以下丘脑弓状核D2受体为接口,调控脑干内源性内啡肽功能,作用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引起镇痛作用。另一方面,l–THP的D2阻滞作用在感觉运动脑区,抑制痛觉下传,二者双管齐下,发挥镇痛效应。据此,金国章提出了l–THP对脑内阿片系统具有“内稳态”调控作用的科学假说,揭开了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的新机制,从而为多巴胺神经药理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金国章(右二)参加神经科学会提前二十年,为精神分裂症研究指明新方向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探索,金国章团队从中药延胡索和千金藤中成功分离出了四氢原小檗碱(THPBs)同类物17种,其中,在植物中含量较高的为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和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前者已开发成药(罗通定)而被系统研究。针对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的研究同样是神经药理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经历了10多年,由几十位研究生届届相传,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不同层次,揭示了l–SPD的“双重作用”。“双重作用”是指 l-SPD对多巴胺受体既有激动又有阻滞的新型药理作用。据此,金国章大胆提出“匹配治疗的假说”:针对“脑区多巴胺功能不平衡”这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l-SPD能有效区分脑内多巴胺D1受体与D2受体,并分别采取D1激动作用以针对大脑皮层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病人的阴性症状,又可以阻滞皮层下的D2亢进作用,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极大优势。而后,此假说的临床验证论文在国际著名药理学杂志TIPS上发表。继1987年,金国章正式明确l-SPD的“双重作用”后,又在1997年提出了“匹配治疗”的观点。2000年又发现了l–SPD具有复合型双重匹配作用。1988年7月,金国章(左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界和制药界普遍认可“单靶点、高亲和”的治疗策略,很少有人接受“多靶点匹配治疗”的观点。随后的十多年里,药学界逐步发现,疗效好的神经系统药物往往具有多靶点的特征。近年来陆续上市的抗精神分裂药物,都是多靶点的药物,符合金国章提出的“匹配治疗”观点。可见,金国章当年提出匹配治疗的观点和具体策略,提前20年为抗精神分裂症指出了“匹配治疗”的研究方向。 金国章在家中客厅这项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研究中发现的左旋千金藤啶碱( l-SPD)相关的新型药理作用,在国际多巴胺受体研究领域极富创新价值。金国章也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科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他在自述中将这一段时光称为:自己科研生涯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2005年,金国章在研究植物千金藤十二字箴言儿时田间地头的劳作赋予他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对科研工作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坚韧品质。“安贫乐道”是金国章对人生的总结。1993年,全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下海热”,象牙塔般的科研机构也被席卷其中,许多科研人员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投身到“商海”之中。一天晚上,金国章在实验室隔壁无意间撞见一名学生参加了传销活动,他便及时阻止,并进行规劝。这件事发生后,金国章十分担忧年轻人为了一时的利益荒废了学业、自毁前程。三思之后,他提出“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这十二个字,与研究室师生共勉。在组会上,金国章反复向学生讲解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安贫是中国人治学的精神理念,做基础研究要淡泊名利、目光长远,对于正在读书的年轻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出成绩,拥有远大前程。“不管将来你们毕业去国外深造,还是在国内发展,都应为国家作贡献,为国争光。生活每一天都在变,而科研人员的志向与方向不能变。”金国章的话铿锵有力,拨散了学生们心中关于理想与物质的迷茫,让研究组全体成员专心投身于药理学的研究与探索。2007年,金国章院士八十华诞,几十位在国内外科研、教学和企业工作的学生发来贺信,几乎每人都提到十二字箴言对自己的深远影响。金国章(左六)与全体课题组人员合影2019年1月29日16时30分,金国章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2岁。“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的信念是他笃志力行的探索足迹,也鼓舞着后辈科技工作者不断奋斗,为国奉献。如今,药理学研究的接力棒仍在传递,在金国章的研究基础上,经过结构优化和研究,又有两个新药获批临床,金国章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将在一代又一代药理人手中继续传承、发扬光大。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参考文献:1.《金国章传-神经药理学王国的夸父》,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行走在“神经网络”里的人——记神经药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国章》,《中国处方药》杂志3.《漫谈中药现代化》,《中国处方药》杂志4.《金国章:热血报国,谱药理华章》,《中国科学报》5.《又一位院士仙逝,他提前20年为世界指明精神分裂症研究新方向》,文汇网6.《追忆金国章院士:一生在中药延胡索的探索里“安贫乐道”》,新民晚报7.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植物提取物研究做出了榜样。而青蒿素的植物提取的发现,是我国植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陕西西安,有位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植物提取产业泰斗级人物,他研究新产品,新工艺,新药源50余项,开发的产品:天然紫杉醇、青蒿素、青藤碱、小檗胺、水杨甙、贯叶连翘等上百个产品。著有《植物化工工艺学》《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等书籍,研发成果占据我国植提产业的半壁江山。在他身上是对植提科研事业忘我之热爱,对祖国植提产业发展命运拳拳之责任。他就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的专家,也是世界植物药提取领域的知名专家陈冲。老子云,志不坚者智不达。陈冲老师,靠着坚韧勤奋的精神自学了植物学,药物学,分析化学,化工工艺学,化工机械与设备等学科。并于1987年在800百里秦岭筹建了中国史上第一个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厂,现称秦岭植物研究所,从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植物提取行业序幕。陈冲老师创始的植提产业以“三颗针”、“毛青藤”、“甘草”、“槐米”、“麻黄”及“穿龙薯芋”等植物提取物为基点,吹响了植提界第一声集结号。研究开发的抗癌新药紫杉醇的溴加成工艺技术银杏黄酮、内酯的吸附层析分离技术等近百项先进工艺技术有效的填补了国内、外的技术空白。陈冲老师在新书《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中,共收录了1600多个中药提取物,对每个提取物的基本信息、性状、鉴别、含量测定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书中所收录方法与数据也是他在多年研究中得来的。10年的时间,陈冲老师从《中药现代化研究》论述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新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到新书中所收录的每个中药提取物的信息及功能介绍,都是从他多年的研究和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植物提取物是我国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军。在我国出口的植物药品中,陈冲老师技术所生产的产品达到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他的影响下,陕西的植物提取物企业已达800多家,近20000人从业,产品数目达1200多个,为全国之最。奠定了陕西植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无论是植物提取,还是药物研发,科学研究一定要以造福人类为价值导向和根本宗旨,陈冲老师一生致力于世界人民大健康产业的开发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担负着除病济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了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陈冲老师不断探索求真,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助力健康中国。中药健康发展 关系着全人类的健康一句“中医将亡于中药”,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让陈冲老师非常痛心。祖先发明中医的时候,人很少,中药很地道,炮制很精细,所以治病的效果好。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国民人数越来越多,病人多,患者多,疾病谱变宽,对中药的需求量增大。陈冲老师研究古代医学文化发现;中药的鼻祖桐君发明了君臣佐使配药方法,张仲景发明了开处方,多药协同共治,创造了辨证论治;伊尹发明了汤剂,把中药放在一起用水煎煮;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张仲景写下了《伤寒论》,是最早的抗感染专著;李时珍花了一辈子时间和精力,写下了《本草纲目》,到死还没见上自己著作一面。《黄帝内经》更是中医之纲领,阐述了医学哲学、保健、养生、未病、生命、天人合一。鬼萸区提出了五行,伯高提出了经络,发明了针灸……今天,国民人数超过了十四亿,但是土地还是那么多土地,中药还是那么多中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拓宽,耐药性的增加,患者人数乘方式的上升;人类回归大自然的欲望还在不断刷新;对中药数量的需求就逼近了天文数。因为市场需求的拉动,中药资源被毁灭性掠夺,人们就大棚种人参,纸箱栽天麻,家里养蝎子,水缸喂蛤蟆,于是中药的地道性就没有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分子,拿萝卜当人参,把药厂提取完有效成分的药渣,惨在中药饮片里销售。虽然药典对中药质量有规定,但你按规定是买不到真原料,花了高价买到了真原料,但成本又高了,产品比同类贵了许多,消费者选便宜的;造成了真产品卖不出去,假产品充满市场,消费者还反过来说药不治病了,从而降低了中药的公信度。中药属于天然药,即属天然,质量当由天定。由于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的不一样,地道性当然就不一样。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中医药,解决这个问题呢?陈冲老师编写了《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2013年在化工出版社出版。要想成分等值,就要成分重组,要想成分重组,就要成分提取,也就是中药提取物。让不地道、不合格的中药原料进一次提取设备,人工控制开关、阀门,合理的把握温度、压力、时间、溶剂,定向地把治病的有效成分集中一下,浓缩一下,把不地道造成的含量不稳定消化到生产成本中去;这样就解决了中药的含量问题、地道问题、真假问题。即保护了中药又保护了中医。因为,有什么结构,就会有什么功能。结果跟着方法走,药理跟着成分走,药效是成分的函数,保证了成分,就保住了功效,保住了功效,就保护了中医药。治病,以治疗为目的,对应疾病的成分要明确,含量要明确,含量的检测方法也要准确。精准对应,循症有据,高效低毒,方便快捷,权衡利弊。因为病好了,药就不吃了。以治病的成分为重,为主,为要。当前,全人类的健康主要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四大杀手的威胁。而西医对此力显苍白,中医由于中药的拖腿而力不从心。重任就自然落到了中药提取物肩上,用中药提取物遏制四大杀手,用中药提取物拯救世界人民的健康。中药提取物组方就是用中药的精华组方,她将扮演当代人类健康的耶和华。而中药成分的统一,要有一个标准,标准要在实践中建立、检验、完善;但它需要一个刍型,就像蜜蜂的蜂巢一样需要一个巢础。陈冲老师写的这本书,就是一片质量标准的巢础,供给世人去修改,去完善,最后把它变成标准。书中《功能》,是参考当代药学科学家肖培根老师的专著《新编中药志》和黄泰康老师编著的《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用这本书中的方法去鉴别,就会把假的中药提取物挡在门外,就会把加糊精过多的次品筛查出来。用这本书中的《功能》去配伍、组方,就会比传统中药配伍组方,更保险,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虽然目前国家的政策还没有对提取物组方开绿灯,但希望已经看到了。比如,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第1082页,银黄口服液,银黄颗粒;第1105页清开灵口服液等等。这些产品都是非常有效的,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主流产品,都是由中药提取物配制而成的典范,这就证明了一个趋势,一个方向,一个前景,一个势不可挡的洪流;开绿灯只是时间的问题,你不开,外国人就会替你开。当代医学科学家钟南山老师说得好,疾病就像老鼠把墙打了一个洞,吃药是打老鼠,补洞是治本。墙是自己的,补洞才是治本,不要到处追着打老鼠,老鼠是灭不尽的,把自家的墙修结实是根本,中医药才是当代人类健康修墙的技术和设备,中药提取物就是修墙的钢筋、水泥、砖头、砂石。中药科学出路 中药提取物组方复配中药的单一化学成分不能代表中药,它没有中药的四气五味,所以不能多方向,多靶点,多路径治病。但是,中药的有效部位可以代替中药的局部性味功能,具有原中药的一个方面,一个方向的药理效能,把局部复配在一起就能替代原中药的性味功能,而且什么成分治什么病,什么含量,什么比例怎么检测都有理有据,可以重复,世界人民容易接受。有效部位是一组成分,是结构相近药理方向一直的一群化合物。比如黄酮、皂苷、生物碱、有机酸。中药提取物的应用早在四五千年前咱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中药的汤剂就是中药提取物,熬药的药锅就相当于提取罐。汤药就相当于提取液。通过植提,把中药的有效部位按药理方向组织在一起,就是中药提取物复配。中药提取物要复配组方,对病,对症明确,不可以简单地寒对热温对凉,依传统经典药方为基础根据治疗方向,病理要求综合考虑选择提取物。比如,当归,要雌激素作用选择挥发油;要抗菌消炎作用,选择有机酸;要补血作用,选择多糖;要心脑血管方面作用,选择有机酸加挥发油;要提高免疫作用,选择有机酸加多糖;要用于处方中做佐药和使药,可以选择水提物。中药提取物复配,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中医通过B超,CT,核磁,X照片和生化实验采集病理信息,综合分析,归纳判断,确诊疾病,再以中药提取物复配组方制剂,其治病效率事半功倍。例如银黄口服液,是抗击非典的利器,也是治疗新冠的英雄,是医治上呼吸道感染的良药,全国人民都常用,这就是典型的中药提取物复配实证。它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第1618页。参与复配的中药提取物,必须是有效部位,而非有效成分单体。用单体成分复配就成了西医西药复配,丢失了中药的优点,用颗粒剂复配和饮片复配的实质是一样的,而且挥发性有效成分会丢失。中药提取物,把中药的产地,季节,加工,伪品,等饮片化学成分不等值的因素,通过提取设备和技术的结合,取其精华弃除糟粕,消化在生产成本中。需要什么成分,就采用什么技术和工艺,只有满足化学等值这个因,才能得到生物等效这个果。你需要什么功能,就配置什么成分,这个成分就是结构,就是中药提取物复配。中药提取物复配是有效部位复配,既不同于颗粒剂复配只是水提物复配,也不同于单体成分复配是西药复配。中药提取物复配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提取物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功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方向,是保健品的发展方向,是鸡鸭鱼虾,猪牛羊马,兽医兽药饲料添加的发展方向,也是蔬菜,粮食水果农药的发展方向,也是家居装饰,衣物床被功能印染发展方向,在汗蒸箱喷雾,理疗电极片穴位给药,等方面已经成果累累,在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微场低氧金字塔理疗中更是功勋卓著。中医药创新方法 现代中医理疗加中药提取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坚持把发展中医药复兴和传承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并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政策推动。在陈冲老师看来,中药创新不仅要传承经典方剂,更需要在尊古的基础上继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理论,并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将其转化为新成果,真正实现古为今用。陈冲老师说;针灸是中医的理疗,一针下去,马上止痛,不用详细检查,轻病、慢病、简单、快捷、有效,这是中医理疗的特点,符合碎片化需求。也是中医之所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个特点就是优点。同样磁疗、拔罐、刮痧、推拿、按摩、香薰、火炙、汗蒸等等都是中医理疗,都有简单、快捷、有效的优点,如果将其中药的精华成分,经穴位用理疗导入,应该是一条创新思路的实践,因为它很有今日的市场。香薰是我国两千年前,三国两晋时期发明的中药理疗,当时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肥美容,现在进化为汗蒸,香薰用香炉,火烤香料,汗蒸用远红外线加热,打开皮肤毛孔汗腺,把中药提取物经皮肤导入身体。两者原理一样,汗蒸是中药香薰的延伸与改进,是中医理疗的创新。磁疗,我国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磁石召铁,以治痹痛”。现在的磁化水,磁化杯、磁化背心、磁化床垫、磁热波、磁振波、低中频电子脉冲,都是外加磁场,是中医磁疗延伸和创新,还是中医现代理疗。今天的针灸、刮痧、拔罐、推拿、按摩、用低中频电子脉冲仪器替代医生手工操作、强度、时间、模式、数据化,不凭医生经验操作,一次性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病情,将数据输入电脑,电脑根据数据库数据匹配治疗参数,并自动化操作,精准到大夫都难以相信。穴位的复盖面大,不容易错位、走针、晕针、没有创伤,疗效又快又准。陈老师在赤脚医生时代就给人针灸,腰腿疼痛三次针灸才能见效,现在就20分钟,颈椎病30分钟,关节炎30分钟,腰椎间盘突出30分钟,阴寒体质、胃寒、宫寒、妇女更年期、打嗝、痛经等等,不用电针仪器,只在汗蒸箱休息30分钟就很有效了。中医的出路在创新,创新的思路在理疗,先用今天现代化科学技术仪器装备自己,积累大数据,更新中医理论概念,准确量化,比如肾阴虚,阴到什么程度,虚到什么程度,什么程度的阴和虚,采用什么中药的成分,穴位给药多少量,口服给药多少量,先划档次,后填数据。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十二经络都起止于脚手,手足电极,双机并联,电子脉冲振荡,确有疏通经络的功效。脐部给药,脐部磁振荡是中医的磁疗和脐疗。脐下两侧是下肢动脉和静脉分支的地方,四条血管又粗又大,磁振波仪磁振头的磁场复盖直径可达16厘米,深度可达5厘米,两磁振头复盖两边下肢血管,能起到活血化瘀,改善血流动力场的作用。红细胞内的铁卟啉含有二价铁原子,二价铁原子是有磁性的,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它会产生扰动,引起红细胞颤动,而打开血瘀的成堆成串的红细胞群,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器官的血供,提高器官功能。陈冲老师是1991年开始修炼静功的,到现在没有间断过,认识到经络就是人体生物电流的运行路线,在这个路线上存在着磁场,穴位是这个路线上内外能量交换的地方,电磁场的场强相对较大,与外加磁场形成共振,共振后的感觉是酸、麻、胀、困,用脉冲电磁波在这里加强生物电磁场,就能疏通经络,就能行气活血,气行畅通,人体抗病能力提高。在某些穴位意念导引能提高人体摄入自然能量的功能,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中医的第十三科,祝由科,如果没有静功基础,所制符录只是意念疗法,作用很小。如果有静功功力就成了能量疗法,疗效很高。陈老师的理疗室,是他中医药创新保健养生实验室。看西医诊断报告,用仪器做中医现代理疗,中药提取物,中药精华成分皮肤给药,调理、保健、养生一次完成。现代中医理疗,加上中药提取物皮透给药,是中医创新的先行者,开路者,让思想先走,理论随后跟上。咱们就走出了保守,走出了国门,走向了繁荣。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该指导原则明确了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涉及事项包括变更生产工艺、变更制剂处方中的辅料、变更规格或包装规格、变更注册标准、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有效期或贮藏条件、变更制剂生产场地,阐述了对已上市中药拟进行的变更在一般情况下应开展的研究验证工作。该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持有人应履行主体责任,变更应必要、科学、合理,持有人应全面评估、验证变更事项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按照相关内容,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传统工艺制备的中药,在工艺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其工艺参数的变更一般可通过药学研究进行变更前后的比较,评估变更前后的一致性。研究内容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出膏率(干膏率)、浸出物、指纹图谱(特征图谱)以及多种成份含量的比较。该指导原则明确了在研究用样品、关联变更、含毒性药味制剂和质量对比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强调,对于处方中含有毒性药味制剂的变更,应关注变更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尤其应关注含有分类为有毒药味且为儿科用药、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制剂等四类制剂变更的安全性,开展相关研究。中西复方制剂及中药注射剂、缓释/控释制剂等制剂的变更研究应充分考虑药品特点、制剂要求,全面关注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并参照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技术要求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按照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该技术指导原则对所述及的变更划分为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三类,并列举了各类变更的具体情形以及需进行的研究验证工作。该指导原则表示,对于具体的变更,持有人应结合药品特点,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变更类别。如果通过其他科学研究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可以不必完全按该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变更研究。鼓励持有人借鉴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中的“质量源于设计”“设计空间”“既定条件”等理念和方法,在加强对药品工艺、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变更管理相关工作。【来源:安徽药品监管】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在沪启动时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发两天后,2020年9月24日下午,主题为“领航药学人才培育,精准守护用药安全”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简称“地高建”)启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于全国各地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临床医学和监管科学两大学科方向,共同探索大健康体系下的学科发展新模式。按照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上海市2018年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2019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被列入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序列,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的宏伟目标,争取在医学人才培养、科研和临床能力诸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大背景下,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被立项获批建设。临床药学的建设与发展对保障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起到至关作用;监管科学是开发用于评价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性能的新工具、标准和方法的科学,研究和建立评估产品性能所需的方法和标准,保证安全有效是药品科学监管的核心要义,而评价药品的安全有效是药品监管科学的内涵,在促进和保护各国与全球药品研发健康上市和安全使用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会上陈凯先院士、陈红专副校长、张锋副司长、张勘处长、张玉书记、王明伟院长、盛春泉院长、徐虹书记、李智平教授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共同启动了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共同见证“地高建”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项目凝心聚力,杨帆起航!为推动该项目的快速建设与发展,项目成立了建设周期专家委员会,聘请中科院药物所陈凯先院士为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陈红专教授为专委会主任委员,姚文兵教授、张玉书记、张文宏教授、张勘处长为副主任委员,与会的专家分别为专委会常委和委员,为项目三年建设共谋未来提供专业指导意见与建议“地高建”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重点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李智平教授在会上就项目作了介绍,她表示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围绕临床药学和监管科学两大学科方向,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及相关附属医院,在项目建设国内外专家委员会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学科人才教学与培训,聚焦精准重大疾病疑难疾病药物治疗研究、监管科学研究与评价,强化临床服务技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大健康体系下的学科发展新模式,培养出一支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的重点创新团队,同时辐射全国,为我国培养临床药学和监管科学创新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不断推进技能临床转化,助力服务健康上海,健康中国。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项目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分析药品监管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挑战,共谋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与会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领域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并贡献学术智慧。与此同时,来自复旦大学药学院的王明伟院长和来自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的陈桂良主任,分别以“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和新药创制之发展趋势”和“药品监管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挑战”为主题,在启动会上做主题分享。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重点创新团队项目建设将充分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及相关附属医院的优势临床资源和学科实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高层次临床药学及监管科学专业人才的教学与培养,打造高水平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专业团队。启动会最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徐虹书记做总结发言,她表示:“作为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将积极响应并配合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全力支持保障该项目的顺利运行与建设。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版图实施,助力上海科创中心、亚洲医学中心建设和上海及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健康水平的发展;并将牢记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使命,与全国的专家形成合力发展共建。”本次启动会在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的氛围中落下帷幕。相信在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指引下,在全国所有投身于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专业领域同道们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学科建设将更上一个新台阶、专业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本次启动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必定会迎来临床药学与监管科学领域发展的大好前景!(文章来源:东方网)
山东大学与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商集团)合作共建山东大学药学科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于近日在山东省药学科学院举行。鲁商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理事长凌沛学,山东大学副校长、齐鲁医学院院长陈子江出席活动并致辞。凌沛学在致辞中表示,鲁商集团和山东大学经过多次协商讨论,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建山东大学药学科学院。合作有利于将山东省药学科学院药物研究、产业转化优势与山东大学基础创新研究、前沿探索优势有效结合,围绕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安全评价等关键技术研发,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增强医药健康产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有利于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能力和水平,双方将共建高级别专家指导委员会,深层次开展学术交流,指导重大科研项目合作攻关,进一步提升科研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双方还将充分利用双方已有的技术优势和平台资源,共享仪器设备和关键技术,完善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建设,实现新药研发与评价的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体系,共同构建国际先进的关键技术共享创新平台。陈子江表示,山东大学特别是药学院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双方在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品种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山东省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药学学科是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中“临床医学与重大疾病”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子江指出,此次强强联合,双方将打造共建共享的共同体,合力搭建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项目联合申报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共享平台,实现人才共享、平台共享、设备共享、信息共享。合作将有利于增强山东省医药健康产业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助力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对山东省医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