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众生药业:截至目前 已有6个创新药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 分别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 未来将陆续进入II/III期临床研究守而勿失

众生药业:截至目前 已有6个创新药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 分别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 未来将陆续进入II/III期临床研究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5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众生药业提问, hi您好,公司目前估值不高,还需要创新药的进展,请问一下您对哪些创新药有信心,研发进展如何,谢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研1类新药共9项,主要聚焦眼科、肝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四个疾病领域,截至目前,已有6个创新药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分别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未来将陆续进入II/III期临床研究。 肝病研发管线,公司布局了四个治疗NASH的创新药,分别是ZSP1601、ZSP0678、ZSYM008及RCYM001,其中ZSP1601片目前处于Ib/IIa期临床试验,是国内第一个获批临床用于NASH治疗的小分子创新药物,作用机制新颖,有望成为First-In-Class药物,目前处于Ib/IIa期。ZSP0678已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启动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已入组;ZSP0678项目公司于2019年12月提交了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新适应症申请,并于2020年3月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 呼吸系统研发管线,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及人禽流感的一类创新药物ZSP1273项目、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创新药物ZSP1603项目,均已获批临床,分别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公司与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钟南山院士作为ZSP1273项目II/III期临床试验的总项目负责人(PI),负责主导ZSP1273的临床研究工作。ZSP1273项目作为国内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甲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ZSP1273片的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约为奥司他韦的1000倍以上,具备成为Best-In-Class药物的潜力。目前,已结束II期患者入组工作,将按临床方案进行数据分析。肿瘤研发管线,用于治疗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ZSP1241、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ZSP1602两个创新药肿瘤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正开展Ⅰ期临床试验。 眼科研发管线, “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一类新药ZSYM011”,是公司在眼科领域创新药物的重要布局,该项目靶点验证相对完整,可口服或者滴眼给药,在临床前中度、重度DME动物模型上展现良好药效。 感谢您的关注!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张廷秀

众生药业:目前已有六个一类创新药项目及两个改良型新药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7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众生药业提问, 您好,亲爱的董秘!请问公司在创新药与仿制药有多少种处于临床试验状态?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已有六个一类创新药项目及两个改良型新药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均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或临床试验通知件,分别处于临床研究的不同阶段,其中ZSP1273片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正组织实施ZSP1273片用于治疗成人急性单纯性流感患者III期临床试验;ZSP1603项目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该项目处于II期临床准备阶段;ZSP1601片目前处于Ib/IIa期临床试验,是国内第一个获批临床用于NASH治疗的小分子创新药物,作用机制新颖,有望成为First-In-Class药物。同时,公司已开展一致性评价品种十多个,除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异烟肼片、头孢拉定胶囊、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和格列齐特片以外,还有利巴韦林片、盐酸小檗碱片等5个品种已获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CDE受理,处于审评审批中,目前研发进度符合预期。谢谢!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数肇

安科生物:多个基因工程药物新药也已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5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安科生物提问, 董秘您好!当前国内A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都在加大对创新药的研发力度,积极布局创新药市场。请问安科在创新药领域有哪些规划,实施或研发进展如何?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始终专注于医药行业新产品研发,生物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是公司未来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截至目前,公司在研新药中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克隆抗体临床研究、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研究已进入第Ⅲ期临床,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研究进入第Ⅰ期临床,多个基因工程药物新药也已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静女

熠品临床前研究与检测中心正式揭牌

据白云区人民政府网消息,近日,熠品临床前研究与检测中心的揭牌仪式在白云区医疗健康产业园举行。熠品是一家长期致力于医疗器械、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公司,是目前国内实验室资产最重、技术服务能力最强的CRO机构(临床研究机构)。临床前研究是指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之前所进行的化学合成或天然产物提纯研究,药物分析研究,药效学、药动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药剂学的研究。其主要目标是评估新产品的安全性,加快药物发现和简化药物开发过程,并阻止有害和有毒的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据悉,今年3月,白云区区政府签约熠品医疗器械研发外包与检测基地项目,仅8个月就完成了土建施工和设备调试并如期竣工开业。熠品医疗器械研发外包与检测基地项目是白云区推进生物医疗器械产业、扩大招商引资、承接高质量产业转移的重要成果,是白云区“七大产业”之一,也是白云区医疗健康产业园的支柱性企业。

红线

丽珠集团:ADC药物(A-04)项目仍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有个问题想问一下: 请您介绍一下贵公司ADC药物(A-04)的研发进展、后续市场前景以及年报是否会披露这些内容。 谢谢!丽珠集团(000513.SZ)3月2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投资者您好!目前该项目仍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相关信息请以公司公告为准,谢谢!本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已于2021年3月23日对外披露,敬请查阅。(记者 易启江)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日经济新闻

善否相非

一个提前终止临床试验的药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9月18-20日,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线上召开,一款药的数据吸引了国内肿瘤圈的关注——索凡替尼,这款药因为临床数据显示出足够的疗效而被提前终止研究。这在医药研发历史上是很稀少的例子。一个药物的上市要经过临床前研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而临床试验又分为一二三期。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如果一个药物的试验数据显示出了足够的治疗效果,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会推荐提前终止临床试验。索凡替尼2006年立项,2019年11月,国家药监局受理了这款药用于治疗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上市申请,一个月后被纳入优先审评;今年9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受理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适应症的申请。神经内分泌瘤(NET)症状不典型,难以诊断,按原发部位的不同,分为胰腺来源和非胰腺来源两种,苹果前CEO乔布斯正是患胰腺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瘤而去世。2018年中国约有67600例神经内分泌瘤新诊断患者。按照中国的发病率和流行率估算,国内现在或有30万名患者。在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中,因为难以诊断,一半以上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局部扩散或远端转移,无法再通过手术根治,因此药物治疗成了常规治疗。对症的靶向药物有舒尼替尼和依维莫司,但疗效和耐受性都有待提高。ESMO大会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消化道肿瘤科主任、教授徐建明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教授周志伟报告了两项索凡替尼的III期研究结果,对应的适应症分别为晚期胰腺来源神经内分泌瘤和非胰腺来源神经内分泌瘤。这两项研究也在9月20日收录进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非胰腺NET的研究名称是SANET-ep,这项研究表明,索凡替尼在非胰腺NET的抗血管生成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明显获益。与安慰剂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3.8个月相比,索凡替尼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达到了9.2个月,提升了2.4倍,客观缓解率(ORR)为10.3%,63%的非胰腺NET患者实现肿瘤缩小,并在所有亚组中均观察到了索凡替尼的治疗疗效。胰腺NET的研究名称是SANET-p,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索凡替尼与安慰剂相比,中位PFS提高了3倍(13.9个月对4.6个月,由盲态独立阅片委员会评估),ORR为19.2%,84%的胰腺NET患者实现减瘤获益,疾病进展风险下降66%。索凡替尼由和黄医药研发,和黄医药首席科学官苏慰国告诉经济观察网,如果临床试验已经达到统计学的差异,给药组和安慰剂组两根线已经分得很开,说明疗效特别突出,这时再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已经没有意义,而且安慰剂对照组继续入组患者也不符合伦理。2019年6月,SANET-ep研究的中期分析达到主要疗效终点,提前终止研究;2020年1月,SANET-p也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经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推荐提前终止研究。和黄医药市场销售副总裁马须春表示,如果索凡替尼获批,将积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疑难杂症’,由于肿瘤进展较为缓慢,所以理论上患病人群可能有几十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能否快速进入国家医保,另一方面是患者人群如何不被误诊而耽误治疗。”据了解,索凡替尼联合PD-1药物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探索针对八个队列不同癌种的疗效,主要研究者(PI)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教授沈琳。目前入组已经结束,正在随访。

流光其声

美迪西:科创板CRO第一股 掌握全面临床前新药研发能力

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5日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专注于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55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6.4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新建项目、临床前研究及申报平台新建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此次上市,美迪西成为科创板首家CRO公司。专注临床前CRO 发展迈入快车道美迪西为国内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自2004年2月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为医药企业和其他新药研发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新药研发服务。公司立足创新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构建涵盖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以及临床前研究关键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平台,是国内较早对外提供临床前CRO服务的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国际医药企业临床前CRO服务经验的一体化研发平台,能协助客户快速、高效地完成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各个阶段。近年来,受益于国内医药行业创新繁荣发展,公司快速成长为国内临床前CRO行业主要企业之一。作为医药企业可借用的一种外部资源,CRO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支具有高度专业化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队伍,能有效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费用,从而帮助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研究和低成本的投入。美迪西注重夯实市场基础,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公司的营销网络已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等重要地区,并辐射西北、东北及西南等区域。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为国内外数百家客户提供医药研发服务,已为武田制药、强生制药、葛兰素史克、默克制药、罗氏制药等多家全球性制药公司及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华海药业、众生药业等国内知名药企提供研发外包服务,研发服务质量已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2015年至今,美迪西抓住中国CRO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国内医药行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方向发展的良好机遇,大步跨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公司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创新发展了肿瘤免疫服务平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临床前服务平台、生物技术药物非人灵长类安全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吸入和眼科药物临床前评价平台等,使得公司一站式临床前研究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并在免疫癌症药物、抗体及抗体偶联物研发领域形成一定优势。近年来,受益于CRO服务需求增加,美迪西实现了业绩显著增长,2016年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2.32亿元、2.49亿元、3.25亿元与3.13亿元。其中,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复合增长率为18.26%,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率更是达到了35.37%。拥有全面临床前新药研发能力美迪西由具有丰富国际新药研发经验的归国专家创立,创立之初即按高标准要求打造接轨国际化水平的新药研发平台。十五年来,通过为众多的全球领先药企及优秀的创新性药企提供高水平研发服务,公司不断吸收改进、创新迭代新药研发技术,掌握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筛选、结构生物学、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等各领域的关键技术及评价模型。在新药研发、临床前试验等领域内建立了完善的模型和技术方法,形成了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综合实力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美迪西目前拥有约3万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和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一批具备国内外制药研发丰富经验的科研骨干和人才团队,核心技术团队均在医药研发领域拥有10年以上的研究和管理经验,行业积累丰富,为新药研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公司一直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及管理人才队伍的搭建,吸收及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截至2019年6月末,公司共有1054名员工,其中博士43人、硕士27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36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79.32%。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29.78万元、1107.71万元、1651.57万元与1115.04万元,整体呈现持续提升。凭借自身的技术、科研综合实力,美迪西通过中国NMPA的GLP认证,同时达到美国FDA的标准,已获得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AAALAC)认可,为国内极少数能够承担8类研究项目并达到美国FDA标准的GLP研究机构。此外,公司先后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浦东新区企业研发机构”和“上海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作为国内较早进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领域的企业之一,美迪西依靠丰富的行业经验、突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逐步建立了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地位。公司拥有全面的临床前新药研发能力,是国内少有的能够以一站式生物医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完成从先导化合物筛选优化到新药临床批件申报的新药研发流程的综合性CRO。基于掌握的一系列新药研发关键技术与评价模型,公司围绕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领域、临床前研究领域及医药创新发展的需求,提升新药研发各环节的研究效率,建立了基于共享、公用机制的新药研究平台。其中,“同位素药物代谢研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基于蛋白质晶体学的药物发现与筛选技术服务平台”“生物技术药物非人灵长类安全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研究技术服务平台”已入选为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或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研发技术产业化上,美迪西就一系列新药研发技术进行开发并加以改进创新,进一步促进协助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公司临床前研究服务沉淀多年技术研发及项目合作经验,目前拥有约300种药效模型的成熟建模技术,主要成果体现为生物医药企业的各项研发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2015年以来,公司参与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已有58个通过CFDA/NMPA批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同时,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3个新药项目通过美国FDA的审评进入临床I期试验,1个新药项目通过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的审批进入临床I期试验。公司已帮助客户完成数个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整套临床前研究,其中2个ADC药物的整套药代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已通过NMPA技术审评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募资上市助推综合竞争力提升美迪西于2019年11月5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5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200万股。美迪西本次募集资金总额6.43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创新药研究及国际申报中心之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新建项目、创新药研究及国际申报中心之临床前研究及申报平台新建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涵盖公司化学服务、药学制剂服务以及生物学服务。临床前研究及申报平台,涵盖公司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疾病模型建立及药效学研究、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组织病理学、临床检测等服务。在研发需求增长与药物审评加速等因素的驱动下,国内CRO市场规模持续大幅增长,市场迎来巨大发展空间。作为快速成长且专注于临床前CRO的创新型药企,美迪西的实验服务能力未来将难以满足国内外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本次募资项目紧紧围绕公司主营业务,通过引进更为先进齐备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研发软件,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效率及研究质量,突破新药研发关键技术,有利于公司拓展新药研发服务细分领域,承接种类更为丰富、难度更高、附加值更高的新药研发项目,助力打造功能更为齐全、更为先进的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及临床前研究及申报平台。在公司科研实力、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下,有利于满足更多客户更新升级的研发战略和研发需求,为客户提供更高难度、更高附加值的药学发现和药学研究服务,夯实公司一站式临床前CRO服务战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美迪西以“全球视野、质量至上”为经营理念,以科创板上市为契机,公司将在巩固原有市场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打造品牌美誉度,并利用募集资金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究服务能力,为公司未来的快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实施人才扩充计划,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展望未来,公司将牢牢把握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发展机遇,加强在化学、生物、制剂和临床前研究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通过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并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市场份额,力向全球一流的CRO企业迈进。■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武瑠

众生药业:截至目前 公司已有6个一类创新药项目及2个改良型新药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10日讯,有投资者向众生药业(002317)提问, 你好,董秘,公司已积极与电商龙头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为代表的新型渠道合作,建立线上旗舰店、协助注册互联网医院医生、开展DTP药房合作的多种形式,京东健康好评多达数十万条,请介绍公司创新药业务目前进展情况?公司回答表示,医药电商既往增速很快,新冠疫情更是大大促进了患者消费行为的改变,为医药电商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流量基础。公司认为医药电商是公司产品未来的重要营销渠道,积极与头部平台型和垂直型电商合作,同时发挥传统业务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提升线上营销的质量和效率。在创新药方面,截至目前,公司已有6个一类创新药项目及2个改良型新药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均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或临床试验通知件,分别处于临床研究的不同阶段。肝病研发管线,公司布局了四个治疗NASH的创新药,分别是ZSP1601、ZSP0678、ZSYM008及RCYM001,其中ZSP1601片是国内第一个获批临床用于NASH治疗的小分子创新药物,作用机制新颖,有望成为First-In-Class药物,目前处于Ib/IIa期,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一类创新药物ZSP0678项目目前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呼吸系统研发管线,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及人禽流感的一类创新药物ZSP1273项目正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物ZSP1603项目目前正开展II期临床准备工作。肿瘤研发管线,用于治疗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ZSP1241、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ZSP1602两个创新药肿瘤项目目前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同时,公司研发两个纳米制剂,治疗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和治疗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已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其中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眼科研发管线,“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一类新药ZSYM011”,是公司在眼科领域创新药物的重要布局,该项目靶点验证相对完整,可口服或者滴眼给药,在临床前中度、重度DME动物模型上展现良好药效。谢谢!

花瓣舞

基石药业-B(02616-HK)正式发布四款候选药物的临床前资料

来源:财华网【财华社讯】基石药业-B(02616-HK)公布,基石药业在2020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第二阶段虚拟年会上,以电子海报形式首次公布三款候选药物的临床前资料,分別为一种程式性死亡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CS1001,一种CDK4/6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CS3002和一种蛋白去乙醯化酶6“HDAC6”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CS3003。此外,公司已于近期在中国药理学报杂誌上发表同行评议文章,全面展示了细胞程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 CS1003的临床前特性。基石药业首席科学官王辛中博士表示:基石药业自2015年底成立以来,已将7款自主研发产品顺利推进至临床阶段。近期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第二阶段虚拟年会上发表的3篇海报及在中国药理学报杂誌上发表的同行评议文章均展示了4个核心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包括两款肿瘤免疫治疗的骨架候选药物PD-L1单克隆抗体CS1001和PD-1单克隆抗体 CS1003,一款针对细胞周期调控的靶向药物CDK4/6小分子抑制剂及一款针对表观遗传调控的HDAC6小分子抑制剂,这两款小分子候选药物在多种肿瘤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用药的潜力。我们将在深入理解药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临床开发策略。同时,我们也以內部研发为驱动,推动公司向管线2.0过渡,为未来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动力。基石药业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为核心,建立了一条15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目前五款后期候选药物正处于关键性临床试验。

帝之所兴

“小而美”的临床前一体化CRO美迪西

相关阅读:《基于工程师红利和高固定资产产出比,中长期战略性看好国内 CDMO 行业》《CXO赛道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国内CDMO龙头企业凯莱英》《中国医药外包龙头药明康德》《全流程优势的CXO龙头康龙化成》《国内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安评龙头昭衍新药》《CDMO/API双线布局九洲药业》《国内领先的CDMO企业博腾股份》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美迪西,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为全球的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符合国内及国际申报标准的一站式新药研发服务。公司服务涵盖医药临床前新药研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药物发现研发服务项目包括蛋白靶标验证、结构生物学、化学合成、化合物活性筛选及优化;药学研究包括原料药与制剂工艺研究、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临床前研究包括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等。公司已深入中国市场,拥有众多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中国本土创新药市场机遇,加强国内医药研发市场的开拓力度,在全国多个重要城市建立了专业服务网络;为众多国内药企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医药研发服务,相关客户包括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华海药业等国内著名大型药企,以及信达生物、亚盛医药、广州百奥泰、海和生物、再鼎生物等众多新兴的知名创新生物医药技术企业。公司与海外多家知名医药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海外客户覆盖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区,至今已积累了众多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及科研机构客户,包括武田制药、强生制药、葛兰素史克、吉利德、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等。公司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获得多个著名医药企业颁发的奖项。药物研发外包服务是药物研发的“卖水人”,相比于药企只有在药物研发成功上市后才可以获得巨额回报,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即可提供服务并不断确认收益,且能有效规避新药研发成功的巨大风险,实现先于药企实现业绩爆发,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增速(10%左右)明显高于药品市场增速(4%左右)。在全球研发投入和外包渗透率持续提高的双轮驱动下,药物研发外包服务行业有望长期持续高景气,同时国内凭借人才、成本与病患资源等优势,成为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地,占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当下,国内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仿制药为主”向“创新为方向”的产业升级,正迎来创新药的黄金发展时代,近年来CDE 批准的新药快速增加,预计国内药物研发投入将实现20%以上的增速,同时伴随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向国内的产业转移,国内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全面爆发,空间巨大。CRO 行业于20 世纪70 年代起源于美国,在新药研发难度增加、跨国药企间竞争加剧、药品监管趋严、医疗改革降价、原研药专利到期带来销售额断崖等压力下,全球CRO 行业在20 世纪80、90 年代经历了快速的发展;2008 年金融危机后,跨国药企研发投入增速有所放缓,全球CRO 行业进入成熟期。预计2020 年全球CRO 市场规模672 亿美元,5 年CAGR 为9.0%左右,其中临床CRO 市场规模接近432 亿美元,5 年CAGR为8.7%左右。驱动新药研发投入增长的因素趋势不变,新药研发仍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主旋律,产品层面,专利药相对仿制药具有更高的溢价与上市回报,对于药企更具吸引力,在全球药品销售额占据大部分份额;公司层面,不断涌现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小型创新药企能够为专利药研发投入贡献新鲜血液,同时小型创新药企的外包意愿更强,进一步提高外包渗透率。全球新药研发投入稳定增长与外包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有望驱动全球CRO 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增速在10%左右。全球CRO 行业竞争格局方面,部分海外成立较早的CRO 公司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发展为行业龙头,在服务能力与规模体量等方面优势明显。跨国领先CRO企业主要包括Covance、IQVIA、Parexel、药明康德等,CR10 超过40%,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由于临床前CRO具有更强的离岸外包特性,临床CRO 具有更强的属地化特性,临床CRO 占据了海外CRO市场绝大多数份额,是大部分头部跨国CRO 企业的业务主体。CRO 行业在国内发展时间相对较短,20 世纪90 年代,跨国药企药品在国内的上市需求启动了国内CRO 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多项促进医药创新的政策的推行、医疗改革的不断提速和医保市场的持续扩容,国内外制药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与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国内CRO 行业开始蓬勃发展。预计2020 年国内CRO 市场规模接近80 亿美元,近5 年CAGR 为27.3%左右,其中临床CRO 市场规模接近44 亿美元,5 年CAGR为29.3%左右。国内临床CRO 市场主要参与者主要包括跨国CRO 公司的国内分支机构(昆泰、科文斯、PPD 等)与本土临床CRO 公司(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博济医药等):前者通常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与国际化品牌优势,在承担跨国药企的国际多中心临床与境外临床项目方面更具优势;后者整体呈现多、小、散的格局,多数本土临床CRO 公司服务能力相对较低,以提供服务水平较低的注册申报为主,无法提供完整的临床试验服务;少部分领先的本土临床CRO 公司能够提供大部分临床阶段服务,在境内创新药临床项目服务方面更具优势,同时服务能力与研究经验逐步接近跨国CRO 公司,对于境外临床项目服务能力也在快速提升。公司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均为国内CRO领先企业。药明康德: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平台,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军地位。康龙化成:核心业务,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两个阶段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的CRO服务。昭衍新药: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安评)和实验动物的繁殖,销售,国内领先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CRO 公司。作为国内临床前CRO 业务领先的企业之一,美迪西的项目积累和经验较为丰富,公司目前拥有约300 种药效模型的成熟建模技术,2015 年以来,已有超过58 个通过NMPA 批准进入I 期临床试验,同时参与的多个新药项目通过美国FDA、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的审批进入临床I期试验。当前公司已建立了约300多个药效评价模型,配备了PET-CT 等高端仪器设备,长期为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提供抗肿瘤药物研发服务。公司成功完成多个ADC 整套临床前研究,其中2 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在免疫肿瘤药物和抗体及抗体偶联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公司抓住中国医药企业向国际市场扩张、在创新药方向发展的机遇。一、“小而美”的临床前一体化CRO美迪西成立于2004年;2006年建立结构生物平台;2007年与MPI Research 成立合资公司;2008年普亚医药创立拓展非临床GLP服务;2010年达晨创投投资;2011建立一站式抗体研发平台;2016年建立ADC/I-O/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平台;2017年建立心脏安评平台、吸入/眼科给药药效评价平台、注册申报平台;2018年扩建化学工艺测试、生物分析平台;2019年科创板上市。二、业务分析2016-2019年,营业收入由2.32亿元增长至4.49亿元,复合增长率24.62%,19年同比增长38.30%,2020Q3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8.25%至4.33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43亿元增长至0.67亿元,复合增长率15.93%,19年同比增长9.54%,2020Q3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09%至0.7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0.38亿元增长至0.58亿元,复合增长率15.14%,19年同比增长10.34%,2020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21%至0.7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由0.34亿元增长至0.58亿元,复合增长率19.49%,19年同比下降18.01%,2020Q3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306.93%至1.17亿元。分产品来看,2019年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9.50%至2.53亿元,占比56.37%,毛利率减少2.82pp至36.22%;临床前研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6.29%至1.96亿元,占比43.63%,毛利率增加1.91pp至35.61%。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8546.45万元,占比19.01%,其中第一大客户实现营收2540.22万元,占比5.65%。三、核心指标2016-2019年,毛利率17年下降至低点34.30%,18年提高至高点36.68%,19年回落至35.92%;期间费用率17年上涨至高点14.50%,18年下降至11.90%,19年上涨至高点13.26%,其中销售费用率由4.86%上涨至6.21%,管理费IE用率17年上涨至高点8.75%,18年下降至7.69%,19年上涨至8.12%,财务费用率17年上涨至高点0.43%,18年下降至低点-1.68%,19年上涨至-1.07%;利润率由19.12%下降至15.25%,加权ROE由33.12%下降至13.94%。四、杜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由图和数据可知,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是由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同时下降的结果。五、研发支出从 2016 年至 2019 年,公司研发费用合计从 929.78 万元上升至 2818.79 万元,年均增速为 44.73%;公司 2019 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为 6.27%。六、估值指标PE-TTM 129.15,位于上市以来的70分位值上方。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美迪西2022年业绩增速在53.10%左右,EPS为4.47元,17-22年5年复合增长率46.09%。目前股价270.00元,对应2022年估值是PE 60.44倍,PEG 1.14。看点:公司从临床前研究服务起家,形成了以安评为核心,以动物疾病模型为特色的特点。公司安评业务规模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中美双报能力突出。药理方面,公司拥有300 多个成熟的药效学模型,是国内最大的肿瘤动物模型供应商之一。综合来看,公司是以药代/药效/安评为特色的国内临床前一体化CRO,具有一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