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观点】田娟:药品的市场分析是企业“突出重围”的关键来源:药智网/田娟 T字型的知识架构、价值差异化的深度挖掘是医药咨询的重要法宝,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与学习携手并进!怎么做好药品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指的是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有目的、计划、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跟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信息,并且得出相应的结果结论,为企业的营销、经营决策提供支撑。在此理论基础上,如何从实际工作中做好市场调研?且调研过程中哪些工作最为关键?先来分析市场调研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工作流程,具体可分为几个环节,第一步是确定你调研的主题或者是问题,第二步是制定一个调研方案,第三步是收集市场信息,第四步是信息的整理分析,最后一步是撰写报告。总而言之,市场调研是以界定清晰的问题作为起点,符合包括行业逻辑、商业逻辑的大框架下做信息的检索、利用、挖掘,同时用方法论、相应得工具得出相应的结果结论、为决策提供支撑。药品市场分析的几个方向药品市场分析的主要方向包括目标产品、营销环境、企业内部的营销力量等。目标产品一般是指这个产品本身的一些功能、特点、定位等等情况;外部的营销环境,则是行业周期、政策环境、竞争情况及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等企业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企业内部的营销力量,包括企业的体量规模、资源、配置组合都有差异化。众所周知,说明书是目标产品直接的信息来源,也是分析药品的工具。其是药监机构核发的,具有法律效应和高度融合的文书,内容非常准确。比如组分、作用机制可以判断该产品的创新程度如何;通过靶点的成熟度分析竞争情况。而对于产品组合的类型(如下图),可以对产品管线尽心梳理,对营收/利润、研发投入划分梯度。接下来,说说药品市场分析中的药品市场准入、药品市场需求问题。目前在药智数据库里,用户可以通过下图中的链接迅速获取到基药、医保、重点监控类药品的相关信息。而药品市场需求指的是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营销环境和营销费用水平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量。其中“一定区域”是很重要的限定词,该区域的范围是全球市场、全国市场,还是区域性市场。而“一定时间”可以是研发时间、上市期限等。一般地,关于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从这几个关键词出发,一是目标产品,二是产品类别,三是适应症,四是临床需求。其中,目标产品决定了产品基因。产品类别可以通过ATC分类法确定,但需要强调的是某些药品ATC分类不是单一的,在做调研数据或者是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是否有遗漏的情况。关于目标适应症,用户在药智数据库上直接在“疾病”、“流病”获取信息(详见下图),或通过其它文献、美国CDC、诊疗指南等途径得到。临床需求满足与否,直接决定产品市场需求的天花板。此外,与市场需求分析相关的目标患者量、目标适应症的现有市场规模、市场预测。其中,目标患者量是基于样本处方数据分析,其能清晰地反映出患者入院之后的流向,如医院级别、用药类别等,以数据的形式窥探市场机会。市场预测的依据包括消费者意向调查法,问卷和访谈,销售人员综合意见法,销售人员指导客户的反馈信息等。除了上述几点,药品竞争对手的分析在药品市场分析中显得很关键。其考虑因素包括竞争程度、竞争者市场目标和策略、市场占有率、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实际上,产品的竞争格局会在不同的目标市场的占有率不一样的,格局也是不一致的。所以,该项的分析为企业的策略制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总体而言,药品的市场分析关注要点目标产品、市场监管方面的,同时药品临床需求、临床应用评价、需求竞争,目的让决策更有效率、更有眼光。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消褪以及传统零售行业进入增长减速时期,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实体零售都需要新的增长点,而新零售的出现对二者而言无异于一剂良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零售这股浪潮涌向各个行业的同时,也开始向医药行业渗透。医药市场潜力巨大据商务部数据,2017年全国七大类药品销售总额突破20000亿元,统计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2013年七大类药品销售总额仅13036亿元,复合增长率11.3%。同时,医药零售总额也持续增长,2013年医药零售额2607亿元,2014年突破3000亿元,2017年突破4000亿元,达到4003亿元,同比增长9.0%。数据来源:商务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医药电商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而工作节奏的加快,让不少人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种种急性病与慢性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公众对于医药需求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药,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由此快速发展。2012年医药电商销售规模仅133亿元,2017年达到1211亿元,药品网购占比低于10%,未来发展空间大。数据来源:商务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医药电商生态逐步完善在经历过启动期和成长期后,在2016年后,医药电商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成型:以1药网、健客、阿里健康大药房、京东大药房为代表的B2C模式,以益药购、九州通网、我的医药网、未名企鹅、药师帮为代表的B2B模式,以快方送药、药到家为代表的O2O模式。我国医药电商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在各自细分领域都出现了一批代表性企业。2016年,我国网上药店数量已经达到678家,同比增加72.5%,医药电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线上线下融合医药新零售涌现医药电商发展迅猛,但是无法满足消费者在产品运送效率、消费体验等方面的诉求。同时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线下实体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势必会面临转型,单纯靠提升单价增加销售额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渠道势必要进行融合,线下实体向线上延伸,线上电商往线下发展。此外,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医药新零售由此快速涌现。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医药新零售特点医药新零售是与线下药店合作推行24小时送药服务的医药新零售模式。医药新零售主要特色有2个:1、无法销售处方药目前,国家规定,医药电商不得销售处方药。所以,要医药新零售就不能和互联网医疗分开,只有实现“互联网+医疗+医药”,行业才能形成安全有效的电商闭环。对此,医药电商各显神通: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要求送货速度快因为有病不能等,时间长了还不如自己去医院或者药店买药了。所以叮当快药承诺28分钟送到,阿里健康承诺白天30分钟,晚上一小时。康美药业则布局了智慧药柜、O2O配送和一般电商配送等时间分别为3分钟、30分钟和3天的多种购药模式。除O2O外,目前各路巨头又在试水新的药柜自取模式,例如京东和叮当在做的无人药柜,国药一致计划的无人药房以及康美药业的智慧药柜其实都很类似。资本医药新零售布局医药+新零售的结合使得行业通过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让医药零售的各个渠道,例如线下药房、线上医药电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力,完成商业维度上的升级,打破行业固有的局限。资本纷纷布局医药新零售。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医药新零售的未来方向就新零售的内涵来讲,形式上是“线上+线下+物流”,而实质上则无外乎两方面的提升,即B端的供应链效率与C端的用户体验。医药新零售同样如此,其实质是做到以病患为中心,为病患提供更快、更好、更实惠、更优质的医药服务或者购药体验。而Walgreens的诸多实践,总体上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宗旨加以推进的,这也给我国医药新零售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很好的方向。一方面,加快技术驱动,提高经营效率。充分发挥“ABCD”(分别指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各项技术的优势,为医药零售供应链管理赋能的同时,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进度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这样,不仅可以实现B端和C端、自营和平台、医和药的融合发展,缩短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进而让病患买到更便宜的药物,还能够提高生产、运输、销售的效率,并基于精准的用户画像为病患提供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推动“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单纯的药物购买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诉求。为此,可以效仿Walgreens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医+药”的服务闭环,在药物零售的基础上,致力于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监测病情等领域全方位的深度服务。如此一来,既可以进一步促进线上与线下的全渠道融合,又能超越医药零售层面,带给病患更多人性和人情化的关怀,增加了和用户的接触点,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反哺药品的销售。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医药新零售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来源:中国证券报Wind数据显示,上周(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日)共有27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上周,机构对医疗保健设备、西药、家用电器、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等行业个股的关注度较高。上周,A股迎来2020年开门红,近几年来,开年大概率都是开门红行情。汇丰晋信基金认为,去年12月上涨之后,并不担心对于1月份行情的透支,基本面、政策支持等都对行情形成持续性的支撑。机构开年关注医药Wind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共有景兴纸业、普元信息、奥佳华、辰安科技、博瑞医药等27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受元旦假期等因素影响,上周机构调研的频次有所降低。上周机构调研中,机构对医疗保健设备、西药、家用电器、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等行业个股的关注度较高。其中,多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上周,机构组团调研了多家上市公司。以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上市公司睿创微纳为例,公司在上周迎来了深圳市君茂投资、北京开元国创恒誉资产管理、烟台远赢私募投资基金、方正证券、太平洋证券等十多家机构的联合调研。机构关注的问题有:公司销售存在季节性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如何看待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行业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在四川发展新兴产业投资、华泰联合证券、中信证券、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镇江前沿启创财务顾问中心(有限合伙)等多家机构对辰安科技的调研中,重点关注了辰源世纪公开征集转让的相关情况。上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奥佳华、开立医疗、祥生医疗、丽珠集团、博瑞医药、海普瑞等成为机构集中调研的对象。其中,祥生医疗公告显示,2019年12月30日,上海光大证券、兴业证券、睿柏资本、华宸未来基金、富恩德基金等多家机构集中调研了公司,机构关注的问题包括公司本轮股权激励的背景是什么、2020年公司营销重心将在国内还是国外等。在华泰柏瑞基金、中欧基金、海富通基金、睿远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对博瑞医药的调研中,公司就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创新药产品布局、仿制药产品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集采对公司业务影响等方面与机构进行了沟通交流。春季行情可期上周,A股市场迎来2020年开门红,回顾发现,近几年来,除了2016年外,开年大概率都是开门红行情。上周一A股再度迎来普涨,作为市场先导板块的证券指数上涨5.74%,释放出比较乐观的信号。上周上证综指上涨2.62%,创业板指上涨3.87%,中小板指表现突出,上涨5.06%。板块方面,受利好影响,上周除食品饮料类(酒类尤甚)受挫外,其余板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提振,建材、农林牧渔、传媒行业涨幅靠前,分别上涨6.6%、6.4%和5.9%。汇丰晋信基金指出,2019年的A股市场较2018年相比呈现否极泰来的走势,主要指数均录得可观涨幅,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2.3%,沪深300指数上涨36.07%,创业板指数上涨43.79%。2019年市场风格上大市值明显占优,主要是大市值公司在业绩稳定性和估值两个角度均具有优势。行业方面,食品饮料、电子、农林牧渔涨幅靠前。对于下一阶段市场表现,汇丰晋信基金表示,2019年12月上涨之后,并不担心对于2020年1月份行情的透支,行情持续性的核心在于:基本面支持,经济阶段性企稳得到持续验证,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上;政策支持,元旦降准,外部环境缓和,风险偏好预计可维持;2019年12月上涨幅度有限(Wind数据显示上证综指涨幅约6%),春季躁动依然有空间。前海联合基金指出,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动态PE估值在16.62倍,历史的底部区域是在12-15倍。往后看,将维持“低估值+真成长+消费龙头”的配置思路,看好增量资金带动银行、地产等低估值修复板块,以及受益于2020年地产竣工复苏的建材、轻工、家电等行业。同时,投资者还可关注科技创新周期内的估值提升的优质龙头科技企业,如云游戏、5G、半导体、半导体设备、云计算、安防等领域;消费龙头在近期回调后有望迎来估值切换行情,值得长期配置。
来源:新浪博客【医药行业研究心得】通过吴伯庸讲解恒瑞医药的发展历史,厘清了医药销售的误区,再结合国内外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基本打通了医药赛道的投资底层逻辑,回看过去5年(2015——2019)的国内医药行业发展史,经过细分梳理,发展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市场也是很有效率的,各个子行业有的沉沦,有的徘徊不前,有的突飞猛进哈,比如,过去5年沉沦的就有品牌中药,除了片仔癀由于卡位精准之外,业绩还保持增长之外,其余的白药,阿胶,同仁堂都逐渐没落了,要么就是增长停滞,要么就业绩倒退,我想主要还是随着人们认知提高和医疗水平进步,好多以前不知道怎么办就只能吃吃中药,现在有条件的都改到去医院精准治疗了哈,总需求就相对减少了哈。有些徘徊不前的,比如现代中药,除了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这次疫情出彩之外,其余的比如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FDA试验也无声无息了,而且随着市场份额的缩减,好多都不得不开拓生物制药和化药等别的领域去了,比如丽珠集团;还有仿制药受一致性评价和集采政策影响,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哈,比如信立泰,双鹭药业等,突发猛进的比较典型的是生长激素,比如长春高新,费用挺昂贵的,但过去几年受益于需求提升,业绩也迎来爆发性成长,股价也翻好几倍;再比如疫苗,智飞生物受益于宫颈癌疫苗,也导致业绩暴涨;还有药物研发,从生意模式看,不是特别好,既有大量应收款,毛利净利也不高,但国内创新药风起云涌,业务量暴涨,对应营收净利高速增长,估值也持续高估,比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随着收入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应的各种专科,体检也爆发性成长,比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这种,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哈!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主打低端化妆品的珀莱雅(因为化妆品基本都是制药公司的衍生品,所以也纳入医药赛道),居然也迎来爆发性成长哈,这就跟茅台与榨菜同桌,阿里与拼多多同台竞技是一个道理,可见中国经济广度与纵深跨度之大,所以,只要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还在,那就一定有牛逼的逆行公司脱颖而出哈!搞懂一个行业,把行业内的公司都摸得透透的,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拿捏,再加上一定的洞察力,仅仅从商业的角度,或需求变化的角度,凭借常识都能在医药行业挣好多钱哈,其实医药行业如果说需要专业知识的话,就主要在创新药和生物制药这块哈,这个确实有专业判断难度哈,而更多的都是细分赛道寡头垄断,坐等需求爆发模式,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需要那么多,或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哈!——2020.5.5
中商情报网讯:世界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使得人类对生命健康事业愈发重视。同时,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种种因素推动了全球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全球药品市场的发展。2018年全球药品销售额超过1.20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将保持年均4%-5%之间的增长,据此可推算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万亿美元,至2023年全球药品的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5万亿美元。数据来源:IQVI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发达国家的药品消费支出为8000亿美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5.7%,占全球药品消费支出的66.4%。其中以美国的药品消费支出为庞大,达到4849亿美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7.2%。医药新兴市场国家(人均收入低于3万美元,五年内国家药品增长增加10亿美元)的药品消费支出2859亿美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9.3%,占全球药品消费支出的23.7%,其中以中国的药品消费支出为庞大,达到1323亿美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7.6%。2000年以来,受大型医药企业研发难度加大、新药推出速度减缓、专利药逐步到期等因素影响,全球药品市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发展中国家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仿制药品数量的急速增加,将继续驱动全球药品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全球医药市场发展驱动因素全球医药市场的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专利药集中到期带来的仿制药市场扩容,是全球医药支出增长尤其是新兴医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但仿制药的价格相对较低,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1984年,美国通过了《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规范仿制药的申请程序,成为仿制药发展的转折点,开启了美国乃至全球仿制药蓬勃发展的历程,随后世界各国也纷纷通过立法等形式支持仿制药行业的发展和简化仿制药的审批过程。自2000年以来,全球仿制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已赶上并超过整个医药市场的增速,且未来数年内,仿制药市场的增速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第二,随着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政府对医疗健康领域资金投入的增加以及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新兴国家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第三,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计未来将有大量生物制剂、新型制剂等专利药品上市销售,以满足民众个性化的药品需求。全球医药市场区域分布全球医药市场地区发展不平衡,以美国、日本、欧洲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药品消费支出占比较大。数据显示,美国为目前全球大的药品消费市场,2018年其药品消费支出达到4849亿美元,其规模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约40%左右。医药新兴市场国家(人均收入低于3万美元,五年内国家药品增长增加10亿美元)的2018年药品消费支出2859亿美元,占全球药品消费支出的23.7%。在经济强劲复苏、新药研制推广、到期专利药数量减少、《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的推行和实施等背景下,美国将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的主要增长点;日本市场在老龄化程度加重、新药研制推广等因素的作用下,也将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增长;而欧洲市场由于经济下滑、高额公共债务、低人口增长率等原因,未来总体药品市场消费增长缓慢,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医药市场相比,目前新兴市场在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中占比较小。但随着医疗可及性的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增加、人口数量的增长、发达国家市场专利保护纷纷到期等情况,未来新兴市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018年至2022年医药新兴市场药品消费的增速将维持在6%-9%之间,其中中国市场将成为医药新兴市场的发展主力。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全球医药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来源: 中商情报网
中国医药互联网B2C市场发展现状中国网购市场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浪潮中国移动网购市场年度交易规模保持三位数百分比的高增长态势,2014年占整体网上零售市场的30.1%;交易规模的显著增长使移动网购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得到快速提升。中国医药B2C市场持续增长, 医疗器械、OTC药品需求高涨新政策颁布、用户移动网购习惯形成为中国医药B2C市场提供发展基础医药B2C成为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动医药B2C生态不断延伸, “药+医”业务融合初现资本市场对自营移动医药B2C企业的关注度最高, 医药O2O成为近年的融资黑马医药B2C市场用户属性医药B2C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1药网用户渗透率位居第一中国移动医药B2C领域APP用户性别分布较均匀, 80后用户占比过半用户主要分布于一、二、三线城市, 高等学历用户集中度最高中等收入的白领、职员在移动医药B2C用户中表现突出医药B2C市场竞争三大细分领域助力中国移动医药B2C模式探索与竞争医药B2C市场规模持续升高, 移动端交易占比超过PC端平台B2C企业移动端市场势力强劲, 自营B2C企业移动端格局初现1药网:私人“药+医”解决方案为核心创新力, 前、后台协同运营保障移动医药B2C领先地位阿里健康:大平台思维推动“B2C+O2O”运营, 着力构建“药+医”活力生态圈叮当快药:整合线下药店资源, 打造信息、服务融合的健康生态圈医药B2C市场发展趋势移动医药B2C与移动医疗密切融合成必然趋势移动医药B2C行业参与者多样化,领先企业率先通过自建、投融资、合作开辟不同细分的移动医疗业务,形成移动医药B2C与移动医疗的密切融合,有利于未来创新发展、提升行业地位。自营医药B2C企业差异化发展趋势明显, 垂直移动服务体系精准匹配患者需求自营移动医药B2C企业通过对差异化产品、服务的执着探索,不断促进行业地位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凸显,独特、难复制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将是行业领军企业的必备武器。欢迎关注作者,您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5月23日,“京心呵护 健康无界”京东大药房上线两周年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京东与中康资讯联合发布《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为一部互联网用药白皮书,报告由5大方面15项内容100多组数据组成,涵盖药品销量和增速、品类结构、消费者渠道选择以及购药关注点等细项。非处方药线下销售占比首次跌破50%《报告》指出,2013年至2017年期间,零售药店规模稳步增长率2013-2017复合增长率达9.52%,但2016-2017年零售药店市场增速放缓。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网上药店市场规模虽然起步较小,2017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1亿,五年来增长率在35.56%到58.33%不等,成绩吸人眼球。其中,实体药店非处方药销售规模稳步增长,但市场占比却持续下降,2017年更是首次跌破50%,下降至49.81%。OCT销售业务一向被看作实体药店销售份额和利润份额的顶梁柱,而一直不被看好的线上药店非处方药销售业务,从2016年商务部发布药品流通报告开始,到如今年首次突破50%的市场销售规模占比,正给实体药店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滋补调理类销售占比高《报告》显示,在京东大药房TOP 10占比品类排行中,“补肾壮阳”排名第一,占比高达20.1%;在京东大药房TOP 10增速品类排行中,“男性/泌尿”和“避孕用药”等品类则分别占据了第一名和第二名。值得关注的还有,无论是实体药店还是网上药店,补益养生品类销售规模都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说明我国消费者已逐渐从自我药疗向自我预防、自我保健方向进行健康管理。实体药店方面,非处方药前四大品类分别为感冒药、胃肠道用药、皮肤病用药;而网上药店方面,消费者也更加愿意选购保健类药品和对疾病治疗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药品,具有明显的偏计划性消费属性,以京东大药房为例,非处方药前四大品类分别为补肾壮阳药、风湿骨伤药、补气养血药、维矿物质,保健药品类增速同样高达到16.2%。 年轻白领成为网购药品主力军《报告》还显示,线上线下消费者群体和购买行为差异显著。实体药店核心消费者是46岁以上人群,占比将近40%,而线上以京东大药房为例来看, 26-35岁用户、26岁以下用户成为消费主力军,此两部分人群已经占到线上用户的七成。其中,线上消费者以男性偏多,职业以白领和一般职员为主。如今80后、90后消费者对产品注重安全、重品质、重品牌,对药品零售服务要求也更加专业化、精准化、精细化。调查显示,他们选择网购渠道的原因前三位分别是:网上药店相比实体药店更加便捷,可以在线下单、送货上门,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购药过程;网上药店价格实惠、透明;药品种类应有尽有,有更大的选择性。此外,网上药店对产品的评价互动充分可视,让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辩证购买,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专业服务的需求方面,新一代消费者希望药店能提供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疗程用药咨询、药物副作用指导等方面等专业用药指导,希望与药店形成长期的互动关系,建立起包括健康档案跟踪、用药管理等一系列的互动。目前,实体药店对这些需求响应较少,而京东大药房建有全国首个COPC标准、100%执业药师在线的药事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用药指导保障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将进一步促成网上药店的高客流量和高黏客性。基于这份《报告》的调研结果,京东大药房针对当前药品零售市场的核心痛点,在此次发布会上同步推出了“京心呵护计划”,旨在打通从品牌方到消费者之间的所有环节,重构线上线下的消费生态,提升整个行业的智慧化程度。随着该计划的实施,广大中国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更加完善、精准、智慧的药事服务。
中商情报网讯: 药店是出售药品的商店和药铺。中国零售药店数量稳定,药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目前,药店是药品消费第二大终端,增速逐渐快于医院端销售增速。处方外流,药店分级,人口老龄化加剧,药店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商情报网讯: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医药行业产业链医药生产的上游行业主要是药用化学原料和中药材种植加工行业,医药生产的下游行业为医药销售行业,包括医院和药店,医药销售的下游行业为医疗卫生行业。中游是医药制造业,主要分为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徐金忠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披露的信息,上周(9月21日至25日),两市共有8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在行业分布上,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电气部件与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关注。其中,医药行业在上周重返机构调研“热点”。 近期科创板、创业板表现较亮眼。受科创50 ETF近期发行提振,科创板继续表现强势,领涨市场。上周深港通大量净流出,但无碍创业板反弹。 医药行业再受关注 Wind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共有兴齐眼药、德赛西威、开润股份、保龄宝、宝莱特等8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在行业分布上,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电气部件与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成为机构调研重点关注对象。具体来看,囊括西药、中药、医疗保健设备、生物科技在内的医药行业重返机构调研的“热点”。 上周,医药行业个股兴齐眼药迎来海通证券、海通国际、三星资产管理、上海同犇投资等上百家机构共272人的组团调研。公司在调研中表示,眼底用药和干眼症是全球专注点和投入点,未来市场空间很大。眼底疾病和年龄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逐渐被人们认识,一些公司都在开发单抗等产品,未来市场不止VEGF药物,小分子药物研究也是一种开发思路,还要开发预防眼底纤维化和眼底萎缩的药物。从个股走势来看,兴齐眼药自8月1日以来,已累计下跌29.01%,近期公司股价有活跃的态势。 另外,医疗保健设备行业上市公司宝莱特上周迎来浙江君弘资产、上海福实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机构的联合调研。公司在调研中表示,血液净化行业空间巨大。公司是血液净化行业的新兵,但这几年公司通过自身努力进步很大。 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 统计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券商机构调研频次较高,重点关注的公司有滨江集团、泰和新材、开润股份、焦点科技、新农股份等。中银基金、西部利得基金、招商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等公募机构上周密集调研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云南铜业、激智科技、欣旺达、开润股份、苏泊尔等。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彤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长沙源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私募机构重点关注海鸥住工、苏泊尔、老板电器、欣旺达、保龄宝等上市公司。紫金财产保险、北大方正人寿保险、长江养老保险、天安人寿保险、国华人寿保险等保险及保险资管上周重点关注激智科技、开润股份、兴齐眼药、嘉泽新能、拉卡拉等个股。 近期表现较亮眼的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受科创50ETF近期发行提振,科创板继续表现强势领涨市场。上周深港通大量净流出,但依旧无碍创业板反弹。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唯一收红的是医药行业,受公共卫生事件反复影响,表现相对坚挺。但板块内一些个股的高位下挫,也提示前期涨幅较高带来的风险。下跌行业中,跌幅较小的是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家电和非银金融业,跌幅较多的是有色金属、汽车、房地产、建材、建筑行业,总体呈现此消彼长的震荡行情。 汇丰晋信基金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指出,近期,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逻辑,已从二季度的流动性刺激,在三季度转变为对疫情后复苏期基本面的验证。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反复,大量失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问题,意味着复工复产的趋势短期难以反转。而国内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较好,经济恢复势头正劲,且实体经济流动性继续向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外复苏共振逻辑还将继续,从而支持经济继续向上。从外部来看,美联储及主要国家或持续维持当前的宽松政策。因此,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复苏趋势凸显,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这一核心逻辑仍然未被破坏。即使外盘出现大跌,也无碍A股中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