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正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网友把名字都想好了升望

中国正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网友把名字都想好了

据11月25日报道,为期3天的2020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25日正在海口进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在论坛上表示,后续中国将陆续实施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任务,同时还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已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有望实现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回”。而在行星探测领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7月23日成功发射,预计明年5月实行火星软着陆。许洪亮表示,未来中国还将实施小天体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在国际合作领域,目前中国国家航天局与44个国家航天机构、4个国际组织签署超过140多项空间合作文件;建立了18个航天合作机制;深度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等18个国际组织工作。“我们在月球与火星探测任务中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也欢迎国际各航天机构参与到中国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当中。”许洪亮说。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推动共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多任务小卫星星座。在宇航产品出口方面,已实施53次国际商业发射,完成14颗通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成为中国高科技产品走出去的新名片。此外,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将按照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步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突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在通信、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目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已基本建成,广泛应用于20多个行业和全国31个省、区、市,同时为国际减灾救灾提供遥感服务。近年来中国在商业火箭、卫星、运营、测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过160家。“航天发展运载先行,航天运输系统是航天发展的基础,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路线图,并积极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发展,实现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许洪亮透露,后续中国将重点发展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进一步提高进入空间能力。网友评论:对此,网友们把名字都想好了延伸阅读:专家:中国探月成果为月球科研站选址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嫦娥五号探测器24日成功发射,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青当天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中国探月工程的研究成果为月球科研站选址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李青说,探月工程的研究成果,大幅提高了中国科学家对月球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物质成分、月壤特性、月面环境等的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认识,使中国掌握了第一手的月球探测数据,为后续的月球探测工程和月球科研站选址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李青说,根据目前月球探测历程所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月球探测计划,建立月球家园——也就是建立支持长期人员生存的综合型月球科研站,或者叫月球村——实际上已经被提上计划日程,从技术上讲虽然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有待去突破,但是应该已经没有太多科幻成分。这也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据悉,中国国家航天局已对后续月球探测进行论证,规划了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这两次任务目标是建设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中国也向国际社会发出倡议,希望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李青强调,在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在长期和平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在长期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下,更在所有航天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这一天才有望早日到来。(原标题:国家航天局:中国正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央视新闻 网友评论 中国新闻网流程编辑:u019

邓析

共享与合作:—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

来源:凤凰网综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全球“公敌”的猝然出现,给一直处于上升期的世界经济带来了致命一击,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一时间,全球各国人民从生命到财产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损失。鉴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药研发周期长、困难大,由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和比尔及梅琳达路盖茨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开发并上线了一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Targeting COVID-19”,现已进化600多个版本,实时公布基于7万多有抗病毒实验数据的小分子数据建立的人工智能模型虚拟筛选结果、相关数据信息和模型研究结果,赋能、助力全球协同攻坚。同时,GHDDI还对外开放了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和含有1万2千种临床安全的药物分子的ReFRAME化合物库,利用该化合物库进行有效药物的筛选,可显著提高药物筛选成功率,节约筛选时间和成本,为抗击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助力。凤凰网:2020年1月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一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Targeting COVID-19”已正式上线,请问您们此举的初衷是什么?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GHDDI主任丁胜:一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Targeting COVID-19”是我们在今年1月28日发布的GitHub开源项目https://ghddi-ailab.github.io/Targeting2019-nCoV/,迄今已更新600多个版本,实现上千次全站克隆(下载)。平台在新冠疫情爆发第一时间公布了研究新冠病毒所需的历史文献和数据下载,之后在疫情的发展过程中,针对不断更新的科学认知又逐步搭建完成新冠病毒人工智能全球共享云计算系统,向全球科研群体开放由中心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人工智能虚拟筛选服务,包括开放式的前端一键计算功能,可预测任何所查询化合物的新冠病毒相关靶结合能力和表型药效特征,同时针对具体项目提供新冠人工智能高通量虚拟筛选定制服务,现已支持多个科研机构课题组筛选新冠药物。我们期望通过开放顶尖数据库和超算资源,避免重复的工作,为具有药物研发专业知识但不具备全流程研发能力的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的支持,赋能全球科研人员,共同加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凤凰网:您觉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将给中国的医药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丁胜:对于新冠肺炎这类公共卫生和重大传染性疾病,早期预备研发极为重要。不能等发生了,再去看有没有可用的药物。这就有赖于国家层面的中长期战略布局、统筹规划、资源合理分配,以及私营部门的积极参与。只要有持续性的研究投入,就能进行更多的储备研发,针对未来的、潜在的疫情,可以有更好的应对手段。凤凰网:您曾说过:“新药研发没有捷径。”根据您以往的经验,新药在研发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难题是什么?丁胜:新药研发(包括临床试验)是一套完整而严谨的科研体系,背后有其自身特定的科学规律和严密逻辑作为支撑。开发一种全新的药物到最终获批进入临床一般平均需要10年的研发周期和10亿美元的投入。新药研发的风险高、失败率高且面临着数据壁垒和时间周期长的问题,是一条漫长的荆棘之路。除了药物研发自身规律导致的挑战外,外部市场环境也同样会带来一定困难。一方面是真正的药物研发需要研发企业来执行,他们有相应的能力、资源和资金,但另一方面,这种突发性的公共卫生疾病不一定长期存在,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较难有持续稳定且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社会关注,商业市场规律导致有能力的企业、机构针对这类疾病的投入难以持续。凤凰网: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策略有那些规律可循?丁胜:面对此次突发疫情,时间是关键,所以我们在前期着重采用“老药新用”的研发策略。所谓“老药新用”是指进一步验证至少已经完成临床Ⅰ期的安全性有一定保证的药物。这一研发手段可以节省临床前和部分临床研究时间,大大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成本。目前我们对老药的认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更进一步的研究尚在进行中。在研究老药的同时,我们也在致力于专门针对新冠病毒靶点的新药研发,主要是两个思路,一个是针对病毒本身,无论是针对病毒侵入细胞这样一个步骤,还是病毒在侵入细胞之后需要种种元件来完成复制的过程,这种都是针对病毒本身的药物。另外一类药物是针对宿主(即人体),因为病毒在侵染人体之后,特别是在中后期真正导致危重的情况,主要是自身免疫疾病,在早期激活自身免疫其实也是对抗病毒的有效手段。所以在病毒侵染人体之后,早期和晚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调节自身免疫,以对抗疾病。但目前还处于药物的发现和优化阶段,之后还需进行体外和体内试验。针对新冠病毒的靶点所研制的新药肯定会效果更好,但是新药研发的时间是无法无限加速的,我们已经在不计成本加速和病毒角力,可以说在时间的争取上已经做到了极致。凤凰网: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的研发进行到什么地步了?中国处于什么位置?丁胜: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以及世界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老药新用”的方式进行,但面对病毒有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的情况,包括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在内的机构和企业也正开发针对新冠病毒及其导致的疾病的小分子特效药、广谱抗病毒药、生物大分子药物,例如中和抗体药物,以及真正能够使我们恢复到常态的非常重要的疫苗。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官方认可的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大多数潜在治疗方案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目前进展较快的中和抗体研究已进入Ⅱ期和Ⅲ期的临床试验,疫苗的开发速度也相当快,目前总共有上百个项目在同时进行研发,已有多款疫苗进入到临床Ⅱ期、Ⅲ期阶段。凤凰网:“一些老药对(新冠病毒)已知靶点和已知机制有什么样的效果?丁胜:常见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已被证实可降低危重新冠患者死亡风险。英国牛津大学领衔团队在临床试验中对超过2000名重症新冠患者使用了地塞米松,这种药物能让需用呼吸机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5%,需吸氧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20%。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增加该药产量。此外,瑞德西韦、法匹拉韦、托珠单抗等药物也对不同新冠患者群显示了一定临床效果,不过曾被寄予希望的羟氯喹临床效果不如预期。凤凰网:在 GHDDI上线“一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期间,政府部门给予了您们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丁胜:在平台上线期间正处于疫情爆发初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科委相关领导非常关注和重视GHDDI的工作,给予了很多支持和鼓励。在疫情开始全球大流行后,相关领导也积极协调各种突发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我们的科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凤凰网:说一说您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希冀和祝福吧!丁胜:衷心希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后能有更多更好的成果产出,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也会继续努力,为中国和北京的创新贡献一份力。

九经

“研在浙大”学术科研平台上线,师生一站式全流程的线上科研空间!

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云主机,可24小时在线使用,居家学习、办公也能顺利搞科研?希望科研相关事务能线上办理,流程效率再升级,为科研“再松绑”释放新活力?期待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共建共享的科研生态?……这一切,我们努力为你实现!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了保证学校科研工作有序运行,保障“科研不下线”“创新不停止”,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联合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启动了“研在浙大”学术科研平台。▲3月7日,见未来——“网上浙大”系列发布会之“研在浙大”发布会在浙大召开“研在浙大”首先立足推动创新范式转型,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在科研创新中的运用,推进线上线下科研相结合;其次变革科研组织形态,整合在线科研服务工具和科研创新大数据,推动项目在线策划、凝练、团队组建,实现项目全周期的网上运作与管理,从而减轻、松绑科研创新活动对场地、时间的依赖性,让网上科研成为新常态。关于“研在浙大”,你是不是充满了好奇?它要如何访问?主要有哪些功能板块?哪些信息化工具、资源已可使用,哪些即将完善?更多精彩内容,一起继续往下看!“研在浙大”十问01什么是研在浙大?“研在浙大”是“网上浙大”的组成之一,对应“学在浙大”课程教学平台,打通科研管理系统,提供科研团队线上协同工具,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科研手段,构建一站式全流程的线上科研空间。网址:research.zju.e.cn(需通过内网访问,近期将不断迭代更新,敬请期待)02发起单位是?信息技术中心联合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共同发起。03建设目的是什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从各方面为师生科研提供战略协同和保障,释放科研活力,用信息化手段为科研守好创新创造本心。04面向什么群体?浙大师生、科研团队05如何进行保障?在现有“网上浙大”布局基础上,以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做好保障。06打通了哪些平台壁垒?打通了科研办公网、科研服务网、校务服务网三大网站,汇集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人事管理等多个系统。07会有什么获得感?1.松绑的流程整合了多个管理系统,打通了多个科研服务网站,线上走流程也不用跨站“跑路”。2.集合的工具将现有“网上浙大”科研的网络环境和科研工具建设集合。3.无限的协作打破空间的限制,科研团队在线上进行随时的沟通和研讨与资源分享。4.共享的资源结合团队线下实验室设备资源和线上学校内数据资源、平台资源、云资源,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共享利用率。08五大看板是什么?1.项目看板——开启项目伊始主要涉及项目申报、团队整合等内容2.人才看板——团队管理与联动主要涉及个人主页、通讯录等内容3.经费看板——经费管理与使用主要涉及科研经费、合同、电子报销等内容4.成果看板——成果展示与转化主要涉及专利、论文、浙大学术图谱等内容5.资源看板——资源共享与利用主要涉及浙大云计算、图书馆资源等内容09已经可以使用的信息化工具、资源1.登月计划、朝阳计划:我校科研团队、学生均可免费申请云主机,可用于进行数据交换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2.MATLAB、微软和Adobe正版化软件平台3.混合云模式的浙江大学云计算平台4.论文助手、专利助手和填表助手等数据学术科研工具5.通讯录系统6.浙大钉远程协同平台10即将完善开放的信息化工具、资源浙大学术图谱、科研沙龙、虚拟仿真、校外专家库等。内容来源:信息技术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图书馆文案:赵文婷丨金云云摄影:周伊晨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施亨妮责任编辑:叶鑫

能尊生者

“中国正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在论坛上表示,后续中国将陆续实施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任务,同时还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据11月25日报道,为期3天的2020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25日正在海口进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在论坛上表示,后续中国将陆续实施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任务,同时还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已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有望实现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回”。而在行星探测领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7月23日成功发射,预计明年5月实行火星软着陆。许洪亮表示,未来中国还将实施小天体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在国际合作领域,目前中国国家航天局与44个国家航天机构、4个国际组织签署超过140多项空间合作文件;建立了18个航天合作机制;深度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等18个国际组织工作。“我们在月球与火星探测任务中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也欢迎国际各航天机构参与到中国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当中。”许洪亮说。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推动共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多任务小卫星星座。在宇航产品出口方面,已实施53次国际商业发射,完成14颗通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成为中国高科技产品走出去的新名片。此外,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将按照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步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突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在通信、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目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已基本建成,广泛应用于20多个行业和全国31个省、区、市,同时为国际减灾救灾提供遥感服务。近年来中国在商业火箭、卫星、运营、测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过160家。“航天发展运载先行,航天运输系统是航天发展的基础,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路线图,并积极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发展,实现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许洪亮透露,后续中国将重点发展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进一步提高进入空间能力。来源:中新网客户端

发乎天光

我省已建成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658家——产教融合,为高水平人才成长“铺路”

>begin--> 11月25日,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镇江举行,总结交流全省研究生工作站10多年来的建设经验,探索研究生工作站未来发展方向。“去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共同出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明确了设站条件、认定程序以及设站单位、合作高校和工作站具体职责,并明确期满验收办法。”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说,自2008年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制度以来,我省已建成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658家,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工作站设站主体也逐渐由企业扩展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其他组织。体量和参与主体扩展的同时,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的“顶层设计”也不断完善。“我们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管理领导小组和指导专家库,摸索出工作站院校省三级遴选机制。”扬州大学副校长陈国宏说,学校修订《扬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将项目评审考核、研究生进出站流程、课程体系和学分管理等从制度上明晰、细化,让工作站发展有章可依。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研究生工作站2015年成为省级工作站,校企双方联合成立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拟定合作计划及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经费和运行经费、遴选进站研究生,为进站导师和研究生提供必需的科研、生活条件等。”现代路桥公司总经理茅荃说,协同管理贯穿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始终。2010年起,江苏在国内率先开展产业教授(兼职)选聘,从省内企业选聘科技企业家到高校任研究生导师。目前,已遴选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共1601人次,涉及30多个专业领域。“来自企业的产业教授会融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手把手带研究生走上生产一线。在产业教授的配合下,我们在学校教授的专业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任晓峰说。在站研究生要完成什么任务、开展什么研究、毕业论文如何进行,是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重点问题。“企业大门与大学校门‘同向’,企业车间与大学教室‘同声’,企业机床与大学课堂‘同用’,企业的图纸与大学黑板‘同辉’,企业员工与大学学生 ‘同学’,企业升级与大学发展‘同频’,行业的国家贡献与大学的培养质量‘同步’。”洪流表示,以设站单位实际项目为依托,是我省研究生工作站整合高校与设站单位力量,提升育人实效的有效方案。“在站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来源于工作站项目研究,由工作站根据技术需求提出应用型创新实践课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陶勇说,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凝练企业技术问题,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已经成为工作站的固定培养模式。该校学生张炯在研究生期间进入设立在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生工作站,在站期间参与公司多项项目研发,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现在,张炯已被天奇公司聘为核心骨干。以项目为引领不仅是在站研究生实践学习的需求,更是设站单位借助高校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的需要。2010年,江苏大学联合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开始建设省研究生工作站,双方以工作站为纽带,共建了江苏省高性能特种精密钢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每年根据生产研发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提炼研究课题,以项目形式组织研发人员、研究生导师和进站研究生开展研究。”该公司技术管理部部长高佩说。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过程中,省内各高校和设站单位一直着力探索形成“平台共建、项目共研、资源共享、成果共创、人才共培”的共同体。协同育人模式下,专业型、实践型研究生通过在站学习实践,形成科研成果,最终留在企业工作,成为高校与设站单位合作共赢的一个缩影。“近5年来,南瑞与高校累计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500多名,30%以上毕业生留在公司继续工作。”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教培中心主任庄韶宇说,公司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6所高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探索实训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模式、校企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研究生培养机制,同时配套设置25项管理制度,选配优质师资、开放生活场馆、发放实习津贴。优质的工学环境配套校企联合开展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研究,让在站研究生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在南京邮电大学,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定期发布,围绕大信息学科知识链对接移动、电信、华为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鼓励研究生申报进站。“每年,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约500人进站实践,参与200多项企业课题,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留在企业就业。”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蒋国平说,研究生培养融入企业研发环节和全省产业技术进步链条和发展未来,学校借助企业项目科研攻关,同时为企业输送人才,可谓双赢。“袁简同学进站时,我和她商讨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她参与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和软件开发。后来她留下来作为我的徒弟继续参与工作,这是工作站培养人才的‘成果转化’。”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综合能源公司总工程师钱康说,在站时,他以技术研发为主、参与项目为辅,逐渐提升袁简的工程实践能力。袁简入院工作后也成功申报了多项行业相关奖项,为企业带来长远效益。 本报记者 王 拓来源:《新华日报》 2020年11月27日 第12版>end-->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巧

盈趣科技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挖贝网 10月12日消息,盈趣科技(002925)等等399个单位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盈趣科技表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批准设立,是国家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肯定,是公司长期坚持科技创新、重视研究开发的成果,将有力推动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的合作,为公司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创造条件。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抓紧部署博士后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切实加强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的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公司“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和民用物联网的领导者,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的愿景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

劫后缘

奎晶协助研分打造考研一站式学习服务平台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21.8%。涨幅逐年增高主要由于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其中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长是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手。依据客户需求,上海奎晶科技(Kreakin.com)携手研分于2019年11月共同打造考研攻略、保研信息、就业分享资讯的平台——研分网。上海奎晶科技公司作为一家主营系统开发、小程序、网站定制、APP开发、互联网营销为主的互联网企业,以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和综合服务实力为客户整理开发思路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开发研分网这一考研一站式学习服务平台。奎晶科技根据客户需求所定制的研分网主要以考研资料、分数查询、招生信息、考研课程及考研真题的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研究生考试信息的分享及教学,支持评论、点赞等交互功能,为网站的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由此,奎晶科技也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汤曰

美国网站建站服务商Squarespace据悉拟直接上市

  美国网站建站服务商Squarespace据悉拟直接上市,而非通过传统IPO方式。该公司在最新一轮的融资中估值高达100亿美元。(彭博社)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我孔

国家航天局:中国正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据11月25日报道,为期3天的2020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25日正在海口进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在论坛上表示,后续中国将陆续实施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任务,同时还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已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有望实现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回”。而在行星探测领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7月23日成功发射,预计明年5月实行火星软着陆。许洪亮表示,未来中国还将实施小天体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在国际合作领域,目前中国国家航天局与44个国家航天机构、4个国际组织签署超过140多项空间合作文件;建立了18个航天合作机制;深度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等18个国际组织工作。“我们在月球与火星探测任务中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也欢迎国际各航天机构参与到中国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当中。”许洪亮说。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推动共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多任务小卫星星座。在宇航产品出口方面,已实施53次国际商业发射,完成14颗通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成为中国高科技产品走出去的新名片。此外,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将按照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步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突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在通信、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目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已基本建成,广泛应用于20多个行业和全国31个省、区、市,同时为国际减灾救灾提供遥感服务。近年来中国在商业火箭、卫星、运营、测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过160家。“航天发展运载先行,航天运输系统是航天发展的基础,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路线图,并积极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发展,实现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许洪亮透露,后续中国将重点发展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进一步提高进入空间能力。来源丨中新网客户端(编辑 孙煜祁)

无适无莫

密织气象站网 加强预报科研 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

密织气象观测站网,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实施人影作业支持生态修复,挖掘气候资源助力绿色发展,气象部门—— 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一鹏 叶奕宏 通讯员 王川 卓静 唐宇琨“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太白有鸟道,秦塞绝人烟。”古人的诗词,勾勒了巍峨而厚重的秦岭——西起甘肃,穿越陕西,东至河南,以庞大的山体和高峻的山峰横亘我国腹地,分拨开南与北迥异的气候格局和人文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中国顶级生态空间、中华绿芯、世界物种基因库、重要水源涵养地,秦岭在增加碳汇、释放氧气、应对气候变化、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如何影响秦岭的保护与发展?气象科技能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哪些支撑?生息与共每年的四五月,是秦岭复苏的时候。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乘势北上,让群山葱茏,生机无限。然而,这股暖流能滋润秦岭南坡万物,到了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影响则直线下落。冬天,在关中地区寒风凛冽、冰天雪地之时,秦岭以南的汉中盆地依然是青山绿水、暖意融融。即便寒风吹到江南、两广,与汉中相邻的四川仍可享受“我国大陆唯一一个免受霜冻省份”的自然禀赋。“秦岭,天下之大阻。”它不仅阻断秦塞人烟,也让气流运行有了明显阻滞。南船北马、南稻北麦,皆因秦岭而来。在国家气候中心生态评估部,依托“近三十年中国气候图集编制和气候区划研究”项目,我们看到全新编制的秦岭地区气候区划图。最新数据显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尽管秦岭南北(特别是北部)地区的热量资源均出现了增加,但作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的角色依旧稳固。秦岭东西约1600公里,南北10公里至200公里,海拔多在1500米到2500米,其中陕西是秦岭的核心。“山系巨大,北坡陡而短、南坡缓而长,这是气流受阻的根本原因。”陕西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雷向杰介绍。水平和垂直方向显著的气候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秦岭成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充沛的水汽在这里上升凝结形成降雨,使得“八水绕长安,七水源于秦岭”。在良好生态环境下流出的“质优”淡水,在北麓流入渭河,在南麓流入汉江,两条河流分别作为最大支流汇入黄河和长江,成为重要的水源供给。秦岭补给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的75%左右,每年向北京、天津等地供水120亿至140亿立方米——不仅哺育了秦川百姓,更与全中国血脉相通。气候造就秦岭,秦岭也影响气候。秦岭可以增加碳汇、释放氧气、涵养水源、缓解周边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亚热带与温带气候稳定、应对气候变化、调节区域气候具有重要意义。治理强援新世纪以来,陕西加快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陕西省气象局根据政府与行业需求,研发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技术,持续服务30余年。2014年,陕西气象部门将卫星遥感图记录下的陕西近13年来生态环境变化,凝练成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报告,呈交给省委、省政府。“陕西省生态环境整体向良性发展,局部问题不容忽视。”这份科学客观的报告回应社会关切,为建设“美丽陕西”凝聚了广泛共识。在陕西省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东庄水库建设、大荔黄河沿岸河道侵蚀治理等方面,气象的遥感监测评估均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生态保护的深入,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从生态环境因子监测评价逐渐深入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生态环境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持续深入。“秦岭地处中纬度,在独特的山地地貌和北亚热带气候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主体段独特的生态系统——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分为多种森林植被带,形成南北坡不同的生态景观及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对气候系统响应程度不用,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显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象业务服务也在围绕这些展开。” 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钊说。与此同时,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与陕西气象部门形成合力,加强秦岭生态变化和改善程度监测评估。国家气象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生态质量指数等,监测评估秦岭植被生产能力、分析气象条件对植被生长影响。陕西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围绕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开展专题研究,内容涵盖秦岭植被固碳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和调节大气能力。“植被覆盖度、固碳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水源涵养量和水分利用率也呈增加趋势,植被生态质量和空气质量良好。”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生态恢复工程是秦岭向好转变的主要驱动力,有利的气候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监测和研究成果,将继续为秦岭态文明建设提供更科学的基础决策依据。守牢防线秦岭降水年内分布不均,洪涝和干旱较多。尤其6月到8月,暴雨洪涝及其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多发易发。山地预报受地形影响极大,精密的观测必不可少。2011年,中国气象局对秦岭大气科学试验基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开展秦岭剖面观测,基于基础观测资料和已有的气溶胶研究基础,进行秦岭地形云降水特点和降水形成机理等研究,揭示秦岭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气象局的统筹部署下,“一横三纵”的秦巴山脉断面观测网开始布设,至2019年共布设43个六要素自动气象站、1个微波辐射站、3个太阳辐射站、3个负氧离子站和3个臭氧观测站,最高布设在秦岭主峰太白峰顶,第一批建设的33个站的资料序列最长已积累7年。“借助中国气象局秦岭气溶胶和云微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观测系统,我们在气溶胶、云微物理、区域复杂地形下热动力学和云降水结构以及降水等要素随地形分布特征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结果应用于业务服务中,为气象预报预测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奎锋说。生态保护离不开水源。秦岭的水,一方面来自大气的直接降水,另一方面来自高山积雪。依托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陕西省气候中心就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山区积雪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专题研究。专家采用气象站地面积雪深度和高山积雪观测记录,结合近几十年卫星遥感解译积雪资料和高山无人气象站资料,研究秦岭积雪与区域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成果可为细化秦岭水源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气象部门还持续多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生态修复、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绿色发展随着秦岭生态逐渐向好,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各地政府的必答题。位于秦岭深处的商洛市,是全国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的城市。这一绿色招牌为商洛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去年全年消费扶贫超过400万元;在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商洛成功签约康养项目19个,引资40亿元。把秦岭的“好山好水好生态”展现给世界,大数据最有说服力。2019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与商洛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卫星遥感在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应用创新研究与服务。商洛被列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试点,在生态环境气象监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进行探索。商洛只是气象奋力书写秦岭生态大文章中的一个鲜活段落。气象部门持续发力:柞水等11个县依托秦岭气候资源,成功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助力太白入选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推动秦岭山区凤县大红袍花椒和眉县猕猴桃获得国家气候标志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在河南,南阳市气象局积极融入秦岭东脉伏牛山国家公园创建,挖掘气候旅游资源,“避暑养生地,南阳老界岭”和“风水线”“定风丹”等景致广为人知。共面挑战气候变化,是秦岭保护发展中必须直面的话题。2019年修订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气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机构依法做好水、大气、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要素和自然灾害的监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山区的衍生灾害,如地质灾害、汉江流域洪水都是灾害防御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已经建了很多观测站,但面向如此磅礴的山脉和复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风险预警观测密度和预报精度还需要持续提高。” 赵奎锋说,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今年将加强数值预报应用技术与精细网格气象预报技术研究,发展多源资料融合分析技术,改进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尽可能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的精度。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秦岭南北均出现升温作用,北麓更明显。从长序列卫星上获取的生态环境因子来看,高海拔区域对气候的变化更敏感,温度的增加改变了森林的物候,延长了生长季,同时导致涝灾减少、旱灾增加,干旱和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概率增加。“高山针叶林带是保持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关键,是秦岭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的核心地带。卫星监测发现,升温作用已引起高山草甸及针叶林典型树种如太白红杉、巴山冷杉向高海拔区蔓延,林线出现变化。这些事实表明,气候变化明显影响到秦岭森林生态系统,需要持续关注并加强研究。”王钊说。陕西省气象局已将气象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报预测技术、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减灾技术、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监测预测技术、人工影响天气和生态改善技术与装备研发等作为重点实验室核心技术研发方向,继续攻关秦岭生态气象保障前沿技术,共同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陈克垚 周爱春 宋文超 王珏对本文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