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此后,作为项撬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杠杆举措和一种探索旅游转型发展的崭新方式,研学旅行逐渐走入国内教育界及旅游界的研究视野并成为提振综合实践育人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研学旅行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的真正的研学旅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英国培阶段;第二阶段是旅行阶段;第三阶段即目前所处阶段,是研学旅行阶段,21世纪以来,研学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旅行社、培训机构与留学中介之间开始实现跨界融合。目的地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开发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中国研学旅行参与主体包括专业研学机构(目前这类企业主要通过新三板进行资本化)、旅行社(开辟专线或者独立运营团队的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相关营地基地机构、亲子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单位。根据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首个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主要参与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有7300多家。截止2020年8月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有177个。研学旅行相关政策落地催生市场份额增加,更多机构涌入研学服务市场,研学旅行服务、品牌的角逐更加激烈。旅行社、教育机构、咨询机构及一些非营利组织都争相挤占游学研学市场,目前市场玩家众多,良莠不齐,高度分散,竞争激烈。通过综合考虑研学旅行相关企业发展情况、营收规模、品牌影响力、融资和上市情况以及产品服务研发情况等指标,大致可将机构划分为四个梯队,其中世纪明德2019年以营业收入4.88亿元位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企业营业收入在千万级水平,包括中凯国际、乐旅股份和卓教国际。研学旅行产品价格分析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家长对于研学旅行产品的品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特别在一、二线城市的家长,更愿意为有品质保障的研学旅行产品付出相应的合理费用。对于中长途研学旅行产品费用,60%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3000-5000元,15%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5000-10000元。从市场平均水平来看,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单价在2100元上下,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500元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单价更高,均价达到1.2万元。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张根据2019年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费用接受情况、研学旅行市场各项目均价水平以及2019年研学旅行各类公开信息数据,包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情况、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机构接待人数情况等,测算出2019年研学旅行市场上,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占比70%左右;研学旅行零售端产品占比20%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占比10%左右,进而取这三类项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得到2019年研学旅行总体单价在3420元/次左右。最后根据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测算出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约为164亿元。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渗透率不到5%,可挖掘空间较大,未来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9年12月26日,韶山市人民政府与世纪明德“研学旅行营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当地隆重举行。仪式由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浪主持,韶山市委书记唐杰、湘潭市教育局局长陈利文、韶山市政协副主席庞石林、世纪明德集团执行总裁黎明、世纪明德湖南公司总经理陈敏、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董事长郭合平,世纪明德湘潭分公司经理江媚等见证签约仪式。世纪明德是清华校友企业,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证券代码:839264),此次为红色圣地——韶山打造研学旅行营地项目,为红色圣地的教育培养体系注入新的血液,既是世纪明德实力的展现,又是世纪明德“让每个学生都参加研学旅行”的愿景实践,还是世纪明德”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的核心价值体现。教育是民族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拥有屹立于世界之林力量的发端。此次,韶山市人民政府与世纪明德共同投资建设研学旅行营地,世纪明德将充分发挥研学行业龙头优势,整合韶山市丰富的研学资源,在研学营地建设、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导师培养、研学论坛举办等多个维度,和韶山市人民政府一起发力,共同致力于把韶山打造为中国青少年研学第一目的地。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世纪明德专注中小学生国内外研学旅行、夏冬令营,以及教师培训、教育论坛等业务。拥有包括国内营、国际营、亲子营、教师培训、教育论坛等在内的500余种社会实践及素质教育全产品体系。作为国内研学旅行龙头企业,世纪明德始终相信“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希望通过研学旅行将国内国际、全国各个城市与教育机构联动起来,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真正做到“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知识的积累可以让人有“日行八万”的感悟,而“日行八万”是知识感悟升华的前提。韶山市政府将与世纪明德携手,期望以研学旅行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行走中感知世界,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在实践中发现寻找真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走出课本、发现世界,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世纪明德与韶山市人民政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相信将开启韶山研学事业新的美好明天。
5月底,全国研学旅行教育融合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探索“文旅+教育”新范式。研学旅行是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通过集体旅行和集体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教育不仅能在教室中开展,也可以在旅行和营地中进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和体验,才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国内研学旅行现状“研学旅行目前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局面,大家都在跃跃欲试,这主要是由政策催生的诉求。”行动者董事长杨林对蓝鲸教育说到。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研学旅行主要针对体制内的学校,据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研学内容太广,可扩展性高;旅行资质和安全性;以及教学内容需要与景点资源相结合的现状,大部分学校在人力、资质、资源方面并没有相对应的承接能力,或者说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都无法覆盖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学校和校外机构需要达成合作,以此来更好地推进这一项目。这也符合《意见》中关于研学旅行组织形式的要求:学校可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但均需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在委托开展方面,学校需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并签订协议书,比如企业需要拥有课程研发能力和专业师资。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从事研学旅行服务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还有很多旅行社和教育机构都纷纷想增加此业务。据蓝鲸教育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主要有以下五家:世纪明德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学旅行及夏冬令营服务标准与安全体系,并在2017年12月联合政府主管单位、研学专家、研学旅行试点省份等共同成立了“研学教育共同体”,以期打造基于区域的立体研学教育实施平台。据世纪明德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实现5.19亿元,同比增长41.06%,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实现5962.99万元,同比增长48.79%。中凯国际成立于2010年,是以研学旅行和定制旅游为主的教育旅游品牌,主要为中小学校提供社会大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外包服务。通过多年积累,已与多所中小学和研学旅行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行动者是国内最早以体验式培训形式对诸多企业进行管理咨询的专业机构之一,打造了“行动体验”、“天道酬勤”、“老A真人CS”和“稳泰建导”四大品牌。研学旅行本身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可控性、连续性较差,要想形成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内研学旅行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仅有5%,但是在政策的倾斜下,市场前景一片看好。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专业研学导师成为了市场新宠,研学旅行与一般的游学等体验式教学不同,需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但是目前研学旅行方面的专业人才稀缺。“对于传统旅行社而言,现在的导师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找一些名师名家来做演讲,另一种是传统导游稍加培训就直接上岗,导游和导师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行动者董事长杨林对蓝鲸教育说到,“但是教育机构相对会好一些,他们会培训自己的研学导师。”国外研学情况相较于国内,国外的研学旅行要成熟的多。研学这件事,做的最早的是日本。日本也是国内研学旅行的主要参考对象,比如在修学方式,营期设置和时长方面都有学习。在日本“研学旅行”被称为“修学旅行”,1946年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是小初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多种多样,渗透率很高,高中达到98%,初中达到95%,小学生则几乎全部参加研学旅行。日本修学旅行以单独的学校、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年龄不同,在目的地和内容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国内的研学旅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也设有不同标准:小学阶段(四到六年级),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初一到初二),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高一到高二),以省情国情为主。日本修学旅行由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管理细则,公益组织负责监督管理,社会各界提供大力支持,发展至今修学旅行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在日本组织海外修学旅行的学校数量在不断增加,目的多是让孩子学习外语和培养国际化视野。目的地国家一般以北美、欧洲、东南亚、韩国等地为主。早在150年前,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展了营地教育和体验教育,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营地教育取得了显著发展。目前在英美从事研学旅行服务的机构很多,比如EA School Tours,专门从事计划和管理国际研学旅行项目,目的地有美国、日本、欧洲等;还有EcationalTours,成立于1974年,面向不同的客户群承接业务,比如学生团体、演员团体和定制服务等。研学旅行前景就像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一样,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使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尤其是研学旅行已经被列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课,其学校渗透率会迅速提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世纪明德创始人兼CEO王学辉表示,在文件下发、政策推动下,未来五年内行业会出现四、五倍左右的爆发峰值。如果未来研学旅行走向正轨,高校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和研究中心,从而大批量培养研学旅行方向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在其道路的选择上,可以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在开拓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自2013年以来,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发布日渐密集。多个政策出台提供了行业发展利好,而行业也正迎接不断扩充的市场。机构预测,到2019年至2020年,国内参与综合实践、亲子游等中小学生活动市场每年将高达3亿人次。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痛点也较为明显,行业标准、课程设计、安全问题等诸多行业痛点和难题已日渐凸显,如何解决将成为研学旅行行业能否成就千亿市场的关键所在。政策利好从教育研究先行展开,到旅游市场最先导入,再到市场倒逼政策供给,这是国内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的发展轨迹。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民休闲纲要(2013-2020年)》要求逐步推行研学旅行,之后进入政策发布较密集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委印发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达11个。其中,2016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国家层面政策在推进,不少省市也有跟进。近期,广东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并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为保障政策落地实施,《意见》还提出建立研学旅行统筹协调、经费筹措、安全出行和科学评价机制。包括由省教育厅牵头,发改、公安、财政、住建、交通、文化、食品药品监管、旅游、保监和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以及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等。对广东发布的上述政策, 东方阳光教育连锁机构CEO付德全认为,这一政策对整个广东地区的研学旅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让当地研学旅行企业有了工作方向、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引。除了广东,江苏省早前也有所动作。江苏省此前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九类专项旅游产品,其中研学旅游被列为重要品类之一,并规划在全省范围内新辟十条以上“研学旅游专线”,推出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普教育、历史文化等主题研学旅行基地。不过,在付德全看来,目前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依然还严重不足,比如企业的准入门槛、从教人员的资质审核以及学生的优惠政策等。他建议,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学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资金方面比如地方财政允许给予一定支持、在校学生经费中划拨一部分专款专用;另对于市场环境政府能否给予鼓励,比如在主流媒体给予相关报道等。千亿市场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17年曾联合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提出未来3年至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成为旅游业市场新蓝海。付德全认为,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要达到比较困难,因为研学旅行企业本身不是单纯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带有半公益性,所以想创造千亿产值难度极大,“但也不排除抱团取暖,拥抱资本,那就需要行业内部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精诚合作。”他同时认为研学旅行的体量正在慢慢增大,利好因素有很多,比如二孩政策的放开,人口红利是行业的基础;80、90家长对研学旅行的全新认识和支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植以及资本的涌入等。执惠探索文旅大消费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国内参与综合实践、亲子游、国内研学、学生赛事、出国游学的中小学生规模将分别达到18436万人、8134万人、5697万人、459万人、367万人,每年高达3亿人次的中小学生活动市场潜力巨大。据测算,2019到2022年中国3岁至16岁的儿童、青少年将超过2.3亿人口,2022年达到峰值,为2.34亿,庞大的用户群体支撑着我国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另一个市场利好因素是与营地教育的互促发展。付德全认为,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大多为2B行为,由政府主导,学校主办,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企业承办;而营地教育大多是2C的模式,利用节假日与寒暑假组织,两者将来会有很大的融合,营地教育为研学旅行提供了落脚点与相关课程,营地教育是研学旅行中的一个部分,研学旅行为营地教育提供了出行的理由。以江苏常熟市为例,其是国内研学旅行发展较为突出地区。常熟市旅游局局长唐晓表示,为进一步发展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常熟正积极与国内研学旅行、营地教育机构对接,希望借助市场化手段开发优质的研学系列课程体系,通过联合景区点、旅行社、院校、文博场馆等,优化整合文旅资源,合力完善研学游线上平台,让精品课程上线,让常熟研学游不仅辐射本市17万中小学生,还能吸引周边城市的学生参与,丰富“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全域旅游形象。行业痛点待解整体来看,国内研学旅行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行业标准、课程设计和安全问题等方面的行业痛点已日渐显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安全难以保障是业内常提及的问题。付德全透露,现在存在从业门槛低的现象,如在工商局注册经营范围内有策划组织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企业在深圳一般都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活动,不过政府部门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深圳市有部分区开始由教育主管部门对从事本区研学旅行活动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在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王振民看来,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困境是课程设计,课程要素的缺失,浅表层的体验,难以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学与营地教育作为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意义。他说,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都是教育部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当中的一种形式,而优质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研学以及营地教育的核心,没有优质课程就很难和现在的教育进行对接,而目前的研学课程还是一种碎片化和松散型的状态。付德全也表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存在主题内容单一现象,有部分后加入企业才刚刚起步,以经营赚钱为目的实难达到教育效果。他建议,一是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多做课程指引,二是相关企业能在课程设计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多做积累,让学生的研学主题和教育意义更加广泛,三是专家学者能多做指导。他表示,安全方面是本行业的最大痛点,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敢开展活动的“心病”,希望在保障安全方面相关部门能将安全工作进行分类,分为责任事故和意外事故,要规范活动操作流程,杜绝责任事故发生,减少或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已有地方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近期武汉在国内首发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系列标准,包括《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研学基地评定与服务规范》和《研学导师评定与服务规范》3个考评标准,对研学旅行做了详细规定。武汉希望通过这些标准来规范武汉全市中小学的研学旅行市场,指导研学旅行服务机构和基地加强课程建设,使中小学生能安全、系统、科学、趣味地进行研学旅行实践。王振民认为,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还刚刚起步,是一个新课题,大家有很多认识,但推进起来有很多困难,特别是和教育对接不上,或者对接有困难,一个原因是缺少平台搭建。现在特别需要加强行业指导,包括政策研读、提升认识和转变观念,“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教育理念,包括对教育,对研学旅行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思维的基础上,与现代教育没法对接上。”(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华声在线12月11日讯(记者 邓拓平 刘玉锋)今日,记者从湖南锦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国旅”)获悉,该公司今年年接待学生人数超20 万人次,收入高达1.3 亿元。于2006年成立的锦华国旅,多年来一直在青少年研学旅行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公司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分享了锦华国旅的成功秘诀。创新一:“研学+媒体” 打通融合发展之路如今,“大教育”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研学行业需要一个契机向公众展示价值,寻求更科学、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面对挑战,锦华国旅主动探索“研学+媒体”新业态,推出研学纪实节目《我是研学生》,走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今年,《我是研学生》第一季于国庆档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芒果TV、优酷、爱奇艺、咪咕视频等平台播放,引发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我是研学生》第一季点击量超8000 万次。“通过《我是研学生》节目,我们将和所有人探讨研学对青少年成长的引导作用,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建立研学生态共享平台,进一步推动研学行业的融合、创新及赋能。”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创新二:重视课程研发 科普知识不失乐趣研学课程是研学旅行产品的内核,据悉,锦华国旅建立了系统的研发流程,以培养“初始有力度、眼光有深度、做人有温度”的新一代青少年为目标。近年来,锦华国旅以创新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主导,以学科知识课程和课本链接为关注点,不断拓展教育的边界,引领学生走出学校教室,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合作、探究,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2017 年至2019 年,锦华国旅先后推出两版《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课程案例》,并将数百个研学实践活动汇编成《研学旅行案例手册》,与研学同行及广大学校、家庭分享。围绕湖湘研学文化资源的开发,锦华国旅打造了“大自然的启示”“红色信仰之歌”“科技智造未来”“锦绣人文画卷”“触摸时代潮汐”等五大类型的研学篇章。“未来,锦华国旅将不断鼓励企业深挖有文化有深度的课程,打造专业化的研学旅行企业和服务团队,建立健全活动服务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品牌及平台推广系统,规范研学市场,引导行业向健康、规范化方向发展。”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创新三:完善行业标准,应对未来新挑战作为“大教育+泛旅游”概念中的细分领域,研学旅行行业目前已进入激烈竞争期。锦华国旅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研学消费将更加多元化,研学产品也会更丰富、标准、立体,锦华国旅致力于行业标准打造,从容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锦华国旅已起草制定了湖南省《研学旅行导游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动研学旅行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2020 年,我们将筹备申报《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安全规范》标准,持续完善研学旅行行业的标准。”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也表示,锦华国旅将从提升研学市场的规则意识、加强职能部门的前瞻性入手,提供更为严格的服务机构和服务基地准入门槛,引导学校加强对研学活动监督和管理,持续完善研学旅行行业的标准。
24日,2019年第五届CCEA中国营地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诸多专家学者就中国营地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本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以“Make a difference”为主题,行业专家、学者们从“想象,无限”、“深挖,无界”、“探索,无惧”三大方向着眼,用多场主题演讲和60场分论坛,对中国营地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10月24日,2019年第五届CCEA中国营地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介绍,作为国内颇具规模和权威的全国性营地行业交流大会,中国营地教育大会已成功举办了4届。从成立之初起,大会就旨在通过对优质教育探讨、分享展示国内外营地教育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与营地设计及运营管理理念,同时积极参与行业社交话题活动、营地教育展与体验式活动等方式促进营地行业交流,探讨营地教育如何更好地助力青少年个人成长与发展。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他们对高品质、素质化、自然化营地教育的需求明显上升。但另一方面,国内营地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配套产业链都需要发展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满足孩子的个性化成长需求?虽然中国营地教育行业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来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发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主任、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就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面向未来,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教育确实要超越学校、课堂和书本的局限,让实践成为更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实践中得到锻造和升华。她表示,通过实践性的教育,也确实要打破当前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各种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分离,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屏障,消除单纯的科学知识学习所造成的人与社会的分离,要建立起知识、文化与人格完善的桥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王晓燕表示,目前,中国的营地教育确实处于爆发式的增长和建设之中,各种营地组织、营地教育的联盟纷纷行动。营地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际发展,以及实施方式也在不断地推进和深化,面对如此生机勃勃、火热而又复杂混乱的形式,应该思考中国的营地教育究竟该如何发展。对于营地教育如何发展,会上,行业内的诸多专家表示营地教育要更多的摆脱公众对于其“观光旅行”的偏见,让营地教育更多的回归教育本身。这不仅需要公众意识的改变,更多的还需要营地教育从业者们以孩子为中心,在营地开发和课程内容上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体验、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让孩子们在营地教育中玩的开心,更能学的更多。高速发展中的市场急需行业标准和共识,如何更好地推动行业安全、有序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会上,从业者们探讨了营地教育的多元化连接:模块化深挖学习、同行密集沟通的教学相长等行业前沿议题。交流分享营会的标准化运营、大型研学旅行的安全管理、营地机构与教育系统资源对接等时下行业热点问题。据介绍,此次营地大会还设置了营地教育行业展览,通过近距离内容和产品展示,触达产业链上下游,为行业高效寻找合作伙伴、课程内容、硬件等中间服务供应商,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寒假的临近,不少旅行社、游学机构又把目光投向了研学旅行市场。近日,根据中国社科院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旅游延伸性消费严重不足,研学旅行、特色小镇等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近两年在旅游市场大热的研学旅行,报告指出,这部分主要潜在消费者超过2亿人,潜在整体市场规模超千亿元。然而,中国社科院还同时指出,目前我国研学旅行界定模糊、行业标准不健全,从而导致行业存在准入门槛低、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旅企暗战研学市场“研学旅行是指学生集体参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原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早先曾如此定义研学旅行这一新的旅游产业类别。而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又进一步提出: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在校小学生10093.7万人,小学专任教师594.49万人;在校初中生4442.06万人,专任教师354.8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970.99万人。“研学旅行的主要潜在消费群体覆盖了K12教育市场。”报告指出。按照目前国内旅游企业提供的研学旅行类产品,报告认为,目前国内的研学旅行主要可以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和文化康乐型五大类。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现阶段有不少旅游企业已经发布了研学旅行重点线路。举例来说,去年11月正式实施《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的广东省,就已有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等企业率先开发了相关产品抢占市场,前者已开发了涵盖知识科普、自然探索、体验考察、励志扩展和文化康乐五个方面的研学产品体系,之后还将陆续推出南粤古驿道研学、广东本土非遗文化传承研学、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研学、粤港澳大湾区交流研学等线路;而后者已研发出60条研学旅行产品,涵盖历史遗迹、传统技艺、名校巡礼、自然探索、科技创新等主题。 准入门槛低研学旅行概念大热,但任何一个新业态在发展初期难免要经历一段摸索经验甚至野蛮生长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研学旅游成为行业发力热点,但由于整个业态仍在发展初期,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品并不在少数。”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丽云指出。报告也指出,研学旅行市场缺乏规范。目前市场上多数机构提供的研学旅行产品只能纳入“旅游+教育”这一种旅游新产品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研学旅行产品。这一类产品以名校参观、历史遗产游览以及夏(冬)令营为主,产品中的目的地选择、游线设计、内容编排等与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报告还直言,到目前为止,研学旅行行业内部还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行业标准。加之界定模糊,导致研学旅行的进入门槛低,准入门槛、退出机制以及评价准则亟待完善,“研学旅行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协同的项目,涉及教育、公安、交通运输、财政、旅游等多个部门,需要一套完善的部门联动准则来协调各单位分工”。与此同时,还有专家提出,研学旅行本身是基于“旅游+教育”的新型教育产品,脱离了传统旅游产品的范畴也超出了一般的教育服务体系,因此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教育机构都难以独立承担研学旅行产品的定制和运营工作,而在此之前,两者鲜有合作,跨界融合机制尚未健全。目前,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研学旅行产品还未出现。 专业度亟待提升“今后,企业在研发研学旅行产品时,应该组建由更多领域专业人士参与的研发团队,提高产品研发专业性。”吴丽云表示。而报告进一步提出,为满足研学旅行对专业性的要求,首先要形成跨界融合机制,促进旅游产业和教育产业融合发展;其次要加强人员培训,研学导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也要经过背景审查和专业知识考核才能上岗;最后要利用工程化手段不断完善研学旅行产品,在实际运营的反馈中不断提升产品专业性。有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发展研学旅行是旅游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作为中小学生的刚需,研学旅行庞大的市场势必吸引力大量资本以及传统旅游产业集团和教育产业集团的介入,“研学旅行本身要求旅游和教育高度融合并突出教育功能,两个产业在资本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有了融合发展的机会,这也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模板”。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提出,研学旅行中的课程也要与学校的专业课程区分。研学旅行的核心指向是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系统化的培养,而非碎片化的知识传递。根据研学旅行服务标准对教材与课程的规范,研学旅行需要向课程化发展。应该在课程化研学旅行的理念下,利用课程策略来管理旅行,将课程要素融入实践过程中,规范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做到整个活动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有目标的授课内容和实施方案,活动结束后有学习评价和课程反馈。这样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研学旅行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使得研学旅行产品框架整体上可重复使用。北京商报
来源:中新经纬文 | 常涛 实习生林琬斯以下为吴春彪自述(略有编辑):我是一名研学旅游行业的创业者。2016年,当时我还是一名大学生,看到了研学旅游在我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后,我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汕头大学校友一起创办了深圳圣平舟教育,聘请了兼职导师,在营地教育和研学教育开设了不同板块的学习内容。▲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虽然我国的泛游学与营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13年,国家连续推出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国内游学、国际游学产品及服务被纳入研学旅行范畴,并与营地教育共同形成泛游学和营地教育行业。研学旅游是一个体验式教育课程产品,我们与B端教育机构合作,也与C端客户合作推出主题课程。研学旅游并非刚需,整个行业也缺乏统一标准。另外,研学旅游行业季度性强,疫情结束时恰好赶上行业旺季。不过我们预计,疫情过后,父母可能会倾向首先给子女安排学科培训,其次才是素质教育,这给研学旅游行业的复苏带来一定压力。1月20日前后,有关肺炎疫情的消息陆续传出,当时我们全年的活动已经结束,我留在公司整理财务。寒假是一年中研学旅游旺季,每天都会出团。之前,我们和一些教育机构合作,推出了福建漳州茶园亲子营与揭阳自然亲子营。1月24日,我们接到了暂停经营团队旅游的通知,便立即决定取消上述两个亲子营。按照以往一场活动的参加人数与费用,我们预计经济损失在10万元左右。事实上,10万元只是眼前看得见的损失,后续可能会造成最大的损失,预计在60万元左右。我们预计,可能6月之前都没有营收。肺炎疫情这段时间,我们还需要付工资、房租、运营费用,算起来这些至少是公司一年利润的三分之一,这让我压力非常大。公司创立以来发展可以说是很顺利。上个季度属于学期中的旺季,我们顺利举办了秋日研学、特种兵营、竹林探险营、欧美营、田野撒欢自然营等活动,春节前营业收入达到了30万。不过,这段时间我们只能用公司的发展资金和项目参赛奖金维持日常基本运营,但这些钱最多也只能撑到今年的六月份。此外,我们还暂停了花费较大的项目,如广告宣传,也削减了合伙人级别的工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公司2020年的计划都被打乱了。长期的负盈利经营,对年轻的创业公司来说是一场很大的考验,对公司管理层应变能力以及承压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今年最大的目标,是让研学走进学校,客户人数增额翻2至3倍。疫情之下,我们不会做很大调整,但要做好内部战略发展和融资准备。▲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研学旅游不属于文化课类的教育,做不到将课程直播给学生家长,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进一步学习,这次疫情给我们提供一个产业危机处理案例,但我们更希望寒冬不再来临。中国的学生与家长才将目光投向研学游学,是近十几年的事,而研学旅游在我国迎来快速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我国有研学旅行机构超过9000家,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66%的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企业分布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最多,占比达35.11%。汕头对营地教育的普及没有达到一线城市的认知水平,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去推动。今年1月,我考取了研学旅行导师资格证书,成为初级研学旅行导师,我希望能继续在这个行业深耕。在疫情期间,为了维持客户黏度,我们在研究如何做线上课程,互动直播。这个时候也不能放松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我们设计话题、展开话题、再引出下一个话题,为行业复苏打好基础。以前的游学旅行只属于校外课余活动,如今,研学旅行则被正式纳入了必修课程。我觉得,研学旅游未来的方向是“常规化”,产品价格也会逐渐下降,会有更多的家庭参与进来,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总而言之,研学和营地教育我们非常看好的一个行业,暂时的困难不会击退我们。一句话,杀不死我们的会让我们更加强大。封面、导语图为资料图,受访者供图标题责编:常涛 孙庆阳 董文博
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单位日前联合发布了《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同时,报告系统梳理并介绍了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需求状况、市场前景判断以及发展导向。现归纳为以下四大核心观点:1、研学旅行的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在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与休闲消费的兴起的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与人口政策的放开,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以及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的浪潮下,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在市场迅猛增长的需求驱动下,研学旅行行业内部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市场主体,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2、研学旅行消费需求后劲可期据调查,约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研学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在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受访者中,70%左右的通过学校和教育机构参与研学旅行,90%左右对研学旅行表示基本达到8分满意水平。从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调查来看,70%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10天,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占比例达88%,64%的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能满足需求。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3、研学旅行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研学旅行成为在校学生的刚需,未来3~5年内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据不完全估算,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研学旅行需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学校、留学中介和培训机构、旅行社等相关企业跨界融合将成为研学旅行发展的主打方向,研学市场的集中度有望提升。与此同时,研学旅行通过融入教育元素,创造更多价值并与普通旅游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加上消费者对研学旅行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研学旅行行业利润率有较好的保障。4、合理引导研学旅行发展并予以政策保障建议充分考虑研学旅行行业消费者的核心诉求,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核心产品体系、优化目的地和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研学旅行运营质量,在规划布局和标准化建设、资金支持和投资优惠、市场培育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跨部门的政策保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原执行主编、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贺斌教授从2016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发,为大家分析了研学旅行与农旅教育的大市场,休闲农园如何与研学旅行对接?就像贺斌教授说的“未来研学旅行的市场是基地和营地的天下”,1.78亿的中小学生的研学市场解决周一到周五的农庄空窗期,将有极大的市场驱动!这个部分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关注,现场反应热烈。有关专家预测到2022年中国城市富裕人口和城市上层中产人口将约达6亿,这6亿人追求优质多样的教育,希望未来孩子有短期出国留学的机会,因此,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将是其看好的教育品类。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营地教育竞争的是学员的时间。随着消费升级,小长假全家旅行比较流行,且家长有跟孩子进行深度交流互动的需求,现在很多营地结合地产项目,到山清水秀的地儿开展营地教育,这对家长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型产品。国家每年对教育的投入资金已经连续五年超过其GDP的4%,2017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80万亿,即2017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超过了3.2万亿。另外,我国家庭每年教育总支出约1万亿到1.5万亿。因此,中国教育市场超过了5万亿的市场。其中与研学和营地教育相关的包含:国家会拨款到各个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教育局有责任和有义务在每个学期里,给学生提供小学三天、初中五天、高中七天的出校、出市、出省的研学教育。保守估计,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市场规模未来可能会发展到2000亿左右。研学旅行对于基地建设的老板们来说解决的是周一到周五的市场,而营地教育解决的假日市场。不管你现在有没有条件来触及这一市场,风口已经到了,如何结合切分市场就是接下来的市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接待能力,安全保障,每一块都是考验。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中国渐成热潮。从教育角度看,中国人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而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这种说法过去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但现在确确实实变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为。从旅游的角度看,研学旅行作为一类新兴的旅游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据统计,青少年占全球游客总量的20%;仅就研学旅行市场本身而言,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人数超过两亿人,如果以6000万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人均消费1000元计算,就有600亿元的大市场。正因如此,《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特别提到研学旅行,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作出了“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工作部署。基于这一文件的要求,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正是在各方面的大力推进下,中国研学旅行迎来了春天。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研学旅行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不少,迫切需要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实现转型升级。要从“目光向外”转到“目光向内”无论是2014年国务院31号文件,还是2016年教育部的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所以说,研学旅行的主体应该是青少年的国内旅游,而不是出境旅游。但近年来,由于出境旅游收益高,使得经营者在发展研学旅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境外。从市场而言,参加境外游学是个体和经营者的双向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从国家层面而言,发展研学旅行的初心,是要让青少年更多了解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文化。正因如此,国务院文件强调的“鼓励对研学旅行实行价格优惠”,也指的是国内研学旅行。未来,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将更大精力放到培育国内旅行市场上。要从“粗放发展”转到“精耕细作”现在市场对研学旅行存在不少误解。比如,暑期非常火爆的组织中小学生旅行团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校园,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教育资源观光游,并不能算真正的研学旅行。研学旅行重要的关注点在于把研学和旅行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研学旅行面向的是特殊的市场,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研学旅行的载体是旅行,核心是研学,简而言之,就是青少年学生在异地进行的、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学习行为。因此,研学旅行精耕细作的重点要放到研学上,要针对青少年的需求,整合不同的资源,开发创设出不同类型的研学内容。比如,绍兴开发的“跟着课本游绍兴”,就通过真实再现鲁迅等作家在作品中描述的环境,而成为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与此同时,绍兴古城免票,更使得研学活动的社会效益放到最大。而像山东曲阜儒源集团将传统国学培训与曲阜三孔景点参观结合起来,河南少林寺将武术培训与弘扬少林文化结合起来,也都体现了研学旅行在市场上精耕细作的要求。除此之外,对于研学旅行,对旅行社的组织和导游讲解也有不同于传统旅游团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讲,导游在研学方面的专业水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学旅行的品质。尽管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个别像北京京华教育旅行社这样以研学旅行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旅行社,但是市场的细分还有待加强。未来应该是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也有助于从供给侧推动研学旅行的转型升级。要从“单打独斗”转到“携手并进”研学旅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快速发展。这其中特别需要企业、协会和政府三方的共同推动。对参与研学旅行的企业而言,重点是将品牌做好,服务做精,安全做细。要在保证青少年研学安全的前提下,针对研学旅行市场自身的特点,开发出有竞争力的研学旅行产品。目前研学旅行市场首位度还很低,小散弱差的企业非常多,同时随着研学旅行市场的快速成长,企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还很普遍。未来需要通过发挥知名研学旅行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推动研学旅行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中国研学旅行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低,尽管目前有的协会从教育口切入,有的协会从旅游口切入,但社会影响力还很弱。在日本这样比较成熟的研学旅行市场中,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协会在教育、旅游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桥梁沟通作用,推动研学旅行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在中国研学旅行发展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政府掌握政策资源。像把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等政策,无疑会对做大研学旅行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另一方面,研学旅行对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它不同于纯市场行为的旅游,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财税等政策支持,来体现研学旅行的一部分事业属性。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学旅行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契机。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牢牢把握研学旅行发展的自身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就一定能够实现研学旅行的转型升级。(曾博伟系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