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此后,作为项撬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杠杆举措和一种探索旅游转型发展的崭新方式,研学旅行逐渐走入国内教育界及旅游界的研究视野并成为提振综合实践育人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研学旅行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的真正的研学旅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英国培阶段;第二阶段是旅行阶段;第三阶段即目前所处阶段,是研学旅行阶段,21世纪以来,研学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旅行社、培训机构与留学中介之间开始实现跨界融合。目的地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开发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中国研学旅行参与主体包括专业研学机构(目前这类企业主要通过新三板进行资本化)、旅行社(开辟专线或者独立运营团队的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相关营地基地机构、亲子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单位。根据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首个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主要参与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有7300多家。截止2020年8月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有177个。研学旅行相关政策落地催生市场份额增加,更多机构涌入研学服务市场,研学旅行服务、品牌的角逐更加激烈。旅行社、教育机构、咨询机构及一些非营利组织都争相挤占游学研学市场,目前市场玩家众多,良莠不齐,高度分散,竞争激烈。通过综合考虑研学旅行相关企业发展情况、营收规模、品牌影响力、融资和上市情况以及产品服务研发情况等指标,大致可将机构划分为四个梯队,其中世纪明德2019年以营业收入4.88亿元位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企业营业收入在千万级水平,包括中凯国际、乐旅股份和卓教国际。研学旅行产品价格分析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家长对于研学旅行产品的品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特别在一、二线城市的家长,更愿意为有品质保障的研学旅行产品付出相应的合理费用。对于中长途研学旅行产品费用,60%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3000-5000元,15%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5000-10000元。从市场平均水平来看,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单价在2100元上下,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500元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单价更高,均价达到1.2万元。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张根据2019年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费用接受情况、研学旅行市场各项目均价水平以及2019年研学旅行各类公开信息数据,包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情况、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机构接待人数情况等,测算出2019年研学旅行市场上,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占比70%左右;研学旅行零售端产品占比20%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占比10%左右,进而取这三类项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得到2019年研学旅行总体单价在3420元/次左右。最后根据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测算出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约为164亿元。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渗透率不到5%,可挖掘空间较大,未来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行业市场格局进行了剖析。一、各省市纷纷出台研学旅行政策建议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2013年2月,教育部首次提出“研学旅行”,经过5年的发展,研学旅行从小范围的试点到今天的各省市积极开展,并将研学旅行纳入到中小学课程体系。二、山东省研学旅行试点走在前列在众多学生群体中,来自山东的学生最可观。山东是全国各省市中对研学发展最为积极的省份,2017年7月24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两次。山东还积极响应政策推出过“行走齐鲁”项目。教育部在2017年评选了14家综合实践营地,204家研学示范基地。其中14家综合实践营地山东省就占了2家。像山东一样积极的省市还有广东陕西等地。三、少量企业实现盈利,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从研学旅行上市企业盈利状况来看,少量研学旅行企业已经实现盈利,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市场开拓前期,前期研发和市场投入増加,亏损较严重。四、行业集中度极低,格局分散中国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行业巨大的市场挖掘空间和资源整合度低的特点,决定了整个市场仍然远未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格局,或会在未来10年里长期处于市场参与主体共同摸索前行的一片蓝海中;这也导致整体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极低,格局分散,头部优势机构(仅针对泛游学与营地教育业务部分)的市场占有率水平仅约在1-2%左右。所有市场参与主体预计能达到几千家,但其中营收规模在千万级以下的中小型机构占了绝大多数。通过综合考虑发展进度、营收规模、品牌影响力、融资和上市情况以及产品服务研发情况等指标,大致可将机构划分为四重梯队。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作为泛游学概念中的细分领域,研学旅游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行业发展趋势:研学旅游在产品层面的丰富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研学旅游在产品层面的丰富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工业科技研学游、农业研学游、文化研学游、拓展研学游等。2017年,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一共推荐了204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14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主要涵盖的也是这几个类型的研学旅行目的地类型。行业市场前景一:研学旅行消费需求后劲可期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很旺盛,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约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研学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从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调查来看,70%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10天,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占比例达88%,64%的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能满足需求。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行业市场前景二:三年内在适龄人口渗透度有望达到10%以上随着研学旅行被纳入教学计划,研学旅行逐渐成为刚需,未来3-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会迅速提升,单以我国K12教育体系来看,目前我国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阶段人口未1.8亿,其中游学、夏令营比例在5%左右,近1000万人。游学业务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0%,三年内在适龄人口渗透度有望达到10%以上。行业市场前景三:国家教育投入增长有利研学旅行市场发展根据《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意见》提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交通部门、铁路部门、文化、旅游等部门通过执行儿童票价、减免门票等方式支持研学旅行开展。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其中政府方面主要是通过财政教育经费的形式进行补贴。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9.02%。教育经费总投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分配占比分别为7.65%、45.49%、15.60%、26.10%、5.17%。其中与研学和营地教育相关的包含:国家会拨款到各个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教育局有责任和有义务在每个学期里,给学生提供小学三天、初中五天、高中七天的出校、出市、出省的研学教育。保守估计,研学旅行和乐园教育市场规模未来可能会发展到2000亿左右。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10月17日,由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常熟市旅游局、常熟市教育局承办、执惠协办的《2018·研学旅行与文旅产业融合研讨会》在常熟举办。本届研讨会围绕“共享·共荣”的主题,汇集了200余位研学旅行及文旅业界精英,围绕研学实践教育发展现状、文旅融合背景下行业发展机遇、旅游目的地特色研学旅行项目打造、课程设计、人才培训、营地教育创新等方面,共同探讨“文旅+教育”资源共享共荣发展新模式。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未来3-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成为旅游业市场新蓝海。另外,根据执惠研究院预测,到2019—2020年国内参与综合实践、亲子游、国内研学、学生赛事、出国游学的中小学生规模将分别达到18436万人、8134万人、5697万人、459万人、367万人,每年高达3亿人次的中小学生活动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拓展千亿级研学旅行市场新蓝海。目前常熟研学游已形成江南国学、科普教育、江南耕读、江南手作、户外体验等五大主题,并推出虞山文化研学、名人名园研学等线路,还在全市范围梳理出100多个研学游参观考察点。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浩表示,常熟研学教育资源丰富,这里有传统文化,也有农耕手作特色传承,更有世界联合学院(UWC)等知名院校落座常熟,为常熟的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常熟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教育资源,以“旅游+”和“+旅游”的产业融合为抓手做好研学旅行的文章,研学旅行产品以及线路基本形成,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未来,常熟将联合更多机构向全国推广“常塾”研学游品牌,以旅游元素+课外私塾的概念主打研学游产品,打造一批影响全国的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王振民表示,研学旅行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研学旅行不是旅游,要有课程开发。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困境是课程设计。执惠创始人兼CEO刘照慧表示:“未来整个文旅的主流消费人群中,孩子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起点,带给他们什么样的体验和产品,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文化和教育,这个是具备全球视野又是植根全球文化的,同时又在全球沟通能力上不断的灌输和实践,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带动我们游学、研学真正的变革和创新。”此外,本次研讨会上,由执惠文旅大消费研究院撰写的《2018中国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整体分为四大部分,详细阐述了目前中国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市场发展情况,报告对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概念进行了概念性阐述,精准分析了目前行业与企业发展的现状,并对未来行业发展进行了预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Travel星辰大海,ID:travelzoo_0021】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一直以来我对创业、互联网、在线旅游、商业有着强烈的关注和兴趣,过去的10年如一日,脑海中、工作上、业余爱好、工作以外的闲暇时间都在这些上面。进入旅游业的这些年,非常幸运地赶上了在线旅游和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职业经历里包含了同某、某程和新公司的创业,这些让我获得了广阔的行业视野和商业训练,对我个人的成本帮助极大。所以当我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是有一些感同身受的,一个30人左右的旅行创业公司不大不小,面对行业的不确定和经营的挑战依然有着困扰前行的诸多痛点。人才、流量、产品设计、经营方法、法律财税、商业思维、信息化水平、行业视野等等都很薄弱,旅游行业对比互联网和电商零售,也是一个相对传统、落后互联网、过去靠经验和信息不对称、资源壁垒吃饭的行业,加上疫情的长期影响,都让思考甚至是共识指向一个方向:无论主动和被动,过去的一切都太需要改变了。下面是详细内容:1你所在的细分行业是:在参与的调研用户中,组团社最多达到82家,地接社有38家,其次是批发商,其他较为分散,其中也有既是组团又是地接两种角色的8家。2你目前的职业角色是:在参与调研的用户中,为旅行公司总经理创始人比例达到55.42%(此前的抽样调查,Travel星辰大海关注用户中CEO/创始人比例达67%,目前比例较为下降猜测是48小时统计时间较短,部分用户未有触达和参与,其次是2020年初疫情期间进入大量新关注用户)3你目前在旅游行业的从业年限是:这里的结果在我意料之外,没想到填写问卷的用户中10年以上的从业比例高达43.37%,其次是4-6年,这一点也侧面验证10年左右经历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拥有较多的痛点和苦恼,对旅游业有着热爱和积累,不好转行不能掉头但面对变化又有诸多跟不上。4你目前的年龄段是:大部分的年龄段在31-40岁,是旅游行业人才梯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目前的旅游行业,让你感到最困扰的问题是哪些:这里的内容最为丰富,有的参与用户填写了大段文字:经过词云分析,困扰最多的问题是产品,其次是当下疫情,还有关于流量、渠道以及获客,部分提到了职业发展、个人能力、人才相关问题。以下为部分反馈:(相同反馈只选取代表性1条)1.传统社产品杂乱无章,同质化严重,缺核心竞争力2. 我们是门店,现在最困扰的是跟团客人少,就算有跟团客人也是各种比较后选择线上多,有一些行业定制的客人,地接社给的资料又非常有限3.好体验的产品如何包装,从客户端考虑如何包装大家才会喜欢,输送到对标旅行服务机构,以达到共赢4.最困扰的问题是疫情过后旅游产品的打造,旅游产品的推广宣传,团队的建设,主要是怎么样才能在千百个线上同行中脱颖而出,获取更大的公域流量5.1.我们社是云南批发商,专做线下市场,后疫情时代旅游业何去何从?长线要不要改做市内研学线?2.2020年坚守旅游,两面都难,对于同行面临客源急剧减少,对于地接社给到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并不多,难难难 3.我是2013年大学毕业的,当时感觉某程平台真好,就业机会多,薪酬也不错,如今受疫情影响很多之前同事都下岗,居然间开始思考两种不同性质的旅行社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利弊,尤其是基于类似疫情公共事件基础上。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想给予选择旅游行业的学生的忠告。6.怎么样尽量服务更多的门店、供应商和地接社,让其能够愉快、高效的使用系统,做到自己的数字化分析7.产品混乱,价格混乱,从业人员素质低,旅游的可复制行太强8.找到志同道合的旅游合伙人或合作伙伴太难了9.许义您好!我是青海省康辉国旅的张**,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关注你的公众号,收获很多,内容输出很贴合实际情况,对现实问题有很多借鉴的意义,近年来,西部旅游开始升温,我们作为青海省目前最大的旅行社,一直坚持品质旅游,然而目前面对的难题还是很多,诸如1、零负团费的冲击;2、优质的目的地跟团游、主题游,2-6人小V团产品,线下渠道打不开,目前仅某程线上定制、自营经营的不错;3、西部地区美工设计很难招,我目前3位美工,图的设计质量和效率都很低,这是一个普遍现象;4、目前在职员工80+,在绩效考核和管理制度上急需一个成熟的参考方案;5、对未来业务走向的把握不太确定,目前以跟团游产品为主,是否需要向碎片化发展?很纠结,因为碎片化的产品,我们线下旅行社和成熟的OTA没有办法抗衡。10.将轻户外性质的徒步、露营、自驾游等这些传统认知非标准化的操作改良优化为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后与传统旅行社渠道的对接还存在较多门槛。11.走马观花,千篇一律,自由度不高,没有深度,没有文化12.不喜欢购物团,游客游后评价普遍不好,但是购物团赚钱,选择疫情期间开始卖酒店,但销量也不好13.1.产品是小而美还是大而众;2.线上线下比例如何权衡14.人才流失与系统化知识储备。受疫情影响,势必文旅行业将流失掉很大一批人才,而这些人才都是经历旅游最黄金的十年时间培育出来的,目前来看还感觉不到,但2-3年之后文旅行业恢复到80%左右,人才凋零的阵痛就会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文旅行业知识其实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库,从资源方(景管、酒管、餐饮等)到地接、批发、组团、OTA等,每个环节的知识点都过于繁杂,一个应届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要想学到皮毛知识,都需要好几年的观景,而从业者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既无前史也无前人15.我所在的地区是郑州,大社都是做网点,很少会去考虑网点如何招徕客户,产品相对外界无差异化。我的营销渠道越来越窄。2019年开始,大家又开始收会员,目前的会员都是那种送鸡蛋的会员,品质客户不好筛选,不想走这样的路,一直僵持着,2020基本没有动。16.资源有限,找不到合适的人合作,不容易找到一手资源,具有新思维的好导游不好找(很多都转行了)17.都说2020年旅游不好没客,但是周边度假酒店每到周末一房难求?旅行社这边却无人问津!2.本人喜欢户外,广东周边游散客几乎团团不成团,而户外领队随便发个帖一周就能收到四十几号人(AA制的)。困惑是,既然旅游市场蛋糕越来越大,作为擅长资源整合的旅行社该如何应对?18.竞争力下降,产品力不足,客人分流 产品过于同质化 没有深度核心产品力19.主要困扰有2处:1.游客出行,不在依赖于旅行社或定制公司,大多会选择网络上的单项预定。2.旅游法规中要求的采购资源要有正规运营资质,尤其是车辆,小团组倾向商务车,可12座以下车辆没有运营资质,如何平衡法规与客户需求,这点比较困扰我20.本科在读大四旅管专业,19年一线地接导游。困扰的问题是职业发展方向,疫情影响下暴露旅游行业的脆弱性、旅行社旺季淡季差异性、旅行社传统经营模式、个人行业内职业能力的单一性21.新的个性化的好的产品的研发对研发人员能力要求很高,对执行人员的要求也会很高,但是培养人才却却很难,时间也会很长22.如果疫情长期伴随,旅游行业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运行23.旅游行业、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在疫情不断蹂躏下,没有任何部门、组织关心、呼吁,各种税费依旧,营收下滑员工不能轻易解聘,工资不能随便降低,房东如狮子般催缴!24.流量渠道减少。公域流量增加越来越难,私域流量又不会获取25.内容团队的打造26.旅游从业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只会打价格战,不注重提高客户旅游体验6现阶段你最想提高的能力是什么:整体来看想提高的能力仍然是围绕产品、获客、团队人才和交易。以下为部分反馈:(相同反馈只选取代表性1条)1.对国内营销能力2.创造价值后如何更精准传递到需求客户3.某音/某书运营能力4.自己本人的创新能力,跟供应商沟通协作能力 跟年轻人沟通的能力5.产品包装能力,美工,文案策划,视频剪辑输出,理念输出6.提高线上获客水平,以及网络团队的建设提高7.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8.电商能力和市场营销9.建立“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情奇闲”之间的会员共享、积分通兑、消费互动的数据生态圈10.1.逻辑思维能力 2.表达能力 3.复盘能力4.对旅游行业纵深深入11.旅游行业新知识和新趋势的吸收和对客输出有价值旅游相关知识的能力,提高私域运营能力12.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能力,能启动增长、A/Btest、MVP,能优化LTV、CAC13.对产品的设计特别是深度体验以及活动的安排,产品包装宣传 以及 旅游IP打造的能力,其次是和客户沟通力以及旅游专业影响力14.是带队能力依旧是职业基础。脚踏实地我从事行业深耕的第一步。其次是详细了解疆内旅游资源的能力,以及收客,学习自媒体的运用15.个性化线路、产品的打造能力 产品开发能力16.我从事旅游将近10年,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大型组团社做文案,慢慢从文案到营销策划再到文旅策划的顶层设计,经历过组团、地接、批发、景区业务,做过专列、包船、包机。越来越感觉到,未来3-5年文旅行业将经历一场大洗牌和大风暴,而这场风暴的规模不亚于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浪潮,而这一场风暴之后将把国内旅游业从业务架构、人才输出方向、思维逻辑进行彻底的颠覆,会出现真正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巨头企业。7你期待在哪些问题上得到帮助:词云分析显示最需要帮助的是产品、资源、渠道、内容以及合作。以下为部分反馈:(相同反馈只选取代表性1条)1.做更好的有内容深度体验产品2.数字化营销3.旅游产品设计4.有创新 吸引力的 能安抚人心的旅游资源5.希望获得更多启发:1.与优秀的人多探讨;2.多一起行3.可以邀请不同的人多分享新模式、新思路6.了解更多的门店、供应商和地接社的需求点,抽象成产品,让其愉快、高效使用系统绩效考核和未来业务方向的判断7.公司股权架构,找到和我一样有情怀的旅游人8你看好旅游行业的长期发展吗?尽管反馈了现阶段的很多问题,也有疫情的负面影响,93%以上的参与用户,仍然看好旅游行业的长期发展。1.看好,首先我依旧热爱我所从事的职业。伴随疫情到来坏消息,国内旅游客源也会大量来到新疆是利好。另新疆旅游资源仍然有很大的潜力等待发掘为产品。第三,新疆的远距离虽然造成落后的经营模式是弊端,但也保护了本地旅游产业较为良好的环境。第四,作为本专业大学生深挖地方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优秀产品是具有专业知识优势的。2.看好,人一旦出去看过世界,就不甘心被关在一处。旅游需求是有的,游客的需求行业转型,疫情不过是个加速剂,大家都处在迷茫和摸索中,一旦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前景还是有戏的。3.目前刚刚从导游领队角色转化为公司。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的学习与摸索当中4.看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旅游不仅仅是看景点 更是感受文化 获得凝聚力的一种活动 通过旅行还能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找到自己。5.未来的时间里,好产品是标配,高品质服务是基础,品牌定位很重要。因为,旅游也是以后生活的必需品。6.保持谨慎乐观,由于我是做出境游的,一方面疫情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出境游不管从频率、价格上都弱于国内游,如果疫情影响了大家的收入,我想可能哪怕疫情好转,出境游依然不会那么快复苏吧。7.很看好!1、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们的旅游意识发生了非常大变化,旅游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西部旅游逐年在升温,鬼斧神工造就的绝美风景和民俗风情,让来过的朋友满意度很高,口碑不错;3、出境游持续不开放,中产阶级的出游相对比较理智,品质旅游市场不会萎缩。8.从事旅游行业十余年,感觉今后几年将是这个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期,行业从业人员不管是主动或被动都从思想上对于市场、客户、产品有了新的理解。9.看好。出境游虽然暂停了,但是不失一个好机会深度研究和设计省内/国内游的线路,让全国各地联动起来,百花齐放,特色鲜明,精彩纷呈。10.不是很看好现在的从事的景区。目前所在地是一个花海景区,同质化严重,景区也没有一个好的企划团队和景区发展团队。感觉未来没有一个优秀的景区规划。景区会更难有流量。9有什么想对Travel星辰大海说的1.希望能够进入星辰大海推荐合作商名录2.新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旅游3.疫情过后旅游业到底会向哪个方向发展4.多发掘触动灵魂的景点 成熟安全的路线 有欢乐的促进精神链接的游乐活动5.感兴趣ota从业者的发展之路6.用户运营,产品设计7.Kol带货营销成本对于做采购分销的代理商,要如何分担,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8.希望广大中小旅行社都能以产品研发创新和服务需求升级为中心9.对出境游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否看好?出境游将来会有哪些产品形态较为有潜力?10.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有想法的朋友,在行业发展,业务趋势,管理经验,产品策划,服务标准化,渠道拓展方面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1.不忘初心!12.旅行社的团队管理13.公众号的内容都很喜欢14.未来几年旅行方向在哪里15.旅游行业哪些垂直领域还有更多机会16.旅行社的行业本质到底是什么?17.渡尽劫波真情在,大好河山可同游!18.与Travel星辰大海认识第四年了,从第一篇文章第一次许义先生live我提问的大一学生到现在。从学生到职业身份的转变。向背后知识分享、工作人员感谢。伴随疫情,我更加热衷于历史、文学、哲学的学习。从事这份职业虽然颇有颠沛流离人生的预兆,但让我对生活有更美好的期待。从地方土地到人民精神,国外有优秀的旅游企业。砥砺自我伴随着文化强国的提出建设,感受到了国内风气的转变、人民素质的提高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转变。旅游一线地接导游更是文化精神的窗口。我将坚持努力!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未来希望能够听到更多、学习到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分享。也希望自己能借助平台找到一份好工作!阿幸祝好!10最后总结不知道你看完上面的反馈是什么感受。不到200位旅游人的真实反馈,100家左右旅行公司CEO痛点困扰,真实世界的经营单元,这些声音值得倾听,我们这个行业还有这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在制约发展和进步。但现在,到处都是随处可见的新闻、消息和唉声叹气。针对这些需求的有效供给还很少。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设计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也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2.1.2 是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片面倾向,表现在重视知识结果获得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偏重认知领域的认知性学习,以及受教材左右的机械的决定性教学等方面。这种在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当前,在中小学设计和实施研学旅行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乃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研学旅行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本项目的研学旅行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的途径。与以知识信息的接受为主的学习活动不同的是,研学旅行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本项目的研学旅行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主体和社会生活主体的必经途径。基础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发展价值。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研学旅行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研学旅行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2.1.3 是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的重要方式本项目的研学旅行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研学旅行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这无疑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当然,本光谷未来教育营地使用运营的价值还表现在,优化我市中小学课程结构,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与制度的创新。2.1.4 是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推动途径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对于现在的大中小学学生来说,要转变劳动观念的教育。要让青少年学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各种劳动场景、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成果等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潜移默化中形成大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才能端正劳动态度,亲身去体会、感悟、总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品质。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青少年要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幸福,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走向幸福的彼岸。劳动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地让青少年学生参加日常的生活各项劳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参加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经历劳动的过程,从劳动中获取劳动的价值所在。子项目生态田园经过认真规划、精耕细作,最终使一片荒滩野地蜕变成为一片生态美丽的诗意田园生活地和农耕文化留存地,园区的建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田园观光、研学教育、农事体验和生态科普为一体的田园生活体验地和研学科普基地。2.1.5 有利于促进武汉市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一家服务领先、规模一流、效益优良的综合性教育营地。随着公司规模化运营以及效益的不断增长,项目在GDP、税收、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也将不断加大,项目必将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同时,本项目可带动素质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其辐射效应、集群效应及规模效应,对地方经济整体的繁荣与增长都将起到广泛和深远的推动作用。3.1.3 研学旅行行业产业链中国研学旅行行业产业链包含三部分:产业链上游主体为研学旅行资源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研学旅行企业;产业链下游环节由学校和个人消费者组成。图标3-3 中国研学旅行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上游分析中国研学旅行行业上游主体为资源供应商,主要包括旅行资源供应商、 教育资源供应商、场地资源供应商。(1)旅行资源供应商:旅行资源供应商提供酒店住宿、机票、景点门票等旅游资源。由于研学旅行的开展时间多为寒假、暑假期间,即 7 月份、8 月份、2 月份,这 3 个月份通常为旅游旺季,景点门票、机票、酒店住宿价格明显高于旅游淡季,旅游资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高。此外,研学旅行目的地多为具备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热门城市,拥有旅游热门城市渠道资源的供应商在议价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2)教育资源供应商:研学旅行产品强调教育性,需要高学历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在旅行途中实时为学生讲解历史人文等知识,或在营地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和素质拓展。这类老师通常为知名学府在校大学生,拥有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且需经过系列考察后才可成为指导老师。(3)场地资源供应商:场地资源供应商提供各营地类研学旅行企业所需要的场地。由于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且城镇建设需政府审批,用地指标数量有限,场地资源有限。轻资产重运营的研学旅行企业直接从场地资源供应商中按次租赁场地,议价能力较低,而重资产轻运营的研学旅行企业直接购买土地建造营地,营地闲置时亦可出租给其他企业。当前,各地区的旅行资源、场地资源、教育资源均处于彼此割裂的状态,且这三类资源较为稀缺,导致研学旅行产品成本较高。目录 1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www.chinazjph.com第一章 总论 71.1 项目概况 71.1.1 项目名称 71.1.2 项目介绍 71.1.3 项目建设单位 71.1.4 项目建设性质 81.1.5 项目建设内容 81.1.6 建设工期 101.1.7 项目营业规模 111.1.8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13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41.5 结论 141.5.1 结论性评价 141.5.2 建议 1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6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2.1.1 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62.1.2 是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 162.1.3 是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的重要方式 172.1.4 是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推动途径 182.1.5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8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92.2.1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支撑项目可行 192.2.2 项目单位建设、运营实力强劲支持项目可行 222.2.3 经济效益显著支撑项目可行 24第三章 市场分析 263.1 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市场综述 263.1.1 行业定义 263.1.2 市场规模 273.1.3 研学旅行行业产业链 293.1.4 发展趋势 313.2 劳动教育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333.3 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343.3.1 教育事业 343.3.2 发展研学旅行的驱动因素 353.3.3 针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对策 353.3.4 项目发展战略规划 363.3.5 疫情对项目的影响 37第四章 项目运营模式 384.1 项目定位 384.1.1 发展研学旅行的积极意义 384.1.2 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 384.1.3 国家级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教育营地 404.2 项目运营模式 404.3 课程方案设计 414.3.1 课程方案设计的原则 414.3.2 项目课程方案例举 42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分析 495.1 项目选址方案 495.1.1 项目选址的原则 495.1.2 选址方案的确定 495.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495.2.1 地理环境 495.2.2 人口 515.2.3 经济 515.2.4 交通运输 52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546.1 设计依据和原则 546.1.1 编制依据 546.1.2 设计原则 546.2 项目建筑方案 556.2.1 建筑方案设计 556.2.2 建筑智能化 586.3 结构设计方案 586.3.1 设计依据 586.3.2 结构设计 586.4 抗震设计方案 596.4.1 建筑物的形状设计 596.4.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596.4.3 结构分析 606.4.4 非结构构件 606.4.5 结构材料与施工 606.5 公用及辅助工程 616.5.1 给排水工程 616.5.2 变配电工程 616.5.3 动力照明及防雷工程 626.5.4 消防工程 626.5.5 室外管网等配套工程 62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637.1 环境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 637.1.1 环境质量标准 637.1.2 污染物排放标准 637.2 污染控制目标 637.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47.3.1 施工期污染排放情况 647.3.2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 647.3.3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 657.3.4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 667.3.5 固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677.3.6 表土保护 687.4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687.4.1 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 687.4.2 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 697.4.3 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 697.4.4 绿化 697.5 环境保护的建议 707.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0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718.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718.1.1 施工作业 718.1.2 用电设备 718.1.3 电磁辐射 718.1.4 室内空气质量 728.2 安全措施方案 728.3 消防设施 738.3.1 消防用水 738.3.2 消防设备 738.3.3 消防用电 73第九章 循环经济与节能节水措施 749.1 编制依据 749.2 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749.2.1 绿色设计原则 749.2.2 资源最佳利用原则 749.2.3 能源消耗最小原则 759.2.4 零污染原则 759.2.5 技术先进原则 759.2.6 加强控制管理,节约能源 759.3 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759.3.1 规划 759.3.2 建筑 769.3.3 结构 779.3.4 给排水 779.3.5 电气 779.4 节能措施 789.4.1 采取新的节能技术和新工艺 789.4.2 公用工程节能措施 789.4.3 建筑节能措施 799.4.4 其他节能措施 799.5 节水方案 799.5.1 雨水利用方案 799.5.2 节水措施 809.6 节能效果分析 80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10.1 项目建设期管理 8110.2 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81第十一章 项目招标 8311.1 项目招标 8311.1.1 招标范围 8311.1.2 招标工作机构人员组成 8311.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4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512.1 投资估算范围依据 8512.1.1 投资估算范围 8512.1.2 投资估算主要依据 8512.2 项目投资估算 8612.2.1 工程费用 8612.2.2 工程建设其他费 89·12.2.3 预备费用 9212.2.4 建设期借款利息 9312.2.5 项目总投资估算 9312.3 资金使用和管理 9412.4 资金筹措 94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 9413.1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0613.2 编制依据 10613.3 收入测算 10613.3.1 预估说明 10613.3.2 项目营业规模估算 10613.4 销售税金及附加 10613.5 成本核算 10613.5.1 外购成本 10613.5.2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 10613.5.3 修理费 10613.5.4 折旧摊销 10613.5.5 人员工资福利 10613.5.6 其他费用 10611.5.5 总成本核算 10613.6 财务评价分析 10613.6.1 盈利能力分析 10613.6.2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0613.6.3 敏感性分析 10613.6.4 项目盈利能力 10613.7 偿债能力分析 10613.8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0613.9 评价结论 106第十四章 综合评价结论 10714.1 本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10714.2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10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游学之说古已有之;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游学其实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教育方式◆ 该行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和部门监管都处于空白状态,游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得不到根本保障,“性价比低”“游而不学”“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时受到诟病◆ 有隐患并不代表要因噎废食,只有推动游学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学生享受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一个专业的国际游学机构,应该具备四个关键“组件”,即全球教育资源体系、课程体系、导师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今年暑期,一条“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的新闻在众多八卦中杀出重围,登上了微博热搜榜,一时间引起社会对出国游学的广泛关注。出国游学能获得什么?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什么不同?国内的游学产品和服务怎么样?如何保障出国游学的质量?带着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游学的意义最近刚带队从埃及游学归国的张鹏是京城一所教育咨询机构负责人,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除了在众多博物馆里参观学习之外,我们还会在尼罗河的游轮上开设三到四次小课堂,结合看过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点,分主题给孩子们讲述古埃及文明的不同方面,同时还会带家长和孩子们到埃及人家里做客,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以往的活动里,还会走进学校和当地学生交流,组织各种动手参与的体验活动。我们希望让孩子在行走中开阔眼界,进而开阔心胸,获得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收获。”张鹏说。已经考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李兆晟,在分享何以敲开名校大门的经验时说:“我喜欢瞎溜达,我在大学申请文书里写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自己去世界各地游学、旅行的事情,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我的眼界和视野得到了拓展。”游学之说古已有之。《史记·春申列传》中的“游学博闻”,意为“游”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礼记》有云,“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亦表明游是学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游学其实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教育方式。”一家知名游学机构负责人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道。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美国家最先兴起了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比如美国的夏令营。其他国家和地区受其影响也逐渐发展起了本国的游学,比如日本的“修学旅行”,本质上都是游学。我们目前常讲的游学,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中被表述为“研学旅行”,出境游学被表述为“境外研学旅行”。在这份指南中,境外研学旅行是指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在学期中或者假期以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方式,组织中小学学生到境外学习语言和其他短期课程、开展文艺演出和交流比赛、访问友好学校、参加夏(冬)令营等开拓学生视野、有益学生成长的活动。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的实践活动证明,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增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识很有帮助。”新东方国际游学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用调研数据表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被国际游学参与者视为最主要最核心的收获,占比达56.6%。此外,还有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环境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提高。“眼界和心胸代表了看问题的角度、目标的高度、视野的广度与思想的深度,从根本上加快了学生成长的步伐。”张鹏说。亟须提升安全与质量近十余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家长出于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外语能力、锻炼独立自主能力、为留学移民做准备等考虑,选择为孩子报寒暑期的境外游学项目。相伴而来的,是出境游学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年10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的境外游学人数和收入均呈快速增长。其中境外游学人数从35万人次增长至85万人次,境外游学收入从120亿元增长至273亿元。《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预测,至2018年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或将达到105万人次,未来还会继续扩大。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创业型游学机构乃至个人团体纷纷涌入该领域“切分蛋糕”,但是由于该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和部门监管都处于空白状态,所以游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性价比低”“游而不学”“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时受到诟病。江西的何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去年她花了3万多元为孩子报了一家机构的美国游学项目,效果却不甚满意。“跟当初宣传的差距很大。正赶上美国学校的假期,培训机构租了一个中学的会议室,又请了几个当地的孩子陪读,感觉就像‘演员’演戏。最期待的哈佛、耶鲁大学之行,只是到学校参观了一圈。”这种情况在长期关注中美夏令营的王丹丹看来并不罕见,她在帮自家孩子寻找美国夏令营过程中,就意识到国内游学市场存在大量误导性宣传。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一些服务中国孩子的机构披着“游学”的外衣在行“招摇撞骗”之实,“挂羊头卖狗肉”是普遍现象。表现为机构营销时宣称能为中国孩子提供与外国孩子同吃住同学习的本土夏令营,实际上是把孩子们聚集在一个租来的中学或大学的教室或宿舍中,由一个外教来给孩子们上课,再用少数时间带孩子在一些学校走马观花地参观一番,或有一两天的学校插班生活。她还看到,一些机构利用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称,把一些科研中心、科技实验室等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资源,宣称为自己的独家资源,把在名校租场地找各种人搭建的“草台班子”,宣称为名校的本土夏令营,骗取国内家长高价购买。“像哈佛大学的夏校只有一个,有一定的选拔条件,但是租用哈佛大学教室或宿舍的夏令营有几十个,都是交钱就能去的。”王丹丹说。为此,她还特意开了公众号进行出国游学知识的普及和营地信息的打假宣传。这些情况在记者采访的其他业内人士那里也得到了确认。受访者指出,国际游学行业进入门槛极低,无论是机构还是团体甚至个人,无论是具备还是不具备开展游学业务的条件,只要有门路,都可以进来浑水摸鱼,对参与游学的家长和孩子而言,不仅仅是游学的质量问题,还有安全隐患。记者了解到,从事出国游学的机构多采取层层外包的形式运营,一般接受报名的机构只负责组织学生,把学生送到国外后,学生会被“转包”给当地的游学机构,其中不乏不具备资质的机构,他们往往以低价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也会采取各种方式压缩成本,为孩子的游学埋下了许多不可控的隐患。王丹丹在美国就看到一些华人旅行社请没有合法身份的“黑户”当司机,他们不会说英文,开车经验尚浅,经过简单培训拿到驾照就上岗开旅游大巴,而且由于线路安排非常紧密,司机常常疲劳驾驶。不正规旅行社提供的旅游大巴往往设备陈旧,车辆保养不到位,都存在大量隐患。近年来不时有消息曝出,有中国学生在国外游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有溺水、车祸死亡的,也有遭性侵的,维权都艰辛而渺茫。“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一旦出事就是扯不完的皮,甚至是难以承受的伤害。”这是受访者共同的感慨。建立行业规范是关键有隐患并不代表要因噎废食,每年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学生出境游学。《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保守估计,国际游学的潜在群体或在600万量级以上。从规避风险和隐患的角度,受访业内人士建议,媒体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游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工作,让家长和学生增进对出境游学风险的了解,提高辨识力和免疫力,避免上当受骗。从长远角度看,当务之急是建立游学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明确什么样的产品才是达标的国际游学产品,其中科学的课程设计、完善的流程安排、充分的安保措施、从业人员资质能力水平,都需要全方位考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个专业的国际游学机构,应该具备四个关键“组件”,即全球教育资源体系、课程体系、导师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全球性教育资源是国际游学服务的根基,课程体系是游学的灵魂,带队导师是连接游与学的关键人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底线和“生命线”。这样的机构,目前看来还屈指可数。某个或某几个组件缺失或薄弱是当下国内游学机构的常态。尤其是课程体系和带队导师极其匮乏。张鹏告诉记者,有没有强大的课程设计和专业的带队导师是游学区别于一般旅游的关键要素,很多游学项目被诟病为“游而不学”,大都因为缺乏这两项要素。而对开展游学业务的机构而言,如果不是致力于游学事业发展的机构,一般不会花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课程和培养导师,因为这两项要素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对人力资源要求高,且一旦被研发出来,可能很快被其他机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抄袭”。“我们每年都要处理好多起侵权投诉。”一知名游学机构负责人说,他们官网上的信息、图片经常会被其他游学机构原样抄袭,但最终的处理也不过是要求侵权机构撤下相关信息,侵权者得不到任何惩戒。所以,只有推动游学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学生享受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受访业内人士称,之前的文化部与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后,对境外游学的监管或将突破过去部门分割的藩篱,迎来新的可能。专家指出,世界上发展现代游学较早的国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比如美国的夏令营行业,有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质有相对严格的具体要求;英国的专业夏令营有科学的课程设计;加拿大的游学专业机构会将学校老师转化为游学导师,解决游学人才匮乏问题……这些经验,都值得我国结合自身国情加以借鉴。刊于《瞭望》2018年第35期(记者 刘苗苗)
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将破千亿元 业内专家齐聚长沙,共同探讨发掘其多重价值开发“套餐”,将研学旅行列入课程体系夏令营、实践考察、文化体验……近年,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研学旅行迎来“春天”。(资料图片)“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研学课程、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用双脚去丈量世界,用双眼感知世界,用心灵触摸世界。”……3月24日,2018中国教育明德论坛研学主题峰会暨第一届中国“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学习论坛”在长沙举行。研学旅行行业市场前景如何?研学旅行如何与校内课程结合?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分享关于研学行业的观点与预测。■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舒仪 实习生 张娜动态研学旅行受重视,产值将破千亿“研学旅行就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课程。通过研学,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如何做个好公民、增强社会意识与担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学旅行也是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感悟和切身体会”是研学旅行的真谛。“学生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是间接知识,而亲自感悟、亲自到场的社会实践是直接知识,这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此后,《教育部 2018 年工作要点》中也指出,要确定国家级的研学旅行基地、确定研学旅行的路线、制定研学旅行的制度性文件,从国家层面,再度肯定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世纪明德董事长兼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长王学辉介绍,当前K12(从幼儿园到12年级)课外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按照二八原则,素质教育市场大概接近2000亿元,而研学教育又占素质教育的20%。“依照中国研学营地教育行业每年30%-50%的增长速度来看,经过3-5年的发展,其整体市场规模将破千亿元。”王学辉说,研学行业的低频、相对高客单价、非标准、难测评、季节性强、种类繁多等因素会在一段时间内困扰行业的发展。探索激发学生兴趣,在参与中不断突破“其实,研学旅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是被动式学习,重学不重研;也很容易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校长谢宏斌介绍,该校在尝试过程中抓住了三个关键词:主体、主动和主导。“‘研’要有学生在旅行前的思考和研究,‘学’则是他们可以菜单式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模块,随后主动进行网络搜索,查阅相关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挖掘研学的要点,制定小攻略,带着问题去旅行;旅行后还要有回顾、思考和分享,思考和收获是研学课程的价值所在,是设计这个课程的终极目标。”谢宏斌表示,“学校层面,要主动架构研学课程”,研学旅行在选择地点、所采用的方式等方面应该根据学校的校情、学情以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精心设计与学校课程相对接的研学旅行的产品,就像平时教学中的二次备课,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老师应该成为研学旅行课程价值的主导,研学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边学边发现,边研边发展。此外,还需要教师深度关注研学旅行中的多重教育价值,“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理财、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微课程研究的能力;也需要老师全程关注研学课程的发展与生成,比如,行走前的周全设计,行走中的层层发现及引向深入,行走后的回顾反思再设计、再提升,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教师用心而为。”谢宏斌说。观点结合地域特色,开发课程套餐在长沙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校长高晓苏看来,研学旅行和校内课程需有机联动,“联”是要找到课程与研学之间的联系,“动”是相互依存和促进。学校课程和国家课标有规定,研学是一个无边界的、新生成的、更活泼的东西,首先要把二者区别开,然后把它们“黏”在一起,把学校的课程和灵动丰盈的课程结合起来。“其中有四个要素和三个结合:四个要素就是定位、定性、植入、生成,三个结合就是要把各班的课程与研学课程相结合,第二要把教师的学科教育教学与研学旅行图上的教学导师结合,第三个是把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学科知识,与在大自然和社会中所体验到的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校长马熙玲认为,研学旅行应该与学校办学思想结合,在办学思想引领下,追求相应育人目标,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盘活地域特色,整合资源,开发课程套餐,把研学旅行放在其中。”
作者:研学头条ID:headline_yanxue随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也越来越重视,研学旅行工作也在持续发展,各大研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许多传统旅行社也纷纷开启转型模式。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研学旅行涉及到教育教学、专业培训、户外体验、安全防范、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基地营地、第三方确认、保险行业等许多部门,影响范围不可小觑。研学头条作为研学旅行行业的新媒体,我们这次也有幸采访到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韩新。1您认为中国研学旅行事业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按阶段性划分,从2012年11月教育部第一次召开全国研学旅行会议至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期间是中国研学旅行的试点实验阶段;从2016年12月至2019年应该是中国研学旅行的宣传启动阶段;至于普及提高阶段目前还不好预判。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截止目前,全国的研学旅行至少还有五分之二的省级文件没有下发,估计全国有70%左右的中小学还没有参与过研学旅行,所以,我认为目前处在初级的启动阶段,至于什么时候能达到普及阶段或许是1年以后或许是3年以后。至于以后如何发展,假设普及阶段这步还没走完,那么是很难达到提高阶段的。市面上有个别从业者说他们自己的研学旅行已经做了10年、15年了,这些说法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的“研学旅行”这一名词的提出是在2012年11月教育部第一次召开全国研学旅行会议确定的。2您认为当前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学生参与的情况如何?研学旅行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一种联合行动,每个行业面对研学旅行的到来都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为中国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据教育部的统计2017年我国普通小学招生1766.6万人,在校生10093.7万人;初中招生1547.2万人,在校生4442.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00.1万人,在校生2374.5万人。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指定的年级是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的学生。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总在校人数约在1.7亿左右,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减去小学一到三年级、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得出来的数字才是理论上应该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人数,据不完全统计,国家规定的7个年级研学旅行人数约在1.3亿左右。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未来中小学生的人数会急剧上升。假设未来国家把初三、高三也纳入研学旅行的指定年级,人数或许可以再增大一些。但是网络上部分的研学旅行发展报告,在计算过程中夸大了其中的数字,提出未来3年至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这种判断也 有夸大的成分,亦不排除是一种商业炒作。每年全国中小学生数的统计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只能做一个粗略的估计和判断,在现如今普及阶段还没达到的情况下,就有人说中国未来研学旅行的市场份额将达到每年多少亿元人民币,这种说法显然夸大成分过多。我们当然希望2019年研学旅行能在全国普及,目前还有五分之二的省级文件没有下发,省级文件之下还有市级文件,市级文件之下还有区县级文件,一些区县级文件下发之后,当地中小学学校能不能马上走出来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3目前中国研学旅行是否存在忽热忽冷的现象?从2017年到2018年的研学旅行现状看,旅游部门相对热,教育部门相对冷。个别省市旅游部门的热是存在误导性的,误导的结果反正吓得一些教育部门不敢快速推进研学旅行,教育部门要全部行动起来需要文件的支撑、广泛的宣传、行政的推动、安全措施的保障、系统科学的管理、定期的评价等等,在这些准备条件都没有完善的前提下,过度炒作致使研学旅行的基本概念出现了混乱,甚至把不属于研学旅行的活动都冠之名为研学旅行。例如研学旅行冬夏令营、亲子游等等。这些活动跟研学旅行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冬夏令营是寒暑假的事情,研学旅行是上学期间的事情;亲子游是家长带孩子出去,研学旅行是整年整班出去。所以教育部一再说研学旅行是教育不是旅游,“研学旅游”一词从教育方面来看是不准确的。例如河南省旅游部门在去年就召开过河南省研学旅游大会,据知当地教育部门并没有参加。研学旅行是属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校外教育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它不应该是一个商品概念,更不宜进行商业炒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也不应该被称之为产品,研学旅行是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一项正常工作,是一项崭新的教育事业。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不能把孩子看成所谓的客户。在研学旅行工作中不宜过多使用客户、产品等提法。如果过分用商业化的概念讲研学旅行,教育部门肯定是非常担心的。把孩子当成盈利的手段,站在金钱的立场看研学旅行,这是对研学旅行这项公益事业的不尊重。正因为如此,目前一些教育部门对研学旅行反而变得更加小心和担心,这也是目前为什么有些地区的研学旅行活动迟迟不动的原因。包括现在一些高峰论坛,教育部门站在论坛上发言的人并不多,相反的是有很多非教育部门的人在发声。2019年我相信教育部门会对中国研学旅行如何正确的定位、正确的引导、正确的发展有所指导和要求,纠正目前研学旅行的乱象,进一步规范研学旅行的管理。孩子们走出去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而不是客户走到市场上。研学旅行让社会成为孩子的实践大课堂,而不是成为赚孩子钱的大市场。孩子们出去的各种活动课程方案理应不能称为产品设计。4您觉的2019年教育部门会怎么规范引导研学旅行健康发展?教育部门去年实际上已经做了全国性的研学旅行调研,据知调研的结果会在2019年适当的时候发布。我相信这个调研数据应该是客观公正的。 不同于一些非教育部门的调研数据。据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将在近期召开理论研讨会,他将代表主流的声音、官方的意志。5您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有什么看法?研学旅行是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是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的一项活动课程,这里要强调的是活动课程,而不是课程。现在有些个人或公司动不动就叫研学课程,也许这是无意的简称,但我们也注意到有些人并没有很好的使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这种完整的提法。我认为一定要强调 活动课程。教育部特别提及的综合实践都叫活动课程而不是叫综合实践课程,一个在学校里面上的课程都叫活动课程,一个在学校外面上的课程更应该称之为一个活动课程。目前有一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的过于繁琐复杂。设计活动课程时我们要注意的是:主题要突出,内容要丰富,体验要强化。繁琐复杂的活动课程在费用增加的同时安全隐患也在增大。这些对于第一次带孩子出去研学旅行的学校是比较担忧的。市面上大多数是3—4天、4—5天的活动课程,在初期这对很多学校来说他肯定是不会选用的,学校选择研学旅行出去的过程一定是由易到难,由天数少到天数多,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们在学校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课程“折磨”的筋疲力尽,双休日、寒暑假又被各种补习班的课程包围着,所以有专家说中国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少年,他们常常是最苦最累的人。中国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我们期盼着多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尤其是中学生。我们非常担心把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设计成统一的模板,统一的格式 、统一的演练,就像学校里统一的考试卷一样。用这个“考试卷”去套学校和学生,按着“考试卷”去做,这又是变相的应试教育思维。研学旅行既是集体行动又是孩子个性张扬的难得机会,研学旅行亦有学习研究的课题、任务单、小问号,也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尽情撒野、放松和快乐 、也算是一种高级的玩,在玩中学,在学中做。研学旅行是孩子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令人向往、非常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后,韩老师也强调研学旅行是一种教育、是一种事业、是一种奉献,如果过分的用商业化去衡量、商品化去判断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研学头条作为研学旅行专业的新媒体,我们通过对“研学人”系列的专门访谈,让不同的专家发表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把握中国研学旅行的正确方向,共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事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文章整理至公众号研学头条,研学头条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关注研学头条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天为你献上研学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业大事件。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郑剑瑾 鲁佳 视觉中国供图中国旅游研究院之前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未来3至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但目前研学旅行的一些产品“游”“学”分配比例不合理,过分偏重“游”,对“学”的内容仅停留在到此一游。打着“研学旅行”的幌子,依然是逛景点的观光游,甚至“游而不学”的现象也时有出现。研学游学市场火爆,坑也确实不少。作为家长,最怕研学产品只游不学、价格虚高,花了冤枉钱。专家指出,在课本中学习知识,在旅行中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研学旅行的意义所在。专业度高、学术浓的产品成暑期研学“风向标”某平台今年推出了一条15000元起的丝路研学产品,尽管价格同比贵了近3倍,但因为请到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来设计研学线路,行程中带队导师也是历史系博士,中国社科院专家当景点讲解员,走的不是网红景点而是正儿八经的考古挖掘现场,行前要看书学习,回来要答辩。首批名额一放出来,立刻被秒空。杭州市民蒋女士和先生是因为工作太忙碌,没有时间带孩子出门。“我和孩子的爸爸假期非常少,出国也需要一定的审批手续,所以希望可以有一个专业、孩子喜欢的机构能够安排暑期研学。我们的要求很简单,首先必须是孩子喜欢认可的老师带队;其次让孩子的视角更加开阔,研学中待人接物,遇事处理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来。不过这几年咨询下来,旅行社提供的产品比较同质化,学的成分也不是特别高,所以我们出门都会选择一些专业机构的定制化产品。”专业度高、学术氛围浓厚的研学产品已经成为暑期的“风向标”。千亿教育旅游市场旅行社尚未真正进入中国旅游研究院之前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未来3至5年,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统计显示,在研学人群选择的研学渠道中,通过学校游学的人群占比45%,游学机构约占27%,留学中介约占14%,而旅行社仅占10%。在国际游学中,自行组织的各大公立私立学校市场份额约占70%;教育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机构约占10%;旅行社约占9%;专业游学机构约占8%。看来,旅行社并没有进入真正的教育旅游市场。钱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常规的旅行社研学团,都是和学校一起组织,旅行社派领队,负责行程中的统筹工作;校方则派老师,参与行程中的“学习课程”的设计,并负责照顾孩子。如果不是与学校合作的研学团,对于研学课程设置、带队研学导师的安排等,旅行社就会显得捉襟见肘。“研学旅游属于教育旅游,这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且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很多旅行社开始信心满满扑进研学市场,但随后就发现研学和传统旅游的差异巨大,和学校合作,旅行社只能‘做嫁衣’,除了揽收客人、解决交通住宿等,无法掌握核心竞争力;而且利润薄,安全责任重大,不少旅行社因此都碰了壁。”业内人士表示。“教育旅游的核心是教育、是学习,旅行社没有真正进入这一领域。目前旅游行业,包括旅行社,仍然缺少文化修养、文化情怀。这些素质上不去,真正的教育旅游很难做起来。”旅行体验与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是研学设计的原则和趋势如今,研学市场边际宽泛,各个机构都在做研学。“对此首先要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每一个贡献出自己力量和资源的机构,都值得尊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黄宝辉说,而就家长如何选择来说,一定要选研学旅行活动组织经验丰富、服务品质有保障的机构,同时选择的研学目的地要有文化内涵和资源特色,最好能和孩子的兴趣特长、学情相结合,做个精细化挑选。黄宝辉副教授建议,首先要关注研学旅行项目的体验活动设计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不是让孩子们主动探究和学习很重要,包括研学的时间和机会、情境设计、导师阵容等,比如导师的资质、教学经验,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互动频率以及方式效果都是家长们需要考量的。”其次,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的研学旅行活动项目。“要非常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见,一起来选择适合自己、性价比高的研学体验活动,考虑孩子的独特性,避免盲目跟风。”家长们一般都希望能通过研学旅行活动,能够进一步发挥孩子的兴趣特长,并弥补孩子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短板,对家长来说是一件期待比较高的事情。如今的家长,特别是80后家长,在选择研学时越来越理性,对教育价值高的研学体验活动很乐意买单。研学旅行,其实是综合实践,最好是有学校和机构一起来开发,机构本身缺少研学体验活动设计的坚实基础。黄宝辉副教授在谈到研学体验活动的核心准则时说,专业旅行机构与教育机构深度合作的研学体验活动将是未来研学的发展趋势,“旅行的体验资源与研究性的学习资源深度融合,从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中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在体验和活动中,孩子的社交、协作技能都在不断提升,这些都是今后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而从目前的阶段来说,这个融合做得还不够。”此外,黄宝辉副教授还提到,研学机构最好能给孩子们安排一个学情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推荐适合的研学旅行活动,同时最好有体验课的机会,这样的服务更到位。研学旅行结束后,应该有一个评价表或反馈报告,让家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潜力,哪些地方还有待提高,这样的研学旅行才是最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