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融实践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于一身,将课堂搬到了校外,并凭借着团队合作学习的特性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通过对研学旅行课程的理念、课程设计的研究,以及对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在现在的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学生对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要求也逐渐变高。针对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方式呈现多样性,教育创新理念开始出现,一场全民教育改革正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其中,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成为教育新路的探索先驱。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提出“ 要逐渐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构想。2014 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鼓励学校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的生活能力素养、实践观念和动手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精神。2014 年8 月,“ 研学旅行”被国务院正式纳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可见“研学旅行”的概念正式被认可并鼓励。2016 年12 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 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发文鼓励研学旅行的广泛开展。另外,教育部也定点增加了许多研学旅行的试行地点。近几年,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数量日渐增多,参与此项目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其中吉林吉大附中仅2017年9月开学以来参与研学旅行项目的人数就超过了2000人,可见“研学旅行”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知晓度和参与度都显著提高。大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在15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比较正规化的研学旅行项目。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国外研学旅行项目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育配套模式。其中,在研学旅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明显成熟于国内,从政府和国家层面对研学旅行提供正规化解释,为此领域的市场监管、服务、保障等行动提供了法规依据,这也是我国急于完善此方面法律法规的原因之一。国外在此领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上,国外的学校会与市场深度接轨,在课程设计上与创新、科技、文化组织广泛合作,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上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元性的特点,这也是国内研学旅行课程发展可以借鉴的地方。二课程设计的实践研究(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为了弥补校内课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不足,研学课程的课程设计理应以实践锻炼为主。实践的核心素养是以团队合作为单位所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包含的创新、合作、组织、领导等能力,如何将这些抽象的能力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一一展现,如何将能力的锻炼和有趣的课程相结合,如何将思维品质训练的过程可视化的展现出来,都包含在整个研学旅行的过程之中。因此,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都应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实践素养来展开。就如课程大纲中所展现的那样,无论是在研学前的精心准备,严格选拔,配备好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行走队伍,设计好出行综合课程,还是在研学旅行中各项活动的开展,或是在研学后的成果展示,无不透露出从实践出发又回归于实践的课程设计理念。表1是具体的课程大纲安排。笔者以学校2016年夏季的“徽州(黄山)行,研学在徽州”为例从课程设计、问卷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等方面来分析此次研学旅行。(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的具体设计方面,在经过主题选定、路线规划、目标分析之后,“徽州(黄山)行,研学在徽州”研学课程的具体设置见表2。(三)问卷调查及课程反思在此次研学将近结束之时,为了调研研学旅行的成果和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学校以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为主体进行了一场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的调查方式,内容大体涵盖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他们对研学旅行的基本看法,他(她)们对研学旅行利弊的主要观点以及他们对如何优化研学旅行的建议。以下重点选取问卷中体现出来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1)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学生心中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与以往的认识不同,随着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安全问题在学生心中的重要程度也渐渐提高。数据显示,有253 个学生(一共300个样本)表示安全保障老师是研学团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的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此外,除学校配备的安全老师之外,学校还应该与校外的安保公司、当地的医院等安全保障机构进行深度的沟通和合作,必要的情况下要有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全程陪同,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再者,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刻不容缓,让学生知晓并熟悉基本的急救手段和危机处理方法也是降低风险的方法之一。研学过程中,安全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应对准备。(2)课程设计要求更高。历史、地理、科学、语文文学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类型。在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建议中,学生们普遍选择了上述选项。这与研学课程的特点密不可分,灵活多变的课程形式、以目的为导向的学习模式、以团队合作为形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们更加愿意去学习应试课堂中常常被忽略的地理、历史、科学等学科,这会极大补充学生的知识漏洞,拓宽眼界,提升综合素质,很好地契合了研学旅行的初衷。学校还应该与当地的特色教育科技企业和公司合作,拓展和补充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和科技文化的项目,与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开发出别具特色的研学旅行的课程,如此次课程中的宣纸制作和制作徽州园林就是极具特色的课程项目。此外还应该将这种合作模式化和常态化,在每一次的不同的行走课程中都融入这种标准化的合作模式,使得每次的旅行课程都有差异化,又有共同点。(3)研学旅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本次问卷调查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学校定位不清,研学当做旅游;人数过多,管理监督混乱;活动太多,有些浮于形式;重体能训练,轻心灵感悟;前期培训不足,技能很难消化,这四点是学生们认为现如今研学旅行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其中第四点尤为突出。这为活动的设计者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如“如何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才能在旅行中更有效的达到学习的目的”“如何精简活动项目,做到重质重量”等。针对以上的问题,学生也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方式,其中“做好规划”“安全制度”“做好培训”成为关键词,这也给设计者们提供了很多健全和完善研学旅行过程中的问题的思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总的来看,针对此次研学旅行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学校应在旅行前,做好全面详细的规划,规划的内容必须详细而得当,其中的安全保障和课程规划必须成为重中之重。此外,在与当地的组织机构和企业合作的同时,可建立研学旅游基地,实现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合作。在研学旅行基地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可以用优惠政策的扶持吸引学生研学,制定安全监管和医疗救援;企业可以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学校方面做好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将研学课程的效果发挥到最大。(4)研学旅行时间及路线选取建议。在“研学旅行的时间,你更希望放在”此项问题中,学生的意见集中在暑假,空余时间长可能是此项答案的背后逻辑,学生们更愿意花长时间在陌生的地方感受当地的自然人文特征而不是蜻蜓点水般的旅行。针对研学旅行时间应该控制在多久的问题,学生们的答案集中在“一个月左右”及“2—3周左右”,合并占比达八成左右。可见学生们舒适的出行时间约2—5周,这与青少年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面对陌生环境的处理能力相关,研学旅行的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宜过短。(5)实际研学课程能力培养方向。在对“研学旅行中想要提升的能力”一题的结果分析中发现,学生主体还是希望提高学习和合作能力,而关键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似乎并没有受到重视,这是在课程的设计和实际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采用更加有效的管理组织形式,锻炼学生们在平时课堂上锻炼不到的实际能力,如组织创新能力以及重要的领导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锻炼需要进一步研究。三结论和建议根据对于黄山行研学旅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学校研学旅行的设定策略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研学旅行课程最好是由学校或者由专业的、有资质的社会机构发起。②在人员安排方面,安全保障老师的角色必不可少,必要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模式必须建立。③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内容应该契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如研究发现的自然人文等,必要的公益活动也同样需要被考虑。④一场研学旅行课程的时间周期最好为2—5 周。⑤研学活动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随着中小学研学课程的逐渐兴起,学生对于这类课程的接受度和参与程度在逐渐提升,研学课程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各校在研学课程的路线、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在课程的配套工程上都在逐渐的细致化和完善化,形成了多元化、多样性、开放性、知行合一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丰富了现今的课堂教学。从长远看,研学旅行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必将在未来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经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如今的研学旅行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必要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尚未有统一标准,关于研学旅行的国家法律制度还需完善,新时代对于课程的内容和路线的安排与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研学旅行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文章来源:《教育参考》内容仅供学习研究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者按:当下,旅游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产品供给由稀缺转为过剩,资源为王让位于产品能力为王,游客需求从单一化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和细分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为了满足旅游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投入更多精力,对旅游产业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为此,新旅界推出《旅界专研》栏目,甄选专业智库、领军企业、行业大咖等机构或个人的研究成果,以期搭建行业智力交流的平台,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蓄力。本期报告来自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于岩平副教授与2016级本科生唐雨桐,目的是通过对疫情中受到影响的旅游者需求的翔实的调查,为目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未来发展建议。2020开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悄然蔓延。春节前夕,因病毒肆虐,国家启动了规模宏大的防治机制,武汉封城,各省发部了重大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这个春节,旅游业几乎颗粒无收。3月,中国的新冠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病毒却在国外开始扩散。此调查实行于4月3日至4月11日,当时全球的新冠病例已突破100万例,每天以疯狂的速度飞涨。因此,原本预计可以逐渐开始恢复的旅游业又一次收到了重创,并且造成了全球旅游业几近瘫痪的危机局面。疫情总会消散,人们的恐惧也会逐渐褪去,在驱散了病毒阴霾的笼罩,世界恢复光明之后,旅游业或许会呈现出新的格局。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年人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一股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需求把握着市场的命脉,且始终推动着整个旅游行业的革新。因此,这项调查报告旨在调查疫情对青年旅游者的需求的影响,探索旅游者的需求转型的倾向,尽笔者绵薄之力为疫后旅游复苏添块砖、加片瓦。研究团队设计出初始问卷,经过业内专家评估后多次修正,最终依据旅游学相关理论、结合疫情实际确定出了包含18个题项的问卷,其中包含人口统计信息、旅游者基本特征、疫情对旅游需求影响三个板块。问卷于4月3日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发布,4月11日回收,共收回208份答卷,剔除无效问卷2份,最终答卷共计206份。经spss 25.0软件检测,问卷结果的Cronbach α系数值为0.992,因此认为此问卷的设计较为合理。答卷群体年轻化、高学历、低收入问卷的答者中女性有151人,占73.3%,男性有55人,占26.7%,在年龄分布中,18岁以下人数占比0.97%,18-25岁人数占比73.3%,25-35岁人数占比21.84%,35-45岁人数占比3.88%。答卷特征跟发布渠道有很强的关联。笔者在校级同学群、兴趣社团群、旅游行业交流群、线上学习社群等十余个微信群发布了问卷,并结合笔者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年轻化社交人脉,问卷答者基本符合青年人的特质。且年轻人社交平台活跃度高、普遍更有耐心帮助完成答卷。学历方面,答卷人拥有本科学历者居多,占总人数的72.82%,硕士及以上次之,占12.14%;收入方面,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居多,占39.32%,1000-3000元次之,占24.76%,3000-5000元的占12.14%,5000元以上的占23.78%。因此,此问卷研究的对象特征可以大体概括为年轻的、学历较高的、低收入的群体,基本符合题设要求。年轻旅游者群体喜欢冒险、享受旅行的新鲜感笔者依据麦金托什的旅游需求理论并结合现代旅游实际来探讨旅游者出游的目的,对应的题项得出的结果是:以欣赏旖旎风光、感受奇特文化为主要目的在旅游者中最为显著,占总数得89.25%;其次是休闲放松、修养身心,占68.82%;再次是结交相知、增进友谊,占47.31%;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占比33.87%;基本符合求异、求新、逃避、学习的旅游需求特征。依据Plog的旅游动机理论,笔者设置题项将答者的特征作区分,得出多中心型旅游者占25.81%,近多种新型旅游者占40.32%,中间型旅游者占20.43%,这与年轻人群体敢于打破桎梏、向往新的旅兴游方式有关。此结果体现了年轻群体普遍喜欢探索、追求新鲜感和自由感,这类群体喜欢自由行,被刺激、有趣的旅游方式吸引,具有冒险精神。疫后旅游需求低迷由于疫情在全球的走势依然严峻,不少消费者的旅游信心遭受打击,由问卷结果得知,疫后没有旅游需求、旅游需求较低、旅游需求不明确的答者占总人数的66.51%,仅有19.42%的人有很强的旅游需求,因此,之前关于疫后旅游井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实际情况表明,旅游恢复尚且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旅游需求的低迷,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打击使得许多人经济吃紧,而旅游并非生活必需品,甚至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奢侈品,所以人们会优先选择满足生理、安全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四月伊始正值国外的疫情疯狂蔓延期,国内也出现了连续不断的境外输入病例,对安全的顾虑使得旅游者畏惧出远门。尽管国外大环境尚不乐观,国内旅游者的信心已经处于逐渐恢复阶段,在做好疫情安全防控的前提下,旅游需求有望升温。消费者更注重旅游安全因素与旅游对身心健康的提升作用从图4.1可以看出,旅游者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始终踞居首位,并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有了2.3%的提升,经历本次疫情,消费者对旅游对身心健康的提升作用的重视程度提高了5.4%,是升幅最大的因素。由此,见证了疫情对生命安全的极大威胁后,消费者更注重旅行中的安全和健康因素,所以未来能保证安全的旅游产品和康养旅游产品会更受旅游者青睐。居住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虚拟旅游或未来市场大增笔者通过设置里克特量表,对消费者对各种旅游类型的过去参与度与未来参与意愿展开了调查,下图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居住旅游、虚拟旅游的参与意愿有了大幅上涨,其中虚拟旅游的参与意愿上涨了35%,系需求涨幅最高的旅游类型,但上涨后的总体意愿平均分仅为2.43,是参与意愿最低的旅游类型,因此未来虚拟旅游会有一定的市场,但规模依然会相对小众,旅游者的重心还是身临其境地体验。居住旅游——作为一种在城郊购买或租赁第二居所以供周末休闲或在其他城市购买或租赁房屋、季节性移民出游著称的新兴旅游方式——其参与意愿的涨幅为30.3%,但总体意愿程度仍然不高,这可能与居住旅游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关,但仍可以窥见居住旅游参与率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疫情让所有人“居家隔离”,更多人发现了生活的乐趣,并有意愿挖掘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生活的乐趣。康养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参与意愿分别有24.9%、19.1%和11%的增幅,由此可见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变得注重身心健康、保护环境,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环境,人类与生态环境从来都相辅相成、唇亡齿寒,这次疫情使得人们有暇慢下来思考,从而对生命与环境的认识更为深刻。此外,研学旅游参与意愿有22.1%的增幅,由此折射出青年人更注重旅游的品质、追求精神的提升,这是疫情对人们珍惜生命程度的影响的衍化作用,丰富的知识阅历与精神体验会构筑更美好的生命。最后,风景观光的参与意愿虽无涨幅,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却一直踞居榜首,这与我国旅游发展阶段有关,我国处于旅游发展新常态阶段,大众旅游依然盛行、国民GDP水平也暂处发展中国家程度,而观光旅游又是感受目的地美景与文化最直接、性价比最高的方式,虽然此类旅行的体验深度不如其他类型,但对于低收入水平旅游者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旅游者对未来旅游的希冀由下图可知,旅游者对以下旅游供给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希冀。其中,答者对未来旅游价格透明、宰客现象减少的愿望最强烈,这一定程度折射出过去旅游市场诸多乱象,零负团费、宰客等现象给旅游者的体验满意度大打折扣,而为了提升旅游体验、旅游市场整顿势在必行。其次,消费者对政府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的期望也非常强烈。在中国,制度在旅游业中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政府在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中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消费者渴望政府通过监管措施来更好地规范旅游业。此外,通过旅游达成更好的环境保护、更贴心的服务、更高的社会幸福感也受到了旅游者相当程度的重视,可见旅游对旅游者、对社会的意义已经通往更深远的方向——人类福祉。旅游需要保护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需要人与人的真诚交流而不是虚情假意的诱骗、需要为社会成员带来更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扰乱社会的秩序,这是大势所趋、是心之所向、是未来旅游业奋斗的目标。更多元化的产品和目的地更完备的智慧体系虽相对期望值较低,但仍处于一个很高的基准,因此,未来的旅游业也需要注重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打造,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旅游体验。综上所述,本次疫情对旅游者的信心打击是前所未有的,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旅游从业者的行业信心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而疫情总会烟消云散,旅游业会重新回归蓬勃兴旺,但很可能形成另一番盛景。因此,抓住了旅游者的新需求,就等于抓住了未来的市场。未来,旅游者将会更注重旅游安全因素以及旅游对健康的提升作用,同时,他们也期待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更人性化的服务。从旅游参与类型来看,居住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虚拟旅游未来会有更多发展空间。此外,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规范、资源的合理开发、宰客乱象的整治也是旅游者迫切期望的。针对疫情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以及调查结果,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政府应该:①制定对应政策帮扶受到疫情重击的旅游企业;②更理性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切忌招商引资中急于求成;③规范、整顿旅游市场,整治不合理低价竞争、产品严重同质化、宰客现象;④通过把好疫情防控关卡以确保出行安全和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旅游需求;⑤开展行业心理咨询热线,为受到疫情打击而处悲观心态的旅游从业者提供心理辅导服务。旅游企业应该:①在近期的旅游营销中加重旅行安全保障措施的宣传;②在康养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研学旅游、虚拟旅游等方面寻求新的产品设计突破,重视产品和服务革新;③适当采取降价、折扣促销等方式刺激旅游者的需求;④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设更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的产品交易和使用模式;⑤提升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注重产品对健康的益处;⑥积极进行行业自救,与同行或与自媒体等行业协同合作,探索新的销售路径。总之,旅游发展需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类福祉,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的发展同时惠及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目的地居民,打造一条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作者简介:于岩平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质量管理。唐雨桐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2016级本科生。
自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将研学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实施这一教学计划,研学成为了教育界、旅游界的热点话题。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校数量达34.9万所,中小学生数量已达26560.25万人。按照文件中贫困生每年度研学最低补贴800元(地级市600元)计算,我国研学总市场将近2000亿。研学旅行市场被视为未来旅游投资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研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现阶段的研学市场较为混乱,没有系统的分析校准,从业者难以把握市场核心并进行有效开发,因此进行研学市场现状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研学旅行市场现状分析为了解研学旅行市场现状,笔者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发放了研学旅行市场调查问卷,共回收1946份有效问卷,样本量充足,样本分布范围广、特征多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代表性。1. 研学旅行信息市场状况(1)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知和了解程度56.64%的家长表示对研学旅行不太了解,17.01%的家长不了解,仅有21.84%的家长了解研学旅行,4.5%的家长完全了解。(2)家长获取研学信息的渠道64.75%的家长对研学信息的获取来自于学校的知识普及,36.51%的家长通过旅行社或教育机构的宣传获取研学信息,17.46%的家长来自朋友介绍,17.39%的家长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研学信息。2. 研学旅行市场参与率(1)学生研学旅行参与情况现阶段有68.32%的学生还没有参加过研学旅行,仅有18.78%的学生参加过,12.9%的家长正考虑让孩子参加。(2)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次数在已参加过和正考虑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中,有38.2%的学生参加过一次研学旅行,14.82%的学生参加过两次,参加过三次以上的仅占12.94%。3.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态度(1)家长认为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必要度有64.82%的家长认为学生有必要参加研学旅行,9.33%的家长认为完全有必要,15.92%的家长表示无所谓,仅有9.22%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参加,0.71%的家长认为完全没必要。(2)家长对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的态度61.25%的家长对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持支持态度,且有15.92%的家长表示非常支持,15.53%的家长表示无所谓,仅有6.86%的家长表示不支持孩子参加,0.44%的家长非常不支持。(3)家长对孩子研学旅行的满意度在已参加过研学旅行学生的家长中,对孩子的研学旅行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12.73%,45.51%的家长表示满意,39.67%的家长表示满意度为一般,更有1.25%的家长表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占0.84%,比例较小,但仍存在。4. 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行为选择倾向(1)家长对研学组织者的选择倾向在研学组织者的选择上,65.64%的家长倾向于选择学校,29.03%的家长倾向于选择专业的研学教育机构,1.7%的家长倾向于旅行社,3.62%的家长倾向于其他选择。(2)家长对研学基地的选择倾向在研学基地的选择上,73.66%的家长倾向于为孩子选择综合实践类基地,64.82%的家长倾向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类基地,42.7%的家长倾向红色教育资源类基地,28.81%的家长倾向工矿企业和科研机构类基地,27.61%的家长倾向观光农业和大型公共设施游艺类基地。(3)家长对研学课程类型的选择倾向在研学课程的选择上,85.29%的家长倾向于为孩子选择动手实践型研学课程,49.73%的家长倾向选择知识讲座型课程,38.69%的家长倾向浏览参观型课程,36.11%的家长倾向活动娱乐型课程。(4)家长自己带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的想法有24.64%的家长表示会自己带孩子参加研学旅行,52.47%的家长表示有想法,5.98%的家长表示无所谓,仅有16.9%的家长表示不会自己带孩子参加研学旅行。5. 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期望(1)家长希望孩子在研学旅行中获得的收获77.66%的家长希望孩子能通过研学旅行提高独立自理能力,67.73%的家长希望能磨炼孩子的意志,64.43%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借此了解社会,63.12%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会与人合作,61.14%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学习文化知识,32.28%的家长表示孩子开心享受即可,3.24%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研学旅行获得其他方面的收获。(2)家长希望孩子的研学时长20.53%的家长希望孩子的研学时长为1-2天,28.27%的家长希望时长为3-4天,25.3%的家长希望时长为5-6天,25.91%的家长希望为时一周以上。(3)家长希望孩子的研学价位32.77%的家长能接受500元以下的研学旅行,32.82%的家长能接受的价位为500-1000元,22.5%的家长能接受1000-2000元,11.91%的家长能接受2000元以上的研学产品。6. 家长认为当前研学市场的不足有52.2%的家长认为现有研学课程形式单调,无法提高学生的研学兴趣,37.82%的家长认为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36%的家长认为研学产品的宣传与实际不符合,35.84%的家长认为研学产品的吸引力不够,27.66%的家长认为研学产品的价格不合理。2研究小结1. 研学旅行信息的市场传播度较低现阶段我国研学市场中仍有很多产品是将传统的春秋游改头换面为研学游,没有对研学的含义进行深度解读与推广,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较低。当前经营研学旅行的主体有学校、专业研学教育机构和平台、旅游企业三大类,家长获取研学信息的渠道也以这三类为主,信息传播渠道局限,研学旅行信息的市场传播度较低。2. 市场普及率低,需深入开发研学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全国各地都在推崇实施,但现阶段大多数学生仍未参加过研学旅行,且在少数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学生中,其研学经历大多仅为1次。因此,当前我国研学旅行的市场普及率较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该市场仍需进一步深入开发。3. 家长对研学旅行接受度较高,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持支持态度,并认为孩子有必要参加研学旅行;在已参加过研学旅行学生的家长中,大部分表示对孩子的研学旅行较满意,仅有极少数表示不满意。由此可得出,家长对研学有着认同感,但要使之达到非常满意的程度,仍需不断改进。4. 家长对研学组织者及内容的选择上倾向性明显在研学组织者的选择上,大多数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学校,其信誉程度更高;在研学基地的选择上,综合实践类基地更受青睐,其次为具有明确文化内涵的基地;在研学课程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家长倾向为孩子选择动手实践型与知识讲座型课程,希望通过这类课程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知识版图。5. 家长对研学收获期望度高,重视产品性价比在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期望方面,一是对研学收获的期望,绝大多数家长希望通过研学旅行提高孩子的独立性,集文化知识学习与社会知识学习于一体,增长见识,为学生带来不同于学校生活的体验感;二是对研学时长的期望,调查显示家长没有特别的时长倾向,研学质量为主,时长为次;三是对研学产品价位的期望,大部分家长能最希望的价位为1000元以内。6. 研学课程质量有待提高家长们认为当前研学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研学课程趣味性不足,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课程设计笼统,未根据小、初、高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区分设计,吸引力不够;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其不合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保留传统的春秋游特征,注重游玩而忽视“学”的重要性,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收获不大;二是形似“移动课堂”,重在知识传授,枯燥无味,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研学抗拒心理;实际与宣传不符。研学课程质量的提高是研学发展的重中之重。3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建议1.拓宽研学信息传播渠道加强研学研究,深入解读研学含义,并通过多种线上传播方式进行推广,同时在报纸、学校期刊、旅行社宣传等线下渠道进行传播,还可与其他产业联合推广研学,增强研学信息市场传播度。2. 增强研学反馈机制研学组织者可建立研学反馈系统,在研学旅行完成后,研学参与者可通过该系统对研学结果进行信息反馈,组织者针对反馈结果不断改进,增强研学市场满意度。3. 结合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产品研学组织者对研学课程的设计应强调文化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组合,并对不同产品进行差别定价,推出高性价比的研学产品,加大对综合实践类及具有具体文化内涵类研学基地的开发,为市场提供多项选择。当前专业研学机构在研学课程设计、组织管理、安全防范等方面体系更为完善,因此,学校应鼓励家长选择专业研学机构作为组织者。4.重视研学课程建设根据小、初、高不同主体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对研学产品进行精细化区分设计,小学生以体验为主,初中生以价值观养成为主,高中生以实践为主;合理分配研学的游与学时间,结合社会热点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以活动形式教学,提高研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荐语:奇创《研学旅游专题研究》从政策、市场、客群、产品角度对研学旅行进行解读,精耕细读研学旅行客户市场,进一步分析现有的研学旅游产品模式和运行模式,提出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五大模式。在整个专题系列的最后我们将从研学旅游的整体视角,总结当下研学旅游目的地开发要点,最终,为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和思路引导。研学旅游承接了国家对于研学旅行政策的切口,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是中国教育的“诗与远方”,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国家旅游局在2016年发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并推出《关于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通知》品牌认定活动,促进旅游与研学深度结合,创新多元化的旅游模式发展。一、研学旅游政策支持中国研学旅游政策于2013年首次提出,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10大“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20大“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通知,研学旅游培育成为各地旅游发展创新增长点。2017年确立纳入学校教育学分系统,研学旅行已不断由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单一角度,上升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成为高速发展的新蓝海。上升到综合素质教育国家战略高度,研学旅游发展政策一览二、研学旅游市场体量及投融资情况2018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了4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了125亿元,人均消费3117元/次。随着青少年人群规模的增长及不断加大的教育投入,研学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6-2017投融资笔数分别为14、19笔,2017年投融资达3.22亿元,平均投融资规模1700万左右,投融资规模增速超过250%。当下研学旅游市场参与者众多,除专业的游学机构外,还有各大学校、教培机构延伸产品矩阵扩充游学研学领域,旅游企业借力教育重焕行业生机,地产企业转型拓展营地教育等各类型的参与者。其中,营收规模在千万级以下的中小游学机构占了绝大多数,竞争格局十分分散。由于泛游学与营地教育行业“教育+ 旅游+ 地产”的综合属性决定了研学旅游高成本投入、长业务链条和长回报周期的特点。但研学先处于刚需市场,优胜劣汰,审慎的投资市场目前仍然主要把目光放在处于融资早期阶段的潜力型创业项目上,持续观望着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目前,研学旅游资本方短期看好B2B快速获客打开市场,长期看好B2B2C转换品牌价值实现规模化盈利。研学旅游市场体量及投融资现状如何?三、研学旅游所面对的客群及其需求深耕一个产业一定要了解它所面向的受众。3-16岁在校中小学生群体是研学旅行的主力对象,占比超过80%。研学旅游决策与消费分离,家长是购买方,孩子是消费体验方,研学旅游产品需要兼顾儿童的兴趣及家长的消费倾向。随之,中产家庭、低龄化成为研学旅游客群画像的两大关键词,70后和80后一线城市父母及其子女是研学旅行的主力消费人群。当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及精神消费需求的增加,以研学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教育作为服务型消费模式的代表之一,成为大家所青睐的对象。新一代的“80”、“90”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有着不同的主张,他们更加注重互动教育方式,提倡素质教育,对新的教育产品接受度也普遍较高。据调查,80%以上的家长表现出让孩子参加研学旅游的意愿,并且人均花费接受度在3000-10000元的占比高达88%。在多元消费需求的同时,研学旅游也更关心“安全”因素、“游”“学”比例。研学旅游产品开发要求企业既要考虑学校、家长的教育性、安全性诉求,也要满足孩子的趣味性、娱乐性要求,客观加大了产品设计难度。思考研学旅游产品体系?需从目标客群画像入手:中产家庭、低龄化四、哪些研学旅游产品更受欢迎2017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提出,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且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研学旅行产品。因为研学决策主体的家长对于出游的教育意义开始日趋重视,以质取胜的竞争局势凸显,需要打造个性化产品服务。2019全球暑期游学趋势显示,日本、东南亚等出境游学兴起,插班、名校探访等主题最热门。通过短期的国外学校学习,学生可对国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学习环境进行体验达到留学前演练的效果。国内青少年研学以营地、博物馆、自然生态探索、科研、红色旅游等产品形式为主,产品层次丰富,需求多样。境内游学中,军营体验、红色旅游等带有政治教育意义的以及注重孩子独立性培养项目引关注。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分别是名校探访、户外挑战、本土营地、博物馆游览、乡村夏令营、人文行走、科学探索、自然探究、军营体验、红色旅游等。境内研学家长在希望激发孩子潜能,培养孩子独立、勇敢、尝试和自信精神方面有着相当要求,例如通过军营体验学习野外生存技能,学会使用生存包、露营、帐篷、野外取火等,或是通过沙漠徒步等户外活动锻炼孩子的毅力。什么研学旅游产品更受欢迎?五大模式解密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五、五大开发模式解密千亿市场落地研学是主题,基地是载体。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大时代下,研学与科技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及户外拓展、工业与旅游等结合,呈现五大类研学旅游目的地,成为文化旅游开发运营商发展研学旅游的重要的产品选择。景区、营地、小镇、农庄、科普展馆……成为研学基地的基本承载形式。1、模式一:研学+营地营地研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和情感发展,为孩子寻求高质量、个性化和改变生活的经历,能做到“知行合一”。研学+营地可以衍生出7种产品类型,其中亲近自然、走入户外,提高青少年的体能,丰富青少年体验的项目更加受市场欢迎;自然教育、户外运动、拓展体验占比最高。营地研学选址6大因素:教育资源、师资人才、人文资源、交通半径、自然资源、设施配套。· 经典案例:日本自然教育学校2、模式二:研学+红色红色研学是有着突出教育属性的红色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围绕三大层次展开下的红色资源/文化为基础,进行产品研发,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使得青少年素质得到提升、并达到传承红色精神的目的。红色资源、研学课程、研学群体、研学导师是红色研学开展的关键因素。红色研学产品有4种打造手法:场馆展示、模拟感受、演绎表演、人文体验。· 经典案例: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3、模式三:研学+农业农业研学注重的是农业体验与劳动,传达的是敬畏土地,感恩自然的教育理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研学的基地承载体可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休闲农场、主题农庄(国外庄园)、田园综合体等。农业研学以农场、庄园或乡村基地为承载体,以农事活动、动植物互动或田园体验等为表现形式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主要有农业研究、田园体验两大功能。· 经典案例:卡尔姆斯利山城农场4、模式四:研学+工业工业旅游以企业参观学习为起源,然而随着国民观光休闲旅游的兴起,单纯的参观游览式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当下的工业旅游发展要融入休闲、高科技元素,并用情怀来讲好传统工业的故事,构建一个“可观(景观)、可玩(参与)、可学(知识)、可购(购物)、可闲(休闲)”的工业旅游运营生态。工业研学旅游以欧美、台湾的“观光工厂”及日本的“工厂见学”为旅游大势。· 经典案例:观光工厂模式分析5、模式五:研学+科技科技研学旅游目的地主要是通过VR、AR、3D/4D等高科技手段的展示与体验来实现科技教育的目的。一般科技研学旅游目的地主要包括展馆类、科研类和科技园区类。· 经典案例: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馆总结一、研学旅游目的地开发要点寻找适当贴切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最终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辨别、探究、思考、归纳、总结、吸收,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可行性考察调研不少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在目的地及景点选择上总是难以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解决这一问题,不妨给家长选择权,听听家长的意见。提前对于对标的研学目的地进行现场调研,考察工作包括活动地点的参观学习流程、需要的时间、整队集合的时间和地点、需要的活动费用等,解决了决策者和消费者分离的状况。2、划分学段有针对性地选择研学旅行方向由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学生能力、学生知识等有较大差异,所以要分学段选择研学旅行方向。初中研学主要方向是: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于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按照学段进行课程设计;高中研学主要方向是:人文素养提升和文化认同意识的培养。高中学生在认知和管理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具备了能够“远行”的基本条件。3、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制定研学旅行主题研学旅行既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应该体现课程性,并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除了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得到运用,学生还需要以大自然为课堂和教材。所以研学的课程需要半结构化,研学应该是自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实现不经意的成长。4、做好安全教育,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由于研学旅行的课堂多是在路上,开放性非常强,所以安全是确保活动课程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以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学旅行,需要对研学线路、课程设计、组织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切实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确保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性。5、实施多元评价反思研学旅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全面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让教育管理者掌握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从而吸取经验教训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次活动做奠基,也能让学生进行自我感知,自我教育。依据研学旅行的目的,本着关爱、呵护、督导、培育、评估的原则,研学旅行评价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结果评价两部分。最终的评价形式可为晨会、班会、校级主题演讲、摄影展、征文比赛、橱窗成果展等。总结二、研学旅游目的地运营模式研学旅游运营模式趋向于多元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教育部门、旅游企业、社会组织将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不仅是研学旅游运营管理方式优化路径,更是寓学于游、游中获知的必然趋势。1、“专业研学旅行社”模式为协调供应方和需求方的需求而存在,上游对接基地等供应服务商与,下游向学校、学生、家长提供产品服务。知鸟游学作为专业的研学旅行社,瞄准垂直细分市场专注研学领域,与国内外研学基地、高校、夏令营举办方等研学旅游主体合作,向学校、家长、学生推荐特色主题夏令营研学活动和系列精品研学课程,并组织、管理学生的研学旅行。知鸟游学在研学旅游产品实际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很好地起到了桥梁、中介的作用。优点:形式多样,赢利点多。缺点:后勤服务保障难以落实、信息存在不对称。2、“政府建设+企业运营”模式政府投资,企业管理,运营灵活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如上海东方绿洲研学基地,由上海市教委投资建成后,通过招标选中东方明珠集团进行经营管理。东方明珠不断对东方绿洲进行功能延伸、资源拓展,实现开放式的市场运作,逐步发展成为集教育活动、休闲旅游、体育训练为一体的营地式研学基地,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优点:政企合作,有利于制度创新,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缺点:投诉多,存在信息不对称。3、“多元复合”模式多元复合的其它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探险等旅游功能相得益彰,相互补益实现核心利益+外延利益+深度开发利益周边的运营模式。深圳华侨城大华兴寺:核心盈利+外延盈利+深度开发盈利。大华兴寺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开发,并成立有深圳华侨城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品牌化运营管理,将大华兴寺打造成国际著名的禅学研修度假基地。核心盈利方式是通过提供禅修研学产品来实现;外延盈利方式通过提供素斋餐饮、禅意酒店住宿、禅佛法器购物等相关外延服务来获取;深度开发盈利方式通过开展节庆、表演、等其他一系列服务实现。优点:快速、便捷、简易。缺点:投诉多,存在信息不对称。4、“O2O”模式通过在线平台平台互动将“研学”活动互联网化,灵活运用网上商城、社区运营、咨询获取等渠道实现盈利。禅客网重点推出了全新电商运营模式——禅客商城,以“交流、交友、交易”为运营理念,以“禅需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打破传统自媒体单一的信息输出模式,充分融合了旅游业中的“游”、“学”两大要素,更好的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禅学研修游客服务。禅客网由九华山开发集团独立开发运营,主要通过O2O平台实现禅讯、禅客、社区和商城四大盈利模块。优点:相互依附、促进,知名度高。缺点:投资大、收益回报慢。本文为奇创旅游规划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查收更详细信息,可以关注“奇创旅游规划”公众号,及时与我们互动
体验蒙古族文化(资料图片)品端午习俗(资料图片)学习垃圾分类(资料图片)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的倾斜,研学旅行成为了我区旅游机构和教育机构竞相争夺的“蛋糕”。然而,面对政策红利和前所未有的机遇,随之衍生的行业乱象也引发社会关注。如何发挥研学的真正价值,解决日渐凸显的安全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事件】研学归来21人病倒“有了这次教训,我恐怕都不敢再让孩子参加类似活动了。”11月7日,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菜园的王女士有些失望地说。王女士的孩子在玉泉区某小学就读,10月17~18日,学校联合内蒙古睿斯国际研学中心组织学生到新城区敕勒林海开展为期2天的研学活动,返程当天,孩子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接连在社区门诊输了两天液才有所好转。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参加活动的297名学生中,共有21名学生出现了类似症状。最终经过防疫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调查,排除了食物中毒可能,系换季导致的水土不服。不少家长表示,虽然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但家长对研学旅行的安全问题依旧忧心忡忡,希望相关部门能健全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现状】政策催热市场事实上,研学并非新鲜事物。2016~2018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多项政策,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明确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内蒙古的研学旅行则起步较晚。直到今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部门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才首次揭开了研学旅行的序幕。明确从今年起,全区中小学原则上要求每学年安排1~2次研学旅行,并将研学旅行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政策的东风使得研学旅行大热。今年以来,包括玉泉区小召小学、南茶坊小学、恒昌店小学、通顺街小学、赛罕区民族小学在内的诸多学校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吕沛在学生和家长眼中很“具有开拓精神”,早在2016年就组织学生开展过一系列研学活动。“我们在课本里学过泰山日出,却不曾见识过泰山的伟岸。学习论语,却不曾踏足过圣人故里。于是,我就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去山东旅行,带着孩子们登泰山、访孔子故里,看趵突泉,回来后反响特别好,每一个学生还写了自己的见闻。”11月7日,吕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想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吃透,通过研学旅行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过,在他看来,当前呼和浩特的研学旅行市场还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系统:“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应该怎么走?怎么设计课程?通过研学能够锻炼哪些技能?增长哪些知识?获得哪些启发?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调研、研讨,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研学路线和成熟的风险防控体系,才能保证研学的价值。”【调查】超九成家长担心安全11月7~8日,记者在玉泉区恒昌店小学、赛罕区金桥小学、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分别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在“你是否愿意尝试研学旅行”的问卷中,接受采访的50名学生中,42名学生表示“愿意”,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研学能够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拓宽眼界。”恒昌店小学的学生媛媛说。在“你希望参加哪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问卷中,22名学生表示喜欢综合素养拓展类,15名学生表示喜欢参加传统文化类,13名学生表示喜欢科技类。在针对家长的一份“你对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活动考虑的重要因素”问卷中,50名家长中,有48人将“安全”和“饮食条件”作为首要考量因素,有2人选择了“费用”。“多出去走走,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固然很好,但首先要保证安全。”在赛罕区金桥小学,正在等着接孩子的王女士说。【问题】监管主体不明晰内蒙古梦之翼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呼和浩特最早涉足研学旅行的机构之一,每年组织研学活动有4万人次参加。“正规的研学机构不仅资质齐全、范围明确,每次组织研学活动还会有一整套安全预案。每个班级至少配备一名教官、一名助教,此外还会有专业安保人员以及有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学生安全。”该公司的副总经理李丽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所有的研学活动都是结合课本和年龄去开展,出发前,还会给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发出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明晰活动流程、饮食、乘车安排,并有专业领队随团,负责后勤保障。“我们开展的研学内容有两块,一是体验非遗的活动,包括面塑、剪纸、皮雕画、活字印刷等十多项;二是红色研学活动,穿红军服、‘重走长征路’等。”11月9日,莫尼山非遗小镇副总经理王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镇是首府为数不多的研学基地之一,合作研学的旅行社和机构有30多家,忙起来常常应接不暇。在饮食安全方面,小镇拥有自己的餐饮管理团队,餐具每天会高温消毒,还会有专人不定期抽查厨具卫生。毋庸置疑,研学旅行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对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其行业标准不健全、准入门槛低,加上在监管方面主体不明晰,分散于教育、旅游、市场监督等不同部门,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也是不争的事实。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当前研学市场不够规范,很多不具备接待、抗风险能力差的机构本着捞钱的目的进入市场,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没有团队管控,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研学不同于游学,要结合教育大纲,带着课题去游览,游览完还要形成相应的结业报告。现状是有些机构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或者超范围经营,甚至还有一些户外俱乐部靠着常年摸索出的一些经验涉足研学旅行。路线重游而不重学,不仅效果大打折扣,一旦出事,还会出现投诉无门的窘境。”11月9日,内蒙古新世纪康辉国际旅行社市场部经理胡利亚表示,建议家长和学校选择研学旅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措施】必须审核资质据了解,我区有中小学生260余万,若按每学年2次研学旅行计算,就是520万人次的庞大市场,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许多机构。记者连日来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学校自己组织的研学,还有旅行社、教育咨询公司、俱乐部等纷纷入场,竞争日趋激烈。11月9日,记者通过天眼查询发现,目前内蒙古有研学机构429家,其中仅呼和浩特就有上百家。按照《意见》,各地可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收费坚持公益性原则,校外研学机构和学校不得借研学旅行名义开展商业经营性活动。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当前不少学校除少数是自主出行外,大部分均是由研学机构承接开展,学生报名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自主承担出行费用,1~2天的活动价格一般在180~300元之间,5~7天的活动价格在4000~8000元不等,不少家长质疑费用偏高。玉泉区教育局团委书记史村表示,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都要先向教育局备案,包括选择研学机构,要审核资质,具备相关的手续才能进一步开展活动。“研学的经费都会公开明细,由学生自己负担,学校不会借此盈利。”玉泉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支起凤也进一步证实,尽管研学活动的设计、实施由各个学校来主导,但学生用车、吃饭、联系研学基地等须通过研学机构来完成。前提是,必须考察机构的资质,严格约定服务内容,还要做到公开透明,方案科学、价格合理。【建议】制定准入门槛及退出机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研学将课堂搬到了路上,将校内和校外的教育衔接在一起,让孩子走出去感知大自然,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当前研学市场责任监管不明晰,出现了有游无学或者流于表面的拓展游,加之安全问题频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1月10日,内蒙古社科院专家乌仁塔娜分析认为,研学旅行要想健康有序发展,首先必须有赖于征信市场,制定研学旅行机构的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来正确规范和引导。其次,多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细化监管措施,严格确立安全标准,责任到人。第三,要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加强风险防控,凡是因管理不当而造成学生意外伤害、实践活动无序低效等情况的机构,一律列入黑名单;对于研学基地不达标的,一律摘牌退出。(文/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张巧珍实习生付裕)来源:北方新报
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把“研学旅行”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同时在家庭中也会对孩子进行培养,比如自己种植一棵树,并且记录一棵树每一天的生长状况。如果我们可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小学生成为大学生后将会更能适应社会的的工作需要。研学旅行一方面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思想上的熏陶。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实际上是以“研学”为目的而进行旅游的一种学习活动。以把理论知识投入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作为研学旅行的目的才是研学旅行最重要的方向。研学旅行的内核是对学生思想境界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国家需要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都强的人才,理论知识从课堂中获得,实践知识从“研学旅行”活动中获得,事实证明这样的措施是有效的。2016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与教育局推行研学旅行,从“研学旅行”活动实施以来,我们获得一些经验,同时也面对一些困难。从问卷调查中的结果来看,我们得到以下结论。我们获得的经验有以下几条:(1)可以促进中小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2)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可以有效地拓宽中小学生的视野(4)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1)家长担心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每个家庭中,孩子的安全都是家长非常担心的,短途研学旅行的安全系数与长途研学旅行要高,因此,家长主要担心长途研学旅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安全主要包括交通安全以及医疗安全。一方面,学校需要与教育局协商为每个学校配备专业的研学旅行教师团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班主任和研学旅行团队合作保护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配备一个或者两个医护人员来处理突然生病一类的学生。最后,学生需要购买意外险。(2)教师担心无法完成已经的课程进度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需要班主任陪同管理班级,中小学的班主任通常情况下也会讲授语文、数学、外语中的某一门课程,带学生出去研学旅行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上课进度延后。一方面,学校应该尽量给班主任减少课业,比如班主任不带学生的语数外科目。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要优化教学方案。(3)研学旅行的经费来源问题关于研学旅行的经费,城市中的中小学生经费上存在较少的问题。当然这类城市的中小学生指的是父母这一辈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并且薪资较高的从业人员。一般经费上存在很大问题的是乡村中小学生,经费上,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奖学金来补助成绩较好的同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企业对学校进行赞助,赞助的资金用来补贴学生研学旅行;最后,学生出一部分资金。(4)少数学生担心研学旅行对学习不利担心研学旅行对学生学习不利的基本上是初三、高三的学生,那么这一类学生就不进行研学旅行吗?不建议。为什么?目前,初中生要进入好的高中需要优异的成绩,在重要的关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到相对较好的高中和技术类学校进行参观,想学技术的可以以技术学校为目标,想继续读高中或者大学的同学目标也会更明确,这种方式比巡回励志演讲更实际。ps: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参与讨论,谢谢。
中国江苏网11月15日常州讯(吴丹 刘志玲 唐颖) “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研学实践活动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去探索,去发现真实的世界,是受益一生的经历。”常州外国语学校殷涵元同学在研学报告中这样写道。把课堂搬到户外,将学习融入旅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追寻“诗和远方”。在常州,“研学”正成为教育领域的新热词。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将其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范畴。澳洲市政厅英文眼睛多方联动,织密研学实践教育服务网络怎样让研学实践教育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怎样通过研学实践教育强化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些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常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迅速反应,牵头成立国内外研学实践教育执行部门,从严格准入、规范执行等方面,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并基于本土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研发“境内外研(修)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每年更新,迄今已发布42门课程,目的地涵盖4大洲17个国家65个城市。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乡间,从高山到湖泊,从假期到平日,通过研学实践教育,常州学子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笔尖勾勒世界。“It’s so amazing!”回想两年前在芬兰市政厅的演讲经历,石启晨南依旧激动不已。彼时的他,英语不甚流利,舞台经历几乎为零,但作为“小外交官体验课程”的一份子,他觉得有必要、且有自信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小伙伴们的鼓励下,石启晨优雅干练得完成了自己的英语演讲“首秀”。类似的经历发生在研学的许多瞬间。在这背后,是教育行政部门、研学执行部门、学校领导和带队教师多方联动,汇聚资源,智慧共建的成果。“在研学实践课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跳脱出固化的学习生活圈,在更广阔真实的情境中唤醒对自然对生命本真的热爱。在‘行万里路’中,他们的眼、耳、鼻、手、脚、脑等都‘动’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感知一个更全面、更立体、更多彩的世界,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悄然形成。”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党委书记莫晔表示。走进新西兰课堂初心不改,构建多元研学实践课程体系目前,常州国外研学实践教育主要以精华体验课程、文化小使者课程、营地教育课程、小交换生课程和友好学校交流课程五类组成,课程内容包括参观标志性人文历史景观、访问著名高等学府、体验短期留学生活、与国外友城艺术文化交流、户外生活体验等。国内研学实践教育更多元,包括以名校体验、历史人文、地域风情、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经典课程和以军事体验、帆船航海、劳动体验、职业教育等为主题的营地课程。每门课程都配有一本有趣、有料、有品的研学实践课程手册,教育元素全覆盖。“马上就要开始欢乐旅程了,给你的机票来张自画像吧!别忘了‘航班号’、‘座位号’这些重要信息哦!” “今天要当一日英国学生,准备好怎么跟新朋友自我介绍没?”“恭喜大家圆满完成烘焙任务,自己的劳动果实和商店购买的有什么不同吗?一起来聊聊吧!”与传统认知不同,这些趣味十足的问题就是研学实践课程手册的核心内容,它鼓励学生用写、说、拍、画等方式,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独一无二的研学经历。从行前准备到返程总结,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行程、精心设计,育人理念贯穿其中。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武汉大学,虽然没赶上最美的樱花季,但校园里庄严古朴的民国建筑、书香四溢的图书馆和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都让我心生景仰,这就是我心中的大学啊!”学生在课程手册中记录道。知行合一,研学并举追寻“诗和远方”“孩子变化特别大,不仅不赖床了,还主动帮忙烧水,准备早饭呢。”不少家长表示,参加完“森林警察研学营”后,孩子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劳动实践的价值和快乐,研学“规划师”们依托常州旅游商贸学校的师资和学科优势,开展了家门口的“职业体验研学营”。在这里,小营员们从身边最简单的小事做起,第一次自食其力——烧饭、铺床;学习插花技巧,提升美学修养;了解茶文化、西餐文化;制作创意西点,体验烘焙的乐趣;体验咖啡制作工艺;学习点钞、理财;编辑成长档案……短短几天,小营员们不仅体验到生活的不易,了解了劳动与职业的关系,还在践行思学中,感悟到大国工匠精神,培养了劳动最光荣的使命感。为了不断提升研学体验,每一次主办方都会认真回收问卷调查表,数据显示,研学实践教育除了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文化知识外,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探究意识、劳动意识、吃苦精神等软实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人民大学参访教科书不是孩子的世界,世界才是孩子的教科书。“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跟我们讲山河壮美,我以为我懂了。可当我亲眼看到那绿油油、软绵绵、像大地毯般一眼望不到边的内蒙古草原时,才明白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绝美意境,深切感受到祖国大地的广袤和丰饶。” “脚下无垠,踏上异乡土壤,才发现华夏大地是我们炎黄子孙一生的牵挂,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这就是研学实践教育的意义所在。”
研学旅行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方面受到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喜爱。四季相宜,做有温度的教育郑州市香山小学始终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以培养“会学习、负责任、能创造、知感恩、爱生活、有自信”的人为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学校以中国北方的面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社会资源,积极与当地的企业寻求联系、沟通,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刘杨老师带领研学旅行课程组成员刘红、赵亚辉、韩军华、邵哲等四位老师研发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走进三全食品厂,感受惠济面食情怀》受到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并荣获郑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学课程评选一等奖。研学旅行课程组成员(从左至右)邵哲、韩军华、刘红、刘杨、赵亚辉“一丸一皮一锅煮,三滚三点进口中。相传此餐有百味,相逢团圆它做东。”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传统节日时特有的民俗文化。“我们学校餐厅最受欢迎的餐点就是饺子,孩子们每次吃都要回碗儿。孩子们喜欢吃的又是我们传统的面点,我们就想着让孩子了解一下机械包出的饺子和我们手工包的饺子有什么不一样。结合学校周边三全食品厂的资源,我们组织了这样一次研学活动。”刘杨老师介绍道.研学课程主持人刘杨老师“研学旅行要有延续性,研学旅行的成果要与生活相结合”。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及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在学校师生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此次香山小学的研学课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自发组织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成立研学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研学主题,明确分工,搜集三全食品厂的信息,并确定研究的问题;第二阶段是参观三全食品厂,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学生了解了水饺在流水线上生产的过程,感受现代工业的科技化,随后研学小组成员亲自动手制作饺子,并将温暖送给环卫工人、保安等小区工作人员,得到了众多“大朋友”的一致赞扬;第三阶段是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成果分享,增加学生的研学兴趣,提升研学旅行的良好氛围。研学小组成员编制调查问卷香山小学目前已形成以四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四季诗词之旅、节气与美食、节气与农耕等系列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验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学校秉承做有温度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教育的温度、学校的温度、生活的温度。研学旅行需要正确的宣传河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三全食品厂研学旅行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集体活动和亲身体验,让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探讨,有动脑、动口和表达的机会,不同于传统的旅游,研学旅行更多的是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是研究型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以课程为目标的校外课堂形式。孩子们动手制作饺子“现在很多人将‘研学旅行’和‘旅行’的概念混淆,认为研学旅行就是带着孩子们出去转一转、看一看,就是很片面地理解这个研学旅行。实际是忽略了全员的参与性,也忽略了孩子的实践性。”刘杨老师对研学旅行目前的大众理解和接受度表现出一定的担忧。将温暖送给环卫工人、保安等小区工作人员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目前,香山小学全体教师都参与进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全员参与是教育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我们是有一个校长室。校长室负责顶层设计,下面有教导处,教导处会给教师具体的课程安排,教导处下面有各学科小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构思,构思完之后就是具体实施的老师和他的团队。”刘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工作开展的流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交流会“研学旅行的标准不能是像国家课程的整体范围内的标准,我觉得应该是根据地域特色来制定区域范围的标准”。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也希望在师资培训方面可以把学科类的培训往综合实践活动和研学上多倾向一些,政策上多给予一些支持”刘杨道。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打开教师的眼界,让教师对研学旅行充满希望,看到前景,研学旅行才能从起点有好的发展基础。说到对教育的期许,刘杨表示“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界定在课堂上,不应以分数来评价,更重要的是从这个行为和课程中,学生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为响应教育部门对研学旅行的号召,郑州九十六中学的老师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她们设计的《也为郑州添抹彩》课程在郑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学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研学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正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领域不断延伸。相关资料也表明,研学旅行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也为郑州添抹彩》是一节怎样的研学课程呢?我们走进郑州九十六中学,对设计研学课程的杨记、何艳艳、姚红妍等三位老师进行了采访。《也为郑州添抹彩》课程设计背景据老师们介绍,学校根据河南省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中主题“生态河南、老家河南、厚重河南、红色河南、出彩河南”策划了多个主题,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走遍郑州的大街小巷,发现郑州的亮点如“墙绘”、“井盖绘”、“电箱绘”等城市建设的精彩之处,杨记、何艳艳、姚红妍三位老师逐渐对郑州墙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去让学生们接触并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以及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想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发现周围环境的改变。基于以上目的,三位老师最终决定落实“也为郑州添抹彩”主题课程。“墙绘是城市品位的象征,也是一座城市内在精神的体现。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不仅要读圣贤书,而且还要闻窗外事。”郑州市容市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墙绘更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品位、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精神的载体。在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每个商圈、每条街道乃至每个小区都各具特点,而这些特点与墙绘产生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艳丽多彩的墙绘不仅体现了浓郁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而且富有诗意和时代精神,甚至和这座城市的地理、历史、文化发展、经济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墙绘不单单是艺术体现,它还记载着郑州的历史变迁。研学前的准备工作为此,杨记、何艳艳、姚红妍三位老师精心策划研学课程,她们首先招募有绘画功底且对彩绘感兴趣的学生成立“也为郑州添抹彩”研究小组,小组长为该校学生张诗涵,由该同学负责小组的统筹协调工作。耿晨露、王浩然两位同学负责调查问卷,王振阳、耿琛絮两位同学负责网上搜集资料,闫兆飞、刘锦弘两位同学负责去图书馆搜集资料,符晓晓、陈秋霞两位同学负责摄影。研究小组在研学前开展调查问卷、搜集资料等准备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市民对墙绘的了解程度及认识,并且分析市民较感兴趣的墙绘内容。小组成员积极搜集各方材料,利用周末时间搜集关于墙绘的知识和新闻报道。同学们就搜集到的内容以及在过程中感受到的体会在一起交流探讨,并对墙绘进行分类,交流讨论郑州墙绘文化的特点,探讨墙绘文化对郑州城市建设的意义。同学们多角度、多元化的细致讨论,并发表意见和看法。同学们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制定详细研学旅行计划,为研学旅行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调查发现,郑东新区各街道的电箱逐渐变得色彩鲜亮,郑东商业中心大片的墙绘图案点亮了城市的风景。另外,管城回族区郑汴路商业中心大量的彩绘图案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研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成果展示在多方努力下,“也为郑州添抹彩”实践活动研学课程如期而至,学生们自带背包、水杯、拍照工具、笔记本、笔等物品,着统一校服准备出发。研学旅行的路线以顺河街为主体,遍及金水路、海汇中心、康宁街等区域。根据研学计划,同学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实地展开对郑州墙绘的参观和采集,通过拍照及现场讨论评价等过程,实地感受墙绘的多彩与灵动,感受郑州墙绘文化的魅力。 走进海汇中心星空艺术屋,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星海是一场意想不到的视觉盛宴,顺河路顺河北街原本杂乱的街道因为彩绘墙的装饰而焕然一新,中原区中原路、二七区自由路的“墙绘”、“消防栓绘”吸引了路人的驻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脚步,城市的发展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学生自然也不例外。而墙绘又是城市文化的载体,通过研究墙绘文化,让学生们关注身边的环境以及社会的变化,此举可以加强中学生对城市的认同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研学结束后,小组成员准备好手绘工具和资料,选取校园一角,根据学校特色和地点功能,增加墙绘元素,绘制墙绘图案,并将研学资料和成果制作成展板,用以宣传郑州墙绘文化,并深入街头和社区为市民讲解彩绘文化。研学的意义是将学生带到实践中去,参观和了解了大量的彩绘之后,同学们自己设计手绘图案,挑选出美观的图案,描摹在小区的井盖和白墙上,让小区的居民感受到愉悦感和兴奋感。有趣的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更加多元化地了解郑州的历史记忆,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墙绘”是既辛苦又有趣的体验本次研学旅行过程中,有辛苦,有遗憾,也有收获,但更有成就感。老师们也表示研学旅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考察探究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郑州添抹彩”研学旅程是郑州市九十六中学开展的第一期课程,虽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人手欠缺,整体课程规划可能不够深入,老师教学经验单薄,对学生的引导也许存在不足。但通过此次活动,师生们踏出了研学旅行的第一步,并在过程中感受到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研学旅行的深远意义。郑州市九十六中的老师们表示,会延续对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在研学旅行的道路上,做到持之以恒,永不止步。
来源:实践基地课程平台 (SJ-e)研学旅行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内容之一,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特色和亮点,社会关注度很高,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体验活动,那么,如何构建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这次让我们来听听,北京房山青龙湖中学申立菊老师团队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校本实施经验。经验分享:青龙湖中学坐落于美丽的青龙湖畔,学校课程分为四个领域: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探究、艺术与审美、生命与健康,每个领域分为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分为:学科实践、学科拓展、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规定时间、规定选修必修、规定评价标准。学校的课程体系拟作为在青龙湖地区正扬帆起航的船,学科课程以及学科实践、拓展课程作为帆船的基础——船身部分,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帆,寓意综合实践课程助力学科课程,在静谧美丽的青龙湖杨帆起航。一、课程开发前的思考1、调查发现在众多形式的研学旅行中,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学校推出几条线路,学生自主选择,没有经济保障的,安排在校内做一些活动,且每条线路不都是所有学生参与。出现的问题:第一,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不到研学旅行集体参与、集中住宿等生活体验,无论时间还是个人因为经济原因参与不了的感受都对学生的发展不利。第二,选择的线路分批进行和年级集体参与的教育效果不同。第三,随意性较强,有的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取消开展研学活动。2、研磨文件发现国家在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提出“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其中“县情市情研学为主”让我们顿开茅塞,我们的学生可以走进自己的家乡,以基本上全体学生从经济上都能承担的研学旅行方式来进行实践课程,从而达成所有学生都参与、都体验的目标。3、调研区域课程资源发现北京市房山区地理环境优越、课程资源丰富,西周燕国曾设都于境内。无论是自然、文化、社会生活都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甚至享誉海外。房山的自然环境独具特点,生态环境优越,还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4、确定学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及实施思路因地制宜,校本化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做最适切青龙湖中学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二、研学旅行课程实施1、组建课程领导及课程研发团队、实施团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课程研发团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房山区民俗、历史、文化、地质等各方面专家;二是区进校课程室的教师;三是校内由教学副校长带领下的教研组长及各学科骨干教师。在后期的研发过程中,这三个团队确保了课程研发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与学生发展吻合的适切性。课程实施时的组织保障体系为: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下设学科工作组、活动组织组、宣传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学科工作组由教学副校长担任组长,组员是研发团队成员,主要负责课程的开发;活动组织组由德育副校长担任组长,组员是班主任和活动学生总指挥部的成员;宣传工作组由办公室主任担任组长,组员是办公室协调的电视台、学校电教处老师;后勤保障组由工会主席担任组长,组员是总务处老师。2、依据学生三年发展目标系列构建课程3、系列化评价,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三年的研学旅行为经线,每次研学旅行的总评价为纬线,交集的地方是去过的每个地点每个活动每个具体的评价。这样三年下来,学生自我的成长轨迹一目了然。研学旅行评价由点到线,经纬线交织,最后汇总到学生研学旅行的档案袋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具体地点、具体活动以活动手册的任务作为评价。一次完整的活动,在手册结束部分有评价量表,是针对一个主题活动的学生评价。九年级红色之旅开展的时间是每年的三月底,接近中考。评价定位是与学科教学联系,让学生以三年研学旅行自己的实践活动、自己的真情实感为素材,写一篇“行走路上的故事”的作文,教师要批改。学生的最终稿要以PPT形式在班级分享。最终形成美篇集,学生人手一册。每个学生初一入学就有研学旅行档案袋。包含有《自然之旅》《文化之旅》《红色之旅》研学手册,有三份课题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有自己留下来的珍贵照片,有每个具体地点的小成果记录(小组成员照片、住宿感受、新农村建设手抄报、小导游解说词、主持词、朗诵稿、采访记录、职业体验感受或成果以及研学旅行后期的物化成果或照片)。三、研学旅行活动拓展(一)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做课题展示(二)研学旅行成果物化(三)研学旅行成果服务社会四、研学旅行课程现在实施效果每个年级每年学生全员体验年级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每个学生全程体验三年学校研学旅行课程。真正做到:集体参加、集体住宿,每个生命都享受学校课程的教育,每个生命都绽放。具有辐射效果。在2018年,北京市十二中朗悦学校七、八两个年级和我们学校学生一起分别进行了“自然之旅”和“文化之旅”的研学旅行。成果相继在国家、市区级层面获奖。受邀于2019年5月24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上做主题为“研学旅行因适切而美好”的经验交流。2017年,王晴小组的课题《房山石花洞的形成与岩溶形态研究》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第二届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上获得二等奖。2018年,《自然之旅-青龙湖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获房山区中学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2018年12月被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先进学校”。五、“自然之旅”研学旅行活动1、研学旅行活动主题自然之旅2、参加活动成员七年级全体师生3、课程目标学生能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主动获取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用于探究的精神。4、课程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同学们亲自考察、实验、采集标本、测量、绘制地图、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科学学习方法,其次还要提高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本次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和生活过程都要以班级和小组为单位由同学们自行组织完成。包括学习过程的分工、总结,自行安排住宿用餐,落实学校对同学们提出的“自主生活、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觉成长”的要求。增加同学们的生活、情感体验。整个活动中希望同学们用合格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讲文明、讲礼貌,注重集体利益,维护集体形象,要突出团结、互助、谦让、责任、担当精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让集体充满温暖。为了此次活动的开展,特级教师王建、石桂梅、民俗专家顾梦红、黄振新老师等给予指导,我校干部教师做了大量筹备工作。同时我们也得到了石花洞管委会、水峪村委会、东村村委会、十渡拒马公司,长沟湿地公园管委会、房山岩博物馆、房山电视台、青龙湖卫生院、青龙湖派出所、房山教委相关科室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5、课程实施(一)行前筹备,包含行前课程①组建课程实施领导及工作小组②与资源单位联系活动组织组在德育副校长的带领下,前往前期预设的课程资源单位,联系活动的具体事项。一是资源单位是否允许课程开设,比如学生到大石窝镇的雕刻厂,因为涉及到粉尘等环保问题,可能学生在与石匠采访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感受到我们石匠的工匠精神,但另一方面因为有电视台现场跟拍,工艺和粉尘等对雕刻厂有利和不利的情况都有可能公开。只有征得资源单位的同意,才能开设此课程。二是看看课程资源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文化之旅计划去昊天塔,但是在临行前的最后考察时,昊天塔在进行周边环境建设,课程设计组就把昊天塔的行程简化为塔前介绍和绕塔观察,取消了前期的分区域探究活动。三是计划住宿的地方的卫生和住宿人数,初步确定住宿的地点及饭费、住宿标准。③物质准备(1)活动组织组确定参加活动的师生数,联系车辆。(2)制作班旗、横幅、旅游帽等。(3)后勤保障组进行矿泉水等物品的置备。(4)宣传组联系电视台,并安排电教处教师进行摄制和照相。(5)调研学生家庭状况,对困难学生进行摸底,学校统一出资给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6)学科组进行学生研学旅行手册的研发和印刷,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上进行规划。④签订安全协议书(1)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学生真实的身体状况,与家长联系,签订协议书。(2)与租车单位和旅行公司签订相关协议书。(3)向教委中教科报送活动方案及安全预案,等待审批。⑤行前课程准备(1)召开年级学生会,整体介绍研学旅行线路,请专家进行前期的相关知识培训,给出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向。(2)学科教师推介预设的小课题,供学生选择。(3)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或者自己预设课题,组建小的课题组,做好课题前期的准备。比如石花洞钟乳石形成小组,行前就带着相应的实验仪器。(4)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题前期的资料搜集。(二)课程实施实施过程由所有工作小组共同完成。自然之旅,七年级师生全员参与;文化之旅,八年级师生全员参与;红色之旅,九年级学生全员参与。研学旅行从2016届学生开始,今年是第一届三年旅行完整参加的学生毕业。在其中,学科组进行课程的全程指导和实施以及评价。①起点活动内容及设计意图:学生总指挥主持,校长动员、授活动旗,出发。学生任务:明确活动目标,活动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明确目标,强调“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赋予仪式感,达到振奋士气的目地。②第一站:房山区河北镇石花洞活动内容:(1)教师实地进行学科知识拓展。(2)化学、地理、综合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拓展实验。(3)学生在导游、课题指导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引领下进洞参观考察,相关课题小组进行课题研究。(4)出石花洞。学生及时反思,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及时完成课题、任务单、活动手册等相关记录。设计意图:落实学科10%实践课程,有关课题小组积累数据,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实地考察领略家乡溶洞文化的婀娜多姿,及时反思,填写任务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提升地理学科素养。③第二站: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活动内容:(1)学生下车,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午餐地点,学校给每个组固定资金200元,小组自行支配,不足自己解决,多余小组使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2)在水峪村广场,由房山区退休的政治正高级教师覃老师给学生进行水峪村发展的介绍。观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国庆演出的水峪村传统项目“舞中幡”表演。任务一:探秘古商道、古石碾、古宅任务二:调查、访问、体验山村生产生活(3)定向越野规则:每班分两组在规定40分钟内按照地图提示找到标定地点的标志物,每组找到标定点后只许取得一个标志物,不得破坏其他标志物。40分钟之内回到出发点裁判成绩,找到标志物数量多而快的组获胜。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提升探究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④第三站:房山区蒲洼乡东村活动内容:(1)学生下车步行进入蒲洼东村。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住宿。学校根据踩点时每个农家院客房情况,分配好学生。每个农家院确定一个学生担任院长,院长进行统一管理,和下面的小组长进行包括带院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的住宿安排和食宿管理。固定时间1个半小时完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和集体生活能力。(2)全体学生集中,到村子较为宽敞的踩点时选好的一处地方去看星星,此处由区地理正高级王建老师全程指导。设计意图:蒲洼东村地势较高,有“小西藏”的美誉。选择的地方照明不是很亮,能够观察到天际的星星,有的课题小组提前带上了高倍望远镜。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外出的每个时间与大自然融合,探秘星空奥秘,体验天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广漠宇宙的热爱。实地观察,激发学生探索星空的兴趣。(3)第二天,山地考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永不放弃,坚持到底,到达顶峰的决心和毅力。同时观察山体南面、背面,山上、山腰、山下不同区域植被的特点,学会运用识花等小程序进行植被识别和确认。此处,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生物教研员晋有奇和学校生物教师全程指导。⑤第四站十渡中的九渡活动内容:观察周围山体并拍照,认识不同地势类型;判断河流的方向,居民居住的特点;观察漂流区域周边的花木,他们的花有什么不同特点?晚上十渡小广场,篝火晚会。⑥第五站房山区十渡镇七渡、第六站长沟湿地公园、第七站房山岩石公园(1)房山七渡观看“旭日东升”景观。设计意图:让学生考察岩石断层景观,进行地理知识的拓展及实地考察。(2)房山长沟湿地公园。学生观察平原地区的植被特点,与蒲洼高山地带的植被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进行平原和山顶植被的特点的对比,实践感悟植物特点以及体验信息技术的运用。(3)房山周口店岩石地质公园。学生观察多样的岩石,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考察乱采乱挖后遗留的大坑。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保护和建设之情。⑦学校学生集中,照集体照,总结提升,整理出行前带的物品,帽子等回收,下届再用。6、课程评价7、行后课程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物化成果——木工和衍纸结合的《石花洞》等。六、“自然之旅”行后课程案1、课程背景七年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缺乏深度与广度。经过一个学期的木工实践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技巧,并且在创意设计能力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5月七年级学生都要进行主题为“走进自然,茁壮成长”的“自然之旅”研学旅行,行程中学生要在民俗村--水峪村实地考察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其中古宅建筑风格就是运用榫卯结构。“榫卯结构的应用制作”是研学旅行行后课程的一个内容。2、课程目标价值体认:培养和发展兴趣专长,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感悟中国传统木工技艺 ,提升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发扬继承传统文化从自己做起,培养责任担当的意识和能力。问题解决:运用劳技课所学到的木工知识,解决研学成果物化的问题。创意物化: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发展实践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提高创意实现能力。3、课程过程第一阶段:选择主题;第二阶段:调查研究;第三阶段:创意设计;第四阶段:实践制作;第五阶段:汇报展示。七、研学旅行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形式题目:行走路上的故事行文过程:一、明确中考写作要求二、学生完成问卷,自主选材三、从自然、人文两个维度分别进行细节描述四、手绘或计算机设计制作作文思维导图。要求:能够体现作文的主题、结构、内容、角度、细节等。五、文字表达,陈述文章脉络。六、初成文七、选取活动照片及表现主题的音乐八、以ppt形式在班会中分享九、在教师和同学的建议下修改初稿,形成最后稿。十、两个班的作文制作成美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