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叫王利,来自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黑岗乡中心学校,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高级教师,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扎根农村教学第一线20年。首先感谢省教育厅和地市教育局的精心筹划和周密安排,同时对今天到场的所有领导和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爱心育人,铸无悔师魂》,希望和大家分享交流。大学毕业,本有机会留在城里工作,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毅然决定留在农村,反哺乡里,这一干已19年;小有成绩后,本有机会进入政府,但我不为所动,没有忘记我的初心,仍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作为班主任,我是一位倍受学生拥戴的孩子王,我伏下身子坚守岗位,撸起袖子埋头苦干。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反思从教20年的心路历程,最大的体会与感悟就是:坚守师德底线、立德树人,方能扛起肩头责任;全心全意陪伴,仁爱育人,教育才能春风化雨。一、传承父爱,让残蕾绽放我参加工作前知道父亲一直在关照一位身体严重残疾的幼童,患先天性脊髓外膜膨出症卧床不起的樊仪峰。父亲的义举使我深受教育,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便主动从父亲那里接过照顾小仪峰的工作。小仪峰先天性大小便失禁,下肢没有知觉,而且经常发生脚趾病变性溃烂。由于脚趾没有知觉,冬天多次在火炕上把脚烙熟,行动完全靠双拐。他妈妈因看不到孩子的未来和希望,拿走了家中仅有的千元积蓄另嫁人家,狠心地抛下了他们父子。他的父亲晚年得子,当时已年近五十,身体又不好。母亲的离开对这个苦难的家庭无疑是致命一击,重担全部落到了他年老体弱的父亲肩上,父亲既要种地养家,又要照顾病残儿子,艰辛可想而知。对他来说母亲无情的抛弃已痛苦不堪,更不幸的是从他懂事起就看到别的小朋友纷纷背起书包走向学校,而他只能蜷缩在陋室的小炕上。每到其他孩子上学的时间,他就爬着或拄着双拐跌跌撞撞走出门外,目送别人上学,一动不动。这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为了帮助孩子完成九年学业,我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教小仪峰学习的重任。可白天上班的我,只能在晚上辅导。小仪峰因从未接受过系统教育,辅导起来,真是困难重重。为了小仪峰我费尽心思,多少次一道简单的加减法,也要不厌其烦地讲上很多遍,直到弄懂为止。小仪峰因长期瘫痪在床、家里空气污浊,总夹杂一股刺鼻的尿骚味,没有人愿意到他家来,但我不能嫌弃。小仪峰常年闷在屋里,与人缺少沟通,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人要差很多,沟通起来非常吃力,我在教知识的同时就循循善诱做他思想工作。为了帮他摆脱自卑心理,我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人是如何超越自我,战胜病魔的故事,如霍金,海伦、张海迪等。我还把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赠给他作为座右铭。告诉他,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残缺,活着就要活出价值。慢慢地,在我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小仪峰一步步摆脱了自卑的阴影,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心境一天天光明起来。每天我往返于两家之间,风雨不误。为小仪峰辅导,领他看病,几乎牺牲了我所有节假日。特别是2004年8月,由于学校体制改革,我被调到黑岗中学任教以后,两地相距几十里,下雨天,自行车骑不动就推着,推不动就得扛着,脚在泥泞中艰难的跋涉。冬天,寒风凛冽,顶风冒雪,两地奔波,辛苦可知。我在生活上对他也是百般照顾,给他买了许多文具用品,并向高年级学生借来他们用过的旧课本给他使用。我还经常让妈妈把穿过的衣服改后送给他和他的父亲穿。我家的生活也不宽裕,特别是2002年,父亲病逝,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我的肩上。但我仍每天坚持不懈到小仪峰家做辅导,一辅导就是几个小时,每天辅导完回家都与星月为伴,但看到一个残缺的生命渐渐强大起来,我的心里虽苦犹甜。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个愿望,想着有一天能看到小仪峰站起来。为了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愿望,我四处奔波,几经周折,终于为他争取到了手术的机会,2008年年初哈医大的医生为他进行了手术,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的脚趾神经渐渐有了知觉,为了使病情进一步好转,2009年3月我又为他联系到河南进行了二次手术,经过数次手术与精心呵护,小仪峰不仅能自己行走了,现在农田种收、家务活他都能帮父亲干了。作为一名老师,育人不仅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教会孩子做人,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依靠自己的能力立足生存。首先,我为他联系成立了移动收费网点。2009年夏天在我的帮助下,樊仪峰开始学习数码照片设计,由于他的努力,他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格外珍惜,非常努力,技术学得很好,学成后有许多影楼要聘用他。2015年小仪峰到河北和北京进行淘宝经营,收入不菲。2016年凭自己的努力仪峰在县城买了新楼房,现在把他年岁已高的父亲接到了新楼安享晚年,再也不用为生活所累。现在的仪峰已不满足现状,今年年初又到杭州和义乌考察,准备拓宽电商市场。现在,他已成为阿里巴巴销售中层,小仪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热情与信心。我相信,他的未来一定会越走越好!寒来暑往,春秋冬夏,我用十几年的努力换来了一个残疾孩子的自立自强,一个不幸家庭的欣欣向荣。相信小仪峰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爱心无价,就因为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残蕾也能绽放出傲人的花朵,在小仪峰身上的付出与坚持,让我看到了坚守育人初心的收获,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所拥有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刻苦钻研,擎起责任三尺讲台,是小天地更是大事业。我深知教育教学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所以在从教之初,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一名平凡而优秀的教师。置身课程改革进程中,站在新旧教材、新旧观念的交叉点上,面对不同的学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乃至于创造性地发挥,实践一种“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者不甘于做承前启后的教书匠,而是做一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急先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作之余,我总是广泛涉猎专业书籍和相邻学科的书籍,厚厚的一摞书成了我办公桌的标配。当别人在玩手机、侃大山津津有味时,我却对读书乐此不疲。我深知: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才能浅出。只有登上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只有技艺高超,方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一直以来,我的课备受学生的欢迎与好评,我想正事因为这点滴的积累、广泛的涉猎,让我的课堂不乏生动和激情,充满智慧与深刻。作为班主任,我把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学生身上。儿子手术住院、肺炎住院,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我没有请一天假。而是等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天天往医院跑,虽然很多时候对儿子和妻子充满愧疚,但我深深体会到为师者首先要爱学生,这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和源泉,更要懂学生,要善于叩开学生心门,做他们的倾听者与知心人。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可以与伙伴无话不谈,但对老师却缄默不言。为了能成为一名走进学生心里的知心人,我自费购买很多教育学、心理学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我还仔细观察孩子们对哪些电影、明星、歌曲、游戏感兴趣,我就亲自体验,努力做到和学生“与时俱进”。课堂上、闲暇里,当我就一些热点词侃侃而谈时,学生眼中流露出的不仅是钦佩,更是一种亲近。教师,只有放下高高的师道尊严,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大学毕业后,我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白天忙没有时间,我就常常利用晚自习后去家访,冬天不知多少次骑自行车摔倒在冰雪路上。常常家访完回到家时已是深夜,虽然很劳累,我却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同样如此,想全面了解一个学生,必须走进他的家庭。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一直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 “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我想:这就是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三、爱心育人,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在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视道德示范,言传身教。我深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理。无论冬夏,我都第一个来到教室,归置物品,洒扫地面,在旧校舍时,冬天还要点起小火炉,让孩子走进教室感到寒冬中的温暖。集体劳动时,我从来不当“甩手掌柜”,总是汗流浃背的与孩子们一起干。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时,农村孩子羞怯腼腆,不敢登台。我就身先士卒,第一个报名参加教师组活动,实际我跑得也不快,唱得也不好,我这种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神感染着学生们,大家都很踊跃,所以我的班级在各项文体活动中总是名列前茅。良好的班风、学风是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必备条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同时,总是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针对个别学生不愿及时完成作业的情况,我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去体验,告诉学生"学习是在为大脑用餐”,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远大理想。看到班级有学生将没有吃完的零食扔进垃圾桶,我利用班会,晨会课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所接管的班级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很多老师曾不解地问我:“为什么每个班一到你手上,在很短时间就管理的那么好,你是不是有什么绝招?”我笑笑说:没什么,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好:“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多一些关心;对留守儿童多一些爱心;对基础差的学生多一些耐心。”学会用爱用心与学生沟通,用情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影响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叫孟祥谦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纪律散漫,在班级里成绩倒数,不仅如此,他还经常逃课,还从家里偷钱出来上网。他的父母管他,他不仅不听,甚至辱骂父母。对于他这样别人眼中“不可救药”的学生,我没有放弃。孟祥谦喜欢打篮球,我就经常找他打篮球。通过打球,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点点走近了。孟祥谦的心也向我一点点敞开了。这时我“乘虚而入”找他谈心,告诉他沉迷网络的危害。教育他“百善孝为先”的道理。那是一节晚自习,孟祥谦又忍不住溜了出去,当我发现孟祥谦没上晚课的时候,立即出去寻找。那天下着雨,我冒雨挨家网吧找,当找到孟祥谦时,已是华灯初上,我全身都被雨淋透了。看着被淋成“落汤鸡”似的老师。孟祥谦再也抑制不住悔恨的泪水,他郑重向我承诺:从今以后再也不逃课了,一定按照老师所说的,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孟祥谦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懂事明理的大小伙子,在北京一家电脑公司任职,工作很是不错。孟祥谦的转变更加让我坚信,没有天生不行的孩子,只要我们用心付出,用爱陪伴,一定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递着,指引孩子不断前行。对父母离异的孩子,我更是百般关心,呵护。刘岩同学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平时他是奶奶和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但临近中考时,他的成绩急剧下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觉得这期间一定有原因。一天,刘岩同学突然发高烧,我陪他到医院打针,给他买了水果,在身边陪护他。刘岩低声地说:“王老师,您看咱班其他的同学多幸福啊!有爸妈的疼爱,生活条件又好,可我……”,他哽咽了,眼泪在眼里打起转来。我这才晓得,刘岩的奶奶前几天病了,把为他准备上高中的钱看病用了,在这重压下他退却了。听刘岩说出真情后,我立即答应帮助他想办法支付学费。这样刘岩卸下了思想包袱,振作起来,成绩显著提高,开始加倍的努力,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后又考上了重点大学,他年迈的奶奶到我家看望时,拉着我的手激动的哭了,老人家说:“王老师,您就是我孙子的再生父母啊!”由于受家庭、社会及网络的影响和诱惑,现在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很多不良习惯,学无动力,不能吃苦,迷恋网络,缺少感恩等。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我深思熟虑,可以说是“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在我的努力付出下,许多问题学生走出了困境,重拾了理想。说实话,在十几年从教的过程中,为了孩子们的点滴转变和健康成长,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但每当我荣获国家、省、市、县的各级各类荣誉时,每当在全乡“我最敬佩的老师”和“我最敬重的同事”评选中屡获殊荣时,我知道,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无论未来面对怎样的压力与困境,我绝不后悔!因为我知道,善待学生就是守住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以爱育人,就是点燃了一个个孩子的梦想。四、矢志不渝,做无悔教育人在平凡的教书育人道路上,我没有忘记要追求卓越,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不平凡的回响。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教法,寓教于乐,融情于理,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之中,我每节课都要殚精竭虑地准备,把现实与理论寓德育教育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我所任的政治学科成绩在中考中一直遥遥领先。从教至今,我先后被授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国家优秀实验教师、国家优秀指导教师、黑龙江省乡村教师奖、省师德先进个人、省魅力教师提名奖、市优秀教师标兵、市教书育人楷模、市师德标兵、市级骨干教师、市课改教学能手、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教师园丁奖、县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德育科研先进个人等数十项荣誉称号,201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2017年9月,我在北京受到刘延东副总理和陈宝生部长的接见并为我颁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奖杯和证书。2018年6月26日,我有幸被齐齐哈尔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师及齐大招生就业处组织成员;今年7月28日被黑龙江省政府和省人社厅向国务院推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多次获国家、省、市、县优质课奖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市骨干教师、市课改教学能手,多次在省市县公开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3月我的科研成果《正确加强引导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获国家级一等奖,并被国家教育刊物公开发表;2011年六月份被教育部授予国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优秀科研先进个人奖励,并应邀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从事政治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我积极参加德育科研培训,潜心研究课改先进理论,注重实践,善于反思,撰写并发表了多篇德育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积极承担、参与国家、省、市、县科研活动,参与“十二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的研究》、《学生的写字能力与学习的质量效率的研究》、主持承担“十三五”市科研课题立项《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推进新课改教学》等多项科研研究,取得了诸多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出版论著《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任第一副主编。在国家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德育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推进新理念教学》、《有效提高政治课堂学习效率》、《正确加强引导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们、同仁们,我经常在想,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我们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我想,这也是千千万万同仁们都在思考的问题。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勇于实践,不甘平庸,用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延续奋斗的足迹;满贮爱心,润物无声,用自己的热情与执著拥抱所有的孩子。采得百花成蜜后,甘为别人苦与甜!我将用爱滋养教育的沃土,用心谱写教育的诗篇,以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潜心教学研究,默默践行一个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吧!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导语:很多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现在厌学,成绩差,怎么说都不听,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很担心孩子将来的出路。那么怎样可以让孩子不厌学,提高学习成绩呢?孩子为什么厌学?长时间的学习压力,加上不会放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慢慢发现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吃力,学习成绩下滑,他们也就慢慢开始厌学了。孩子出现厌学、成绩差,关键找到厌学成绩差的原因,针对性的解决,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逆反心理在作崇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还容易造成情绪失控,与家长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家长要了解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科学、有效的引导,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时间很长,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父母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抑制了孩子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家长摆威风、命令式的要求,使孩子反感、抵触。最后,父母的分歧、冲突等,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家长要努力尊重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尽可能多的鼓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喜欢尝试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开始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就会出错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的惊呼“危险!不要……”时,他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1.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有部分孩子努力过,但是成绩往往不如他人,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无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2.不恰当的评价方式。绝大多数孩子是积极向上和充满热情的,他们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对一切活动都愿意去尝试。只是有些孩子发现自己或同伴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家长的批评时,便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如果有人监督自己便显得焦虑不安和信心不足,完成任务就格外困难。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习得性无助”是一渐变过程,家长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强化了这一趋势。3.不正确的归因。“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当他认为造成他学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都将难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得过且过的心灵偏差。习得性无助的正确处理方法: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帮助孩子发现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他们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教给孩子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认知、情感、动机的亏空。总之,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学习压力过重,兴趣不足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忽略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我一个朋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报了6个培训班。由于压力太大,孩子完全消化不了,结果培训到最后脑子一团浆糊什么都不会了。这个孩子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学习的,由于辅导班太多,父母不停的给孩子施压,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家长越让好好学他就越不好好学,甚至故意不好好听课,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让孩子对学习没有了信心,学习没有主动性了。家长和他沟通他也不说话,孩子的负担明显过重。这便导致了厌学的开始,孩子的确承受不了这么多的培训班,便会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从而人为的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拔苗助长的故事也就会重演。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父母多肯定,多鼓励,多赞扬,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期望效应”,可以发挥出强大而神奇的威力,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作为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发展的更好,就应该努力为孩子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期望,促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马斯洛说过,每个人都有满足自我的需求,正确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满足自我最好的途径。捕捉天赋强项,用好“最近发展区”所谓记忆力好的孩子天赋只占17%,科学的练习要占83%,只要不坚持练习,记忆力就会衰退,可想而知,练习是多么重要。要把握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爱上学习。畅销书作者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生超人一等,而是经过了1万小时的锤炼,才变成人们眼中的天才。”1.父母与孩子多对话、多练习、多肯定。a.多表扬、鼓励。父母说的话一定要正面积极,对孩子某一个细节的进步多鼓励,鼓励时要看孩子的眼睛。b.多回忆成就。多回忆过去孩子获得某个奖项,一边对话,一边证明给孩子看,如:老师说“你唱歌有艺术天分”等。c.多表示兴趣。父母多去参加孩子的活动,并参与练习,会更有共同语言。如: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还不会滑轮滑等。2.积极的肢体语言常表示。痛苦变享受,练习是枯燥的,想象喜悦的过程,家长偶尔模仿一下,可以逗笑孩子,实在不会的话就给他鼓掌;父母变朋友,要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练到痛苦时,家长采用肢体语言帮他缓解压力,如钢琴练累了,给他按摩放松;指责变鼓励,无论输赢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无论胜利、失败,拥抱都不能少。3.积极的标签常贴起。a.创意的横幅。横幅上用创意字体注明:“祝贺小明是学校的‘超级演说家’”,两头挂上强项(演说家、足球等),再挂上在学校、社会活动中获得的奖品。b.创意的相框。手帕上绣上孩子的“天赋强项”,把绣好的手帕贴在相框里,将相框放在孩子进行庆祝的区域,陪孩子做庆祝仪式。充分运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每个人可能的发展水平,达到每个孩子教育的最高认知水平,帮助孩子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使孩子的发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巧用“木桶理论”,补足短板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每个孩子都应考虑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比如:由于生活压力的加重,做父母的也会有很多的焦虑,所以很多人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都不用管。父母的这种做法,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让大多数孩子都失去了成长过程中在情商、为人处事、与人沟通方面的摸索的机会。很多年轻人在步入社会面对职场关系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容易回避,很难进行一个有效的人际交往的沟通。这也是人在陌生环境中所展现出来的生理行为和心理行为,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流的能力,尽早的补足短板,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学习,才能使孩子更好的适应将来的社会。“遗忘式学习”的正面作用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1.遗忘的正面作用一:大自然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遇到这类“专心的遗忘”,只是往往察觉不到。比方说,你要输入一个新换的电脑密码,就必须屏蔽掉对老密码的习惯记忆;要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单词,就必须克制自己不要脱口而出母语中的对应词汇。“‘学习’与‘遗忘’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两者的意义跟人们所想象的恰恰相反。”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的话。他告诉我:“我们以为遗忘是件很糟糕的事,是大脑系统的败笔,但实际上,遗忘往往是学习的良师益友。”遗忘在大脑运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脑中的背景噪音,或者说静电干扰,让大脑把该输出的信号输送出来。2.遗忘的另一个正面作用:先损耗,后增长。遗忘的这一特性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当我们提取储存的信息时,我们能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孩子提取任意一条记忆时,总会同时修改其“可提取系数”,乃至常常修改其内容本身。近年来,针对记忆的研究以及推想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叫做“记忆失用理论”,以区别于已经过时的“失用定律”。所谓“失用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某项记忆不被提取使用,那么它就会渐渐在脑间蒸发,消失殆尽。而如今这套新理论叫它“遗忘式学习”,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补充或更新,而是彻底的破旧立新:“遗忘”在这里被塑造成了“学习”的好朋友,而不再是敌人,还能给人以正面激励。举例来说,这套新理论能给人的正面影响之一就是:才刚学过的就忘掉了很多,刚接触某个新课题时尤其如此,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不专注,也不是一个人本身的缺点;相反,这证明大脑正以其恰当的方式工作着。艾宾浩斯找到了他需要的那一类记忆“元素”,他刻意将练习的时间分出长短,结果惊讶的发现,如果多练几次,考试时成绩就能更高一些,遗忘的速度也会更缓慢一些。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就飙升的越高,也就学的越扎实。用记忆来改变记忆,而且使越改越好。遗忘,不但能过滤掉干扰你的信息,还会激活并加深你已经学的部分,根据先损耗后增长的法则,在你提取记忆内容时再次激发更好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这便是由大脑生物学以及认知科学所得出的最基本原理。本尼迪克特·凯里(Benedict Carey)颠覆传统学习认知,我们在教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好“遗忘式学习”的正面作用,尽最大努力的吸收、消化和运用,会帮助孩子学习更上一层楼,对成就孩子的终生学习力有重大意义。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好处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孩子学习的好与坏,不仅在于孩子还在于家长,家长也需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习理论助力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饿猫乱吃鱼的实验,猫通过跑、跳等碰到开关,并准确打开开关。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学习之前要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一次次的练习会加强或减弱孩子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家长可以运用斯金纳的正强化,给孩子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反之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批评等,以消除或抑制孩子不好的行为表现。2.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提倡发现学习,让孩子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原则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要孩子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学习,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建构知识。家长要终身学习,吸取学习理论的精华,给孩子递梯子,助力孩子更好的学习。激活快乐学习,增强自信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大多已经得到满足,而爱和归属需求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问题。孟母为了孟子的梦想多次迁居,孟子才胸怀大志,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最终成就大业,成为一代伟人。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奋斗的意义、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找到了奋斗的责任。一个有梦想的人会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有梦想,有自信,有成就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改变认知结构,实现创造性飞跃心理学家瑞士的J.皮亚杰、美国的J.S.布鲁纳和D.P. 奥苏贝尔都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学习含有使新材料或新经验结为一体这样一个内部的知识组织机构,即认知结构。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 认知结构,简单来说是孩子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孩子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越高、可分辨性越大、稳定性越强,就会越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实现创造性飞跃。总结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家长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进步,遵循孩子发展规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科学的引导,捕捉天赋强项,激活快乐学习,让孩子更好的进步和成长。家长为孩子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在孩子的学习中,与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家长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做好榜样。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孩子做好沟通,跟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真正的从思想得到改变。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用心去呵护,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善于顺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育,注意因材施教。改变孩子的认知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正面教育,多鼓励,给他们温暖,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关怀,巧用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的奥秘”,助力孩子更好的健康茁壮成长。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通讯员 李国亮无论是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发布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还是杭州市教育局刚刚起草的《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关注的重点都是初中教育。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充分、不均衡等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初中教育一直是家长、学校及社会“追求分数”最激烈的地带,也是整个基础教育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提升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滨江区教育局先走了一步。12月19日下午,“新初中教育研究院”成立仪式暨首次研讨会在杭州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隆重举行。滨江区副区长包嘉颖和原省教科院院长、浙大教授方展画共同为“新初中教育研究院”揭牌。浙江省教研室主任任学宝,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朱永祥,滨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来江飞和来自省内一批顶尖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刻。“新初中教育研究院”缘何落户滨江?在落户仪式上,滨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来江飞就成立研究院的时代背景及意义作了简要阐述。他表示,当前初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是育人方式却相对单一,升学率、分数依然是学校、家长、学生的生命线。课堂上以教师大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课后则是以“习题+试卷”为主的题海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现象。现阶段初中办学活力明显不强,而目前省内没有相关机构在专门研究初中教育,所以区域性深化初中教育改革,推进初中教育关键领域的新突破,构建新初中教育的使命应当成为共识。滨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来江飞讲话据了解,“新初中教育研究院”的主体架构由“一院四部”组成,其中“四部”为课程(课堂)改革部、德育(班主任)领航部、智慧教育(新技术)开发部和社会(家校)融创部。基于“一院中部”架构的“新初中教育研究院”开创了省内教育界专题研究初中教育的机制和体制,集聚了一批省内顶尖专家共同探索新时代初中教育改革。“新初中教育研究院”聘请方展画教授为首任院长,每个部分别聘请省内二名顶尖专家为理论导师,一名顶尖专家为实践导师。对于新成立的“新初中教育研究院”,来江飞重点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希望:一是以新初中教育研究院落户滨江为载体和契机,从育人视野、结构、形态、举措等维度解读“新初中”的办学内涵,力争二年内本区初中收获新效益,实现新突破;二期待通过顶尖专家引领、项目研究、学校试点研究等课题群推进,培养一批新初中名师,打造若干新初中样板,创建社会满意的优质初中教育;三是借助承办全省、长三角甚至全国性的学术峰会或高端研讨会,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专家聘任仪式及“一院四部”主要成员合影包嘉颖副区长代表区政府热烈祝贺并大力支持“新初中教育研究院”落户滨江,对各位专家一直来关注、支持滨江教育的发展改革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滨江初中教育以研究院成立为契机,立足“国际滨”区域创新基因,放眼国际及未来,大胆创新、实践,深入推进“教育是创新生态”的区域教育新使命,积极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美好初中教育滨江高地,“新初中教育研究院”首任院长方展画教授阐述了研究院的职责、使命、研究方向及要求。希望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实施点面结合的推进思路,力争二年内聚一股动力,育一批名师,树几所学校标杆。省教研室任学宝主任认为要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为新初中教育研究的主阵地,探索初中生新学习方式,激活初中生新学习精力。省教科院朱永祥院长提议要立足滨江,辐射全省,建议引进“浙江省初中教育秘书处”并落户本院,吸引省内优质初中资源在滨江区流通,同时催发本区域初中学校深入变革。特聘专家纷纷建言献策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何珊云教授,浙大教育技术学院李艳教授,原省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周俊教授、朱永春教授、来祥康教授、市教科所郑国强主任、鲍峰校长等四部特聘专家就“一院四部”下阶段项目研究,深入展开研讨与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吴遵民、李艳、邓璐等编者按教育是牵涉千家万户的核心命题。“清华北大制造机”“虎爸”“吼妈”……每一个流行用语的出现,都展现出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这种教育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起跑线的不断超前,同时也加重了学生校内外的双重课业负担,并直接催生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焦虑。当下,学习成绩仍是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导因素,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期望也无奈地让位于学习成绩的提升需求,但由此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以及对于学习倦态甚至厌学情绪的产生。为充分了解当前学生学习期望的现状、影响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吴遵民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2000名上海市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以及河南郑州市的高中生展开了深入调研,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对学习成绩的追求成为学习期望的主导因素每年六七月份,高考占据着全民关注的目光。对于考生家庭来说,孩子该报考哪所大学、什么专业往往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寒窗苦读12载,顺利走过高考“独木桥”,有些甚至考上了著名学府,却因跟不上大学的课程进度,或对所报专业不感兴趣,而选择转专业,更有甚者选择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学子们宁可放弃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也要从头再来的背后到底潜藏着何种缘由?又是什么力量给予了他们重新选择从零开始的勇气?学生的学习期望,到底由谁来决定?学习期望,指的是个体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其对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人人格的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调查发现,尽管这种预期目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的核心仍在于学习成绩。即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他们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追求压倒了其他一切期望,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期望的主导因素。以上海市初中生为例,绝大部分初中生的学习期望都与成绩、升学紧密相关。调查发现,初中生的学习期望大概分为以下几种:(1)个人成绩;(2)个人进步;(3)个人突破;(4)学习成果得到他人认可。其中,期望个人学习不断进步的占85.04%,期望考上好高中的占84.19%,期望在不擅长的科目上有所突破的占79.49%,期望在学习上得到老师认可的占78.63%,期望在学习上得到父母认可的占78.21%,期望个人成绩名列前茅的占74.36%。总体来看,获得学习进步、考上好高中可以说是初中学生最为热衷与普遍的期望,而只有9.4%的学生对个人成绩名列前茅无强烈意愿。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也期待自己的学习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需要关注的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学习的认可在他们看来几乎同等重要,而这也揭示出了初中生对于老师和家长具有共同的心理依赖。调查还发现,从总体上看,上海市的高中生对学习成绩也同样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学习期望。这一结果与郑州市高中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具体而言,大致有55.6%的上海市高中生认为考上好大学是他(她)读高中最重要的目的;认为提高自身素质重要的则占了32.8%。与此相对,45.18%的郑州市高中生更为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对于考上好大学的仅有35.03%。这一比率与上海正好呈现相反的特征。反观郑州市高中生,获得综合能力的愿望高居榜首,而被问及成绩对自己是否重要时,高达82.22%的上海市高中生认为学习成绩对自己而言重要或较重要,这一比例在郑州市高中生中则下降为70.56%。这一结果表明,虽然综合能力的形成是高中生理想中最想收获的学习结果,但在现实的升学压力面前,高中生仍然需要对成绩保持高度重视,并以此作为一项明确期待,以期顺利考入一所好大学。从对成绩的重视程度和对进入好大学的期待程度来看,郑州高中生明显比上海高中生的表现更为“淡定”,其比例亦分别降低了11.66%和20.57%。在同一种教育制度下,是什么造成了两地高中生对成绩和升学的态度出现较大的不同呢?调研组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两地社会氛围或教育环境的孰优孰劣,而是在于升学率。有学者基于各省2005年到2015年间211大学高招录取率做了量化研究,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河南省211大学高招录取比例为2.663%,同年的上海则高达13.624%,因此河南省是属于全国录取率较低的省份。我们在对两地的211高校录取率进行对比之后,就很容易发现两地高中生对成绩和升学期待的较大差异缘何而来。上海的高中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跳得越高,摘到大桃子的可能性越大。而郑州的高中生则陷入了群体性无助,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即便再努力,考上好大学的可能性仍然很低,由此他们对于自我发展的渴求便无奈地转化为了对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诉求。调查发现,近40%的大学生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对自己要求较高,并希望自己在学业和工作方面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从学习目的的层面来看,39%的大学生认为读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另有38%的大学生则认为将来找一个好工作才是他们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也有5%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2%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满足教师的期望。在问及对未来毕业后的规划时,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进行过思考,即将会选择直接就业、继续学习深造或创业,但有近21%的学生对此并不确定,仍然处在迷茫之中。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选择与未来发展都进行过较为深入而细致的考虑,他们找到了较为清晰并且具体可操作的未来发展目标。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还处在迷茫状态,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再从成人群体的期望来看,无论家长或教师,他们都已形成了对学生学习取得发展的普遍期望,这又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方面。数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的初中家长在学习方面对学生都提出了比较强烈的学习期望,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极其重视。如高达97.46%的家长、98.88%的教师自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出了要求,其中约为70%的家长、62.92%的教师还希望学生的成绩能够名列前茅。在高中问卷中,明确表示学生成绩对其重要或比较重要的上海市家长和郑州市家长占比高达88.20%与88.39%,这一比例在两地的教师群体中更是分别达到了87.88%和100%。上海市大学生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的分析结果与上述对高中生的结论不谋而合,二者对学生的学习都展现出较为一致的期待。如47.83%的家长和46%的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能对自己提出较高要求,毕业后能在学业和工作方面取得良好发展机会,而35.87%的家长及46%的教师则认为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能充分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而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期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类似性,其中学习成绩是学生、家长和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重中之重,其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由此不断滋生出成人群体的教育焦虑与焦躁情绪。这一教育焦虑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习上,便是作业量的增多以及课外补习的常态化,而这也成为支配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预期、规划与加负的重要因素。2、学生的学习期望并不被家长和教师所了解和尊重从上述调研结果可知,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对学习期望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即都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然而,目的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成人群体对学生学习期望的尊重就一定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学生的学习期望事实上真的受到了成人群体的尊重吗?就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期望来看,其是否受到尊重主要表现在教师及父母对个体学习兴趣的态度。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和家长尊重其学习期望、支持其个性化的兴趣发展需求。在与家长意见不一致时亦能够一起协商予以解决。然而,尽管大部分教师以及家长都自认为了解学生的兴趣并对此持支持态度,但家长和教师一般都不希望学生在某一兴趣领域或某一无关考试的科目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同时也不希望学生把本来就不多的注意力分散到不利于学习成绩提高的方面去。他们更希望学生能够专注于学科学习,专注于学习与考试有关的书本知识,以争取考上好高中,然后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为今后考入好大学做好准备。为此,高达98.88%的教师和97.46%的家长直言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出了要求。而在42.13%的教师眼中,学生的学习期待没有受到家长应有的尊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外补习与培训的合理性也同时得到了印证。再就高中阶段来看,仅有29.78%的上海市高中生、19.29%的郑州市高中生坚信家长和教师了解他们想学什么。然而,把同样的问题提给家长和教师,73.29%的上海市家长和61.29%的郑州市家长都自认为他们是了解学生学习想法的,81.82%的上海市教师与76.92%的郑州市教师也自信他们了解学生想要学什么。由以上矛盾的结论可见,学生的直观感受与家长的自我认知以及教师的经验感悟之间产生了很大分歧。许多家长和教师都存在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自以为对学生的学习想法十分了解,而事实上他们却是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而这样一种盲目自信为他们对学生指导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埋下了隐患。当问及学生在学习方面(包括升学、选文理科、选学校、选专业等)的决定主要取决于谁的时候,66.46%的上海市家长、58.71%的郑州市家长均表示是由父母或教师和学生商量后一起做决定,仅有极少数的成年人称是由父母或教师做的最终决定。然而,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两地高中生则认为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过老师或父母不顾他们的意愿而改变他们自身学习期望或学习规划的情况,只有30%~4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遭遇到干涉。至于大学阶段,65.22%的家长表示会经常或比较经常地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另有高达90.22%的家长则认同这种引导是必要的或是比较必要的。而从教师层面来看,32%的教师则认为自己会经常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44%的教师也坚持自己只是偶尔引导,但82%的教师都肯定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期望方面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而当与学生的意见相冲突时,则绝大多数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应该适当地提出意见,或和学生一起商量着做出决定。但也有13.04%的家长和8%的教师则直言自己倾向于说服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并力图改变他们原有的学习期望。综上所述,关于学习期望是否得到尊重的问题,尽管各方的主观意愿都持正面态度,并且学生家长和教师亦都宣称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期望有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但调查结果表明这种尊重似乎并不真实,具有较大的反差性。事实上,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期望并没有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甚至不为他们所了解。学生的学习期望不受家长和教师等成人群体尊重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绩第一的从众心理。对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来说,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大部分的家长和教师都提出了应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这种促进是需要以学业成绩的进步为前提的。成绩至上的教育观与心理期待值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期待,家长和教师的指导思想亦受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重课内、轻课外,重成绩、轻兴趣的思想潜在地影响着家长和教师的尊重行为。——缺乏心灵沟通的尊重前提。数据显示,家长和教师都客观地存在着对学生学习期望了解不够深刻的现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家长、教师包括学生自身对学习期望受尊重程度的感受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对学生学习期望的了解欠缺与感知误差,也从根源上阻碍了学生学习期望的真正实现。——缺乏成人认同的学生自我独立性。不可否认,学龄期的学生大部分处于身心成长与发展的阶段,因此在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教师看来,他们不成熟,缺乏经验和理性,不具备独立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能力。换言之,“学生即使拥有学习期望也一定具有不完善性和内部缺陷,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及时干预、指导与调整”,这种根植于成人群体内心深处的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不信任与不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生学习期望的横加干涉乃至粗暴剥夺的行为,自然就成为学生学习期望不能真正受到尊重的重要原因。3、完善体制机制尊重学生的学习期望课题组认为,教育如果要摆脱外在焦虑的困境,引导学生回归学习的好奇和探索的初心,教育者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期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自由认真地选择,通过认识自己、理解社会,来实现真正的自由成长。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自觉形成对学习和未来人生的积极期待,并把这种期待化为强有力的内驱动力。由此,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生发出持续的积极性。因此,必须从政策层面予以改善,方能调适学生、家长和教师以成绩为核心的学习期望,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期望受到家长和教师等成人群体的尊重。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开设家长讲堂,强调尊重意识,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建议政府依托社区与学校的已有资源开设家长讲堂,以此提升家庭教育的尊重意识与教育水准。其中,社区学校尤其应该发挥重要的联结作用,以实现全覆盖、多层次、广内容的理想目标。具体而言,可以设计一系列覆盖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的家长课程,内容涵盖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生涯指导与规划等,家长跟随学生的成长步伐依次学习每一阶段的课程,以真正实现了解孩子的成长特征和心理需求,以此促进尊重学生学习期望行为。——创建学生生涯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学习期望树立的科学性。建议通过生涯课程的设置和生涯规划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期望的了解,同时建立起短期学习期望与长期学习期望、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之间的联系,提升他们树立学习期望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化生涯课程的设置,实现生涯教育专门课程和生涯教育渗透课程的结合,使得学生在浸润性的自我规划中加深对自身期望值的理解,由此生发出真实而确切的学习期望。再一方面,则是通过实习、见习和社会实践等生涯规划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志向所往,从而树立更为坚定而科学的学习期望,并产生为之不懈努力的意愿。——进一步完善新高考制度,全面推进招考双向选择的举措。未来的新高考制度应该将原本确保获得好成绩为逻辑起点的目标逐渐转变为立足于兴趣、爱好或自主愿望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为学习兴趣、未来职业等的选择、思考与发展开拓空间。对此,可以从录取方式层面进行改革,如改单向招录为双向选择,即考生在一定的分值范围内可以同时选报多所大学或专业,而被选大学也可以同时发出预录取通知,最后学生综合自己的兴趣与志愿做出最后决定。这样可以改变强制性地限制考生只能按照既定原则选择一所学校的弊端,而给予学生更多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多元发展的愿望去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机会。——多方合力,形成尊重学生学习期望与多元发展的社会氛围。建立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的专门性信息网站和平台,开阔他们的社会视野,使之产生符合自己兴趣与意愿的学习期望。同时,这也有利于扩大社会成人群体对学生及其学习期望的了解程度,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尊重学生学习期望、尊重学生多元发展社会氛围的最终形成。《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1日07版)
由我校生物组承担的“自主-合作”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课题,是孝感市教科院立项课题,该课题2016年9月进行开题论证,2017年3月立项,在学校领导和全体生物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根据课题计划方案的要求,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回顾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学生站立早度,提高了阅读效率内容提要:研究的步骤及举措 、阶段性成果及启示、成果的反思存在的问题、今后课题研究的重点一、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7月)1、选择课题,制定方案。2、课题论证,落实课题组人员。3、申报课题。(二)、实施阶段:(2017.9-2018.10)课题组冯文斌老师的公开课1、确立子课题,并制定计划。2、做好学校现有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3、加强管理,优化和完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4、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考察”、“集体学习”、“教师自学”、“公开课”、“学术研讨会议”、“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来加强研究和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5、强化总结提炼,通过“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调查报告”、“阶段总结报告”、“经验总结”或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来加强研究和总结提炼。课题组集中学习和研讨(三)总结阶段:(2018.11-2019.3)1、做好相关教学调研总结工作,召开总结会。2、资料回收归档并整理成册,物化其他研究成果。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4、迎接鉴定组检查评估。学生大课间二、研究的举措本课题研究采取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等。1、文献研究法。收集分析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构建本课题实施的理论框架。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对实验前后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分析研究实验提供事实依据。学生学习消防知识3、实验研究法。本实验采用“单组自比法”的准实验研究,将我校视作一个大“实验室”,控制无关因素,有系统地操纵实验条件,即通过对学生施加实验因素的影响,将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原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研究的结论。4、个案研究法。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追踪,如加强对学困生转化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厌学现象的研究,加强对弱势学科转化的研究等。5、观察研究法。主要通过自然观察这一辅助方法跟踪观察实验因素和学生变化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事实,提炼实施生态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6、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把自身的工作和研究结合起来,在搞好工作的同时搞好研究,在搞好研究的同时搞好工作,不仅提高教育科研的应用价值,也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三、阶段成果1、通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初步实现课题组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广大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2、为全面启动高中课改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策略、方法。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专业过硬的综合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如课题组王晓霞获 “一师一优”示范课孝感市一等奖;课题组张亚军获2017年“一师一优”示范课孝感市一等奖……4、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达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的目标。5、物化研究成果。把研究的调查报告、活动报告、研究论文、总结、案例及案例分析研究、学术讲座、教师公开课、学术交流等资料结集。6、通过研究,初步形成成熟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并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学生演讲比赛四、课题研究的几点启示及生态课堂教学操作规范操作规范(1)改“教案设计”为“学案设计”,由传统的重’教”转变到重“学”上来。强化集体备课。每周给每个学科组设立半天的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所制定的学案设计要交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审核后方可供全年级使用。(2)改变传统的学习单元模式,建立学习小组。这样 更有利于学生的互助、合作、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3)强调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 就是更有利于学生的互助、合作、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4)强调探究问题 : 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5)强调训练检测,注重能力培养: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重视实验操作,重视课后的学生学习反思和教师教学后的教学反思。大课间启示:1、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地参与是研究开展的动力。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景教学模式教学的意义,改变传统教学行为的束缚,以积极的态度置身于研究中,才能使课题的研究顺利进行并积极推进。2、加强管理是课题研究的保证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保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加强了实验的管理,使各项研究能得以落实,稳步进行。3、物质条件的保证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保证了资金的投入,为教师购买学习资料,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配备硬件设施等等,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五、对现有成果的反思1、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学生的课堂情景式有效学习的特征还不明显。3、收集的情景式教学案例缺乏典型性、材料的多样性、手段形式的丰富性。4、教学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5、形成的共识还没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生演讲比赛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课题研究的重点反思这两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校课题实验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不够健全,执行不够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研究的热情,阻碍了课题实验研究的纵深发展。2、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3、课题组个别参研老帅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放得不开,担心教学质量,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4、教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题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5、 实验教学中的基本课型探索较少,缺少一些细化的实际操作的内容。今后课题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1、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2、 针对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实验中难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3、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的研究;虽然我们这两年来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TechWeb】12月5日,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经历非常传奇,他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七十年代就开发出Apple I、Apple II,改变了整个PC时代,因苹果联合创始人的身份而名扬世界。鲜为人知的是,Steve Wozniak在公立学校做了八年的小学老师,每周教7天书。在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沃兹和好未来总裁刘亚超就“教育和科技关系“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关于AI、VR、脑科学等新科学技术将如何影响、赋能、改善、重塑教育,中西方的思维火花碰撞给我们看待教育和科技带来新的视角。刘亚超认为,随着AI技术的发展,能用逻辑来推演的工作可能都会被替代。而作为老师,要从传授知识、题目、解题方法,转变成教会这些东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除了AI技术,刘亚超称VR也会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VR会把一个二维世界变成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到VR时代人们可能有70%的时间活在虚拟世界。在教育行业中,很多教学活动可能会从现在的物理世界,转变到虚拟世界中。此外,生物学和脑科学可能对教育也会产生巨大影响。技术的进步很有可能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变革,最后真正有可能实现所谓的个性化教育。沃兹则表示,目前教育体系面临的问题,在过去数百年都存在。现在的教育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记忆一些关于世界事实的问题,比如美国每个州的首府是什么这类问题,而实际上目前搜索引擎工具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过去只是快速地学,而现在应该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沃兹认为,希望有一天计算机能够成为学生好老师,学生可以自己研究计算机,他们学习的速度可以比过去都快。将来教学生,要让他们感到自信、有创意和创造力。无论教育还是科技,都和创新有关。以下为对话实录:以下为现场实录:刘亚超:首先我代表好未来,欢迎各位尤其是Steve Wozniak来参加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跟我们一起探讨科技与教育共生的问题。我自己是一个数学老师,后来开始做教学管理工作。好未来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于是我们花了很多精力研究新的科学技术如何赋能教育,并成立了AILab、脑科学实验室和大数据中心。Steve Wozniak的经历也很传奇,众所周知,他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七十年代就开发出Apple I、Apple II,改变了整个PC时代。但可能很多人不了解,Steve Wozniak在公立学校做了八年的小学老师。所以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您已经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工程师了,但您为什么要进入教育行业做一个老师呢?Steve Wozniak: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父亲给我灌输了一个崇高的价值观,让我认为学校和教育是每个人迈向未来的重要路径。我觉得我得当个老师,同时我也非常有好奇心,想探索一下做个项目,所以学校教育对我非常有价值。我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跟我父亲说,未来我要跟他一样当一个电气工程师,同时我要当一个五年级老师,因为曾经我的五年级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所以我这辈子一直在思考,我要为孩子教书,他们非常重要,他们代表了世界的未来。当时我也特别喜欢大学的心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理。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他上学的时候,我把电脑带到了学校。我没有很多的钱,但是光给人钱的话并不能创造价值。作为老师,把你的时间捐出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就到中学当老师,在本地的一个小学教了8年,每周教7天书。那时我教的挺好的,还是一个“明星”数学老师。我不想让孩子读很多报刊、文章,所有课程都是我自己备课,这才是真正的创造力。刘亚超:我觉得老师和工程师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工程师能创造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是自我创新的一种表达。而老师更多地是调动学生,通过探索和创新学到新的知识。所以您觉得两者之间有关联吗?是否有相互借鉴的意义?Steve Wozniak:是的,它们的角色有很大差异。当老师需要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你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如何思考,你说的话学生是否能听懂,学生是否能学到知识。做老师这几年,我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我教课的时候,如果学生不能接受、体验和享受我的内容,其实是没有价值的。你必须保证你提供的内容能够激励他们、让他们愿意多学、多求知,让课堂充满乐趣。我觉得你如果真的想要激励孩子,就要勇于挑战。我反过来也想问您一个问题。技术在未来会取代很多所谓低技能的职业,这个对教育者意味着什么?刘亚超:技术一直都在替代人类的工作,为人类赋能。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很多重复性工作都被替代掉了。随着互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能用逻辑来推演的工作可能都会被替代。作为老师,更多要从过去传授知识、题目、解题方法,变成教会这些东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很关键,让他们学会学习、认知世界。同时,作为老师,我们不仅在知识和技能上肩负责任,自身的行为、价值观、情感表达以及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会对孩子产生认知上的帮助或引导。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技术不可替代的。Steve Wozniak:我完全赞同您的理解。刘亚超:我读您自传的时候看到,您帮助过您孩子的同学辅导过功课。他学习遇到一个困难,您为了激励他,说道,“如果你认真学习,就可以用电脑来提交作业。”于是那个同学特别受鼓舞。您刚才提到您在课堂上很受欢迎,那么您觉得教育的过程中什么东西最关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Steve Wozniak:我非常幸运,因为我全职当老师,八年每天都在小学教课,每周教七天。但我同时是一个所谓“自愿”的老师,我的课程都在课后,100%自愿选我课的学生才能来上我的课,我希望能够重新振奋我的学生。那个时候,电脑都又笨又重,有个小女孩厌学,我就把她带到我家,用好几周教她用电脑,每天花两小时告诉她怎么在电脑上打印一份报告。其他学生用笔写的话,20分钟就能写完,她得花两个小时,这样就重振了她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如果我能解决一个孩子的问题,也能帮助其他孩子。同时,我们的学习“寓教于乐”,我和孩子可以通过网络来交流。当时我的学校可以接入美国在线网络,所以我可以告诉他们如何更新电脑系统、如何用电脑把作业做得更漂亮,这样老师就会鼓励你、夸奖你,学生受到激励后就会越来越想学、爱学。我也从来不愿意让我的课堂非常枯燥,如果某一天他们学不懂,第二天我就修改一下。那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除了AI之外,还有哪些新兴技术对于教育有较大影响?刘亚超:互联网已经在改变教育,很多在线教育公司在线上提供特别多的教育资源。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VR也会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互联网解决的是教育地理位置的问题,一个美国的英语老师可以教中国人学口语,北京的著名数学老师可以教一个边远山区的孩子。而VR,有可能把一个二维世界变成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从PC时代到移动时代,我们使用智能终端时间非常长。PC时代可能只有1个小时,而现在可能有四五个小时。我估计到VR时代,这个时间可能会倒过来,我们一天可能有70%的时间活在虚拟世界。在教育行业中,很多教学活动可能会从现在的物理世界,转变到虚拟世界中。有可能你现在坐在美国,我坐在中国,但是我们都在开同样的GES未来教育大会,所以我认为VR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生物学和脑科学可能对教育也会产生巨大影响。我感觉教育一直都是单方面的,我们设计教材、体系,让所有孩子去学,但我们对每个学生个体的了解非常有限,不太了解他天生擅长或者不擅长的部分,不知道每个孩子思维方式有何不同。这样,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无法定制化和个性化。所以,技术的进步很有可能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变革,最后真正有可能实现所谓的个性化教育。Steve Wozniak:非常感谢您的精彩回答,我希望成为VR时代的学生。刘亚超: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很类似,您觉得现在整个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科技能做出什么改变?您看到了哪些科技给教育带来的改变?Steve Wozniak:目前教育体系面临的问题,在过去数百年都存在。学生在过去只是快速地学,而现在我们应该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我们设置考试,试卷有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会推动音乐、艺术等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引发学生去思考,而个人计算机在学校会带来很大变化。曾经,我买了一部Apple I,把它送给了一位女性。后来她把计算机带到了小学进行教学。我认为,那个时候计算机在教学中带来了改变,但并没有让人们变得更加聪明,只是现在学校拥有的标配工具。那么技术究竟可以做出哪些贡献?如果我们有一个计算机老师,它像一个朋友一样,我们可以问它问题,它会看你的眼睛,了解你和你的生活、家人,也知道你喜欢的笑话,那么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设备,也是你们的朋友。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计算机老师,可能将来也不会有。机器无法像人类那样思考,但我们可以让这些年轻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我认为,在教学方面,学生有一个好老师非常重要。我希望有一天计算机能够成为这样的好老师,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学生可以自己研究计算机,他们学习的速度可以比过去都快,但是这并不是学校的标配。另外,在学校中,一个课堂有1名老师、30名学生。这样的师生比限制和束缚了我们,因为学校的预算是有限的。很多年前,世界决定我们应把教育提供给每一个人,不管你是处于怎么样的社会地位,是穷人还是富人,是什么样的性别和种族,都要实现全民教育,让所有人接受教育。如果我们有更多预算的话,我们可以有更多老师、做更长期的项目,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那么我有一个问题,教育的结构性特别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能让学生具有创意,以不同方式去思考呢?刘亚超: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跟您刚才的回答连接在一起。您提到了“师生比”,包括现在学校结构化的问题。我感觉现在的教育,是整个工业时代塑造的一个模型,以效率为先,希望所有人都接受教育,但社会资源又有限,所以我们只能用1:30的师生比。但这可能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在很多地方可能是1:40甚至1:50。这其实是一个悖论。我们希望师生比降低,老师能激发和唤醒孩子,但我们的资源又有限。刚才您提到计算机老师,我的理解它应该是一个AI老师,可以跟学生对话。所以技术可能会保证教育资源供给,把教育成本降到足够低,才有可能实现新的变化。对于“结构化”,我的理解是:第一,我们在教学路径上需要变革。现在我们的教学路径是标准的教学流程,所有孩子都要上完一、二、三年级。我觉得要把它建立在个性化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用技术,把所有的知识、题目包括孩子的特点做成“底层”,以支撑个性化;第二,我们要把师生比降下来。对老师而言,将来如果有AI老师作为助手,他们有可能实现个性化教学。一部分知识的传授会被AI老师替代,比如讲一个知识点、做一个实验,如果有充分的逻辑性,孩子就可以跟着电脑学习,让老师把精力放在更多的引领和创新上;第三,我们要改变教学的测评。现在,我们的测评都是唯一答案,这对创新思维本身就是很大的障碍,让孩子们从封闭的问题中找到唯一结果,这其中是不鼓励创新的。所以,在考核过程中,我们更多需要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将题目做的开放一点,允许多个答案和可能性。然后通过过程和多个结果,鼓励孩子通过创新解决问题。不管怎么讲,我觉得科学技术如果不能在教育中深度参与和赋能,我们期待的美好教育,可能是原有水平上的重复,或者社会上少数有资源的人才能享受有创造性的教育。Steve Wozniak:我完全赞同您所讲的。刘亚超:您作为一个以创新闻名的发明家,如何假设资源是无限大的,您会发明一个怎样的产品来推动教育进步呢?Steve Wozniak:产品本身不会带来太大变化。这些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自信、对不确定性生活的准备,产品本身应该无法解决。现在,很多学校有很多工具可用。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在学校里,老师们教授很多关于世界的事实,我们必须要记住美国五十个州中每个州的首府是什么,现在我们也在这样做。但是现在有搜索引擎,为什么还要让学生记呢?因为将来我们教学生,要让他们感到自信、有创意和创造力。比如一些学生会辍学,在8岁的时候他们觉得学校不那么重要。因为每次考试中,都要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无法答对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聪明,他们可能就会辍学,就会放弃。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这样一个系统。如果他们有一些关于生活的想法和选择,应该尊重他们,而不仅仅是给他们正确的答案,不能说我比你年纪大,我更有经验,你要听我的。所以,我们应该为这些孩子赋能,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在未来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学生上学的时候,我们告诉他们,你们不能去打开这个抽屉,如果所有人都打开而没人认真听讲,老师就无法控制这个课堂。我们希望学生能选择他们想学的,在生活中学到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长大的时候,根本没有关于计算机领域的书。我在校外学到的一些东西,让我爱上了计算机这样一个学科。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我们的孩子,按照他们的特征教授他们,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家人。那么我有一个问题,您觉得不同国家、机构应该如何更好合作,共享它们的最佳实践?刘亚超:您指的是教育的最佳实践?Steve Wozniak:教育以及生活的最佳实践。刘亚超:第一,应该借助互联网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来制定标准。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让全世界可以分享生活、分享实践,但是分享是需要标准的,否则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所有的教育资源有不同的标准,它们之间的流通和对接无法实现。所有只有第三方来制定底层标准之后,大家都会跟这个标准对接,教育资源之间的流通才会出现。第二,要借助一些经济力量,比如说提供资源的人是否应该获得其它权利?索取教育资源的人是否有义务一起推动分享平台的发展?这在教育里可能不成熟,但在科研领域,所有科学家都会在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又会有第三方资源网站,将论文以标准形式存储起来,供全球科学家引用。真正有创新性的文章会被大家索引并认可,使用创新成果的人也会获得相应的好处。Steve Wozniak:你觉得开源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呢?刘亚超:完全的开源会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不会解决所有问题。在贡献资源和索取资源间,要有一定交易成本,有一定的激励体系才会保证资源的质量。如果完全开源,第三方可能得不到足够的经济支持,无法完善产品和标准,无法让这个平台变得更加强大,有可能会局限在其中的一部分资源上,或一部分人群里使用。Steve Wozniak:开源的定义,应该可以分享给其他机构和国家。其他人所做的工作,可以和自己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可以实现1+1>2的情况。刘亚超:我们聊一聊在线教育。因为我听说您做了一个网站,为很多人提供科技和教育的普及。您能谈谈做这个网站的初心是什么?您觉得它现在做的怎么样?Steve Wozniak:我这个网站在亚利桑那,并在世界各地扩张,已经建立有一年的时间。我们有非常多毕业生,他们毕业后要去找工作,但是他们有专业的区别。我们按照项目类别划分,可以让当地公司找到他们需要的专业人员、网上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利用独特方式使用硬件。同时,我希望每个学生不要上同样的课程,而可以自主选择、设计课程和专业。例如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有一个创意研究学院,学生可以跟导师确定他们想选择的专业,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规划将来的生活,选择并设计自己的专业,我对这样的项目感到特别骄傲。这是一个私立学校,他们所做的跟我的观念正好一致。刘亚超:您刚才提到的这个网站,解决了学校里的问题吗?跟学校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Steve Wozniak:普通的学校在职业培训方面没有选择权,它提供的课程和你未来想做的不匹配,我们给他们这种选择权。我反过来问一个问题,大家都在讨论公平获取教育课程、课标,您觉得教育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刘亚超:我认为,教育最大的挑战,是社会发展中人类需求产生的巨大变化。技术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越来越多的工作不需要人去做。计算本身是一种工作,但是计算机现在已经很发达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把过去的知识通过记忆、重复练习放到脑子里,对在社会上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是局限的。但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教育应该在创新探索、鼓励孩子自我认知上付出更多。Steve Wozniak:我个人感觉,很多人毕业之后,觉得不需要学什么,可以做一些低技术性的工作。但是未来没有这样的工作,例如自助柜台等机器,可以取代这些低技能的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要找工作,必须要有某种技能。您为什么想当老师,当老师的动机是什么呢?您当老师中的要点是什么?在知名中国企业担任COO,您觉得这两个角色您更喜欢哪个?刘亚超:我是在博士期间兼职做老师,这段经历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每次上课后,我都感觉身体特别累,但我发现跟孩子交流之后,我能够唤醒孩子的兴趣、释放孩子的潜能、解决了某些问题后,他的喜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当我的学生说,刘老师你讲得很好,我因为你特别喜欢数学的时候,这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动力。所以您问,当老师和COO哪个好?我认为当老师好。今天我们讨论很多教育科技的问题,核心问题就是创新。无论教育还是科技,都和创新有关。您在PC时代做了非常伟大的创新和发明。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这种创新是否能批量生成?我们在教育体系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批量方法?Steve Wozniak:我一辈子都在想这个问题,想做一个创新的人。我的一些想法,别人都没有想过,不在教科书里,也是一个更好的办法,而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办法。其实我花了一万个小时考虑这个事情,更好的想想不同的项目、以及别人从来没有的点子。但是这是一种性格,有的人天生就是这种工程师性格,他的思维就是你给我一本书、一个设计,我从头到尾把这道算术题算清楚,设计软件、硬件,利用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做出来。但是有一类人性格不一样,他就是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不是老老实实的工程师,而是一个发明家。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希望能建一个自己的实验室,将奇思妙想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网上有很多工程师社群,他们不想上学、不想去公司,就想实现这些奇思妙想,这对任何公司可能毫无意义。但是他们如果把这个事情做的很有趣,想向别人炫耀一番,得到别人的夸奖,就觉得特别开心。他们每次实现奇思妙想,大脑就会更聪明,创意就更多,就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未来就能提出特别新颖的课题。我觉得,这是一种性格,是一种素质,成型之后在23岁后不会有什么变化。如果你不是发明家,这很难培训出来,再努力恐怕也没有办法改变固有性格。另外,我们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鼓励我们的学生敢于走出教室、勇于探索。我们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积木、线缆等教学工具,让他们搭搭积木、连接线缆。因为孩子平时没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我也觉得,做老师期间,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时光。刘亚超:科技是社会发展的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度。这两个话题都是没有尽头的问题,可以一直探讨下去,对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做了有限的探讨,我们要感谢Steve Wozniak,谢谢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跟我们一起分享科技和教育。谢谢各位。
*来源: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ID:futureschools)主持人白丁:郑德林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智库总负责人受访嘉宾陆云泉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主任(注:本文为视频专访实录,未经本人审阅)一所名校在疫情下的“弯道超车”白丁:对陆校长大家应该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陆校长一直在教育的第一线工作,过去几年在海淀区教委做主任,现在又回到了教育战线的最前沿,在一零一中学做校长。在未来校园、智慧校园、未来学习方式变革方面,陆校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在一零一教育集团做过非常好的实践,我们希望通过今天陆校的分享,能使我们大家获得一些启发。当然今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在最近几天,中国教育智库网和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共同组建了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依托101中学的实践,由我们今天的主讲嘉宾陆云泉校长,担任研究中心的主任。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个合作,未来智慧校园会有整体的提升,对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达到更好地支撑。以此为整个教育战线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些贡献。今天想请教陆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次疫情。因为这次疫情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比较大的挑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在直播之前我跟陆校进行了简单的沟通,陆校表示疫情本身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事情,但是对我们的教与学还是有一个比较好的促进作用的,想请陆校结合一零一中学教与学两方面的工作,遇到的一些挑战以及机遇、变化给我们做一下分享,谢谢陆校。陆云泉: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各位网友各位教育同仁一起交流。在这次疫情期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怎么来应对这次疫情?应该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国家建国以来,最广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疫情。从学校来讲,面临着最严重的一次挑战,学生们开启了居家学习的模式,这个模式体现了我们“停课不停学”的这样一种方式。但是我们怎么去开展,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对家长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在这次挑战当中我们需要去深入思考,我们未来的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我记得在19年的暑假,我们一零一教育集团首次的教育教学年会上,我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2019年是教育迭代的时刻。当时我们关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4.0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当时肯定没想疫情的这个挑战。我们认为未来的教育可能是三分天下,也就是学校的教育、校外的教育以及线上的教育,各三分天下。我们未来的教育可能更加注重个性化,我们讲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也是我们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能够提供适合的课程,所以我们就开始谋划教育4.0,去实施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生态智慧教育。在我们学校的着力推动下,区委区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19年的5月份,海淀区委区政府就提出了科技应用场景的建设,其中唯一的一个教育项目就落户在我们一零一中学。当时我们谋划的就是通过人工智能这样一个背景手段建设教育的三项科技应用场景,一项是搭建一个丰富的课程资源平台,第二构建一个学习的平台,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也包括我们教师的教育,第三个就是管理平台和评价平台。我们没想到这次的疫情实际上加速推动了我们这项工作,我们提前运行了OMO这样一个一体化的平台,在上个月就是2月17日,全面的实施了我们前期的规划。所以从2月17号到现在为止,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们感觉到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从教师来讲,原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是被动的,通过这次疫情,他会主动地去适应,并且我们发现老师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通过OMO这样一个学习平台,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越来越顺畅,所以大家感觉到在这次疫情当中反而在某些方面的学习非常高效,并且能够进行个性定制。比如说我们在网上教学的一些东西,有的学生可能一下没有很清楚,他可以通过视频回放去复习。同时我们在OMO的平台上面,通过聊天的功能,学生在课堂里面可以互相进行讨论,也可以跟老师之间进行讨论。实际上我想这次疫情是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校管理和评价方式的一次机会。我们从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在推动深化教育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理念、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推动去实施。以往我们要去改变一种常态,特别是维持多年的常态,我们在推动过程中间显得比较吃力。但是因为这次疫情,实际上包括我们的政府、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地去应对这么一次危机,所以让大家都变成了主动者。大家主动了以后,我们积极地去应对这次挑战,这个过程中我们是顺势而为。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的教育可能实现了弯道超车。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前人的教育理念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认同,也就是说因为居家学习,不仅仅是学文化知识、课本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学对生命的各种尊重以及对科学的理解、理性的思维,包括我们的生存技能,比如所家务劳动,我们的学生在家里面学会了做饭,学会了自主的学习、自主的管理,特别是学会了跟家长之间的沟通。其实对家长来讲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怎么去陪伴孩子学习。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时父母就是一个班主任的角色、教师的角色。通过信息化技能的提升我们也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说这次疫情本是一件坏事,但如果我们应对的好,有一个比较良好积极的心态,这也是一个很好地教育改革的契机。线上教育,未来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白丁:感谢陆校的分享,刚才陆校讲了在一零一中,应该是2019年之前,学校已经在人工智能、数据、信息化对教育学的支撑方面做了一些布局。我确信一零一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预料到疫情的突然爆发,但是我们做了积极的准备,关键是做了很好地实践。应该说刚才通过陆校的分享,能感觉到一零一中学面对这次疫情,在最近几个月在教与学的互动当中,整体的运行还是相对轻松的。刚才陆校提到我们在追求个性化的教育,我们知道一零一校园非常漂亮、面积非常大,当然还有在校学生人数非常多。大家都知道个性化和规模化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刚才提到了对人工智能、信息化的一些应用还有一些投入,想请陆校再做进一步的解读,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我们个性化教育目标教育理想的实现,它中间的一个逻辑关系是什么?它的价值何在?谢谢。陆云泉:现在一零一教育集团在北京市有10个校区,是一个比较大的集团,我们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普及教育,所以整个基础教育当中的各种门类应该在我们的教育集团里面是完整的。10个不同的校区原来的教育教学的风格和教育模块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推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有两个目的,首先要达到均衡,十八大我们就提出来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所以我们本身有一个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和担当。第二个目的实际上是我们一个综合目标,需要把每个学校每个校区变成优质。我想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优质的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让老百姓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的规模又大校区又多,我们怎么让我们优质的课程、优质的教师,我们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在原来的传统教育方式下很难实现。现在人工智能+教育,我们也叫互联网+教育,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首先能够让我们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比较简单的或者说成本比较低的方式,让不同的校区的学生和老师能够得到分享,我们已经打破了实践和空间的界限。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是一个应急的手段,但是我认为未来线上教育会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当然线上教育不可能替代线下的教育,从教育来讲,学生在线下教育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要学会生活的方式以及各种价值观的形成,他需要一个团队、同伴、组织。因此我想线上教育,特别是学校的传统教育,它提供的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我们怎么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包括怎么能让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必要的一个教育产品。但是我们每一个校区的学生,就中国来讲,我们每个班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对于线下教育、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做到个性。我讲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能够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特别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教育就需要在线教育来进行补充,做到线上线下相互呼应、补充,这就是所谓的OMO(线上结合相融线下)。所以通过线上线下相融的一个平台让我们的教育进入教育4.0,真正意义上的去实现我们的因材施教,能够达到个性化的未来教育的一个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疫情期间,网上教学确实是一个临时应对的应急方案,但是我想未来它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网上教育的方式当然也应该改变,不能把简单的线下教育学校教育方式又搬到网上去,老师变成主播了,主播和课堂里的教师角色是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学生来讲,他的学习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和探索,真正意义上让未来教育OMO这种模式能够为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最优质的课程。未来学校模式:开放的、分享的、平台化白丁:刚才您再次强调了OMO这样一个未来学习模式,也强调了要简单、强调了成本,尤其是指向了全面发展,指向了个性化,那么根据一零一教育集团的实践,OMO这样一个新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的模式,从综合成本来讲它是显著降低了还是?怎么评判这个事情?陆云泉:首先,在整个OMO的平台的架构上面,一开始成本也不低。从一零一中来讲,是用全区的资源建设我们一零一中的平台,当然未来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分享,整个海淀区甚至于全国都可以,从未来来讲这个成本会变的很低,低在于资源的广泛化包括教师的广泛化,我们未来的教育实际上是开放的。从某种角度来讲,今后这可能就是一种未来学校的模式。现在大家都在研究未来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我想2020年这次疫情可能催生了所谓的教育4.0的教育元年。十年以前我们来想今天,肯定想象不到今天的变化,我们今天来想象十年以后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可能我们也想象不出。所以我说未来的教育是我们每个人每天每个学校都在创造的教育,那么这个教育的目标指向到底是什么,我想这点是不变的,处于变和不变之间,我们现在要抓住不变的东西,不变的东西就是全面发展,尊重每个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的发展最重要,我想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让每个孩子发展得到最卓越,能够开发他的个性,同样,让学习真正意义上变成他自己的事情。我们说有两个基本的定律,一个定律:学习一定是他自己的事。学习是不可替代的,以往我们学校的教育有的时候想着教师来替代学生,家长也想去替代,包括为什么有的时候家长为什么这么累呢,在家里辅导孩子功课弄得非常的焦虑。实际上我们没有抓住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我们要给他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能够让他学会自己学习。另一个定律:成长也是不可替代的。家长、老师不可能替学生去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提供一个很广阔的空间。让他在这个空间里面,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优质的最大的开发。从这次疫情来讲,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看到这个角色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的教师可能是一个陪伴者,家长也是一个陪伴者,我们给他提供一些服务提供一些需求,当学生有些困惑的时候我们给他引个路,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样让学生能够适应这样的社会。在这个居家学习的时候怎么去跟父母同伴老师交流,所以我们相信这个过程,对交流方面的要求更大了。跟线下还不太一样,我们在虚拟的平台当中,实际上我们尽管可以看到人但我们不是在面对面的这样一个真实的空间中。在这里面,我认为学校未来就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创造学生成长的一个优良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学校的最优质的资源,最优质的教师都可以分享,分享的话成本就会很低。当我们未来的学校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这个空间里面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能够找到或者获得一些他自己需要发展的一些助力,那么我想每个学生的潜能就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达到了私人订制,每个学生可以定制自己的课程,这样就不会有学生厌学,我们就不会有所谓差生的这样一个名词。编辑整理:王乙琨、吕芳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德国博士眼中的会宁教育!牛志强 会宁教育 文化是一种力量。德国博士李娜眼中的会宁教育,切实让人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会宁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个负载着崇文重教、刻苦成才的专有名词。会宁教育始终奔涌着一种安贫乐道、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和无私奉献的浪涛,已经冲破任何客观和人为的界线,一个接着一个,一代接着一代,会宁学子把这些厚重的精神财富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产生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了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支撑起来的庞大的教育上层建筑的“会宁教育现象”。李娜深入会宁农家调查高考状元县 一种教育文化的传承—— 德国博士李娜眼中的会宁教育德国博士李娜(Helena Obendiek),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汉学专业,曾留学中国山东大学,目前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8月到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博士论文调查——“中国农村大学生家庭之间的互助网络”。李娜博士研究的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学、人类学问题。她历时一年,深入会宁城乡,做了大量调查访问。笔者有幸参加了部分调查访问活动,通过和李娜的多次交谈,了解到一位德国博士眼中的会宁教育。记者:您确立研究项目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说会宁的情况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李娜:互助网络是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是多了还是少了?当然,互助的领域特别广泛,但教育领域的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算得上是一种投资,其回报不但有精神上的,也有经济上的回报。在教育投入成为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的今天,贫困大学生如何最优化地整合来自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在完成学业后回报社会和家庭,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06年8月我刚到兰州大学,一说起农村大学生,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起会宁——在这个生存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演绎出了许多令人吃惊的教育方面的成就。于是在 2006年12月我去了会宁的农村,并在那里度过了春节,暑假我又到会宁农村,在学生家里和他们一起参加了夏收劳动。会宁的情况的确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因此,我便以会宁籍农村在校大学生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子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家庭背景——了解家庭成员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方式、经济来源和文化水平;个人生活史——了解上学的经历和家庭对其上学期间的帮助情况;就业后的互助关系——了解就业后与家庭、亲属朋友、同学和老乡的关系,有没有经济、物质和信息方面的帮助。记者:您能否就会宁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方面,谈谈您对会宁教育的整体印象?李娜:会宁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教育,甚至把教育当作会宁发展的机遇和“招牌”。会宁的教师普遍热爱教育工作,不仅把教书育人当作职业,更是看作神圣的事业。我和会宁的学生接触得最多,我觉得会宁学生普遍具有的这样的特点:一是坚定,他们的目标很高,而且认为通过努力什么目标都可以达到;二是感恩,即对家长、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唯有用自己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奋发进取的求学精神对父母的辛劳和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予以回报;三是自豪,也就是以作为一名会宁学子而自豪。正如原会宁县教育局局长高生云所说:“会宁学生的学习精神成就了会宁教育”。会宁的家长很了不起,他们鼓励孩子要改变命运、追寻另一种生活,甚至把教育当作至高无上的信仰。会宁的家长身上洋溢着中国标准式农民的朴实和厚道的气息,在他们略带苦味的人生中拼搏、挣扎、追求,他们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并把美好的希望全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硬是把一个个“农”的子孙赶出了农门。会宁的学子把父辈们的勤劳、踏实和节俭毫无保留地继承了下来,他们深知,只有勤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于是在操场、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日子里,恨不能钻进每一个时间的缝隙来学习。总之,会宁有一种搞好教育事业的环境、氛围和精神。李娜与会宁学生在一起记者:您如何看待会宁教育的“苦”?李娜:会宁教育当然很苦啦!无论是学生的生活条件还是学习条件都很苦,而且要比我最初相像中的苦得多。走进会宁学校校园,天刚麻麻亮,操场上、教室外,便四处是读书的身影。晚自习结束后,仍然有许多学生借着老师办公室的灯光读书。我看过会宁高中学生自己做饭的地方,很多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用的是煤油炉,吃的东西也很简单,一个星期才花一两块钱。但是我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说,“苦”是后来回头才感觉到的,当时并不觉得苦,苦难是一笔财富,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正是因为当时的苦才会变得顺畅。会宁的学生多数都是一边料理生活一边学习,上学阶段基本完成了人生的磨练,他们把生活中的苦难当成了前进中的润滑油,一批又一批地进入了全国各地的高校。其实,我觉得会宁教育的“苦”是可见的显性文化,而会宁教育的“乐”才是不可见的隐性文化。记者:您认为促进会宁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李娜:在采访中,我常常听到“五苦精神”、“三苦两乐”等等,我也一直在思考精神是怎么来的,精神是不能解释现象的,所以“五苦精神”只是表象。会宁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啊!我想文化对促进会宁教育发展非常重要,会宁教育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我在和北京大学的柴彦威教授(会宁籍)访谈中他这样解释:会宁因为交通不发达,自给自足的稳定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有割断,较少有外来文化的冲突,这都使耕读文化在人们的头脑中有很深的烙印。同时,也较好地保留了善良淳朴的民风,这种偏远山区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淳朴善良的民风,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科举传统的延续和浸染,可以说几乎是必然的,也是没有其他出路下的出路,改变生活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这样,多种因素的混合,使文化教育传统成为“会宁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改变了不少会宁年轻一代及其家庭的命运,他们毕业后事业有成,不仅本人跳出了“农门”,而且父母,甚至是举家迁居城市,他们成为会宁学校激发学生励志苦读的优秀榜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和家长都会经常鼓励孩子发奋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觉得这也是会宁的教育方法里很有特点的一个方面。会宁人民有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我经常听到“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家有十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等等说法,这些应该是普通家庭推崇的朴素的人生信条;各个社会阶层对读书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走进街道村寨,家长谈论的话题,不是谁家的官大宅豪,也不是哪家的吃得好穿得好,而是谁家的孩子品学兼优,哪家出了几个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很多家长挣出钱来不盖房,而是省下来供孩子读书。这种对教育的攀比竞争,应该是一种推动会宁教育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记者:在教育投入成为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的今天,对会宁教育有何冲击?李娜:会宁家长的债务的确很多,压力也很大。但是,会宁人还是认准接受高等教育的好处,考重点大学的心理很强烈。在会宁家长看来,供学生上学的困难是暂时的,能给孩子将来一个好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倾斜,也松动了会宁人“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观念。会宁也开始调整教育发展思路,引导学生读高职、技校等,走多元化成才之路。还有一个我最初认为会对会宁教育有较大冲击的因素,就是我在作调查时,碰到很多原来都在会宁的学校工作,后来调到在兰州、白银等比较大一点城市的教师,因为他们在会宁原本都是口碑很好、水平很高的老师,甚至包括校长,可让我惊奇的是会宁的学校和学生似乎没有因为这些好老师的流失而受到特别大的冲击,学校的教育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改变,所以我觉得会宁教育的发展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受到什么样的冲击,会宁人对读书的热爱,对教育的重视是不会改变的。记者:就您研究的课题——中国农村大学生家庭之间的互助网络,您能否谈谈互助网络对促进会宁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李娜:我最吃惊的是兄弟姐妹间的互助、父母的牺牲精神以及亲戚之间互助。因为在西方“每个人是独立的”这种意识比较强烈,他们之间也有帮助,但没有会宁人之间的帮助那么普遍。在会宁互助好像是一种互相帮助的“循环”,回报的想法很强烈,所以互助成为了一个网络。通过互助不仅使学生自身得到了发展,而且也带动他的家庭,甚至他的亲属都发生了改变。我看过一个资料:每年从不同渠道寄回会宁的汇款就有1亿多元,这对会宁人民的生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善,通过教育和互助让很多会宁人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带动一个县。互助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会宁经济发展。正如兰州铁路教育集团总经理闫林德(会宁籍)所说:会宁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会宁的城镇化建设。现在的互助也不仅仅局限于会宁。今年的8月23日,在会宁一中举行的甘肃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签约仪式就能表明互助已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成为整个中国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记者:会宁教育只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个案),请您简单谈谈中德教育异同。李娜:我不是教育专家,可能谈不好啊!中德教育的区别太大了,教育条件、班级人数、教育方法、考试制度、学习时间等都不同。在德国上小学时不注重知识传授,也没有从小定目标,而是注重兴趣和方法培养。德国供学生活动场所很多,有协会、俱乐部等。德国很重视职业教育,高中普遍都开设职教选修课。德国的学生不厌学,他们都是按兴趣发展成功的。德国的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跟中国学生没法比,但中国高中毕业生不一定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中国很多读硕士的学生,他们在图书馆待的时间很长。在德国学生看来调查跟读书都很重要,都应该做。在德国读博士学位同中国不同,中国的博士生属于学生,但德国攻读博士学位者在大学里属于工作人员,我们的博士不上课,主要是靠自己。德国目前也在向中国学习。李娜与作者合影附作者简介本文发表于《未来导报》2007年第40期。作者:牛志强,男,汉族,1971出生,甘肃会宁人,高级教师,西北师大教育硕士。现任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室主任、教研员,《兰州教育》执行主编、《未来导报》特约记者、《中
柴瑞生老师谈教育杨建勋/文我知道柴瑞生老师的大名,是从“麻大”这个名词引发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在黄甫读初中,就听麻镇中学的学生把这所偏于一隅的学校称为“麻大”,似有在府谷、乃至榆林“一校独大”的意思,虽然表述不甚准确,但那是学生对这所学校的钟爱与肯定。1986年,麻中高考大捷,居榆林地区榜首。文理科各一个班,考生79人,录取24人,升学率30.37%,当年全国高考升学率平均仅3%,而该校是全国录取率的11倍。其中考入西北大学的学生有董飞云、谭玉山,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有付培珍、苏飞林、白振飞,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有阎斌,考入各类名校的竟有8人之多。从当时地区招生办的统计数据看出,文理科12门中, 麻中每人每科高考平均分数9门超过榆中,12门超过府中,盛极一时,转学、补学麻中的学生呈百川朝海之势,而这个成绩卓著的学校的校长就是柴瑞生老师。柴老师在麻中的五年(1984年至1989年),是麻中教育鼎盛的五年。这五年毕业的高中生640人,录取105人,升学率16.4%,以1986年全国高考升学率为基准,高出13.4个百分点,是全国的5.46倍,这个数据较为客观的反映出当时麻中教育的盛况。再后来,柴老师主政教育局,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为全县“普九”立下汗马功劳。离岗后,利用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延聘晋陕蒙名师,创办全县第一所民办高中——同创中学,解决了1000多名学生上高中难的问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名扬塞北,享誉秦晋,他本人也获得陕西省教委颁发的“优秀管理工作者”荣誉证书。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有培植它的沃土。一所好学校就是因为有一个好校长。校长就是一校之魂,校长就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有了好校长,学校就有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就有了成熟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有了良好的教学风气和学习氛围。在今年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我有幸首次聆听了柴老师关于“教育”的谈话,心里很有触动,三十年前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到现在仍然具有前瞻性,仍能引领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不曾料到这是出自年近八秩高龄的老人之口。“好教师就是一所好学校”当年在麻中当校长,在教育局主持工作,柴老师非常器重好教师,他认为“好教师就是一所好学校”。对好教师,他疼爱有加,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支持,在升职上提携,在调动上倾斜,甚至把“差教师”培养成好教师。有一名初中文化的英语老师,但在柴老师的鼓励和鞭策下,成长为一名学校的骨干教师。据姬宝顺老师回忆,1973年他转正到府谷中学任数学老师,有人在他跟前说:柴瑞生很佩服你。那时他和柴老师还不熟悉,只因为他能解两道数学题,就引起了柴老师的注意。姬老师当时就认定柴老师是一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老师。后来柴老师也来到了府中,曾和他给同一班级上课。姬老师慢慢地发现柴老师有一个特点:不说别人的短处,爱说别人的长处,柴老师当了校长后,这就成了他的一个最大的优点。那以前府谷人才短缺,选一个好校长较难,一些校长和教师总有一层隔膜,不愿从知识的角度正面评价教师,更不想公开表扬教师。姬老师说:“若从这一点论,他当校长够格。”这表扬和鼓励,就是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就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所在。一个学校留得住好教师,留得住好学生,才是一个好学校的生命线。有的好教师个性强、有傲气,甚至顶撞校领导。对待这样的教师,柴老师认为:“ ‘用人如器,各取其长’,善于利用他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宽容他的缺点,你不能用你自私的眼光看待他,校长不喜欢他,学生喜欢呀!”这是一个好校长的气度,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学生”。有许多领导排斥 “有问题”的老师,想方设法排挤他,这是很危险的。拒绝好教师就是破坏好学校,这个代价太大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待好老师,就是给他物质上的优待和精神上的鼓励。柴老师讲,例如奖励府谷的高中老师,应以他所带科目的高考平均成绩来论功行赏,因为这个参照物是目前最公正最有说服力的。如果教师高考平均成绩高出榆中1分,奖金10万。这个门槛是很高的,但它能激发老师的内动力,人人向往好教师,人人追赶好教师。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获得重奖、大奖的机会,没有封顶限制。奖励切忌 “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那样不仅挫伤了差教师的上进心,而且扼杀了好教师的铮铮锐气。对于那些有事业心、认真负责、敢于奉献的老师,不管他出身和文凭如何,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利用“教育基金”送到陕师大、北师大等师范名校进修学习,让他真正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要用优惠的政策和规范的制度留住好教师。这样才能解决了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青黄不接的问题,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有裨益。柴老师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知识的更新、思想的转变、能力的提升,是教师职业进修的重要内容。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它锋利的一面,闪耀出熠熠光辉。柴老师认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好教师不仅要术有专攻,而且要知识渊博,是一个“杂家”。具备了这些条件,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任凭驰骋。教育部门在聘任、选拔老师的时候,要把“听课”作为最重要的环节。不能只重视他的学历、文凭,更要看重他的授课能力。只要他授课有方,讲得精彩,驾驭课堂得法,管理学生有效,就要破格使用,让他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衡量好教师的标准不仅是把好学生教好,而且还要把差学生的厌学转化成爱学,把差学生教成好学生。“和教师同甘共苦,教师才能理解校长、支持校长”改革开放初期,在麻中的那几年,有的学生考上大学,家长为了感激柴老师对孩子的培育之恩,也送点烟酒吃食。柴老师就随即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分享,有许多老师现在提起来都津津乐道。那个时候,校园也种些蔬菜,用灶上的剩饭、余菜和泔水喂成了几口大猪。每到上级来人检查或者节日,为了节省开支,不到饭店里招待,把猪宰杀一口,无偿提供给教师灶和学灶。那种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所有的师生都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而每当遇到困难时,教师们竭尽全力支持校领导。尤其在工作中,每个教师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创造了麻中乃至府谷教育上的历史性辉煌。可以想见,当时在生源和师资力量均比府中比较悬殊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校长和教师的同甘共苦,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厉兵秣马,取得那样令人瞩目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和教师同甘共苦,教师才能理解校长、支持校长。”这是柴老师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备课、上课,不是写教案”“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备课、上课,不是写教案。”我想,柴老师的这句话真正地说到了教师的心坎上,他击中了要害,说到了痛处。就是时到今日,写教案成了教师的苛重的负担,教师的大量时间被写教案、填表册、做杂务所挤占,教师成了“多面手”,学校成了一个“大杂烩”。涉及扶贫、安全、防疫、计生、监查、民政、司法、统计、卫生、文化、征地拆迁等方方面面,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包的地步。许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无视教师的主要职责和教育教学工作规律,做表面文章,做政绩工程,虚与委蛇,敷衍塞责。还教师以“教书、育人”的本职,还教师自由支配的的时间,这才是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愉悦的心情、舒适的环境,沉下心来备课,带着激情讲课,认真负责课后,这更是我们所希冀的工作状态。柴老师在府中当语文教研组组长时,让所有的同年级老师备同一节课,上同一节课。然后让其他老师听课、评课。这种方式既能激发每个老师的创新意识,又能让同行老师检视出每位老师授课的优劣得失,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摆脱冗杂的事务,让老师全身心备好课、上好课,当年柴老师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不能只培养尖子生,要看平均成绩”柴老师说:“教学成果的检测,不能只培养尖子生,要看平均成绩”。当年,他在麻中时,就极力排斥只培养“尖子生”的偏激观念,而是让好学生更加出类拔萃,让差学生更加刻苦上进。30.37%的升学率,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普遍提高学生平均成绩的指导思想下,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现在有很多学校,把教师分为优良中差,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好老师带好学生,差老师带差学生,到头来,好老师因带好学生轻而易举取得不错的升学率,而差老师因带差学生而不思进取、一败涂地,造成了两极分化、良莠不齐的难堪局面,这对教育质量的提高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片面培养尖子生,不注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走向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大问题。“学校不是赚钱的工具”“学校不是企业,不是赚钱的工具”,柴老师对公立学校和民营学校提出的呼告是一针见血、振聋发聩的,他揭示了学校的本质属性,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柴老师克服了重重困难,亲自创建了同创中学。他在《同创述怀》中欣然写到“四山交错一川平,父老眼中看大行。校后茂林掩农舍,村前大道接乡城。楼房错落抢时起,学子翩跹平步升。离退不知何处去,只图迟暮看青林。”踌躇满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和热忱,虽然那时候他已年近六旬,但他老当益壮、雄心勃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来在办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产生了挥之不去的沉痛。在《自嘲》中自责道:“急于取胜难成事,虑事不周种败根。太阿倒持谁之过?无眠长夜对隐衷。”他从同创退出,发自内心深处的原因是:惧怕因内部不合适诱发问题而贻误学生,校长将会变成千古罪人。这种担忧表现了柴老师对教育的深深忧虑,也折射出教育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大学昂贵的学费和杂费(生活费),动辄几万,让家长不堪其重,加上不容乐观的就业压力,让不少家庭陷入了积重难返的境地。本希望培养人才,改变家庭的落后面貌,未曾料到这根“救命稻草”却压弯了本来就正不起来的腰。创设民主、科学、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形成麻中教育巅峰之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是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一直引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追求进步和变革。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倡导了“老师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思想,他实施“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1916年至192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革故鼎新,开 “学术自由”之风,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80年代,柴老师受改革开放后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影响和启发,在麻中开创了民主、科学、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形成麻中教育巅峰之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柴老师在《麻中高八六级师生聚会感赋》中不无深情地写到:“旧地重温情高涨,如烟往事九回肠。长川踏霜三冬暖,沙峁读花四月芳。人傍边墙生壮志,步行石道纪匆忙。五年心血天不负,高考红旗一度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学生开放、自由的学习情境。邬家沙峁在学校对面,长满柠棘儿,四月黄花满枝,香气扑鼻,清早和下午学生在那里思考、看书、学习,舒适而自由,清新而畅快。当时,校内操场小,学生多,跑不开早操,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跑柴官岔大路,往返六余里,速度快慢量力掌握,张弛有度,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目睹当前大多学校处于闹市街区,几十个学生囿于仄逼一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已经成为奢侈。我想,柴老师的“开放、自由”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教育意义的。苏飞林老师在《以人格影响人格》的文章中详尽地解读了当年柴老师在麻中时的“选班听课”模式。当时,有两个英语老师W和N,他们的教学各有千秋,别具特色。W老师发音清晰准确,他的优势在于词汇教学。N老师授课讲解细致,他的优势在于语法教学。W老师给文科班带课,N老师给理科班带课。两个班的英语上课时间是一致的。一到上英语课时间,两个班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层次,马上进行自由组合,分头听课。理科班的学生有到文科班听课的,文科班的学生也有到理科班听课的。类似于今天大学里的选修课上法。对于学生这种做法,学校从不干涉,W和N老师也从未有过任何不满。这体现了柴老师的开明、教师的大度、师生的和谐。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胆识与魄力可见一斑,他们光明磊落,坦荡如砥,不怕自己的学生“逃课”;他们心底无私、心胸开阔,不拒别人的学生听课。他们具有共同的奋斗日标——那就是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的心灵,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来换取学生学业上的成功。他们理解、尊重学生,创造出民主、科学、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30多年过去的今天,我还没有听说过在中学里施行这种教学方式,它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能激发教师更大的教学潜能,无形中激励师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那时候,以柴老师为首的麻中教师团队,曾引领过府谷教育的航向,树立过府谷教育的标杆,是当之无愧的功臣。要坚持“因材施教”听韩宽厚老师说,柴老师在府谷中学读书时,就是学校各类活动的活跃分子,在演剧、演讲、普通话朗诵、书法竞赛中,往往能榜上有名。高中毕业后,他教了书,得到府中校方和学生的高评。“因材施教”也成了柴老师一以贯之的教学和管理的原则。他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引导、管理,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学生面对高考志愿填报和人生理想,心里犹豫不决时,柴老师往往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因势利导。有许多同学根据柴老师的指点选择了爱心的专业,后来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在上次的饭局中,柴老师对我说:“你如果当年能高考,我就让你选择说唱艺术。根据我的观察,你今后也可以在这方面发展。”这时,我才慢慢思量,我在这方面的确还有点天赋。假若当年荣为柴老师的学生,说不定现在早就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成为一枚“小明星”了。猛然间想到,柴老师一生秉持“因材施教”原则,多少学生因此而改变了命运、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又成就了所属的事业,而又有多少学生因错过了这样的福泽,而在社会的大染缸中黯然失色。“调整学校学制是个好举措”谈到当前府谷教育现状的时候,柴老师非常高兴地说:“今年我县教育上发生一件好事,就是在县城内调整学校学制,这是一个好举措。”按照“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方便学生、确保质量”的原则,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留有余地,适当调整,合理拆并,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这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客观上讲,一个地区的优势教育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对学校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就能让好校长、好班主任、好带课教师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就是集中优势可以办好事、办大事。柴老师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能将现在的高中都集中到新府中,让所有的高中生平等地接受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优势的教育资源,让所有的高中师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前冲刺,那么高中教育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新府中按当时规划设置60个班,每个班额50人,可容纳3000个学生。2020年的高一新生共计录取1248人,按照这个数字标准,高一到高三共计学生约3700人,超额700余人。是否可以与职中资源互补,解决全部的普通高中在府中就读还是可行的。在集中优势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如何进行有效运作,这才是我们的重要研究课题。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透视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抓住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勇于创新,集思广益,我们教育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柴老师从事教学和管理几十年,阅人无数,学养颇深,不攀媚权贵,不附庸风雅,真正是有文人风骨的人。而他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研究背景(一)选题缘由1.宏观背景——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论述指明了教育信息化今后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家教育政策支持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总结课改经验,探索如何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是技术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的必经之路。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给其他教师作为参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2.现实背景——基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由老师到学生单向的传授,一堂课要面对四十多个学生,教师只能通过作业和课堂提问等手段推测学生反馈,教师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了提高成绩不得不布置大量练习题目,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每天重复低效能的作业和练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不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甚至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工作压力,批改作业统计成绩等事务性工作耗费老师大量精力,很难把精力集中在研究教材教法,科学组织教学,做到精讲精练构建高效课堂。我区目前有多所学校参与互反馈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实验校教师教学热情饱满能基本掌握相关技术。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对于使用的时机、目的等不够明确,不能很好的通过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目标。回龙观第二小学教师队伍年轻,精力充沛,学历高,参与互动反馈技术课题实验已经三年,依旧存在很多困惑,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不同的课型特点如何具体运用才能达到省时高效感到迷茫。(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重点在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如何在传统教育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环境支持下的互动反馈技术对小学语文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与创新。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数据驱动的课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力争探索出成熟的模式和经验,从而推动我区“三通两平台”的普及工作。2.实践意义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核心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个性为依据,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学生由不会学转变为主动学。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互动反馈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期待经过课题研究之后,课堂呈现出一种新的课堂文化,一种灵活且高效的阳光课堂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尊重的、平等的,呈现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互动反馈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为学生创造表达自己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评价自己和他人,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学会深入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该课题实践研究,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总结出新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行为,探索出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二、文献综述(一)核心概念界定:1、 互动反馈技术: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上被称为互动反馈系统,它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为基础。在这样的系统中,班上每位同学人手一个pad来进行教学的互动与参与,通过接受系统和软件,将参与教学的结果生成为即时的统计信息,最后通过投影显示出来并将数据记录到后台。互动反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被老师广泛的应用着,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过程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动了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课堂上使用互动反馈技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关注全体学生,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2、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有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 拓展创新:拓展与创新是指在传统课堂固有的模式下的创新和拓展。就是在语文课堂中利用Pad的互动反馈功能,下发学习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能够在技术帮助下全面精准且及时的掌握学情,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基于反馈数据实施教学。相机点拨引领学生,理顺思路实现质的飞越。拓展学生思维,拓宽学习的外延,创新教学模式。(二)研究现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朱京曦教授对多媒体支持的互动教学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陈迪等对教育技术支持的互动反馈模式和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从系统科学来看,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设备等)四大要素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以及最优化。陈卫东等认为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研究了泛技术支持下人、技术、资源、活动等诸因素组成的不同课堂互动类型,对如何构建高互动性课堂做了深入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对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移动学习的技术层面和移动学习自身的特点、本质、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原则、应用模式、应用程序进行的研究,少数是关于移动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这些成果在技术支持下的互动教学理论方面有很多的参考价值,但研究者本身远离教学一线,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检验和发展这些理论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同时运用移动设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中应用研究较少。所以本次我们研究的课题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支持下的互动反馈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创新。三、 研究目标(一)在互动反馈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对原有的课堂模式进行创新和拓展,探索新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如何进行教学,利用即时掌握的反馈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素质,探索精讲精练的高效课堂教学。(二)深入解读学生统计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成绩。根据班级以及个体学生的统计信息,结合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三)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参与课题的一线教师都能做出精品示范课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及听课说课活动,争取让参与课题的一线教师能结合不同课型的特点熟练掌握互动反馈教学技术,并能制作出精品示范课例。四、研究范围与内容(一)研究范围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现有教学条件和师生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将“互动反馈技术”纳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其在运用过程中,探索出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包括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识字教学模式、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模式、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习作教学模式,使老师们明确语文教学中的三大领域识字、阅读、习作如何应用互动反馈技术,进行有效的拓展创新。(二)研究内容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对教学内容的客体进行不断互动、生成知识、渐进提升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过程中充满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互动。互动反馈技术提供了传统课堂不能达到的呈现教学材料手段,让师生更广泛地参与到互动教学过程中,让互动效果更加明显。本课题将研究在不同的互动环节中如何使用新技术,让技术真正融入到教学互动中去。研究教师在新媒体支持的教学中如何设计互动环节、掌握互动方向,探索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初步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有待于在本课题进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到理论高度,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环节,使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1. 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识字教学模式: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和写字,教学当中重在从识字方法策略方面进行研究,重在从写字指导与讲评方面进行研究。激发孩子热爱中国汉字的情感,让孩子写一手好字。2.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模式: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是重点,常规的讲读课一般是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问题。第二课时重在理解文章内容,感悟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情感。第三课时重在复习巩固、反馈效果、拓展延伸,升华理解。3.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习作教学模式:习作教学一直令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领域。习作教学包括习作的指导和讲评。教师要在学生预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习作方法,然后在讲评的过程中评中导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互动反馈技术应用与课堂